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50: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劳动教育论文

篇1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篇2

1.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富农”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一种经济行为,其作用体现在能够为劳动者增加财富,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职业教育可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人的能力和素质才是农村人口贫困的根本因素,职业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是决定贫富的关键。②职业教育可促进劳动者收益率的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与其劳动收益率成正比,接受了职业教育的劳动者在个人收入上远远高于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者。

2.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安农”的作用

①正确引导青少年就业。专业的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实践技能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②提供所需技能、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可为劳动者就业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技能认定。③加快和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着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高低,同时也更有利于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乡流动。此外,这些流动的劳动力因为自身素质的提高,拥有了更多的技术和技能,也将更易、更快适应城市生活和新工作岗位,农民到城市居民的身份转变愈加轻松迅速。④缓解农村和城市收入差距的矛盾。劳动力与工作岗位的供求矛盾继续存在,必然发展成农业劳动力生活上贫困拮据,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对社会的不满日益增加。劳动力是否在城市中实现自然转化或是否能够安居乐业,已经是国家必然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来丰富和完善劳动者的各方面能力,是解决该问题根本途径。

3.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育农”的作用

育民,教育农民转变旧的思想和观念,成为具有现代就业理念、拥有现代劳动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①有助于帮助农村劳动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农村劳动力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小农意识阻碍其思想进步,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思想观念有重塑的功能。②有助于帮助农村劳动力提高综合素质。职业教育一方面能够延缓劳动力进入社会的年龄,另一方面还能在人生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就业过程中提供指导,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养、思想观念、综合素质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③有助于当地“土行业”的传承和发展。专业技术人才较为缺乏,产业规模小、核心技术不稳定、技术成果推广慢、创新意识淡薄、市场竞争力不强等是很多当地“本土”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发展职业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根本方法

1.确立新的职业教育观念,职业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根本方法

明确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认清以农业劳动力为对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和任务。农村闲置劳动力问题是我国需要长期面临的艰巨而复杂的问题,教育部门需要以强烈的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工作。

2.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服务作用①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从加快城镇化建设、高等教育面向农村实现区域化角度看,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高职教育面向农村必须在招生方面有特殊政策,优先录取农村考生。②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经费作为重点优先保障,从法律的角度确保教育经费落实到“三个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③立法保证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解除农村劳动力后顾之忧。④优化县乡村职业教育资源。通过调整优化,依托高职学院,每个县建立综合性职业培训中心,统一运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职业院校建立健全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学模式

办学定位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需要。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满足本地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建设者。无论是其课程设置,培养计划的设定还是办学宗旨定位,都应该优先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一方面,升学率成了职业学校的办学目的,职教育成为了学历教育。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照本宣科,学习了各个学科体系的知识,对于专业技术知识传授的少之又少。所以,职业学校要明确自身的办学宗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3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只有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才能正确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有协调的发展,学校体育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或长或短都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在这阶段,学生的身心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以充沛、旺盛的精力从事文化学习,以健康的心态进行各种交往,还影响着学生今后能否很好地面对社会迎接各种挑战,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体育教育能实现这一功能,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等优良品质,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科学实践证明,体育锻炼能增强大脑的功能,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有利于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

学校体育是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战略措施。体育分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体育锻炼是影响他们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青少年学生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校体育本身就是普及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学校不仅能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还能了解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成为终生热爱体育运动的一员。另外,系国魂于民心的竞技运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而竞技运动的基础也在于学校体育。许多优秀运动员都是经过学校体育打下的基础,最后才攀登上竞技运动的高峰。所以说,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竞技水平的高低。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学虽然也要传授知识,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在练习中得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成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具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和理论与亲身实践的高度结合这样两个显著特点。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一般的教师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是构成这些表面形式的实质基础却是颇大的脑力消耗。知识技能的传授,技战术的演练,示范保护的完成,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各类情况的分析和处理,对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和灵活运用等等,都是分析、判断、记忆、思维、想象等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劳动。

体育教师的劳动也具有一般劳动的三种形态。即劳动的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凝结形态。体育教师的劳动在这三种形态中与其他学科也有不同的特点。首先,体育教师除作为潜在形态劳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储备外,他们还必须不断地为维持和提高这种水平而付出新的劳动。诚然,其他教学也有这种需要。但却远不如体育教师表现得那样明显、突出和迫切。体育教师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的体育教学的要求,一方面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努力保持一定的体能储备。人到一定年龄后,体力必然下降;锻炼停止一段时间,动作就呆滞,技术就生疏,平时不进行身体运动的备课,课堂上就再现不出应有的示教水平。这些因素决定了体育教师潜在形态劳动的特点。

其次,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性格和运动技能的明显差异,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学生共性的同时还必须特别注意个性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个别辅导、区别对待。与其他教学相比,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所花去的劳动量要大得多。另外,体育教师的劳动场所多在室外,他们除了要面对不同的学生外,还要经受风雨寒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较之其它课任教师不能不说要辛苦许多,这是体育教师劳动过程中流动形态的表现。体育教师劳动的凝结形态(劳动成果),如前面所述,也体现着不同的价值和特征。

