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50: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我是农村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也是学校远程教育管理员。作为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数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由于课堂教具的贫乏,课前往往绞尽脑汁自制一些简陋的教具。加上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难怪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身为数学教师也不得不苦思瞑索,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往往是美中不足,事与愿违。而当今社会知识信息的激增和“减负提素”工作深入开展,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下面本人就中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一、多媒体及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积极意义
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是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手段。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如: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具有代数计算,数据处理,几何作图,视频、音频及媒体流播放等多种功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特别是当多媒体计算机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软件(如:翰林汇多媒体课堂)或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Flash、Powerpoint、几何画板等软件,制作诸如:情景导入、概念教学、练习指导和学法辅导等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显示工具和演示工具,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我认为信息技术正在引发数学教育的一场革命,它将极大改变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工作方式、教学模式乃至教学理念。教师不是被计算机替代,而是用新的方式工作,从新的视角考虑问题。
二、多媒体及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方式
1、信息技术辅助教师的数学教学:
它是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或补充由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征进行常规的运算、作图、列表及模拟一个动态过程等,从而达到辅助教师教学的目的。
①、显示工具,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在现实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常常遇到一些比较费时的活动,如大量的板书内容,而这些活动并非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但为了达到所需目标又不得不经过这些活动,在课堂45分钟内,如仍采用传统的板书,则消耗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如不板书而口头说明,则往往会词不达意。这时候,如采用多媒体技术的快速显示功能,不仅能解决课堂内大量板书的问题,还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高效的使用课堂时间。例如,在学生学习《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课时教师必须要经过列表和作图比较繁琐的两步,而这是非常费时间的,教师几乎很难分出更多一点时间去讲解函数的性质。而把多媒体技术作为显示工具后,利用计算机则可以很快给出函数值和画出函数图像,就可避免在课堂内书写大量的板书,节省大量的时间,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在这种应用中,教师还可以把多媒体计算机与电视、投影仪、幻灯机等其它信息技术设备接在起使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②、分层显示,引导学生系统学习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例如:在数的分类、多边形分类、四边形的分类以及三解公式复习等都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引导解答相结合的课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这特别适宜于学生自我复习。
③、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演示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如: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就要引导学生用代数中因式分解、不等式有关性质等知识来解或用一元二次函数图象来解。又如:求过两点直线的解析式时,也有一般式、顶点式、两点式等多种解题方法。
④、控制模拟,体现数形结合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例如:一元二次函数中的各参数与其图象的关系,圆与椭圆关系,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象关系,锥体与柱体的关系等等。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体现数形结合效果,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计算机辅助学生学习数学。
这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改进教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席曾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①、情景导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老师运用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呈轴对称的图片,以设问的形式导入新课:下面一组生活中常见的图片,看看有什么特点?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调动了,这时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思索问题的答案,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拓展知识的范围。你想知道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今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借助电脑教学,自然有趣地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②、动画模拟,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以扎实的基础和自学能力等为前提的。在中学数学中,概念、法则等即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运动变化的东西,新鲜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中学生的注意。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媒体“动”的特长,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行探索、创造,认识新知识。例如:在平面几何中讲解轴对称的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满足轴对称条件的一个或两个不同色彩的轴对称图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图形轴对称内涵,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又如:在讲述立体几何中的对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认识和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推出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再如:学习“角”,投影上先出一个会闪烁的亮点,然后从这一点引出两条射线,通过演示蕴含了角的定义及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又如:“圆”的认识中利用荡秋千的轨迹引出“曲线、圆心、半径、直径”,在用动画展示了画圆的过程,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这样,利用多媒体演示功能把复杂的概念分解为直观形象的简单信息,利于学生自行探索,展示思维,归纳概念,理解概念。
在平行四边形性质教学中,以动态演示画面使学生生动形象准确地理解“对边相等”这一特点。而“对角相等”这一特点,可启发学生自学中创造。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独立探索获取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行探索能力和创造力。
③、精心设疑,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这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如果照以往方法,让学生用纸剪拼一次,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推出梯形面积公式。这节课学生的探索一般到此,接下来就是对公式的应用。这样无疑是把学生的思维紧框在课本上,学生的创造性就受到束缚。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刚开始,老师可设问:“你有什么办法能求出梯形的面积?”这节课可采用电脑里的工具,让学生利用电脑对图形可切割、移动、旋转等特点,可探索出多种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因为电脑中图可多次使用,有的学生自己能探索出八种推导方法。通过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④、辅助练习,熟练形成解题技巧
教学中可利用计算机向学生出示一组难度渐增的练习题,让学生作出回答,计算机会及时给予评判和指导。练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固定出题,也可以是随机出题,根据教师所给的课目,章节,题型,难度灵活出题,增加练习的智能性,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计算机会自动给出必要的提示或辅导,从而巩固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熟练形成解题技巧。
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练习,不仅意味着学生要有必要的问题求解知识,而且还需要学生会对相应软件操作技能,而对软件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数学事实、概念和原理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计算机帮助学生学习这种应用的过程主要是学生和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它摆脱了传统的教师控制教学的局面和消除了教师的主观意志的影响,增强出题的客观性,能够更加真实地检测教学的实际情况,节省大量的时间,把教师从传统教学的出题,编题,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创造。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育教学领域是必需面对的一个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应以新的姿态去迎接这场挑战。应该注意到的是计算机手段与传统媒体教学完美地结合显得十分重要。不是信息技术用的越多越好,计算机作为有效的辅助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把它用的恰到好处。传统教学的优势应该保留,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究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与传统媒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媒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2、《浅谈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媒体》: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对学生的作用是通过施加某种教育影响而改变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向人们传递某种价值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证社会的文明进步。由此可见,隐性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
(二)隐性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思想上受到的教育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上,大学生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出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他们乐于创新,追求独立和个性,思想政治教育却仍然停留在口号宣传或一般的理论灌输上,没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其结果只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隐性课程形式的多样性特点能够覆盖生活空间,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实现教育生活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方面原因
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学习成绩这个中心而展开,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无形之中将显性课程摆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在此情境下,学校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周期长、结果具有非预期性的教育形式,从而造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开发不足且滞后。
2.教师方面原因
教师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随着“终身学习”口号的提出,教师的任务明显加重,不仅要完成好当下的教育工作,还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进修、继续学习等,以应对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但是,有些教师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导致本末倒置,从而影响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的职称评比,许多老师埋头苦读只为更上一层楼,这本无可厚非,但忽视了自己本职工作的教师就显得不是太合格了,甚至有些自私。
三、隐性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构建的策略分析
1.从学校角度看
(1)校园物质文化的构建
