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态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8: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工业生态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业生态学论文

篇1

1.1物质能量的转化流动和工业代谢物质流通常有木质流、水土养分流以及非木质生物流,这些物质流的转换与流动都是通过能量来完成。我们可以通过木质流图的方式来反映采运作业的整个过程,可以进行量化的分析资源效率与环境承载力,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对比进行分析,我们对物质流以及能量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的发现采运作业系统过程的代谢本质,这就为森林伐区的作业系统、物质流量转化的周期可以有更为科学的评价。

1.2生命周期评价工业森林采运作业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矩阵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目标为伐木、采集、造材、尾料处理、运输等程序的生命周期,而后在对此过程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空气环境、水源以及可再生资源等生态影响作量化对比分析。这对于我们研究更为先进的采运作业模式与技术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依据。

1.3清洁化生产在森林采伐作业中,对于如何减少能耗、降低危害、控制对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作业过程中因地制宜,选择最环保,最高效的手段。通过对伐区的作业流程设计、环保测评、持续发展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将资源利用达到最合理化,使生产更清洁化。

1.4物质减量化通过合理的采伐技术、严格的造材标准和出材率、余料的合理利用等方方面,针对过程中的物质减量化,我们应当从降低能耗、按需采伐、减少对地表的损坏/提升作业质量等问题着手,节约资源与能源。

1.5生态效率在我们对采运系统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绩效方面,最为有效的衡量办法就是通过生态效率去评判,这对于采运作业方式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生态效率的评价包含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两项内容。经济绩效包括作业生产率、人员设备成本、木材成品价值等,环境绩效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等内容,在采运作业过程中,做到物质减量化、能源低碳环保、生产过程清洁化,运用最为先进的技术,这对于系统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篇2

一、里格斯行政生态学主要理论

里格斯在《行政生态学》(1961年)一书中将行政生态学定义为“自然以及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科学。他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化社会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社会三种基本社会形态,里格斯分别对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以及政治构架五种行政生态要素与公共行政的关系对三种基本社会形态的行政系统进行了“结构—功能”分析,进而提出三种行政模式:

(一)融合型行政模式。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即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功能扩散的社会”社会结构混沌未分,在这样的行政环境下,行政行为与经济、政治、立法等社会行为混杂,不存在专业化的行政机构,行政效率极为低下。

(二)衍射型行政模式。与现代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为衍射型行政模式。与传统农业社会的融合型行政模式相比,现代工业社会是“功能专一性的”社会,存在着细致、明确的社会分工,与此相适应,其行政机构也有明确细致的分工,不同机构各司其职,讲求行政效率与科学性,且通过法治而非人治来维系社会运行。

(三)棱柱型行政模式。与过渡社会相适应的是棱柱型行政模式。过渡性使其兼具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特征。在里格斯看来,在了解社会形态的基础上,利用上述三种行政模式的理论几乎可以解释所有社会中的行政行为。

二、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的局限性

丁煌教授在其著述中提到:“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在某些方面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他热衷于模式的建构,而缺乏对整个行政生态环境作系统完整的考察,进而使其理论有‘挂一漏万’之嫌;过于追求术语的新奇,而忽视了其理论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为建立一种所谓价值中立的行政生态模式理论,而不符合实际地忽略了具有明显价值取向的公共行政研究目标。”

唐蓉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总结里格斯理论局限性表现为:(1)行政生态研究法忽略了行政研究的最终价值与内涵,缺乏对政策价值以及为实现相关目标所应采取的行动的关心。(2)行政模型大都是基于直觉和先验的假设,在发展为一种解释性的理论时,受到了严重缺乏经验基础的阻碍。(3)忽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使其生态环境分析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唐兴霖教授则认为该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里格斯的行政理论模型源于西方国家,不能用作发展中国家分析;第二,里格斯的生态环境分析缺乏完整性,他只列举了五种生态因素加以分析,但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自然因素有所遗漏。

