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8: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精神科护理论文

篇1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精神卫生知识缺乏,在精神病院工作的医护人员得不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部分精神科护理工作者认为精神科护理就是简单的看管,不认真履行职责。护士队伍中大多数以往所受的教育往往只是如何做一个好护士,对如何实质性的满足病人的需要了解较少。有些护士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但缺乏有效的沟通技能,而忽视了患者心理变化与需要,缺少与患者的沟通,从而影响了护理的效果。

1.2病人与医护人员关系不融洽融洽的医护关系能更有效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有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缺乏自知力,容易发生紧张,情绪不稳定,甚至情绪失控。而医护人员这时对患者的关心不够,没有及时动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适当予以心理干预,导致患者与医护人员不能有效沟通,而使之间的关系不是十分融洽。护士必须尊重患者,才能得到患者的尊重,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既能得到患者的尊重,收到以礼服人的效果,又能满足患者希望受到尊重的心理需求,这是护患心理沟通的首要环节

2.防范措施

篇2

2012~2013年我院共接收了290例精神患者,共有男性患者150例,女性患者140例,最小患者34岁,最大患者75岁,患者病程3个月~14年不等,平均(5.6±0.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的诊断标准及分类,包括精神分裂症85例,躁狂症76例,抑郁症67例,神经症48例,其他14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内容如下。

1.2.1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对患者给予尊重

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对患者的精神造成刺激,引起其病情的恶化;此外,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失去自制能力和暴躁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用耐心来进行护理,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稳定下来,让其能够对自己的疾病给予重视和关注,建立起治疗的信心。

1.2.2对医院的环境进行改善

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因为对环境的不熟悉,害怕有认识的人将自己认出,因此心理比较焦虑。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待患者熟悉环境,为患者进行病房的整理,也可以将大病房进行改造,做成独立间,使用窗帘来进行遮挡,给患者心理安全感。并且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调整,促进疾病的恢复。

1.2.3针对性的服务

护理的生活,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来进行护理,避免其情绪起伏,通过爱心传递来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2结果

观察组接受治疗和服从管理的依从率为95.17%(138/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5%(92/14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控制病情(7.5±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2±2.8)d,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为7.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篇3

1.2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未达到护士素质要求的标准,就有可能造成在言行或技术上的偏差,给患者身心带来不良后果。如不能满足护理工作现状,产生职业厌倦情绪,致使对患者关注不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缺乏主动性、预见性;工作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违反了操作规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风险指数。

1.3环境方面因素

1.3.1危险物品的管理:由于安全检查和宣教落实不到位,致使病房存在危险品,使得有自伤、自杀、伤人、冲动等想法的患者有机可乘,出现意外。

1.3.2基础设施的配置:医院的基础设施、疗区物品配置不当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如门窗不牢固导致患者外走或自伤;地面过滑导致跌伤等。

1.3.3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由于精神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使得精神科护士所从事的是高风险、高强度性质的工作,如患者冲动伤人、猝死、外跑、自杀等随时都会发生,护士在工作中既要保证患者安全,又要提防患者伤人,心理持续处于戒备紧张状态从而导致心理疲劳。受传统重医轻护观念影响,使得护士的自身价值得不到很好的认可和利用,尤其是社会对精神卫生工作认识的偏见,导致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使得精神科护士的地位更低。另外家庭负担、个人心理问题、患者家属对疾病治疗和护理的期望值等的改变,使护理人员时刻都感觉到心理压力的存在,造成安全隐患。

2风险管理

2.1加强护理教育,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2.1.1更新观念,树立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安全护理和慎独精神作为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尤其对有自杀外走想法的患者要严密观察其行为举止,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患于未然。平时侧重业务技术培训,制定规范的培训与考核方案,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不定期地进行应急预案的实习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2.1.2强化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加大护理安全管理力度。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是优质服务的核心内容,也是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重要环节。强化护理风险意识教育,提高护士风险管理能力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加强学习护理风险管理知识,针对科室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归因分析,找出目前医院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采取相应措施,增强护士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将风险关口前移,做到预防为主。

2.1.3重视护士的法制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规范护理行为,尊重患者权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2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来改善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临床30%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等工作是由护士来完成的,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极易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根据医院现状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力量,同时充分利用现有人员,加强对高风险时段,如节假日、夜班等班次的管理,注重新老护士的力量搭配并根据工作强度的变化规律实施弹性排班。

