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2: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城镇化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突出龙头引领,科学编制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没有高质量的城镇规划设计,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城镇建设。一要明确发展定位,彰显城镇特色。城镇的发展定位关系到城镇的未来发展方向。六塘镇紧邻桂林市区,桂梧高速、桂阳公路穿境而过,是桂北四大古镇之一,桂北传统的商品集散地,天坑、地热等资源丰富。便捷的交通、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六塘的发展方向,即着力建设宜居宜游宜商的商贸重镇、旅游强镇、文化大镇、生态名镇。二要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城镇功能。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中,把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结构、数量和形态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特别是要统筹安排教育、卫生、文体、娱乐、市场、公厕等,把搞建设、造环境、聚人气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服务体系,改善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逐步形成人才、资金、产业集聚的洼地,更好地吸引人口、资本、项目等要素。三要突出人文特色,提升城镇品味。注重挖掘六塘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特征,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努力把自然、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到城镇及街道空间,加大对明清驿站、湖南会馆、江西会馆、清真寺、观音庙等文物古迹、文化景观和古树名木等历史古迹的保护力度,注重生态环保效应,逐步形成城镇标志性地段和标志性建筑,彰显山水相依、文化深厚的特点,体现个性特色,提高城镇品位。今年我们实施的镇区三条主干道立面改造,在规划设计理念上充分融入了马头墙、飞檐、窗花等六塘历史文化元素,彰显“小青瓦、白粉墙、吊阳台、坡屋顶、木格窗”的桂北民居特色;在镇区观音山建造占地50亩的“市民公园”,依山布景,依园植绿,生态环保和文体休闲功能合为一体。两大项目的实施,获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进展顺利。
二、拓展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建设转变为依靠政策,向市场、向社会要资金,逐步建立起财政、集体、民间资本共同建设小城镇的多元投资体制。去年,我们多方筹措资金700多万元用于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第三期商贸街,修建占地7亩的停车场,完成西水街等6条老街的硬化改造,新建1座中型垃圾焚烧处理场,完善镇区主干道排水、排污设施,大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镇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今年,我们将全面推进以“市民公园”、“四星级农贸市场”、“镇区主干道立面改造”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资金从何而来,我们想到了“五个一点”:一是土地“生”一点,对规划区内的土地实行“一级垄断、二级开放、总量控制”,采取级差地租,有偿使用、分类供应方式,盘活镇区闲置土地,以地生财;二是财政“挤”一点,镇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引导、支持小城镇建设,如收取的土地出让金留存部分全部用于城镇建设;三是上级“拔”一点,争取政策性资金,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完善镇区道路交通、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向外“引”一点,改革小城镇建设方式,由建设小城镇转向经营小城镇,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完善集中供水管网、电力通讯线路、幼儿园、加油站等公共设施建设;五是民间“聚”一点,鼓励民间资金的投入,通过以地折价入股,商户融资合作的模式,建设临街门面房、农贸市场。特别是在小城镇建设土地征用过程中,我们打破常规,创新方法,结合当地居民想发
展商贸的愿望,以“土地换门面”的方式征用居民用地,既保持了居民长久的经济来源,减少了征地阻力;又盘活了土地,节约征地成本,通过以地生财、以财兴镇,实现政府和居民在城镇发展中的“共建双赢”。今年六塘在新建农贸市场征地过程中,69户涉地居民100%签字同意,实现土地征收“零阻力”。
1.2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简析近年我国城镇化发展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3年的53.7%,年均每年增加1%左右。简新华(2010)认为这种较快发展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今后将会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继续推进,并在2020年达到60%左右。按城镇化率同比增加值的大小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978年~1995年),这一时期除1979年(1.1%)和1984年(1.4%)外,城镇化率同比增长均低于一个百分点,属于初始发展阶段;第2阶段(1996年~2005年),前8年内,城镇化率增长值保持在1.5%和1.4%之间,较为稳定,2004年和2005年则有所放缓,分别为1.3%和1.2%,但总体处于较高的增长阶段;第3阶段(2006年~至今),城镇化率增长处于波动较大的状态,2010年同比增加3.1%,创历年最高。我国城镇化的较快发展是由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共同推进的。人口城镇化是显性的动力,土地城镇化则起辅作用。土地城镇化推动着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间接性地体现在城镇化率波动中。陈凤桂(2010)通过对城镇化率的分解,分析得出在2002年以后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大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并在2007年土地城镇化指数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7],这种超前的土地城镇化并不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有悖于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宗旨。但随着我国对城镇化发展质量要求的提升,内涵、高效、绿色的城镇化必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
