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案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7: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管理案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

篇1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课时

1、故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呀?(播放录音故事)

(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了解了课文大意。)

2、谜语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看看你能猜到谜底吗?"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板题)

对话平台

1、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自由读课文。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如:"躁、灾"是平舌音;"稼"是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良好习惯。教师有效地收集学生读文后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与走向。)

识字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11个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2、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生字和词语。(参见"我会读")。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冲、晒、池、浮"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3、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谈话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已经学到了什么或会干什么,接下来你们想做些什么呀?(学生自己说想干什么,学生可能说出以下的活动意向。)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和伙伴一起合作读课文,读最喜欢的段落。

3、一边表演动作,一边朗读。小组合作。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

(要学生读文识字以后,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扎实有效地学习。)

汇报

学生根据自主的学习活动,汇报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用自己喜欢的记生字词。听写生字词,然后说出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巩固识字。同桌检查写字情况。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

启思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会不断变化的。那么水是怎样变化的?水除了变化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呀?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这些问题弄懂呢?

2、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交流方法。(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组读书,边读边记"、"画表格填写"、"故事表演"、"绘画表现"等方法。)

(这样的设计应该建立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问启思,讨论探究阅读理解的方法,充分发挥了阅读主体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可能会找出一些方法,但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可行性,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学习。)

探究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及时关注各组学习情况,因材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地运用自主选择的阅读方法,以确保学习质量。

展示

1、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小组学习),汇报学习情况。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问题。

(1)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第3自然节)

(3)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2、教师可利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认识和理解。组织评价各组的学习情况,特别注重对学生合作情况,创新方法及学习态度的评价。

(充分相信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自主学习。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合作学习及主动探究的意识。)

谈话

你还知道哪些水的作用与危害?

演读

1、引导学生结合对文中重点语句的体会和理解,练习感情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如: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读出"落、打、飘";用愉快、轻柔的语气读出白云与红霞的美丽、可爱;用沉闷的语气读出云的"沉甸甸";用轻而慢的语调读出水的"平静、温和";用稍强的语气读出水"汹涌澎湃"等。

篇2

由于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大都是在岗在职人员,并且他们的岗位性质各不相同:有工作单位就在本地的;有虽然在本地上班,但要经常出差的;有虽是本地人,工作岗位在外地的等等,这就决定了与其他普通学生相比,该群体的流动性更大、管理信息更复杂。具体来说,一些学员可能会因为搬迁、家庭变动或者工作调动等情况而出现休学、转学或复学,这些情况的出现就要求学生的学籍档案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动。因此,对学生流动信息的登记、变更和补充应该作为远程教育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和学籍的认定与评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远程教育学习过程的档案管理

作为使用远程教学设备对网络上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远程教育是一个模式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包括众多的评比活动、测试活动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其中,学生的上网记录、在线作业、离线作业、在线交流、论坛发帖、学习小结等都是见证他们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因此,这些信息必须在学生的学籍档案中体现出来。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接受教育的学生大都比较分散,无法实现对他们的集中和统一管理,一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容易被忽视和遗漏。针对这些情况,在进行远程教育的学籍档案管理时应积极制定一些科学的操作规范,注重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档案作为主要的管理内容,以书面的档案信息作为必要的辅助,从而实现远程教育档案管理的健全和完善。

3.学生学位申请和毕业审核的管理

在学籍档案的有效期限内,如果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获得了其专业规定的总学分,并且达到了毕业的要求,就需要由教育部、网络教育学院和校外学习中心等学习机构对这些学生的情况进行审核,合格者可以获得由教育部电子注册、主办院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本科学员达到他们所修专业的学位要求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高校申请学士学位,并由高校进行学位的审批和授予。

二、当前远程教育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当前远程教育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投入不足,没有真正全面实现电子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当前的远程教育档案管理现状来看,部分院校对远程教育的投入较少,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没有独立健全的电子档案管理室,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以手工操作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平台和信息存储都未能实现电子化。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资金投入较少,使得学生的电子档案得不到很好的建立,不利于学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完整化。

2.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学籍档案管理的研究

远程教育起步较晚,对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单位和个人的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原因是远程教育起步时规模较小。近两年来,远程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传统学历教育最重要的补充,但在相关的理论研究方面仍然相对滞后。加强理论研究是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受教育形式自身的影响,远程教育在办学机制和办学形式上与一般院校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就使得一般院校的档案管理理论并不能在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地运用,尤其是涉及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信息的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时,远程教育在档案管理上并没有充分的理论准备,使得当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难题无法解决,从而也导致了档案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3.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较低

远程教育独特的教育形式决定了其档案管理是一项特殊工作,从当前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管理来看,学校采用的档案管理流程主要是层层上报的方式,即从市到省再到中央进行分级上报。这样不仅牵涉了大量的人工劳力,而且由于中间的琐碎环节较多,再加上缺乏统一的操作指南和操作规程,因此,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很容易出现信息遗失、信息反复上报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等各类问题。这些问题都背离了远程教育便捷性的特征,从而给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成本负担和人力负担,也影响了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

4.面临着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档案管理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学籍档案的私密性特征更是对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然而对于当前的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来说,还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范技术,这就使得学籍档案的管理面临着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如有些档案因为密码被破译出现信息泄露的现象,有些档案因为缺乏有效的保密措施被他人轻易打开。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成为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三、完善远程教育档案管理的路径和对策

