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8: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气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气论文

篇1

小城镇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产业结构、能源生产和消费状况对大气环境目标的影响很大。小城镇常常是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活动比较频繁、能源消耗比较集中的开放型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区域性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循环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根据节约能源和减轻大气污染的原则,从全社会的环境效益、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达到既要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对能源的需求,又要保证对大气环境的消极影响达到最小这一目标。在小城镇规划中,要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必须根据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控制规划目标,调整经济结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系统中的各个因素,并考虑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求得最优方案。在进行环境-经济结构调整时,必须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对不同的部门采取与其相适应的措施。

对于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大,直接排污系数也大的部门或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一方面,严格控制其规模,加紧技术改造,强化治理措施;另一方面,在发展时必须制定严格的防治污染措施,提高污染控制水平。对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小,直接排污系数也小的部门或行业,从环境经济的角度考虑,可以优先发展。对于那些目前污染负荷不大但排污系数较大的部门,则在发展时必须持慎重态度,防止因过分发展而扩大污染。这就是说,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或规划时,即要考虑当前状况,又要考虑排污系数,预测未来的污染产生量,从而预先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固定源。能源密集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状况将影响流动源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能源消费政策也影响小城镇的大气环境。冬季采暖期,北方城镇供暖,如果用煤,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如果改用天然气,则大气环境质量就会改善。家庭生活用能政策也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如家庭用能从燃煤改为燃气,对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很大作用。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工艺以及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如果小城镇的经济以采矿业为主,或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如:炼钢、炼焦、燃煤电厂等)企业较多,小城镇的工农业、生活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那么实现大气环境目标的压力就大。流动源。汽车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流动源。因此对汽车尾气的控制能减少流动源污染。如果所有车辆安装三元催化驻置,使用清洁能源,那么城镇中的大气污染就会减轻。如果城镇交通设计合理,顺畅,街道上的大气污染就少。如果小城镇的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没有或很少有机动车、火车等交通工具,那么流动源的污染就小,实现大气环境目标的压力就小。相反,如果交通繁忙,机动车多,那么流动源的污染就大,实现大气环境目标的压力就大。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政策

篇2

2系统实现

系统利用WebADF技术进行地图Web页的制作。WebADF建立在Framework之上,通过创建新类扩充了.NETFramework类库,并访问本地和远程数据源。WebADF包括Map、FloatingPanel、Toolbar和resourcemanager等控件,可以支持多个数据源。一旦一个数据源被resourcemanager管理之后,就被展现为resources,控件通过resources到达数据源。resources可以把数据源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可以提供一幅地图展现在map控件中,也可以把数据源以图层列表的方式展现在toc控件中。在设计的网页中输入查询时间及查询点位名称,电子地图上就可以显示该地的大气状况。根据空气质量级别,在地图和数据查询网页上显示不同的颜色。如空气污染指数值<101,该监测站显示绿色,如果此值≥101,则会显示黄色,警示这一地区存在大气污染。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程序代码如下。

篇3

2主要防治措施

2.1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在区域内全局调查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等方面,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最优控制污染方案。整合产业构成,从源头抓起,对已无力整改的企业要采取关、停、并、转、迁等措施。应将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区域作为工业生产区,并在工业区与城市生活区域之间设置间隔区域。疏密有致,减少单位区域内的污染排放。

2.2合理使用能源煤炭是我国当前主要能源结构,燃煤过程也就是大量排出污染气体与污染物质的的过程。因此推广工业型煤及洗选煤的运用,以及广泛使用相对清洁高效的能源,如天然气、煤气和石油液化气等,才能有效控制污染气体和污染物质的排放量。

2.3处理尾气排放机动车经过完全燃尽燃料之后会排出很多有害物质,如碳氢化合物以及SO2等。而随着我国机动车的急剧增多,尾气排放的广度以及数量极为庞大,成为了城市中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发展清洁燃料机动车以及优化发动机的燃烧设计,成为了减少这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主要手段。与此同时,加大控制力度,完善监督检测制度,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体系,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又一重要手段。

2.4绿化造林植树造林是一种防治大气污染的极为有效的措施,树林可以起到降低风速、沉坠灰尘、吸附粉尘等多方面的作用。同时植物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CO2的并且同时释放出氧气,达到进化空气的效果。因此,改善城市大气质量一个极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大城市绿化的建设、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质量,从而使得城市大气环境变得相对清洁。

篇4

2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1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许多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不断有新型除尘器的出现等,势必要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和更新。因此,应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材的基础上,从资料和互联网等中搜集国内外较为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同时结合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吸纳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将它们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知识视野,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

将实验课融入到理论课当中,时间安排应当合理。如学习完颗粒物粒径分布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时进行颗粒物粒径分布的测定实验,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的实验中,而且也起到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作用。理论与实际及时地结合大大体现了理论课与实验课是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且达到双赢的效果。

2.3课程设计与生产实习相结合

在课程设计进行之前,环境工程专业安排了在株洲发电厂的生产实习,主要包括除尘和脱硫两个大方面的实习。其中包括株洲发电厂锅炉烟气的整个处理流程,从烟气产生、除尘、脱硫,到烟气排放,涵盖了整个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论学习部分。如果将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安排到一起,将生产实习的部分工作作为课程设计的内容,将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程设计是生产实习的巩固,生产实习是课程设计的基础,最终同时达到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的目的。

