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8: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物科普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物科普论文

篇1

一、学习贯彻科普法,努力开展各种环境科普活动。学会办公室、市环境宣教中心、市环保监测站等单位会员多次参加区、市组织的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月活动,宣传、印发环境科普知识宣传材料。

1、5月份,在全市开展的“生态·科学”科普活动月中,组织会员参加了全市在县的启动仪式和科普宣传,印发环境科普材料,挂宣传板报。接着到宾阳县进行“生态·科学”宣传。

2、参与市科协举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普报告会。

3、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中,全市数百名会员在环保行政部门领导带领下积极参加宣传世界环境日主题和节能减排科普知道,印发科普材料20万份,组织节能减排板报100多块进社区展览,有效地提高市民的环保科普知识。

4、7月25日,以市环保监测站会员为主的20多名会员参加了赵其国院士的专题学术报告会。

二、开展环境科技征文活动,繁荣环境学术园地。今年以来,组织本学会会员结合环保工作拟写学术论文外,3月19日,还与市环境学会、绿世纪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市甘蔗学会等学会联合开展《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征集学术论文。把征集学术论文工作扩大开来,使征集面有市扩大到市和糖业集团、大学和区外有关单位。论文作者有大学教授,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环保系统科技人员等,论文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全年共征集环境科学学会论文60多篇。

四、组织评选优学术秀论文、激励会员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在参加征文,学术交流后,论文作者还有一个希望,就是想知道自己的学术论文是否有一个评价,有个好的收获。为此,在市科协的关心下,本学会牵头邀请专家对《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的论文进行评选,经过申报—评选—公示—审查等程序,评出一等奖优秀论文二篇、二等奖优秀论文6篇、三等奖优秀论文10篇等优秀论文共十八篇;并报送市科协审定、发文通报表彰,发给证书,以资鼓励。计有30多名会员获奖。另外,编印《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论文集500本;出刊《环境科学》1期3000册;60多篇。

六、办科技实事,认真落实环保科学技术研究,并应用到生产。

1、《电镀》科研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资料收集整理、电镀废水综合治理小试、电镀集中园区选址研究等。年底将完成全部研究工作,报请验收。边研究、边将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现市电镀集中区筹建工作已在区五合工业区起动,取得实际应用成果。

2、积极推广落实《论坛》会上宣读交流推广的腐植酸新技术,综合利用榨糖滤泥和废糖蜜。经过介绍、宣传,上林县接受了这项新技术。济世兴农腐植酸肥业有限公司在上林县白圩镇投资1000多万建设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半年,今年底将投入生产。使《论坛》会推广的新技术在我市开花结果。

3、开展卷烟厂《节能减排》课题研究,已进行结题。

4、7月24日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学习培训班。全市有关企业,县、区、市环保行政执法人员共150多人参加培训。

七、学会自身建设工作。在上级的关心下,在各理事、各会员共同努力下,学会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

1、召开理事会两次,分别于3月4日和6月23日各召开一次研究学会有关工作和进行学术交流。

篇2

举办广西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学术年会上,南宁市科协邀请了东盟工程科技院两位院士、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研究员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作特邀报告,并向全市广泛征集论文,评选出优秀论文结集出版;年会还安排海外专家到本地企业走访,突出年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共吸引了11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交流发言30多人次,评出优秀论文39篇。

广泛推广宣传萃智理论创新方法。在广西南宁市科协的积极引导下,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在全区率先导入创新方法,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甘蔗收割机等系列农机新产品,并获得6项发明专利。研发的甘蔗机械产品填补了全国甘蔗机械产品的空白,被列为国家萃智理论成功案例;联合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举办萃智理论创新方法讲座,园区企业技术主管和技术人员100多人参与学习;联合广西科协在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举办“萃智理论创新方法”研讨会。

开展乡土人才科技培训。广西南宁市科协邀请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陈明才传授马铃薯冬季种植管理技术及相关产品营销信息,广西田园生化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研发经理介绍了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新技术及新产品。来自各县区农技协负责人及协会会员、乡土人才约100人参加培训。

搭建人才“评价平台”帮助人才脱颖而出

开展市青年科技奖评选,通过评比鼓励造就一批进入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评比。2012年全市共开展“讲、比”活动企事业单位42家,参与活动的科技工作者1.8万人次,活动立项510项,收到合理化建议1210条;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奖补,经评审,3个农技协,1个科普示范基地,2个科普带头人获2012年度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搭建人才“展示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

建成广西南宁市第二家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国工程院吴孔明院士、袁慧珠等五名专家成为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进站院士专家,与企业进行“高工效农药及施用技术”合作。

