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8: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职校德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在文化成绩、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双学困生”的比重较大。但也要看到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差”是非智力原因,导致他们“差”的原因有社会的、家庭的、学校教育等客观原因。事实上这些学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好多特点和优点,作为中职校德育课教师应从积极的视角,以积极的价值取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对待和评价学生。既要清晰地看到职校生“学困生恒在”,也应该看到“学困生同样也有精彩人生”,应树立职校生也可爱、也可教、也可改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尊重、理解和善待他们,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精神,对自己充满希望,让他们的心灵散发出春天般的活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点,给予他们鼓励和赏识,进行因材施教,因长施教,扬长避短。我们的德育课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活动来引领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树立自信,给学生前进的动力和勇气,从而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2.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德育主体的培养
“以人为本”就是以“重视人、尊重人、发展人”为核心,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因此,教学中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欲望,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其次,要把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真正使教育成为学生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三是要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因此,德育课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高、大、空”,而要“精、密、实”,注重态度目标、情感目标的生成效应。德育课教师应多走进学生,多采纳学生的共同意见,增强教学内容时代感、故事性和趣味性。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养成德行,重视培养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在方法、方式上,要根据中职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变重结论、重灌输的说教为重视启发学生主动分析、判断和选择,能动地参与品德形成过程;同时加强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主实践,主动地发展自我,实现自身个性发展。
3.回归生活,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与生活是盐和汤的关系,人的成长需要道德(盐),但不能通过单一的、孤立的道德教育(专门吃盐)来满足需要,而必须将道德教育融于生活(汤)中才能起作用。因此,道德教育必然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以生活为本源,以学生的整个生活环境为背景,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融合,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统一起来,构建学生各种感兴趣并且能够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中讲到“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知识点时,可以先让同学们观察身边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现象,把这些事例列举出来,结果学生在课堂上纷纷列举了自己家乡的小作坊、小化工厂乱排,城市垃圾乱放等事例,还列举了寝室里水龙头不关,教室里大白天还开着灯,粉笔满地扔,食堂餐桌上到处都是剩饭剩菜,等等,气氛非常活跃。此时,教师可引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个概念及其要求。先让学生感触了社会生活中的不足,再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时,他们认识清晰,理解透彻,知识与运用能同时把握。接着可顺势提醒同学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时关灯、关水龙头、捡垃圾等。即让德育课回归生活,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在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进行探索和思考,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并在主动的活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使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得富有道德性,对德育课感到情切、可信、有用、愉快,促使中职德育课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升华。
4.超越知识,注重走向职业与人生经验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经济政治能型”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其教学重心,德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也要体现职业化。中职德育课应努力寻找与专业学习的契合点,使其与各专业的知识技能互相沟通衔接,基础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用职业生涯的引领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认识职业”中,可以设计一次“走近职业”调查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群,根据自身条件初步选择理想职业,采访一个未来的同行从业者,了解行业和职业的入职要求、工作条件、工作要求、道德规范等情况,形成书面调查报告,进行小组交流与展示。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职业礼仪”教学中,开展名为“神秘顾客体验服务”活动,要求学生在对本地肯德基和麦当劳、甜心饼店等企业的服务者的职业礼仪表现进行评价和比较,记录在体验反馈表,在课堂上交流调查情况,分享调查活动体会和收获。学生在活动中从从业者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表情、态度等方面做出评价,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明确自我完善的努力方向,并帮助学生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因此,德育课教学内容应超越德育知识的传授,强化中职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做”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中职德育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创建职业的教育环境和实施环境。
5.革新方法,坚持“三贴近”原则下教学方式的创新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新教材的编写也明显强调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贴近”不仅是编写教材的原则,而且也是教学中要贯彻的原则。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现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研究和运用有效教学策略。首先,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实际,由过去的重知识目标走向重情感态度目标和运用目标。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重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第三,课程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转变,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如: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演讲,辩论或知识竞赛法,“请进来”法(邀请优秀毕业生或社会成功人士来讲课)等。第四,教学质量评价上由过去的随意性、单向性、静态性、片面性、终结性评价向双向的、动态的、多元的、过程的、规范的评价转变。第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挖掘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和社会主流价值教育资源。同时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发校本教材等。
《如果子女犯错误,更应虚心接受父母的责备并且承担相应的责任。“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要求儿女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感到暖和,夏天要让他们感到凉爽。早晨要恭敬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睡下。以具体行动强化正面情感,保障感恩情感教育的实效性。《弟子规》要求在与同辈的相处中尊重对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之间须互相尊重,才能达到“兄弟睦”境界。当下,我们不用刻板地去模仿这些礼节,但是关爱、孝敬父母、尊重兄弟、尊重同学的情感教育仍需延续。《弟子规》用很大的篇幅突出强调“孝悌”是做人及做学问的根本。因此,其对当下高职生德育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
2、诚实守信: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其本质是要求做到,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遵守承诺,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者花言巧语,就更不能使用。“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也就是说:如果要想借用别人的东西,就要明说,如果没有征得他人的同意就私自拿回家便和偷一样。好借好还再借才不难。诚实守信依旧是我们为人处世之根本,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当前高职生比较注重“实用主义”,自认为有益的事就积极去做,践踏最基本的诚信规范,而《弟子规》在对“信”的解释上做足了功夫,真实生动地为我们上了一堂别有风致的教育课。
3、温良谦恭: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
《弟子规》中“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穿衣服需注重整洁,干净,不必讲究昂贵、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和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不会失礼。“食适可,勿过则”。吃饭不要暴饮暴食。“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青少年未成年时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醉酒就疯言疯语,这些是丑态。当今,在高等职业院校,过半数同学认为社会竞争激烈,自己学历浅薄,前途渺茫。因此,他们得过且过,麻醉自己。甚至存在因喝酒过度导致酒精中毒的境况。如果高职生能够按照《弟子规》准则来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健康的交往礼仪,对其今后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4、唯德唯才:人际交往的价值追求
《弟子规》中说:“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看到别人的优点或长处,就要希望自己也能跟他看齐;即使与人家的程度相差很远,也要抱着全力以赴的决心,慢慢追赶。看到别人的缺点或过失,要赶紧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如果恶,就要立刻改善。如果不恶,那么也要加倍警惕,不可明知故犯,重蹈他人覆辙。“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自己有才能,就应当对公众做些有益的事,不可自私自利。别人有才能,不可心生嫉妒,轻易毁谤。“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不要去献媚富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更加不能喜新厌旧。从这些具体的释义看出《弟子规》反映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其应用于高职生的德育教育,当下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
