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50: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会计基础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会计基础毕业论文

篇1

案例1:2006年2月,甲房地产公司在开发南苑小区的过程中,因为资金不足,吸收乙公司投资900万元,丙公司投资300万元,三方约定,房产建成后,乙公司可得3000m2,丙公司可得1000m2,剩余归甲公司所有,当年11月南苑小区开发完成。假如“首次分配”时,能够计算出计税成本为2800元/m2。

31号文件规定:开发企业在首次分配开发产品时,如该项目已经结算计税成本,其应分配给投资方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与其投资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笔者认为:由于未能成立独立法人公司,乙、丙公司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股东,也不属于代建性质,只是定向销售的客户,因此,会计处理为:

1.收到乙、丙公司投入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1200万

贷:其他应付款———乙公司900万

——丙公司300万

2.分配开发产品时

借:经营成本1120万[(1000+3000)×2800=1120万]

贷:开发产品1120万

同时结转收入:

借:其他应付款———乙公司900万

——丙公司300万

贷:经营收入1200万

3.计提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66.6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66.6万

1200-1120-66.6=13.4万元应计入甲公司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续案例1:假如分房时无法计算计税成本,则将投资方的投资额视同预售收入进行相关的税务处理,即:1200万×15%(假如项目所在地计税毛利率为15%)×33%=59.4万元

1.收到乙、丙公司投入资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1200万

贷:预收账款1200万

2.根据税法规定,商品房预售时需交纳营业税

借:待摊费用———预交营业税金及附加66.6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66.6万

3.待计算出计税成本,结转收入、成本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66.6万

贷:待摊费用———预交营业税金及附加66.6万

借:递延税款59.4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59.4万

二、以分配利润为目的的合作

案例2:甲、乙公司均属房地产开发公司,以甲公司名义通过拍卖方式取得一块土地,并以甲公司为主体联合乙公司共同开发,双方约定不成立独立法人公司,共同投资,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甲公司股份比例占60%,乙公司股份比例占40%。

31号文件规定:开发企业应将该项目形成的营业利润额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统一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得在税前分配该项目的利润,同时不能因接受投资方投资额而在成本中摊销或在税前扣除相关的利息支出。

笔者认为:应成立非独立法人的项目公司(项目部),甲、乙双方按股份比例派员参与管理,以甲公司名义开设银行专户,在会计核算上作为一个会计主体,采取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纳税,利润分成。会计处理为:

1.项目部接受投资方按股份比例投入土地款及前期费用时

借:银行存款———专户

贷:其他应付款———甲公司

——乙公司

同时,甲公司在投入资金时

借:应收账款———项目部

贷:银行存款———一般结算户

2.在领取“四证”后,以甲公司名义用土地使用权作抵押物取得银行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3.支付土地价款或工程款时

借:开发成本

贷:银行存款———专户

4.开发产品预售时

借:银行存款———专户

贷:预收账款

5.预缴税款时以甲公司名义申报

按月计提预交营业税时

借:待摊费用———预交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按季计提预交所得税时

借: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月末,项目部单独编制有关财务报表,但由于该项目从拍卖土地、立项、领取预售证等都是以甲公司名义办理,对外仍属于甲公司开发的项目之一,因此必须将项目部的财务报表与甲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将两张报表相同的会计项目金额相加,把甲公司的“应收账款———项目部”与项目部的“其他应付款———甲公司”抵消。

6.结转收入、成本并形成项目利润,交纳所得税后,对投资方分配利润时

篇2

毕业论文是我院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会计专业对于毕业论文的要求,和本科有一定的区别。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学科体系重点在于技能型工作。基于这个基本指导思想要求学生运用三年来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结合在实际单位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提出发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毕业论文也是高职院校综合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机会,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本人从2009年起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通过总结三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调研力度不够,缺少实例论证,明显缺乏说服力,更有部分学生的论文存在着明显的抄袭现象。因此,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选题失误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学生需要结合自己在工作单位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自身能力情况进行选题,并由指导老师负责把关。但是许多学生都徘徊“写什么”的困惑之中。大部分学生的选题范围过大,很多人潜意识的认为选题范围大则涵盖的内容就多,可以写的东西也就比较多,却忽略了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选题过于空、大、泛,远远超出学生的驾驭能力。比如我院2011届毕业生中有个学生的选题为“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作为一名高职的会计专业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视角去审视整个会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所以很明显,此选题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做出的选择。还有一些毕业论文选题涵盖内容过于狭小,可操作性不强,没能发挥出学生自身的水平。

2、参考抄袭问题严重

现在社会信息化程度逐年增高,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渠道得到各方面的信息。但这也为学生去做毕业论文时抄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选题联系实际不够,缺乏深入的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网上资料。论文的写作变成了“复制”加“粘贴”,至多对所复制的资料进行“剪碎”和“转述”。论文缺乏创新观点和内容。

3、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参差不齐

我院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包括论文的内容及格式两个部分。对于论文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视角都比较狭隘,或者空洞无实际意义。本来要求3000字的论文,学生在交第一稿的时候往往文章只有不到2000字:或者走另外一个极端,从好几个地方生搬硬套,凑了将近6000字的论文,但是内容却毫无实际意义。对于论文的格式,尽管我们在给学生布置论文的时候都已经把格式的要求讲的非常明白,但是还会有70%的学生的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很大一部分学生连如何设置合适的行间距都不会操作。

二、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对自身写作能力的培养

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积累。这期间需要老师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安排,同时也需要同学们的积极配合。

1、增强学生的主观意识。向学生灌输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主观上形成一种意识。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增加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要求。这样,在进行毕业论文创作时,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

2、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能够持之以恒,能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学会会计方法与技术。其次,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校内和校外,让学生接受多种实践教学的锻炼,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定期邀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传授会计实务理念。适时邀请一些企业家、经营管理者、财务总监等来学院开展实践性知识讲座,介绍前沿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结合现实中的会计案例解读会计实务方法,介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会计准则变化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等。

(二)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高职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点对于会计专业来说有更大的意义。所以,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应该双管齐下,在不放松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加大实训课的力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对所学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这样到了实习时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在深化教学改革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源头开始准备。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从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源头提前安排准备。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与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基本是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成效,但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理论不深、实践不精的教条型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我们积极探索各种启发式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比如案例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导向法、项目教学法、技术规程教学法等。

参考文献

[1]曹禧修,新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之症候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篇3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会计的特点及优势,阐述了网络会计的意义,重点分析了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网络会计前景的展望做了一些探讨。

二、毕业设计(论文)结构的初步设计和进度计划:

论文的初步设计:

