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7: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城乡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美国学者S.W.Rothstein曾说过,“个体在出生以前……就已经获得了他的阶级身份……这决定他住在哪儿,上什么学校,将来可能从事什么工作,等等。”而就我国而言,由于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使得我国的体育教育发展也形成了二元分割的局面。受“城市优先发展”战略的影响,农村体育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
2、资源分配的均衡差异
体育的场地与器材是学校开展体育教育的一个基本物质条件,而无论是人均体育场地的占有量还是拥有体育器材的数量与质量上,城乡之间的差距都很大。处于乡镇的青少年他们所拥有的体育设施大都较为简陋,其体育器材配备率更是远低于城市的学校,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体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顺利开展。
3、经费投入及师资对比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基础教育制度,因此,在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农村地区大都由村、县和乡、镇负责,而城市地区的体育教育经费则由区政府支付。从体育教育的教材、设备到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城市与农村相较而言,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据统计,我国城市中的体育专职教师存在超编现象,而农村地区的体育专职教师却常年缺编,对于体育专职教师的培训与交流,更是鲜有机会。
4、教育教学的内容差异
城乡中小学中,体育教育从其实施方案到教学大纲均有较大不同,而差距最大的便是实施方案。新课程改革在城市学校中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但在农村地区却鲜少实施,仍有绝大部分的乡镇学校按原旧时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得不到改进与改革的新教学,对于青少年们而言,其接受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又扩大了。
5、受体育教育观念对比
尽管城市中,学生受升学压力影响较大,但就师生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而言,城市的重视度还是远高于农村地区。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了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施情况,尤其在学校寒暑假放假期间,95%的城市青少年或多或少会投入到篮球、轮滑、网球、舞蹈、跆拳道、户外攀岩等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中去,而农村地区青少年却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体育消费更是被认为是一种奢侈。
6、结论城乡体育教育的不均衡
发展是制约我国教育、体育协调发展的因素之一。无论是从客观因素还是从主观态度上来看,城市的体育教育发展的总体状况都明显的好于农村地区,要实现城乡体育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就要加强对农村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视。
二、加快城乡少年体育教育一体化
发展的建议体育教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和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异,如何使城乡体育教育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是当代中国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中,需要重视和处理好的问题。
1、政策的倾斜与转变
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使得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在国际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这一政策却也使得农村的体育教育事业落后了下去。在当前,“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因此,由“优先”向“一体化”的转变,才能更符合新时期的国家体育教育发展。因此,在政策上,国家应当加大对于农村体育教育体制的改革工作,把重心由城市转为城乡并重,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全方位发展。
2、加大农村体育教育投入
农村体育教育事业的滞后性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农村地区的投入不足。在促进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还应当将重点放在加大农村地区体育教育事业的投入之上,完善农村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与体育设备拥有量,实现城乡体育发展的物质公平。
3、专职体育教育师资优化
专职体育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职责,专职体育教师其师资力量的优劣程度,关系着学生体质、素质教育的发展。农村专职体育教师的配置缺乏、能力欠缺使得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出现滞后。要适应新农村教育的时代需要,就应当解决农村专职体育教师的优化问题,让农村体育教师结构优化、专业优化——优化体育教师的年龄层、性别层、学历、职称等,提升其体育专业知识与教育水平,完善专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农村专职体育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及水平。
4、统筹区域特色结合本土优势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先天匮乏,充分开展体育教育事业仍然举步维艰,在此种情况下,就更应当结合当地特色,提高体育教育课程的区域性与推广性,并发挥本土优势,使体育教育与当地先天自然条件相结合,适用替代性教学模式,并可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融入其中,充分发扬地区优势,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
5、转变教学观念
提升体育教育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体育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因此,要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就需要从多方面来加强体育精神文化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转变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观念,重视体育精神的培育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改变体育“副科”思想和“重文化轻体育”的思想,以及体育课经常“被占用”现象,把学校的体育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体育教育发展放到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之上,提升体育教育的地位。同时,还需要秉承现代的“科技体育”、“人文体育”、“绿色体育”三大理念,进一步促进城乡少年体育教育事业的均衡、一体化发展。
二、关于全国各省市探索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先进成果的研究
