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建设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8: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重点建设工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重点建设工程论文

篇1

重点建设工程在作前期规划时,一定要着眼于全面周密。规划不慎,小则造成一个项目作战保障效能受限或作废,大则造成一个系统保障效能受限或作废,在经济上其损失浪费可想而知,在军事上其损失则更不可估量。要做到规划全面,首先是作战、财务、营房等相关部门必须广泛参与,通力协作。大原则是后勤保障服从于作战需要,但只强调作战需要而忽略保障可能,则极容易形成需要与可能的脱节。其次是要充分论证。对作战诸元、火力配置要考虑,对依托现有,减少投资,节约工期也要考虑。再次是要分期准确。对先建哪个,后建哪个要考虑,力戒重复建设和力量配置不均,造成项目浪费和施工力量的闲置浪费。

重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作战保障效能和工程的投资效益。设计方案形成后,要组织作战和其他有关部门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研究审核,工程建设投资节约与否在于工程前期设计阶段,因而确定设计方案务必慎重。首先要坚决杜绝方案仓促上马,确保方案万无一失后才能交付施工;其次在施工图设计上也要倡导优化设计,要认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大胆应用“四新”成果,加大科技含量。设计上力戒陈旧保守,片面强调安全,忽略技术创新,同时也不能本末倒置,只求新颖独特,而忽略了使用功能的发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组织军内外工程技术界的专家权威,成立专家评审人员库,在不影响工程保密的情况下,建立对工程特有的分类、分等级设计评审制度。

二、严格施工过程管理

防止重点建设工程中的“跑、冒、滴、漏”大有文章可做。第一,施工组织要严密。要有严格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分配施工力量,安排施工任务。第二,质量把关要严密。一是把好工程实体质量关,防止造成返工浪费;二是把好材料质量关,坚决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工程建设中。第三,执行程序要严密。重点建设工程有着很多不同于单纯营房建设施工规程的特殊性,特别是一些地下工程、阵地工程,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施工规程办,切不可只求速度,而忽视规程,否则欲速则不达。第四,材料消耗要严密。由于工程保密的需要,不少工程由施工部队自建。对于施工部队自建的,在材料消耗上应严格实行定额消耗制,把施工现场的材料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第五,经费开支要严密。工程经费的支出一定不能超前于工程进度,否则容易形成前松后紧,建设经费出现缺口的被动局面。三、加强工程各阶段造价管理

一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具体的做法有:实行限额设计,设计是有效控制造价的关键,要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保证总投资不被突破;进行多种方案比较,确保制定出符合要求的最佳设计方案。二加强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具体的做法有:采取无标底招标的方式,避免有标底招标在标底编制、标价确定、评标定标等环节出现问题;改标底价为评标标准价,对各投标单位的预算报价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合理评标价;改单报价为双报价;合理确定评标、定标方法,按评标得分高低,择优定标。三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具体的做法有:因地制宜、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严格审批手续;采取“货比三家、价看四店”的方法选好建材;坚持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经费,结合工程进度情况,严格按合同执行,杜绝超付工程款现象。四加强预、决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具体的做法有:认真审核工程预算,严格控制合同造价;深化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依据客观存在的设计变更和审批手续齐全的签证资料,正确套用定额和选取费标准,审定变更决算,上报批准后列入总决算。

四、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篇2

0引言

宣钢5#、6#焦炉及配套设施改造工程从立项、审批、设计到开工建设,形成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全面反映了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对工程建设过程管理和工程竣工投产后的正常生产组织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重点工程项目在投资、管理、建设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工程档案的收集、归档、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宣钢焦化厂在组织好工程建设的同时,把工程建设资料的收集归档作为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企业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在工程管理实行全新的项目组负责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负责制,从实际出发,认真做好工程建设资料的收集工作,理顺工作程序,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重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与建设进程同步的基础上,保障工程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5#、6#焦炉技改工程项目档案完整、准确、系统。

1建立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负责制,形成覆盖工程建设各个方面的工程资料收集网络体系

宣钢5#、6#焦炉技改工程是宣钢为实施铁钢材各600万吨规划目标的重点配套项目,也是为张家口市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煤气气源的一项重点工程。焦化厂继续采用“项目组负责制”的工程管理模式对整个工程进行管理,在工程所涉及人员各自身份不变的情况下,成立工程项目指挥部,下设四个项目组,由厂长、承担工程任务的生产车间主管领导、科室的技术人员组成,在不改变现有编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而每个人原来所承担的厂内业务不变,同时规定了各项目组的职责和任务,对项目的招标、合同签订、工艺技术论证、方案确定、施工组织、设备到货验收、资料整理收集等方面进行管理。

宣钢5#、6#焦炉技改工程竣工资料收集的齐全完整准确,对焦化厂今后的生产管理、技术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焦化厂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建立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负责制。我们按照统—领导、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成立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总工程师主管档案工作,档案室设立专职档案员,在各项目组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档案员,形成了全厂的档案管理网络。技改工程指挥部在工程开始时,即把有关技术文件材料收集工作落实到人,做好积累、保管工作,由各工程项目组组长负责档案管理,做到每个重点工程均有专人管理,负责工程资料收、发、转、整理、归档及竣工档案收集等日常工作,其它项目组负责本工程范围内的技术方案、设计审查、施工组织、网络,这样从组织机构上形成了一个专、兼职档案员、各项目组、各施工单位相结合的工程资料收集网络体系,保证档案管理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确保了工程资料的完整收集,避免了工程资料收集上的疏漏。

2围绕工程建设,理顺工作程序,形成全面的重点工程档案收集渠道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宣钢发展的要求,焦化厂技术改造任务加大,生产与基建施工项目交叉点多,为确保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在基建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将有关计划通知各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让档案人员参加设备开箱与有关工程会议,使档案人员在文件资料形成之初就能把握文件的来龙去脉,以便及时完整地收集相关资料,使应当归档的资料“粒粒归仓”,对基建、技术等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存档规定了明确的工作程序。工作程序由档案管理部门、各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制订,制订出的工程项目档案工作计划,既符合工作进程,又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在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程序的基础上,还进行具体的分工。各项目组负责工程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档案室与各项目组密切联系,首先对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宣钢设计院等完成的有关工程项目的各种设计图纸、资料、设计变更等材料,经过档案室收进来、登记、审核、建台账,然后将施工图纸等资料分发到各项目组,并登记上账,再由项目组向施工单位分发。工程竣工时项目组负责项目竣工资料的验收,及时将该工程需要归档的有关图纸、文件资料收集齐全完整,进行审查,经过系统的整理后向档案室移交。各项目组在资料管理上对档案室负责,既负责接收资料,又负责收集、汇总、整理工程项目档案并与施工单位一起交付竣工资料。

为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室人员经常深入现场进行指导,一方面向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宣传档案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有意识地做好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另一方面加强档案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联系,积极提供有效服务,从而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工程档案管理。