篇5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网络营销已基本取代传统营销一举成为当下最为便捷高效的产品营销模式。一般大型企业的运营模式是通过自己的门户网站及网络商城等销售产品,而中小企业基于运营资金与人力资源的考虑通常选择合作渠道,而合作渠道也是不尽相同,如以有偿的形式在一些出名的门户网站做宣传,又或选择在网络上与别的企业进行流量合作的合作模式。

2.资金

资本乃企业壮大的助跑机与强心剂,要使企业在现有条件下发挥出最大的市场潜力就需要一套合理且高效的企业管理机制,同时创新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保证企业在起步之初既具先发制人之势。而充足的资本,则能让企业腾挪自如,迅速扩张,如同雪球般越滚愈大,从而使得企业不必拘束于资金的困顿下而能更自由地进行市场竞争中操作。

3.优势

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自身技术的支持,因此企业要致力于技术的开发研究,使其在行业同类产品中始终居于翘楚地位。尽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比不上大型企业,但是中小企业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如灵活机动,组织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人员紧凑等等。故中小企业需集中自身的优势资源,一心一意地攻占一个市场领域,直到慢慢壮大到可以与大型企业比肩。否则的话就会分散企业资源,不仅失去自身优势,且陷入被动跟跑的不良处境里。

4.生产

(1)劳动生产率劳动者于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对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称为劳动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产耗就越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越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首先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管理者要依照不同员工的不同情况来安排最合适他们的工作,以充分挖掘员工潜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有力贡献;其次要重视起激励的潜在作用,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项。物质激励是指通过增加工资,企业分红等手段来鼓励职工努力工作;精神激励则是指在工作中积极肯定员工的建议或见解,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来,给他们以主人翁的感觉。最后,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事实证明,每个成功的企业的成功之处都包含科技创新一项。因此企业唯有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才能够保证企业将来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2)创新风险评估创新有风险,不仅有风险,而且风险很大。一旦取得成功,固然会远远超越对手,而倘若失败,则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而且甚而会导致企业破产,对企业的前途来讲十分不利。创新非企业建立之初的终极目的,经济效益才是企业的本质动因。因此,在进行一项创新项目时,一定要根据慎重的市场调查来定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因此就要放弃创新,裹足不前。恰好相反,企业更是要创造激励企业所有员工创新的制度与平台,树立企业的创新文化。惟其如此,企业才会常更常新,永驻时代前沿。

5.人员

本质而言,人的行为决定了人的一切。因此我们不仅要针对企业内部进行必要的管理,培训等等一切应有之举措,更要开拓视野,面向大众来吸纳经验教训。(1)企业管理层。领导者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认识,不要认为说既已身为领导就不再需要学习深造,将学习深造当成员工们才会才该做的事,而自身却忘乎所以,固步自封,以为自己已掌握事物规律,可以轻松面对一切危机。(2)企业员工。①制定精确的招聘计划,在招聘时即通过层层面试来筛选最适合的员工;②.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要允许员工自主强化,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构建公平的工作环境;③.创造科学的淘汰规则,采用优胜劣汰的用人方式,以激励员工积极进取,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3)消费目标群。企业的产品即使再好也要进行不间断的产品推销,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要不遗余力地尽最大可能地把握一切机会来向目标受众群体宣传产品的优点。在宣传上可以采用夸张手法,以求将产品的优势完全凸现出来,给消费者的心理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要有分寸地向消费者介绍敌对企业的产品的不足,让其在两相比较下最终选择本企业的产品。

篇6

1.品牌。品牌(Brand)包含着两层含义:品即是物品,商品的等级,种类。牌,则是企业单位为自己产品的专用名称,实际上是商标。品牌就是具有一定品位的牌子。体现在商品上应该是广大消费者认可的商品的牌子。

2.品牌构成要素。(1)品牌名称。品牌名称是品牌内容的体现,是品牌的核心,也是消费者进行口碑传播的主要内容。例如:我用的是“飘柔”洗发水;我穿的是李宁牌运动服。(2)品牌标志物。品牌标志物是品牌中可以被识别,但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部分,是品牌的图形记号。品牌标志物可以是可爱的动物,植物,抽象的图案,中外文字的艺术造型等等。例如:海尔冰箱的两个小兄弟,奔驰汽车的三叉星等。(3)品牌标志字。品牌标志字是指品牌中的中外文字,它是品牌中可以读出的那一部分。它常是品牌的名称或企业的经营口号,广告语等等,如可口可乐的口号:“永远的可口可乐”。(4)品牌标志色。指品牌中的特殊色彩,它直接冲击消费者的视觉,使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反映。例如:卖当劳的金黄色,可口可乐的红色和白色等。(5)标志性包装。进入市场的许多产品都应该进行包装。例如:“可口可乐”的瓶子等。包装已经成为强有力的营销手段。设计良好的包装能为消费者创造方便价值,为生产者创造促销价值。

二、我国企业品牌建设的误区

1.强而猛的广告战。企业通过密集轰炸式的广告来创名牌,但是广告背后应该是以实力品质为依托的。如果忽视了品质建设,就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稍纵即逝。当年的“秦池”“爱多”都曾以标王身份高居榜首,但这些企业并没有因广告的猛烈而长久的生存下来。因而广告要做,但最为关键的是广告后的方方面面的配合与加强。

2.品牌缺乏文化内涵。一方面品牌它体现着某种传统精神,蕴藏着企业的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它还是一种社会关系载体,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向消费者传递某种信息和情景。因此,在消费者心中名牌是一种象征,在产品之外还能有某种精神获得。赢得了消费者也就赢得了市场,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认可实际上是对某一企业的信任和好感,是企业的无形财富。然而,国内众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没有做好品牌的规划,忽视了品牌的内涵。

