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8: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业生态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1物质能量的转化流动和工业代谢物质流通常有木质流、水土养分流以及非木质生物流,这些物质流的转换与流动都是通过能量来完成。我们可以通过木质流图的方式来反映采运作业的整个过程,可以进行量化的分析资源效率与环境承载力,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对比进行分析,我们对物质流以及能量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的发现采运作业系统过程的代谢本质,这就为森林伐区的作业系统、物质流量转化的周期可以有更为科学的评价。
1.2生命周期评价工业森林采运作业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矩阵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目标为伐木、采集、造材、尾料处理、运输等程序的生命周期,而后在对此过程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空气环境、水源以及可再生资源等生态影响作量化对比分析。这对于我们研究更为先进的采运作业模式与技术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依据。
1.3清洁化生产在森林采伐作业中,对于如何减少能耗、降低危害、控制对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作业过程中因地制宜,选择最环保,最高效的手段。通过对伐区的作业流程设计、环保测评、持续发展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将资源利用达到最合理化,使生产更清洁化。
1.4物质减量化通过合理的采伐技术、严格的造材标准和出材率、余料的合理利用等方方面,针对过程中的物质减量化,我们应当从降低能耗、按需采伐、减少对地表的损坏/提升作业质量等问题着手,节约资源与能源。
1.5生态效率在我们对采运系统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绩效方面,最为有效的衡量办法就是通过生态效率去评判,这对于采运作业方式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生态效率的评价包含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两项内容。经济绩效包括作业生产率、人员设备成本、木材成品价值等,环境绩效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等内容,在采运作业过程中,做到物质减量化、能源低碳环保、生产过程清洁化,运用最为先进的技术,这对于系统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里格斯行政生态学主要理论
里格斯在《行政生态学》(1961年)一书中将行政生态学定义为“自然以及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科学。他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化社会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社会三种基本社会形态,里格斯分别对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以及政治构架五种行政生态要素与公共行政的关系对三种基本社会形态的行政系统进行了“结构—功能”分析,进而提出三种行政模式:
(一)融合型行政模式。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即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功能扩散的社会”社会结构混沌未分,在这样的行政环境下,行政行为与经济、政治、立法等社会行为混杂,不存在专业化的行政机构,行政效率极为低下。
(二)衍射型行政模式。与现代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为衍射型行政模式。与传统农业社会的融合型行政模式相比,现代工业社会是“功能专一性的”社会,存在着细致、明确的社会分工,与此相适应,其行政机构也有明确细致的分工,不同机构各司其职,讲求行政效率与科学性,且通过法治而非人治来维系社会运行。
(三)棱柱型行政模式。与过渡社会相适应的是棱柱型行政模式。过渡性使其兼具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特征。在里格斯看来,在了解社会形态的基础上,利用上述三种行政模式的理论几乎可以解释所有社会中的行政行为。
二、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的局限性
丁煌教授在其著述中提到:“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在某些方面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他热衷于模式的建构,而缺乏对整个行政生态环境作系统完整的考察,进而使其理论有‘挂一漏万’之嫌;过于追求术语的新奇,而忽视了其理论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为建立一种所谓价值中立的行政生态模式理论,而不符合实际地忽略了具有明显价值取向的公共行政研究目标。”
唐蓉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总结里格斯理论局限性表现为:(1)行政生态研究法忽略了行政研究的最终价值与内涵,缺乏对政策价值以及为实现相关目标所应采取的行动的关心。(2)行政模型大都是基于直觉和先验的假设,在发展为一种解释性的理论时,受到了严重缺乏经验基础的阻碍。(3)忽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使其生态环境分析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唐兴霖教授则认为该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里格斯的行政理论模型源于西方国家,不能用作发展中国家分析;第二,里格斯的生态环境分析缺乏完整性,他只列举了五种生态因素加以分析,但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自然因素有所遗漏。
三、对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研究局限性的补充
综上所述,大部分学者认为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缺乏完整性上,即里格斯在研究中对自然因素未作任何分析。研究一个国家的行政时,由于自然因素与政府行政相互联系影响,在行政生态环境的构建中,自然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一方面,自然因素促使政府采取措施,出台政策、法律;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产生了影响。
自然因素在三种行政模式中的表现:(1)融合型行政模式。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互惠一重配”结构,在农业社会中,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同时科技水平也较为低下,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没有开发自然的条件,对于自然大多怀有敬畏之心,对于自然环境与其变化多为“顺应”的态度;相应地,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尚在自然自我调节的承受范围之内,包括自然灾害等在内的自然因素的变化也都是顺应自然规律的表现。(2)棱柱型行政模式。过渡型社会已初步实现社会的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呈现“集市—有限市场”的结构,“价格不可决”使得交换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在这种社会条件下,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呈现“矛盾”的关系。在工业迅速兴起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的诱惑促使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一旦开发过度即造成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类似“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等错误观念的盛行,更加激化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此时,自然因素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自然条件与环境愈发恶劣,自然资源的缺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3)衍射型行政模式。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呈现出一种高度分工与专业化的特征,同时,经济遵循价值规律进行运作。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均处于相对稳定、成熟的状态,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较为稳定,也能对其进行有序有度的开发;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自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渐完善,一方面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也对人为造成环境破坏的行为作出惩处,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景,人与自然地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衍射型工业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因素将呈现一种“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唐蓉.行政生态学视域下地方政府规模适度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5月.
