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8: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急诊科护士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急诊科护士论文

篇1

本研究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8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名实习护士。这两组实习护士的年龄、学历、实习时间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为对照组

42名实习护士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岗位培训,由专人按照科室统一制定的培训计划对实习护士进行培训,其中包括定期组织实习护士进行集中授课。

1.2.2为观察组

42名实习护士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岗位培训。具体的培训方法是:在实习的初期,由专人对实习护士进行带教,由护士长拟定模拟急救案例,要求实习护士在进行模拟急救时扮演患者或护士,在设定好的情景下进行模拟急救演练,例如,设定“急诊科有患者因病猝死”的情景。在进行模拟急救的过程中先由扮演患者的实习护士描述猝死的临床症状,然后由扮演急诊科护士的实习护士根据患者当时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处置。如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建立人工气道采用氧气疗法、吸痰术等措施进行急救等,同时护士长或带教老师可结合患者当时的情况提出各种问题要求实习护士回答。模拟急救完成后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当场对实习护士在模拟急救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例如实习护士对患者心跳骤停判断是否准确、对患者实施的急救措施是否及时得当、对患者进行急救的程序是否合理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及频率是否符合要求等。对实习护士在进行模拟急救过程中的不足当场进行纠正。在实习的中期,可选择相对更为复杂的模拟急救案例对实习护士进行岗位培训,以不断提高其在急救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的后期,可安排实习护士参与到对危重患者的实际急救中,使其能巩固之前学到的急救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各项急救技能及治疗设备。护士长或带教老师应在整个岗位培训的过程中不断对实习护士的急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便让实习护士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

1.3评价方法

对比两组实习护士入科及出科的考试成绩,及两组实习护士的岗位培训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数据应用正负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护士入科考试成绩对比

观察组实习护士入科理论考试成绩为(65.8±7.8)分,其操作考试成绩为(67.7±9.9)分,其综合能力考评成绩为(68.2±10.1)分。对照组实习护士入科后理论考试成绩为(65.2±6.8)分,其操作考试成绩为(65.8±8.5)分,其综合能力考评成绩为(70.8±14.2)分。两组实习护士入科的考试成绩,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实习护士出科考试成绩对比

观察组实习护士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为(86.5±5.5)分,其操作考试成绩为(87.2±3.5)分,其综合能力考评成绩为(87.9±6.1)分。对照组实习护士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为(76.9±6.3)分,其操作考试成绩为(82.3±12.1)分,其综合能力考评成绩为(80.1±6.2)分。观察组实习护士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习护士,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篇2

1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压力因素

1.1外部因素

1.1.1环境的因素急诊科充满了各种各样强烈刺激的化学药品气味,加上拥挤的工作环境,急症患者的状态、是否有传染性、各种急救、监护仪的报警声、噪音等,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给护士带来不良的心理压力。

1.1.2工作性质的因素(1)由于急诊科的患者大多是病情急、危重,患者及家属都容易激动,有时辱骂或殴打护士,甚至遇到歪曲事实的事件,护士也要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态,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己的感受,做出精神妥协。急诊科的特殊工作性质使得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面临着挑战;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医疗民事诉讼案日益增多,工作时护士过分担忧患者出意外,唯恐差错事故的发生,各项操作和护理文书质量都容不得丝毫马虎,必须反复检查,以保证正确率,造成了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极度匮乏。(2)护士的严重缺编,致使急诊科较其他科室有更多的工作压力。(3)“三班倒”的工作方式也使护士的正常生活规律被严重打乱,也给家里带来不便。(4)由于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的越来越快,造成强烈的事业竞争,这种竞争带来的紧迫感,以及人们对护理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使护士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否则将被淘汰的危险。(5)护士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这一切都成了护士智能及心理上的压力[1]。

1.1.3人际关系的因素护士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表现为护士之间、医护之间发生矛盾,不能相互尊重和很好地配合[2]。加之,基层都是面向农村,而且是多民族地区,语言障碍,所受教育及文化知识的差异,都会影响护患沟通而给护士造成压力。

1.2内部因素

1.2.1劳动强度大严重的护士缺编,加上“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打乱了护士的生活节奏,又常缺乏安静的休息环境,引起身心疲劳[3]。

1.2.2个性特征每个人所承受压力不同,有的人面对压力能迎刃而解,有的人可能为此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这就提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应对方式和神经质密切相关,个性应对方式作为应激反应之间重要的中急诊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常受物理、介变量,其功能就是改变对应激事件的认知,调节与事件有关的躯体或情感反应,个性与各种应激因素存在广泛联系,通过与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心理健康[4]。

1.3职业损害压力因素化学药品的威胁;而且在急救患者过程中:如气管插管、气道护理、呼吸机护理、输液、体液引流等;护士常在患者未明确有无潜在传染病前即投入对患者的抢救和处置,在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危急时刻,常忽视自己的防护,感染途径常见于针刺伤、通过黏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引起感染等[5],这些因素都会加重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

2措施

2.1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护理管理者应多关心急诊科护士,要保证临床护士合理编制,将心理素质好的护士安置在急诊科,人格与岗位相匹配,才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抢救室的布局,完善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严格的规章制度是抢救成功的可靠条件。对科室使用的仪器、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正确设置报警范围,抢救人员明确分工,周密的抢救护理程序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2.2良好的人际关系当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管理者不应忽视正确的心理引导;当护士处于某种困惑时,应能及时发现并尽心尽力给予帮助和支持,协助搞好医护关系,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有效地缓和心理压力[6]。

2.3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急诊科工作的繁忙、劳累和压力大是众所周知;但并非每个人对急诊科护理工作都能充分理解,为此社会应对全民进行教育宣传,提高患者的依法就医意识,减少冲突,尊重护士的工作,使护理工作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还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及亲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可使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2.4加强职业性质损害的防范护士在工作中一定要按操作规程,一旦被血液、体液污染、及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登记、随访。科护士长应及时对受伤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安抚工作,以减轻心理压力。

2.5提高心理性危害因素的防范护理管理者应设法消除引起护理工作压力的各种因素,营造宽松人文的工作氛围,加强心理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对应激环境的反应能力,以舒缓心理压力;业余时间多听听音乐,在生活中尽量看一些 美好的事物,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减轻工作压力,舒缓紧张情绪,要保持宽容、豁达的、积极稳定的情绪,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在护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志茜,邵莉,周建平.急诊科的心理应激状况与干预措施.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78):2431.

[2]曾晓霞,贺莲香.护士压力现状分析.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75):2141.

[3]孙月芬,闫丽红,康福霞.护士流失的职业心理原因调查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92-94.