支持一批创新意识强、示范效应好的学会项目开展。经评审,广西南宁市科协共支持市作物学会、市中医学会等开展的《籼型三系超级杂交稻新品种特优582试验示范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等31个项目。

篇3

1城市湿地公园

1.1定义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湿地公园并非普通的自然保留地的概念,其发展形势更多是立足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形成城市的生态服务片区。[1]

1.2类型

我国的湿地公园主要有国家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类型。(表1)

2湿地公园的生态学意义

2.1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较高,是遗传的基因库以及生物演替的温床。许多的自然湿地为多种珍稀的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适宜的生存场所,特别是为水禽提供了其生存、栖息以及迁徙、越冬和繁殖的必要的场所。[2]同时,自然湿地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野生生物良好的环境下生存和繁衍而不受人类行为的干扰。

2.2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与气候

由于湿地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可以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湿地环境中,微生物的活动相对较弱,土壤对于二氧化碳的吸引和释放活动进行的十分缓慢,因而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固碳的作用。[3]尤其是临近城市的湿地公园,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减缓热岛效应等功能。

2.3滞留有害物质,净化水体

由于许多自然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都具有吸收以及转化有害物质的功能,因此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的功能。这些湿地植物以及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的合成与分解等可以把人类排入自然界的有毒有害的物质转化成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如致癌的重金属以及化工原料等,经湿地吸收和转化后,湿地的水体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湿地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方面功能强大,也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4]

2.4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湿地地区大多是地势较低洼并且与河流相连接的地带,所以是天然的良好的调节洪水的场所。在湿地被淤积后,这些功能会有所缺失。据科学研究表明,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与湿地的破坏有密切关系。近几年的洪水流量远远低于几十年前的洪水流量,但是却出现了比以往更高的水位以及更大的威胁。出现这种情况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湿地被大量围垦侵占,导致湿地的蓄洪功能急剧退化等。[5]除此以外,森林资源大量被破坏、城市区域封闭地面过多导致的蓄水功能大大退化、单一的水泥的护岸等等错误的水利工程使城市河道下渗功能改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以眼镜湖湿地公园为例

3.1项目背景概述

3.1.1区位分析

眼镜湖湿地位于牙克石市市区西部,位于兴安街的南北两侧,城市西入口位置。北区湿地面积较小,面积约为76公顷;南区湿地面积较大,约为183公顷。

3.1.2周边现状分析

眼镜湖湿地两部分湿地中间地区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研究院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西部为居住区,以低层建筑为主,南部湿地东北角为牙克石市交通警察大队,南部为棚户区。湿地现状中土壤基质为泥炭土,现状植物群落以湿生灌木及草本为主,地形平缓,现状地形最高处与最低处高差在3米以内,湿地范围内有少量动水,水源地为现状地形中南部水体。

3.2对眼镜湖湿地公园的定位

眼镜湖南区湿地位于城市西入口的关键位置,既城市居住区相邻,又紧邻城市主路之一的兴安街,规划面积约为183公顷,结合城市的现状、市民的需求、位置的远近与城市的发展,得出结论需重点打造眼镜湖南区湿地,将此处湿地打造成既可代表城市形象,又可为城市市民休闲度假提供良好去处的综合性城市湿地公园。鉴于其城市湿地公园的特色,建议更名为:牙克石城市湿地公园。

综合牙克石城市湿地的整体分析,针对此处湿地的定位为: 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湿地展示于一身的城市湿地公园。

3.3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3.3.1系统保护的原则

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灾害。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持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确保动物的避难场所;避免人工设施的大范围覆盖;确保湿地的透水性,寻求有机物的良性循环。 [6]

保护湿地环境的完整性:保持湿地水域环境和陆域环境的完整性,避免湿地环境的过度分割而造成的环境退化;保护湿地生态的循环体系和缓冲保护地带,避免城市发展对湿地环境的过度干扰。

保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保持湿地水体、生物、矿物等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避免各种资源的贫瘠化,确保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7]

3.3.2合理利用的原则

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

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

合理利用湿地开展科研与科普活动。

3.3.3协调建设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

建筑风格应与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体现地域特征;

公园建设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化材料和工艺;

严格限定湿地公园中各类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规模与位置。

3.4总体规划(图1)

3.4.1交通体系

湿地公园内交通道路分三级,一级路为6米宽,沥青路面。二级路2米宽,以沥青和石料铺装为主。三级路为木栈道,主要为科普观光之用,宽度1.2米-5米。

一级路长度5428米,贯穿全园范围,可以满足通车的要求。二级路长度为4130米,主要满足游览及简单的交通需要。三级路总长度1400米,满足游客的游赏需要,同时以架空的形式达到对环境的最低影响。