针对当前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和分析完善其档案管理的具体路径和对策。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远程教育的档案管理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也使得其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档案管理的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加强对高素质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技能;其次,要积极进行兼职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明确兼职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职责,并在奖罚、职务晋升、培训、考核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规定,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后,加强档案管理有效机制的建立,并通过培训、激励和引进等方式来积极培养档案管理方面应用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开展理论探究,积极完善档案工作管理体系

远程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一般院校的档案管理理论并不能在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地运用。因此,各院校必须要根据远程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来对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进行理论探究,积极开展相关的调研工作,解决具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促使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学籍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要依赖于一个合理健全的管理平台,这就要求在进行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时不仅要有合格健全的硬件设备,还应有满足其需求的管理操作人员。因此,要提高远程教育的档案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在重视中央和省级相关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基层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减少档案信息传递的环节,努力实现具体操作上的整齐划一,从而减少和避免档案信息传递中出现的遗漏和延误现象。

3.健全管理法规,加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由于档案信息涉及到公民的个人隐私,其管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对于公民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时应加强对档案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明确档案管理的法律地位,使人们在宣传教育中逐渐认识到档案管理的严肃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网络建设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电子公文归档以及网上安全和档案信息公开等不同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尤其是要重视建立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机制,保障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有序进行。

篇3

校园安全稳定是关系学校发展的大事。要想促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首先必须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的建设。[5]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成立校级层面的安全工作管理小组,集中学校各个部门的力量,科学划分各部门职责,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好校园安全稳定。其次,要不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与时俱进,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用得上、可操作、实效强。最后,要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队伍建设。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

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把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安全管理部门也应当切实重视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性,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作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目标。学生既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又是教育对象,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重中之重。笔者认为,要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必须避免生硬、僵化的工作方式,避免单纯事后“救火”式的工作方法,而应当以预防为主、以教育为主,借鉴和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实践,将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入到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工作中。

(三)以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

当今社会,信息传递快捷,价值观念多元,大学生群体也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面对更具自我意识、更有自主想法的新一代大学生群体,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需求,更加契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需要。笔者认为,在安全教育的实践中,应当更多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抛弃单一枯燥的说教方式,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做好安全教育。

1.系列化、品牌化突破以往松散的宣传教育方式,以系列化、品牌化为指导思想,策划组织整合一系列活动,采用固定名称,在具体执行中充分贯彻系列化、品牌化的指导思想,让大学生逐步认可接受。并且,今后每年均以同一品牌作为载体,来包装组合一系列子活动,以打造安全宣传教育的品牌。比如,可以打造“安全宣传月”、“消防安全周”等这样的安全教育品牌,在这样的品牌下策划组织安全知识巡展、安全讲座、防身术教授、消防演练等一系列活动,在各个活动的海报、展板、网络宣传等方面均采取品牌化包装,使用统一的色调、版式进行宣传报道,使学生充分认可这些安全教育品牌,从而取得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点线面、多层次策划活动要充分考虑到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布局,使得安全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比如,在“面”上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巡展这样的活动,多采取漫画、表格、案例等生动活动的形式精心编写展览内容,将展板流动布展于食堂、教学楼、宿舍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让绝大多数同学都接受到安全教育;“线”上则可以参与性强的形式让一部分同学参与到安全教育中,如“安全知识有奖问答”“安全宣传标语征集”,通过有奖知识问答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习到各种实用的安全知识,通过安全标语征集让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平安建设;“点”上则可以定期设立“处室开放日”,在“走出去”的同时把学生“请进来”,邀请一批同学参与了解校园安全管理,与安全管理人员充分互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能了解到学生的想法,而学生也能够更加了解、理解安全管理工作,使得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更能取得学生的理解配合,进入良性循环,避免安全管理措施遭遇反感、贯彻不力的情况发生。

3.良性互动、和谐发展活动策划中,应充分考虑安全管理部门与学生群体的良性互动,避免单一说教的僵硬教育形式,让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平安校园建设,并充分感受到安全管理部门乐于服务同学、倾听同学声音的诚恳姿态。例如,安全管理部门可以针对学生关心的某一安全问题展开调研,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建议,在具体执行中适当考虑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变被动为主动,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另外,安全管理部门可以凝聚一批热心安全教育工作的学生并形成人才培育长效机制,定期选拔“安全宣传大使”,或者成立如“学生安全管理委员会”这样的社团,充分发掘学生自我管理的潜力,做实大学生安全宣传教育,谋求与全校学生的良性互动和平安校园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篇4

从案例选择的角度来说,基本上都是经过临床实践的真实的可靠的病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故这些案例具有高度的真实性。

1.2教法新颖

案例教学法打破传统的以老师讲解的授课方法,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职责是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角色转换之间,案例教学法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1.3启发性强

案例教学法必须根据案例内容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要有留白,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过程

2.1案例的收集

收集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前提。要根据教学目的收集案例,由于学生没有临床工作的经验,所以在收集病例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的案例。可以针对儿童肺炎、儿童腹泻、先天性心脏病、营养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常见病例收集案例。案例的收集应紧扣教学目的,突出针对性;勿面面俱到,要突出精、优特点;勿多而杂,要突出导向性,做到举一反三。总之,要根据教学目的收集案例,根据学情筛选案例。

2.2案例的设计

设计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案例设计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要根据病例特点设计案例,不要抛弃病例空谈一些理论知识。上课过程中老师可围绕一个病例,设计一些对学生有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另外还要考虑学情,因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对问题的领悟能力是不同的,所以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

