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6: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专业化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人民检察院抓好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使检察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才支持,但应当清醒的看到,检察官队伍的现状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检察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这一新的形势,检察官队伍建设要以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目标,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方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建立一支同“公平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相匹配的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
1、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体现。党的十六大对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方面,在强化法律监督、促进实现全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担负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最大的希望是司法公正,对司法机关最高的要求也是司法公正。要想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检察官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检察官队伍。
2、加强检察官专业化建设是检察工作的内在要求,是落实检察官法的内在要求,是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公正执法的客观需要,也是从根本上改革现行检察队伍管理模式、完善检察制度的重要途径。人民检察院承担着国家法律监督、审查批捕、提起公诉、打击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查处以及申诉、国家赔偿和民事抗诉等重要职能,肩负着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公平与正义的重任,这就需要检察官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司法经验,具有相当的知识背景和教育经历,必须接受统一的专业化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正司法、文明司法。检察机关做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其工作性质和规律要求检察官必须具有独特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走专业化之路。
3、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检察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愈加多样化,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出现,检察机关依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也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民检察院司法审查和检察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检察任务和队伍素质不适应的矛盾加剧,司法信誉和司法权威在更大范围内经受严峻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力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如剑拔弩张,迫在眉睫。
二、改革和完善检察官管理制度,实现检察官队伍的专业化。
1、建立检察官从业资格制度。长期以来,由于检察体制的原因,检察机关的人事、编制、工资经费都隶属于地方管理,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只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状况造成地方对检察机关的人事权享有绝对的决定权,在进人、录用、班子配备等人事审批和把关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如:98年以前检察机关大量工勤人员的流入等。虽然上级检察机关在进人审批上也有严格规定,但仍然是地方享有绝对权,上报、审批只是履行程序而已。这些状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检察官走专业化道路建设的步伐。因此,当务之急要严把检察官入口关,严格进人程序。要成为检察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在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符合检察官法的要求。检察官的录用必须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中择优选用。经省级人民检察院组织的统一测试、考核合格,此外还要经过检察机关的专业培训,才能取得任职资格。在选配检察机关领导干部方面,既要符合一般领导干部的条件,又要符合《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条件。配备的干部必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工作经历,从而使检察官录用逐步正规化、专业化。
2、完善检察官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培训工作目标,完善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法,增强检察培训工作的实际效能。认真落实省市教育培训规划,对未达到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学历条件的现任检察官,组织参加本科学历教育和续职资格培训。以领导干部和检察官为重点,分类开展岗位培训,培养专业骨干和一支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检察官队伍的执法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普及计算机操作等科技知识,组织检察官参加外语等级考试。检察培训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业务骨干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上,把对专家型人才、专门型人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紧要任务来抓,省市级以上检察机关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制定周密的培养计划,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行重点滚动式培养。在业务骨干的培训方面,对刚招录的年轻的检察官,要着重加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培养,使他们实现由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转变,增强实践经验;对一些已在办案一线工作了多年的老检察官,要促使他们加快知识的更新换代,增强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法律功底,使他们实现由能力型到知识型的升华。
此外,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主侦检察官责任制,加强对主诉、主侦、主办检察官的培养、教育和考核,从而突出检察官的办案地位,增强检察官的职业责任,提高检察官的工作效率。
3、建立检察官分类管理制度。分类管理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检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根据各项检察职能的特点,分类管理检察人员,突出检察工作的专业化、正规化,实行竞争上岗,形成检察队伍的自我优化机制,这是检察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专业性强,根据我国检察职能的特点,应当把检察人员分为三类进行管理。即检察官,包括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和主侦检察官;检察事务官,包括书记员系列(主诉、主办、主侦检察官助手)、检察技术人员系列(从事照相、文痕检、法医、视听资料工作)、行政管理人员系列(检察文秘、联络员、人事管理、后勤服务);司法警察,主要是侦查部门的警察官员,也可是单独设立司法警察大队(负责检察办案环节的传唤、拘传、搜查、拘留、执行逮捕、抓捕逃犯等工作)。根据人员岗位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科学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对重要岗位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从而提高检察队伍管理的科学性。
违反建设程序建设与施工、监理的关系实质上是合同关系。目前有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建设对施工、监理的合同履行情况把关不严,比如对人员的无序调换不能及时加以制止,没有按照合同要求进行违约处理,对调换人员没有达到合同规定的仍予以批准等等,这些都是不重合同管理的表现。我市有多个交通项目早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但合同执行中存在随意变更等问题,工程结算审价争议久拖未决,以致每年有农民工上访现象。特别是有的建设财务控制力量不足,债务负担过重,资金周转困难,历年累积的应付工程款欠款严重。历年来工程款支付环节引发的社会矛盾屡见不鲜,所以,近年来建设管理部门等对合同管理特别是农民工支付保证金加强了控制管理。2013年版本的建设合同条款中单独对工程款支付和合同变更作出了详细的解释。
1.2基础资料不全,竣工验收拖延
按规定要求,公路项目通车试运行两年后应进行竣工验收,但我市大部分已到期的项目无法及时竣工验收。原因有档案资料不全,财务决算未及时完成等等。前几年已完工的多个项目竣工结算还未全部完成,有的项目尚在诉讼中,导致财务决算无法编制、竣工验收无法进行。建设由于管理人员不懂工程的管理程序,没有及时整理档案资料,后续再补有困难。建设程序中要求的以“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近年政府主导下的内部专业化分工,统一领导。各司其职,有效地提高了公路建设管理效率。市发改委、财政等部门也成立了基本建设项目综合验收领导小组,大大推动了项目综合验收的进度。
2推动交通工程建设专业化管理的策略
2.1严格控制准入门槛
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严格按法律规则办事,交通工程项目招标的时候,要深入调查竞标的能力水准、技术水平,对相关项目负责人的专业资格标准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进行严格把关,将组织机构的组建、人员配置的标准明确化,如此措施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实现工程建设管理团队管理的专业化。依据相关准入条件,对眼下正在进行的项目进行检测、衡量,把不符合标准的进行及时的变动,将涉及到的相关人员替换。新项目的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按标准展开。
2.2要把好制度关,推进规范化管理
作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项目法人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招标投标、质量标准、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材料采购、工程变更、资金拨付、廉政准则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建立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建立财务竣工决算、综合验收、档案管理制度,做好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政府部门也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扎实督促建设建立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并能有效实施,提高管理效益和成果。
2.3要把好考核关,落实好建设管理责任
