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8: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期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文学习完整的结构由3个部分组成:
(1)语文课堂教学;
(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
(3)语文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是主体,第二语文教学渠道和语文学习环境是“两翼”。尤其是在后示性时代,学生在信息的获取上丝毫不滞后于教师,甚至多于教师,以往教师在信息占有上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削弱了。如果语文教学仍然秉承“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育观念,只会与当今变化迅猛的信息时代格格不入。“大语文教育”要落到实处,就要冲破“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的牢笼,要以课堂为基地,并延伸至广阔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因此,“大语文教育”观具体化到操作层面,即为“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
2受大语文教育启发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思考
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标是唤起医学生敬畏生命的理念,塑造和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医德素质和职业价值观、丰富的医学伦理知识、良好的医学伦理意识和较强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与传授知识相比,医学伦理学教育更注重信念的培养,而信念的培养是道德主体经由他律到自律、内化为主体生命一部分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的开放性。这与重在培养学生情感、信念等的语文学科在教学目标上具有相似性。受“大语文教育”的启发,笔者试图从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出发,为医学伦理学教学提出建议。
2.1大教材观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既要研究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又要研究在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医患关系问题、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问题等,还包括医学科学所特有的道德问题,如人体试验、器官移植、克隆等。因此,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医学伦理学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决定了要以一切适合的素材作为教材,包括课本、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的相关热点、相关的影视作品及医学人文著作、临床案例等,其根本特点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教材的学习当成唯一的学习任务,而是把能力的提升、知识的积累、素养的积淀作为教学的目的。例如,大多数教材对知情同意权的论述主要为知情同意权的概念及理论上如何应用,缺乏与现实应用对接的桥梁,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介绍患者知情同意权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时,要应用一切有价值的素材,包括通过教材以了解其理论应用、相关的学术论文以了解学术前沿及动态、影视资料如《死亡工厂》以明白知情同意权的起源、医学临床领域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以使学生更直观生动地了解其临床应用。在介绍其他内容时,同样需要将一切与之相关且有价值的素材引入课堂,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相关内容的全方位的理论介绍;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与实践往往有差距,进而通过多种素材的结合生动地呈现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以提升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效性。
2.2大课堂观大课堂观就是打破传统的有限课堂的时空观念,立足课堂并超越课堂进行学习。通过上述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的介绍可以看出,与医学专业课相比,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医学生理念、素质、价值观、情感等更为柔性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传授,更需要的是循序渐进、润物无声般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如果只是局限在一个学期固定的教学时数中,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安排上,不能只以课堂为医学生唯一接受医学伦理素养培育的基地,而应当贯穿于医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笔者认为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1)医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以讲座形式进行启蒙教育,内容主要为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国医学生誓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与死意义的求索等思想教育,以端正学医的动机和学习目的;
(2)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开展理论教育及实践教育,即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医德、临床决策能力、生命高新技术应用出现的伦理问题等内容的教育,并进行专题讨论;
(3)医学生进入临床见实习阶段:加强实践教育,以床边教学、案例分析、调查讨论等形式,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规范在学生动手亲身实践过程中内化为其生命过程的一部分。
2.3大教法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教法观是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的程式结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按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因(自我教育、内心陶冶)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外部约束)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外部教育和约束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意义。道德准则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医学伦理学教学要运用一切能提升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如CBL教学法、PBL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故事引入法、模拟讲座法、专题论辩法等,减少说教式的灌输,以增强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兴趣,从而促使医学生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进行自我伦理教育;实践教学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课堂,创设更多接触患者及医疗工作的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开展各类专项调查。调查可以是座谈式、访问式、问卷式等,让学生深入到医疗实践中去,与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人群直接打交道,根据调查目的搜集第一手资料,掌握实际情况。目前国家级、省级、校级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及科研的课题中。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选题可以共同讨论,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分组调研,将调研结果汇总整理并分析,写出调研报告,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并了解到医疗领域的问题所在。我校思政部每学期组织1~2次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基地选择一般会倾向于红色革命基地、基层医疗、基层教育等。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此外,还可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义务支医活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感触,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医学伦理学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理论比较全面、系统。他不仅强调对幼儿的教育务须抓住时机,还强调在教育方式上应当以身作则、讲究规范、以德化人。颜之推指出“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就是说,人在成长时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善于模仿他人行为。作为家庭教育中担当“教师”职责的父母,如果不严于自律,不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则难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难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因此,根据颜之推的观点,作为家庭中的长辈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要以身作则,懂得“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讲究规范也是颜之推家庭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儿童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教他们学习规范的语言,掌握标准的语音。颜之推十分重视幼儿时期的语音、语用、语法、语义等方面的规范学习,他还强调对幼儿进行规范性语言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儿童将来的学习,而且在幼儿的语言发展中父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颜之推对幼儿语言规范学习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今天的儿童学习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孩子没有经过正规的普通话训练,以致成年后难以矫正其不规范的发音和语词运用。这就启示我们,作为父母在家不仅应该懂得规范语言的学习对幼儿的成长的重要性,还更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规范文明的语言学习环境。此外,在如何培养幼儿的问题上,颜之推主张“以德化人”,即以儒家孝悌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化儿童。颜之推以“教妇初来,教之婴孩”为例来表明要把子女教育成有封建思想道德的人,就必须以道德教化之。但颜之推一再强调在儿童的品德塑造方面最重要的不是长篇说教,而是有效的长者示范。也就是说在教化子女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作为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与行,为子女做出良好的表率。通过这种长者示范,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教育策略上:严慈相济、爱教结合、环境熏陶
