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系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9: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商贸系统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商贸系统论文

篇1

[1]邹筱,赵锋.本土化案例在《物流管理》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0-132.

[2]孙福东.港口物流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31-133.

[3]刘光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2011(1):108-109.

[4]翟羽,邓春.海南高职院校港口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2011(9):38-40.

[5]曾惠敏.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现代物流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14-15.

[6]孙丹.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物流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2(2):215.

[7]马乐,李楠,张莹莹,等.物流工程专业型教学体系建设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309-311.

[8]贾卫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0(6):74-75.

[9]傅忠宁,朱昌锋,张静芳.物流管理专业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2(12):451-453.

[10]王海燕.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育,2012(10):33-37.

[11]李彩其,等.物流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54-55.

[12]黄勤,陈玲,等.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2):112-114.

[13]于汝民.基于物流供应链建设第四代港口[J].中国投资,2008(7):7

[14]李永辉.基于第四方物流的第四代港口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0,33(7)

[15]蒋鹏.我国第四方物流模式的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09(11):112-113

[16]刘璠.第四方物流企业协同运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17]卢根旺.基于能力整合的第四方物流发展研究[J].中国港口,2008(5):66-67

港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孙晋明.港口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探析[J].中国水运,2011(05):23-25.

[2]郭思维,魏云达.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

[3]于晖.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物流现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6).

[4]刘韩云.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05).

[5]苏君,吴辉.现代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管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6]何明坷.物流系统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郝渊晓.现代物流信息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8]王彦,孙光沂.我国航运业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市场形势[J].世界海运,1997(2).

[9]赛令香,赵锡铎.论我国航运企业在新经济下的经营发展战略[J].珠江水运,2002(2).

港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冯希,港口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J].企业文化旬刊,2015(11)

[2]陈涛,杨柳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2(17):293-295

[3]秦玲敏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及措施探讨[J].会计师,2015(24):34-35

篇2

一、百越民族的总体或跨地域研究

近10篇论文是从全局或跨地域的角度对华南、东南百越文化的总体研究,不乏创新之作。如江瑜在《古代铜鼓社会功用再考察》中,认为古代铜鼓上的太阳纹和青蛙装饰,并不代表对太阳神和青蛙的崇拜,太阳纹的作用是分散铜鼓受敲击的力度和传播的声音的,青蛙是人们对农业丰收的向往,是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观察思考,而且不同时空的铜鼓涵义、功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很有新意。周幼涛《论地域文化视野中的越文化研究》主张百越虽支系繁多,但又存在四个相对集中的地域文化系统,即江浙地区句吴、于越所在的“北系”,闽台地区东瓯、闽越所在的“东系”,两广地区杨越、西瓯、骆越等所在的“南系”,云贵地区夜郎、滇所在的“西系”,体现了对百越文化谱系结构的深入思考。钟《吴越水乡地域古城形态之“夹城作河”构造初探――东南百越地域原生文化型式探索之一叶》,从淹城、苏州、绍兴、嘉定等城市平面中外濠、内堑两重河道的“夹城作河”构造,不同于中原城市规划传统,是百越水乡原生态的筑城形式。黄启臣《先秦岭南古越族土邦小国的社会性质》一文,全面钩沉历史文献记载中存在于岭南地区的骧头国、缚娄国、阳禹国、儋耳国、雕题国、西呕国、骆越国、伯虑国、苍梧国等九个土邦小国社会,主张它们多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多无君的部落社会。Barry Rolett在《中国东南与南岛语族航海术的出现》一文中,认为东南史前航海术的出现、史前人类移民太平洋的主要原因,是全新世中期的海平面上升、沿海农耕地的较少所致。此外,高蒙河在《百越民族考古遗存考辨》、吴春明《东南汉民人文的百越文化基础》、陈山漫《吴越竹文化述论》、盘立《百越文化区域中的“道缘”文化》等文也都有类似的全局角度。

二、百越各支系文化的调查与探索

西瓯、骆越、夜郎、滇、南越、闽越、东瓯、于越、句吴、干越等百越各支系的民族文化与考古发现、研究,占本次年会提交论文的半壁江山,其中西瓯、骆越及相关的广西考古研究自然是重头戏,有不少新的观点。