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管理效能。要将建设管理能力与项目建设的适应性纳入动态监管,重点考核机构和人员变化、履约能力、履职效果、质量安全控制等关键要素,及时修正管理偏差。对社会投资项目,还要加强对资金筹措、履约能力的监管,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对工程实施管理不力、现场管理混乱、容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建设,应责令停工整改。对整改不力的,要及时撤换。
1.1和谐向上的职业创新团队文化建设是团队发展的强大推进力
职业院校通过统一的文化理念和共同的目标追求将团队成员团结在一起,提高了团队成员的信心和勇气,强化了其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这样一种统一和谐的创新文化环境下,团队成员以团队的共同利益作为其行为依据,能够自觉遵守团队的各项制度要求,推进了团队的健康长效发展。此外,良好的创新团队文化还能进一步激发成员的创新热情,增强其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对其今后的就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和谐的团队文化能够增进成员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团队执行力
一支卓越的团队必定具有极高的组织力和执行力,能够保证其决策的顺利落实到位。良好的团队文化可以鼓励和引导团队成员积极沟通和相互了解,不断提升其执行力。一个健康发展的创新团队离不开各成员的努力和付出,只有各成员团结一致,奋发向上,攻坚克难,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团队的发展前景才是光明的,是有希望的。创新团队文化作为团队发展的精神支持,能够有效地增进各成员的交流与沟通,提升其执行力和协作沟通力,保证各项决策及时落实到位。
1.3和谐的团队文化是团队创新发展的源泉
随着当前职业院校的日趋专业化、成熟化和稳定化,各职业院校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积极借助各种现代化信息平台加强外部交流与合作,以有效提升其科研发展水平,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职业院校必须立足其发展实际,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创新机制,鼓励创新,创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而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作为高职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肩负着职业创新发展的重任,必须充分利用手头一切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而在此过程中,和谐的团队文化为其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使团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创新团队文化是一种发展的文化,一种向上的文化,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文化,它对于团队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2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内容与目标
2.1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意识集合点,它彰显着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发展动态,是团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创新团队文化建设而言,团队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其团队工作原则,以其实际行动践行其团队精神和发展理念,积极维护团队利益。团队精神可以将团队成员的力量集合在一处,使其形成一种合力,尽早实现奋斗目标。
2.2团队制度
团队制度是约束全体团队成员的行动纲领和行为依据,各成员必须以此为依据,相互尊重和信任彼此,积极参与团队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团队成员能够以大局为重,勇于迎接各项挑战和难题,同时还要主动关心和了解其他成员,团结一致,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精神状态。另外,一个纪律严明、作风严谨、奋发向上的团队还必须要有一套系统完整的赏罚机制,保证组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3团队作风
有关研究结果显示,自由、开放、和谐、民主的团队作风更有利于团队组织的发展壮大。因此,职业院校在进行创新团队文化建设时,必须扬长避短,建立健全团队沟通机制,建立相关信息交流平台,使组织内部形成民主团结、活泼向上的工作氛围。在这样的团队内部环境下,各成员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各成员也更乐于交流其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个人创造性的激发。
2.4团队效率
团队效率作为衡量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准,历来就是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在开展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文化建设时,职业院校必须以提升团队协作效率为重点,明确组织目标,合理分工,实行责任到人,划分责任范围。各成员也必须进一步强化其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合理调整自身行为,并能够积极为组织建言献策,密切关注外部发展态势,定期收集和整理实时资讯,为团队的科学决策提供合理化依据。
3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对策
3.1积极发扬协作创新精神,鼓励内部合作
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宣传引导的方式鼓励各成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紧紧围绕团队项目合作目标,相互配合协作,少一点分歧,多一点理解和包容,积极发扬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以期尽早完成任务目标,实现团队跨越式发展。
3.2建立健全成员沟通机制
沟通不仅可以增进信息传递和交流,还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和误解,保障团队的高效运作。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其成员沟通机制,实现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和反馈,以保证其组织决策的高效性和科学性。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召开一些主题座谈会,鼓励各成员积极沟通,并交换意见和建议。
3.3关心各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其解决难题
职业院校可以针对其专业创新团队成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主动关心成员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关心其工作和生活,主动帮其分忧解难,使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从而更好地为团队服务。此外,学校还必须根据各成员的表现和特点为其制定专门的发展规划,更好地促进其长远发展。
二、加强实践,培养技能——专业文化的作用核心
计算机技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单纯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缺少实际训练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只是“纸上谈兵”,无法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将课堂转移到社会上,职业高中可以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培养对口人才。举例来说,电脑销售公司可以与计算机维护专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企业网管可以和网络维护与应用专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等。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实际训练的条件,又达到了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在工作中,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针对市场需求,职高可以选择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综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着重知识实践以及应用。模块可以设置四个,分别为:基础技能、职业技能、拓展、训导,基础知识只需要达到够用的程度即可,基础技能要具有独立性,各个学科之间知识尽量不要重合。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来说,国家和省市每年都会举行多种形式的计算机竞赛,这对学生来说是极好的学习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竞赛,并和来自其他地区、院校的学生展开竞争。再者,职业资格考试也是展现学生能力的良好途径,一般职业高中学生必须取得五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才能顺利毕业,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有力的督促。学生可以将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作为目标,督促自己努力学习,以此证明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如果学生能力突出,学校还可以鼓励他们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广东番禺职业高中经常在校内组织计算机竞赛,2009级学生戴某在广州图形图像处理竞赛中拔得头筹;2010级张某和陈某两位学生获得了图形图像处理模块竞赛第四名的好成绩。
三、完善制度,强化规范——专业文化的制度保证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206-01
1 文化创新概念的提出
文化创新是一种文化形态的更新和进步,指人们在文化实践过程当中的创新行为,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侧面。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活力的增强,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作出了关于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战略部署。他明确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文化创新建设的提出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教育直属高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发展文化,加强校园创新文化建设,要把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科学精神的树立、科学道德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弘扬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积极合作的精神,要有宽容失败的气度,潜心研究的修养,严谨求学的学风,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摒弃浮躁之风”。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在《简论创新文化》中也曾经指出:“文化实质是‘个性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创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智力和能动性的创造性活动,是突破原有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创举。因此,重视乃至尊重个性,张扬特长,是创新的基本要求。尊重个性、培育创新精神,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顺其特长而不是遵从家长意志去发展,让其在选择自己成材道路方面有更多的自决权,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建立自信、自强的品格,是创新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其次,要培养和激发创新的激情。创新激情源自于浓烈的兴趣、远大的抱负、成功的欲望、执着的追求。它将大脑的每根神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把智慧潜能激发出来,把全部心血投入进去,聚精会神。废寝忘食,使其特长大放异彩。这是创新成功必有的精神状态。其三,为创新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人才管理,都要为人才创造更多发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的自由空间。培养兴趣比灌输知识重要,使兴趣化为激情进而成为成功之内在驱动力更为重要。切忌用一种模式去培养人才,以一个尺度、一刀切方式去选拔人才。更不能以好心误人子弟,扼杀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中等职业教育层次上,就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人文素质和个性和谐的培养。