3强化档案全过程管理,形成做好重点工程档案工作合力

重点工程项目档案涉及面广,贯穿于工程全过程,工程的管理、设计、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情况最了解,因此建设和施工单位的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头脑中都要有“档案”意识,要认识到做好档案工作,不仅仅只是为当前工作服务,也是为历史负责的表现。因此必须把各方面的力量集聚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全力,即全过程管理。在全过程管理中,按照《档案法》和《建设项目(工程)验收办法》的有关规定,坚持对重点项目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保证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以及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为竣工后的生产、运行、维修、改扩建服务。

首先,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运用合同条款和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来提高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档案的编制质量。在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和协议时,就把有关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工作列入合同的条款中,同时在合同和协议中明确提出档案资料的归档要求,将《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管理规定》下发给进厂的施工单位,做到工程验收与档案检查、交付验收同步进行。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施工许可证、初步设计审查、土建、设备、供排水、电器的施工、设计变更单及竣工图的编制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各项目组严格把关,并列入厂经济责任制考核中,以确保工程竣工档案的形成质量。这样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准确。

其次,在搞好重点工程档案管理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手段,建立档案管理网络。档案室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本工程项目的所有档案,并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及各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让网络覆盖整个工程项目,使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

4注重实效,健全完善的保证措施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项目的提出、设计到施工、验收,档案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直至验收以后,才能相对稳定。工程项目档案记载了工程项目活动的全过程,一旦工程出了问题,或交工后,需要改建、扩建,档案资料就会成为宝贵的信息资源。搞好企业重点工程档案管理,仅靠档案工作人员埋头进行具体业务工作远远不够,其档案管理体制、管理措施在整个档案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影响重点工程资料收集归档工作开展的因素主要有工期紧、任务重,部分人员不重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焦化厂注重健全和完善工程资料收集的保证措施,从制度入手、从验收环节和经济手段上进行制约,做好“三约束”,摆正档案和建设项目的关系,确保了重点工程收集归档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4.1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上进行约束。把工程资料的归档情况,作为对车间、部室的一项考核内容。工程资料收集归档不及时、不齐全的,与各单位奖金挂钩,进行扣罚。

4.2在工程竣工验收环节上进行约束。按照国家档案局重点建设项目整体验收的组织原则,认真做好档案验收工作,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纠错改误;工程竣工验收前必须先交齐工程竣工的有关资料,工程资料不齐全的不进行竣工验收。

4.3在工程决算、付款上进行约束。把工程建设资料收集、归档的及时性准确作为办理施工单位工程决算、支付工程款、支付工程质保金的一个重要条件。各工程项目组、档案室负责对施工单位的工程竣工资料归档情况进行审核、验收,齐全完整的予以签字确认。经签字确认的,给予决算、付款。验收不合格的,不签字确认,并不予付款、决算。

篇3

2有线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在首都的北京饭店安装有线电视仅仅是出于外宾接待的需要,在此之前,我国对于该项技术领域还处于空白阶段,在北京饭店装设的系统是第一次尝试,而且只能接收到两个频道,至此之后,我国才陆续在此领域进行开发和研究,并相继在各大宾馆和企业范围内进行推广。直至今日,有限电视网络已经遍布全国,并且深入了寻常百姓家,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未来的有线电视网络将会是一个全方位的服务网络,它将把现有的电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融合到一起,发展成为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对数据、话音、图像、传真以及其他各种服务在内的综合性承载的多媒体综合业务,同时还将与其他各种业务实现智能化的无缝连接。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无疑是未来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它能够将网络的传输带宽扩展到750MHZ以上,在远距离的双向传输方面运用先进的ATM技术以及IP数字传输技术,更高程度上保证了信号的质量,增强了网络运行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网络传输容量也大大提高。

3.1有线电视网络将更加注重交互式运行模式

现阶段我国数字电视网络将处于其发展史上的第四阶段,即交互式网络传输模式。该项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有线电视网络在技术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传输速度更快,传输容量更高,且信号也更为稳定,不易出现中断现象。同时,它还解决了远距离传输困难的问题,光线传输方式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性能。更为特别的是,该项技术可以实现双向信号传输,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另外,还具有新型的节目点播和预约功能,使其发展更具人性化。

3.1.1要重点解决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现象。

在有限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号不稳,频道间信号相互干扰的情况,影响节目的收视效果。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系统中放大器出现了信号输出问题或系统电平差过大,因此,可以通过降低电平差,调整放大器指标等方法来解决此种问题。另外,在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过程中,要选择优质的传输部件,尽量避免该种现象的发生。

3.1.2网络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有线电视网络管理要实现分层次管理模式,这由其自身功能的特殊性所决定。首先,要加强对于网络内部核心系统的调试和管理,完善其内部功能,降低其网络运行中出现误差的概率;其次,要进行各层级之间的传输方式管理,保证传输的连续性,避免发生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再次,是系统与终端接收设备的连接和调试,不同的网络层次负责不同的中断设备功能;最后,要进行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管理,运营商要在满足运营条件的情况下,对用户开通有限电视网络端口,并及时与用户进行协调和联系。

3.2新型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特点

3.2.1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技术能够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进行量化,并且重新编码转换为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信号,然后再对新的数字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在未来的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中运用数字化技术既能够保证各种电视设备获得比原有模拟式设备更高的技术性能,还能够让电视设备获得更多模拟技术时代所不具有的新功能,由于数字化电视能够对各种网络信息进行数字化传送,这就使得有线电视将提供更大的屏幕,更清晰的画面以及更加优质的立体音响效果,这些无疑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电视网络生活的需要。

3.2.2技术趋于智能化。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智能化不仅体现在数字化上,还将体现在网络化与综合化当中。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智能化将带动数字化发展的进程,最终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全数字化,这将是一种凭借IP+DWDM的信号传送模式,它能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各种多媒体信息服务,带人民大众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3.2.3技术网络化发展。

为了适应未来有线电视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对有线电视系统进行双向改造,通过宽带传送网络的建立使得孤立的双向有线电视系统很好的联系到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线电视网络信号传输体系。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与其他网络的连接就是有线电视网络技术走向网络化的重要标志。有线电视技术的网络化进程是以HFC结构为基础,同时还将融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光纤通信技术,这样能够保证有线电视网络拥有更加强大的综合信息传输以及处理能力。

3.2.4综合化发展。

未来,借助数字有线电视多媒体平台和CMTS+CableModem组合来实现综合业务无疑是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发展的主旋律。未来有线电视网络还将开展多种辅的业务服务,比如:(1)电子政府(为政府部门提供上网服务);(2)电子商务(为国内外企业、银行对顾客提供商务服务;(3)电子社区(为建立智能化信息社区服务)等。