在西瓯、骆越的关系与性质上,覃圣敏《西瓯骆越新考》系统回顾西瓯骆越研究中“同支说”、“异支说”之学术史的基础上,主张两说没有矛盾,先秦时期两族各自独立,秦汉时期结成联盟,他还把武鸣马头作为骆越古都、瓯骆联盟的中心,把越南河内的“古螺城”作为败退南迁的新都。蓝日勇的《骆越无国论》则从历史文献记载、元龙坡和安等秧山等墓地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城防设施的缺乏等角度,论证骆越族还没有建立起国家组织。

在西瓯、骆越的文化方面,蒋廷瑜《西瓯骆越青铜文化比较研究》首次以青铜器资料为据,系统论述“西瓯文化”、“骆越文化”的内涵特征、两支青铜文化的异同,反映了广西青铜文化研究的新高度。李珍在《贝丘、大石铲、岩洞葬――南宁及其附近地区先秦骆越文化的变迁》研究中,主张8000~5500年前的贝丘遗址、起于5000年前左右的大石铲文化、起源4300年前左右的岩洞葬-文化,是一个文化系统的不同阶段,是骆越人文化的三个阶段。陈远璋、熊昭明《广西贺县河东高寨四号墓及其文化因素分析》则运用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分析了河东高寨四号墓所出的陶器、铜器、玉器等所反映的秦、中原、越等文化因素组合。梁旭达《广西瓯骆文化浅析》系统描述了骆越的大石铲、稻作、干栏建筑、铜鼓文化、图腾崇拜等文化内涵。此外,谢日万、何安益《桂南大石铲应是骆越先民的文化遗存》、韦江、杨清平《广西武鸣河流域先秦墓葬的初步研究》、林强《广西都安北大岭遗址出土的玉器及其族属的初步探讨》也就考古资料中骆越的大石铲、墓葬、玉器等文化分别展开论述。

在西瓯、骆越的社会习俗与经济上,覃芳《广西新石器时代葬制与古越族食人埋骨的关系》则根据广西新石器时代屈肢葬、二次葬、肢解葬中的资料,结合文献与民族复原古越人的食人埋骨习俗。彭书琳《广西古代拨牙风俗》则收集研究了广西岩洞葬的人骨标本,分析了起源商周时期、盛于宋元明清时期的广西古代拔牙习俗的源流、分布与性质。陈桂芬《秦汉时期瓯骆社会经济发展述论》一文,阐述了文献记载的秦始皇统一岭南后,瓯骆道路建设、郡县设置、军人与移民实边、城市与商贸发展等。杨清平《略论东周时期岭南越人的农业经济》则更多从考古出土实物来说明类似的课题。

此外,也有一批论文涉及百越的其他支系。彭长林《滇文化族属再探》运用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深刻分析了滇文化中濮、越、氐羌三大因素的构成,是迄今研究云贵高原越文化最深入、清晰的成果。郑超雄《夜郎国的文化渊源及社会文明》一文,也以考古材料出发,分析夜郎国的文化渊源,主张濮就是越,并研究了夜郎的王权政治与社会文明。邱立诚《香港早期历史――百越族群中的地缘与文化关系》,分析了上起万年前后的打制石器时代,下迄秦汉南越与南海郡时期,香港考古文化与珠江三角洲的同源一体关系。蒋炳钊在《闽越的都城与“冶”》中,论证了史、汉所记闽越“二王二都”分别在崇安汉城和福州北郊汉城,而余善所都崇安汉城就是无诸王城“冶”。是闽越都城研究中的一个新看法。王炜在《试析虎林山遗址的文明因素》一文中,依据虎林山墓地出现的高等级墓葬、牙璋礼器、戈、矛武器、刻划符号等,分析外力作用下的闽南早期文明进程。陆建芳在《江苏无锡鸿山越国大墓发现的玉器》中,介绍了吴国地域范围发现的越国大墓玉器内涵。

陈元甫《汉代东瓯国的发现与研究》则介绍了浙南温岭塘山大墓及大溪古城的考古新发现,主张大溪古城就是东瓯国都。徐长青在《江西靖安县李洲坳东周墓葬》中,首次披露了这座重要的干越墓葬的考古新发现。张崇根《台湾大坌坑文化来源初探》则提出了台湾大坌坑文化来源于黄河流域大汶口文化的新看法。连照美在《从考古学论古代百越时空分布上的台湾》,在总结台湾史前文化与大陆关系之研究史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台湾新石器文化谱系中东南沿海的卑南文化内涵及其与大陆史前文化的异同关系。

