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9: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篇1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先生也曾说过: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可以说在对人的整体评价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为关键的。个人品质不过关,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残缺品、废品甚至是危险品。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崇尚奋斗,渴望成才。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以及一定程度上大学教育对德育的忽视,使一些大学生在观念、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如缺乏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理想追求淡化,缺乏远大目标,自我意识膨胀,行为失范,贪图安逸,追求生活享受等。这些错位和倾斜既使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难以实现,也使一些大学生难以承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德育工作?如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为国家培养品质过硬的人才?这是高校教育始终面临和探讨的问题。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重要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当前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深藏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精神,是中国人的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倡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老子强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现代成功者必备的条件,对今天的大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一直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可贵的精华,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从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等,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深入挖掘这一资源,可以促使学生以前人为榜样,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从而自觉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和而不同,执用两中”的处事原则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它的基本含义是和谐,主张“和为贵”、“天下一家”、“以和为贵”、“持中守和”等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美好境界。孔子强调的“允执其中”告诉人们,“持中”就能“和”。“中和”观念已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并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既可以帮助学生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又可以帮助学生在多元世界中学会包容和体谅。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宽厚之道

主张宽厚,推崇“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讲“报怨以德”、“心底无私天地宽”,孟子提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包含了理解、宽容、善待他人的精神。这种宽厚之道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融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性格情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挖掘这一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见利思义,坚守气节”的思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鄙视只顾一己利益的行为,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主张要考虑是否符合“取之有道”的原则,先义后利,义以为上,必要时“舍生取义”,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孔子主张“杀身成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强调“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重视气节和人格的体现。千百年来,这种坚守气节、“士可杀不可辱”的浩然正气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铸造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挖掘这一资源,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自尊自立的现代人格提供了有力保证。

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以诚相待,言而有信”的优良品德

以诚相待,言而有信是中国人的道德信条和优良传统。以诚相待,言而有信,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是一个人人格必备之义,也是人际交往的必要条件。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睦,业无诚信不兴旺,国无诚信不稳定,世无诚信不安定。古人说“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些思想和原则,从传统到现代,从理论到实践,依然是个人处理与家人、他人、社会等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阶段,讲诚信、重承诺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呼声。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和弘扬传统诚信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慎独内省,见贤思齐”的修养方法

篇2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积淀,博大精深,蕴含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在大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深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1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锤炼和长期积淀逐步形成的,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蕴含深厚的内涵和深邃的哲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 一) 从教学效果看,有利于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据一项调查显示,民办高校学生的大学生活“最遗憾”的事是学习,大学课程中“最枯燥”的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理论课中,使枯燥的纯理论讲述变成生动活泼的文化熏陶和思想渗透,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二) 从教学目的看,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民办高校收费较高,多数学生的家境都比较好,加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和撞击,民办高校学生很容易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发挥自身作用,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的身心和人格。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统文化重视人格修养,强调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道德规范,强调人本精神,追求先义后利的崇高精神等。因此,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三) 从教学的任务看,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在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仁取义的献身精神、博爱大众的利民济世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尊老爱幼的公德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勤俭节约的勤俭精神、谦敬礼让的明礼精神、乐群贵和的和合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等,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2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现状

在推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程中,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理论课教学相融合,是一项重要课题,各高校正在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 一) 从教师自身看,多数教师采取传统的理论灌输法。在不少民办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较年轻,甚至很多专科高校聘任辅导员兼任教学工作,缺乏教学经验,缺乏对传统文化和理论课本身的系统学习,疏于教学方法研究与创新,在教学中仍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理论灌输方法,使课堂缺乏活力和生机。

(二)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看,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几乎都是从学校的课堂上接触传统文化,但在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学校更多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由于受到西方和韩日文化的冲击,许多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更热衷于追捧新鲜时尚的外来文化,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但却缺乏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感,造成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 三) 从学校的舆论氛围看,民办高校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氛围不够浓厚。民办高校办学起步发展较晚,至今未能形成较成熟的校园文化精神,加上许多民办高校注重规模和效益,忽视内涵建设,忽视传统文化氛围的渲染,导致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品位较之略显劣势,间接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程度的偏差,从而使学生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加以思考地认同和接受外来文化,甚至出现否认和歪曲传统文化的现象。