篇3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429-02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不仅承担着急救转运任务,还要负责来诊的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诊疗、抢救以及留院观察工作;也是医院的前沿窗口和医院工作的缩影,直接反应了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急诊护理是涉及各类急性创伤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工作的特殊专业,以急、忙、乱,工作强度高,易感染性、多学科性、暴力事件多为特点[1],具有高风险性、高应激性、无规律性、不稳定性,护理工作紧张繁重。由于急诊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危重病人多、应激频率高、工作量大、病人对护士要求高,造成急诊护士过大的工作压力和高度的精神紧张,已对急诊服务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准确了解急诊护士的压力状况,提高急诊护士应对压力的能力,改善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是提高急救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急诊护理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1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

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是多方面的,国内研究者对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吴欣娟[2]对急诊科、外科、ICU和手术室的382名临床护士的研究表明,护士的主要压力有:工作量太大、社会地位太低和福利待遇差。周英华[3]通过对梅州市88名急诊护士工作压力调查显示,排在第一、二位的压力源分别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和“护理专业及工作问题”。王雅芳[4]认为,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变的人际冲突、高期望的个人价值和不相称的社会地位是急诊护理人员最主要的应激源。康红宇等[5]认为,急诊护士的主要压力源有:工作的特殊性,如工作紧张、繁重,节奏快,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工作无规律等;潜在的职业风险,如在不可能知晓患者有否传染病的情况下随时为其实施各种抢救治疗,甚至接触其伤口及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工作的高风险性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刘兆娥[6]对济南市五家三级甲等医院210名急诊科护士的调查显示,急诊科护士排在前十位的工作压力源是: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晋升机会太少、上班的护士数量少、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担心差错事故、病人家属不礼貌、病区拥挤。苗金丽等[7]的研究表明,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是: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经常值夜班、人际冲突、与其他病区护士的落差感、潜在危险。谢晓华[1,8]的调查显示,怕出差错、护患关系、紧张的工作环境、管理者批评、工作量巨大,是急诊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

从众多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急诊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是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潜在危险。本人在对自己所在急诊科护士的访谈中也证实了这个结论。

2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分析

2.1工作性质:急诊护士主要面对的患者是急诊病人,而急诊病人病种复杂、发病快、变化快,来诊时间、来诊数量以及危重程度都无法预测,导致急诊护士必须时刻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经常处于应急状态;急诊护士要经常面对垂死和死亡现象,这对护士造成极大的心理影响,有学者认为[9]:垂死和死亡现象作为一刺激因素除造成护士的直接心理压力外,还会产生继发影响,使护士产生恐惧感,惟恐自己的任何差错会导致患者的死亡,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更易出现失误;另外,长期倒夜班、饮食无规律及睡眠紊乱,也导致急诊护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使身心疲劳得不到有效调整。

2.2工作环境:有调查显示[10]:急诊科环境明显拥挤,布局不尽合理,绿色通道没有明显标志,区域划分不清,为护士的安全方面考虑不周到。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医院急诊科狭小,结构不合理,而急诊就诊病人逐年上升,每个病人有多个家属陪同,病人的增加与医院环境不相适应,造成多数急诊科拥挤、脏、乩、差的现象[11]。这些都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3人际关系: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及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对急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12],而急诊科繁忙工作使许多急诊护士忙于具体操作,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病人及其家属认为急诊护士服务态度不好;急诊病人及其家属由于疾病的突然发生或加重而处于应激状态,这种应激状态会影响行为及情绪,导致对急诊护士态度不良;急诊病人及其家属在诊治过程中的不满意,容易迁怒于急诊护士;医护间在急救过程中发生分歧时,医生往往对护士尊重不够,导致急诊护士自尊心受损,产生心理压力。急诊护士面对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13]。

2.4潜在危险:急诊护士必须在不明病情的情况下服务于病人,对有传染性的病人,急诊护士有被感染的危险;同时外伤患者出血等,操作中也有被感染的危险。近年来职业暴露及职业风险性增加,非典、HIV、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特殊疾病加重了职业风险,国内对特殊职业的保护尚未完善,医疗制度及相关职业的缺乏,加剧了急诊护士的职业风险性。急诊病人及其家属发现病情危重,感到急躁、焦虑、恐惧,希望能立刻急救的心情与现实有差别,常迁怒于急诊护士而发生摩擦,急诊病人家属责骂甚至殴打急诊护士,对急诊护士造成伤害。在急救中经常可以见到有敌意的病人,如醉酒、吸毒、精神障碍的病人,此类病人情绪不稳,易怒易躁,自私偏执,以我为中心,对医护人员不信任,对急诊护士具有很大攻击。

3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1身心健康状况差:压力会对急诊护士造成个体身心不健康,可诱发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精神病、头痛等[14]。林桂莲等[15]通过对30名急诊科护士心理、生理健康的调查可见,急诊科护士无论心理还是生理健康水平都明显低于普通科室护士,其中在心理健康方面强迫症状、焦虑较突出,而在生理健康方面月经异常、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较为突出。麻洁等[16]对106名急诊护士调查发现,急诊科护士睡眠紊乱、慢性胃炎、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科室;计月红等[17]的调查结果显示,急诊护士神经衰弱、期前收缩、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发病率高于其他科室护士。

3.2生活质量下降:压力还会对急诊护士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刘兆娥[6]的研究结果显示,急诊护士生活质量与工作压力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急诊护士生活质量比较低,主要原因是急诊护士相对其他职业人群来说,缺乏社会支持、经济收入较少、与付出不成正比、职业防护较差、慢性职业病多、风险大、参加社会娱乐活动和业余知识学习以及得到科研和晋升的机会较少,且较少受到尊重。

持续压力对急诊护士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导致身心健康状况差和生活质量下降之外,还会导致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无论是哪方面的影响,都会对救护质量产生影响。

4改善急诊护士工作压力的对策探讨

4.1改善工作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使急诊病人及其家属增强信心、感受到温暖,有利于缓和急诊病人及其家属的情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急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有利于提升急诊服务水平。因此,应该为急诊科创造一个利于工作、便于抢救、诊治、护理、布局合理、标志醒目的工作环境,避免抢救室暴露于公众之下,以防止病人家属目睹抢救后因不理解而出现过激行为;避免混乱,并将各种噪音降到最低,以免影响健康和情绪,减少护患冲突,以利于保证救护质量。

4.2加强培训和辅导:急诊护士的工作涉及面广,病情复杂,变化快,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必须知识面广;随着医疗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逐渐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全面照顾的“人性化服务”,要求急诊护士必须学习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急诊护士经常要面对各种情况带来的心理压力,要帮助急诊护士学会自我监测与自我调节,要教会急诊护士感受自身心理、情绪等的变化,并能通过恰当的途径进行宣泄与调节,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4.3提高护患沟通技巧: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会说话,因少讲一句话或语言不得当可使整个服务质量降低一个大的档次[18]。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很多冲突的发生是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的。因此,提高急诊护士的护患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提高急诊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减轻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

