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7: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护理研究生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护理研究生论文

篇1

2.中美护理研究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3.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护理研究生在读期间压力的质性研究 

5.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初探 

6.护理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负责任研究行为的培养 

7.造口专业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专家调查研究  

8.国内外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9.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地区差异研究 

10.护理研究生对老年人及老年护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

11.对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缺陷与对策的思考

12.临床护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调查 

13.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校护理研究生择业意向调查 

14.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年龄差异研究 

15.护理研究生实践过程的管理探讨 

16.案例教学法在护理研究生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17.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18.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非智力影响因素分析 

19.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年级差异研究

20.基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我国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21.护理研究生导师实践角色自评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22.护理研究生双语教学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23.面向21世纪护理研究生教育发展策略探讨

24.加拿大护理研究生教育体系及特点 

25.护理硕士研究生共情和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26.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7.护理硕士研究生循证护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8.护理研究生科研训练中的指导要点

29.护理研究生团队导师制建设 

30.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31.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国内外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33.护理研究生在临床科研中的角色和作用 

34.成人学习理论在护理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应用

35.基于临床核心能力专业型护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初步探索

36.试论我国护理研究生社区实践的必要性

37.晋京两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自我概念水平和自我评价水平研究

38.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其研究状况的文献分析

39.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认知的比较

40.重视护理研究生培养 狠抓实践过程管理

41.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现象学研究

42.加强国际合作,培养高质量护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博士生培养的经验介绍

43.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44.泰国玛希隆大学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45.“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理论在护理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46.韩国忠南大学护理研究生教育特点及其借鉴

47.护理研究生科研活动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48.基于核心能力的高等中医院校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

49.培养高素质护理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

50.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知识体系的研究  

51.护理学研究生教育设置专业学位的调查研究

52.中韩护理学研究生教育比较 

53.天津市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研究 

54.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55.交互性教学模式在护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56.男性护理研究生学习动机的质性研究 

57.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调查

58.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的分析

59.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分析

60.探讨高等护理教育体制与护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61.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启示

62.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63.发展以角色为基础的护理研究生教育

64.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期望与需求研究

65.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的质性研究

66.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67.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68.论艺术教育与护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性

69.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分析

70.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的质性研究

71.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系统评价与Meta整合

72.导师指导与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问题的分析

73.澳大利亚护理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关系的介绍 

74.中美护理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

75.护理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76.以临床核心能力为中心的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探讨

77.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评价

78.护理研究生临床带教方式探讨

79.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80.晋京两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职业信息收集能力研究

81.目标设置理论在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82.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 

83.临床能力考核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84.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85.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86.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就读体验与应对的质性研究

87.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与思路

88.护理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及AGIL模式指导下的建设研究

89.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90.国内外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91.中美护理研究生课程比较

92.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93.两年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 

94.我国护理教育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分析

95.导师组制模式培养护理研究生的实践 

96.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97.国内外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98.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9.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100.护理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的探讨  

101.晋京两地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学绩水平和设定目标能力研究

102.我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103.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护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反思

104.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探索性研究

105.提高培养质量,加强护理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管理 

106.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 

107.护理研究生实习中所面临的各种人际关系及伦理决策 

108.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的定性研究 

109.护理研究生ICU临床实习模式的探讨

110.临床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质性研究 

111.德尔菲法构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12.知-信-行认知理论在护理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113.在实践中培养护理研究生的临床教学能力

114.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对硕士教育现状的评价研究

115.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实践指导老师期望调查 

116.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7.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参与专业课程资源共享体系的学习体验

118.Delphi法构建护理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研究

119.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分析与建议

120.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21.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其展望 

122.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的构建 

123.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进展

124.对护理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实证研究 

125.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SWOT分析

126.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127.就业双方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的认知

篇2

采用Delphi法的样本估计方法,即样本含量为护理专家20~50人为宜,考虑到样本回收中的遗失和无效问卷及专家分布平衡性,于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临床医疗4个领域各选取12人,即共选取专家48人。专家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咨询。入选标准:护理教育专家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硕士生导师,从事护理硕士教育3年以上;护理管理专家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担任科护士长及以上职务,从事护理管理工作5年以上;临床护理专家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科护士,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临床带教5年以上;临床医疗专家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副高以上职称,于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0年以上,从事硕士教育3年以上。

1.2方法

1.2.1专家咨询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包括护理教育专家、护理管理专家各1人,临床护理专家及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各2人。课题研究小组共同总结、分析,初步构建我国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框架;并根据该框架设计出包括9项一级条目及28项二级条目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专家咨询问卷。为保证问卷各条目表述清晰、合理,选取护理教育专家、管理专家及临床护理专家各2名对该问卷进行预试验,并根据专家意见增加、删除、合并部分条目,修改部分条目表述方式,最终形成包括8项一级条目、27项二级条目、70项三级条目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专家咨询问卷。本次咨询问卷共分为3个模块,第1部分为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第2部分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咨询表,第3部分为专家对本次研究内容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调查表。问卷采用结构式问卷,条目内容的重要程度用Likert5级评分法描述,具体分为“5=很重要,4=重要,3=一般,2=不重要,1=很不重要”5个等级。采用发送电子邮件、现场发放的方法发放和回收咨询问卷,问卷回收后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在发放下一轮问卷时反馈上一轮情况,以便专家作出准确的判断。每个条目只能选择一个分值,并根据条目内容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1.2.2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双人平行录入Epida-ta3.1,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各指标评价结果的均数、标准差、权重系数、变异系数,以及咨询专家的积极程度、专家权威系数、专家协调系数。专家积极程度由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系数(Cr)由专家对问题的判断依据(Ca)、专家对问卷内容的熟悉程度(Cs)共同决定,Cr=(Ca+Cs)/2;专家协调系数由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

2结果

2.1专家积极系数

本研究共发放两轮问卷,第1轮发放问卷48份,第2轮45份,分别回收45、43份,两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95.56%。

2.2专家权威程度

本研究第1轮专家咨询中Ca=0.80,Cs=0.83,Cr=0.82;第2轮专家咨询中Ca=0.90,Cs=0.83,Cr=0.87,两轮专家权威程度均较高。

2.3专家协调程度

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0.21(均P<0.01),专家意见协调性好,结果可取。

2.4咨询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为包含8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在德尔菲专家咨询过程中,研究者使用调查问卷对特定主题进行两轮咨询以征求专家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直至专家组成员意见逐渐趋于一致。专家的选择是利用Delphi法进行研究成败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选择的专家包括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临床医疗4个领域,既有来自于培养单位的专家,又有来自用人单位的专家,所有专家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大部分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包含了在培养护理硕士研究生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所有领域,说明专家不仅具有良好的学科代表性,且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次两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95.56%,且每轮均有多名专家对各条目提出建设性意见,说明专家对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一般认为权威系数≥0.70为可接受;权威系数>0.80则说明专家对咨询内容具有较高把握。本研究两轮专家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及0.87,表明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各指标评价结果的变异系数、肯德尔系数(Kendall′s,W)表示。变异系数越小说明专家的意见越趋于一致;肯德尔系数介于0~1,肯德尔系数越大,表示专家一致性程度越高,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若P<0.05,则可认为协调系数经检验后有显著性,说明专家对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结果可取。本研究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0.21(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对指标体系的认同程度已趋于一致,且结果可信。

