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形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8: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体形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形设计论文

篇1

“集体”一词源于社会学,是指为一定目的而紧密结合起来的许多人,构成集体的三个要素为目标、关系与主体。首先,集体的形成需要一定数量的主体。对于城市设计而言,与其关联最密切的主体有二,一为方案创作的设计团队,二为日常生活的市民大众,两类主体都具有多元量化特征。其次,集体的形成需要主体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毋庸置疑,城市设计上述两类主体内部存在密切的联系,设计团队内部的关联主要体现为现代职业分工基础上的“技术关联”,而市民大众之间的关联则比较复杂,诸如血缘关系、职业关系、教育关系、地域关系等。关系,是集体理性形成与存在的基础。再者,集体的形成需要主体有共同目标。对于城市设计,设计团队的目标在于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市民大众的目标一为空间生产辅助,通过合理参与城市设计的空间塑造过程,辅助设计师营造适于自身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二为合理空间消费,依据自身的条件,创造合理的、多元的空间需求(图1)。

2.以效率与公平为内核的城市设计集体理性

依照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经济人”的理性分为两种,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个体理性的本质是个体追求某种工具价值的最大化,是个体在既定信息下追求最大化效用的行为。而集体理性是以群体利益为出发点追求效用的行为,目标是高效率、内部稳定和成员间的公平。[1]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两者之间存在博弈。个体理性应以集体理性为基础,集体理性须以个体理性为前提,绝对个体理性与完全的集体理性都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达到系统最优的基本策略,应在客观现实的制约下,在集体理性的指导框架下,通过合理的路径选择与机制设计使个体理性得以生成和扩展,即在满足一定个体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效率与公平是集体理性的内核,集体理性的效率在于通过合理资源配置,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用。[2]集体理性效率获得的基础为集体的良性存在,而前提条件为集体内部利益主体之间具有较为稳定的、可持续的动态平衡关系,在此关系形塑过程中,公平是其核心的基础支撑。当代城市设计具有多学科交融特性,其创作不应单单是城市设计师的独秀,完全依照其个体理性去塑造城市,而应是在一定效率支撑下,通过较为公平、公正的机制设计建构具有合理知识架构的城市设计团队,依照团队的集体理性去合理地塑造人居环境。城市物质空间在时间维度上具有较长的延续性,在空间维度上具有多元的复杂性,具有时空维度上的多元利益主体。为了合理协调与平衡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实现对城市开发的有效动态控制,城市设计应在集体理性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机制与方法建构具有效率的实践操作体系。

二、集体理性指导下的城市设计创作机制

为了追逐最大化的群体效用,集体理性指导下城市设计应建构知识结构完备的创作团队,使其能够有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应建构有效的作用机制保障创作团队的内部稳定与平衡,使其既能够产生有效的集群合力,又能够发挥个体的专业能力。

1.多元专业人员与利益主体有机融合的创作团队

塑造和谐的空间关系是城市设计的作用主旨,和谐空间关系的塑造除了受美学的形式法则作用外,还受到空间与人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不同尺度下空间之间关系的塑造需要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及市政工程的相关专业知识;空间与人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析与整合需要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城市开发的过程控制需要管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由此,依照城市设计实践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其创作团队应包括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市政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及管理学的相关专业人员。除上述依据知识结构确立的城市设计创作团队构成外,按照城市设计服务对象与实践宗旨,尚需市民大众及行政管理人员的参与。当然,两者在参与方式、参与过程上与核心创作团队不同,市民大众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及方案评价等方式间接参与,行政管理人员主要通过前期调研的配合、方案阶段汇报的评价等方式间接参与。