2.3加强环节控制,注意细节管理。护士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特别是在开放式管理的病房,认真交接班,重点患者重点交接,如对于藏药、拒药的患者,一定要将药物看服下肚,在护士的视线范围内看护半小时后方可离开。针对护理安全质量方面的隐患,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质控标准》、《护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以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质控小组加大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加强夜间查房次数,发现夜班值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4加强环境安全管理,确保病房设施的安全。针对安全四防工作的要求,制定符合本科室现状的四方安全工作制度,定期对科室设施、设备的牢固性、安全性等进行相应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设施、设备时刻处于安全备用状态。

篇4

1.1.1从细节培养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患者入院后,需进行首诊,这就要求需建立首诊负责制,即办公室护士负责接收患者,并安排床位,通知主管医生与主管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将自杀、自伤的患者列为重点对象,做好交班工作,加强精神病的看护,以保证患者的所有活动在管理人员的视线下进行。入院后,主管护士需向患者讲解住院期间的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并引导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告知病房主任及护士长病房的相关管理制度,细心地向患者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从而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然而,对于首次住院的患者,护士需耐心的告知相关事宜,采用心理疏导的技巧和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在短时间内适应病区环境。在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制度是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需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所有医护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工作,让医护人员熟悉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及《医疗事故条例》等,并利用晨会加强护理相关业务学习及安全教育。然而,对于新护士、新看护的管理,上岗前,必须实行岗前培训制度,新护士需积极参加安全教育讲座,并通过安全知识考试,使新护士熟练相关护理工作[2]。除此之外,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要医务人员严格执行,严格制定治疗及护理工作,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患者恢复情况,并及时发现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护理。

1.1.2完善精神科病房安全质量管理制度针对精神科病房中护理管理存在安全管理质量不高的问题,制定精神病房安全管理制度、护士交接班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确保各项护理制度落到实处,特别是对新上岗的护士,护士长要强化制度意识,将重点工作放在安全护理管理制度检查落实上,使护士工作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促进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应规范工作流程,需强化护士在护理中的各个环节管理,例如当患者服用药物后,护士需及时进行口腔检查,注重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意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加强护理,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落到实处。另外,为了减少护士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差错,需对病房中的药物及相关设备进行细化规范,尤其是对急救室内的急救药品及仪器设备,安排专人检查,在药品管理做到固定品种、固定位置及固定数量,由护士长定期对药品及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建立护理应急预案,以减少护理差错。

1.1.3加强细节监控,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于护士长及护士的护理工作,需分工负责,定期对综合检查,对精神科护理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严格检查,若发现有违规现象,需及时返回给护士管理人员,并给予相应长发,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只有做到各个护理环节的监控,才能保证护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1.2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后的各项护理管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护理技能、急救物品管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满意度等。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单位(x±s)表示。

2结果

分析该院2012年1—12月,2013年1—12月期间的病房管理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实施细节管理后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化、护理技能操作质量、急救物品管质量及护理安全质量均高于护理前的管理质量,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比较护理前后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实施前护理满意度为94.98%,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9.55%,护理不良事件由5例减少至1例,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5

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诊治的精神科患者8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首先成立品管圈组织,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品管圈长,由各病区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成品管圈成员。其次定期举办1次活动,每次持续2小时左右,重点分析近期发生的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1.2方法品管圈活动的具体实施对策如下

(1)每位精神科护理人员应该按照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沟通方法。由于患者的病史、文化层次、职业、爱好、性格、生活习惯等存在众多差异,所以护理人员应该首先掌握其具体的特点再进行沟通;

(2)对于特殊因素应该加强管理。对于精神科的护理而言,通常特殊是指特殊时间,例如半夜、节节假日、交接班等,特殊地点,例如卫生间、人群密集区,特殊人物,例如实习生、新患者、新护理人员,对于这些因素应该加强重视程度,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3)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护理人员应该熟知每一个工作流程,并严格遵守;

(4)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综合护理素质。新的护理观念与技术正日新月异的变化着,护理人员也应该及时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以提高护理效果。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在医患沟通率、常规操作合格率、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6

我院精神科共设有220张床位,61名护理人员,其中女性53名,男性8名,所有护理人员年龄均在20-45岁之间。其中18名主管护师,19名护士,16名护师,另8名均为副主任护师;护理学历分别为:24名为中专,37名为大专。

