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7: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工程概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2使用原则根据如上所述的各种材料的特性,以下列出了不同场合压缩空气管道的管材推荐选用表,如表1所示[2],方便设计人员选用。
2管径
当输送流体量一定时,管径选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经济合理性。管径小,介质流速高,管路压力降会相应增大,空压机的运行费用就会增加;管径大,空压机运行费用就会减少,但是管路初期投资费用就会增加。因此,为达到合理经济,设计者必须选择合理的管径。管路沿程压降是管径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确定方法就是根据管路流量及允许压降来确定管径,也可以根据管径和管路流量来验算压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定管径时应根据工艺设备运行时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和允许的最大压降双重因素来计算。工程上管径一般可根据经济流速来确定,低压压缩空气输气干管一般经济流速取8m/s~12m/s。当与空压站距离近时,设计流速可以适当放大。当距离空压站远时相反,可以适当减小流速,增加管径。表2为国际上使用的压缩空气流速,表3为国内推荐的压缩空气流速,可供设计者参考。
3坡度与放水
压缩空气管道初期投入运行过程中,或是空压站气体处理不彻底,或是航空工厂非连续运行时外界含湿量大的空气侵入管网都会造成管道内积水,压缩空气管道中的积水如果不排除,一方面会加快管道的腐蚀,减少管道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会降低压缩空气的品质,影响工艺设备的使用安全,造成产品的不合格。为了不影响末端设备的安全使用,及时恰当的放水很有必要。《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明确规定“设有坡度的管道其坡度不宜小于0.002”。在航空工业工程设计中,一般设计时管道都有坡度,但在很多情况下,往往留给管道敷设的空间很有限,很多情况下需要和别的专业管道共支架敷设。这时如果设计时只考虑有坡度时的放水,而没考虑现场施工的难度,结果就是现场很多情况都没按图施工,没达到设计需要的坡度,这也为以后气体品质埋下隐患。鉴于此,如果经压缩空气站处理的压缩空气压力露点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低,在沿程管道中不会有水分析出,对以上共支架压缩空气管道,宜采用无坡度安装方式。但在具体设计时,为了增加吹扫效果,以及避免平时运行时可能侵入的水分,还需考虑如下两个因素:1)压缩空气沿程适当设置一些放水管,放水管上应设集水器;2)当管道为环状布置时[3],为提升管道吹扫效果应采用三通弯头等。这是因为当管路采用环状布置时,如果用普通弯头,会存在水压试验放水后吹扫不彻底、效果差的问题。
4布置方式
压缩空气管网压力高,泄露点多,泄漏量大,合理的布置方式直接决定着节能减耗,下面介绍布置过程应注意的主要几个地方:1)厂房内压缩空气管道布置形式一般为树形和环状形,考虑到厂房后期可能增加生产线,此时可能会造成某一支路气量不足,建议尽量采用环状形布置,方便以后改扩建。2)压缩空气干管应当避免出现锐角拐弯,压缩空气支管与干管应采用“鹅颈”形连接方式,避免主管路中冷凝物直接进入支管路中。在分支管路末端低处设排污口,方便管路中污物排放。3)为了降低局部阻力,尽量选择局部阻力系数小的管路附件和阀门[4],常开的阀门尽量选择闸阀等局部阻力小的阀门,弯头尽量选择弯曲半径大的机制弯头。4)如果厂房面积很大,管路很长,阀门弯头多,尤其又是三班制企业,在中班和深夜时,用户用气量大大减少,管网压降也相应变小,如果采用树枝状风管,不仅压降大,而且漏泄量也大。此时可以改为辐射状管网,在空压站内设置分气缸,这样就可以根据用户生产工艺的需求,调节供气压力和流量,既避免了非用气车间的漏泄,又可方便调节空压机的运行工况。
1.IE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性系统。但是,这种生产性系统越来越不局限于制造类企业或物质生产部门,还涉及服务性的运作系统,也就是说IE从研究工厂活动逐步扩展为一般性的运营组织活动,进而有可能扩展、研究更广泛的人文社会活动。例如,人机工程在工业设计中的拓展中,其研究对象出现新的内涵,认为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人造物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人机关系[7];此外,针对人机工程的教育问题出现了“人机工程教育学(Educationalergonomics)”的理论,针对人机工程学方法和原则如何有效应用于实际的课题,则产生了“参与式人机工程学”(ParticipatoryErgonomics)的理论与方法[8]。
2.IE的目标是提高运作效率。尽管现代生产运营系统越来越强调对市场应变能力(效力)的研究,但提高效率仍然是经济活动基础性的永恒主题,IE正是在关注不同的效力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相应的效率提高课题,从而形成诸多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并得到持续地发展动力。对于人文社会系统及其实践过程,社会性活动效率的持续改进和效力的设计以及适时跨越也是其关键议题,效力问题将更被关注。
3.IE的本质是持续改进,强调不断挖掘潜力、坚信“最好”的工作方法和关注最大整体效益。永不满足的精神在更广泛社会活动的推广,将有利于有益人文活动的保持和改善以及效力系统深入的、持续的创新。
4.IE提供了一套规范性很强的专用图表工具,能够帮助工业工程师记录和分析要研究的事实提供了标准的表达形式和语言基础,这是IE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在社会行动领域有必要构建类似的、但适应自身特点的图表表达和模型工具,除了对社会问题的描述和分析之外,更应该成为对庞杂社会科学知识进行调用的创新机制。
二、工业工程传统在社会领域的拓展
工业工程关注的主要是生产性活动,这些活动是涉及人的社会性活动的特例,并具有某些类似的特点,但相对于单纯的生产性系统,社会人文活动呈现更为复杂的特点。基于以上的分析,工业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传统有可能进行社会科学领域的拓展,在借鉴其某些研究的框架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人文活动或者称为社会交际行动的应用性研究,类似地会涉及人-技术-环境的分析框架,见图2。当然,研究的目标、重点以及涉及的领域知识、工具方法的发展等,具有很大的区别。图2影响社会活动效果的因素首先,相对于生产性运作活动的研究,一般社会往活动的研究除了关注活动的效率,更强调社会交际活动的效用/效力,所以,需要将社会性活动研究的目标定义为社会活动的有效性,包含活动效率和效力优化的双重目标。