2关于土地城镇化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归结为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而土地是客体,同时土地与人又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之前,以往的城镇化建设主要以土地城镇化为主,即以城市扩张、农民进城为主要特征,强调的是量,追求是的高城镇化率.属于粗放型城镇化发展。在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村庄被整体规划、农户集体迁居新住所,有些地方出现“千城一面”、“规划混乱”、“好大喜功”、“伪造古董”等四大怪现状[8],即所谓的“统一规划”局面。不同地区、民族通过城镇化最终走向了大一统,却失去了象征区域特点的精神文脉。土地城镇化的推进不应是简单地造城运动,城镇化不仅要有具体形态,还要有文化内涵。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民族风情等打造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特色城镇品牌。尤其是古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要在充分保留乡土文化载体的基础上进行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嵌入旅游、商业化的思想。但商业化的深度要吻合地区文化的真实性,避免过度地商业化而导致乡土文化传承走向相反的方向。总之,土地城镇化要秉承“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原则,有保留的推进村庄整治,用科学的文化观指引新型城镇化建设。
3关于人口城镇化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城镇化。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由农村走向城市。2013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955和8896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9.7%和12.4%,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不断推进。在2030年之前,我国城镇化率将要达到70%,再次增加2亿农村人口的转移,实现更多的农民市民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存在不可逆转的趋势,但被市民化的人口是否真正融入到市民群体中,市民化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存在“伪城市化”等问题都值得商榷。人的城市化本质就是文化重构,长期形成的价值观、财富观、职业观和生产、生活方式,往往使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更大的阻力与障碍[2],尤其是少数民族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受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农民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后可能会面临本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一方面这种冲突会带来生活上的不适与心理上的落差,阻碍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引发民族或城乡冲突。这会使城镇化的质量大打折扣。即使乡土文化能够融入到现代文化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脱离农村土壤的乡土文化仍然面临着被主流文化同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消失等危机。因此,在乡土文化融入到现代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搭建两种文化融合的平台,促进农民市民化角色的转换;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乡土文化特有的载体,使二者既有交叉又各具特色,避免彼重此轻。
2.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花桥建设国际商务城,首先明确选择了四大产业:服务外包、金融机构后台处理中心、制造业企业的区域性总部、物流采购中心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酒店、商业、文化和居住等项目,形成以中央公园为核心、周边布局商务园的城市框架,呈现“城在景中、人在林中”的生态景观,成为商务集中、商贸配套、商住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商务功能区。但是,国际商务城的建设,并未让鳞次栉比的城市高楼成为这里唯一的风景,伴随着土地的精心整治,碧浪滚滚的万顷良田展示出现代农业的风貌:曾经零星分散的小块农田、穿插于田间地头的零散农居、杂乱铺展的自然村庄以及常常被忽略的闲散土地……终于连成一片,在新建的沟渠、桥梁、涵洞以及众多机耕路的勾勒下,变成网格状的标准农田。经过整治后的良田,全部采用现代化生产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而原土地权属关系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参与万顷良田整治工程的村庄,整治或复垦后的土地所有权仍属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则进行统一流转,集中经营。通过这种土地和体制的“整治”,实现了三个“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促进了三个“转型”:农村向社区转型、乡镇向城市转型、农民向居民转型。
3.在城镇建设中推进功能优化与形态优美的耦合发展。花桥坚持“产业升级+城镇转型”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努力打造“一带一轴、四心五区”的现代化城市架构:“一带”——在花桥商务城中部形成一条由东向西的产业与生活配套空间跳跃式发展的城市综合发展带,实现“融沪通苏”的发展目标;“一轴”——依托东城大道便捷的交通条件,形成集服务外包、商贸交易、会展经济、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四心”——打造具有引领性的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商业中心、文体中心四大城市核心功能,显著提升城市综合能级;“五区”——按照功能类别,形成东部的总部商务办公集聚区、西南部的服务外包产业区、西北部的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北部的天福现代农业休闲区、南部的高尚居住配套区等五个片区。