篇4

1上海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档案的现状

我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起步于50年代,发展于80年代。1985年、1992年国家档案局和国家计委召开了两次“全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资料工作座淡会”,国家档案局、国家计委领导在会上讲了话。1992年国家档案局颁发了《建设项日(工程)档案验收办法》。1997年国家档案局和国家计委联合了《国家重点建设项日档案管理登记办法》。这些规定和办法为重点项目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在国家重点水利建设工程项日中,首先规范档案管理的是引滦入津工程,此后,葛洲坝工程、鲁布革工程、小浪底工程至现在在建的三峡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些工程建设中出现了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制定了比较健全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管理严格,服务有效,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优质服务。上海从80年代以来,就开始对上海市水利工程建设项日档案工作加强探索和思考,在对上海太浦河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实践基础上,通过“九五计划”参与治太“2+1”工程、张家塘泵闸枢纽工程、市区防汛墙工程、苏州河六支流建闸工程等市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使上海水利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新面貌。这些重点工程项目工作计划性强,管理科学,组织严密,程序规范,为做好档案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我公司配合市水务局(原市水利局)在摸索和总结重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于1999年制定了《上海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试行)》,使上海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开始与工程建设协调同步,为上海水利工程优质保量的完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2上海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十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城市建设与管理,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拉动内需的政策不会变。在十五计划中,上海市水务局将投资460亿用于不断完善防汛保安、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配置“三大体系”,完善和新建46个排水系统,新建—批大型出海闸和19座区域除涝泵站,也包括正在组织实施的新增黄浦江110公里防汛墙工程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治太“2+1”工程等,这使得“十五”期间的重点水务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十分艰巨,既有全面深化的问题,更有抓住重点、难点工作,进一步开拓创新的问题。

2.1对加入WTO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带来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变化缺少研究和思考。

近年来,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对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正逐步推进,工程招投标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监理制度、市场稽查制度逐渐完善,有形建筑市场正在加强,到2001年底全国58%的有形建筑市场已实现与政府监管机构的职能分离,科技成果转化与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有10多个省制定了推广应用新技术,限制淘汰落后技术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为适应WTO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政府转变职能,行政审批进行改革,对不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形势的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系统的清理、修订,使项目档案内容、形式、规定、制度、以及各种档案载体都发生相应变化,但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档案管理制度、法规未及时做相应调整和修改,工程档案还没有纳入新的管理机制,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如何尽快建立完善项目档案法规制度,目前缺乏研究和应对措施。

2.2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大都点多线长,且施工队伍流动性强,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档案组织管理网络,一是档案工作人员网络不健全,档案人员的职责不清:二是档案资料流向网络不健全,使得工程建设中技术、施工人员调动、变更,导致人走档案走,人走档案没人做的现象出现,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质量。

2.3档案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项日档案管理工作上远没有达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从近几年参与我公司组织实施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档案管理情况来看,许多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上不健全,档案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在制度执行上也存在“软”的现象。

2.4档案专业人才缺乏,知识结构老化,知识层次低。在重点水务工程建设中,档案人员一般是新参加工作的同志多,工程技术人员多,缺乏档案专业知识,对工程档案比较陌生,档案专业毕业或者有档案馆员中高级职称的人很少,熟悉档案法规和制度,熟练撑握网络技术,软件制作,用电脑进行操作并对档案进行开发再利用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

3对策和建议

3.1加强对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立求项目档案管理走在前面。

要定期对国家制定适应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法规进行研究学习,及时制定一批既符合工程档案上作自身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符合我国国情义兼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档案法规规章。2001年,国家档案局为适应建设项目的改革开始制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的编制和档案整理规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规范》两个文件,为进一步做好项目档案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及时服务,也为我们应对工程建设体制改革如何提高档案提供了参考依据,我们可根据其要求,及时学习和宣传,并结合工程建设实践,通过今后几年的努力,不断完善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依法管好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

3.2以全员档案意识,认真抓好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三个关键环节。

重点建设项目档案涉及工程方方面面的工作,贯穿于工程全过程,工程的管理、设计、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情况最了解,大量的档案产生于他们手中,他们也是今后利用档案的主体,一组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必须发挥全体参战人员的档案意识,一起参与档案收集,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初期,遵循项目建设和档案形成的规律,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抓早收集。在安全保管的基础上,加大对档案的开发再利用力度。上海水利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在近几年参与建设上海重大工程的实践中,档案人员能深入现场,进行及时的指导,一方面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宣传档案在工程建设中重要作用,使他们能自觉地把握好档案材料的完整程度,另一方面加强档案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联系,积极提供有效服务,通力合作,使重点项目档案工作呈现出新面貌。

3.3计算机技术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要大力加强对重点水务工程档案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研究。

大力推行对缩微档案、磁介质档案、电子文件档案在工程档案中运用。目前,美国、德国、荷兰对缩微、多媒体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已趋于成熟,近几年在工程档案管理中采用CAD光盘技术。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避免走弯路。由于日前光盘的刻录技术已相当普遍,国家又制定《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使得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中利用光盘塔或光盘库载体进行档案管理成为可能,也就成为项目档案管理一个发展方向。近几年,上海水利投资建设公司也开始对照片档案、录像档案、纸质档案制成多媒体和进行光盘刻录,对档案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作了有益探索。

3.4加大档案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面对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档案人员必须提高素质,以业务素质的提高为抓手,对档案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对现有的档案人员,可以通过委培、进修、培训,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掌握管理项日档案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技能以及一定外语水平,同时要大力引进档案专业中高级人才,为重点水务建设项目服务。

篇5

1、电网工程施工建设的主要特点

电网施工中的四大典型特点“急”、“难”、“险”、“重”:①“急”,工程早一天完工,用户就能早一天用上电,投资就能早一天发挥效益。以配网工程为例,一般从完成招投标到物资到货主要是在6月份之后,7、8月份为炎热的夏天,不能停电施工,十一等节假日必须保供电,而一般配网工程又要求在年底前限期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协调难度和工程成本。②“难”,工程涉及面广,无论是在城区施工还是在农村施工,均需要与相关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协调沟通,上至政府单位领导,下至农村老百姓,施工过程的赔偿协调困难重重,给施工加大了难度。③“险”,安全风险高。电网施工建设属于特种作业,事故多发行业,尤其是对一些新组建的施工单位,无论是工程领导班子还是施工人员都没有经过很好的磨合,各种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施工安全风险颇高。④“重”,工程施工任务重。近年来,我国加快了旧电网的改造和新电网的建设速度,工程量大,建设任务多,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特点。

2、电网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电网工程施工队伍安全意识缺乏

电力行业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常谈常新却又必须时刻牢记的问题。一个个血的教训让每一个电网施工人员对安全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安规上对各项施工安全工作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但是施工过程中很多员工仍然有违章作业的现象,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更是经常忽略一些安全细节,例如:施工单位个别管理人员以为自己不进行施工作业,不载安全帽或不正确佩载安全帽,高空施工作业人员在杆塔上作业时接打手机,施工现场没有及时疏散施工的围观人员,尤其是没有疏散那些缺乏安全意识的老人和孩子。