3.战略眼光缺乏,品牌意识淡薄。当今时代,产品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品牌已成为某种产品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重要标志,因而品牌的作用日益凸现。但是在我国,众多企业还没有形成品牌意识,不注意品牌保护。

三、打造品牌

在我国品牌意识淡薄,缺乏战略眼光,众多企业还没有形成品牌意识,不注意品牌保护。如今已进入品牌文化和营销策略的制胜年代,加强品牌建设,实现品牌营销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准确的定位——品牌确立的基础。准确定位,其主要含义是寻找产品在市场中受众心目中的最佳位置,确定产品的热点、趣点和卖点,并牢牢占领。其实质是树立一定的市场形象,以满足读者的某种需求、欲望,从而增强产品的吸引力。这是产品运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产品实现品牌化经营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2.质量——基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保证企业发展的根基,而质量评价的标准不是由哪个部门检验出来的而应由消费者来做判别。在今天,谁赢得了消费者谁就赢得了市场。只有建立了对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才有利于产品价值的实现,才能进一步形成品牌自身的独立价值。曾经辉煌一时的“三株”虽享誉全国但最终走上了末路。3.个性和风格——品牌形成的关键。仅仅有准确的定位,只是一个好的开端,距离产品品牌的形成还有一段路程。要真正打造产品品牌,必须十分关注产品的个性和风格,这是产品品牌形成的关键。

4.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统一。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外各种要素在市场上的反映,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统一起来才能相得益彰。只有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才能确立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

5.企业文化融入品牌建设中。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越深厚化,越利于企业品牌价值的提高。品牌的塑造过程,也就是文化的积淀过程。品牌文化越丰富,品牌形象越鲜明其生命力也就越强。

6.要有品牌危机意识,加强品牌保护。市场竞争是残酷的,一些默默无闻的商品可能会一夜之间走俏市场,成为名牌商品,也有可能自己苦心经营的品牌被市场无情的淘汰。因此,企业经营者在具体的营削活动中必须采取一些维护品牌形象,保护品牌市场地位的活动。因而要开发品牌,更要保护品牌。

综上所述,企业品牌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各部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它不仅仅是质量和市场的标志,也是物化了的企业文化,品牌价值辉映着企业的价值,品牌建设的成功将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成长壮大,促进产品价值的实现,而无品牌的企业注定不会走得太远,太久。

篇7

1.1制造业产业链上价值重心的转移的需要

我国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依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企业利润仍旧依赖于制造环节。随着产品同质化的加剧,制造环节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企业想要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向“微笑曲线”两端移动。

1.2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需要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产品同质化趋势日益严重。服务具有无形性、不易被模仿等特点,依赖服务形成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对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变的尤为重要。

1.3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满足客户的需求

随着消费理念的改变,顾客不在满足于产品的功能使用,越来越侧重于依附于产品的无形服务带来的效用体验。

1.4形成良好的环境效应的需要

新的业务模式能够使企业更多的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2大型装备企业服务型制造运行模式及特点

整合、增值和创新是服务型制造的三大属性,其中整合它来源于企业间的服务和外包。从组织形态上看,服务型制造组织结构具有两种类型:一种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品服务系统供应商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是由核心企业靠自身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参与构成,核心企业是整个网络组织的信息中心和物流交换的调度中心;另一种是“专、精、新、特”的中小企业集聚的企业群团,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地理相近、规模中等或较小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经济的相关性或互补性,分工巨细,发挥集聚效应。我国装备制造业一直以来重有形要素,轻无形要素,重增量,轻存量,重外延,轻内涵,致使不少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中低端,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制造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总体上制造资源比较丰富,以大型装备企业为核心,在整合大型装备企业内部资源的同时,组织生产企业和服务性生产企业为最终顾客提品服务系统,比较符合我国当前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转型的需要。这一运行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2.1客户的全程参与

产品的同质化日趋严重,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以技术和知识为基础的差异化服务正成为当今大型装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服务型制造网络中,参与合作的成员包括服务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它们之间超越了传统的买卖对立关系,将以往的最大化单方面利益转变为最大化双方的总收益,彼此互为客户。

2.2服务的多元性

服务是一个服务主体与服务客体互动的过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金融、保险、技术咨询、物流等许多生产拓宽了市场,反过来这服务也有力地支持和加速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在服务型制造中,一切能够封装和虚拟化的都作为服务,它包括物理资源、能力、知识、金融保险等生产。

2.3参与资源异域性

受社会资源的限制,大型装备一般尺寸较大、工序繁多,某些零部件只能在专用设备上加工,设备昂贵,工艺难度大,一般企业不具备生产能力,需要异域资源参与协作。需要一种资源共享机制,为分散在异域的制造资源进行虚拟化描述、封装提供统一标准和规范化服务接入接口,消除地域空间限制,实现需求、信息和资源的有序积聚。

2.4交易的多次性

服务是一个彼此交互的过程,在服务型制造模式下生产和服务性生产覆盖产品生命周期整个过程。通过服务组合可以构建不同类别的产品服务系统,从而实现将交易模式转变为基于产品服务系统的、长期的、重复性的多次交易模式,延长了企业的获利周期和能力。

2.5资源的优化配置

产品的同质化促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聚焦于自己核心价值环节,服务和外包变的常态化,这也使企业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通过筛选优秀服务供应商,引导资源在网络间的优化动态分配,为企业内部非核心、冗余资源和功能的外包提供平台,也促进了节点企业对核心业务的识别和差异化竞争力的形成。