再从体育教师劳动范围的广度和劳动作用的深度来看,在同等条件下,体育教师的劳动比其他教师的劳动有着更多的教育效应。这是因为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大大超过了其他学科教师的劳动范围。他们除了校内的“两课两操两活动”外,还有校外的各种体育竞赛、交流辅导等各类工作。仅就校内来看,他们的劳动范围就比一般教师大20%左右。从体育教师劳动的作用深度来看也是如此,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机智果断、乐观活泼等优良品格,以及娴熟的技巧、健壮的体魄、优美的动作都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尤其是体育本身的竞技性、娱乐性等特点与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是相适应的,这既是体育引起他们关注和追求的原因,也是体育教师劳动的作用深度所深化的原因。所有这些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都是重要的,也是体育教师劳动效应的客观反映。

三、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评价

从上述分析,可以归纳出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表现在学生体质的增强上。这种价值在通常情况下既可观察得出,也可用定量的方法测量出来,这是一种有形的价值体现。

2、体育教师的劳动创造了大量的潜在的无形价值。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高尚思想品德和情操。这是一种以意识和能力为表现形式的.无法进行测量的无形价值。

3、体育教师的劳动影响着未来一代社会劳动力的质量。

4、体育教师的劳动促进了我国竞技水平的提高。

5、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也表现在学生智力的发展上。体育教师的劳动不仅通过学生体质的增强而间接地作用于他们智力的发展,而且也直接培养他们智力的发展。

四、结论

篇4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部分人对体育教师常用的说法,也许当时的体育教师就是这般情形,我们不去考究,冈为80年代以前中国的体育还未兴盛,民生水平并不富裕。可是现在,有人曾想把体育教师上课的课时打八折,也就是说,1节体育课等于其他文化课的0.8节,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体育教师等于0.8个其他文化课老师?可见,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还是有不少模糊的认识,就连个别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也没把学校体育摆在应有的位置,有的还认为体育只是让学生打打球玩玩而已,体育教师从事的只是简单的劳动。有这样的认识,当然不会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有正确的评价。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社会更多人的关注。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书中有云: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对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现代意识、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它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每个的成长,或长或短都必然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才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成员体质的强弱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快慢,同时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强弱盛衰。体育锻炼是影响人们体质强弱的一个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而学校体育正是在这方面既为未来的社会劳动者打下了一定的体质基础,又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体育锻炼知识和练习方法。历数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无一不是在学校体育这个“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攀登体育高峰的。因此,可以说学校体育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摇篮”。学校体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显然,体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评价一个人的劳动价值不可忽视他所从事的专业的特点和从事的劳动的特殊性,离开这一点,就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他的劳动价值。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师虽也要传授知识技能,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进行的。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并在练习中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是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的特点。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一般教师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是构成这些表面形式的实质却是潜在颇大的脑力消耗。知识技能的获取、技术战术的掌握、示范保护的完成,对教学中学生各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复杂情况的分析,综合和处理、对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等,都是分析、判断、记忆、思维、想象等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劳动。这种特殊劳动体现在:

1.体育除作为潜在形态劳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储蓄外,他们还必须不断地为维持和提高这种水平而付新的劳动。诚然,其他教学也有这种需要,但却远不如体育教师表现得这么明显、突出和迫切。因为人的体力退化较知识的老化要快得多,人的运动青春是短暂的。也冈为如此,国家才给予优秀运动员优厚的报酬和奖励,在国际比赛中设立巨额奖金。到一定年龄后,体力下降锻炼停止就会动作呆滞,技术生疏,课前不进行运动技术的备课,课堂上表现不出应有的示教水平。这些都是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2.由于学生体质、性格、技能的明显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个别辅导、区别对待。这与其他教学相比,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所花去的劳动量要大得多。另外,体育老师在广阔的露天课堂上,要经受风雨寒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较拿支粉笔在室内教学不能不说要辛苦得多。

3.对体育教师劳动的评价与其他学科亦有不同之处。如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就不能单从多少来看,更重要的是要有“活”的标准,即学生体育“三基”的掌握,体质的增强,运动人才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因为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运动成绩也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的学校在评价体育教师时就出现了不设岗或拿体育教师的劳动与其他教师的劳动作横向比较,用一般教学程序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实验等来衡量。认为体育教师既不批改作业又不做实验,很清闲。殊不知,体育教师除完成体育教学外,还要承担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大量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是在其他教师下班后进行的。

篇5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只有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才能正确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有协调的发展,学校体育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或长或短都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在这阶段,学生的身心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以充沛、旺盛的精力从事文化学习,以健康的心态进行各种交往,还影响着学生今后能否很好地面对社会迎接各种挑战,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体育教育能实现这一功能,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等优良品质,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科学实践证明,体育锻炼能增强大脑的功能,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有利于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

学校体育是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战略措施。体育分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体育锻炼是影响他们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青少年学生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校体育本身就是普及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学校不仅能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还能了解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成为终生热爱体育运动的一员。另外,系国魂于民心的竞技运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而竞技运动的基础也在于学校体育。许多优秀运动员都是经过学校体育打下的基础,最后才攀登上竞技运动的高峰。所以说,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竞技水平的高低。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学虽然也要传授知识,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在练习中得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成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具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和理论与亲身实践的高度结合这样两个显著特点。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一般的教师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是构成这些表面形式的实质基础却是颇大的脑力消耗。知识技能的传授,技战术的演练,示范保护的完成,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各类情况的分析和处理,对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和灵活运用等等,都是分析、判断、记忆、思维、想象等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劳动。