在积极引入工业工程的图表表达和模型工具的基础上,发展对活动效用的描述、测量和分析的工具,会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对行动效用的关注,使得社会交际活动的研究更倾向于问题驱动型的分析思维,即首先分析面对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在已有的知识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区别于IE工具单纯的对所需解决问题的描述和分析,社会人文活动的研究工具更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既是问题分析工具,还是有关问题解决的知识库,包括对各类专门知识的积累、总结和简化,以及还是一个知识的搜索和确认机制。文献[9]就尝试将人因工程学的专门知识纳入到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冲突问题解决机制中,提高了人因工程学的运用性,有关研究具有很强的拓展价值。发展这样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工具对于解决持续涌现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人文和交际问题具有启发性,并有利于运用庞杂的社会科学知识。借鉴创新方法的理论,利用这样的工具解决社会性问题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见图3。此外,在社会性活动的研究中,技术因素具有更广泛的涵义,或者可以称之为器物因素。这类因素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工程技术因素,还包括社会性技术因素,例如,经济机制、政治平衡机制、文化传递机制、冲突博弈机制、系统涌现机制等等。并且器物因素的分析具有相对的意义,也就是说某一因素属于器物因素还是属于人(参与者)或者环境因素的分析,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有关分析只局限于参与者行为分析的范围,则属于人的因素;如果涉及到交际促进机制的研究,则需要归于器物的因素;如果牵扯到有关环境和氛围的分析,则属于环境因素的分析。这样,在社会交际环境/氛围的研究中,既包括硬性的环境、机器和工作研究,更包括软性的社会机制、氛围的研究。而且,社会性活动效果的研究所涉及的有关知识,既包括科学、技术工程的知识,更涉及到各门类社会科学专门知识的运用,特别是在社会交往机制的设置研究上。
2控制工程造价对策分析
综上所述,工程超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归纳起来,可以分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个人行为等主观因素和市场价格浮动及自然灾害、事故等客观因素。要想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需要从施工各个环节突破,制定相应的办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控制工程造价,应做好以下工作。
2.1规范设计单位设计是工程项目的灵魂,初步设计概算是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必须切实加强对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①业主应该给设计单位一个合理的设计周期,切勿赶工赶图,从时间上保证设计质量。②设计单位应该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和规程组织勘察工作,同时注重资料收集工作,了解沿线水文、地址情况,保证基础资料的准确性与完备性。③积极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重大作用。④提高设计深度,重视多方案比选,优化设计方案。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必须在使用上具有适用性,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⑤建立健全的全设计过程责任制制度,加强对设计人员及造价编制人的教育与培训。
2.2监督施工单位工程建设项目能否有限控制投资,降低工程造价,把握施工阶段尤为重要,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择优选择施工队伍;严格执行初设批复意见,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严格组织施工,减少管理层次;积极采用先进施工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严格控制建材发放手续,用价格低但性能一致的材料取代价格高的材料;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采用最优设备,从而加快进度,人、材、机得到最优利用。2)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建立完善变更审批制度。如果确实需要变更,应做好工程量及造价对比分析,经原设计单位同意方可。一旦变更后工程造价超过批准的设计概算,则需要经原审批部门审查同意,才可进行概算调整。3)完善隐蔽工程签证手续。隐蔽工程占工程造价比重大,工程结算把握难度大,如钢筋工程、基础工程等,工程竣工后就不能看到,所以,一定要制定完备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制度,严格做好验收记录与签证,以作为结算依据。4)切实发挥监理单位作用,强化监理制度。监理单位应该明确合同中对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责任,了解哪些造价可以追加,哪些又不允许受理,保证资金使用合理。现场监理人员则要提高责任心,监督施工单位,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工程监理中的失职行为要严加处理。5)严守工程结算关,做好决算审查。工程成本取决于工程结算,工程决算决定工程造价。但是目前施工单位的工程结算通过审核,仍然能够减10%,甚至更多,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一定要实事求是进行结算。而决算审查是控制造价的最后一关,所以应交由专门的有资质的审计单位进行审核。
2.3约束建设单位1)将“责、权、利”落实到人,选择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负责任的人进行管理建设工作,制定起鼓励鞭策作用的奖惩制度,特别对实现建设项目三大目标“加快进度、提高质量、减少投资”有帮助的要特别奖励。2)严格进行合同管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建设单位必须牢牢把握支付关,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结算工程款清逐项审查控制,严防超概。3)举行立功竞赛活动,广泛收纳合理化意见,为工程节约资金。4)约束管理人员及部分领导不良作风,禁止铺张浪费。
2.4合理计取预备费工程建设项目工期长,影响因素多,市场人、材、机价浮动及自然灾害、事故等都会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在初步设计阶段,应该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长短,对市场建设期内人、材、机价进行初步预测,选取工程费用5%~10%的预备费冲抵这些引起的超概。