一、网络会计的概述

二、我国网络会计发展的特点及优势

(一)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 (二)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

(三)会计信息的获取更具针对性

三、网络会计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在传递中存在问题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2。财务机密的保密性 3。会计信息是否被篡改

(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存在隐患

1。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 2。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三)对会计软件的新要求

1。对会计软件开发的要求 2。会计软件运行环境的要求

四、应对网络会计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立法工作 (二)健全内部控制 第一,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第二,做好日常操作管理 第三,做好会计档案管理。

(三)从技术上,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一,系统容错处理。

第二,安全管理体制。 第三,安全保密技术。 第四,为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入侵,可以采取端口技术和防火墙技术。 (四)加强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控制措施 (五)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大批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五、结论

六、致谢

三。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选题困难:平时较少关注会计信息,对会计热点问题了解较少,对于论文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范围自己不好控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各方面的信息,综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大致上拟定几个题目,再请教老师,从中挑选一个适合的论文题目。

2、搜集资料:我国网络会计相对是一个比较新的会计领域,在这方面,会计界学者的研究还是比较有限的,资料搜集比较有难度,需要从多种渠道收集,上图书馆借阅相关图书,上中国知网搜索有关我国网络会计的相关资料,咨询专业老师获取相关建议。

3、毕业论文格式不熟悉:毕业论文对格式有着很高的要求,第一次写毕业论文,对格式很不熟悉,请教上一届的学长姐的同时上学校网上查找相关毕业论文格式的资料,另一方面在网上下载范文作为参考。

四、进度计划:(包括时间划分和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总体安排:

首先与导师商定论文选题,之后就此选题到图书馆和网上进行资料收集,拟出论文提纲,再根据提纲完成论文初稿,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最后定稿。

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8—15至2019—11—8)

第二阶段:构建本论文的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施方法和途径(2019—11—9至2019—11—30)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2019—12—1——2019—12—31)

第四阶段:请指导教师审核初稿并征求意见(2019—1—1至2019—1—20)

第五阶段:修改论文初稿,完成二稿,请指导教师审核校阅(2019—1—20至2019—4—30)

第六阶段:毕业论文定稿并誊正(2019—5—1——2019—6—1)

第七阶段:毕业论文答辩(2019—6—8左右)

五、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许永斌。电子商务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9。

[2]胡华。网络安全与会计控制。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9。

[3]岳和平。网络化对未来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太原科技,2019(3)。

[4]张英明。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中国会计电算化,2019(1)。

[5]姚友胜。基于网络的企业内部控制及要素特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6)。

[6]崔晓清。21世纪网络会计[J]。财务与会计,2019(4)。

[7]姚止海。网络时代挑战传统会计[J]。财务与会计,2019(4)。

篇4

关键词:课程定位;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创新;提高

会计基础是财会专业的入门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教学中体现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体现高职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是新环境下高职教师对教学质量的不懈追求。如何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必须解决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为什么开这门课———准确的课程定位

找准会计基础的课程定位须从两方面入手: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理清本课程与专业、职业及其他课程的关系。

1. 正确的课程理念

《会计基础》的课程目标直指就业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因此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实行“双证制”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就是说,会计专业的学生来学校学习,不是仅仅拿到毕业证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及更高的会计职称证书,只有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才能叩响会计职业的大门。

2. 本课程与专业、职业及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与专业、职业及其他课程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这就必须明确会计基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会计资格考试体系中的位置。鉴于职业特点,会计专业在开设课程时应设置素质基础课、毕业论文职业基础课、会计职业课和职业拓展课,核心是会计职业课。会计职业课又分为三大部分:专业主干课、专业技能训练课和社会实践课。专业主干课共设 8 门,其中《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必考科目,《财务会计ⅰ》《财务会计ⅱ》《成本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是取得会计初级、中级必考的内容。专业技能训练课包括《会计基础综合实训》《企业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是 8 门主干课的综合应用延伸、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和社会实践锻炼,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取得职业资格所必需的。

二、这门课教什么———明确的课程标准 &n会计毕业论文范文bsp;

明确的课程标准是指要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明确的课程目标、明确的课程内容。

1. 明确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有三个基本理念:(1)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形成课程目标框架,将能力目标放在突出位置,体现课程的价值追求。(2)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从业资格课程考试大纲)直接衔接。(3)建立课程标准的更新机制。

2.明确的课程目标

按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双证制”人才培养要求,本门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使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及相应技能,能够进行会计基本操作和一般账务处理,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具体要求:(1)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及相应技能,包括: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假设和基础;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会计凭证、账簿、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档案管理等;(2)能够运用会计基础知识及相应技能进行会计基本操作和一般账务处理。会计基本操作,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和会计档案管理的实务操作;一般账务处理,即单位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账务处理;(3)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会计的本质和意义,为会计职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升华打下良好的基础;(4)通过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科目的考试。

3.明确的课程内容

会计基础课程内容依据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更新机制为若财政部的大纲内容或相关法律规定变动,教学内容应随之更新。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三部分:

(1) 会计从业资格必考内容

包括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论文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档案、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此部分内容教学目标是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2) 职业能力训练必要的内容

包括复式记账运用(以制造业的经济业务为例,包括资金筹集的核算、供应过程的核算、生产过程的核算、销售过程的核算和财务成果的核算)和账务处理程序综合应用(以制造业的经济业务为例,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训练职业能力。

(3) 其他内容

包括成本计算和会计工作组织。成本计算的教学内容根据复式记账运用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会计工作组织部分旨在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衔接。

三、这门课怎么教———科学的教学设计 &n

--> bsp;

要教好会计基础这门课,就必须贯彻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遵循高职课程职业性(专业教学与职业融合)、实践性(教职业实践中实际要做的事)和开放性(固有内容的“打散”重组和更新,课与课之间相互渗透,知识技能向运用的延伸等)的要求,搞好教学设计。

1. 科学的教学思路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教学内容组织采用排列组合思路: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教学实施策略思路:遵循职教教学规律,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采取“先讲后做“”先做后讲”和“温故知新”等多种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模式选择思路:继续探索、总结和完善“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的思路:采取校本评价(学校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所进行的评价)和外考评价(参加由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两种评价办法。校本评价应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以促进教学。

2. 合理组会计毕业论文织教学内容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可设计三个大项目,每个项目各有侧重,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项目一:××有限责任公司的会计核算。本项目为实账会计核算,采用真实的证账表操作。项目二:教材实例制造业的会计核算。本项目为实“例”会计核算,完成制造业的一个完整业务过程的核算。项目三: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备考。本项目为实证会计综合,旨在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做全面准备。

