中职班主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8: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职班主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职班主任论文

篇1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现有情况

随着最近几年我们国家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被国家及社会关注,但是依旧有很多缺陷存在于中职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已经在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思想仍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德育教育的具体内涵没有足够理解,至今还只是停留在追求升学率的层面,却忽视了中职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同时,中职学校的领导以及教师也都过分迁就学生,中职学校只是注重不断招纳新生,忽略了针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仍然只是遵照我们国家传统的德育教育方针,平时课堂教学过于单一,没有具体的教学方案。长此以往,不仅学生对课程提不起兴趣,教师教学过程也非常枯燥,缺乏信心,造成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困难。

三、加强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篇2

二、注重德育教育中的严宽结合,管育并重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严格,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要有耐心。诸如每次的卫生扫除、班团活动等集体活动中班主任要在结束后进行适当讲评,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优良作风;对于早操、自习以及上课的出勤情况班主任要不定期抽查,班主任要起到监督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对于屡次出现违纪行为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严加管理,随时了解这些学生的表现,批评教育时要一针见血,使其心服口服,最终使学生转变自己不良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班主任要管,但不能滥用强制,学生面对班主任的强权制度,只有屈服或是接受处罚,并未真正从内心服从管理,从而起不到改变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作用。因此,作为卫校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当允许学生适当的犯错,让学生在不断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就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班主任的管理要放宽,但也并非放任不管,宽是为了从严教育,使其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心灵美,但是就人的心理活动而言是非常复杂的,其教育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现阶段中职学生都有着很强的自立意识,但是又存在着一些偏差,诸如学生的文化基础层次不同,意志力较为薄弱,自我意识较强,缺乏进取精神。因此,中职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不能采用单纯的驯服方式,而要做到以理服人,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此外,大多数班主任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了解班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各方面的信息,但学生却相反,他们试图维护自己的隐私,不愿教师过多的干预。因此,班主任的关心被学生理解为是干涉学生隐私。一旦学生有了这种心理,那么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往往也会表现出抵触情绪,进而产生厌烦心理。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隐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不要事事干预。

三、通过交往育人,以情动人

在卫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除了要管育结合,更要充分发挥“育”在中职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充分凸显“育”的中心地位。以往重管轻育的班主任模式,带有浓厚的说教色彩。这种说教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为班主任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能力,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让学生领悟到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呢?学生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本能的会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自发的改变自己的行为。由此可见,最有效的德育工作是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起到积极的影响。班主任作为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者与管理者,在学生中的印象通常是严厉、刻板的,这种印象很难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很难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就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需要的是平等的、朋友式的交往,这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作为卫校班主任必须摆脱以往与学生相处的方式,要努力拓宽与学生交流的途径,从而形成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班主任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使师生情感的交流,从而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篇3

玉林市部分中职学校(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玉林农业学校、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玉林市财经学校、玉林市职教中心)部分班主任。调查人数:每所学校25人,共计125人。

1.2调查方法

课题组参考相关文献[1],编制“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调查问卷”,问卷涵盖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5方面内容。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在以上各校以不记名方式现场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125份,回收有效问卷121份。

2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德育理念淡薄缺失

绝大多数中职班主任缺乏明确的德育核心引领工作,不能把3年的德育工作作为一项育人工程进行全面思考、整体设计,不善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人际沟通、美学等学科理论指导德育工作,只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德育工作处于缺乏理念引领的散乱、被动状态。

2.2德育目标模糊不明

绝大多数中职班主任没有制定3年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学期目标,不能依据目标确定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与评价,德育工作方向不明、目标模糊。

2.3德育内容繁杂散乱

有半数左右的中职班主任不能对德育内容进行筛选和有机整合,不能制定每学期的班主任德育基本内容,绝大多数中职班主任不考虑德育内容的循序渐进、整体渗透。德育内容繁杂冗多、散乱无序。

2.4德育方法单一效差

绝大多数中职班主任主要采用传统说教方式进行德育,缺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德育方法,不能根据德育内容设计适宜的教育方法,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个别教育,不注重德育方法的科学实效。

2.5德育评价偏差不实

大多数中职班主任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超过半数的中职班主任只用定量评价的方式进行德育评价,能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德育评价的中职班主任仅占1/3左右。在评价主体上,只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占大多数,能采用多元主体进行德育评价的比例很小。这种评价主体非自主性、评价形式单一、评价结果重定量轻定性的不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会导致评价结果偏差不实。

3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针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课题组从以下方面探索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3.1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的系统化

要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必须有科学的理念来引领。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整体、复杂的育人工程,因此中职班主任要以系统化的德育理念[1]思考和设计3年的德育方案。课题组根据中职学校具体情况对中职班主任系统化德育理念内涵进行研究,为德育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与指导。