4.4加强风险管理:急诊科既是社会医疗供需矛盾的缓冲区,又是社会医疗供需矛盾的集中体现区[19],是医院工作的最前线,面对的病人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工作任务繁重,应激性强,同时又承担较高的风险。而急诊护士作为整个护理过程的实施者,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出现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病人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9],经常体现在护理纠纷和护患冲突上。因此,要缓和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降低急诊护理风险,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如增强急诊护士的法律观念、加强急诊护士业务培训、强化急诊护士的服务意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等,将导致护理风险的因素减至最少,使急诊护理成为提升急诊服务质量的保证。

4.5领导支持:有学者认为,提高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方式[20]。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在持续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在工作中难免出现一点失误。而当护士真的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领导不应该一味的批评,而忽视正确的心理引导。当护士处于某种困境时,领导应能及时发现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心尽力给予帮助和支持。领导能给护士足够的支持,有利于护士缓解工作压力,使护士建立工作的最佳身心状态,激发护士持续工作的热情,以便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4.6适时娱乐休闲:由于工作性质和特点等原因,急诊科护士长期承受比较高的工作压力,缓解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缓解工作压力的方法有多种,其中适时进行娱乐休闲活动,不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身心比较疲惫时,去打一场球、或者去唱一场卡拉OK、或者外出旅游,都会觉得深心比较舒畅。同时,通过适时娱乐休闲活动,让平时难得见上几面的朋友、同事聚集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工作体会,既可以给自己减减压,也可以增进朋友、同事之间的感情。有研究显示[21],适时娱乐休闲后,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显著低于娱乐休闲前,急诊护士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娱乐休闲前。

参考文献

[1]张波.急救护理学[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5

[2]吴欣娟,张晓静,高凤莉.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197-199

[3]周英华,刘聪英,林翠兰,等.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09,1(2):85-87

[4]王雅芳.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2,19(2):81-82

[5]康红宇,陈萍.急诊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08,29(24):2445

[6]刘兆娥.急诊护士生活方式及其与工作压力、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硕士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10

[7]苗金丽,李新玲.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分析与应对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98-100

[8]杨宝燕,王晓燕.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现状与展望[J].护理杂志,2004,2 1(3):47

[9]王瑞华.小循环夜班法的临床实践与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3,9(5):38

[10]刘德容,杨裕红.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7-28

[11]陈晓梅.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应对[J].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12):45-46

[12]孙明明.现代急救护理质量评价内容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5):337

[13]席惠君,安锦慈,张岭.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缓解[J].护理杂志,2003,20(2):88-89

[14]应菊素.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相关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广州:中山大学,2003

[15]林桂莲,唐秀明,刘玉霞. 急诊护士健康因素分析及措施[J].全科护理,2010,8(4):1015-1017

[16]麻洁,吴雅玲.影响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与对策 [J].护理研究,2003,17(增刊1):1-2

[17]计月红,张铁丽.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身体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 (28):2654-2655

[18]罗桂花.预防急诊科护患纠纷的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1):123

篇4

1.1护士在急救通道中的作用: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训练有素、技术娴熟、职责明确、坚守岗位、能胜任挽救各种危重病人的综合能力。

1.1.1定期业务学习、训练及定期理论和技能考核:科室每天早会后进行理论知识提问、定期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全科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心电监护、人工呼吸的应用、胸外电除颤,自动洗胃机洗胃法等仪器的使用、消毒、保养,熟练掌握危重病人的各种抢救程序。每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各考核一次。每月一位高年资的护士进行论文交流,年青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五年规范化培训。全科护士又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及定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

1.1.2预检分诊护士必须有高度责任心和丰富临床经验:我院急诊科日就诊人数约500人次,预检分诊护士工作量大。规定护士要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各科病人的分诊工作,特别要注意病人的病情观察和体检,发现危重病人直接进入抢救室急救。到急诊科就诊的病人都心情特别急躁,护士必须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减轻病人的心理恐惧,还要与病区、检验科、药剂科、B超室、放射科、CT室、后勤支持中心等科室进行沟通,保持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

1.1.3抢救病人时,岗位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每个班次都由高年资的护士带低年资的护士,每班都有两位护士上班。如遇到呼吸衰竭病人就诊时两位护士分成甲、乙两组,甲负责给病人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乙负责呼叫内科医师及建立静脉通道。甲准备气管插管物品、协助医生支管插管及给病人吸痰,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乙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病人的各种检查、治疗都由绿色通道执行。病人病情稳定后送ICU时由低年资的护士护送,高年资的护士负责整理用物和接待新病人。两位同志工作有条不紊,相互合作,密切配合。

1.2急救通道的制度与管理

1.2.1急诊抢救室的仪器及所有物品为抢救危重病人的专用设施,不得挪作他用:一切抢救物品,实行“五定”制度(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基本设备和仪器设备由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护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护士长定期督查,并及时反馈,确保抢救器械、仪器的完好率达100%。

1.2.2人员的管理:急诊科执行首诊负责制。如疑难病例须请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抢救时,必须在5分钟内到达。危重病人到来时,必须平车门口接诊。病情危重的病人都执行床边B超检查,床边X线照片,床边心电图检查,护送危重病人到ICU、手术室、病区重病室,都由医、护人员共同护送,以确保病人安全。医护人员分工明确,协调合作,确保24小时在班在岗。

1.2.3抢救通道相关医技、收费、挂号、窗口张贴绿色通道病人优先的标识:急诊检查单盖有“急”字章并发放绿色通道卡,保证各项措施优先。对危重病人实施先抢救后挂号、先用药后付费等便捷措施。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会议及时反馈通道的运行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做到防范于未然,切实保证通道畅通。

2效果

自从我院建立急诊绿色通道以来,护士积极参与了通道的建设与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注重总结经验,注意调整方式,对多发伤、颅脑外伤、脑出血及妇科宫外孕破裂出血等需急诊手术的危重病人,及时诊断、治疗并术前准备,直接送病人入手术室行各种急诊手术。改变了过去把病人送病区再送手术室的流程,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护士分工合作、业务娴熟,保证急救设备、药品完好,极大地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增加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率,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我院“三级乙等医院”的评审和复审,我院急诊科护理组都受到各评审组专家的一致好评,受到医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3体会

3.1现代急救医学要求急诊护士对危重病人做到快速评估、果断决策,各种操作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通过对绿色通道的管理,锻炼了护士在应急状态下将实力、技术、心智、意志调整到最佳状态,保证了护士在抢救病人的紧张环境中能够正常发挥技术水平。

3.2提高了急诊科护士的沟通、管理能力。在抢救工作中,急诊科护士必须与医生、护士、工勤人员、挂号、收费、其他临床科室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以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

