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50: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核心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核心技术论文

篇1

全面性原则体现在综合考虑基金风险和收益进入评价体系的广度上,评价基金不仅要考察基金在正常经营情况下的收益和风险,而且要考察基金可能遭受的信用风险(基金净值不能偿付投资人资本金的风险);不仅要度量基金总体风险(即方差风险,事后度量的基金收益波动风险),而且要度量市场风险(即系统风险);不仅要作出基金之间的相对评价,而且要作出基金经营成果的绝对评价;不仅度量方差风险,而且要度量单边风险(衡量基金的经营结果差于基准的程度)。

2.公正性原则

一个基金评价体系如果得到投资者的认同,那么它反过来会对基金经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直接关系到基金的信誉和投资者对基金管理公司的认同,所以在一些基金评价中可能会掺杂某些利益因素。设想一下,如果有一部分非理性的投资人对所有的平价体系都认可,一些机构就可以利用有利于自己的评价体系抬高或者压低基金的投资价值。长此以往,基金和投资人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因此,保持评价体系的公正性既是一个评价体系存在并得到广大投资者认可的首要条件,也是评价体系持续获得价值的源泉。1990年法玛关于契约成本的论述包含了类似的思想。

3.理论和现实的结合

我们在评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时,不仅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经典理论和一些基金评价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应该充分考虑我国资本市场以及基金业的发展阶段、市场状况和政策等因素。

二、对传统基金评价体系的回顾和指标体系的重新构造

构造一个完善的基金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三类指标:①度量基金总体业绩的指标;②度量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能力的指标;③度量基金投资潜力的指标。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类指标和对它们的修正。

1.基金总体风险收益状况的衡量

衡量基金总体业绩应该分别从基金总体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和单边风险三方面考虑,并设置相关指标。

(1)用总体风险调整的业绩指标——夏普指数

夏普(1966)提出了一个衡量基金绩效的指标——夏普指数。夏普指数用无风险收益率与基金I的平均收益率之差,除以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这一指数用来度量基金单位总体风险所带来的超额收益率。夏普指数越高表明该基金的业绩越好。

夏普指数是绝对指标,度量了基金在超额收益率方面的绝对表现。投资人可以根据夏普指数的大小在风险投资和基金投资之间进行选择。同时,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当我们在基金和其他风险资产之间选择时,也可以直接以夏普指数作为决策依据。在现阶段我国居民投资渠道单一,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不多的情况下,夏普指数可以直接作为投资者选择基金投资的依据。此外,利用夏普指数还可以进行横向市场表现比较。夏普指数的理论基础是夏普本人作出重要贡献的理论——资本市场线。②

根据资本市场线和夏普指数的定义,夏普指数可以被直接表示成基金用风险调整的超额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的差。当我们用基金的夏普指数与市场组合的夏普旨数相减时,就得到了某只基金和市场组合差异。

(2)单边风险调整的业绩指标——Xn指数

评价一个基金业绩的标准包括两个维度:一是风险,二是收益。风乎所有的指标都必须围绕这两个维度进行设计。收益是指单位时间内实现的资产价值增值。而对风险的理解在理论界和投资人之间有较大的差别。理论界普遍接受马科维茨提出的用方差度量风险的方法。而现实中,投资人未必关心方差的大小,他们更关心可能遭受的损失,对他们言,这才是风险,我们称这种风险为单边风险。所以对基金业绩的衡量不仅要用方差风险来调整,而且要用单边风险来折算。

用单边风险度量的超额收益率指标,最著名的是基金评级机构美国晨星公司的风险调整指标体系。③一只基金的Xn指标越国,表明该基金的业绩越好。

(3)用市场风险调整的业绩指标——詹森指数的指数——詹森指数,④用基金的真实收益率减去均衡的期望收益率,所以鲁森指数可以被理解成用系统风险贴水后的超额收益率。当詹森指数大于零时,表明基金的业绩优于市场总体表现,反之,则意味着基金的表现并不比市场总体表现好。

(4)未来的一个预测——利用投资风格分析模型给出一个净值置信区间

为了给予投资者更为直接的建议,我们筛选了第三类指标。即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来预测基金净值的变动。这个指标的基本思想是,假定一个投资基金投资于1种证券(即一个由1种证券构成的组合),则该组合的收益可以表示成各种证券的收益率与一个系数乘积的加总,如果用来加总的系数不是随机给出的,而是投资于某一个证券的份额,并且在这个加总的基础上考虑一个随机扰动,我们就能近似得到投资人的直实收益情况。

根据这一思想,基金的收益也可以由它所投资的各种证券来解释。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和国债。因此我们可以分别用股票和国债的指数来刻画投资基金的业绩,并据此做出预测,在各种指数涨幅一定的情况下,基金的净值将是多少。

根据这些解释,我们可以把基金业绩表示为一个包含两因素的模型,以此度量基金的业绩。①这样就得到一个类似于夏普(1992)的风格分析的模型。我们根据2年期的数据,对方程进行回归,并据此给出结论:当市场指数发生变动时,某只基金的净值将在什么区间,置信度是多少。

2.对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的评价

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评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性分析方法,一种是通过对公司所辖基金的历史业绩的评价来度量该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定性分析通常根据各种公开信息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对基金管理公司做出评价,这些评价包括公司的投资理念、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的内控制度、公司的激励制度、公司的组结构、公司从业人员的素质等。