而这些工作的开展,就有必要加强校园音乐文化创新建设,这项工作的搞好,有助于学生培养艺术气质、和谐的个性品质,为今后走上社会和幸福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的意义会让学生踏上人生旅程时一直有一种精神上慰藉,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更有助于在工作和生活中与人交流,与自我交流,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锻造和谐优美的心灵空间。音乐文化创新要求培养学生获得一种敏锐的艺术感受,广博的艺术视角,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并具有博采众长的技艺,以应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越来越高的需求。
3 制约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文化建设的因素
(1)教育的目的太过于功利,缺乏人文精神。当前的中专教育存在一种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表现在教育单纯以学生就业为目的、追求招生数额和就业率为导向。教师缺乏对人才进行整体培养的理念和方法,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价值观都未形成,到只有上而下的对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文化建设的不重视。
(2)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甚至忽视。在这方面,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专业结构、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积极性相对也不高。认为学这些东西没有用,两方面共同造成了学科建设的落后,以及相对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都无从开展。
(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国外同类型学院相比,培养创新人才及素质教育的力度不足。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艺术素质能力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着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教学模式和评价体制的缺陷使得学生潜能不能够开发,思想不能够拓展,素质不能够完全培养。个性发展受到制约。
(4)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这样一种情况,办学上重数量扩张、轻质量提高、重学校升格扩大,轻办学特色创造、轻人才培养成果、轻学生整体人格培养和和谐成长,办学理念带来了文化趋同和学科设置的模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艺术氛围的营造和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
4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文化创新建设的有效途径
(1)创新办学理念。当前,各个阶层的学校教育面临的教育环境和国际国内环境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其肩负的使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学校办学理念也应该随之而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为自身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在音乐文化建设方面,可以通过举办音乐欣赏活动、合唱比赛、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建设,帮助师生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涵养创新素质,努力营造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校园。
(2)发挥学生主导作用,推进音乐文化创新建设。将学生的课外活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作为一种全面素质教育活动推出。并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校报、校刊、网络、广播台、宣传橱窗的文化载体中的宣传平台和舆论引导作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专学生年轻好学,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文化,在学习阶段接受良好文化的熏陶和培养,对今后的人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郭丽(1983-),女,山东荷泽人,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36-0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课程文化作为高职护理校园隐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临床护理文化对接,其建设必须有针对性、创新性。高职护理院校课程建设不能仅仅注重课程内容,还应体现文化的元素,做好课程的文化建设才是提高高职护理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也是衡量高职护理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课程文化的内涵与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一)课程文化的内涵
课程文化中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核心,物质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制度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发展规范[1]。课程上升到课程文化至少需要5个条件:即要有正确的价值和理念、要有完整的体系和整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序列、要有相应的教材和教案、要有有效的实施和评价[2]。
(二)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当今临床护理工作的复杂性、病人性情变化的无常性和医患关系的紧张等,迫使临床急需大量会沟通、能操作、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高端专门型护理人才。课程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护生感受护理人文情怀最直接最前沿的媒介,也是个人素质与职业素养进行碰撞、学习、融合、内化的桥梁和平台。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建设即是通过实用性、实践化文化实践形式,达到核心价值观、护理职业观的传承,通过制度或措施得以保障其发展。对于人的基本素质、对于社会人的优秀美德、对于护士的职业素养等理念、价值的传承永远是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的灵魂和前提,也是核心和基础。
二、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护理院校课程的文化功用不是很明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职课程“重技能、轻文化”,简单地认为“课程文化”就等于“文化课程”;二是片面地把文化课和思想政治课想当然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三是专业人文课程开始得到重视,但过于形式主义,简单地认为开设如护理心理、护理伦理等课程就等于护理专业人文素养的全部,忽视了课程之间的关系、作用、课程形式和教学活动实践等内涵建设;四是没有重视全部的课程,只是“文化课程”和“护理人文类课程”的各自“圈地自萌”和“孤军奋战”;五是缺乏课程文化建设的体系。
三、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把握“三个结合”原则
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建设应该把握“三个结合原则,”即结合职业教育特色、护理专业特点、与临床护理文化的对接点进行文化建设[3]。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紧密相连的一种教育,结合产业和专业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所在。作为护理专业,其核心是照顾,实质是服务,这种服务是在科学护理知识和娴熟护理技能的基础上为病人进行的身心护理,以达到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的目的。尤其是现阶段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道德健康”,这也就要求当代的护士必须有足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进行全方面的深层次护理,才能称得上真正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文化护理便是护理的“高技能”所在。高职护理文化建设还要与临床护理文化对接,文化对接是“校企合作”深层次领域,此对接一方面是对护理校园文化的激励和渗透,另一方面是对临床护理文化的辐射和促进。
(二)从“一个原则、两个角度、三个层次”确立高职护理课程文化结构体系
1.“一个原则”是指针对高职护生的文化认知特点进行针对性建设。国民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普遍都有这样的认知,本科生、研究生才真正是“象牙塔”的主人,高职生不过是过客或是旁听生或是差生。不光普通民众这样认为,连高职生自己也这样认为,甚至产生深深的自卑感,但基于90后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标榜,又处于容易被误解但又极度渴望被认同的敏感矛盾中,这样的社会认知现状也直接折射到文化认知中,直接导致目前高职学生,尤其是从事关怀和照顾的护理行业的高职护生们其文化认知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其内心认同文化的“光环”和“神圣”,但基于社会对于他们的片面认知和自己的束手无策,使得他们内心认为自身打上文化的烙印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二是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使他们找到了宣泄这种矛盾的出口,但基于社会文化的多元性、繁杂性又使得他们文化认知迷茫和盲从;三是在这种混沌的状态下而对于选择护理专业的高职学生们来说更是显得无所适从,因为护理本身就是一个照顾、服务的行业,而且是用真心、爱心、耐心对病人进行身心综合护理的过程,必须有着饱满的文化情怀和扎实的文化关怀能力才能真正胜任这个工作,所以很多高职护生们几乎就是“赶鸭子上架”;四是虽然高职护生们在文化认知和文化撞击中产生迷茫和失衡,但他们却有着感受时代的敏锐性、参与社会活动的炽热性、探索求知的积极性、追求目标理想的执着性。这又让高职护理文化建设看到了曙光。
因此高职护理课程文化应结合学生们的文化认知特点,首先让文化接接底气,高职护生能触手可及,然后唤起高职护生内心关于文化的渴求,其次发挥好高职护生文化认知中的优点,借助其优势进行建设。最后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实践,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要让高职护生们有精神支柱是关键。