3.2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目标的系统化

课题组在研究中职班主任系统化德育理念的基础上,在系统化德育理念的引领下,系统设计和制定3年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及学期目标,让德育工作有明确方向,为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与评价提供依据。

3.3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的系统化

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繁杂,可归纳为七大主线,即珍爱生命、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健康教育、恋爱教育、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课题组依据德育目标,以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际沟通、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根据系统整合、整体渗透、整体塑造、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每个学期德育工作内容进行筛选、设计和有机罗列,从而形成有机整体,让3年的德育工作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4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的系统化

班主任的传统单向说教方法缺乏主动性和系统性,难以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德育最本质的特征是实践性,而不仅仅是认知。德育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实践,认识在实践中深化,行为在实践中习得,习惯在实践中养成,价值观在实践中确立[2]。因此,课题组应从强化学生实践体验出发,以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际沟通、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遵循认知规律,对每项德育内容进行探讨分析,从认识场、体验场、实现场3方面系统化设计适宜的教育方法,让德育方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科学有效。

篇4

1.1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学生思想更加多样

相对于高中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职院校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学生有了更多的自己时间,而随着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造成学生思想模式更加多样,这就为教师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固定式的工作模式已经难以跟上时展的脚步。

1.2就业市场的压力,使学生对未来更加迷茫

中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不足,自信心和学习能力不高,而当前就业市场的压力十分巨大,虽然前期就业的难度相对不高,但在长远发展方面中职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劣势,这就造成学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产生不确定感,现实的获得与预期的目标有着巨大的差距。

1.3观念更新的加快,转变工作方式更加迫切

伴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国际化交流的深入,西方文化与多元的社会思潮对学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学生自身由于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思想观念的变化十分剧烈,传统的说教的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形式需要,改革工作模式的需求更加迫切。

2.当前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对德育工作理解有偏差,重视度不够

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对于德育工作的理解还有着不少偏差,影响了工作的质量。一是理解片面。德育工作相对于其他技能教育、管理工作而言,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一些班主任往往在工作中以管理代替教育,将德育工作片面的理解为安全工作、管理工作,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关注不多。二是方向不对。不少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不够,不能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入手,突出对学生职业观念、职业品质的培养,而是沿袭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的方式,职业教育的特点不突出。

2.2对新形势特点理解不深,针对性不强

德育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一些院校中,班主任对学生思想观念的现实性特点认识不清,沿袭传统的工作方式,难以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一方面,对学生的特点认识不清。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自卑、逃避等思想认识问题,教师虽然能够有着一定的认识,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针对性的工作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对学生现实的思想状态掌握不准确。另一方面,对社会的现实性特点认识不清。对社会中的出现的可能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问题认识不到位,不能很好的预见学生思想的变化,导致针对性工作不到位,德育工作滞后。

2.3德育工作方法单一陈旧,主动性不强

从方式方法来讲,一是教师主动性不强。不少班主任陷入纷繁复杂的班级事务性工作中,对于德育工作的关注不够,常常是机械性的完成学校布置的教育任务,针对性不强。二是整体性不强。对学生的整体了解不够,不能有效的沟通学校、班级、家庭之间的关系,单打一的局面造成教育效果不佳。三是时代性不强。对新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掌握不熟练,随机性、实时性的教育工作开展不经常。

3.提高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的意见建议

针对当前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普通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工作质量就必须要从认清学生的特点入手,紧紧把握时代的热点和学生的需求,改进教育方式、拓展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时代性、整体性、针对性、长期性。

3.1创新手段,提高工作针对性

面对新时代和不同学生的思想特点,班主任必须要有着充分的认识,能够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益。一是紧跟学生焦点。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全面,易受到其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通过班干部、家长、教师等来掌握学生的关注重点,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指引正确的方向。二是丰富工作方式。针对学生手机普及率高、网络使用频繁的特点,积极开展微信教育、微博教育等模式,变死板生硬的课堂工作方式为灵活的教育形式,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三是把握学生个性。针对学生自卑、厌学等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针对性工作,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逐步培养其良好精神状态和职业道德。

3.2沟通联系,提高工作整体性

在工作中要注重发挥整体效益,注重发挥学生会、班干部、家长等多因素的作用,形成德育教育工作的整体性。一是发挥学生的作用。同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会、班干部的积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同学关注,将教师的说教变为同学的关爱,实现德育的人性化。二是发挥家庭的作用。要积极与学生家庭沟通,发挥家长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关爱学生的成长,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三是构建和谐的班级。班主任必须要将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来感染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篇5

