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7: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素描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素描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一般包括素描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板块。素描实践一般通过合理安排课上临摹、课堂写生、课外写生和速写,使课程之间相互更好地结合,达到素描课程全方位训练的目的。
一、素描课堂教学
传统的基础素描教学往往用单一标准的方法和步骤教授学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花费时间与精力培养的学生,虽然能“精准地画出画像,有体积感,并有一定的绘画技巧”,但容易缺乏绘画的生动性、感染力和表现力,在面对客观对象时,很难选择、概括、整理和提炼,画面传达出来的信息经常停留在再现对象的层次和表面,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
当下的素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的角度、探讨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变换,促进学生对素描各方面问题的理解、思考和潜在能力协调发展。笔者认为,首先应根据素描教学的不同阶段、素描教学授课的不同专业,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引导,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为学生以后的绘画道路打好基础。其次,应提供有针对性的课上、课下素描造型训练,来加强学生对视觉造型要素的感受能力,让学生掌握各种造型规律、造型特点和不同的造型语言。
二、素描教学实践
素描教学实践的基础要求无论是传统学院派素描,还是当代个性化素描,教师要清晰地知道素描基础教学的本质要求是不变的。首先是对对象形体造型结构的研究。如果教师不清楚对象的造型结构,就不会准确地表现出形体的造型特征。其次是体积空间的塑造。各种物体的体积和重量感,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再次是特征的表现。画画时,要注重客观地观察、发掘对象的本质特征。针对静物、石膏、人像、全身像和人体,一定要抓住每个对象的特征,重点把握所表现对象的各部分之间的形体关系、位置关系、大小关系、比例关系等。无论画什么,应表现出此种物质所特有的质感。
在素描教学中,应重点训练学生整体观念和结构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表现和把握能力。要提高学生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观念,准确、真实、客观地表现对象的特征、体积和空间位置关系。在素描教学中,学生常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从局部入手,导致局部之间相对孤立,无法顺利地衔接,导致画面不完整,这是因为学生缺乏整体意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体会把握整体画面的能力和方法。
二是从整体入手,画好对象的大体轮廓后立刻开始上调子,呆板、被动地表现模仿对象,缺少对表现对象的结构关系、明暗关系的观察,只是用调子表现对象的大体明暗关系和空间关系,缺少对对象结构关系的把握和理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把握局部处理画面的能力和方法,建立起结构概念和整体的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客观的观察方法。一是整体观察方法。所谓整体观察,就是一眼看到整个对象。这时候对象的形体、比例、色调都是最协调的。远处观察是整体观察的要领。整体观察强调大明暗、大对比和大色调。但是一眼看到整体,就无法深入地看到局部的结构和细节。二是比较的观察方法。比较的观察,就是要经常把各个部分进行比较,位置、大小、方向、色调、平面和立体等都要时刻比较着画,才能使各个局部互相联系起来,画面才能接近整体。用比较的观察方法能够使画面更生动地接近所要表现的对象,是整体观察方法的有力补充。
为了夯实素描基础,要以长期作业为主,短期作业为辅,这样便于学生对对象的细节进行深入刻画,反复调整形体的比例、结构和空间关系。使学生逐渐明白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以弥补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画面呆板、调子层次不清楚等问题。
学生长期作业、短期作业的完成质量,不仅仅依靠绘画的技巧,还取决于学生艺术修养的层次、知识结构的广度和对对象观察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所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各艺术门类的规律、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和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提升绘画的艺术造诣尤为重要。此外,要全面掌握美术史发展过程,了解绘画大师的成长历程、艺术理论形成的过程、绘画语言的转变过程等,这些内在的知识积累能使学生的作品更深刻、更完整、更个性化,更有学术性。
三、素描的主要表现形式
素描在今天的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学院派素描、结构素描、表现性素描、实验性素描和观念性素描),素描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和训练目的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素描语言表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
现代素描已经历近百年,虽然与写实素描的艺术形态和艺术语言不同,却已经成为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艺术理论和观念具有本质的不同,但都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绘画造型能力和培养我们的绘画表现语言。因此,素描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应当有所拓展,不再只是绘画技巧与绘画方法的训练,更应该是思想与观念的树立。
结语
在高校素描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及手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素描教学任务应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理念,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理解和掌握对物造型规律的能力;第二层面,是要培养学生对素描语言符号的不懈摸索、形式状态的深入研究,其审美能力和情趣的不断提高,要培养学生手、脑、物的合一,也就是主观和客体相融合,要在素描活动中发挥创造能力的意识。
深入展开来讲,首先应培养学生怎样去观看。看得要准确、深入、理解、透彻。看准确就是注意观察外部形状、轮廓等外在的表象之处。看深入就是要看到内部结构关系。而看理解和透彻就是指观察物体要看到其内在本质。比如,画人物模特,应该让学生先大体了解模特的职业、性格等,把表象和本质相结合观察,要多角度、立体、全方位、完整地去看,同时把观察对象经过个人的理性思维进行对整体的打散、再重组,这样才能使其在写生中成为画者内心所要再现的主线,从而使作品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
其次,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造型能力,这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客体物象的造型因素。在客观世界中,人们能识别出各种各样的不同物象,它们都具有互为差异的形态特点。构成形态特征的因素有结构、形体、比例、明暗、运动、空间、质感和量感等,这些能看到的造型因素可以成为供绘画者进行素描造型的主要依据。而各个造型因素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其中结构和形体是最本质的、固定的因素,比例、空间感和透视变化是在一定空间中存在的形式。
第二,通过物象内在结构的把握表现正确的造型。结构指蕴含于物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对结构了解得不够,也就无法准确把握物象的一系列外表特征。结构就像素描作品的骨架,有整体结构,也有局部结构。某个物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结合、构成关系,其实就是一种有机联系,其中包括各种穿插、榫接关系,只有达到这个深度的了解,才能准确把握复杂物象的各种组装关系和它的运动变化规律,这也是素描造型的基础。
第三,准确把握形体的刻画。形体是客体物象存在于空间的外在形式,画面的形和神都是通过一定形式的形体来表现。如果说形体与结构就是所谓的“神寓于形”,对于形体的认识最本质的应该概括为最简单的基本形,即是圆球体和方体。要以点、线、面的变化及组合规律为主体,使学生知道怎样应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素描活动,而在进行素描活动的方法步骤上不应该规定得太刻板,应通过“从无法到有法”的艰苦训练,从而达到“从有法到无法”的境界。
第四,对学生的素描语言、方式、方法和审美认知的培养。把素描教学停滞在单纯的技术方面是不对的,而应该进一步扩展到认识方面。要把学生的思路打开,从狭隘的课堂中走出去,进入到生活中,告诉他们要用心去作画,才能达到高层次的素描活动状态。所以,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提高学生审美认知,为了更高的表现目的,去深入挖掘更多、更准确的表现形式成为教学活动的一大重点,要做好这点,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客观物象之间的全方位沟通。而再认知的过程,也就成为活动过程的主要依据,这是本质的一种升华。