篇5

急诊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表11、加强爱岗敬业教育。

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整体护士素质。

2、加强业务学习。

护理每月组织全院性业务讲座一次,每月组织护理业务和教学查房一次;科室坚持每月一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晨会提问,坚持危重病人护理查房,开展疑难病例护理会诊,坚持“三基”培训与考核工作。“三基培训计划”要求人人过关,并将成绩纳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氛围,培养护理人员一套过硬的业务技术。

3、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护理队伍综合实力。

①根据护理发展需要,选派护理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班。

②鼓励在职护理人员参加护理大专、大本的学习,向更高层次冲刺,并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撰写论文,争取实行护理论文零突破。

③在确保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加快对三年以下的在岗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重点科室护理人员的培训。

④规范教学,加强对实习、进修、新上岗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

⑤充分培训护理人员组织参与性,操作比赛。5月12日护士节举办一次护理操作比赛。

4、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礼貌服务,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士仪表规范,坚持文明用语,落实到每一个护理岗位。

急诊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表2一.目的

通过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进展,使广大护理人员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需求与医疗同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二.学习形式、内容及次数

1.形式

通过理论讲课、看光盘、多媒体等形式,要求各科护士长轮流讲课,必要时请上级专家进行讲座。

2.内容

护理刊物、报纸上的新知识、新理论、到上级学习的新内容。新的法律、法规知识,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科室可增加专科知识的内容。

3.次数

护理部每年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不少于10次,要求参加人数在90%以上,科室每月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1—2次。

三.严格要求,保证学习效果

讲课者需提前备课、备讲稿,讲课者对重要内容进行板书。听课者认真听讲做好学习笔记,护理部不定期对学习笔记进行抽查。

急诊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表3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促进护理学的发展,注重实用性、可行性,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年护理部业务学习计划:

一、培训内容: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为主的护理学教育为模式。

二、授课人员素质:具有护师及护师以上专业职称人员讲课。

三、授课形式:各科准备培训内容以电子版的形式讲课。

四、学习方式与管理:护理部业务学习在前一天内安排时间、地点。参加培训的人员除值班、病假、产假外全部参加,无故不参加者按旷工处理。学习期间遵守课堂纪律,按规定时间提前10分钟进入学习地点,并认真做好考勤工作。

急诊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表4在--年护理培训年基础上,结合--年,以及我院护理人员有很多年轻护士,普遍护理经验不足的实际情况,制定--年护理业务学习计划,重点偏向护理操作的培训考核。

一、培训内容

1、3月份

皮下、皮内、肌肉注射 主讲 张化

2、4月份

留置针操作、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 主讲 王文

3、5月份

各种评估表的使用、交接班制度 主讲 王学无菌技术 主讲 楚霞

4、6月份

消毒隔离知识、心肺复苏、查对制度 主讲 孙霞

5、7月份

心电监护、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处理医嘱制度 主讲 庞龙

6、8月份

修订后制度的培训(医用冰箱、高危药品、急救车封车、各班护士职责、各能级护士职责) 主讲 王欣

7、10月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鼻饲留置胃管、口腔护理)主讲:孙玮

8、11月份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导尿(男女) 主讲 孙霞、王玮

二、培训时间:定于每月第三周星期五下午2点30分

三、培训地点:七楼会议室或八楼示教室

四、培训方式:在职护理人员参加,指定护理人员讲课

六、根据--年度我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护理部业务学习内容可以有所更改,由护理部具体安排。

七、要求:

1、当月讲课的人员,请于当月10号前将课件复印件交给护理部备案。

2、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年底以签到次数统计,缺课达2次以上,年抵扣一次性奖金50-200元,值班护士由护士长签名备注,病假、产假除外

3、年底根据全年培训情况,评选3位备课讲课认真负责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

4、请自带笔记本,年底检查

急诊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表5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质量,配合--年二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实施,有计划的提高我院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我院护理人员的医疗护理行为,保障医疗护理安全,营造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医疗环境,现制定--年护理业务培训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的

1 .规范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程,强化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满足患者需求,简化工作流程,方便人民群众,消除医疗服务中的各种不良现象。

通过培训,教育医务人员做到仪容美、着装美、语言美、行为美,服务热情周到,工作团结协作,为创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二、“三基四严”培训的内容与安排

培训方法:

1.全院医生护士自学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流程。

2.医疗护理质量办公室定期举办各类规范培训课程,对全院人员分层次实施理论和技能培训。

3.科室每月组织1次业务培训,包括小讲课、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等。

4、实施“三基”考核两级负责制,医院由医疗护理质量办公室负责,科室主要由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

学习内容 :

(1)根据各科专业不同,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技术学习活动,以学习“三基”为基础,同时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新进展,并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2)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药品管理发、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并熟练实践操作,定期考核。

(3)从健康卫生入手,结合疾病预防,传染病与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用药知识等内容进行学习。

考核方法:

1.医疗护理质量办公室每年组织2次全院性基础理论考核,1次法律法规知识考核。

2.护理部每年对全院护士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考核2次。

3.医务科每年对全院医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考核1次。

4.科室每月组织专科理论和技能操作各考核1次。

5.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篇6

急诊科昼夜开放,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多、最集中的科室。急诊患者起病急,因素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患者及家属对急诊诊疗要求高,就医心切。由于夜间常有急诊患者入院就诊,夜班医护人员除负责留观患者的诊治外,还需要处理急诊入院患者及危重患者的抢救,而且值班者多为低年资医护人员,工作量较大,同时加上夜间身体和心理健康因素,工作质量难以保证。为了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和投诉,我院自2008年4月开始安排夜间专职巡视工作,现报道如下:

1 急诊科夜间意外事件

急诊科夜间意外事件主要是静脉输液意外和医患纠纷。

1.1 静脉输液常见意外[1]

①药物外渗;②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③发热反应;④急性肺水肿;⑤空气栓塞与肺栓塞。

1.2 医患纠纷常见原因

①患者病情危急,就医心切,容易急躁。医护人员如果抢救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静脉输液意外,容易产生矛盾。②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就诊顺序,就诊过程多,等候时间长,不了解医学常识,不理解夜间护士的护理方式。③医护人员不了解患者的心理,患者多、工作忙,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给予耐心解释和说明,或者说话语气生硬,对患者缺乏人文关爱、体贴等服务态度问题。④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不遵守操作规范,不认真执行查对、核对制度,导致输错液、漏输液,操作不规范导致输液反应等。⑤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巡视病房不及时,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诊治,导致患者发生意外。

2 防范对策

2.1 设立专职医护人员巡视,并认真作好记录

巡视分为常规性巡视与检查性巡视。

2.1.1 常规性巡视,目的是掌握病区及患者的动态情况,以查看病区环境、患者的情况为主。要求:①值班医护人员巡视,每晚3次,交接班时进行;②专职巡视护士巡视,每小时2次,在下午接班后到次日早晨交班前进行;③各值班护士不定时巡视。

2.1.2 检查性巡视,目的是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各项治疗的进行情况。主要是实施护理操作,按护理级别巡视:①特级护理24 h专人负责;②一级护理每15~30分钟1次;③二级护理每小时1次[2]。

