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2: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设计理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生态语境下的低碳景观设计的特征
(一)低碳景观设计
低碳景观设计是近年来才提出的新的概念。低碳,是指较低或者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7]。而低碳景观设计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目标宗旨的绿色景观设计[8]。低碳景观作为景观学领域的新概念,其内涵也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经济”等概念相对应的基本层面的低碳含义,那就是减少景观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9]。在景观的设计和施工中我们倡导节约其过程中所需的能源和减少碳的排放量,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让人与之共存[10]。因此低碳景观设计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符合生态语境下当今社会对景观设计的要求。在生态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低碳景观设计有了长足的发展。宏观上,景观工作者本着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等目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场地,让设计符合环境,充分让自然做工。微观上,低碳景观在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及维护的整个过程中都注重减少碳的排放,促进形成和谐发展的景观体系,这也是生态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形式。但是,低碳景观设计并不就是生态设计,它与生态设计有相类似的方面,但也有不同之处。生态设计主要针对于环境而言,主体是环境,生态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而低碳设计可以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主体是人和人类活动。因此低碳景观设计不只是注重设计对环境的作用,也注重人的活动本身。它是研究人类和人类活动在作用于景观时所产生的碳的排放量的问题,更低的碳排放量是低碳景观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因此,从对坏境的影响上而言,低碳设计与生态设计有共同之处,但是它们的侧重点不同。生态设计更加注重目的,而低碳设计更加注重过程的低碳。生态设计更宽泛,而低碳设计注重结构的优化和细节的处理,因而更容易见效,也更容易被普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低碳景观设计的特征
在生态设计理论的影响下,低碳景观设计体现出如下一些特征。第一,更加尊重场地,设计结合自然。在生态设计理论的指导下,低碳景观设计尽量利用场地的有利条件,协调和解决场地的不利条件甚至变不利为有利。利用场地已有条件和物质基础必定会减少景观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尊重场地是低碳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结合场地的自然条件进行设计而不是“归零设计”,那种仅凭技术而无视场地现状的肆意妄为的做法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景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景观生态系统包括景观与外部系统、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景观生命体与其环境之间以及人类与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都是动态平衡的关系[11]。生态系统的跨尺度性要求低碳景观设计力求平衡这些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减少碳的排放,而景观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之后也会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第三,生态设计指导下设计生态。生态可以被设计,低碳景观设计在生态设计原则的指导下设计生态。众所周知生态系统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它包含很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涵了很丰富的内容并自成体系,因此生态系统不能被设计也很难被设计,但是设计可以发挥作用,人工设计的生态应该被纳入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在低碳景观设计过程中实际上是设计生态,是模仿自然设计生态的过程。只有如此设计出来的景观设计,在项目完成之后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第四,减法设计,节约人力物力。低碳景观设计主张做减法设计,不浪费精力。不但在景观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期,在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都秉承能少则少,节约人力物力的原则。要减少碳的排放量,只有更大程度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低碳景观设计在整个过程中都注重节约人力物力,以达到更少的碳排放的目的。第五,尽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低碳景观设计以尽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为原则。很多低碳设计打着低碳的旗号,事实上并不低碳。说低碳并不低碳的例子很多,如为了打造更好的自然效果,千里迢迢去找材料,或为了一两种植物跑几个省份。以及不珍惜资源,随意浪费能源,这些做法只注重了目的性,而忽视了过程的低碳,也不是低碳景观设计的正确做法。这也是生态设计和低碳设计最大的不同。
三、低碳景观设计的应用模式研究
低碳景观设计的应用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基于生态设计理论的低碳景观设计目前的应用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自上而下的模式与自下而上的模式
我国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国外有很大区别,国外的景观设计项目一般而言要通过社区居民讨论,规划师、建筑师也要加入到景观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中。而在我国则是政府行为,先立项,政府通过了之后到达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之后才进入到景观设计师手中。但是很多景观项目实际上负责人都不是景观行业从业人员,这给景观设计的具体开展带来了难度,甚至出现一个设计方案改十几次或几十次的情况。由于低碳景观设计很多时候并不是在第一时间就能够体现经济效益,在讲究效率和效益的现实条件下,低碳景观设计开展起来也困难重重。如果管理者(包括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重视民众的声音,尊重设计师,给设计师更大的权限和空间,景观项目由自上而下的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模式,这样才有可能给低碳景观设计带来新的局面。
(二)千层饼模式
这是一种叠加模式。设计师麦克哈格在景观设计时尊重自然,提出了强调“土地适宜性”的“千层饼模式”。千层饼模式是将影响景观设计的自然因子都列举出来,进行叠加,然后可以从叠加模式中看出垂直自然生态过程,并可据此判断出该设计与环境适不适合。到了设计阶段,将要做的设计分层进行,叠加之后成为一个完整的方案。然而该模式仅注重垂直的自然生态过程,而忽略了水平生态过程,因为设计的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如此势必割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使低碳景观设计成为形而上学的一种模式而达不到低能耗、低污染以及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三)场地拼嵌模式
随着近些年来研究的深入,形成了分析景观的一个基本模式,即“斑块—廊道—基质”[12]。这是一种场地拼嵌模式,是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景观场地分为斑块—廊道—基质的形式,斑块-廊道-基质模型是构成景观空间结构的一个基本模式,也是描述景观空间异质性的一个基本模式。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方式。这个模式也有缺点,有可能注重局部而忽视了整体,而且并不是每个景观场地一定包含这三个内容。就这几种模式而言,有景观设计程序上的,有方法上的,但是低碳景观设计并不是单一的或机械的使用这些模式。低碳景观设计应该以生态整体性为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模式进行设计,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也可以以一种模式为主,结合其他的模式进行研究或设计。
(1)概念设计阶段。
所谓概念设计,就是在设计初始从全局的角度做一个基本的构想,建立可行性方案。在这个阶段,需要做很多先期的准备:①确定所选用的支承结构体系的类别,不同类别的支承结构体系针对不同的功能用途,对于结构和承重等方面的要求也各有不同;②确定基本的构建和架设方案,针对主墙的结构以及实际的施工环境和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再根据调研结果设计构建和架设方案;③确定面板的连接方法,根据主墙体的实际结构和角度,结合安装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连接方法设计。设计外观装饰效果,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环保节能。
(2)技术设计阶段。
在技术设计阶段,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将之前的概念设计中的构想具体落实到详细的参数和计算中来,形成完整的指导图纸和步骤说明。一般来说,以下几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①最主要的步骤就是结合实际的建筑需要和主墙的结构,对概念设计形成的构想进行修正,建立正确清晰的参数设计尺寸分格图;②幕墙整体设计时需要考虑刚性要求和稳定性要求,确保幕墙可以承受足够的重力及风荷载等外力。同时,还需要所选择的的材料的防水性能和密封性能,避免发生漏水或隔音不良等情况的出现。同时,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幕墙与主墙体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的要求,防止幕墙由于主墙体的伸缩位移而受损。同时也需要保证幕墙自身具备一定的可伸缩性,上下之间一般建议留出不小于15mm的空间距离。当然,作为建筑体系的一部分,幕墙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安全性的要求。一般而言,主要需要关注于防火安全和防雷安全。防火安全设计主要体现在对防火规范的严格遵循,重点在幕墙空间和节点位置采用岩棉等不可燃材料作为填充材料;而防雷安全设计则主要体现于要注意将幕墙的防雷措施与主建筑的防雷系统相连接,使两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防雷体系,提高安全系数。一般而言,幕墙的顶部接闪器应采用不小于2.5mm的铝制单板,将雷击电能导入地下。另外,由于幕墙是一种可更换可移动式装饰墙体,所以必须考虑幕墙部件的使用年限和备用更换件。一般而言,使用年限介于25-50年之间为佳,同时,主墙的使用年限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3)施工设计阶段。