3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应用

针对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传授方法陈旧、价值认知不足、文化氛围不强的问题,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是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既有相关的专著,又有大量的论文。其研究不仅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教育、文学、美学各个领域,而且与现代化等现实问题结合起来,逐渐把研究引向深层次和多方面。如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的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评估研究等,都正视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潜在的规范功能,较多地展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积极意义。但总的来说,理论探讨多,实践路径少。本文试图从当代中国大学德育实践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通过挖掘其优秀的教化资源和所蕴涵的多维的德育意义,寻找现实价值开发的路径,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转换而成为现代化过程的道德资源,从而将传统文化的功用价值落到实处,以求在大学德育实践层面上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以儒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理想人格、审美情绪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的内涵是:首先,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可以丰富和创新21世纪的现代德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道德生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可资利用的德育思想资源,个体道德的发展应该建立在深厚的德育文化资源之上。正因为如此,借鉴一切可资利用的德育资源,在切合于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的背景之上加以创造性改造和发挥,逐步培育出合宜的中国社会德育资源,这就是中国传统德育功能的现代价值之所在。其次,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有互补性。再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体现出中国德育文化的“民族化”特点。具体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立足国情,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大学德育的重要精神资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我们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但却面临道德资源的严重不足。要避免或限制现代化带来的消极效应,价值观的调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为现代化过程提供合理的价值范导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无疑蕴含着多方面的资源,这是维系我们民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根基。我们现在提倡的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严谨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等,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渊源。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对于彰显我们道德建设的特色具有根本性意义。

(三)当代大学德育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

学校德育工作是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如何压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等等。要解决我们面临的道德问题,还是要“近取诸身”,不能企盼外来宗教或依靠空洞的说教,历史已经证明,这些做法根本不能解决中国的痼疾。因此,我们不应忘却传承文明,只有复兴中国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才是唯一出路。我们不仅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中国建成世界经济强国,还要把中国建设成文明之邦,必须发挥传统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重视对它的现实价值的开发,促其尽快实现现代转换。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并且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取舍、充实、更新,形成了充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作用。

(一)中国优秀优统文化能使大学生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理论思维的训练,能开启他们的智慧和原创精神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儒学说到底是关于学做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学问。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在这个问题上,儒学突出了仁爱、和谐、秩序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中国哲人强调内心的平和与修养,因此在对待外部自然的态度上不是强调征服,而是追求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今天,当人类社会面对生存、能源、环境等等难题困扰的时候,“天人合一”的科学思想是多么富有远见,富有历史的穿透力!这种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空间都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首倡变革与创新的当推《周易》,即《易经》。《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起源,它以最简单的原理说明宇宙的来源,万物的始生及人类社会的进化法则,博大精深地囊括了上古社会的哲理、伦理、政治、经济、管理、军事、法律、天文、医药、预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尽管其中有不少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但瑕不掩瑜,其精华部分在过去、现在以至于将来都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已是《易经》的真义和精神。《易经》之易,首先是变化的意思,因为宇宙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发生变化的。《易经》重视且提倡人们应不断发展创新,不要思维守旧,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其次,《易经》也主张不易,即持之以恒,坚韧不拔,如其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健”就是经久不衰,刚健强胜、永恒不变的意思。再次,“易”则是容易,不畏艰难则是“易”,倡导的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另外,《易象》上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这是说从小应该不断扩大知识面,多实践前贤的言论及行为,使自己的道德学问大有蓄积。这一切,都能从哲学的、历史的、审美的层面开启当代青年学生的智慧和原创精神。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能引导大学生传承民族的优秀人格,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古典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诗人们忧国忧民的深思,献身报国的壮志,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都是很好的教材。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古代诗词就具有鲜明的进步性,思想性。其后,历代爱国文人都用瑰丽的诗句抒发热爱祖国的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爱国诗人屈原为使楚国强大富饶而追求不息的愿望的强烈表达;杜甫“向来忧国泪,寂莫洒衣襟”的忧国忧民思想每每读来都感人至深;王昌龄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激励了多少将士,奋发沙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岳飞的一首《满江红》千古传诵,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万世流芳,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当代青年学生从中不仅能吸取知识与学问,更能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励他们去实现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的人生价值。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固有的伦理道德精神能滋养学生的心灵,推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精神内容丰富,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博大宽容的气度,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举世公认的美好品质,主要表现为:整体主义,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他还认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从而强调了社会的整体和谐;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是成功之首;荀子强调“群居和一”,“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这就是说,只要全社会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就能够实现国富民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历代儒家学者的大力倡导下,团结协作的整体主义思想已深入到各个阶层,孕育了中华民族仁厚、宽容、博大的胸怀。我们今天弘扬这些思想,有利于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道义主义,孔子主张“君子义以为质”,“义以为上”,认为君子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为人处事坚持道义至上的原则。他还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导向,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人生价值的第一取向。他提出做人的基本德性是“智、仁、勇”,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继承并发掘了这一点,提出“仁、义、礼、智”,皆以“仁”为核心,仁者,爱人,即对人的关心和尊重。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在古为今用,重德求善时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关心人和尊重人仍然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克己主义,早在《易经》中就有“谦谦君子,用涉大川”的说法,认为君子应始终保持谦虚,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重大成就,即使遇到再大的艰险也无法阻挡他们奋进的步伐。孔子指出“克己复礼为仁”,中国古代另一位杰出思想家老子则提出了作为生活准则的“道”。老子认为:作为人类行为所依循的“道”,应致虚守静,强调慈、俭、朴等,这些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克己、谦虚的美德,对于莘莘学子们在学业上专心攻读,生活上勤俭节约均有裨益。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是“究天人之际”的探索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经世济民”的责任精神,“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宝贵财富。