2.3案例的实施

2.3.1课前设疑

教师在准备上新课前可给学生展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案例,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查阅相关资料,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

2.3.2课前导入

上新课前教师可围绕新课内容,通过一个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3.3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可就整个案例进行讨论,也可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案例讨论课采取分组讨论法,也可采取分班级讨论。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对学生讨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并对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并且通过案例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2.3.4案例比较

教师完成一个或多个教学案例后可将案例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讲相似的案例放在一起,学生讨论其异同点,通过此可以提高学生对相关、相似案例的鉴别能力,如急性肾炎与肾炎性肾病,高热惊厥与中毒性脑病。

2.3.5案例呈现

教师把教学内容讲完后选择合适的案例,可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图片的形式连同病例展示给学生。如腹泻患儿脱水,可以通过幻灯片将病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患儿脱水的程度和脱水的性质有感性的认识。

2.3.6案例评价

案例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和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总结,总结时要抓住关键性本质问题,进行明确的归纳总结。若有不足之处,可找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补充纠正,共同给出解决的方法。

3案例教学法优化运用的意义

耶鲁大学的鲍廷格教授说:“传统的学术性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被动的地位,而新兴的实践性的教学则努力把学生放在首要地位,使学生坐在驾驶席上主动、负责地学习。”可见,案例教学法对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3.1调动教师对护理教学改革的兴趣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它既要求教师有极强的儿科护理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且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做到融会贯通。教师要不断发现临床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从临床实践中寻找具有代表性、典型的案例,并及时通过案例教学展示给学生。所以,案例教学法调动了教师对护理改革的积极性,使护理教学始终处于进取的状态,也更好地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

3.2利于学生对问题的评判性和思辨性

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案例和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法,它必须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在具体情境下,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评判和思考,它能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接受知识与应用知识相结合,对问题探究和思考相结合。学生对问题的评判和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新的拓展。

3.3教学相长助教学

案例教学法必须在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进行,它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案例教学法恰好体现了这种特点,这种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研究案例的过程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起“导演”的作用。教师既要选择好案例,又要在案例教学中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调动他们对案例的参与作用,这个过程大大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教学相长助教学。

篇5

因此,高校应当充分注重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致力于将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活动当中,建立并完善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同时,高校教学规划的制定与改进、教材的选取与运用、专业以及专业课程的开设等的依据也是源自教学档案,这些依据将对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活动的成败造成直接影响。总之,高校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的重要资源,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指导意义。

二、管理高校教学档案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更新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观念

在这个信息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而要推进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就必须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重视。作为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在更新自己的知识时,树立起良好的服务观念以及开发档案的新观念。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必须要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不能在停留在原来的思想上。为此,高校档案室必须要广大师生对知识以及信息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并根据调查的情况加大相关教学知识、信息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力度,积极的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还必须让档案管理人员逐步的从传统的工作模式过渡到档案信息中心的工作模式上来,并在此过程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意识,促进高校教学档案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改进高校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

高校的综合档案室要对学校的档案工作进行定期的、整体的、系统的监督与指导。作为档案室的工作人员,需要迈出档案室,深入分析学校各教学部门的工作规律,了解他们工作的具体内容,合理把握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并根据分析、了解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档案的收集计划,力争做到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有步骤、有计划、有实效。同时,档案室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各立档部门的工作动态有一个及时、准确的了解,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另外,教学档案室的工作人员还可以精选出一些收集齐全,工作规范,立卷质量较高的部门,组织其它部门参观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三)建设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近年来,新的教育理念使各高校在办学方式、办学理念以及学科领域的建设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色,这就使得高校的教学档案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教学档案的产生、整理、收集、利用等运转过程中,应当以档案管理的标准与法规为依据,有效实施科学化的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达到规范化;同时,依据指标体系的要求,对于教学档案相关的支撑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收集与整理,使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另外,必须完善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高校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从而形成具有实用价值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较强的信息材料,进而实现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四)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

档案人才是知识管理型人才。档案信息所具备的知识性与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专业性决定了档案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种知识性的劳动。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会直接的影响到档案信息化建设。高校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认清自己是否具备运用各种先进的档案管理工具、高效并准确获取各种教学档案信息以及其他的相关的档案管理所需要的的能力。

如今,很多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不具备这些综合能力,他们要么是能够运用各种先进的档案管理工具而缺乏档案管理能力,要么就是具备档案管理能力却不具备运用各种先进的档案管理工具的能力。为此,高校必须要为他们创造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培训,努力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必须要注意引进新鲜血液,聘请那些具备良好的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档案管理工作人才进高校从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三、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一)对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结构进行丰富、改善

要使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就必须要要加强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并尽可能的扩大档案的接收范围和征集门类,使得档案数量更加充足、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的合理。从档案室来说,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善,对单位的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对于档案馆来说则需要坚持馆藏教学档案的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在合理扩大接收范围的同时,还需要对所接收的教学档案的质量进行甄别、控制。

需要对档案补充机制进行完善,要广泛地开展档案征集的工作,必须要想方设法地对散存在社会和个人中的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同时还需要对馆藏结构中文书档案占主体的单一局面进行改变,并加强与各个专业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之间的联系,以此来促进教学档案资源的共享。