《统计学原理》是一门关于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课程,是笔者所在的劳动经济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务管理、电子政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共54学时,属于考试课。
(二)课程的定位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各行各业、各门学科都需要。对于课程的定位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培养职业核心(关键)能力,二是培养专业岗位群的任职能力,三是衔接前后续课程。
1.培养职业核心(关键)能力。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必备的通用的、基本能力。澳大利亚提出了七大关键能力,“收集、分析与组织信息”的能力列在第一位,美国劳工部将职业核心能力归结为五类,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是其重要一类。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可见,信息处理能力是八项核心能力的重要一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高其职业迁徙能力,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2.培养专业岗位群的任职能力。
随着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动保障事业的深入发展,信息量日益扩大,需要从业人员掌握信息处理和分析方法。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的职业资格,如《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保障协理员》、《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信息分析师》等,都对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统计与社会调查能力提出了明确的国家职业标准。本课程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问题进行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
3.衔接前、后续课程的桥梁。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经济数学、应用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是《统计学原理》学习的基础。经济数学为本门课程提供了数学的基础,对于理解课程中的原理大有帮助;应用文写作为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提供了支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尤其是Excel的学习为运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分析数据打下了基础。而后续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力市场等专业课则需要统计方法的支持。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及内容选取原则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从实际岗位的工作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出发,以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内容,以统计的工作流程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组建项目学习小组,将项目按流程分解任务,以任务为驱动,理论知识作为加油站嵌入流程中,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重点,通过改革最终达到课程的“四结合”目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统计原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统计课程与资格证书相结合;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相结合。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1.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按工作流程选取模块化内容。
在内容的整体编排上,以统计工作大流程分模块,共分为五大模块,包括认识统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报告撰写。在模块下分实践项目,如收集数据模块中分为收集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两大子模块,在收集一手数据中设有问卷调查项目,项目再按工作流程分解任务,如确定主题—设计问卷—修改问卷—测试问卷—完成问卷,将理论知识作为加油站嵌入工作流程中。
2.结合职业资格证书。
结合《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保障协理员》等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要求,在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上进行课证融合。
3.结合高职学生特点。
高职学生与普高学生存在一定区别,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往往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逻辑归纳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较差的劣势,但他们也拥有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等优势。因此,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要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一是通过实际工作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实训项目激发学生兴趣;二是避免难、深问题,重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从培养统计技能出发,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
三、课程实施
