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8: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环境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网络环境中创新企业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2.1企业管理组织的扁平化
传统的工业社会,企业管理工作的把握在少数人手中,企业投资、企业生产、价格定位、产品开发等企业管理工作都来源于决策层的决策,为了确保信息和管理的顺畅,传统企业必须建立起垂直式的管理和信息结构,形成了企业内部金字塔形式的科层结构与信息传递层次。在网络环境中,共享性和互联性成为主体,企业的生产、经营、运行的信息成为企业员工、管理者和决策层的共享元素,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必须适应这一环境带来的改变,犁平传统的上下结构,扩宽管理的范围和幅度,使企业管理的渠道变得更加顺畅,适应企业和社会信息高效传递的需求,因此,企业管理组织要实现扁平化的管理,在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同时,是企业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具有灵活性。
2.2企业管理工作的网络化
企业管理工作需要体现出网络化特点,在企业内部组织要体现出网络化特点。在扁平化要求下,企业内部管理的层次跨度会逐渐加大信息传递机构减少而执行部门增加推动着企业的内部组织体现出网络化特点;四是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形式要体现出网络化特点。在网络化环境中,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在这些技术应用与普及的基础上企业中的信息传递体现出了网络化与数字化的特点在此背景下,企业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对企业的现状以及发展目标作出了解并且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也能够提高企业信息传递的效率这对提高企业管理应变能力以及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重视对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来体现出企业信息传递的网络化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2.3企业管理的柔性化
传统的企业管理追求效率和质量,导致企业管理必须具有绝对的刚性,这会对企业管理的对象产生影响,造成企业管理双方的抵触和对立,不利于企业管理的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企业管理的柔性化主要指的是企业需要具备参与内外部环境变化并且能够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中存在的不稳定性因素作出及时反应的能力,从而确保企业能够根据对环境变化的判断来调整企业管理工作。在网络化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更加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所以企业通过抓住市场机会以及开展新产品研发来实现成本的降低所以企业这种具备能够不断调整和不断适应能力的柔性化组织结构是网络化环境中对企业管理和组织结构重构方面提出的必然要求。
1、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
在农业经济时代,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非常近,甚至是合一的,他可以制作出非常合乎使用者要求的东西。到了工业经济时代,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成本,形成了规模经济。分工越来越细,环节愈来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远,消费者的需求常常由于过长的生产销售链而不为生产者所知。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社会为克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而作出的努力。但由于科技手段的限制,这种分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却无法完全消除。
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规模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数字化网络改变了一对多的关系和生产者的统治地位,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通过因特网提供的企业与顾客即时双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顾客可以随时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获得基于信息的服务,提出反馈意见,发出订单乃至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产品的设计。这样,企业的产品虽然可能由于顾客的个性化定制而各不相同,但由于网络的作用而仍然享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工业革命而离异,现在却由于网络时代的大规模定制而破镜重圆。融合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制作的优点,大规模定制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产品藉着信息技术,使生产者把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链的末端交到消费者手中,不仅享有更低的成本,而且无比贴近顾客需求。正如亨利·福特首倡大规模生产(MassProduction)并成为其代表一样,戴尔是大规模定制(MassCustomization)的先驱者和典型。
2.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表现为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换。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使得它的产出和就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服务业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经合组织成员国净增的6500万个工作岗位中,95%都是由服务业提供的。网络经济是信息占主导地位的服务型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不同,后者仅限于生产辅助(如交通设施、银行等)和个人服务(如商业零售、家政服务等),而前者共包含4个层面:个人;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通信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服务;信息、教育、卫生、研究和政府部门的服务。这些部门的中心任务是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其中前3个层面在工业社会也有涉及,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正是第4个层面服务的增加。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产品质量和成本方面的竞争转到服务质量上。IBM公司表示,该公司不是在从事电脑制造,而是在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比尔·盖茨认为,今后微软80%的利润将来自产品销售后的各种升级换代和维修咨询等服务,只有20%的利润来自产品销售本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目前的经营额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1/5。而从服务贸易内部的构成来看,保险、银行和通信等业务增长尤快,超过了传统占首要地位的旅游和运输,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了46%。
3、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
虚拟化经营也是一种通过专业化生产提高效率的行为,虚拟化这一崭新的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正在为世界经济提供一个全新的、倍增了的拓展空间。网络经济从两个方面引发了虚拟化经营的出现。首先,国际互联网给虚拟化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可以仅保留最为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如联合、委托、外包等,借助外部的资源力量进行整合来实现。其次,市场情况和竞争方式的新特点,形成了对虚拟化经营的内在需求。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以服务取胜的竞争条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富有弹性的动态组织结构,即需要建立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有如下优势:有利于技术开发,有利于拓展市场,有利于共同筹资,有利于精简机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多元化经营,有利于组建企业集团。
4.从互相竞争到双赢合作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过程中,企业从竞争到合作,从"零利"到"双赢",合作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思路。方式多种多样:兼并、收购、上下游整合、合资、技术转让以及各种各样形式的战略联盟;对象也各色各样:客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以合作代替竞争作为企业经营的新思路,源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商品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物质商品的特性:首先,信息商品具有可重复使用性,信息商品的使用并不像物质商品的使用那样会被消耗掉。其次,信息商品具有不完全排他性。所有物质商品都具有排他性,但你拥有一种信息,不排除他人同时拥有此信息。另外,网络技术为企业实施该战略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条件。通过因特网,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可以应用EDI等信息系统实现彼此的资料互换、信息共享,联合进行产品开发、生产、营销,以及售后服务。
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的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面对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企业营销渠道出现了新的变革趋势。
1、营销渠道的结构性优势日趋突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渠道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对目标市场全方位覆盖、全渠道控制的营销渠道是绝大多数产品取得成功的先决因素。而随着现代零售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厂商的营销渠道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生产商由于能为社会提供稀缺的商品而在渠道内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市场格局的变化使营销渠道系统内权力由生产商转向零售商,零售商逐渐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市场供求发展为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由于零售商处于渠道的最前沿,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市场顾客,因而成为产品流向市场的"守门人"。其次,零售商通过扩张、兼并、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急剧扩张规模,零售商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如1996年美国"R"玩具公司销售的产品占美国玩具市场的20%。零售商实力的日益壮大增强了他们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结构性优势,使厂商在整个价值链系统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再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地区之间销售渠道的差别正日趋减少。超级市场、连锁商店和直复营销等形式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许多巨型零售机构把自己的销售网络扩大到世界各地。零售商业的国际化发展,反过来进一步带动了生产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但伴随而来的是,生产商的国际化也更加依赖渠道网络的国际化。
2.渠道组成结构向扁平化方向转变。传统的销售渠道结构呈金字塔式,存在着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厂家难以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二是多层结构有碍于效率的提高,且臃肿的渠道不利于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三是单项式、多层次的流通使得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反馈;四是厂家的销售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落实。因而,许多企业正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的结构,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则越来越多。
渠道扁平化作为一种销售模式,简化了销售过程,缩减了销售成本,使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但扁平化并非是简单地减少哪一具体销售环节,而是要对原有的供应链进行优化,剔除供应链中没有增值的环节,使供应链向价值链转变。供应链管理最优化将是未来厂商、分销商、电子商务营运商经营成功的关键之一。要做到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客户服务网、互联网五网合一。借助互联网,把产品销售、物流控制、信息沟通、客户管理及意见反馈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分销模式向电子分销模式转化,利用电子商务来解决传统渠道的低效率运作,以求以最短的供应链、最快的反应链、最低的成本来进行运作。
3、营销渠道终端的个性化。针对消费者的产品定制不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没有产品积压,而且个性化的产品价格缺乏弹性,所以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如伊莱克斯冰箱,可以按照消费者的偏好换门板,正是凭着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短短几个月中,市场占有率已进入同类家电行业的前五名。福特汽车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工业化时代大规模、低成本的无差异营销的案例,但是在1999年9月,福特开始发起网上计划,消费者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零部件、车型、可信赖的分销商和保险服务等,瞬间就可以完成个性化的定购。相反,看不见消费者差异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将难以生存。
4.新型营销渠道的拓展与延伸。网络经济推动了渠道的变革,因特网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由数以万计的计算机主机和光纤、电话线连接起来的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进行测览商品、订货、付款、交货、广告、市场调查等一系列的商务活动。这种新型渠道的突出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透明度。供求双方同时在网上进行交易,节省了中间环节的成本,供求信息能够及时获得沟通,对双方都具有较大吸引力。
5.注重渠道成员的客户关系管理。由于争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要大大高于保持老顾客的成本,所以建立同顾客之间的联系,并管理这些事关顾客和公司利益的关系就显的尤为重要。关系营销的中心就是顾客品牌的忠诚。据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顾客的忠诚度提高5%,企业的利润就增加25%。经济全球化时代,网络的运用更加普遍,通过开发数据库软件,可以建立起目标客户群的档案.针对具体目标客户的特点进行"一对一"营销。如亚马逊的网上书店,就是以低成本建立了庞大的客户数据库,利用顾客以前购物的信息,巧妙的提醒顾客去浏览可能会引发兴趣的其他书籍等。今天的营销方法不再是强加信息给顾客,而是试图吸引消费者的兴趣,获得他们的许可,然后同他们开展产品的对话: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通过实行一种"许可营销"来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全球一体化、需求多样化、消费个性化的市场了。因此,对中国企业的营销渠道进行适当的改进,必将更加有利于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