4.在开发融资中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花桥借鉴新加坡等国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实行政府主导推进的开发模式,以大投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环境建设,营造产业进驻和转型发展的空间载体,成立昆山花桥商务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开发主体作用,组建置业、市政、物流等若干专业公司,构建符合市场运营机制的公司化管理运作模式,并积极推进土地融资、项目融资、信托融资等融资方式,形成了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进绿地集团等一批品牌响、信誉高的大集团大公司参与商务城开发,形成了面向市场、开放资本的城市投资建设新模式。同时,针对现代服务业企业大多是轻资产,按照传统金融担保模式从银行融资比较困难的实际,推进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主动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建国内首个服务业基金产业园——花桥基金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集聚度较高、特色鲜明的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园。5.在管理方面形成上下协同推进城镇化的强大合力。企业在市场、资金、招商、管理等方面具备优势,政府在资源、服务和行政管理方面具备优势,为充分发挥各自所长,按照“事权集中、管理统一”原则,整合花桥经济开发区和花桥镇资源,归并政府职能,减少管理层次,形成“一办六局一公司二街道”的扁平格局,统一领导、强化管理。以“昆山层面的事不出花桥就能办理”为目标,整合全市行政服务资源,在花桥设立昆山市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通过昆山市相关部门职能延伸、权限下放、流程再造等举措,实现“一栋楼、一个窗、一站式”服务,形成了高效便捷、科学规范的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模式。
二、花桥镇产城一体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效
2006年以来,花桥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倍增,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转变”:一是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迅速向“三二一”转变。三次产业比重从2005年的2.5:67.0:30.5,调整为2013年的0.5:26.9:72.6,第三产业已经居绝对优势。以业务流程外包为主的金融BPO、以研发销售为主的制造业企业区域总部、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等快速发展。引进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认证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形成完善的金融外包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以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影视服务、广告会展、休闲娱乐、培训认证等为主的新兴产业,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二是农村居民成功地实现了向城镇居民的转变。2009年,花桥被列为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实现翻番,贫富差距逐步缩小,共同富裕逐步实现。特别是通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实施,农民身上发生了三重改变:一是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相当一部分农民经过培训,掌握了现代化耕作技术,驾驶着播种机、插秧机等各种机械回到昔日的田地上,成为现代化合作农场里的产业工人;二是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新型社区建设加快,建成农民动迁房100多万平方米,农民搬到了建好的社区,住进了花园般的公寓小区,而且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率近100%,城镇登记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三是身份发生了改变,农民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后,拥有土地股份,成为新田地经营的股东之一,获得长期回报,即土地流转后的定额补贴。无论遇到何种自然灾害,无论流转后的土地有无受灾以及程度如何,定额补贴都会按时发放。三是城镇面貌快速从传统乡村向新型城镇转变。花桥积极推进“双集中”(集中使用村级集体预留土地,集中投入村级集体动迁资产补偿资金)、“双置换”(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和商业用房收益权)、“双调整”(调整社区管理格局,调整村级资产管理办法),完善街道社区级功能配套,实施“355”工程,即建成3个综合医院、5个文化场所、5个体育设施,实现街道行政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一体化建设。打造高品质居住配套环境,以国际社区为试点,将服务外包区打造成为具有示范性的国际化低碳生态社区,将核心区打造成具有都市活力的城市中心社区,营造绿地板块综合性国际生态社区,形成国际高尚社区、普通商品房、专家楼、人才公寓、动迁安居房等多层次的居住配套环境,完善适应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生活便利、生态优化的功能体系。四是发展后劲从单一竞争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沿沪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成,新东变、电信枢纽等一批电力电信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承载力;希尔顿逸林酒店、中影国际影城等一批高品质功能项目的投运,增强了城市服务能力;服务外包、总部经济和人才引进等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加快人才结构从“蓝领”向“白领”转变;低碳城市建设的全面启动,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二、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一)金融投入不断增加,支持城乡统筹力度逐步加大2013年末,我市本外币贷款余额505.53亿元,比年初增加81.08亿元,同比多增16.47亿元,同比增速为19.1%,比去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大了信贷投放,扶持城乡统筹发展:1.加大了“三农”信贷支持。涉农贷款余额292.48亿元,比年初增加49.46亿元,占贷款增额61%。2.增加了工业贷款投放。净投放工业贷款21.56亿元,同比多增5.44亿元,增长33.75%。3.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持续上升,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合计239.03亿元,比年初新增43.86亿元,增长22.47%,其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合计86.27亿元,比年初新增10.32亿元,增长13.59%。小、微型企业贷款分别新增5.25亿元和5.08亿元。4.加大县域发展支持力度。高新区、赫山区、资阳区贷款余额为268.9亿元,比年初新增37.91亿元,仅增长16.41%,低于贷款总体增速2.69个百分点。增额占贷款新增总额的46.76%;南县、桃江、安化、沅江4个县市贷款余额236.63亿元,比年初新增43.17亿元,占新增总额的53.24%。5.扶持个人消费贷款。个人贷款余额188.31亿元,比年初增加35.36亿元,增长23.12%,高于本外币贷款增速4.02个百分点。从消费贷款品种看,主要集中在购房贷款。个人购房贷款余额45.21亿元,比年初增加12.95亿元,增长40.14%。