3.4.2建筑场地

湿地公园范围内的建筑主要为服务建筑。包括餐饮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科普馆、湿地展廊及管理用房等建筑。其中餐饮中心规划面积为20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为9000平方米,科普馆为四层建筑,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

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场地主要分布在场地的四周,集中分布在各入口处,场地面积可达23000平方米。场地铺装以花岗岩为主,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场地尽量建设在基址土壤条件较好的场地上。

3.4.3水体规划

湿地公园内水体面积为11.3公顷,对水体的改造和建设在现状地形的基础上展开。

场地内的现状地形为四边高中心低,现状高程在653-655间,高差较小,水体塑造所造成的挖方在场地的西部用来进行山体的堆建。水体的设计主要保留了场地内的沼泽湿地,维持了湿地的固有特色。同时建造了湖泊湿地、河流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以满足动植物的生存和为游客提供多元的科普教育素材。

3.5功能分区

湿地公园共分六个大区,分别为入口服务区、科普教育区、娱乐活动区、水源涵养区、湿地保育区及林地保育区。

其中入口服务区包括餐饮中心、科普馆、及游客服务中心。科普教育区包含科普展廊、观鸟塔、DIY花房及微型农田。娱乐活动区包括垂钓区、亲水平台、露营地及活动广场。水源涵养区以保护为主,增重湿地植物,起到水源涵养保护的作用。湿地保育区内地貌以湿地为主,在原有湿地的基础上简单地穿插道路及栈道。林地保育区范围大部分在湿地公园的边缘地带,起到对湿地的防风保护作用。

3.6种植设计

按照湿地类型的不同,展示侧重的不同,在进行植物种植设计时也有不同的侧重。主要对内蒙古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化草甸以及藓类沼泽这四种类型的湿地进行展示。

内蒙古森林沼泽:以木本植物为主,常见有落叶松、冷杉、、水松、水杉、赤柏等。森林郁闭度在0.2以上。

灌丛沼泽:以灌木为主,常见有桦、柳、绣线菊、箭竹、岗松、杜香、杜鹃等。植物覆盖度不小于30%。

沼泽和草甸:包括河湖滩地。因季节性和临时性积水而引起的沼泽化湿地。

藓类沼泽:以藓类植物为主。覆盖度可达到100%。有的形成藓丘,伴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

4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建造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城市发展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在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共存模式,使环境处于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之中。

此次规划将眼镜湖公园打造成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湿地展示于一身的城市湿地公园。以简单的道路体系引导游人,在湿地公园内部进行“合理且友好”地游赏。在满足游人休闲娱乐的同时进行一定的科普展示,同时也扩大了对牙克石市自身的宣传。因此眼镜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提升牙克石市的整体形象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建宁.城市湿地公园:概念与规划[J].建设科技,009(3):57 -59.

[2]张颖,刘芳.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保护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40 - 144.

[3] 赵学敏, 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 [M]林业出版社,2005.120-123

[4]刘朝望.石田生态保护规划理念的实践——以重庆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规划为例[期刊论文]-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2010(6)

篇4

一、基本情况

生物教研组能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按此计划正常开展各项工作,在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益、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把生物组的发展同学校的发展进一步紧密联系起来,发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了我校的生物教学质量,营造了良好的组风。

二、工作特色

1、集体荣誉感强,坚决服从学校安排,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并保质保量完成了学校交付的各项工作。

2、加大了教研力度,营造了学习氛围,加强了教学实践和探索,转变了教学观念,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生物科教学质量。尤其是八年级生物科教学工作能抓早抓实,成绩居县公立学校首位;七年级深入开展了有效课堂建设。

3、不断加强科研意识,以科研促教研,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做好教改课题工作。通过努力,《基于强化重要概念教学的初中生物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的县教改课题,得以顺利实施,并进入结题验收阶段。老师们还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踊跃投稿。

4、积极探索生物竞赛的辅导模式,积极指导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加强科普工作,创建了本组特色。其中曾德添、谢礼云、黄益宏师指导的《e站科普,我们在行动》的科技实践项目,荣获市一等奖,并被选送参加省赛。

三、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通过学校例会、教研组和备课组会议等渠道,加强校本培训,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加强科研意识,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本组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互帮互学,总结提高。按学校要求通过实践周等方式,进行“同课异构”,加强集体备课,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相互听课、评课,及时总结交流,同时积极向CN级刊物投稿,积极向学校《三中论文集》多投稿投好稿。

3、加强管理,注重落实。加强对本组成员的教学常规的检查落实,过好预习关、课堂关和复习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勇于开拓,勇创特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生物竞赛的辅导模式,创造性地利用校园科普e站培养生物学科素养,积极指导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

