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生态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7: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地理生态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理生态论文

篇1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地理生态课堂上的体现就是让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让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探究地位,得到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与教师关系融洽,积极与教师探讨问题。例如:在学习经纬线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为后面学习晨昏线做好准备。这种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让学生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又让学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准备,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

2.整体性原则

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之间的连贯性,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是一个整体。地理教学的过程就是生态课堂的运作过程,只有让地理的知识处于一个整体中,才有益于生态课堂的运行。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告诉学生,这一章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不好哪一章的内容,到后面都无法做习题。锋面系统跟天气的形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导学生树立地理知识的大局观,掌握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将地理知识串成一个整体。这样才有利于生态课堂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平衡性原则

生态系统中有平衡性这一原则,地理生态课堂当然也有这一原则。地理生态课堂追求的平衡,则是学生之间的知识接受方面的平衡,让学生平衡接受知识,才是地理生态课堂所追求的目标。学生在地理生态课堂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水平都得到提高,这将是地理生态课堂所追求的最高效的目标。地理生态课堂要求教学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建地理生态课堂的平衡性。例如:学习《大气环境保护》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知道环境中的平衡性原则,进而进一步理解地理生态课堂中的平衡性原则。平衡性原则能够让每个学生在地理课堂中都得到发展,提高成绩和学习能力。

篇2

湿地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由于其生态结构的复杂性和生态功能的多样化,它支承着独具特色的物种和较高的自然生产力,为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提供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湿地价值的认识首先是从水禽栖息地开始的。由于其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干扰的强劲,其面积和生态功能都在下降。因而,湿地的保护引起普遍的关注,湿地便成为唯一有其国际性保护公约(Ramsarconservation)的生态系统。

生态学所强调的“整体性”原则,使得保护学家从珍稀、濒危水禽的个体生态和种群生态水平上将视野拓宽生态系统的水平上,重视水禽栖息地的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湿地物种减少和致危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是湿地大面积损和生境破碎化。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干)外,更主要的是人类的强度干扰。现在,湿地那些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价值都得到广泛的注意。随着对这类生态系统的呼声日渐提高,对湿地的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也逐渐加强。

1.湿地的生态性质

湿地是一种多类型、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任何特定类型的湿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都占有一定生态位,这个生态位来自于水文、气候、基底沉积物、地形和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环境复合体,以此支撑着一个特定生产力水平下的某些物种的生存和繁衍(J.G.Gosselink&R.ETurner1978)。湿地生态系统有别于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的突出标志和最根本的成因是其水分的盈余。水文过程是主宰湿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最重要的因子,其动力条件决定着湿地的基质或沉积物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其深度和水质决定着湿地的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因此,湿地的生态性质的所有体现皆与其水文特征密切相关。

1.1水陆过渡性

水陆过渡性是湿地最重要的生态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1.1空间分布上:许多湿地是处于水体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上,如滨海盐沼、红树林、湖滨滩地等,“由于液相物质和固相物质的相互作用,出现了一个既不同于水体也不同于土体的生态交错带”(牛文元1990)。这类湿地的水文过程往往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的特点,水化学性质或水量呈规律性的交替。

1.1.2生态性质上:由于地表长期处于水淹状态,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水-沉积物(土壤)界面,它在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特点是:界面发生的所有反应都是在一定水深和缺氧条件下,而且都是在有机质和微生物细菌的间接或直接参与下进行的反应(吴丰昌1996)这些界面反应深刻地作用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和过程,使其具有与陆地和水体都不相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缺氧和多水和由此而产生的毒素。湿地生物对此种生境条件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其适应机制有的忍耐,有的是调节。由于湿地的水文状况,包括水周期、水量、水化学性质等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湿地中有不同的差异,因而其生物的适应性呈现明显的多样化。