三、结语

对青年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德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全球化的时代趋势为背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目标,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和德育功能为切入点,选取一些历史上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而在今天现实生活中仍然包含着积极因素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番历史的考究和现代的诠释,并切实将其继承、弘扬和融贯到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之中,为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一个新的实践路径。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美术教学;融合;运用

发展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新型美术教育是我国中专美术教育实现自身创新及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优秀文化艺术灿若星辰,并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是发展中国元素创新型美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传承、发扬和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各种西方艺术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观,以中专生为代表的青年主体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的融合,在与时俱进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学生独特美术风格形成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水墨画、木版画等不仅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亦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美术教学不仅是绘画理论、绘画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美术精神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合进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更能引导其在美术基础理论和绘画技能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中国美、创造中国美,并深入体会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

(二)对现代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作用

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既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基底,又吸收了其它因素,形成了具有现代化风格的文化艺术,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则需要吸收现代文化艺术中的一些精华因素以保持与时俱进。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增添美术教学亮点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精华。我国古人在艺术上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反应在文化艺术中即为意境表现,如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的松意味着坚韧不拔、梅意味着品节高尚、荷意味着出淤泥而不染等。

(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美术教学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彰显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包含有古人的艺术精神追求,亦包含着许多与生活、风俗习惯等有关的文化艺术,如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剪纸等,都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因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中专美术教学过程时,既要注重与美术本身相关的知识教学,亦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将美术教学与实践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中国结欣赏及编织、剪纸以及插花等实践性艺术教学方式,即通过开展美术手工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以更好的将中国元素融入自身美术学习中。

(三)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中专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时,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艺术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如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神似而非形、工笔画中勾勒出的细腻线条、建筑艺术中的天然去雕刻等,以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从多层次、多领域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空间内丰富自身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具有明显的民族审美特征,将其适当的运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有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亦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往后的美术创作及就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高等教育体系 文化自信

1.引言

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自内心的认同的价值文化信心,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其文化价值,又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因此这样的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也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形成了挑战,所以研究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意义就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2.基础知识概述

2.1文化自信

根据本文查阅的相关资料来看,目前关于文化自信主要是从文化自信的内涵、基础两方面进行界定:首先是对文化自信的内涵,部分的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自然性、超生物性和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的机能。其次是对文化自信的基础的研究,按照资料来看,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种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觉,同时也是基于理性认识之上的精神成熟度的体现。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知识与伦理。所以在这里,本文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将文化自信界定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自信和理性审视。

2.2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生为文化自信的主体,其在教育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求大学生在清晰的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予以充分认同和肯定。具体来说,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使得大学生必须要主动的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并对其深入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精髓和先进文化精髓。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可以积极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的精髓,批判和抵制外来文化中的糟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尽可能的做到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统一发展。

3.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的就是积极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更好的让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获得底气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以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真正做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人育人。具体来说,其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3.1有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可以看出,在世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民心所向是一切社会变革开始的源头,同时其也是整个国家政权巩固与否的风向标,而在这之中的文化氛围在而是对社会心理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因此从这点来看,如果要使社会的民心向同一个方向聚集、前进,那么在此过程中的文化则必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时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一个思想、理论的宣传地和发扬地,大学生是其宣传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度影响着整个社会,因此高等教育体系中得文化自信是宣传弘扬优秀文化的精神动力。

3.2有助于大学生应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当前在世界上的的很多国家中,进行的政治的民主化和价值的多元化是不可抵御的时代潮流,因此自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适应潮流的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而在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必将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从而可能会出现易盲目跟从和吸收,造成价值观的扭曲,社会责任感的弱化,民族自豪感的消退等情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培养在应对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3.3有助于大W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在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生如果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那么进行自身修养的提升就需要正确认识并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而关于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修养的学习则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拥有积极上进的学习心态和优秀文化丰富的思想资源,正是这样的要求使得其拥有的文化自信可以更好的帮助其进行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好的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理论知识的动力源泉。

4.高等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养分析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时代变革中既能保持自我又能面对世界的标识。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的深入,目前逐渐的形成了多元文化现象。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大学生对物欲的强烈需求,使得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物质生活的抗压性比较低,虽然有时创造性十足,但其思维内涵虚无空洞。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部门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修心养性,将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融入到对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与他人和谐相处,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相处。具体来看,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点,分别是:

4.1积极提升文化鉴赏能力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认同、信任,因此在本文看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增强自觉鉴赏的能力。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引导大学生分析、鉴别传统思想文化中哪些是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东西,哪些是封建性的糟粕、是落后的要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辨别我国社会所缺乏又能弥补中华文化发展之不足的东西。