2.2工程建设缺乏监督力度

依照国家《城乡电网改造建设工程监理规定》,监理单位及人员须具有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证的监理范围内,承揽监理业务。监理方式则是全过程监理。同时,监理人员要实行监理回避制。而在工程实际施工建设中,有些监理单位聘用的监理人员是临时聘用的人员,对技术管理不精通,责任心不强,监督过程中,大多是走形式,走马观花,专业技术水平不够,不能发现一些深层次的技术问题,更没有充分发挥监理机构或人员的监督职能。

2.3工程物资及施工机具管理混乱

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味强调施工进度,注重形象进度,常常忽视行业规范和科学管理,尤其是施工单位内控制度缺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机制,各个环节仅扣的不是很紧密,缺乏对施工过程的约束,例如:当前配网工程建设物资为甲供模式,由网省公司招标后,供货厂商直接供货到工地。但施工单位在接收时没有认真进行检查验收,又不按计划分配领用和施工;施工班组之间相互调整手续不完善、不及时,事后又未补办入库、出库手续;工程中缺乏对物资的领用、使用以及相关的监督机制,造成工程施工成本不实等问题的发生,整个工程管理比较混乱,施工单位各部门之间脱节,废旧物资及现用施工工具经常发生私拿乱用和丢失,导致工程成本大大提高。

2.4电网工程底拉盘安装施工问题

电网架空线路工程主要由铁塔及基础、电杆及基础、导线、金具、铁件等组成。铁塔基础及电杆的底拉盘对于整个工程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固定作用,其中底拉盘安装的质量效果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拉盘安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细节问题,如:拉盘、拉线棒、U型环的配置型号等部件不匹配,安装过程中拉盘、底盘损坏,坑深、马道出口方向及斜度设置误差大,尤其是拉线坑深经常出现负误差,这些问题会导致降低工程安全性能、留下质量及安全隐患。

3、针对电网施工建设相关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

加强施工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强化其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因为,目前电力施工单位的人员配置就像一支没有政委的部队一样,也许仗可以打的很好,可战士们的神经长期处于紧绷状态,没有人去发现、去排解很有可能下一仗就要败北。管理人员只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多和员工沟通多引导,就能缓解工人因长期施工带来的精神压力,就能够排除工人因不良情绪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对工人进行定期培训,定期开安全会,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工人现身说法,强化安全意思。施工现场不仅要让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围观群众的安全也不可小视。施工人员如确需使用手机,应经现场安全员同意,并远离施工现场,确保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正在杆上作业的施工人员为了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更应该杜绝使用手机。

3.2加大工程建设施工的监督力度

电网施工建设必须有监理单位进行时时监督,监理部门要对项目质量进行负责到底,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和质量追溯制,使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责,监理机构对项目法人负责。严格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人,层层有监督,明确职责,对,,给国家造成损失的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3.3加大物资管理力度和完善管理流程

应该加大对物理供应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内控管理体系,使质量和工程流程环环相扣,各单位部门各环节相互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的过程。这对于避免不合格设备、材料进入电网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电网施工过程中的物料管理有很大帮助,能够做到账账、账物、账卡相符,在领料、发放、使用、回收等各环节都有相应的登记手续,可以避免材料的丢失与浪费,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控制工程成本。

3.4底拉盘问题的解决方法

拉盘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具体要点有:①基坑坑底要用仪器操平,符合设计图纸要求;②底盘入坑时应采用最有效的两种方法:吊装法和滑入法,即利用吊车或三脚架等相关吊装设备把底盘掉入坑底或利用几根木杠或模版将底拉盘设置一定角度,将其缓慢滑入坑内,滑入过程中,为了防止底盘损坏,应用大绳在相反方向用力拉住;③底盘放入坑里后,应用仪器找正,各种误差控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4、结束语

电网施工建设受很多影响因素的制约,本文只是对一些典型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相信在广大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将会被克服,本文中关于电网施工建设的一些典型问题及解决对策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

篇6

前言: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如何加强工程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但是,由于水利水电技术存在高低,直接影响着质量。所以,在施工中,如何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对提高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明确管理目标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设计施工工作与监理工作为同一部门完成,使得水利工程建设职责不明,甚至会因地方保护主义而影响到其管理。另一方面,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关系较为混乱,各部门负责的管理工作非常烦琐,无法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深入管理。

1.2 没有执行建设程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社会民众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投入资金也较大。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性质为公益性,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国家的拨款,建设单位工作的中心主要集中在投入资金的合理应用上,而忽视对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

1.3 施工过程缺乏有效控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的过程缺乏严格控制,没有依据施工计划选择正确的施工工艺,使得工程施工工艺无法满足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没有认真准备工程施工资料,以及进行生产性的试验。

2 改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的对策

2.1 统一思想认识,转变管理观念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主要由国家投资,因此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是领导对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和管理观念,这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首先,领导需要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质量管理中,坚持以质量管理求发展的思想观念,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施工单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需要在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将质量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使质量管理观念贯穿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

2.2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途径

由于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起步较晚,社会民众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没有全面认识,因此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宣传力度对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宣传需要抓住合适的时机,以加强宣传的效果。例如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部门可以借助“中国水周”和“世界水日”等节日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重要性的宣传,使社会民众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观念深入人心。其次,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宣传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宣传的途径,使更多群众加入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作中。例如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开展水法规咨询、水利水电成果展、水利水电知识竞赛、万人签名关注水利水电、散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宣传资料等方式,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人们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意识。最后,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宣传需要选择合适的宣传地区,扩大宣传范围。城市地区对与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认识较多,管理观念也较强,而基层乡村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认识较为薄弱。

2.3完善监督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需要对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严格的监督,落实各项管理责任。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如下管理措施:①完善奖惩制度,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全面考核,恪尽职守、表现突出者给予适当的奖励,、表现较差者给予必要的惩处。②完善监督机构,注重对水政监察与工程监督机构的建设,使其担负起辖区内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机制正常运转。③完善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例如《水政监察巡查制度》《水政监察大队考核办法》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暂行规定》等,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作有章可循。④建立举报制度。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各级管理部门的协调和彼此监督,以形成管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同时,为了避免因管理真空而出现违法事件,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水平,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部门需要建立举报制度,鼓励社会民众积极反应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违法乱纪情况,使更多人参与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和监督工作中。

2.4 注重施工管理,提高管理者素质

首先,施工单位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可以按照施工工艺和操作标准进行施工,正确操作施工设备和施工机械,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单位需要培养和引进管理人才,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对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训,确保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经过考试考核合格后,才能参加管理工作。最后,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部门需要与水利水电专业高校加强合作,聘请水利水电工作人员给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与高校的专业水利水电人员进行管理问题和水利水电问题的沟通交流,咨询专业的水利水电管理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水平。

2.5实行“市场形成价格”制度

首先,企业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做出合理有效科学的工程造价,可以采取“实物量法”进行制定工程造价,结合市场实际价格水平与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出符合工程项目与企业实际具体情况的合理可行的工程造价。其次企业要完善制度管理,建立企业定额制度。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工程项目的规定,结合企业本身的设备条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管理机构、组织形式等方面制定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最后,企业在工程材料采购方面,要建立有效的询价、采购体系,这样企业就可以掌握市场价格信息,能够了解工程短期甚至中期的材料价格走势,对价格进行有效的预测分析,使得企业能够减少在报价方面出现的风险。

2.6加强工程全面质量管理

对于一项工程来说,一般会有工程的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这四方必须紧密配合,有效协调,共同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以求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要在企业全体员工中普及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得全体员工具备质量意识与风险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工程的质量,创造出优质的工程项目。

3 结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关系到社会民众的安居乐业和水利水电工程覆盖区域的经济发展,其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政府部门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领导转变管理意识,管理部门完善管理制度和注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宣传,才能切实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思想深入人心,使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作中,从而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2).