(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参与式、个性化、差异化教学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以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任务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工作流程中以任务驱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统计技能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担当评委、计算分析成绩等。同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力求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对学习程度较差的同学进行反复耐心讲解,对于学习程度较好、有更高学习要求的同学通过担任助教、参与科研课题、课程改革、专业建设等实践活动满足其学习需求,提高统计分析能力,培养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借鉴项目管理知识,制作教学进程甘特图进行教学设计
借鉴项目管理的日程安排知识,利用Excel绘制教学进程甘特图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进程甘特图从教师和学生不同的角色出发设计教学进程,主要包括任务名称、任务注释、教学方法、教与学的行动、教学素材、学习成果和教与学的时间分配,教与学的时间分别用不同的颜色用以区分,便于观察教与学的时间分配比例。
(三)借鉴德国学习领域教学组织的“六步法”,采用多样化方法和手段教学
1.按“六步法”设计学习任务书组织教学。
根据学习需要设计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任务书,利用任务书分步骤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书参考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组织的“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所属章节、任务主题、学习目标、阅读材料、任务描述、任务执行、任务评价、学习反馈(疑问及建议)。
2.采用多样化方法、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利用项目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启发引导法、成果展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同时利用现实的教学手段和网络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现实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利用CAI教学、利用Excel、SPSS软件教学、利用实训室模拟教学等,网络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利用电子邮箱、QQ、微博、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进行辅导。
3.建立两阶段、多元化、多形式的课程考核体系。
本课程建立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两阶段评价模式。在评价主体上体现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社会评价主要通过从业资格考试题目引入期末考试的方式予以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包括笔试、提问、撰写调查报告、成果展示、上机操作、演讲等多种形式。在评价内容上体现理实一体化,既考察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考察实践技能的掌握。
四、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建立课程内容体系的思路尚不明晰
目前的课程内容体系是以理论知识结构组织内容,按工作流程以项目的形式加入实践环节,一个项目要跨几个章节,优点是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结构,但破坏了项目的完整性。如果以一个个完整的项目为章节编排课程内容,又会破坏理论知识的结构。如何将理论知识的结构性和项目的完整性二者有机结合,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思路。
(二)课程内容的适用性有待完善
由于专任教师均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适用实际工作的需要有待商榷,课程内容对学生的适用性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结构有待提升
师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由于《统计学原理》是专业基础课,各专业都要开设,凸显师资力量不足,专任教师实践经历不够。同时,教师团队缺乏企业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授课课时比例不高。
(四)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有待提高
《统计学原理》课程相对其他专业课程而言,公式、计算较多,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困难,因而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参与度不够。
五、课程改革设想
(一)明确改革思路,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进一步理顺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关系,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结构和实践项目的完整。从实际工作需要角度入手,探索适合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加强师资培训和企业实践,建设双师素质和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
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理论、方法以及专业方面的进修培训,密切专任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丰富企业实践经历,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聘用企业专家能手担任兼职教师,优化双师结构。
(三)借鉴各领域专业知识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程的教学中,不仅仅关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下一步拟借鉴项目管理知识,管理教学项目;借鉴档案管理知识,学生自建学习档案;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师生共同制定、完善考核办法;运用应用文写作知识,锻炼学生统计分析报告写作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