1.2系统脆弱性

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水源的稳定性。水文条件能直接改变湿地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影响到物种组成和丰度、第一性生产力、有机物质的积累和营养循环(刘厚田1996)。水导致独特的植物组成,但限制或增加种的丰度。静水湿地或连续深水湿地的生产力都很低。通常有高能量的水流,或有脉冲性水周期的湿地生产力最高。在积水覆盖的条件下,其基质长期处于还原状态,限制了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较高的生物量得不到充分的分解,有机物质便以泥炭的形式积累储存起来。土壤-水界面的交互作用,使湿地土壤以还原性质为主的同时,在其表层有一薄氧化层,承担着湿地物质的化学转化和营养循环,构成湿地生态过程的重要一环。可见,湿地生态系统的一切生态过程都是以固定的水文为基础的,正是由于其系统结构对水文条件的依赖性,湿地生态系统才湿得如此脆弱,以致于一旦失去水,其系统面貌便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同类型的湿地的脆弱性有所差异,高水能湿地中由于有机质积累很少,只要其水源被截断,其生态系统类型就迅速转变;如果水源恢复,系统就会基本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吉林省西部向海附近的芦苇湿地,在干旱年份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形成大片的碱蓬群落,而在丰水年份,地面被积水覆盖后,芦苇群落便得以迅速恢复。而低水能的湿地,由于具有保水性能的泥炭层的存在,可以对气候的干湿变化在系统内部进行调节,其生态敏感性则相对较低;除此之外,泥炭沼泽对阈限内的排水亦有较强的恢复能力。

1.3功能多样性

湿地的水陆过渡性使环境要素湿地中的耦合和交汇作用复杂化,它对自然环境的反馈作用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湿地的功能可分为两个方面,即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

1.3.1自然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水量平衡、气候调节等方面。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殊性是有机质和许多元素从生物循环不断进入地质循环,这在沼泽生态系统中最为突出。这对温室气体的增加使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湿地是地球上可以将CO2固定于地层之中的为数极少的生态系统之一,尽管它们向大气中释放一定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但对于大气中碳的固定总量是显而易见的。湿地的生物功能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由于其水陆过渡性,为众多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湿地的独特环境使得其拥有独特的生物类群。猪笼草、毛膏菜、狸藻等食虫植物是沼泽生态系统中所特有的植物种;丹顶鹤、天鹅、大鸨等珍稀濒危水禽无法脱离湿地环境。湿地对水量平衡方面的贡献是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由于湿地具有较强的蓄水能力,对河川径流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湿地的丧失会引起相邻地区的地下水位的下降、湖泊和河流淤浅、地表切割加强。对气候的调节作用除体现在温室气体方面以外,湿地对温度和降水等方面的直接作用更为明显,这种功能在干旱地区尤为突出。

1.3.2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资源、休闲旅游和环境演变信息等方面。由于其自然资源的丰富,湿地成为许多地区农、牧、渔业和重要基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这也正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恰恰因为如此,自有人类文明开始,湿地就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而且逐渐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湿地面积的逐渐减少,湿地的旅游价值越来越显著,许多湿地具有旖旎的风光和独特的动物类群。在稳定的积水环境中,有机质和水中携带的颗粒物质沉积下来,形成多种类型的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变化必然在沉积物中打下坚实的烙印,因而沉积物成为具有标志意义的信息载体,特别是泥炭,其积累速率较快,全球平均年积累速率达1mm/a,因此以厚层泥炭作为信息载体来研究过去环境变化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

1.4结构复杂性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有湿生、沼生和水生植物,生活型多种多样。从外部形态来看,有一年生或多年生细弱小草,如苔草,有高大的草本植物,如芦苇、香蒲,有的是矮小的灌木,如细叶杜香、甸杜,有的是高大的乔木,如落叶松、水松等。湿地植物群落丰富多彩,因逆境条件和植物的适应性而异。包括浮游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灌木乃至森林。优势植物往往是湿地类型辨识的主要标志,所以常以植物群落来命名,如芦苇沼泽,小叶樟沼泽、苔草沼泽、红树林沼泽等。湿地植被具有沿水文或地形特征梯度变化的分带特点,无论是高位泥炭沼泽还是滨海或湖滨湿地,这一特点都是非常鲜明的。

湿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无脊椎动物主要有蠓、蚊等昆虫,许多种类在其成为成虫之后为草食性。许多昆虫在幼虫阶段栖于水底,成为鱼、蛙、和潜鸟的食物。鸟类,特别是水禽常常构成湿地的重要景观特征,几乎所有的湿地都能为水禽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多种多样的繁殖和停歇的栖息地,这些水禽中既有草食性的也有肉食性的,构成湿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无论是淡水的还是咸水的亦或是半咸水的湿地,都支持着丰富的鱼、虾、蚌等水生动物。

对滋生于湿地水下的微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还知之甚少,但它们往往却是湿地中重要的分解者。在湿地中线虫和线蚓虫等微体小分解者比大型分解者的作用更加明显。对湿地生态系统来说,分解者亚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湿地的缺氧环境使其中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类群和数量大大减少,沼泽植物又多含有较多的纤维,所以有相当大比例的生物量得不到充分的分解,在静水条件下,有机质输出量很小,因而植物残体积累形成泥炭。