篇7

一、引言

火电建设工程中各种资源的配置即具有很强的特殊规律,对工程建设的成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绝不容忽视。火电厂建设工程有其固有的行业特点,其需要的资源可以分为资金、人力、机具、设备、材料、图纸,以及施工场地、空间和道路等,缺少任一资源都会对工程建设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就图纸资源的特点及配置进行分析。

二、设计工作及图纸资源的特点

图纸资源是设计单位取得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后,经过设计过程完成的,图纸是指挥现场施工的必须条件,没有施工图纸,就无法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无法组织材料、人力以及机械,更无法进行验收和质量控制。笔者在火电基建工程实践中总结了设计工作的特点:

1.设计周期长,时间跨度大。由于火电建设工程系统复杂的特性,设计工作量很大,而且各专业之间相互配合很多,许多卷册还需要结合现场实际进展进行设计变更,故设计周期很长,一般从初步设计开始到施工图基本完成要经过初步设计、司令图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等阶段,前后至少两年时间,其中施工图设计高峰就需要经过六至八个月时间。

2.设计进度受基础资料的影响很大。火电工程的设计需要设备厂家的资料才能开展,设备厂家向设计单位提交设备的大小、接口尺寸、动静荷载、电负荷等参数,设计单位才相应设计设备的位置、基础、连接管道、电源等。假如在设计过程中上述设备没有订货,或者设备厂家没有向设计院提交资料,设计工作自然无法进行。

3.各个工程的设计具有不可复制性。由于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燃料品质和设备厂家的不同,主辅设备的参数和建筑物的结构显然不可能完全相同,系统配置也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而且由于原始场地条件的差异,各厂附属系统的布置位置也不可能完全一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三、图纸资源配置

1.图纸资源的特性

图纸资源即设计院或设备厂的设计成果,是一类特殊的资源,其设计特点决定了其设计工作需分步进行,图纸是随着建设进度分批提供的,不可能在施工前将图纸全部设计完成。施工中一旦某个环节卡壳,现场就有可能出现停工待图现象。从工程施工的角度讲,图纸资源相对工程是唯一的,到位得越早,越有利于施工方案和材料的准备,且其到位得早对其他资源的配置也没有负面影响。

尽管当前设计院由于工程较多比较繁忙,但相对而言,设计工作的弹性远比设备制造要大,制约其到位的主要因素还是设备的招标定货和提供设备资料的早晚。这些都需要项目公司超前策划,加强过程监督,才能保证设计进度,使图纸资源按要求配置到位。

相对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设备厂家的图纸也是影响工程进度的重要资源。不过厂家设备一般都是成型产品,图纸相对稳定,其交付进度是有所保障的。

2.火电工程建设各资源的配置关系

(1)图纸资源与材料资源的关系

图纸资源与材料资源之间是因果关系。要想使材料按时到场,图纸必须提前到位。按照电力建设的惯例,图纸应先于施工开始前三个月到场,以便项目公司和电建公司准备甲乙供材料。尤其对于一些制作工期较长或非通用的材料,更需要提前准备。而且图纸中的设计错误对材料准备的影响也很大,在实际工程中,由于设计本身错误或设备厂家资料错误导致的图纸和材料清册错误很常见。

(2)图纸资源与机械工器具资源的关系

对于施工工艺较复杂的分项工程,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会制定出不同的施工方案,必然涉及到机械和工器具的需求。比如某些混凝土预制件的制作,预制件的大小和形状的设计要考虑最终整体强度、接缝处的二次灌浆等因素,单个预制件越大就越需要大的起重工具完成吊装。再如烟道支架等,某些工程设计采用钢支架,某些工程设计采用采用混凝土支架,后者就需要准备浇筑混凝土用的模板。所以图纸资源制约工器具资源的配置,也需要图纸尽早到场以便尽早准备。

(3)图纸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除材料和机械工器具外,根据图纸要求制定的施工方案也会对施工人员的数量、素质提出要求。尤其是一些需要特殊工艺的项目,会要求特殊的人员施工。比如高温高压管道的焊接,要求必须使用有相应材质焊接资质的焊工完成,不同的防腐工艺、也需要不同专业的施工人员完成。

(4)图纸资源与场地道路资源的关系

在火电厂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降低投资,在设计中会尽量减少空余场地的面积,厂区内道路、通道和空地的面积很小,而且这些场地也会布置地下管道、沟道等。所以基建施工场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建设区域外租赁来的场地,一般用于组装、制作、物资存放、办公、生活;另一类则是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工序,临时占用一部分建设用地,作为另一部分施工作业的施工场地,用于机械布置、现场物资中转、施工作业。道路资源也同样,除正式道路外,在施工期间根据施工要求,也会在建设用地中开辟一些临时性通道。故而良好的设计会充分考虑到施工需要,使场地能够周转使用。

(5)设备资源与图纸资源的关系

篇8

本计划旨在吸引、稳定和培养数以万计的有志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高等学校要在提高教师队伍全面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制定青年骨干教师专门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位层次、及早参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开展经常性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实施原则

1.学校主体原则。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主要由高等学校负责。

2.项目引导原则。教育部将通过项目引导各地和高等学校加大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全面提高素质原则。注重对青年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优先遴选、推荐业务突出同时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负责组织实施的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4.向中西部高等学校倾斜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派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培养计划项目。鼓励东部发达地区高等学校和重点高等学校为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培训青年骨干教师。

三、加强政策引导,切实使高等学校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1.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高等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结构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促进高等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列出专项经费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使各校每年参加学习培训的人数不少于本校青年教师总数的10%。

2.将高等学校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成绩和效果作为高等学校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促使高等学校进一步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在职学位提升,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及早参与主干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

3.追踪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情况,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成绩突出的高等学校进行表彰,并作为今后资助高等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4.高等学校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努力提高教师整体学位层次,在招聘新任教师时主要招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

5.要加大高等学校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力度,努力扩大高等学校博士后研究人员规模,积极吸引出站人员充实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鼓励并积极安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全面锻炼,提高全面素质。

四、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学位提升项目”。教育部每年从列入国家有关重点建设工程的高等学校中选择若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作为开展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工作的培养单位,并根据学校重点建设投入情况和学科优势,提出该校承担培养任务的学科、专业和年度招生计划。5年内为高等学校培养上万名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青年骨干教师,提升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学位水平。