教室是班主任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之前首先要进行教室设施景观等方面进行设置。一个和谐健康的教室环境对于教师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着积极影响,首先教室要给人一种宽敞明亮,安全卫生的印象。教学设备一定要保持清洁干净,桌椅齐全,无脏污、印迹、刮痕等现象,在桌椅上套上桌套椅套,值日生每天做好打扫卫生的工作,桌椅等相关教学设施摆放整齐,在教室内用花盆栽植一些花草盆景,班级的教学、卫生设施要齐全。班级教室还要有专业特色,突出专业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室的醒目位置上张贴与专业有关的人物画像,并附有人物的生平简介、主要成就等,张贴有关人物的名人名言,张贴一些专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常识,教室可以根据学业期间的重要专业知识点列出一个提纲张贴在墙壁上,供学生复习之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种家的温馨感觉,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做好班级干部的选举培训工作

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认真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通过面对面座谈、家长会的方式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为班级干部的选举人员作出初步的选择。由于学习任务繁重,所以以换届选举的方式做好人员的筛选。选举严格,突出民主,一对一地进行投票选取,即有传统的集体投票方式相似,不是传统的不按照顺序收集投票,统一划正字统计数据,公示结果,而是逐一按照数据对每个学生的投票结果公示。按照自愿的原则,对班干部定期地监督,做好换届工作。对班级干部定期做好培训,说明讲解其工作职责,组织会议,帮助干部解决班级管理出现的问题。

(三)传统与新型教育的有机整合

中学是学生生涯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传统道德教育与新型教育的配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日渐叛逆,理智不健全,很容易做出不良过激的事情。班主任老师要加强领导,通过传统的说服教育,为学生讲解以德树人等原则的传统道德教育,将传统的一些历史名人故事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中得到经验教训,教学活动中要运用到传统的听说读写教育形式,课堂中将有利用价值的传统知识传授给学生,传授学生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言行举止,养成做好事做好人的习惯。运用新型职业教育形式,利用网络通过图像视频运用到教师的教学中,生动的视频可以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可能会比传统道德教育更加深刻地使学生心理得到成长,能够更加严格规范自己,借助PPT幻灯片、3Dmax、CAD等媒体软件来达到直观的教学目的。新型的视频形式,以典型的事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他们所处时期的心理特征。

二、教育管理与德育思想

班主任的职责不单单是纯粹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是道德素质修养的教育培养。教育是面向现代化的一项伟大事业。所以班主任也要将现代化的一些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管理当中。在继承传统教育管理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将新时期的先进的教学管理观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加强班主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修养,力争做学生心目中的优秀班主任、好教师,做学生们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的文化课专业技术课程知识的掌握与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做出效仿的典范榜样。

三、教育管理创新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

拉近增加师生的密切联系、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是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创新工作中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把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队伍作为主要目的,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心爱护学生,听取学生对教学管理和班级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尊重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以此来增进与学生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加强学生道德修养方面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

篇6

2系统化地制定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即德育的预期结果,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具体要求,对德育工作产品的质与量的规定。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约着整个德育活动的开展。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导,会造成德育工作的盲目,难以收到实效。因此中职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即以中职生成才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根据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化地思考和制定德育目标。课题组以《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为纲领,以思想、现实和个体发展为依据,对中职生在校学习的德育工作进行整体的思考,认为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应达到以下目标:

(1)学生具有爱国爱民、奉献社会的价值观。

(2)学生学会珍爱生命。

(3)学生具有爱心、会感恩、讲诚信的人格品质。

(4)学生纪律观念强,能自觉遵纪守法。

(5)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6)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7)学生具有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8)学生具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9)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系统化地整合德育内容

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容繁杂,课题组根据德育目标、教育对象以及社会发展,参考相关文献,根据系统整合、整体渗透、整体塑造、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每个学期德育工作的内容进行筛选、逻辑设计和有机罗列,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大主线。

3.1公德公德教育主要包括爱国爱民、关心时政、遵纪守法、维护正义、保护环境、感恩社会、服务社会等的教育。使学生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独立统一和民族的大团结,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树立法制观念,知法、守法、用法,自觉维护校园的安全秩序和社会稳定。爱护公共财产、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树立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富于奉献精神,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3.2私德私德教育主要包括珍爱生命教育、孝心爱心教育、人格品质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健康教育、审美教育、恋爱教育等。使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孝敬长辈、尊敬师长、与人为善、谦虚谨慎、言行一致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恋爱观。3.3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爱岗敬业教育,团结合作教育,诚实守信教育,遵守行业规则教育,进取精神教育、创业精神教育,奉献社会教育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勤劳敬业、团结协作、诚实信用、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等观念。

4系统化地设计德育方法

完整的道德品质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共同组成。传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多通过班会以规劝、说服、纪律训诫等理论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感性特征较弱,形式较单一,可接受性弱,学生往往只是入耳,难以入脑、入心,无法体验到道德实践带来的快乐与愉悦,难以引起教育对象的内心共鸣。因此课题组从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出发,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以心理学、教育学、人际沟通、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遵从认知规律,对每个德育内容进行认真探讨分析,从认识场、体验场、实现场三个方面系统化地设计适宜的教育方法,让德育方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科学实效,以培养学生完整的道德品质。