2.湿地定义的议论

尽管对世界上的各类湿地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迄今为止,国际上对湿地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从不同学科角度和区域特点出发而提出的定义形形,争论焦点在于如何限定湿地的水深。《湿地公约》把浅海湿地的水深界限定为6m,有的学者把湖泊湿地的水深限定为2m(佟凤勤等1995),但没有给出这些限定的科学依据。实际上水陆过渡区域的空间尺度是模糊的,并且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难于把握一个同一的标准,因此任何明确的数据指标都显得过于机械。美国的米茨(W.J.Mitsch)等在其著作《Wetlands》(1993)中对形形的定义给予客观的评价。著名对鱼类和野生生物署的定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但这个定义突出地强调了湿地是水体和陆地之间的空间过渡性,却忽略了其生态性质上的过渡性,因而就把湿地的概念仅仅限定在水体的沿岸带,排除了非邻近水体的湿地,如欧洲大陆西岸的高度湿润地区的披盖式沼泽(Blanketbog)等。工程兵部队的定义由于强调湿地植被特征,易于在法律和管理方面的实际应用。加拿大的定义更加强调湿地的水文和土壤特征,对植被特征没有足够的重视。

除上述以外,英国的湿地定义代表着欧洲的普遍观点。E.Maltby(1986)在其著作《Waterloggedwealth》中阐述:“湿地是水支配其形成、控制其过程和特征的生态系统的集合,即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足够湿润使得具有特殊适应性的植物或其他生物体发育的地方”。显然他所重视的是湿地的成因的主导因子--水文因素,而对土壤和植被条件则是轻描淡写。

就《湿地公约》湿地定义而言,严格说来还算不上是科学的定义,因为它只是枚举了湿地的外延,并没有对湿地的本质属性予以论述。

分析湿地的自然生态结构和性质,不难看出,水是湿地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其生态过程的主要控制因子,而还原性的水成土壤和湿生或水生植被是其水文生态过程的必然结果。因此,湿地的定义应做如下陈述:“湿地是指一类在生态性质上介于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由于常年或周期性的水分潴积或过度湿润,造成基底的嫌气性条件,维持绿色高等水生或湿生植物群落长期赋存的土地。”这样定义就使湿地的概念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据此,无需通过人为限定水域的深度来确定水体的湿地部分,只要是绿色高等植物生长的范围即可划为湿地的范畴之内。其主要依据是:(1)湿地相对较高的生物生产力主要体现在高等植物群落的生产力上;(2)在作为水禽为代表的濒危珍稀物种的栖息地意义方面,高等植物同时为动物提供着丰富的食物来源、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必要的筑巢材料;(3)湿地的一些生态环境功能是通过其中的高等植物来实现的,如净化污水主要依靠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4)所谓植物对湿生和水生环境的特殊适应主要表现在一些高等植物的生理结构上。因此,水域湿地的边界限定可以依据高等沉水和挺水植物的分布范围来确定,不必机构地圈定一个具体的水深指标。

3.湿地分类问题

湿地的分类是湿地研究的基础,由于学科领域和目标的不同,学者们提出了形形的分类系统。其中对某一湿地类型的有欧洲的泥炭地分类(MooreandBellamy1974),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署“湿地和深水栖息地分类”,中国的泥炭沼泽分类(柴岫1990;郎惠卿1983),沼泽分类(牛焕光等1985),美国东北部冰川遗迹区的淡水湿地分类(GoletandLarson1974),美国冰川高原草原地区的天然池塘与湖泊分类(ShawandFredine1956),佛罗里达森林湿地分类(Wharton1976)等,这些分类虽是类型或区域等级上的,但对湿地的系统分类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而且对其目标也是极为实用的。

英文针对各种不同的沼泽类湿地皆有不同的术语,汉语中却没有对等的固定词汇译之,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有必要对这些类型概念加以明确分并赋予固定的译法。Marsh是指基底为水成矿质土壤,生长挺水草本植被的沼泽,以"草本沼泽"译之为宜。swamp是指以乔木或灌木为建群植物的沼泽,无论基底是否积累泥炭,都可以“木本沼泽”译之,然而欧洲习惯上仍把芦苇沼泽称为reedswamp,为特殊情况。Mire是泛指有泥炭积累的所有生态系统,即"泥炭沼泽"。Fen是指接受周围地下水补给,有泥炭积累,并以草本或藓类植物为优势的沼泽,应译为“泉生(泥炭)沼泽”。bog是指主要接受降水补给并生长适于酸性环境的藓类,特别是泥炭藓为优势的高位沼泽,应译为“藓类(泥炭)沼泽”moor是泥炭地(peatland)的同义词,highmoor指中央隆起的高位泥炭沼泽,而lowmoor是指发育在盆地里,中央低洼的低位沼泽。Muskeg是指分布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半岛的大片的泥炭沼泽。