再创造活动应建立在感觉同认知之间的关系上,认识客观事物是第一位,反应是第二位。观察能产生感觉和认知,不同的学生,由于造型观念、认识能力、水平及态度等因素不同,其感觉和认知也自然不尽相同,而且,由此必然反映到表现手法上的极大差异。所谓感觉,首先是指人们在观察客观物象时所获得的较为直接的视觉感知,而认知则是人们对客观物象内部本质规律知识的一种了解。
在素描教学中,随着认知的不断深入以促进感觉的不断深化,亦可以反之。两者不断相互作用就形成一条素描写生的基本规律。片面强调感觉而忽视认知会形成盲目性,反之则会缺乏生动性。
最后,培养学生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能力。主观的介入可以改变主体的被动、从属地位,从而有助于审视、把握客体中所显示的主观意识及其所承载的审美情趣。当然,这不是不重视对客观的研究,而是两者相融、兼顾。整个顺序应该是由客观到主观的深入强化,是对客观物象被动描摹到主观积极主动的发现,再表达出内心真实感受的过程。例如,培养学生一开始入手就应该注意不同物象所给予自身的各种感知,应该把对物象的理解和自身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这是决定素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总之,只有不断深入探索,才能使学生摆脱固定模式,在艺术的领域中去寻找自我。因此,做好美术基础教育,才能使整体高校美术教学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223-02
素描是一种简洁的艺术形式,运用单一的色彩来表达对世界,对自我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素描不受时间、地点、环境、场所的限制,是最直观的视觉传达、最热烈的情感宣泄,最少的语言修饰,是最直接的表达真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素描作为造型训练的基本手法,是艺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素描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同时提高对”美”的感悟能力。高校是为国家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无论是纯艺术专业还是设计专业,创意能力是艺术教育的本质目的。只有培养出创意性高素质人才,我们的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才能领先于世界,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商业产值和文化产值。
一、改变观念,构建艺术美感
素描的意义,不只是造型的手段,更是艺术表达的一种最常用的艺术语言,运用简单的工具表达内心情感。素描作为绘画和设计的基础,我们首先要体会其自身语言之美。一幅好的素描作品必定是形神兼备,让人过目不忘。比较西方大师的素描作品,达芬奇,伦勃朗,他们只用寥寥数笔,精彩人物便生动跃然纸上,一张高考素描范例,结构,五官刻画可谓是面面俱到,但和大师作品相比,只是一张解剖图,只有简单的描摹,犹如蜡像,缺少了精,气神,是不会打动观众。学习素描,技法和思维相比,思维更重于技法,技法只是手段。高校新生在进入高校前,多是进行密集性的素描训练,关于艺术相关的认识几乎是起步阶段。作为教师,最大的任务不是传授素描技法,而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艺术鉴赏力,认识艺术的美感。了解中西方艺术语言之美,了解当代艺术语言模式,引导学生认识,分析画面结构之美。构建学生艺术美感,提高鉴赏力的方式:一是课堂上播放幻灯片,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展览,介绍当代艺术的脉络,同时针对素描课程,播放相关的国内外的优秀艺术作品,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介绍中西艺术的发展,打开学生思维,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只有鉴赏能力提高,才能创造出有深度的素描作品。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分析中提高认识。通过系列的教学方式,旨在改变学生的传统观念,开阔艺术视野,提高鉴赏能力,为未来的艺术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新认识素描三大基本元素:点,线,面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先从素描基本语汇开始认识。点,线,面是造型的基本语言,同时它们自身也具有美感和性格。我们应该用全新的眼光去感受点,线,面。点是线的开始,线是点的延续,面是线的延续。不同形状的点,线,面会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起伏的波浪线如春风拂面般的柔美,直线如平静的湖面,折叠的线给人紧张之感。组成画面的点,线,面自有节奏之美,画面之美。中国人的艺术是线的艺术,书法,绘画莫不重视对线的运用。古人讲的十八描,就是对不同线条艺术处理的总结,中国书法艺术,楷书,草书,行书展示了线的抽象之美。再看西方,西方艺术大师给我们展示了关于线的多彩世界。马蒂斯的线是舒缓优雅,具有装饰的美感,毕加索的线是粗野狂放,一如立体派的性格。蒙克的线紧张不安,达利的线是梦幻般的流畅,大卫霍克尼的线是严谨中带有稚拙,弗洛伊德的线条冷酷而又异质。在向大师学习取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画面,感受点,线,面的语言特质,同时转向个人语感的体会。点,线,面语言性格的研究,意在启发学生对于形的敏感性,这种敏感不是对形象准确的概括性,而是感受物象的抽象体会性,体会物象的抽象之美,认识模式进行扭转,不再受制于外形的比例,更多的来自于自我主观感受。
三、运用声音,动态等捕捉情感,寻找内心的创意之源
音乐是最抽象最能打动人类情感的艺术。激昂的歌声能促发个人斗志,悠扬的乐曲能使人精神放松,悲伤的旋律能使人产生共鸣。康定斯基绘画带有强烈的韵律感,点,线,面如音乐符号在画面跳跃,其实康定斯基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他善于运用抽象的点,线,面去表达心中的乐律。声音有绘画感,通过声音我们可以开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感性的绘画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意性思维。聆听不同的音乐,再运用画笔把所听所感描述下来,音乐是抽象性的,没有可参照的客观对象,学生在描述这种抽象感觉时,必定只能运用抽象符号去描述内心情感。从韵律的音乐我们可以慢慢过渡到自然的声音,敲桌子的声音、打石头的声音、波涛声、风过松林声、下雨声、急促的脚步声、刺耳的拉锯声……。所有的声音都有相应的图形符号与之对应,不同的学生感受也各不相同,但总是各有所依,相互联系。这些声音都是可以与心灵相碰撞的。急促的脚步声转化为图形,我们从以往的绘画大师中能找到与相应的痕迹,飞利浦·格斯顿那粗粗细细如泥鳅般扭动的笔触,让我们想到了刚听到的脚步声。刺耳的打击声让我们可以联想到现代派绘画大师的绘画语言,如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巴塞来兹那狂野的画面。如上的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打开心灵之门,训练其抽象画面的构图能力,发现细微之美,抽象之美,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世上万世万物都可激发潜在的艺术语言,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例如舞蹈,传统舞蹈动作柔美,舞者的旋转,跳跃,与图形相应的是柔美的富于节奏的曲线。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戏剧人物多半是曲线碎步入场,人物动态多以柔美的曲线为主,唱腔也是悠扬婉转,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以图形总结就是曲线的艺术。我们再看现代舞,舞者的动态语言多是机械的、直线的、激烈的。这些具有冲击力的舞蹈犹如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语言一般,硬朗,有力。一位打太极拳的老者,拳法舒缓,有力。如马蒂斯的绘画舒展自如,有节奏有弹性。通过声音动态抽象思维训练,能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开发我们臆想的潜能。
除了声音,动作,还有很多触发绘画的灵感,阳光下移动的影子,突兀的颜色,一个梦境,萧瑟的秋风下旋转落下的秋叶……这些偶然的景像都是可以转化为抽象的语境,表达情感。
四、感受质感,改变表达方式
绘画不是自然客观的再现,它涉及作者的观念,同时作品材料不同,画面效果也截然不同。同一绘画语言出现在水彩纸和宣纸上的肌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应该重视材料质感,用眼睛去感受,手去触摸,身体去感受。质感这一概念引入素描教学,重点是希望学生对材料的重视。关于素描材料语言的尝试,学生可经过一段时间较为传统的素描练习后,可选择不同质感的绘制材料进行比较,体会画面效果。素描的传统解释是朴素的描绘,在当代艺术的环境下,我们看到的是各种艺术形式,架上绘画、装饰、影像、声音艺术、行为艺术。绘画不再成为视觉艺术的唯一主角。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与时展相适应,扩展视觉,接受新思维。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拼贴,撕,画等多种手法相结合。如鼓励学生借用波普艺术手法,运用日常生活常用之物进行再建构,临摹。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相机,电脑,Ipad进行绘画创作。新工具的尝试感受新形式,发现新语言。寓画于乐,提高眼,手,心的协调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
五、结束语