该阶段就是依照之前总结出的所有数据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出详细的施工图纸供现场安装使用;并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提料、出加工图、框架组装图等,配合采购、制造、运输、安装甚至维护等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并不是单纯的按照图纸做工程,而应该在施工中不停地验证设计的可靠性,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改进。
2我国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2.1建筑幕墙的发展历程与行业现状
我国建筑幕墙从1978年开始起步,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自2001年开始,每年以750万平方米左右的速度增长。尽管我国的建筑幕墙行业发展蓬勃兴旺,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隐患和问题:(1)建筑幕墙设计图纸不规范,图纸审核不够严密;(2)过分以追求装饰效果为主,忽略基础因素的严格监控和限定;(3)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依然有待提高;(4)产品层次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2.2建筑幕墙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理念、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增加,建筑幕墙行业必然会在兴旺发展的同时有新的变化和发展,基于个人的一点看法和经验,节能环保理念作为当前的重点,也是政府和社会广泛宣传和推广的热点问题之一,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趋势。其实在建筑幕墙行业,很早就有了关于节能的构想和实施。目前阶段,建筑幕墙已经成功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将太阳光转向照明技术和光电幕墙技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两项技术:(1)太阳光转向照明技术,即在幕墙上装设光线反射装置,将日光反射到市内天花板,再通过天花板上架设的设备将光线反射到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2)光电幕墙技术,就是将太阳能光电板集成到幕墙材料中,在接受太阳光照的同时,使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和利用。
1.1模块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模块化是指采用具有相对固定结构和功能作用的模块对产品或系统进行组织和规划;通过对产品在某种范围内按照不同功能、相同功能的不同性能或者不同规格进行分析,规划出不同的功能模块,通过不同模块的选择和组合,配置出系列产品,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的设计方法[2]。模块化设计是适应性设计、快速配置设计和可重构设计等现代设计的重要设计方法和核心技术,通过功能模块的配置组合能够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个性化设计。模块化设计已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广泛应用,其理论基础是Suh[3]提出的独立公理理论,即“一个最优设计必须保持功能需求的独立性”。20世纪50年代,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模块化设计[4]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越来越得到设计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人们在模块化设计概念的定义、模块的划分与组合、实现过程,以及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产品平台规划与设计等方面都有相当多的研究。Suh[3]从“功能-设计参数”映射的角度给出了模块化设计的定义:模块化设计是将产品、过程和系统以一定的形式表现,满足预定的客户需求,采用的方法是选择恰当的设计参数,完成从功能需求域到设计参数域的映射。Ulrich等人[4]从设计学角度指出了影响模块化设计程度的两个基本因素:1)产品功能域与物理结构域之间的对应程度。2)产品物理结构间相互关联程度的最小化。PAHL等人[5]仍然认为模块化设计是完成从功能需求域到模块功能域的映射,再考虑模块特性参数(如尺寸、重量等),完成从模块的功能域到模块的结构域映射,并按照不同的模块功能,在设计域内(功能域和结构域)进行模块分类与定义。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研究中,模块划分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ERIXON等人[6]提出了产品某项功能成为独立模块需要满足的11个条件,并将其作为模块划分的普遍原则,根据子功能结构建立模块识别矩阵,然后对模块识别矩阵进行聚类分析。STONE等人[7]考虑产品的各个子功能与能量流、物流和信号流的关联性,将一种功能模型定量化建模方法用于产品架构开发,并以客户需求重要度为度量标准,建立需求与功能数据库,将功能与需求的关系定量化作为模块划分与模块发展的主要依据。GU等人[8]提出了一种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技术的多目标(可回收设计、可升级设计、可重用设计和重构设计)模块划分方法,并将模糊数学中权重的概念应用于功能结构分析,为定量化模块划分提供了依据。模块组合技术是模块化设计的另一关键技术。O’GRADY等人[9]针对网络设计环境下分布协同设计,研究了其模块组合方法,即建立一个基于面向对象的模块化产品设计环境,根据用户的需要,将不在一个地区的各个模块制造商生产的模块快速组合成模块化产品。TSAI等人[10]考虑产品设计、加工和装配等复杂性,基于并行工程思想,按产品功能在设计过程中的不同类型接口关系进行模块的不同类型划分,并从中选择最优模块,最后根据模块包含的相关信息,对模块中的各个功能进行优先权排序,以此作为产品规划设计的原则。另外,在模块化设计中,模块接口的匹配是模块组合的重要条件,即一个零/部件结构能够成为模块的条件是零/部件的功能、结构以及其接口特征不能超出模块化产品给定的标准接口所允许的范围[11]。HILLSTROM[12]基于公理化设计原理,并结合面向装配和制造的设计方法,对模块化设计的接口进行了系统分析。
1.2参数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参数化设计是产品设计规格化、系列化的一种简单、高效和快速的方法,通过改变结构特征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的尺寸,基于参数化驱动技术,实现对特征中相关部分的自动改动。参数化设计是CAD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方法,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参数化图元和参数化修改引擎。CAD中的图元都是以对象特征的形式表现,并通过参数的调整变化驱动图元的变化,参数包含作为数字化对象图元的所有信息。参数化修改引擎所使用的参数驱动技术,使设计者对设计对象所做的全部改动都可以在其他相关联的部分自动反映出来,并采用智能结构单元、视图和注释符号,通过一个变更和约束驱动引擎使每一个图元都可互相关联。对象特征尺寸的改动、移动或者删除所引起的参数变化,会引起相关对象特征参数产生相应的变化,不同视图下所发生的改变都能以参数化的、双向的方式扩散到所有其他视图,以保证所有设计对象的一致性,不必对所有视图逐一进行修改,从而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1963年由Sutherland[13]在SketchPad系统中提出参数化设计方法,Light等人[14]在1982年提出变量几何和几何约束思想。为提高零件生成的智能化,在20世纪80年代将人工智能技术(AI)应用到参数化设计中,如神经网络和几何推理等技术,更重要的是将参数化技术应用到实体造型并形成了特征造型技术。产品开发之初,零件形状和尺寸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希望零件模型具有柔性修改的能力。参数化设计可将零件模型中固定的参数变量化,使之成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修改的参数,根据不同设计要求,对变量化参数赋予不同数值,就可获得不同形状和规格的零件模型。约束是CAD中参数化模型的重要内容,包括零件图形的几何约束和工程约束。几何约束分为尺寸约束和结构约束。尺寸约束是指通过指定特征尺寸参数描述的约束,如长度尺寸、角度尺寸以及直径尺寸等;结构约束是指几何元素间的拓扑约束关系,如垂直、平行、相等、同心和相切等。工程约束是指尺寸之间的函数约束关系,即根据工程设计知识,通过定义尺寸各变量之间在参数值或者逻辑上的关联关系来表示。
1.3产品族设计理论与方法