3.2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护理专业的持续性发展与时代要求

临床实践能力在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平均期望值及权重值在一级指标中均位于最高,这一结果与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一致。同时,美国学者Hamrice等认为高级实践护士应具备直接提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专家指导能力、临床科研能力、提供咨询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7种核心能力,且反复强调“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在荷兰,临床护理能力亦是护理高级实践者的首要核心能力。随着医学分科的细化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全球临床护理呈护理专科化发展趋势,对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要求同时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护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级护理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要胜任护理岗位,临床实践能力是其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这亦是其他能力的基础。此外,护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践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临床实践能力是保证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不断出现各种护理新技术和新知识,护理科研者、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都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以保证护理科研、教学、管理不与临床脱节。由此可见,无论是“科研型”或是“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均为其首要能力,这不仅是专业本身的要求,更是进一步进行护理科研、管理、教育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中评判性思维能力权重值仅次于临床实践能力。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及护理科研中的意义更加凸显,其不仅是临床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亦是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年来国内外护理教育专家非常重视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而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教育、管理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渠道,对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本研究中专家对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符合实际情况。本研究结果中护理科研能力位居第三,与国内以往研究有所不同。早在1990年,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指出,科研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护理协会(ANA)在1994年亦提出,护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应能够起到临床护理专家的作用,能够协助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项目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工作。国外学者认为科研能力应是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尤其对于“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护理科研能力应是其必备的第一核心能力。在我国以往研究中,护理科研能力并未得足够的重视。

2011年护理学被列入国务院学位办新修订学科目录,成为一级学科,使护理学在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迎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护理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地进行护理科研,并将护理科研成果应用推广于临床实践中,护理学才能进一步发展。而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级护理人才有必要亦有责任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带领护理同仁进行护理科研,并将所得出的结果应用、推广于临床实践中。因此,专家均认为临床科研能力是护理硕士研究生必备的核心能力,并对其做出了更高要求。另外,与以往不同的是,专家认为“获取信息能力”及“科研选题能力”更为重要,信息的准确获取是进行临床科研的基础,而科学的科研选题则是整个科研探索的起点,选题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目的,更决定了科学研究的结果和价值。本研究中护理管理能力的期望值及权重值在一级指标中均位于最低。这一研究结果与部分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以及国外对护理高级实践者的核心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现代管理理论认为领导者需要经过努力学习、工作锻炼、专业培训而逐步成长,管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本人身心机能条件和社会实践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需要管理者经过一定管理实践的锻炼而形成的特有基本素质。因此,为了培养护理管理领域人才,国外较早开展了护理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其已经发展为成熟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方式。但国内护理管理能力的培训暂未形成体系,存在培训内容不统一、培训机构层次不一等问题。且护理管理培训对象多为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两个层次,未见针对培养或提高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能力的培训。而护理硕士研究生大多临床经验欠缺,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对护理硕士研究生或是刚毕业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来说其主要职能仍旧为临床实践者,同时肩负着临床科研、教育咨询的任务,故对其管理能力要求较低。因此,二级指标中“领导能力”的平均期望值亦较低。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护理人才,计划、组织、协调管理能力亦将成为其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护理管理能力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之一,但相较于其他核心能力其权重较低。

篇3

护理专业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一名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对医疗单位的整体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工作是一个辅助医疗对病人实施治疗,使疾病最终得到转归的与多学科相关的专业[1]。护理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服务的对象是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重属性的人[1],这就要求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更要求必须具备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科学的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

高质量的临床教学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的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以及适宜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的建立是有帮助的[2]。但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一名合格的护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实习阶段所学习、掌握的实际操作技术。因此,在医院这个实践场所里如何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学生和临床带教老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目前,对各实习医院的临床带教情况调查发现,各实习医院的整体护理工作与实际的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1存在问题

1.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法律的不断健全,人们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医疗纠纷案件相对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各医院多不愿过多承担实习任务,即使勉强接收了,对刚到医院的学生也不敢放手,造成实习内容与教学大纲要求不符,实习学生多扮演着清洁工的角色,动手操作机会少,实习期内很难掌握临床操作技术,直接影响了护理实习质量。

1.2学生入科后,虽然从形式上也指定了带教老师,但对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缺乏系统的认定和把关,对带教老师的带教结果缺乏质量控制,甚至有一部分素质不高的带教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遇到问题横加指责,严重挫伤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1.3教学内容与临床操作脱节。很多医院对实习学生安排的实习内容仅限于输液、打针等技能性工作,没有很好地把学生所学的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认为护理工作无非如此,没啥可学,动摇了献身护理事业的决心。

1.4各医院的出科考试方法单一,标准各异,从某种程度上说,考核的结果只能说明学生对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既未反映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没有体现出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评。由于缺乏规范直观的考核标准,且参评的老师对同一问题认识的不同,看法不一,极易出现印象分、人情分,所以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成绩,以致出现高分低能的怪现象。

2应对措施

2.1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实习场所的选择对学生的实习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选择实习场所要基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原则。在选择实习医院时,硬件和软件要兼顾,硬件是保证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类服务对象,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护理实践。所以,医院规模、疾病种类都要考虑,最好选择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2.2选派有能力、高素质的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老师是学生实习的榜样,带教老师不仅传授技能,同时也在传授情感。学生最初是通过观察自己老师的工作行为,培养或建立对护理工作的观念。因此,带教老师应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时准确地给学生讲授所在科室的特点和病房情况,结合教材要求,针对不同类别特点的学生分配护理对象,布置计划作业,并选择不同的时间、方法对学生加以指导。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对临床带教老师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带教老师必须接受护理新概念,不断吸取新的多学科知识,才能带出高质量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

2.3设立实习管理组织,制定完善的考评体系。常设的实习管理组织和完善的考评体系,不仅对实习学生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带教老师也有约束效果。实习医疗单位应每周定时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民主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根据质量控制体系给带教老师打分,并把带教情况记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年终评分和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2.4设立专项奖励资金,鼓励带教老师。实习医疗单位应与学校密切配合,设立一定的带教专项资金用来鼓励带教老师,促进带教老师以最大的热情、发挥最大的优势,培养出最佳的学生。

2.5根据学生现状,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单位与实习医疗单位应合理分配教学与实习的时间,学生的临床、实验室实习与理论讲授时间的比例一般应为1∶1,特别是授课时间不易集中安排,应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学用结合。

总之,各学校、临床实习医疗单位要不段规范实习条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为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篇4

2.扩招带来的挑战

研究生的传统培养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精英式教学,具体表现在小班上课,获得导师亲身指导,以公开为答辩前提条件等。扩招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教学上的平衡,教学资源出现了匮乏。所谓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导师、教室等),研究资源(经费、课题等),从而导致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2.1硬件资源

导师人均需要指导的研究生数目增多,原来一个导师带领2-3个研究生,现在则需要带8-10个研究生。教室资源的限制,则使得某些专业还在进行100多人的大班教育。实验室资源的限制,使得学生们没有足够多的资源做实验,从而只能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

