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8: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美育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具有很多的未知性,他们思维敏捷,正是接受系统绘画美术教育的关键期。绘画能够让儿童进入到想象的天堂,能够促进他们感情领域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通过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儿童绘画,让他们一点一滴成长,由开始的胡乱涂鸦,到后面的应付自如的绘画,进而有效地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2.绘画陶冶儿童的高尚情操。
儿童绘画对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德会有较佳的促进作用。孩子们充满求知欲、好奇和生机,他们愿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为有限,而通过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儿童绘画,能够让他们在绘画中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健全他们完整的人格,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3.绘画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
儿童要学好绘画,那么就需要始终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美术有别于语言艺术的文学、听觉艺术的音乐,它是一门具有物质性、静态性、可视性、造型性的艺术,它需要儿童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体验其中的奥妙,去感受过程。儿童在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会有叛逆、好动、注意力分散的天性,而通过绘画活动能够让他们去收获喜悦、感受快乐,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心去迎接挑战,这无疑能够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
4.绘画促进儿童智力的健康发展
儿童期是智力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是他们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智力主要包括了创造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感受力等,其中核心部分是创造力和思维力。创造力,既能够培养儿童创造美、欣赏美、感受绘画、表现美、理解美的能力,还能够开启儿童智力、陶冶儿童情操,使得儿童对于美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促进儿童智力的健康发展,这也是美育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如何开展儿童绘画工作
1.定期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少儿美术大赛
群众文化组织应该多鼓励少年儿童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感受群众文化氛围,展示儿童自信、快乐和健康的一面。应该定期组织举办少儿美术大赛,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成就自己的作品。透过孩子们的画笔,能够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用充满童趣的目光发现和观察美丽事物,在画纸上尽情描绘他们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和精彩、美丽的世界。
2.用心血去洞察儿童的内心世界
如果我们能够对孩子们的努力大加赞赏,那么他们往往就会带着满足感和喜悦感去学习绘画;如果我们能够将绘画课程上的活泼、轻松,用心血去洞察儿童的内心世界,那么儿童就会有更多的兴趣来投入到儿童绘画中,实现良性循环。
二、美育教育需要开发学科、校本美育素材
任何一种教育都需要一定的载体,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来实现。以政治学科为例,传统观念中政治课教学一直强化和渗透德育教育的功能,政治学科虽属于德育范畴,但“美”与“德”是相互渗透的。高尔基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政治学科以其独特的学科性、思想性、时代性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力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的判断和追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如:中学《文化生活》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育内容。文化万花筒,展示人们生活中多彩斑斓的文化形式,体味文化感受人们生活中的真善美。大量图文并茂的内容展现了生活中人们对美的阐释、美的判断、美的选择,这些符合了美育的特征和要求。《文化生活》的教材讴歌自然、贴近生活,体现了美育的自然美。真正的文化创作就是人们追求真善美。人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文化产品,实现了“自然的人化”,产生了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等文化,这些都是人们在立足于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整个过程传递了人们颂扬真善美和贬斥假恶丑的信息,体现了以美为中心的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文艺、思想等方面的表现形式,是很好的美育素材,能够使人们感受美、欣赏美。中华民族精神和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和自觉,更是美育的升华,从而把德育和美育融为一体。
一、美育教育概念
美育教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美感教育。是培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认识、对美好事物的体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创造的能力,从而使人们逐步树立美的理想、培养美的情操、拥有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狭义的美育教育,专指“艺术教育”;指的是“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而广义的美育教育指的是真正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二、当前中职学校美育教育现状
目前,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中职院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及专业技能培训,而美育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事实上,由于各种文化的渗透与影视传媒的宣传,特别是中职院校的学生,社会经验相对较小,生活经验相对单纯,缺少健康、正确地审美观点,主要表现在过度追星、盲目崇拜、模仿歌星、影星。加上青春期叛逆,过分追求和张扬个性;不能从生活中发现正确、健康的美,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就不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容易对人生失去原动力,容易对生活失去目标与信心。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美盲”。“美盲”其实有二层含义,缺乏审美的眼睛;二是缺乏审美的相关专业知识。比如:不懂如何欣赏中国画和油画,更不懂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建筑和西方哥特式建筑,因为缺少相关专业审美知识,要说中职学生分不清生活中美与丑、雅与俗、文明与野蛮,难免有些有失偏颇。但中职院校的学生盲目的追求时尚,穿着怪异,浓妆艳抹;打架斗殴、抽烟喝酒,盲目追究求社会上流行的“准三俗”内容,甚至以此为荣,如此种种说明职业院校必须大力改进和加强美育。
三、中职学校美育教育重要性的思考
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并通过实践中观察到美,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净化内心世界,帮学生定向社会核心价值,满足学生精神和情感需要,帮助学生从价值意义上理解自身并按照美的规律从不同方面自觉的塑造自己。中职学生是中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大部分刚刚毕业并且在初中阶段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健康成长,完善自我,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心智,在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实现他们自身的人生价值,这是所有中职教工作者所应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服装、烹饪和陶艺设计、插花、茶艺、香道等专业与美学教育密切相关,而学生由于美学知识缺乏,使得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暴露出自身素质的不足,因此,将美育课作为这些相关专业基础课,自然也是至关重要。而与美学教育看似不太相关的专业,如计算机、旅游、财会、物流、数控及机电类等相关专业,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网页制作、制作宣传册时,由于对美学知识相对缺乏,就设计不出优美的、令人眼前一亮、吸引别眼球的作品来,做出网页面由于色彩搭配不合适,效果不尽人意,也不能调出令人满意的色彩图案。
四、中职学校开展美育教育方式方法
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中职院校应重视美育教育,让美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形成健康的正确的美学概念,并且养成良好的审美素质,进而促进学生人格完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自主自立的精神。
二、加强与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实施了新课改政策,但是教师和家长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却丝毫不敢放松,而由于我国博物馆始终未能在促进青少年美育方面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教师、家长对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始终抱着一种保守的态度,认为博物馆对促进青少年的学习并无实际益处。因此,为了改变长期以来教师以及家长对博物馆存在的误解,博物馆负责人应当加强与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教师以及家长认识到博物馆在对培养青少年美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唯有如此,积极引导和鼓励青少年参观博物馆,并受到熏陶才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