2.6业务的协同性

以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负责服务统一运营与管理,实现将分散的具有不同核心竞争优势的节点企业组织起来,发挥分散资源集中使用的思想。有别于以往的第三平台运营商,更加关注客户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参与,通过建立相应的协同机制保障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以及客户满意度,实现整体理性和个体理性兼顾。

3大型装备企业服务型制造支撑技术

在服务型制造模式下,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使得大型装备企业的业务流程较传统企业内部业务过程更加复杂,如协同业务流程跨越了不同企业和系统边界,需要开放的体系结构、统一标准的规范及协议;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常引起业务逻辑的重构,需要实现业务逻辑与具体实现技术相分离等等。传统企业应用集成方案已难以适应这种复杂性。

3.1面向服务的架构

SOA是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方法,其核心概念是重用和互操作。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协议联接起来,并按照业务流程将服务进行编排和组装。在集成方式上SOA强调基于业务功能的集成,把每个功能模块看成一个集成单元,颗粒度比单个应用系统小,具有较强的灵和性;在接口、通信、协议等方面采用国际通用标准,使得SOA与传统企业应用集成方案更具扩展性;这种松耦合架构不但能够满足企业业务的敏捷性需求,还能使企业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它具有松耦合、基于契约的、复合的、可重用等特点,为发挥服务型制造整合、增值、创新的特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框架。

3.2WebServiceSOA

作为一种新的企业应用解决方案,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有WebService、RMI、DCOM、CORBA等技术为其提供支持。相比而言,WebService技术更具优势,它可以轻松越过防火墙扩展到互联网实现异构网络间的通信,利用通用的Internet协议解决面向Web的分布式计算,而CORBA、DCOM、RMI等使用私有协议只能解决企业内部的对等实体间的分布式计算。此外,在编程语言和操作平台上WebService不受任何限制,而RMI只能使用Java语言,DCOM仅局限于微软操作系统等。

3.3企业服务总线

在对不同服务进行管理上,传统的EAI中常常采用类似Hub的中间件来代替中央管理器的职能。在SOA中这样的解决方案会带来两个后果:一方面随着服务的请求越来越多,中间件的负担会逐渐加重导致速度变慢;另一方面中间件一旦出错会导致整个架构的崩溃。而企业服务总线比单一Hub的形式开放,具有较好的扩展性,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廉价的解决方案,一种在松散耦合的服务和应用之间标准的集成方式。

4大型装备企业服务型制造利益模型

在大型装备企业服务型制造模式下,各方基于各自核心资源和能力彼此间互为客户关系,在自我利益的驱动下以开放的结构将制造资源进行聚集实现分散化制造。每位成员加入合作网络的主要目标是价值创造,核心是利益分配。如果合作者的投入与其所得并不匹配时,就会挫伤合作者的积极性,甚至会人为地割断已有的经济合作。

篇8

大觉寺所保存的契约文书是清代及民国初年订立的,主要包括土地房产的租赁契、典契、买卖契、借贷契、伙资合同等。它们写在横长40-50厘米、纵宽50-60厘米左右的黄绵纸上,文字竖排,用毛笔书写。这些契约对于我们了解清代的民间契约制度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清代的民间契约制度。

一、大觉寺的主要契约种类

(一)单契

从大觉寺保存下来的契约来看,绝大部分是单契。所谓单契是清代契约的一种,具体指对某一交易关系只作一份契书。其特征是只有一方当事人签名,且签名的当事人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其通过签名的方式表示自己向对方出具一份契书,契书确认了双方的契约关系,也是行使契约权利的依据。

根据契约内容的不同,大觉寺的单契主要包括买卖契、典(或活卖)契、租赁契、借贷契、倒佃契、施舍契、供养契、换地契等几种。

以买卖契为例,清代的买卖契约,有绝卖与活卖即典卖之分。清代民间买卖契约中将权利的完全转让称为“卖”或“绝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表明契约所指向的权利己经完全转移、契约项下的价款卖主己经收足、今后如果发现契约项下的权利存在争议由卖主承担责任。此三项内容均由卖主向买主作出表示。

例如:“立卖契文约人祖洪,因手乏无钱使用,将自置地一段东西,东至沟,西至郝姓,南至郝姓,北至赵姓,四至分明,计地叁拾亩。此地产坐落在北安河村北,今同中说合情愿卖与大觉寺常住永远为香火地。言明清钱肆佰伍拾吊整,其钱笔下交足并无欠少。自立契之后倘有重租盗典等情具在卖主一面承管,与买主无涉。此系两家情愿,各不返悔,恐口无凭立此卖契为证。立卖契人:祖洪十(押);中保人:宝均十(押)。雍正八年十二月初一,永远执照。”

在清代,与绝卖相对应的是被称为“活卖”或“典”的行为,通常发生于土地或房产的买卖关系中。《大清律例》规定:“嗣后民间置买产业,如系典契,务于契内注明‘回赎’字样,如系卖契,亦于契内注明‘绝卖’、‘永不回赎’字样” 。即“典可赎也.而卖不可赎也”。因此,绝卖和典或活卖的区别在于契约中是否明确规定了回赎事宜。