2.2研究资源

近年来,高校的科研经费和课题数量在快速增长,但其速度却远低于研究生的扩招速度。高校的许多实验室因为经费缺乏,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不能支撑足够的课题,失去了原有的研究性。

2.3质量下降

经过上述资源的限制,研究生的教育基本就出现了“严进宽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研究生的扩招甚至不能保证“严进”。这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入学“3+1”考试的单一化,使得本科阶段的基础型学习不重要,学生只要把考试所需的部分专业知识熟悉即可。基础不扎实的跨学科研究生以及时间不充裕的在职研究生的存在,给传统的研究生优质教育带来了难度,甚至出现了教师为保证整体进度而降低研究生教学深度的情况,使研究生课程的信息量不够饱满,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科研热情,从整体上降低了学校以及学院名声,形成了恶性循环。

3.互联网思维解决问题的初步探析

教育资源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因而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不能显性的转化为对学生有利的教学资源,而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情同时又决定了研究生扩招的必要性。因而,想要解决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另辟蹊径。而当下最大的机遇来源,就是互联网。

3.1信息共享

互联网的本质,其实是信息的流动。互联网的作用就是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以往学生从导师处才能获得的信息,现在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就能得到。以往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现在从在线教育课堂就能学到。每周的课程分为多个视频模块,每个模块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通常为10分钟左右。>多种形式的课程作业及评价方式。作业类型包括视频、图片、类型等。>固定的模块测验及灵活的评分策略。这种在线课程如何解决教学资源问题的呢?首先,既然是在线教育,那么信息就被记录了下来,在这里就是视频的方式,这种教学视频再传播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老师们无需再回到三尺讲台就能够桃李满天下。其次,课程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第三,在线课程体现了互联网一贯的“众筹”色彩。例如学生们可以互批作业,因为是多对多互批作业,所以批改质量得到保证,免去了老师们的工作;学生们可以在论坛进行激烈讨论等等。

3.2团队作战

以前的研究生精英式教育中,往往是一个学生研究一个课题,导师从中起指导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产生了爆炸,即便没有扩招,原有的精英式教育也会出现问题,那就是知识的爆炸使得一个人往往很难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研究生的扩招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机遇,那就是研究生团队作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等。如果多个人之间形成一种信息分享的良好机制,那么很多问题可以自行解决而无需咨询导师,这时,导师所起的作用往往是在关键问题方向上给予指导。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导师的工作量,并且提高了效率。

3.3制度变革

以上两点就是本文对互联网思维解决研究生教育问题的初步探析。简要概括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之前这句话也曾提出,不过其所指受众是学校和导师,是希望学校和导师提高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本文的认识不同,“以学生为中心”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来解决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那么相对应的,应该有以下几种制度来保证其实施:学分保证,建立与在线教育平台的合作制度,并制定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学生培养制度。承认在线教育平台的学分。小组科研制,明确指定科研小组的划分,明确科研小组成员之间的责任和义务。由导师分配给每个小组相应的研究型课题,允许多人以相同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毕业标准统一化、严格化,主要是用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研究生教育“严进宽出”的问题,扩招所带来的生源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以及小组科研制带来的吃“大锅饭”的问题。

篇5

我校的教学团队、导师团队与临床实践基地的护理专家组成了一支应用型、复合型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知本领域的前沿进展,更具有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队伍的复合型主要表现在来源的多元化,有来源于中医和西医护理教育工作岗位、中医和西医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及中医和西医临床医学工作岗位的;有来源于中医和西医护理教育背景、中医和西医临床医学教育背景,及其他不同学科专业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这种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保证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中既有理论造诣,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各取所长,相互补充,为建设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了保障。我校专职护理教师21名,17名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4名有医师执业资格证书;10名教师(47.6%)具有高级职称;18名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占85.7%),其中8名具有博士学位,4名正在就读博士,攻读方向有护理学、临床医学、循证医学、信息学、基础医学。专职教师中9名(49%)具有中医教育背景,其中3名为中医医疗背景,6名为中医护理背景。为了解决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现象,规定工作5年内的青年教师必须有2年的临床工作时间,工作5年后平均每年完成100h以上的临床工作。除专职教师外,在我校3所附属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聘请护理专家作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兼职导师。为了保证专家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聘请的兼职导师均具有高级职称,有10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且目前全部在临床一线工作,涵盖了内、外、妇、儿、急救、重症监护、社区保健等各个领域,中医、西医兼具,以保证护理硕士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科领域选择合适的兼职导师。

2课程设置突出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

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的护理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区别于西医院校培养的研究生,最重要也是最具自身优势的就是中医特色。我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均设置了中西医结合课程,包括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实践基础和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的部分学时,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和中医高级护理实践技术。由于学时有限,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模式,我校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在教学观念上,将研究生课堂学习与临床实际应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相融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采用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前沿的专题导向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授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研究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既强调经典理论的知识继承,又兼顾知识的获取方法和创新;在考核方式方面,除了传统的考勤、作业以及书面考试成绩3大部分之外,对学生自主研究所得的学术交流报告和学术论文水平做适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在交流报告时提出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3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课程体系符合护理职业岗位需求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区别于科学型硕士研究生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前者是以培养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整个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校都推行“以专业知识为背景,以专科技术为重点,以实践理论相结合为基本方法”的课程建设模式。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围绕职业技能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开设了高级健康评估、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等与就业相关的培养实际运用能力的专业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在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24个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要进行出科考核。此外,学校要组织阶段性考核,对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全面衡量,考查学生独立处理临床专科领域中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转科考核成绩不合格者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阶段性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安排学位论文答辩。力争做到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学校与临床实践基地的配合,强化学生临床能力的训练,重点加强专业技能课程和护理实践性教学环节,使之尽可能地符合护理职业岗位需求。

篇6

[作者简介]员宁敏,广西大学校长办公室副研究馆员,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137-03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指申请研究生学位的学生(硕士、博士),为获得不同级别学位资格,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结合科研实践活动,经过大量的创造性思维劳动撰写的学术研究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是指在学位申请活动中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包括学位申请书、答辩通过的学位论文以及论文开题、评审、答辩等材料。研究生学位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情报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对这一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使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得到有效的利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服务,同时又确保其著作权不受到侵犯的问题。探索研究生学位论文归档管理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著作权内容

著作权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依法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一经形成,便包含了作者的人身权与财产权。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人身权。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人身权是与作者人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权利。具体有以下几种:(1)发表权。即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或著作权人对尚未公开的档案有权决定是否将其公之于众的权利。(2)署名权。即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在学位论文档案上署名的权利。署名权具有永久性,作者终生享有,不因作者生命的终结而取消,不因著作财产权的转让和继承而发生变化。(3)完整权。即任何人不得违反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的意愿,对档案内容进行歪曲、篡改、断章取义等实质性的变更。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财产权。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财产权分为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具体包括:以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著作权归属