2.“两个角度”是指从个体的文化功效和群体的文化功效两个角度去建设。文化对一个人来说,包括一个人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对于每个高职护生,我们既需要传授个人的知识,同时还要要渗透到能力培养中,用道德和法律来约束,用信仰去武装,注重艺术性,以便形成习惯。文化对一个群体来说,是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对于高职护生这一群体来说,还要从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方面去重点培养。
3.“三个层次”是指中华传统美德之于基本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社会人,护理职业素养之于职业人。首先,传统美德塑造基本人。包括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恭敬有礼、谦虚和气、见义勇为、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修己慎独、敬业尽责、勤奋刻苦、节俭爱物、整洁健身、崇求朴实等等。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每一个护生都应会最基本的传承和践行。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社会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最基本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我国的每一个成员的严格要求[4]。高职护理院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总体规划,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5],尤其是针对学生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教育,并倡导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氛围。再次,护理职业素养打造职业人。包括勤劳敬业、救死扶伤、爱伤观念、感同身受、体贴关心、安全意识、自尊维护等,护士职业素养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护理职业岗位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在护理实际工作中体现的作风和行为习惯[6]。这些职业素养应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中。
(三)通过全面覆盖与各自分工、全程延伸与阶段建设构建高职护理课程文化的四个维度
1.全面覆盖与各自分工。全面覆盖是指课程文化建设应关注全部的课程,不仅仅是文化课。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大体包括四个模块,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人文类课程。其中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类、语言文化课类、基础应用课;专业基础课包括人体结构和功能、生理、生化、病理、药理等;核心课程包括基础护理、内外妇儿等专科护理等;人文课程包括护理导论、护理管理、护理伦理、护理心理等。承载文化素养的课程不仅仅只包括思想政治课、文化课,应包含全部的课程。因为高职护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就是指护士的职业技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两方面,而护士的人文素养包括外在的动态的人文素养,或者叫谈吐,以及内在的静态的职业操守,或者叫职业道德。一个人的动态的人文素养离不开语言课程、文化课程的学习,静态的职业操守需要护理人文类课程进行专业化的训练,而护理人文课程的理论和理念需要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去实践和验证,所以说课程文化建设“一个都不少”。
各自分工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从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方向方面进行明确分工。一般基础课,尤其是思想政治类、语言文化课两类应重点负责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授,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人文类课程三类课程重点负责护理职业素养的培养,但同时三类课程分工也不同,其中人文类课程负责护理行业人文素养核心理念的传递,更多的属于理论层面的阐释,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负责护理人文素养的实践形式,属于护理内涵的实践层面的验证。如专业基础课中药理学的慎独、解剖学中严谨和客观、病理学的循证、生理学中微观辩证等,当然专业核心课程是重中之重,是基本人、社会人、职业人三重文化特征在各专科护理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尤其是护理职业素养的展现更为突出,特征更为明显。
2.全程延伸与阶段建设。虽然每类课程承载的文化功能不同,但建设还需全程延伸与阶段建设相结合。因为传统的课程开设有一些弊端,或者说在课程安排上有些误区。比如说一门课一般只开一次,而且一门课既然开设一般至少要覆盖完整的一学期,即使课程内容有限。这样课程安排过于形式主义,不够灵活。就课程文化建设来说,有必要进行改良。
一部分课程可以全程延伸,比如负责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授的基础课,像思想政治类、语言文化课等可以贯穿于高职护理校内两学年的每学期中,且每学期课程内容应严格划分开,做到三对应:一对应其他类课程的开设进度,二对应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授内容,三对应学生的专业认知阶段。比如语文课,第一学期可以重点传播中华民族的孝道、家风、礼仪、涵养等优秀精神,从对应角度来看,因为学生刚入校,对专业认识是懵懂的,对人文认识是肤浅的,可以由浅入深、由广人文到窄职业进行逐步渗透和过渡。第二学期重点传播现实社会中的全民的正能量、和谐文化、雷锋精神、信仰教育等,自然过渡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传承上来,而且从对应的角度,这一学期正好开始进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人文课的学习阶段,此阶段语文课负责的文化内容正好和专业基础课慎独、严谨和客观、循证、微观辩证等,以及和专业人文课的针对性职业素养的传授相辅相成,达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职业素养的自然过渡,不至于让学生接受职业素养太突兀。而第三学期正好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阶段,为促进学生学习护理的坚定信念,从信仰、心灵成长、社会的适应等方面进行铺垫,成为专业核心课的重要的帮手,而到四学期多开设护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就业课程,语文课应更多地开展一些与职场有关的话题,如奋斗、创新、务实等精神,为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实习和就业作准备。
而对于专业人文课程等其他课程还是需要分阶段重点建设,这和全程延伸的语言课、思想课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在人文类课程中重点阐述与职业、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核心素质内容,这部分内容要做到精、准、狠,直面现实问题、解决专业关键问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要把该课程所承担的文化功能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不喧宾夺主,不顾此失彼,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线,以文化传承为灵活和升华,既不能只讲专业知识忽略人文,也不能过于放大人文的功效,忽略专业知识,显得华而不实。
(四)确定高职护理课程文化建设的重点载体
首先,教材是基础和核心。教材是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双代言人”,要想发挥课程的文化传承功能,必须有一套相匹配的和利于文化传承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即是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直接的工具,尤其对于职业学校的课程更应是直接的教育、职业的教育。通过有特色的教材,最大程度契合文化教育。
其次,教学活动是保障和关键。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同时亲身去感受文化的内涵,让所有人都去探索发现,让所有人都会解释和阐述,所有人互帮互助,所有人都会评判对与错,而不是纯粹的说教。
最后,有趣、实效的课外活动是延伸。传授文化不能仅有课堂教学活动,还要开展有趣、实效的课外活动,发展文化传承的“第二课堂”。不能泛泛地开展唱歌、跳舞等文娱晚会,应该更上一个层次或另辟途径,更加契合职业教育。比如感恩教育、各类“微”比赛(微信、微博、微电影、微拍客等)、“护理正能量”展览等等。必要时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护理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护理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等活动[7]。
总而言之,课程文化建设要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高职护生最容易接受的的方式,搭建学生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学生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以及感染力。
(五)保障机制使高职护理课程文化持续性发展
1.将文化元素融入课程评价标准中(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考试)。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传递文化。坚持师德为上,将教学中传递文化表现作为教师考核、教学评价的首要内容,并形成长效机制。按教师授课科目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优秀教师给予宣传和奖励,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文化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8]。其次,学生的课程考试要融入文化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科目性质采取不同的考试模式,纯理论课客观题与主观题结合,尤其是主观题考查学生的认知。理论+实践型、实践学时相对少的课程,如护理人文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可以采用试卷和作品两种方式,尤其是作品,既可以是文字设计,也可以是视频等;实践学时相对多的课程,如专业核心课、综合实训课,在实训考核时采用临床情景考核,如护理操作,包括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人文素养、爱伤观念、关怀意识、健康宣教等多指标为一体的评价标准。
2.制定政策和制度将课程文化建设上升学校战略的高度。学校层面要将文化建设,特别是最基本的课程文化上升到学校战略的高度,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教师和学生,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高职护理院校文化教育,形成传统文化育人、护理文化塑造人的爱国、爱自己、爱护理的氛围与精神环境,探索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不断为临床一线输送高素质技能型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炜.高职课程文化的内涵、特色与建设策略[J].职教论坛,2015(20):37-40.
[2]刘菲菲.破译课程文化建设的未来密码[J].未来教育家,2014(1):58-59.
[3]文安华,等.护理院校校园文化与医院护理文化对接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4-145.
[4]温小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伦理互通与哲学契合[J].理论月刊,2013(7):35-38.
[5]肖凤翔,史洪波.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教育意蕴[J].职教论坛,2015(7):27-28.