5、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及时认真完成月考工作,积极参加片区活动和省微课程比赛及教学技能比赛等各级各类学科评比活动,做好实验室相关工作和学科宣传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学校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6、抓住契机,深化教改。以县教课题结题验收为契机,加强教研教改,深化课题研究,实现成果运用并提升教学质量。

四、存在的不足

篇5

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两个基础年段的各学科、各备课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把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向学生展示各种科学知识形成的不同背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根据本身特点,介绍各个知识的有关科学家,并在学科网站上开辟科学家专栏,让学生可以自己上网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个学科每学期都开展环保教育专题研讨,力争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取得了较突出的效果。

2. 科技类选修课。

高一年原则上每位教师要开设一门校本选修课,高二年的每位教师要开设一门校本选修和一门任意选修。这一学年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爱好分门别类地开设了自己擅长的选修课,其中科技类占了近三分之一。特别是,八个科技小组按照指导教师所处年段,统一按照校本选修的要求来开设,促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更有针对性。

3.科技类研究性学习。

本年高一年、高二年共开设近百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其中科技类课题有近60个,它们大部分是由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特点,作为延伸与拓展,如《三国演义》的研究、《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各种传动装置的研究》、《天象观测》;有的是学生根据自己2008年是奥运年而提出课题,并聘请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如《奥运的文化与发展》、《奥运的商机》;有的是由于自己生活环境变化的原因,加上学校提供的设备,而吸引着一些上进心较强的同学,如《乐高机器人研究》、《晋江市铅污染的调查》、《晋江车祸为何居高不下》,在第四届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我校有三个课题获得市三等奖。在学校第十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上,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的42块研究性学习展板吸引了很多参观学生的眼球;高一年学生林如群三项发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4. 科普讲座

按照教务处与教研室的计划,本学年基础年段的每个学科必须根据学科特点至少开一次讲座,以介绍本学科的前沿研究,而今年由于新分配的教师中有几位具有研究生或双学位学历,借助第十一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平台,据统计本学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等教师开设的讲座得到参与同学的好评,讲座涉及到营养的研究、纳米技术及其发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人类奔月梦想等方面知识,学校还聘请泉州师院戴博士讲解有关南极考察的科学意义。

5. 第十一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每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艺术节,是让各种智能的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也检验这一学年的研究性学习、选修课、各学科兴趣小组、八个科技类活动小组(车模与航模、电脑机器人、电子制作、环保小分队、天文地理、生物考察队、电脑程序设计和网页设计)的教育教学成果。本届校园科艺节是在前几届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学校工作安排,举办的规模较大、活动时间较长、活动项目最多的一届校园科艺节。在3月31日到4月4日的展示期间,共展出小发明、小制作作品近230件(其中物理37件、化学34件、生物85件、劳技19件),科技小论文210篇(其中语文组55、历史组72、政治组48、地理组40),科幻小说63篇,英语科技小报36份,研究性学习展板42块,电脑机器人表演一场,展出学生书画摄影作品108幅(其中毛笔作品8幅、美术作品40幅、硬笔书法作品55幅、摄影作品15幅),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等组还在展示期间举行猜谜、射飞镖、投乒乓球、钓鱼等互动节目各两场。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期间先后举办了高二英语演讲比赛与高一英语晚会各一场,高二年文理科综合知识竞赛两场,理、化、生实验操作比赛五场,数、理、化、生、地、史、政治科普知识讲座七场,专家讲座一场。网络知识竞赛与班级网页制作竞赛各一场、时事政治热点知识竞赛一场、数学竞赛两场,,研究性学习论文答辩两场,学生成长记录袋展示两场,高一年、高二年篮球比赛、高二年体育趣味比赛一场。

6. 校级科研课题。为如期高效地完成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学校教研室组织教研组长对两年来学校校级课题进行结题活动,为完成国家级课题积累一些素材,同时对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给予一定的评价。

成绩显著

由于我校组织的科技兴趣小组、学科类兴趣小组、选修课与研究性学习日常管理到位,教师积极辅导,因此在各级比赛中成绩显著。初步统计在县级以上的比赛中有168人次获奖,其中,有所突破的是高二年王信权等三位学生获得参加全国化学竞赛的复赛资格。杨清海等四位教师在福建省新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五点反思:

1. 假期相关辅导教师的培训:由于科技辅导教师平时都兼课,教学任务较重,学校想利用假期提高他们的辅导水平,但是相关方面的专家比较难聘请。如天文台及金工木工的师资培训。还有各级新课程培训、远程教育对教师真正提高科普方面的技能帮助不理想。

2. 吸引学生的项目还不够丰富,作为科普教育要是能与体验式学习结合在一起,相信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大。