(二)合同

清代的契约包括单契和“合同”,单契的数量占优势,“合同”则相对较少。所谓“合同”是指内容相同的两份文书 。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当事人地位相对平等,经协商一致而共同签订,是一种共同行为;第二,从签名来看,要么所有的当事人都签名,要么都不签名。第三,各当事人通常各持有一份,以作为日后的凭证。清代以后的“合同”以分家、共有则产管理、纠纷调解、合伙、合(拆)股等为主要内容。此外,只要通过共同协商能够解决问题同时又需要文书来确立的关系,也可采用“合同”,如立继等情形。

大觉寺所保存的道光十六年的一份合同便是典型的合伙合同。其内容如下:“立公议合同旧业窑户马进山,旧业山主张起龙因南安河村小南山地方旧有煤窑一座,嘉庆九年做过因工本短少未成,今马进山会同新业开窑人大觉寺常住监院了尘与三官庙豁然报明做煤。言明按壹佰贰拾股开做,言明出煤得利之日先归新业工本后有余利照字所分旧业窑户马进山应得贰拾伍股山主张起龙应得拾伍股,大觉寺常住应得四拾股三官庙豁然应得四拾股,说过如有旧业人等争论有马进山一面承管,三言议定批合同一样三张,此系在字各人情愿并无返悔,恐后无凭立合同文约永远存照。立合同人窑户人马进山(押),山主人张起龙(押),新业计了尘(押)豁然(押),代字人王成功,道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二、大觉寺契约的主要特点

(一)所藏契约文书大部分是白契(私契)

所谓白契(又称私契、民契),是指民间百姓双方由中人撮合,保人担保、签押订立的,不经官府,未履行纳税手续,不盖红色官印的契书。相反,盖有官府红印的契约则为红契(又称官契)。白契是一种不合法的契约,不过在民间却大量通行。白契因未呈送官府照验,未交纳税银,其法律效力不如红契高。但是白契仍是维护所有者经济权益的最原始的凭证。对当事人来说,尤其是对买主来说事关重要。因此必须世代流传随产权转移。契书若交入他人之手,接手人也要精心保存。这也是大觉寺虽经政治动荡和战乱,仍保存有大量契约的原因。

(二)所藏契约大部分是单契

大觉寺所藏的契约大部分是由一方当事人签名订立,交由另一方保存,且签名的一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可见大觉寺的契约大部分是单契。较少是当事人地位较为平等、共同签名订立的“合同”。

(三)契约缔结与交易的同时性

从大觉寺所保留的契约来看,绝大部分契约在订约时都已经履行完毕,而非先约定后履行。如:“其钱笔下交足并无欠少”、“钱当面交足并不欠少”等等。即在契约成立时,契约所记载的内容与眼前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基本是相同的。可见在那时,契约主要目的是作为一种日后能使包括对方在内的周围的人证明当事人确实是在自愿的情况下自愿签订了该契约的证据而被记录了下来,其只是确认当事人之间存在交易以及各方权利义务的凭证。 这区别于现代的契约。现代的契约大多在订约时尚未履行,即一般是先签约后履行,签约与履行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由此可见,在清代交易大多数即时清结,较少存在先约定后履行的问题(借贷契约除外)。

(四)独特的“中人现象”

中国传统民事契约的成立均有第三方参与并且成为一种制度化了的独特现象一一“中人现象”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大觉寺所保存的契约中得到证实。大觉寺的契约中除了有“立字人”的签名画押外,大部分都还有“中见人”、“中保人”、“说合人”、“中保众乡人”等第三人(即中人)的签名和画押。

清代,为了保证契约的履行,签订契约时需要负有连带责任的第三人即中人作为人保,中人在买卖契约中起着介绍引见、说合交易、议定价金的作用。而在借贷、租赁契约中,中人还对义务人有督促的责任,以保证契约的履行。如义务人无法履行义务,中人则负有代为履行义务的连带责任。 中人自始至终须参加全部交易过程,从评定双方标的物到最终商定价格并监督双方履行。因此,中人在契约订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从大觉寺契约文书看清代民间契约的构成要件

(一)契约种类

大觉寺的契约一般在开头都标明契约的种类或名称。如“立卖契文约人”表明契约的种类为买卖契约;“立典契文约人”表明该契约为典契;“立借文约人”表明契约的种类为借贷契约;“立倒佃户文约人”表明契约种类为倒佃契等。可见清代的民间契约一般都标明契约的种类或名称。

(二)当事人

当事人是成立契约不可缺少的要件,从大觉寺的契约来看一般都在契约的开头标明了契约一方当事人,同现代合同一样,当事人条款是清代民间契约的必备条款。

(三)立契理由

契约一般都在契约中声明立契理由。如“因手乏无钱使用”、“因手乏”等表明了立契人进行交易的正当性和被动性。各种合于“礼”、合于“情”又合于“法”的理由大量出现并且反映在契约之中,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民事契约独具的历史特征——立契理由。

(四)标的

如同现代合同一样,标的也是清代民间契约的构成要件。对标的物的界定是契约主要内容。如大觉寺的田契中大都表明土地的地理位置并详细的描述其“四至。对于另一方(买方)当事人所用以交换的标的物也加以描述,从而使立约双方的标的物明确。在土地房宅契约,买方大多以钱、粮为交换物。契约中对粮食的品种、质量、数量的描述清楚,至于钱财则更为明确。

(五)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篇9

1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状

1.1、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偏向性,导致信息不对称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诱使企业选择特定的会计方法而造成企业管理人员利用自身是信息提供者这一优势,不断地美化会计报表,这对于外部使用者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

1.2、内部自我约束能力弱,导致数据不真实

在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下,一些企业为了眼前经济指标的提升或者任务的完成,常常通过人为调整会计报表来应付各机构的检查,自我约束能力弱,数据失真.还有很多企业对现有的政策法规钻空子、打球的现象屡禁不止.聘请的第三方审计机构也本着“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审计目标,对企业不真实的数据进行舞弊,以点盖面.