1、政府的信息网络建设。政府要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改进贸易实务的运作方式,使电子商务进入贸易的各个流通环节。首先,可以运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改进通关流程,进出口企业与海关计算机联网,通过网络数据的传输进行申报、审核、复核、下达指令等,加快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其次,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改进物流系统,使运输、仓储信息、交通联合起来,实现运输革命。最后,使电子方式进入国际贸易的支付环节,从而单证的审核、付款、交付都可以通过网络银行得以实现,使跨国经营企业的营销渠填更加快捷、流畅。
2.企业的供应链再造。供应链再造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会出现一种由不同层次的供应商组成的供应等级结构,供应范围不仅涉及原料,而且涉及零部件甚至整个生产系统。一方面企业要精心挑选供应商,通过收购、战略联盟、合资等方式与供应商形成紧密的关系,使供应链变得合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只控制核心能力,而将非核心能力的业务虚拟化,外包给专门的供应商,即对其业务流程和服务进行区域和全球的整合。21世纪,已经进入了快速反应的供应链阶段,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与合伙者形成物流、信息流的无缝连接,通过对供应商的培训整合他们的能力,以达到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快速反应。如戴尔公司通过互联网与几百个供应商相连,每隔两个小时经因特网向仓库发出部件需要通知,从定单的下达到电脑部件的个性化组装,再到消费者收到电脑往往在一周之内。因此国内企业可以适当的参照他们的运作方式,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一些标准化的大件出口商品,可以实行根据顾客的不同要求定制化的生产方式。
3、建立扁平化的渠道结构。渠道扁平化作为潮流,是市场规则使然,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环节,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同时给渠道合作伙伴盈利空间,是当代企业渠道建设和发展的方向。IBM公司面对经销商的直销计划和电子化支持的渠道策略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也使得IBM渠道更加扁平化。分销渠道扁平化,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这应是今后我国企业分销渠道建设的共同追求。
4.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业竞争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只有与当地的合作企业建立起长期可依赖的关系,采取"双赢"战略,才能借助合作伙伴的渠道赢得市场地位。日本的三菱集团与德国奔驰公司在汽车、宇航、集成电路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得以在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之前就进入欧洲。作为回报,三菱集团帮助奔驰公司在日本建立起了销售网,双方各有所取。与当地企业合作,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市场占有,更要为对方提供广阔的赢利空间。如可口可乐在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只提供可乐原液,除此一不投资,二不出人,三不分利,但却对当地可乐企业的建设、生产和销售、宣传广告和职工福利等提供一切的支援和扶持,从而使可口可乐公司的利益深深根植于当地企业的利益之中。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由中小企业内外部融资环境不完善所造成的。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渡过了创业的初级阶段,并进入了一个增长发展阶段,在此期间,企业融资结果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能持续发展壮大,因此如何改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小企业应加大内部改革力度,苦练内功,优化融资的内部环境
中小企业自身条件的不足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环境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集体企业要进行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对私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二是要找准产品的市场定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根据资金、设备、人才、技术、商品的不同,实行垂直分工或水平分工,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做深,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要不断提高市场开拓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三是要约束盲目的投资扩张行为。中小企业在项目投资前应进行认真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多考虑不利的市场竞争局面,认真分析自己的竞争力,懂得节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四是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中小企业应按国家财会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能充分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加强日常会计记录,定期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增加企业经营及财务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危机。五是要加强中小企业经营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中小企业高层领导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政策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内培和外引,真正建立起一支经营管理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人才队伍,满足中小企业在经营方面多元化需求,确保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强化银行竞争,促使现有商业银行逐步关注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一)改革现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及治理结构
银行改革相对于企业改革,已出现很大的滞后性,并已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造成不利影响。而银行改革的关键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改革。从改革过程“先易后能难”的原则出发,我们认为,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相对简单,对宏观面的冲击较小,可以优先进行。但国有大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中心和支撑,对其改革的政治阻力和风险都比较大,因此国有大银行的产权改革则可以相对滞后。
目前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思路应该是将发展民营银行和改革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结合起来,对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进行民营化改造,这是我国银行业产权渐进改革的切入点。对国有大银行应逐步进行股份制改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股权结构调整。适当分散股权,采取将现有国家部门统一所有改为政府分级监管,吸收各类社会保障基金入股,吸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入股,公开发行个人股在境内外上市等方法将政府的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将政府持有国家股为主的股权结构逐步变为以法人持股为主的包括个人股、外资股在内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模式。真正按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二)改进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应改变以行政区域划分为总分行关系的组织模式,以价值链为核心,按不同客户对象进行划分,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机构,实现银行结构扁平化,使商业银行的服务更加贴近中小企业。
(三)健全银行等金融机构内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注重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创新,我们认为目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独立审查人制度。主要依赖基层信贷经理掌握的各种“软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紧密型银企关系,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推行客户经理制,并赋予客户经理相应的权限,对200万元以下贷款实行独立审查人制度,操作程序比照个人贷款。二是推行中小企业综合授信额度,允许企业在有效期和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随借随还,加速资金周转。三是专门对中小企业贷款设定一定比例的风险损失率(如日本银行为3%左右),以盈利补亏,增加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原始动力。四是在现有基础上合理下放对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限,下放全额存单质押贷款、全额保证金的承兑汇票签发权。五是合理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和审批环节。
(四)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监管体系
为了了解掌握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应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监管体系,增设中小企业监管部门,实行不同于大企业金融业务的监管。在合法与合理的范围内鼓励商业银行调整战略,根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五)积极鼓励成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民营小额信贷机构
民营小额信贷机构的成立,可以打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的银行业格局,促使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调整市场定位,增加金融市场竞争力,强化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促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改善。
(六)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及银企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
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广泛搜集企业各类信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综合全面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同时应建立银企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金融机构信息共享,较好地解决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企业实行较好的监控。三、政府部门应积极扶持与引导,营造一个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社会环境。
(一)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司法环境
从构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及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看,虽然目前有关部门已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担保法》等法规,但相配套的法律、政策缺失,整个政策法律体系显得原则而又单薄,执行时遇到了许多障碍和空白点。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细则,解决中小企业整体重要性和个体弱势的矛盾。二是修改完善《担保法》,引入动产抵押担保制度,扩大动产担保物范围,允许应收账款和存货作为担保物,允许在普通债权上设立担保,引入浮动担保制度,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通过引入新的担保方式,如所有权保留、信托收据、债权担保,浮动抵押、让与担保、集合抵押等,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这些担保措施或担保品种,开拓业务,保障权利。同时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公示性动产担保权登记制度,低成本、高效率地保护动产担保权人以及信贷交易各方的利益,增强信贷人放贷积极性,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健康有序地进行。三是及时出台《担保公司条例》,规范担保公司行为。对担保运行等关键内容、担保公司的定位、准入退出、行业标准、担保人员的资质以及担保实施形式、担保比例、担保倍数、损失理赔等作出统一的规定。四是建立再担保制度,积极营造债权流动化的环境。再担保制度有利于分散担保结构的经营风险,从而激励信用担保机构更加主动地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五是修改或撤消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会计、统计、财政及税收等制度。
(二)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特别是其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以及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理念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阻碍了银行贷款这种融资方式的有效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能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限度的政策性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且这种方式效果明显。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经验,我们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应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有效实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一目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应在完成政府任务和目标的前提下,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最大化。二是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三是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建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政策性投资机构,应以财政出资为主,也可由现已成立的省地两级国资管理机构通过出售其拥有的国有资产而出资。四是建立法制化与制度化财政弥补机制。向信用担保机构及再担保机构提供资金援助,担保机构或再担保机构先可用其预提的风险准备金进行自我补偿每年的担保或再担保损失,不足部分由财政弥补。目前,需要考虑的是,要将财政弥补款列入每年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预算,设立风险有限补偿基金。
(三)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一是建立多层次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它主要应包括二板市场和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二板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则主要为达不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更需要发展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二是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长期票据市场、租赁、典当等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服务。