4.1认识场认识场就是综合运筹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实践表明,主题班会是学生道德认知的核心载体,传统班会课往往由班主任针对学生集体中近期的问题做单向的说教,见珠打珠,形式单一,缺乏主动性和系统性。课题组根据德育的系统性目标设计一系列主题班会,编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可控性、系统性、针对性、灵活性的完整统一。让学生于循序渐进中形成系统的道德认知。每次主题班会要打破传统的乏味单调的灌输、填鸭式教学,而主要采用交流法开展,系统地、连贯地向学生表达情感和观念,并及时接纳学生的互动、反馈,这种方法强调启发式教学的开展,关注学生的心灵动向,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价值引领,让学生更感兴趣、主动接受,从而实现道德观的主体建构。

4.2体验场体验场指班主任在学生身边构筑一个良好的道德体验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系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这主要采用环境法和角色法。环境法是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系统化、制度化的人性化管理,给学生营造积极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中得到系统的道德体验,如同身处芝兰之室,在良好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内容的影响,得到身心的发展。角色法是在真实或模拟的场景中,通过角色的代入,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助其思考并在道德上得以发展。

4.3实现场实现场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道德的社会价值。让学生的道德认识得到巩固,强化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法能够将德育的显性和隐性因素在活动中有机结合起来,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班主任应有系统、有目的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如社会体验、实训活动、感恩活动、劳动活动等,让学生在社会中去实践理论,认同理论,体验道德价值,增强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同时要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琐屑行为中积淀道德品质,自觉地培养和固化道德行为。

5系统化地构建德育评价

德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各方面作出判断与总结,旨在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品行。调查表明,大多数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过分注重知识层面的考核,将评价目标窄化为让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这种评价存在着评价主体非自主性、评价形式单一化、评价结果重定量轻定性的倾向,这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偏差不实。课题组从以下方面系统化地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评价:

(1)构建多维评价指标。依据客观性原则、自省性原则、现实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设计德育评价指标的要素、内涵、权重和等级,实行多维价值评价标准,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

篇7

二、传统重管轻育德育教育模式的弊端

(一)重管轻育德育教育模式出现的原因

1.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学校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一些中考落榜、未能进入理想高中的学生。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就需要有一种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来进行管理和约束。同时,这种管理制度必须要能够迅速的发挥作用。因此,中职学校纷纷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而班主任是这项制度的执行者,因此往往会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管理。

2.班主任对德育教育认识的偏差。

所谓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在大多数中职学校当中,班主任普遍认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正是由于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偏差,才使得班主任过分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二)重管轻育对德育教育的不良影响

1.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中职学校当中,主要是通过量化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考核。其中班主任是考核的主导,并由学生干部进行辅助实施。而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考核当中,班主任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往往比较忽视。因此在很多时候,都是由学生干部按照行为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评分。然而,这样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动机不明确等行为。进而将会导致过分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考核的结构,而忽视了学生行为的动机,对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2.容易诱导学生产生功利主义。

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通常是以量化制度的形式来进行的。学生的日常行为,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德育考核。如果发生违纪现象,学生不但会被扣除一定的德育分数,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然而,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和量化制度的应用,不但没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促进了学生功利主义的滋生。

三、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管育并重模式的实践应用

(一)以管为前提,提高对管的正确认识

在管的进行过程中,不应当过分的利用其强制作用,对于学生正确的行为也不应过多的干涉。在传统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都想了解更多学生的信息,从而加强对学生的保护。但是,一些信息涉及到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因此会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善用规章值得的作用,尽量减少强制性管理,才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以育为中心,充分发挥育的作用

在传统的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形象往往是高高在上、严厉刻板的。这样是难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往的。因此,班主任应当改变形象,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能够进行沟通和交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用情感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班主任不应当一味的进行指责,而是应当平等的与学生进行对话。抓住学生内心的想法,以理服人、以理育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以达到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

篇8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结果。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劳动力就业机制已经由过去的计划安置型向现在的市场竞争型转变。同时,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使大学毕业生求职人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再加上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无疑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一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帮助高职高专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顺利就业,已摆在各高职高专学校的突出位置,也是社会、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班主任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

1.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等教育是高职高专学生自小学开始的学校教育历程的最后一站,就业是他们首次所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是由于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和社会的影响,使: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心理,他们好高骛远或怨天尤人。虽说这是正常现象,可以理解,但这些不良心态,则会在学生求职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将来的前途。班主任为此需要高度重视,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是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一直贯彻的主导思想。班主任工作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就业的成功与失败,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专业与技能,还取决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综合素质。为此,班主任要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结合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采取各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社会前进的脉搏,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把自己的理想、崇高目标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先机,除了加强对学生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教育外,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也是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成功率的重要一环。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及所处的环境(机遇和制约因素)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并采取行动和措施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者埃德加·H·施恩教授认为,职业生涯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形成较明确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毕业后是就业还是升学、创业,不能到毕业时才决定,应该是在校几年努力和准备的结果,如果不早做准备,在大学期问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目标,到了毕业时才做准备,那么往往会感到很茫然。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利条件,全面地了解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树立职业理想。