2.垂直指令与扁平网络管理有效结合的作用机制

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的转变必须依赖合理的制度安排。城市设计创作团队,依据参与方式与实践特性的异同,可分为核心创作主体与参与创作主体,直接参与主体与间接参与主体。核心创作主体包括城乡规划师、建筑师、风景园林师、市政工程师,参与创作主体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及管理学的相关专业人员。核心创作主体与参与创作主体之间应采取垂直管理的作用机制,即核心创作主体是团队的中枢,参与创作主体为核心创作主体服务。由于参与时间相对较短,参与创作主体可以采取“一对多”的参与方式,即同时服务于多个核心创作团队,参与节点、参与方式依照核心创作主体的要求而设定。核心创作团队内部采用扁平管理的作用机制,即创作主体之间是对等关系,不同专业之间只是思维角度、设计尺度、专长内容的不同,相互之间应通过集体商讨的方式,整合出方案的主体架构,在此框架限定下,各专业的创作主体再对自身的专业内容进行深化(图2)。间接参与主体是指与设计有利益关系的市民大众及相关行政管理人员,直接参与主体是指除此之外的其他参与主体。间接参与主体的相关诉求是指导城市设计方案创作的重要因素,应在创作的不同阶段建构合理的平台吸纳公众与相关行政人员的参与,如前期调研的公众调查、方案形成后的市民公示、方案实施后的公众使用评价等。参与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的访谈与问卷调查,也可以依托多元的虚拟网络技术。

三、集体理性指导下的城市设计创作方法

当前城市设计的方案创作基本上是由规划师或建筑师独立完成的,多呈现出“一支笔”现象①。这种创作模式能够使方案体现较好的整体性,规避多个设计师不同设计思想与处理技法之间的矛盾,具有较高的“设计生产效率”。众所周知,城市设计涉及的空间规模较大,基本以几十公顷为基数,有的甚至达到几或几十平方公里;其次,城市设计在时间维度上具有较长的跨度,其核心在于对城市空间营造进行动态控制;再者,城市设计的利益主体具有多元性,主体之间具有较为复杂的利益关系。纯粹的“一支笔”设计创作模式,并不能满足上述客观诉求。缺乏设计弹性与包容度,缺乏设计的集体理性支撑,容易使城市设计陷于个体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窠臼。为了促进城市设计的实践操作性,切实提高城市设计的“真实效率”,其创作模式应由个体理性指导下的“英雄模式”转向为集体理性指导下的“集群模式”,创作方法应由总图为先转向为多元系统的理性建构与有机整合。

1.多元系统的理性建构

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是由要素系统内部及多元系统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在城市设计研究范畴内,其要素系统包括开放空间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活动组织系统、土地利用系统及建筑形式与体量系统。土地利用系统与活动组织系统是城市设计方案创作的基础,创作过程中应注重不同功能土地量的合理性、多元土地功能之间的有机衔接及不同土地功能的科学理性布局;应注重活动组织的合理规模与理性布局、活动组织的序列性与关联性、参与活动与类型空间的适应性。开放空间系统与道路交通系统是形塑城市空间结构的决定性要素,也是城市设计方案创作的核心要素,创作过程中应将绿地、水体、广场等元素有机整合为相互关联的开放空间系统,注重不同等级系统的尺度与功能关系,强调系统内部多要素之间的相互嵌入关系;应依据不同功能区设计相适应的路网结构与道路密度,注重不同等级道路的合理布局及多元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强调步行空间的系统化。建筑形式与体量系统是形塑城市三维空间的核心要素,创作过程中应注重街道界面空间系统的建构、近人尺度下人性空间的塑造、高层建筑的集约化(线性集群或区域集中)布局,强调宏观尺度下城市天际线的塑造。

篇2

这是最基本也是首要的原则,无论设计时多么地追求视觉审美需要,都需要控制好变化的程度,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模糊了文字的识别性。文字的第一要义是传达信息,也就是一定要能让受众辨识出这是个什么字,表达的什么意思。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设计美化。字体标志比较一般的标志设计而言,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文字的专属性极高。字体本身即在传达意思,倘若没有了辨识度,其专属性也不会存在。是笔者为西安市雁塔区小寨商圈设计的字体标志。从中可见“小寨商圈”中的“小”字和“寨”字有笔画相似的部分“小”,笔者将其进行结合,变化的同时仍保留了汉字原有的识别性。