由于湿地生态条件的区域差异性、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生态过程的多变性,不难理解,湿地的科学分类要求一套完整严密的分类依据和分类系统。要在不同的层次上区分那些具有均质性特征的生态单位,根据其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相似和差异性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于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湿地编目与制图,为研究和管理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湿地可以根据人类是否参与湿地的生态过程分为两大类群:即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由于其运行机制不同,所以其较低等级的划分依据可以是不同的。

在自然湿地群中,湿地的水文特征应是湿地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而在水文诸要素中,水质决定着湿地总的生态系统,因而第二级划分可以水质类型为依据,以“族”为单位。分为咸水族,淡水族和半咸水。水的来源是湿地起源和发生类型的重要指示因子,以此作为第三级划分依据,以“系”为单位,分为河成系,湖成系,泉成系,海成系和雨成系。湿地的基底特征响应于水文状况并影响植物生长状况和植被类型,将此作第四级划分依据,以“类”为单位,分为泥质类,沙砾质类和泥炭类。湿地的植被特征是其生态性质和结构最直接的反映,植物的生活型是环境的综合体现,以此作为第五级分类依据,以“型”为单位,分为沉水型,浮水型,挺水型,草本型,灌木型和乔木型。还可以根据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或建群种来划分第六级单位,在此不予赘述。

人工湿地可以据其支持的产业类型进行第三级划分(系),即种植业系和养殖业系。把其产品类型作为第四级划分的依据(类),即种植业系可分为经济作物类和粮食作物类;养殖业系可分为鸟兽类和水产类。

中国的湿地分类

根据中国的湿地现状以及《湿地公约》分类系统,初步确定了全国湿地分类框架,共分为5大类28个类型。各湿地类型及其划分标准如下:

沼泽湿地

1藓类沼泽:以藓类植物为主,盖度100%的泥炭沼泽。

2草本沼泽:植被盖度≥30%、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沼泽。

3沼泽化草甸:包括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沼泽化草甸以及高山和高原地区具有高寒性质的沼泽化草甸、冻原池塘、融雪形成的临时水域。

4灌丛沼泽:以灌木为主的沼泽,植被盖度≥30%。

5森林沼泽:有明显主干、高于6m、郁闭度≥0.2的木本植物群落沼泽。

6内陆盐沼: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盐沼。由一年生和多年生盐生植物群落组成,水含盐量达0.6%以上,植被盖度≥30%。

7地热湿地:由温泉水补给的沼泽湿地。

8淡水泉或绿洲湿地。

湖泊湿地

1永久性淡水湖:常年积水的海岸带范围以外的淡水湖泊。

2季节性淡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的泛洪平原湖。

3永久性咸水湖:常年积水的咸水湖。

4季节性咸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积水的咸水湖。

河流湿地

1永久性河流:仅包括河床,同时也包括河流中面积小于100hm2的水库(塘)。

2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

3泛洪平原湿地:河水泛滥淹没(以多年平均洪水位为准)的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地区,包括河滩、泛滥的河谷、季节性泛滥的草地。

滨海湿地

1浅海水域: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永久水域,植被盖度<30%,包括海湾、海峡。