2.1.3 专职巡视人员每次巡视都要认真作好巡视记录。巡视记录作为工作考核、考查的依据,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医护人员可根据巡视卡记录的内容做好患者的解释和说明工作,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2 巡视的重要作用[3]

2.2.1 发现问题是巡视的主要作用之一。巡视时注意每位患者的精神状态、液体的悬挂牢固和合理高度、输液的速度等情况;如果是儿童患者,还要认真注意头皮针穿刺的部位情况、年龄、体重、病情、哭声,对其所使用药物都要了解,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2.2.2 解决问题是巡视的主要作用,也是巡视的目的。医护人员工作的优劣、素质的高低,都与患者康复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现在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品质医疗的质量要求更高,这给巡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巡视要切实地帮助患者及家属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满意。

2.2.3 分诊、咨询作用。急诊科的疾病,其病情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其中,有患传染病的患者,也有病情较重需要立即转院的患者。巡视者要运用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敏捷的思维作出判断,给予分诊,耐心地回答咨询。

2.2.4 抢救患者。按照就诊患者病情的轻重、需要处理的迫切程度和健康状况,处理急诊和抢救患者。急诊患者均为发病紧急、病情危重、变化快。巡视者与患者的距离最近,最易发现,并且又能准确地报告值班医生和护士,积极配合抢救,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安排临床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护士进行巡视,充分发挥巡视对抢救的作用。

2.2.5 开展健康教育,促进疾病康复。指导患者如何活动可避免液体渗出,活动度多大、什么样的不影响输液,液体滴完时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护士不能及时赶到时的简单处理方法[4]。平时由于医护人员少,患者多,做治疗的护士和诊断疾病的医生没有时间做细致的健康教育工作。而巡视护士就在患者和患者家属中,接触机会多,也更有时间和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在患者输液过程中简要地说明所使用药物的知识、使用效果、有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并及时提供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使患者感觉到输液过程是一次医患交流,是一次健康教育,把人性化服务落实到实处[5]。

2.2.6 监督指导作用。由于急诊科患者多,陪护及探视人员也多,其医学知识以及素质都不一样,随地走动、乱扔垃圾、喧哗、吵闹、说笑等,给患者的安全带来隐患,使就医环境不和谐。巡视发现后及时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保持清洁及安静,并指导卫生管理员及时清理。

3 小结

巡视病房、观察病情是医生,特别是护士的基本职责和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较好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还必须要加强医疗安全,增强防范意识,注意自身的医德修养,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同时,医护人员在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时要有耐心,观察患者要细心,对待患者及家属要热心,对孩子要有爱心,对本职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巡视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发生,努力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良好的就医环境,使医院服务更加人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医患纠纷[6-8]。

[参考文献]

[1]张景龙.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田秀云.高效率巡视病房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06,27(6):656.

[3]吴宏赞,陈华,于会霞.谈巡视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19):1770.

[4]郭连荣,赵延英.静脉输液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66-67.

[5]石坤峰,黄维兰.医患关系的沟通及事故防范与处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121-122.

[6]孙晓玲,王忠心,吕振荣,等.门诊注射室输液巡视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1963.

篇7

    急诊科昼夜开放,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多、最集中的科室。急诊患者起病急,因素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患者及家属对急诊诊疗要求高,就医心切。由于夜间常有急诊患者入院就诊,夜班医护人员除负责留观患者的诊治外,还需要处理急诊入院患者及危重患者的抢救,而且值班者多为低年资医护人员,工作量较大,同时加上夜间身体和心理健康因素,工作质量难以保证。为了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和投诉,我院自2008年4月开始安排夜间专职巡视工作,现报道如下: 

    1 急诊科夜间意外事件 

    急诊科夜间意外事件主要是静脉输液意外和医患纠纷。 

    1.1 静脉输液常见意外[1] 

    ①药物外渗;②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③发热反应;④急性肺水肿;⑤空气栓塞与肺栓塞。 

    1.2 医患纠纷常见原因 

    ①患者病情危急,就医心切,容易急躁。医护人员如果抢救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静脉输液意外,容易产生矛盾。②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就诊顺序,就诊过程多,等候时间长,不了解医学常识,不理解夜间护士的护理方式。③医护人员不了解患者的心理,患者多、工作忙,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给予耐心解释和说明,或者说话语气生硬,对患者缺乏人文关爱、体贴等服务态度问题。④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不遵守操作规范,不认真执行查对、核对制度,导致输错液、漏输液,操作不规范导致输液反应等。⑤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巡视病房不及时,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诊治,导致患者发生意外。 

    2 防范对策 

    2.1 设立专职医护人员巡视,并认真作好记录 

    巡视分为常规性巡视与检查性巡视。 

    2.1.1 常规性巡视,目的是掌握病区及患者的动态情况,以查看病区环境、患者的情况为主。要求:①值班医护人员巡视,每晚3次,交接班时进行;②专职巡视护士巡视,每小时2次,在下午接班后到次日早晨交班前进行;③各值班护士不定时巡视。 

    2.1.2 检查性巡视,目的是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各项治疗的进行情况。主要是实施护理操作,按护理级别巡视:①特级护理24 h专人负责;②一级护理每15~30分钟1次;③二级护理每小时1次[2]。 

    2.1.3 专职巡视人员每次巡视都要认真作好巡视记录。巡视记录作为工作考核、考查的依据,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医护人员可根据巡视卡记录的内容做好患者的解释和说明工作,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2 巡视的重要作用[3] 

    2.2.1 发现问题是巡视的主要作用之一。巡视时注意每位患者的精神状态、液体的悬挂牢固和合理高度、输液的速度等情况;如果是儿童患者,还要认真注意头皮针穿刺的部位情况、年龄、体重、病情、哭声,对其所使用药物都要了解,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2.2.2 解决问题是巡视的主要作用,也是巡视的目的。医护人员工作的优劣、素质的高低,都与患者康复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现在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品质医疗的质量要求更高,这给巡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巡视要切实地帮助患者及家属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满意。 

    2.2.3 分诊、咨询作用。急诊科的疾病,其病情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其中,有患传染病的患者,也有病情较重需要立即转院的患者。巡视者要运用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敏捷的思维作出判断,给予分诊,耐心地回答咨询。 

    2.2.4 抢救患者。按照就诊患者病情的轻重、需要处理的迫切程度和健康状况,处理急诊和抢救患者。急诊患者均为发病紧急、病情危重、变化快。巡视者与患者的距离最近,最易发现,并且又能准确地报告值班医生和护士,积极配合抢救,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安排临床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护士进行巡视,充分发挥巡视对抢救的作用。 