体育教师的劳动也具有一般劳动的三种形态。即劳动的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凝结形态。体育教师的劳动在这三种形态中与其他学科也有不同的特点。首先,体育教师除作为潜在形态劳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储备外,他们还必须不断地为维持和提高这种水平而付出新的劳动。诚然,其他教学也有这种需要。但却远不如体育教师表现得那样明显、突出和迫切。体育教师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的体育教学的要求,一方面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努力保持一定的体能储备。人到一定年龄后,体力必然下降;锻炼停止一段时间,动作就呆滞,技术就生疏,平时不进行身体运动的备课,课堂上就再现不出应有的示教水平。这些因素决定了体育教师潜在形态劳动的特点。

其次,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性格和运动技能的明显差异,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学生共性的同时还必须特别注意个性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个别辅导、区别对待。与其他教学相比,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所花去的劳动量要大得多。另外,体育教师的劳动场所多在室外,他们除了要面对不同的学生外,还要经受风雨寒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较之其它课任教师不能不说要辛苦许多,这是体育教师劳动过程中流动形态的表现。体育教师劳动的凝结形态(劳动成果),如前面所述,也体现着不同的价值和特征。

再从体育教师劳动范围的广度和劳动作用的深度来看,在同等条件下,体育教师的劳动比其他教师的劳动有着更多的教育效应。这是因为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大大超过了其他学科教师的劳动范围。他们除了校内的“两课两操两活动”外,还有校外的各种体育竞赛、交流辅导等各类工作。仅就校内来看,他们的劳动范围就比一般教师大20%左右。从体育教师劳动的作用深度来看也是如此,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机智果断、乐观活泼等优良品格,以及娴熟的技巧、健壮的体魄、优美的动作都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尤其是体育本身的竞技性、娱乐性等特点与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是相适应的,这既是体育引起他们关注和追求的原因,也是体育教师劳动的作用深度所深化的原因。所有这些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都是重要的,也是体育教师劳动效应的客观反映。

三、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评价

从上述分析,可以归纳出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表现在学生体质的增强上。这种价值在通常情况下既可观察得出,也可用定量的方法测量出来,这是一种有形的价值体现。

2、体育教师的劳动创造了大量的潜在的无形价值。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高尚思想品德和情操。这是一种以意识和能力为表现形式的.无法进行测量的无形价值。

3、体育教师的劳动影响着未来一代社会劳动力的质量。

4、体育教师的劳动促进了我国竞技水平的提高。

5、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也表现在学生智力的发展上。体育教师的劳动不仅通过学生体质的增强而间接地作用于他们智力的发展,而且也直接培养他们智力的发展。

四、结论

篇6

在少先队工作中,实施德育工作。我平时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自己的言行中受到熏陶。要求学生做的事,我身体力行。曾经教一年级时,学生年龄较小,在家娇生惯养,不爱劳动,学期开学初学生轮流值日时,有的学生不扫地,说不会扫,但我没有责怪学生,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带着学生去扫,教他们去扫,也许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绝大多数孩子按照值日制度进行规范地值日。由于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班上和校园内到处是杂物,我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健康卫生教育,要求各班开展“弯腰行动”,要求红领巾监督岗的同学先做起,同时在学校里走路时看到杂物,我亲自捡起放入垃圾箱,在这样的言行熏陶之下,同学们纷纷将纸放入纸篓,有的学生不注意将纸屑扔在地上,马上就有人指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讲卫生的良好习惯。班上有的学生时常迟到,每天早上我6点左右到校,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迟到的现象渐渐地减少了,养成了按时上学,不迟到的良好习惯。我就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平凡的小事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平时我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感化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班上有一名叫丁俊杰的学生,在学习上作业拖拉,甚至不做,上课也有不守纪律的行为。但这位学生性格很直,活泼、爱劳动、爱赞赏。我在深入了解情况后,不是直接批评他,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正面教育他,引导他,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和他谈心,问他:“为什么作业不交?”这位学生很真诚地吐露出实情:作业有的不会做,爱面子,怕老师批评他,同学们嘲笑他。我真诚地告诉他:“学习不懂的问题问我,我帮助你。”后来这位学生在关心和教育下,逐渐树立了信心,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其他行为方面表现得也比较规范,期中考试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我针对他的进步,在班上特意表扬了他,他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兴奋,经过一段时间,这位学生不仅爱学习,上课还能大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能够关心集体,自觉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最后的毕业测试中取得了满意学的习成网绩。

为了更好地实施德育工作,我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慈善一日捐”的活动。倡议学生捐出一天的零花钱,帮助困难的人。清明节,要求各班开展“学习烈士精神”的主题会,向学生介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珍惜这个大好时光,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平时要求各班长期坚持劳动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一切”,幸福的生活是靠劳动创造来的,劳动最光荣,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产,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培养学生从小就热爱劳动、勤俭朴素的良好品德。