篇5

 

近年来,审计机关不断拓宽经济责任审计的覆盖,从已经普及至县、乡镇一级,又延伸至加强对村干部参与农村经济活动的监督与约束上,积极推行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一、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薄弱。一是账簿登记不规范,账账、账表不符。二是原始凭证要素不符,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金额不符或没有原始凭证。三是账目混乱,无依据进行账记调整。

(二)财政财务核算不规范。一是违规收费时有发生,违规收入不入账形成账外收入。二是账外列支、白条支出较为普遍。三是往来款项不及时清理,导致往来户头多,且往来单位金额不一致。

(三)挤占挪用专用资金。一是一些村委将上级拨入的扶贫款、专项资金不单独核算。二是征地补偿费未实行专户管理且使用不规范。三是改制企业上缴的净资产及剥离资金未及时上缴市级财政专户。

(四)资产管理不到位。一是少数集体资产长期游离账外,存在管理风险。二是建设工程管理及核算不规范,手续不全,未经审计便自行结算。三是固定资产核算不合规,存在不入账和报废销账。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财经法规知识宣传学习不到位,领导干部法制观念不强。一些村干部平时不注重对财经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的学习,自身缺乏财经知识和基本的财务知识,对一些违规违纪问题认识不够,管理职能、服务职能和工作职责没有充分发挥。造成违反程序行事、不经批准擅自处置资产;乱收费、乱摊派;在资金管理和运用方面存在挤占挪用或滞留专项资金、账外设账等现象。

(二) 财政财务管理水平不高,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少数村级财务人员的财经法规意识淡薄,对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意识不强,往往是被动的做账、做报表,村干部叫怎么做就怎么做,对于一些明知是不符合财经法规的不加以制止,做“好好先生”,未能真正履行财务监督职责。毕业论文,村级。以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随意性较大;纳税意识薄弱,对取得的资产出租收入从不缴纳有关税费。毕业论文,村级。

(三)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督制约机制乏力。一是一些村部财务管理不规范,不能有效控制财务收支。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重大事项没有实行集体审批决策;工作人员调离岗位也不及时办理清点、交接手续等。二是虽然建立了规章制度,但有章不循,如业务招待费,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严格控制招待费,但在执行过程仍然超范围超标准列支。三是资产不实,资产管理混乱。添置的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未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清查盘点,时常出现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混乱状态。少数单位的资产长期游离在账外,对外长期投资的本息未按规定收回,一些应收未收的资产未及时催收,由于人动,极易造成“人走账不清”,“新官不理旧账”。

三、建议及对策

(一)强化学习,不断增强财经法纪意识。对于存在的问题,整改得到不到位,是否还会复发,其执行在于业务人员,但关键还是看领导认识到位不到位,贯彻有力不有力,因此必须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财经法纪教育。村级领导干部应自觉加强财经法规的学习,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改进和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财务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财经法规意识,增强依法理财能力。另外,会计管理部门在会计业务培训过程中要加强业务指导,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加强财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履行法定监督职责,促进和规范财务收支行为。

(二)加强监督,规范内部财务行为。应全面清理整顿原有的各项内控制度,找准失控环节,明确自控重点,培育自我约束自控能力。毕业论文,村级。毕业论文,村级。特别是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规范建设程序,工程款支付和核算。毕业论文,村级。加强财务安全管理,确定财务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毕业论文,村级。专项资金切实做到专户核算,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保障财政专项资金安全,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另外,建议各乡镇有关部门加强对村级日常经费支出的合理、合法进行监督,特别是对工程项目管理,固定资产采购等方面,对监督结果在村级范围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培植财源,从严控制政府性负债。一方面各乡镇应适应经济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各乡镇实际,因地制宜,挖掘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富村、富乡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做好节流工作,正确处理好负债与建设的关系,应合理安排制订建设计划,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更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5日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一)培养职业素质,提高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培养可以通过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模拟岗位训练等形式开展,注重多元技能培养,强化实践环节的教与学,鼓励学生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专业技能。

(二)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缩短过渡期。努力创造条件,提供时间场所,鼓励大学生深入到相关专业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达到有所学有所用,学用结合,学用相长。对于实际问题能够善于观察,敢于分析,正确解决,缩短学习期和工作期之间的差距,达到“无缝对接”,顺利过渡。

(三)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概括为:自学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其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等。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对大学生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分析技能,综合培养大学生的管理能力,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使学生自身的价值、潜能、个性在学校以及工作岗位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开发。

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础薄弱。校内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室中模拟财务管理工作程序与方法,使学生对工作环境产生直观的认识,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部分理财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满足日后工作单位的实践应用。而一般高校对实践教学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只是把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等方面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此外,近几年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也给高校安排实习单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一些学校干脆不实行集中实习,而是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二)没有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尽管在人才培养方面,许多高校开设了实验课、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习教学环节,但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缺乏总体设计,没有形成一个前后衔接、层次清晰、共同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有机整体。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不合理。如在实习方式方法上存在缺陷,没有具体的考评标准,许多学校缺乏对毕业生实习工作的有效管理等。

(四)缺乏组织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我国高校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走上教学讲台,虽然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习惯于按照教材组织教学,从而使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许多高校的实验室教师数量少,不能满足实习的要求。

三、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整体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日常课程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实践教学体系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1、学生在日常授课学习过程中完成日常课程实践环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主要涵盖会计学的基本核算技能、财务管理学的基本理财技能。

2、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课程之后,集中进行校内实习,即综合实践环节,将以往所学的相对零散的专业技术能力综合运用,可以通过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掌握会计核算流程,完成财务数据的准备工作,再进行相关企业的财务管理综合分析训练,进而完成财务管理学综合实训。

3、学生进行完校内实习后,统一安排校外毕业实习,充分利用实习基地,采用集中安排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顶岗实习,真正做到生产实践。

4、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可以同时开始毕业论文的社会调研工作,在毕业前完成毕业论文,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习成果有机结合,以论文的形式训练文字处理能力、综合的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层次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图1)

(二)构建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上实践教学体系设置,涵盖了四个学年的实践教学思路,形成从理论认识到素质培养、再到实践技能培养、最终发掘学生创新潜能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每一个实践环节模块化,构建出如图2所示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图2)

1、会计基础核算模块。支撑本模块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等课程实践,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凭证模拟实验、会计账簿模拟实验、特殊会计业务处理实验、财务软件应用、纳税登记表填制模拟实验等,属于操作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软件的掌握能力,培养学生会计学的基础核算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实践基础。