(二)积极拓宽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

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树立起竞争的观念、积极服务的理念、市场理念以及协同合作的观念等先进的观念和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切实关注学校以及广大师生对教学档案信息的实际需求,是档案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共享;二是要打破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常规范围,利用各种方式有效扩大档案室在学校中的影响力;三是注重开发档案室的新的社会功能,以扩大和提升教学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对学校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加强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校的档案馆(室)应该积极的根据自身的馆藏特色建立起档案信息数据库。数据库不仅仅是档案信息存储系统,它同时还是对已经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进行深一层的加工与组合后所形成的专题性的、高层次的档案信息的科学分类组合。通过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后,可以大大的提高查询速度,进而方便用户,同时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

在21世纪,将各种资源与信息进行数字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核心。档案管理现代化,就必须要是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要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就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规范与标准,同时还需建立起相应的信息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推进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四)加强建设高校教学档案的现代网络化

篇6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海上贸易也随着快速增长。据统计,超过90%的国际贸易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来完成的。海运量的快速增长导致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快速化、自动化发展。同时,由于海上交通日益繁忙,海上人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环境必将受到影响,海上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也加大。因此,海运企业的安全需求越来越高

一、海运业的安全需求

今天,许多海运企业都以“船舶更安全、海洋更清洁、人员更健康”作为企业新的方针,国内各大海运企业也都在打造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由此,安全在海运界的需求可见一斑。

1.中远集团的安全需求[1]

中远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也是世界上几家最大船公司之一,如果安全出了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方面的重大损失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会影响中国党和政府的形象,会破坏中国改革开放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因此中远集团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以“安全、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来满足甚至超越客户需求,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远集团准确把握安全文化的“二八”规律和安全后果滞后的两个内在规律,找准安全文化的9个着陆点,打造企业的安全文化。他们提出“安全就是生命”、“昨天的安全不能代表今天的安全,更不能代表明天的安全”、“安全不仅仅是不出事故”、“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等安全理念、“安全事故为零,质量缺陷为零,港口检查滞留率为零”的安全文化的“零理念”精神。这也正体现出中远集团的安全需求。

2.中波公司的安全需求[2]

近年来,中波公司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安全操作、安全检查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全员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扼制,安全形势基本稳定。多年安全管理的实践告诉他们,安全工作没有灵丹妙药,安全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认真踏实,在“严”、“细”、“实”三个字上下功夫,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才能有进步、取实效。

安全工作事关社会稳定、企业效益和个人家庭幸福的大事,作为企业法人必须坚持安全生产法,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对安全工作严格要求。中波公司的安全目标是:杜绝重大、大责任性事故,杜绝污染事故,力争不发生等级以上海、机损、人身伤亡等责任性事故,船舶安全面l00%,防抗台风成率100%,安全质量体系有效运作,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实现零事故、零滞留、零缺陷批注的安全工作理想境界。

从上面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海运企业的“百分之百”安全和“零”事故的理想安全需求来看,海运企业的安全理想需求都是百分之百的安全。海运安全最后还是要靠船员来保障,海运企业对安全的需求就是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需求。不管是中远集团的“零理念”精神安全文化还是中波公司的“百分之百”安全工作的理想境界都反映出对航海人员的安全工作的要求,即要求航海人员保证海上工作的绝对安全。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反映了海运企业非常高的安全需求,即要求船员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具备扎实的安全技能、安全知识、应急能力;强壮的身体素质和熟练的语言应用能力等全方面的安全素质。

二、海运安全工作的要素

文献3指出,实现良好的安全局面是个系统工程,安全工作至少要由9个要素构成,即: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船舶适航适货状况、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技岗能力、团结协作、检查督促、培训学习、心理调适。其中“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以及“船舶适航适货状况”是实现安全的前提和关键,其它6个要素是实现安全的基础和保证。笔者认为海运安全工作要素细分下去远不止这9个要素,但这些安全要素归纳起来可分为船舶和环境等非人员要素和人员要素两类,而人员安全要素又可分为智力影响要素和非智力影响要素,且人员的非智力要素在安全工作要素中占的比重更高。据统计,其中人员要素占80%,而人员要素中有90%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图1给出了各类安全工作要素机构图,罗列了有13种因素,其中阴影部分为3个非人员要素,智力要素2个,非智力要素8个。

图1安全工作要素结构图

三、从业者的安全素质存在的不足

安全素质除了受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智力因素影响之外,还受诸如安全意识、管理水平等非智力因素影响。目前中国海员安全素质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是表现在专业技术、技能等智力因素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上述非智力因素方面[4]。而往往是这些非智力因素导致了最后事故的发生,泰坦尼克号、中国“大舜”号以及红海沉船事故,都是由于海员安全素质不高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悲剧。我国航海人员安全素质不足主要表现在: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服从意识不强、心理素质不好、团队协作工作能力不强、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安全知识尚显薄弱、安全技能不熟、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低。这些不足可能不会同时出现,但只要有一两种安全素质存在不足,就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应该引起重视。

四、提高航海人员安全素质的策略

海运企业安全绝对安全,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目前我国航海人员的安全素质显然不能满足海运企业的需求。为了迎合海运界的安全需求,缩小安全需求与航海人员安全素质的差距,急需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提供安全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安全教育[5]。从海运安全工作的要素分析,笔者认为应结合航运生产的实际特点,在加强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教育的同时,应着重加强影响安全工作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如责任意识、服从意识、心理素质、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团结协作、人及交流能力的培养。对船员开展系统的、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来提高航海人员的安全素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进行安全素质教育,培养船员的安全观。

1.经常开展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

在工作的同时经常开展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教育,既可以让船员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使他们对不经常用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