5.加强专业教育,建立职业意识

在校学习期间是学生就业的准备阶段,这期间了解专业、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生敬业、勤业、创业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能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向学生介绍专业情况,让他们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明确自己将来干什么,应具备哪些素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激励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按未来的职业目标去塑造自己,帮助学生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班主任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1.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实现价值

现代职业指导别强调“人职匹配”,而实现“人职匹配”是建立在恰当的、全面的自我认识以及自我准确定位的基础之上的。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到毕业时找不到工作,并非全是因为用人单位需求不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些毕业生不能正确地评价、认识自己,觉得自己到一些单位是“大材小用”,以致最后找不到工作。作为班主任应从现实出发,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甚至个别谈心的形式,结合各种有效工具和技术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让学生明白当今社会大学生该如何定位,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去求职。对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职业,对那些无明显特长的学生,一方面要挖掘其潜能,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根据社会需要选择职业,逐步实现自身价值。班主任在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咨询意见的同时,还要教育他们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要“量体裁衣”,使自己的择业原则符合社会需求,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

2.引导学生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如果说在校期间督促和帮助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是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那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能“与时俱进”修正自己的人生目标,则是帮助他们解决一辈子有饭吃、吃“好饭”的问题。有些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面对众多的用人单位时,往往表现出优柔寡断、举棋不定。有的学生盯着事业单位、大公司大企业不放,既想追求体面,强调职业的社会地位,又想求发展,强调“专业对El”,既想图实惠、寻求高薪高酬的职业,又想图轻松,“避重就轻”;有的学生抱着乡土观念,既想“好儿女志在四方”,又留恋“热恋的故乡”等等。所有这些往往束缚了学生的职业选择,学生可能因此失去发展自身的更好机遇。因此,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帮助他们分清形势、分析就业环境,目前,传统的就业途径和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了,毕业生处在一个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势下,要丢掉幻想,面对现实,客观地、辨证地看待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克服思想观念方面的障碍,在就业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我想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的关系,教育他们把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发展放在一起综合考虑,现在正处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才,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走向农村”、“走向基层”、“走向祖国的西部”。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结合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等因素,既要乐观自信,又要戒骄戒躁,努力把自己锻炼的更成熟、更完善。:

3.指导学生全方位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就业能否顺利不仅取决于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等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所掌握的就业信息以及对信息的有效处理、综合分析的能力。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信息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加强,班主任要动员、组织学生收集就业供求信息,在当今信息网络化时代,指导学生自己通过多种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获取大量的需求信息,比如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人才就业市场,甚至自己的亲朋好友中收集有关资料。同时,班主任也积极参与到就业信息的搜集工作中去,如主动联系学校就业管理部门的老师,经常沟通、互通有无,了解岗位的需求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鼓励支持学生多多参加各类招聘会;引导学生之间互通招聘信息,进行交流共享,动员已经找到就业岗位的学生,将他们掌握的就业信息及时向班级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利用他们所提供的信息给这些学生提供岗位参考等等。由于信息来源内容必然杂乱,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很容易给学生的就业形成误导。班主任应及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去伪存真,提高信息的信度和效度,从中选出有用的信息,使之更好地为学生的择业服务。

4.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提供就业心理咨询服务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就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讲,“求职”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的比例大,他们在家庭溺爱中成长,心理素质相对较差。有的学生表现为对自己没有信心、怯懦,在别人面前害羞,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甚至有自卑感;有的学生表现为盲目自信,夸大自己的能力,不能脚踏实地,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当这些学生意识到求职在他们一生中的作用和意义时难免会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一旦理想和现实不符,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产生心理障碍。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就业心理咨询服务,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必要的教育来调整学生紊乱的心理状态,养成他们独立、自信、自强,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使他们能心平气和、富有成效地去完成学业,寻找工作。

篇9

 

1 引言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教师人格的研究意义深远。纵观国内外教师人格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从“人格高尚”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教师人格的社会和道德层面的意义,也就是理想的教师人格。[1] [2]理想人格是对人格模式的理想化设计,是人们心目中最崇高、最完美、最向往的完人形象。[3]很多研究者在考察教师人格时,对教师人格的职业情境性则未作充分考虑。[4] [5]心理学家连榕(2008)提出从“人格完善”的角度,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考察教师的基本人格特性。他认为,教师职业人格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班主任论文,通过教学实践发展并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方式。教师职业人格充分体现了教师人格的职业情境性,教学实践是教师职业人格发展并形成的关键因素,对教师职业人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连榕关于“教师职业人格”的定义,从“人格完善”的角度探索教师的基本职业人格特性,并编制《中学教师职业人格问卷》,为教师职业人格的有效描述提供测量工具,为有效描述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历程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帮助。