产品族设计是通过基本特征、组件或子系统的共享,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多产品设计方法,是实现规模化产品制造的有效手段。对于产品族的定义,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描述。Ulrich[4]将产品族定义为由某种参数化数据结构确定的一组产品,当所有参数赋予某一具体数值时,就表现为一个具体产品。Erens等人[15]认为产品族是具有相同内部接口的一组产品,并且在设计的各个领域(功能域、技术域和物理域)中产品族接口为标准化接口,能够实现产品部件的完全互换。McAdams等人[16]将产品族定义为具有相同功能流的一组产品。Simpson等人[17]定义的产品族是建立在通用产品平台之上的一组相关产品,并共享平台通用特征、部件和子系统,以此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其中,参数化产品族(scale-basedproductfamily)在平台公共变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可调节变量的值来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系列化产品,是产品族设计的一个具体方法,平台通用性的考虑和实例产品性能选择是参数化产品族设计的关键问题[18]。产品族结构体系(ProductFamilyArchitecture,PFA)是现代大规模定制设计方法(DesignforMassCustomization,DFMC)的核心部分,它为制造企业内的不同部门协同工作提供一个公共平台,同时作为一个类产品以实现产品变型设计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目前研究的产品族模型主要有通用物料清单(GenericBill-of-Material,GBOM)模型、三视图模型和产品族主结构模型等。Tseng等人[19]给出的产品族三视图体系结构模型,包括功能视图、行为视图和结构视图及其相互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功能视图表达产品的总体功能及其子功能结构图;行为视图从技术角度描述产品功能的技术原理;结构视图则描述产品的零/部件组成与装配模型。Hegge等人[20]提出GBOM定义,以产品族将GBOM定义为一组变量,并通过一组参数指定具体值来确定这些变量,现在GBOM已成为表达产品族结构及其构型的基本模型。在国内也开展了产品族的大量研究。祁国宁等人[21]提出了面向大批量定制(MassCustomization,MC)的产品事物特性表建模技术。由描述产品构成的产品族主结构以及描述零/部件的主模型和主文档组成模块化产品族。其中,产品族主结构描述了一个可配置的模块化产品系统的组成情况,并包括所有标准零/部件。基于产品族的主结构、构件主模型和主文档,结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采用配置设计或变型设计方法,可以进行产品的快速定制设计。此外,Jiao等人[22]在面向对象方法和语义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通用产品族信息模型,其多视图产品族结构采用树形结构、多样化变量值和配置规则进行表达,以此生成不同特殊需求的产品变型,同时减少各视图间的数据冗余。Nomaguchi等人[23]根据标准建模语言(UnifiedModelingLanguage,UML),提出了关于产品族体系结构的知识表达模型,该模型记录了设计的整个过程的详细步骤和设计结果,方便设计过程的跟踪查看;为便于设计者进行准确、无冗余的知识获取,模型还将用户需求、产品功能、结构和成本等不同层面的产品信息进行了集成。目前,本体技术开始应用于产品族模型的建立,Nanda等人[24]构建了基于本体的产品族设计方法,在表达产品族结构时使用网络本体语言,应用规范化的概念分析(FormalCon-ceptAnalysis,FCA)方法寻找设计特征间的共性元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产品族多视图模型的一般表达方式;高鹏等人[25]也基于本体的方法提出了本体之间的映射法则,构建了本体映射、知识映射和模型映射三层映射模式,并以此为核心搭建了产品配置模型的建模框架。Siddique等人[26]研究了产品族设计体系结构的开发过程,给出了产品族体系结构的数学模型、评价指标和有效性推理规则,并对产品组件、模块和体系结构进行了构建,给出了装配过程的描述方案。朱斌等人[27]则对传统设计方法学和面向产品族设计的差异进行了研究,从产品设计的需求模型、功能原理模型和结构设计模型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关于产品族设计模型的构建方法。
1.4可重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来源于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可重构性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1997年美国Michigan大学的Ko-ren等人[28]首次提出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概念。可重构制造系统(ReconfigurableManufacturingSystem,RMS)指系统能根据生产的需要,准确地构建出需要的生产功能和生产能力。在1999年国际生产工程研究学会(CIRP)上,Koren等人[29]又对可重构制造系统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可重构制造系统是一种预先设计为可快速改变结构、硬件与相应软件的制造系统,并能实现在一个零件族内快速调整生产能力和生产功能,以满足市场或客户需求的突然变化;因此,RMS的主要特点是:1)将加工零/部件控制在一个零件族内;2)突出生产能力和生产功能变化而驱动的重构;3)以可重构机床(ReconfigurableMachineTools,RMT)为基础进行重构。随着可重构性及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研究发展,其重要性日益显现。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于1998年在《2020年制造挑战的设想》报告中,就明确地将可重构技术列入21世纪的六大挑战与十大关键技术中,而且排在十大关键技术的第一位。随着制造领域的研究应用,可重构思想开始从制造系统逐步发展到组织体系、制造装备以及产品设计等各种领域,形成了可重构性的概念。Setchi等人[30]基于可重构性的用途,从较为宏观的角度给出了可重构性的定义,他们认为可重构性是一种重复变更或重排系统中构件的能力,且具有继承性、定制性、可转换性、可诊断性和产品化等特征,以此实现产品多样性、重用性、快速性、低成本、高效率、可靠性和简化性等要求。英国剑桥大学的Siddiqi等人[31]给出了需要驱动的可重构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可重构系统建模方法。我国在最近几年也开展了可重构性理论相关研究。清华大学的罗振璧等人[32]针对传统可重构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面向用户需求与使用变化的和基于拓扑相似性“广义组合理论”的可重构性定义。梁福军等人[33]综合运用相似性分析、图论和集合论等理论,研究了制造系统的逻辑重构设计;楼洪梁等人[34-35]利用图论研究了机床的可重构性。在可重构算法方面,王素欣等人[36]运用粒子群算法解决了关于制造系统单元可重构的问题。刘溪涓等人[37]研究了零件配置过程中约束的不同类型,利用“有效可选域”的概念,建立了最小损失函数算法,该算法不仅考虑了构件约束,还考虑了零件重构约束。刘世平等人[38]研究并建立了重构目标模型,利用两个聚类定量指标给出聚类的目标函数,并采用遗传算法对重构进行求解。在可重构设计方面,各国学者主要研究了机床、机器人和其他新产品的可重构设计。在机床方面,Tilbury等人[39]对机床的组成原理进行了研究。冯宁等人[40]结合可重构机床的特征,运用矩阵结构化方法建立机床各组成部分的运动学方程,并提出了由所选择的构件组成机床的所有拓扑结构的方法。许虹等人[41]基于并行工程思想,提出了一种考虑加工工艺与机床配置同时完成的可重构机床设计方法。在可重构机器人方面,Hui等人[42]研究了一种产品化、可重构和可扩展的机器人系统(IntegratedRasterImagingSystem,IRIS)。Paredis等人[43]研究了可重构机器人及其可产品化系统(ReconfigurableModularManipula-torSystem,RMMS)。赵广涛等人[44]基于树状拓扑结构研究了产品化机器人的重构规划设计问题。于海波等人[45]结合图论原理方法,给出了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可重构机器人构型综合方法。魏延辉等人[46]采用两级计算(遗传算法和迭代算法)优化了机器人构形组合设计。李树军等人[47]研究了可重构机器人产品的结构,最后总结并设计了七种具有功能独立性的产品。李国喜等人[48-49]提出了基于功能-原理-行为-结构的产品模块化可重构设计方法和基于可拓理论的变形设计与配置方法。
2快速设计方法使能技术
快速设计方法离不开其使能技术的支撑,这其中最重要的使能技术有并行工程和虚拟样机技术。
2.1并行工程
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CE)不仅是一种设计思想,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论,是现有先进设计制造和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50]。美国防御分析研究院于1988年给出了并行工程的定义[51]:对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市场营销等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系统化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要求产品设计开发者在开始设计时,要考虑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因素,其中包括用户需求、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与阶段进度。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会带来部门之间的分割与封闭,并行工程打破了这种各自独立的工作局面,站在产品全生命周期整个过程的高度,突出参与者集群协同工作的效应,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重构,结合先进的设计方法学,并在产品设计的初期将后期的所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力争完全实现产品设计和制造一次成功,从而极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52]。传统的产品设计制造模式为串行工程(SequentialEngineering,SE)模式,其产品开发过程是顺序完成,各个过程之间基本上是独立的,每一过程的开始是以上一个过程的结束作为前提,彼此缺乏信息交流。并行工程的关键是以系统集成为基础对产品及其过程实施并行设计,即是通过多学科产品开发人员的协调与合作,整合产品的开发流程,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为目标的设计[53]。当然,并行设计的产品开发周期也分为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时间段,不过时间段之间有一部分相互交叉重叠,而这部分重叠时间表示开发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并行设计开发的时间远小于串行设计所用的时间。与传统线形的、顺序的且部门相对独立的过程相比,并行设计要求在设计的各个阶段,企业的相关部门应以互相合作、交互和平行的方式进行产品开发。当然,并行工程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品设计技术为支撑,如以产品数据管理平台作为支持产品开发的环境,采用工作流来实现设计流程重组与流程管理,采用产品的数字化描述、面向制造的设计(DFM)、面向装配的设计(DFA)和质量功能配置(QFD)等技术来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54]。