(四)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征信系统
目前迫切需要国务院协调和整合各方信用资源系统,加强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建立一套全国性的、有别于大企业的中小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个人消费信用信息系统,实现信用信息共享,为各种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评级提供基础条件。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办法,制定科学、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实事求是地界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特别是要建立法人代表、控股大股东的信用等级评定,这是影响银行资金安全的关键。中小企业信用征信系统的建立,一方面可使信贷部门更加快速、便捷、高效地获取中小企业以及企业主的各种定性定量信息,进行准确有效的企业综合信用等级评估及贷款风险评估,降低贷款成本;同时可促使企业主和中小企业重视自身的信用积累,形成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
(五)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中小企业事务
目前履行该项职责的全国最高政府部门是发改委的中小企业司,这样的设置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极不对称。建议成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部级单位,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相对独立于政府,有效行使其权限,并授权其监督其他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六)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人才培养服务
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加强以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能力为目的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委托高校对中小企业的高层领导、经营管理人员有目的地分期分批地组织培训学习,学习现代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经济法规政策等。比如,最近浙江省人事厅在清华大学首次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培训基地,专门针对“草根浙商”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学费都有浙江省政府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可有效地扶持中小企业获得管理资源,使中小企业在管理现代化和合理化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也可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培养资金和人力不足问题。
(七)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商业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应将一部分管理工作社会化,通过建立专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选择、管理咨询、财务分析、融资需求、人员流动等提供全方位的商业化服务。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致可包括以下几类服务机构:技术咨询和推广机构、创业服务机构、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信用服务机构等。从目前来看,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采取政府兴办为主,动员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功能的方法联合共建,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中小企业往往是以合伙投资的形式进行创建的,很多资金的提供是通过投资者自行积累和筹措的,这就使得其极易出现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它们通常会在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可抵押资产方面凸显劣势,这就使得其在借贷信誉方面远远低于国有企业或是大型企业,导致了其企业资金规模上的限制性和短缺性,严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而企业需要进行持续生产经营和对外投资就一定需要筹集资金来予以保证,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筹资难的问题日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投资不合理的现象
这是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投资不合理会导致企业投资风险性提高,进而会对该企业的财务形成障碍性和局限性影响。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日益激烈使得很多中小企业为提高其自身竞争力而开始技术性改造和设备更新以及新产品开发等改革,然而,由于其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并且缺乏相应的优秀财务管理人才,而使得这些改革并不能发挥其预想中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往往会出现投资回收慢、盲目投资、投资失误等问题,导致了其改革的失败。
(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内部财务管理组织和监控方面的不完善性问题
当前财务管理发展中的出现了一种整合的趋势,包括技术整合、信息整合、管理整合等各方面的整合。然而,在实际的中小企业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科学管理模式,财会人员任用极易出现“家族化”“亲缘化”的问题,这是非常不利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组织和监控方面的有效实施和完善的。在中小企业中不乏对于科研技术人员的各种培养,而对其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往往不够重视,它们通常是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财务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等核心问题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内部财务管理组织的完善也是非常不利的。并且,在当前的中小企业中财务管理往往局限于诸如对于资金流转及资金流动量和结存量等简单的处理,导致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业务相对单一性,其具体工作往往只是集中在企业的日常记账、算账和报账上,而组织和监控等方面的财务管理职能作用却很难发挥,使得其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和造假现象严重,这也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财务管理组织和监控方面的不完善性问题的体现和反映。
(4)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资金运营机制缺失和现金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运营机制缺失和现金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会导致其资金管理的混乱性和非顺畅性,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现金管理的非科学性。一方面,认为现金越多越好的财务管理理念在中小企业中广泛存现,这就极易造成这些企业中的现金闲置并因此而丧失很多增值机会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中对于不动产的购置较为热衷,导致了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②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到位问题。目前,在很多中小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中并没有严格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也没有科学合理的信用调查和评价手段且缺乏有效的收账方法,这就造成了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坏账、资金周转失灵等问题。③存货管理中漏洞较多。中小企业的存货控制力较为薄弱,资金管理不灵活,很多诸如重钱不重物,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无人监管和追究,造成了企业资产浪费严重的后果。
2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中小企业应着重加强其财务管理理念的渗透并进行有效预警分析
指标体系的构建。这主要体现在:①通过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和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来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针对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存货管理漏洞较多的问题,应该督促其加强对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和应收账款余额等的监控和管理;合理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保证企业有着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来应对企业的运转和经营;加强企业日常现金评估监管,重视现金的合理使用和占有量,避免盲目扩张。②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并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来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通常是逐渐积累的,而财务分析指标会给予其直接或间接性的反映。因此,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可以及时预报企业中的财务风险信号,对于其财务管理给予巨大的帮助;这种长效性的帮助还可以通过长期预警分析系统的建立来予以保证,使得中小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及早采取对策应对所体现出的财务风险。总之,在面对当今市场不断变化的新型环境时,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具备以高素质的财会人员为基础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加强其财务管理理念的渗透并进行有效预警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此来实现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2)中小企业应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并以此来进行融资的优化
这主要体现在:①中小企业应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来进行融资环境的创建。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中小企业需要积极争取诸如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信用措施完善、商业性或互信用担保机构等方面的支持,以此来不断改进和优化中小企业的筹资条件和环境,使其更容易筹措到发展资金。②中小企业要进行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融资的优化。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促进中小企业根据资金运用的需要来筹集资金的同时又要将所筹措的资金进行有效运用,保证其投入回报和资金抗风险能力的提高。确保资金筹集运用与权益之间的匹配,使得中小企业的运营和资金运作得以有序发展,从而达到财务管理的科学和完善。
二、ERP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与应用
以ERP为核心的统一经营管理系统平台在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产销协同、系统集成设计等方面都为企业提供了创新可能,整合了企业现有的管理和生产方面的信息系统,有效支撑了企业管理创新应用与发展。
1.财务管理
根据企业管理多库存地的特点,将成本核算单元由过去的企业层面进一步细化到仓库层面,提高了成本核算的精细度,对不同类型的销售业务进行独立的收入、成本、利润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为业务决策提供帮助;促使财务工作重点由传统的核算会计逐步转向管理会计,由成本计算转向成本分析、成本管理;统一了会计科目,规范会计核算,实现多维度的收入成本分析;通过系统集成的优势,财务平均的月结时间由过去的5~8天,缩短至2~3天,大大提高了财务月结的效率和数据质量。
2.销售管理
规范整合了客户数据,对客户渠道、性质进行了有效的统一管理,销售、财务共享同一套客户主数据;在客户统一管控的基础上,将销售业务与客户信息进行了有效汇总,按销售量、销售收入、客户排名以及批发、零售等多维度报表对客户进行分析,实现客户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客户信用额度的统一管理,信贷管理人员结合销售分销模块的业务流程,按照销售企业的信用额度管理规定,由总部统一维护客户的信用额度、风险类别及有关控制参数,利用系统实时预警功能进行客户信用检查,对信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防范了经营风险。并在所有权发生改变时,系统自动结转与出库物资数量相符的销售成本,自动更新物资库存和总账会计,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开具销售开票后,系统自动产生收入会计凭证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物流协同管理
在同一系统平台下,标准规范的主数据编码,为企业业务信息的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计划、采购和库存的统一标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减少了冗余繁杂数据带来的浪费现象。通过系统集成的功能,实现了采购与销售的单据自动对应,通过系统监控业务的执行状态;业务数据(数量、库存地、客户等)多层次共享,避免重复操作,提高运行效率。
我国的乡镇企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20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日趋严重,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因素。因此,提高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须把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上予以重视。
1 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的内涵
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对象,首先是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通过诱导、约束和协调人的行为,来调控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使其功能、结构和运动过程有序化。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但其调控的对象却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
2 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环境管理体系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和经济调控手段不健全,乡镇企业为了占有市场,往往进行自发性、盲目性的发展;急于脱贫,急功近利,只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不顾社会整体利益,不从长远角度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在决策上形成“盲区”;盲目搞建设、上项目、上产品,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形成点多面广的污染源,使环境污染增加。而且,乡镇企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的