只有开动大脑,用耳朵去听,眼睛去看,手去触摸,心灵去感应,运用记忆,去冥想,寻找情绪的蛛丝马迹,加上我们个人的性格痕迹。循着这些轨迹我们总会找到一点点艺术的惊喜,自然能激发我们能动观察世界,表现世界的艺术兴趣。每一位学生都能画出精彩的作品,因为每一位学生他们的特质都各不相同,只要依据个人特质都能画出适合个人特征的好作品。老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老师应该在肯定造型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发挥个人潜在艺术特点。只要坚持,引导有方,通过一个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当面对学生充满自我意识精彩作品时,对于教师来说这是最大的欣慰,也加强了我对创意素描教学方式的坚定信心。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确信,只有艺术基础教育以创造力为核心,必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的艺术道路。
参考文献:
[1]布莱恩.柯蒂斯.新编美国基础素描完成教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陈守义.综合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个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3]张清华.素描艺术与素描教学[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
[4]托马斯.吕辰格.直觉素描[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2-0029-1.5
一、素描教学的本质与目的
美术院校的素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为目的的,在这里我们应该认识到素描所要培养的是一种综合艺术能力,从艺术的造型能力.感知能力.艺术的评价能力.艺术的创造能力及其相应的艺术沟通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诸多能力中造型能力的培养被当前的院校美术基础教学拍在了首位,这里所说的造型能力指的是塑造形体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是观察能力,其二是表现能力,素描作为一种基础教学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认知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这种独立的视觉艺术形式的根本着力点在于对事物的观察方式,也可称观察方法,对事物不同的观察角度与认知切入点的不同都会带来观察效果的偏差,而这种观察方式的差异最终也会影响表现能力。最终呈现在受众面前的素描作品无以例外都是带入了作者主观情绪与个人观察理解方式痕迹的画面。
二、素描教学与绘画专业课程的关系及其侧重
素描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造型形式,体现着艺术造型的某些根本规律,因此在艺术造型领域被广泛的接受,其对造型艺术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素描教学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是作为绘画专业的基础课程而存在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观念的更新,素描己经被作为一种拥有独立艺术品格的绘画艺术手段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素描作为绘画专业的基础这一事实并没有改变。
首先素描教学是作为掌握绘画艺术手段的基础工具而存在的,绘画艺术里面的光色变化,构图的组织,空间表现都需要依赖素描教学的阶段性过程来解决,在绘画艺术学习的初期,素描教学作为最理想的入门教学手段起到了去繁从简直入事物本质的作用,素描教学把观察者从纷繁琐碎的客观世界里分离出来,在单色的世界里空间,肌理.与光影变得更加纯粹清晰,素描从这一层面上来看是单纯的,他在绘画技巧的积累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素描作为一种具备独立艺术品格的艺术种类,在对绘画语言的探索上也具有其他基础训练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在这里素描不在是单纯的基础训练手段,而变成了实验性,主观性更强的艺术探索的表现工具,其相较与其他专业手段更加的直接.简洁。
其三素描作为一种基础性很强的艺术探索工具其呈现的不只是一种视觉样式,他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形式,一种含盖了作者对心灵体验及其世界认知的生命感悟的感性思维形式,在这里我们应当反对素描教学中片面的追求技术能力的观点,通过素描教学把感性认知的创造性思维形式贯彻下去,这对绘画创作能力的培养是有巨大帮助的,我们这里表述的是在素描教学中把强调技能训练向强调创造性思维培养转变,而不是把强调技能训练向强调艺术表现转变,艺术表现能力只是“表”创造性思维能力才是“里”。
可以这样说素描作为基础训练手段为绘画专业的教学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素描独立的艺术探索性为绘画专业的教学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探索方向,而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才是绘画艺术的核心,没有创造力的绘画作品其生命是短暂的。
素描作为基础训练的手段针对不同专业其教学侧重也是不一样,针对油画专业,素描教学更重视空间的处理、深入的刻画、良好的光色处理能力与画面协调能力。而国画的素描基础则要求在线条的运用与提炼、物象的传神写意方面下工夫,雕塑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要求对物象的体积与动态变化保持敏感性,注重物象的空间体量。
三、素描教学中创新素质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艺术史家奥班司曾经说过:“创造等于艺术的论断,应该成为所有致力于建立某种艺术观念的基础。”可以看出在这里创造性己经被看作艺术的最高追求了。
在素描教学中重视创新素质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应当转变的应该是教学观念,抛弃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只强调灌输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尊重学生个性和主观感受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改变当前素描教学中的写生过度尊重现实极力描摹再现的倾向,指导学生通过对物象的主观分析与感受带入来重塑形体,赋予新形体以新意义。
其次改变现有的素描评价体系,当前的素描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仿型教学,其考核的重点是被考察者是否具备完备的写实能力,在这种考核标准的指导下,学生的个性和主观感受受到压抑,作品成为技术能力的大比拼,这种传统的评价体系与培养创造型美术人才是格格不入的。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论素描时曾经说过:“真实再现只是一个人可以选择的许多追求目标之一”,言外之意就是说,素描是有无限可能的,并不是只有再现这一种,艺术观念的多样化也是能够使艺术作品呈现出不同面貌的一种内因,在素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艺术价值观念也是促进创新素质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一种办法
四、素描作为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素描教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的教学课程体系里面首先突出的表现为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支撑作用
素描是任何造型艺术的基础,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基础支撑点其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专业课程开展的有力支撑,打下良好的素描基础会使专业教学事半功倍,良好的基础训练会使学生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更心无旁鹜的感受专业课程的特色,而不需要在基础造型上浪费过多的精力,如果素描基础不过关,那么就需要一边解决造型基础问题一边解决专业难点,教学难度会有很大提高,无法保证教学顺利开展。
其次,素描基础课程是对专业课程衔接的有利支撑,在专业课程的深入开展中,素描教学应当贯穿专业教学的始终,素描基础教学能够使两门专业课程的衔接段过度更轻松。能够有效的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最后,素描基础课程是对整个课程体系良性运转的有力支撑,整个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运转过程中,素描基础课程作为剂深入到了整个课程体系的每个环节,达成了良性的循环素描作为基础的教学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还起着专业方向引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多种多样的艺术价值观念左右着当前的美术创作,素描作为美术专业作品的最原始表达方式引领着专业发展的方向,大多数的实验性绘画与不成熟的艺术思想都是通过素描来完善和表达的,很大程度上素描不仅仅是某种价值观念的载体,其更是这种观念的或艺术思想的探索起点,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素描对于各种艺术新思潮的表述和深入探讨更甚于专业课程,可以这样来看素描在专业教学中的引领地位是无可动摇的。