[2] 唐兴霖.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评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3).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
Key words: eco-industrial;park;planning;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081-03
0 引言
生态型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s,EIP)是在工业生态学的基础上,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要求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规划建设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能量物质流动传递的方式将各类工厂企业联系起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生态流线,将一家工厂企业的产品或废弃物转化为另一家工厂企业的能量或原料,最终达到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废物的零排放等目标。本文就生态型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进行概述,并结合包头市生态铝业园区分析生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1 规划生态学
在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中,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是其建设的依据,而规划生态学则是其生态范畴内的规划指导和规范。规划生态学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开放性和动态原则、生态位原则(种群在群落中与其他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位置极其机能的关系)、限制因子原则、生态演替原则、生态平衡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原则、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
2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工业的主要形式,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生态学原理,在规划设计的原则指导下,按照规划步骤进行工业园区及其体系的规划设计。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循环性、链接性、多样性、高效性、地域性和进化性,而它的规划设计步骤则是调研、组建专家组、分析和明确指导思想、确定总体目标、分步骤建立任务(包括园区产业定位、企业选择或现有企业改造、生态链设计、园区集成系统方案、重点项目规划和分期实施等)、明确管理制度以及效益评估和监督等步骤组成。
3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目的旨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绿色循环设计、清洁防污生产、高效利用物质能源,并努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点。在生态原理和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生态工业园区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原料和废料处理成本、共享优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增强自身知名度和竞争力;使社区享受更清洁、高质量的环境,结束工业经济生产与环境质量的负相关情况;帮助政府增加税收、降低市政设施的总需求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区域污染,使资源能量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最终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更新。
4 实证研究——包头铝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4.1 园区基本情况 内蒙古包头铝业产业园区(如图1)位于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的东河区东南部,地处“呼包鄂金三角”核心区,北至丹拉高速公路,南至黄河二道坝,西起河北村以东,东至南绕城公路,总用地2843公顷。2003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创建,包头铝业新型生态工业园区成为环保部确定的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之一。
4.2 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 园区产业发展现状 铝业园区改变了粗犷的生产和原材料出售方式,以“铝电联营”为核心,通过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价值高的铝深加工项目,达到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业规模的效果。园区已引进了一批港台等地区的化成箔、铝轮毂等铝深加工企业,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实现。
4.2.2 园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2.2.1 产业结构简单 园区产业类型简单,规模较小,集聚效应不强,易受市场、价格和供需等因素的影响。故而园区应延伸产业链、加强企业转型升级、培育高科技产业,并使各类中小企业多元发展,形成动态的产业链形式,以增强园区抵抗风险的能力。
4.2.2.2 建设资金不足 园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园区部分用地尚处于未被征收的情况,而这些用地已将部分建成地分割开来,导致用地联系不紧密以及影响企业用地建成规模等情况。而随着征地费用的逐年上升,资金不足导致此类问题悬而未决;②修路、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逐年开展,但仍有部分地区未实施七通一平;③一些公共服务性建筑及设施也尚未实施建设;④对于驻园企业的优惠和鼓励性支出也非常有限。
4.2.2.3 缺少公共服务设施 园区也是独立的生活社区,工作生活于园区之中的工人也需要一定的休闲娱乐场所,加之园区距市中心较远,故而园区内部应增设相应的文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只有园区内部环境质量升级,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的园区的建设中去。
4.2.2.4 缺乏企业孵化器 企业孵化器是指能够为企业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并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顺利成长。企业孵化器对于园区企业的成长、员工的培养和人才的募集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有利于园区与本地高校的合作联系,为园区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
4.2.2.5 铁路阻碍南北用地联系 京包铁路横贯东西,阻碍南北联系,且南北路只有四个涵洞,宽度高度均不能满足货车通行,无法满足货运要求必然会阻断生态工业园区的南北联系,进而影响工业生产链的连续性。所以,提高铁路用地的通行能力,建立桥涵、隧道或者迁移铁路,使南北用地加强联系也是很关键的。
4.2.2.6 环境质量有待提升 园区白银湖一带的整体环境较差,亟待开发和治理,以提高园区的整体环境和本地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4.3 园区的规划 针对以上问题,包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包头生态工业(铝业)园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园区本地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制定了以下园区规划(如图2)。
4.3.1 园区定位 规划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基于铝电联营,建设以铝业为主的高科技、高产值、低污染,以发展电力、铝深加工及环保建材等相关产业为重点产业选择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区。
根据园区的产业链图(如图3),园区将形成五类功能的空间布局:铝业工业区、建材工业区、综合工业区、管理及技术服务区及生活服务区。
4.3.2 设计目标 园区设计旨在建设铝电联营的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工业化辐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并创造良好的景观,打造现代化的生态园区。
4.3.3 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整个园区用地的骨骼框架,它直接决定了园区的本质以及内在联系。园区的空间结构可以归纳为“一核、一心、一轴、三带、五区”。“一核”为管理服务区,是园区的行政管理中心; “一心”是指生态绿化公园,它是园区绿化建设的“心脏”; “一轴”是园区主要交通干道,也是园区的主要景观轴;“三带”为沿着三条对外交通轴线设计的绿化隔离景观带;“五区”是园区的五个功能区,分别为建材工业区、铝业工业区、综合工业区、管理及技术服务区及生活区。
4.3.4 用地布局规划 用地布局规划包括产业用地、管理及技术服务用地和生活区用地,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及技术服务用地不仅用于园区的办公、金融活动及信息管理,还可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部门的入驻。
4.3.5 综合交通规划 根据园区的结构形态、工业性质和交通设施水平,规划的交通发展模式以自行车和通勤车为主,并适当发展出租车和公交车。园区内主干道红线宽度分别为40米和30米,40米道路为“三块板”形式,其他30米道路为“一块板”形式。次干道红线宽度22米,采用“一块板”形式。支路红线宽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15-20米之间。
4.3.6 绿地系统规划 (如图4) 园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包括生态绿地、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其中,生态绿地主要布置在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周围,并禁止在其中进行城市建设,它以保留现有植被为主,确保园区整体的绿化生态环境;公共绿地包括园区内的中央公园、绿化广场及街区绿地等;防护绿地包括重工业用地和周围其他用地之间的绿化隔离带、沿高压走廊形成的防护绿地和铁路两侧各50米宽的防护绿带。
园区对绿化景观的重视、对交通用地的详细规划。不仅将解决园区存在的用地联系及环境问题,其多元的用地设置,也为各类企业的入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合理的规划不仅提高了园区的形象,更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以规划生态学、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等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能有效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工业园区将成为未来工业园主要的发展方向,并带来更多可喜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乔琪.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一、外语教育的“生态危机”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发展,人类在享受着工业、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富足、便利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减少、资源匮乏、生态破坏等生态危机。浅层次来看,这些危机似乎只是表面问题,但实际上,这一生态危机已经涉及到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等更深层次的根本问题之上,其中就包括教育。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产生于工业文明时代,不可否认,在工业社会初期,现代教育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现代教育逐渐暴露出许多与自然不和谐的因素,首当其冲的一点就是表现在其功利性方面。因为,以工业文明为发展基础的现代教育,毫无疑问宣扬的是工业文明价值观。也就是说,对外,现代教育“主要张扬了它的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功利价值,从而成为发展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成为现代人类破坏性地开展和利用身外自然的因素”。而从对内来看,教育在主宰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功利性地片面开发人类、主宰人类自身。如此的现代教育自身陷入生态危机、同时使得接受现代教育的人类也陷入自身的生态危机,就不足为奇了。