这里的物质文化是指高校内外在的、可观的文化形式,主要包括:校园建筑、布局以及教学设施等,它们是物化的教育理念,涵盖着教育精神,能使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受到启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
①观念上的重视
校园管理者应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构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要认识到校园精神文化这种内隐的、深层次的东西比显性课程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高校管理者要努力营造体现本校特色和社会主义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倡导正确健康的价值取向,塑造积极向上的政治氛围,培养热烈求知的学习氛围,用精心策划的活动和寓意深刻的办学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②制度上的规范
第一,从学校管理者角度讲,要加强行政规范,建设民主公正的和谐校园。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校务公开,发挥学生会、教代会等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此启示师生政治生活中民主管理的重要性;第二,从教育者角度来讲,要建立隐性课程评价制度,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教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标,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要重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三,从受教育者角度来讲,要为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管理构建一套合理科学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包括教师品行规范、教室设计管理等,要将隐性的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有机结合,通过实施保障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3)校园活动文化的构建
大众传媒的建设。社会节奏的加快,使大众传媒日益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主渠道,因此,高校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舆论价值,使大众传媒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首先,要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一方面要做好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将网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素质要求,丰富网站内容,既有精品课程、校园新闻等文化板块,又有勤工俭学、问题反映等服务板块。其次,校园广播站也是一个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途径,利用好广播站的宣传功能,实现学生需求与内容的“红”的统一,提高其生命力和教育力。
2.从教师角度看
(1)教学上
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虽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是以显性的课程方式实现的,但其中包含着广泛的德育因素,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门类众多的课程没有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显性课程的形式和方法主要强调灌输而忽视师生的主动参与和接受。
(2)素质上
师德师风的建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爱岗敬业、民主公正、为人师表等工作态度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能使学生在优质的服务和管理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3)人际上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作为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新课程强调的新型师生关系应是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平等主体地位,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知识的传递,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纳和内化知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应深入学生中间,动态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多沟通与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3.从学生角度看
(1)校园内
①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干部是联系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力量。通过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增强其成员的政治觉悟性,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及时性。
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高校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独立性增强,实践精神加深,他们排斥空洞的理论灌输,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显性课程现成的观点,因此,创新隐性课程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之中,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再好的课程教学内容,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方式,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教学方式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学方式运用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充斥课堂;教师习惯于专业知识的传递,虽然也会考虑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但忽视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思维的训练,也漠视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拒绝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导致学生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专业价值观。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应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单向传递学科知识”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具体确定为:主要采用系统讲授、研讨、师生问答、案例分析、行为体验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通过系统的知识讲授,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其将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通过师生问答、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双主体学导式”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研究性学习。结合课程内容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作者:王丽荣单位:吉林大学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荣辱观是指人们作为个体或者集体成员在荣誉和耻辱问题上的基本观念,是关于光荣与耻辱的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阐述。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德基石,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纽带,是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在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上狠下功夫,引领学生认知、体验和实践。
(一)坚持教育原则
1.坚持主体性原则,积极开掘教育材料。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校教育应当人性化,应当以情意教育和人格培养为主,以知识教育为副。正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一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学生懂得自己不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更是人格发展的主体。利用教材中许多个性化的荣辱观教育材料,既不挤占教学时间,又体现了教材使用中的创造性。思想政治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解决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这样才能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发展具有较高人格修养的人才、教师应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做荣辱观教育的“有心人”,把教材中包含的情意教育和人格培养的内容挖掘出来,摸索出渗透的规律,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对学生的不良习气和错误认知给一千疏导和纠正,将正确的思想和人生观“渗”、“润”到学生的灵魂中去
2.坚持指向性原则,增强教育的目的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荣辱观教育,不同于专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课程,不能作系统的荣辱观教育。每次教育要有的放矢,切实解决存在中的实际问题,不能泛泛而谈
3.坚持随机性原则,保证思想政治课的本色。成功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感觉不到教育的教育。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要有机会就进行荣辱观教育,不能牵强附会,把思想政治课变成专业的荣辱观教育课,从而失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心、
4.坚持活动性原则,提供情绪释放染道学生错误的认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们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因此,荣辱观教育必须回归到实践中,只有从实践中获得的真切的心理体验,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矫治和提高思想认识,并外化为学生的行为。思想政治课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思想政治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是荣辱观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5.坚持理喻性原则,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特点。思想政治学习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利用正面形象来影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形象的熏陶中受到感染,比教师直接说教的效果更好。
6.坚持发展性原则,及时进行动态教育、学生的错误认知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动态性,因而教师应该学会善于察颜观色,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并正确疏导学生的人格障碍问题。还可以从学生的文字资料上,如日记、周记、名言摘抄上可以看出学生的荣辱观状况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人格,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
(二)科学设计内容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它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知识框架。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状况,精心设计教育内容,使荣辱观教育与教材、课标相衔接相照应,而不是将它们人为地强行捆绑在一起,牵强附会地进行荣辱观教育,那样是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日的的
1.充分挖掘教材,找准荣辱观教育的切人点。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内容突显“八荣八耻”荣辱观,如“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生产劳动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市场交易原则”、“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找准了这些切人点,我们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比如热爱祖国的教育,内容太多,教师应该抓住在当代中国热爱祖国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落实到爱国主义的实践行动中去这一关键点。为此,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在自主创新中实现国家富强;在与世界合作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坚持“三贴近”原则,增强荣辱观教育的针一对性即荣辱观教育的内容设计应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有针一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创设教学情境
皮亚杰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将外部刺激内化为主体感受的心理体验过程。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一种教学刺激,它可以诱发理想的学习行为。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通过创设何荣何耻的情境,引领学生体验,从而自觉行荣拒耻。例如在讲宗教和封建迷信的区别时,教师可以这样导人新课: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两组画面,一组是穆斯林在清真寺举行礼拜活动,一组是算命先生用电脑给人算命、结合两组画面,提出以下问题vE:学生思考: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什么是封建迷信活动?两者有何特征?国家对待他们的政策相同吗?为什么?学''''1=..通过自学教材,教师适当点拨,就能弄清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在讲封建迷信的危害时,笔者首先指导学生讲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明封建迷信活动对人们的危害,然后设计了一个《油锅洗手》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辩论:油锅洗手和电脑算命是不是科学?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正而教育学生坚持科学精神,对违背基本科学事实和规律,借“科学”之名招摇过市的欺骗行为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当前高中生中十分流行网络算命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揭示网络算命不过是高科技外衣掩护下的原先“巫婆”、“神汉”式算命的“与时俱进”而已,只不过是一只披着高科技合法外衣的“狼”,它对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四)优化教学方法