前已述及,颜之推主张在具体的教育方式上采取的是以身作则、讲究规范和以德化人。然而,在中观策略上则主张严慈相济、爱教结合和环境熏陶。颜之推在面对子女教育上,特别注重把勤于督导与慈爱结合起来,他认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也就是说,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子女成材。颜之推进一步认为,幼儿无知无识,他们通常是根据父母的呵责与赞许而决定其行为是可行还是不可行。此时,如果父母放任自流,任其发展,那么孩子容易形成傲慢、自大;如果父母只是一味严加呵责则容易丧失孩子的主见和自我行为能力。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注意到其行为对孩子的导向作用,分清爱与严的关系,否则会导致两个极端:一是父母对子女的过度关心、过分溺爱,养成孩子常以自我中心行事,而不顾及他人感受;二是导致过度专制,由于父母过度严厉的教育方式令孩子自感没有自由。
因此,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一定要注意严慈相济,融爱于教育中,在教育中传递爱。当然,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持一致的教育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不仅不能使孩子产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反而会相互消减教育的影响,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所向。除此之外,颜之推在教育孩子的策略上,还强调环境熏陶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极大。他指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人在年少的时候,心神还没有定,与关系较好的人在一起,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其言笑举止,虽然无心学习,却自然相像,何况是有意学习的那些较为明显的操行艺能呢?由于处于幼年时期的儿童,其心无杂念,容易受到身边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与品行端正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也耳闻目染,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反之,自己也染上恶习,甚至走上邪路,这就是“必慎交游”的道理。
教育内容上:自立自强、虚心务实、立志向上
一、什么人教
1.身正,而后正人。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让笔者感触很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当你立下一个制度时,你万不能成为这个制度的最大破坏者。让学生不许乱扔杂物,自己随手丢烟头;让学生不许玩网络游戏,自己在办公室上网玩得不亦乐乎,如此就失去了教育的全部前提与效益。
“身正,而后正人”。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作为一名老师,孔子是这样要求自己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这简单的十二个字,便是一个学习型与奉献型教师的全部体现。而这里的先“学”后“诲”,也正显示出孔子那种一丝不苟,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高尚人格。
3.虚心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一生杜绝了四种缺点:毋意、毋心、毋固、毋我。即为:不凭空猜测、不武断、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述而篇》记述过这么一件事情:“子与人歌而善,必使人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孔子与别人一道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虚心请教他,让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他唱和。这里不难看出,孔子善于发掘他人之长,后必学他人之长,直至补己之短。如今的时代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有好多东西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去学习摸索,和学生一块探究,最终教学相长。而此时,我们一定要具备一颗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品质,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传播错误的知识最终只会失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4.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教师的角色姿态是教育界一直讨论不停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论语》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通读《论语》的人不难发现,孔子并不是一个整天板着脸告诉你这不行那不行的老头子,他是一个理想的热烈追求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也是一个笑语晏晏的老者,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感伤于“逝者如斯夫”的时光,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不退缩,即便身处逆境困于陈蔡之间,还不时也和学生开开玩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行走,是不是我们的道义不行了?)他也直接表达过对社会的不满,对黑暗政治的失望:“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此外,作为一名老师,孔子相当性情。他毫不掩饰对某个学生的喜爱。季康子问他谁最好学,孔子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矣,今也则无。”颜回死,孔子大哭:“天丧予!”他很直接很严厉地批评不思进取的学生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公共场合,孔子彬彬有礼,可燕居在家时,他却是“寝不尺,居不容”,并且“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轻松和悦的样子)。他有着圣人一样的智慧与品质,也有着常人一样的好恶。
教师,并不需要装深沉,也不需要扎于学生堆里不分你我。像孔子那样的为师风范,正是我们现今教育者们应当努力奋进的目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5.心存“浮云之志”。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述而篇》)教师的职业,必须是一个坐得了冷板凳,受得了寂寞的人才能干好的职业。带着一颗功利心去从事它,你的一生都不会收获事业的快乐。甚至一生都会活在矛盾之中。所以当时光飞逝,从事其他职业的朋友同学物质生活已和你形成鲜明的对比时,我们一定要坚守住那份执著与淡泊,坚守住那份“浮云之志”。我们的财富,在那一页页厚重的文字上,在整个社会中,在自己那淡定的心里。
二、教什么人
《论语》中好学生的特质有三:一、不贰过。二、止于至善。三、举一反三。
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可在孔子的眼中理想学生是什么样呢?孔子在《雍也篇》中给了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人无完人,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确实是一种了不得的境界修养。简单的六个字,却是人格的至善。
好学生颜回对学习有这样一番感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由此看,有志于学习的人总是有一颗坚定的、务实的、止于至善的探索之心。
此外,《论语》中多次强调学生要学会迁移,要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比如在《学而篇》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认为,子贡学《诗》的前提,便是举一反三。类似的思想,在《论语》中有多次表达。如《述而篇》中孔子有言:“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又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告诉学生一角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就不要再教他了,可见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以上几点,时至今日,对我们学生的素质培养都起到一个指向性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自觉地以此作为自己的人格奋斗目标,那么当代教育就实现了它的全部价值。
三、教什么
对这一点,《论语》以一言蔽之,即:文、行、忠、信。文,指文化;行,行为规范;忠信,即为诚信。这几点与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是基本吻合的。这里蕴涵的道理,说得更直白些,就像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讲的那样:“给学生一张大学门票的同时,给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种子。”
四、怎么教
在教学方法上,《论语》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颜回上课的时候表现很不活跃,从不说话也不提问题,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如愚”。笔者认为假如我们的学生都像这样的话,像启发式教学或探究式教学都是无法实施的。而孔子检测其学力的方法便是在课后设置一些问题或情景去考察颜回,之后才发现颜回“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所以一个学生课堂活跃与否并不能说明其教学效益的高低,能否迁移灵活运用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鲁莽的子路,上课从来就喜欢抢嘴,甚至插嘴。但效益是最低的,对待这样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率性直接的。《述而篇》有这样一个例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由此可见,孔子对待像子路宰予这样的学生批评是很严厉直接的。然而却有中庸之效。