1.3、核算量大,导致信息披露不完全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会计的信息系统发展越来越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业务,很容易造成信息披露不完全.信息经济时代下,应该更多的提供企业未来价值的知识资源,而不是沉浸在企业过去的财务数据中.

1.4、企业信息数据单一,导致信息缺少指导性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反映,往往忽视了非财务信息.企业自身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要求我们不能只依靠过去的财务数据对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预测用某些非财务信息可能会更加合理.如企业的环境成本、社会责任等信息都需要非财务信息的提供.

1.5、信息传递滞后,导致会计信息缺乏时效性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采用先发生交易事项后进行记录的程序,无法满足当代企业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企业以及社会各机构、投资者越来越需要了解随时发生的财务信息,对其进行更好的决策,这就要求企业不定期的提供会计信息,对于会计期间的定义也不再以年为单位了.因此,现有的会计信息滞后的时效性严重影响使用者的需求和投资者的决策.综上可知,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逐渐出现了不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事态,高效、全面的信息化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的不断创新,快速发展势在必行.

2大数据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大数据时代下,对会计信息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信息结构更加客观,既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精准性,又不失相关性;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的程序化;会计人员工作转向宏观信息管理;多元化的计量单位.在大数据时代下非结构化数据成为主导,在会计信息中可以更好的融合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更好的提高数据的相关性,并且不会人为的进行舞弊.程序化的会计信息管理也将出现,财务部门逐渐将不再作为一个部门,而是作为一个类似于“企业”的独立个体,数据的获取可以不通过部门的上报来实现,而是通过财务部门设定的独立软件获取,这也提升了财务本身的独立性,同时也可以为其他部门提供共享服务;财务部门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而是转变成为数据的使用和管理者.在大数据时代下,多元化的计量单位将会出现,会计计量单位会出现相关的时间、数量单位等.

3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与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等机构互通的,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因为大数据的发展尚未成熟,这就为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3.1数据的来源以及处理方式

大数据时代下最令人关注的问题就是数据从何而来,以及数据的处理方式.①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以前一旦完成了收集数据的目的之后,数据就会被认为已经没有用处了.比如,在飞机降落之后,票价数据就没有用了;一个网络检索命令完成之后,这项指令也已进入过去时.但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的来源无孔不入,互联网平台上的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成为其来源方式.网络平台对用户使用的信息一览无余,一个简单的第三方软件就可以知道我们需要什么,需要何种服务,经济状况如何,经常偏爱哪种东西等等.企业在云端储存的数据对于云端后台的信息维护人员来说,获取变的轻而易举.防止恶意程序以及提高用户的安全系统,保护数据的隐私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在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了用户的数据信息之后,要用这些数据干什么以及如何使用就成了关键性问题.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处理是通过特定的程序来完成的,这样的结论更加客观,同时结论的得出也具有局限性.大数据理论过于依赖数据的汇集,那么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就很可能出现满盘皆输的局面,因为数据的问题,做出的错误预测和决策,导致一个数据有问题,由此相关的数据而产生的信息本身都是问题所在.这对于数据来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旦有提供者造假,大数据带来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3.2传统用户对云计算、云会计的排斥

对于不知道云计算如何使用、互联网软件能带来什么效益的用户来说,这项工作还是很难完成的,大数据的推广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对于云会计更广泛的应用,改变传统的用户观念以及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使网络平台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3.3超满负荷的网络传输问题

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系统必须依赖于网络,这就要求企业应具备一个良好的网络传输环境.就目前而言,网络的堵塞和数据的延时都是大量的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造成的,超满负荷的数据传输成为会计信息化中的一个瓶颈,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包括网络自我恢复、故障检测、问题警告等功能的实现.

二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所面临问题的解决建议

大数据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财务工作者应该积极把握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面临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并掌控企业的核心数据

提供可靠的云会计服务平台.大数据会计的服务数据是基于云储存平台上的,虽然数据安全机制都很高,但对于企业的会计与经济信息的完全控制并不能保证.因此,企业在选择使用云会计模块时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其可行性,对于重要程度高的信息应合理判断是否应该交由数据服务商管理.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安全性而言,数据服务提供商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要在对提供商的综合评价之后再进行决定.为保证云会计服务的安全稳定,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灵活地进行模块组装以及完善的技术支持,企业的云会计应该适合自己的特色.除此之外,为了防止会计信息的滥用,对于每一个可接触信息的人都要进行身份验证,并且对安全级别进行评估.

2进行高效的企业机构设置变更

由于传统会计的深入人心,企业云会计的推广还是非常困难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当云会计引入之后,对机构设置进行变更,让每一个财务人员都能感受到这一改变带来的高效性.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最适合企业云会计应用的高效组织机构.