定性评估方法可以分离出影响基金业绩的各种因素。此外定性评估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因为这些因素在一个时期内往往能够保持稳定,不容易遭受随机因素的影响。定性评估缺点是,从指标的选择到对各种指标的评价包含了诸多人为因素,显得不够客观。

为了能更客观的评价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我们倾向于使用基金的历史表现评估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我们在3个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了5个指标来评价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

(1)詹森市场模型

根据法玛的解释,詹森指数可以解释成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包括把握时机的能力和选择个股的能力。所以詹森指数是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的总度量。总了衡量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能力,我们选用各公司所辖基金的詹森指数来度量基金的管理能力。如果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有多只基金,那么就用单个基金的规模作为权重来计算加权的詹森指数,并以此作为该基金管理公司的能力变量。显然,詹森指数越高,基金的业绩越好。詹森市场模型实际是单因素分析模型,通过它可以得到基金的超额收益率。而超额收益率与基金管理人员判断大势的能力和时机选择能力(timingability)极其相关。时机选择能力也就是广义的资产配置能力和证券选择能力,包括市场中行业的选择和行业中具体股票的选择。评价基金的择时能力是衡量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能力的重要内容。为了分离出基金经理人员的时机选择能力和证券选择能力,特雷诺和玛泽(Traynor&Mazuy)用一个二项式模型分析对基金的业绩进行评估,该模型被简称为TM模型。

(2)TM模型

TM模型可以直观地解释为:基金可以在大势上涨的时候涨得更快,在大势下跌的时候基金跌幅较小,甚至不下跌。当基金对市场大势的判断能力和选择时机的能力已经由模型中的某一项完全反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常数项说明基金的选股能力和别的影响因素,当然,常数项越大,基金选股能力越强。

除择股能力外,基金的把握时机能力,应该对应于模型中另一个独立于投股能力的项,这正好被反映在二项式系数上。该系数越大,基金把握时机的能力越强。最后,我们利用基金规模进行加权,得到关于基金管理公司的这两个能力。

(3)HM模型

与此相仿,赫力克森和默顿(Heriksson&Merton,1981)构造了一个随机变量模型,我们简称为HM模型,以度量基金经理选择时机的能力。不过他们定义的选择时机能力与特雷诺和玛泽的定义不一样,他们把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具体化为判断市场收益和无风险收益之间大小的能力。假设基金经理根据他们的判断把资金投向不同的资产,如果他们的时机选择能力很强,那么就可以预先调整资金的投向,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样,我们又得到关于基金公司管理能力的两个指标。同时,常数项代表了基金选股能力,常数项越大,基金的选股能力越强;随机项的系数越大,基金把握时机的能力越强。最后我们再利用基金规模进行加权,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评价。

附图

综上所述,3个模型和5个指标如下所示:

3.投资潜力指数

这个指标是专门针对封闭式基金而设的。对封闭式基金而言,大多数投资者是以市场价格购买基金单位。所以一家经营业绩好的基金未必是一个好的投资对象,因为基金单位的价格可能已经将它的好业绩资本化了,甚至会高估基金的业绩。同样道理,投资于业绩差的基金未必不是一个好选择。重要的是基金净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基金的潜力指标用指标1的预测值和价格之商来度量,即:

投资潜力=基期净值*(1+超额收益率+无风险利率)/基金当时的市场价格

三、基金评价体系的特点

这个基金评价体系分别使用市场风险和总体风险来对基金业绩进行调整,因此能更全面地衡量基金的业绩。同时,我们不仅利用方差风险调整了基金的业绩,而且也度量了被单边风险调整的基金业绩,这使得指标体系距离市场很近。

就投资价值而言,这个指标体系强调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我们不仅能根据单一指标对基金进行排名,而且可以根据未来市场条件的变化给出基金业绩的置信区间。这样不仅可以进行基金之间的比较,而且可以进行基金与其他投资工具的比较。

从实际运用的角度看,这个评价体系突出了投资的导向性。在进行基金总体业绩度量时,我们根据不同的市场状况,给出一个基金净值的置信区间,为投资者判断基金的未来业绩提供了参考。同时,我们度量了基金的真实价值,并根据真实业绩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给出某只基金的投资潜力。通过对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能力的度量,为投资者在不同投资管理公司之间进行选择提供了直接的参考。

在判断基金投资价值方面,这个指标体系把市场把数据与财务数据结合起来。在考察基金的投资价值时,指标体系不仅分析了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名义基金净值,而且根据基金重仓股的情况,对基金资产根据股票市场情况进行重仓股的流动性折算,从而求出真实价值。为了给出更有建设性的投资建议,我们把基金的真实价值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各只基金的投资价值。

四、研究实例

我们选用2002年3月15日之前的基金数据进行评估。对基金总体状况的评价指标包括3年期指标(在我们的例子中是35个月,以下不再作特别的说明)、2年期指标(实际是23个月,以下不再作特别说明)和1年期指标。①这样我们评价的基金共有33只基金。②

1.基金总体业绩度量实例

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科学性,我们只对存续时间在2年以上的指标进行回归计算。3年期和2年期指标回归结果见表1:

表12年期和3年期评价指标回归结果

名次3年期指标回归结果2年期指标回归结果

收益综合指标收益综合指标

夏普指数单边风险调整后Xn指数夏普指数单边风险调整后Xn指数

1基金安信基金同益基金安信基金同盛基金同盛基金同盛

2基金同益基金兴华基金同益基金安顺基金安顺基金安顺

3基金兴华基金安信基金兴华基金同益基金同益基金同益

-1基金泰和

-2基金裕阳

表2一年期评价指标(从2001年3月16日到2002年3月15日)