粗放经营型,生产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下,产生大量“三废”,导致各种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尤其许多乡镇企业是技术水平低的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和小冶炼等大耗水工业,主要靠拼资源、拼设备、拼人力实现经济增长,缺乏治理“三废”的技术装备,大量工业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或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在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水体水质普遍是ⅳ类、v类甚至是劣v类。在河南、湖北,个别村庄因饮用水污染出现了“癌症村”,一些村民也由此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水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农村的农业生产环境、农民生活环境甚至广大村民,都成为乡镇企业“三废”污染最直接、最严重的受害者,而农产品的广大消费者则成为污染的间接受害者。
2.2环境管理体系是弥补目前体系不足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许多管理城市环境的成熟办法难以实施。比如目前乡镇企业普遍是中小工业企业,有的甚至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不可能普遍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或直接监测为依据执行排污收费制度。而且许多县、乡(镇)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人员素质、技术设备等不满足要求,传统的依靠环保部门直接监控的环境管理体系对乡镇企业也收效甚微。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管理环境的压力,乡镇企业建立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一明智之举,也有着其必然性。
2.3环境管理体系是满足“绿色市场”的竞争要求的重要途径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立法的“绿色化”要求乡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要求乡镇企业如果想将其产品(服务)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管理,塑造绿色形象,努力开发绿色产品。同时国内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迫使乡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我国针对一些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的现状,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把乡镇企业的排污量纳入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严禁引进和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对现行污染严重的小型造纸厂、制革厂、染料厂等乡镇企业责令其关闭或转产,要求新建乡镇企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等。
3 乡镇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瑞然农村地域广袤,对污染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但乡镇企业所产生的污染总量已经远远高出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其增长势头仍然让人担忧。与其它工业企业相比,造成乡镇企业环境问题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环保意识缺乏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①环保意识淡薄。不少地区的农村干部与乡镇工业职工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保护环境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只是被动应付。同时很多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相当多的农民对于资源的认识还停留在“自然界恩赐”的水平;②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战略重心过于偏向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对乡镇工业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战略认识不足。当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只顾前者,其至为了前者而通过行政手段阻止环境执法。
(2)乡镇环境容量有限,管理体系不健全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农村地域虽然辽阔,但是其生态环境是低层次的生态循环系统,农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这就决定了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乡镇工业发展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不能只顾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
4 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社会监督。在目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环境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应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特别是乡镇企业环保法规建设和环境教育,引导乡镇企业的广大职工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新闻媒介宣传和组织各种学习班等活动,发挥新闻监督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广泛深入地宣传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和企业人士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综合决策能力,克服与传统粗放式经营相联系的思想和做法,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使广大农民意识到保护自己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2)增加投资力度,保障环境管理体制顺利实施。应加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争使环保投资与gdp的比重达到1%,进一步完善份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适当提高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地方分成比例,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省对市、市乡的转移支付。在每年的地方财政预算交排上保证基层环保部门的正常开支需要,使环保部门在查处污染企业时不再有顾虑。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资环境保护事业,对其进行政策上的优惠,使其迅速产生效益,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环保产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费改税,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使治污资金能有一个稳定的来源;积极探索排污权的交易,通过经济手段使污染企业自觉减少排污量,实现排污总量的控制;改变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在试点城市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绿色gdp”,通过经济手段减少环境污染。
(3)重视城镇和工业区规划。从乡镇工业发展历程来看,乡镇工业污染蔓延的原因均源于杂乱分散的工业布局。在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分布分散的情况下,难于建设集中的基础设施,环境污染难以控制,这些均制约了乡镇工业升级换代的步伐,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和小城镇的建设与繁荣。因此应调整乡镇企业布局和发展大批中小工商业城市,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相对集中、布局合理的工业区和工商业城镇,继续推动乡镇企业点源治理,把改善乡镇工业布局,推动工业区的建设当作乡镇环境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
(4)加大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乡镇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管理,健全环境管理机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应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和健全环保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其次,应建立环境管理网络,把环境管理纳入乡镇企业管理的轨道,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管理的力度,认真执行“三同时”和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环境污染,认真执行《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等法规,并通过合理规划,促进乡镇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环境风险。风险无处不在,但不同学者对风险的认知和界定存在差异。本文基于企业环境责任的角度,把环境风险解释为环境收益小于环境成本所造成损失的大小,即如果企业环境收益小于环境成本,那么就会产生环境风险并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环境风险的大小。环境风险对企业价值造成损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只有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爆发,从而导致企业价值大幅度下降,甚至破产。因而,深化对企业环境风险的认识,在对其合理度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环境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强制性环境责任、自主性环境责任与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的存在与最优环境责任履行水平及强制性环境责任履行水平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企业的最优环境责任水平。
(一)最优环境责任水平。对于企业来说,笔者认为可以把环境责任看成是一种商品,企业消费这种商品能带来环境收益Y,同时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价格即直接环境成本C,并且其收益和成本都是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水平x(0<x≤1)的函数。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披露环境保护信息有利于提升形象、改善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降低资本成本,因而,笔者认为Y应该是x的单调递增函数,假定Y(x)=ax,a为大于零的常数;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直接环境成本会随着环境责任水平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会越来越大,因而我们假定C(x)=1/2mx2。企业合理承担环境责任会提高企业的价值,因此我们假定Y>C,也就是ax>1/2mx2,可以推导出x<2a/m。另外,由于Y(1)>C(1),因此2a>m,此时显然Y(1)>C(1)是Y>C的充分条件。在不存在强制性环境责任的情况下,企业根据环境收益π(x)=Y(x)-C(x)的最大化来选择最优环境责任水平,最优点为dπ/dx=a-mx=0,x0=a/m,如图1所示,在这一点上企业实现了环境收益MN,由于2a>m,因此x0>1/2。也就是说当不存在强制环境责任要求的时候,所有的企业都会选择高于1/2的环境责任水平,并且实现了最大的环境效益。
(二)强制性环境责任和社会风险。以上分析我们没有考虑政府强制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法律法规的实施,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法规不断完善,这些法规等强制性因素会对企业环保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企业的环境收益。假设政府部门强制要求所有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水平都要达到x1(x1>x0),此时对于那些环境责任水平低于x1的企业而言,由于这种环境责任水平低于社会最低要求,因此环境收益也会随之下降,此时环境收益曲线Y变为图中向下的虚线MA,这时企业环境收益要远远小于环境成本,根据前面的定义,此时会产生间接环境成本。如果不存在强制环境责任,企业可以获得环境收益MN,但此刻却会产生负的环境收益AE,因此强制性环境责任造成的间接环境成本为MN-(-AE)=MN+AE。企业保持较高的强制环境责任水平会造成环境风险产生并不断积累,根据我们的定义,环境风险=环境收益-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直接环境成本-间接环境成本=-AE-(MN+AE)=-(MN+2AE)。因而可以看出,强制性环境责任水平越高,公司的环境风险也越大。但是,强制性环境责任并不一定会造成环境风险产生。如图2所示,xm为收益与成本曲线的交点,此时收益等于成本,如果强制性环境责任水平x2<xm,此时,尽管随着成本的增加收益减少,但是收益依然大于成本,此时环境收益为BD;同样这时会产生间接环境成本MN-BD,环境收益为BD-(MN-BD)=2BD-MN。当MN>2BD时,会存在环境风险,而当MN<2BD时,不会产生环境风险。假定x2这点正好使MN=2BD,那么当x>x2时,企业就会发生环境风险,并且随着强制水平的提高,环境风险不断积累,当环境风险达到企业无法控制时将会破产。
(三)自主性环境责任与环境收益。假定有两家企业1、2,企业1的环境收益Y1=a1x,环境成本C1(x)=1/2m1x2;企业2的环境收益Y2=a2x,环境成本C2(x)=1/2m2x2。假定企业2偏好于较高的环境责任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以获得更多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使得Y2>Y1,C2<C1,因此a2>a1,m2<m1。每个企业根据自己的环境收益最大化原则选择了最优环境责任水平x1=a1/m1,x2=a2/m2,显然x2>x1,如图3所示,此时企业2的环境收益要大于企业1,企业自主性环境责任水平越高,其获得的环境收益越大。
三、结论及建议
履行环保责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然而履行环保责任也是存在风险的,如何有效地评价和控制环境风险就成为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前提。笔者认为企业都存在一个由环境收益最大化所决定的最优环境责任水平。但是现实中由于政府部门强制性环境责任的存在,往往会导致企业最优环境责任水平低于强制性水平,从而导致环境成本的增加,使得环境收益小于环境成本,引起环境风险并不断积累。但是超越强制性的自主性环境责任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环境收益,有利于避免环境风险的发生。为了降低企业环境风险,实施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监管部门:适度的监管。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完善法律、规章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奖惩制度等,来对企业环保责任加以引导和监管。尽管强制性环境保护责任法律、规章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企业环境责任缺失问题,但是如果强制性水平要求过高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根据我们的分析,过高的环境责任水平要求可能会导致环境风险发生。因而实施适度的监管标准将有利于降低环境风险,引导企业持续发展。