三、百越民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关系

楚越关系历来是百越民族周邻文化关系研究的重要方面,朱燕英的《楚文化对江南百越文化的影响和融合》一文,运用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楚文化对湘资流域杨越、长江下游吴越、赣鄱流域干越、闽江流域闽越、岭南的南越与瓯骆等百越文化的影响。丁兰《纪南城周边楚墓地出土青铜越式鼎现象初探》则谈到了越文化融入楚文化、成为楚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考古证据。此外,石奕龙《两周时期句吴与邻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则从传世文献、铜器铭文、考古器物的角度,分析了句吴与邻族的产品交换、技术交流与文化互动关系。熊传善《论中原民族与南方民族的战争与融合》依据文献记载,比较全面描述了五帝、三代、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南方民族间的和战关系。漆招进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洞庭湖农业文化的南传》中,分析了湖南洞庭湖地区稻作农业文化通过越城岭山区及湘桂谷地传播到广西地区的考古证据。

也有学者分析了百越文化的跨界(国)关系,如蒋远金在《史前日本列岛与百越先民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提出新本列岛的旧石器、细石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与农耕源于华南百越地区的看法,从而证明两地的海洋文化交流。西村昌也《从民族史的观点来理解越南北部的铜鼓》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越南北部出土铜鼓的类型、年代与使用民族,并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民族间战争、馈赠、交易等民族关系史问题。邓聪在《岭南与北越弓形格铜剑文化圈》中,提出了弓形格青铜剑的时空分布所反映的岭南地区与越南北部的先秦汉初文化交流。

四、百越后裔及现代南方族群的文化变迁

现代南方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南方汉人族群是百越的后裔或与百越源流关系密切的族群,是百越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冯孟钦在《广东俚人遗存的考古学观察》中,以洛湛铁路沿线、高州、信宜、电白、廉江、遂溪、海南等地墓葬考古资料为据,讨论东汉至唐代广东、海南的越人后裔――俚人的陶器、铁器、铜鼓、居址、墓葬等文化内涵。王献军在《黎族早期的物质文化》中,通过考古与文献资料,论述了黎族的食物形态与饮食器具,服饰、耳饰与文身文化,船形脚屋等居室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李勃《黎族来源新探》、王逍《畲族传统文化禀赋述论――兼论畲族经济转型》,董建辉、林宏杰《族群认同与民族身份的确认――以金竹畲族乡的成立为例》,也属于类似的研究。

蛋民形成也与古代百越民族的海洋文化活动有关。黄向春在《福建闽江口“蛋民”研究――兼论百越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阐述了闽江口越人后裔蛋民的分布、姓氏、生态与生计、习俗与社会组织、神灵庙宇、口传记忆等,并提出闽越物质文化的民族考古学研究与蛋民认同“闽越”的符号意义之认知考古学研究同等重要。兰达居在《百越海洋人文与福建区域人文模式》一文,在论述百越海洋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综合了两广、福建、浙江、海南、台湾等沿海作为百越海洋人文传承者的水上蛋民文化,并提出福建百越海洋人文在当代传承的三种模式――福州模式、湄洲模式、惠东模式。

此外,还有学者重视百越与南方汉人文化的传承研究。吴春明《东南汉民人文的百越文化基础》着力钩沉当代东南汉民人文中的土著文化因素积淀,如海洋文化精神、土著宗教与惯习、越式聚落与丧葬、原始制陶与无纺树皮布、汉语方言的越语底层等,并从文献与考古资料中所见的越人汉化、汉人越化中寻找民族考古学的解释。彭维斌《闽南民间信仰的文化分层与汉越文化融合》一文,将历史层位分析法引入闽南民间社会文化研究中,探讨了以天公、土地、星辰、龟、蛇、狗、虎等自然崇拜为代表的百越先民“万物有灵”崇拜的底层特征,以吴本、妈祖、临水夫人、清水祖师、三平祖师、王爷等救生神灵为代表的百越土著巫鬼信仰的核心,汉式佛道为代表的表层特征,并从民间信仰层位的形成过程研究汉越文化融合。林汀水则在《也谈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变化》中,提出闽方言源于江浙的吴方言、吴方言与古楚语是闽方言的底层、唐宋以后随着中原汉人的南迁又重叠着上古中古汉语,这是现代汉语方言研究上的全新观点。