附图

在两年期指标回归结果中,如果用詹森的阿尔法值来度量各基金的表现,则列前三名的分别是安顺、同盛和泰和,而同益排名第四。各项指标排在最后的基金基本相同,尤其最后三名的排列,各种指标给出了一致性的结果。

一年期指标回归的结果被详细列在下表中:

表3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能力指标评价

附图

此外,利用两因素模型(股票指数和中信国债指数),给出基金未来的净值增长率的置信区间。我们给出5种情况下的置信区间,①是股票指数保持不变;②是股票指数增长1%;③是股票指数增长2%;④是股票指数增长-1%;⑤是股票指数增长-2%。由于国债变化相对较小,而且通常有小幅增长,所以我们没有考虑国债指数的变动情况,也就是说,在上述情况中,国债指数增长率均为无风险收益率。

2.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能力评价实例

我们利用了上文所述的5个指标和3个模型对存续期2年以上的22只基金进行评估。这22只基金分属9家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我们的结果只包括了8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评价结果。

篇2

一、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是技术积累的结果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已被人们充分肯定。从其概念上看是指一组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流。而技术积累是指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在从事技术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寓于企业组织之中的知识积累和技术能力递进。因此,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技术积累的结果。

1.技术积累提供了形成核心能力的核心要素——先进技术。

企业有了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拥有有竞争力的产品。如果把企业的所有技术进行分解,识别核心技术,则是从企业的关键技术发展而来的,而关键技术的获得是企业通过技术积累实现的。该项技术在企业的同行业中具有先进性,该技术的持续创新的延展性强,企业对此项技术的掌握速度与能力都优于竞争对手,并且此项技术还决定着企业主要产品的功能是否优异。

企业拥有关键技术后,对整个技术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系统。整合过程属于知识管理过程。企业完成整合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根据傅家骥的理论,技术积累是形成创新集群的根本原因。即基于技术轨道的顺轨型创新集群;基于技术平台的衍生型创新集群;向某一技术关联域扩散的渗透型创新集群是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形成的。而如果把技术轨道、技术平台、技术关联域放在企业内考察,基本上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系统。

首先,对于技术轨道而言,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多西的理论,技术轨道是由范式所决定的“常规”的解决问题活动。即是一组可能的技术方向,它的外边界是由技术范式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并且,技术轨道中的技术一般存在着互补性,同时,轨道中一种技术的发展与不发展可能会促进或阻碍其它技术的发展。这种发展呈积累性特征,未来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与人们在现在技术边界中所处的地位相关。因此,技术轨道是技术积累形成的。对企业而言,技术轨道的形成过程中,决定技术轨道发展和变化方向的技术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这样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以企业技术轨道中的主导技术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其实,如果企业能够形成典型的技术轨道,呈现出轨道性发展趋势的技术体系,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其次,企业如果在内部形成技术平台,平台技术中主要技术就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甚至有时技术平台本身就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构成企业技术平台的技术可能是一组技术,也可能是多组技术。企业的技术平台是企业技术积累的阶段性成果,平台的先进性代表着企业核心技术水平。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通过有意识的技术积累形成平台技术,通过技术积累实现构建技术平台后的差别化、系列化生产的任务。当一个技术平台难以满足当前生产产品所需技术水平时,就要考虑技术平台升级问题,技术平台升级仍需技术积累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对企业的技术平台及满足差别化、系列化生产技术的知识整合过程,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第三,企业亲近度高的技术的不断积累,也就是向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渗透能力强的企业,越容易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因为企业积累的技术相似性越强,企业越可以更多地利用原有技术积累,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技术积累形成的核心技术和较高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提升竞争力非常关键。企业的核心能力的重复使用过程中,价值不但不会减少,而且还能增加,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因此,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超额利润的主要原因。

2.整合先进技术流的知识积累。

核心能力的形成是整合先进技术流的知识体系的形成,这一体系的市场表现在于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的知识体系就具备了企业资本的性质,这种资本自然也就是企业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的,其它企业难以仿制。而且,企业的类型不同,这部分知识资本的表现方式也不同。对于技术型企业来说,专利、技术方法、商业秘密、构成其知识资产的主要部分。对于营销型企业来说,商标、品牌、企业知名度、版权等成为企业重要的知识。对于以信息技能为中心的企业来说,企业积累管理经验、团队合作能力、流程再造、企业文化的培养、价值体系的建立、企业资信系统等成为企业知识积累的重点。企业知识积累状况表明了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二、企业技术积累过程中对核心能力形成产生的负面影响

企业在技术积累过程中由于战略选择或知识技能选择不当,一方面会随着知识技能的积累,使企业的技术体系失去了弹性,不能自如延伸和拓展,即形成了核心刚度;另一方面,企业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越多,越难以形成核心能力,难以使技术知识集成化、体系化,淡化了核心能力。

1.技术积累形成核心能力的同时,企业出现了核心刚度。

根据伦纳德·巴顿的理论,核心能力形成后,对以后的关键性知识流动不是促进而是阻碍,就形成了核心刚度。因此,企业在技术积累的过程中,把形成核心能力作为目标的同时,要避免过早形成核心刚度。