2.2虚拟样机技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占据市场的主动地位,必须比同类企业提前设计并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具有较高质量的新产品,由于物理样机存在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等不足,难以支撑企业的快速生产需求,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大技术瓶颈。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取代物理样机从而突破这一瓶颈,正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虚拟样机技术应运而生。虚拟样机技术(VirtualPrototypingTechnology,VPT)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样机的虚拟设计方法,是计算机辅助/面向设计(CAx/DFx)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对于虚拟样机的定义[55-56],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人员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特点,给出了不同的概念。文献[57]中定义虚拟样机技术是“一种崭新的产品开发方法,它是一种基于产品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的数字化设计方法”,这里的数字模型指的就是虚拟样机。一个虚拟样机融入了不同工程领域物理模型数据,从产品的功能、技术原理、外观形态到产品的运行管理均模拟真实产品,并支持并行设计等方法学。虚拟样机技术的最核心优势是技术和信息的集成,即基于并行工程思想,应用计算机技术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和有限元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工艺等现代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结合在一个系统中,迅速高效地解决问题。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产品几何结构模型,在计算机技术和专业技术的支撑下,进行虚拟仿真产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技术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验证产品的强度等性能需求,最后将分析的结果通过动画显示、图表等方式直观表达,这样设计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模型进行修改,在同一模型上赋予各种物理特性,取代物理样机,实现产品功能、结构、制造和试验等全过程的仿真分析,由此将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机实时地表现出来。王栋[58]指出,虚拟样机技术是基于先进建模/仿真技术、信息技术、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和企业管理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系统的设计,并对它们进行集成管理,因此与传统产品设计支撑技术相比,虚拟样机技术更强调系统的集成,集成的思想将覆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通过不同领域的虚拟化协同设计,实现对产品的全方位测试、分析与验证。随着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产品设计开发新模式“设计-虚拟样机-产品样机”逐渐替代了传统模式“设计-样机制造-试验分析”,这对于增强产品设计创新、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59]。虚拟样机的应用主要针对大型复杂机械产品,如飞机、车辆和轮船等。最典型的实例为波音公司无纸化研发777飞机[60-61],整个设计过程全部运用虚拟样机技术,研制费用减少94%,模具设计精度提高10倍,研制周期缩短50%,更重要的是确保了产品一次制造成功。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德国宝马汽车公司(BMW)研究开发了在三维虚拟环境中的交互碰撞仿真系统,通过改变汽车物理参数(如几何、拓扑结构等),进行碰撞仿真分析,快速获得碰撞仿真结果,并实时对结果进行动态显示和分析[62-63]。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从1994年开始将虚拟样机技术成功用于新产品开发,开发过程中以实时交互的方式进行,以连续和逼真的方式获得产品的设计结果,明显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产品的开发成本也大大降低[64]。国内在20世纪末开始了对虚拟样机技术的跟踪与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进展。在21世纪之初,随着我国市场化机制的日渐成熟,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更加激烈,对虚拟样机技术的需求明显增加,社会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企业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必须应用虚拟样机这一关键技术。清华大学依托985学科重大项目“轿车数字化工程”[65-67],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随后,在武器装备[68]、航空发动机和机车车辆等复杂机械产品中也采用了虚拟样机技术,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69-70]。可以预见,在国内复杂产品的设计制造行业中,虚拟样机技术必将成为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行等阶段的技术分析与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3设计需求与发展趋势
上述每种设计理论都有其各自提出的背景和积极意义,并以解决其应用背景和特定范围内的设计问题为目标,侧重点不尽相同,并无简单的孰高孰低之分。一个好的设计理论应当能适合自身的时代、背景的需求和技术的支持(包括约束),同时集成现有设计方法的可取之处,运用相关领域的先进研究手段创造性地提出自身的解决方案,并且具备可操作的支持工具与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针对复杂机械系统设计,笔者认为上述设计方法有待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1)模块化设计: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的不断发展,给产品模块化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提出了更多新的课题,融合、利用其他现代设计方法、制造和管理技术已成为现代模块化设计的特点,模块化设计是快速设计、产品族设计和可重构设计等设计理论的基础。但是,复杂机械产品系统内部模块间物理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之间的耦合性,将造成任何环节或过程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产品的设计出现问题,因此,基于智能知识的用户需求和功能的整理是模块化设计研究的重点。2)参数化设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参数化技术在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极大地扩展了图形的修改模式,增强了设计的弹性空间,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包括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实体造型设计、装配与公差分析以及数值仿真、设计优化等,均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复杂机械产品,产品设计具有层次性、尺度间的耦合性和参数的模糊性,不可能通过零/部件尺度参数简单的放大与缩小来满足多用户环境的需求,因此,多学科、多参数优化设计是复杂产品设计的必然趋势。3)产品族设计:参数化产品族主要关注于产品设计变量取值的合理共享,是参数化和模块化设计的进一步延伸。复杂机械在结构设计上表现为递归性,即迭代性和反复性,一般需要借能仿真系统,因此,要获得具有平台常量和可调节变量集的数学模型。4)可重构设计:相对传统的设计方式,可重构设计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继承性和创新性两个设计问题,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重构设计在重用已有的各种设计资源和设计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了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够快速响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传统的可重构性设计的理论基础是独立公理设计理论,强调“设计的明智”和“过程的合理”,强调发散性思维带来的设计创新,而复杂结构机械系统的耦合性和模糊性,则很难满足这一条件。借助模糊集理论研究模糊可重构设计理论和方法是发展趋势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学生必须获得“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的形成都取决于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而教学方式就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中,教学效率也依据教学活动任务的完成质量。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学校的生源状况和师资条件、管理水平、教学设备和语言环境、班级大小的差异非常大,教学效果当然不可能一样。所以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模式。
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和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思考如何上好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能看到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一个接一个,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学生积极参与。这样的教学设计背后出现的问题是:重能力,轻双基;重输出,轻输入;重表演,轻内涵;重功能,轻结构;重流利,轻精准;重归纳,轻演绎等。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普遍不高仍然是教师们深感困惑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巧妙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良好开端,灵活的知识呈现能使新知识更加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语言的活动能促使学生习得语言相关知识。但是,这些看似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有时未必具有良好的教学实效。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欲从在国外亲自体验的B-Slim(成功语言指导模式)理论中论述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二、B--SLIM教学理论