此外,像公西华,为人谦虚谨慎,少言寡语,孔子发现这一点,常在课堂主动提问他。
而对待曾点这样彬彬有礼的学生,孔子对他的教育便显现出十分的宽松与信任。比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和学生一起讨论关于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之前几个人都是想通过入仕来实现抱负,而曾点所述则与主题大相径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了自己不愿做官而要过悠然生活的政治理想。其描绘的风清秀美的郊游场景,更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图画。这个脱离主题的答案放于今日的课堂肯定会有同学笑出声来,可孔子却很直接肯定他说:“吾与点也!”像曾点这样知行合一的学生,多给他一点空间,则更有利于他的拓展。
教学有法无定法,孔子深信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教学手法单一化,无法适应个性迥异的学生。在教学中去了解学生个性,又通过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反作用于教学,如此,教学工作必将在良性循环下处于“彬彬然”。
1.1大教材观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既要研究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又要研究在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医患关系问题、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问题等,还包括医学科学所特有的道德问题,如人体试验、器官移植、克隆等。因此,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医学伦理学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决定了要以一切适合的素材作为教材,包括课本、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的相关热点、相关的影视作品及医学人文著作、临床案例等,其根本特点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教材的学习当成唯一的学习任务,而是把能力的提升、知识的积累、素养的积淀作为教学的目的。例如,大多数教材对知情同意权的论述主要为知情同意权的概念及理论上如何应用,缺乏与现实应用对接的桥梁,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介绍患者知情同意权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时,要应用一切有价值的素材,包括通过教材以了解其理论应用、相关的学术论文以了解学术前沿及动态、影视资料如《死亡工厂》以明白知情同意权的起源、医学临床领域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以使学生更直观生动地了解其临床应用。在介绍其他内容时,同样需要将一切与之相关且有价值的素材引入课堂,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相关内容的全方位的理论介绍;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与实践往往有差距,进而通过多种素材的结合生动地呈现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以提升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效性。
1.2大课堂观大课堂观就是打破传统的有限课堂的时空观念,立足课堂并超越课堂进行学习。通过上述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的介绍可以看出,与医学专业课相比,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医学生理念、素质、价值观、情感等更为柔性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传授,更需要的是循序渐进、润物无声般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如果只是局限在一个学期固定的教学时数中,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安排上,不能只以课堂为医学生唯一接受医学伦理素养培育的基地,而应当贯穿于医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笔者认为可分三个阶段进行:(1)医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以讲座形式进行启蒙教育,内容主要为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国医学生誓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与死意义的求索等思想教育,以端正学医的动机和学习目的;(2)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开展理论教育及实践教育,即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医德、临床决策能力、生命高新技术应用出现的伦理问题等内容的教育,并进行专题讨论;(3)医学生进入临床见实习阶段:加强实践教育,以床边教学、案例分析、调查讨论等形式,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规范在学生动手亲身实践过程中内化为其生命过程的一部分。
1.3大教法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教法观是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的程式结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按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因(自我教育、内心陶冶)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外部约束)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外部教育和约束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意义。道德准则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医学伦理学教学要运用一切能提升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如CBL教学法、PBL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故事引入法、模拟讲座法、专题论辩法等,减少说教式的灌输,以增强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兴趣,从而促使医学生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进行自我伦理教育;实践教学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课堂,创设更多接触患者及医疗工作的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开展各类专项调查。调查可以是座谈式、访问式、问卷式等,让学生深入到医疗实践中去,与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人群直接打交道,根据调查目的搜集第一手资料,掌握实际情况。目前国家级、省级、校级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及科研的课题中。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选题可以共同讨论,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分组调研,将调研结果汇总整理并分析,写出调研报告,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并了解到医疗领域的问题所在。我校思政部每学期组织1~2次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基地选择一般会倾向于红色革命基地、基层医疗、基层教育等。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此外,还可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义务支医活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感触,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医学伦理学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成立机器人俱乐部,创设学习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实验平台
为了将国家课程“通用技术”中的“机器人制作”课程更好地落到实处,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在上级教育部门、科技局的支持下,与浙江外国语学院、上级教育技术中心、潮鸣街道科协和杭州发明学校共同发起,创办了浙江省首家通用技术与机器人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杭州机器人俱乐部”(设于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内),并正式挂牌开展机器人科学教育活动。俱乐部开展活动的宗旨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机器人研制和竞赛活动,普及机器人科学知识,发挥青少年的聪明才智,使青少年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习,在成长与进步中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此外,也鼓励更多优秀科技幼苗的涌现,唤起全社会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俱乐部有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作室(各种规格的机器人50多套)、电子制作工作室、模型设计工作室、通用技术工作室和劳动与技术创新制作室等。俱乐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示范展示活动,并开放机器人专用实验室或活动场地,组织学生和社区市民参观、体验、参与机器人设计与制作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和市民了解机器人、接触机器人、设计机器人、制作机器人。俱乐部还利用业余时间对中小学生开展机器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定期组织开展校际机器人邀请赛,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科技、展示自我的平台。这样,社区与学校合作,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体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此外,俱乐部还与杭州市科技局、浙江中控科技机器人研究院合作举办了全国科普周活动项目“机器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科普讲座,受到了很多通用技术教师和市民的好评。