三、对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研究局限性的补充

综上所述,大部分学者认为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缺乏完整性上,即里格斯在研究中对自然因素未作任何分析。研究一个国家的行政时,由于自然因素与政府行政相互联系影响,在行政生态环境的构建中,自然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一方面,自然因素促使政府采取措施,出台政策、法律;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产生了影响。

自然因素在三种行政模式中的表现:(1)融合型行政模式。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互惠一重配”结构,在农业社会中,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同时科技水平也较为低下,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没有开发自然的条件,对于自然大多怀有敬畏之心,对于自然环境与其变化多为“顺应”的态度;相应地,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尚在自然自我调节的承受范围之内,包括自然灾害等在内的自然因素的变化也都是顺应自然规律的表现。(2)棱柱型行政模式。过渡型社会已初步实现社会的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呈现“集市—有限市场”的结构,“价格不可决”使得交换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在这种社会条件下,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呈现“矛盾”的关系。在工业迅速兴起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的诱惑促使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一旦开发过度即造成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类似“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等错误观念的盛行,更加激化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此时,自然因素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自然条件与环境愈发恶劣,自然资源的缺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3)衍射型行政模式。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呈现出一种高度分工与专业化的特征,同时,经济遵循价值规律进行运作。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均处于相对稳定、成熟的状态,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较为稳定,也能对其进行有序有度的开发;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自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渐完善,一方面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也对人为造成环境破坏的行为作出惩处,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景,人与自然地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衍射型工业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因素将呈现一种“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唐蓉.行政生态学视域下地方政府规模适度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5月.

[2] 唐兴霖.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评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3).

篇3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

Key words: eco-industrial;park;planning;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081-03

0 引言

生态型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s,EIP)是在工业生态学的基础上,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要求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规划建设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能量物质流动传递的方式将各类工厂企业联系起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生态流线,将一家工厂企业的产品或废弃物转化为另一家工厂企业的能量或原料,最终达到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废物的零排放等目标。本文就生态型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进行概述,并结合包头市生态铝业园区分析生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1 规划生态学

在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中,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是其建设的依据,而规划生态学则是其生态范畴内的规划指导和规范。规划生态学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开放性和动态原则、生态位原则(种群在群落中与其他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位置极其机能的关系)、限制因子原则、生态演替原则、生态平衡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原则、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

2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工业的主要形式,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生态学原理,在规划设计的原则指导下,按照规划步骤进行工业园区及其体系的规划设计。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循环性、链接性、多样性、高效性、地域性和进化性,而它的规划设计步骤则是调研、组建专家组、分析和明确指导思想、确定总体目标、分步骤建立任务(包括园区产业定位、企业选择或现有企业改造、生态链设计、园区集成系统方案、重点项目规划和分期实施等)、明确管理制度以及效益评估和监督等步骤组成。

3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目的旨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绿色循环设计、清洁防污生产、高效利用物质能源,并努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点。在生态原理和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生态工业园区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原料和废料处理成本、共享优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增强自身知名度和竞争力;使社区享受更清洁、高质量的环境,结束工业经济生产与环境质量的负相关情况;帮助政府增加税收、降低市政设施的总需求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区域污染,使资源能量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最终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更新。

4 实证研究——包头铝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4.1 园区基本情况 内蒙古包头铝业产业园区(如图1)位于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的东河区东南部,地处“呼包鄂金三角”核心区,北至丹拉高速公路,南至黄河二道坝,西起河北村以东,东至南绕城公路,总用地2843公顷。2003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创建,包头铝业新型生态工业园区成为环保部确定的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之一。

4.2 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 园区产业发展现状 铝业园区改变了粗犷的生产和原材料出售方式,以“铝电联营”为核心,通过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价值高的铝深加工项目,达到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业规模的效果。园区已引进了一批港台等地区的化成箔、铝轮毂等铝深加工企业,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实现。