2、理财能力培养模块。支撑本模块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财务管理学、个人理财学、资本运营、资产评估等课程实践,实践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投资决策实验、财务预算编制实验、财务分析实验、沙盘对抗实验等,属于设计性实验,着重训练学生在掌握会计基础核算技能的前提下,整理运用财务数据,设计分析模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综合训练模块。支撑本模块的主要课程与环节有:会计模拟综合实训、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属于综合性实训,使学生能把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接近实际工作,并深化学生在前两个模块中掌握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三)建立校内实训场所,实施“教学+经营”或“教学+理财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校外实习难以顺利开展及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的主要问题,可以考虑在校内注册成立“财务管理咨询公司”或者“理财工作室”等实训场所,由学校创建,受学校监管,由教学单位运行,并选派专业教师轮流到“工作室”(公司)从事经营与管理工作,让高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工作,既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参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实践教学。财务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发展迅速,要求学生能掌握最新的财务理论和技术,培养出的人才只有达到了实践性和实效性的统一,才能被社会认可和接纳。因此,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培养模式需不断地研究、完善和创新。根据财务管理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加强技能训练,理论教学课程应综合本专业的应知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应融合本专业的技能部分。通过正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过考核与鉴定,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使其综合能力更接近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政府;会计核算;改革; 财务报告      

长期以来,政府会计在我国习惯性地被称为预算会计。在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我们只强调预算会计为预算管理服务,侧重对资金的收入、支出及结存的核算,而对使用财政资金所形成的庞大的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政府举借的债务以及还本付息情况、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等缺乏有关的信息披露,已不适应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研究建立起适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需要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体系具有深刻的意义。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核算的特点分析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规定: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由此可见,我国现行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仍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以权责发生制为辅。收付实现制具有核算程序简单、核算科目简化、能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财政预算收入支出的优点,但随着全面、真实地反映政府受托责任的政府会计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也更加迫切。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资金活动全貌。收付实现制不记录非现金交易事项对政府资产和负债的影响,不区分资本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所有非现金交易不作为收入、支出核算,相应的债权和债务也不确定,导致资产负债表和收支结余表不完整,无法满足国内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政府资产状况及其提供公共服务能力、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支出结构及其效果等信息的需求,也将难以满足国外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我国政府债务结构、偿债能力以及平衡财政赤字能力等信息的需求。

不利于提高政府活动效率和绩效考核。由于收付实现制下,只有款项实际支付时才确认为支出,对于那些支出己经发生,但款项尚未支付的费用项目,则不能确认为当期支出,这样就造成单位的成本核算不完整,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各政府部门和行政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成本耗费与效率水平,不能适应开展对预算的绩效管理的需要。不符合会计国际化趋同方向。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大多在政府会计中不同程度地引入了权责发生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政府会计进行改革,逐步摒弃完全的收付实现制,一定程度上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我国是世界上许多大的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我国的经济已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遵循国际公认的经济规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大国)应尽的一项重要义务。因此,硕士论文 我国政府会计现行的主体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应尽快实行变革,以实现与国际政府会计的趋同。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我国政府会计发展方向探究实行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并行。非营利组织会计主要包括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社会提供公益活动或服务的部门会计,实行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并行,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创造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广大纳税人及社会公众评价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的状况以及其工作效率愈发迫切。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信息,对所提品、服务的成本与费用进行配比,使政府的业绩透明化。

另一方面政府主导下的非营利组织的财产实现良好的监控也成为了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应计制将责任和义务的发生作为确认的基准,管理者不再具有影响时间的能力,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所消耗的资源及其为其所支付的价格,即资金使用的效率。所以说,应计制的实施有利于引进效果更佳的财政控制系统。初步建立与国际趋同的财务报告制度。

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财务报表的内容过于简单。现行财务报表体系主要以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主要目的,没有披露养老金、失业金等的使用情况以及各级政府在其他财务方面的受托责任的信息,也没有提供反映政府绩效与成本信息的报告。因此,现行的财务报告系统不能真正反我国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初探罗 彬内容摘要 未来十年,我国政府的社会职能将进一步由“主导”转变为“引导”,并将继续对以预算会计为核心的政府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改革。本文在关注当下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基础上,充分分析现行会计基础不能全面反映政府会计信息、不利于绩效考核和按现金制编制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政府受托责任口径窄等缺点,并提出政府会计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包括:实行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并行、由预算会计模式向基金会计模式逐步转变以及初步建立与国际趋同的财务报告制度。

映政府的整体财务状况,也不能满足使用者对绩效信息的需求,但是如果改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就能使得以上情况得以改观;其次,从报表的结构上看,财务报表项目设置不科学。例如,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项目既在收入支出表中列示,又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这样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利于人们了解政府的实际财务状况。引入应计制作为核算基础的步伐应如何适应政府会计的发展以上分析讨论了我国政府会计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其共同特点是都包含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政府财务信息真实化、公开化、效益化的要求。

而言引入权责发生制成为了关键。实行“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并行”时如何引入应计制。根据中国实践,可以将我国现有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进行重新归类。其中,政府会计包括目前的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公立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包括公立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会计,私立事业组织会计和其他非营利组织会计。为完整地反映政府的财政状况和运行成果,并且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所有的经济资源,总预算会计在继续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时,对于部分科目应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改革形式属于逐步深入式,即仍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根据需要在一部分政府会计科目中使用权责发生制。由于行政单位所有资金来源于国家预算资金,因为一般只涉及资金的使用情况,所以可以仍然使用收付实现制作为其会计基础,改革形式也属于逐步深入式。

鉴于事业单位从事社会活动时远不止涉及资金这一种资产,所以建议在财务报告中实行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的核算方法,采用渐进引入式的改革,即从政府财务报告的权责发生制开始,然后深入到政府预算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应用,但在会计毕业论文范文现金流量方面继续使用收付实现制。非营利组织会计,不管是政府主导型还是民间自我管理型,因为都是社会目的明确的机构,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更有利于提高其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一方面更好的接受社会民众和出资人的监督,另一方面也能使机构管理者实施好自我监督。“我国政府会计财务报告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程度。笔者的建议是:凡是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已经有规定的

--> 或已被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计原则及核算方法,如果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不相矛盾,而且我国现行实务中已经存在该类业务的,则尽可能借鉴吸收,尽量少走弯路。