素描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素描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基础,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他起着支撑和引领的作用,他是课程教学环节衔接的剂,是影响整个课程体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一)教学模式
绘画是美术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艺术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80年代中期,国内艺术教育体系还处于相对单一化的模式,当时的艺术教育完全照搬苏联模式,学院式教育主导着艺术教育的培养机制。此外,课程设置也相对滞后,人们普遍认为,素描仅为学科建设而服务,作为基础教学中的功能性学科,是以再现性表现为主,并辅地满足其他学科的基础造型训练,课程设置的内容也多以写生为主,并没有考虑到各艺术专业素描训练中所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二)教材内容
深入开展素描教学活动,可以感受到绘画文化特色及艺术内涵。教材是素描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课堂教学所用教材与专业生需求不相符,阻碍了课堂教学活动有序进行。例如,素描基础教育的理念及训练手段简单化、模式化,导致我国的素描训练在各学科配套方面定位不准,缺乏依据,美术基础教学相应对的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当下,艺术与设计教育市场迅速增长,高校素描教材内容过旧、题材落后等均是普遍问题,而教材内容的同质化、地域化,也影响着艺术教育的发展。
(三)课堂形式
“绘画”是现代社会文明艺术常见的表达形式,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绘画的发展,素描艺术已经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艺术教学课堂是多种多样的,素描教学形式也要不断调整与变化。然而,纵观目前我院艺术专业的基础素描教学,可以发现,基本是在沿用对静态客观形态的写生等传统绘画造型手段,作为基础素描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相对于如:服装专业、视觉传达专业、动漫专业所需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的静态写生再现的素描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上,还是在教学的形式上,已无法与设计专业教学相适应。
(四)技能训练
绘画艺术不是某一个阶段的产出,而是伴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传承,艺术是延续的,是需要被传承的,这在素描艺术方面也体现了明显的特点。但是,高校素描教学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对学生实际绘画能力培养存在不足,这导致设计专业的基础素描教学与专业教学严重脱节,使设计专业学生无法在基础教学的训练中明确地、全面地、充分地获取与专业课教学中技能训练相对应的必备的造型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专业教学的顺利展开,影响了素描专业教学质量水平,降低了专业生素描的综合能力。
二、素描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大学艺术专业的素描教学目的,就是通过素描的基本造型训练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遵照艺术审美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提升和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另外,也是对素描的基本类型、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和素描造型训练的重新认识。艺术专业的基础素描教学改革,是基于素描教育特点和艺术专业教学特性的最基本的基础教学改革。未来高校素描教学将坚持改革思想,从多个方面优化传统教学模式。
(一)增强思想认知
素描教学并非某一个时间段的美术创作,而是在漫长人生历程中感受到的艺术特色。另一方面,社会时代在不断变迁与发展,绘画艺术也在与时俱进,这种文化艺术传承与改革是具有延续精神的。表面上,素描教学是美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主要体现了艺术文明主题思想;实际上,绘画的创作价值,在艺术领域也彰显了独特的艺术作用。当前,分析素描绘画艺术特色,必须对素描艺术价值及表现形式进行认知,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体会艺术特色,为现代素描教学提供指导方向。
(二)完善教学体系
无论是当代还是现代,素描教学改革都是一项对艺术教育后期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措施。分析素描教学的艺术特色,有助于学生理解独特的美术艺术内涵,在实际艺术中把握住创作方法。素描教学以先进社会思想引导艺术价值利用,对社会文化、文明均起着推动作用。随着艺术创作活动普及开展,人们对艺术价值成就也有了更多认识,这奠定了素描绘画艺术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影响力。改变目前素描教学惯用的传统的客观写实素描教学,建立适合各艺术专业教学需要的单因素、平行式的素描教学体系,为改善与提升各艺术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水平奠定基础。
(三)精简教学内容
素描绘画是一种艺术传承,是对先人思想理念的继承,是对未来思想的传送,这样才能符合社会艺术思潮趋势,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追求。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精简传统素描教学从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像、真人写生的素描教学内容,确定符合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素描教学内容。“艺术需要感触心灵”,每一位美术艺术创作者都是由心而发,感触到了美术带来的各种心智感受,这恰好也反映了绘画的艺术特色。随着社会艺术事业快速发展,绘画艺术受到了各界的普遍关注,每一点素描教学内容均融入了智慧思想,更是教学智慧空间提升的艺术创作结果。
(四)教学形式转换
利用与专业教学相对应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场所,建立与专业教学相应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形成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在教学形式上的自然过渡与转换,促使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在教学形式的高度融合与统一。“素描教学”在实际传播过程中,绘画体现出来了丰富的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具有广泛性的影响力。例如,绘画可以创造美好的艺术时代,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绘画是对过往经历的美好呈现,每一幅作品都流露出了过往的美好,触动人们心灵最深处。因此,素描教学艺术影响着社会群体的人文思想,贯穿于社会文化活动,致力于世界美术事业改革与发展。
(五)融合专业课程
将素描基础教学与各艺术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使素描教学平行地贯穿于整个艺术专业教学过程,实现素描教学与各艺术专业教学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课教学的效能。“专业融合”是艺术教学的先进观念,以大学生为教学中心,带动素描课程教学改革一体化发展。例如,情感是人特有的主观意识,各种情感表达都体现了不同的艺术理念,若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情感表达出来,着重表现于绘画选材、构思等方面内容,容易激发最纯洁的个人情感,促进大学生对素描知识的深入理解。
三、素描教学改革对师生的要求
四年的本科教学留给素描课程的教学课时相对于专业教学课时要少许多,因此,如何改变压缩的素描教学环境,使素描教学在有限的课程设置中质量最大化。将课程内容进行精简、筛选,从深度和质量上求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调整、加强艺术专业的基础教学,使它真正为专业教学奠定基础,是当前我院艺术类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拓宽领域
素描是现代文化艺术体系必须具备的内容之一,其已经演变成一种特殊的社会艺术形式,对当代艺术家们的语言、思维、智力等方面具有综合培养意义。素描教学不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艺术内容,而是扩散到整个世界的艺术领域中,借助于绘画宣传良好的美术艺术思维,把美术理念融合到艺术创作过程中,从而推动高校素描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
(二)教育科研
基于美术绘画思想快速发展背景下,素描将会成为大众化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光增进,素描绘画形式会越来越多,既能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社会里人们的需求,也体现了素描对世界绘画艺术的影响力,提高了绘画在社会文化历程中的影响范围。素描教学对美术艺术均有着深入的研究,专业生在学习阶段创造了不少较好的美术作品,同时还应该重视专业教育科研工作。