2小型企业环境污染成因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师宗县的小型企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环境污染也蜂拥而至。初期,师宗的小型企业以煤矿开采、土法炼焦、土法炼锌、小水泥厂、小砖厂为重点。大片森林被砍伐,连未成年的幼林也被砍尽,致使荒山秃林大量出现,水土流失加剧,河水含沙量增加,野生动物明显减少。由于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在雄壁镇、丹凤镇等乡镇形成了污染较重的区域,污染纠纷时有发生。能耗、物耗高,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重污染企业分布在村子上风向或饮用水源上游,且没有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局部地区污染危害突出,有害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大都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地表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了生产生活和人民健康。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师宗县的小型企业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多数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拥有的部分机械设备多数也是东南沿海地区企业淘汰的旧设备,其生产效率不高,造成的资源、能源浪费大,因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治理污染设施不配套,内部管理不严形成了小型企业严重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一些小型企业资金有限,又迫于急功近利,故在为国家创收高利税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污染损失。另一方面是大多数企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师宗县的小型企业,打破了传统的工业布局,遍地开花,环境污染由点源污染向线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扩散。一个小纸厂污染一条河;一个小化工、小盐酸污染一片地下水;一个小土焦,危害一片田地;一个废旧塑料加工处理点,污染相当范围内地区的空气。小型企业污染的另一个成因,还由于行业多,企业规模小,技术跨度大,且污染类型复杂,污染源点多面广,不便于进行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缺乏适用的治理技术和可以借鉴的示范工程。小型企业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因此存在着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污染源的现状。师宗县的环境管理重点是对重点排污企业的污染防治,对小型企业的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小型企业的污染治理滞后于小型企业的发展,导致其在解决小型企业环境问题上力量薄弱。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于实现。小型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远比解决城镇大中型工业企业环境问题复杂、困难、阻力更大。
3加强小型企业环境管理的举措
从发展小型企业,支持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门路,增强农民收入等方面来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根本的原则就是要“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从师宗县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资源情况,技术条件、环境状况,全面落实规划,合理安排和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无污染和少污染的行业,积极治理老污染源,防治新污染,使乡镇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1加强乡镇环境保护机构建设,理顺部门关系,大力开展小型企业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省、市、县环境保护部门应专人专职负责小型企业环境保护工作;一些小型企业污染项目就是在这样的空子下诞生,且堂而皇之的成为所在乡镇的重点污染源,处在这样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县环境保护局也是望尘莫及,要想根除污染,只有在乡镇建设一支业务过硬,敢于执法的乡镇环境保护队伍,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家园的思想,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环境与资源、环境与人体健康等关系。
3.2小型企业环境管理的法规政策是依法进行小型企业环境管理的基础。所以,必须结合师宗实际,尽快建立健全并完善小型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制定出既有利于师宗县小型企业健康发展,又有利于师宗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小型企业发展道路的规定。
3.3制定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合理布局,调整小型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乡镇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最基层,我国的广大人民也居住于此,但目前我县同全国广大地区一样,乡镇环境管理滞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制定,布局极不合理,这也是乡镇环境污染严重的一个主要成因。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依法办事。对于严重污染环境,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企业,坚决执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根据师宗县小型企业环境污染区域分布特点,制定环境功能区划,以“大分散、小集中”为原则合理选点布局,制定重点污染区和重点污染行业污染治理规划,尽量减少小型企业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损失。
3.4所有新建、改建、扩建或转移的小型企业,都应同国有大中型企业同等对待,按照审批权限,严格履行环保“三同时”手续,所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禁止在城镇上风向、居民稠密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区、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对于不执行“三同时”规定,造成环境污染的,追究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3.5坚持引导和限制相结合的原则。并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分步实施污染防治计划,突出抓好重点乡镇、重点污染行业的环保工作。第一阶段,抓好丹凤、雄壁、竹基、彩云等乡镇小型企业污染防治工作,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污染危害大的小型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丹凤、雄壁、竹基、彩云四乡镇小型企业工业污染防治重点放在废水、废气、噪声、废渣的治理上。第二阶段,抓好师宗县境内公路沿线小型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第三阶段,重点放在原煤资源开采而产生的污染问题整治方面。
我国的乡镇企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20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日趋严重,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因素。因此,提高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须把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上予以重视。
1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的内涵
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对象,首先是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通过诱导、约束和协调人的行为,来调控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使其功能、结构和运动过程有序化。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但其调控的对象却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
2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环境管理体系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和经济调控手段不健全,乡镇企业为了占有市场,往往进行自发性、盲目性的发展;急于脱贫,急功近利,只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不顾社会整体利益,不从长远角度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在决策上形成“盲区”;盲目搞建设、上项目、上产品,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形成点多面广的污染源,使环境污染增加。而且,乡镇企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的粗放经营型,生产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下,产生大量“三废”,导致各种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尤其许多乡镇企业是技术水平低的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和小冶炼等大耗水工业,主要靠拼资源、拼设备、拼人力实现经济增长,缺乏治理“三废”的技术装备,大量工业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或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在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水体水质普遍是Ⅳ类、V类甚至是劣V类。在河南、湖北,个别村庄因饮用水污染出现了“癌症村”,一些村民也由此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水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农村的农业生产环境、农民生活环境甚至广大村民,都成为乡镇企业“三废”污染最直接、最严重的受害者,而农产品的广大消费者则成为污染的间接受害者。
2.2环境管理体系是弥补目前体系不足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许多管理城市环境的成熟办法难以实施。比如目前乡镇企业普遍是中小工业企业,有的甚至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不可能普遍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或直接监测为依据执行排污收费制度。而且许多县、乡(镇)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人员素质、技术设备等不满足要求,传统的依靠环保部门直接监控的环境管理体系对乡镇企业也收效甚微。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管理环境的压力,乡镇企业建立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一明智之举,也有着其必然性。
2.3环境管理体系是满足“绿色市场”的竞争要求的重要途径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立法的“绿色化”要求乡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要求乡镇企业如果想将其产品(服务)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管理,塑造绿色形象,努力开发绿色产品。同时国内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迫使乡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我国针对一些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的现状,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把乡镇企业的排污量纳入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严禁引进和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对现行污染严重的小型造纸厂、制革厂、染料厂等乡镇企业责令其关闭或转产,要求新建乡镇企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等。
3乡镇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瑞然农村地域广袤,对污染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但乡镇企业所产生的污染总量已经远远高出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其增长势头仍然让人担忧。与其它工业企业相比,造成乡镇企业环境问题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环保意识缺乏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①环保意识淡薄。不少地区的农村干部与乡镇工业职工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保护环境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只是被动应付。同时很多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相当多的农民对于资源的认识还停留在“自然界恩赐”的水平;②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战略重心过于偏向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对乡镇工业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战略认识不足。当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只顾前者,其至为了前者而通过行政手段阻止环境执法。
(2)乡镇环境容量有限,管理体系不健全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农村地域虽然辽阔,但是其生态环境是低层次的生态循环系统,农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这就决定了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乡镇工业发展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不能只顾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
4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社会监督。在目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环境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应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特别是乡镇企业环保法规建设和环境教育,引导乡镇企业的广大职工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新闻媒介宣传和组织各种学习班等活动,发挥新闻监督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广泛深入地宣传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和企业人士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综合决策能力,克服与传统粗放式经营相联系的思想和做法,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使广大农民意识到保护自己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2)增加投资力度,保障环境管理体制顺利实施。应加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争使环保投资与GDP的比重达到1%,进一步完善份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适当提高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地方分成比例,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省对市、市乡的转移支付。在每年的地方财政预算交排上保证基层环保部门的正常开支需要,使环保部门在查处污染企业时不再有顾虑。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资环境保护事业,对其进行政策上的优惠,使其迅速产生效益,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环保产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费改税,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使治污资金能有一个稳定的来源;积极探索排污权的交易,通过经济手段使污染企业自觉减少排污量,实现排污总量的控制;改变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在试点城市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绿色GDP”,通过经济手段减少环境污染。
(3)重视城镇和工业区规划。从乡镇工业发展历程来看,乡镇工业污染蔓延的原因均源于杂乱分散的工业布局。在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分布分散的情况下,难于建设集中的基础设施,环境污染难以控制,这些均制约了乡镇工业升级换代的步伐,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和小城镇的建设与繁荣。因此应调整乡镇企业布局和发展大批中小工商业城市,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相对集中、布局合理的工业区和工商业城镇,继续推动乡镇企业点源治理,把改善乡镇工业布局,推动工业区的建设当作乡镇环境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