对于学困生我从不嫌弃,耐心帮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班上找学习好的同学给他们当师傅,团结他们使他们不孤单,把学生分成“三人行”学习小组,让成绩好的帮助学困生。我在放学时再把他们留下,把当天学的知识再讲一遍,进行查漏补缺。对特差的学生,我利用星期天主动上门为他们补课。如张敏、吕胜通过补差,都考上了理想的中学。

篇7

在少先队工作中,实施德育工作。我平时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自己的言行中受到熏陶。要求学生做的事,我身体力行。曾经教一年级时,学生年龄较小,在家娇生惯养,不爱劳动,学期开学初学生轮流值日时,有的学生不扫地,说不会扫,但我没有责怪学生,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带着学生去扫,教他们去扫,也许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绝大多数孩子按照值日制度进行规范地值日。由于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班上和校园内到处是杂物,我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健康卫生教育,要求各班开展“弯腰行动”,要求红领巾监督岗的同学先做起,同时在学校里走路时看到杂物,我亲自捡起放入垃圾箱,在这样的言行熏陶之下,同学们纷纷将纸放入纸篓,有的学生不注意将纸屑扔在地上,马上就有人指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讲卫生的良好习惯。班上有的学生时常迟到,每天早上我6点左右到校,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迟到的现象渐渐地减少了,养成了按时上学,不迟到的良好习惯。我就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平凡的小事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平时我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感化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班上有一名叫丁俊杰的学生,在学习上作业拖拉,甚至不做,上课也有不守纪律的行为。但这位学生性格很直,活泼、爱劳动、爱赞赏。我在深入了解情况后,不是直接批评他,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正面教育他,引导他,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和他谈心,问他:“为什么作业不交?”这位学生很真诚地吐露出实情:作业有的不会做,爱面子,怕老师批评他,同学们嘲笑他。我真诚地告诉他:“学习不懂的问题问我,我帮助你。”后来这位学生在关心和教育下,逐渐树立了信心,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其他行为方面表现得也比较规范,期中考试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我针对他的进步,在班上特意表扬了他,他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兴奋,经过一段时间,这位学生不仅爱学习,上课还能大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能够关心集体,自觉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最后的毕业测试中取得了满意学的习成网绩。

为了更好地实施德育工作,我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慈善一日捐”的活动。倡议学生捐出一天的零花钱,帮助困难的人。清明节,要求各班开展“学习烈士精神”的主题会,向学生介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珍惜这个大好时光,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平时要求各班长期坚持劳动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一切”,幸福的生活是靠劳动创造来的,劳动最光荣,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产,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培养学生从小就热爱劳动、勤俭朴素的良好品德。

对于学困生我从不嫌弃,耐心帮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班上找学习好的同学给他们当师傅,团结他们使他们不孤单,把学生分成“三人行”学习小组,让成绩好的帮助学困生。我在放学时再把他们留下,把当天学的知识再讲一遍,进行查漏补缺。对特差的学生,我利用星期天主动上门为他们补课。如张敏、吕胜通过补差,都考上了理想的中学。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28-02

艺术教育领域从狭义上讲, 是指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或艺术家们的专门工作, 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就是如此。从广义上讲,它是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艺术教育的受众目标有学生、老师、业余爱好者、未来艺术家、家庭、社区以及其他行业等;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音乐、戏剧、电影、诗歌、美术、舞蹈等;学习形式多种多样,有艺校、培训班、多媒体网络、交流演出、艺术活动等。它的最终目的是激发艺术 “创作”灵感 , 鼓励“亲身”进行艺术创造和艺术实践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为繁荣中国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有关专家则认为,艺术教育是人们掌握认识本民族和人类文化艺术的过程,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创造性个性和智力财富潜能意识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中国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和独特的地位。

而高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面对同一审美对象,由于审美能力不同,人们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不同。目前,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仅仅停留在欣赏水平上是不够的,还应重视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审美创造并不只是指专业的艺术创造,而是有着广泛的内涵,像个人的穿着、寝室的布置、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而审美创造活动能使大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艺术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非功利性,高校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健康的人格。艺术教育通过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存在价值的不断探索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最高阐释来引导人突破自身局限,优化自身的情感生活、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精神生活等,从而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艺术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性,艺术教育还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人起了激励作用。

4.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艺术教育为培养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审美、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艺术家的生命就在于他的独创性,而艺术欣赏也要求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前文提到的审美能力就是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是一种顿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就象郭沫若同志曾经要求科学家“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因为“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2007年10月20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张葆冬的题目为《确立科学的艺术发展观》一文,提出并确立了艺术发展观这一概念。科学的艺术发展观要求弘扬主旋律和发展多样化。这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矛盾的两个方面主次分别的科学认识。辨析和判断一定社会形态的艺术的进步,主要看它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的程度。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那些透露或把握了历史运动的艺术实践。总书记指出:“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刻体验人民前进的准确信号,敏锐发现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自觉响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的运动之中,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升起更加昂扬的理想风帆,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激励更加坚定的奋进信心,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主旋律,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