(二)利用俱乐部吸引爱好者共同探究机器人教育
俱乐部依托机器人教育工程专业人员在为有关学校进行定向指导后,很多学校将机器人科学教育纳入到信息和通用技术及物理等选修课程中去,并逐步开展机器人科学教育的组织方式与教学活动的研究。有的学校成立了机器人项目教学活动研究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有的学校与现代科技企业合作,创办机器人科学教育联盟,针对中小学生机器人教育的标准化硬件和软件进行开发和试验;有些学校还投入大量经费,创建了经济实用的机器人实验室,并添置了最新的机器人教学设备,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机器人科学教育提供硬件支持。这样,专业人才与业余爱好者相结合,运用多种方法,总结经验,使机器人科学教育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
(三)以任务驱动使机器人教育成为参赛项目和常态实践活动
学校强调在普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实践性,鼓励有兴趣、有特长的青少年深入开展机器人科技活动。在活动前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经常与学生共同讨论,明确实践的具体要求和任务,通过不断引导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周斌同学进行了赛车机器人的研制,他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并查阅了许多资料,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师,将真实的赛车控制系统运用于机器人的设计中,一举在省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了冠军。
二、开展机器人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我们开展的机器人科学教育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具有趣味性机器人科学教育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它们在兴趣盎然中逐步形成创造的原动力,使“快乐机器人”探究变成现实。它能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使机器人科学原理的学习和科技创新与现实问题相互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机器人科学教育活动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和锻炼、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极为有利。例如学生设计的“机器狗”,生动形象,并且还有语音和情感响应。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实验环境中,共同设计、组装、编程和调试。在完成每次技术任务的过程中,设计制作者必须进行讨论和交流,必须有相应人员的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相应目的。这样就能慢慢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机器人科学教育活动的保障措施
(一)师资落实
我们选定既有好的科学基础理论水平,又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优秀教师,承担机器人科学教育活动的具体指导工作,并实行分工负责,合理调节。指导教师主要为:科技教育特级教师、机器人俱乐部科技创新负责人、高中技术学科教师,还有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课任教师,以及团委和学生会的科技骨干教师和高校志愿者。
(二)时间落实
机器人科学教育活动一般安排在下午放学后或双休日,寒暑假期主要开展实践活动,也会在全国“科普周”等特殊的日子里安排一些活动。
(三)场地落实
机器人俱乐部设有各种门类的机器人探究实验室,包括机器人踢足球的专业球场6个、机器人灭火实验场地2个,此外还有机器人调试台等专业场所。
(四)器材落实
我们为俱乐部创造了较好的资金条件,专门招标购置先进的组合式机器人套材,如用于科技探究活动的“科乐思”器材30套、小型机器人200套件、高级机器人组件12套以及各种电子元器件等,投入约80万元,为机器人科学教育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硬、软件基础。
四、开展机器人科学教育活动的成效
杭州机器人俱乐部设在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的“全国科学教育基地”内。自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就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学生手脑并用,创新设计和发明制作了很多科技作品。在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比赛中,共有1600多项次获全国、省、市的一、二、三等奖。2012年,机器人俱乐部派出的代表队在杭州市机器人比赛中荣获高中组和初中组足球赛冠军,后来在浙江省的比赛中,杭州艮山中学队和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队分别取得机器人足球比赛一等奖和冠军的好成绩。2014年,中央电视台专程来学校机器人俱乐部拍摄机器人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他们对机器人俱乐部所开展的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给予好评。我们的机器人技术创新设计与制作活动照片还被刊登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杂志封面上。实践证明,机器人俱乐部的成立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第二课堂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学校科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初中学生已念了七、八年书,阅读似乎不成问题,其实不然。初三学生只可以说能读书,还远远达不到会读书。因为化学学科一是有它独特的阅读重点和方法,二是还有阅读的速度和效果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老师悉心指导。如初三化学第一课绪言,共有3500多字,若让学生自己泛泛地读,不会抓重点,花时间多且收效甚微。因为教材中一般包括有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的内容,但多半是常识性的,约占75%或更多些,假若把这些知识比喻为“绿叶”,那么学生理解好这些“绿叶”后,无疑对于掌握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朵“红花”是有利的。但“绿叶”毕竟是起衬托作用的,可以粗读、略读、领会意思就行。对于基础知识则要求细读、精读、反复推敲、思索而达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重点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等。如初三课本绪言中属基础知识的内容是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共有110个字,约占3%,这堂课教师可以从演示实验开始,让学生观察实验,共同得出两种变化的不同,推广到两种性质,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重点的地方让学生画线标记下来理解和记忆。这样做,学生可集中精力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这比教师按照课本摘要板书,然后要求学生记下来效果会更好些。
二、培养观察与实验能力。
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能力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很重要的方面。实验是使知识生动活泼的再现,常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忆,也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青少年们好奇心强,对观看实验很感兴趣,若教师预先不引导学生应注意什么,让学生凭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地观察某一现象,结果得出结论五花八门,有的抓不住要害,达不到目的。所以老师一定要先强调应如何观察,观察哪几点。如先观察镁条的形状、颜色等性质,点燃时要注意看发出耀眼的强光(不要正视,防止伤眼),放热等,把点燃后生成物的状态、颜色和反应前的镁带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产生了新物质,(氧化镁)等等。这些细节都要交待清楚,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观察方法及实验操作方法,如点燃、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火焰的外焰加热等等。对不同的实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观察项目也逐渐增加,要求也逐步提高,只有不断地使用感官,才能促进青少年感官的发展和见微知著的思维能力。
除培养观察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要充分创造条件,尽量减少实验小组人数(能达到1-2人一套仪器最好)让学生独立自己动手去做实验。这是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技能的好形式。只有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才能达到熟练的掌握。对基本操作要高度重视,严格训练,发现缺陷及时纠正,务必使操作规范化。一旦让学生掌握了,这是受益终身的技巧。
一、皮亚杰学说的基本观点
在学习理论的发展历史上,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认识论被称之为建构主义理论。他的基本观点是,人的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历来人们对学生的发展问题的认识存在三种主要的观点,其一是认为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受先天因素制约的(遗传说),其二是认为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受后天的经验所决定的(环境说),其三则认为学生的发展要从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求得制约的因素(相互作用说),皮亚杰则是第三种观点的代表。这样看来,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信息输入”包含着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包含着外部信息的重新编码和意义建构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在个体与外部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个与经验世界的对话而建构起来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一种研究认知的结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心理起源的学说。它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知识的起源、知识的形成以及知识构成的心理机制。