(4)加大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乡镇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管理,健全环境管理机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应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和健全环保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其次,应建立环境管理网络,把环境管理纳入乡镇企业管理的轨道,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管理的力度,认真执行“三同时”和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环境污染,认真执行《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等法规,并通过合理规划,促进乡镇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成本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大多数产品供过了求,造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产品需求多样化,顾客对产品质量也日益苛求;3、国际间分工合作日趋密切,竞争也趋于残酷激烈;4、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蔚然成风。以上外部环境的变化既要求企业的制造环境有别于往昔,也要求对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
一、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新制造环境具体包括:
1、弹性制造系统(FMS):是指使用机器人及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来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式机器工具进行生产,它有益于产品制造程序的弹性化。使用FMS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从事多样化产品的生产,解决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
2、电脑辅助设计(CAD)、电脑辅助工程(CAE)及电脑辅助制造(CAM)系统。电脑辅助系统,不但提高了电脑的功能,并且为厂商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使用电脑辅助系统可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3、制造资源规划(MRPⅡ):是指制造业所采用的电脑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流行的材料需求规划(MRPI)是MRPⅡ的前身。MRPⅡ有助于管理当局进行及时、有效的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
4、电脑整合制造系统(CIM):是指以电脑为核心,结合FMS、CAD、CAE、CAM等所有新科技的系统,以形成自动化的制造程序,实现工厂无人化管理。
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如果继续使用,将造成:
(1)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因为在新制造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经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20%—40%降到了现在的不足5%。但制造费用剧增并多样化,其分摊标准如果只用人工小时已难于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
(2)成本控制可能产生及功能行为。传统成本会计,将预算与实际业绩编成差异报告,即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系统将产生反功能的行为。例如,为获得有利的效率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的增加。另外,为获得有利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进行大宗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材料
库存积压等等。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美国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asting,ABC),ABC法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BC法就是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如质量检验、机器维修和顾客服务等分配到产品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ABC法将制造费用按作业别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分别成本库采用各自的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ABC法又发展为作业基础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简单地说,ABM就是以ABC法为基础,利用作业成本信息,帮助管理人员找出不增值但消耗资源的作业。ABC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也能够促使管理人员重新设计整个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以节省企业资源。
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成本会计学科的发展并丰富了其内容。其中对成本会计系统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适时制(JustInTimeSystem,JIT)。是一种严格的需求带动生产制度,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紧密协调配合,原材料、零部队、产成品保质、保量并适时地送到后一加工(或销售)环节;其目的是使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等各类存贷保持在最低水平,尽可能实现“零存货”,以降低存货成本。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因为在采用JIT的企业,从收到原材料列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大幅缩短,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使得传统的分批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贷的必要性受到怀疑。由成本—效益原则,对少量的存货做详尽精确的追溯,无疑得不偿失。这样倒推成本法便应运而生。
2、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TQM是本世纪60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TQ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的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TQM的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TQM对计量和报告员工业绩的会计来讲,就是产生了质量会计这一新学科。但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质量会计发展的重点就放在质量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上。一般认为质量成本由5大类构成:(1)预防成本;(2)检验成本;(3)内部失败成本;(4)外部失败成本;(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另外。在TQM情况下,会计人员绩效衡量标准包括了产品的可靠度、服务的及时性等促使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非货币性指标。
3、战略管理(StrategicManagement)所谓战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确保有效完成公司目标。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atManagement)的提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公司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战略成本管理所包括的范围,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包括3个方面:(1)价值链分析;(2)市场定位;(3)成本动因分析。每一方面都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4、基准管理(Benchmarkingmanagement)和持续改进(ContinuousImprovement)。管理方法的新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而是持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日本丰田公司是贯彻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典型。基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和会计师们认识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业最好的公司学习,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了解自身与最优者的差距,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实行企业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TheCorporation)以增强竞争力。
5、限制理论(TheotyofCongtraints,TOC)。根据TOC,每个公司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着它的发展,否则无论公司定下什么目标都会实现(如,利润最大化)。企业限制因素通常可分为资源、市场、政策、原材料和后勤5类。限制理论把企业看成一系列链状相连的过程,如果薄弱的联结处得到了加强,那么整个链也就得到了加强,但是如果加强了其它的联结处,整个链就不会得到加强。限制理论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是,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认识到,在有些情况下,不能一味强调降低成本和费用,要有逆向思维,要在企业的薄弱环节加大投入量,“为了省钱而花钱”。如果企业待解决的瓶颈是更新设备,引进新型设备会发生一笔较大的支出,但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就总体而言,效益可有所增加,这也是“成本—效益”原则的另一种诠释。
6、目标管理(ObjectiveManagement)。按目标进行管理,要求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确定总的奋斗目标,如利润总额、资全利润率等,并据以指导、组织、动员员工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围绕这个总目标,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乃至每个人都应当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如销售量目标、成本目标、技术目标等,并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以保证总目标的完成。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盲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目标管理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就是目标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和分析。我国的目标战术管理,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以上6种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国都已不同程度地应用。但总体来说,我国的企业管理还比较落后,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落实到成本会计系统上,除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还差强人意外,像倒推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几乎无人问津。成本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根深才能叶茂,只有管理搞好了,成本会计才能得以革新与发展。
三、我们的对策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即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战略成本管理方兴未艾,以及目标成本的推广应用等等,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总结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1、加强成本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成本会计水平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2、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益(CostBenefit)、成本回避(CostAvoidance)思想。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至于这种耗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在实践中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势必挫伤企业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但却必要的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过去由于我们未能正确理解成本效益思想,导致有些企业在竞争中往往注重采用低成本战略,而忽视采用差异化战略。因为企业投产新型差异化产品,从短期看往往开支较大,但实际上这些新型差异化产品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得到更高的成本效益。所以,为未来增效而正视树立成本效益思想,有利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
成本回避的核心是要求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使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向预防性方向发展。我国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范围上看局限于生产领域;从内容上看局限于制造成本;从时效上看局限于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成本回避将降低成本视野重点转移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以及采购、制造、销售和使用阶段;从内容上着,扩大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者成本(开发设计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营销成本)和消费者成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从时效上看要求防患于未然,进行事前成本控制。总之,成本回避立足于早期回避可以避免发生的成本。我国成本会计的改革应构思成本回避的具体方法,并力求在实践中应用。
现代成本会计的7个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它同成本会计其他职能是密切联系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毋庸置疑,现代成本会计职能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职能。在行为科学逐渐受到重视的今日,企业应把激励贯彻始终,其核心是创造一种适当的激励环境,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共同致力于整体目标的实现。