因此本文认为各大高校要积极的引导其以虔诚、敬畏的态度来对待文化,并且用对多元文化进行系统的清理、批判、重释与重构,进而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树立文化自信。

4.2坚定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

高等教育担负着我国优秀文化的重担,其不仅是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和传播者,更多的是作为引领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主要阵地,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其是国家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资产。其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在开展文化育人的工作必须要坚定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结合高等教育办学目标和特色,通过对各个大学的准确定位、学科和学位设置、培养人才方向、服务社会的方向和未来发展目标做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以此来更好的形成具有符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的办学理念,进而增强广大师生的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4.3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品性

篇6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学术、制度礼俗、科学技术、实物古迹、书法绘画、医学武术以至衣食住行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自强奋进的精神支柱。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肩负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负着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先进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然而,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他们之中不乏“追韩逐美”之辈,他们看韩剧、穿韩装、过圣诞节、学习国外礼仪……,对于外来文化津津乐道,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淡漠甚至鄙视,不知何谓儒家文化之精髓、对中庸贵和之道不明就里,对忠贞守信、仁义孝悌的典故更是难以言状,特别是对古代圣贤、名人轶事、经典名著、书法绘画知之甚少,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新一代身上正面临着断层的危机,这些都值得我们警醒。因此,要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具有生命力的灿烂文化和朴素道德思想,增强民族文化知识的积淀。大学语文教学无可厚非地肩负着这一艰巨的任务,它融知识与道理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熏陶的有效载体和最佳资源。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其内容包涵了哲学思想、自然事理、社会伦理、民族意识等,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课程,有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人文熏陶,感知文化审美,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曾提出,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应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依托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加强文化人才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教育”。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困境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运作乏力,主要表现在:学生语文功底较差,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高职院校以学制短、专业课程要求高、实践教学比重大等为由,挤占大学语文课时,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把它开设成为公共基础课或选修课程,学时安排不固定,时开时停,随意性较大;在师资、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也较为混乱。由此,大学语文渐渐丧失其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随之搁浅。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融合的思考

(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打铁先要自身硬。高职院校教师要大胆进行教学研究、改革,在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方面多下功夫,使自己尽快成“名”成“家”。要与时俱进,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改变传统的纯文本授课方式,选定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将语文教学分成“模块”,例如在文言文教学单元,除了教学本身的目标、任务和知识点以外,还可融入历史人物、社会风俗、地理人情、哲学思想等小的模块,组织设计好“每一次课”,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项目或单元,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讨论、鉴赏、比较、研究、专题报告、讲座等方法和各种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进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调动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思维活跃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修身养性,提高个人做人与为文的品位。

(二)编写适用教材和讲义,强化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要拓宽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的内涵,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业务操作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没有过渡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不断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就要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语言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在编写讲义和教材时,要废除以选用教材为样本而编写教材的做法,全面建立以课程体系为唯一依据的教材体系,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讲义,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依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可融入演讲(辩论)技巧、口才训练、职业道德、民俗文化鉴赏等技能培养的内容,增强文学知识的深度与厚度,强化思维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培养对应的专业人、岗位人,并为其接受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打下基础。

(三)改革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综合评定学生。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能仅以一张试卷衡量学生的成绩,要取缔原有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将学生技能的掌握、兴趣的保护与激发、求知欲的满足、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化为评价标准,形成涵盖知识、能力、素养各方面指标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进行全面检测和综合评价,体现过程性考核与能力性考核。可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论文与答辩相结合、论文写作与阅读能力考查、口语表达能力考查等形式,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要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相融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现代文明同步,加强对学生在语言文字、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社交能力、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人格尊严,确立高尚思想,塑造健全品格,从而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助力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倪怀庆 关于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年第3期

[2]吴晓燕 关于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第10期

[3]乔守春 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途径.《天津电大学报》.2011年第1期

篇7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1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2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优雅内涵的完美诠释。珍惜传统文化,播洒的是根和种子;珍惜传统文化,浇灌的是心和命脉;珍惜传统文化,传承的是光和力量;珍惜传统文化,收获的是爱和希望。

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开始信奉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过生日了。可是,他们当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笔怎么握,不知道算盘怎么打。只知一昧使用网络。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陌生至极

当时的咸丰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而侵略军一路烧杀掠,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园内珍藏着大量珍贵的古代典籍、文物、艺术奇珍,均为无价之宝,蕴藏的传统文化更是数不尽数。侵略者见到这些眼冒金光,争先恐后地抢劫和破坏。凡能搬动的金银财宝、珍贵文物、各种艺术品等,都被洗劫一空,搬不动、抢不走的东西,便统统砸碎。最后,为了掩盖其抢劫丑行,侵略者放火烧毁了传统文化宝箱——圆明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官的无能,不懂得珍惜传统文化。