确定著作权人,即谁依法享有著作权,是保护著作权的重要前提。《著作权法》第九条规定:著作权人是指创作作品的作者和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完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著作权人也因此而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完全归论文作者享有。《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如果从论文的开题、构思、写作、修改到最后定稿,主要由学生本人完成,其论文的来源既不是导师的科研项目,也不是学校安排的科研任务,并且论文内容的获得没有主要利用学校的物质条件,指导教师虽然也给予指导、修改,但没有参加直接创作,这种情况下学生是《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人。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作者仅享有部分著作权(如论文的署名权),其他著作权归学校所有。《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造的作品是职务作品。其第二款规定: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为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研究生参加由学校主持,指导教师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许多科研成果便成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这种情况下,从论文的选题到创作思路及最后定稿均由指导教师完成,凝聚着导师大量心血,不仅是由所在高校主持并承担全部责任和风险,而且还完全利用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完成,利用了学校的资源(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研究生学位论文只是实现对该项目研究过程和智力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反映科研项目成果的载体。教育部《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由高等学校主持、代表高等学校意志创作、并由高等学校承担责任的作品为高等学校法人作品,其著作权由高等学校享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具备著作权人的条件,不能成为权利主体,法定著作权人是该生所在的高等学校。

(三)在职申请学位人员只享有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所在单位享有。《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在高等学校学习、进修或者开展合作项目研究的学生、研究人员,在校期间参与导师承担的本校研究课题或者承担学校安排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及其他技术成果。除另有协议外,应当归高等学校享有或持有。一般情况下,这类人在攻读学位其间开展的研究往往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在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利用工作单位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完成研究工作,其研究当属于职务作品。

三、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合法使用

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利用从法律角度审视可分为合法使用与非法使用。档案的合法利用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学位论文档案管理部门在开发利用工作中,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必须准确理解著作权合法使用的范围、界限、条件等,在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合法使用研究生学位论文。

(一)超过著作权保护期限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开发利用情况。我国《著作权法》对一般作品的作者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的完整权实行永久保护,而对作者发表权与复制权、获酬权等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后50年。已经超过著作权保护期限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除人身权永远属于作者外,可不经作者授权,不付报酬地查阅、复制或在网络上传播等自由利用。

(二)著作权保护期内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开发利用情况。这里就有一个合理使用的问题。所谓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他人可以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或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的合法行为。合理使用规定了三个必备条件:第一,仅适用于已发表的作品,未发表的作品不属于合理使用范围。第二,合理使用的目的仅限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或为教学、科研、公共文化利益等12种利用情况。第三,合理使用的“量”必须有严格限制,只能“少量”或“适当”,否则视为侵权行为。

(三)无论著作权保护期是否超期。合理使用的方式必须合法。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人身权等其他权利,并且必须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

称。已存档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有相当部分是未发表作品,按《著作权法》的规定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笔者认为,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从未发表作品不具有公示性的方面考虑,但是制订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对著作权行使的限制,界定是否合理使用的关键在于使用作品的目的,高校作为非赢利目的使用者,应充分享受著作权这一立法实质,应将这一宝贵的资源纳入合理使用范围。

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及法律责任

所谓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是指既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又无法律认可,擅自对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行使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使权利人合法利益受到损害的违法行为。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利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侵犯著作权人权益的法律事实的发生。

学位论文档案管理部门在利用活动中容易发生的侵权行为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以各种方式(包括网络传播)公布学位论文档案,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的公布权;改变作者的署名方式,对作品内容进行歪曲、修改,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的署名权;以合理使用为名,利用保管作品档案的便利条件大量复制学位论文档案并赢利,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的复制权;擅自对学位论文档案进行编辑、出版、发行,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的出版、发行权。在赢利模式下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未支付其著作权人报酬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学位论文,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财产权。

用户在利用学位论文档案中容易发生的侵权行为有:以合理使用为名,剽窃、抄袭他人学位论文档案;以合理使用为名,蓄意歪曲、篡改、下载他人作品的名称、内容等;擅自将未公布的学位论文档案公布;超出合理使用权限等侵权行为。

篇7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76-02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质性研究被美国护理学家引入护理领域之后,在各国发展得比较迅速。在护理领域,研究者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仅用量性研究已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和解释,而质性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整体且深入的研究,通过揭示事物内涵来认识事物,因此护理研究人员逐渐开始运用质性研究来解决一些研究问题,质性研究在护理专业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突出。质性研究往往对研究者本身的要求较高,而护理研究生往往能代表该领域的较高研究水平,为此,本文通过分析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旨在为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领域的运用提供参考。

一、质性研究的定义及特征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的情境下从整体的高度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度探究和诠释的过程,它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融入被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中,深入体会他们的感受与看法,并从被研究者的立场来诠释这些经验和现象的意义。因此,研究者在进行质性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社会现象的不确定,对研究对象有高度的敏锐性,通过与被研究者的密切互动,对社会现象或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质性研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平民意识,它需要研究者参与到研究情境中,与研究对象产生互动,从而对事物的复杂性和过程性进行长期深入的考察与体悟。

二、文献的纳入与排除

以“护理学”“护理领域”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的学位论文、CNKI的博硕士论文中检索,检索截止至2014年5月的所有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共检索2385篇。纳入标准为质性研究论文,包括个案法,参与观察法,访谈研究法,扎根理论法,内容分析法,德尔菲法。排除标准为仅出现质性研究等相关字眼而未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的论文。最终纳入429篇。

三、结果

对429篇论文进行分析的结果见表1~3。

四、讨论

护理学研究的范畴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将不断更新,护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往往是人,这就导致了其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很多研究现象及内容仅通过量化指标是无法衡量且不能被解释。而质性研究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整体的、深入的、层层相扣的研究,揭示事物内涵认识事物。因此,运用质性研究来解决研究问题的研究者越来越多,但在质性研究发展较快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

1.年份。由表1可以发现,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质性研究应用较少,于2003年才出现在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尽管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质性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文献总量只有429篇,占所有护理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的17.98%,可见质性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质性研究方法。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应加强其质性研究方法的学习。从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多数文献都运用的是德尔菲法,其次是访谈法。这可能与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的特性有关。一方面我国护理的很多研究领域才刚刚起步,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研究者往往需要去构建一个量表或者某种体系,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多数研究者运用德尔菲法就是为了达到构建量表或体系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尔菲法的研究对象往往是某些领域的专家,资料来源主要是这些专家的想法和理念,而研究者能参与的研究过程就是对资料进行整理,不参与对研究现象或问题的探索和思考,因此,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相比,对研究者的要求较低,运用相对简单。护理学研究的范畴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不断更新,研究的内容也将更有深度,而质性研究中除除德尔菲法外还有多种研究方法,例如扎根理论,因它对研究者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需要系统的培训,因此研究者运用的较少。由此表明,护理研究者在认识到质性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研究素质,能根据研究目的而选择合适的质性研究方法,从而能真正地解决研究问题。

3.培养单位。由表3可以发现,质性研究论文作者的培养单位区域分布局限。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作者的培养单位,28.11%集中在第二军医大学,11.18%在山西医科大学,4.90%在福建医科大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质性研究的选择不但与研究者自身的素质有关,还和培养单位的学术氛围相关。就第二军医大学而论,20世纪90年代初第二军医大学第一次以联合培养的方式招收护理学研究生,现已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护理学人才。因此,有必要为护理学研究生开设专门的质性研究课程和系列专题讲座,各学校之间相互交流,提高护理学研究生综合素质,从而打开区域限制,使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在研究生中能够普及。