二、传统经典《弟子规》应用于高职生德育教育的原则
1、批判继承原则
《弟子规》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产生于封建背景下,有其消极因素,但其中的正能量思想(人的孝道,人与人之间的诚信相处,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的培育)在当下仍占主导地位,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依旧有积极的德育教育价值。其中“牺牲个性、男尊女卑”、“不关己,莫闲管”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消极落后思想,在当下必须批判。我们要有正确方法了解这些文化优缺点,及时与现代社会的特征结合,加以扬弃,即传承其强大的文化底蕴,提供德育教育新思路,又要批判其中的消极思想。
2、创新原则
我们在学习《弟子规》时,不能生搬硬套,脱离实际。与此同时,在考量它的价值时不能望文生义,对一些语句也不能理解偏颇,断章取义。要辩证、历史地看待《弟子规》的优秀思想在当今整个社会来讲价值何在。同时学习《弟子规》不能掺杂封建思想和宗教色彩。《弟子规》的传承绝对不允许脱离现在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要求在现行教育大纲范围内,利用传统资源注入现代精神,保持其生命力。我们对高职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工作中做到正确借鉴,科学合理的释义,使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用传统文化培养现代意识,构建具有创新时代特色的传统文化。
3、文化交融原则
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基础是以思想为指导的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两课来落实。在高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现实中,还存在一些缺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单靠思想指导下的政治理论学习,无法培养高职生的良好素养。《弟子规》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它呈现出的一些伦理道德、诚实守信、大爱等思想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学习和传承空间。鉴于它对当今高职生思想道德教育所具有的现代价值,我们亟待将理论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共生共融,实现中西优秀文化的交融,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高职生的道德素养。
三、传统经典《弟子规》应用于现代高职德育教育的创新路径
1、加强课堂教育,传承优秀思想
课堂教育作为传承《弟子规》优秀思想的重要途径,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首先,高职院校除了以思想政治课作为传承优秀文化的主途径之外,人文社科的专业课程,选修课程都应创新、批判的融合《弟子规》的经典内容,实现全学科的渗透。建立以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使各专业的高职生都能够在大学教育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育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重视监管和实施效果。明确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定位及具体的程序,以便于更好的传承优秀思想。开设思想道德教育及相关选修课程时,不能仅仅通过考试来衡量学习的效果,而是要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来考评,通过老师鼓励、监督、学生互监等方法,来督促学生对传统经典《弟子规》思想的领悟和内化。
2、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传承优秀思想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在传承传统文化相关专业方面的师资稀缺,因此,高职院校亟待培养一批相关专业师资队伍,融合传统经典文化进行德育教育。同时,教师需提升自我修养,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结构,还要为人师表,具备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教育工作的责任心。教师的示范作用,将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其次,教育工作者须做好传统经典《弟子规》与道德教育工作的承接。在思想指导下,结合时代特点,创新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学。教师应当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生活与本专业课程结合,与传统经典文化结合,与社会实践资源结合,并且注重对所教授内容准确、深刻、生动的剖析,让学生更加容易接收和理解。
2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特点及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高职院校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在这样的趋势下,高职院校如何做好的专业建设和道德建设,关乎高职院校自身的命运。虽然高职院校近年来在教学管理、专业建设等许多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德育工作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势在必行,而要做好这一点,必须以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特点和现状为前提。
2.1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特点
高职教育和高等本科教育属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德育工作在二者当中的定位和实施也应有所不同,并具有不同的特色。就德育工作而言,虽然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根本目标和要求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在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管理及评价等方面是有差异的,而高职教育在知识结构、素质类型和能力要求上与本科教育的区别尤为明显。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主要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突出特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以职业岗位需求来设置的,具有定向性,因而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就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未来的岗位要求,更加强调和突出职业性。高职院校理论和实践教育并行,理论学习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强调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实际操作所需知识,而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用于实际动手操作层面的学时占比约为一半,因而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德育工作重要而有效的途径。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充分利用校内课堂教学、党团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等教育阵地和组织形式外,还可以结合自身办学形式灵活、办学主体多为地方的特点,深入挖掘和利用实习单位、实训基地等阵地平台,在生产实习、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运用生动活泼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进行感性直观的教育。
2.2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
了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对于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重视不够、创新不足、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首先,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所谓“欲成才,先成人”,只有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之后,“有思想、有文化”才能实现其本身应有之义。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充分依托利用新的理念和价值体系,积极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本校德育工作。其次,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缺乏新意,创新不足。授课形式过于老套,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内涵,效果不佳,这与拥有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现代教育环境以及新形势下新的价值理念是极不匹配的。再次,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权威却极为突出,出现严重的错位现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积极性容易被挫伤,进而助长了逆反心理,无法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最后,高职院校德育评价具有一维性,道德评价标准僵化,脱离实际[1]。针对这些状况,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创新,采取强有力的、有实效性的措施,全面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本校德育工作,以期让德育工作现状改观,使学校各项工作局面改善。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径
3.1师德先行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可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概括。良好的师德主要包括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教学相长、为人师表、甘为人梯等方面。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3.1.1良好的师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障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了教师能否成为学生的表率或楷模。学生在外部环境要求与自身需要动机作用下,经过不断适应、顺从和同化形成道德品行。在学生道德主体的学习和建构过程中,教师作为一种外部力量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道德和品行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成败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教师肩负着学生德育的重要责任,较高的师德水平有助于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心,有助于强化教师群体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育人”的意识,有助于为学校德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3.1.2师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启动器
学校德育工作必先从师德开始。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结合鲜活的社会现实案例与德育实践,引导和帮助学生塑造美好人生理想,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思想感染和道德教化中促成一股强大合力,直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也间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德育是对人类价值认识成果的传授与接纳过程,学生的价值倾向性决定其在多大程度上接受道德教育。价值倾向符合社会主流思想或理念越多,学生道德教育接受程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自觉有效地接受德育,更要求教师对学生实施的道德教育具有可接受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是道德教育能够有效进行的起点[2]。
3.1.3师德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示范价值