曾几何时,安塞腰鼓仍旧隆隆地震撼着陕北大地,那激昂的鼓点敲出那群肤色与土地一样的汉子们的朴素与豪放。曾几何时,锣鼓与唆呐仍旧嘹亮地冲击着人们的听觉,在红花绿扇中舞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曾几何时,国人尚记得自己的传统,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文化,尚为之欢喜为之忧。

仰望天空,依旧有一片阴霾;低头寻觅,追寻逝去的曾经;眺望未来,憧憬文化的时代。抬头逝去脸上的泪水,摸着胸口暗暗发下誓言:绝不让这本不该发生的一切继续!虽然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只要拨开乌云,收获的会是阳光,灿烂的一片,那么传统文化将不再从我们手中溜走。

齐心协力,珍惜传统文化。把生命的根扎进传统文化的土壤,再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与现代文化融会贯通。青春的花朵会开的酣畅淋漓,大气磅礴,香远益清。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3中国!一个伟大的国度,拥有浩瀚的疆土,几千年以来,孕育了多少才识过人的军事家,才华横溢的诗人,目光长远的君王,天马行空的艺术家,他们,在自己祖国的领土上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奇迹!

例如:“万里长城”,“兵马俑”,“莫高窟”,《离》,《史记》……而创造这些奇迹所需要的精神,便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熔铸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它,有的在宏伟壮观的建筑上传递,有的在包含情感的字里行间中流溢,还有的在苍劲如龙的笔墨里婉转……这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在飘荡的历史长河中仍然是保留了下来,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独一无二的财富!

如今,在我的脑海里,却清晰地记得在小时候参加的一次,在那次的中,有一种叫做“飘色”的绝妙艺术无不吸引着我的眼球,那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中国的文化,第一次体会到了它的博大精深,也是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浓厚气息,每每回忆起这次的经历,心中总不由得涌起一种炎黄子孙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飘色“又名”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区民间春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传承至今的中原"抬阁"被誉为"华夏一奇",被外国人认为是”中国隐蔽的文化“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

“飘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能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的感受,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来源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自信与骄傲,这种文化遗产难道不让人重视与珍惜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却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淡忘了往日辉煌的文化成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于现在文化以及科技创新的事业中,忠心与历史文化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对此,我不禁感到了一丝紧张。作为一位中国人,我们难道不应该去深入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吗?难道就不应该传承这几千年下来的宝贵文化吗?我们绝不能让如此众多珍奇的文化遗产泯然于滔滔的历史长河中!为此,我对于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考场表示赞成,因为这样便能人为地督促我们学好语文,更好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4所谓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个民族丰富的特色,一个国家独有的标志,一段历史熔炼的精髓。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是五彩斑斓了,可以是建筑,书籍,服饰,它包罗万千,丰富广博。就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性的神物“龙”的形象。其实龙本不存在,它只是古代的人们为拥有神奇力量的向往,因此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有着鹿角、虎须、蛇身、凤爪等多种特征,融合了多名族的文化。龙就似我们我们中华民族,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伟大神力向往的美好理想。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汉字了,这也是我们“传播文明,盖世无双”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特点嘛,就是“对联形式,汉子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祥,既便言志,又供观赏。”说起汉字我们无不想到书法文化。值得赞扬的是,即使书法的年龄远远大于我们现代人,但我们间的距离却似穿越的效果。在此,我也是书法的传承者之一,它的美感“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我也深有体会。对于写书法的传统用具——毛笔,柔软优雅,创作的字体有胖有瘦,或直或曲,时而粗糙时而顺滑,无不体现着各种线条的美感,无不透露着写作人当时的心境。然而西方人用的钢笔却只能将字死死地呆呆地“刻”在纸上,所以西方国家没有书法这一说。这就是中华民族先辈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值得我们华夏子孙传承。说到书法,我便想起中考语文要提高分值,会在书法和文言文方面加以重视,这样一来就对我们中学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做了进一步的要求,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考场啦!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也应该了解重视它。

反观我们现代社会,经历多次战事,以及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冲击,一再使得文化的传统根基早就如同一片风中摇摇欲坠的枯叶。再加上我们的经济日渐富裕,西化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普遍,但这也不能是我们的心灵感到满足。如何重新找回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美感,继续传承它呢?那就得扎根于我们的生活,就当我们对传统文化多一些关注,多一些了解吧!