教育生态危机表现在我国的外语教育上,同样十分严重。例如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尽管从2003年开始已进行了十多年,但以大学英语四六级为指挥棒而进行的“应试”教育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毫无疑问,这种外语教育将使得学生片面畸形发展,更谈不上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同样的危机也表现在外语专业的教学之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为迎合市场的需要,近年来各高校的外语专业兴起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热,其培养模式主要有“‘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等等。事实上,这样的培养模式除了在少数几所高校获得成功以外,大多数高校外语专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标准来看……缺乏应有的语言文学知识底蕴;从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来看,由于其专业知识积累不够,以及师资跟不上等原因,专业知识比不上专门院系的毕业生……因而没有任何学科特色和优势。”也因此,外语教育界的生态危机已到了不得不让我们重视的地步了。事实上,近十多年来,我国外语界的各位同仁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外语专业的专业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些努力主要集中在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探讨之上。诚然,这些努力为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质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努力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外语教育生态失衡的局面。究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外语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学科属性和地位不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不定不但将使得教学研究不足和不受重视。而且更进一步说来,学科属性不定还会直接影响研究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进而影响外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质量。因此,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笔者欲对业内人士所提出的构建一个外语教育学学科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索。
二、外语教育学科化建设的探索
事实上,提出建立一个外语教育学学科(TESOL/Educa
tion)的想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这些学者如张正东、章兼中、魏立明等或著书或论文,专门论述确立外语教育学或语言教育学学科地位。时至今日,辛广勤教授发表于《外语界》(2006年第4期)上的《大学英语是不是一门学科?――大学英语学科属性的宏观思考及其他》一文更是从学理上对外语教育学科的确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在他看来,“外语教育学的切分应是外语教育/学,而非外语/教育学”,它是一门“关于外语教育教学的科学,它以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研究外语教与学的一般规律、原理和方法,涉及政策规划、目标、大纲、教材、教学、评估、教学组织管理、教师教育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以提高整个外语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为根本目的。”也因此,根据我国现有的学位体系――“只有进入二级学科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他建议:“既有的二级学科‘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050211)如果研究方向同外语教学不直接相关,属基础研究,可以保持不变。如果直接同外语教学相关,应改为外语教育学或直接用TESOL/Education,并调整课程设置,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即把外语教育学提升为二级学科。除了师范院校已有的外语教育系,在有条件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单位,也设立TESOL/Educa
tion的硕士甚至博士点。”
我们都知道,学科对应的英文为discipline,《牛津英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A branch of learning or scholarly instruction”;而在《辞海》里,“学科”包含两层含义:(1)“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2)“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关于大学英语到底是不是一门学科的问题,学界已经进行过相关的热烈讨论。但从2007年所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来看,大学英语的定义已从2004年的“教师素质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的提法明确修改成了“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2007年以来,大学英语被明确定位为一门“课程”,而非学科。
的确,大学英语不是一门学科。如同蔡基刚教授所言:大学英语“缺少学科最起码的要素”――“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或知识系统”。也因此,他提出来建立一个“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体系,亦即分科英语(discipline-based English)。在他看来。分科英语是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语言教学,因而最能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也因此,他进一步指出未来外语教育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将外语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的确,分科英语对于改善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危机能起到一定作用,在此,笔者亦无意对ESP与EGP之间孰重孰轻进行辩论,但笔者认为,分科英语一方面将淡化外语专业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区别,而更重要的是“大学英语走向ESP的观点可能会把大学英语导入过于专业化的极端,其结果是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出现过度细分化的局面。”如此,“不仅满足不了英语学习者在学科面的拓展诉求,也会导致学术研究方向狭窄,整体效益低下等问题,引发学生的焦虑和倦怠情绪的滋生。”从而更进一步恶化外语教育的生态环境。
基于此,笔者赞同辛广勤教授的观点,并试图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对努力建设外语教育学学科进行进一步探索。
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外语教育学科化建设的探索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由词根“oikos”和“
logos”组成,其中,“oikos”表示家或者住所,“logos”表示学问、学科,因此,生态学即是研究“家或住所的科学”。“依据生态学的观点,生态主义把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一切事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它具有“动态性、流动性和活力性”等特征。
将生态学思想引入进教育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1976年,随着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在其《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之后,“教育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毫无疑问,这是人类对生态环境进行的深刻反思,也是人类对自身的生存方式及思维模式的反思。以教育生态学的特点来反观外语教育学,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生态学对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影响。
首先,是教育生态学的整体观对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的确,在生态世界观里,“世界是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活的生态系统,是由事务间动态的、非线性的、永无止境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呈现为一个不可机械分割的有机整体。”以此整体性来观察外语教育系统,我们可以发现,组成外语教育系统的各个因子,即教师、学生、教育环境、教育手段等之间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具体说来,这种整体性不但表现在整个外语教育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的生态整体,同时还表现在其各个因子之上。首先,在该系统中,学生是最重要的生态主体。要知道,外语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语言工具性一面的知识性获得,更重要的是还应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有机体,有其个性化的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外语教学时,不单要设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还不应忽视情感目标;不单要注重语言工具性知识的授予,更不应忽视语言人文性的一方面……如此,才有可能赋予学生完整的外语生态教育。其次,在生态化的外语教育系统中,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即从传统的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不对等的关系上转变成了平等对话、互惠互利的生态关系。
其次,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交互性也将促进外语教育学科的发展。的确,如同生态系统的发展总是处于内外因子共同作用之下一样,外语教育学科不仅强调课内与课外、教材与现实的联系与互动,也更主张应突破外语的界限,加强相邻知识或性质相近学科间的整合,即跨学科或超学科的互动。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外语界的同仁也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在笔者看来,从横向上看,我们应在每个阶段的英语教学都把EGP与ESP或EAP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构设一个选修课与必修课平衡、EGP与ESP课程平衡、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平衡的课程模式。而从纵向上来说,则可以采取“英语+X(专业英语)+Y(专业知识)”的模式,使大学英语向其他学科,如语言学、计算机等学科渗透,与专业英语、学生各自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
总之,要改变外语教育生态失衡的现状,首先要调整外语教学内部的生态环境,因为只有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实现各因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从而达到整体相关性与动态平衡性的统一。其次,在对外方面,则应该突破“外语”这一单一学科的限制,强调与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交流互动,兼容并蓄,从而实现开放性与交互性的辩证统一,最终为实现外语教育学科化作出努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39-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简称北航北海学院)于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5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该专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以生态规划为指导进行跨专业人才培养,开设有园林植物学、生态学原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等生态学基础课程。从2008年开始开设规划生态学和建筑生态学课程,是国内唯一开设这两门课程的院校。2012年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获广西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其中《规划生态学》是该立项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目前已有自编的《规划生态学》(于2009年1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该教材获广西区优秀教材立项和本校优秀教材项目立项,并且该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
1 《规划生态学》课程定位与目标
1.1 课程定位
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生态学背景,以能力为核心,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职业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服务于广西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全国各地。《规划生态学》课程涉及生态学和规划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等内容,强调以生态学理论来指导规划,是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1]
1.2 课程目标
《规划生态学》课程以实际工作中的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与城乡规划相关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剖析规划项目中存在的生态不合理性,详尽系统的介绍怎样将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城乡规划中编制符合生态学发展规律的项目规划。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规划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能够将生态学和城乡规划结合起来,制定以生态为前提和导向的科学规划。