社会主义荣观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一样,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春风化雨式的细致人微的养成教育,不仅应知,而且应会,诉诸行动更重要。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找准学生认识的盲点和误区,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学习、讨论、对比、辩论、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育,避免空洞说教。
1.组织辩论比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谁荣谁辱,主动提出“是不是”、“值不值”、“对不对”、“能不能”、“该不该”等问题,使学生经历比较、辨析、评估、质疑、权衡等自主判断的思维活动,明辨道德是非,增强荣辱意识,提高行为的自控性,构建行为控制的防火墙。例如在学习市场交易的原则时,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在市场经济中,诚实守信赚不赚钱”这一命题,分为正方和反方开展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要提供鲜明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引导,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基本事实出发,弄清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价值观扭曲,诚信缺失的原因,明确诚信缺失的行为表现及其危害。教师必须旗帜鲜明地教育学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人都可以追求合理的正当的个人利益,但不能忘记基本的道义。教育学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诚信约束自己,如考试不作弊,承诺必须兑现,做一个守信、有正义感的人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4-0043-02
郭湛在《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一书中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1] (P.30)是人之所以为人、人能够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开展“问题逻辑”教学。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 (P.203)思政课的“问题逻辑”教学,就是遵循和发扬马克思关于问题的这一思想,从备课开始,直到课后的检测,都以问题贯穿始终。正如克拉克所说,“这种方法强调围绕问题组织课程,而不是呈现一些毫不相关的知识,课程与学校的真实情景相脱节。”[3] (P.10-11)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围绕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增强思政课本身的吸引力、启发学生敢问善问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形成大学生的创造力,对思政课的“问题逻辑”教学方法做些探讨。
一、围绕自主自觉性的培养和形成,力求问题设置 “生活化”、问题解答“理论化”
皮亚杰认知建构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同化”的思想,即主体在感受到刺激时,会本能地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大学生经历了中小学教育,耳濡目染了周边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的一些熏陶,对自身学习、生活及社会现象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思想深处有一定的“图式”、有着一定的自主自觉性。问题逻辑教学就是以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问题启发学生敢问善思、以问题培养和形成学生的自主自觉性。
在思政课的问题逻辑教学实践中,可以多设置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贴近理论实际、贴近社会思潮实际的问题,既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营造浓厚课堂氛围的作用,又要让这些问题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深处,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知识、思考问题的自主自觉性。如果思政课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就不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觉性,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思政课“问题逻辑”教学方法首先要把握的一个原则。
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学要从生活化的问题中,提炼出理论化的成果,帮助学生形成真理性的认识,巩固学生的认知,强化学生的情感。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 (P.11)在问题逻辑教学的过程中,“理论化”解答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以彻底的理论说服群众的过程。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广泛听取、吸纳学生解答的基础上,既充分肯定学生解答中所有的合理部分,又要对其有失偏颇、甚至偏激的内容予以纠正,充分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原理,逻辑严谨、证据充分、言语生动有趣地为学生做好解答,让学生在信服的同时,增强学习、思考、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主自觉性,积极人生的自主自觉性。
二、基于促进大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力求问题设置“知识化”、问题解答“思辨化”
米切尔・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一书中指出:“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作出最后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5] (P.228)这种未确定性使人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身现实存在的永恒努力和冲动,这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然根基。
王天恩曾撰文指出:“问题是已知信息在人脑中构成的指向未知信息的疑问。这种疑问具有希图得到答案的性质。”[6]问题所蕴含的这种从已知求未知、从疑问中寻找答案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人的能动性得以较好发挥的过程。思政课的四门课程,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规律、从理论到实践,包含着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丰富而深刻的真理性知识。在思政课“问题逻辑”教学的过程中,问题设置要注重“知识化”。在钻研、吃透教材中的理论体系,全面、深刻掌握大学生所关心、所困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问题的基础上,内涵丰富、问题表征鲜明地设置知识性非常强的问题,既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又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以点带面地传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方面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启迪和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动地进入思政课的学习。离开了“知识化”的问题,就离开了知识的传授,就离开了课程教学和学科学习。所以,设置“知识化”的问题,是“问题逻辑”教学的基础性工作。
与此同时,问题解答要注重“思辨化”。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目标,这也是培养大学生主体性所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解答问题中,问题的答案正确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通过解答问题,向学生演示问题的解答,引导和启发大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多方面、多角度、辩证而全面看待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用“底线”思维看待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两点论和重点论看待事物的方法。通过思辨、思维方法的培养和形成,帮助学生养成辩证客观、科学全面看待问题、处理事务的良好习惯,增强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使其在社会人生的实践中,遇到问题能客观看待、冷静思考、科学处理,使能动性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如果问题设置只注重知识性,就趋同于传授性传统教学,只有提高问题的思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动性。
三、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力求设置问题“情景化”、解答问题“过程化”
奥地利医生奥延布利加在发明叩诊法的过程中,当他因不能及时诊断病人的胸腹部疾病感到非常着急时,幼年时自家客店的小伙计用小棒敲打酒桶、通过耳朵认真听来辨别桶里还有多少酒的情景给了他非常重要的启发。实践反复证明,特定的情景往往助推着各种创造、在创造发明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激发、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创造性,在思政课“问题逻辑”的教学中,可以借鉴和参考特定情景再看创造发明过程中的作用,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贴近大学生思维实际、心理实际,贴近社会发展规律的实际,尽可能多地设置“情景化”的问题。既设置好必要的氛围和环境,也准备好问题形成的各种铺垫,并加上必要的悬念、疑问等,绷紧大学生思维这根弦,紧张大学生的心理,使其精神、思想高度集中,在其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成为大学生潜意识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能空谈。即使是思政课教学,也要担负起这个职能。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就是设置“情景化”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方法。
在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中,重点不在于结果如何,关键在于展示创造的真实过程,包括在这一过程中心理焦灼的煎熬、精神苦闷的搏斗、思想犹豫困惑的克服、以及逻辑思路的反复变化等。通过这个过程和这些演示,使大学生明白,创造性的工作也许可以成功、也许会失败,结果也许非常美好、也许不能如人所愿,但不管怎么样,作为主体性很强的人,其创造性就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心灵上的“煎熬”、思想上的“困兽犹斗”等过程中得以培养和形成。既增强大学生面对困苦情景时必备的斗志、勇气、信心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也启发和引导他们追求和形成思维瞬间爆发的“头脑风暴”式思维习惯,帮助大学生开发创造性、形成和完善人的主体性。比如,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的现状,设置应急处置方面的情景,展示应急处置的整个真实过程,既贯穿了思政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内容,又贴近社会现实,对于社会实践中弘扬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综上所述,在思政课“问题逻辑”教学实践中,可以从设置问题和解答问题中多做探索和尝试,以增强思政课的实际效果,促进大学生自主自觉性、能动性、创新性等主体性的弘扬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 南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英]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6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64-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之一,思政课在现实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规律性、有效性、科学性一直是关注及研究的重点,如何实现突破与提升,始终是思政课教师需要面对的难题。我们从教学实践出发,紧密联系高职思政课的实际,认为要重视通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把握问题的基本脉络,以此来强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一、认识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前提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进一步指出高职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也正是素质教育改革结果的一大体现。然而,如何把这门课程开设好,如何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这门课程的价值所在,这需要教师紧紧把握住认识的根源,这也是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前提,即学生对课程价值及意义的认识问题。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采集学生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面对的群体基本上是90后的青少年,这一代学生的成长与我们国家社会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更是有着举重轻重的作用。若要把思政课的理论知识牢牢烙印在学生的心里,就必须追本溯源,回归到教学对象即学生本身。为此,思政课教师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采集学生相关的信息,经过分析进行处理,使课堂教学做到是“有备而来”。一般而言,思政课教师可以运用查阅相关资料、档案了解学生的情况;运用直接观察法,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态度,掌握他们问题所在;运用相互交流法与学生直接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予以足够的尊重和耐心;运用分类整理法,将每一个现实的学生现实的问题分门别类规整好,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运用问卷调查法,从总体上把握学生问题的趋势。