篇6

《昆虫记》里记载了33种昆虫,共有10卷,让我们去了解昆虫世界里的奥妙吧。

第三章石蚕(石蚕蛾的幼虫)。书中的石蚕,巧妙的使用了金蝉脱壳,成功的远离了危险。石蚕身上有一个小鞘,被达尔文称为是它的潜水艇。小鞘也是石蚕必不可少的东西呢。大自然还真是奇妙啊,当我读到这儿,不禁感叹了一声;蜣螂,这个奇妙的生物,带给我无限遐想。蜣螂是一种肥肥的黑色的六只牙齿的昆虫,经常向后推着一个像圆球一样的东西,这圆球不是什么食物,而是它们的工作,就是从土地上收集污物,看来,真是一个热爱环境的“环保工人”啊;蝉,是一种很常见的昆虫,只要有夏天,它的身影就无处不在,这位歌唱家的嗓子可不怎么样,就像在叫嚣着:“热死啦,热死啦!”与蝉一样有名的蟋蟀,它的住所和歌唱的能力不亚于蝉,这也就是蟋蟀的出名原因。车水马龙的大城市中,它独自呆在那些既昏暗又特别寒冷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唱着歌,真是孤独的歌唱家;毛毛虫,是一个让女孩子讨厌的生物,,年轻的女孩儿们见到毛毛虫,就会尖叫起来,尤其是卷心菜毛毛虫。它们的食量惊人,几秒内,几只虫子就把一大片卷心菜叶子给干掉了,不只是这样,那些爱偷懒的毛毛虫吃饱了就睡,若无其事的呼呼大睡;说起毛毛虫,大胆的男孩子喜欢抓它们来玩,但一遇到蜜蜂,就算是男孩子,多少也会露出惧怕的神色。细细的腰,玲珑的身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丝红色的腰带:这就是赤条蜂。赤条蜂的捕食技巧就连科学家都自愧不如啊,多么奇妙的生物啊……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许多昆虫的习性和外貌,更加让我明白的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昆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达尔文这样热爱大自然、热爱昆虫的人的存在,让我充分的了解了昆虫,以前,在我没看这本书时,我对昆虫这个词深感厌恶,的确的,我是一个女孩子,女孩子对于昆虫,大多数流露出来的是皱眉,因为在这些女孩子心目中的昆虫很恶心,我就是其中一个。但是,读完这本书,我爱上了大自然,爱上了这些可爱的昆虫。

篇7

二、活动课的构建原则

为了更好地根据生物活动课特点开展活动,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生物活动课与学科课程内容互补原则。学科课程的载体――教材,虽是根据生物学科知识和逻辑顺序而确定的,但现代生物学知识,尤其是应用领域里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利用生物活动课开放灵活的特点,可帮助学生及时地了解一些生物学新知识。

(二)规定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生物活动课应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理论走向实践。要在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上做文章。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设计和组织活动。当然,限于各方面条件,教师又必须对活动课有必要的指导和规划,对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给出一定的限制。

(三)实效性和因地制宜原则。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渗透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生物学活动课应该充分利用学科课程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所建立的内在联系,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用生物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难题。

(四)自主性和主导性原则。活动课中教师应侧重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挥,精心策划、创造条件。活动过程中和组织指导活动后,教师要适时给予恰当的评价、鼓励,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生物学活动课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活动课应气氛活跃,使学生乐于发表观点和见解。

三、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科技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活动,活动课教学质量以及目标达成率的高低,取决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师计划的制订及相应的教材。我在生物活动课构建原则指导下,经多年实践,结合学科特点,总结出以下活动方式和操作形式。

篇8

“菠萝科学奖”获奖的研究成果大多是有趣、搞笑的,但探索论证的过程是科学的,用充满趣味的科研成果激发好奇心,这也是设立“菠萝科学奖”的初衷。“菠萝科学奖”有五个常规奖项物理学奖、化学奖、医学生物奖、数学奖、心理学奖,还设置了“幻想奖”“发明奖”“菠萝U奖”和“菠萝ME奖”四个专项奖。

最近网络上称“菠萝科学奖”是克隆国外的“搞笑诺贝尔奖”。李瑞宏解释说,这是一种误解,但是,他们在设立之初还是受到了美国“搞笑诺贝尔奖”的启发。

“但相较于美国版的对科学界的讽刺和自嘲,‘菠萝科学奖’的口号却是‘有趣而严肃’‘向好奇心致敬’。中、美版的科学奖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李瑞宏说。

一方面是中国科研论文数量攀升至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却是公众的从前年的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污染”短信谣言、“抢盐”风波,直至热门争议的“孕妇防辐射服是否有效”,这些都反映了中国科普现状的匮乏。