篇10

2.培训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大型企业在对其人力资源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还存在对人力资源培训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培训体系的不健全进而还会影响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后续工作,这种现状导致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没有评估检查的程序,最终导致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效果不佳。同时,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技能也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因而这种培训工作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因此,由于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方法的单一且培训内容不全面,导致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结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3.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对象没有体现层次性。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但是,我国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还存在其培训对象没有层次性等问题。目前,我国大型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将其人力资源进行混合培训,而没有对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做提前分类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这样的人力资源培训由于缺乏针对性而不能取得较好的人力资源培训效果。因此,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应该针对人力资源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职务等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提高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效果。

二、解决我国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误区的策略

1.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国际接轨。目前,虽然我国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最重要的要实现我国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能够与国际接轨。为了保证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都应该提前制定完善的培训标准,这样才能使得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具备与西方国家接轨的水平。但是,我国实行对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国际接轨的时间比较晚,从而导致我国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还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要呈动态性。在现代化的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过程中,只有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呈现出较强的动态性,才能够使得人力资源的培训效果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要及时更新呈现动态性变化。由于不断实现的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内容的更新,还需要切实做到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内容与实际需要接轨,从而提高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3.注重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人力资源培训。目前,我国大型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普遍存在与实际工作脱轨的现象,由于很多大型企业的工作人员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因而没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人力资源培训一般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当然,现代化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型的学科。因此,在培训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大型企业的工作人员学习到更多与工作有关的知识,从而满足大型企业与其工作人员发展的需要。

4.建立先进的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理念。对于大型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这些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对大型企业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一定的培训设计。但是,大型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改变其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型企业将会面临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因而企业的员工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做好定位工作。同时,大型企业也应该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做出合理的调整,旨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从而使得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够满足企业长远的发展需要。目前,大型企业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以往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意识的问题,导致我国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进而导致这些大型企业的发展停滞。5.创新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手段和内容。现在,大型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快速发展,社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也应该不断创新培训手段,进而提高企业的培训效果。在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实际的培训过程中,企业应该合理地利用企业所具有的资源,改善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环境。因此,为了提高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效果,创新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手段和内容显得非常重要。

篇11

由于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鼓励教学法,会激起学生的自我膨胀感,往往使学生期望很高但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在找工作时往往是“高不能,低不就”,这样就会造成他们就业困难。此外,新时代的大学生由于是在比较顺利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我期望值又很高,对薪金待遇要求较高,这也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二)高校教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由于高校教育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首先,有些教学计划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些高校教学计划与当地经济建设等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对社会的需求不甚了解,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应用于实践。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次,学校教育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学生就业观念落后,毕业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三)大学生应聘能力不足

现阶段,许多大学生在应聘时,往往出现笔试答得很好而面试部分就被淘汰的现象。这就是学生缺乏相关面试技巧,缺乏能力的问题。企业注重的是职员的工作能力,而非纯粹的理论,其中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聘者如果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就会被企业甚至被社会淘汰,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就业指导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就业指导创新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还要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具有突出才能、才干,具有某种特长,对社会有贡献,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短时间内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应创新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就业指导创新是就业体制改革的一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若固守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必定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养与指导,不能急于求成,应跟相关企业增强联系,以促进学生的就业。最后,就业指导创新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可以给学生一些建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三、就业指导创新的新思路

(一)就业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的指导一般都是就业指导,对学生的创业指导较少,因而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较少。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对创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此,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当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开展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要引导那些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模拟创业训练,引导他们谨慎选择创业项目,大胆而不失谨慎地进行创业决策。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减轻当前就业压力,还能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引导大学生应积极勇敢地创业。

(二)理论联系实际

一方面,高校要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相关的教学计划之内,从学生踏进大学的那一刻起就应帮助他们树立自我意识,确立自我发展方向,规划好自己的未来,从而使他们在毕业就业时保持清醒,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然后根据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更好地在未来的工作中贡献力量。

(三)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技能,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还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同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这样也能帮助企业招贤纳才,实现了企业与学生的双赢。另外,教师还可以请往届优秀的毕业生进行经验的传授,从而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学生会以学长为榜样,确立自己的努力目标与努力方向,树立就业或创业的自信心。

篇12

【关键词】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策略

农产品期货是农产品交易双方在现在就制定未来某一时候农产品的交易价格,并按照合约在未来进行交割的交易方式。农产品期货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按照以运营农产品期货著称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对农产品期货的理解,若一个区域的农产品交易超过50%的份额发生在农产品期货领域,受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方式带动,那么这个区域一般都会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拥有郑州和大连两个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从1990年作为我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至今,主打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品种的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具体表现在这四个方面:

(一)帮助农民发现价格趋势、更好的避免蛛网困境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机制,即通过判断商品期货合约的一个未来价格趋势和均衡价格得到现货市场农产品的预期价格。由于期货价格在自由、公开、公平环境下进行竞价,所以其比现货价格更真实,更权威,也更具有前瞻性。一般情况下,期货价格与未来时期的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期货的价格发现机制使农民可以提前预知农产品的价格趋势,从而使农民更好地避免陷入“蛛网困境”的被动局面。

(二)发挥风向标功能、引导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政府行政命令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显得力不从心,必须借助于有效的价格信号和市场手段来正确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供求信息最集中的地方,汇聚各方投资和预测的专家,这使得农产品期货价格成为未来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价格,能够反映市场走向,通过农产品价格就可以制订未来的种植和生产方案。这样,农产品的期货价格就成为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的重要依据之一。

例如,大商所的大豆期货交易品种是标准化的优质大豆。其价格与我国常见的混合大豆的价格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促使农民积极主动的去种植优质大豆品种。近几年,我国辽宁、黑龙江等区域就是受大商所大豆期货交易品种的启发,大力推广种植优质大豆;同时,在与期货相关的专业中介机构和农业企业的指导中,这些地区的种植面积都直接受大商所大豆期货的影响,实现了种植面积的随行就市。