2.以意造型、形意兼备

“形”主要指形体外观。广义的“形”是指与形相关的可视形态的统称;狭义的“形”是指具体的图形、形状等。“意”是审美心理活动的产物。“意”的发现和创造除了体现理性思维的形式结果外,还在于内在的思想和感情。字体标志设计不单是对汉字外“形”的设计,还要以汉字内涵为依据,创造性地表达设计者的想法。字体标志设计的魅力在于它将“读的符号”变为“看的形体”,用直观的图形语言来诠释汉字所传达的信息,即汉字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字体标志不仅要传达文字信息,还要传达文字信息的视觉差异。有价值的字体设计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基本形态圆、方、角,经过多种组合方法而形成。汉字的形态具有非常丰富的变化空间,只有准确把握其变化规律,设计得当,才会取得预想中的设计效果。不是简单地将中国传统图形与字体直接相加,必须经过对传统图形进行再创造。汉字的形态具有非常丰富的变化空间,只有准确把握其变化规律,设计得当,才会取得预想中的设计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只要把握住核心内容,也不必拘泥于外形的限制。正如靳埭强所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庞,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自己是中国人。这是中国的设计,我们完全可以用非常国际化的元素,符号是国际化的,但表达的思想可以是中国的,是中国的文化”。以“小寨商圈”的标志设计为例,在完成将“小”字和“寨”字笔画共用之后,再对“寨”字进行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中“寨”字的释义为“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子”。结合实际,小寨地处历史悠久的古城西安,附近有著名的大雁塔(唐代所建)。该标志是在透视字形字意的基础上,抽象出唐朝典型楼阁建筑的框架结构,将两者结合而成,把“读的符号”变为“看的形体”。

3.字体标志应反映出企业文化

优秀的字体标志设计应与商品保持密切联系,画面内容简洁而内涵丰富,美观大方,并且象征性和概括性极强,能彰显企业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品位。字体标志的设计不仅要整体考虑企业的特色与理念,同时也要使其具有时代特色。如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的标志,古铜钱作为古代市场流通的货币,是中国传统图形的重要标志之一。将古铜钱与“中”字相结合,传达了中国银行的商业属性。再以“小寨商圈”字体标志设计为例,“寨”字周围的方形是提取方形印章的外形轮廓而成。印章是中国的传统图形,在这含有“一诺千金”之意,用来传达小寨商圈的商业理念,即诚信经营。在色彩搭配上,采用雍容华贵的红色和黄色。黄色表示商业气息浓厚之意,红色不仅代表喜庆,而且与传统印章的“红”色印泥相对应。整体而言,本设计较好地传达出小寨商圈的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

二、字体标志设计中运用传统图形的方法

1.笔画共用法

以笔画共用的方式搭建一体化图形。笔画的共用在传统民间字体设计中是一种很精彩的手法,今天的字体标志设计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像图例中笔者设计的“廿四节气”即是以笔画共同的方式将四个字组合成浑然一体的图形,这是一种不需借用具象图形即可达到图形化的巧妙方式。

2.特征一致法

首先是要将两个元素进行形体特征上的一致化处理。设法改造其中的一个形体,以适应另一个形体的特征,或者双方都往一个方向做适当的修改以取得一个融合点。在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进行资料收集,所收集资料的种类与数量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这样才有条件将其造型形象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其次要认真临摹,这样能更贴切地感受到物体的特征。最后根据自己的感觉把经过临摹阶段得来的感受与体会运用到标志字体设计上。笔者在设计“小寨商圈”标志的时候,也是先收集分析唐朝建筑特点,然后找到唐朝建筑特色与字体特征的结合点进行设计。

3.因字状形

在进行汉字标志设计时,可以根据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企业的理念,将汉字以图形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前面所提的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就是一个以汉字为主要元素的设计典范。它将中央的方孔幻化成“中”字,把“中”字和方孔钱鬼斧神工般连在一起。笔者设计的“小寨商圈”字体标志时,运用的“寨”字,其笔画造型本来就与楼阁建筑的外形相接近。倘若字体外形与准备结合的图形差别很大,就很难设计下去,所以在将二者进行结合的时候一定要因字状形。