笔者有幸在2006年到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省理工学院学习B—Slim理论。有幸聆听了B—Slim理论的创始人Blash博士对其理论的诠释。而且笔者在加拿大学习期间教师的授课也是B—Slim理论实践。通过亲身体验,笔者认识到:B—Slim理论能反映出教师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设计教学,在顺序渐进、多样化教学活动中使不同层面的学生获得成功。同时,这理论也为教师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和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模式。通过这个模式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校这个特定空间中以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但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并没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足够的兴趣和动机,教学效率不高仍是广大英语教师深感困惑的问题。也有种情况是教师课前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上课缺乏目标意识,随意性大,造成教学时间的隐性浪费。
笔者所指的设计不同于过去的教学计划。过去的教学计划大部分是以教师的直观感觉和主观经验为基础,缺乏目标意识,所关注的是教师的主讲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现在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并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并促进学生的主体学习,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智力优势,从而习得语言,这就要求教师除具备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外,还要求具备系统的英语学科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深刻领会教学大纲的精神及教材内容的设计,才能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设计并运用恰当的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同时要求教师加强先进理论的学习、探索教法、大胆创新,帮助学生达到预定目标,并通过评价反馈来强化学生的学习。
对于有效教学,巴班斯基曾经提出最优化教学的四个重点:一是用最优化的观点选择教学方案;二是衡量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三是考虑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可能性;四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充分考虑学习环境、学生水平与需求、班级人数等。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清晰、内容难易适度、教学步骤衔接自然、时间安排合理,调控教学节奏、调动学生积极性、减少学生的情感焦虑、保证学生的参与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清楚地提出教学设计的标准及一般原则:教学设计应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以帮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和语言能力,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任务设计的原则是:任务必须有清晰的目的和可行性,应具有意义和接近真实生活,应包括获取、处理和转换信息的过程。学生应该使用英语做事情,当任务完成时应有具体的结果。
有效性教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教学活动,并通过设计和实施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合作能力及创造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思考以下问题,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学习哪些语言知识?提高哪些技能?
2.开展哪些教学活动?目的是什么?怎样体现整体参与性的原则?怎样体现单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3.运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怎样组织活动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4.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5.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因材施教”“课堂有效率”,教师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方面:
1.教学目标全面。这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和多维目标。
2.教学情境激励。这是指通过创设各种问题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鼓励学生运用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
3.教学结构有序。这是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合理安排学习和复习。
4.教学活动民主与合作、主体与互动。这是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关怀和帮助。
5.教学反馈及时。这是指教学前和教学后的反馈,前的反馈可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后的反馈可以及时检测效果,判断教和学的有效性。
四、教学活动设计
依据B—Slim理论,教师课堂活动设计应包括:教学时间、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是发散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和归纳思维等。适合学生实际的和贴近学生生活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是进行创造思维的具体手段,是培养创造力的途径。活动和能力是相互作用的。学生会在不同的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提高,使教学活动更具开放性,给学生的参与和思维扩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笔者认为教学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设计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自然,设计的活动应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进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实践证明,科学地选用教学设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当今的新教材确实能让人耳目一新。教材的版面设计、插图、知识结构、文化背景,教学内容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这些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科研,促进教师的发展,这是根本。用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和娴熟的教学技能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勤钻研,勤反思是教师进步的源泉。通过对老观念的再创造和乐于接受和尝试教学新理念的态度,加上自身的不断探究教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最大的教学效率,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多学习、多留意、多思考、多尝试,教师的“输入”到位,就会让英语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就能自由地“输出”,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中国的英语教学也会迈向一个新台阶。
2.通用设计的基本原则原则一:公平地使用。原则二:可以灵活地使用。原则三:简单而直观。原则四:能感觉到的信息。原则五:容错能力。原则六:尽可能的减少体力上的付出。原则七: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尺寸。通用设计的理念并不等同于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是专为身障者考量的设计,而通用设计所考量的对象不仅仅是身障者,而是更广阔的使用族群,并且关注使用时的心理诉求。
3.非物质化社会的需要美国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量的消费阶段,二是质的消费阶段,三是情感消费阶段。而非物质化社会对自我实现需求更为强烈。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人类的需求层次从生理需求、到安全需要、到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几种需要总是相互连结相互影响。而我们所处于的非物质化社会中,消费者尤其对情感层次的消费需求更为强烈。人们在选择商品时,产品的功能已经日趋饱和,所以商品的造型、包装、色彩、附加功能、所包含品牌精神价值,就成为了消费者们选择产品的依据。通用设计的理念可以更好的满足这些需求。
二、通用设计理论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1.视觉传达设计通用化需求在信息传播方式渠道多样化,信息内容互联爆炸式传播的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通用化需求是适应时代的必须。以传统的印刷品为例,用通用设计的理论考量的话,绝不仅仅是调整字符的尺寸,使之可以更清晰的阅读就可以的。在面临多文化背景的阅读者时,怎样的版式、色彩、符号的使用,可以尽量小的避免歧义的产生。特别是随着国际沟通交流的日益紧密,怎样进行内涵丰富、信息传达准确,并且可以得到更多人喜爱的视觉传达设计,才是视觉传达设计通用化的需求。在传播方式上,也需要在通用设计的理念下进行更有效的传播。如怎样既能有效生动的传达企业的讯息,引发兴趣,又不会使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产生厌烦、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广告文案的用词也应多注意对老年人、弱势或特殊群体的尊重。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要将所传递的内容进行归纳梳理,采用更丰富鲜明的视觉语言,易懂易用的图形符号设计。要基于受众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视觉逻辑习惯进行设计,才能便于信息传达与识别。并非越简单概括就越易认知。这一设计的过程,需要洗练生动的反应客体的基本特征以及符号含义,才能做到视觉信息有效的传播。