4.质性研究的伦理问题。质性研究中的伦理是指研究者在整个质性研究过程中道德上的考虑、选择和责任,尊重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在质性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进入被研究者较为隐秘的生活领域,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世界,与他们有较多时间的密切互动,本研究分析发现,大部分的论文对伦理方面未提及或描述不全面,仅提到对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权和资料保密这两个问题,而对于质性研究过程中怎样避免对研究对象的伤害以及资料返回研究对象处核实这两方面很少涉及。因此,在设计课题的开始,研究者就要考虑到研究对象尊严的价值,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要遵守伦理原则,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且真实的报道。对研究者来说,保持足够的敏感,及时敏锐的加以识别,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伦理责任,在科学方法与伦理价值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显得格外重要。

五、质性研究在护理科研中的前景展望

本文通过对国内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回顾,可以发现,国内质性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虽然在我国的护理本科所学的《护理研究》教材中已涉及到质性研究,但仅是对质性研究进行了简单介绍,而且质性研究方法不是仅通过教科书的宣讲就能掌握,是需要研究者不断地加强与质性研究相关的培训以及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摸索而领悟的。作为护理领域中富于发展前景的研究方法之一,高等护理的教育者应重视护理质性研究培训的启动和实施,并在实施中探索、发展和完善质性研究的护理学应用,通过对质性研究方法更深入的分析及了解,采用多种质性研究方法为具体的研究问题服务,深入挖掘质性研究对护理学研究的独特意义,掌握科学的质性研究方法,为未来的护理科研队伍奠定基础,对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周荣慧,黄人健,李春玉,等.护理质性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护理管理杂志,2002,2(1):21-23.

[2]蒋逸民.质性研究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3]陈向民.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第一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4]胡雁.质性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06,(21):579-581.

[5]朱海利,陈鸿华.我国护理硕士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护理研究,2006,20(8):1982-1984.

篇8

Miller将离职意愿(turnoverintention)定义为:离开目前工作与找寻其他工作机会倾向的总体表现或态度。多数研究者认为离职的最佳预测因素是离职意愿。护士离职率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男护士更甚。影响护士离职意愿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护士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及外界因素3大类,但是哪些因素对护士离职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尚无定论。本科护生是我国今后护理队伍的重要力量,而男护士也正在成为这支队伍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其离职意愿将直接影响我国护理队伍的稳定。目前,对本科男护生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见。笔者调查本科护生的离职意愿现状,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实习和教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对象

在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即2004年卫生部将我国卫生职业人群划分的3个地域),每个地域随机抽取3个设有护理本科院系的医学院校,包括海南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咸宁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以上院校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护生共120人,自愿参加调查105人,收回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91.4%。为了进一步研究男女差异,抽取对应学校女实习护生共100人。纳入标准:愿意参加并完成测试;年龄大于l6岁;身体状况能够配合完成问卷;意识清楚,无精神性疾病;参加实习至少8个月。

2方法

2.1调查工具

2.1.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和3个条目,测评工作满意度、对未来工作信心和有否缺勤及频率。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评价,从“很不满意”到“很满意”(1~5分),是否有成为一个好的护理工作者的信心,从“非常没有信心”到“很有信心”(1—5分),实习期间是否有缺勤(1为否,2为是)。

2.1.2离职意愿量表(TurnoverIntentionScale,TIS):共6个条目,为l~5分计分法,如第1题:您是否考虑要辞去目前的工作?选项为:从不、甚少、偶尔、经常、总是,相应赋值1~5分。总分1~2分(含2分)为离职意愿轻度,2~3分(含3分)为中度,3~5分为离职意愿严重,即分数越高,离职意愿越强。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0系数为0.723。

2.1.3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由61个条目6个分量表组成,包括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与护士期望有关的应激源、与接触濒死患者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一家庭矛盾有关及与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源,有很好的信效度,分数越高,所面对的工作应激强度越高。为了适用于护生群体,本研究修改了其中的2个条目(将第52题“护理工作的负面感受影响家庭气氛”改成“影响寝室气氛”;第59题“因家务琐事消耗精力而影响工作”改成“因找工作、考研等消耗精力而影响工作”)。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52。

2.1,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Suppo~Rating Scale,SSRS):为肖水源编制,包括10个条目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

2.1.5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CopingStylesQuestionnaire,SCSQ):共20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采用0~3级评分I。

2.1.6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icacyScale,GSES):共1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分数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

2.1.7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分为4个量表,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在本问卷中除精神质的信度在0.51~0.60,其余量表的信度均大于0.70。

2.1.8护士工作倦怠量表:采用李小妹改编的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工作倦怠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种负性的、个体化的认知与情感反应,包括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工作无成就。情感耗竭和非人性化得分越高、工作成就感得分越低,表示护士的工作倦怠越严重。

2.1.9总体健康问卷(GenerM HealthQuestionnaireGHQ):GHQ一28中文版由香港中文大学Chan教授于1985年编制,具有理想的信效度…。共28个条目4个维度,躯体症状、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分数越高,健康问题越严重。

2.2调查方法

征得被调查学院、医院护理领导的同意后,将所有问卷及调查方法有关说明用快递寄去,由对方派人组织,在实习末期进行集中调查当场发卷并收回问卷,然后再回寄给研究者。

2.3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a=0.05,P值均为双侧概率。

3结果

3.1一般情况和各调查量表得分情况

调查男护生共96人,年龄20-26(22.7+0.9)岁,在三级甲等及以上的医院实习者占95%,满意度较好者29%,有缺勤情况者47%,对成为合格护理工作者没有信心者46%,要读研者48%,独生子女28%,经济自评较好者9%,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者41%。与女护生相比,满意度、缺勤情况、工作信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本科男护生的离职意愿得分为(3.30±0.89)分,高于女护生(P

3.2离职意愿与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离职意愿与应激源(r=0.25)、总体健康(r=0.35工作倦怠(r=0.29)呈正相关(P

3.3本科护生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是总体健康、工作倦怠、工作信心和工作满意度,父母受教育程度、读研和工作应激源被剔出方程,方程的决定系数为32.9%,见表2。

3.4各变量关系的路径分析采用路径分析研究

各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发现工作应激源通过其他变量影响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是重要而核心的中介因素。经多次多元线性分析回归,进入路径图的变量及路径系数(P

4讨论

4.1实习期间本科男护生的离职意愿及面对的应激

本研究本科实习男护生离职意愿得分(3.30±0.89)分,与女护生的得分相比,离职意愿更强,这说明男护生的专业思想与女护生相比更不稳定,离职情绪更浓,这与许多研究的结果类似。这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家人、患者及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护士本应由女性承担,对男性做护士不理解,影响其对自身职业的认可,一些患者甚至拒绝男护生为其服务。其次,据统计,大多数男护生报读护理专业是无奈的选择,并不是报读的理想专业,导致其职业心态不稳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稳定其专业思想,让其充分了解其在护理岗位上的优势及已经取得成绩的范例,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并清楚地看到在护理岗位中男护士所展现的决策果断、影响力强、精力充沛等优势,在教学中增设一些针对男生的专业课程、邀请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卓越成就的男护士来校讲学。其次,认真为男护生培养和挑选带教老师,避免传递负面思想,针对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男护生的心理特点,制订适宜男护生特点的临床带教计划。