工艺美术专业系统化建设,要突出专业性,在培养理念方面,要不断创新,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着手,设计实践性与理论性紧密结合的式课程体系。在学生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实践课堂上及时的进行检验,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动手设计能力,提升专业软件的操作水平。
(二)“创意工厂”实训基地
基于“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设计与实践”式课程体系,就必须依托实训基地的建设。“创意工厂”实训基地,突出设计理念、注重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够从在教室里的美术专业知识出发,到电脑机房的软件设计,最后在输出设备上看到自己设计的真实作品,实现了项目的完整流程实训。实训基地设有基本技能实训室、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训室、美术影视与动画实训室、数字影视艺术制作专业实训室。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实训室主要包括园林景观设计实训室和园林规划设计实训室。
(三)在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实践中植入工业设计的新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工业设计有越来越多的需求,这是很大的机会。同时,互联网带来连通性的空前加强,使得工业设计师和企业越来越放眼世界,这也为工业设计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但机遇的另一方面就是挑战。工业设计需求的井喷倒逼工业设计企业提升自身能力,创新商业模式,快速进行转型升级。现在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强调人本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过去中国制造强调的都是从商业角度考虑的产品的交易价值,而没有考虑用户的体验价值。现在不同了,体验逐渐占主流。从产品到消费者的环节日益缩短,也迫使产品设计制造企业更多地考虑用户体验的价值。商业环境的变化不仅使产品研发制造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对专业的工业设计企业来说同样需要革新自己。过去的工业设计被狭隘地定位为是外观设计,但当下真正的工业设计应该是协同创新。可以说,从产品前端的概念开发部分,就应该植入工业设计。
(四)在工艺美术专业建设实践中融入全产业链设计创新
现在很多工业设计师和企业走向前台,去创业等,这当然是创新的模式之一,但经常会担忧工业设计会因此而产生躁动。实际上,工业设计是一种‘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制造业进行配套服务的。罗成表示,所以工业设计需要更多沉淀,搭建大平台,才能做的深入。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工业设计在产业上游,按道理应该起到组织资源的作用。但目前的现状是,工业设计环节的体量比较小,力量不足,往往成为别的环节整合的对象。就设计谈设计,很难整合资源。必须把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材料、研发、供应链、制造、营销、渠道、品牌等各方,都整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工业设计企业的价值。
(五)提升专业文化建设水平
专业文化建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专业成长有着强烈的指向功能,对专业发展有着显著的引领作用,通过建设专业文化,引领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和实力,打造出一支品牌专业。具体体现在工艺美术专业文化环境的塑造。如开展创意教室、特色走廊评比活动;举办艺术作品展示;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专业素养,培养想象力、创新力、协同力;最重要的是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和形成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机制。
文书档案是高校发展的原始记录,具有权威性和凭证性。学校各部门如何利用档案为领导当好参谋,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主要取决于所收集的档案种类是否齐全,是否具有专业化、多功能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档案工作。高校档案管理单位以专业化档案管理理念创新为先导,以培养专业化档案管理队伍为核心,以信息化、标准化、科学化提升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促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提高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认识
首先,树立专业化理念,提高专业化认识。档案管理专业化是指档案管理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档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也包括职业专业,国家对档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档案知识、档案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我国有档案管理人员教育和培训的专门机构、专门内容和措施,有对档案管理人员资格和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档案管理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性。
其次,培养专业化精神,增强专业化意识。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塑造档案职业文化、职业品格和职业素养,要甘于寂寞、乐于奉献、遵守法纪、保守秘密,把做好档案工作作为事业追求、职业理想和工作态度。陈希周在《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四忌”》一文中认为,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一忌态度冷淡,缺乏热情,二忌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三忌不熟悉馆藏内容和档案管理业务,四忌对查阅档案的人员不严格监视,对查阅过的案卷不经检查就人库。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克服“四忌”,努力做到服务质量专业化、学习培训专业化、业务技能专业化。
再次,建立档案管理专业化体系。蹇文燕在《浅谈基层检察机关档案管理和利用的专业化构建》一文中指出,档案管理和开发专业化构建的路径主要有:一是提高认识,转变工作理念;二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专业化队伍;三是完善设备,加大档案工作的投入力度;四是整合利用档案资源,促进事业健康发展。档案管理专业化的目标是人本化,要坚持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以保管为主向开发利用为主转变,以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现代档案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所有档案管理工作都是为人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离开了人所有的档案都没有任何意义。档案管理专业化过程必须规范化和标准化。要制定全国统一、行业统一、单位统一的文书档案标准,克服各自为阵、各自为术、各自为范的局面,积极推进文书档案建设一体化,充分发挥档案服务全面、准确、便捷的功能。
二、创建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模式
要提高高校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和模式,建设机构独立、人员独立、管理独立、经费独立、业务独立的档案馆。《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把档案事业列入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建立和健全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机构,保障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应当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设置档案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的管理,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检查和指导;档案馆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具有保管档案的专用库房,档案库房应当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高温、防虫、防鼠、防尘、防光等条件和设施。
目前,高校文书档案管理模式有两种:一是文书档案产生并存放于各单位、各部门、各学院,或者单位内部设立档案室,由这些单位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档案管理零散,缺乏规范性、整体性,作用很难发挥,价值很难利用。二是成立档案馆的高校,文书档案由档案馆专人负责,各单位和部门指定兼职档案员协助做好归档工作,管理制度健全,文档生成过程规范,档案的价值整体得到利用。
三、改进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方式
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建设主要包括管理制度专业化、管理方式专业化、管理手段专业化、管理措施专业化等。陈丽在《提升四川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标尺》一文中认为,档案专业化管理是指以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从管理工作的各项专业环节入手,以提升专业水平的方式,把服务者的工作重点集中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的管理方式;主要措施包括组织专业性、管理过程专业性、技术专业性、人员要求专业性等。
制度建设是文书档案专业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并逐步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实现管理现代化。
信息化建设是文书档案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方式。为了提高文书档案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开发文书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必须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手段,以信息化改变传统文书档案管理模式,更好地实现“档案馆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刊物、图书等媒介,采取出版、播放、陈列、展览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档案”,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刘向在《要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专业化水平》一文中认为,要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专业化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程序员的档案知识水平。要根据档案工作的特点和需求,有的放矢,使软件所附有的功能适应档案管理的特殊性。还要进一步完善软件开发公司的售后服务,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及时对软件和系统进行升级。陈金水在《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助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一文中认为,要加强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实现设备和技术的现代化,全面提高业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及时配备业务档案现代化所必需的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互联网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利用缩微技术、光盘技术在业务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四、培养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队伍
培养和造就一批职业化、事业型的档案管理队伍是实现高校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的关键。《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档案专业及相关知识,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保守秘密,热情服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职称评聘,并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