2.案例法、反面例证法

安全人人需要,安全意识人人也都有,就是强与弱的差别。尤其是当人在没有亲历或看见危险时,安全意识尤为淡薄。人们往往是在不断的痛苦经历中才有了安全防范意识的。所以,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多媒体手段给船员观看各种的安全事故案例,让他们了解随时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分析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讲解化解危险的措施。这对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服从意识、敬业精神和法律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3.情景模拟法

可设置各种海上遇到的危险情景,让船员进行模拟训练。比如模拟大风浪航行、重大件绑扎、船舶火灾等。这些情景让船员亲身体验危险并化解危险,训练了船员心理素质、锻炼了协作交往能力,同时提高了安全技能,还可辅助提高英语水平。

4.开设专题讲座

请一些知名专家和船长来给船员谈安全工作,发挥榜样效应。或开设专门的心理讲座,为船员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5.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

安全意识的加强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公司可利用安全文化氛围,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大比拼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让船员在乐趣中得到安全素质的提高。

五、结论

海运企业的安全需求要靠高安全素质的航海人才来保证。但是应该看到目前我国船员距离安全需求的高素质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现阶段我们应该针对我国船员的薄弱环节,根据安全工作要素,运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大力提高航海人员的安全素质,培育船员树立安全观,这将对全球航运安全、海洋环境保护和航运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正柱.中远集团的安全文化.水上安全.2002.11:30-31.

[2]孙敏.诠释船舶安全管理中的“严”、“细”、“实”.航海技术.2004年第3期:74-75.

篇7

2在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网络化管理上的问题应对措施

随着在教育上的不断改革发展,远程教育也在向着制度化和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而学籍档案的网络化管理也要得到逐步的完善以适应当前的发展,在面对以上的问题时本人通过认真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问题的措施,希望能对这个领域有所帮助。(1)要对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网络化管理的队伍建设进行加强,由于远程教育学籍档案在管理上难度比较大,所以对于网络化的管理就需要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要把专兼职得到合理的结合,在学籍档案网络化的队伍上要进一步的加强,首先要对专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培养,把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及大局意识得到深化,并在网络化管理的技能上使之得到提高,其次要在兼职管理队伍的建设上要做好,学籍管理人员在学校的地位要明确,在考核等方面要有具体的制度规定[2]。(2)要对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网络化的管理平台进行完善,在当今的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管理越来越向着现代化的水平发展,网络化的管理对于硬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管理的系统以及功能上要完善,在网络的安全上要进行专业的设置,还要有较为娴熟的管理队伍,另外在资金的投入上还要得到保证。(3)在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网络化管理上要向着标准化以及法制化的方向靠拢,在此基础上要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和网络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规章进行认真研究,在学籍档案网络化的管理建设上形成一个有着高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安全机制上的建设。(4)在学籍档案网络化的利用率上要得到相应的提高,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网络化的管理人员要有一个服务育人的思想意识,在服务目的上要明确,能够对于新情况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及及时解决问题,要在信息咨询的服务上多做提供,在利用率以及在学籍档案管理上的重要性得到认识[3]。

篇8

一、现代化远程教育档案的特点

远程教育的学籍档案由于教学、教务管理形式上的特殊性,因而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远程教育采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和管理,学生与老师见面少,学籍管理分层次、分级别进行,管理涉及各层级之间的关系,管理难度较大。而且远程教育学生是成年人,来源复杂,基础参差不齐,工学矛盾突出,实行完全学分制,8年内学分有效,时间跨度大,教学计划变动大,学分替换情况多,毕业审核内容庞杂。这些决定了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2.形式不统一、利用率低远程教育办学点由中央向省、市、县辐射,教学点多,学籍档案归档标准、形式不一,现在大多为电子档案,但也存在纸质化档案,或无档案现象,有的即使有档案,但有些点开办远程教育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不注重学生学籍档案的建设和利用,档案利用率低,形同虚设。3.动态性远程教育学生的学籍管理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学生的成绩和操行评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教学点必须通过一级一级向上报送学籍管理信息,成绩异动、补考、缺考、重修、重考多,再加上课程滚动开设,可变性大,使得远程教育档案管理随时处于动态的变化中。4.周期性学籍档案伴随学生从入学到在校学习再到毕业的整个过程,要持续3~8年的时间,因而具有连续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二、现代化远程教育档案管理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也面临全新的挑战。现代远程教育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一样经过高层次的培养教育后,将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但我国现代化远程教育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档案管理观念落后:远程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档案意识淡薄,对学员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责任心不强,给学员填写归档材料时不积极主动,材料不完整、不规范等,给学员就业或晋升埋下了隐患。其次,档案管理内容不完善:1,在现代远程教育下,大多数学校建立的学员档案仍只包括报名表、审核表、入学通知、注册表、花名册、成绩册、学籍卡、学员证、准考证等证件和文字资料,没有形成电子档案。2,能够反映学员综合素质的各种材料也还未进入归档的范围,比如,学员在校期间,许多评先评优材料应该进入学员档案的没有进入学员档案。又如,因为就业压力较大,某些部门为了学员能顺利就业,一些处分文件就没有进入学员档案。由此,档案材料无法具体地反映学员综合素质。3,有些学员在填写档案材料时不认真、不仔细,有的字迹潦草且模糊不清、有的不按要求书写,使用圆珠笔,有的项目填写不全、不准确,有的基于连名字都写错或写别名等。这些不符合要求的做法,造成了档案材料质量不高、不规范。再者,档案管理模式陈旧:随着远程教育招生人数的扩大,学员档案也随之不断递增,加上存放时间短、流动快、分配去向广、投寄单位多等特点,层层叠叠的档案管理全都是靠管理人员手工操作完成,致使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不能为用人单位及时有效地提供所需信息。最后,档案管理队伍薄弱:高校档案管理队伍作为高校学员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加强,高等远程教育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