2 研究方法

2.1 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构思中学教师职业人格结构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词汇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索教师职业人格的基本特性。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教师职业人格基本特性的基本出发点核心期刊目录。研究采用连榕(2008)提出的“教师职业人格”的概念,从任务指向和人际指向考察教师的职业人格。选取15名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中学教师对职业人格的看法及对职业人格特征的描述。

2.2 采用词汇法初步构建中学教师职业人格结构

本研究根据搜集到的教师职业人格词汇,结合其他教师人格特征研究中的描述教师人格特征的词汇 [6] ,初步形成具有60个人格词汇的评定表。请中学教师将意思重复、表达不清等的题项删除,组成具有40个人格词汇的《中学教师职业人格特征评定表》。

选取福州四所中学的2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7份,回收率为88.5%。使用SPSS11.5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比较清晰、且易于解释的5个因子,保留24个项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4.553%。对每个因子所包括的词汇进行总结、命名。因子1为教学严谨性,包括适应、有条理、有判断力、自我提高、理智、严格和深思熟虑;因子2为师生亲和性,包括随和、宽容、善良、热情、尊重学生、真诚和尽职;因子3为职业有恒性,包括教学反思、进取、终身学习、严谨;因子4为人际协调性,包括注重成长、踏实、接纳;因子5为教学机敏性班主任论文,包括机敏、热情、自信。

2.3 形成预测问卷

对20名中学教师和5名中学生进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中学教师职业人格的具体表现。调查结果表明,初步构建的维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根据初步构建的维度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等,设计具有53个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项目的中学教师职业人格问卷。

选取10名教育硕士进行第一次试测,施测时注意被试对问卷的反应,并请有关专家评价测验项目表述的准确性、清晰性、项目归类。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及专家的意见修订某些项目,删改表述不清、表面区分度较差的项目,最后保留50个项目。选取63名中学教师进行第二次试测,考察被试的答题反应、时间,定量分析问卷项目的区分度和信效度,根据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6个项目,形成44个项目的《中学教师职业人格预测问卷》。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记分,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为“1~5”记分。实施测验时,增加4个背景资料项目。

2.5 正式施测

选取福建师范大学08级的中学教育硕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份,回收率为89%。被试平均年龄为32岁,被试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表

 

 

 

性别

男 女

职称

三级 二级 一级 高级

教龄(年)

0-5 6-10 11-15 16以上

人数

48

130

3

59

100

16

42

61

42

33

百分比(%)

27.0

73.0

1.7

33.1

56.2

9.0

23.6

篇10

随着全国各大高中的不断扩招,中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中职学生基于在初中阶段学习不断受挫,甚至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歧视,自卑感强,加上一些社会、家庭等原因,他们的行为习惯不佳,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同时,他们缺乏社会及家庭、朋友的关爱,自控能力差。解决中职学生的教育问题,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用人文关怀的理念去指导班主任工作,要针对其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人性化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分析

中职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对生源的要求较低。加上高中扩招,如今的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学科薄弱,且对自身学习要求过低,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自我辨别能力。而这种现象导致了教师与学生难以沟通、难于管理,以至于学生难以就业。所以,基于这样的事实,中职生往往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自信,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容易迷失自己,这又可能对自身、学校以及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样的风气一旦形成并恶化,将对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造成阻碍。作为学生的管理者,班主任有责任也有义务阻止和改善这种状况。班主任要在日常管理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中职生认清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二、人文关怀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班主任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以及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力量,班主任往往自身拥有较好的知识储备,专业知识丰富,在教导学生学习、就业方向方面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但是,中职班主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由于中职生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受挫,对学习往往没有浓厚的兴趣,针对这种现状,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再者,班主任作为中职生的领路人,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帮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亦师亦友的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学以及日常工作中重视人文精神,更好地引导中职生学习、规划。

此外,基于中职生的心里行为特点,人文关怀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中职生自信不够、缺乏勇气和自制力差的情况,人文关怀能够让班主任和学生很好地相处。中职班主任要掌握中职生的心理变化,给予适时的鼓励,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切实做好对学生的服务工作,只有将人文关怀融入平时的管理教学中才能转变中职生的现状,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逐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活环境。

三、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

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构建适合中职生学习、生活、就业的工作模式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总结,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分析。