文书档案涉及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首先,管理人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政治素质,在遵守档案保密制度上发挥表率作用;其次,要掌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熟悉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具有文书档案的鉴别、识别能力;最后,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全面掌握文书档案的形成、收集、鉴别、整理、利用、保管等一系列专门环节。另外,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文书档案充分利用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贤文在《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干部档案管理队伍》一文中认为:“干部档案管理队伍应该懂得电子计算机操作和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能自如地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干部档案材料的贮存、检索,应该懂得录像、复制、缩微等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地操作、使用仪器,应该具有基本的化学、生物知识,以利用各种手段实行对干部档案材料的防霉、防腐措施,应该懂得中国档案发展史、干部档案史,等等。”为此,要加强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队伍建设,使档案工作者从档案资料保管员向档案资源开发者和研究者转变。
其一,加强档案学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发展档案学科知识体系,根据社会需求,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开办档案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结合现代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培养档案管理应用人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人才和档案学研究人才。
其二,引进档案管理人才。要改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在职称评定、推优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吸引其他单位或部门具有档案专业学习或管理背景的人员充实到档案管理队伍中。
高职文化是一所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更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基本保证。三年的学习和生活,高职文化所营造的氛围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现以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特色文化建设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查阅文献、个案研究、访谈及经验总结等方法,浅论高职文化建设,总结出如下建议:
1 结合食品专业自身的特点,准确把握办学定位
高职院校专业的办学定位,首先要认真研究专业所在学院的办学历史及本专业的发展历史,总结办学经验,结合对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调研比对,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理性找出自身有哪些不足,从而较准确地把握本专业在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所处的位置。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院校盲目追求“大而全”,将自己定位为“国际一流”、“国内一流”或“省内一流”;有些院校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存在盲目设置专业、照搬本科、沿袭中职教育等现象。这种混乱的办学定位,必然导致高等院校趋向“一体化”,失去特色。因此,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需精心调研,准确分析,把握好办学定位,找准高职院校的特色。在这方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该校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兼顾船舶行业,以高中后专科层次全日制教育为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1]。正是由于办学定位准确,该学院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全国数控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声誉也大大提高。
2 科学规划,校企合作,建设食品类专业的特色物质文化
食品类专业的物质文化建设,包含校园景观、文化长廊、专业历史诸多方面,其中校园景观作为学生学习生活随时接触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性格养成。有特色的校园景观文化,既要融合食品专业知识,又要体现文化传承和人文底蕴。校园景观在传承和挖掘学校的文化积淀之时,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将学校的校训、办学宗旨、教风、学风等,巧妙地融合进去,形成意义深远且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在此基础上,整体规划,科学构建,形成赏心悦目的绿化环境、布局合理的校园、别具匠心的建筑物、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等,体现“诚信、安全、绿色、责任”等食品行业的职业道德。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它影响和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我院在中心大道显著位置竖立“明德立信”校训石,建设了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联通未来青春创业社,将“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贯彻始终,彰显了校园文化魅力。我校自2012年正式启动“校友林”工程以来,活动得到了广大校友和毕业生的大力支持,广大校友和一届届毕业生在这里挂牌留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校友林”已经成为我校“爱心学院”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校友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是校园内一个赏心悦目的人文景观,更是我院学子走上新征程的起点和精神家园。
3 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形成食品专业精神文化亮点
食品类专业特色文化建设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努力营造食品类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亮化食品专业特色的精神文化。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为毕业后尽快融入企业,实现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变打下基础。
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学习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他们紧紧咬定“食品”这一特色,做强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发展。该院的二级院系结合自身特点举办了富有“大食品”特色的相关活动,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如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的“食品文化节”,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啤酒文化节”,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养成教育节”等。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的淮安,是、吴承恩、韩信、刘鄂等历史名人故里,也是美食之乡、运河之都。该学院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如,把“恩来精神”与学校精神融合起来,以引领学生成长,通过“班”建设,鼓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该院利用专业优势,主持制订《淮扬菜通用规范》江苏省地方标准,为弘扬淮扬美食文化作出了贡献。多年来,该学院一直参与淮安每年开展的“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活动。该院正积极探索将大运河的包容文化、开放文化,吴承恩的创新文化,韩信对漂母的感恩文化等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之中。该院在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作贡献的同时,其自身精神文化建设也得到了深化和发展[2]。
4 大力宣传优秀食品企业文化,强化以“诚信、责任”为核心的职业文化
食品企业文化是指食品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以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成功的企业文化将大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实际生活中,食品安全事件却时有发生,原因有很大多,如政策监督不力,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唯利是图等。高职学生毕业后将逐步成为产品的生产者、生产工艺的制定者、生产过程的监控者、检验部门的执行者,即食品安全的第一道把关者,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学习以顾客为本,诚信经营的企业文化,要大力宣传优秀食品企业的文化。例如,三全食品在河南食品行业公益事业方面做得堪称楷模,作为我国速冻食品产业的巨头,在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时刻不忘社会责任,一直热心各项慈善事业,从华东抗洪到“非典”防治,从印度洋海啸,到汶川大地震,危急时刻,总有三全食品的热心捐助。他们积极捐建希望小学,救助孤残儿童,支援省内建设。特别是2006年,三全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首批捐款400万元设立了中国红十字·三全博爱助学基金。这是第一个由民营企业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设立的面向贫困大学生的助学基金。该项以“为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为主题的基金启动以来,已有北京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数百名贫困大学生得到了资助。它是河南食品企业实力、责任意识的一次高调彰显,充分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优秀品格[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双汇集团在自然灾害的救助、捐资助学等方面也投入了巨额资金。2010年,双汇集团一次性拿出3000万元人民币,定向资助2000名贫困大学生,连续3年,设立“双汇奖学金”,每人每年将获得5000元的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成为国家优秀的人才。
5 围绕企业需求,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打造食品专业特色的人文文化
建设食品专业的人文文化之时,食品专业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打造食品专业特色的人文文化。学院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有关食品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工作,参与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锻炼。食品专业的教师,在申请课题时,重点考虑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食品企业的生产力,是否有市场。实践表明,通过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可以丰富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提高其教学与科研水平,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会有明显好转。在这方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学院的做法值得一提。从2006年开始,山东美佳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向食品学院提供10万元合作资金,学院担负企业职工培训体系中的培训师资、培训课程、培训场所、培训管理等职责;定期举办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专题班,培训企业员工;双方互派管理人员挂职,互派技术人员锻炼、交流,企业优先从学院选择毕业生,逐步建立起了全面合作办学机制,为合作企业提供各类培训1万余人次[4]。