五、多学科协作、多层面探讨与国际性视野的学术盛会

在这次学术会议上,与会学者围绕百越史研究的不同专题,从多学科、多层面和国际性的角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展开了热烈的学术研讨,表现出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 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参与、协作。考古学是百越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知识源泉,考古学者的大量参与、考古资料和方法的全面运用是本次会议的重要特点。多数与会考古学者不再是简单列举考古文物资料,对历史问题作出粗浅的说明和解释,而能通过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研究、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百越族群文化的谱系、关系、性质,甚至还将考古类型学方法运用到当代民族文化的分析、研究中,体现了考古学研究在百越史研究中的深入和提高,象西瓯与骆越青铜文化的区分、滇族的三种文化因素构成等研究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作品。百越史的研究离不开历史学,传统百越史研究主要仰仗史、汉的若干篇章,这次会议上纯粹历史学的研究不多,但也不乏深度,如对先秦岭南古越族九个“土邦小国”的历史钩沉,就是代表。民族学的研究成果是本次会议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壮侗语族的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成果有限,但也有突破,尤其是将南方汉人的社会文化纳入百越史的研究范畴,就是一个新的尝试和亮点。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从江南城市布局的地理变迁中,找寻吴越城市的“外濠内堑”的底层特征,很有新意。语言学方面,关于南方汉语的越语底层、闽方言的吴语特征等,都是对传统语言学理论的挑战。

篇3

关键词:Yuxiurbanizationresearch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目标和手段的之一。玉溪是云南省地级市,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环境。现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拉大;经济增速减慢等。而当前云南省提出要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曲靖、玉溪、楚雄滇中城市群,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能否抓住机遇,加速城镇化进程,解决存在的矛盾,促进玉溪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玉溪市城镇化问题研究,也可供其他西部中小城市借鉴。

1.玉溪市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玉溪市人口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国民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八县一区人口共206.85万人,设乡镇(街道办事处)共计75个,其中包括45个建制镇、27个乡、中心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2009年城镇化水平为37.4%,成为云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州市之一。但研究中城镇化发展仍然存有突出问题:

1.1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尚处于初级向中级阶段过渡时期

2009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虽比云南省高出10.8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差距明显,仅完成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1.2市域各县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分布东密西疏,差距明显

受经济、社会、历史等综合因素影响,玉溪市域现有城镇体系主要沿交通带和“三湖”地区分布,形成两种格局:以红塔区为中心的东部城镇群区(五县一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0.49%,城镇(建制镇)占全市城镇总数的60%,城镇分布密度约6个/千平方公里。西部城镇群区(四县)占全市总面积的69.51%,城镇分布密度约1.69个/千平方公里。东部区城镇密度是西部的3.6倍左右,差距明显。

1.3城镇化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

2009年全市人均GDP按官方汇率计算为1674美元,根据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对应关系,城镇化水平应达到40%以,实际仅达到37.4%。另外,1990~2009年,全市GDP从41.31亿元增长到286.47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6%,而非农业人口由20.17万人增长到36.08万人,增长速度仅为4.6%,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1.4城镇规模小,总体实力不强,聚集效应不明显

玉溪市是由中心城市——县城城镇——县域建制镇所组成的三级城镇体系,具有单中心特征,城镇总体规模小,无法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由于地级市起点低、底子薄等因素的影响,全市总体实力不强,现有城镇多数没有达到基本规模数量的标准。单靠中心城市红塔区来带动全市经济发展,能力有限,且市内没有形成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经济聚核区,导致中心城市与城镇传递协作出现脱节现象。

1.5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使城镇体系难以形成较强的整体功能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城镇整体功能要正常发挥,应形成由小到大、层次分明、各级城镇相互支持的网络结构,实现各种经济作用的正常传递。在玉溪市城镇体系中,就缺少这种层次上的连续性。2009年中心城市红塔区总人口39.34万人,非农业人口13万人,与第二位的通海县秀山镇(非农业人口2.54万)和峨山县双江镇(非农业人口2.21万)相比,城镇人口规模相差较大,中间缺少市域到中心城市接传辐射的能力。

1.6市域内城镇发育不充分,功能雷同,缺乏特色

目前市一区八县,200多万人口的市域范围而言,各县城产业门类单一,工业基础薄弱,简单重复建设严重,缺乏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县城城镇和县域建制镇以集市贸易为主要职能,普遍存在城镇建设投入少,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薄弱,倾向于“小而全”的方向发展。