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的看法,来自于他对某些有机体生物学上发展的分析。他对软件动物的研究表明,有机体的某些发生论上的变化,既不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也不完全是环境事件变化的结果。例如,他发现一些软体动物,从平静的水面迁徒到水流湍急的地方后,外型会变得短一些。这种建构对这些软体动物在水流湍急的地方生存下去是十分必需的。而且,这种生物学上的变化,软体动物会一代一代地遗传下去。这是因为长时期环境的作用而导致的遗传物质变化的结果。皮亚杰由此得出结论:有机体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并不是消极被动的,生物适应环境,从而幸存下来,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机体在对变化了的环境条件下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建构了它所需要的特定的生物学上的结构。
从生物学研究转向心理学研究的皮亚杰,力图把生物学与认识论两者沟通起来。在他看来,心理学是沟通生物学与认识论的最好桥梁。他的基本观点是,不能把认识的发展与智慧的成长割裂开来。他认为,前面对生物发展的描述,也揭示了人类智慧发展的实质。智慧就像其它有生命力的系统一样,也是适应环境的过程。同样,认知结构也像生物学上的结构一样,既不是事先就在头脑中,也不是外部世界所赋予的,个体的智慧和认识是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得到生长和发展的。其中,个体与环境(包括外部环境中的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互动)是学习得以发生的客观基础:个体在内部通过一系列心智操作,完成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和理解,在内部建构起调节行为的心理结构的过程,是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个体的行为变化或对环境的适应。是学习发生的外在表现。
总之,学习本质上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是个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以一定的社会交往、社会规范、社会文化产品为背景,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自己新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是意义的生成过程。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智慧就是适应”,适应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则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他认为认知结构有四个基本的要素,就是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图式”是指个体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在皮亚杰看来,图式可以说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婴儿出生后头脑中就有着本能的图式,是遗传性的图式,个体之所以能对刺激作出某种反应,是由于个体具有能够同化这种刺激的某种图式。因此,图式的形式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同化”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它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信息刺激时,会把信息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中,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质吸收一样。所不同的只是涉及的变化不是生理性的,而是机能性的,此时只能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在这种学习中,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迁移到新知识学习中,成为新知识学习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从而促成了新知识的学习。这种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建构,属于已有知识与经验促进新知识学习的正迁移。随着个体认知的发展,同化会经历下列三种形式:①再现性同化,即基于学生对出现的某一刺激作出相同的重复反应;②再认性同化,即基于学生辩别物体之间的差异借以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③概括性同化,即基于学生知觉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把它们归于不同类别的能力。
“顺应”则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顺应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的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的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在这种概念转变学习中,需要清晰地对已有的概念结构进行重组。要经过顺应的过程,学习者才能建构起新的知识。这是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新知识学习中的负迁移。可见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应则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显然,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接受信息如果只有同化,而没有顺应,就不可能引起图式质的变化,那就谈不上发展。对于重组和改造个体内部的认知结构来说,顺应应比同化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此,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加工、选择和批判。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单方面决定的,意义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起来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系统(图式)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同时使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系统有所增长(同化)或发生调整和改变(顺应)。因此,学习不是仅仅指简单的信息积累和增长(扩大性学习),而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概念转变学习)。
笔者认为,对于个体的成长来说,极为重要的就是个体内部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而一旦形成了认知结构,则个体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它的认知结构的改造、重组和调整。尽管人的认知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这种同化和顺应的双向建构的深化程度,决定于这种双向结构的发展,决定于这种结构的不断扩展和螺旋式上升的建构,但顺应始终应处于比同化更重要的地位,因为顺应追求的是个体图式的质变。学校的学科教育担负着促进学生认知成熟的特殊使命,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有责任不断求得学生的认知结构循环的同化与顺应的不断的平衡,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旧的平衡向新的平衡转化的关键,是个体旧有图式的改造,使其发生质的变化,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与调整。由此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学习本质和了解学习过程的一种新思路,我们正应该这样来认识皮亚杰理论的精萃。
三、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改造与重组是改进化学教学的重要问题
皮亚杰的学习理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我们必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同化、顺应和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平衡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顺应比同化更重要,更应占先。中学生就年龄来说,他们已处于形式运演的认知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各自的认知结构,继续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要不断地通过同化顺应、平衡的循环,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这种质的变化就是认知结构的改造、重组和调整,而其抓手显然应该是“顺应”。我们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发生顺应的过程,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不断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很多语文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但是对这种教学方法存在很多误解,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启发式教学就是“我问你答”。很多教师上完一堂课给人的印象就是问号满天飞,课堂内容讲的毫无章法,课堂效率极低,他们认为多提问,学生多参与就是启发式教学法,这明显是对启发式教学法的误解。“学则需疑”是著名的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的,而课堂提问应该是把课堂中最典型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得出结论。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要在学生“口悱悱”时候及时有效的提出,这样才是最有效的启发式教学。第二,启而不发。经常听到教师说“启发启发,启而不发”“启发不发,还不如填鸭”,这些都是教师对启发式教学存在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启发包括教学的行为和学生的反应,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想弄清楚,但还弄不清楚的时候,教师就不要开导学生,所以,启发不是指学生的反应,而是在教师教学中的行为指导。最后,启发式教学法只是一种简单的“法”和“式”。很多教师都只是从字面上简单理解启发式为一种法和式,这是一种不全面的理解方法。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过程中应该积极点拨,激发,引导。更有部分教师不清楚启发式教学精髓,他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只要理论水平足够,不用启发式教学也能上好每一堂课。如果语文教师不能仔细探究启发式教学方法,即使学富五车,语文也很难真正教好。
(2)与谈话法相混淆