4.2.2 园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2.2.1 产业结构简单 园区产业类型简单,规模较小,集聚效应不强,易受市场、价格和供需等因素的影响。故而园区应延伸产业链、加强企业转型升级、培育高科技产业,并使各类中小企业多元发展,形成动态的产业链形式,以增强园区抵抗风险的能力。

4.2.2.2 建设资金不足 园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园区部分用地尚处于未被征收的情况,而这些用地已将部分建成地分割开来,导致用地联系不紧密以及影响企业用地建成规模等情况。而随着征地费用的逐年上升,资金不足导致此类问题悬而未决;②修路、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逐年开展,但仍有部分地区未实施七通一平;③一些公共服务性建筑及设施也尚未实施建设;④对于驻园企业的优惠和鼓励性支出也非常有限。

4.2.2.3 缺少公共服务设施 园区也是独立的生活社区,工作生活于园区之中的工人也需要一定的休闲娱乐场所,加之园区距市中心较远,故而园区内部应增设相应的文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只有园区内部环境质量升级,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的园区的建设中去。

4.2.2.4 缺乏企业孵化器 企业孵化器是指能够为企业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并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顺利成长。企业孵化器对于园区企业的成长、员工的培养和人才的募集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有利于园区与本地高校的合作联系,为园区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

4.2.2.5 铁路阻碍南北用地联系 京包铁路横贯东西,阻碍南北联系,且南北路只有四个涵洞,宽度高度均不能满足货车通行,无法满足货运要求必然会阻断生态工业园区的南北联系,进而影响工业生产链的连续性。所以,提高铁路用地的通行能力,建立桥涵、隧道或者迁移铁路,使南北用地加强联系也是很关键的。

4.2.2.6 环境质量有待提升 园区白银湖一带的整体环境较差,亟待开发和治理,以提高园区的整体环境和本地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4.3 园区的规划 针对以上问题,包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包头生态工业(铝业)园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园区本地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制定了以下园区规划(如图2)。

4.3.1 园区定位 规划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基于铝电联营,建设以铝业为主的高科技、高产值、低污染,以发展电力、铝深加工及环保建材等相关产业为重点产业选择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区。

根据园区的产业链图(如图3),园区将形成五类功能的空间布局:铝业工业区、建材工业区、综合工业区、管理及技术服务区及生活服务区。

4.3.2 设计目标 园区设计旨在建设铝电联营的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工业化辐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并创造良好的景观,打造现代化的生态园区。

4.3.3 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整个园区用地的骨骼框架,它直接决定了园区的本质以及内在联系。园区的空间结构可以归纳为“一核、一心、一轴、三带、五区”。“一核”为管理服务区,是园区的行政管理中心; “一心”是指生态绿化公园,它是园区绿化建设的“心脏”; “一轴”是园区主要交通干道,也是园区的主要景观轴;“三带”为沿着三条对外交通轴线设计的绿化隔离景观带;“五区”是园区的五个功能区,分别为建材工业区、铝业工业区、综合工业区、管理及技术服务区及生活区。

4.3.4 用地布局规划 用地布局规划包括产业用地、管理及技术服务用地和生活区用地,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及技术服务用地不仅用于园区的办公、金融活动及信息管理,还可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部门的入驻。

4.3.5 综合交通规划 根据园区的结构形态、工业性质和交通设施水平,规划的交通发展模式以自行车和通勤车为主,并适当发展出租车和公交车。园区内主干道红线宽度分别为40米和30米,40米道路为“三块板”形式,其他30米道路为“一块板”形式。次干道红线宽度22米,采用“一块板”形式。支路红线宽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15-20米之间。

4.3.6 绿地系统规划 (如图4) 园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包括生态绿地、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其中,生态绿地主要布置在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周围,并禁止在其中进行城市建设,它以保留现有植被为主,确保园区整体的绿化生态环境;公共绿地包括园区内的中央公园、绿化广场及街区绿地等;防护绿地包括重工业用地和周围其他用地之间的绿化隔离带、沿高压走廊形成的防护绿地和铁路两侧各50米宽的防护绿带。