(二)建立问题体系
基于思政课教学有效实施的需要,教师要想切实地提高教学效果就要事先建立问题体系,这样将更有助于课堂上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也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的信息与新的突破。针对建立问题体系的需求,可以从时间维度和教育对象这两方面来考虑。首先,从时间维度看,分为“结束性问题”“现实性问题”“发展性问题”。“结束性问题”通常指学生在已有结束的成长、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思想、行为等状态;“现实性问题”通常表现在处于现实社会与校园环境之中,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来的思想、行为等状态;“发展性问题”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未来即将面对的成长过程中,以个人发展为主旋律的相关问题。其次,从教育对象视角来看,侧重大学生现实、学习生活的“横断面”,突出表现在:学生的生活状态如何、学习态度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家庭关系如何、还有诸如如何看待社会不良现象、如何面对时尚潮流、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如何确定未来人生目标等,这些都将是建立问题体系的依据。对思政课教学对象的问题有了基本认知之后,要落实的是如何有效建立问题体系。主要着重三点:第一,要充分利用采集的问题;第二,要将所发现的问题,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第三,建立问题档案,形成规范的问题库,便于系统加以解决。
(三)了解教育对象问题现状
思政课教师应根据已经建立的问题体系,按问题的类别了解学生问题的现状。重点掌握问题的现状:涉及哪些方面、严重程度如何、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存在形式以及学生问题的发展趋势等。教师只有对学生存在问题的现状做到心知肚明,区分主次,抓住重点,才能切实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
高职思政课教学要确定清楚解决问题的目标,教师要知道根据所讲的教学内容是旨在解决学生身上的哪些问题,有哪些层次,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托于讲授、引导的内容。确定问题解决的目标通常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认知上,大学生往往存在对事与物,乃至整个世界混沌的感觉,教师则应该积极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二是在情感上,在教育对象具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应努力促使学生从不愿意向愿意、从不相信向相信、从不喜欢向喜欢、从不参与向参与的方向产生渐进性的转变,归结为个人心态反映程度的调整即是情感的转变;三是在行为上,当大学生以消极的态度去思考、处理问题及事件时,思政课教师则要尽可能通过课堂教学转化他们的思维模式,进而让他们能够以一个阳光、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与处理,并且应鼓励他们积极付之行动,学会改变,学会参与,学会实践,以坚定有力的行动来承担与改变,挑战自我,不断进步。
二、分析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关键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群体各种问题的发现正是实施“问题意识”教学的起源,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亦是基于对教学对象各类问题的有效分析。
(一)认识“问题”的起源
从对学生问题的采集、了解到学生问题的现状来分析,表明其问题不是从来就有的,更不是凭空而降的,它是切切实实跟每一位学生的现实紧密相关的,而且,每一位学生主体不同,问题的源头和形式必定不同。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
指出:“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思政课的教学亦是如此。面对高职学生的教学,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每一个现实的个体”即每一个现实的学生,将他们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地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进而来准备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问题”的起源出发,从学生自身出发,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主体曾经的成长环境、现在的生活状态以及思想状态,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分析“问题”的构成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来看,“学生问题”主要基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涉及到的三大问题:历史问题、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
首先,从历史问题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面对的是思想“半成熟”的大学生,他们的所想、所思以及最后的行为定向始终是来源于曾经的生长及学习环境。作为教师,更应该尽力着眼于学生家庭背景;着眼于学生在曾经的学校受到过哪些思想的影响;同时不可忽视学生在他们当地的地区又有着怎样的一种社会生活氛围。通过以上分析,教师应该把握多方信息,确定教学内容及目标“定位”,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从现实问题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授课的对象高职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更要尽量走进学生的内心,尽可能地去了解他们的期待与愿望。再次,从未来问题的角度出发,思政课教师的责任远远不止在于帮助学生解决过去存在的问题、澄清认识所关注的现实,而在于从更深层次视觉来引导学生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从容地面对成功与失败;如何做到始终如一地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如何能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团的关系,旨在帮助他们实现未来的更好发展。
(三)明确“问题”的环境
通过分析学生问题的构成,可以发现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重大。由此可以明确地得出,家庭熏陶、社会影响与学校教育都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一定意义上可谓同等重要。
首先,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但是,在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中,往往表现出差强人意的地方,有些家长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与子女沟通,无形之中加深小孩排斥的心理,甚至是害怕的心理。久而久之,孩子习惯性地伪装自己,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的世界中,问题逐渐形成。
其次,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信息。高科技的电脑、手机似乎成了主宰、支配学生的工具,一些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发达的技术产品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业,反而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上进行交友聊天。另外,社会上的不健康的思想无形之中侵蚀着他们,致使他们追求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学校环境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分别体现在校园文化上、教师的教学模式上和学生的群体的影响上。
(四)界定“问题”的状态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学生问题的状态一般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要么自卑感强,要么过于自信,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第二,情绪波动大,难以控制;第三,意志力、自我约束力不强;第四,日常生活习惯不良;第五,对学习兴趣度不高,学习能力低下。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来看,把握核心“问题”已无形之中成为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生命之树,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乃至高校的毕业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换,他们应该如何尽快地从容适应,以及他们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又该如何理性、冷静地看待问题,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教师认真思考、总结。
传统的教学中,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处于消极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使得他们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丧失思考问题的能力。现在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样学生蕴藏的知识才会得到释放,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解决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要求
思政课需要具备创造力的教师,要更加注重教学内容、方法的设计,借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环节中若干“问题”。
(一)主题讲授以“理”服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门课程是紧紧围绕当今时代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样的一个传授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做到“真心、真信、真懂、真教”,明确教学主题,掌握教学“事理”,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例如,选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由外及内,促成内心认同,接受教学内容及要求。哈贝马斯指出:“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认同以对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这些相应的有效性要求的认可为基础”。所以,在主题讲授的过程中,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问题焦点多列举事例,依据事实,讲授道理,进而引导学生,做到循序渐进。
(二)互动答疑以“诚”待人
与传统教学相比,现代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中,讨论式教学法将可以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想。然而,这样一个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即必须以最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应当与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生态是紧密相连的。作为教师,对于知识的掌握必须是相当宽广而丰富的。但是,在如今正值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学生接受知识、资讯的渠道十分广泛,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与思维。不可避免地出现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教师的掌握范围之内,此时,教师诚恳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要体现出真诚、真实、真心,绝不是强加于人,而是共同探讨。
(三)课堂归纳以“悟”导人
如果在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抽象地阐述概念,三尺讲台之下将会是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如果教师能够结合知识点恰当地创设情境模式,在情境之下实施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问题建构中搭建起知识的模型,使其身临其境有所感悟,对教学内容及问题有所认知与领悟,以“悟”导人。但是,这种教学过程对教师的要求极高,教师要充分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要点,也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特性,把握住问题的核心,有效准确归纳教学关键点,设计出一个个有目的教学单元,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感,进而促进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四)项目实践以“行”化人
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偏理论性的,即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尽量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正所谓“如果所沟通的知识不能组织到学生已有的经验当中去,这种知识就变成纯粹言语,即纯粹感觉刺激,没有什么意义”。由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还应该设计实践教学的环节,丰富理论课堂。让实践丰富与支撑理论知识,力求学生动之以“行”,以“行”化人,达到体验学习的目的,让实践丰富学生对感知世界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1学习方面的学风不正学习动机不端正,学习不够刻苦,复印他人笔记、抄袭作业、参加考试夹带相关资料、人为地杜撰实验数据、写论文“移花接木”等情况时有发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有的学生在考试过后还采取请客、送礼等方式,要求老师提分、加分,或者要求老师为其隐瞒违纪作弊事实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勤学苦练、实事求是学风的形成,不利于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1.2生活方面的信用不足一些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不强,无视诚信为本、恪守信誉等做人的基本道德,日常生活中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言而无信、违背社会公德等现象。国家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千方百计向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但是一些大学生不珍惜自己的个人信誉,辜负了政府的信任,不仅不积极偿还利息,到期也不偿还贷款本金,甚至于少数大学生在毕业后即无影无踪,使助学贷款成为呆账。