(1)企业要正确对待转换成本。转换成本是指由一种状态或行为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或行为所产生的损失和需要付出的代价。企业在技术积累过程中,转换成本的存在是不足为怪的。企业的有形系统和无形系统都有某种特定的专用性。即企业硬件资产的天然惰性和管理方法及理念的惯性使得企业在形成核心能力的同时,很难再创造出利于关键技术、知识流动的畅通渠道。而企业要打破核心刚度则意味着削弱公司现有能力。这期间,对管理等软件的改变要难于对硬件的改变。此时企业一方面要克服心理障碍,打破思维与心理惯性;另一方面,要对企业的转换效益作战略分析。由于转换效益与转换成本的时间的非对称性,企业要对潜在转换收益与显现转换成本作长期的财务预测。也就是说,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但是,一方面这个体系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另一方面,这个体系要保持开放性与适度的弹性。技术平台与技术轨道要留有扩充的空间。但是企业留有空间也容易被其它企业所挤占。这就要求企业的反应速度要快,防止竞争对手的进入。

(2)企业要正确对待技术看门人对知识的过滤。企业的技术看门人是企业中筛选、传播技术的关键人才,他们本人有随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知识动态的机会和能力,通过数据库,利用关键字作检索搜寻日常的专利,选择积累新的技术。当企业已经形成了某种技术轨道和技术平台的核心能力,技术看门人往往在对大量的新知识识别后,把与企业现有核心能力无关的知识滤除掉,这样,企业核心能力被加强的同时,也注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弹性能力被弱化了。可能使企业进行试验的技术范围缩小。另外,如果技术看门人对某种新的知识、新技能存有某种偏见,也会影响企业对知识的选择。因此,企业在技术积累时,要努力使企业成为一个接纳多种创新思路和建议的主体。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层与企业的生产操作层建立信息交流渠道,消除个人对技术知识的偏见。也就是企业要形成一种崇尚创新的氛围。

(3)管理科学化——正确的目标与价值选择。企业在技术积累的过程中,要注重科学的管理。既不能没有目标,也不要刻意去实现目标。比如:一方面,企业过多的关注现有客户,则容易失去潜在的客户;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客户的潜在需求超越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可能失去当前的客户。因此,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具备弹性,在充分满足现有客户的同时,引导市场需求方向的变化,使企业将来的发展适合潜在客户的需要。

再有,企业要形成管理系统的正反馈机制。不同的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角色不同。如果地位低的部门或员工掌握了某种对企业至关重要的知识与技能,若这种知识与技能被排除在外的时候,则不能形成核心能力弹性的正反馈机制。因为,它不能吸收该领域的优秀人才。由此,企业在管理当中的价值定位要科学,使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在知识、技能、创新面前具有平等的地位。

2.企业的技术积累使企业核心能力淡化。

企业如果技术积累不当,不仅难以形成核心能力,甚至会淡化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

(1)技术积累速率的影响。企业技术积累要保持合适的速度。如果企业技术积累的速度太慢,就等于给其他企业留有追赶的时间。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企业的技术体系没有通过技术积累迅速实现自组织过程,或者是企业出现了核心刚度,不能迅速地通过技术积累适应市场的多变,那么结果就是过缓的技术积累不能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或丧失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久而久之,企业整合先进技术流的知识体系不能呈现一种稳定的演进趋势,相反,还削弱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2)技术冗余度的影响。企业在技术积累中,会形成技术冗余。如果企业技术积累中形成的技术冗余过大,尤其是超过40%,积累的技术知识越多,其实不是在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是淡化企业的技术能力。企业所积累的知识与技能,一方面不能完全被企业利用,企业在吸收这些知识技能时会产生冗余;另一方面企业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使原有的技能出现了冗余。这些不能利用必须剔除的技术冗余越多,企业越难以形成核心能力。因为我们不可能将这些技术冗余象销毁物质产品一样消除掉。这些冗余的存在会影响新的技术体系的功效的发挥。因此,企业技术积累时既要充分考虑技术的亲近度,又要抓住利用不同知识耦合实现技术跳跃的机会。再者技术冗余过大从淡化核心技术能力到淡化整个知识流,还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成本压力。因此企业在技术积累时要充分考虑。

参考文献:

1.(美)多萝茜.伦纳德.巴顿.知识与创新.新华出版社,2000.

2.G.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篇3

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计算机技术比较强大功能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说处于计算机技术的核心位置。计算机对信息的“收集”、“计算”和“处理”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如此,还有一定的智能的自动筛选功能,使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快速的查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计算机的实用功能更加显着。储存功能也是计算机技术的数据处理功能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使用者将能够用到的数据存入计算机中,此数据就能够在计算机中永久的保存。使用者一旦想要应用它们,可以很方便的将它们调出来,这样使用者就可以更好的进行工作。不仅如此,使用者还可以以自己的想法为出发点来进行计算机的程序输入,以自己的需要来编辑代码程序,进行计算机的输入还要选择执行命令,计算机就可以依据程序的设定对数据进行自动操作处理。所以拥有了数据处理功能,计算机除了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企业的工作也更加方便、系统,可以说我们进入了真正的信息化社会。

3网络运用

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得到大面积的应用,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拥有着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广泛使用的日常工具了,可以说每个人在生产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接触到互联网,普及之广可见一斑。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的推动下,互联网的数据传输效率越来越高,互联网应该是计算机技术的延伸或升华。现在我们只要简单的输入一个网址就可以知道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的要问,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想了解任何一个行业的信息,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相关的信息,市场的距离缩短了,各个行业间不但有竞争,更多的是发展的机遇,企业可以在互联网的交流中不断成长,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有一个行业在悄然发展,那就是电子商务。在互联网开放的运作下,通过服务器来实现不见面而进行的一种商业贸易就是电子商务,也有的人叫做“网上购物”或“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计算机技术在网络上的运用。