高三传承文化的议论文5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深入精髓,让人深深的震撼,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华传统文化渐渐淡化,近年各种损坏传统文化的事情侵入我们的内心。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

面对物质的,尊严应该如何存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春天,韩国某公司的女老板以员工没按照她的吩咐去休息为理由,喝令全体中国员工下跪。一百多名员工迫于无奈跪下,唯独孙天帅刚直的立在原地。女老板恶狠狠的威胁说不下跪就开除,孙天帅很坚定的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后愤然离去。孙天帅用实际行动证明尊严实实在在的要重过各种物质甚至于是生命,有尊严的人面对权贵不卑不亢,面对不义之财不馋不贪,面对不公之事不忍不避。一个人有了尊严便有了支撑生命的灵魂的骨架。一个民族有了尊严,那么这便是一个充满希望,不可战胜的民族。

面对日渐冷淡的人心,爱心该何去何从?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她的住房是由五个子女凑钱买的,面积不大,卧室只有不到十平米,她的柜子还是她结婚时候从旧货市场买的,桌子跟椅子都有几十年的“高龄”了。她就是中国当代家喻户晓的人物,杰出的豫剧大师常香玉。建国后,她用自己的演出收入为农民捐献了拖拉机;抗美援朝时,她和丈夫在各地巡回义演,为志愿军捐过飞机;十年后,她把补发的所有工资作为党费全部上交。爱心是永不低头、永不屈服的铮铮铁骨,是人类走向兴旺和发达的希望和灵魂。爱心是阳光,温暖每一个人,驱散所有黑暗,爱心是绵绵不绝的江河,流遍世界各地,一个充满爱心,懂得团结互助的民族拥有不可战胜的刚毅。

篇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社会越发重视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因为美术教育的侧重点就是让学生沉浸于美的学习和熏陶中,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使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而且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的意义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通常以艺术作品为载体,生动地展现人类文明和艺术魅力。彩陶是先民利用有色物质在原始的陶胚表面进行艺术创作的工艺品,彩陶简约朴实、干净的艺术风格,很好地展示了先民独特的创作能力、简约、整洁的审美观念;秦汉期间汉字的变迁最为强烈,这一时期书法得以创新,大篆、小篆、行书、隶书、楷书等纷纷涌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时期出现的漆器,因受当时主流文化的影响,颜色以红色、黑色和金色为主,器型高贵典雅;唐代色彩绚丽的唐三彩、风韵十足的仕女图等风格各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很好地展现了当时自由开放的社会风貌;宋代的艺术风格较为婉丽清秀,如秀美壮丽的《千里江山图》、一图描绘汴京百相的《清明上河图》、简约淡雅的青花瓷等。从这些融合了我国古人艺术智慧的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中,人们能够感知传统文化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磅礴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水平和美术技能。

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课堂,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人文精神,以及顽强不屈、磅礴的生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弘扬,通过引导学生从当代艺术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影子,在美术学习、创作过程中理解、运用传统文化,使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更具有灵性、创造性[1]。

二、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美术教学

1.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优秀且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它注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融于人们的生活,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根基。在如今科技发展、文化交汇的时代,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要想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教师就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取,将传统文化和美术教育合理结合。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化艺术,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多地域、多风格的艺术作品,尤其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开展美术教学,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2]。如,带领学生欣赏风格多元的工笔画、写意画,让他们领悟传统文化千年来沉淀的艺术魅力,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美术创作,使其学会站在现代审美的角度,感知、了解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艺术魅力,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3]。

2. 培养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由于如今各种文化相互碰撞愈演愈烈,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培养和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提升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教师需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合理有效地融入其中,从学生抓起,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3. 优化教育模式

随着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因为其容易忽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改善教学方式,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4]。

首先,教学内容应当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与美术相结合的艺术魅力。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对称的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向学生介绍历史悠久、具有对称美感的剪纸,让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再加以补充,让他们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蕴含的独特人文内涵。

其次,在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后,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教师应该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融入美术创作的相关知识、方法与技巧,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技能,结合传统文化进行二次创作,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5]。如,让学生进行剪纸创作,使用所学的对称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设计风格的剪纸艺术作品,做到学以致用。

4. 探寻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剪纸是具有显着民间艺术气息、蕴含浓厚传统文化的工艺品,不同地区的剪纸有着不同的风格,也体现了人们不同的审美喜好。如,华裔艺术家李宝仪在作品中多采用宣纸材质,运用数码制图和手工雕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创作,作品栩栩如生,令人惊叹。泥土看似平平无奇,但可以在我国民间手艺人的手中化身为形态不一、雅致的陶艺作品。乐子砚的陶艺作品具有独特飘逸、干净的风格。如:“点道云踪”采用蘸釉的方式处理釉面,以类似宣纸沉淀的方式,使釉料沉淀在坯体上;“屋漏雨痕”是一种浸釉的方式,釉水的流动具有动感,像雨痕一样的痕迹留在陶瓷表面。编织工艺使用的编织材料多是竹子、柳条等常见的有韧性的植物根茎,范承宗便是将编织工艺中的竹艺运用到极致的艺术家。他采用稻草、柳杉木编织的装置《茶寿》,用传统竹艺创作的竹镜子、竹盘器皿、碗筷组合、水壶等,将竹艺与其他民间工艺结合,获得了极致的工艺效果,富有创新意味。

民间艺术包含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和手艺,在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艺术,向学生普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他们感知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国家宝藏》等节目,了解那些在时光中沉淀的传统艺术,如瓷母、石鼓、妇好鸮尊、玉琮等,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欲望,提高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