而科学的艺术发展观应当具有以下四个层次:一是艺术在历史的积累和接受的过程中的丰富和发展。二是艺术在思想品位上的提升和发展。而艺术与思想之间的联系不但相互促进,而且是本质性的。因此,承认思想的进步,就必然承认艺术的进步。三是艺术在艺术表现能力上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四是艺术在技术基础上的飞跃和发展,因为艺术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影响艺术整体的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基础和重要指导思想,以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导向,结合艺术的发展规律,将是高校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实践理论的重要保证。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中各个要素的相关性是教育得以发挥特定功能的桥梁。许多理论工作者都认识到“五育”的一致性和相互联系。各育既可独立地自成体系,又可渗透于“他育”之中起强化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其他诸育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表现在:艺术教育渗透于德育,道德教化更易于被接受;艺术教育与智育相结合,有利于发展全面思维,促进创造力的培养;艺术教育在体育中运用,可以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地健康发展;艺术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可以养成个体劳动的习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艺术教育对其他诸育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也说明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已受到人们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培养目标不太明确,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充足的师资等等。可以说,高校进行艺术教育仍是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艺术教育的要求,按照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呢?

1.转变观念,坚持整体教育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有全面的教育。艺术教育通过培养“会审美的人”在整体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最基本的就是他必须具有对美和善的鲜明的辨别能力。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对人的个性、心理、人格的要求不断提高,艺术教育作为促使个体素质提高、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大。

2.规范教学管理。艺术教育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严格的教学要求是其关键的环节。艺术教学应和其他教学一样,列入教学计划,有一定的考核,并计入学分。国外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如在美国,不少综合大学中的艺术院系所开设的部分课程都面向全校,各系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得到学分,而有些大学则将艺术列为必修课。

3.重视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有其多样性、丰富性、时间空间随意性的特点,它是目前高校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占据重要的位置。高校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举办校际的具有鲜明主题的大型文艺活动,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教育;二是加强对学生文艺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同时鼓励各院建立文艺社团组织,不断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4.加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对外交流。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对外交流也很活跃,多年来,通过各种渠道与很多国家进行了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多次参加国际性的艺术教育活动。这一系列具有成效的艺术教育活动,对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艺术是最能影响人心灵性情的一项活动。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心灵涵养、人文陶冶、塑造现代 人的灵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应该在不同层次上发展我们的艺术教育。高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担负着历史的重任,而艺术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是艺术审美。

总之,在整个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的今天,认识到了包含艺术教育在内的各种文化活动,正在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加强和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我相信,通过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一定会呈现出新的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来开辟艺术教育百花争艳的大花园!

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因此,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确立科学的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观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张葆冬.确立科学的艺术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7-10-20.

[2]坚持科学艺术发展观 用进步文艺引领文艺多样化[EB/OL].中国经济网,[上传时间:2007-12-06 11:19:07].

[3]安然.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EB/OL].中广网,2007-07-20.

篇9

二、明治维新时代日本的道德教育

明治维新对于整个日本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因此,对这一时期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通过对这一时期成果的研究,虽然还是以介绍为主,但是相比江户时期,对这一时期的介绍更加详细、深入,不再只是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成果有:王智新的《日本的道德教育》[9],姜辉的《明治時代における武士精神の様態についての考察》[10](明治时代武士精神的演变),张凤莲的《论日本教育中传统道德思想的渗透》[11],孔祥宏的《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12],尹贞姬的《教育敕语与近代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启示》[13]等等,这些文章对明治时期到二战结束前日本道德教育的演变以及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由于他们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关联性,综合以上诸多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内容:资本主义伦理道德的启蒙与封建帝国主义的传统并存发展;由学制令向教育敕语的转变迎合了日本天皇制的统治需要,成为日本近代道德教育的大纲;修身教育制度由最初的从属地位跃居为主导地位;军国主义思想、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变质的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国民的主要道德标准。另外,这一时期日本的第一次教育改革对日本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影响也是我国学者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王建平[14]在他的文章中对这一时代日本道德教育观念对国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涉及这一时期的研究专著有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5]第三章第一节,陈立思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6]第四章第一节,苏振芳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17]第十章等,这些专著都对明治时代到二战结束前日本道德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对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民主时代日本的道德教育