4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具体的联用方式

我国现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有信息技术的影子。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没有联用的时候,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各自是一个体系,相互之间鲜有联系。但是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将两者的距离逐步缩小了,很多计算机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单凭计算机技术或信息技术是无法有效解决的,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最终解决,基于此,就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怎样才能很好的联用,这样才能有助于解决问题。总而言之,计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用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问题要想得到良好的解决,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信息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文章将就通信技术与传感技术进行重点分析,重点探讨它们和计算机技术的联用。

4.1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联用

通信技术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核心位置不可替代,也是不容置疑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是通信技术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上两者是有所区分的。有线通信技术一直在通信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究其原因是无线通信技术所拥有的方便、快捷的优势。

4.2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的联用

篇4

计算机技术是当代信息社会中的核心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等技术。计算机作为一个完整系统,运用了系统结构、系统管理、系统维护及系统应用等方面的系统技术,其部件技术则涵盖了计算与控制、信息输入输出、信息储存等关键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是计算机整个系统的物质基础,往往标志着计算机技术的变革。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系统软件在网络化、并行化及智能化等方向日趋成熟。软件开发方法作为软件开发技术研究的核心和基础,经历了结构化、面向对象的技术阶段,目前发展到了基于构件的新型软件开发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金融、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使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真正开始与数字化接轨,与信息化接轨。

(2)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计算机系统目前采用的硬件体制与专门逻辑已不能适应软件日趋复杂的发展要求,客观上迫切需要创造出服从于软件发展的新体制。并行、联想、专用功能化以及硬件、固件、软件相复合,是新体制的重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技术主要呈现出网络化、融合化、可信化、智能化、工程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软件工程的研究热点将主要集中在软件重用、构件技术、中间件、标准化技术等方面。纳米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提高数十亿倍,大大增强计算机的运算、逻辑操作、信息存储及处理能力。计算机智能化与巨型化的结合也是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可以使计算机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模拟人的思维逻辑过程及人的感官行为,代替人们进行日常的听说读写想等行为过程;巨型化则主要突出巨型计算机的包容量大、运算能力强,功能强大等方面的特性。

2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

(1)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

计算机通信技术不但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较短的呼叫等待时间,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很好的兼容性和多样化的通信形式。当计算机通信技术与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络深入融合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诸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军事、生产、教育、科学技术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新世纪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重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本质上是一个以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许多国家都正在致力于研究和制定本国信息基础结构的规划,这使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正得到不断拓展,对人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高科技的先导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其核心还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知识和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的收集、整理、加工,转换为新经济时代的新商品———知识产品,因此我们形象地将计算机比喻成知识产品的“加工厂”。如果说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个“神经元”细胞,那么由程控交换机、光纤网、通信卫星及其他现代化通信设备构成的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就是现代社会的“神经系统”。随着新经济时代信息化日臻成熟,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类型越来越丰富,做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的价值日渐凸显,因此许多科学家将传递信息的通信技术称作知识经济的生命线。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已扩大了人类信息流动的范围,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

(3)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发展趋势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二者融合的速度必将不断加快。现代通信网技术正朝着宽频带、大容量、远距离、多用户、高效率、高保密性、高可靠性、高灵活性的宽带化、个人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要求能够支持各类窄带和宽带、实时和非实时、恒定速率和可变速率的业务,尤其是支持多媒体业务。这些需求必然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强大的运算能力、处理分析能力和信息存储能力。反过来,计算机技术正朝着开放、集成、高性能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高端科学计算方面、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方面的作用,促进科学研究取得新的突破,使人类的工作、生活更加高效,必须依赖于光纤传输网络、无线宽带网络等通信技术的进步。因此,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

篇5

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必须要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核心竞争力的保持,提高企业竞争力,帮助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力的地位,占据更多的市场资源,为企业创造巨额经济收益。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企业需要核心竞争力保持优势地位,而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是技术创新。因此企业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向前发展,技术创新是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源动力,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2.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

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创新也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条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速度的加快,企业要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与特征,科学合理调整自我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培育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一旦丧失核心竞争力,就会面临巨大的损失,甚至有可能让企业倒闭。

3.技术创新使企业成本降低,收益放大

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让企业处于市场中的优势地位。技术创新是企业对现有的各种资源、生产条件、组织架构与经营管理进行重新整合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建立高效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技术创新需要投入一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在产品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技术创新是企业运用新技术实现规模经济性、增加经济收益的主要途径,技术创新的投入成本较低,常常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分析

1.企业战略实施的方向

企业通过对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形势的分析,进行专注与持续性的技术创新成本投入,集中一切资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了使企业可以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满足市场发展要求,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成本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内在实力。例如美国SPACE-X公司,前期以发展信息化技术为主,在发现新的市场商机后就投入全部精力与成本到民用航天租赁领域,经过5年多时间的科技攻关终于成功发射卫星升入太空,并取得了与美国宇航局NASA的价值20亿美金的太空卫星委托服务垄断权,随后的几年时间SPACE-X的总裁埃隆马斯克又将技术创新的拓展延伸至电动汽车领域,独创特斯拉品牌,开辟了全新的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这都归功于SPACE-X公司不断的技术创新,才培育了SPACE-X公司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保持优势地位。