2潮下水生层:海洋低潮线以下,植被盖度≥30%,包括海草层、海洋草地。

3珊瑚礁:由珊瑚聚集生长而成的湿地。包括珊瑚岛及其有珊瑚生长的海域。

4岩石性海岸:底部基质75%以上是岩石,盖度<30%的植被覆盖的硬质海岸,包括岩石性沿海岛屿、海岩峭壁。本次调查指低潮水线至浪花所及地带。

5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植被盖度<30%,底质以砂、砾石为主。

6潮间淤泥海滩:植被盖度<30%,底质以淤泥为主。

7潮间盐水沼泽:植被盖度≥30%的盐沼。

8红树林沼泽:以红树植物群落为主的潮间沼泽。

9海岸性咸水湖:海岸带范围内的咸水湖泊。

10海岸性淡水湖:海岸带范围内的淡水湖泊。

11河口水域:从近口段的潮区界(潮差为零)至口外海滨段的淡水舌锋缘之间的永久性水域。

12三角洲湿地:河口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育而成的低冲积平原。

人工湿地

1水产池塘:例如鱼、虾养殖池塘。

2水塘:包括农用池塘、储水池塘,一般面积小于8公顷。

3灌溉地:包括灌溉渠系和稻田。

4农用泛洪湿地:季节性泛滥的农用地,包括集约管理或放牧的草地。

5盐田:晒盐池、采盐场等。

6蓄水区:水库、拦河坝、堤坝形成的一般大于8公顷的储水区。

7采掘区:积水取土坑、采矿地。

篇3

土地整理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目标的一种措施。当前,土地整理过多地关注耕地数量的增加,而对由此引起的生态问题重视不够。不适当的整理方式和技术,使土壤性状发生变化,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最终使生物量减少,甚至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破坏。因此,探讨土地整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重视土地整理生态设计,以减少对生物链的不良影响,保持生物多样性,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土地整理的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对农业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能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那样通过建立生态自然保护区来实现,农业区域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地方,因此要保护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不能以牺牲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代价,而是应该通过工程措施,对生物多样性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层次上进行利用与保护。

1.土地整理单项工程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原有未利用地上的原生、次生自然生态系统将被单一的农作物替代,景观多样性将降低,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不仅导致植物、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的降低,还有可能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在土地平整工程中,机械对土壤的扰动,使得土壤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境,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大量死亡;混凝土渠道的修建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渠道直且光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但却导致渠道中水生生物的死亡。为了营造水生生物生存的环境,通过排水沟设计为水生生物提供避难所。土地整理中排水沟通常不加衬砌,而且在田块的较低部位,由于地下水的渗漏,即使在最干旱的晒田期也能涵蓄一定的水量来保证水生生物的存活;田块间的田埂、道路两侧的农田防护林则可以成为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对病虫害发生的减少、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着积极的作用。

2.土地整理布局的影响

农地的整理多为实现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在整理布局中,很多只考虑经济性以及耐用性,而忽视了生态的考量,这极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节省农地整理的资金投入,在修建排水渠道时,对沟渠进行裁弯取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此外一些地区在田间大量铺设混凝土路面和沟渠,并误认为这是一种高品位的设计,这种混凝土钢筋结构的沟渠,特别是沟渠采用“三面光”的设计,这不仅增加了投资,而且减少了绿地面积和生物栖息的场所,影响了土地生态环境。

生物生存环境的恶化直接减慢了农田物种的扩散,生物的栖息地被混凝土钢筋结构的沟渠隔开,物种的扩散受到影响,导致群体趋向不稳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在土地整理的空间结构上,土地整理中“路成框”的指导思想势必引起项目区的景观破碎,导致植被斑块间的自然连通度降低,进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但是,沟渠和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这种威胁。沟渠遍布在整个项目区,而且在沟渠与路相交处有涵管、桥等水工建筑保证沟渠的贯通,这就为一些动物的迁移、植物孢粉的运移提供了可能。农田防护林在项目区也基本贯通,是动植物迁徙的重要廊道。土地整理中防护林的建设提倡选用本地物种,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着积极的响。

二、土地整理生态化设计

生态保护型整理模式多种多样,有从农地整理结构设计、道路设计和河沟渠设计3个方面构建了保育形模式;有从生态模式、仿自然模式和等级模式3个生态型农地整理模式;有从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中,

提出的我国景观生态保护型土地整理设计模式中构想等等。其中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如下:

(1)田间路不宜使用混凝土结构,尽量采用土石铺路,混凝土结构不具透气性,导致花草树木无法生长,一些小型动物和微生物无法栖息,从而减少了生物的多样性,破坏了该地方的生态平衡。

(2)渠道边坡不宜过陡,尽量设计为缓坡。渠道边坡是许多生物生长和栖息的地方,边坡太陡,渠道水位变化过快,很容易对边坡一带的动植物带来冲击,增加了两边生物的存活难度,因此在修建渠道时应该尽量延长渠道边坡的长度,以增加和稳定两岸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修建复式断面的渠道。

(3)笔直无弯道渠道虽然最具经济效益,但就保持生物多样型来说,凹凸多变的渠道无疑是最佳的,笔直无弯道渠道水流湍急,不利周围生物的栖息和藏匿,多变渠道的渠道则可以阻挡、改变水流,稳定水温,同时渠道凹凸处也是许多生物理想的栖息地。