这一时期关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研究方法也由单一转向综合,研究视野、范围更加开阔,研究的深入程度与细化程度更加突出。归结起来主要有日本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特点、现状、环境等方面。研究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多研究论文都有所涉及,虽然日本道德教育目标进行过多次修改,但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学者们主要从有利于教育对象与社会发展的视角说明日本道德教育目标的现状。张德伟等人的《从培养丰富的心灵到培养丰富的人性再到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指出,日本德育方针自20世纪80年代第三次教育改革以来,道德教育的目标重心由重智不重德逐渐转向注重个性发展以及丰富心灵的培养。[18]王超的《比较德育学》指出,日本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公民的民族精神,培养具有民族优越感的人,形成民族认同,使全体日本人具有民族意识。[19]曹能秀的《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教育述评》对日本道德教育目标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主要有四点:培养忠诚于国家、集团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公民;培养具有基本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共精神的公民;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有利于与世界接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20]王丽荣的《近现代中日道德教育目标比较》认为,日本在道德教育目标上实现了从过分强调外延较广的民族国家的社会本位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重的转变,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同时对社会体系的健康运行产生积极影响。[21]饶从满的《关于道德教育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基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指出,日本道德教育目标与中国德育目标虽然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性,但日本道德目标更多体现为一种有利于在社会生存的人格特点,强调各种价值观的综合作用,而中国则将其认为道德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22]牛立忠的《浅论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启示》认为,无论在哪个学龄阶段,日本道德教育目标都注重道德意愿、道德态度、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以对心的教育为核心。[23]关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内容,研究者均有所提及,并且形成了一致的观点: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大致相同,但实施的力度却越来越大。史忠媛的硕士论文《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体系研究》提出,日本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个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国际化教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24]耿华的《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认为,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包括自身培养、与他人相处、自然和崇高事物、集体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内容。[25]曹能秀的《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认为,在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日本道德教育内容呈现出“规范”与“发展”并重的趋势,加强了文化传统和爱国心的教育,注重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26]在中国任教多年的日本学者奥田真纪子在《道德教育与人的价值创造》中,通过对日本道德文化的变迁、所面临的课题以及对牧口学说的赞同,认为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实现人的价值创造,只有创造社会价值的道德教育才能使人抱有感恩的心。[27]除此之外,日本战后德育课程的改革也是学者研究日本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个重点,例如王映哲的《教育改革中的日本道德教育演进及启示》,通过对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特点以及新的变化的研究,认为这些改革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它确实对日本成为世界强国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28]吴潜涛的《日本道德教育的战后演变及其现行改革》认为,日本现行的教育改革,在思想上重视学校教育地位,在内容上重视价值观与实践相结合,在方法上重视全社会的合力,最终有利于构建终身道德教育体系。[29]关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不少学者无论在专著还是论文中均有所研究。在专著中,学者往往用单独的章节阐述日本是怎样进行道德教育的。代表性著作有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玄武的《比较德育学》[30],苏振芳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等。其观点主要有:一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道德启蒙意识与初级的道德习惯,父母以实际行动影响儿童;二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系统的道德体系,道德教育以正式课程、学科渗透、道德实践的方式融入学生所处的环境中;三是通过两种类型的社会教育,即针对大众的普遍性道德教育与针对失足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社会教育机构在联系学校与家长、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道德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四是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制造良好的社会道德公众舆论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相关学术论文中,主要是从某一个或几个具体方面或者与其他国家道德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日本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白俊的《日本道德教育对我国德育教育的启示》指出,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与审美情趣。[31]基国林等人的《“中日新”三国高校实施德育途径比较及辨证思考》[32]、王佳的《日本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认为日本高校的道德教育实施途径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并对这三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说明。[33]徐雯娟的《中日高校德育比较研究》认为日本高校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有理论教育法、挫折教育法、直接体验法、言传身教法、环境熏陶法等立体多面的方法,比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34]谢惠莲的《当代中日中小学活动德育比较研究》,通过对中日两国活动德育在理论、原则、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比较,强调了道德实践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35]为我国道德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田静等人的《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趋势比较》指出在道德教育路径上,日本比中国有着更加完整的德育形式,日本道德教育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形成了蓝图,是有计划的,这是中国道德教育所应该学习的。[36]还有学者总结出日本道德教育在途径方法上与中国道德教育有着共同特点:政府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结合;道德教育注重整合化与社会化[37]。对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其他方面,我国学者都有所研究。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新慧的《二战后日本德育的特点和启示》,归纳了五大特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进行德育,政治化与组织化突出,挑战与缺陷共存。[38]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现状研究上,主要有王丽荣的《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状况》,通过图表和报告的形式指出日本现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积极方面和问题都有,对与我国的道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具有参考作用。[39]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环境上,有郑永廷的《美国、日本的德育环境建设》,对美国与日本为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所做的努力进行了介绍,指出没有好的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是很难成功的。[40]钟启泉《儿童德性的形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对德性及其层级、影响儿童的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自律性的基础上。[41]另外,对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道德教育荒废现象以及由此开展的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研究,应该是我国学者今后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篇10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述职报告1我自20__年取得小学高级教师以来,以“服务学生,培养学生各有所长”为工作宗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团结教师,热爱学生,用知识和智慧尽心尽责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现将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工作态度方面

始终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国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不忘人民教师根本职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真挚的事业心,务实求真的态度,履行本职工作,并通过政治思想,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在实际的教育中,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探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方式,深入研究理论课和学生实训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尤其近年来职业教育的飞跃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要与时俱进,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经济发展,我把理论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环境,把获得知识结合在实操训练课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目前学生的来源多渠道,思想复杂,素质水平差异很大,给职业教育带来很高的难度,我根据学生的各种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先进行教材试讲,请同教研组的教师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理想的教案,在教学中还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经常深入到学生去,了解各种不同观念,不同要求,不同目的的学生,通过谈心,用我的行动体现我热爱、信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民主和谐的状态,建立起新型的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把学生引导到统一认识,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立志自己成为有用之才,所以必须有一技之长而主动学习。

三、教学改革和继续教育方面

我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校本培训及各项校本教研活动,观摩多节的优质课,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经常和优秀教师、教学骨干进行面对面得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汲取他们的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效果,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不论自己或是他人的公开课,我都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使教研组的每一节公开课都上得圆满成功,公开课后还参加评课活动,使我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我还坚持进修学习,20__年10月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大学专科毕业学历,20__年6月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考取了多本技能操作证,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四、德育教育工作