2.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加强组织内部管理体系的协调性,稳定性

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配合能力逐步加强,在解决问题的效率上变得更有效。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的完善,帮助企业可以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在技术创新中可以协同工作,形成整体优势,提升技术创新的成功概率,降低风险。企业要让每一个员工深刻认识核心竞争力的内容,要定期开展核心竞争力评价会,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均衡发展。

篇6

二、完善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方法

(一)完善多媒体硬件设施

调查显示,我国许多学校的信息教学存在滞后的现象,学校的多媒体硬件设施建设还不齐全。许多高中课堂并未全方位地实现现代化教育方式,有的学校仅仅只给教师配备一台电脑进行资料搜集和制作课件,却没有为学生建立一个专门的多媒体教室,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信息化的操作和学习中来。学校电脑设施不齐全,软件不及时更新,这都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使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课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第一步就是要完善多媒体硬件设施的建设。学校要积极支出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买入一定数量的电脑,并及时地进行软件更新。只有这样,高中美术课堂才能跟得上信息时代的更新速度。

(二)逐步取缔传统美术教学方式

在许多高中的美术课堂上,教师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更多的是运用讲解、观赏课本、展示例子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实行美术教学。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固然有其优点,但是其形式比较单一、信息不够全面,已逐渐不再适应这个时代的教育发展规律。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鲜感,让他们获得更丰富的时代信息,美术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能使学生提起极高的学习热情,更加乐于接受新的知识。所以说,学校等相关部门要及时地推进信息化教学方式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完全取缔。

(三)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美术作为基础教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要经过新教育理念的洗礼。美术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的美术知识素养外,还要拥有操作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能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社会、大自然、人类历史文化中的重要资源,并运用信息化的设备进行整合,有选择的将教学内容带到课堂中去。美术教师要提高专业的信息化技术操作能力,从网络中广泛获取美术教育信息,善于利用现代化技术制作课件等等。只有不断提高高中美术老师的美术修养和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才能使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课程的整合工作落到实处。

(四)建立信息化的评价机制

采用质性评价的方式可以促进教学相长,美术创作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行为,所以难以制定一个统一评价的客观标准,但是美术教学行为却比较适合质性评价。质性评价有助于全面地反映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的情况,提供了改进教育的可靠依据;质性评价也有助于教师及时收到反馈信息,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以优化教学效果。质性评价也帮助师生更多地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达到共同进益的效果。所以说,要使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达到最好的效果,还必须建立信息化的评价机制。

篇7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够很好的减少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实践,使得教师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上,制作出更优秀的课件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推理能力。教师通过制作数学课件,将数学模型、图形、数字等各项内容生动的呈现在教学课件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课件的学习,对数学体系产生更为直观的认识,获取更多学习数学课件的方法,获得更高层次的数学理解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使得数学教学更能体现出价值。数学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能通过最新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展示更为丰富的课件学习资源,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

(二)实现先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更好整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整合要遵守以下的几点规则:

(1)要充分体现出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发现以及探索的过程,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教学活动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获得结论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理解是十分重要的,胜过于获得最终的答案;

(2)数学教师本身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本身只是一个启蒙者,起着引导的作用;

(3)要更加明确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经验田永辉(河北省沧州市中捷职业技术学校,河北沧州061108)摘要:反思传统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确定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有效措施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整合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5)03-0196-01地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作用;

(4)要让信息技术体现终身学习的原则。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并不排斥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因为信息技术也是存在有局限性的,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因此,不能完全用信息技术取代传统教学方法。一个成功的教学手段,不止要运用到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也要合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两种方式强强联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优点。信息技术不只是一种教学的方式、手段,学生本身也要理解信息教学技术本身包含着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教师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学生不知要学习课堂知识,还应该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能够使用计算机中的相关教学软件,使得这些软件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得力助手。在使用信息技术教授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互动。学生之间通过互动,甚至能力高的学生可以教导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学习,能够在教导过程中增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学生在向他人解释知识所包含的内容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从此将知识深植于脑海,熟练运用。在国际教学活动中,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很多国家都认为信息技术是所有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国际教育协会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等教学仪器进行教学,提供给学生现代的学习方法。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活动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提升学习素养,教师不能只追求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上形式的多样化而忘记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初衷。教师要让学生占据主动的位置,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信息工具,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手段、学习方法。不要让学生处于被动的被灌输知识的位置。学生在信息教学课堂中会比较的有兴趣,因此教师要顺应这一趋势,使用信息技术,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8

(二)国内国内高新企业对研发费用的核算依据主要来自于2006年下发的新会计准则,套用国外核算方法的说法就是有条件的资本化,具体解释为将研发项目切割为两个阶段,即研究和开发,并对这两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具体归集与核算。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新企业对研发费用进行核算时,都需要遵循相关的法规或准则的要求,对研发费用正确合理的核算处理,是企业财务制度的关键环节。

二、会计实务处理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在进行会计实务处理时,要在研发支出这一项下再细分出两个分支项目。根据费用发生的不同阶段,归入不同的类别。在研究阶段的费用化支出,归集后要计入损益之中;而开发阶段的费用支出,在满足特定情况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最后计入无形资产。

(一)资本化处理与无形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6》的规定,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企业的研发费用即可进行资本化处理:1.用以企业自用或出售的,在技术方面上具有很大可行性的预期项目。2.企业对项目的实行态度坚定,并保证能够使用。3.企业有强力的技术与资源作为后盾,以保证项目的正常完成,同时企业必须有能自用或出售该项目的能力。4.此项目开发阶段的各种费用能够计量其明细。5.企业能够预计项目完成后带来的利益。《准则6》规定,若无法区分各项目支出,就要全部进行费用化处理,计入损益类。