(4)渠道周围规划植栽。渠道周边缺植栽,造成日光直接照射,使日夜温度差很大,对生态的发展亦有不良影响。植栽可提供阴影,缓和水温的变化,制造野生动植物栖息的有利环境。

(5)保留一定的沟塘和低洼地区。沟塘和低洼地的生产力虽然不高,但却是野生动植物良好的栖息生长之所,它可净化环境,减少旱涝。

三、结语

土地整理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与和谐,随着人类对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和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类是同等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沈德中.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篇4

此次白马镇生态屏障区调查区域涉及5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合计1959户,5230人,见表1。其中渔光村5个村民组,计149户,493人;杨柳村7个村民组,计313户,906人;沙台村5个村名组,计224户,734人;铁佛村11个村民组,计1238户,2956人;三溪村1个村民组,计35户,141人。此次调查的是生态屏障区中所有住户的情况,因此人员构成包括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分别占调查人口的93.16%和6.84%。

(二)承包地

渔光村桐麻弯组和铁佛村黄荆坝组未进行土地承包面积的登记,因此在统计分析中对这两组户数进行剔除处理;此外调查对象中存在6.84%的非农户,而且其中一些非农户拥有承包地,所以将这些非农户也纳入到数据统计中。对余下的27个村民组进行统计分析。土地是一切生产活动的承载基础,它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承载、养育功能[3],因此此次调查将承包地分为水田、旱地和林地三种。笔者仅对各村承包地的户数和承包地的主要类型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除三溪村三种类型的承包地的承包户数比较接近外,其他4个村的差异都比较明显。承包水田的户数最少,仅占所有承包地总户数的9.30%,而承包旱地和林地的比例分别为46.51%和44.19%,白马镇生态屏障区内住户承包地类型差异很大。

(三)“两证”情况

调查中涉及到宅基地使用权证、房屋产权证和土地承包证三种与土地有关的证,而许多人将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产权证看作是同一种证,只提供了其中的一种,因此在统计分析时,笔者将这两种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统计。见表2,整个调查区域内有土地承包证的有496户(包括拥有承包证的非农户),占总户数的25.32%。宅基地使用权证或房屋产权证不办证的情况也比较普遍,整个屏障区未办证的百分比高达77.18%,沙台村未办证的比率高达85.27%。

(四)房屋结构与面积

通过百度百科知,房屋结构包括6种类别: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砖木结构;其他结构[2],而根据三峡库区住房的实际情况,此次调查中将房屋结构种类设计为砖混、砖木、土木和其他四类。在统计调查表时发现存在无房或未进行房屋面积登记的情况,如铁佛村就有277户。因此,此处只对有效登记户数(有房并且进行了房屋面积登记的户数)进行分析。表3和图2的数据表明调查区域房屋结构主要是砖混、砖木和土木三种,砖混最多,达到1040户,占有效户数的66.07%,面积132774m2,土木和砖木分别占29.99%和6.10%,面积分别为61987m2和12305m2,而对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其他结构的房屋类型仅有2户,130m2。从每户住房面积看,房屋面积差别很大,最小的仅30m2,最大的697m2。如果将面积的大小分为小于100m2、100~200m2、200~300m2和大于300m2四个等级,各级户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7.93%、62.91%、6.85%和2.31%。