1.进行爱的教育。现实中,大多数中职学校普遍使用“高压式”的教学方式,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这也是对人文关爱的回避,容易导致学生的精神紧张,并不能很好地接受认可班主任。再者,对学生充满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要时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于事物的处理要以理服人,对于有叛逆心理的中职生要充分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以情感人。经常找学生谈心,慢慢改变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重新对生活和学习充满期望,意识到这是属于他们的青春,不能虚度。

2.要尊重学生,发扬民主精神。很多教师往往以学生听不听话来界定他们是不是好学生,但这是错误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班主任要创造一个相对宽松民主的环境,很多时候学生接触到新知识的途径要比教师多,所以很多时候教师要多听学生的意见,和学生达成共识,这样对班级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集体的力量不能忽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无论学生对错,班主任都要进行人性化的引导,同时适时召开班会,集中民意,这样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3.要激发学生的潜能。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学生活动,通过接触,不断发现学生的潜力。同时通过激励和支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这样的人文关怀下,学生很容易得到满足和自信,从而能更加热爱学习和生活。这一过程要求班主任要有一定的耐心,中职生不同于高中生,他们有时会有些偏激,所以要耐心地开导和帮助。

中职生这一学生群体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帮助,而人文关怀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不仅关系到中职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一、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作为学生引路人的班主任队伍素质的高低事关学生的道德水准、是非判断能力、奉献精神、对待人生的态度。本人利用一段时间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等形式对本地区主要8所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2、个别访谈

(二)调查数据特点

1、数据结构显示

调研班主任总人数:487人;

男女人数:男204人,占41.9%;女283人,占58.2%;

年龄层次:35岁以下占70%,35-45岁占28%,45岁以上占2%;

班主任任职年限:5年以下占70%,5-10年占26%,10年以上占4%;

职称结构:初级以下占60%, 中级占39%,高级以上占1%。

2、数据特点

(1)女班主任的比例高于男班主任

(2)35岁以下的班主任比例明显过高,年轻班主任是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的主力军。

(3)大部分班主任的任职年限低于10年,甚至是没有多少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新手。

(4)班主任队伍中中级职称以下的占绝大多数,高级职称在中职校仍当班主任比例太少,从调查数据显示仅占1%。

(三)班主任工作特征表现

1、如果可以选择都不愿意做班主任;

2、班主任工作量没有具体核定标准;

3、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缺乏;

4、学校班主任告急,有人却没有人愿意当;

5、班主任工作时间长,如陀螺一般转着,身体疲倦,精神压力大。

(四)班主任队伍现状原因分析

1、学生层面

现阶段中职学校生源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纪律观念淡薄、文化基础低,对学习几乎没有兴趣,自我约束能力差,给班主任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难度。

2、班主任自身层面

班主任琐事多,责任大,耗费时间多、精力多,这是班主任工作的普遍特点。

(1)班主任工作心理压力大

班主任除了班级常规管理外还要从事一定量的教学工作、科研任务及其他需要完成的工作,双重角色的长期扮演让班主任倍感心理压力大,对班主任职业产生倦怠。有相当一部分班主任认为,如果可以选择的话,都不愿做班主任。

(2)班主任工作成就感较低

班主任管理一个班尽管只有几十个人,然而集体虽小,却五脏俱全,特别是职业中专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琐碎,与教学相比,成效很慢。

(3)班主任自身的不良思想阻碍班主任工作的发展

甚至有些班主任认为自己天生是当教师的料而不是当班主任的料,在这样不良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对班级不会花费多少心思,甚至是不负责任,恶性循环,班级是越来越难管,班主任是越来越不想管。

3、学校管理层面

(1)班主任工作量核定不清,难以激励班主任工作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教师除了要当班主任,还要参与创新大赛、技能大赛、两课评比与五课调研、论文及课题,各项任务都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而班主任工作的烦琐使得班主任根本无瑕顾及教学、教科研工作。

(2)缺少班主任激励措施,难以调动有经验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中职校由于生源的原因,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的确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二、建设中职校班主任队伍策略

(一)采取培训与自我提高方式弥补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不足

1、定期给班主任进行专题讲座

通过邀请校内外德育专家给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提高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班主任遇事处理的艺术水平与效果。

2、鼓励班主任通过写管理经验论文提高其管理水平

学校制订政策鼓励班主任撰写关于德育论文,发表或获奖将给予一定的表彰或奖励。

3、青年教师与老班主任结队

每一名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除了上岗前班主任培训外,让一名老班主任带一到两名新班主任,对年轻班主任的各项工作进行手把手指导,提高他们遇事解决问题的能力,班级管理工作能早点走入正轨。

4、定期举行班主任交流会

班主任交流会不仅说班级管理好的经验,更要说出班级管理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说出来后,班主任讨论共同针对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法,如果其他班主任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会少走弯路。

(二)制定各项政策鼓励班主任提高工作积极性

1、细化班主任工作,缓解班主任心理压力

细化班主任工作,让班主任管理学生的白天学习与生活,晚自习结束回到宿舍后,所有工作由宿舍管理员负责;校园内卫生承包给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做。