谈话法就是教师以对话的方式向学生叙述知识。谈话法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意识中形成各种明确的结论,它鼓励学生自觉的回答,而不是从主观上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在教师传统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回答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还是被动的。谈话法的重点是让学生得出课本上的现成的结论,不关注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锻炼。因此,谈话法只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一种方法,不能和启发式教学法的思想等同。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1)留白、情景式教学法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上的留白,不要害怕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不要一上课就不厌其烦的讲解课堂内容,以至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兴趣。教师精心留下留白可以让学生放飞思绪,让学生冲破课堂约束。但是教师一定要有准备有筛选,不能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阻碍学生的对文章的情感体验。课堂留白能起到一种悬念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2)提问、点拨式教学法
在启发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提出有吸引力的问题。答案不能很容易得到,一定要学生经过思考努力获得,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教师的问题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一定要注意提问的难度,角度和步骤,还要考虑实际情景中的社会背景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在提问的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点拨,疏通思路,培养良好的习惯,纠正学生思想认识中的马虎。
二、普通高校法学教育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教育界对它的看法不尽一致,但有三点几乎是共识的,即: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本质联系以及教学应达到的目的来看,高校法学教育启发式教学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主体性
即:把学生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千方百计把学生由从属和被动地位变为主体和主动地位,注入式教学不重视教学对象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教师讲,学生听,扼杀了学生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的发挥。相反,启发式教学则认为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教会学生自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教学中搞好主导作用,尽可能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想方设法唤醒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意识,造就学生独立人格。因此,学生学习必须是完全自愿的,必须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脑想、动口说、动手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能动性
即:积极引导,激活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启发式教学认为教与学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没有学生的能动作用,也就根本谈不上“启发式”。学生能动作用有多种多样表现形式,其核心思想是思维活动状态。为此,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师应按照“教为学服务”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例如:课堂教学要以研究讨论为主,切忌呆板地照本宣科,时间安排上要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和发表主张的机会,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钻研的积极性;同时授课要紧密联系实际,用栩栩如生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深深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变成有吸引力的有趣活动。再比如实验、实习、调查等社会实践课,教学中可以采取提问、讨论和现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剖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3、创造性
即: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着力发展学生的智能,促使学生独立探索,由学会到会学,由学习到创造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智能,促使学生独立探索,由学会变为会学,由学习变为创造。离开这个目的,启发式教学也就不复存在了。启发式教学的三个特征告诉我们,启发式教学首先要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要以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要运用各种手段,激活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其创造能力。把握这三点,就可谓把握了启发式教学的精神实质。
三、启发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法学教育中的运用
普通高校法学教育中,启发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运用方法。
1、设疑求解教学法
设疑求解教学法是以贯彻启发式原则为宗旨,着重解决学生认知领域的问题。在此教学下,学生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阅读相关的资料,通过以设疑,析疑、解疑、质疑的教学过程模式,重视学生的质疑和问难精神,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最终达到掌握法学知识的目的。此种教学法实际上就是让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分为教师设疑和学生设疑两种形式。教师设疑,即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或者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疑、得出结论,教师的每堂课都本着“提出问题、分析疑难、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基本思路组织实施,重视学生自身的“领悟”,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设疑,即学生根据所学资料,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不断地加以引导,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未知、获取知识的一个过程。这种教学法可以考虑以下四个教学过程:一是教师设疑,引发学生兴趣;二是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分析从而使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状态之中;三是教师引导解疑;四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深入提问。
2、角色模拟教学法
这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按不同角色置于某一虚拟的或真实的场景之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较为接近实际应用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直接运用技巧的学生,如律师的扮演者,还是间接运用技巧的学生,比如原告或被告的扮演者,以及观看表演的学生,都由原来的受教育者变成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主体。教师由原来课堂的主角变为起主导作用的角色,要注重设置较为逼真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动脑筋、想对策。角色模拟教学法可考虑采取以下模式:第一步,案件选择。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案件应当具有现实性、客观性,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应预先设定答案,以便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模拟的内容可以是节选的片段,也可以是较为完整的案件模拟,如模拟法庭庭审过程。第二步,组织材料。由于因模拟不同的角色,教师通常需要准备角度、特征、立场和内容全然不同的材料。组织材料应当严密、准确、细致、完备、分门别类和条理清晰。第三步,角色分工。根据案情,角色包括双方当事人或人,也可以有法官、检察宫、证人参与,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当观察员。观察员不参与表演,其任务是观察和记录,并对各方表现做出分析、评价和总结。第四步,模拟表演。教师在学生进行角色模拟之前,引导学生对问题做进一步思考、读书、讨论。第五步,模拟评价。这是角色模拟之后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全面总结、深入思考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3、问题分析教学法
问题分析教学法主要是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常规的思考方法,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此种教学法主要步骤如下:提出问题—研究分析—进一步提出问题—再次研究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分析。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初级中学课本人教版《英语》第三册Unit21,lesson18,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为听说课。这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的购物用语,为下面的阅读理解课作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已有初步的认识,能简单地使用某些购物用语进行交流对话,但缺乏系统的归纳、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达到熟练掌握、使用购物用语,为下堂的阅读理解课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有关购物的日常交际用语。
2)掌握“be worn out”用法。
3)复习有关服装、日用品的名词及有关颜色的形容词(dark…,light…)?