篇3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它的功能作用。建筑的功能对建筑的影响是最全面、最深远的。毫不意外,建筑的功能对其本身的整体造型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如绝大多数的体育馆、歌剧院都是以椭圆造型为主,如北京的鸟巢以及国家歌剧院等。这类公共建筑需要满足大型活动的功能,而椭圆形容量更大,占地更小,且流线型可以减少风荷载的破坏。又如各大城市的写字楼、酒店等商务楼,它们除了满足办公、餐饮等功能之外,还要求有吸引外界目光的内在功能需求,这对于建筑本身的整体造型就有了一定的要求。这类建筑往往具有高端大气、时尚独特等特点。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广州金融中心等。这类“异形”建筑往往象征城市的经济及政治地位,也会成为该城市甚至是国家的地标。

2环境对“异形”建筑整体造型的影响

(1)自然环境

千百年来,人类未曾离开过自然,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与自然之间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祖先根据地域地理环境的不同,建造出了不同风情的建筑。在我国,南方有吊脚楼、土楼、竹楼,而北方则有四合院、窑洞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在自然环境影响下而建造的独特的建筑。这也是中国因地制宜的传统文明思想的表现。而对于充满现代技术的“异形”建筑而言,虽然它可以摆脱气候对它的束缚,但它依然脱离不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异形”建筑为了能够很好地融入自然,设计师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其整体外观造型与环境的融合程度。如悉尼歌剧院,它处于悉尼市区冶北部的海岸边,从远处看,它的外型犹如即将乖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的景色相映成晖。从近处看,它就像一个陈放着贝壳的大展台。无论是像风帆还是贝壳,它的整体造型无疑是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设计影响。受自然环境影响整体造型设计的“异形”建筑还有迪拜的帆船酒店和美国著名的流水别墅等。

(2)文化环境

自从出现人类文明以来,文化在不断地被创造的同时,它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古以来,建筑就是文化的一个载体,同时文化也对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每个“异形”建筑的设计中都必须有它独特的设计理念,而地域的文化往往是建筑设计理念当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一座著名的建筑离不开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设计师在设计“异形”建筑时,不得不把文化元素渗透进来。如广州的金融中心,其标志的创意源于“钻石荔枝”的设计概念。荔枝,产于南国,有果王之誉,历史上咏荔枝的诗词和典故众多,体现了广州金融中心的区域地理位置和人文背景。又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一开始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天地”的理解,正是天圆地方的意思。不过不幸的是由于楼顶的大圆孔远看有些像日本的太阳旗,最终把圆孔改为倒梯形。不过这也是文化对建筑整体造型设计产生影响的一个很好的表现。

(3)建筑外环境

人要立足于社会,就必须与别人打交道,让自己尽量融入人群,适应社会。一座成功的建筑也同样需要很好地融入它周围的建筑外环境当中。当然,这并不排斥它拥有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对于“异形”建筑而言,周围建筑外环境对它的整体造型设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师在设计它的造型时,有时既要考虑他所设计的建筑能否很好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能否与周围的建筑和谐地相处,又要借助周围的建筑衬托出它本身的特点。而这就需要设计师发挥出十足的设计能力来完成。正在上海建设中的上海中心大厦,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中,有来自众多国家的顶级设计师设计的各种优秀方案。最终,美国旧金山根斯勒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它胜出的原因就包括该作品既能够与已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很和谐地相处,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又能以它高大的身姿和独特的造型突出它的重要地位。

3技术对“异形”建筑整体造型设计的影响

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设计师们不仅仅要考虑建筑的功能、外观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在当今所拥有的技术前提下能否把它建造出来。因此,在建筑的整体造型设计过程中,也会受到科学技术的束缚,特别是对于“异形”建筑这类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技术也不断地向前迈进,各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先后问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带动下,建筑技术也开始向数据化方向发展,设计软件的不断开发更新,使“异形”建筑的设计更加方便、科学。这也给“异形”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很多便利。近些年来,建筑设备与施工技术也不断地更新,给“异形”建筑施工带来极大的便利,解决了各种施工技术难题。建筑材料的发明也给“异形”建筑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各种钢及玻璃的发明,使得“异形”建筑的造型千变万化,而这多数都归功于幕墙技术的不断前进。在未来,更多令人惊叹的“异形”建筑会随着新技术的产生而耸立在人类的面前。

篇4

1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必要性

在现在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加强建筑结构的设计相对较为重要,简单的说也就是保障建筑使用的安全与实用,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1.1 加强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必要性