凡是我国实务有的业务、特有的政策规定,则应立足国情,有针对性研究制定相应的会计规范。硕士论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层面财务报告除了在现金制基础上继续编制政府预算报告外,还应按应计制基础增设资产负债表和业务活动表(或称运营表)。全面的财务报告与政府统一的总预算相配比,从而形成一个更加有效的反馈机制。如上文中提到的权责发生制的“渐进引入式”,从政府财务报告全面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开始,然后深入到政府预算的权责发生制应用,但在现金流量方面可以继续使用收付实现制。展望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目标、会计职能和作用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由此导致会计核算基础不能完全采用以前的作法,会计基础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我国政府会计基础改革没有必要按常规走完每一个步骤,可以选择渐进引入、逐渐深入等模式,以减少改革成本,提高改革效益,真正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逐渐建立起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需要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姜韶、孟阳光,中国特色政府会计改革———两种会计基础并存[j].全国商情 - 经济理论研究,2007,(13),82-83。

[2]施生勤,对我国预算会计引进权责发生制的思考[j].时代金融,2006,(09),125。

[3]刘瑜,对我国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的新思考[j].经济论坛,2010,(06),38-41。

[4]杨曼,对我国政府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244-245。

[5]牛小宾,关于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7,(24),102-103。

[6]刘炳江,关于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2009,(2),11-12。

[7]杜立纲、战莉,论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会计中的渐进引入[j].现代经济信息,2009,(13),205-207。

[8]金希萍,论政府会计核算基础[j].事业财会,2005,(06),32-33。

[9]迟雁红、张集会计毕业论文琼,浅谈我国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j].商业会计,2008,(13),60。

[10]刘牧野,浅议政府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的原因[j].消费导刊,2008,(5),78。

[11]谷蕾,权责发生制在我国预算会计中的应用探索[j].北方经济,2010,(06),82-83。

篇8

一、引言

 

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文化的传授、专业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未来的科学研究人员(奥尔特加·加赛特,200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需要推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而研究性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学专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正所谓“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然而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专业培养方案雷同、课程体系设置相近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各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偏重于会计实务的教学,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来增加会计理论课程的开设。据笔者不完全统计,70%左右设有会计学专业的本科高校现在已经开设了会计理论课程,但课程名称并不统一,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名称:第一类称为会计理论,第二类称为会计理论专题,第三类称为会计理论基础。尽管名称不统一,但是其教学内容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涉及会计基本理论的讲授。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高校中,有些教师仍然像会计实务课程一样,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可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研究性课程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一)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性质

 

会计理论课程主要是面向高年级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开设,重点介绍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理论、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理论、会计前沿理论、管理会计理论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探索研究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写作以及升学深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它一般设置为选修课,也有高校设置为必修课。通常一周安排2—3课时。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教学目标设置

 

对本科生而言,学习专业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会计理论有助于其对会计实务的理解、分析,并对会计实务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加深对会计实务的掌握,因此开设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不但能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根据这一思路,可将本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几方面:

 

1.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巩固已学会计实务知识。学生前期所学的专业课程大多数是实务性课程,包括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通过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到系统的会计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实务后理论,先简后难,不断拓展实务的范围,启发学生探究在其他可能情况下该如何处理类似问题,总结提升理论知识,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应用会计基本知识的能力和处理现实会计实务的能力。亨德里克森(1992)指出,会计理论是一套逻辑严密的原则,能够使实务工作者、投资者和债务人、经理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前的会计实务,提供评估当前会计实务的概念框架,指导新的实务和程序的建立。可见会计理论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训练学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会计研究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设计上,可以围绕某一理论专题进行课堂研讨。由教师布置研讨专题内容,再由学生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料,利用课堂时间由学生来展示其研究成果或观点并展开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献资料向学生介绍会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比如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文献资料搜集方法的同时了解会计研究方法,这为今后学生进一步深造或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一定的研究基础。

 

3.提升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和实务处理能力。会计理论课程的内容之间逻辑性是非常强的,比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就是一个理论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理论与实务之间有了一个联系的桥梁,据笔者多年观察发现,在学生学习会计理论课程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清晰了,特别是遇到较为新颖的业务,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理论来进行解答。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其专业课程成绩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选取

 

(一)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内容

 

会计理论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理论主要是指财务会计理论,广义的会计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理论、审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作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可将会计理论按照内容划分为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理论前沿三个部分。

 

1.会计基本理论。这部分主要是围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内容,包括会计目标的内涵及主要观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内涵及国际比较。这部分内容是会计理论的主体内容,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2.会计应用理论。这部分主要是有关会计准则理论的内容,包括会计准则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渊源、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问题、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定标准问题。这部分内容与现在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协调密切相关,也是各国规范会计实务的主要依据,与当前实际联系紧密。

 

3.会计理论前沿研究。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涌现出的新的会计问题和热点问题,会计理论需要对其做出解释,比如会计行为理论、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碳会计等,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作一定灵活的安排,也可以学术报告的形式来开展教学与研究。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材选取

 

教材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依据,尤其对本科生来讲,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他们的专业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综观国内高校会计本科会计理论课程的教材,下面选择以下几本有影响力的著作:

 

1.《会计理论》,葛家澍、杜兴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该著作较早地引进了西方会计理论,并且注重结合中国会计的实际和作者自身的观点来撰写,创新发展了我国的会计理论,是一本会计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主要内容如上页表1所示。

 

2.《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该著作引用、吸收了美国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依照西方会计理论内容和结构撰写,侧重于财务会计理论,其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

 

3.《会计理论》(第四版),魏明海、龚凯颂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该著作按照财务会计理论、成本控制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三部分进行撰写,其特点是内容由浅入深,教材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做到及时更新。其主要内容如表3所示。

 

根据对三部教材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会计理论相关著作既存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也存在不同之处,作为研究性课程,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其中一部作为教材,其他相关著作作为教学参考,博采众长,使得学生既能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又能关注当前理论前沿的动态和中国特色会计理论的发展。

 

四、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方法

 

会计理论是对会计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会计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并不断发展。鉴于在讲授会计理论时,学生已经学习完了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实务性课程,因此在讲授会计理论课程时要突出其理论性与研究性,一方面要系统介绍会计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现有的会计实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综合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一)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

 

在每一章节讲授理论之前,给出简短的案例来引导、启发学生。例如通过安然事件,引出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以问题导向来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

 

(二)合作互动式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的单项信息传递,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需要讨论的专题,由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研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凝练成为研讨小组的观点,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展示。例如在讲授会计准则国际比较这一专题内容时,笔者就把授课班级分成10个小组,每一小组负责某一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情况资料的搜集,然后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教师在他们讲解的基础上对不正确的地方给予纠正,接着再进行国际比较分析,这样使得学生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都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协调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合作互动式的教学达到了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共享学习成果的效果。

 