2 《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教学内容
《规划生态学》理论课时为32学时,在城市生态学、普通生态学、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先修生态学基础课程上展开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引论、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三大部分,共16章,详见表1。
该课程的难点在于生态学的哪些理论和技术方法可用以指导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以及相关的生态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城乡规划怎样应用。课程结合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在后续的传统村落调研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村落的调研,应用规划生态学的理论对传统村落进行生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态规划的技术与方法,编制传统村落修复性规划方案,以体现专业特色,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师资队伍
该门课程的教学师资队伍由1~2名主讲教师和1~2名辅讲教师组成,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配置方面较为合理。课程教师责任感强、专业知识精通、团队协作精神好,形成较为稳定合理的专业梯队。在长期的教学中,由1名教授或者副教授担任课程的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校年度的教学安排及科研情况,选取1~2名中青年优秀教师和课程负责人一起作为主讲教师,主讲教师需涉及城乡规划和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专业基础扎实,知识渊博,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根据学校及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采用传统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自导式(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3]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安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详见表2。
2.4 教学条件
(1)教材建设。
目前已有2009年12月出版的自编教材《规划生态学》,该教材是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推荐教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计划项目。虽然已经有自编教材,但是这不能满足城乡规划学于2011年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的需要。[4~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新近案例充实教材中案例部分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新近案例的引入需征得主讲教师的同意,并讨论后选择典型案例,作为以后课程的教授内容,同时也作为教材内容的更新和充实。
(2)教学参考资料建设。
北航北海学院每个学期都会根据教师对参考书和期刊征订申请,征订教学需要的参考书和期刊。因此,课程主讲教师在每个学期都可以向学校申请购买和征订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和学术期刊,以便于教师备课丰富教学内容。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近年来,《规划生态学》作为广西区城乡规划特色专业色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开展课程建设,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为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教学资源,同时也通过相关专业和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反馈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
(4)实践平台建设。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为纯理论课程,没有专业的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在今后相关课程设计和实训中开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规划生态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其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北航北海学院在校外一些传统村落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作为学生的活体教材。教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课程应用实例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训。
学校目前已建有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设计室、专业设计室、模型实验室、生态与园林实验室,配备有相关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规划生态学课程实践提供了实验条件和场所。
2.5 考核体制
考虑到《规划生态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摒弃以往只用期末考试来进行课程考核的形式,兼顾公平、公正,重新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课程考核分为笔试、课程论文或设计两部分。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规划生态学主要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课程论文或设计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主要体现学生对课程知识应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用两方面的考查,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够更好的达到课程教学预期目标。
3 《规划生态学》课程建设成效及改革
3.1 课程建设成效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已有2006级到2010级5届城市规划专业的400多学生上过这一课程,经过5年多的实践和探索,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主要有:(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对课程教授的内容和方法都比较认可,在课程教学评价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获得广泛好评,目前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还有不少学生考上香港大学和国外一些知名院校的研究生。(3)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能力的提升。通过课程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继续学习和深造,并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交流访问,加强国际交流和学习,引进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调动了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4)提升了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影响力。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到全国各地工作的毕业生把课程的思想带到了工作中;另一方面,考研继续学习的学生也把课程的思想和科研方法带到了学习科研中,这样就把这一特色课程的思想带到全国各地。此外,课程组的教师从事城乡规划项目编制或评审,在区域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3.2 课程改革
虽然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成效。(1)聘请城乡规划专家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或者开展讲座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此外,还可以邀请专家对学生完成的设计作业进行点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2)开展校园生态规划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应用规划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设计作品,参加全国学生设计大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3)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国外交流学习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与国外高校间的学生交流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也为学生以后出国留学打下基础。(4)丰富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该课程目前在其他高校没有开设,与此相关的书籍也很少,因此,参考资料相对来说比较缺乏,需要通过国内外交流学习以及网络等资源,进一步丰富参考资料。(5)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听取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评价,不断改进,建成校精品课程,也为以后广西区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申请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鹏飞,卿贵华.规划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6.
[2] 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3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引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简称北航北海学院)于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5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该专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以生态规划为指导进行跨专业人才培养,开设有园林植物学、生态学原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等生态学基础课程。从2008年开始开设规划生态学和建筑生态学课程,是国内唯一开设这两门课程的院校。2012年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获广西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其中《规划生态学》是该立项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目前已有自编的《规划生态学》(于2009年1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该教材获广西区优秀教材立项和本校优秀教材项目立项,并且该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
一、《规划生态学》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生态学背景,以能力为核心,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职业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服务于广西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全国各地。《规划生态学》课程涉及生态学和规划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等内容,强调以生态学理论来指导规划,是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1]
(二)课程目标
《规划生态学》课程以实际工作中的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与城乡规划相关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剖析规划项目中存在的生态不合理性,详尽系统的介绍怎样将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城乡规划中编制符合生态学发展规律的项目规划。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规划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能够将生态学和城乡规划结合起来,制定以生态为前提和导向的科学规划。
二、《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教学内容
《规划生态学》理论课时为32学时,在城市生态学、普通生态学、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先修生态学基础课程上展开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引论、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三大部分,共16章,详见表1。