园区对绿化景观的重视、对交通用地的详细规划。不仅将解决园区存在的用地联系及环境问题,其多元的用地设置,也为各类企业的入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合理的规划不仅提高了园区的形象,更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以规划生态学、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等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能有效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工业园区将成为未来工业园主要的发展方向,并带来更多可喜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乔琪.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篇4

一、外语教育的“生态危机”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发展,人类在享受着工业、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富足、便利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减少、资源匮乏、生态破坏等生态危机。浅层次来看,这些危机似乎只是表面问题,但实际上,这一生态危机已经涉及到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等更深层次的根本问题之上,其中就包括教育。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产生于工业文明时代,不可否认,在工业社会初期,现代教育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现代教育逐渐暴露出许多与自然不和谐的因素,首当其冲的一点就是表现在其功利性方面。因为,以工业文明为发展基础的现代教育,毫无疑问宣扬的是工业文明价值观。也就是说,对外,现代教育“主要张扬了它的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功利价值,从而成为发展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成为现代人类破坏性地开展和利用身外自然的因素”。而从对内来看,教育在主宰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功利性地片面开发人类、主宰人类自身。如此的现代教育自身陷入生态危机、同时使得接受现代教育的人类也陷入自身的生态危机,就不足为奇了。

教育生态危机表现在我国的外语教育上,同样十分严重。例如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尽管从2003年开始已进行了十多年,但以大学英语四六级为指挥棒而进行的“应试”教育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毫无疑问,这种外语教育将使得学生片面畸形发展,更谈不上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同样的危机也表现在外语专业的教学之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为迎合市场的需要,近年来各高校的外语专业兴起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热,其培养模式主要有“‘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等等。事实上,这样的培养模式除了在少数几所高校获得成功以外,大多数高校外语专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标准来看……缺乏应有的语言文学知识底蕴;从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来看,由于其专业知识积累不够,以及师资跟不上等原因,专业知识比不上专门院系的毕业生……因而没有任何学科特色和优势。”也因此,外语教育界的生态危机已到了不得不让我们重视的地步了。事实上,近十多年来,我国外语界的各位同仁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外语专业的专业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些努力主要集中在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探讨之上。诚然,这些努力为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质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努力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外语教育生态失衡的局面。究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外语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学科属性和地位不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不定不但将使得教学研究不足和不受重视。而且更进一步说来,学科属性不定还会直接影响研究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进而影响外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质量。因此,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笔者欲对业内人士所提出的构建一个外语教育学学科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索。

二、外语教育学科化建设的探索

事实上,提出建立一个外语教育学学科(TESOL/Educa

tion)的想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这些学者如张正东、章兼中、魏立明等或著书或论文,专门论述确立外语教育学或语言教育学学科地位。时至今日,辛广勤教授发表于《外语界》(2006年第4期)上的《大学英语是不是一门学科?――大学英语学科属性的宏观思考及其他》一文更是从学理上对外语教育学科的确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在他看来,“外语教育学的切分应是外语教育/学,而非外语/教育学”,它是一门“关于外语教育教学的科学,它以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研究外语教与学的一般规律、原理和方法,涉及政策规划、目标、大纲、教材、教学、评估、教学组织管理、教师教育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以提高整个外语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为根本目的。”也因此,根据我国现有的学位体系――“只有进入二级学科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他建议:“既有的二级学科‘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050211)如果研究方向同外语教学不直接相关,属基础研究,可以保持不变。如果直接同外语教学相关,应改为外语教育学或直接用TESOL/Education,并调整课程设置,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即把外语教育学提升为二级学科。除了师范院校已有的外语教育系,在有条件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单位,也设立TESOL/Educa

tion的硕士甚至博士点。”