(三)名作名篇评析课堂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精品力作或专业权威期刊最新的名作名篇,比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杂志上发表的会计类论文,由学生事先进行仔细阅读,并且撰写读书笔记,教师再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进行一定的评析,主要围绕论文的选题、论点以及论证方法等几方面展开,这样使得学生对会计论文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了最新的理论前沿动态和创新观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今后学生的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篇9

 

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凭证的凭证。在会计资料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便于记账、减少差错、保证记账质量的作用,是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内容向会计账簿传递的重要中间环节。

在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中,因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和繁简程度的不同,分别使用不同种类的记账凭证。按其适用的经济业务不同,可以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两类。专用记账凭证是专门用于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凭证,按其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与现金、银行存款收付有关,又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通用记账凭证是以一种格式记录全部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记账凭证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也可以使用通用记账凭证。收款和付款凭证还应当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

在实际工作中,专用记账凭证适用于大中型生产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通用记账凭证则一般适用于小规模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调查发现,现在仍有少数大中型生产企业采用通用记账凭证,未使用专用记账凭证;甚至有的生产单位会计人员,以不习惯使用专用记账凭证为由,拒绝使用专用记账凭证毕业论文格式,而继续使用通用的记账凭证。笔者认为,采用专用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以及执行内部会计控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应该推广使用。

一、有利于利用“日记凭证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提高工作效率。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和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

信息的会计报表。由于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财务状况变动以及说明变动原因的信息,它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因而能同被列为会计报表的三张主表。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存款,具体包括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企业应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常见的直接法有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胡关项目本年度的发生额为依据,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将企业全年的收入、费用各支出以及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化重新调整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以确定企业全年业务活动对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现金流量表,难度较大,溯源性较差,采用“日记凭证法”按编制现金流量表,可将直接法变繁琐为简单,并使其完全融合于日常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日记凭证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指依据对影响现金流的日记凭证进行分析汇总,直接从凭证中得出数据并定期(通常按月)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要点:一是经济业务发生时,根据原始凭证填制专用记账凭证。注意在填制影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收支的经济业务的专用凭证时,摘要的填写内容要尽量贴近与之对应的现金流量表项目,以便对专用凭证进行分析时易于区分;二是月末找出影响现金流的专用记账凭证,进行认真分析,并将数据填入现金流量项目汇总表对应项目。现金流量表项目汇总表的格式可参照现金流量表的主表格式。三是根据每月现金流量项目汇总表填制现金流量表主表。将现金流量项目汇总表的各项目汇总金额过入现金流量表主表对应项目,完成当月现金流量表主表的编制。年终,将本年12个月的现金流量主表各项目的“汇总金额”加总填入本年现金流量主表。

二、有利于与业务循环相结合,加强货币资金的监督。

货币资金具有流动性强、涉及面广以及容易被挪用的特点,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核算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资金的收付与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各业务环节均直接相关。使用专用记账凭证进行会计核算,由于收款、付款凭证直接反映了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经济业务,因此,有利于管理人员对经济业务进行跟踪,便于会计、审计人员结合经济业务内容,对照有关的合同、协议等,弄清货币资金的来龙去脉,监督资金的来源和使用,从而能确定货币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毕业论文格式,是否合理合法,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有利于实现出纳员和会计人员的职务分离,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对于不相容职务,如出纳与会计,采购与记账,资产的保管与会计等应予以分离,否则就容易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会法规,出纳人员具有以下职责: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严格审核有关原始凭证,据以编制收、付款凭证,然后根据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会计人员对填制的记账凭证进行真实性、合法性、正确性复核。经确定正确无误后,方可交给出纳人员进行收付款,对不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有权进行处理。这样,有利于划分责任,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综上所述,采用专用记账凭证记录经济业务,对于及时反映企业单位的现金流量,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以及划分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都具有积极作用,应该大力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基础会计》金中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2

篇10

(一)人员配备不合理,未定期轮岗 具体表现在:

(1)目前部分高校会计机构负责人为非会计专业人员,且无会计师职称者居多,对业务不够熟悉。(2)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知识老化。工作中出现的新业务和新问题,不少会计人员只会按领导的意志办事,不能依据国家会计法规与制度,进行独立的职业判断和实务操作。(3)会计各岗位之间未定期轮岗。一些重要岗位如现金出纳岗,十几年来一直由一人担任;出纳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也较多。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 具体表现在:

(1)原始凭证填制、借用不合规。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基本要素填制不齐全:无单位名称、日期和明细清单,金额大、小写填写不完整;差旅费报销凭证缺附件张数及相关出差事由;已报销的原始凭证不加盖现金、银行收讫、付讫章。部分预借收据缺少分管领导审批;对未入账的预借票据清理不及时;套写的发票作废时未加盖“作废”章,更有甚者连存根联也被撕掉。因对方遗失需补制的原始凭证复印件不履行登记手续;当事人原始票据丢失后,没有原开票单位盖有公章的说明。(2)账务处理随意性大。记账凭证的摘要编制不科学,表述不准确;会计科目的登记、纠错不严谨;附件张数不填或计数不准,经常漏盖经办人、出纳、复核等人的名章。凭证装订不及时,凭证封面、侧面填写不完整且未加盖装订人、保管人等名章。结账不规范:现金日记账未能日清月结、定期盘库,盘库记录没有或不完整;银行日记账各账号对账工作不及时,支票签发人参与银行对账工作;资产账目不能定期与有关实物核实;计算机生成的总账、明细账、日记账格式不统一,不够规范。(3)财务会计报告重数据、缺分析编制的财务报告只有执行后的具体数据,而缺乏有力的财务分析,特别是对预算和决算数字相差的具体原因的分析。

(三)内、外监督不到位

随着高校拨款方式的变更,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外部监管正在弱化;单位内部的会计、审计人员由于隶属本单位领导,难于独立行使会计监督职能,难于抵制一些程序合法而内容不合法的事项,如:部门购买的购物卡发票换开成“办公用品”、“食品”发票在办公费中列支;私人的考察费、图书、出租车发票在科研课题经费中列支等,致使这些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得以报销。

(四)内部管理制度不全,执行不严

部分高校缺乏内部牵制制度、会计工作交接的程序、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资产物资管理等多项内部管理制度;有制度的执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不严,随意性较强:(1)财务专用章随意使用,没严格审批;法人名章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2)现金管理不严,库存与支付均超过限额;(3)计算机操作人员登陆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未定期更换;操作人员中途离开,没有及时退出财务系统或设置相应屏保口令;(4)未对重要事项(如操作人、操作时间、内容、故障等)进行记录,防病毒意识不强,内、外网间u盘随意插拔;(5)故障的防范和补救措施不到位,会计软件的修改、升级和硬件更换的审批手续不够完备。