出。据调查,由于人力、物力所限,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还不能尽如人意,教管人员紧缺,信息技术掌握的还不适应试点工作的要求:有的学校由教师和辅导员兼任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工作头绪多,忙于应付,没有时间也无力探讨研究学籍电子档案工作,有时甚至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

三、现代化远程教育的契机——充分利用电子媒介的技术平台

电子文件是指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传输、存储等处理的数码序列。由于计算机

应用的迅速普及,电子文件的生成量已经非常可观。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电子档案,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教学管理文件、教学课件、辅导网页、学生基本情况档案、课程注册信息、考试成绩、毕业生基本情况等等。从文件格式来看,有文本格式文件、数据库格式文件、图形格式文件等等。这诸多的电子文件,必将给现代远程教育和我们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因此,首先,我们要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把这项工作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抓。当前,电子文件的不断产生已经成为文件管理的主要问题。其次,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电子文件,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电子文件管理法制体系。健全规章制度是电子文件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目前电子文件管理不善,同没有一个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规章制度有着重要关系。因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教学教务管理部门及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联合制定电子文件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在电子档案管理中应负的职责,做到有章可循,使电子文件的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再次,从电子文件的形成,运行到归档管理,应当由教学教务主管部门或负责人统一协调,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指导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的职权。在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归档、保管过程中,应及时登记设备环境、相关数据等,以保证电子文件归档的质量;生成电子文件的专用软件必须一同归档,以确保归档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史淑琴.试论高校远程教育学员学籍档案的管理.科教文汇,2007,(03)

[2]樊润华.对建立高校学生电子档案的思考[J].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篇9

二、高校生态安全的知识性分析

1.系统性。

高校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跟知识有关。高校自然生态安全包括高校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树木花草的种植,自然环境的绿化,校园整体的美化亮化都需要有生态学相关的知识作为积累。而高校人文生态安全更需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和探访神奇的科学研究,这一切都是在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中体现知识系统性的魅力。高校的社会生态安全是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社会声誉的综合反映和系统的写照,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了其知识的传递、升值过程,也正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2.动态性。

高校的生态安全正如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一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事情,它会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所高校受其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文明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动态性,这跟知识的学习一样,常用常新。

3.艰巨性。

高校生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进行整治和治理,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超出了前期的投入,所以高校生态安全又具有艰巨性。知识也如是,一旦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就会产生惊人的后果。例如,携带核弹头的原子弹用在战争上,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后果。当然,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更需要经过专业的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三、影响高校生态安全的要素分析

高校生态安全包括自然、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影响因素,因为自然因素出现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就会直接表现出来。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主要是通过自然因素这一中介变量对生态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然因素作为文化、社会这两个变量的中介变量来研究生态安全。要想解决高校生态安全问题,可以从自然、文化和社会这三个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把这三个方面作为影响生态安全的3个一级指标,而自然因素又分为高校环境绿化、高校空气状况、高校植被情况、高校物种多样性、高校土地资源、师生居住情况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文化经济因素可分为高校教育教学、高校的科学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的文化传承4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社会因素分为高校的生态安全意识、高校的生态宣传力度、高校师生数量、国家对高校的政策、高校规模扩张程度、高校拥有生态技术、高校科技教育经费、高校汽车数量8个二级指标来分析。这样我们可以从18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生态安全的破坏程度,每一个指标有一个合格或良好的经验值(标准值),用管理学上的专家打分法对高校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邀请专家对这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这个指标最终得分,再根据指标的相应权重,得出总的得分与相应的经验值比较,判断高校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

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生态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没有设立生态、环境资源等专业的高校,其生态安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编写、师资配备都不完善,要真正开展非生态专业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一些大学,主要是进行专业课教学,非本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不可能得到相关的教育熏陶。从全国高校来看,每年招收的环境类专业学生不到普通学校招生总人数的0.5%,非生态专业学生占绝大多数,而在非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选修或必修过生态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没有接受过生态安全教育,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情,更不能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2.生态安全教学设置不够合理。

在教学体系方面,许多高校只重视生态专业或是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非生态专业或环境专业的学生中,把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非常少。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具有生态意识、懂得生态文明、有专业技术的现代人,因此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培养方案中,就应该含有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对非生态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其专业课,但是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的重要性、生态安全危害性及生态安全的基本技能技术等内容,并且有相应的学分。

3.缺乏长远通识生态安全意识。

生态意识是开展生态安全教育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态安全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以下三种情况都是因为生态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的生态安全:一是过度开采带来的生态安全;二是盲目引进外资带来的生态安全;三是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带来的生态安全。我国的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虽有几百所大学开设了环境专业,但在专业学生中的生态环境专业教育不能代替在非专业学生中的生态普识教育,更不能替代生态文明教育。生态安全意识,事关21世纪我国能否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