篇9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 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 为更好地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把湿地恢复、 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建成湿地公园是目前较好的处理方式。

1、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目标

1 . 1 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建设湿地公园, 首先就是要保护已有湿地, 维持湿地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其目标是加强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 尽可能地恢复已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

1 . 2 充分体现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价值和科普教育功能。

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景观和文化价值, 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场所, 这也是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区别。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 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 丰富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让参观者在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情况下, 近距离观察野生生物, 并在游憩之余学习更多有关湿地的知识。

2、规划设计的原则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生物生态学、景观学等理论与原理, 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2. 1 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公园建设必须以保护优先, 在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及环境的基础上开展湿地旅游, 达到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 实行可持续发展。

2. 2 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是管理、 规划及合理开发生物资源的基础。生态系统不是静止不变的, 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是维持群落的种类成分永远不变, 而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并体现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具备系统自身反馈和演替的能力。

2. 3 突出生态主题

湿地公园的建设应突出生态主题、“原汁原味”,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体现“自然性”和“古朴性”原则。

2. 4 充分体现湿地的历史文化内涵

湿地是历史、文化的发源地, 包括战场遗址、最早的居民点或人类移居地、 重要历史研究地等, 如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湿地公园的建设, 应突出自身特点, 充分利用和体现湿地的历史与文化, 提升湿地公园的内涵和品位。

2. 5 充分利用场地条件, 经济、 环保

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现有条件, 对区域内的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物种, 按照生物学和景观学的原理合理设计, 以减少工程量, 做到经济、 环保。

2. 6 项目设置以人为本

湿地公园的项目设置应满足不同人群的兴趣和需要, 充分体现人类接触自然、 回归自然的参与式理念。以人为本, 既要考虑湿地公园的管理, 又要方便游客, 满足其需求, 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湿地休闲环境。

3、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3.1湿地生态核

湿地生态核是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 类似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湿地生态核主要由大面积的阔水水域、 浅水滩涂、 生境岛屿等组成。该区域以保护为主, 严格限制游人规模, 开放对象主要为湿地科研工作者及观鸟爱好者。

3.2湿地景观区

湿地景观区是湿地公园展示湿地景观的主要区域之一, 是游人休闲观光的主要场所, 是具有城市公园性质的湿地主题园区, 人为活动集中。通过场馆等人工辅助设施, 向游人展示以淡水湖泊、 河流湿地为主的湿地景观类型。

该区域人为活动集中, 游人活动基本不受限制,体现动感欢乐气氛, 是具有城市公园性质的湿地主题园区。

3. 3 湿地休闲科普区

湿地休闲科普区是游客接受科普教育和休闲的主要场所, 通过园内典型湿地景观的保护或营造, 以及通过标本馆、湿地生态链主题馆、湿地功能展示馆( 区) 等进行湿 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价值演示, 让游客较全面了解、认识湿地, 从而提高人们对湿地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该区域是开放区和生态敏感区间的过渡区域,以开展湿地科普教育为主, 区域内的人为活动应受一定的限制。

3. 4 湿地研究实验区

湿地研究实验区是进行湿地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场所。主要建设内容: 湿地生态研究室、 水( 涉) 禽繁殖场、 生态变化规律观测与研究基地等。该区域以开展湿地实验研究活动为主, 一般游客的活动受到限制。

3. 5 湿地公园服务接待区

服务接待区是公园旅游管理、 接待服务中心, 也可作为国际、 政府、 民间组织开展湿地科技合作、 科技交流、 教 育培训、 科学 研究的基金组 织和活动场所。

3. 6 湿地公园管理机制

湿地公园管理包括自身管理和政府、 社区共同管理。湿地公园建设涉及国土、 环保、 水利、 农业、 林业等多个政府部门和社区, 协调难度大, 在建设过程中易形成管理职责交叉等问题, 需要政府支持, 社区参与, 通力合作, 共同管理。共管是湿地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 建立有序的共管机制是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规划设计注意的事项

开展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首先应对拟建的湿地公园范围进行翔实的本底调查, 如植被、动物、水文、气象、土壤、地质、周围环境、 社会经济、合作条件等,同时注意以下事项:

4.1水是湿地系统中最为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水位、水流、频率等决定湿地土壤、 沉积物和水分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并进一步影响湿地植被、 动物和微生物等。因此, 湿地系统多样性或生境多样性, 首先取决于水情的多样性, 这主要包括水流的急与缓、 水面的阔与窄、 水的深与浅、 水位变幅的大与小, 以及水质的优与劣等, 这是湿地公园规 划设计的核心。要关注公园内水系换水周期和水位变幅的控制, 以及水情变化的季相控制。