(五)会计档案保管不规范

具体表现在:(1)高校会计档案保管人员对业务不够熟悉,对档案的立卷、移交、保管期限、销毁等不到位。(2)会计凭证、账簿随意调阅,不履行必要的登记手续;借阅的档案自行留下,不及时归还。(3)只重视纸质档案的保管、忽视电子档案的保管;重要的电子档案未能保存双份且存放在不同地点,未做到定期检查和复制。

 

二、高校会计基础工作问题成因               

(一)高校领导重视不够

高校的领导多数是教学领域的业务骨干,腾不出精力来抓规范化建设,再加上对会计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误以为会计工作只是简单的记记账,对加强会计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毕业论文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极大影响了会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二)会计人员不重视自身能力培养

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责任感,学习氛围不浓,不求上进,法制观念淡薄,受外界因素干扰不能坚持原则,不能恪守职业道德;另外,会计人员由于长期忽视新知识和会计法规的学习,不重视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基本技能下降,遇到新问题缺乏应有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计算机知识与实务操作技能也跟不上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三)内部管理只重资金,忽视其他

工作重点只放在资金管理上,不重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产清查、财务分析、债权债务管理等工作。内审机构独立性、权威性也不够,人手少且素质参差不齐,工作难开展,内部监督流于形式,评价职能没得到有效发挥,使违法违纪行为有可乘之机。

(四)外部监管薄弱

外部监督来自两个方面:(1)来自上级主管部门。因部门人员少,业务忙,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未能较好地负起定期指导、监督、检查的职能。(2)来自社会中介机构。因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会计事务所对高校的审计避重就轻,浮于表面,未能深挖分析实质问题、实现有效的社会监督。

 

三、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改进对策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领导重视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因为从领导做起,会计人员才能以更严厉的制度来取得真实、完整、无误的原始凭证,并真实的记录账簿、规范地填制报表。从源头上控制,为会计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障。单位负责人要定期听取财务部门的汇报,支持和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督促财务部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基础管理,并能公正、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采用多种方式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培养会计复合型人才,建立规范化基地

鼓励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会计人员不仅要学习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还要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会计人员之间也要定期交流经验,探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高校系统内建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示范基地,以实物的形式展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给新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工作、交流互动的平台,并组建专家队伍跟踪监管指导。

(三)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财会秩序

各高校要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明确单位法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明确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权限。同时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

--> 工作岗位轮换办法、会计事项授权批准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制度、预决算管理制度、预决算执行情况考核办法、现金管理条例、票据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财务分析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资产物资管理等多种制度、办法。制度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机制保障,各部门应相互配合,采取多种措施,定期对各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有制可依、依制而行,且及时更新完善,保证各内部规章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从而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实现财务管理向业务领域更深、更广层次的延伸,使整个财会机制高质量地有序运转。

(四)健全体系监督,强化信息反馈

篇11

传统学观念当中,学生只是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之间往往不是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对于老师有畏惧感,这样将会影响到知识的获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师生之间逐渐朝着平等和谐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推动学生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研究表明,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老师更为理解并尊重他们,能够热情的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因此说,与学生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关系,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对于老师产生好感的时候,就会对该教师多教授的学科产生一定的兴趣,反之如果学生对于老师产生了害怕及讨厌的情绪,就会同样对该学科产生厌恶的心理,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十分必要。

2、精心备课,并选择恰当的教学工具

任何一门课程,学生的第一印象十分关键,由于《会计基础》课程的概念较多,理论知识相对枯燥,针对这一情况,老师更需要认真备课,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好的印象,这样对于激发起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初学者来说,基础会计是全新的课程,第一堂课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情况,所以老师在准备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课程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中找到贴切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该门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热情。同时,老师还需要在第一堂课中对该门课程进行整体性的描述,让学生对基础会计有大概的了解,形成知识框架和学习体系,并介绍几本的学习方法,讲述教学的经验和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少走弯路。基础会计的实践操作性很强,因此老师要科学选择教学工具,让抽象的理论知识更为具体化。如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实物账表进行直观性的教学,通过向学生展示收款凭证、转账凭证、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借款单、入库出库单等现实生活当中实际应用的资料,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基础会计学习的具体内容,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形象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注重学生心理的变化

会计基础课程理论多,概念多,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学到一半的时候就产生厌学的心理,这时老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这种心理的变化,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功,并从这种成功中激发起自身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多多考虑中下层学生的水平,要适当的注意其他们的心理变化,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自信。对于上层水平的学生来讲,需要给与更多的鼓励和引导,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老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能够有所提升。开始不能够提难度太大的问题,给学生挫败感,而是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培养起对基础会计的学习兴趣。课堂中提问学生,学生回答正确要给与肯定和赞扬,回答错误不能够批评,要鼓励其继续努力,不让学生产生畏惧害怕的心理,这样才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素材可用于。

4、优化教学方法,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融合

篇12

1.专业认知讲座入学初,我们每学期都要对新生开《会计人员的专业发展》、《如何规划会计人生》、《如何做个会计“达人”》等讲座,结合最新的会计法规,对每学期入学的新生进行专业认知培训,给每位会计新生规划了会计人生,指明了将来要走的发展道路及其技巧,很受学生欢迎。同时我们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每年都指导学生报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职称考试,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和咨询,使学生在职称晋升上少走了很多弯路和错路,每年有二分之一的学生能考上从业资格证,三分之一学生考上会计职称,为这部分同学的就业和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资格准备和能力储备,使学生毕业能拿到毕业文凭、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及初级或中级会计职称这样“三丰收”。我们每年还举办资格证和职称考试的考前培训,为学生服务,同时招收社会考证人员,即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又为我们的招生作出实实在在的宣传。

2.专业知识讲座进入学校学习后,针对我国会计改革的理论与实际,适时开出一些专题知识讲座,如新《会计准则》培训讲座,《纳税筹划》、《证券基础知识》、《市场营销策略》讲座等等,从多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平时多读相关书籍,勤动脑,深入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3.应用能力讲座对毕业班的学生,要求会应用、能动手,有一定创新能力。我们配合学生毕业作业和调查报告的写作,开出一系列的论文辅导讲座和社会调查报告交流等,尤其是社会调查报告交流讲座,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社会调查实践,上台交流心得体会,每个人都是讲座的主讲人,同时也是他人讲座的聆听者,同时受益于自己和他人的调查实践,得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实务经验和习惯做法,特别是温州市一些小企业实际会计工作的一些小技巧,学生非常欢迎,踊跃参加。