2对于静物超写实素描不应轻视
静物素描作为素描学习的中间过程,也往往是容易轻视的部分。静物素描相对于石膏体来讲,在曲线的造型和质感方面变得丰富。曲线造型具有一定的难度,稍有不同,弧度就不同,要想精确地描绘造型,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观察和表现能力。但是大多数学生在进行静物的绘制时,对于静物的形态只是有概念性的认识。如,对于苹果的形态,苹果由于品种不同,形状也不同,有的苹果形状圆润光泽,有的苹果形状头尖底圆,有的却是小巧玲珑的。在材质方面,静物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材质也是多种多样的。瓷质、陶质、玻璃、布质、木质等等,纹理更为丰富,对于绘画的表现能力要求高。因此要想画好一幅好的素描作品,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静物素描的学习。
特别是超写实素描,学生在高考之前接触的较少,多为短期作业,在造型和材质的深入表现上,还有所欠缺,更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所在。所以,加大素描长期作业的训练,对强化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细节处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对后期有关造型的课程,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学生有了前期石膏和静物素描的基础和深化的情况下,还可以从更细微处进行挑战自我,如随手从身边得到的一片树叶、一块瓦楞、一张揉皱的的报纸、或是条布片,只要有颗敏锐细致的新,细微之处,皆可入画。而对于细节的表现,能够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对后期的设计学习,也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3对设计素描中的思维开发应该给予激励
素描往往容易被认为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表现,常常将重点放在造型和塑造上面,再是素描的作用绝不仅仅于此,不代表素描造型和质感表现能学得好,设计也就能学得好。从素描到设计,并不是直通车,所以在素描和设计之间,还需要有个桥梁出现,这就是抽象素描。抽象素描是设计素描的一部分,不以实物原型为主要参照,而是在经过造型素描的学习之后,将素描技巧结合个人想象,绘制出的具有抽象表现的作品。抽象素描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表现空间,在造型上更有发挥的余地,更能够为后期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24-01
美术是用视觉的方式表现艺术思想,是一种运用不同形式和风格进行造型的艺术。而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在人类的发展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意义上的素描即单色绘画,是相对于彩色画而言的绘画的总称。素描有别于水彩、油画,是一种重于线条的表现方式,以线条的粗细轻重来描述物体的明暗深浅,并且无需考虑物体的色调色值,画面借由明暗光影的衬托来突出主题。因此素描为高校视觉传播设计范围内的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动漫设计等领域培养具有草图创意和表现能力的未来设计师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在以上所列的专业中,动画专业在我国高校起步较晚。动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该专业对于基础课即素描、速写、色彩的要求也有其特殊性。作为动画专业造型基础课程的动画素描教学,是以素描为基础的一种新生的设计素描。这是一个新的基础课程,它源于传统素描却有异于传统素描,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动画素描的教学内容即是传统素描基础课程的升华又要能衔接后面的动画相关课程,(例如:角色设计、场景设计……)能为动画专业的相关课程起到启蒙作用。
一、传统素描与动画素描
传统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其本质是以简单的工具进行朴素的描绘,准确而又概括地,生动而又深刻的表现对象。其目的首先应该是培养学生获取造型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学会用造型的眼光去看、去认识、去感受物体,并把这些感受通过灵巧的双手用恰当的造型语言方式来表达出来。其次传统素描是为创作服务的,有什么样的素描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创作果实。通过完整和科学的造型训练,使学生的素描能力真正的为未来的创作和设计服务。迪斯尼的编辑兼设计师、插画家理查德・凯尔赛(Richard Kelsey)曾苦口婆心劝告立志学习动画的人“先学绘画,以后必然会有机会做动画的。”这也说明传统素描的重要性。而动画素描是记录、体现设计构思意图,使构思形象化的手段。素描能够迅速准确的捕捉瞬间形象,这就要求动画设计者应该坚持画速写和素描,以培养学生生动活力和形象的思维能力。从这一点上看,“动画素描”不是传统素描的彻底背道而驰,而是使传统素描得到进一步发展,从传统素描中提取有益的因素,根据动画创作自身的特点,导入一套有利于动画专业发展,并能使基础素描的训练能够成为今后动画创作的阶梯,使素描真正服务于创作。而动画素描对传统素描的改进,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是思维方式的转换,即动画素描不再是简单的描摹对象,需要大家学会归纳提炼对方的特征,是从写实到提炼夸张的思维过程。要求在短时间内从“被动”写实的思维方式转换到“主动”的思考提炼夸张的绘画思维方式,并要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因此无论是传统素描还是动画素描,就其训练的基本原则而言,要求是一致的。如整体的观察方法与表现造型的形式的要素、结构、透视与构图等规律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具体的运用中,关键是取舍侧应该有很大的差别。
二、传统教学与动画素描
传统素描的教学一般强调在静态中寻找形体的内在与外在形式,以及表现手法等。其表现方法一般是定好整体的比例,并从大体结构向细部逐渐深入。分出明部暗部中间色,强调转折部分的结构。刻画明暗交界线的变化,画面要求体积感强,线条匀称。学习方法要求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抓住重点,有重点的学习;注意预习和复习;适当的休息和娱乐可以缓解压力调节心态对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多相互交流,交流是获取知识的很好的方式;资源共享。相互交换,自己的资源才会更多;愉快的学习。愉快的心情能保证好的学习质量,能让人更轻松。温沙・麦凯说过:“如果能重新来,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完整地学习绘画技术。我会研究视图、和穿衣的人体,而且在人体周围画满背景。”这说明传统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学习者必须继承。而近几年来,由于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素描教学已不能适动画专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有些专家受20 世纪80 年代兴起的“设计素描”的启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画素描的概念。动画素描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对所想所思所见的形象和动作及过程运用绘画的手段准确的表现出来;体验、收集不同现实生活资料作为今后创作设计的来源。此外,由于动画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加以提炼而来的,在造型观察方法上,与传统素描有相同的地方,如观察比例、透视、结构、构图等规律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在动画中往往根据故事的发展,要求画出动作的全部过程,一个关键的动作情节往往需要几幅画的分解组合才能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善于静态、整体地观察物体,更需要学会用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动作和运动过程。具体要求学习者打开思路放下心中的包袱轻松的绘画;养成随时记录周围事物和场景的习惯;掌握高效、准确,简洁的绘画造型技巧;树立整体概括的观察意识,培养整体绘画方法;用心去感受和思考对象,对其进行提炼、夸张、赋予生命和个性,感受从写实到创作的思维过程。