1.2方法

1.2.1成立专门的流程再造和风险管理小组

各项工作均由主任全权控制,由护理部副主任和质控科科长担任副组长,质控员和护士长为小组主要成员。小组成员主要负责对护理过程中,对其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整理,重点查找影响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等方面问题,再结合所掌握问题及实际工作对护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再造;而护理部则主要负责对再造流程的合理性以及导致护理工作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经过所有小组成员的整理疏导,完成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流程再造,使多余、风险较高的环节脱离出去,形成流程图。

1.2.2风险评价和识别

风险识别主要是对风险识别和分析,判断在护理工作中是否存在隐患。我们主要针对容易出现纠纷和投诉的项目进行了重点了解,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同时,采用风险评价对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评价,例如:当给予患者约束保护时,因使用不当则可能导致患者发生骨折;在喂饭、喂药时,不慎导致患者窒息;护理人员在值夜班时,在巡房时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或者患者自缢等情况。

1.2.3督导检查落实

除护士长每日对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外,流程再造和风险管理小组同样需要定期对病区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所有检查情况均应当如实记录在册,及时对检查情况进行反馈、评价,情况严重者应当予以惩罚和全院通报。

2结果

至我院实施风险流程再造以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对实施前后三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主要包含了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各个项目。根据统计结果发现,在施行风险流程再造后,护理风险事件从以往的8起有效控制到了2起;护理缺陷发生率则由以往的4.9%下降到了1.2%;不仅如此,患者的满意度也从92.8%上升到了98.9%。

3讨论

3.1实施风险管理和流程再造的思路

篇7

1.2护理专业的特点护理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其特殊性。不但要储备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加之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影响,长时间作用于个体就会引发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心理健康状况的损害,因此,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

1.3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精神科护理教学中客观地将医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改变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而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既满足学生知识的渴求,又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提高学生面对问题的识别力和心理保健意识,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学习、择业、人际交往、婚恋、社会适应能力等问题,及时调节学生的认识偏差、情绪障碍和不良行为。

2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2.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发展”模式,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创造和谐气氛,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2.2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学生不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更是心理发展的主体,要深入挖掘出教材潜在的智力价值和心理价值,确定每一节课的心理培养目标,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富有情趣。

2.3利用各种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范例来揭示各种心理问题表现与应对方法、负面情绪的宣泄方法、全纳观念的意义及养成,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控制,从而达到自我发展。

篇8

我院2011年6月~2013年9月所收治精神病患者3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63例。试验组男113例,女50例,平均年龄(43.5±5.5)岁,平均病程(3.2±1.8)年;对照组男116例,女47例,平均年龄(44.1±5.9)岁,平均病程(3.1±1.9)年。

1.2方法

入院后完善相关手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指导护理,试验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所示:①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教育—护士从进入医院开始就接触护理风险,并分析各种发生过的事例、经验教训等,及提供《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整套法律法规、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预防讲座,增强法律意识;②监控护理风险——实施三级护理管理制度,每日随时检查,定期组织质量控制,安排交接班查房和节假日值班制;③建立完善风险预防机制——对各类不同的精神病患者,做到有针对性的护理评估,如针对有损物、走失、自杀的患者设“三防”标识,在交接班时候一定要严格交代值班期间所遇到问题,定期查房,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④完善医院服务环境——以简单、安全为标准改进服务设施,保持病房地面平整、干燥;⑤进行安全教育——为了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病情,配合治疗及护理,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可以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使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⑥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护理记录管理,定期对各项检查项目进行评分,对于优秀者可以给予一定奖励。

1.3观察指标

每周科护士长组织病房护士长进行1次护理管理检查,组织病房质量控制小组成员检查,并制定检查标准及细则,满分100分,内容包括护理记录书写、夜间查房质量、护理技术操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等。两组患者经1年的护理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记录书写情况、夜间查房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将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1年的护理治疗后,试验组的护理记录书写评分为(90.3±1.6)分,夜间查房质量评分为(91.2±1.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3.5±1.8)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0.1±1.7)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记录书写评分为(8.9±2.4)分,夜间查房质量评分为(80.5±2.1)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3.4±2.0)分,护理质量评分为(77.8±1.9)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试验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由于精神科患者无法控制自我意识,其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及风险极高,且因患者的用药时间较长、品种繁多,易导致用药错误等潜在危险发生。风险管理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保证精神病患者人身安全,另一方面,由于该制度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也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升我院声誉。有研究报道指出,在精神科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具有以下几点作用:①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深入交流,减少因交流不畅所导致危险因素;②提高了护士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一切记录忠于事实,遵循“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的原则,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护理服务过程及患者的病情;③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同时,也可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④发现体制外的缺陷和漏洞,认真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及规学制度,从而达到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护理质量作用。