参考文献:
[1]樊彩萍.地方院校发展策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
二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对接
1.与机电行业企业内部的对接
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训理念是:发展生产行业,注重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模式中,不断结合企业管理模式,有效完善校中厂模式。在引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同时,完善学生日常的实训管理制度,选择合适的小型企业,建立健全厂中校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还应该与合作企业之间共同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实现校企的零度对接。
2.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数控维修工种、维护电工工种以及机电一体化工程师等。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进行不同的技能考核。同时,中职院校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要求等级较高的职业技能大赛,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以及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学院还应该重视学生对机电一体化行业的技术标准以及行为规范的正确理解。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从企业内部聘请资历较深的专家,教授学生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3.与课程体制的对接
我国的中职院校涵盖了基本的实训教学内容,即: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自动化实训中心。同时,部分中职院校中,基本实现了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即:共同开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生产过程控制的有关课程,主要包括:数控机床故障的维护、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以及电气控制等。
4.与终身学习的对接
第一,完善教育教学平台。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建立健全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完善教学机制。与企业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实践活动,例如:签订校企订单培养、组织学生顶岗实习以及强化师资力量等。在企业的帮助下,不断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动性、探索性、创新性,完善学生终身学习的体制。第二,建立健全职前职后的人才订单培养机制。在我国部分中职院校中,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个性化的职前人才订单培养机制。依据企业内部以及市场的需求,全面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开展一系列的职业技能考核,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打造一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与中职院校一些合作的单位、企业,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教学场所、相关设施以及日后的顶岗实习安排。中职院校还应该与合作企业之间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订单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及企业资源,积极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学生的企业化培养。与此同时,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或者是企业员工开展重新回到校园学习的项目,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提高行业内部的竞争力。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培养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中职院校还应该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中职教育终身学习的平台。第三,建立完善的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招生机制。中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教学工程,努力实现学生职业教育的贯通。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切合实际地与企业之间实现零度对接,从而有效地拓展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招生机制。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开展实习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热点问题。目前,每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00多万,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而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扩张更是迅速,40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化工类专业,占全部本科院校的50%以上。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课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穿去实习课程,会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保证。传统的理论教学需要进一步的顺应时代的发展来进行改变。在传统的实习中包含着安全教育、实习的实习前动员工作、生产流程,等等。
2.加强实际操作
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看老师做。随着化工类专业学生的不断扩招,也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困难。有统计表明,广泛参与社会实习与实践的毕业生不仅更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而且起薪也高于平均水平。学生自身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这将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必须改变学生的这种动手能力差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大脑自然跟随者不断的思考,在不断地思考中就能不断的自我提高,不断发觉一些无法单从老师口中能体会的细节知识。要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企业的实用人才,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学生顶岗实习则是实现“零距离”上岗和工学结合的有效措施。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就会不断地产生疑问,伴随着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不断操作与改进,实践操作的目的就达到了。
3.因材施教
根据化工产业所设涉及的方面很多,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从事化学方面的学生,可以对反应原理加重理解与思考。对从事化工专业的,可以对工艺方面加强实践。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可以注重一下仿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从事环境生物专业的,可以对污水处理等反面进行一下探索与研究。还可以对企业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学习。可以分配成不同的小组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结束的时候写出自己的实习心得,并对当前的国内外企业进行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及书籍对自己以后的职业有所了解。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刻的熟悉,使学生熟悉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为学生实践做好基础准备。
4.开展座谈会或进行远程会议
可以请化工方面的精英或是先进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讲座专题的,为学生剖析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化工就业方向,以及具体的工作范围是什么。需要怎么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等等。也可以进行远程教学,远程沟通,可以与其他的学校进行沟通互相交流。不同的教学方式的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应该与时俱进,专家可以根据最前沿的社会导向来做出前沿的科研课题而引入实践教学当中。例如,对合成氨厂的实习讲座,讲目前世界上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状况;另外,请本专业的教授,讲授与实践教学有关的科研成果,实时更新新鲜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多元化
1.多媒体教学
在新时期应该利用好现代化的设备来更好地进行教学。可以利用教师中的多媒体设备将国内的实习地点和国内大型化工企业的生产流程,化工设备的操作流程在同学们的事业中形象动态地呈现出来。让同学们在心中形成了一个雏形,为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础。让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头脑中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另外,仿真软件的出现,为当今的教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化工仿真软件中的常压减压蒸馏系统、催化裂化系统、合成氨转化系统等计算机模拟系统,实现对化学化工设备的安装、工艺流程设计、修改与调节等的动手操作。软件操作与现场操作的实际搭配,对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教学改进。需要在生产实习中,通过让学生自我学习,对学习产生主动学习的意向,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找到更多的信息量,不断地自我探讨研究。学生也能通过自主学习对所涉及的领域有更深刻更扎实的理解。
另外,可以进行同学自我设问,自我解答。利用这个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更深层次的探讨。还可以教师跟着当前情况进行课题的开发,引领学生进行课题的研究,研究实际中的问题。另外,在考核方面对学生也不能停留在过去的笔试部分,而是要对实习报告,纪律方面以及实际操作方面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以笔试为基础。
三、结语
就时展前景来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新,对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高校扩招的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应构筑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平台,按工学结合的思路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进高校和行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形成。
参考文献:
一、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的困境解析
目前“千刊一面”已成为我国高校学报的一大特色,倘若我们去掉高等学校名称,很多大学学报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家学报。1 公开刊物如此,内刊更是处于“孤芳自赏”的状态。就司法警官类院校学报而言,尽管几乎每个省都有司法警官类院校,且基本上是一校一刊,但公开刊物仅有《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报》、《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等极少数,绝大多数此类院校学报都是内刊,每期发行量以百位数计,交流和赠送除同类院校外,主要面向的是监狱劳教等司法系统以及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机关,对社会普通读者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作为行业内部的刊物,司法警官类院校学报定位不端,办刊指导思想不太明确,片面学习本科高校学报的做法,即过分重视“学”——学术理论研讨,忽视“术”——监狱劳教基层实践,盲目效仿法学类本科院校学报——法学理论研究文章过多,司法实践应用范畴文章偏少。部分刊物以能多刊发基金项目课题文章,专家、教授文稿为宗旨,片面追求文章的所谓博大精深,盲目跟风、模仿、攀比本科院校学报, 一味追求学术化、“书卷气”,而对司法基层文章关注不够。当然,产生这个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稿源问题。监狱劳教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干警的理论水平差,能够以“论文”形式阐述观点的并不多;而理论水平高,成文符合论文习惯的教师又空谈理论,缺乏对实践的有效指导。