三、传统文化与动画素描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其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彩。主要运用在动画素描设计中的中国元素主要包括民间建筑和衣冠服饰。例如,在拍摄《花木兰》时,迪士尼特意组织相关设计人员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因此动画中很多背景和细节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妆饰上则采用的是唐朝仕女状的风格。而我们也经常能够在国产动画片《美猴王》中找到类似于古代皇宫、古代寺庙的背景造型,这些都来源于中国传统元素的民间建筑。其中的角色造型大都简洁、凝练,以中国京剧脸谱为元素进行设计,并根据不同正反面角色进行脸谱的处理设计, 带有很强的传统国画白描色彩。此外,动画素描在完成过程中还用到的中国元素有十二生肖,这是中国传统题材, 有大量以其为原形进行的民间艺术创作。当然,人们在继承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 从本土传统文化中寻找动画素材并不是一味照抄, 如果仅把一些传统文化式样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素描造型上, 思维也许永远禁锢在固有模式中。这就要求艺术家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时, 能够在对选题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构思,可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 从而进一步拉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距离, 让赋予传统文化魅力的动画素描为更多人接受并喜爱。例如,迪斯尼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就是一部很好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加以创新的成功之作。虽然整部影片至始至终展示的都是中国传统元素,如熊猫、功夫、筷子、面条、唐装、灯笼等,但是故事剧本并没有完全借鉴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神话等题材,而是对中国元素合理地借鉴和故事的再创造,创新出符合美国大众文化需求的故事情节。这种模式符合了美国大众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需求,同时也使迪斯尼动画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传统因素在动画素描的发展过程中的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动画素描与传统因素的关系既传承又创新。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需要在基础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创新,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笔者仅希望抛砖引玉让更多人关注动画素描教学中的传统因素,既不要抛弃传统,也不用因循守旧,一味照搬传统。
参考文献:
[1]彭玲.动画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丁海祥,姚桂萍.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二、高校基础素描教学问题剖析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教师对素描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强,同时,学生的素描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就目前高校基础素描的教学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教学模式落后
教学模式落后是高校基础素描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一些高校美术专业素描教学一直采用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同时,按照这种教学模式的要求,学生学习素描仅仅是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而素描课程也只是作为一种基本的功能性课程建立的。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学生素描水平的要求,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改革和调整。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高、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
学生学习兴趣不够高是高校基础素描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提高对某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加主动地学习,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够得到提高。目前,在我国高校素描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这是由一些高校教师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所导致的。一些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这就造成了学生无法对素描课程产生兴趣;同时,没有实践作为支撑,学生的知识面也就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学生的素描水平也就无法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而高校素描教学的发展也会一直处于初级阶段。
三、高校基础素描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1.改善教学模式
要对固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能够与现阶段社会对学生素描水平的要求相适应。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首先要改变素描课程在高校美术专业中的地位,教育者要认识到,素描课程不仅能够为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基础,同时对于学生对作品的领悟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素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素描能力,将提高素描课程的地位纳入改革日程。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者在素描课程的教学中,不能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使学生能够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创作,同时还应向学生展示更多名家的作品,使学生能够从名家的各种作品中感受到更多的思想,提高其对作品的领悟能力,同时也提升其在创作中对于作品思想和灵魂的表现能力。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现状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由于专业发展太快而导致师资队伍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致使大量既无学校教学经验又无企业实践经验的高校应届毕业的研究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高校进行一线教学工作,他们以书本知识直接去面对新进入高校的专科学生或本科学生,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改革滞后
在相当长一个阶段,设计素描教学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与平面构成和图形创意联系非常密切的构成性和创意性的设计素描形式,但这种单一的设计素描教学形式并不适合每一个设计类的设计基础教学。众所周知,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对绘画艺术的素描形式进行了改革,创造了针对国画、油画、版画等不同绘画形式的不同素描方法,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在设计类专业出现的初期,无一例外的沿用了绘画素描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设计基础,来解决设计中的基本造型、基本结构和空间等在设计中要运用的基本要领和元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教学模式无可厚非地对当时的设计教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整个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日新月异,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么多的设计门类和设计专业还是采用以往的单一的设计素描教学形式显然是行不通的,这种忽视了设计学科不同专业的指向性的教学形式并不适合每一个设计专业。正如在体育运动中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只是所有的体育项目的通识基础,每个门类的运动还有自己这个项目的特色基础训练,如篮球需要练习运球投篮,足球需要练习颠球、射门等。由此笔者提出,当今每一个不同的设计门类必须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设计素描教学体系,在这里我们权且称之为专业素描,也就是逐步与每个专业密切相连的专业设计素描。例如我们已经建立起的影视动画卡通艺术的卡通素描等。
3.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差
我国素描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沿袭俄罗斯体系与欧洲传统学院派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技法,强化造型能力,却缺少创造环节,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想象力。设计素描较传统素描而言,其主要任务不再是再现客观对象,而是发现和表现对象。对于设计师来说,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远比娴熟的技艺更重要。目前国内一些设计类院校已做了一系列调整,提出设计素描的命题,但大多数设计素描的教学仍沿袭传统素描的教学模式,没有和设计类专业的专业特点相结合来开发学生设计思维。