    2.2.5 开展健康教育,促进疾病康复。指导患者如何活动可避免液体渗出,活动度多大、什么样的不影响输液,液体滴完时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护士不能及时赶到时的简单处理方法[4]。平时由于医护人员少,患者多,做治疗的护士和诊断疾病的医生没有时间做细致的健康教育工作。而巡视护士就在患者和患者家属中,接触机会多,也更有时间和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在患者输液过程中简要地说明所使用药物的知识、使用效果、有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并及时提供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使患者感觉到输液过程是一次医患交流,是一次健康教育,把人性化服务落实到实处[5]。 

    2.2.6 监督指导作用。由于急诊科患者多,陪护及探视人员也多,其医学知识以及素质都不一样,随地走动、乱扔垃圾、喧哗、吵闹、说笑等,给患者的安全带来隐患,使就医环境不和谐。巡视发现后及时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保持清洁及安静,并指导卫生管理员及时清理。 

    3 小结 

    巡视病房、观察病情是医生,特别是护士的基本职责和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较好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还必须要加强医疗安全,增强防范意识,注意自身的医德修养,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同时,医护人员在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时要有耐心,观察患者要细心,对待患者及家属要热心,对孩子要有爱心,对本职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巡视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发生,努力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良好的就医环境,使医院服务更加人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医患纠纷[6-8]。 

    [参考文献] 

    [1]张景龙.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田秀云.高效率巡视病房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06,27(6):656. 

    [3]吴宏赞,陈华,于会霞.谈巡视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19):1770. 

    [4]郭连荣,赵延英.静脉输液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66-67. 

    [5]石坤峰,黄维兰.医患关系的沟通及事故防范与处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121-122. 

篇8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63-01

1 急诊科护理人员基本要求

1.1 素质要求

1.1.1 心理素质:要求护士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敢于正视矛盾,善于调节和管理情绪,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正常心态,这些均有助于护士尽善尽美做好护理工作,赢得患者的信任和遵重。

1.1.2 文化素质:要求护士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患者的地域风俗习惯及、饮食文化等。

1.1.3 礼仪修养:要求护士的站、坐、走姿、持物及对话姿势大方、得体、有美感。工作中优雅的仪表仪态和文明用语,可以充分体现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形象。

1.2 技能要求 要求护士具有坚实的基础护理技能、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和本专业领域的拓新能力。能够熟练地完成临床常用护理技能操作;能参与病室的人性化管理、协调护患 ,学习掌握病房常用设施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具有科研意识和写作能力,能主动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本专业的新理论新动态新问题,撰写论文,总结经验。

2 急诊科护理人员常见心理缺陷类型

2.1 自卑型 护理人员每天面对的人群“非富即贵”,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和自卑情绪该型主要表现为在患者面前畏首畏脚,不敢直视患者,不能与患者流利沟通等。

2.2 逆反型 部分护理人员在为急诊救诊的患者服务过程中,刻意维护自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与患者“顶牛”、“对着干”。

2.3 盲从型 具有盲从心理的护理人员对工作缺乏主动性,在“强势”的患者和上级领导之间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

2.4 家长型 此类护理人员多为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人员,认为每一项护理工作都是对患者有益的,患者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护理人员的要求和安排。

3 心理缺陷原因分析 急诊科护理人员心理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护理人员个体因素,也有社会环境造成的普遍因素。

3.1 个体因素 由于个人生活、成长的背景和环境不同,其人格特点也千差万别,有的自我认识不足,过低评估自己,缺乏自信心,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有的工作生活过于顺利,没经历过失败和挫折,心理防御能力低,心理调节能力差,各种焦虑、对立情绪长期积累,容易形成逆反心理;有的是对工作缺乏兴趣和热情,仅仅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容易产生盲从心理;还有个别护理人员由于自身某种条件优于常人,过度的自我相信,容易产生家长心理。

3.2 社会因素 护理人员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等都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与护理人员的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等有密切的关系[2]。

3.2.1 医患需求差异 急诊科服务的对象各有差异包括各个层次的领导干部、外宾公司企业老总、海外侨胞等,文化素质各有高低,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也有不同,往往因为护理人员细小的失误都可引起急诊患者的强烈反应,医患关系紧张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科室;加之社会舆论导向问题以及医疗制度的改革,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举证倒置制度,使护理人员处于被动位置,护士面临工作和举证的双重压力,紧张水平和紧张反应性增高,表现出不耐烦、易怒、言谈举止失常,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护理心理失衡。

3.2 2 新旧两种护理观念的冲突 传统的生物医药模式已发展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临床护理模式更崇尚整体护理,医疗护理服务已不再局限于病人本身,更加侧重于患者心理护理。多数护理人员学历水平不高,人文知识浅薄,社会沟通能力差,不能满足患者多元文化护理的需求。同时护士自身期望的“白衣天使”与现实工作中的“高级保姆”形成鲜明反差,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热情。

3.2.3 护理人员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在传统的护理工作中,护士首先是专业人员,其自身价值突出体现在技术能力上;在急诊工作中,服务功能远远超出了技术工作,很多生活上的琐事也要由护理人员完成,大大地增加了工作量。同时,由于多数医院人员编制不足,护理人员倒班多,身心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4 心理评估 定期开展心理评估,建立评估档案,完善心理干预机制是有效缓解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增强护理人员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培养护理人员开朗、谨慎、豁达的心理素质的有重要手段,对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4.1 评估目的 及时有效的心理评估是掌握护理人员心理动态,为制定心理疏导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2 评估对象 急诊科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人员

4.3 评估内容 心理紧张度、心理耐受度、心理压力来源及原因。

4 4 评估方法 观察、调查和心理测验。

4.5 评估要求 评估项目科学、评估指标量化、评估结果保密。

5 干预措施

5.1 岗前教育和岗位培训 加强急诊科护理人员岗前教育和在岗培训,可以有效预防护理工作失误,增强护理人员心理防御意识,提高自我心理疏导能力,增强自信心,从而减少心理缺陷发生的几率。

5.2 构建和谐团队 急诊科护理人员心理缺陷表面上是个体问题,实际上是护理团队的整体隐患。团队的领导者应该象对待每个家庭成员一样等待、关心每一个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苗头,有效开导、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定期组织开展会餐、郊游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5.3 大力弘扬护理工作重要意义,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医院要充分利用5-12护士节、护理技能竞赛、年终评优等敏感工作上突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展示护理人员的风采,树立榜样、带动群众。

6 小结 总之,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急诊科护士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积极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也要关注护士、信任护士、理解护士;医院要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前提下,用人所长,充分发挥每一个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断选拔优秀护理人员,充实到急诊救诊的第一线,促进急诊工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祚燕,等.急诊科护士职业素质要求及现状分析[J].华西医学,2008.3.

[2] 温馨浅谈护士的职业素质[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7,14. [3] 王雅芳.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2,19(2):81-82.

[4] 何贵蓉,李小妹,顾炜,等.护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1,16(11):700-701.