篇9

2细化绩效管理

由护士长每月对护理的工作进行考评,考评内容包括护理技能、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情况、护理工作实施情况等,按照优、良、中、差对护士进行评分,对于当季评估均为优者,给予一定金额绩效奖励,对于每季度中有一次以上“中”、“差”的护士,则从其绩效奖金中扣除一定金额。1.3评价指标科室考核小组每季考核一次,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护理安全、文书书写、基础护理、特级及一级护理、急救技术考核,考核采取量化评分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分每项满分为一百分,得分越高则表示实施的内容越好;采取我院自制量表在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分,问卷由患者自行填写,当场回收,满分一百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结果显示,细节管理模式实施后各项目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表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5.33±3.18)分,对照组为(85.35±4.74)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18,P<0.05)。

篇10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不同疾病种类的患者根据相应的常规护理步骤依次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指导下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首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每例患者的个性化护理进行评估,对评估所得的个性化问题制订应对的措施,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除此之外,还要在护理过程中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对护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进一步改进,使患者受到细致、优质的个性化全面护理。将两组的护理质量评估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1.3评估标准

1.3.1护理质量评估根据本院对疾病护理操作相关的护理标准对每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表现进行评估,总分值为100分,评估分值达到90分及以上为优良;分值在80分以上为合格;分值在80分以下为不合格。

1.3.2患者满意度评估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收集和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问卷填写项目中有3个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和满意之和为总满意。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估比较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5.0%,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7.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0.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临床治疗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护理模式得到改善,新的护理模式逐渐增多。护理指引体系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在配合临床治疗的同时,对患者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受到患者的好评,由于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护理的运用中相对较为缺乏,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讨使之得到完善和发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5]。本文对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护理指引体系的应用进行探讨,从结果可以看出,其相对于常规护理来说,护理指引体系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大大提升了在护理过程中的护理质量。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兼顾了患者自身的特征、需求以及临床医师的治疗技术,并且加入了人性化的干预,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篇11

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护理,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心理引导以及消毒铺巾等,术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以及做好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术后做好必要的出血护理、并发症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护理实践进行完善,具体措施如下。

1.1.1严格按照要求实施无菌操作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减少感染发生,医护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无菌观念,手术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均应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减少参观人员以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术中注意使用保护膜,可有效防止冲洗液波及到无菌区;医护人员之间相互监督,根据无菌要求实施操作。

1.1.2做好术中保温措施切口感染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术中低体温。因此必须严格做好术中保温工作,在患者进入术间前0.5h将术间空调打开,设置温度为23~25℃,湿度为50%~60%;术中可采用保暖覆盖物,减少皮肤以及体表散热;利用温冲洗液,采用40℃左右生理盐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在传导的作用下减少散热。

1.1.3流程的细节护理神经外科手术因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因此做好手术的摆放对于手术顺利进行以及减少术后压疮发生是相当重要的。进行摆放前,首先应评估患者的身体、营养、皮肤以及手术时间,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对应措施治疗,将压力伤控制在最小程度。在摆放时,坚持舒适合理,注意保护患者的耳朵以及眼睛,防止消毒液进入以及压伤发生,取侧卧位时,要注意臂丛神经受压,将软垫放于患者腋下,平铺床单,并注意保护受压部位。清点脑棉数量对于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相当重要,因术中脑棉使用量较大,且大小不等、难免会有脑棉清点不清情况,极易诱发隐患,不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早日康复。

1.2观察指标给予患者实施护理后,分析感染以及压疮发生情况,并根据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内容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主要划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满意率以及一般满意率之和。

1.3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手术均顺利安全完成,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率以及压疮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12

Theapplicationofevidence-based-nursingforqualityofpsychiatricnursing

HERu-bing

(TheasylumofGuangzhoucivilaffairsBureau,Guangdong,5104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levatethequalityofpsychiatricnursingbyevidencebasednursing(EBN).Methods:ThenursingdecisionwasmadeaccordingtheprincipleofEBNandthedemandofthepatients.Results:AftertheapplicationofNBNinourasylum,thequalityofcarewaselevatedcontinuouslyandthesatisfactionratioofthepatientstonursingstaffwasincreasedfrom86%to98%.Conclusions:TheapplicationofNBNinpsychiatricnursingcanshortedtheworktime,promotethestudyactivenessofnursingstaffandboosttheclinicalknowledge,nursingskillandthescientificresearchcapabilityofnurses.Soitcanraisethequalityofthepsychiatriccareandprovidedanadvanced,effectiveandsafelynursingservicetopatients.