1.3求职方面的弄虚作假一些大学生在毕业时为了给自己的求职增加亮点,也给有关用人单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采取伪造学习成绩、各种获奖证书、培训经历等方式,进行明目张胆的弄虚作假。在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出现了人人都是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个个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等情况,甚至还出现过一个班级里出现十几个“班长”的咄咄怪事。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却不履行就业协议书、合同规定的义务,更不愿意按章缴纳违约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
2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2.1教师的诚信素养影响着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由于目前高校间的校际竞争激烈,一些教师的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水平都出现了偏差,这些教师在教学上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尽可能地多上课、多兼职,不备课就给学生讲课,随意更改上课时间,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课堂等等,这些教师教风不认真、学风浮躁、学术道德卑下,不能在诚信意识和行为上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存在着教书与育人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矛盾、言传与身教相背离的现象,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使诚信教育成为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
2.2学校的德育方式、方法问题影响着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诚信教育,主要通过道德教育。但长期以来,就学校的德育而言,多以说教和灌输的方式方法为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抽象化、空洞化、形式化的弊端。教育方法枯燥、单一,流于形式,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尤其是不分对象、内容、场合的“命令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使认知教育和实践教育脱节,并且直接导致知行脱节,严重影响德育实效。
2.3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问题影响着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目前高职院校许多领域和部门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管理松散,约束机制不健全,特别是一些与学生联系比较密切的职能部门,由于缺乏监督机制,客观上为学生不讲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学校为保障教学而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偏差,例如,在奖学金评定中的不实事求是,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评选中的暗箱操作等现象,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对大学生的正面诚信教育。
2.4高校扩招导致的就业压力影响着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由于市场对高校扩招未能做出及时反映,导致就业压力加剧,一时间呈现虚假的“人才过剩”和片面的“学历高消费”。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不能客观的实事求是,而是重学历、重证书、轻能力,专科生能做的事用本科生,本科生能做的事用研究生,不管是否需要,招个博士充门面。这些都促使大学生毕业时弄虚作假,努力粉饰自己,甚至铤而走险篡改个人资料。
3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培养方法策略
3.1与时俱进,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3.1.1全面阐述诚信内涵,实现自律与他律的和谐统一诚信既是一个道德范畴,又是一个法律范畴,要将诚信在道德范畴与法律范畴的涵义向学生讲全、讲深、讲透。让学生真正明白,诚信不仅是一项道德的义务,更是一项法律义务。因此,既要通过道德的自律提倡诚信,又要通过法律的他律规范诚信。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把外在的诚信准则内化为自身所遵循的理念,并通过道德的自律,通过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激励等来塑造自己的诚信形象。
3.1.2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言传与身教的和谐统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传。只有教师先做到身正行直,认真践行“八荣八耻”大学生们才能信服,才能为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做出表率,才有资格教育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因此要把师德建设作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引导教师履行《教师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
3.2鼓励诚信,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体制机制
3.2.1建立大学生诚信的档案管理机制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行为中的诚信表现进行客观记录,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将其纳入大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生诚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涉及面广泛,可以包括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还贷情况、学杂费交费情况、违反校规校纪情况、勤工助学情况等,要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学生参与性、教育性等特点,真实反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水平状况,便于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本人的了解。
3.2.2构建大学生诚信度评价机制结合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学校应该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测评体系要有测评内容和具体量化指标,测评的途径可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议和社会中介机构评议,从而把大学生诚信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级别。逐步建立起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引导大学生终身诚实守信,珍惜自己的信用,使个人信用如同自己的第二张身份证。
3.2.3建立大学生诚信的奖惩机制对诚信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根据大学生诚信度测评的结果,将大学生的诚信情况作为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的重要标准;对于违反诚信规范的大学生,可以视其情况进行程度不同的处罚,使他们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代价。守信者得到精神和物质的褒奖,失信者受到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惩罚,这样能促使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良性循环,逐渐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思想政治课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际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教学实际,笔者对制约研究性教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制约高中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因素
(一)思想因素—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足
第一,认为研究是大学阶段的工作,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还是打基础,因此不应当盲目提倡研究性学习。在持这种观点的人看来,研究性学习只是一阵风,高中教学抓应试、抓分数,仍然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第二,认为研究性教学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影响考试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当老师要求学生去进行专题研究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支持研究性学习。
第三,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材料收集,加重教师的负担。在政治课研究性教学中需要很多精心收集的材料,还要考虑材料与内容的结合点,运用材料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实需要时间和精力。
第四,把研究性教学等同于活动课或社会调查等。活动课和研究性教学有相类似之处,如两者都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尊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选择等。但活动课意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而研究性学习着重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五,忽视教材在研究性教学中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认识不足,因而在实际中就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却忽视了学生对教材的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偏离教材大谈网上摘来的资料。在研究性教学中,我们反对以本为本的灌输教学,但是离开教材的知识体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就难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
(二)能力因素—教师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不足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体性活动,教师的指导是按照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这对教师的已有经验和能力是一种挑战。但是,目前相当多的教师自身素质难以胜任这个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窄。政治学科教师在师范院校中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比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单一,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是学科一旦确定,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中,甚至对政治学科自身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比较漠视。
第二,研究能力欠缺。研究性学习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探究意识、态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研究的基本素养。现实中在我们周围,政治学科老师写文章也多半是为评职称而突击的,达不到教育科研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规范,从而制约了研究能力的发展。
第三,社会实践能力不足。研究性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走向社会生活,这需要教师发挥好学校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作用,可是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活动空间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没有或很少真正参与大范围的社会实践,限制了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制度因素—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
教师评价制度十分严酷,关系到职称、岗位、出国、工资、津贴、住房等多方面的切身利益,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工作的方式和追求的目标。当前教师评价制度不利于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导致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这是导致研究性教学实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
二、高中政治课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对策
1.提高教师的素质
第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教师队伍的在职培训,提高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前提条件最首要的是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成才和促进我国的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提高他们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11-02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位高校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的有效方式。本文就闽南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一、闽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资源
闽南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兼容闽越土著文化和海洋文化形成的,多元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尽管其中尚存不足之处,但蕴含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丰富资源。具体如下:
1.开拓精神。敢于吃螃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闽南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精神之一。古有宋元时期,闽南人大规模出洋贸易;明清海禁时期,闽南人敢于冒禁下海。今有20世纪80年代初期闽南人率先与我国台湾商人进行海上贸易。即使在“”时期,全国各地正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而闽南的晋江人却敢于冒险犯禁,开设“地下工厂”做生意。如今,闽南商人勇于竞争的精神促使他们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形成一系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仅以鞋业为例,晋江每年生产的运动鞋数量超过50亿双,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运动鞋生产基地。闽南人以其面海的自然优势,甘冒风涛之险,置生死于度外,向海洋发展,锤炼出勇于竞争、敢于冒险的开拓精神。