表1 《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表
教学内容构成 教学章节及内容 学时数
一、引论 第1章 绪论 2
第2章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第3章 城市总规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第4章 详细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第5章 村庄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二、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 第6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基础理论一 2
第7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基础理论二 2
第8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一 2
第9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二 2
第10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三 2
三、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第11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镇体系中的应用 2
第12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2
第13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市详细规划中的应用 2
第14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 2
第15章 生态规划与设计 2
第16章 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评价 2
该课程的难点在于生态学的哪些理论和技术方法可用以指导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以及相关的生态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城乡规划怎样应用。课程结合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在后续的传统村落调研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村落的调研,应用规划生态学的理论对传统村落进行生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态规划的技术与方法,编制传统村落修复性规划方案,以体现专业特色,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师资队伍
该门课程的教学师资队伍由1-2名主讲教师和1-2名辅讲教师组成,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配置方面较为合理。课程教师责任感强、专业知识精通、团队协作精神好,形成较为稳定合理的专业梯队。在长期的教学中,由1名教授或者副教授担任课程的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校年度的教学安排及科研情况,选取1-2名中青年优秀教师和课程负责人一起作为主讲教师,主讲教师需涉及城乡规划和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专业基础扎实,知识渊博,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根据学校及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采用传统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自导式(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3]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安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详见表2。
表2 《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提要、教学方法及目的
教学章节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绪论:《规划生态学》课程开设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规划生态学》教材编写过程及现实价值。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城市总规案例、详细规划案例和村庄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规划案例,分析其符合生态学和不符合生态学规律之处,并针对不符合生态学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传统式
+案例式
+启发式 让学生明确课程开设的目的及意义;掌握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规划案例进行分析。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城乡规划相关生态学基础理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城乡规划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生态分析、生态规划与设计。 传统式
+研讨式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城乡规划中常用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中的应用。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评价。 传统式
+启发式
+案例式
+自导式 让学生理解如何将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城乡规划中,学会编制生态规划,并能对规划方案进行生态合理性评价。
(四)教学条件
1.教材建设
目前已有2009年12月出版的自编教材《规划生态学》,该教材是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推荐教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计划项目。虽然已经有自编教材,但是这不能满足城乡规划学于2011年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的需要。[4,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新近案例充实教材中案例部分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新近案例的引入需征得主讲教师的同意,并讨论后选择典型案例,作为以后课程的教授内容,同时也作为教材内容的更新和充实。
2.教学参考资料建设
北航北海学院每个学期都会根据教师对参考书和期刊征订申请,征订教学需要的参考书和期刊。因此,课程主讲教师在每个学期都可以向学校申请购买和征订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和学术期刊,以便于教师备课丰富教学内容。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近年来,《规划生态学》作为广西区城乡规划特色专业色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开展课程建设,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为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教学资源,同时也通过相关专业和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反馈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
4.实践平台建设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为纯理论课程,没有专业的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在今后相关课程设计和实训中开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规划生态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其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北航北海学院在校外一些传统村落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作为学生的活体教材。教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课程应用实例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训。
学校目前已建有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设计室、专业设计室、模型实验室、生态与园林实验室,配备有相关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规划生态学课程实践提供了实验条件和场所。
(五)考核体制
考虑到《规划生态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摒弃以往只用期末考试来进行课程考核的形式,兼顾公平、公正,重新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课程考核分为笔试、课程论文或设计两部分。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规划生态学主要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课程论文或设计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主要体现学生对课程知识应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用两方面的考查,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够更好的达到课程教学预期目标。
三、《规划生态学》课程建设成效及改革
(一)课程建设成效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已有2006级到2010级5届城市规划专业的400多学生上过这一课程,经过5年多的实践和探索,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主要有:(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对课程教授的内容和方法都比较认可,在课程教学评价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获得广泛好评,目前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还有不少学生考上香港大学和国外一些知名院校的研究生。(3)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能力的提升。通过课程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继续学习和深造,并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交流访问,加强国际交流和学习,引进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调动了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4)提升了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影响力。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到全国各地工作的毕业生把课程的思想带到了工作中,另一方面,考研继续学习的学生也把课程的思想和科研方法带到了学习科研中,这样就把这一特色课程的思想带到全国各地。此外,课程组的教师从事城乡规划项目编制或评审,在区域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课程改革
虽然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成效。(1)聘请城乡规划专家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或者开展讲座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此外,还可以邀请专家对学生完成的设计作业进行点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2)开展校园生态规划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应用规划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设计作品,参加全国学生设计大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3)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国外交流学习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与国外高校间的学生交流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也为学生以后出国留学打下基础。(4)丰富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该课程目前在其他高校没有开设,与此相关的书籍也很少,因此,参考资料相对来说比较缺乏,需要通过国内外交流学习以及网络等资源,进一步丰富参考资料。(5)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听取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评价,不断改进,建成校精品课程,也为以后广西区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申请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朱鹏飞,卿贵华.规划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6
[2]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30