首先建筑结构的设计安全程度将对工程的质量以及造价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就应该加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这对建筑的施工以及使用都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我国的发展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这也就必须要加强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以此来保障人们生活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此外,建筑的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提升,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现代化的建筑结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对风格等外在形态较为重视,这就要求在建筑材料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对安全性进行控制,在保障外观的美化与建筑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建筑的安全性。

1.2 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性

由于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对各个方面的控制与管理也逐渐的趋于完善,这就要求加强对结构设计的控制,因为建筑结构的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与依据,因此,建筑的设计安全就是工程施工安全以及建筑质量的前提。由此可见,建筑的结构设计安全是工程的关键,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出工程造价的管理。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当中,应保障设计的科学化与合理化,以此来为人民营造一个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抵御,可以确保建筑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应具有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2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逐渐的趋于稳定化的发展,但在对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以下对其进行分析说明。

2.1 抗震性相对较低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的设计进行规范,明确要求建筑应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而在实际的建筑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抗震性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就从近几年我国出现的地震来看,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没有满足国家的抗震标准,这也就对人民的人身以及财产产生一定的安全威胁。同时,相关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建筑的抗震性认识不到位,所以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也就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考虑,将其流于形式。由于我国的范围较广,各个区域之间有其独有的特点,所以在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保障设计人员对地区的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按照不同的特点进行设计。

2.2 设计的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筑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这也就造成部分的建筑类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状况,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首先,有的建筑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节约成本,在对建筑的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对成本过于克扣,对建筑的安全以及质量并不重视,这也就为建筑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威胁,例如在对钢筋进行配筋的过程当中偷工减料,导致其使用的期限较短,并且容易出现变形。

2.3 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

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由于设计单位的员工经验的不足或者是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较差的原因,也就导致对建筑的结构设计出现不合理、不科学的状况,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为建筑埋下安全隐患。同时也有的设计人员对外观过于重视,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明知道建筑公司对外观的要求是行不通的,但为了利益,没有提出异议,这也就导致建筑的危险性,虽然这一状况在设计单位相对较少,但仍是存在的。此外,由于设计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对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知识并没有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也就导致其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存在一定的风险。

3 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

对建筑的结构进行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前提,也是工程的关键工序,这就应该加强对设计的重视,从设计中来加强建筑的安全性,保障设计的安全以及实用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以下对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加强建筑的安全性建设。

3.1 严格遵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想要加强建筑的质量,并保障建筑的安全问题,就应该按照我国对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来对结构进行设计,加强建筑的质量。国家对建筑设计的规范不仅是从技术上,而且是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控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可以对建筑市场进行规范,对建筑设计单位进行约束。随着近几年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的趋于完善化发展,建筑的结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不规范,不合理的行为应进行监督,并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来鼓励相关的人员进行举报,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3.2 提高建筑设计的抗震性

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当中,应保障建筑的抗震性达到国家的要求与标准,并要求相关的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对我国近几年所发生的地震区域的建筑物进行分析,对抗震因素进行了解,保障建筑物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抵抗,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发展。此外,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进行了解与掌握,并对其有足够程度的重视。

3.3 加强设计师的质量意识

对建设结构进行设计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这就对设计师有一定的要求,对理论知识、工作态度、创新思维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都应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还要求设计师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并做到按规范设计,在保障结构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加强设计的安全性。此外,还要求设计师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加强对新事物的学习与接受,并对建筑中的抗震进行正确的认识,确保建筑的安全。

3.4 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渐的加快,相应的规范也在不断的完善,但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与传统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由于科技的发展逐渐的加快,信息化的技术水平发展较快,在建筑行业中也逐渐的融入了先进的技术,但是有很多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对先进的技术不能进行熟练的使用,这也就阻碍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并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就应该在设计单位定期的进行培训与教育,加强设计人员的相关技能水平,促进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设计队伍,以此来加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4 结语

随着我国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安全与质量逐渐的受到重视,由于建筑结构设计是影响建筑安全性的主要原因,所以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虽然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渐的趋于完善,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对建筑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博,石国栋. 试论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科技信息,2012( 4) : 88-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