2.拼搏精神“爱拼敢赢”是闽南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闽南民间自古就有“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的说法,特别是闽南商人更是崇尚“宁做鸡头,不当凤尾”的思想。而要做“鸡头”就不能随大流,必须独辟蹊径,拼搏进取。因而,“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成了闽南人拼搏进取精神的现实写照;“办企业就要当老板”就成了闽南人的价值取向。自古到今,闽南人怀着“爱拼才会赢”的坚定信念,把封闭的边海变为开放的窗口,把闽南文化中最值得弘扬的的拼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省外投资创业的福建人超过250万人,其中,仅闽南的泉州一地就达70多万人。
3.开放精神。闽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与漫长的移民历史和海外交流史结合在一起。闽南移民可以分为比较集中的两个阶段,一是自西晋开始,久经战乱的中原人“衣冠南渡”大举南迁;二是自明朝以后数百年间,闽南人“过番”南下东南亚。长年闯荡异域,艰难谋生和见多识广,塑造了闽南人胸襟广阔、自强不息的豪放性格。同时,闽南背靠大陆,面向大洋,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各国、各民族、各宗教文化在这一地区和谐共处。在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下形成了以中原华夏文明为主体,以儒学为核心而带有浓厚海洋性和地域特征的文化系统,塑造了闽南文化兼容、开放的精神。
4.务实理念。闽南地区地瘠民稠,生存空间狭小,再加移民环境,致使闽南人更加崇尚务实的创业理念。这也就是明清以来相当部分闽南人冒险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以谋取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原因所在。精明务实的创业精神,培育了闽南人无所畏惧的性格,历史上闽南人就以敢作敢为而著称,缔造了许多奇迹,以致巨贾辈出。若以世界华人富豪榜所列资产1亿美元以上者统计,闽南籍和来自闽南文化圈范围者(台湾、广东潮汕地区)约占2/3。改革开放以来,闽南人精明务实的创业精神再次得到充分激发,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仅以泉州为例,改革开放之前,泉州地区是福建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泉州现在已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0年居福建省首位,约占全省1/4。2010年,泉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564.76亿元,人均GDP已达6000美元。同时2009―2010年泉州人均收入在全国城市人均收入排名第24位,达12699元。
5.“祖根”意识。闽南文化崇源重本、格守传统。不管是西晋开始的中原人大举南迁,还是明清时期闽南人远渡重洋南下东南亚,闽南先民闯荡异域,艰难谋生,思乡念土,塑造出强烈的“祖根”意识。在共同的血缘、心理、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能把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广义的闽南人凝聚在一起,养成强烈的群体意识,这种强烈的“祖根”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维系闽台区域关系的“粘合剂”,是闽南文化向心力的大众心理基础,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基本形态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闽南文化是指闽南地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共同心理和文化特性的结合体,包括一定的行为规范、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理想目标、地域心态等。它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宝贵资源。这一资源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物质文化资源。所谓物质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文化形象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闽南地区的自然景观、人工环境和生产、生活用品中的文化因素等。例如,闽南大地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即使是处于宏大历史背景之中,也与闽南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当地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地方意义,它们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要资源。又如,闽南大地拥有大量富涵地域特色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资源,各风景区还伴有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或名人轶事趣闻,这些都是开展爱国爱乡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再如,闽南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积累非常深厚的地区,各种博物馆星罗棋布,而博物馆正是学校教育难得的宝贵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稳定基地。还有,闽南村落建筑是中原士民进人闽南后逐渐形成的,具有特定基质的社区基层组织基本形态,具有血缘性、聚居性、稳定性的特点,并代代相传至今,是“祖根”理念的物质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场所。
2.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所谓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民众的生活习惯,如婚葬嫁娶、节日庆典、饮食起居、社交往来等地方传统。这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且以某种方式固定下来的生活经验的凝结。例如,闽南人具有聚族而居的传统风俗。闽南人90%以上是北方移民,他们既受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之苦,又受国内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的双重侵害。当他们到达新垦地之后便自然而然地采取了聚族或聚乡而居的形式,以应付新的环境,稳固自己已经占有的生存空间,拓展本家族、乡族的社会势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一风俗促进了早期闽南文明的开发和进步。到明清时期,闽南人远渡重洋到东南亚谋生,身在异国他乡,他们又聚族而居,扎下根来,并将在海外的赢利回报故乡的同时,为故乡带来了南洋文化。所以,闽南人历来爱国爱乡,涌现出许多动人典范,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3.精神文化资源。所谓精神文化资源,是指闽南地区民众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标准,它是闽南人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其表现形式为民众价值观经过提炼高度概括出来的口号、歌曲、象征性符号等。例如,从某种意义上讲,《爱拼才会赢》这首家喻户晓的闽南歌曲,正是闽南人“爱拼敢赢”文化精神的写照。纵观历史,闽南先民正是在这种精神支撑下,开疆拓土,远渡重洋;横看当今,闽南人正是在这精神鼓舞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开创闽南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4.活动文化资源。所谓活动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民众在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具体工作、生活、文娱、学习等行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它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方式、生产方式和锻炼方式。闽南活动文化方式种类繁多,其中很多不仅具有娱乐价值和生产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泉州为例,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享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著名侨乡”、“木偶之乡”、“南音之都”、“多元文化宝库”之美誉。不仅富有星罗棋布的静态文化,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动态文化,二者完美地形成了泉州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海丝”文化、华侨文化、泉台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方言文化,以及茶文化、石文化、瓷文化等诸多元素。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丰厚素材。
三、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行为模式
1.完善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是以不同的形态分散于社会各个角落,具有多重属性,正常情况下,它们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因此,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做到:
首先,闽南地方政府应制定当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资源的需求分析为基础,对闽南文化资源开发力量进行整体部署。在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等在该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扩大社会各界特别是闽南文化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教育参与力量,激励更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协同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
其次,高校必须面向社会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取得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广泛支持与合作。通过宣传和沟通,使闽南文化资源所有者和管理部门与学校形成共识,达成协议,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明确各自的职责,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再次,高校必须充分挖掘开发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人才。所谓地域特色人才,是指闽南地区那些在知识、技能、社会资源、人脉等方面有教育影响力的人士。其构成主要有:党政机关相关人士、闽南文化专家、企业界人士、离退休干部和学生家长。他们身上聚集着各种不同的资源和潜力,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人力因素。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升自身闽南文化素质。由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最终是要落到课程执教者身上,所以,教师的闽南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质量。针对高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非闽南地区,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其闽南文化积淀先天不足,这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闽南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2.探索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新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创新思维,努力探索一条充分发挥大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实现闽南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路子。具体模式如下:
第一,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就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诸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华侨博物馆、郑成功陵园、施琅纪念馆、李贽纪念馆等闽南文化保护区的各种物质文化资源,让学生去亲身感知和体验闽南文化精神,以获得思想道德升华的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深受学生欢迎,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探索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探索式实践教学模式,也就是引进来的教学模式。一是邀请闽南文化专家到校为学生作有关闽南文化的专题报告。二是将闽南物质文化资源、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活动文化资源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探索所蕴涵的闽南精神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闽南文化所含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培养学生学术探索能力,挖掘闽南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三,创作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创作式实践教学模式,特指引导音乐、美术、建筑、创意等相关专业学生,对闽南物质文化、传统风俗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进行传承、创作和创意的模式。在创作过程中使学生深刻理解、领悟闽南文化精神的内涵,实现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深受相关专业学生的欢迎,对学生的影响也具更直接的效果。但这模式通常只适用于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学业基础的大学生,而且还应得到专业教师的支持。
第四,娱乐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娱乐式实践教学模式,指结合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欣赏闽南传统风俗文化和活动文化,从中提升对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感悟,以达到寓教于乐目的的模式。如,引导学生观看高甲戏、梨园戏等。又如,利用节日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演出和南音欣赏会等,这种实践模式的优点在于受众面广、参与性好、感染力强。但必须得到宣传、艺术、演出等部门的协助和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为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思政课教学研究专项课题《挖掘闽南文化宝贵资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吸引力的研究》[JAI0393S]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国波.闽南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庄国土.闽南人文精神特点初探.东南学术,1999(6)