4.2同一种湿地景观类型在公园内应相对集中,特别是动、 植物的引种布局等。

4.3对于城市湿地公园, 需要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的, 其建设的步骤或次序应先进行地貌适当改造, 再进行植被的恢复, 最后实施动物的引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生植物没有恢复之前, 对于食

草鱼类的引进要谨慎, 必须确保生物安全, 并按照“食物链”原理进行配置、设计。

4.4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项前沿性工作, 目前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湿地公园规划、 建设的过程中要成立专家咨询组, 充分尊重专家意见,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建设, 尽量避免走弯路。

【结语】

目前, 国内外湿地公园是以保护为主, 兼有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功能, 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 并由小规模向大规模、 单一类型向综合类型的方向发展, 湿地公园建设受社会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由于湿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决定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复杂性, 并且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时间较短,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正处于探索阶段, 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参考资料】

篇10

主管单位:中国总医院

主办单位:中国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5403

国内刊号:11-4786/R

邮发代号:82-40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11

长桥溪是西湖上游四大溪流之一,它发源于莲花峰,为西湖的自然补给水源。长期以来长桥溪流域的村民生活、饭店污水和农业废水都未经处理直接经由溪流排入西湖。针对西湖上游长桥溪流域污、废水对西湖水质的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在西湖上游截淤整治工程中结合景观建水生态修复公园。

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工程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南至丝绸博物馆,北端接国际小水电交流中心,西侧与南山村居民点阔石板路毗邻,东接玉皇山路,占地约4.5公顷。

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等手段,净化长桥溪流域居民生态污水和拦截长桥溪泥沙入西湖的多功能水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地下污水收集廊道将污水收集起来,送入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对收集的污水作初步处理后,又通过地上部分采用的人工湿地系统,利用水生植物的吸附、降解作用再次进行水质净化,最终达到地表水Ⅲ类水体的水质标准后排入西湖。地上部分将水处理工艺与园林造景紧密结合起来,展示了溪水的生态修复流程。园内池岸为自然式护坡,种植各类水生、沼生植物,既可增加景观又可防止水流冲刷泥土。通过木桥、栈道、汀步等自然分隔,有利丰富水景。游人在此不仅能欣赏园林美景,也能了解污水处理和生态净化的全过程,获得观赏、游乐、修学的多重效果。比如说,生态科普可分为图片文字科普及形象实践科普两大类。图片文字科普利用园路边的宣传牌及部分生态建筑亭、廊架等加以展示,让游人认识和了解一些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植物和部分生态科技知识;而形象实践科普则可向游人开放净化水处理系统构筑物,使游人亲眼目睹污水处理的过程,并参与采样、试纸测试等活动。这些亲历性的方式对游人来说充满了吸引力。生态工程、生态科技等方面还有无数象这样可供学习、享受和观瞻的东西,为游人提供生态科技、技术、文化、美学等各方面的旅游资源,让人们从中亲近自然,体会到重返自然的乐趣。使游人初步了解湿地具有的物理净化作用,通过减缓水流,促进沉积物沉降的特性;湿地还具有生物净化作用,通过植物吸收,经化学和生物过程转换,把有机物和某些有毒物质分解或储存起来,在收获湿地生物时以有用的方式从湿地排除有机物和某些有毒物质。湿地中的许多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在它们的组织中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许多植物还含有能与重金属整合的物质,从而参与金属解毒过程。典型的湿地植物如凤眼莲、香蒲和芦苇等都已被成功地用来处理污水。公园绿化设计的重点就是建立一个健康、稳定的水生态植物群落,由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共同组成的一个功能齐备的水生植物小环境。

园区内的水系按照湿地串联系统的原理及要求设计水深和水体形式,由南往北依次为漫滩、跌水、暗管连通、漫滩、景观塘。水系流经自然式水塘通过多级跌水,使水与大气充分接触,曝气、充氧从而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使水更具活力。通过自由水面湿地系统四个塘的自然净化作用,使水体质量在原有基础上能够有一定的提高。漫步于公园之中,游人可亲眼看见水在一步步变清,最后流入西湖,每一步过程都通过宣传牌进行说明,使游人能了解维持生命的水循环系统是如此微妙且环环相扣。除了对水的净化过程进行艺术性展示外,公园里还种植了百余种植物,尽显西湖流域的生物多样性。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用艺术、科学与教育的结合,来唤起人们对水的重视。根据生态的特点,园内建筑小品以供游人休憩的亭、廊为主,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材料以天然石材、木材为主,体现自然质朴、情趣。水面上的曲桥及部分栈道均采用木质材料,充分体现生态特色,乡土风情。游步道为块石、卵石、木板等自然材质,注重环保,体现野趣。