在任现职以来,自觉履行教师职责和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分清是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积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从点滴和细节方面入手,综合评价学生,让学生都能成为一技之长的有用之人,还注重情感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养成严于律己,不断上进的良好习惯,对后进生从不歧视,不放弃,给予他们更多帮助和关爱,找个别谈心,参与他们的活动,引导他们改变厌学情绪,由后进变进步,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利用班级干部管理班级。我尊重学生、以诚相待、真诚守信、表里如一,以慈母严父般的关爱去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以“许人一诺,千金不移”的工作作风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学生铺就通往成功的道路。

总之,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教学、科研和学生思想工作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使很多学生走进社会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得力干将,为社会创造的了不少的财富,使我得到最大的安慰。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努力,争取在工作和学校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述职报告2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以《中心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天职。

在少先队工作中,实施德育工作。我平时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自己的言行中受到熏陶。要求学生做的事,我身体力行。曾经教一年级时,学生年龄较小,在家娇生惯养,不爱劳动,学期开学初学生轮流值日时,有的学生不扫地,说不会扫,但我没有责怪学生,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带着学生去扫,教他们去扫,也许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绝大多数孩子按照值日制度进行规范地值日。由于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班上和校园内到处是杂物,我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健康卫生教育,要求各班开展“弯腰行动”,要求红领巾监督岗的同学先做起,同时在学校里走路时看到杂物,我亲自捡起放入垃圾箱,在这样的言行熏陶之下,同学们纷纷将纸放入纸篓,有的学生不注意将纸屑扔在地上,马上就有人指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讲卫生的良好习惯。班上有的学生时常迟到,每天早上我6点左右到校,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迟到的现象渐渐地减少了,养成了按时上学,不迟到的.良好习惯。我就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平凡的小事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平时我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感化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班上有一名叫丁俊杰的学生,在学习上作业拖拉,甚至不做,上课也有不守纪律的行为。但这位学生性格很直,活泼、爱劳动、爱赞赏。我在深入了解情况后,不是直接批评他,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正面教育他,引导他,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和他谈心,问他:“为什么作业不交?”这位学生很真诚地吐露出实情:作业有的不会做,爱面子,怕老师批评他,同学们嘲笑他。我真诚地告诉他:“学习不懂的问题问我,我帮助你。”后来这位学生在关心和教育下,逐渐树立了信心,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其他行为方面表现得也比较规范,期中考试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我针对他的进步,在班上特意表扬了他,他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兴奋,经过一段时间,这位学生不仅爱学习,上课还能大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能够关心集体,自觉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最后的毕业测试中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为了更好地实施德育工作,我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慈善一日捐”的活动。倡议学生捐出一天的零花钱,帮助困难的人。清明节,要求各班开展“学习烈士精神”的主题会,向学生介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珍惜这个大好时光,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平时要求各班长期坚持劳动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一切”,幸福的生活是靠劳动创造来的,劳动最光荣,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产,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培养学生从小就热爱劳动、勤俭朴素的良好品德。

对于学困生我从不嫌弃,耐心帮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班上找学习好的同学给他们当师傅,团结他们使他们不孤单,把学生分成“三人行”学习小组,让成绩好的帮助学困生。我在放学时再把他们留下,把当天学的知识再讲一遍,进行查漏补缺。对特差的学生,我利用星期天主动上门为他们补课。如张敏、吕胜通过补差,都考上了理想的中学。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还注意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上学期班上一位学生叫马秀琪,这位学生学习成绩尚可,但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问其原因:爱面子,回答错了怕班上的同学讥笑她,针对这一情况,我从正面引导她,从她的闪光的思维中激励她,帮她树立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改掉了她的缺点,养成了敢于回答问题爱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还有一位叫许杰的同学,这位学生聪明,成绩突出,胆大,有“自傲”的情绪,经不起表扬,我对他的表扬控制一定的“度”,对他出现的错误毫不隐瞒地指出来,同时也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批评,改变他那“自傲”的情绪,促进他良好地发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的爱温暖着学生,老师的勤奋带领着学生。激发起他们自觉学习的愿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调研测试中总是名列前茅。有耕耘就有收获,《让课堂充满活力》获《大学英语》报刊基础英语教育论文大赛二等奖,《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刊登在《教师教育科研》杂志。多年来我曾被评为镇政府、中心校的“十佳教师”“教学能手”“优秀团员”。上届六年级的孩子们在毕业时给我留言:老师,您教我两年,您辛苦了!老师,祝您身体健康,工作开心顺利!老师:祝您桃李满天下,越过越年轻!更有几个学生,联名给我班教师送来了锦旗,此时,上课的劳累,批改作业的繁重,教导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琐碎等等都化为乌有。此时,我是最幸福的。

我只是在做着自己的本职。恪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只因为爱,所以我愿意!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述职报告3一学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顾这学年,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热爱、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师个人述职。同时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且多听取意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务求精益求精。

本学年任教一(1)班、一(2)班数学,我根据学校、科组的工作安排,认真制定学科计划,并落实完成。

一、自觉提高业务素质

一年级采用的是北师大版的新教材,和以往的教材有很大不同。对此,我认真钻研教材,学习新课标,仔细体会新课标理念,理解教材的意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积极参加科组教研活动,参与课改研讨,到泰安小学拜师学艺,出外听课、学习。