25年前(1989年)的3月24日,在阿拉斯加William王子峡湾,驶向加利福尼亚的Exxon Valdez号触礁。41000m3的原油倾泻而出,覆盖了28000 km2的海域,2个月内随着海浪蔓延了1300海里的海岸线(2100千米)。由于事故地点偏远,只有直升机、小型飞机和小船能够到达,致使政府和工业界的评估及清污工作严重滞后。油污清理费用高达25亿美元。William王子峡湾生境多样,是阿拉斯加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峡湾,具有丰富的大马哈鱼、海獭、海豹和海鸟类群。事故之后,数以万计的动物死亡。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一样,它被认为是世界最大的环境灾难。
本书共有5部分17章。第1部分 导论和背景,含第1-2章:1.导论与背景介绍;2.原油泄漏效应和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的不同时段。第2部分 环境中的原油,含第3-8章:3.水体中的原油;4.海岸线原油污染调查;5.古代遗址和紧急预案:文化资源保护;6.海岸线原油污染的转归;7.用理论和数学模型研究水体的污染;8.海岸线原油清理:生物降解和生物治理。第3部分 生物学效应,含第9-15章:9.细胞色素酶(CYP1A)作为原油泄漏评估的生物标志物;10.对环境事故灾害效应和恢复效果的评估;11.海岸线生物群;12.油污对细磷大马哈鱼的影响;13.油污对太平洋鲱鱼的影响;14.多变环境中的油污和海鸟;15.对海獭等兽类动物的整体影响:埃克森・瓦尔迪兹油轮事故。第4部分 对原油泄漏效应和生物恢复的评估,含第16章:16.油污危害、意义及修复的生态学特征。第5部分 结论,含第17章:17.科技发展与油污治理:整体景况。
John A.Wiens博士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是国际著名的鸟类学家和生态学家。他的鸟类研究涉及鸟类半干旱生境、海洋鸟类、景观生态、洲际鸟类保护,发表了250余篇科学论文和数本专著。他曾经在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访学。他担任过国际景观生态学学会主席,现在是数个生态学杂志的编委。从1989年起一直关注埃克森・瓦尔迪兹油轮原油泄漏引发的生态问题。
本书适合生态保护、环境政策、石油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
魏玉保,博士生
1 前 言
景观生态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以来,逐步融合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长,将景观与区域资源、环境经营、管理结合,形成既突出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又有特色景观和生态过程的学科。景观生态学理论主要是利用生态学基本规律,将人工与自然结合,实现景观的动态生长和能量循环。依据生态学理论,景观规划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保证景观生态的完整性,多样性和连续性,形成“斑块——廊道——基质”完善的生态格局,实现生态景观的连续化和完整化。
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在旅游区,它主要指游客的各种消费场所,如景点、宿营地、旅馆等。从景观资源上讲,指自然景观或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如森林、湖泊、草地等。廊道是两边与基质有显著区别的狭带状土地,也可以说是带状斑块。主要起的作用是景观连接和景观分隔以及生物的迁移(通道)、过滤(阻隔)、栖息地等,主要包括:条形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基质是斑块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形式。一般指区域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社会特征。
西安城墙遗址公园,是为保护明城墙遗址主体而建立的公园,其主要最本质的目的是遗址的保护,同时为市民提供一个娱乐休闲的场所,然而在西安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其这种功能定位逐渐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的需求。论文从城墙遗址公园的现状研究入手,找出其问题所在,根据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构建出城墙遗址公园设计策略。
2 城墙遗址公园现状及存在问题
西安城墙遗址公园主要指的是环绕城墙,主要包括:明代城墙、护城河、环城林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公园(如图1),总面积1224ha。主要分为四个区域:东段结合团结水库改造,主要以水景、花卉区为主;南段以大兴路改造为契机,将建仿古民居群,中间是连片绿地;西段以直城门遗址展示为中心,在环城区域建设一些汉代景观;北段主要是绿地广场。环城公园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本文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及现状调研三种方式对城墙遗址公园的东南段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公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访 谈
对象:甲;年龄:71;性别:男;时间:2013,10,23,9:48am
我:老爷爷,在锻炼呀? 甲:额
我:你家离着远不远? 甲:不远,跑到这里就十来分钟
我:你们天都来呀? 甲:恩,差不多每天来2次
我:你一天都来这呆多长时间呀? 甲:呵呵,这个不确定,差不多2,3个钟头吧
我:你认为这个公园咋样? 甲:可以呀,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了,就是这些器材有些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像靠近我们那边就少
我:你认为公园还应该增加点什么呢? 甲:增加点器材
我:那老爷爷谢谢啊,我走了,你锻炼吧 甲:额
2.2 城墙遗址公园现状研究
通过对城墙遗址公园的现状调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问卷调研。
对城墙公园调研共发放300份问卷,有效问卷289份,通过对问卷整理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游客社会人口特征
遗址公园的旅游人群以21~40岁的群体为主,约占41%(如图2),主要来着周边,其中居住在500以外的游客最多,约占43%(如图3),游客数量周末明显增长。日常周边居民居多,以锻炼为主;周末较远的居民较多,以观景游玩为主。人们在园内主要进行健身、交谈、休息、跑步、打牌等活动,中老年人自发组织进行秦腔、豫剧等传统戏曲的演奏及弹唱。
(2)游客对公园的建议
在对公园的满意程度调研中,认为公园现有设施已经足够的游客约占13%(如表1)。同时大部分游客也反映出:公园设施欠缺,需增加且应形成体系。吸引游客来公园的主要原因是公园的环境宜人、景观优美,南段健身设施较多,适合人们锻炼身体。
2.3 主要存在的问题
2.3.1 规 划
遗址公园规划存在一系列问题:城墙遗址公园基于西安明城墙文化设计的,然而整个公园中城墙文化主题不够鲜明,缺乏对城墙文化的深层挖掘,没有文化氛围;特色不明显,与一般性的公园差别较小;遗址公园不同分区的识别度差,公园东南段可分为广场区、健身区、休闲区以及园林绿化区,但每个分区缺乏差异性;遗址公园的重要节点设置在城市主要道路旁边,造成交通不便和人们使用的不安全,有些区域的交通缺乏标志指示,路面崎岖不平;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如商店,安全设施不到位造成老人和小孩的使用不便。
2.3.2 环 境
遗址公园的环境较差:附近的污水随便向护城河排放,造成护城河脏物乱漂,气味难闻而且无人治理;河道全部被渠化(如图4),而且离河岸太高,没有任何亲水空间;公园内的锻炼设施分布过于集中,造成部分居民的使用不便,缺少居民的林下锻炼场所。
2.3.3 管 理
遗址公园管理不合理,遗址公园不同的区段分属不同的行政单位管理,造成各行政单位各自为政,缺少统一协调。
3 西安城墙遗址公园设计原则
3.1 原则之一: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遗产,主要有三种改造方式:保护,重建,改建。保护方式主要包括:完全保护,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目前主要采用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方式,最主要的途径是建立遗址公园,使遗产能够传承,避免静态的保护。
西安城墙遗址同样是通过建立城墙遗址公园,一方面保护古代的城墙,另一方面为周围的人们提供一个休闲,锻炼的场所。然而当今遗址的保护方法很多仍然只停留在物质实体的层面,缺乏对城墙脚下的居民生活氛围的保护欲营造,使城墙文化没有自身的归属感。因此城墙文化不仅包括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实体空间,还包括当地的自然面貌,民风民俗,社会生活等。从而真正实现西安城墙遗址的保护与传承。
3.2 原则之二:规划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规划不仅是一项技术手段,也是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其必然体现出管理的属性,对于遗址的保护,规划与管理同样重要。建立西安城墙遗址公园是城墙遗址传承的手段,而管理则是传承的保障。如果只重视规划,而无管理,则规划必然是空中楼阁。因此如果希望实现规划的目标,必须将规划与管理结合,对于西安城墙遗址公园应该是将管理与规划相结合,分区规划,统一管理,形成统一的有序的整体。
3.3 原则之三:生态性原则
在当今生态性规划设计越来越被人们接受,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西安城墙遗址公园生态性,不仅表现为景观的生态性,更应该包括文化的生态性,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古代遗址与当代利用融合,构建出生态性的遗址公园。论文参考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的构建手段,主要从构建廊道、斑块、基质三个方面入手。廊道一般呈现为线性通道,主要结合西安城墙遗址公园的文化、生态、休闲生活等方面构建复合型廊道;斑块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调控点和关键点,主要结合公园的不同场所空间进行设置,形成以城墙遗址为基础,城墙文化为主题,具有复合功能的生态性公园的基质。
4 西安城墙遗址公园设计策略
4.1 构建复合型廊道
西安城墙遗址公园作为遗址性质的公园,其应体现出多样的功能属性。通过构建复合型生态性廊道,将公园的不同功能属性整合于公园廊道之中,主要包括休闲廊道、文化廊道、生态廊道。
4.1.1 建立休闲廊道
西安城墙,长达13912m,呈线性空间,将公园的游玩、娱乐、健身等空间均质的融合于廊道之中,形成休闲廊道空间。这样便于城墙脚下的居民就近选择休闲空间,有效的减少交通空间,缓解交通问题。休闲廊道上设置不同休闲空间,同时结合其他廊道空间设计,其宽度不应小于7m。
4.1.2 建立文化廊道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古代军事构筑物,构成严密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这些体现城墙军事文化。利用这些遗址要素,确定文化主题,结合文化设施,融合城墙文化展示,教育等功能,形成具有特色的西安古城墙文化廊道。文化廊道有机结合其他廊道空间,其宽度不应小于7m。
4.1.3 建立生态廊道
古代护城河作为城市的防御,如今其防御功能逐渐消失,其渠化的堤岸和护坡,不仅需要定期的维护加固,还阻隔生物群落间的交流。公园设计时将水岸做成生态驳岸,结合景观节点.拓宽部分水面,采用“编笼装石”的护岸技术,打破,生硬的混凝土驳岸,并沿河分层种植水生植物,使护城河沿线形成生态廊道。生态廊道有机结合其他廊道空间进行设计,其宽度不应小于7m。
4.2 构建生态型斑块
斑块作为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构建生态型的斑块,主要是通过设计广场、公园节点、特色建筑以及绿化区实现人与自然,现代与传统间的交流,人与自然能量的闭合循环。对于广场应该注重广场的主题文化,一方面反映出广场的周边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根据城墙脚下土著民的生活特点,行为特征营造出地域性的广场空间。公园节点的设计注重节点的主题与联系;每个节点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以雕塑为设计元素,还是以建筑为主要形象,以及以现存遗址的保护形式等。对于绿化斑块要特别注意植物的配置,应该尽可能的利用本地的乡土植物,避免大量使用外来植物,一方面可以减少造价,另一方面体现本地的特色。
在遗址公园生态型斑块设计时,应该注意不同斑块的属性与形式,不同的斑块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斑块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设计手法和构建方法。
4.3 构建特色型基质
构建特色型基质指的主要是通过廊道、斑块的建设,构建出区别于其他的特色区域,对于构建西安城墙遗址公园特色基质,除了构建复合型廊道和生态型斑块,还需要从城墙脚下居民生活、社区风貌等人文环境方面入手。居民生活是特色形成的基因,需要传承与延续,西安城墙遗址公园需要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以培育和传承特色人文基因,构建出特色基质。
5 管理与教育
规划与管理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规划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规划管理的好坏。因此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为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机制设置的同时需要对人们进行教育,加大保护遗产,爱护环境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爱护遗产保护环境的认识。将规划,管理,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遗产保护保障系统。只有这样,规划的理念与目标才能得到实现。
6 结 语
西安城墙遗址公园的设立对城墙遗址的保护有很好的作用,同时为城市市民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锻炼休闲的场所。论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遗址公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引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廊道、斑块、基质三个方面提出遗址公园设计策略的建议,以期望真正实现遗址公园建设的目标,将城墙文化真正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俞孔坚.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东段)国际竞赛获奖方案介绍[J].中国园林,2003(19):11.