2、情感目标
通过购物的情景教育学生运用礼貌的语言去参加日常活动。
3、发展智力目标
1)在特定的购物情景中掌握用语,通过听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2)通过口、笔头操练,总结购物的日常交际用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
1、“购物”的有关交际用语。
2、“be worn out”的用法。
五、教学策略和方法
情景法、观察法、游戏法、演示法。
六、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录音、投影、实物。
七、教学流程图
八、教学过程
Ⅰ、Revision
1) Greetings.
2) Duty report(Oral English training).
3) Review shopping expressions.
Ⅱ、Presentation
1) Listen to the tape.
2)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dialogues.
3) Read the dialogues.
4) Under line some important expressions.
Ⅲ、Practise
1) Students summarize the“shopping expressions.”
2) Read Slide Show I.
Ⅳ、Consolidation
1) Play game, “shopping” in the“Lucky shop” in 13 groups. (One student acts as the shopkeeper, the other as the customer. They perform how to buy things in front of the class. The teacher shows: dark blue suit, light green dress, shoes, T-shirt, jactet, coat, pencils, erasers, schoolbags, PEPSI-COLA and milk on the desk).
2) Sum up.
1.1重视道德的养成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道德教育,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在接受系统教育之前儿童对许多事物都处于探索发现的状态,启蒙教育是奠基阶段,根基牢固与否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成长,所以古人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在教予儿童知识之前,先对其进行道德教育。蒙学教材中渗透着众多的德育思想,如《三字经》中就包含了“仁、义、诚、敬、孝”的思想,通过学习这些教材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而帮助他们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保持积极向善的本心。
1.2注重朗读与背诵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主张多读书,注重读者的自我体验。古代蒙学教育也是如此,主张儿童多读书。与现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课文分析的教学方法略有不同,蒙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朗读与背诵。蒙学教材选文对仗工整、注重押韵、富有节奏感,适合儿童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夫子不但要求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还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从而培养童蒙的语感以及自学能力。音乐性较强的蒙学教材利于儿童的背诵。如:《三字经》、《弟子规》都是整齐划一的三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相较于深入分析课文,夫子更加注重童蒙的自我阅读体验,往往在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讲解后,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与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参悟课文的内涵。
1.3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立人的事均无小事,万丈高楼平地起,对童蒙的教育就应从点滴做起,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家洛克认为:“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长久积累而成的。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好的习惯能够促进儿童的成长,是儿童取之不尽的财富,所以古代教育家十分注重童蒙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就分别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杂细事宜这五个部分对童蒙的生活起居,言谈举止等作了详细的规定,从生活细节着手,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1.4内容丰富的蒙学教材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有着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他们去发现探索,古代蒙学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天文、地理、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向儿童展示着大千世界,扩展童蒙见识,培养他们的兴趣。除此之外,依照儿童的年龄特征,童蒙教材还引入大量贴近生活的故事,对儿童进行人文思想的熏陶。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五子登科”这些故事让童蒙在寓教于乐中学有所得。
2蒙学教育对现今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历史的车辙不断向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回顾过去,吸取蒙学教育的养分能够更好地滋养小学语文教育的根基。在课程改革不断前进的浪潮中,各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层出不穷,纷繁复杂,也给教师带来怎样才能教好语文的困惑,对于这个问题,崔峦先生曾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怎样简单而又扎实的教语文呢?我想我们可以从蒙学教育精髓中得到一些启示。
2.1注重读与写的训练何为语文?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而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新生一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当为基本功训练,朗读与书写就是语文基本功中必不可少的两项。通过朗读能较快的将学生引入教材选文特定的语境中,在这个语境中去积累字词、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特级名师于永正认为:“没有朗读或朗读不到位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是没有味道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要把孩子教聪明,就得好好朗读,朗读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朗读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具体的课文以及教学目标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科技性较强的选文,应注重学生阅读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切忌让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而对于人文性较强的选文,则应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力不足的小学生来说,对于课文中的人文精神、用字艺术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过多的分析会让他们感到云里雾里,蒙头转向。这样的教学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对于此类文章应提倡学生多读,教师进行范读,通过教师的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范读还能揣摩教师的朗读技巧,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除了提倡朗读教学外,还应要求学生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不得不下的苦功夫,教材中不乏优秀的选文,这些优秀的选文无论在语言还是内容上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对于这样的选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能帮助学生将优秀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小学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小学语文教育除了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外,还应该注重书写训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使用的普及,下笔写字的机会逐渐减少,人们的书写水平也有所下降,有时还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音形义结合于一身,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能正确工整的书写祖国文字是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小学教师应遵循书写规律,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书写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2培养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古代蒙学教育主张童蒙多读书,通过阅读扩展自己的视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有益的书籍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思索问题的方式都值得学生学习,学好语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教师与其让学生在题海中把握语言的运用技巧,不如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阅读优秀的书籍,在语言实践中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虽然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但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仍然重要。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在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后,儿童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这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能在愉悦的心情下形成良性的循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推荐他们阅读优秀的书籍,在需要的情况下予以指导。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有望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能让他终生受益。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36-02