二、合理使用教法,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学生刚进学校,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新奇,他们往往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不习惯小学纪律的约束,再加上他们调皮好动的特点,往往会违反一些纪律,做错一些事情。我先从抓好学生的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灵活采用不同的教法,以正面教育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活动性强,我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例如,在教学观察与测量一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互相量身高、量黑板、量课本等,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正确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和高度,用正确的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教学统计时,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如调查班里同学喜欢吃的水果,男女同学的人数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索调查的方法,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4、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合作研讨,即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小组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差等生得到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时,我安排了六人一小组,讨论怎样计算19+18=?。

分组讨论时,学生都很积极地把自己的算法告诉同组同学。到汇报结果时,竟发现有两组学生找到了6种算法,比书本介绍的还多出了两种。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5、开展竞赛、游戏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气氛。

基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引进竞赛、游戏活动,学生积极性高,效果好。寓教于乐。

6、运用表扬鼓励学生,加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课堂上以表扬为主,分个人、小组进行表扬,经常运用赞扬的语言鼓励学生,如你真棒!你的眼睛真雪亮!你们小组合作得很好!……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集体的凝聚力。

本学年,我积极参与课改研讨,上学期参加容桂区小学数学一年级优质课评比中,我的加减法(二)(6、7)获三等奖;教案设计获一等奖;这学期承担容桂区20__学年度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教学研讨课,获得好评。

我从事教师工作只有一年多,教学经验不足,在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高,在教法上还有待提高。今后,我会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虚心学习,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完善自我。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述职报告4自从教学以来,我一直在数学教学工作的第一年,少量的教学经验结合学期作为数学教学和研究组领导和学生管理任务,所以我觉得这个学期是非常充实的。但也觉得我收获了一个学期的最多。

一、思想道德方面

在老师身上我总是,总是严格要求他们的言行。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活动,通过参观学习,讲座等教学活动,从相关教学经验中学习。我对刘万源老师教导班级的计算最感兴趣,这似乎给我的计算方向的努力,使课程的计算不再那么无聊。

二、教育和教学

1、认真对待每项工作和任务。

首先准备上课。在继承以往课程准备的优点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要求,为课程准备,和自己的课程准备一定的补充,使准备更加完善,使用价值更高。

2、继续做课后辅导工作。

对于一些贫困的学生,我使用课堂和休息时间为他们弥补课程,尽量保持他们的学习速度。

3、浓缩学生工作和及时纠正。

这个学期,在组织学生完成操作所需的基础上,我增加了学生口语日常练习活动。每天下午,自学班,我给了学生20个问题,内容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可以大大提高计算能力。通常喜欢更多的错误,对学生关注问题,排序解释,和学生一起找到及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4、对于教学和研究小组和学校管理,因为它只是联系,开始真的困惑,我想在开始放弃。

但后来我想,不接触永远不会。学校可以给我这些任务,也许是引人注目,但也给了我机会锻炼。所以我不知道怎么问,一步一步走进每一个工作。

三、阅读是丰富自己的好方法

使用空闲时间,我读了如何学习苏霍林斯基作为老师,如何学习孔子作为老师,陶兴志教育著名和学校部分的教育杂志,并做一些阅读笔记。

四、努力的方向

学生的表现总是触动我的心,也给我带来了无形的压力。有时觉得他们已经很辛苦了,是每个工作的意图处理,但最终的结果不理想,也许真的我只是正确的态度,能力是不够的。所以我还是需要不断反省自己,找到不足,努力改进,使结果不再成为我的羁绊。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述职报告5大家好,我是___,是小学一级教师,年被评为县数学教学能手,现在中心小学任六(2)班数学教师。三年来,我始终以教学能手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倦怠,不落后,成效显著现就将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思想方面

作为教师,责任心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良好师德的具体体现。当然个人的能力也非常重要。我一直遵循,做事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这就是说,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干不好工作的,所以每次上课前都是认真备好课的,这样讲解起来才能足够精彩。这是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为此,三年来,本人一直严于律已,时刻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鞭策自己,谨记自己是教师的身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和关心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从不斤斤计较。

二、教育教学方面

1、教学理念。

三年来,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方面,都力求做到最好。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关注且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和发表个人见解,以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活跃的课堂。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讲究新课内容的整合,环环相扣。重视学生在体验和感悟基础上的归纳、总结、提炼。

2、课堂教学风格。

追求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自然之中见规范。

3、教育格言。

自主、合作、创新,让每颗金子闪光。

4、教学内容。

三年来,一只承担六年级课程,我在深钻教材、抓准重点的基础上,重在进行知识的揉合比较,很好培养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5、教学方法。

去年进校之前,我在下庄学校任教,人少时间多,现在变为人多时间少,一时还不适应,为了适应学生,了解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我采用经常写评语的方法,让学生写老师,从纸条中来接收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从而适时改变自己的方法和学生融洽教学。

总之,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自已与自己进行比较,看自己是否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是否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是否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是否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这样子不仅锻炼了学生,还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成绩的取得

1、在课改方面,以多个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现在,多数学生已能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倾听的重要,并真正践于到实际中,为课内外活动做好的铺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