与单纯的人际交往相比,师生间的交往关系更加复杂,不仅包含主体间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还有精神世界层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教师渊博的学识、先进的思想和规范的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师德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感染作用,教师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价值倾向、处事态度等等对学生影响巨大,良好的师德让德育的效果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强化。俗话说“正人先正己”,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须将师德建设工作做好。教师以身作则,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才能以实际行动带动和感染学生。
3.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3.2.1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作为教育主体,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源类型层次复杂,文化知识基础薄弱[3]。高职院校的生源基本都是达不到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有高中、中专、职高以及五年高职毕业生等类型。从成绩上看,高职院校生源作为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层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困难相对较大,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第二,从心理层面来讲,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与本科生相比较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点无论是从自身感觉还是在整个社会观念中都有明显体现。第三,高职院校学生在动手操作能力、专业技能水平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有优势,但思想认识上常常不到位且相对肤浅,在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也相对较差。于是,高职院校学生容易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第四,高职院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组织和融会贯通的能力相对欠缺。高职教育在专业上更强调技术操作,这在某种程度上致使学生的知识较为零乱而欠缺系统性,同时也缺乏对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3.2.2有针对性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有其自身特点,高职学生也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更具针对性,必须转变观念,探索创新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德育工作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并将其作为目标,确立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选择,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模式创新的必由之路。首先,“放权”给学生,改传统“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讨论式的德育方式。德育工作中,教师起辅助和引导作用,课堂教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德育工作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对德育理论内容的消化吸收、思考辩论和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努力形成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良好学风,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由讨论的学习过程中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予学生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和空间,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在发挥各自优势、各显其能的思辨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机统一起来,学会对社会现象中“善恶美丑”的分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的各种资源开展更加开放、有效和有意义的实践教育。高度重视社会调查、课堂讨论和辩论、小组发言、自由发言、演讲比赛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的利用。在学校里,开放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加强校园文化系统网络建设,善于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将德育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易为学生接受的信息,以先进人物事迹和优秀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的事例引导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社会上,结合传统节假日和纪念日,让学生走进企业、社区和农村,接受社会实践教育,特别是多到基层去体验和感受,深刻领会党的政策和理论的正确性[4]。最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量化为管理制度,带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部门高效协作,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是好的,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个人思想行为比较容易受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影响。鉴于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量化为各种管理制度或长效机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在此指导下,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制度,丰富服务和管理手段。开展评优表彰活动,把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综合考核作为评优奖励的重要条件;指导学生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和兴趣爱好小组,开展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研究。在班级中实行班级量化管理制度,把学生的各项指标量化并以此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激励目的;完善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每天进行卫生、纪律、出勤“三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学校领导、学工处领导、各系部辅导员和各班班主任共同组成德育工作小组,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和解决,充分利用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5]。积极加强与学生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用心编织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工作网络。管理制度化、目标明确化、行为规范化,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定会落到实处。
二、中职学校践行德育导师制的现状
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全省中小学生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至今已有九年。学校对德育导师制的重视程度不一,效果也有差别。我省德育导师制开展较早的属长兴中学,已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在对长兴中学德育导师制的实践进行调研后认为:“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作为‘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理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5]与之不同的是,还有一些学校仍处于尝试阶段,没有作深入实践。笔者所在县的职业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已有三年,积聚了一定的经验,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历经三个阶段:一是筹备阶段。由德育安全处着手准备,先在教职工大会上动员,再由各班主任根据需要列出受导学生的名单,分给各任课老师。原则上受导对象为所谓的“后进生”———学习能力、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每个德育导师负责一至三名学生。二是施导阶段,学校发放德育导师及受导学生的记录表,用于平时交流时填写,学期结束上交学校。三是考核阶段,将平日要求施导教师与受导学生记录的谈话表及相关材料作为考核依据,纳入学期或学年德育考核。实践下来,效果不很理想。据笔者调查,在实施初期,教师“每周与受导学生交流一次”的占45%,“两至三周一次”的为30%;后来就迅速减少,有的甚至一个月不与学生交流一次。学期结束前,有的德育导师一次性填完表格上交即完事,有的干脆没交。在考核方面,学校考核过于笼统,缺乏评价的操作性,缺乏过程性考核制度,大多德育导师由开始的一点“勤”,演变为后来的形式主义。学校整个德育导师制的实践可谓“浅尝辄止”。师生对“德育导师制”总体上满意程度较低。
三、中职学校在德育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中职学校中推行的“德育导师制”,让更多的教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与学习,有助于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新格局。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一)定位不准:应明确自身角色
角色定位是角色执行的前提,模糊的角色定位只能带来行动上的不自觉,以致效果受损。一些中职学校对德育导师的角色没有形成统一的认同,以致产生了各自为阵、随意施导的现象。有的教师因为教学任务重,就对受导者予以一点学习上的鼓励就算是德育导师施导的全部内容了;有的教师在自己空闲时,叫来受导学生,随意聊一通话,算是尽上导师的职责;有的教师纯粹从经济上关心,受导学生缺乏生活费,慷慨地拿出钱借给对方就算完事。如此种种,都是对德育导师制职责的片面解读。笔者以为,德育导师制首先需要在概念上加以明晰:教师担任学生德育方面的导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职责,其角色应是“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物质上的求助者、心理上的疏导者与学习上的指导者”,其中“,思想上的引导者”与“心理上的疏导者”是主要角色。同时,德育导师制不能代替德育安全处与班主任的职责,中职学校应采用以班主任工作为主、德育导师制为辅的多元德育模式。
(二)准备不实:应满足培训需要
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首先就要让德育导师对自身的职责、德育的任务及方法有充分的了解。笔者所在的学校没有实施这个准备阶段,德育导师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仓促地接受“导师”的身份与使命,效果自然就不理想。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开展德育导师制前需要培训的”占95%,说明绝大多数教师需要并希望学校能组织相关的培训,学校或师资培训机构可以把德育导师的培训作为一个新的培训项目。与德育导师制相关的培训主要涉及两大内容。一是开展学校相关工作负责人的培训,学校要预先提供制度保障,如档案制度、学生家访制度、谈心与记录制度、会诊制度等。这些制度需要在“德育导师制”开展前预先设置,否则会直接影响后面的工作成效。二是开展德育导师的培训,以理论学习、专题讨论、模拟实践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技巧。这样的培训可以贯穿在“德育导师制”实行的整个过程中。
(三)教育不当:应尊重学生心理需求