(二)费用化处理国家财政部下发的文件《高新企业认定办法》与其他相关法规都对研发费用项目进行了清晰可查、有理有据的界定标准。企业研发费用需要填写结构归集表,各研发项目分别进行测度再进行加总计算。研发费用可以分为委托外部研发和内部自行研发两类,其中内部包括折旧费用、长期摊销、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认定办法》体现了对于高新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处理方法的特殊性要求。结合现行的企业所得税优惠15%的政策,高新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处理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

三、优点与缺点

(一)优点有条件资本化方式的优点是科学严谨、更加合理。1.符合研发活动各阶段的差异性特征,会计处理的真实、谨慎原则。高新企业的研究阶段缺乏安全性,收益无法保证,因此,对研发阶段需要进行费用化处理,对开发阶段进行有条件资本化处理,最后计入无形资产,可以保证企业的收益。2.客观反映企业真实状况,符合会计处理原则。通过将费用真实计入损益或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式,保证账务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可以使金额更加合理的配比,避免了利润的虚增虚减,还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实况。3.与国际规定一致,并与国际惯例日趋相同,这样的发展方向,更加符合未来的需求。

(二)实际操作中的缺点1.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仍具有模糊性,不够明确。高新技术企业的项目研发通常具有很长的期间性,工作内容也很复杂,因此造成对两个阶段的具体划分非常有难度。若对两个阶段的划分缺少合理性,将会影响到实际操作的效果。2.资本化条件缺乏明确的客观量化指标。有条件资本化涉及五个条件,量化指标的缺乏使得会计实务中只能进行主观性的判断,不利于会计操作的高效执行。企业会计实际操作中需要对多个项目开展研发活动,鉴于考核指标的压力,可能会发生人为地对资本化金额进行扩大或减少处理的行为,其结果就是利润不真实,进而影响到相关人员和部门对企业情况的把握和判断。对于失败的资本化项目如何处理,缺乏明确规定。高新企业频繁进行项目研发,风险大且金额多,实际操作中无法保证全部都成功。面对难以避免的失败项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规定进行指引。到底是计入损益还是做其他处理,还需要有明确的规范进行指引。

四、现存的问题

(一)项目研发缺少预算或预算不合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几个,其一是研发工作本身的特点造成的,研发工作在具有很强的创新性的同时可比性却很差,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其项目预算很难进行,即使进行了预算也缺乏准确性与合理性;其二是科研成果有一部分是是企业生产过程的衍生品,这部分研发成果的专利技术费无法与生产成本进行直接分离;其三是参与科研项目的人员自身知识结构与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了个人的能效不同;另外,企业的设备和设施的情况,还有企业研发管理水平也会制约到企业的预算。

(二)成本核算不明确,费用处理难,税收优惠享受不充分首先,科研项目的组织形式与人员结构具有多样性,这导致费用进行划分与分摊时具有很大难度;其次,部分项目的费用缺少单项列支,导致企业对抬眼可见的税收优惠看得见却得不到;另外,企业的研发具有极长的周期,跨越数个会计周期,如果计入项目成功年度,则资产价值的真实无法保证,如果计入以前年度,则需要对以前年度的费用进行重新核算,增加会计核算负担,若不进行资本化处理,又无法进行150%摊销。大型项目的复杂性使得会计处理具有很大难度,到底是计入当期还是往年,具有很大分歧。

五、对策

(一)建立健全费用管理体制企业若要对研发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需要建立健全费用管理体制,充分利用自身的内控能力,进行监督管理。项目开展前,要对研发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对研发阶段产生的问题要有预见性的把握,避免后续过程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二)加强预算管理,强化成本控制在项目开展前进行好总预算,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对于大额支出,要建立相应的审批制度,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实时调整预算。

(三)完善管理流程,加强项目监控大型项目需要项目内外的双重监督,项目内部实行责任制,外部则待项目成果转为经营成果后邀请外部机构进行评审。

(四)规范项目设置,兼顾规范要求兼顾现存的各种准则与规范,进行费用科目的明确设置,不同类别下再细设分支。并且,大型项目建立备查明细账,以便相关机构或部门进行审核。

总而言之,企业要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核算标准,以便最大程度的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

六、核算实务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条例,研发费用的会计科目可以设置为“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和“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其下可以再设明细科目,如折旧费、职工薪酬、物料消耗、无形资产摊销、租赁费、技术使用费、专利申请维护费等,并进行辅质的核算。

(二)账簿管理高新企业对与研发费用的管理要做到专账专管,设立辅助账,对单个项目的研发费用进行细致的登记,与年度结算时进行数据归集,以便明确企业该年度进行研发时有多少费用支出。

(三)增设报表为了明确高新企业研发项目的运行情况,企业应该增设以下四张报表:1.研发费用结果明细表;2.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情况表;3.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情况归集汇总表;4.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情况归集表.