实际上,学报的专业化,不仅仅指内容的专科化、学科范围的集中化,还应该从理想状态上看,还应该实现编辑队伍的专业化和专家化、学报出刊标准的专业化、设计装帧的专业化以及出版发行的专业化等多个方面。这些众多的“化”,对于本科院校学报尚路途遥远,对于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来说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如何专业化是一个尚未有人探讨的问题。军事院校有讨论,公安院校学报有讨论,但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一直被忽略。这直接就体现出这类院校学报专业化十分不够,对读者的影响实现太小。
二、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专业化的具体路径之一:形式上的特色化
大体而言,高校学报专业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模式:一是由专业性大学创办的专业性学报。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中国政法大学的《政法论坛》,因学校的专业特色而成为专业性较强的学报;二是依托不同综合性大学的同一学科组建的专业性学报。如由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三是由同一类型的专业性学校共同组建的专业性学报。如由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现更名广东警官学院)和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共同主办的《政法学刊》;四是单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报通过专题策划逐步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如《郑州大学学报》充分利用本校的学术优势及学报的综合性优势,组织了许多跨学科、跨专业的选题,既充分发挥了学报综合性的优势,五是高校之间的合并带来了学报专业化的新契机。如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均在合并之后将原来的综合性学报划分为人文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等多个版本,有些高校更借此机会创办了一些专业性期刊。2
以上五种模式,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最可行的当然是第一种。然而,问题仍然存在。专业性大学创办专业性较强的学报是以其强大的学术背景为依托的,而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欠缺这样的学术资源。此其一。其二,与其他学报一样,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也处于“综合化”与“专业化”的摇摆之中。一方面,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院校都在努力地发展自身,专业越建越多,学科范围也越来越大,凡是与司法沾边的都尽量开设;另一方面,国家教育部1984年的文件(教育部教高1字027号)和1998年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教备厅3号),“高校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明确规定了学报的办刊宗旨。特别是1998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建立高校学报类期刊刊号系列的通知》(新出期109号)进一步规定了学报必须冠以学报全名及学报须刊登本校稿件。高校学报根本就没有只刊登某一专业论文的权力。尽管“司法警官”已属于较专业化了,但就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来看,基础类的语文、英语该不该上学报?法学类的民法、行政法该不该上学报?一个学校开设的十几个专业几十门课,相关的学术论文该不该上学报?在办刊经费、人事、行政上都要依附主办学校的高校学报,对这些文章都说“不”显然是行不通的。
那么,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在现有体制下真的无法作为了吗?当然不是。在现有体制下,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应认真分析研究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情况,发挥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依据本校独厚的学科优势作为开设专业栏目的基础,进行栏日调整即分栏,精心组织,办出自己的品牌栏目。目前,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具有专业化特色的栏目有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的“社区矫正”、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报的“监狱学”、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的“监所理论与实践”等。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服务监狱劳教队伍建设,服务实战需要,同时兼顾社会化管理的需要,行业化特色明显。依照一般的想法,其在“特色”上应该不成问题,专业化道路甚至应该比一般综合性大学学报更平坦,然而,事实并不如此。这一点可以从目前此类院校学报的栏目看出来。但栏目下的论文在每期学报中所占比例极少,甚至有的学报根本就没有这些特色栏目。
特色栏目开设以后,应提高这些栏目的文章比例。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的特色在于“司法”,因此可仿效公安类院校学报的做法,在行业上做足文章。如不应拘泥于遴选研究视野博大的法学论文,监狱劳教应用技术理论、应用技术的成果形式也应在刊发之列。针对司法警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及时刊登教改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内容和新方法以促进交流,以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3因此,在确定特色栏目时应多联系自身实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各学报在特色栏目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对特色栏目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没有解好“特色栏目”这个题。没有真正把握住交叉学科或新兴学科的内容,诸多栏目涉及的范围包含了不同学科,定义却较为宽泛,没有形成问题意识。
二是为特色而特色,这种特色栏目的建设形式大于意义。有些学报虽然设置了特色栏目,但并没有真正依托本校或本地优势,话题单一或者思考重复,没有真正严肃、科学和有分量的稿件,难以真正凸显特色栏目的特色属性;有些学报虽然开设栏目比较有特点,但是对栏目缺乏整体规划,意图不明确,仅仅是相关论文的汇集,没有长期性与连续性,削弱了栏目的特点。
三是行政命令对特色栏目设置人为干扰。“自由之思想,独立之学术”理应是学术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但在一些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领导严格限定特色栏目设置的思路和选稿用稿的标准,以现行的行政意图干预特色栏目的建设。4
因此,设置学报栏目应注意其标志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三个特点。所谓标志性,是指栏目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和鲜明特色,并将特色栏目建设与学报建设融为一体,使特色栏目成为学报的“标志性”产品。如果栏目设置没有独特之处,而是一般化、平庸化,学报必然暗淡无光,读者关注学报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也难以持久,作者更难从栏目已刊发的文章中较好地把握栏目的方向。失去了读者和作者,学报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创建特色栏目,其主导的话语权力便能够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更多的读者群、作者群,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进而形成权力、知识和受众的多重互动。5
确定特色栏目后,其他专业的论文通过别的栏目照样可以在学报上发表,但特色栏目与一般栏目论文所占比例应呈倒三角形。“红花要有绿叶衬”,在确保特色栏目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栏目的选题策划,因为它能增强学报多方位的吸引力,为学报增色。
三、 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专业化的具体路径之一:内容上的优质化
论文的学术质量是衡量学报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没有高质量的论文在学报上发表就无法树立该学报的权威性,学报的权威性不高反过来又影响编辑部无法组织到高质量的稿件,如此恶性循环对学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高校学报的发展最终依靠刊物的学术质量。提高学术质量,编辑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提高稿源,二是严肃审稿,三是加强编辑的在职培训。
(一)提高优秀稿源
优秀稿件是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基本保证,为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需保证充足而高质量的稿源。编辑部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稿源质量:
首先,确保校内优质稿。由于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基本上都是内刊,无论是评职称还是课题结题,均不具有说服力,由此造成了校内优质稿的流失。针对这种情况,学报编辑部应一方面采取对优质稿件采取优稿优酬优先发表的政策来确保本校内的优质稿,另一方面争取学校的优惠政策,如学报上发表文章可以算科研分等等以吸引校内的优秀稿件。
其次,引进优质外稿。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应利用独厚的优势,瞄准本校内部有特色的专业或优势学科,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挖掘这些学科的稿件来增强学报在该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利用优秀的内稿来吸引外稿。在引进优秀外稿时应改变以往的办刊模式,开门办刊,无论是内稿还是外稿一视同仁,尤其是对于公检法司一线的稿件优先采用。
(二)严肃审稿
大学学报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的学术水平,论文是否被采用是由审稿结果来决定。因此,严肃审稿是提高学术质量的永恒主题,是保证刊物质量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刊物质量的关键。对于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来说,提高审稿质量可采取如下途径:
首先,加强编辑的初审。初审的任务是审查稿件是否重复发表或变相重复发表;稿件的内容是否具有创造性,学术水平能否达到发表要求,是否符合办刊宗旨。严把编辑初审关,将初审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其次,审稿专家的选择。审稿专家除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学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再者,审稿方式的选择。编辑部采用双盲法,即审稿人不知道稿件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审稿人是谁。 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消除和杜绝人情稿和关系稿,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审稿过程的影响。
另外,提高编辑水平也是专业化道路上的重要一环。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报编辑大多是由教学科研人员转行而来,且专职人员很少,主要是兼职编辑,由于缺乏编辑学科和监所理论的专业知识,审稿校稿时难免出现偏差。另外,编辑部隶属于科研处,教学、科研、编辑三方面的工作一起抓,没有足够的精力选题、组稿,这也是稿件质量上不去,专业化道路不好走的原因之一。应加强对编辑的在职培训,系统进修、短期轮训都是提高编辑水平的好方法。
基金来源:本文系四川省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2011年度立项课题。
注释:
[1]赵广示.创新:破解高校学报同质化难题[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5.
[2]欧翠珍.我国高校学报专业化路径的现实选择与体制评析[J].出版科学.2008(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