德育导师制工作的核心与落脚点是学生的实际需求,包括思想上的矛盾、心理上的困惑、行为习惯上的偏差等。在具体的实践中,教育不当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沿袭旧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德育导师制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把他们看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去呵护、去赞美、去矫正,让学生的生命在发展的过程中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德育不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而是朋友式的推心置腹,亲人般的亲切自然”[6]。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生命关怀,至少是心理关注,所以应该基于学生的需要去倾听,但在与受导学生交流中笔者发现,学生反映最多的是教师的道德优越性,这容易使他们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如有个德育导师第一次把受导对象叫来,简略地询问了对方学习生活的情况后,就请学生在“受导学生手册”中填写谈话记录内容。这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里不听话的人”或“有些不良习惯,被人当作另类学生,而且被询问一些隐私”。可见,德育导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心理,特别是对方的隐秘,教育方式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而应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学生相处。二是忽视学生心理层面的需求。相对传统的德育,德育导师制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关注。据调查,笔者所在县的职业学校,有60%的教师认为“德育导师最基本的任务是给予学生心理疏导”。中职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及行为不完全是道德问题,更为主要的可能是心理问题。德育工作的核心不是知识性地说教,而是一种情绪的感染与交流。忽视对方的心理需求是造成“德育导师制”实效低下的重要原因。
二、生活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尽管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寄予厚望,但是我们在实际中却看到学校德育工作如今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状――德育无能。不光是职业学校教师抱怨,几乎所有中小学教师都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蛮办法不行,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德育的实效性偏低。学校德育如何才有实效性,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对于职业学校而言,更是一个难点。
近几年来,在德育研究与实践领域,有许多学者呼吁德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强调道德主体和道德体验,提出“生活德育”的观点。笔者认为这是“以人为本”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真实体现,真正地把人的完整生命纳入到德育的视野,同时提高了德育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德育内容的实践性。道德教育生活化并不是要德育简单的等同于个人生活,更不是要降低德育的品质,而是要让德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幸福生活服务,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个体在德育情境中,积极自主地思考、发现、探索、理解和领悟,在自我生活世界与生活经验的拓展中去理解生活、发现世界、陶冶情操、锻炼人生智慧。这样,德育过程就成了个体生活世界和价值世界不断发现、增长、丰盈的过程,而不是对个体人生的灌输;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识与选择愿望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服从的奴隶;教师成了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顾问,而不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规训的权威。
三、职业院校如何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
1.合理利用当地特有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
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更加要与学生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更加注重道德情感的陶冶,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注重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以优秀的人文精神资源来拓展、敞开学生的人文视界,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来培养学生,以优秀的文化资源来哺育学生”。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讲座、志愿者、义工等活动,有效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把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体验切实的联系起来,将道德理念化为道德行为。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对各种道德价值观念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或拒斥一定的道德价值,建构自己道德生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由于受到社会上有些人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的影响,许多职校生觉得职业教育的教师不如普通学校的教师,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前途,造成了职校学生的挫败感,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被淘汰者,瞧不起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也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不仅要求我们职业教育的教师本身具有宽广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求教师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上,应以身作则并且坚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心灵,让书本中的理论和学生的心灵相沟通,和学生的思想相碰撞,师生之间应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通过平等的对话、诚恳的点拨,使学生由茫然到释然,解决心头的困惑。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职业学校的学生必将面临更多的技术挑战,更多的道德考验。如果说我国的德育观是一种“大德育观”,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那么职业院校的德育内容还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适应职业变化的教育。我们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正在探索中不断的取得进步,德育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正是教育者在共识价值和社会主导价值的指引下,从职校生的生活和实际需要出发,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促进了学生个人品格的生成与建构,实现了道德主体理性、自由的发展,体现了教育者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性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2]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J].教育科学研究,2004,(8).
[3]李国春.论高职院校德育氛围的营造[J].教育与职业,2006,5(14).
[4]苏茂芳.试论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2,(6).
2.德育教师自身的因素。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从事德育课教学的教师不少人确实存在没有把德育课上好的情况。表现在德育教师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掌握的信息量有限,对职业中专学生存在片面的认识,长期的德育课教学工作产生了所谓的职业倦怠,因而出现了过多的理论说教、单一的教学方式、单一的考核方式等弊端,导致德育课教学质量的下降。加上一些德育课教师本身的责任心欠缺,只管自己的教学工作不管学校的德育工作、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等。再者经笔者对不少中职学校的调查,发现德育教师的“老龄化”(指教龄在15~20年之间者)现象严重,教学方法技巧老旧,思想观念不够开放。刚毕业的老师大多社会经验、教学经验比较欠缺。甚至还有不少是行政领导兼德育课教师,他们经验丰富优势较多,但有的人专业并不对口,加上工作繁忙就耽搁德育课的教学工作。另外,德育教师“充电”不足。专业教师每年都会有区、市、省甚至是国家级的不同级别培训,而德育教师除了少量的校、区、市的教研培训外再无其他。由于对德育教师的培训培养不够,加上自身“凭老本”吃饭的陈旧观念,使得他们的知识量有限、视野狭窄、教学方法手段老旧,直接影响了德育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德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3.德育教师中不少的人远离学校的德育工作队伍。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德育课教师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少人只管担任传统的教学任务,只要自己不在德育管理队伍就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无关。现实中,德育课教师不少人远离学校的德育工作队伍的现象确实存在。表现在他们多数没有担当班主任,没有在学校的德育管理部门担任工作,没有进入学校的德育管理活动中去,据了解,不少学校在每年一度的德育工作联席会议中竟然没有德育课教师参加,也就自然而然的造成了德育课教学与学校的德育工作脱节。
二、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几个思考
1.充分明确德育课教师的职责定位及素质要求。德育课教师除应具备国家法定的教师资格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能力。这是国家对从事中职德育课教学教师提出的职责定位和素质要求,我们从事德育课教学的教师要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塑造灵魂”的主要力量和专门力量,认清自己的职责定位,自觉的按照国家的要求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地完善和增强自己的实力,并按照国家的要求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以符合德育教师的职责要求,圆满的完成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忠实履行德育教师的起码职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位称职的中职德育课教师,发挥德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2.切实从思想上重视德育课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地位。思想上的重视十分重要,这里包括两方面:作为德育教师,我们首先要看得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认识到改变人的思想和灵魂是最重要的事,我们的工作是伟大和崇高的,是了不起的。所以德育教师必须自强,加强理论修养,深入钻研社会科学知识,广泛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从而增强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作为学校也应该真正认识到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到德育教师的重要性,切实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重视德育课、重视德育教师。
3.切实加强德育教师培训,提高德育教师的素质。前面提到在职业中专中大多数专业教师每年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级别的专业提升培训,班主任也能得到相应的骨干班主任培训,而德育教师得到的培训几乎为零。这样不利于德育课教师的成长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德育课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影响了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从学校的角度或相关部门的角度来讲,都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德育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发挥他们的作用。