[2]李海燕,权东计.国内外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J].西北工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3]李海燕.大遗址价值评价体系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
[4]郑育林.遗址公园:大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的有效结合川[J].中国文化遗产,2009(4):35.
一、产业生态学概念的界定。目前,生态学理论在产业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属于环境科学,一个属于产业经济。环境科学领域的产业生态研究主要是把产业系统作为整个自然系统的一部分,研究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改善现有产业系统,设计新的产品生产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和服务。20世纪八十年代末,Robert Frosch和Nicolas Gallopoulos开展了“工业代谢”研究,旨在模拟生物新陈代谢和生态系统循环再生过程,认为可以建立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产业生态系统。他们在“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一文中正式提到了“产业生态学”这个概念。2003年Graedel和Allenby在《产业生态学》(第二版)中将产业生态学方法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面向环境的设计、生命周期评价及物质流能量流分析等,由此引发了生态工业园、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概念。
产业经济领域的产业生态研究则主要是在借鉴生态学的概念、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与理论,研究各种产业现象。当前,该领域的产业生态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郭宁、梁雄健认为,产业生态学也就是企业种群生态学,主要研究种群内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因子与企业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孟薇、钱省三则将产业组织学与生态学交叉融合产生的组织生态学定义为产业生态学。这就导致在一些文献中,有的学者分别用产业生态、组织生态、企业生态、商业生态系统等不同的术语来分析大致相同的研究对象,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概念混淆。生态学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的应用被称为组织生态学,Hannan和Freeman在1977年发表的论文“组织种群生态学”,是公认的组织生态学开山之作,其认为在一个特定边界内的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种群,同一个种群中的组织对环境依赖程度的不同影响着这些组织的活动方式。1990年Singh编辑的《组织演化:新方向》把组织生态学的中心任务定义为“对社会环境如何决定组织形态的产生与消亡率、组织的创建与死亡率,以及组织形态的变化率进行调查。”Baum在2002年出版的《组织指南》一书中,则按照组织内、组织和组织间三个层次对组织生态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各个专题未来研究的方向。针对企业这一类特定组织,企业生态学研究生态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除研究单个企业的作为外,还分析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包括企业种群生态学以及企业群落生态学。杨忠直在《企业生态学引论》中对企业生态学做了系统介绍和分析。1993年Jame F.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1996年在其专著《竞争的衰亡》中系统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进化的问题,力主共同进化。但商业生态系统研究属于战略管理领域,故不在本文的研究范畴之内。
大多数国内学者认为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应该涵盖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四大方面。据此,本文将产业生态学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来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分布、产业关联与产业环境的理论,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企业之间关系、产业之间及产业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区域产业分布;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
二、个体层次的产业生态学。借助企业与自然生命体之间的类比分析,学者们开始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来研究企业个体的生存发展问题,其研究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企业的成长与进化模型、企业如何获得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及其如何适应环境以及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等。如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马歇尔借鉴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对企业成长的解释中包含了对遗传、自然选择和生物多样性的分析。爱迪思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和老化同生物体一样,主要都是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的,并以此解释企业成长的内部动力学机制。
我国学者韩福荣、徐艳梅在《企业仿生学》一书中,对企业进化、企业生命周期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林瑞基对由兼并引发的组织生命问题、企业的市场退出问题等进行了分析,而郑如霞则采用生物分类的方法将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已知的生物现象作类比,依据其外在特征和组织功能的相似性,提出了描述产业特性及其分类的方法,并建立了中小企业追求成长的方向及生长和扩散的黏菌模型。值得一提的是,吴飞驰运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来阐述企业的性质,形成了企业的共生理论,指出从本质上说,企业就是人与人的一种权威共生的生存结构,从事专门的经济生产和交换,其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命令机制,以权威命令来指导人的行动,以命令和计划来配置资源。
三、种群层次的产业生态学。在组织生态学形成的早期,西方学者集中研究的是种群问题。具体而言,种群是由在一个特定边界内的、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的集合,即存在于特定系统中的组织形式。1992年Hannan和Carroll出版的《组织种群动力学:密度,合法化与竞争》对组织种群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实证与模拟分析,认为环境所能够提供的资源量有限,种群内的组织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展开资源竞争,并且因所占有的资源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出生率、变化率和消亡率,综合表现出不同的密度依赖性。所谓密度依赖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种群的规模对组织进入和退出种群的比率有影响,因为不同的进入和退出比率及其组合会使种群的规模发生不同方向的变化。而同时,不同的种群密度也会反作用于进入和退出过程,使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此保持种群和资源间的平衡。1995年Carroll和Hannan出版了《产业中的组织:战略、结构与选择》一书,对多种产业的演化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实证研究。
最近,国内学者罗珉在《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一书中,对种群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做了介绍。袁纯清则运用种群共生理论,分析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指出最优的金融共生模式是连续的、对称性互惠金融共生模式,提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最佳模式是以控股形式组建区域性的城市商业银行集团。在西方学者对于传统产业的种群生态研究已经取得若干成果的背景下,国内出现了一批研究高技术产业生存及发展状态的学者,如袁智德、宣国良从产业生态基本要素出发,概括了高科技产业种群基本特征,对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
四、群落层次的产业生态学。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的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使群落比单独一个种群存在时更加稳定。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产业集群的企业构成以及企业间关系与生态群落有类似之处。产业集群的生物学特征使一些学者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如仇保兴就借鉴了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小企业集群的生态研究,指出集群中的每一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才能保持集群的稳定。周浩以生态学中的Logistic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卫星式产业集群和网状产业集群的企业共生模式。何继善、戴卫明指出产业集群要保持生态平衡,集群内企业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形成功能完善的分工协作网络,保持与外界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
张艳辉则研究了生态群落演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指出群落演替是指群落依次取代的现象,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有规律、有方向的过程,区域的产业结构组成类似于自然界的生态群落构成,这种产业结构组成也可称之为产业生态群落,由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企业或产业构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样要遵循其固有规律,如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自然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群落在发展的同时都在改变环境条件,并创造着新的环境条件。环境的改变将越来越不利于本群落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却为下一个群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样,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也是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产物。产业结构处于不断演进、升级过程中,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从而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基础环境。
生态工程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门着眼于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能力的整合工程和技术,它根据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论原理去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在系统范围内获取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不同于传统末端治理的环境工程技术和单一部门内污染物最小化的清洁生产技术,生态工程强调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的系统组合、学科的边缘交叉和产业的横向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1,2]。