我们都知道,学科对应的英文为discipline,《牛津英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A branch of learning or scholarly instruction”;而在《辞海》里,“学科”包含两层含义:(1)“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2)“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关于大学英语到底是不是一门学科的问题,学界已经进行过相关的热烈讨论。但从2007年所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来看,大学英语的定义已从2004年的“教师素质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的提法明确修改成了“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2007年以来,大学英语被明确定位为一门“课程”,而非学科。

的确,大学英语不是一门学科。如同蔡基刚教授所言:大学英语“缺少学科最起码的要素”――“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或知识系统”。也因此,他提出来建立一个“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体系,亦即分科英语(discipline-based English)。在他看来。分科英语是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语言教学,因而最能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也因此,他进一步指出未来外语教育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将外语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的确,分科英语对于改善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危机能起到一定作用,在此,笔者亦无意对ESP与EGP之间孰重孰轻进行辩论,但笔者认为,分科英语一方面将淡化外语专业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区别,而更重要的是“大学英语走向ESP的观点可能会把大学英语导入过于专业化的极端,其结果是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出现过度细分化的局面。”如此,“不仅满足不了英语学习者在学科面的拓展诉求,也会导致学术研究方向狭窄,整体效益低下等问题,引发学生的焦虑和倦怠情绪的滋生。”从而更进一步恶化外语教育的生态环境。

基于此,笔者赞同辛广勤教授的观点,并试图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对努力建设外语教育学学科进行进一步探索。

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外语教育学科化建设的探索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由词根“oikos”和“

logos”组成,其中,“oikos”表示家或者住所,“logos”表示学问、学科,因此,生态学即是研究“家或住所的科学”。“依据生态学的观点,生态主义把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一切事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它具有“动态性、流动性和活力性”等特征。

将生态学思想引入进教育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1976年,随着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在其《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之后,“教育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毫无疑问,这是人类对生态环境进行的深刻反思,也是人类对自身的生存方式及思维模式的反思。以教育生态学的特点来反观外语教育学,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生态学对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影响。

首先,是教育生态学的整体观对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的确,在生态世界观里,“世界是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活的生态系统,是由事务间动态的、非线性的、永无止境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呈现为一个不可机械分割的有机整体。”以此整体性来观察外语教育系统,我们可以发现,组成外语教育系统的各个因子,即教师、学生、教育环境、教育手段等之间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具体说来,这种整体性不但表现在整个外语教育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的生态整体,同时还表现在其各个因子之上。首先,在该系统中,学生是最重要的生态主体。要知道,外语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语言工具性一面的知识性获得,更重要的是还应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有机体,有其个性化的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外语教学时,不单要设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还不应忽视情感目标;不单要注重语言工具性知识的授予,更不应忽视语言人文性的一方面……如此,才有可能赋予学生完整的外语生态教育。其次,在生态化的外语教育系统中,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即从传统的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不对等的关系上转变成了平等对话、互惠互利的生态关系。

其次,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交互性也将促进外语教育学科的发展。的确,如同生态系统的发展总是处于内外因子共同作用之下一样,外语教育学科不仅强调课内与课外、教材与现实的联系与互动,也更主张应突破外语的界限,加强相邻知识或性质相近学科间的整合,即跨学科或超学科的互动。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外语界的同仁也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在笔者看来,从横向上看,我们应在每个阶段的英语教学都把EGP与ESP或EAP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构设一个选修课与必修课平衡、EGP与ESP课程平衡、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平衡的课程模式。而从纵向上来说,则可以采取“英语+X(专业英语)+Y(专业知识)”的模式,使大学英语向其他学科,如语言学、计算机等学科渗透,与专业英语、学生各自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

总之,要改变外语教育生态失衡的现状,首先要调整外语教学内部的生态环境,因为只有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实现各因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从而达到整体相关性与动态平衡性的统一。其次,在对外方面,则应该突破“外语”这一单一学科的限制,强调与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交流互动,兼容并蓄,从而实现开放性与交互性的辩证统一,最终为实现外语教育学科化作出努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