4.尽可能让德育教师进入学校的德育队伍或参与学校的德育管理活动。让德育教师尽可能的担任班主任、年级长,进入德育处、保卫处、团委等德育管理队伍中。使他们在诸如学校班级开展的日常班会、常规教育、法制、、安全、青春期、爱国主义、文明上网、慎重交友、就业创业指导以及文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重大节日活动、劳动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环保活动、学生实习实践等各种综合性、常规性的活动,各种日常性或专题性教育活动中发挥优势和作用。在以上提到的这些教育活动中,德育教师可以有效地将德育课程中的思想理念传授给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5.对学生德育成绩的考核要尽可能全面、客观、公正。在德育课程大纲的评价与考核要求中都提到了:客观、公正、全面。笔者在拙作《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效性刍议》中也曾提到我校在评价考核学生学科成绩的做法:“学期末的总评成绩包括学生平时学习综合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大部分。其中平时学习综合成绩包含七个评价内容: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校技能培训或竞赛、市省国家技能竞赛,每月做一次月评成绩。在期末的总评成绩中平时学习综合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这一做法既客观又合理,避免了单纯按纸笔测验来评价学生的片面做法。”评价办法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考评组评。
关键词:市场营销;职业;道德
不管我们做什么工作,都必须具备职业道德,这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会对市场经济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企业以及市场营销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维护市场环境稳定,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营销职业道德的涵义
营销职业道德指的是企业及其利益关联主体必须遵守的一切行为规范。从根本上说,营销职业道德要求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协调处理好企业利益、客户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三者关系,在遵守道德规范前提下获得经济效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企业不仅要盈利,更应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发挥消费导向作用,树立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二、市场营销中不道德行为表现
(一)窃取市场营销中情报信息
是否可以准确、有效获取市场信息,特别是掌握竞争对手的信息,对于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长期实践表明,只有准确掌握市场信息、了解竞争对手情况,才能把握市场竞争主动权。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不道德行为一种表现就是不通过正常合理渠道展开市场调研,而是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他人信息。比较常见的像派人窃取其他企业的商业机密,贿赂其他企业内部人员,从而获取情报信息等。
(二)采用非正常营销渠道竞争
在企业营销战略组合中,渠道营销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渠道营销战略必须符合自身实际,这会对产品销售和营销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从实际营销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往往通过欺诈手段进行产品销售,或者利用自身竞争优势,排挤其他企业,搞市场垄断等,这都是不道德营销的行为表现。
(三)运用不道德的价格营销策略
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营销战略,价格营销战略必须科学合理,这会对企业产品销售和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这也直接关系到客户切身利益。有的企业只为满足自身利益需求,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不按法律规范进行销售,采用不道德竞争手段来谋取私利,比较常见的像胡乱定价、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价格垄断等,这些不正当营销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
(四)欺骗性的产品营销策略
在企业营销活动中,产品营销处于核心地位,产品营销策略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生存发展。一些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忽视消费者实际需要,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谋取私利。比较常见的像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伪造商标、不提供售后服务、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等,这些行为对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
三、加强市场营销中人员职业道德的途径
针对当前我国市场营销中几种主要不道德行为表现,我们需要从企业自身和外部多方面加强市场营销中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市场营销正常运营开展。下面提出几点途径建议:
(一)加强市场营销职业文化建设
加强市场营销职业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营销人员更好理解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职业内容和职业意义,促使其更加爱岗敬业;其次,有利于加强营销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沟通交流;再次,有利于政府制定、实施营销政策,促进营销职业健康发展;最后,有利于提高营销人员职业素养,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二)重视企业自身营销道德建设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信誉形象。除了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外,企业还要努力打造职业道德体系,体现自身特色,通过各种方式把企业道德文化传递给社会大众,从而扩大企业影响力。所以,职业道德较好的企业会根据营销人员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营销道德规范,并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把它放在优先位置,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道德标准体系,主要涉及到客户服务、产品开发、广告宣传、价格制定等方面。
(三)加强市场营销相关法规建设
国家法律规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必须遵守的底线和原则。就目前实际来说,和完善法律制度相比,我国更需要的是严格执法。有关报道指出,美国亨联公司在我国北京、成都、大连等地发现很多盗用商标、包装的假冒亨联产品,为此,亨联公司花费近6万元,几经周折才找到制假源头原来是广东汕头的一家小作坊。而最终法院判决结果仅仅是对制假者处以罚金200元。有关政府部门必须加强执法,严厉打击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并公开处理结果,警示其他经营者。另外,政府要充分利用好新闻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在营销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新闻媒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宣传国家法律政策,给社会树立道德榜样,通过舆论力量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四)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
在我国,有很多社会组织机构可以监督企业行为,像企业行业协会就是其中的代表。行业协会是同一行业内部的企业管理组织,负责规范监督行业内部企业营销行为,维护行业共同利益。从实际情况看,少数企业的不道德营销行为会损害行业共同利益,破坏行业整体形象,所以,行业协会要根据行业内部实际,对于企业不道德营销行为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制定严格规范的行业职业道德标准。行业协会还要发挥好沟通协调作用,有效调解知识产权纠纷,保证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安全,维护行业共同利益,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是一个人的素质体现,而职业道德是企业以及营销人员的素质体现。为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稳定,营销活动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协调处理好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遵循诚信原则,展开公平竞争,实现互利共赢。不断完善职业道德体系,促进营销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2学生自身职业素养缺失高等职业院校将培养的学生输送到社会各个岗位,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的工作,良好的职业素养都是安身立命之本。但在现实中,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职业院校录取在普通本科院校之后,录取分数线低,考上职业院校的学生要么高考失利,要么本来学习基础就差。一般以后者居多。有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校不思进取,经常迟到、旷课,每天的生活就是电脑、手机,自由散漫。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在进入大学后仍不改唯我独尊的习惯,凡事首先考虑个人利益最大化,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合作意识较差。当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根本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不能遵守严格的工作纪律,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更缺乏团队协作、积极进取和创新开拓精神。
1.3职业素养培育留于形式所有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和本职业相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但对于职业素养要求并没有课程或活动来做具体的支撑,更没有像职业技能那样有各种硬性的考核指标,多半停留在计划之中。有些学校用就业指导课代替职业素养培育,只是传授一些企业招聘应聘的技巧,并没有解决职业素养养成等内在问题;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学生的就业率,为了迎合企业需求,不断地调整专业方向,加大专业设备投入,强化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但对本专业企业用人标准研究甚少,更谈不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培养。特别是忽视了德育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中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2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的高职生德育新模式
2.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首先,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两课”教学是高职德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阵地。“两课”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方法,遵循道德教育以情感体验法为主的学习规律,突出引导和启发,利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社会就业现状,突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观和择业观培养,做到“要精要管用”。其次,发挥专业课教学的德育功能。专业课教学中也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加强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育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使学生在掌握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获得对社会和未来职业的价值体验、情感培养和人格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可以聘请企业人士到学校的课堂上现身说法,从职场人的角度讲述企业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素养,把职业理念和企业精神传递给在校学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2在企业实习中融入德育工作企业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比如优秀的企业导师不仅在专业技术上指导学生,更能通过言传身教将职业道德传递给学生,从而发挥榜样作用影响学生。因而,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加强合作,在企业实习中融入德育工作,使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不仅提高实践技能,而且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和专业课教师一起参与学生的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结合企业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职业素养。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以在这个环节积累到丰富的教学案例,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鲜活性。