二、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措施
笔者就艺术设计的设计基础教育中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早在2007年就提出来必须进行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笔者今天再次提出:现在大多数高校设计素描教学内容只具有一种通识性,而缺乏与每个设计类专业相匹配的设计素描教学内容,因此必须建立适用于不同设计专业门类的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体系。那么怎么通过专业特点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设计素描呢?这是我们从事设计基础教学的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1.建立一门通识性的基础素描课程支撑后续的专业设计素描
设计素描教学应从自然到素描,然后再进入设计的连续的整体,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对自然与素描的型及设计因素做专门系统的研究,着重培养学生准确的造型能力与丰富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基础与专业接轨,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递进式地进行教学。
2.创建与专业教学相对应的多元化专业素描教学体系和教学环境
各个不同类型的艺术设计专业还必须建立一套与自己这个设计学科相适应的专业设计素描,着重训练学生与自己所修专业的基础性的内容。虽然这类专业素描的训练有可能与某些课程相交叉或重合,但是建立一套与各个门类艺术设计专业相适应的专业素描体系已刻不容缓。艺术的多元化发展需要教学多元化,更须注重艺术实践教学环节。例如产品造型设计的专业设计素描可以多采取以结构造型为主的素描训练形式;视觉传达和广告设计专业可用以创意素描为主题的训练形式;室内空间设计则应以大量的研究透视和装饰性的设计素描为教学方向;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大量地进行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素描为设计素描教学主题。这类教学不一定非要在室内完成,可以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加强学生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家具设计专业除了研究传统的装饰素描外,还要让学生更多地研究物体的构成结构、结构的隼接等方面。
3.着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设计素描教学应以“为设计服务,为人服务”为出发点,结合不同艺术设计专业所需的思维、观察能力与表现方法,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创造能力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思维将设计意识与创新能力融入训练过程中。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形体、结构、空间、材料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研究素描本体形式语言、审美表现,以及从视觉特征、效果、传达的感受认知中探寻自我个性的追求和探索的能力;同时通过创作实践活动开发学生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结语
总之,高校设计基础课教师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坚持以设计观念为指导,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建立更能适应不同的设计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素描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与提高设计专业能力奠定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思维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林家阳,冯俊熙.设计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源.从设计的角度学习素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李富莉.设计素描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探索.大众文艺,2010.41
0引言
现阶段,受素质教育改革影响,高校人体素描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与优化,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据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受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人体素描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集中反映在教学方法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发展。近年来,随着高校美术专业扩招及社会对艺术类人才需求的增加,如何有效开展人体素描课程成为相关教师研究的新课题,对其素质及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1高校人体素描教学现状
某种意义上,人体素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相关教学对教师思维结构、艺术观念以及方法运用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据现实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校人体素描教师的综合素质表现不佳,单纯地强调学生将人体特征描绘下来,却往往忽视了表现对象的形式,其设计理念及创作观念等欠缺,影响了学生艺术修养全面提升。例如,在高校人体素描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将人体外形基本特征表现出来,却对画面创新未作细致要求,导致学生思维禁锢、局限,课程教育成果不尽如人意。高校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非定位于某一项技能掌握,在此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至关重要。在入校初期,很多学生的素描基础差异较大,对人体艺术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在人体素描教学实践中,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个性差异关注不足,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呆板、单一,照本宣科,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效果。
2高校人体素描教学方法优化
从学生人体素描画作中不难看出,高校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创新是各学科教学发展的基础,对教学方法运用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笔者结合上述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校人体素描教学方法优化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1合理安排课时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受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的影响,高校人体素描课程设置陈旧、单一,创新力不足,直接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新时期,高校必须要意识到人体素描教学的基础地位,重新定位学生知识及能力培养目标,秉持实事求是原则,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人体结构,了解人体动态规律,学习历代优秀人体素描作品,并在自己的作品中采取适当的表现手法。高校人体素描教学中,其重点不单单是培养学生写实手法,同时还应注重他们对物象认识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等的培养,夯实其素描基础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依据现实情况,对各阶段人体素描教学目标进行细致的划分,进而合理安排课时,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
2.2讲求循序渐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事实同样证明欲速不达。高校人体素描教学是一个讲求规律的项目,包括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等,应要求学生准确把握形体结构,理顺敏感关系,并在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基础上,不断增加难度,提升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知识及技能结构。在初次接触人体素描课程时,很多高校学生都表现出了难以言明的不适感,因此教师需引导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简单来讲,教师可在组织学生在1~2周之内,进行专项训练,如对历代大师素描进行临摹,使之对人体素描有一个浅显的认识。此后,可安排学生以线为主进行人体速写写生,要求其首先对描绘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运用生动活泼的线条表现出对象形体、结构和动态。之后可以安排长期人体素描课程,在此过程中,追求严谨、扎实的人体素描风格,进一步提升学生造型能力和运用材料能力。