二、模拟实验

我们分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

1.手工模拟实验包括基础会计模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成本会计模拟实验等。据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毕业于中职的学生最后一年是毕业实习,但86%的学生实习不是选择会计工作,而是在屈臣氏、联华等商场超市从事营业员之类的社会实践工作,这样一年下来,原来背住的理论早就忘了。就是选择会计工作实习或已经在企业就职的学生,由于近几年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步伐相当大,新《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一系列新的法规、规章的出台,使会计理论与实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也急需根据新制度设计会计模拟实验,规范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扭转我们很多企业现行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弊病。以第一学期新生的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调查举例:98.56%的学生认为基础会计模拟实验对他们学习会计“很有帮助”,58.67%的学生觉得基础会计模拟实验与基础会计平时作业一样重要,30.68%学生觉得实验的作用大于作业。以前我们的模拟实验是并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作为基础会计的两个作业,这学期开始适应学生需求改革如下:第一学期学习基础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做完基础会计课程的两次模拟实验基础上,第二学期再单独将《基础会计模拟实验》专门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展教学和进行考核,共5个学分,一学期实施下来,学生非常欢迎。这种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模拟实验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快速入门学习会计,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会计基础理论,增强感性认识,规范实务操作,学生普遍感觉收获很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这里还有一个成效就是这门选修模拟实验课还可用来招收社会上的非学历培训人员,满足有些学员只要求做会计实务培训,不必要拿文凭的这种需求。

2.会计电算化实验我校专设的三个电算化会计实验室,提供专科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上机实验,每位学生至少完成10次上机操作,使学生在手工模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学习,以适应将来工作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学生问卷调查看,专科学生对“会计电算化”实验的兴趣度达42.61%。电算化实验还有一个成效也是可以对社会人员提供培训服务,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所要求的会计电算化证书培训等。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对专科毕业班学生还开出了《会计核算模拟实验》,5个学分,两个月时间会计模拟综合实训,采用专门的核算软件,模拟实验一个中型企业一个月的实际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包括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学生非常欢迎,能做到学以致用。

三、小组讨论

由于开放教育学生基本是在职的,平时同学交流的机会也不多,所以我们非常强调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消除学生自主学习所带来的孤独感。具体分组的时候要将从事会计工作与非会计工作的学员分为一个学习小组,以便互通有无。讨论地点可以是在网络上,也可以是实地组织;讨论主题可以是对教材上的某个知识点或重要方法的理解,也可以是组织学生到会计核算和管理较规范的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后发表感想与体会,或是去校外实践基地观摩学习,听取经验介绍后所做的交流。如我校与我市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道盛会计师事务所都签订了校外实践基地的协议,每年都有学生到华明和道盛参观或实习,反映都很好,有的学生甚至就此留在华明工作。

四、财务分析报告

我们要求学员在学习《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同时,将所学的分析技巧和能力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每年或每季度对自己工作的单位做一份财务分析报告,为切实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打好基础,也为自己将来晋升高级会计师做好资料准备。选修《财务管理》课程时这个分析任务一般是作为小组讨论课题来完成的,修完这门课程这个分析任务就要自觉去操作了。这项工作有些坚持下来的学生,收获很大,毕业后几年晋升为高级会计师,或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资格,实际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在推荐并业余指导这个分析工作,让学生有目的有时间为自己的工作和职称晋升等早做准备。

五、知识、能力竞赛

为丰富校园文化,我们每学期都举办一系列的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活动,如新会计准则理论知识大奖赛、珠算技能竞赛、模拟实验技能竞赛等等,这些赛事也是我们校内实践的一种很好形式,很受学生欢迎。如这学期我校参加省电大专科手工会计操作技能竞赛,参赛三位同学均获奖,其中一人获二等奖,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近年来我校还一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英语等级、珠算等级考试,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

六、交流沟通与咨询

我们开展学习、工作、就业和考证及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沟通与咨询。

1.学习上的交流沟通与咨询开放教育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但是学生自主学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在小组协作学习中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还有很多个别化的学习疑问。我们利用电大在线论坛、QQ群、电话、E-mail等多种形式,实时非实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做到24小时内解决疑问。从素质教育出发,新生入学初就强调生生交流,所提学习上的疑问尽量由学生先回答,并且要求使用所学会计理论和知识来回答问题,要讲清理由,然后老师24小时内核定,肯定成绩改正错误,学生交流沟通情况计入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所以学生参与度较高,也逐渐改善了有些学生以前不肯问、不会问的缺点,而回答正确度较高的同学也逐渐有了自豪感、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应用会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反过来促使学生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形成良性循环。三年下来,认真参与交流的同学,其交流沟通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就业面试时就不会怯场,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2.工作上的交流沟通与咨询电大的学生基本都是在职业余学习的,很多学生入学前仅毕业于中职,参加实际工作后感觉有很多困难,觉得实际工作与书本的理论有些脱节,或者有些问题是从没学过的等等,如税务、工商、或原始凭证的设计、月末结转、年报尤其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等,这些实际问题就是很好的实践素材,我们非常鼓励与引导学生多多交流沟通此类疑问,老师也尽量实时参与讨论解决,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理论又提高了实际能力。

3.就业、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沟通与咨询如前所述,电大学生基本是在职学习的,但是很多学生的单位并非正规的企事业单位,想改善就业环境提升就业水平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们平时对就业方面提供较多咨询,经常与本地企业或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联系,推荐我们的学员就业,并鼓励学生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考招聘,学生受益较多。另外,要求学生先具备就业资格与水平,所以新生入学时的专业认知讲座中就要求学生安排时间和精力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或会计职称的考试,因此很多学生又会碰到会计职称培训与电大学习的矛盾,职称是5月下旬考,电大考试在7月上旬,我们一般都在业余时间帮助学生制订一个适合他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提供学习资源与学习方法指导,考证的书籍和要求与电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同学能善加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差,大部分学员能职称、学业双丰收;对原来基础较差的学员,我们建议他先好好学习电大课程,打好基础,考证等可以留待来年再考。这样,学生明确了目标,平时学习就更努力,对专业认知更清楚。

七、调查报告

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用来考核与评价毕业生社会实践环节是一种较好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所学会计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现状,通过对某一个调查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经验,同时能找出其存在的关键或焦点问题,并尽量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实施下来,学生反映较好,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其个性发展。这种社会调查的校内实践方式我们也广泛应用于各门课程的课程实践,如老师在课堂上或通过网络布置社会调查题目、调查目的及要求,并可借助小组讨论、E—mail、电话、书信等实时非实时联系方式,辅导学生应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去解决本单位、本系统或社会上某一领域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为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毕业论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