2.3建设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是高职院校德育的有效载体。建设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在校园举办优秀合作企业推介会、劳动模范报告会、优秀校友报告会等,邀请社会精英或专业人士走进校园,宣传企业文化,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教育学生立志成才;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亲身感受企业文化;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丰富学校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不仅加强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而且增强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2.4完善德育评价体系首先,德育评价形式多样化。改变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德育评价的考核标准,应以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与考核方法评估学生。其次,德育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其他任课教师、班主任、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同学以及学生自己都可以成为德育评价的主体。最后,德育评价内容综合化。应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突出其实践性。
1、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工作体系。和谐的工作体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构建和谐的工作体系关键在于学校的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要和谐发展。一方面,构建全员合作的教育关系,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最佳教育合力,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另一方面和谐教育要融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渗透在教学、科研各个环节,实现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2、思想政治教育同学生管理相结合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机制的必要手段。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的同时,要积极推动思想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在通过规章制度等约束人的行为的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导向融于其中,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坚持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寓教育于管理的 政治工作原则,通过将教育落实到管理中,把管理上升为教育,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互补互促,以达到塑造人、引导人、规范人的目的。
3、建立为广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服务机制。近年来,技工院校的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矛盾日益突出。如学生中的贫困问题、心理障碍问题和就业困难问题等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建立服务机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一是贫困生资助机制。要在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中,重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资助形式,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在关心人、帮助人的同时,更要教育人、引导人。二是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测试普查、咨询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发生的问题,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发展。三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开展创业活动和职业生涯设计,将学生就业教育工作贯穿于在校学习的各个环节。
二、构建和谐的教学机制
和谐的教学机制是和谐教育的中心。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课程是教育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物,是决定人才发展方向、水平和素质结构的关键因素,也是教育与学习的基本依据,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共性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和谐的课程体系应当实现社会化课程与个性化课程的统一。社会化课程是指那些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个体遵守共同的社会行为和行业规范,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课程。另一方面,和谐的课程体系还应当体现科学化教育与人文化教育的统一。目前,受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选择愈来愈带有功利的性质,一些技工院校也纷纷调整课程设置,过分的强调实用性的技术课程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用性技术课程的不断增多,极大地削弱了有利于学生扩展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学科设置,导致学生更热衷于个人就业目标的实现,放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这样的教育机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职业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三、构建和谐的管理机制
不论是从现实还是从理论上看,要實现教育的和谐必须从制度入手,建章立制、加强领导、优化管理,这是搞好和谐教育的制度保障。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必须完善与之相协调的学校管理。在强化目标管理意识的基础上要树立现代的管理理念,建立新型的管理机制,明晰管理的层次和职责,提高管理的和谐程度和效率,以实现和谐教育的管理目标。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产品,是学校生存、发展乃至社会声誉的决定性要素,因而学校要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工作的焦点应当是满足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工作的聚焦点应当是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多元化需求。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公正与情感的交融
(一)教育培训理念的制约
1.对培训投入的认识存在偏差。现代企业教育培训将企业教育培训纳入战略规划,视教育培训成本为战略投资。企业紧紧围绕企业战略基本方针和任务,按照规定投入培训资金,但对投入的认识不够,45.2%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经费增加企业负担。高层缺乏对资金的理顺、调控和监督,需要提高教育培训资金利用率。对培训的认识偏差还存在于培训项目的确定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培训缺乏严格培训需求分析,不是根据企业发展和职工绩效确定培训内容,而是由基层单位填报计划,基层单位征求职工意见确定需求,这样的计划很多对单位是无意义的,有的直接由上级单位确定培训计划,导致计划多数不符合基层单位和职工发展实际。
2.教育培训覆盖范围不合理。随着培训范围的不断扩展,现代培训已覆盖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各个方面。部分企业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技术技能和营销模块,对现代管理、个人发展等培训严重不足。
3.职责分工不明确,协助机制不健全。调查发现,62.3%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培训是人事部门的工作,甚至部分人员认为企业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主要是因为职工素质不高,职工素质不高是人事部门培训做得不好,不是我们职能部门的主要责任。
(二)控制体系的制约
教育培训成效控制体系是企业实现有效控制的核心。没有控制体系的建设,就无法规范有序地对教育培训成效进行掌控,企业的培训成果转化目标、规划、流程和监督等方面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制约转化质量。当前,国内企业对如何提高教育培训成效几乎都没有具体规定,在这方面的认识存在不足和误区,而控制体系又是提高培训成效的关键环节。
(三)成效辅导和激励不足
当参训人员掌握了学习内容后,如何应用到工作实际,实现知识转化,转化计划如何具体落实、如何给予指导和帮助?多数企业主要靠职工自己管理培训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自己监督自己成效大打折扣,参训人员培训后更多的是搁置一边,培训成效辅导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企业教育培训知识应用的实施质量。同时,激励制度的不完善很难调动全员提高培训成效的积极性。
二、完善培训控制体系,提升教育培训成效
如何有效控制教育培训成效,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成为企业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企业应在教育培训中做好培训文化打造、沟通辅导、分类控制和激励等工作。解决认识偏差、控制体系不完善等制约培训成效的突出问题。根据培训特点细化培训类别,按照培训类别采取不同的转化措施和转化流程,健全提高培训成效的流程控制体系,加强成效辅导,实现教育培训成效的有效控制。
(一)打造自己的培训文化
解决教育培训理念的问题,就要营造适合自己的培训文化。首先,转变领导的培训观念。让领导对现代培训理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使其明白教育培训投入应该是企业战略投资的一部分。其次,转变职工认识。要通过宣传和学习,让全体职工明白教育培训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培训是福利、培训是旅游、培训是休息的错误认识,灌输培训是提升个人能力、实现职业规划、提升公司绩效的重要途径。再次,明确职责分工。培训不只是人事部门的工作,培训成果的实现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人事部门是培训的组织者、管理者,各部门是提升教育培训成效的执行者、监督者和反馈者。因此,要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共参与,协助推进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培训需求分析,化被动为主动
企业培训经常是下一个通知要求哪些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举办某某内容的培训,请大家务必参加,若不能参加务必向领导请假。这样的培训通知会让职工觉得参加培训是上级安排的,是被动的,自己只是去应付上级的检查,培训结束就不会认真思考、积极应用,效果自然不佳。企业和职工是否需要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这是企业培训工作初期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培训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培训工作各环节成效。企业应结合实际构建自己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就是要规范培训需求分析,从企业发展和职工成长需要出发,分析培训需求,确保培训需求符合企业战略需要,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更符合职工的职业规划,通过构建模型,提高培训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前应该让参加者查找自己工作的不足,自己想进一步提高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提高对自己、对公司有什么好处,让职工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去参加培训。树立职工自我发展意识,把“要我培训”变成“我要培训”,提高职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三)加强控制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教育培训主要涉及到组织者、培训机构和参训者三方人员,即组织者———公司,参训者———干部职工,培训机构———行业培训学校、外部培训机构和企业内部讲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制度,可以实现以上主体间信息的有效传递。对于企业来说特别要加强和培训机构的沟通,因为多数培训是在培训机构实施。通过沟通了解参训人员应该学到什么、掌握的情况如何、应用时注意什么等,以便于目标明确地指导参训人员实际运用。通过和参训人员沟通,开展培训绩效辅导,了解和掌握参训人员的学习思想动态、培训愿望和培训转化情况,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内容,增加职工个人成长的相关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多了解职工培训后的情况,注重发现知识和技能运用的困难环节,根据职工培训成效转化困难的不同情况,开展培训绩效的具体辅导,从而全面提高培训成效控制的质量。