3.李燕.试论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2)
4.李康平.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价值与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60-03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界对思政课考试环节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本文对此进行综述,旨在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有所禆益。
一、传统思政课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有研究来看,论者们普遍认为,传统思政课考试环节积累了许多好经验,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概括地说主要有:
1.命题内容呆板
王立荣认为,多年来思政课考试命题大多局限于书本知识,记忆性内容所占比重过大,极易导致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1]梁勇等人也认为,现有思政课考试内容囿于书本理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这既不能使学生通过考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不能使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去发现、揭示和正确剖析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2]
2.考试形式单一
张振昶指出,传统考试方式仅从教材、课本出发,将考试局限在课堂内,缺乏对社会实践的考核,不能完全反映思政课的课程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3]王儒仿指出,多年来思政课考试大多采用开卷和闭卷两种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题型模式由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构成。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与灵活性。[4]石裕东也指出,考试题型缺乏理性思辨,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只是临考之前突击背诵,所以达不到思政课教学的应有目的。[5]
3.成绩评定失当
目前在思政课课程成绩评定上,许多高校采用“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这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但由于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重大(一般要占到70%),所以许多学生还是把重点放在期末考试上。石裕东认为,这不能很好地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考核,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6]
4.考后分析缺位
考试有多方面的功能,而长期以来思政课在设置考试环节时,比较重视考试的检查功能,即仅仅将课程考试的及格与否作为监控思政课教学的唯一目标。对此,王儒仿认为,由于受教学课时、学习内容等诸多因素影响,思政课考试一般安排在一个学期期末或一门课程结束之时进行,也就是说考试实质上只是总结,而非诊断。[7]李楠也认为,过去对思政课考试作了孤立于思政课教学系统之外的狭隘理解,也即只是将考试看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而没有很好地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更没有看到考试本身也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8]
二、改革思政课考试的现实意义
关于改革思政课考试的现实意义,学界主要是围绕这四个层面来加以研究的:
1.改革思政课考试有利于消解传统考试的弊端
梁勇等论者指出,传统思政课考试在命题内容、考核形式、成绩评定、考试分析等方面的弊端,既有高校对考试环节设置错位的因素,也有教师对考试操控力不强的因素,还有学生应试目的不端正的因素,更有个别领导对考试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使改革方案无有力保障而半途而废的因素。这些弊端和不利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思政课考试意义的发挥,因而必须强化对思政课考试改革重要性的认知,积极推动思政课考试的改革实践。[9]
2.改革思政课考试有利于发挥考试的多种功能
王儒仿认为,传统思政课考试过分突出考试的检查和总结功能。这不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也不利于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10]马冀也认为,思政课考试不仅要测试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更要督促、引导和提升师生双方的教和学,因而从发挥考试本身具有的评价、导向和激励等多种功能来说,必须对思政课考试进行改革。[11]
3.改革思政课考试有利于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杨建强提出思政课考试改革,应结合“05方案”的实施,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努力使考试成为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成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12]王立荣提出,思政课考试形式要灵活多样,评价手段要改革创新。唯有如此,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知识视野的拓宽、发现和认识规律以及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的提升。[13]马冀也提出,科学而又符合教育规律的思政课考试,不仅能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而且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14]
4.改革思政课考试有利于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吴昌盛等论者认为,要通过改革思政课考试,使之更加适应教书育人这个大目标的客观需要,更好地适应注重素质教育这个时代大趋势的客观要求。[15]杨建强也认为,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考试理念、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已不完全符合时代、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深化考试改革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政课教学,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积极探索和实施好考试改革。[16]
三、改革思政课考试的原则与对策
1.改革思政课考试的基本原则
为了积极而稳妥地推动思政课考试改革,论者普遍认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其中,较典型的有四种观点:一是张振昶提出的必须将理论知识考试与实际表现考核相结合,期末测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同时兼顾师生实际承受能力;[17]二是杨建强提出必须把考试的权威性与人本性相统一,考试目标与培养目标相一致,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相协调,理论考试与实际表现相结合;[18]三是李磊等论者提出必须坚持有利于培养人才、提高素质、转变学风、丰富实践和适应社会的“五个有利于”原则;[19]四是李庆华等论者提出了“六个相结合”,即坚持分层次与分阶段改革、开卷考查与闭卷考试、熟记知识点与运用基本理论、主课程小步改革与副课程大步改革、平时考核与期末试卷、考试成绩与读书心得等相结合。[20]
2.改革思政课考试的对策思路
如何切实有效地推动思政课考试改革?这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第一,拓展命题内容。思政课考试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及书本知识,金春姬认为思政课考试命题除了要考查学生对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之外,还应考查对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21]李楠也认为,作为思政课考试的内容范围,应减少对书本知识等纯粹记忆性内容的考核,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内容的考查,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22]
第二,创新考核形式。李楠提出可在保留期末考试这一前提下,探索多样化的平时考核方式。[23]王儒仿提出要全面创新考试形式,一方面改变考试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变换试卷的命题形式,突破单一的笔试考查方式,同时改革笔试考查内容。在考试题型方面压缩客观题比例,增加主观题含量,广泛采用材料式、分析型试题进行考查,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和对社会现实关注的能力等。[24]基于任何单一的考试形式都有其优劣的认知,金春姬提出应构建闭卷与开卷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结合、课程论文与社会调查结合的考试考核形式系统。[25]
第三,完善成绩评定。李楠认为,改变思政课课程成绩评定不合理状况的关键是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就要求在课程成绩的评定上贯彻“三个相结合”,即平时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以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社会实践考核成绩相结合,以加大社会实践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书面成绩与其他方式成绩相结合,以书面成绩为主。[26]张振昶认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应分别按占总成绩的40%和60%计算为妥;[27]吴昌盛等论者提出“二三五”模式,即平时、期中和期末各占总成绩的20%、30%和50%较合适;[28]杨现勇认为思政课课程成绩要由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根据不同课程内容,两者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要有所区别,如理论课的理论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可稍高些,而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可略高些。[29]鉴于思政课课程的特殊性,李玉姣提出,在课程成绩评定上还必须跟学生的实际政治思想情况和日常表现结合起来。[30]
第四,重视考后分析。杨现勇认为,传统思政课考试比较重视考试的检查功能,而对考试的诊断、规范和引导功能的关注不够,以至产生把考试完成当作一门课程教学结束的狭隘理解。[31]魏春艳认为,考后分析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信息反馈的作用,因而考后应及时告诉学生考试成绩并对考试结果进行评析,使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教师通过考后分析也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32]
四、推进思政课考试改革探索的若干思考
学界现有研究为推进思政课考试改革探索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以下这几个基本点值得关注:
1.必须创新视角
经过多年的实践运作,硕士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课,无论是在考试目标的设定,还是题型结构的设置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思政课学业考试借鉴,但目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几乎是空白。另外,以往对思政课考试方式的研究,多是从考查形式、题型设置等方面展开的,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能否进行网上考试的探索,能否将改革考试方式与完善考试机制、有效引导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结合起来研究,目前还不多见。
2.必须深化研究
如何发挥思政课考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效应,现实中存在哪些制约因素?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另外,如何科学安排思政课考试内容、规范设置考试形式、正确处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的关系、合理划定课程成绩比例等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此外,在考试内容、命题素材的选取乃至考试方式的设置上,今后应积极探索如何处理好思政课教学与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的关系,努力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对其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上。
3.必须注重应用
在今后思政课考试改革研究中,应加大应用性、实证性和对策性研究的力度,如关于思政课课程成绩的评定,多数论者主张要加大平时考核力度,但阐述必要性的居多,而创建具有一定可行性模式的还不多见;又如要借鉴和汲取现代教育考试学的理念、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将之运用到思政课考试实践中,以体现对考试实践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13] 王立荣.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90-93.
[2][9] 梁勇,靳秀芳,李新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49-51.
[3][17][27] 张振昶.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58-61.
[4][7][10][24] 王儒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析[J].教育探索,2008(4):40-41.
[5][6] 石裕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科教导刊,2010(35):47,50.
[8][22][23][26] 李楠.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65-69.
[11][14] 马冀.探析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学理论,2010(30):267-268.
[12][16][18] 杨建强.新课程体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初探[J].社科纵横,2010(7):169-173.
[15][28] 吴昌盛,傅麟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4):73-77.
[19] 李磊,冯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刍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7(3):78-79.
[20] 李庆华,梁温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77-79.