语文、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语文又是基础的基础。这道明了语文学科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单要注重字、词、句、篇的教学,还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内涵,将其与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语文的特殊功效。这对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联系
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的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个提法告诉我们,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比其它学科担负着更大的责任.也具有更多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辩证地处理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达到“因文释道,因道悟文”的目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特点,确定重点,选好结合点。这里的“特点”是指学生实际特点与教材实际特点,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他们所处环境的影响因素,教材的文体属类、表述的内容、表达的中心等。我们在开展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的语文教学时,应分析这些特点。手中的教材哪几篇适合学生。可结合哪个专题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何结合等,这些均要明确归类。教师可通过拟出教育点,确定重点,选好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系统而又自然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质”变期,他们由幼稚向半成熟过渡,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矛盾交错在一起。在网络开放的大环境中,“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因素必然冲击着他们,因此,我们对他们要侧重于革命传统人生观、健康的道德品质教育,以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塑造美的心灵。综观教材。分类后适于革命传统教育的有《生命的意义》、《记一辆纺车》、《七根火柴》、《俭以养德》、《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章;公而忘私、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品德教育有《纪念白求恩》、《分马》、《荔枝蜜》、《有的人》等课文;进行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教育的有《,你在哪里》、《市长》、《驿路梨花》等诗歌和散文。
抓住学生特点、明确重点、选好结合点进行教学,在思想品德教育上不贪大求全,不平均用力,而是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师授之自然生动、生听之亲切深刻,思想品德教育就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会受益匪浅。
(二)教学形式多样。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语文教学全过程有预习、讲读、练习三大阶段,同理,思想品德教育也要通过这些过程中的阶段、环节来实施,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自然熏陶、潜移默化。例如《纪念白求恩》一文教学中。可安排在预习阶段来实施,要求学生想想: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白求恩的哪些精神?使学生在思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在教《生命的意义》一文中.可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一段,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但要记住,千万别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要努力做到“文道统一”,在论“道”中“量”要适可,“形”要多样.“联”要自然,力求做到“因文释道,因道悟文”。
二、语文教学与美育的联系
审美教育,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存发展的一种教学体系.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和健全体魄的强大源泉。语文课本的内容,几乎均选自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名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语文课本上学到美学,是当代中小学生的共同愿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形式美”的教学。美的内容必须配上美的形式,使学生得到形式美的熏陶。叶圣陶先生的大作《苏州园林》,其结构十分精巧,形式很美.“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整篇结构,本身像苏州园林那么精致美丽。贺敬之的《回延安》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节押韵,形式活泼。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味”与“无味”对比鲜明;《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以敌之矛,攻敌之盾,具有层层推进之美。柯岩的《,你在哪里》,全诗句式整齐,间隔反复和铺排的诗句,形式也十分优美。课文中美的形式比比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分析课文时要抓住这些“形式美”的特点进行分析,使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得到美的熏陶。
(二)“人物美”的教学。“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母亲在娃娃的眉心点上一颗红点。姑娘在鞋帮绣上一朵春花,小伙子在长长的赶车鞭上挂一簇红缨子,都能使人领略到生活的美。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写“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么淳朴可爱”,作者从肤色、身材、姿态、精神风貌和气质,展示了战士的朴实之美。《梁生宝买稻种》写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夹着用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三条麻袋让人联想到农民那种一心为集体、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是一种农民的淳朴之美。《第二次考试》描写陈伊玲的服饰“嫩绿的色”和“咖啡色”,让人联想到“春天早晨亭亭玉立的小树”,这是艳丽美,是青春之美。《七根火柴》中“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的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堆火柴,红红的火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米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这是一种崇高之美,它使我们看到了革命前辈的情操之美。《我的老师》中“他从来不大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写出了师生间的心灵相通之美。《愚公移山》中,愚公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命不息,挖山不止,智叟却笑而止步,写出了愚者不愚,智者不智之理。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写的是冯铿烈士“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这是用反衬的手法,写出了人物的心灵之美。教师在分析这些人物形象时,要通过语言、动作、性格特征等展现人物美。
(三)“环境美”的教学。小学语文《少年王勃》里的诗句“水天一色,霞鹜齐飞”描绘赣江壮观、秀美的自然景色。烈士在《可爱的中国》里曾这样写道:“不但是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优雅的雁荡,与夫‘秀丽甲天下的桂林水’可以傲倪一世,令人称羡,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是的,神州大地无山不秀,无水不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这样的描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达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昧,油蛉在这里低唱,蟋
蟀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和木莲藤缠绕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写出了百草园这环境的静态美。《春》中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的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是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写出了环境的柔和美。《听潮》中“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含着血腥的浪花溅在我们的身上”,写出了环境的粗犷美。朱自清的《春》、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杨朔的《香山红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分别为我们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之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饱览那一幅幅淋漓的画卷,去赞赏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姿,去领略美丽的无限风光,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语文教学与理科的联系
(一)词语教学与理科的联系。本文中的“理”特指“自然”的意思。实践证明,运用语言学常识能较准确地解析理科中的概念和含义,而不至于张冠李戴。反之,在教学一些词语如“事倍功半”或“事半功倍”时,单用语文角度去解释“倍”数和“半”数就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接受。而从数学角度去解释这两个词语,把“倍”与“半”用“4”与“2”来比较解释,就浅显多了,学生也较易理解。
(二)语文教学与理科的联系。在一些说明文的教学中,很有必要与理科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教者就会对“死海不死”的原因进行解释。要使学生明白这个原因,就必须涉及到物理学的“浮力”问题和化学中的物质元素结构问题。死海为什么“不死”?就是说人跳进死海不会沉下去,这就说明海水的“浮力”大。死海中的水浮力为什么这么大呢?这就得用化学角度去解释死海中水的成分。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如果教学《死海不死》这篇文章时。单从语文角度去解析是很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中国石拱桥》、《人民大会堂》课文中的结构问题,尽可以从物理学“力学”的角度去解释。这样教学,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