(四)明确特点,分类控制
多数企业的培训主要包括机关行政管理、生产、市场营销、物流配送、后勤服务和个人发展等。通过调查总结,为便于对教育培训成果实施有效控制,可以将企业的教育培训分为思想理念类、行为类、操作类和业务技能类。
1.思想理念类培训。思想理念类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和行业发展理念、个人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这一类培训内容相对抽象,主要以理论和认识为主,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见到成效,并且难以考评培训转化成效。针对这一特点,应注重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参训人员的理解与心得,转化为实践,探索不足,创新学习理念,再指导实践,并注重考核的长期性。比如某市烟草公司通过培训学习“两个至上”行业价值观,学习结束后要求参训人员撰写心得体会,在思想认识上发生了哪些转变,有什么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好处等。将学习心得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接受大家的监督。要组织参训人员给未参训人员上课或者开展讨论会,通过讲解和讨论将其学到的新观点传递给其他职工,扩大培训影响范围。半年或更长时间后,参训人员撰写思想理念的指导意义报告,详细总结新思想给自己带来的变化,由相关部门对成效进行总结,努力探索新理论。某市烟草公司根据培训成效的创新,提出“明示承诺制度”这一新理念,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上级公司的认可,在全国烟草行业推广。
2.行为类培训。行为类主要指言行举止的行为准则、文明礼仪、活动和表演等,这部分内容具有快速转化性,且便于考核。但这部门内容最具有反复性,因此,应当长期强调。某市烟草公司开展演讲培训,培训结束后,学员要根据学习内容对照自身不足,详细列举自身手势、发音、语气等需要提高的地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同事和领导的监督,半个月后由同事不记名提出其转变不到位的地方,告知本人。这样反复进行三次以上,强化其行为意识。对其整体转化情况给予客观的总结再升华,将同事们良好的评价传达给本人,提高其成就感和主动转化意识。同事们在提出意见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要求的提高。通过实施成效控制,某市烟草公司演讲人员各类行为表现得到升华,在全国烟草行业演讲比赛中取得一等奖。
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的原则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幻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我们称它为“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转化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直接与外界(教师、家长等)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做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估导向标”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当然,评价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既要以激励为主,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但一定要讲清道理,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在使用“评估导向标”犑辈患欠郑瑺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就是引导他限期(下次自我评价前)改正错误,重新做起,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
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受教师、家长和社会评价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平时各项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恰当,要有激励性。特别是对待道德行为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和信心,使其刚刚荫芽的思想火花能够越闪越亮。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加强职校德育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尤为重要。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而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历来是职校德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重点课题。汲取以往经验、教训,吸纳现代德育理念,笔者认为,必须更新观念,跳出旧的德育思维模式,用主体性德育观指导新形势下的职校德育工作实践。
一、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主体性德育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改革的深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道德意识形态等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一个明显结果就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这一情形反映在德育理论上,就是“人的主体性”思想得以确定。这种背景下,立足于重视道德的社会规范立场、着眼于行为的善恶、着力劝导学生践履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规范性德育观受到极大冲击。和时俱进,立足于重视道德的生活方式立场、着眼于生活方式的探究、着力使每个受教育者更好的实现自己美好人生的主体性德育观成为人们共同的呼唤和追求。主体性德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即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所谓主体性道德素质,“从其内涵来看,是个体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地理性思索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觉和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的能力。”它要求我们在学生道德个体性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其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习惯养成的客观规律,重视提高他们的判定、抉择能力,指导其建构自己道德生活的意义。
主体性德育有如下特征摘要:
1.以培育学生主体性人格为主向。即重视学生主体人格提升,强调要在德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以挖掘潜能,促进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发展;遵循德育共性和个性、点和面相结合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层次性、能动性、差异性,因材施教,既注重群体性道德水平提高,又彰显学生个性,使每个人都成为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实践主体。
2.在尊重、平等、民主中促进学生整体性进步。即要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内心需求、喜好喜好,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选择,尊重学生作为主体的权利、个性、隐私和尊严等;要放弃居高临下的状态,不把学生当作“道德条目的容器”,而是朋友一样平等对话,进行真诚精神交流。使学生能在民主氛围下自觉、自愿地从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内涵、陶冶情操,在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上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道德素质结构。
3.在自主教育中实现德育的内求自塑。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顾问,承担着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价值观念分析、比较基础上自主选择或拒斥一定道德价值的任务。其职责在于创设一种真实而深刻的道德激励境界,引导学生主动参和德育过程,在自我体验、自我探求、自我顿悟中找到自我尊严和自我价值。德育课及其他课程教学、学校管理和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为学生的自主教育提供了丰富土壤。
把教师主体性发挥纳入到学生主体性发挥轨道,更多强调在教师主体主导中开发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构成了现代的科学的主体性德育观。
二、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是职校德育创新的重要前提
适应经济社会要求加强和改进职校德育工作,是实现全面提高职校学生素质、培育新一代劳动者的题中之义。主体性德育观的确立契合了以教育学生怎样做人为中心实施德育创新的时代要求。职校德育工作在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情况面前的种种不适应也呼唤着主体性德育的弘扬。
1.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要求职校必须确立主体性德育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去年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有关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快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这里的“服务”包括为促进发展服务和为就业服务两大任务。促进谁发展?既包括经济和社会的宏观发展,也包括受教育者个人人生和事业的发展。服务的内容则是满足包括广大职校生在内的受教育者就业、再就业的培养培训需求。我国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的战略举措,对职校生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单纯的把握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是现代化建设对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培养职校生包括职业道德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成为职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
因此,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从单纯的“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技能的练习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有机统一起来,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追求。职校作为学生“人”的发展的“特定阶段”,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创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空间。充分熟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成为职校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社会化过程中职校生思想、行为上的新变化要求职校必须确立主体性德育观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在道德观念和价值熟悉上呈现多元性,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职校生在思想、行为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如摘要:主体意识增强,权威意识减弱,不愿被动地接受外界劝告和他人批评,更多的认可切身体验;求新求异,追求个人发展和现实利益,更多地关注事物的实际效果;渴望独立和平等,但由于阅历和熟悉的限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未来前途的不安,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有待形成。除少部分学生能通过对口升学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外,职校生中的绝大多数人将面临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社会的选择,要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求职校生在紧张的就业形势面前有过硬的综合职业能力。然而,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许多职校生并未确立完整的目标,有的甚至是“一片空白”。学习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特征。而欠缺为成就自己人生服务的强烈意识,成为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只能奢谈。