2.3关注全面发展
高校人体素描教学着力点应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情感、意识、思想、能力等。要完成一幅完整的人体素描作品,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例如,在观察能力训练中,教师可以人体局部为起点,启示、引导学生找寻其特点,包括共同点和个性特点,培养他们严格的学习作风及习惯。人体是一个造型复杂的形体,在对象观察途中,要求学生对人物的形体进行感知,由内到外地认识其造型特征,并通过进行反复比较,以寻求最佳的表现方式。全面发展学生目标指引下的高校人体素描教学方法,亦是一个追求创新的过程,可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在明确主线的前提下,使之将自己的思维、观念融汇其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尽可能阐释多种人体素描手法及工具,通过对比分析,了解由此创造的不同视觉美感,为其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2.4强调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作为教育基本原则,是高校人体素描教学方法优化的基础。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才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现代高校教育要注重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在学生不同的成长时期,其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思想情感差异更大,一味地追求学,只会遏制学生学习的兴趣,限制了其个性特点的发展。因此,新时期,高校人体素描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深刻领悟因材施教的核心内涵,关注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好课程时间,条件允许时给予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多关注及必要的针对性辅导,并充分利用榜样作用,由优质学生分散部分压力,形成课内良好的学习氛围,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人体素描技能提升,还有助于他们合作能力、奉献精神等的培养。
3结语
高校人体素描教学方法创新与优化十分重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高校人体素描教学实践存在差异,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希望各高校关注和重视人体素描教学方法创新与优化工程,理性分析当前实践中的不足,可结合本文的论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多有效的创新之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刘哲.人体素描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成功(教育),2011(11):112-113.
[2]蔡增杰,张玉青.人体素描教学中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57-159.
2.我国高校国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方法
2.1以线为主,突出国画艺术
素描讲究的是以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这种线在实质上是不存在的,它只代表物体的边界,给人们展现一种视觉上的幻觉。在我国国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中,以线为主来表现国画的艺术感,在我国国画当中,名族风格比较重,反应了我国各地人民的慷慨激情[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根据我国国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利用线对物体结构进行塑造,从而表现出我国国画的艺术本质。例如在仇东的《论道》中,运用线条的开始,消失和中断来画出边界,并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边界而上。线条的粗细能表现物体的变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线条的笔触变化表现出来,色彩明暗凸出了主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将我国国画的整体艺术感展现出来。
2.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当前高校教学当中,在我国国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利用大量的素描图片和资料进行素描教学,不断扩宽学生的视野[3]。同时,高校还应适当的鼓励学生走出画室,亲近自然,在自然环境中熏陶学生的思维创作能力。从而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
2.3加大素描教学材料的运用
在当代素描所用的工具有铅笔、钢笔、炭笔,铅笔在用线造型中能够很好的塑造成物体结构,将物体的造型完美的展现出来,同时还能随时的修改,钢笔在素描中可以将所要表达的物体展现的纤细流利,收放自如[4]。而炭笔可以很好的表现出画质的色彩感,在我国国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中,加大这些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一幅素描作品利用不同的画笔进行塑造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艺术感,作为高校老师,首先自己应该多进行绘画材料的运用,从中找出有效的方法,从而进行素描教学的时候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这些绘画材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将国画专业素描表现的更加深刻。
高校艺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改革,是探讨素描的绘画形式、绘画要素及训练计划、素描课程结构。随着国内各个高校与世界的交流,中国的美术教育出现了多样的探索样式。随着人们的时空观念、造型意识、观察方法的变化,素描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格局,形式上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自然忠实模仿与再现的传统。当今的素描教学的目的,是把素描视为一种有丰富审美特征的艺术形式。素描教学只有摆脱了基础的束缚,并加强自身的艺术表现力,才会更加具有生命力。社会的进步、绘画材料的丰富为素描的绘画语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素描教学的观念也得到了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在这种新的教学观念的要求之下,教师应当把素描教学当成一门绘画的形式和语言,让学生领悟素描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学生既要明确学习素描就是为了传达情感以及对事物的感受,与个人的社会知识、文化素养也密切相关;也要懂得艺术作品不是自然的产品,而是基于人的活动,具有主观性,画面的每根线条都是个人独特的语汇。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一部分,一开始就应介入艺术的本质,应作为知觉训练、情感训练,是艺术表达方式的一种,不能仅仅停留在绘画技术的层面。缺乏艺术的感知能力就不可能进行艺术创造,丰富而敏锐的艺术感觉才是艺术的生命。因此,素描教学应以开发学生的艺术特质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素描基础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艺术是人们以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特征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个性化的素描语言是在不同形式的艺术共鸣中逐步培养和显现出来的,每位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造能力在素描艺术的学习中逐渐得到提升。艺术是人们现实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是艺术家知识、情感、理想的综合产物。美术教育是对学生思维、认识及自我的引导,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素描教学是美术教育的基础。现代意义上的素描教学应该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艺术特征,掌握造型技巧,最后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自己的情感,发挥艺术想象力,实现自己的艺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