2.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资助项目”。设立“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每年支持80名左右在高等学校工作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对每个资助项目的年资助金额一般为5至15万元,资助期为五年,由教育部和高等学校按1:1比例配套支持。具体资助金额按申请项目的性质、申请资助金额预算和专项资金资助能力确定。

3.继续实施“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设立“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通过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等方式,支持更多的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到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每年资助1000人左右,资助金额平均为4万元/人。资助对象为在国外留学三年以上并在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内获博士学位后在外留学一年以上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4.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鼓励并积极推进高等学校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强强合作和强项合作,加大力度选派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教育部通过“访问学者”、“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等项目以及各类国际合作项目,每年资助5000名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访问学者研究、博士后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其中,1000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1000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和学校按1:1配套资助;3000人以国家留学基金的名义派出并提供旅费,学校提供其他费用或争取对方免费。

5.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设立“高等学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资金”。在学校申报基础上,遴选国内重点高等学校的重点科研基地、优势学科、专业接收国内其他高等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做访问学者。通过个人申请、单位推荐、教育部宏观调控的方式,每年选拔1000名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重点高等学校参与科研工作,跟踪学术前沿。

6.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以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各区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举办“学科前沿和专业知识高级研讨班”。每年培训教师2000人。

以名师巡讲和精品课程推广使用为主,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学会的作用,开展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教师培训(讲习)班;围绕“两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举办“两课”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每年培训2000人。

五、附则

篇9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05-01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案

C#.net课程内容以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为主,重点介绍.net平台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Visual 集成开发工具编写Windows Form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其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是数据结构(C#描述)、、网络编程的前导课程,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基础。把握程序设计方法和思路,奠定学生的可视化编程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的支撑。推进和实施“.net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材,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

课程建设小组在学校和计算机学院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在课程建设上坚持改革、发展和创新的方针,以突出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够用性、操作性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为核心,对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实验、教学管理等作了重点建设,完成了规定的内容和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课程建设的时间分为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009.9~2010.9制定培养方案、拟定课程大纲。制作ppt课件及实验指导书第一版,完成教材讲义修订、发表相关论文、申报科研教改项目,开发配套软件,落实实践基地,组织学生竞赛,申报.net专业实验室。

第二阶段:2010.9~2011.9完成教材讲义、课件ppt及实验指导书第二版,开展教学研究,发表相关论文,推广配套软件应用,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其中EI收录10余篇),申报科研教改项目,出版教材二部。相关资源挂实验室服务器供ftp下载。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

3.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

4.教材建设。

三、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有完整的学习资源库,并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出版了相应教材和自编了配套的实验实践指导书。

2.有配套的.net课程专业机房――微软实验实训室,既是学生上机实验实践的场所,也是中山市.net软件开发的重要平台。

3.有专业的实践基地。通过与中山市知名企业合作,签定了长期的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4.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思想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站在如何应用.net作为工具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在授课的过程中,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思想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剖析,从而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思想。

5.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我们通过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于本课程我们配有相应的上机训练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所有的实践环节都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学生通过亲自上机对问题进行分析、设计、编码、调试,最终设计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从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6.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标进行教学。知识是载体,传授科学精神、治学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根本,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采用互动式教学以及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研讨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目前,国内高校该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比较偏重于计算机编程语言或完全是编程语言的教学。教学模式也一般是传统的模式,即十分注重某种编程语言基本语句、语法和一些细节的介绍。这样,该类课程基本上是以高级语言自身的体系为脉络展开教学的。由于教学不是站在如何应用计算机工具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就没有把逻辑与编程解题思路放在主体地位,也就没有很好讲解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结果导致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上机解题能力训练不够,更谈不上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科研探索了。于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内容枯燥难学,学过之后又不能用之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信息领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仅仅掌握几门编程语言是不够的。他们重要的是在开始大学学习时就要努力锻炼去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思想和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具备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眼光。这样,就不单单是要学习编程语言本身,而是要开阔思想,打好了一个思维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学习各种编程语言工具课就有实际意义了,也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并能把编程语言作为有利工具来实现自己的算法、解决问题。同时,也使自己在后续课程学习乃至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活动中后劲十足。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完全基于上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建设主要实际效果

1.出版的二部教材《C#大学基础教程》、《软件工程技术及应用》,目前已在全国高校使用。

2.在全国公开刊物发表较高水平论文二十多篇,其中EI收录十余篇。

3.配套的软件《面向对象设计在线评测系统》已在校内应用,最高峰时同一天有1500多人次提交评测结果。

4.团队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26人次(包括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省级奖37人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五、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net课程教学团队”经过几年的建设,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学效果反应良好,学生评教结果全为优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同行认可。但课程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完善的地方很多,目前,本课程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整改措施:

1.师资队伍的建设;

2.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

3.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

篇10

SWOT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某一行业或部门本身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的分析,借以确定环境资源、战略能力和产业发展战略等程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将此理论运用到天津高等教育的研究中来,通过确定天津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天津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这对于制定天津高等教育在环渤海区域中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优势(S)分析

1.区位优势

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中心,距北京仅120公里,对内腹地辽阔,辐射东北、华北、西北13省区。对外面向东北亚,是中国北方对内对外开放城市两个扇面的轴心,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巨大。

2.政策优势

天津教育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总体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创新型城市、和谐天津建设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教育发展带来的实惠。据《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研究结果显示,天津教育继续保持全国第3位。

有了政策支持,天津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向深层次拓展。到2006年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实现在建施工面积210万平方米,竣工各类校舍100余万平方米。天津师大、理工大学和工业大学新校区一期建设工程基本完成,4万余名学生已入住新校区。天大、南大联合研究大厦已经竣工。商学院、农学院、财经大学和音乐学院扩建工程相继投入使用。

3.科技优势

天津市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库和应用系统的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三大优势,加快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同时,天津市依托高校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在滨海新区创建了一批高水平、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并研发了多项滨海新区建设亟需的重点项目和实用技术。天津工业大学在新区建成中空纤维膜产业化基地,南开大学在新区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生物芯片研发基地,科技大学的“食品营养与安全”实验室、南开大学的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转化项目也相继落户滨海新区。设在滨海新区的天津大学科教园,还参与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电动汽车的研发。

4.学科优势

2006年,天津市遴选出94个市级重点学科和7个重点发展学科。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6个。高校有277个科研项目获得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市属高校入选71个项目,获资助经费1713.7万元。3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入选论文总数已达到23篇。

5.人才优势

作为直辖市,天津在全国50个城市的人才要素指数排位名列前10位,其人才获得的便利性、专业技术人员及人才培训和引进等方面的优势较强。天津拥有各类大专院校37所,科研院所15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级和部级技术检测中心27个,科学工程院院士23人。在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使天津具有一批全国一流的科学技术研究人才。

二、劣势(W)分析

1.单一的带有应试倾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转变。与国外相比,我们的学生学习成绩很

好,但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竞争意识和社会交往等环节上有较大缺欠。服务贸易的竞争,要求我们能够培养出具有多种能力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这对传统的应试倾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严峻挑战。