关于该研究的成果主要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所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重点委托课题“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与政策发展研究”的相关成果。该课题组成员对我国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夏婧等(2011年)在对重庆市的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汇报了重庆市大力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成果。2007年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其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重庆学前教育事业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发展需求,如城乡学前教育发展极不均衡、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教师数量不足、师资质量与稳定性较差、各类幼儿园办园水平亟待提高等,为此,重庆市主要确立了城乡学前教育全面均衡普及的改革理念与目标,并通过健全与完善体制机制,如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并将经费向农村倾斜、建立弱势群体学前教育免费制度、大力加强公办园建设、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改革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规范化与优质化并举的学前教育工程等,这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学前教育均衡普及,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与质量提高。这些改革探索与经验对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课题组的成员洪秀敏等(2011年)对河北省的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也进行了研究,河北省主要是基于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而提出,因此其发展的重点在于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在普及农村学前三年教育中,河北省始终立足于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强化并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坚持“以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的“三为主”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使农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得到快速发展,实现了全省2/3以上的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在此过程中,河北省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有力措施,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较低。甘肃省河西地区地域狭长,历史包袱沉重,教育理念落后,不论是地方政府部分官员还是农民群体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认识。一方面,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强调高中阶段教育,注重学生学历教育,从政策、资金,到设备,甚至于师资都向高中阶段倾斜,造成高中热、职教冷的局面,对于农村的职教更是无从发展。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家长仍然信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几乎无一例外的认为只有通过考取高中才能改变命运,才能扬眉吐气,但是却看不见职业教育对他们的现实意义。根据甘肃省2011年5月14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告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省文盲率由14.34%下降为8.69%,下降了5.65个百分比。尽管如此,小学和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全省常住人口达到351%,超过三分子一的人口都无学历、无技能,家庭增收渠道单一,增收难度大。
2农村职教投入严重不足
根据2009-2013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以下简称统计公报数据):自2009年以来,国家持续增加对教育行业投资金额,同比上年平均增长为34.35%,但我们从总量来看,教育行业占各行业总投资金额的比例只有1.89%,这只是教育行业的所占比例,分配到职业教育,再细化到农村职业教育会有多少呢?很显然,从现阶段来讲,国家对于农村职教的投入是匮乏的。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统计公报数据,虽然近几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攀升的现状,其递增的速度也超过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但实际上城乡居民的收入从2009年到2013年人均落差达到11260元,至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纯人均收入的71倍,这种差距势必影响资源的流动性,也势必造成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4师资力量有限
培训技能的途径和方式较少。甘肃河西地区地处偏远地区,环境恶劣、资源有限,再加之政策力度不够,不能吸引有识之士、德才兼备的人才在这里扎根奉献。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较少,从事专业的职业培训技师缺乏岗位实操要求技能,不能有效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人才的缺乏、技术的落后、设备的不先进,进行培训的途径、渠道也十分有限,使得一些农村劳动力即使接受了培训仍然不能上岗或是再就业,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困难。
二提出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协同发展的对策
1切实转变思想
树立正确职业教育观念。党和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切实转变各级政府和地方官员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政策、指令等方式充分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关系到农民问题的农村职业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农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通过典型事例、典型人物的宣讲,积极培育、塑造身边的、有影响、能号召的人才通过言传身教逐步使广大农民群体觉悟职业技能也能发家致富、也能光宗耀祖,从而实现通过职业教育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2加大对农村职教的投入
纵观国家对教育的有限投入,如何充分调动各种教育资源流向地处偏远、环境恶劣的河西地区,单靠征募志愿者支援农村地区不具有长期性而且规模较小。一方面,要以实际行动确定教师编制;另一方面确保地区师资福利待遇的进一步提高,对偏远地区更是要举措吸引优秀人才。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合理利用中央专项教育扶贫资金和建立地方的专项职教资金,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防止资金的占用、挪用,将教育资金真正用于教育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对实践技能型教师的培训。常言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一桶水,其实讲的就是教育工作者本身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学生培养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2013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更是任务艰巨。而现实中甘肃省西部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一方面要教育工作者自身提高实践能力。鼓励教师放下包袱、克服畏难情绪进入企业学习,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加大对师资力量的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给予教师更多与外界沟通、交流、学习的机会,与行业协会多多联系,站在行业领域的前沿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应用及推广,积极参加各种技能的培训。通过内外兼修,不断提升理论和技能水平。实践证明,注重培养师资能力建设必将成为实现中国梦,走上民族复兴强国之路的必由之路。