3、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是当务之急,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但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一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购、营销、人事、财会等子系统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因此,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会计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算化的应用,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4、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生机勃勃的学科。特别是随着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例如适合我国当前多数企业实际需要的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近十几年孕育的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对此,我们应结合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总之,为了完善发展我国的成本会计,借鉴西方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学习要有创新,而创新只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从而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成本会计体系。
5、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040-05
环境问题从边缘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政治和经济议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以政府规制为主的传统污染控制手段在促进企业控制污染排放、推进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成立了环境保护机构,并从国外引入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至80年代,我国逐步建立了各项环境保护制度,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并在一些地区开始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和信息手段来促进企业的污染控制和工业绿色化。然而,以往企业环境污染控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模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思考和实践,使得政策往往不能很好地实施,增加了环境管理的成本,显著降低了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政府为此所支付的经济成本也相当可观。[1]企业环境行为研究从微观动力学角度对企业进行污染控制、清洁生产等行为的动机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影响企业改善环境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找到促进企业改善环境行为和表现的最优方式,对政府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有着积极和迫切的意义。
1 企业环境行为的内涵
企业环境行为是企业面对来自政府、公众、市场的环境压力,而采取的宏观战略和制度变革、内部具体生产的调整等措施和手段的总称[2]。企业接受环境压力,并将其转变为环境成本的信息,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将一部分乃至全部认可为企业预算成本,做出相应的环境行为响应,使得原来由社会承担的环境外部负效应逐步为企业所认知和承担(见图1)。一般企业在初期只看到短期直接环境成本,如环境治理、排污许可、惩戒费用等,而忽视了中长期环境成本,如信用成本、市场成本、机会成本(环保新产品的市场机会丧失)等[2]。企业行为和环境压力的相互作用,刺激了新规则和商业行为的出现,促使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战略。
2 企业环境行为研究述评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西方发达国家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研究工业企业环境意识和行为,讨论工业企业如何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减少污染,使投入、生产过程、产品与人类提高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相适应。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与外部环境压力互适过程和变化的实证方面。
2.1 外部环境压力与环境行为响应的相关研究述评
早先企业环境行为主要是满足政府的要求,表现为企业遵从各种政府法规和政策,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政府干预和企业遵从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企业环境行为程度的调查来评价政府监察、各种处罚、环境管理政策的效果,如Gray-Deily[3]、MagatViscusi[4]等人在制浆/造纸和钢铁行业研究了包括排放标准在内的政府干预对企业环境表现的效果; Earnhart研究了公共污水处理厂对政府监察和处罚的行为反应[5];Epple-Visscher[6]、Stafford[7]调查了企业对EPA关于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遵从情况;Anderson-Talley[8]调查研究了政府干预对石油溢出的影响;May和Winte则调查了暴力环境规制对企业服从的影响[9]。研究发现,强的管制带来企业在环境行为方面更好的顺从,而企业更好的顺从则减少了往后管制的投入[10,11]。早先的这些研究大部分集中石油运输业、冶金行业和纸浆造纸业等行业,而关于政府规制对企业环境行为的效果的经济分析则非常少[12]。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系统地探讨政府管制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既包括前面所述政府的检查、罚款等特定干预 (specific deterrence),也包括受到政府特定干预的威胁,即一般干预 (general deterrence)。随后的研究主要集中两类干预的不同组合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Gray-Deily[3]在研究中同时考虑了两种干预,首先识别特殊干预,然后识别一般干预;Earnhart研究了两种干预的共同作用对公共污水处理厂环境表现的影响[5];Bardach-Kagan认为环境意识不同,一般干预的影响也不同[13]。一般来说,企业环境行为是一般干预和特殊干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但一些研究者认为,相比而言特定干预才是改进企业环境行为的主要原因[14,15]。此外,研究者还探讨了政府管制对工人或消费者安全状况改善的效果[16],也有学者探讨了政府规制和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关系[17]。
随着公众、市场等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企业环境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并逐步形成对企业多方面的环境压力。除了上述政府的经济体制改革、环保政策等形成的规章制度压力(regulatory pressure),还包括:企业满足公众环保要求的信用压力(credibility pressure),环保产品和工业中间品需求及绿色环境认证、贸易协定等市场压力(market pressure),投资者、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对企业资信认知的财政压力(financial pressure)等[2]。社区主要通过政治、社会和物质上的惩罚来激励企业控制污染,当正式管制渠道存在时,社区通过政治途径影响政府管制力度;当管制者不存在或失灵时,非政府组织 (NGOs) 和社区团体――包括宗教机构、社会团体、群众运动和政客――运用非正式手段 (informal regulation) 来迫使污染者遵从社会规范[19]。
Huq和Wheeler在1992年对孟加拉国的调查中发现,一般政府规制对7个大型国有肥料企业的影响非常小,但是其中三个由于受到社区压力而表现出很好的效果[20];Henriques和Sadorsky探讨了社区压力对加拿大公司的决定采用一项环境规划的效果[21];Dasgupta等人探究社区压力对墨西哥的公司采用一定环境管理措施的效果[22];Maxwell 等人解释了企业为什么希望事先了解市民寻求更加严格环境规制的政治运动水平,即市民对企业减少污染排放的期望[23];Hamilton调查了有害废物排放企业在选择厂址的时候,如何考虑社区的潜在环境保护行动[24];Konar和Cohen探究社区环境知情权对TRI排放的效果[25]。这些研究均表明社区压力在企业改善环境行为和表现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污染控制的一个新手段。
市场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者通过对商品的选择来激励企业控制污染,投资者通过金融市场给企业施加压力。在绿色消费者方面,绿色消费者对生态保护日渐重视,如果厂商不重视其产品的环保作用,将遭受消费者抵制或排斥[28~30],很多的研究证实消费者比较愿意选择那些他们认为对环境有所帮助的产品[31~33];温肇东、陈泰明认为来自顾客市场需求拉力是推动绿色创新的一个强大力量[34]。在公司的竞争者方面,Hart分析企业的可持续竞争策略,他认为企业可以采行污染预防以降低成本,或是经由产品管理来取得领先地位,在未来环保趋势中取得先机[35],Shrivastava认为企业藉由技术、市场和产品的发展,改变产业或市场原有的架构,进而创造一种优势[36]。而关于投资者作用研究最多的是考察股票市场对企业环境行为信息的反应。企业污染强度高或者环境表现差会给投资者一种生产效率不高的信息,投资者也会权衡由于污染处罚和污染责任赔偿而带来的潜在损失,这种权衡的重要性随着新的股票市场和国际金融手段的发展而愈加明显。一些研究表明美国和加拿大的股票市场对环境信息有明显的反应。由于好消息所带来的好处和坏消息引起的损失在1%~2%的范围内[18],而且Konar和Cohen的研究表明这种变化能够激励企业采取相应的污染控制或清洁生产行动[25]。世界银行在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和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论[18]。此外,工业中间品需求及绿色环境认证、贸易协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对企业资信认知等市场因素均会对企业环境行为产生影响,企业开始把环境问题看成是长远的关乎生存的问题。
2.2 企业内部因素与环境行为响应的相关研究述评
随着来自市场及社区的压力成为企业环境行为的主导驱动力量[2],企业开始将环境保护从原来的应付行为转变为自觉的主动行为,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也从企业对环境压力被动反馈转向博弈抉择和主动反馈,开始探究不同企业的环境行为模式。企业由于不同的规模、财务状况、环境意识和工业部门类别,对环境压力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纳入环境成本也是不一样的,也就造成了不同的环境行为和表现。
一些研究已经表明企业自身的一些属性(规模、教育、技术、所有制结构和财务状况等)会对其环境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Hayami认为企业的规模是企业改善环境表现的另外一个决定因素,企业规模越大,将会采取更多的清洁生产工艺[37],Pargal和Wheeler则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容易受社会的关注,受到更大的社会压力[38];Henriques调查了加拿大400家企业中的环境负责企业,发现在自然资源部门的企业更有可能进行环境规划,而服务部门则相对较少[21];Downing和Kimball评价了管理者对企业环境形象的关心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39];GottsmanKessler[40]、EarnhartLizal[41]研究了企业财务状况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表明:规模大、财务状况好、企业环境意识高的企业有更好地的环境行为和表现。
2.3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述评
随着企业环境行为与环境压力的相互作用变化,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环境行为从20世纪60年代抗拒回避的基本不合作到70年代的勉强为之再到90年代的主动为之,成为企业的责任、透明和公开的战略[2]。目前,国内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非常有限,王远等人在世界银行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项目的资助下,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综合评价,并分为绿色、蓝色、黄色、红色和黑色五类,其中绿色代表环境表现最好,企业广泛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并且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的环境表现达到了国际水平[42]。此后,很多城市开展了类似的评价和信息公开。徐雪峰还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环境行为归纳为适应型环境政策、防御型环境政策和主动型环境政策[43]。
3 现有研究的不足
综上所述,企业根据各种环境压力和自身属性,做出相应的环境行为决策,企业环境行为也逐步从被动行为转向主动行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环境压力、企业属性和环境行为关系的表层现象分析上,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包括:
(1)对企业环境行为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分类,使得许多研究往往将企业环境行为和企业环境表现混用。
(2)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的单一因素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如政府规制、社区压力等,而企业环境往往受到多重压力影响,单一因素研究往往无法隔离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的企业环境行为反应。
(3)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环境压力、企业属性和环境行为关系的表层现象分析上,较少对环境压力如何产生、如何作用于企业理论分析。
(4)目前的研究较多为企业与外部环境压力互适过程和变化的实证,较少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行为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而企业如何根据环境压力和内部因素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的机理恰恰是企业环境行为研究的核心。
4 企业环境行为研究展望
鉴于企业环境行为研究的重要性和现有研究的不足,根据我国企业和环境政策的特点,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系统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企业环境行为界定及其影响因素的识别和表征。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行为与其环境表现的相互作用关系角度界定企业环境行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环境行为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变规律,并从政府、公众、市场等方面对影响企业环境行为的内生要素和外在作用力进行识别和量化表征。
(2)企业环境意识与响应行为。研究“企业家心理―企业环境行为―企业环境表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作用过程,旨在寻找如何培养和形成企业家的环境意识,进而影响企业环境行为,最终达到改善企业环境表现的目的。
(3)企业环境行为费效分析。研究企业各种环境行为(如污染削减、清洁生产等)的经济成本与其环境表现之间量化关系,一方面建立企业内生产成本的测定方法,另一方面为企业环境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4)企业环境行为决策模型。对不同企业如何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利益博弈中选择其行为的机制和过程进行研究,并最终建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企业环境行为决策模型。
(5)企业环境行为动态仿真模型研究。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对企业环境行为与其内生要素和外部驱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动态仿真,通过可视化的界面,使得企业环境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简洁明了。
企业是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在不同的环境政策对企业的约束下,企业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而企业的行为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环境表现,进而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当前,企业面临多种环境压力,企业环境责任的建立已经成为转型期企业面临的重要社会约束。因此对企业环境行为的深入研究,明确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动机及其影响机制,将为环境政策制定者提供微观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ClarkM.Corporat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Research:Informing
Environmental Policy[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5,16:422~431.