[5] 戴琴,冯正直,谢刚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37(7):490.

[6] 扬鸿芳.护理人员不良心理状态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J].河北护理杂志,2002,7(1):30-31.

[7] 俞立农,何志成.护理职业冷漠的危害性及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00,7(3):206-207.

篇9

1良好的思想素质

急诊室护士要热爱自己的专业,有爱心和奉献精神,有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同情心。

2具有高超的应急技能和敏捷的思维

急诊病人发病急、病情重,有时短时间内病人多,护士抢救病人时观察病人要敏锐、沉着、镇静、机智、果断,要做到急而不乱,忙而不乱,工作有条不絮,操作要做到稳、准、快,尽量为抢救成功争取时间。急诊科工作不仅没有规律,而且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作为一名急诊护士首先要忙而不乱,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如汹酒、服毒自杀等有法律纠纷的急救工作。这就要求护士及时、准确的观察、记录病情。服毒病人的呕吐物或洗出胃内容物保存送检等。还如各种危险性操作、输血等,对病人机体损害也大。在严格操作规程的情况下,要求急诊护士向病人以及家属做出解释,说明操作的必要性和危险性,争取他们的理解,并签名支持。这样既为抢救病人解除顾虑,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3理论知识全面,技术过硬

急诊护士必须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临床经验,同时具有丰富的急救护理知识,一专多能;应知道接急诊病人后应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如医生不在现场时,护士首先要展开急救工作,如:遇心脏骤停,立即胸外按压;外伤出血,尽快止血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氧等,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掌握国内外新业务新技术。只有掌握了广博的医学知识,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并针对危及生命的主要因素进行正确的处理,能够观察病情的变化并及时发现异常,准确处理。急诊护士的操作技术要娴熟、过硬,娴熟的操作技术和过硬的基本功,对抢救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一次成功才能有效不失时机的抢救病人,抢救中须分秒必争,迅速准确的实施抢救措施,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

4具有沟通能力

急诊病人和家属情绪非常紧张、焦虑、易努,有时不能克制情绪,甚至做出不太理智的事,护士要有“忍”性和豁达的胸怀,体谅病人和家属的心情,包容他们,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解释,相互沟通,护士仪表大方,举止得体,待人彬彬有礼,有时非语言沟通胜过语言沟通。

5急诊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急诊护理工作,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工作中又一要求。急诊抢救工作中,医护之间的默契配合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遇危重病人,护士必须沉着、冷静、保持头脑清醒,才能快速准确地实施抢救方案和措施。急诊科工作头绪繁杂,紧急情况多,病人的病情变化多端。例如:临床常遇见的心肌梗塞病人、服毒自杀病人、外伤大出血病人等都随时有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急诊护士必须能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到心中有数。对病人一边处置、一边观察、一边谈话,做好忙而不乱的抢救工作。一般出现急救病人,护士可能心理准备不足,对突发事件惊慌,不能坦然自如,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已的操作技术,影响到急救效果。这就要在平时成绩的训练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把紧张的抢救变得得心应手,稳固心理防线,这样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在繁忙的抢救工作中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特点掌握其心理变化,向病人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环境气氛,帮助病人自我放松,变病人被动救治为主动配合治疗。因此,急诊护士一定要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乐观、开朗、稳定的外科护士的姿态和仪表。仪表指的是人的衣着、姿态及风度。美的仪表常常带给病人以亲切、端庄、纯洁、文明的形象,所以,护士必须举止端庄、仪表大方,穿着必须整洁美观、淡妆上岗;待人热情、真城、彬彬有礼,展示出护士整体素质和美感,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工作中表现出稳重、准确、轻柔、敏捷,这能使病人有一种安全感,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从而为良好护患关系打下基础,使病人有一种温暖和可靠的感觉。良好的举止能唤起病人对美的享受与共呜,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新晨

6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有耐力

急诊工作突击性强,有时短时间内可能有大批急诊,需连续不断地工作。如身体弱不禁风、四肢无力、精神不振,是很难胜任急诊科急症的抢救护理工作的。

总之,急诊科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要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一切为了病人,一切为了生命的思想;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病人的安全高于一切的职业道德。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21—02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为全面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结合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主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履行护士职责,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急诊科于2011年11月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现将我院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做法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护理人员共有42人,其中主管护理师3人,护理师12人,护士23人,护理员4人;本科学历15人,大专学历9人,中专学历 18人。工作年限1-16年。每月急诊量平均为6000人次,每月抢救病人量平均为140人次,每月留观病人数平均为 45人次,每月急诊病房住院病人数平均为 30人次。

2 实施方法

2.1转变服务理念,规范护士行为 实施前护长召开护士工作会议,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相关知识及做好思想动员,让大家明白要从仪表仪容、服务态度、服务语言、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规范护理行为,让患者了解就诊流程,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等,评估患者的需求做好疾病康复及健康保健知识的宣教。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护士仪表端庄,态度热情接待患者,可以在第一时间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给患者增加信任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2岗位与护士设置 护士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工作岗位按需要设有分诊台,抢救室,清创室,急诊手术室,院间转诊,急诊留观室,急诊病房,急诊ICU。由资历较深、能力强的护士担任分诊台工作,并担任组长职务,其他岗位均由资深的护士带领年轻的护士,在技术上、理论上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分诊台护士实行首问、首接负责制,接诊患者后测量生命体征,询问病情,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安排就诊。病情危重患者进入抢救室就诊,由抢救室护士提供抢救治疗、陪同检查、护送住院的全程、全方位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急危重多发伤不宜搬动的患者可以直接在急诊手术室开展多学科联合急诊手术。

2.3改变排班模式 按层级分小组制排班,由高年资的护士带年轻的护士,增强了老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下一代年轻护士。实行APN排班,减少了交接班次数,同时达到护士满意。

2.4优化服务流程,畅通绿色通道 急危重症患者实行“三先三后”的急救绿色通道,即先诊疗后挂号,先抢救后交费,先住院后办手续。并且全程由一个护士负责,这样既保证了医疗护理的连续性,整体性,又为患者节约了时间。配置了3辆急救绿色通道专用平车,确保急危重症患者的接诊,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生命。

2.5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护士长根据护士不同职称制定不同的在职培训计划,分层次对科室护士进行基础操作和急救技能培训,并严格考核。科内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晨间提问让护士掌握更过的理论知识,并鼓励护士参加在职教育学习、培训、外出进修等。

2.6完善急诊无缝隙交接 我科通过加强交接过程与交接记录的管理,制定《急诊科与院前急救、转诊医院交接记录单》、《住院病人交接记录单》、《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与海门输液室患者交接记录单》、《病人转科交接记录单》。强化了护士的责任心,缩短了交接时间,争取了抢救时机,降低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2.7保持良好的就医环境 为患者提供温馨、安静、整洁的就诊和住院环境,提供免费开水以满足患者随时的需求,让患者及家属感到如同在家一样的方便。做好各个区域的标识,让患者及家属一目了然;保持诊室内一医一患,避免干扰医生诊疗;候诊大厅播放科普知识、轻音乐或就诊流程等等良好的环境设施。