(二)金融支持城乡统筹所存在的制约因素1.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制约金融投放新型城镇化力度。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加大涉农领域贷款投放力度,有力支持了“三农”发展。由于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多次出现企业恶意逃废债现象。一是涉农企业贷款风险较大。以农发行为例,截止2013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7.95亿元,比年初新增2.82亿元,不良率达18.17%,比年初增长1.32个百分点。受2013年棉花收购贷款和粮食收购贷款未清零影响,2013年初投放和收回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棉、麻类贷款,今年已基本停止了续贷。二是农村地区的信用意识淡薄,贷款到期归还率低。我市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户联保贷款业务,有力支持了农户经营发展,但部分农户诚信意识不强,不良贷款不断发生,仅农行2013年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就新增不良贷款1000多万元。涉农领域贷款成本高,投放难度大,当前不良率又呈现不断攀升态势,大大挫伤了金融机构投放“三农”的积极性。三是民间融资行为趋于活跃,金融风险不断攀升。根据益阳市中支监测和调查,2013年4季度,益阳市累计发生民间借贷交易额264.08亿元,同比增加175.17亿元,增长197.02%。2.金融不均衡现象明显,新型城镇化城乡协调关系受制约。一是机构网点数减少,金融投放渠道缩小。二是支持能力相对有限,难于满足城镇化的金融需求。三是涉农企业长期需求难满足,金融支持乏力。3.农业自身特性影响,制约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一是农业天生具有弱质性,经营风险较高。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有很强的依赖性,就农业总体来说,仍是靠天吃饭的格局,这意味着农业面临着自然条件、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三重影响,农业生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金融机构信贷支农风险较大。二是农业贷款占用周期较长,与金融机构经营理念相冲突。现阶段农业贷款一般最长时间为一年,最短的几个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在一年内能够回收成本并偿还贷款的可能性不大。三是涉农企业发展程度较低,信贷缺乏有效载体。由于我市涉农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客观来看其信贷资金吸纳能力不强。我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原始积累历程短,农业企业规模偏小,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经验,自身信用难以满足融资需求。调查发现,大部分涉农企业所占土地都是租用农业集体土地,无房产证与地产证,无法用于申请银行贷款。4.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信贷条件,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承贷主体不明确。二是缺乏有效抵押物。如益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全部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而按照目前政策,划拨土地不能单独作为抵押标的物。三是公益性强,不适合商业开发。基础设施项目大都具有社会公益性性质,往往没有经营性资产产生稳定的现金流,还款能力难以保障,制约了金融对民生项目投入。四是投融资平台贷款受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匮乏。据调查了解,我市投融资平台贷款九成以上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但当前投融资平台贷款属于严格调控领域,基础设施贷款呈现“断流”态势。5.小村镇缺乏信贷能力,制约新型城镇化城乡均衡发展。一是小城镇、村资源有限,信贷承载能力差。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难于争取金融支持。农村金融支持步履艰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融资渠道少,不少村为筹资建设资金,不得不向个人集资或向民间高息借款,导致负债累累,据随机调查14个村发现,村集体平均负债93.9万元。6.难以满足农民工金融需求,不利于“人的城镇化”推进。据了解,农民工金融需求主要集中在回乡创业贷款。调查中农民工普遍认为:金融机构的不重视是金融需求无法满足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选择回家创业的农民工只占极少数。
三、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继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努力维护金融运行稳定。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提高全社会金融素质,多渠道、多层次向社会宣传推介银行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加强企业信用培植,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管理办法和信用评价体系,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切实增强企业融资功能。继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密切关注辖内金融运行,加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监测分析,高度关注房地产行业、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止企业资金链条断裂造成信贷资产质量变化,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二)加强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探索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方式。深化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方式,形成城镇化建设的市场化扩张机制。一是加大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二是逐步改进财政支农方式。三是将部分基础设施逐步商品化、市场化运作。对于基础设施,可以考虑鼓励企业、个人建设经营承担。对于绿化、环境卫生、广场等,可通过政府统一招标选择管理单位。对于财力欠缺的小村镇,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政策倾斜,加大镇级财政留存资金比率,增强其支付能力,并可考虑通过特许经营权(BOT)等方式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完善金融体系,增加中小金融机构。国有大型银行由于受国家政策、上级行经营策略影响较多,不能及时根据我市实际状况开发新产品,这就要求大力倡导和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这类经营策略灵活、自主性和创新性较强的金融机构,加快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的完善,拓宽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