有研究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应激两者呈现正相关。本研究也发现,离职意愿与应激源的相关系数达到了O.25,但是在回归分析中,这一因素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路径分析发现工作应激源通过中介因素影响离职意愿。这和以往研究中两者有直接关系的结果不同,分析有以下原因:大部分研究以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但是在本研究中的对象为本科实习护生,研究对象不同所致;很多研究只是做相关分析,并没有把很多因素纳入进来,如本研究也发现两因素相关,但是工作应激源不是离职意愿的预测因素;在诸多中介因素如工作倦怠、身心健康的影响下,该应激源对离职意愿的直接影响减小。

4.2中介因素对离职意愿的作用

过往研究已经证明工作倦怠是影响组织成员离职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工作倦怠显著影响离职意愿,倦怠水平越高,离职意愿越强(r=O.29)。可以想象,当男护生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精力丧失,对实习持冷淡、负性的态度,实习而没有成绩,感受不到成就时,个体的实习积极性就不会高,实习成绩也不会好,离职的意愿自然也就会产生。

本研究表明身心健康越差,离职意愿越强。在心理上,男护生常在工作及交往过程中显得不自在,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抑郁。当其承担以前全由女护士操作的工作时,内心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自卑感及抵触、抑郁情绪等。其次,护理工作还要求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如果身体状况不好,就不能胜任护理工作的倒班勤、工作负荷大的特点,工作无法胜任,离职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产生。同时,路径分析显示,工作应激和工作倦怠感越强,个体的总体健康水平越差,离职意愿也越强。

受社会传统观念对男护士的偏见及其他负面因素的影响,致使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思想波动大,表现出对护理专业没有信心。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信心呈负相关(r=-0.21),即工作信心越强,离职意愿越弱。提示在以后的实习教学中,我们应改革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制订出一套针对男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从各方面加强护生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减轻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加强交流,定期召开座谈会,教育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多加鼓励等。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让其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或男性特殊的操作,使患者不提出异议甚至得到患者好评,以增加其自信心。

篇9

主管单位: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南京总医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8199

国内刊号:32-1574/R

邮发代号:28-28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Base on Dissertation Remote

Network Assessment in the University of TCM

WAN Zhiqiang[1], ZHANG Haomin[1], WEN Hongjuan[1], ZHANG Lili[1], SHAO Shuai[2], WANG Hongfeng[1]

([1]Graduat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

[2]Medicin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panding of the proportion of graduated students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quality of the dissertation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changed, and scope of the study has been expanded. Take X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scope of the study does not be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area, widely involv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clinical medicine, nursing, literature, chemistry, management and some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al. X University invited many professors of other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mplete the dissertation review in 2014,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long review cycle, high management costs, and inefficiency and so on. In order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we need to design an easy to use and high security system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dissertation review.

Key words dissertation; network assessment system; graduate education

X大学2014年度共有368人申请博硕学位,学位论文评阅工作量相对较大。由于中医药专业在X省高校、科研院所分布不均匀的局限性,X大学论文送审以省外院校及科研院所为主。

1 中医药院校学位论文评审的特点

从全国范围看,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较少,且中医药大学以外的其他院校、科研单位的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发展与中医药院校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论文评审很难在省内找到一定数量的评阅专家。论文评审需要送到省外高校,近五年来,X大学论文送审院校主要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等高校。

中医药院校的专业领域较为独特,随着近年来交流的不断增进,中医药相关学科专家数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总量是小的。地理位置相近的各院校之间的指导教师大多互相熟识。论文评阅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人情分,不太好意思提出尖锐的看法,也很少会给论文不通过。因此,作为研究生学位部门管理人员,亟需寻求一个更为合理的、有效的论文评价方法。

2 传统论文评阅的弊端

2.1 评审过程繁琐

传统学位论文评阅的方法主要是,X大学随机抽取部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将抽到的论文隐去作者和导师信息,编号,记录好编号对应的作者,将论文送至复印社打印。提前与送审院校研究生处联系,将打印好的论文邮寄至送审院校研究生处,送审院校研究生处领取论文,按论文方向将论文分发至各院系,各院系研究生秘书将论文发放至相关专业专家评阅,专家评阅论文后返给各研究生秘书,研究生秘书返回所在学校研究生处学位办,学位办将评审完毕的论文评阅意见书邮寄回X大学研究生处。整个工作十分庞大而复杂。很多学校大多只接收5~7所院校论文,邮寄的论文如涉及专业过多,或涉及专业在不同校区、不同医院过多,很多学校不愿意接收论文。特别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论文评阅意见书返回延误。加上往返快递时间,一般最快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②

2.2 论文评审费用高

送审论文需要印刷,1本硕士论文印刷价格大约在50元左右,1本博士论文印刷价格大约为100元左右,邮寄费用大概在每本10元左右,管理费在每本50元左右。这些费用占论文评审费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花费巨大。③

2.3 论文评审时间集中,工作压力大

从全国中医药院校看,学生多在3月份提交论文,很多导师在提交论文前,会临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尽管学校有论文提交截止时间,但碍于导师情面,很多学生要在3月底才能提交论文。由于每个学校都需要将研究生的论文送到外校审阅,且各个学校发放论文评阅意见书的时间都为四五月,这一期间,全国的研究生处工作都比较繁忙。很多学校不愿意接收大量的论文。特别是很多学校同时接收10余所、甚至更多院校的论文,这无疑加大了高校研究生处学位办的工作压力。因此,学校在选取发放盲审论文比例时,不太放心选取过多学生的论文,怕给自己、给他人造成工作负担。由此可看出,这种工作方法,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束缚了学校发放论文的热情。

3 采用网络评审的优势

3.1 网络评审简介

现代计算机快速发展为网络评审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网络评审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利用互联网将更多的相关领域专家纳入论文评审专家行列,且学生的论文可以快速呈现到专家面前,同时,利用WEB程序开发技术,④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论文评阅方法。最大限度地对论文保密、对评阅专家信息保密,较传统评审方法更安全、更有效、更快捷。

3.2 网络评审节省资源,降低费用

传统评审方法,需要将送审的论文印刷,邮寄至送审单位(多为外省份)。通过快递公司邮寄论文,通过快递公司取论文,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采用网络审阅,环保、快速、省心,优势明显。

3.3 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基础材料收集好,只需给评阅专家网址(或二维码)、账户、密码,专家即可在网络端审阅论文,不受办公环境制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⑤

3.4 提前知道评审结果,便于安排答辩

专家审阅论文过程中,可随时提出评审意见,待论文评阅完成后提交论文评阅结果,学生收到评阅反馈意见后可及时修改论文,管理单位可随时了解评阅情况,以尽快通知各学科、各学院,各学院可根据反馈结果合理安排答辩时间。

3.5 建立评审专家库

网络评审经过几年发展,管理单位可对评审专家建立评审专家库。今后,管理部门可直接与专家交流、沟通,不再走传统的研究生处、各学院研究生秘书、专家这一繁琐的工作流程,直接同专家面对面建立关系,评阅论文。专家库的建立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选取更多院校、更合适的专家评审论文。