2.玉溪市城镇化滞后的负面效应

造成玉溪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有多方原因,仅从城乡空间结构上观察,城镇化滞后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它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来负面效应,在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产业、地区发展的矛盾:

2.1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通过“聚集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反过来促进工业化。2009年,玉溪市工业化率为61%,城镇化率仅为37.4%,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和工业化水平,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脱节,导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扩大。

2.2造成人口结构与资源占用结构不合理,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对称

玉溪市2009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约为2:8,城乡居民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占总量之比接近8:2,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财富分配的差别程度,也表明在这种结构下,农民不可能具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地位。2009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0.85%,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64.33%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比全国情况更为严峻。随着农业收入弹性的下降,农村中还将游离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2.3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差距拉大

由于城镇化水平滞后,大量农业人口留在农村,人地矛盾突出,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也阻碍了机械化在农业中的推广,无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009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3亩,玉溪市仅为0.78亩。城镇化滞后也导致市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1995年至2009年玉溪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354元扩大为5116元。

2.4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2009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比重仅为22%。城镇化水平滞后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削弱了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使农民的就业领域没有得到充分扩展,从而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可见,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了玉溪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全市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3.玉溪市城镇发展的思路

根据全市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差距明显,应采取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县城城镇、合理发展县域建制镇,加快工业化进程,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形成以红塔区为中心,213国道为主轴,公路交通网络为枢纽,环市域内一定数量、规模、等级、功能不同的城镇群。即:通过“交通兴镇”和“产业建镇”,带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选择适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如:行政、商贸为主的综合型、工矿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型、农副产品集散型等城镇。

4.推进玉溪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4.1加大红塔区作为中心城市的建设,强化其在城镇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随着云南省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国际大通道”的三大发展目标,这给玉溪市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要提升红塔区在以昆明市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地位。

4.2推进县城城镇建设和有重点的发展县域建制镇,突出特色

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优化现有城镇的结构,提高二级城镇的功能,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要发展具有前途的城镇承担中心城市的接传辐射能力。同时重点发展具有资源优势、交通发达、发展潜力较大的三级建制镇。

4.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镇)功能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建设;园林绿化设施建设;改造城镇供水、供电设施,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完善排污系统、建立无害垃圾处理厂,改善城镇环境卫生;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加快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传输的宽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4.4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兴镇”

要根据城镇的实际,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实现互动协调发展。首先,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在巩固粮食、甘蔗、烟草三大产业的基础上,加快畜禽、林果、蔬菜、花卉、生物药业五大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其次,调整发展第二产业。巩固发展“两烟”及配套产业;突出发展生物制药业、名贵花卉种球及种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改造农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冶金业和机电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第三,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实施旅游业精品战略;加快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4.5树立经营市(镇)理念,提高城市(镇)运营效率

作为西部中小城市财政收入有限,应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利用公共设施建设、经济调控政策和社会保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城市资源和功能载体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把城市建设由简单的生产过程变成资本营运的过程。

4.6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

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关键要提高农村人口的发展能力和非农就业能力。政府要花资金建立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开展创业、就业等形式培训,提高农民的自身技能。

4.7城乡统筹,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解决在有限土地情况下,实现城镇规模扩张与可持续发展是玉溪市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必须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乱占耕地,无序建设各类开发区、工业区;防止以美化环境为由,乱刮兴建广场风;应统筹规划,把开发重点主要放在公益性土地的开发上,对于经营性土地主要依靠挖掘现有潜力。

参考文献

1 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篇4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的重要意义

1.1 高职物流专业定位及方向

众所周知,高职物流管理的课程设置一直都是一个难点,怎样依照学科特点安排课程内容,在充分展示展现专业前沿的基础上体现专业特色,就成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建设的中心问题。在专业定位上,高职院校不仅要充分物流专业的发展进程,设计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计划方案,其中包含专业定位和研究方向,并对具体的范围和布局安排作出详细说明。

1.2 高职物流专业与本科和中职物流专业的区别

高职院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和本科院校一样,在课程建设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专业的定位和课程研究内容上区别明显,即有明显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单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高职院校必须在专业教学内容和学术方向上,把握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加其就业优势。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方向模糊