(五)居住位置、方式与环境

1.居住位置三峡工程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也给库区部分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之处,主要是土地被水淹没,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三峡工程的作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次后续工作规划考虑设置库区绿化带和生态廊道。因此本次调查需要了解农户的居住位置以及方式。居住位置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库区周围100m绿化带,另一个是是否存在地灾风险。分析数据发现,整个调查区域处在库周100m绿化带的仅有98户,其中渔光村29户,杨柳村16户,沙台村1户,铁佛村52户;居住地存在地灾风险的有307户(见表4),地灾类型主要是滑坡,分布在杨柳村、沙台村和铁佛村,其中脱胶分厂滑坡的影响最大,几乎影响了铁佛村整个黄荆坝组的住户。2.居住方式居住方式分为集中居民点和散居两种。居民点是指居住人口大于等于50人的集中居住点,否则称为散居。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整个区域有14个居民点,分布在杨柳村、沙台村、铁佛村以及三溪村4个村,共计726户,1776人,其他为散居户和无房户。对于散居户,进行了公路边和非公路边的调查,公路边是指离最近的机耕道不足100m,而超过100m的为非公路边。统计数据表明在公路边的共计605户,1847人,非公路边的309户,980人。见表5,除三溪村外,对其他各个村所有散居户而言,均是居住位置靠近公路的户数占多数,这表明住户在住房的位置选择时倾向于靠近公路修房,因此靠近公路边的土地利用作为建设用地使用的程度较高。此次后续工作规划涉及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通过表6的数据统计,可以发现调查区域居民点有以下特点:一是居民点分布不平衡,如渔光村无居民点,而杨柳村有6个居民点;二是居民点大小差别很大,除铁佛村有三个较大的居民点外,其他各村的居民点都较小;三是居民点的数量少,散居户占绝大多数。3.居住环境结合库区的实际情况,居住环境可以从距最近场镇的距离、饮水方式及“一池三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距最近场镇的距离距场镇的距离,指的是住户到政府所在地的空间直线距离,因此场镇距离就是住户到白马镇的距离。此项调查数据是根据1/2000的遥感解译土地图上量测估算的。距离场镇的远近与农户的生活关系密切。为方便计算统计,根据调查数据的范围,将到场镇距离分成五个级别(参考表7)。根据表7的统计数据计算,距离场镇不足2km的占有效统计户数的40.97%,2~4km的有55.89%,累计96.86%。尽管距离大于4km的户数不多,仅52户,但是他们的生活随着距离场镇距离的增加变得越来越不便。(2)饮水方式饮水方式分为自来水和挑水两种。整个调查区域通了自来水的有876户,约占总户数的50%,分布在渔光村、杨柳村、铁佛村和三溪村,不过此处自来水并不单指自来水厂的自来水,也包括通过修建水池,经过沉沙处理,通过水管引进家的水。铁佛村的水源是自来水厂的自来水,计765户,其他各村所谓的自来水是自己修建水池所取的水;剩下住户饮水的方式是挑水,水源类型主要有井水、山泉水、堰塘水以及溪沟水等,这些用水基本没有进行净化处理。可见,真正使用自来水厂消毒净化过的水源的住户不到总户数的50%,住户的饮水状况堪忧。(3)“一池三改”“一池三改”是指沼气池建设,即改厨、改厕、改圈。此次调查涉及一池三改的共计242户,一池三改率为14.62%。结合距场镇的距离、饮水方式以及“一池三改”的统计分析,研究区域内住户的居住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对于部分人而言,他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感觉一般,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距离场镇较远、水质差、取水方式落后、通信设施不完善以及厨卫条件差等,这些住户的居住条件需要改善。

二、武隆县生态屏障区存在的问题

(一)人口结构导致土地不合理利用

生态屏障区内的住户构成包括了一定数量的非农户,又可以分为纯非农户(全家都是非农业户口)、半非农户(既有非农业户口,也有农业户口)。调查区域内水田承包户仅占所有承包地户数的9.30%,旱地为46.51%,整个区域内部农用地结构极度失衡。然而,当前还存在着非农户拥有承包地的现象,如杨柳村就有35户纯非农户拥有承包地。此外还存在非农人口占用农村宅基地的现象,杨柳村就有21户纯非农户口有宅基地使用证,还有30户纯非农户有住宅。这些现状不仅增加了农村建设用地面积,减少了农用地面积,使用地结构恶化,同时由此产生的土地问题将不断增加。这些现象是与当前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同时也表明土地管理部门以及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土地管理的力度不够,认识有待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有待加强。

(二)土地证件缺失可能导致移民利益受损

在出现土地纠纷的情况下,土地证件是重要的凭证。5个村中杨柳村未办证的比率是最低的,但是也接近50%,其原因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笔者认为造成当前这种承包证、宅基地使用证(房屋产权证)办证率低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相关部门管理的不完善,“两证”的宣传不到位;二是住户对土地证件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愿意办证;三是历史原因,部分住户的宅基地是继承祖辈的财产得到的。此次调查的主要原因就是确定生态移民的户数与地点,由于相关证件的缺失,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时如何保障住户的土地权益不受损害成为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而对于今后的管理来说,这种现象必须要彻底改变。