5. 在美术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一幅画作的创作背景、艺术手法,让学生进行自主赏析,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并鼓励学生主动分享分析过程,由教师补充相关美术知识。在学生开展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如,在创作花鸟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写意画的创作技巧和风格特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而且有助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6. 展开丰富的课外活动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手工展等,让学生开展陶艺、木雕等创作。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碰撞产生的艺术作品,如,当代艺术家刘野的缂丝作品《女孩和蒙德里安》、范承宗用竹编技艺创作的装置《筌屋》以及用实木、网孔帆布创作的装置《帆城》,等等。教师应让学生思考有效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美术的艺术创作方法,从中感悟并谋求创新[6]。

结语

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而且有助于促进现代美术的创新发展。教师要不断优化美术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甘小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 2020(7):58.

[2]殷新梅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 2019:1.

[3]简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 2019,5(6):76-77.

篇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具有强大的遗传性,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建设今天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它对现实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说到底,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理想相关联。一部陈旧老书,一部古代文学经典,披散着历史的灰尘,脱落于现代社会,特别是易中天、于丹等当代大家以古人圣贤道理为原料,深人浅出地将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及其生活紧密结合,使老百姓入心人胃,并给大众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个鲜活的实际问题以启示,而且能与实际生活中为人处事的经验总结相验证,也能给受过创伤者的心灵以抚慰,提升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品位,开阔着人们的眼界与胸怀,在诊译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了构造民族心理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

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并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中国软实力为根本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和“血脉”,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消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历经世代传承,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换,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四)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条件

纵观中国古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都形成了一整套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必须格守的准则,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仪表,并对中华民族的人格追求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儒家的修身理论在中国思想文化史、教育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是造就中华礼仪之帮、文明古国美誉的重要条件。儒家文化中的“学而知之”、“自强不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系列思想和精神主张,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古往今来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奋勇前进。也正是胸怀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造就了中国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现代社会文明的今天,其现实意义仍不可忽视,更需要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丰富现代德育理论,弘扬优秀传统,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中国的持续昌盛。在日益兴旺发达的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为实现和平掘起、发达文明提供支撑的基本条件。

(五)传统文化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重要思想源泉

在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大融合的重要力量,包括恢复古代奥林匹克竞技在内的欧洲“文艺复兴”是在吸取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完成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兼容性,对外来文化具有良好的消化、吸收能力,是推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合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助推器”。

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及和平思想中的“贵和”、“持中”,看重和谐,坚持中道,是与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代表的世界大同思想一脉相承的,北宋时期的学者张载概括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中国文化精神,成为建立和谐国家、和谐世界的思想源泉。当今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遍及全球不少国家的中国孔子学院的兴起,必将增强、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感染力,并对实现世界大融合,推动全球各国的友好交往与和平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消极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的艰难历程中,特别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撞击中,中国文化既显示了其优秀的品质和丰富的内涵,同时也暴露了其种种缺陷与弊端。虽然经过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巨大的历史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已经瓦解,新的文化体系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并没有得到完善的解决。这一方面表现在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因素继承发扬得很不够,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其中消极陈腐、不利于现代化的东西批判得还不彻底,这些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着消极影响。

(一)“尊官贵长”的传统对现代民主精神的负面影响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由家长制带来的尊官贵长观念阻碍了民主意识、民主风气的形成,是束缚现代人走向民主生活方式的巨大障碍,也是封建专制主义权威传统的表现之一。比如商鞍“贵长而尊官”、韩非“以吏为师”等都是这种权威性的反映,它积淀在传统价值观中,便是普遍的“尊官敬长”或“长官意志”。谁一旦当了官或做了什么长,便在社会上受到尊敬,而不问其政绩如何。在这种观念的束缚下,往往把“民主”当作“长官”的恩赐,自已不敢争取。这种观念与社会主义民主精神相对立。至今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个别乡村干部的长官意志和霸道作风严重地影响着干群关系,甚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需要对传统文化予以民主化、法治化的改造。

(二)人治传统对现代法制精神的负面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人治传统,《中庸》中的“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便是比较典型的人治观念。这种观念认为,政治好坏完全取决于为政之人本身品格和道德的好坏,因此不论为政者还是平民百姓,都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身上,很少从制度上、法制上考虑为政的根据与方法。这种不重法制而重人治的传统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形成一种牢固的价值观念,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有法不依,有禁不止,执法不严,甚至以情代法的现象都是传统人治观念的反映。显然,如果不改变这种传统价值观念,即使有种种立法,建立起法制制度,也难以真正实行。