工程完工后,经西湖风景名胜区环保监测站与杭州市环保监测站抽样检测,长桥溪截淤整治工程净化水处理系统出水指标已达到设计要求,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标准。经质量监督部门检查,长桥溪截淤整治工程土建、绿化等工程综合质量等级为优良。工程运行后,长桥溪水生态得到了根本性的修复,入湖水质大为改善,对西湖水质的改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一改长桥溪原来脏乱差的环境,成为一个集生态、观赏、休闲、科普教育和水生态修复示范为一体的新型公园。

公园还将进一步测试园区内众多水生植物的净水能力,并在今后的水系绿化设计中加以推广。虽然公园每天只能处理有限的水量,但它却作为一个实验室、一个范例,让人们看到希望,更是一种激励,西湖的水也将变得更加清澈,形成更为良性的生态循环。

篇12

一、教学科研,成效显著: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这已成为我们教研组教师的共识。本学期,全组老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和落实。平时我们经常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展开讨论,提高认识水平,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外出学习、听课的老师,回来后能热心地向组内其他老师介绍学习内容与经验。每次教研活动有明确主题,讨论交流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获得的经验、取得的成功、经历过的失败,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3月14日,丽水市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培训会在莲都区城北小学召开,来自九个县(市、区)的小学科学教研员和50余位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我组陈建秋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主持短信评课活动。

3月20日—21日,莲都区小学科学(修订版)下册教材培训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区的30余位小学科学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在全组科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我组陈建秋老师作《五年级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专题讲座时,他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和与会老师互动交流等独特的方式吸引了所有老师的目光,使研讨氛围达到。

4月16日,区教研室组织送教下乡活动,我组陈建秋老师到老竹民族学校上了题为《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交流课,整节课一气呵成,学生主动参与,在有效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得到听课老师极高的评价。

5月20日,XX年学年第二学期区小学科学教研组长会议在中山小学后庆校区召开。作为本次会议唯一一个进行经验交流的教研组,陈建秋老师作了《关注科学概念优化教学过程——“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二)》专题讲座。之后,我组叶巧美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她执教《生的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注重在“科学概念”的引领下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形成概念,展示了我校教教育科研的显著成效。

5月27日-28日,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萧山区朝晖小学举行,我组陈建秋老师参加本次会议并作为网络骨干参与主持视频直播和互动评课活动。

6月6日,莲都区小学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刘英小学召开,我组陈建秋老师作了题为《有效记录深化探究》评课讲座,探讨如何关注实验记录,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学生记录描述能力,搭建相互学习和对话的平台。

本学期,组内教师多次参加各类优质课、观摩课,并取得不少荣誉。另外,我们十分注重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有不少论文获奖、交流或者在刊物上发表:

论文标题或荣誉名称

颁奖单位

级别

获奖者

时间

XX年年度优秀版主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分会

省级荣誉

陈建秋

2011.1

优秀指导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荣誉

陈建秋

2011.1

重新确定市学科带头人

丽水市教育局

市级荣誉

陈建秋

2011.1

《科学网络,一路走来……》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二等奖

陈建秋

2011.1

《整体把握 准确定位 实施有效教学》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一等奖

陈建秋

2011.1

“有结构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莲都课改》

区级发表

陈建秋

2011.1

《科学课》伴我成长

会刊《科学课》

国家级发表

陈建秋

2011.2

科学教学博客《不睡觉的兔》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二等奖

陈建秋

2011.2

《五年级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专题讲座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陈建秋

2011.3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送教课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陈建秋

2011.4

《生的生物和熟的生物》优质课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二等奖

叶巧美

2011.4

现场教学设计比赛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三等奖

叶巧美

2011.4

《关注科学概念优化教学过程——“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二)》专题讲座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陈建秋

2011.5

《生的生物和熟的食物》观摩课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叶巧美

2011.5

《有效记录 深化探究》评课讲座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陈建秋

2011.6

二、少儿科普,硕果累累:

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再次警示科普知识的重要性,给青少年最需要的科学知识、观念,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科技知识,掌握一些科技技能,增强科技意识、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挖掘教材中的科技素材,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富于创造性的科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快乐。然后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实验过的科技知识整理成文,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用科学知识、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思想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上个学期,我们组织了校首届科学小论文比赛,并挑选了相对比较优秀48篇小论文篇参加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共有19篇获奖,其中一等奖4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具体名单如下:

论文题目

获奖级别

作者

班级

指导师

“怪异”的水

国家级一等奖

梁逸超

601

朱美珍

厨房卫生

国家级一等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