(三)房屋结构有待调整,宅基地超标现象普遍

当前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房屋仍然占着一定的份量,从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的角度看,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今后修建房屋的主要类型,因此当前屏障区内的房屋结构有待调整。从每户的面积看,大小差异很大,小至30m2,大至697m2,但主要集中在100~200m2,占有效调查户数的62.91%。《重庆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规定:山地丘陵区,村址在平原地上的,每户面积不得超过132m2,依此规定将有470户超过这一标准,占有效调查户数的30.11%。大量超标的宅基地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使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制定的标准难以执行,甚至可能使宅基地面积超标行为盛行,使农村宅基地建设面积呈扩张的趋势;同时屏障区内沿路建房的现象比较常见,以致公路两侧的耕地被大量的用于宅基地的建设,使耕地的数量大量减少,对原本农用地就很紧张的区域来说,用地压力日益增加。

(四)地灾导致土地减少

土地是国家赋予农民的社会保障载体,失去土地意味着农民失去:①可再生产资料;②就业机会;③稀缺性资源增值成本;④风险抵押资本;⑤后续继承使用权等[4]。因此,土地是农民的保障。然而存在一些非人为因素造成土地资源减少,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三峡库区是我国历史上滑坡、岩崩等重大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之一,近年来在云阳、秭归、武隆、丰都等地就多次发生大滑坡[5]。此次调查的区域,共涉及9个滑坡地带,307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甚至是整个村民组都受到了影响,尽管有些滑坡地带已经进行了治理,但是这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些住户的实际问题。同时,这些区域在降水量较大的季节还可能产生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必须妥善处理这些受影响的住户。

(五)人居环境有待改善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居民点建设是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同时也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然而,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比较粗放无序,农户居住仍呈零散分布状态,导致道路、自来水、电力、广电、通信、环保、文化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半径拉长,资源共享程度低下,建设运行成本大为增加[6],以致农村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基础设施缺乏,环境杂乱无章。居住环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住房选择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调查区域内的居住环境十分不理想,其居民点现状可以概括为少、小、不均衡,而且表现在赶场的不便,教育质量低,农村卫生环境差,饮水,“一池三改”等诸多问题。

三、对策建议

此次规划的目的是生态屏障区、库周绿化带内生态移民数量的确定,需要根据规划的要求、土地的承载能力、环境容纳量确定生态移民的数量。因此在对策建议的提出时,必须要体现这一点,据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土地管理

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村土地利用、管理进行了规定,为农村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有序高效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严格进行农村宅基地建设的审批管理,杜绝非农用户宅基地申请获批的现象出现;建立并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明确宅基地流转的条件、范围和对象;对于那些已经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非农户,采用征收宅基地使用费的方式进行管理,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按照《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只能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才可以承包土地,因此对于那些非农户所拥有的承包地必须予以收回,并重新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发包。

(二)改进土地证件管理,明晰相关产权

宅基地使用权证、房屋产权证以及农村土地承包证有着和身份证一样的作用,它们表明了宅基地、房屋或者承包地的使用者,是土地身份的证明。因此必须完善基层的土地管理与承包地的发包工作。规范对宅基地使用权证、房屋产权证以及农村土地承包证的管理,要严格发证程序、规范证书填写,建立发证档案,健全发证手续[7],核查土地面积,按时发放相关证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农民对土地证件及管理的认识,督促未办证的农户补办相关证件,及时开展证件的换发工作。

(三)建立农村宅基地规划制度,引导农村宅基地使用

宅基地建设是农村建设用地的主要构成部分,当前的遍地开花以及超标用地的宅基地利用现状要求必须将宅基地纳入农村建设用地的规划范畴,编制乡村宅基地利用规划。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与三峡库后续工作规划,建立包括房屋结构、分布、人口总数、人均宅基地面积、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内容的农村宅基地规划制度,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严格控制农村宅基地超标以及过度占用耕地的外延扩张趋势。

(四)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保护农户生命

财产安全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灾的发生不仅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造成土地尤其是农用地的减少,因此必须通过相关的措施予以控制和防治。首先必须进行工程治理,以保证当前住户的安全;其次,从长远出发,必须将处在危险区域的住户进行搬迁,以彻底解决安全隐患,对相关区域进行降坡处理;此外,不管是进行工程治理还是进行搬迁避让,对于潜在危险区域,以“3S”技术为支撑,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8-9],以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农用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五)完善农村居民点建设,加强配套设施

增加居民点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对原有的居民点进行适宜性分析,对于不适合保留的居民点,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整体搬迁处理或合并到其他居民点;对于适合保留的居民点继续进行经济、土壤与环境容纳量的分析,确定居民点可容纳的人数,最后决定居民点是进行扩建,还是进行居民的外迁。参考卫星城的原理[10],选择一点建立相对集中的居民点区域,使其具备场镇的大部分功能;加强水、通信、环保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一池三改,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发展农村庭院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