(三)改革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弊端、促进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按照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前几年,我国每年都要动用大量的银行资金去收购储藏年高达千亿公斤左右的粮食。巨额的资金占用也给我国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粮食风险基金和超额补贴已占我国财政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与此同时,面对目前国际优质低价粮食对我国的冲击,如何改善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就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我国粮储部门在困境中思变,积极利用郑商所和大商所来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服务。即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进行储备粮调换。具体为:在期货市场上卖出陈粮期货合约,然后再买入新粮期货合约,进行实物交割和套期保值。这样就避免了旧有粮食流通体制中经常会出现的财政资金运用紧张、粮食储存超期和陈化的现象,同时也使我国粮食流通企业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国际化的视角来进行发展。以郑州商品交易所为依托,郑州在2004年成立了我国首家粮食交易物流市场,彻底在全国率先打开了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新篇章。

二、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农产品期货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种种益处的同时,伴随着农产品期货向纵深发展以及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在农产品期货发展方面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近几年发展较慢

受国家稳健开展期货业务指导思想的制约,同时受来自世界其他著名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诸如芝加哥和伦敦期货交易所的竞争影响,郑商所和大商所在新业务开展、争取国家政策扶植、深入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业务出现较慢发展的现象。

(二)我国农产品期货参与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现象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尽管我国有一部分农民参与到农产品期货的交易体系中,但我国大部分农民对农产品期货还很陌生,农产品期货意识参与薄弱。其二,参与到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有限,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三)期货交易占我国农产品交易的比重不高

在我国整个农产品交易的份额中,期货交易占的份额并不高,期货交易方式亟待创新。按照200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期货交易大概尚不到整个农产品交易的6%,这就给期货交易方式提出了创新的契机。

三、新时期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策略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动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

1.要积极在各方面支持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

郑商所和大商所是我国非常宝贵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资源。我国相关部门为支持推动这两者的发展,应该在税收、期货业务开展、农产品期货基地等方面给予郑商所和大商所最大程度的力所能及的帮助。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需与交易所联合起来,努力争取中央决策层的支持,加大研发水平和投入,改变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局限的瓶颈,尽快推出有影响力的新品种,形成交易品种推出的市场化机制。因为只有改变农产品期货品种单一的现象,才能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2.大力支持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参与全球竞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国应该积极鼓励郑商所和大商所这两个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沪深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等通过联合监管、共建信息平台、共同设计新产品等方式,整合我国的交易所资源,同时要协助郑商所和大商所大力构建同国外主要交易所的合作体系,建立战略联盟,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全球竞争,以提升郑商所和大商所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努力培育农产品期货参与者

1.增强农民对农产品期货的市场意识、加大对农民的期货教育工作力度

虽然农产品期货对农民非常有裨益,但如果农民认识不到这一点,再好的政策也是空话。在美国,有65%的农民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农产品期货交易中来,但我国却寥寥无几,这与我国农民缺乏市场意识与金融意识非常有关联。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现代期货教育工作力度,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的市场意识,期货交易所要发挥主导作用,有计划地给农民普及期货知识,要让农民有现场感,提高农民对期货的了解程度与兴趣。

2.大力培养农产品期货的机构投资者、增强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影响

机构投资者是构成成熟的期货交易市场的核心和主导部分,但在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地位仍比较薄弱。为大力培养农产品期货的机构投资者,首先应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适当放开市场准入限制,放开一些国有大型粮食企业,培育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以优化期货市场的主体结构;其次应积极培育期货投资基金,像培育股票投资基金的机构投资者那样来全面发展机构投资者;同时还需设立一系列的保护投资者的制度,以促进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公平、公开、公正。

(三)农产品期货具体运做实施过程中的创新型研究

1.壮大发展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以其为依托大力开展农业公司与农户联姻的捆绑经营方式

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仅为总农户数的21.8%,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生产分散,规模太小,同集中而大宗的期货交易相矛盾,一个标准的农产品期货合约规定的交易一般每次不得少于一手吨,一般的农户显然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如果让各家各户分散播种的农户参加期货交易根本不现实,这也是为什么要提倡培育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以其为依托,大力开展农业公司与农户联姻的捆绑经营方式的原因。

为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我国可以在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的基础上构建面向期货交易的期货合作社。期货合作社是指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成的自治性合作组织。它以集体的名义签订远期合约,同时利用现货市场、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民资金互助。其核心在于利用合作社组织农户的优势把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结合起来,规范合作社与农民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充分利用期货价格信号来组织生产,解决农产品价格风险和农民资金问题,实现农产品高效流通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扶持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定单加期货的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的运作机制是:一是先把粮食存到公司,待日后认为价格理想了再进行结算;二是现款现粮,按照订单及时结算;三是与公司签订了保值订单的农户,可以把粮食存到公司后,到三个月后再进行结算,结算价格为三个月中的最高市场价格。这样可以使企业减少资金占用量并节省了三个月的银行利息,同时掌握粮源,避免农民在家中存粮造成的品质下降。在此期间粮价上涨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则由企业通过期货经营在期货市场上规避,如果利润较大还可二次返利。

这种运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订单签订模式中履约困难较大和容易引起纠纷的缺点,而通过期货操作,订单等于为种植农户买了“保险”,期市不但为订单和企业经营买了“保险”,同时又增加了增值赢利的空间和机会,可以说一举多得。

四、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前景展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期货的发展历史,虽然我国在农产品期货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但是展望未来,依靠郑商所和大商所这两家稀缺性农业发展资源,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植,日渐理性的我国农产品期货各级参与者一定会把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运作得更稳健、更成熟;而更稳健、更成熟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又势必会把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带动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