[2]陈雯,Dietrich Soyez,左文芳. 工业绿色化:工业环境地理学研究动向[J]. 地理研究,2003,22 (5): 601~608.[Chen Wen,Dietrich Soyez,Zuo Wenfang. The Greening of Industry: a Research Approach of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Geography[J]. Geographical Research,2003,22 (5): 601~608.]
[3]Gray W,Deily M pliance and Enforcement: Air Pollution
Regulation in the U.S. Steel Industr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6,31(1):96~111.
[4] Magat W A, Viscusi W K. Effectiveness of the EPA's RegulatoryEnforcement: The Case of Industrial Effluent Standards[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90,33: 331~360.
[5]Earnhart,Dietrich.Regulatory Factors Shap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t PubliclyOwned Treatment Plant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4,48(1):655~681.
[6]Epple D,Michael V.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odeling Occurrence,Detection,and Deterrence[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4,27(1): 29~60.
[7]Stafford S,The Effect of Punishment on Firm Compliance with Hazardous
Waste Regulation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2,44(2):290~308.
[8]Anderson,Eric,Wayne Talley. The Oil Spill Size of Tanker and Barge
Accidents: Determinan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Land Economics,1995,71(2):216~28.
[9]May P J,Winter S. Regulatory Enforcement and Compliance: Examining Danish agroenvironmental policy[J].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1999,18(4):625~651.
[10]Gray W,Carol J. Longitudinal Patterns of Compliance with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J].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1,26(4): 623~653.
[11]Olson Mary. Agency Rulemaking,Political Influences,Regulation,and Industry Compliance[J]. 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1999,15(3): 573~601.
[12]Cohen M A.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M]. T T A H. Folmer,1999.
[13]Bardach E,Kagan R A. Going By The Book: the Problem of Unreasonableness[M]. Philadelphia P 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2.
[14]Gray W B,Scholz J T. Does Regulatory Enforcement Work? A Panel Analysis of OSHA Enforcement[J]. Law & Society Review,1993,27(1):177.
[15]Gray W B,Shadbegian R J. “Optimal” Pollution Abatementwhose Benefits Matter,and How Much[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Management,2004,47 (3): 510.
[16]Gray W B C A J. Longitudinal Patterns of Compliance with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J].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0,17 (7): 587~601.
[17]Jaffe A B,Peterson S R,et 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S. Manufacturing: What Does the Evidence Tell U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5,33 (1):132.
[18]世界银行. 绿色工业――社区、市场和政府的新职能[R]. 2000.[The World Bank. Green industry: New Roles for Communities,Markets,and Governments[R].2000.]
[19]周洁.无锡市工业企业环境压力探索与分析[D]. 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Zhou Jie.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 in Wuxi[D]. Nanjing: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of Nanjing University,2005.]
[20]Huq M,Wheeler D. Pollution Reduction Without Formal Regulation: Evidence from Bangladesh[M]. Mimeo:The World Bank,1992.
[21]Henriques,Irene,Sadorsky,Perry.The Determinants of an Environmentally[JP]Responsive Firm: An Empirical Approach[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6,30(3): 381~395.
[22]Susmita Dasgupta,Hemamala Hettige,David Wheeler. What Improv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Mexican Industry[M].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orld Bank,1997.
[23]Maxwell J W,Lyon T P, Hackett S C. Selfregulation and Social Welfar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J]. The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2000,43(2): 583~619.
[24]Hamilton J T. Politics and Social Costs: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Collective Action on Hazardous Waste Facilities[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24(1):101~125.
[25]Konar,Shameek,Mark Cohen. Information As Regulation: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Right to Know Laws on Toxic Emission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7,32(1):109~120.
[26]Hartman R,Huq M,Wheeler D. Pollution Abat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oasian Interpretation[M]. Mimeo:The World Bank,1994.
[27]Arora Seema,Cason Timothy N. Why do Firms Volunteer to Excee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Understanding Participation in EPA's[J]. Land Economics,1996,72(4):413~432.
[28]Drobny N L.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Competitive Solu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 Cost Engineering,1994,36(8): 19~23.
[29]Green L,Robinson S N. Rethink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 The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92,27(3~4): 222~232.
[30]Ottman J A. Green Market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New Marketing Age[M]. Chicago: NTC Business Books,1992.
[31]Chase D. P&G Gets Top Marks in AA Survey[N]. Advertising Age,1991-01-29.
[32]Weber P. Green Sales of Approval Heading to Market[N]. World Watch,1990-07-03.
[33]Bermmer B. A New Sales Pitch: The Environment[N].Business Week,1989-07-24.
[34]温肇东,陈泰明.台湾的绿色创新组织初探[J].台大管理论丛,1998,8(2): 99~124.[Taiming Zhaodong Wen,Chen. The Exploration of Green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In Taiwan[J]. Management Forum of Taiwan University,1998,8(2) :99~124.]
[35]Hart S L. A Natural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 986~1014.
[36]Shrivastava P.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 183~200.
[37]Hayami Y. Assessment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in Eicher,Staatz J eds: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M]. Baltimore 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4.
[38]Pargal S,Wheeler D. Informal Regulation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Indonesia[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6,104(6): 1314~1327.
[39]Downing P,Kimball J. Enforcing Pollution Control Laws in the United States[J]. Policy Studies Journal,1982,11: 55~65.
[40]Gottsman,Laura,Kessler,Jon. Smart Screened Investments:Environmentally Screened Equity Funds that Perform Like Conventional Funds[J]. Journal of Investing,1998,7(3): 15~24.
[41]Earnhart,Dietrich,Lubomir Lizal. Effects of Ownership and Financial Status o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R]. William Davidson Working Paper,2002:492.
[42]王远,陆根法,王勤耕等. 污染控制信息手段――镇江市工业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J]. 中国环境科学,2000,20(6):528~531.[Wang Yuan,Lu Genfa,Wang Qingeng,et al. Applying Information Approach to Control Pollution: Public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Rating for Industrial Firms in Zhenjiang[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0,20(6): 528~531.]
[43]徐雪峰.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环境行为[J].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8):8~11.[Xu Xuefen. Study on the enterporse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 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1997,16(8):8~11.]
Corporatio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icrocosmic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alysis
ZHANG Bing BI Jun YUAN Zengwei3 WANG Shi GE Junjie1,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 Resource Reuse,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2.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olicy,Nanjing University & Jiangsu EPD,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3.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