【Keywords】Evidencebasednursing;Psychiatricnursing;Qualitymanagement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上个世纪90年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观念,它是受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分支学科,其实质是在客观、明确、运用最新证据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向以最佳证据为基础的现代护理方向发展[1]。循证护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并能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将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病人的价值和愿望,三者结合起来,能为我们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国内部分医院亦进行了循证护理的实践[2],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我们一年来的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循证护理理论与方法的培训

1.1循证护理理论循证护理职责是收集临床护理难题,检索文献,寻找循证支持,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决策[3]。正因为它具有全面性、逻辑性、系统性,对临床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护理工作者在系统的理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护理工作的临床实践方法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概念,从而形成理念[4]。

1.2循证护理是有其一整套理论与方法,只有真正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够运用自如,帮助我们解决临床问题,指导护理管理工作。为此,我们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分批地对护士进行有关循证护理方面的知识讲座,使护士对循证护理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了循证护理的理论和方法。

2循证护理理念在我院的运用

2.1在日常护理中提出循证问题首先由护士长带头召集病区护士学习领会循证护理相关内容,护士通过阅读及查询有关资料,结合临床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所需讨论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模式、健康教育等。如:躁狂症病人给予治疗时保护性约束的确切时间;对强迫思维的精神病人实施暴露治疗最适宜时间等问题都可提出并进行循证。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具有前瞻性的指导实践的理论问题。

2.2寻求循证支持针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相关实证的文献检索,得到与临床、经济、决策相关的证据。通过采用已被证明能改善临床护理实践的循证护理方法免去探索期,节省了护理时间,更新自己的临床知识和技能。

2.3循证应用精神病患者虽然在思维能力上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时间丧失理智的控制,有些人由于受幻觉妄想支配,出现情绪低落产生的消极意念及消极行为,造成自伤、潜逃、自杀等现象。护理人员结合个人临床专业知识及病人的具体情况,将重要证据、个人经验和病人的实际结合起来应用。应用循证护理理念,选择最佳的可靠结论进而指导临床护理、激发病区团队精神与协作气氛,在更新完善护理人员知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理解力与工作技能水平的同时,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标准。

3在实践中建立质量管理体制及管理圈

3.1确定质量改进问题确定问题是护理质量改进的关键。护理部组织院质量控制各小组成员,通过对各病区质控检查,将收集到资料进行讨论,循证提出护理工作中存在最难的、急需解决的、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问题,如精神科频率性的护理病历书写的内容欠个性化,经讨论确定“护理病历书写按PIO(问题、措施、效果评价)格式书写”。

3.2现状调查及分析原因确定质量改进问题后,护理部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如院组织每周的医护大检查中发现和分析护理病历书写的内容欠个性化,经查找主要原因是个别护士没遵循护理程序操作而进行书写、主动学习意识不够及近期接收的新护士较多,他们对此认识不足。

3.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有作者认为质量控制环节是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改变护理管理由终末控制转向环节控制;完成持续改进,促进质量达标的科学管理方法[5]。护理部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成立由护理部主任为组长、总护助为副组长及各区护士长组成的医院管理质控组;病房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和护理骨干组成病区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根据《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拟定了本院《病历书写细则》、《护理操作流程图》、《医护人员行为准则》、《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4讨论

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进行临床护理管理,护理管理者可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促进护理理论的发展。循证护理系统的理性认识和应用,对护理质量管理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年多来,我们以循证护理理念指导护理临床实践,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我们各项护理工作,包括服务态度、护理业务技术、护患沟通以及健康教育等,满意度从原来的86%提高到98%。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知识面;团队精神与协作氛围提高,合理性和先进性有效地指导护理实践,为病人提供最优的护理,提高了管理水平,更体现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循证护理在精神科领域及国内的应用时间还短,还需护理人员尤其是护理管理者不断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先琼,成翼娟.循证护理已成为护理发展的新动向[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2.

[2]宋敏,王鸿雁,王微.循证护理在临床的初步实践[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5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