唤醒职校生努力成才,以“成功者”心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主体意识,用德育拓展提升学生精神世界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成为职校必须确立主体性德育观的客观实际要求。
3.中等职业学校激烈的生存竞争要求职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确立主体性德育观
受持续“普高热”影响,职校生源质量下滑,其主体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弱势学生群体。这种现实造成职校在管理、教育精力投入相当甚至过之的情况下和普通高中最终社会影响上的失衡,挫伤了一部分职教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而一些职校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定位不清,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好没有完全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上缺乏活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手足无措。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是职校“要果断做到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模式、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用人单位满足不满足、学生满足不满足、学生家庭满足不满足作为衡量质量的最终标准。”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庭怎样才会满足?学校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立足?答案只有一个摘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既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熟悉到摘要: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也体现了职业学校的竞争力。
这样,就要求职校教师非凡是德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把握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非凡性,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德育课灌输道德知识、只抓理论学习不抓活动练习和体验、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途径创新不够等状况,确立起主体性德育观。
三、运用主体性德育观开展职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
1.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在职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功能
课堂是职校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渠道。非凡是《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等德育课程教学是向学生传授或再现对其道德品质培养产生重要影响的知识的重要环节,许多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要靠教师讲授传递给学生,是道德知识传输的主要途径。在这个环节,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在道德认知上应达到的水平,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变化,使学生产生活跃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实践道德生活的欲望。而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也会有意无意的在其他各科教学中搜寻和验证这种情绪,因而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也要渗透德育内容,使德育课和其他课程之间“盐”和“汤”的关系得到实实在在的确立。同时,现行德育教材的编写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其指导职校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功能也决定了德育课的育人主阵地地位。这种地位不是虚的,需要在运作方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要更新德育课教学理念,把课程作为职校生的生活过程来把握,在积极进行课内教学方法、手段、评价模式等改革的同时,向其他科目和课外拓展,使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实”起来。
2.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职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是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主体,但其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需要在教育者的引导帮助下才会不断增强和发展。只有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才会使其感受自信、充实和体验到完善自己的乐趣。唤醒学生的修德需要,不仅要靠创新的课堂教学,还要靠创设各种自我教育的情境,即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职校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独立人格和创造能力的良好德育途径和平台。通过对各种校内隐性、显性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对不同教育环节的衔接和贯穿,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中得到个性的张扬、合作意识的培养等。职业生涯设计就是这样一种良好形式。它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人实际,制订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过程,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展望,有助于职校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正确熟悉和看待自己、激励其对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目标的追求。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主体性在学生主体性轨道上的发挥。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全方位推进职业生涯设计活动的做法尤为值得借鉴。他们通过德育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方法辅导,班主任组织各班主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语文教师结合文化课教学辅导生涯设计写作,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能力练习介绍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计算机教师辅导学生运用现代化手段收集资料、制作规划设计这一立体操作形式开展生涯设计活动,并在全校组织评选和展示,丰富了职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3.抓住职业学校的社会开放性优势落实德育工作实践化
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其社会开放性及和经济的紧密结合性、教育过程的实践性等都体现着它的非凡性。这些特征也成为职校落实德育工作实践化的优势。“订单”培养培训技能型紧缺人才,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实践实施分层教学、学分制、弹性学制,完善加强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环节等,在催发职校生主体意识同时,为职校德育工作实践化提供了前提。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了学生知的熟悉、情的陶冶、理的把握,但这些都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或初步的道德实践,教师的德育影响只有在学生和外部社会相互功能的活动中才能内化为其品德并生成新的道德需要促进其个体继续发展。因而,加强有意识的德育实践活动是有助于学生增强实践社会主流道德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要包括校园主题实践、实习实训实践、社会生活实践三类。校园主题实践指职校德育工作者有目的的创设主题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实践,可采取的方法有职业指导、心理咨询、磨砺练习、榜样模拟、角色扮演等;实习实训实践指在实习、实训、顶岗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印证和尝试履行相关岗位职业道德规范,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感悟具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实践是师生共同实现主体性“双赢”的阶段,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和专业相关的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及志愿者活动等。在社会大环境中,由于新事物层出不穷,受生活时空和个人因素制约,教师也不能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道德新问题,因而师生通过认真思索和相互交流,在自我判定和分析抉择中有助于实现促进双方的自我成长。职校德育学分制是很值得探索的一种将学生“知”和“行”有机结合的评价方式。
4.在主体性德育过程中推进职校德育工作者的角色重塑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主动地发展”,“关心、保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赋予职校教师的光荣职责。然而现实中狭隘的德育工作者界定观使德育工作重重的落在德育课教师、班主任和一部分管理者肩上,而对德育课教师上岗要求的不严格和对其接受继续教育的不重视,使职校德育工作者队伍不稳不专。新形势面前,一些教师忽视对德育新理念的学习,发现职校生打架、说谎、早恋、破坏就怒火满胸,而对职校生焦虑、自卑、孤独、沮丧等新问题却不闻不问,所谓“碰到老新问题发烦,遇上新新问题发懵”。主体性德育观既要求职校在推动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工作队伍,且通过组织对德育原理、品德发展心理学等新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还要求增强全体教师实施德育工作的全员意识。从而以教师的主体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不同学科、不同部位的教师看到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道德生长点。只有完成职校德育工作者的角色重塑,才会创新德育载体和形式,并和学生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对话、理解、欣赏、倾听、关怀、信任中,用人格的力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工作才会声色并茂。
参考文献摘要:
1.魏贤超.《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摘要:现代德育理论的重要命题》[J].《教育探究》,1996年第3期
2.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当代教育论坛》[J].2004年第12期
3.石芳华.《主体性德育观摘要:高校思政教育人性化的回归》[J].《上海电院学生工作》.2004年第2期
4.刘铁良.《评析主体性德育》[OL..2005年1月7日
6.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http摘要:///newshtml/2004-10-1/news2004101172217.htm.2004年6月17日
7.张建.《人性提升摘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19期
8.曾桓松.《弘扬主体性德育浅探》[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