3.6 利于数据分析,指导管理者调整政策

网络评阅论文,数据更容易分析,管理者可清晰、直观掌握各年度论文评阅情况,有利于论文评阅工作的总结,及时调整下一年度的论文评阅工作方法和思路。

4 网络评审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1 年龄大的专家不习惯

年龄大的专家接触网络相对偏少,对网络评审工作还不适应。这要求我们开发更为清晰、便捷的网络论文评审系统。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如不习惯网络评阅,可在线打印学生论文及论文评阅意见书。

4.2 电子版论文暂不能实现快速标注服务

纸质版论文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标注,网络评阅论文暂时无法随意标记。目前可采取在线打印的方案解决,未来尽快实现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的网络标注服务。

4.3 网络评阅论文对软硬件有一定要求

网络评阅论文对专家使用的电脑系统、浏览器有一定的要求,目前兼容性还不够完善。论文评阅使用说明书的编写上,尽可能地把所有能考虑到的问题汇总编入。

4.4 培养用户习惯

目前国内采用网络评阅论文的学校还非常少,特别是中医药院校,尚处于未开发阶段。X大学尚未接到网络送审的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论文。由此可见,中医药院校的评审专家,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网络评审。

4.5 电子支付

专家评阅论文后,填写论文评阅专家费用领取单,由X大学研究生处学位办审核无误后直接支付。目前正与技术人员协作开发,争取未来可通过支付宝应用来支付评审费。

4.6 网上签名和盖章

网上签名已无技术障碍,电子盖章相对困难。目前的想法是,在线打印后,盖章,传真回X大学研究生处。

远程网络论文评审工作才刚刚起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未来,论文评审工作将会变得越来越快捷、安全、有效。

通讯作者:王洪峰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40204070YY)

注释

① 张德勤,龚道华,杨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网上评阅的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34-37.

② 封旭红.学位论文盲审区域合作的实践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22-25.

篇11

纵观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11-2015年)指出:护理事业的主要目标正在由前一个五年的“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向“‘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发生改变。

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拟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培养出的五年护理毕业生在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等刚性素养方面,人文素养、行为习惯和心理素养等软性素养与优质护理服务的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已经成为五年制护理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瓶颈。护理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教育,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不仅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有丰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养,这是为人之本,从业之基,执业之要。未来护理人才的竞争将是在硬性护理技术基础上软性护理素养的较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渴望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这无疑对护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尝试将企业上广泛应用的“8S”理论尝试性引入到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通过有效干预,着重培养、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软性素养,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目的。

五年制护理学生在校的学习中,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养上侧重实施“前4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等刚性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护理的基本功;在软性职业素养的养成上侧重“后4S”(素养、安全、节约、学习),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内涵,培养他们的隐性素养。

(一)运用“前4S”管理 理论操作要兼顾

课程的设置,可以将护理教育课程分为普通类(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类(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人际沟通、护理礼仪、计算机等)及专业类(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三大模块,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组合。课程的实施,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办法,以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组织教学,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

实训基地要营造真实的医院氛围,尽可能贴近医院、贴近临床,从技术、管理水准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模拟医院环境,并突出职业素质训练,让护理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医院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训,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清洁习惯开始。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组长监督学生清扫实训场地,维护保养医疗设备。清扫要全面彻底,以保证保持实训室干净明亮。实训过程,注重强化基础训练,动作规范,举止得体,指导老师要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让学生勤于动手,严格管理,形成真实医院工作环境的氛围,在实训课日常教学的最后一个程序,指导老师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加以改正提高。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训基本功,长久规范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运用“后4S”管理 提升学生软性素质

以活动教育人,以形象影响人。中高职学生来校绝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技能,还必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是一种软实力,是隐形的,是护生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气息,良好的人文素质,能超越药物的治疗,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学人文主要靠内化,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就是一个良好的内化过程。我们应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的灌输,使护理专业教师能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讲授专业同时,润物无声地提高护士生的人文修养。

高职学校跟初中、高中不同,专业知识、人文素质的学习培养不仅仅拘泥于课堂,学习很重要,但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通过第二课堂----“校园课堂”开展专业兴趣小组,演讲、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人文丰厚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质,实现教育目标。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着力从制度、精神、环境、行为等方面构建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在护理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以第三课堂----社会课堂为外延。现实的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的说教对人的教育效果更深刻、更持久。可以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医院,进社区、福利院,护理实践基地等社会场所,开展参观学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对护理职业崇高性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从而端正学习护理的态度,树立牢固的护理专业思想。

目前,高职护理学生的培养模式仍然是常规的以理论教授为主、而且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研室与医院教学长期分离,高职护理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未来护理人才的竞争将是在精湛护理技术基础上人文素养和心理素养的较量。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员,肩负着为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服务人才的使命,护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向医疗机构培养合格护理人才。将“8S”理论引入到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可以在提高其刚性柔性职业素养,锻炼其职业能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护理职业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教育科学 2007-01-01

[2]《学习“8S” 管理精髓的心得》(沈玲 企业信箱 2008年12月19日)

[3]《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潍坊市某护理学校为例》(邱建明 鲁东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论文2015年1月)

[4]《木桶理论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阚师鹏 价值工程 2004年第9卷)

[5]《浅谈“新木桶理论”在护理队伍管理中的运用》(蔡红霞 大家健康 2013年5月)

篇12

2护理学知识元的标引范围

2.1限定开源资源的标引范围

目前国内大型综合类开源资源网站主要以道客巴巴、百度文库和豆丁网为代表,笔者在3月19日以“护理学”为检索词向这三个数据库的默认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分别得到956149、901090和401445个检索结果,由于以上三者均是以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术论文、电子课件等作为资源收集的内容,从资源数量可以简单的判断道客巴巴的护理学资源最为丰富。因此,将开源资源的收集范围限定在道客巴巴中,其他两个数据库没有必要做重复的分析统计。

2.2限定电子论坛的标引范围

包括护理学在内,各种电子论坛的整体资源质量与论坛服务时间往往成正比,如丁香园论坛始建于2000年7月23日,经过多年的发展,吸引了大量高素质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内容也较为准确,信息每天都在动态更新;相比之下大量小的医学论坛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内容的整体质量较低,而且即使对其进行标引,这些论坛未来也非常可能被市场所淘汰,无法找到标引所对应的知识内容,显然对这样的网站内容进行深入的知识挖掘几乎没有意义。因此有必要将论坛的范围限制在2年以上,以此保充分提高对电子论坛知识元标引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3限定百科全书类网站的标引范围

主流的百科全书类网站主要有百度百科、搜搜百科、360百科、谷歌百科等等,通过名字即可发现这些网站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先有搜索引擎,后有百科,每个所有引擎都会首要的引用自身的百科知识,两者相互促进发展。以上百科类网站的知识内容几乎均涵盖所有的学科范围,种类和内容没有明显差别,但由于百度搜索引擎是市场占有率最大,在2012年11月占有率高达72.84%[2],可以说百度已经成为多数人检索信息的习惯。相应的使百度百科自然成为百科类知识点击率最高的网站,因此将范围限定在百度百科中。