2.国外研发机构和跨国公司独立或合作在天津市设立的研发机构的数量很少,天津市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走出去利用海外研发资源的情况更少。整合、吸纳国内外科技力量与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机会(O)分析

1.对外开放格局迫切要求天津高等教育自身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市场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的流动加快,给天津实际参与教育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在更高层次、更广阔领域带来了发展空间和有利机遇,也给天津高等教育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带来了挑战。能否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资本是天津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用人市场会引导和迫使学校加强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加速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否则学校就失去市场竞争能力。

2.建设滨海新区,构建环渤海经济引擎。滨海新区有外商看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年吞吐量过亿吨的国际港口;有国际物流畅通的保税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货运机场;有即将崛起的滨海高新区;有统一配套、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有大面积待开发的土地资源。未来几年,滨海新区将积极促进科技产业升级,加速建立以电子通讯、生物制药、石油开采、冶金化工与港口物流为支柱的合理产业结构,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经济的龙头,与上海浦东形成南北呼应之势的经济新区。天津高等教育可以利用这一机遇,加大高校与滨海新区科技企业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使高校的科研成果在滨海新区有效地进行转化。

四、挑战(T)分析

1.兄弟省市发展强劲,对天津高等教育提出有力挑战。首都北京是全国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的中心,经济发展潜力也极大,在很大程度上与天津存在资源竞争、重复投资的现象,亟待进一步的经济整合;辽中南的沈阳、大连,山东半岛的济南、烟台、青岛,城市更是资源丰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扎实,在环渤海区域中,各方面都是天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篇11

"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启动以后,示范性中职学校的建设成绩有目共睹,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明显增强或提升,对其他中职学校确实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经过"项目式"的建设之后,示范性中职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进入"后示范"时期。"后示范"时期中职教育有哪些发展瓶颈?学校如何才能更加有所作为?如何服务地方经济?这些是示范性中职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中职教育吸引力问题

1.社会环境与制度建设不足。与十年前相比,中职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地建立健全,中职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也大有改观,但是不可否认,与相对成熟的本科教育相比,中职教育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地位低、待遇差,稳定职业的门槛提高,一些行业的就业准入制没有得到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中职教育成为"终结教育"(断头教育),经费投入不够,招生批次与生源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3.中职学校自身发展不力。中职学校自身发展不足、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专业结构失调,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不尽合理;专业特色不明显,缺乏专业特色和个性,难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师资的科研和实践能力整体不强,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诸多、成效不佳;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企业无积极性,专业建设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责权利不清晰等。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后示范"时期,中职教育要突破发展瓶颈,非一日之功,也非学校或政府单方面就能解决的。政府、学校应该协同行动,共同解决,各自要定好位,发挥好各自应有的功能。

二、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1.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制定职业规范和标准,营造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环境。

2.促进校企合作。政府应该在促进校企合作上有更大的作为。通过出台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和学校合作,把校企合作看作企业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

3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从而丰富中职教育发展的资源。职业教育投入大,设备应主要由政府来投入,这个问题在江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与要求相比还有差距。

三、国家示范中职学校在"后示范"时期的功能定位

作为中职学校,尤其是国家示范中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学各方面的品质。重点要做好以下四项工程:

1.专业品牌建设工程。通过扬优、扶新、集群,全面实施五项措施,促进学校专业品牌建设。一是使专业与产业相对接。成立"政行企校"合作联盟,提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行业、企业成员的比例,定期召开专业与产业对接专题研讨会,对学学的专业建设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使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相融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融通,从而促进专业与产业有效对接、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驱互动。二是品牌特色专业打造。为成功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特色专业,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与发展方向定位,重点打造有良好办学传统、发展空间大、社会有需求的专业,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三是加强专业群建设。学校要在发挥现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示范辐射作用的基础上,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制订专业扶持实施方案,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四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共同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共同教育与管理,为学生打造真实的工作氛围。五是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学校要建立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跟踪与分析机制等相关教学改革创新机制;实行专业导师制;设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优化"导教相融、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2.卓越团队建设工程。教学团队的质量是示范学校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中职学校的关键。在"后示范"建设时期,学学要依据师资队伍建设"培、引、聘、访、研、考"的方针,通过实施卓越师资建设、教师进修和培训制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协同创新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等,切实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突破教学团队建设的瓶颈。一是加强卓越师资建设。学校要加大投入,加强教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科研领军人才。二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调查和研究,系统制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科学设计教师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充分提高教师进修培训的积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学校通过开展科研协同创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项目资源、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为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支持。四是促进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定期输送专业教师以访问工程师的身份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企业最新技术,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为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条件。学学通过卓越团队建设工程,构建一个普通教师"双师"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的进阶式发展路径,形成有利于促进中职学校教师发展的有效机制,为"后示范"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3.校企合作推进工程。在示范性建设期间,学学虽然已经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还没有像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等人才培养模式一样具有国际影响力,因此,与中国经济发展相结合,探索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后示范"建设中必须努力追求的目标。第一,要创新校企合作体制。利用示范建设期形成的优势和基础,搭建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效互动的平台,建好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园/科技园,成立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高管和学学领导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理事会。办好双主体学学,建立"共建、共享、共赢"的校企合作新体制。第二,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学学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协作机制,建立合作企业对学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评价机制,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联合编写教材、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共建教学"双栖"团队、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成立"政行企校"四方组成的行业型/产业链型的职教集团。职教集团要充分实现技术、设备等各种资源的分享,形成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研究出有影响的科研项目,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总之,示范性中职学校在"后示范"时期,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同时,应着力于提高自身吸引力,提升内涵,打造品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并构建具有特色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互驱互动。

参考文献:

[1]谢巧.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之思考[D].宁夏大学,2015.

[2 ]李如岚 刘良军. 中职后示范校建设探讨. 广西教育 2015.6

篇1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高校之间竞争的加剧,每所高校都想从各个方面努力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及办学层次,以此奠定在高校中的地位。对于国内重点大学而言,其综合办学水平和实力都领先于一般普通高校,因而不存在生存问题;而不少一般普通院校为了生存走上盲目求大、求全“趋同化”的发展道路。这一现状也直接影响着作为高校发展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早在2O世纪30年代。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提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至理名言,它昭示着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图书馆如何建设才能走出“百家皆有我也有,百家皆无我也无”的局面,这一问题已成为当今图书馆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1高校图书馆实施特色建设的必要性

1.1完善学校办学水平及提高图书馆的声誉

从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现状看,大多数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基本相同,即“百家皆有我也有,百家皆无我也无”。趋同化的馆藏资源难以吸引高校广大读者,特别是从事科研的教师队伍。作为高校发展三大支柱的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应当是其支持学校办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应以本校的学科专业特点来确定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藏书体系。建设应着重在“特色”二字上下工夫,即根据本学校的专业特色收藏图书,以提高资源的共享效果,力争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具有特色权威性,使其他院校无法替代,以此提升学校的品牌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馆藏的价值。提高图书馆的声誉。