2.多感官通道的传播方式视觉传达设计有时也被称作沟通设计,正是设计师需要使相对复杂的信息变得更易被受众理解。视觉符号的传播不仅仅是单方向的,更是互动的,多方位的。基于通用设计理论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是从视觉上传递信息,更是从视、听、触、味、嗅多感官渠道进行信息的通感传递。多通道的媒介传播,可以让大脑捕获等多维度的信息,让信息接受者对事物获得更多方位的认知,使信息更有效的传播。
3.适应各类使用者的视觉传达设计对于视障弱势等在视觉识别上有一定障碍或缺少视觉传达接受渠道的人群,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刺激,辅助更多的传播方式。如为避免视障人群的误食,通过突起的盲文,可以使视障人群感知饮料或食物中可能会导致过敏的成分。进行公共导视系统的设计,如救灾、避难的导视设计时,通用设计就尤为重要了。这类视觉设计可以通过立体的视觉符号、鲜明的颜色、夜光材料、声音的配合使用去适应各种突发状况。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趋势,如老年人使用的手机、阅读的报纸、电子界面等等,都是视觉传达设计通用化的方向。在进行地铁导视系统设计时,设计师在选择色彩时主要是选择对比强烈,鲜艳舒适的色彩进行线路的区分。有一类特殊人群——色盲患者却被忽略。色盲患者眼中,色彩的区分度很低,尽管选择色相区分度高的色彩,但色彩的明度区域一致,这就造成了读图的障碍。设计师在进行视觉设计时,选择的颜色在色相及明度上都有所区分,就可以适应更多的人群,从而达成视觉通用设计的目标。
青年消费群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为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具有青年人的特点,热情奔放、思想活跃等。但是由于正处于学习期,经济条件存在一定的限制性,物美价廉的商品是他们的首选;另一类为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的上班族,是小资消费群体的代名词,他们除具有大学生消费群体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之外,有固定的收入,存在着一定的购买潜力。基于上述消费群体的特点,新鲜、奇特、时尚、美观、大方、个性、前卫的低碳环保购物袋设计原则可以满足此群体的需求。
(二)中年消费群体对环保购物袋的定位
中年消费群体的年龄为35至55岁之间,多为家庭的主要负担者,属于理智消费胜于感情消费的群体。这类群体心理发展已经成熟,他们也具有购买欲望,但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会使他们对商品进行分析、比较、判定,冲动购买发生率低。此外,由于强烈的家庭观念,消费原则明显,盲目购买发生率低,具有较强的计划性,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与耐用性,不易受外界因素刺激,被称为不盲目追求时尚的消费群体。基于中年消费群体的特点,低碳环保购物袋的设计主流应为简洁、舒适、大方、成熟、稳重,也可以将低碳环保购物袋的容量加大些。
(三)老年消费群体对环保购物袋的定位
老年消费群体的年龄为55岁以上,生活习惯稳点,消费观念保守,不易受外界干扰,追求经济健康、物美价廉的商品,购买欲不强烈,较为注重商品的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他们缺乏年轻人的冲动,时尚、美观、大方的商品不是他们追求的主体;成熟、雅致、舒适的商品也激不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多数老年群体家庭负担轻、为双收入群体,基于中年消费群体的特点,低碳环保购物袋的设计理念应从老年群体的审美观点出发,实用性与物美价廉并存,颜色应以稳重的色调为主,图案简单但不失去舒雅,大小以适中为主。
二、不同性别的消费群体对环保购物袋的定位
每个消费群体都有男性与女性之分,导致审美观点不一致,因此,在设计上还要从消费者的性别出发。男性消费群体的审美原则具有直线型,消费过程单一,不比较,因此,在环保购物袋的设计上注重环保购物袋的基本功能与实用性;而女消费群体的审美原则为曲线型,消费过程复杂,善于比较、思索,注重细节性,情感因素多为主要的决策因素。因此,在环保购物袋的设计上应注重款式与色彩的搭配、实用与美观的并存、大小与商品的材质与商品的吻合。
三、环保购物袋的再设计
(一)产品结构上的改进
如今的低碳环保购物袋在结构上较为单一,循规蹈矩,不易携带,因此对低碳环保购物袋在产品结构上进行改进成为设计者的当务之急。设计者可以从折叠伞的设计和日本草莓购物袋的设计中获取灵感,这两种设计的最大优势为提升了产品的携带性,以体积小取胜。如针对中年人这一购买群体,将低碳环保购物袋的结构设计成长方形,高端、大气、有档次,实用性强、造型美观、独特,则会吸引无数中年人的眼球。
(二)产品外观设计上的改进
目前市场上的低碳环保购物袋的设计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创造性。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此种商品势必被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所取代。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者在进行低碳环保购物袋的设计时,在结合低碳环保设计理念的同时,将精致的设计与完美的外观融合,将活泼的风格与实用性结合,将形式的多样性与不同消费群体相结合。如对于青年人群体,在图案的设计上应加入和谐幽默的元素,富有青年人的创造性与朝气等;如对于中年人群体,在图案的设计上应加入奢侈的设计元素,也可以加入一些植物为题材的装饰风格,符合中年人成熟、不失时尚的特点;如针对老年人群体,在图案的设计上应以健康、实用性、经济性为主流方向,符合老年人购买群体注重实用与物美价廉的特点。
室内空间的多维度特性
面对一个室内空间,我们可能只看到形成空间的围合物,感受到被围合而成的空间形态,除了对这些进行“包装”外,形成设计品质的过程中不可否认存在着其他更多的空间特性,它们以各自的多样性统一于空间整体之中,并各自发挥着作用,我们可将其称作空间的“多维度”特性。室内设计因其为人服务的特征,空间的多维度特性必然依附于人自身的特性,每个维度都是以人为基点出发,最终再回归到人类自身。丹麦心理学家英格丽特•格尔在《生存环境》一书中,将人的生存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心理需求三个部分,其中与建筑室内空间有关的是睡眠、休息、卫生、光、空气、太阳、一般居住安全、安全防卫、噪声控制、交往、私密、活动、玩、建造和美感。多维度室内空间特性借鉴了以上因素并结合人类的社会属性及环境属性,将室内空间设计归结为人与空间、空间与环境这两方面关系的协调和统一,强化如何以人性化设计思想满足人对空间的需求,满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和亲和,提高室内空间的品质与环境的品质。
室内空间多维度特性的具体内涵
多维度室内空间特性的主要划分依据是基于设计中对空间、人、环境三者的思考。首先,由于室内空间为人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第一个特性是与人的空间感官息息相关的,也就是人的感知特性,即包括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生理感知力。这个特性强调针对人们的感官需求与变化来控制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强化对人生理感官的关注。第二个空间特性是从人对空间的心理需求出发而划分出的,包括人对空间的距离需求、私密需求、交往与联系需求、依托需求、导向需求、求新与求异需求和纪念性与陶冶心灵需求等。第三个空间特性体现在人作为具有情感的生命体,在有外部空间环境因素刺激的条件下,借助自身的联想与感知会引发自身情绪或心理的变化,影响人对空间的认知,所以,室内空间应该通过设计媒介实现与人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使空间成为情感的承载者,实现与人情感的共鸣。第四个空间特性,人们的空间体验,不是静态或“定格”的视觉感受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连续的视角变换才能感受其魅力。这种观看视角在时间轴上的移位,给空间增添了新的特性——时间特性。第五个空间特性体现在空间与环境的关系上。这里的环境指的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类意识到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后,室内空间设计应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是一种生态理论和生态美学共同驾驭的生态室内设计,同时,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实用艺术,还要依托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受其发展的影响,两者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室内空间多个特性的划分是对空间本质的全新剖析,是以人类多感官空间体验为基础,突出人在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在空间体验过程中的时间性及空间自身的生态性。这种全新的室内空间理论,可以让我们不被可读性较强的视觉表象所束缚,不再只局限于对空间围合实体的规划与构想,而是更多考虑在此基础上多维度特性的参与。
多维度室内空间理论的意义
城市自然环境保包括生态环境与人工环境2方面。在建设城市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园林的营建能够实现生态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协调,实现园林环境的舒适宜人。在宜居城市营建的过程中,园林系统包含有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效益,同时还能够对城市的面貌进行塑造。
1.2园林对宜居城市文化的作用
城市文化中包括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等,在园林进行营建的过程中,要在园林结构中融入城市的自然景观风貌与历史文脉特征,一方面要体现城市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体现城市的文脉。此外,园林还能够实现对城市历史遗迹的保护,使其能够在城市文化精神中进行延续。
1.3园林对宜居城市安全的作用
在宜居城市进行营建的过程中园林能够发挥防灾减灾的作用:一方面城市中的绿地能够作为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在出现紧急情况之后为市民的居住、医疗、生活、防疫、传播等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园林能够实现居民建筑及街道、广场等环境安全性的提高。
1.4园林对宜居城市生活的作用
在宜居城市营建的过程中,园林在居住环境与社会氛围营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为宜居城市居住环境与社会氛围的营造提供物质支持,充分发挥自身蕴含的文化与历史,为宜居城市居住环境与社会氛围的营造提供精神支持。
1.5园林对宜居城市经济的作用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城市绿化的水平,园林作品质量的提高需要有非常雄厚的经济基础。而城市园林同样具有经济效益,能够多方位地对城市经济发展进行协助:首先,园林能够改善城市景观,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其次,园林能够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最后,绿化植被带动了园艺产业的发展。