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提供相关服务。但在管理模式上,物流管理有其行业性相关管理。物流行业涉及范围广,根据服务领域的不同,制定各自的管理目标和方向。然而受现阶段条件的制约,物流管理的质量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也是如此,人才培养目标太过宽泛,专业针对性不强,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学非所用。很多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难以应对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信心受挫。同时企业也无法征得自己所需人才,造成岗位空缺,相关工作无人来做,影响企业发展。另外,很多科研成果的开发以及学术性研究也受专业内容的限制无法进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供需脱节,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2.2 教学体系不成熟

教学体系是一个专业课程设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关键。但就目前高职物流管理的教学体系建立来看,物流管理专业仍存在着很多缺陷,集中表现在:一是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发展缓慢,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二是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教授失衡,所学非用,一些理论知识无法在实际运用中发挥应有作用。学生步入社会后,面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没有相关的知识支撑,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2.3 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作为理论知识学习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在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授课效率方面收效明显。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有着极强的应用性特点,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具体问题的相关知识,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但目前高职院校受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无法在专业教学设备上投入太多,就使得物流管理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偏重,缺乏具体事例,造成课程死板无力,教授脱节。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的思路

物流人才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划分层次众多。高职高专教育最基本的特色体现在专业的培养目标上。

3.1 抓好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办学方向

3.1.1 坚持以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当今社会是一个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社会,所有人才都必须为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服务。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课程安排和学习上,搜求最新的市场信息,进行整理之后,相应的调整专业知识结构。

3.1.2 对办学层次进行合理定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更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对基础理论课程的要求相对宽松。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层次众多,划分标准多元化,既要培养领导层的管理人才,又要注重对基础环节管理者的培养。如既要培养一个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层,又要培养一些基础型岗位管理人员像仓库管理员、配送员、网络管理员等。

3.2 抓好课程体系建设,突出竞争优势

3.2.1 高职院校的层次划分要清晰 在专业理论课程的安排上要科学严谨,高职高专教育与就业联系紧密,必须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注重应用性。各院校应在课程设计上坚持理论应用与实际需求并重的理念,加强院校硬件设施建设,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应突出重点,积极借鉴相关企业的成功经验,理论联系实际。

3.2.2 注意专业内容的及时更新 针对物流管理的学科特点,各高职院校要不断更新知识框架与理论结构,坚持将最新最全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力求更加直观准确地将物流知识传播给在校学生。

3.2.3 合理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 目前许多院校都存在着理论课程过多,实践环节过少的问题。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安排上,应依据市场化需求,相应的调整两者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学用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3.3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育底蕴

师资是影响一个学校学术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要想做好人才培养和科研开发,就必须重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3.1 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承担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建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教师做课题研究,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和研究解决本地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参加各种相关课题的研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确保学术研究的顺利进行。

3.3.2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3.3 明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主讲教师,使其研有所专,教有所长,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有序、合理地编写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落实教学计划。

3.3.4 提高教师待遇,以吸引高学历的、有实战经验的优秀人才从教,并确保现有教师队伍的稳定。在物流教师队伍建设上做到“招得进、留得住、用得上”。

3.4 抓好实训环节建设,提高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实新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增加物流实践和案例教学。

3.4.1 建立校内物流模拟实验室,包括模拟仓储中心、模拟物流部、模拟货运港口、物流软件模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系统模拟实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训练,学生通过在校内物流模拟实验室的学习、操作,最大限度地了解熟悉企业物流操作的实景,提高学生企业物流操作模拟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

3.4.2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大力推广开放式、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专业主干课程的消化,将课堂知识实践化,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结合校内物流模拟实验室的模拟训练经验,真正使学生成为具有现实物流操作能力的毕业生,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实践需要的实用人才,保证达到培养目标,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学校必须主动与运输企业、仓储配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等合作,建立健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3.5 坚持抓好就业导向,实现全面发展

3.5.1 做好专业初级阶段教育。在专业的导入环节,高职院校必须要做好专业基础性教育,在开学之初,任课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物流管理概念,尽早确定未来的职业目标,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3.5.2 做好实习工作安排。专业实习无论对哪个专业来说都是不不可少的,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相关岗位实习,在实践中认识物流行业,深入把握该职业的发展和当前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应对能力,建立职业认知,在实习过程中找出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及时查漏补缺,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树立一个良好开端。

3.5.3 就业指导与资格考试并举。学校可根据实际需求成立就业指导委员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多考取资格认证,增加就业资本。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定位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必须谨慎对待,在依据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蔡巍.浅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