[21][25] 金春姬.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林业科技情报,2007(3):128-129.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研究生思政课”)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也是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1]。要保障和提升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以实现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必须建立有效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评估、评价以及测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而目前我国研究生思政课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评价软化问题,必须分析其原因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目前研究生思政课存在教学评价软化的问题
教学评价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基础性手段,而研究生思政课存在如下教学评价软化的问题。(一)重视本科生思政课教学评价而相对忽视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认识,还是从思政课教师的角度来体察,都可以得出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不如本科生思政课教学管理规范的结论,而实际上这不仅仅是研究生思政课的独特境遇,而是全部研究生课程的共性。在国家相对重视本科生教学的背景下,研究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形成这种认识和现状的重要原因。这种相对重视本科生思政课教学而略显忽视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认识和倾向也体现在教学评价的差异上,即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规范性弱于本科生思政课教学评价。为了凸显研究生思政课不同于本科生思政课,或者是从位阶上来看体现研究生思政课是对本科生思政课的递进,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施在各个学校基本上都采用了不同于本科生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首先,研究生思政课多采用专题教学的模式。多名任课教师根据大纲内容结合教师研究专长采用专题教学模式,符合研究生思政课“研究性”教学的特质。另外,研究生思政课从大纲编写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来看也比较适宜实施专题教学。其次,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被大多数研究生思政课所采用。虽同属于思政课,研究生思政课与本科生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重点并不完全相同,研究生思政课的学习不再要求像本科生那样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加注重根据教师专题教学布置的任务进行研究性学习,提出创造性观点。最后,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往往较为单一,很多学校和教师采用学生提交专题论文的形式来完成课程考核。专题论文考核相对于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训练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但是也容易形成教学考核软化甚至虚化的问题。(二)重视研究生专业课程考核而相对忽视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就研究生整体性课程教学评价的构成和实施而言,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较为重视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考核,而相对忽视思政课的学习和考核的倾向,这尤其体现在一些专业性较强院校(如医学、建筑院校等)的研究生课程考核中。首先,重视专业课学习是从本科教育阶段就形成的认识惯性。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思政课的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然而从应然到实然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体现在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和态度上。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互动,研究生从主观上形成的认识必然反映到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并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实施。其次,这种错误认识与长期以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考核相对软化具有直接的关联性。通过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的总结,研究生思政课的不及格率及未达到学位授予分数的比例在各个高校都相对较低,甚至有的课程长期为零。究其原因是由于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考核的相对软化,并且这种软化处理使学生产生了认识上的预期,客观上就容易产生不重视研究生思政课考核,甚至不重视研究生思政课学习的片面认识。再次,学生重视研究生专业课及实践学习和考核往往也基于专业安身立命的需要。专业与职业对应的可能性本就不小,研究生专业与职业对应的几率就更大了。专业性在研究生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专业学习便成为研究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单从这点上来认识和分析,似乎研究生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及考核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相比较而言,专业课的学习和研究任务比较繁重,能够投入到思政课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就很少了,研究生不重视研究生思政课的学习和考核便显得貌似自然。(三)侧重于对研究生思政课进行学术性评价而相对忽视教学性评价。学术性评价被认为是研究生教育评价的核心价值,这尤其体现在博士生教学活动的教育评价中。首先,这符合学历教育递进的规律和实际需要。思政课教育教学是一个体系化的工程,因而必须一体化地来推进思政课建设。从本科生思政课教学到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再到博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三者是有交叉和重合的,因而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和教学评价必须体现对前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递进,而不能出现本科生思政课教学及评价的简单“复制”,否则将极大减损研究生思政课的效果。学历和学位的递进性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学术性评价符合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这种递进性。这就是为什么本科生思政课考核采用机考等侧重客观题考核方式,而研究生思政课则倾向于采用考察研究生学术水平的主观题考核方式。其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实施学术性评价更加有利于对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第一课程,价值观改造、品德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思政课应肩负起的使命和责任,当然这也体现为本科生思政课和研究生思政课所共有的教学目的。但是在具体落实思政课教育教学目的上,研究生思政课和本科生思政课却是各有侧重点的,其中最为显著的一条就是在德育之外,本科生思政课相对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研究生思政课更为注重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多数是要走上学术探讨和科学研究的道路,学术能力便成为研究生应培养和提升的核心能力,研究生课程教学包括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必须回应这种需要。
二、规范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主要措施
建立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是保障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性手段,然而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不能对一般性教学评价制度进行简单化的移植,而必须针对研究生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评价软化的现实问题来完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一)全面依据课程大纲的内容来实施教学评价。“从实质上看,教学大纲是对一门课程进行系统化设计的结果,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3]。教学大纲在一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大纲不光是教学的实施方案,也是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依据。本科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由国家统一编写教材,然后由各个高校依据统编教材出台校本适用的大纲。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大纲与本科生教学大纲的编制方式不同,研究生思政课由教育部统一的教学大纲,各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大纲组织教学,因而教学大纲是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评价。一是研究生思政课考核和教学评价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实施考核。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学考核,教师不得在没有完成教学大纲讲授内容的前提下仅以教师自身的学业专长或是兴趣爱好讲授与大纲无关或者关联性不强的教学内容,不得以脱离教学大纲的内容作为教学考核的内容。研究生思政课多采用专题教学,教师容易在教学中为发挥自己研究领域的特长而脱离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二是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考核和评价必须全面考查学生对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教师对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组织可用专题教学的模式,但是对教学专题的选择和分工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模块,不得对大纲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截取和考查,教学评价必须全面考查学生对教学大纲全部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实现大纲预设的教学目的。就教学考核内容所需的全面性而言,单一性课程论文考核因内容单一而难以有效涵盖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二)建立研究生思政课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长期以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方式相对单一,课程教学结束后主要是以课程论文的形式作为教学考核的依据。这种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课程论文的写作具有训练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功能,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导及反馈,仅仅通过单一性的课程论文终结性考核方式来实施教学评价,不仅不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学术能力,也无法达成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单一性的研究生思政课终结性考核方式呈现出诸多弊病。“将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教学各环节,形成对研究生成长的动态监控”[4]。故而笔者建议建立研究生思政课形成性评价方式。首先,形成性评价有助于保证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质量。相对于本科生较为严格的教学管理和监控,研究生课程教学监控机制相对软化,存在着相对不规范的现象。通过引入考勤、提问、课堂讨论等形成性评价环节,能保证基本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思政课课堂教学仍然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规范化的教学是保障教育效果的前提。其次,形成性评价有助于研究生思政课育人目的的实现。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客观、全面地对研究生进行课程学习的综合评价。思政课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育人效果的评价恐怕很难通过简单的课程论文这样单一性形式来实现。而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待思政课的认识和态度,在交流与提问的互动中了解学生,纠正学生的一些认识偏见,传递的理论魅力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更有利于思政课育人目的的实现。再次,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目的具有多重性,不仅要具有育人的核心功能,也应具有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这不仅包括学术能力的训练,也包括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程学习之初向学生交代形成性评价的要素和构成,这形成了对学生学习的导向。学生在思政课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通过翻转课堂的演示,通过主题式的实践,必然有助于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建立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督导制度。为了提升教学质量,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教育督导条例》,为我国高校教育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作为我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教育督导在高等学校中普遍建立起来。“将检查、监督、评价、指导和激励的机制引入到高校教学工作中,成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5]。然而自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逐步建立教育督导制度以来,从高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督导实施来看,主要针对本科生教学工作进行督导,缺少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督导,更谈不上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针对性督导。倡导建立区分性的研究生思政课教育督导制度。一方面,研究生思政课面临保障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学效果的任务,教学督导制度不可或缺。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性结构来看,大学本科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相对健全和完善,而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却是短板,研究生教育督导的缺失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造成直接影响。很多学校建立了专门性的教育督导机构,如教学评价中心或者教育督导组,但是多数情形下却仅仅以本科生教育教学为督导对象,难以将研究生教育纳入教育督导范围,或仅仅通过研究生院(处,部)来附带性地实现教育督导职能,如此一来必然难以实现对研究生教育的督导作用。另一方面,在建议将研究生课程包括研究生思政课纳入学校整体性教学督导的前提下,应建立区分性的研究生思政课教育督导制度。对研究生思政课的教育督导要与本科的督导制度进行适度区分,研究生教育是对本科生教育的深入和递进,教育督导制度应该适应这种递进而建立区分性的研究生教育督导制度。同时对研究生思政课的教育督导也要区别于对研究生其他课程的教育督导,这本质上是由研究生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因而对课程实施不加区分的统一性督导是目前教育督导制度实施的通病,这貌似具有统一性,并且具有执行的便捷性,但却可能丧失了针对性。
长期以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极大地影响了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不能采用简单化和机械化的方法进行处理,必须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教学评价软化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方案。然而,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既与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特殊情势有关,也与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性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有关。作为前提,必须首先重视对研究生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并逐步建立规范和完善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各项措施。
参考文献:
[1]靳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
[2]肖映胜,张耀灿.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理念新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3]郭.高等教育质量控制的三个环节: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