2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2.1在城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绿地的架构
在宜居城市营建的过程中,在城市绿地分布的架构过程中,要将城市的自然条件作为依据,实现绿地分布规划与架构的合理性。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山川、河流、湖泊等,依据这些城市中已有的自然环境实现对城市中公园、道路、广场等绿色空间的设置,实现城市绿色空间与城市郊区自然环境实现连通与融合,从而形成城市绿地的层次分明与合理布局。
2.2对城市内部与城市郊区的绿地进行总体规划
在营建宜居城市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依靠城市范围之内的绿地,还需要对城市郊区的绿地进行充分利用。园林营建的过程中要将城市内部与城市郊区的绿地从整体上进行整体规划,从整体上实现城市园林建设,充分发挥园林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3实现区域绿地系统框架之间的相互联系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面积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都过多依赖城市周边的自然区域,通过这些区域来实现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已经对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而对郊区环境过多的依赖则会进一步加重城市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第一,要对城市郊区的自然景观进行设法保护,使其能够维持其原有的景观结构,真正实现城市内部景观与郊区自然景观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连接。第二,城市周边的绿地空间被视为是城市绿地的延伸,要实现周边绿地空间最大限度的引入到城市中,实现城市绿地系统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的高度统一。
2.4实现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的系统化
在城市空间中包含多种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在宜居城市营建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各种要素进行考虑,同时还要考虑要素之间关系的处理。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的过程中,要在城市环境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规划,对城市环境的发展进行引导与限制;要将城市自然特征保护与恢复作为宜居城市营建的出发点,实现各个要素的相互融合。
二、现状分析
(一)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设置雷同
从现行专业培养方式及课程设置来看,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办学之初的一套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均复制于母校。建校之初的模仿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显现出弊端,在市场的导向和学院及专业本身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专业的原有培养方式,提出了必须变革的要求。环境设计专业借此契机寻求其他路径,改变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社会对于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其具备环境设计理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在环境设计实践中发挥创作的灵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作灵感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就需要独立学院根据自己的特点与母校在环境设计专业“错开定位,配套发展”方略,建立属于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现存问题
毕业设计是独立学院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实现培养专业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相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就是毕业的一种计划、规划、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毕业设计活动的过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创作过程,还是一个毕业生对本科四年学习的总结及展示的机会。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现存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1.从培养方式和选题特点来看,无法与其他普通高校相区分
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都是沿用母体高校多年的教学经验,没有创新,选题内容偏学术研究型,而不是应用实践型。由于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的雷同现象,导致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偏理论化而非应用,使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环节的应用型特点未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也使学生的专业性质和特点未能与其他普通高校有明显的区分,直接导致就业的困难。
2.题目宽泛,质量不高
由于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均是由指导教师独立给出,大部分为模拟工程题目,未能完全考虑和照顾到学生的实际兴趣和动手能力,其实践性较弱、造成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类型趋向单一。并且题目都较为宽泛,学生不易深入完成。
3.研究内容多缺乏创新性和前沿性
传统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因为需要,由教师给出多个模拟工程题目,而大部分教师从事的项目实践不足以满足多个题目的制订,从而导致部分题目所涉及的技术创新性不足,同质化情况严重,甚至出现很长时间重复使用同一过时技术的题目。
4.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脱节
传统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一般是在大四下学期学生毕业前四至五个月开题,学生接受题目后自行进行毕业设计创作及撰写论文,期间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沟通不足。此期间,学生可能处于求职或考研阶段,所以存在学生对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重视程度不足,投入精力较少。在毕业设计完成之后,用少量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论文拼凑现象严重,抄袭内容较多。
三、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应用型”选题
环境设计专业涵盖面较广,而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其应用型特点应当在毕业生进行选题之初就和其他类型高校区分开来,这样才能在毕业之后的就业中有一席之地。毕业生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阶段时的选题,可以从环境设计专业内容的分类着手,从选题方向、选题范围、题目确立等方面出发,使毕业设计选题具有应用型实践特色和创新性。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更应考虑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以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综上,解决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的应用型转型第一要务便是选题。选题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选题可以看出作者的毕业设计研究的方向和理论掌握水平,选好了论题,就等于完成毕业设计的一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好的选题是直接向大家展示毕业设计方案的研究方向以及内容的精确阐述。毕业设计选题范围的确立是指导毕业生如何使一个毕业设计的题目具有特色和个性。如何体现其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独特性,是先决性条件之一。环境设计专业本身的涵盖面广泛,毕业生在起初进行选题时,就会遇到较大困难。而针对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定位,在毕业设计选题之初,就应当以应用型和技术型为方针进行选题,这也是和其他院校培养类型进行区分的一个关键。从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出发,其专业涉及内容包括建筑的内部环境(建筑内部功能的规划、室内景观、色彩、空间、材料等建筑基本元素的构成设计),外部环境(建筑之外与之直接联系的广场、绿地、水环境、交通组织等项目的组织与规划设计),小建筑设计(辅助主体建筑使用的小环境构筑物,如会所、活动中心、茶室等设计)的相关设计内容。毕业生的选题均以室内、室外或建筑设计为主,而无论哪一种类型,均应以实践、应用、技术为方针,教师进行指导,毕业生进行设计实施。以景观设计选题为例,景观设计的设计应用型内容选题可以分为宏观型和微观型两大类。从宏观角度来讲,景观设计中场所设计的红线范围和尺度大小,决定其所属性质。尺度较小的一般以场地布局为主,而尺度较大的地块一般就以生态理念考虑为先。从微观角度来讲,景观设计可供选择的题材较多。如小品设施、公共设施类,都是属于微观应用性角度来看环境设计的领域。
[1]杨柳,姜海涛.浅谈现代机械设计的特点及创新[J].机电信息,2013(03):155+157.
[2]王科炜,樊百林.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在现代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9):143-144.
[3]贺春华,张湘伟,吕文阁.传统优化算法与竞选算法应用于机械优化设计的比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03):46-50.
[4]宋昊妍.论现代设计方法在矿山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机电技术,2015.