3知识元标引过程

3.1护理学免费资源的分词

分词就是将连续的字序列按照一定的规范重新组合成词序列的过程,将没有间隔符中文词语变为机器可以理解的词语。常用的分词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基于字符串匹配的分词法、基于理解的分词方法和基于词频统计的分词方法。基于理解的分词方法模拟了人脑的理解过程,目前还处在试验阶段[3]。前文虽然对护理学免费资源的范围进行了限定,但整体仍然是海量的,为了提高分析效率,保证分词质量,本文设计了一种曲线高效的分词方法。“曲线”表示为首先不直接对免费资源进行分词,而是以CNKI中的期刊数据库、报纸数据库、博硕论文数据库、会议论文等数据库,和读秀电子图书数据库为对象,采用字符串配算法进行分词方法对其内容进行分词。其原因如下:①电子期刊、博硕论文、会议论文等数据库是高端人才交流前沿知识的主要阵地。这决定其内容整体具有极高的含金量,任何新的理论知识、高效的工作方法必然第一时间诞生在其中或必然有所体现,保证了分词结果的全面性;②整体内容经过作者和编辑部多次审阅和校对,几乎没有错别字和奇异词,不需要对词语进行语义理解的过程,保证了分词结果的准确性;三、文献数量范围进一步缩小。笔者利用CNKI总库检索近5年发表的有关护理学方面的文献,检索表达式为:主题=护理(出版年:2009年3月29日—2013年4月29日)进行跨库检索,总计得到313643个检索结果;以护理为检索词,在读秀电子图书中检索得到35859个检索结果,有限的内容具备开展字符串匹配算法的基础。可见收费数据库的特点完全弥补了字符串匹配算法的缺陷。“高效”表现在以此分词结果为基础,将整体分词的结果作为字典,向免费护理学资源采取词频统计分词的方法进行分词,从而省去以往词频统计需要建立字典的复杂过程。分词统计完成后减去中文停用词表的分词,就是最终的分词结果。

3.2护理学免费资源的关键词提取

提取关键词是知识元标引的核心环节,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根据分词的重要性和出现频率作为提取依据。根据护理学各种免费资源自身物理结构的差异,如开源资源和百度百科对内容结构有严格的格式限制,尤其是关键词、摘要是前者必备组成部分,后者虽然没有对结构有如此细化的要求,但其内容的每个段落均有段落标题。可见以上两者在结构上就对分词间的轻重程度即权重进行了表达和说明。因此以各个分词的重要性为依据提取关键词。在提取算法的设计上,作者傅雷在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TFIDF算法的权重改进型算法,即在TFIDF算法上,增加分词的参考权重系数K,权重由标题、摘要、关键词和正文四项组成,权重值分别为2、1.5、3和1。在计算时,被统计的文章所有分词以此为参照物,若某一分词与标题、摘要等项的分词相同,就附以相应的权重值。以此进一步体现出文章结构与分词重要性的对应的关系,将结算结果前10名的分词设为关键词,并经过实践证明较为合理准确[4]。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权重系数K进行了如下细化和修改。细化内容为,根据标准格式的论文和图书结构中必有段落小标题,这是对段落或部分内容的总结性归纳,和美国学者P.E.Baxendale统计表明,反映段落主题的句子85%出现在段首,7%出现在段尾为原则[5],按着权重的重要性依次排序为段落小标题分词>段首句分词>段尾句分词。相应的对权重值进行修改为2.5、2和1.5,即正文权重值1不变,新增三项依次以0.5递增。标题、摘要、关键词的权重值依次增加1.5,分别为3.5、3和4.5。若某一分词同时与权重项的多个相同,按最大值赋予权重系数。同样取前10个分词作为关键词。最后在道客巴巴和百度百科中各随即抽取50篇文章,通过自动抽取的关键词与人工抽取的关键词相比较,计算出抽取精度、召回率和Fβ=1值分别为33%、87%和47.8%,较TFIDF权重改进型的算法的值均有所提高,结果较为理想。从电子论坛内容的格式分析,大部门内容由一段话组成,内容较少,甚至在百字以下。有限的内容使其产生分词与其位置几乎没有重要的对应关系,这极大降低了知识元提取的难度。因此,选择计算分词出现频率的方法提取关键词,即依次计算每一个分词的出现频率取其平均值,将出现频率高于平均值的分词提取为关键词。

3.3护理学免费资源关键句的提取

由于关键词虽然可以表达概念,但无法完整的表达语义,从而无法准确的描述文章的知识,也不符合人们惯用的对文章的理解过程,相比之下句子才是表达知识的基本单位。因此,知识元以句子作为基本对象,能够更加合理、准确、方便的描述知识元表述的内容。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根据关键词提取的结果,将关键词还原至所在的句子。然后对句子进行分析,判断该句子是否能够完整表达一个知识且不可再分,将符合条件的句子提取为关键句。由于以上过程较为简单,在这里就不再赘述。3.4护理学免费资源知识元标引按着知识元的结构描述关键句就形成了知识元。随着情报等学科对知识元研究的逐步深入,目前已经诞生较为合理的知识元描述框架[6]。

4知识元树型组织

本文设计分类器的思想是根据知识元结构中的内容属性设计的,整体分类器由三级组成:①设置护理学理论知识元与实践知识元分类器,对Web上免费的护理学知识元进行初次分类。通过对护理学知识元内容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以下词语往往与护理学理论知识关系紧密,如分析、浅议、原理、概念、进展等,将以上词语组织构建成为护理学理论知识分类器。以下词语如治疗、作用、效果、调查、步骤、比较、处置等与护理学实践知识的内容相关,由此组成护理学实践知识分类器。②在根据医学广义的内、外、妇、儿的分类,设置二级分类器,如心梗、心绞痛、肾炎等词语组成内科护理学分类器等,同时根据护理学实际的研究和工作需要,增设护理学教学、护理学管理、护理学心里三个分类器[7]。③根据医院科室的和医学教学课程的设置,进一步细化分类器,如将内科护理学分类器细分为心内科护理学分类器、神经内科护理学分类器等[8]。当然,以上分类器的构建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需要护理学权威专家进行仔细论证,受到作者水平能力的制约和篇幅的限制,只是进行简单的框架描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分类器构建完成后,通过对护理学知识元的内容属性与分类器的词语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决策树分类挖掘算法进行分类,将所有的知识元组织起来。

5未来努力方向

5.1对护理学隐性知识进行标引

知识元是显性知识的最小可控单元,也就是说本文是将护理学显性知识作为研究的对象,忽略了隐性知识的标引和组织。其实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更为重要,只是由于目前隐性知识的获取和共享还存在许多实质性的问题,如部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加之缺乏合理的知识保护体系和鼓励方法,限制了隐性知识整体的数量和质量。但近年来基于隐性知识的研究已经成为情报学等学科研究的重点,在一些学科隐性知识共享平台初见雏形[9]。可以以预见不久的将来,隐性知识共享平台将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崭新途径。当未来护理学隐性知识显性化发展成熟时,有必要将该部分内容进行知识元层面的标引,扩大和丰富护理学知识的标引的范围,将所有的护理学知识高效组织在一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