(四)信息披露企业在年度会计报告上必须对研发费用的相关会计信息进行信息披露。

(五)费用的归集与调配高新企业进行研发的项目繁多,不可能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仅实行一个研发活动。若多个研发项目集中于同一会计年度,则要对不同项目的研发费用进行针对性的归集。此外,对间接费用的份额调配需要按照一定的工时标准进行分配,以便与收益相关联。若企业的生产单位也负责研发,则要将生产经营费用独立出来进行核算,而不能将生产经营费用与研发费用放到一起进行统一核算,以保证研发费用支出数额的准确性。若企业的研发项目对外委托,则要求方按时提供相关的费用支出明细。

篇9

何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呢?就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将信息技术既作为观念又作为技术和内容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其根本宗旨是培养学习者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

实现“整合”也就是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它所提供的交互性,使得学生更自主地控制和使用信息资源;它所提供的集成性使得学生对于语文信息的感知更加丰富;它所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实施个性化的帮助或指导,对于课堂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提供了保障。下面就我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这一课题方面的研究结合课例谈几点体会:

第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潘文久老师在教学杜牧《山行》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深秋时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他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潘老师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潘老师演示了课件。在红红的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

第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如教完《草船借箭》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三国演义》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三国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篇10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从现阶段教育上看来,学校往往忽视了信息技术的中澳性,导致小学生对这门课程也不重视。学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也不够合理,每个星期一节课程根本就不够,教师根本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不能学到完整的知识体系。有的教师还占用信息技术课程,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大部分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因为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师资源方面明显的匮乏。教师是学生进行信息教育的核心,教师在信息及技术教育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学到知识多少的程度。

2.忽略学生兴趣的影响。正如我们所知小学生正处于对未知事物好奇的阶段,他们的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这对于信息技术有很大的帮助。每个小学生因为性格、成长经历不一样,对信息技术掌握知识的层次也不一样。传统教学中,教师都不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往往会扼杀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1.深化对小学信息教育的认识。为响应国家现代化信息教育,目前大部分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课程,并配置了相应的计算机设备,但是由于配备这些设置的成本很高,导致学校安排信息技术课程相对较少,整个信息教学并没有信息化,教师交给学生的东西也不多,比如,基本的开机、关机,打字练习等简单操作,对于信息化教学并没有涉及到,只是单纯的让学生接触计算机设备,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对教学资源也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学校既然是响应国家号召,不仅仅是从教学设备上响应号召,要把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在落实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正确的做好引导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授课教师来说,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在传授小学生信息基础知识同时,并教学生在计算上实践,学会简单的操作运用,做好教学的落实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2.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实际教学中,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更新教学方法。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丰富自己学习经验的同时,总结积累好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和内容的优化改革有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方法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方法有一些缺陷,导致对信息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信息技术课程在评价方法上缺少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系统理论。而且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忽略了教学评价的内容,不注重教学结果,导致对评价方法存在偏差。解决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建立科学的评价理论体系。教师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应该结合实际将理论知识加以运用,这样在教学中总结评价方案,有了一定的依据做理论支撑的同时,也健全了评价体系,对教学评价的深层次认识,方便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2.健全评价方法。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学过程的评价比教学结果的评价重要很多。新课改要求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进步,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应该多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从综合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教学评价。其次,教学评价需要评价的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需要优化评价方法,也要有深刻的评价内容。这样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信息技术教育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小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并且运用于生活中,给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便利。小学生是学习的启蒙时期,信息技术的教育培养方式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全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姚远 单位:四川省射洪县金华镇中心小学校

篇11

所谓整合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语文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教学显示的多媒体化、生动新颖,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以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正在逐步脱离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朝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交互模式演变,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增加了作品的无限魅力,促进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使课堂变得更加的轻松和愉悦,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新的时空,让他们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了熏陶和感染。教学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拓宽了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只有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指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语文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语文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语文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它是十分具体的,比如对语文基本功听、说、读、写的训练等等。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快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特别是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整合,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取得的教学成效也最为显著。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可以引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未知世界。

通过参与学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并结合自己这几年在教学一线中运用课题研究理论进行教学实践而积累的经验来看,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探索研究出了一些体会。

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现在的网络覆盖无处不在,学生们对网络充满了好奇,因此我就让学生去充分利用着丰富的网络资源,让他们自主去搜集与我们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生平、代表作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等,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主题。要注意训练他们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的快速浏览能力、把握文章重点的能力。让他们在不断实践中掌握对信息的选择、整理、加工和表达的能力,同时给予及时的信息评价,帮助他们信息素养的形成。

篇12

2重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后,特有的声音、图像等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更加形象,发挥其想象力,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上的重点、难点,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特性。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在运用几何画板软件进行数学解题时,便是最好的锻炼机会。在画特殊三角形时,可以有多种方法进行,学生充分发挥了发散思维,思维活跃,思考着究竟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并能把这种技能广泛应用到别的学科当中,举一反三,提高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4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内容是比较抽象的。例如,计算机原理中的一些知识,早期系统中树形目录结构等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分析、思考、学习,其抽象思维会得到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对于学习数、理、化等理科科目必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5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网络是新型的传递知识的手段,打破了空间与地域的界限。有人说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就是教会了学生在21世纪生存发展的手段。学习了网络知识后,学生大开眼界,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增强了。每次上计算机课,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自己爱看的东西。还利用“搜索”功能,到网上去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

6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会主动学习,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是最好的例子。例如,化学课当中有一节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就可以用Flash制作课件,白磷燃烧的效果,水面上升的现象。总结的时候,再用动态的饼状图形加以描述便会更加一目了然,让学生既感到容易理解,又增加了观赏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一节普通的课,利用课件形式展示出来,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生动形象,又有利于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完成每节课任务的时候要做到心手合一,不能有一点马虎,操作上讲究严谨,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操作效果,如果运用知识有误,也不能正确地把要展示的效果制作出来。所以,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便养成了严谨认真的态度。通过上机也会体会到各种功能的强大性,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