五、实施高校生态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生态环境建设。

要推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就必须把高校生态安全教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而加强高校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高校要加强绿化,植树种花,注重校园美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高校生态平衡,让人在一个芳香宜人、绿树成荫的环境里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二是加强高校人文生态环境构建。如先贤感悟、节能降耗、低碳出行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些均能激发师生践行生态文明的意识,也能自觉地内化自身素质,提升师生员工内在人文素养,表现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动。三是强化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构建。即让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生态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反过来,参与又提升了其主体意识,强化了责任。因此,要提升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主动关心生态安全建设,从而慢慢地固化为其行为,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2.深化高校生态教育改革。

生态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理念。课堂教育是高等生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高校生态课堂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是改革高校的生态课程设置。高校可以在非生态专业、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生态安全教育选修课,课题内容涉及生态观、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论述、生态建设的不可逆性等生态安全的特性介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注重生态环境师资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重点大学或研究生院培养生态教育师资力量,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对生态安全教育定期培训,提高高校现有师资对生态安全的教学能力和生态意识。三是寓教于乐,把生态理论教育融于社会实践中。例如,可以将生态理论融于大学生毕业实践的调查和学习中,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所在的地区的山川河流、厂矿企业、生态环境、物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既让学生了解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又得到相应的科学锻炼,也为地方政府正确有效地规划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案和依据。

3.加强高校生态实践教育。

高校应视生态文明素养与人格素质、学术品质和职业素养一样重要。高校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是推进生态实践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团组织生活会、院校活动中将引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议题,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给广大学生带来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作用。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开设生态教育专栏,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且邀请专家作环保讲座,交流生态环保的经验和体会。

4.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库。

高校的活动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均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核心的生态安全知识库,集中高校的生态安全的理论知识、教学讲义、科学研究、生态历史资料、环境保护、毕业生生态论文、学术交流等知识组成的知识库。其核心知识库由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的领导层,任命由校长和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知识主管(CKO)决定其知识共享机制和范围,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由学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校长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统一知识库的日常管理,保证生态安全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同时,可以建立校园生态安全知识库的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激励机制。

5.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

高等教育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与开放性。生态意识的形成,生态习惯的培养既可以在高校也可以在社会组织中获得。因此,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拘泥于某一组织或者范围内,应该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合作,把生态安全知识的节点(高校、政府、居民社区、社会民间组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安全知识链,让生态安全知识在整个知识链中流动起来,从而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传播与创新。在实践上,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居民社区以及敬老院、中小学等机构的合作。开放的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可以有效地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让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高效运行。

篇10

二、在高中班级开展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高中班级开展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一方面是安全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建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念,在安全教育过程中不是听之任之,就是因噎废食。另一方面则是安全教育的手段落伍,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解决在高中班级开展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措施

针对以上在高中班级开展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更正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1.班主任应该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念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班主任的安全意识,促进其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念,对于在高中班级实施安全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应该摒弃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培养,忽视学生安全教育传统的安全教育理念,对高中班级的安全教育管理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不能够因为担心出现安全事故,而在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缩手缩脚,无所作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安全教育管理过程,停滞不前的局面,为我国高中班级安全教育的展开奠定一定的基础。

2.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现代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因此对在高中班级开展安全教育管理的手段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只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安全教育理想的效果。

篇11

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市场经济的完善也使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心理方面的问题不断加深积累,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就会产生不良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出现各种心理疾病。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因为食品问题而失去生命的社会事件频繁发生,因此全球范围内都已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高校的食品安全不仅影响院校的声誉,也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高校要根据国家有关高校食品安全的规定,将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严格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三)消防安全

高校是防火的重点单位,由于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使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遭受巨大的损失。高校宿舍中会经常用到各种电器设备,各种大功率的电器合并使用就很容易出现电路短路的情况,导致火灾的发生。有些学生习惯在宿舍吸烟并随意乱扔烟头,给消防安全带来诸多隐患。学生的消防意识往往比较淡薄,这就需要高校加大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二、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安全教育管理体制

高校需要明确安全教育各管理部门的职能与责任义务,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或个人,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工作考核,督促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事故管理机构,当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充分调动人力资源,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增加安全教育经费

安全教育经费的不足阻碍了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为了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增加高校安全教育的经费支出,保证高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

(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高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从各个角度提高学生的安全事故防范意识与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安全事故隐患,当自身财产安全遭受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真正在从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高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系统的讲授安全知识,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和教育手段进行安全宣传。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安全演练、主题参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来使安全防范意识深入到每位学生的思想当中。

篇12

为什么要与项目管理人员探讨安全教育?因为项目管理层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一个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成败。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公司始终把握住安全生产的大方向,数年中各项目部没有出现重大伤亡事故。在中锦集团公司稳步发展的今天,再谈对项目管理层的安全教育,促使我们在良好的安全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把握施工生产的主方向,为公司稳定、健康和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2.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

安全教育从表面上看非常简单,其实它涉及到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因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许多重点工程,已把安全教育列入到对主管人员的政绩考核中。在建筑行业,虽然各企业(项目部)也把安全教育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但许多教育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从更深层次去解决管理层的安全教育问题。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类危险因素或各类危险因素导致的各类危险事情,正是我们的管理层安全教育没能到位的结果。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项目管理的需要,一些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因自身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不知道如何去做好安全工作。因此,要全面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公司和项目部安全管理面临的重大议题。