2.8加强沟通,给予患者心理干预 护士经常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主动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以耐心解答,满足患者的各个方面的需求,有效的沟通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充满了信任,减轻或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从而让患者充满信心地面对疾病,很好的配合诊疗护理工作。

2.9制定《急诊科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的紧急调配原则》 急诊科是发病最急、病情最重、变化最快、危险性最大、群体伤最多的医疗场所,往往在短时间内需要大批的护理人力资源,我科每天各组都有“备班”,以满足患者救治的需求,每位护士做到呼之则来,来之能战。

2.10做好护士的绩效考核 每位护士按岗位风险强度、工作质量、工作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要素严格考核,分配绩效奖励。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大大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效果

3.1转变了护理模式 从原来的功能制护理转型为责任制整体护理,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尊重生命。

3.2合理利用护理资源 根据岗位设置护士,做到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

3.3护士找准了护理工作发展方向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以热情、真诚、耐心、细心、爱心为工作理念,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用正确的专业知识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注重诚信服务,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资深的老护士在合适的岗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其增强了使命感和成就感,充分调动了其主动性。

3.4减少护患纠纷和投诉事件的发生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前护士遭殴打、投诉事件常有发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规范了护士的护理行为,提高了沟通能力,以及绿色通道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尤其是突发事故、突发疾病、群体伤的救治,突出了“急”的特点,达到了“救”的目的。自建立绿色通道以来,急诊科从未发生因无经费而延误治疗的情况,真正使患者得到了实惠,使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近一年来无病人、家属投诉,无护患纠纷,构建了和谐的医疗环境。

3.5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通过强化业务培训,扎实了护士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护士的基础操作和急救技能。

3.6规范了急诊患者的交接流程,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我科对所有患者均同时使用面对面、口头及交接记录单三种形式进行患者的交接。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了医院与医院之间,科室与科室之间的纠纷。

3.7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做好“以患者为中心” 责任护士深入病房,走进患者,落实床旁护理,全程全面负责患者的治疗、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重视与患者之间的双向性互动,使患者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护士,知晓了治疗、用药、检查、饮食、康复等注意事项,了解复诊时间及办理出院手续流程,护士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3.8 我科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认可,患者满意度均较前升高,以今年1-6月份调查结果和去年1-6月份调查结果进行对比[2]。

4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4.1随着医院的发展患者的不断增多,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使护士工作负荷不断增大,护士在生理心理上深感疲倦,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护士的工作质量及工作热情。

4.2护士自身素质、能力、护理服务效率参差不齐及少数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4.3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存在差距 优秀的管理者能带出优秀的团队,所以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

4.4需要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护理队伍的不稳定主要是因为岗位的风险和执业的不稳定,因此,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护理薪酬激励制度,提高护士的工作价值,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护理队伍的稳步发展。

5小结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改善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同时也深深认识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仅是护士或护理部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医院各个部门的系统工程,除了有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还要有职能科室的支持,医疗工作的配合以及全体护士的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开展[3]。

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近一年来,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优质护理服务是一个实践与探索的过程,只有不断完善优质护理服务,深化“坚持以病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的服务宗旨,最终定能实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11

2评价指标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护士的自我效能;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对每位护士的技术水平、知识掌握情况、有无差错等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估,满分100分;用自制量表对接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分10分。

3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完成数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观察阶段护士的自我效能、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篇12

【论文关键词】工作满意度;急诊科;护理人员;调查

工作满意度(jobsatisfaction)一直是组织管理者及员工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同时也是组织行为学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大量针对医院整体护理人员的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也影响着临床工作质量。近些年虽有很多人针对不同的工作科室进行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但针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还相对很少。作为医疗机构的特殊科室,急诊科护理人员长期面临各种突发事件,身心持续处于应激状态,各种不良因素都会影响她们的工作满意度。因此,了解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相关的某些影响因素,对于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继而保证患者及护理人员的身心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纳人标准:急诊科抢救室及分诊台工作的在职人员;持有护理人员执业执照;三级甲等医院。排除标准:急诊科护士长;急诊进修人员;未取得执业执照的新进人员;急诊科的转科人员;急诊观察室、监护室人员。

1.2研究工具:采用调查量表进行横断面抽样调查,该量表包括两部分:护理人员一般特征量表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量表。护理人员一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工龄、职称、编制、学历等方面情况。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量表系参照吴静吉、廖素华(1978年)根据“明尼苏达满意问卷”短题本翻译编修的l9题量表修改而来,分为3个维度共25题,分别是:领导能力满意度(9个)、工作成就满意度(10个)、社会性满意度(6个)。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非常满意”计1分,“满意”计2分,“一般”计3分,“不满意”计4分,“非常不满意”计5分,总分是125分,得分越低表示满意度越高。总分25~38分表示“总体非常满意”,38—63分表示“总体满意”,63~88分表示“总体满意度一般”,88—113分表示“总体不满意”,113—125表示“总体非常不满意”。

1.3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成都市14家三甲医院中抽取10所医院,将其急诊科符合研究标准的护理人员全部纳入,发放问卷之前与急诊科护士长进行沟通,讲解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并详细介绍问卷的填写方法。采用现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36份,回收问卷212份,回收率89.8%。剔除不合格问卷后获得合格问卷203份,合格率95.8%。

1.4统计学方法:采用双人双输,并采用SPSS13.0的Frequency、Explore过程对所输人数据进行检测,然后采用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构成比等描述数据特征,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203例护理人员人口学特征:性别:男16例(7.9%),女187例(9Zl%);婚姻状况:已婚l11例(7%),未婚92例(45.3%);年龄:45岁16例(7.9%),缺失1例(0.5%);32龄:21年27例(13.3%),缺失1例(0.5%);教育程度:高中以下2例(1.0%),高中或中专21)例(9.9%),大专133例(65.5%),本科43例(21.2%),硕士及以上3例(1.5%),缺失2例(1%);职称:护士96例(47.3%);护师61例(30%),主管护师45(2%),副主任及以上1例(O.5%);编制:正式编制112例(55.2%),非正式编制9l例(8%)。

2.2不同婚姻状况的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1。

2.3不同编制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2。

2.4不同工龄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3。

2.5不同职称状况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4。

3讨论

3.1急诊护理人员一般特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女性占总体的92.1%;年龄以25—35岁为主(占总体的41.9%),

3.2急诊护理人员总体满意度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得分在25—63分之间者占总体的65.5%,说明成都市区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满意的水平。得分在88~125分之间的护理人员仅6人,说明对于急诊工作总体不满意的护理人员数目相当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