生态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以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结合系统工程最优化方法,以整体调控为手段,以人与自然协调关系为基础,高效和谐为方向,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一门新兴学科。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工程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长足的发展,成为中国生态学领先国际前沿的少数几个领域之一[1-3]。中国生态工程正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应用。生态工程的应用领域也从起初主要是农业生态工程和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扩展到多种生态产业,并且快速发展,因此对于专业生态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较旺盛[1]。《生态工程学》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可持续性社会发展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需求,但是生态工程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而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大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或者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导致教学质量低水平徘徊的问题。
加强实践教学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一直存在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这种倾向尽管在最近几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长期的惯性思维,外加办学资金的相对匮乏,导致教学经费尤其是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造成使用设备更新缓慢、实习经费多年无法增长,从事实践教学和管理的教师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实践教学只能在低水平徘徊。由此,也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不会或者懒于动手、毕业后无法适应实际工作要求的学生[4]。笔者认为,要提高本课程教学水平,保障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当前环境科学发展,环境保护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生态工程技术人才,应该从加强实践环节入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实践环节
在教学中大力引进多媒体、情景教学、模型教具、运行演示等教学方式。由于生态工程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生态工程建设常用的技术措施,生态工程建设主要模式,生态工程建设作业设计的方法、项目管理与施工管理,综合效益评价技术等,可以达到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教学效果。通过大量的实景图片、案例分析、设计模型的演示,结合治理保护措施与开发利用措施进行讲解,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意识[5]。
比如,指导学生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实例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教师可以举例中国传统无化肥、无公害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以及南方的桑基鱼塘种植模式,结合图片展示出“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物质循环过程。教学中如呈示“北京市首个大型养殖场沼气发电并网成功”的新闻报道,使学生感受到遵循科学原理设计、建造和操作的生态工程,已经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学生提出:设计沼气发电的过程中,应考虑当地气候和环境,同时兼顾资金投入、科学监管等社会性问题, 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和“整体性原理”[6]。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每次课前教师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寻找答案,并利用课堂开展相关内容的讨论、分析,此项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网络互动平台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平台存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开展预习、复习、答疑等,比如构建本课程网站,建立本课程讨论微博等。在互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层次渐进的引导、启发性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实验实践环节
开放实验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维空间和更多实验操作机会,无疑会大大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4]。将这样一种思路引入到生态工程学的教学当中来,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根据本学院特色,主要是依托本学院环境工程公共实验平台以及国家环境保护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对学生开展实验室开放实验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如下做法:
(1) 定时开放或预约开放。定时开放即由公共实验平台以及工程中心固定开放时间,进行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或自选的实验小课题。预约开放即由学生预先向公共实验平台或者工程中心提出申请,商定实验时间和内容。
(2) 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前须做好有关准备,如预先做好方案由指导老师审阅,根据实验需求学习使用相关仪器设备等。
(3) 学生完成实验项目后应向公共实验平台或者工程中心提交实验报告及小论文,实验室可推荐优秀论文到有关刊物发表,并对相关学生予以奖励。
三、社会项目实践环节
(一)社会调查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程需要,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在课余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学习[4]。教学中增加学生进行相关的生态工程项目的实地调研内容,安排学生参观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湖泊富营养化生态工程、农田防护林等,对其规划布局特点、造林树种、空间设计、各类生态工程体系配置和使用现状等有选择性地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并进行汇报总结。这类调查能明显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等能力。
(二)引进项目、建立基地进行教学和实习
在教学中与本学院老师的相关生态工程项目结合,建立基地,进行实地教学和实习,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方便地去了解生态工程运行过程和环节,可以打破原先只能在固定时间进行有限项目实习的弊端,让学生随着课程的进展随时去参观、认识; 进行实习时,可深入基地,进行完全现场环境的实践训练,也可向工程技术人员求教,真正接触实际工作过程,体会实际工程的特点和所学理论知识在工程中的使用价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效果。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政府部门及各行业流行的口号,以及论文、会议、报刊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术语。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前美国生态学会主席Judy Meyer博士曾指出生态工程是今后生态学发展重点的第一项;而美国AT&T公司技术环境部副总裁Hentry,B.B.博士称生态工程及生态产业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是实现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1]。生态工程课程教学承担着培养适应当前环境保护需求复合型高层次生态工程技术人才的艰巨任务,实践教学环节是当前高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素质人才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加强实践环节在生态工程学教学当中的应用,对于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生态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钦佩,安树青,颜京松.生态工程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08.
[2]杨京平.生态工程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5.
[3]李季,许艇.生态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8.
[4]范海燕,王玉吉.大学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0(2):33-35.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纵观人类城市的发展史,城市多选址于滨水区。这是因为河流能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并解决人们生活上对水的需求;而且滨水风光能让人们在精神生活上得到满足。然而,由于水患危害,又使人类不断地与洪水奋争。在这期间城市护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河流、防御洪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城市护岸景观也随城市护岸功能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主要有如下三个典型时期:
第一18世纪60年代以前(与自然相和谐的护岸景观)
当人类诞生后,直到伏羲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对洪水一直采取“躲避”的态度。到了神农时代,经济有所发展,为了避免洪水的侵害,人们开始采取主动的姿态,创造出了“潺”与“埋”的防洪方法。‘.潺”是“以柴木奎水”,“埋,,是奎土填筑。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植物、木和土石等天然材料进行护岸的建造。在我国,早在周代已有沟渠堤岸植树的制度。战国时,《管子》主张“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国外也有类似的记载,早在公元前28世纪,欧洲凯尔特人和伊里利来人采用柳枝编织篱笆的技术来进行防护。秦汉以后,一直到宋元,由于人们对水的性质认识不断深人,护岸的材料使用也更加丰富。这时出现了使用树枝、林秸、石头等捆扎而成材料作为护岸的材料。这种手法在我们现代叫做“柴枕法”。到了明清,据记载的护岸有抛石、柳树护岸、山石护岸与条石护岸。尤其出众的是明代刘天和总结堤岸植柳经验,归纳为“植柳六法响。在材料应用上,由于块石取材方便与自然易融合,一直应用在护岸建造当中。
这一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护岸形式以自然形态为主,遵循自然河岸形式来进行的。材料也多采用自然的山石、植物等材料,因此护岸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体现了天然弯曲的河道和丰富的植物群落,护岸表现为城市景观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具有良性的生态循环体系。
第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期(人工化的护岸景观)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的急速发展和经济的迅速膨胀,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定胜天的思想成为这一时期人类处理城市生态问题的普遍观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天平发生倾斜。这一时期人类对于城市护岸也采用了强制性的措施,利用高大硬质的防护堤遏制河水的侵扰,应用紧束河腰、裁直河道等措施来争取更多的城市用地化。造成城市的护岸景观环境遭到强烈的干扰,使其生态失衡、景色单调、亲水困难,同时蓄积了更大的洪水灾害和生态灾难。
第三20世纪早期至今(城市护岸的生态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