3.管理层要辨识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

建筑施工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会有危险因素的存在。管理层要正确辨识和了解施工现场各施工阶段的危险因素,对做好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基坑施工中,危险因素有:边坡支护不到位,可能坍塌在主体施工中,危险因素有:高空作业时,防护不到位,可能坠落;各类洞口防护不严,可能对员工造成伤害;物体起重时,可能因绑扎不牢而下落;氧气或乙炔瓶暴露在高温中,可能引起爆炸;电焊时,可能因调节的电流与焊条不配或长时间过载而烧坏电焊机;在施工现场的临近高压线没有认真防护,起重物品可能碰撞高压线;施工用电没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可能引起人员触电;钢筋切断机械刀片的间隙调整不当,可能对操作工的手指造成伤害;现场配电箱没有加锁,可能导致非电工人员擅自接线;施工现场的过道顶部没有进行防护,高空坠落物体可能伤害员工;脚手架操作台不设踢脚板,可能造成物体的滑落;现场模板堆积的高度超过允许的高度等等。

4.施工现场应做的工作

对管理层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要我们充分认识并接受安全教育的意义,而安全教育的意义在于,要我们了解和辨识施工现场的各类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危险事情的发生。只有杜绝了危险事情的发生,才能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各类财产的损失。为此,要求各项目部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建立有较高素质的安全管理班子。尤其要选择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从事现场施工有一定的工作年限并经过安全知识培训且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才能成为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并从事专业安全管理工作。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应做到“四个要有”:要有统揽全局的安全意识,要有不怕吃苦的敬业精神,要有铁面无私的工作态度,要有化解冲突的工作方法。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到“四个到位”:对职工教育到位,对工作检查到位,对隐患整改到位,对责任落实到位。(2)完善施工现场各类洞口和临边的标识与防护工作为了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安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应完善各类洞口的标识及防护工作,及时做好各类临边的安全防护,并按单位工程或层楼落实洞口和临边标识及防护的责任人。(3)加强安全技术交底的深度和针对性安全技术交底是直接指导施工最详细的工作方案。因此,必须根据施工的实际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在交底中要详细说明所施工的部位、内容、方法、步骤,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应急措施,明确安全责任人。一定要避免照搬照抄、不动脑筋、应付差事且毫无指导意义的安全技术交底。(4)做好新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所谓新员工,这里指以下两类:一是刚进施工现场的员工,二是转岗的员工。这两类员工应成为项目部安全教育的重点。(5)加强对分包单位的安全教育目前,总承包体制已经主宰了建筑市场,总承包制下的各分包单位的素质参差不齐。相当数量的分包单位的新员工不断出现,而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基本不到位。在实行总承包工程中,如发生安全事故,总承包商要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为了维护总承包商的利益,除了稳定素质较高的分包单位外,更重要的是对分包单位的员工,及时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并要有完整的记录和签字证明。当总包单位的各项工作全部到位,而分包单位不执行总包单位的管理制度而发生安全事故,分包单位要承担主要责任,总包单位承担次要责任。这就是为什么要及时对分包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原因。(6)要及时检查各类特殊工种的上岗证,并随时抽查操作工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项目部,对重要的、特殊设备的操作人员要求他们必须持证上岗,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操作者的责任心。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抽查持证上岗情况,检查情况记录在案。随时抽查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就能督促操作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对保证施工安全有很大的作用。

二、对项目部操作层的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的意义

建筑业不是高端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低,当建筑业快速发展时,带动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投入建筑市场。大量劳动力的涌现,给建筑业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因为许多人刚放下了锄头就进入了建筑行业,这些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各类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引发的各类事件毫无认识或知晓太少。因此,安全教育的意义,在于保障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从而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2.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

一项工程要投入施工,现场有瓦工、木工、钢筋工、起吊工、架子工、电工、电焊工和辅助工等几大工种。这些工种会因在不同的地方操作而产生不同的危险因素,如木工地下操作与在地上操作危险因素不同,架子工在地面操作与在高空操作产生的危险因素不同,钢筋加工和绑扎所产生的危险因素不同。而有的工种每天都会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如起重工、电工和电焊工等。所有这些工种的危险因素,又因天气变化而变化。因此,正确认识周围的危险因素,对保证我们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1)危险因素的普遍性进现场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这是在施工现场经常出现的现象,由此会造成严重的隐患或事故:如在层楼之间作业时,很可能因钢管和其它物体的作用撞破头皮;在现场行走时,很可能会被天空下坠的物体击中头顶;安装或拆除脚手架很可能因一时的疏忽造成坠落。(2)危险因素的特殊性思想疏忽、酒后上班、不遵守操作规程、凭自己主观办事、电线私拉乱接等,这些特殊的危险因素,同样会出现重大的危险事情:如不注意脚下的行走,很可能被地下的物体拌倒;木工在拆除模板时,不注意脚下的支撑,很可能因支撑的不牢固而使身体滑落;高空作业很可能因抓不牢钢管而使钢管滑落;电线破损很可能造成短路和大面积停电等等。这些特殊的危险因素所造成的危险事情,同样破坏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3.如何做好安全防护

安全防护,是对生命和财产的防护,而重要的是员工对生命的防护。这种防护直接体现在三不伤害中,即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已和不被他人所伤害。要做到三不伤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遵守公司和项目部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和项目部所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全体参与员工的一切合法权益,尤其是生命权益。因为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生命的存亡,维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公司和项目部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就在于维系各位员工及家庭的幸福。所以,自觉地遵守公司和项目部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生命生存的需要,是你妻子和孩子的要求,是你家人的要求。(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尤其是一些特殊工种。各工种的操作规程是数代人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并不是哪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空想而成。因此,牢记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每一个特殊工种的责任和义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