2.城乡儿童接受艺术教育培训的人数比例不同。城市有一半以上(50.32%)的适龄幼儿进行过艺术教育,在农村这个比例只有26.32%。并且城市儿童参加艺术教育的种类比农村多,场所选择余地大。而农村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场所主要在幼儿园。农村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机会大大少于城市儿童。调查问卷第十题的结果显示,即使家长愿意让孩子在课外接受一些艺术教育的课程,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农村有些孩子的艺术熏陶就是在家看看电视,或者节日的时候,镇上进行的文艺汇演和过年的时候周围的庙会。这样的艺术教育质量怎么样先撇开不谈,单就艺术形式来讲,十分的单一,内容以娱乐为主,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且容易导致儿童近视。
3.城乡家长对于孩子艺术教育的质量满意度普遍不高,均为50%左右。经过走访部分家长发现,满意度不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市场上培训机构鱼龙混杂,部分机构鱼目混珠,老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老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而专业素养较高的老师不熟悉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或不愿意接受学龄前儿童,这也是儿童无法接受艺术教育的原因之一。其次,家长对幼儿艺术教育认识不够,不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导致对结果满意度不够。
4.跟预期结果不同的是城市与农村的家长对于孩子进行艺术教育未来的期望具有相同之处。原以为家长会更注重孩子学业的发展,进行艺术教育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如增加孩子未来的就业机会,对考学的帮助等等)。但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主要放在儿童心理发展、人格的健全发展方面。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艺术与学业兼顾,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从这点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观念较以往已经有所转变,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这跟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有关。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国家从他们那个时候起就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尽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看到,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5.城市儿童进行艺术教育多,压力大,而农村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机会少,人数少,培训少。部分城市的学龄前儿童,一周要参加3-4次培训班,名目繁多。这些孩子每天都需要花几个小时练习各种技能。大大的占据了他们的课余时间,让本该快乐的童年变得繁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几乎所有的家长(包括那些给孩子报了好多培训班的家长),都一致认为应该解放孩子天性,给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的背景下,家长的行为与所持的态度大相径庭。而农村儿童因为经济,环境,家庭观念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他们没有合适的机会去接触艺术,接触美感教育。这体现了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公。
6.城乡儿童未进行艺术教育的原因不尽相同。大部分家长未让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农村由于费用太高而无法进行艺术教育的比例略高于城市,这表明农村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家长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为什么家长会觉得没有合适的机会让孩子接触艺术教育呢?我们走访了一些专业的艺术方面的老师。发现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相当一部分老师都不太愿意从事幼儿艺术方面的教育。一方面,幼儿尚未成熟,对于艺术中的各种术语理解不到位,手的精细动作也尚未发展完成。这两项障碍对于艺术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让孩子理解艺术相关概念并学会应用?没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另一方面,教授幼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长,短期内很难看到收益。不利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7.城乡学前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单一。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培训机构,学前艺术教育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音乐和美术两大类。音乐包含唱歌和舞蹈,美术包含绘画和手工。在生活中,艺术的形式非常多样,可以说无处不在。主要可以分为音乐、绘画、舞蹈、文学、雕塑、建筑、戏剧与电影类。这样多的艺术形式,体现在幼儿园中就只剩下了音乐和美术。并且,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目前的幼儿园艺术教育组织形式也非常的单一。以我们在咸阳市某幼儿园旁听的一节音乐课为例。老师要求幼儿学会一首歌,分为读歌词,跟唱,合唱,领唱几个步骤,只要求幼儿会唱这首歌,对艺术鉴赏方面基本没有涉及。同样,我们旁听了几节幼儿园的美术课。老师提前画好一张画,给幼儿贴在黑板上,老师简单讲解一下画的步骤,对不好画的地方做适当提醒后,幼儿开始自己画。画的像的,就是画的好。有了自己的创意老师也会夸奖,但是之后会遭到全班同学的模仿。还有少数老师,对于孩子的天马行空的创意无法接受,甚至嘲笑他,这样的做法会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作为幼儿教师,是要坚决抵制的。
二、引发的思考中国古有孔子云
1.社会方面。如今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以迅速发展。调查结果表明,从物质基础上来讲,农村的经济状况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农村家长的育儿理念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但是,跟经济的发展比较起来,观念的转变相对较慢。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幼教领域来看,政府和学前教育机构应该努力向家长宣传更多的正确的学前艺术教育的理念,大力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各种宣传,努力扶持农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艺术教育的平衡发展,达到农村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