2、提高班主任工作待遇

中职校通过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津贴,加大物质激励,扩大职称评定的班主任工作权重,加大优秀班主任资历政策。

(三)制定"班主任职级制",将班主任岗位等同专业技术岗位

1、将班主任工作年限视同专业技术职务的好处

青年班主任是现阶段中职校班主任的主力军,如何激励他们在班主任工作中尽快成长并继续做下去,进而喜欢并擅长于班主任工作;此外老班主任是班主任队伍中的宝贵财富,如何吸引他们继续从事班主任工作,将班主任工作年限视同专业技术职务是一种策略。

2、班主任职级制的具体做法

中职学校管理层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结合专业技术职务级别,规定一定的班主任职级,享受配套的经济待遇和工作报酬。

(1)将班主任岗位划分成四个等级,即实习班主任、初级班主任、中级班主任和高级班主任。实习班主任工作满一年后,经学工处考核合格后可以晋升为初级班主任,享受初级班主任的各项待遇;初级班主任工作满5年后,经考核合格后并完成相应的关于班主任管理类的论文方可晋升为中级班主任,如果在任职期间因为班主任生病或生产等原因而暂时中断班主任工作,以后继续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可以累计折算;中级班主任累计任职4年后,经考核必须有一到两年为优秀或累计任职六年考核全部为合格方可晋升为高级。

(2)班主任职级制对应津贴

实习班主任每月基础津贴为400元,考核优秀加100元;中级基础津贴500元,考核合格加100元每月,考核优秀加200元每月;高级基础津贴600元,考核合格加100元每月,考核优秀加300元每月。

(3)班主任职级制考核办法

实习班主任、初级班主任、中级班主任及高级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等由学校管理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要求。

3、班主任职级制的可行性分析

(1)"班主任职级制"为年轻教师提供了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2)现行技术职务评聘过程中,对班主任工作年限有了一定的规定,一旦职称取得,将失去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动力;而班主任职级制的实施将给老班主任提供较高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

参考文献:

【1】 周瑞华,班主任工作现状及思考,《当代教育论坛》

【2】 雷蕴,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卫生职业教育》

【3】 丁宇,“中职校”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

篇12

    一、推行正副班主任的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种职业教育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生源挑选的宽松性,换句话说,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要求较低,不考察中考分数,这种宽人口就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是不想学的现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自我管理能力欠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加之年龄普遍偏小,特别是90后的学生,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管理学生,规范学生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职业教育者深思。为了更好的管理好学生,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在本学期开始试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

    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优势

    (一)真正体现齐抓共管。所谓齐抓共管,意即共同参与,共同管理。面对大部分是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要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得规范,就要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仅仅依靠专职班主任是不够的。实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就是齐抓共管的一种方式。

    正班主任一般情况下所带的班级、人数都比较多,所带学生的层次也参差不齐,有初中毕业的,有高中毕业的,要把学生管理工作搞好,不仅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在大政方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作正确领导,具体的学生工作还是要由班主任来抓,但仅仅依靠正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实行正副班土任管理制度,让学校专任教学老师或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正好弥补了学生管理工作师资力量不足的欠缺。实行正副班主任制度,副班主任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动态,更有利于开展自身的本职工作,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副班主任参与学生管理,学校学生管理的师资队伍得到壮大,使学生感受到管理他们的不仅仅是正班主任,而且还有其他老师的积极参与。

    (二)正副班主任自身价值的提升。实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使大部分老师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在大家共同管理学生过程中,可以使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取长补短,在学生实际管理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让各自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不断的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自身价值得到提升。譬如学校举行迎新文艺汇演等一系列节目,让副班主任参与其中来,一方面,弥补正班主任不擅长文艺方面的知识,使正班主任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收获;另一方面,拉近了副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无形中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三、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忧虑

    (一)对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优势过于乐观。正副班主任体现了齐抓共管,但齐抓共管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具体落到实处。一味的强调齐抓共管,可能会出现齐抓但不共管的局面。拥有两个指挥家的乐队不会形成竞争力,拥有两个决策者的军队不会形成战斗力,同样学生管理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出现大家都在管,但门不对路,路难对门;同时过多的强调齐抓共管容易产生推诱扯皮的现象。一件工作无人主导,一件事情无人牵头,一件任务无人担当,总是进行分解再分解,摊派再摊派。因此对学生管理首先需要正副班主任形成合力,统一思想,口径一致。同时需要分清正副班主任的职责,正副班主任的职责各有侧重,正班主任发挥经验丰富之长,宏观上把握班级工作的思路,对管理进行全程控制,重大活动决策,具体工作操作指导和把关。副班主任思维活跃,容易与学生生打成一片,协助正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