[5]刘毅.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在煤矿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3.
机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马恒强,邱亮.浅析工业设计理念在现代矿山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3(01):149-151.
[2]封丽琴.CAD技术在矿山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123.
[3]毛银氚.浅谈机械设计技术的现状与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2.
[4]周一鸣,索春英.浅谈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
[5]丁继斌,封士彩.机械系统设计及其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6]魏玉新.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研究[J].装备制造,2009
机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毛银氚.浅谈机械设计技术的现状与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2.
[2]周一鸣,索春英.浅谈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
[3]刘志峰,刘光复.绿色产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机械设计,1997,(01).
2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规律,是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合理技术路线。
3.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在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以后,就应该对于河流进行生物调查、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勘查和评估,建立河流地貌数据库和生物资源数据库。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水文、河流地貌和生物调查的有力工具。关键的工作步骤是在以上两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确定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建立某种数学模型。河流环境因子包括河流河势、蜿蜒度、横断面形状及材料、流速、水位、水质、水温、泥沙、营养盐的迁移转化、水文周期变化等。研究的内容包括:调查单个生物因子的基本需求,评估各种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制约条件,对于“关键种”或标志性生物的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和评估。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识别那些对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的设计。
3.3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
将自组织原理应用于生态水利工程时,生态工程设计与传统水工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像设计大坝这样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种确定性的设计,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材料强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终可以具备人们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复工程设计与此不同,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或者说是辅设计。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成功的生态工程经验表明,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
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特征是对于自然河流实施控制。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要求工程师必须放弃控制自然界的动机,树立新的工程理念。因为依靠人力和技术控制自然界是不可能的。人们要善于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这个宝贵财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强调的是,地球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每一条河流的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
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还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3.4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景观则是指生态学中的景观尺度。景观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为什么在景观的大尺度上进行河流修复规划?首先,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其子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和人造工程设施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又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自然河流生态系统。而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境的组成部分,形成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需要对于各种胁迫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整体研究。其次,必须重视水域生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水域生态系统是随着降雨、水文变化及潮流等条件在时间与空间中扩展或收缩的动态系统。再者,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随时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一条河流的生态修复活动不可能是孤立的,还需要与相邻的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进行协调。最后,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也十分重要。河流系统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个河流生态系统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河流生态修复是靠时间做工作的。有研究指出,湿地重建或修复需要大约15~20a的时间。因此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准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3.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的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在河流工程项目执行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设计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
意识到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除了自然系统的演替以外,人类系统的变化及干扰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调整。这种不确定性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同于传统工程的确定性设计方法,而是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是按照“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流程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流程中,监测工作是基础。监测工作包括生物监测和水文观测。评估的内容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常用的方法是参照比较方法,一种是与自身河流系统的历史及项目初期状况比较,一种是与自然条件类似但未进行生态修复的河流比较。
在反馈调整式设计过程中,提倡科学家、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对话、协商,以寻求共同利益。提倡多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论文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论文摘要:阐述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的关系,介绍了生态水利规划的基本原则: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我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与整体修复原则;反馈和调整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1~5.
[2]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2003,(1):1~6.
[3]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利学报,2003,(11):1~7.
[4]MitschW.J.,JorgensenSE..EcologicalEngineeringandEcosystemRestoration[M].PublishedbyJohnWiley&Sons,Inc.,Hoboken,NewJersey,2004:134~137.
[5]董哲仁.荷兰围垦区生态重建的启示[J].中国水利,2003,(11A):45~47.
[6]O’NeillR.V.,D.L.DeAngelis,J.B.Waide,etal.AHierarchicalCon-ceptofEcosystems[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Princeton,NJ.1986:153.
(二)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有利于建立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应该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为了社会效益的实现,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刻不容缓。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责任会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也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运用其行政力量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这就要求我国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会计。要想让政府的相关部门能够准确、全面的评价企业的业绩和企业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同时让政府部门能够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所披露的信息制定国家的经济政策和配置社会资源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积极构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企业要对股东负责,还要求企业对员工、客户、顾客、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群体负责。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可,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希望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中能够包括企业对社会责任履行的情况,从而形成社会各界人人关心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推进和谐社会的加速发展。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西方的许多发达国家中,社会责任会计的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但是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则起步比较晚,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比较落后,存在着以下主要的问题:
(一)披露内容不全面根据一些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有关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还不是十分充分。在我国的所有企业中,能够披露与自身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少之又少,即使有些企业进行披露,披露的也仅仅是企业已经履行的社会责任,对于一些负面信息则避而不谈。在近年的信息披露中,与社区有关的信息披露是最多的,而关于产品和职工方面的信息披露则一直较少。在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表中有关社会责任的披露也只有员工的数目和构成等相关情况,几乎不存在对于其他有关员工的详细披露。这样做会大大降低社会对企业所有涉及领域的了解程度,忽视企业的某些缺点和不足,使得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大打折扣。
(二)信息披露形式不规范且缺乏法律保障在我国企业中,信息披露的形式很少用数据来表现,大多数都是用文字来描述的,也没有统一的格式来进行信息披露,使得企业所披露的信息失去了一定意义上的可比性。除此之外,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还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正是因为如此,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还有太多的漏洞,对于自己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有所逃避。虽然我国某些部门对此问题起到了一定的重视,并且也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我国自2003年实行《企业会计准则》,此后又陆续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并于2006年了与国际准则趋同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修订了《公司法》、《刑法》等相关法规,出台了一些关于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和《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但有关社会责任报告的规范仍然不够充分,企业的信息披露大多是采取自愿的模式,所以相互之间可比性欠缺的问题依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此外,除了企业自身对社会责任不予披露外,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和企业的内部审计也都没有对社会责任会计披露的相关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再加上企业不具有独立报告意识,也不单独编制社会责任会计报表,因此,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监管将无法开展。
(三)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研究欠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研究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研究本身起步就比较晚,也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因此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西方,很早就对社会责任会计进行了研究。法国从1975年开始建议各上市公司每年对外公布其社会资产负债表,到1997年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便正式出台。在法国政府出台的这些法律中,明确规定那些职工超过250人的企业必须每年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并向外界公布。在法国政府采取措施规范社会责任会计的披露内容之后,英国政府也做出了相应的举措,比如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必须包括员工状况、社会捐赠等与社会责任有关的信息。其次,社会责任会计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社会性、模糊性、复杂性以及间接性,这些都会导致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会计之间的差异。另外,由于交叉学科的存在,它们的滞后性也给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三、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构建的建议
(一)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不充分是阻碍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对其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与完善,使其能发挥真正的作用。首先,我们应该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进行详细披露,具体应包括工资报酬、企业文化、福利待遇和职工结构等等。其次,企业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也应该得到披露。这就意味着各利益集团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会从企业内部获得相应的报酬。此外,企业还应该披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因为它是对传统信息披露的有效补充。最后,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方面的信息也必须进行披露。与此同时还要使产品的安全指标和服务性能得到强化,以使社会各界对企业的信息能够得到全面、充分的了解。
(二)建立和健全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法律、法规由于社会责任会计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所以很多方面都没有得到法律、法规的保障,使得一些企业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社会责任会计的作用就很难得到切实的发挥。所以我们逐步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并配套以相关的法律保护,让社会责任会计的开展能够有法可依。这样不仅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更可以带动全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建立和健全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刻不容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