(三)重农抑商对现代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93-01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风雨历程,集聚了五千年的文化风貌,奠定了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丰富了五千年的文化内涵。但随着商品经济浪潮和全新文化媒介的冲击,现代文明在生活中上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文化却被越来越多的浅文化、伪文化、快餐文化、速食文化、粗俗文化甚至垃圾文化所削弱。而我们也在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文明的同时,渐渐地忽略了对根植于五千年文明史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于是作为儒家发源地且拥有丰富儒家文化的我们,却让韩国赢得了“儒教国家活化石”的称号;我们先人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设立的端午节,却被别国所抢占;我们的文化典籍在不为自己学生所重视时,却成为了其他国家指定的教科书……所以,我们不能不心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河流正面临着断流的危机。

一、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本质联系

传统文化是要靠语文教学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并且在传承过程中对先在的文化加以选择性的吸收与能动性的扬弃,以便不断的发展、超越与创新。《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育。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比如《论语》中强调的刚健自强的精神,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孔子还提倡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人生态度,以及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可见儒家学说是强调个体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意义的。我国历史上出了许多重修养、重气节、重独立人格的仁人志士,这都是与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培养和激励分不开的。

三、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古典诗词中,有着“大江东区,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有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有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开阔苍凉,有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高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它们能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传承是时展的要求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长期延续而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虽然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演绎,却仍然保持某种同一性的文化元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国人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理论基础。它能融入到国人的心理、思维、道德、审美、生活等一切活动中,发挥着程度不同、功能不一的社会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心理个性、人格、价值观念的发展方向。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如古文诗词、戏剧曲艺、书法、绘画、针灸、武术、八卦等,也包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如中庸贵和、厚德载物、孝悌尽忠的精神。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他们认识、了解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教育,是时展的要求。

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振兴的需要

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政治、文化的格局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代化问题的复杂程度也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民族文化作为软实力,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凝聚、整合作用和激励功能,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国家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精神保证以及智力支持。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使年轻一代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才能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勇于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种民族意识只有靠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培养出来。因此,在青年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一个迫切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六、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传承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国的真正崛起和为世人所瞩目,应该建立在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与再认识的基础之上。一种文化也只有有了深厚的根基,才能吸收和消化外来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育应该着重用自己文化的经典来涵养青少年,使我们民族文化命脉能够传承下去,以保持自己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并力求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之间寻找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必须批判地吸收、开发和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

七、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传承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

从有关人士对当今部分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反馈情况来看,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文化水平不低而素质却不高,即使他们的文化素质还可以,而道德修养却不高。原因在于,当前我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上一些负面文化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学校的正面文化教育,这就迫切需要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营养对他们开展有效适度的调整,消除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大学生传统价值观被打破,处于重塑期的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上往往出现冲动和盲目行为,这也需要用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引导,以帮助他们重树正确的价值观。多了解传统文化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更明确做人的道理和做人的方式方法,从而感到做人的乐趣。因此,从道德素质教育、完善人格构建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是非常迫切、非常有价值的。

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熏陶现在的青年一代,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读经典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贤民.试论电子文献对传统文化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6).

[2] 徐仕敏.论文献载体网络化对文献功能的影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3).

[3] 邱林川.信息高速公路与中华文化复兴[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4).

篇11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沾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着和改编的关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着,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建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授好。

参考文献:

[1]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篇12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无数中华儿女,更是初中学生思想教育取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学生思想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提高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初中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作用

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对祖国充满热爱、忠诚的感情及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情感。初中学生将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会成为鼓励初中学生将来参与祖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林则徐等历代爱国英雄身上体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许多初中生是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起来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动不动便对社会不满,怨老天不公,缺少社会责任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启迪人们将为国为民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值得初中学生学习,不但要有强烈的爱国义情感,更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道德情操。当前许多初中学生没有道德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骄傲自大、心胸狭隘,屡屡做出违背道德标准,甚至是触犯法律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文化素质低下,道德水平不够。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意志力和自强精神。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初中学生中的许多人缺少吃苦耐劳的毅力,独立自主性差,甚至出现了家长跟到学校照顾起居的可笑场面,培养初中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立能力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自律精神;“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不强者不达”的自强精神,恰恰是中国初中学生身上缺少的品质。

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时代需要文明,时代呼唤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分不开,万里长城、都江堰、圆明园、四大发明等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初中学生如果能够将这些文明和精神继承,那么在世界未来的发展必将是不可阻挡的。

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对初中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在学校营造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文化的气息中,成长在文化的熏陶下。任何一门传统的文化艺术都是高雅的,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会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脚落里,因此,在校园里创设一种文化艺术的氛围与之相适应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楼墙壁都是坚实冰冷的水泥砖墙,为使墙壁生动起来,我们可以对墙面进行创意,如将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进行装裱,把名人名言悬挂于墙上,让师生感到赏心悦目。

2.编写传统文化教育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弘扬的基本载体,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宗旨要体现中华民族基本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价值,并结合地域的传统文化资源,突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可以向每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所需,可以开发书法课、楹联课、围棋课等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的研发,促进学生个性潜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3.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