1.2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得以合理利用

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图书馆将由各个特色馆藏组成,而衡量图书馆的标准不再是看馆藏多少,更重要的是看为用户提供了多少有使用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各高校图书馆应搞好各自的特色建设。特色建设能够弥补资源建设中的缺漏,最终形成整体优势与合力。特色馆藏最终不仅要满足校内用户的需求,同时还要通过对外开放服务,满足其他院校及社会渎者对特色馆藏的需要,使资源达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从而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1.3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信息时代,资源获取的多元化趋势使得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以及服务水平都提…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如不及时更新,没有自身的特色,相互重复,那么其生存就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发展就更无从谈起。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重新定位,科学地选择今后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只有搞好特色建设,突出自身个性化的优势,凝练特色学科方向、汇聚特色建设的学科队伍、推进特色建设发展、构造富有特色的图书馆文化和品牌竞争力,才能在学校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2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基本路径

2.1强化特色意识

高校图书馆的各级领导要把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统筹规划之中,这样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图书馆的特色工程建设,保障文献资源购置经费能够合理有效地分配到特色文献上。强化特色意识,就是树立个性化服务理念。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需要的就是改变传统服务方式,以知识服务来满足各类读者对知识的更高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真正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2.2整合资源及确定特色建设的范围

根据学校的专业学科强项,建设具有特色的图书馆馆藏。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上存在两种模式,即数量型模式和质量型模式。图书馆不能只走数量型的发展道路,重藏轻用,追求藏书数量,要做到质量和数量的有效结合,既要具备一定的藏书量和规模,更要重视藏书建设的质量。任何一所图书馆都不可能将所有的文献收藏齐全。因此,图书馆需要整合信息内容和技术,需要研究学校广大师生的层次机构、学科结构和科研状况,以此确定馆藏资源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和载体结构,确定馆藏重点建设的范嗣;同时,还要发展特色化建设.既要考虑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还要考虑将来为其他林业院校资源共享提供服务。

2.3强化特色服务能力的提升

图书馆开发特色资源,其重点是强化特色服务。采访人员是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的一个关键落脚点,其知识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质量的优劣。采访人员在资源存储和提供服务上,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的资源建设特色。这就要求采访人员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兼具计算机、外语等相关专业知识。另外,为了加强特色建设,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强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学科馆员应由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熟悉图书馆馆藏结构和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手段、较强文献组织加工能力的网书馆々门人员担任,在学科专业与图书馆问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满足对口学科研究人员的文献需求,提高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文献支持能力。

3图书馆特色建设的运作模式

为存本校及高校罔书馆发展巾占有一席之地,已具规模的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在成为黑龙汀省著名罔书馆之际,义开展了特色建没,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3.1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特色建设的基本原则

多年来,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紧紧用绕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彤成“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渎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人义关怀的服务特征、渎者满意的服务日标”的特色建馆指导思想,在人力资源、文献资源等方面的建设上走fH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1)坚持以特色建设为中心与教学科研相协’周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罔书馆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特色建设这个中心,即以“特色牵动、载体拉动、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原则来扎实稳妥地推进义献资源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学科体系、文化体系等方面的建设。特色建设遵循与教学科研相协渊的原则,突出学科性,以建设促发展,以有为促有位。

(2)坚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原则。以人为本是新时期依照科学发展观对渎者至上原则的延伸。该原则体现}}I图书馆服务的人义本质及罔书馆的人义精神,它也是我馆多年来工作(全天候一站式服务)的一大亮点,这仍是今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3)坚持科学性与整体性、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科学定位尤为重要。按照学校和我馆的发展战略,通盘考虑各种文献、人力等资源的建设问题,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一些优势学科(如林学、野生动物学等)已形成一定的资源,在其领域已显示独特的优势。要使之保持连贯性,将科学性与整体性、连贯性相结合,科学地配置。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图书馆的各项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全体馆员是罔书馆组织之本。只有广大馆员共同参与,承担起应负的责任,才能实现图书馆的发展战略。

3.2图书馆特色建设的主要奋斗目标

坚持以“建设东北林业特色图书馆”为工作主线,重点建设“三大T程”。即:以特色资源建设工程为核心、以特色服务建设T程为主导、以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为亮点,全面推进图书馆资源、队伍、学科、管理、基础设施、2l1工程等工作的展开,努力将罔书馆建设成为传播文化的阵地、知识更新的源泉、传承文明的摇篮、人才培养的沃土、东林义明的窗口及特色建设的标志。

3-3特色建设实现的具体保障措施

(1)找准定位,科学规划特色资源建设工程。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遵循“在巩固巾发展、在探索巾创新、在开拓巾突破、在捌研巾求实、在规范中提高”的原则.从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资源两方面人手。主要包括:一是合理配置々业义献与公共基础文献的比例、巾文文献与外文义献的比例,重点保障擘业文献的连续性和品种的完整性。二是以纸质文献、中文义献为主,保障基础性义献和素质教育义献的需求。专业研究性图书种类力求齐全,复木量较少;基础和素质教育罔书力求经典和权威,复本量较大;以电子文献、外义义献重点保障业性文献的需求。三是书以纸质为主,电子书适当补充纸质种类和复本的不足,定期通过义献借阑率统计、数据库使州统计、渎者定性评价、义献定量分析等进行订购评价,适时调整采购方向。充分做好灰色义献的调查研究、收集与开发丁作。同时,搞好与各系资料室的对接,做到义献资源共建共享:四是专业类期刊以电子版为主,同时保证印刷版期刊的特色和品种。五是多媒体资源在满足素质教育和基础性教育的前提下,按需购置々业文献六是多渠道采集、研究和开发特种文献资源:擘利义献、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技术标准、学位论义、政府版物、产品样本、技术档案等。七是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种类要齐全,将数据库内容重复性降至最低,于々业研究需要的数据库类型以一次义献为主、二次文献为辅,保证重点学科覆盖面,兼颐非重点学科。川于素质教育需要可以选择视频库、电子冈书等其他类型数据库。

(2)突出重点、科学管理特色服务建设丁程。存特色服务建设方面,罔书馆现有博十、硕十研究生44名.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16名,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擘业背景的人员占总数的20%以上。根据人力资源现状,展开个性化服务,开拓服务项目,完善服务体系使我馆在服务上能够上层次。使之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标杆。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图书馆要采取引进和培训、定向培养与实践锻炼、请进来与送fIJ去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业务精通、技术精湛、勇于创新和结构合理的高素质々业技术队伍。二是充分发挥我馆人力资源优势,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川的良好氛嗣,形成团队展开特色服务。三是改善服务手段,探索和开通VIP推送服务,确定VIP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四是基于VIP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研究用户的科研方向及各自不同的信息需求,做到事前采取分析制,事后采取总结制,通过网书推荐、学科发展动态研究、相关信息推送、集成化信息过滤等形式,为VIP服务对象提供点对面、点对点全方位、深入细致的特色服务,力争通过此项服务使我馆在学校确立有为、达到有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