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3: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技强国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技强国论文

篇1

一边是在顶尖学术期刊上的发文数量飙升,另一边是具有重大原创价值的研究成果寥寥。这对我国科技界的“论文情结”和近年来一直采用的“论文奖励”方式提出警醒:只关注,而不关注学术研究本身,不可能出现一流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评价一名学者的学术成果,通常评价者会阅读论文本身,评价学者的学术贡献,关注其研究的原创价值;可在我国,则只是看在哪个刊物上。

有研究者对过去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论文进行研究发现,41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77篇与获奖成果有关的论文中,只有9篇登上《自然》和《科学》,仅占论文总数的11.69%。

篇2

一、会议主题

2015年是网络强国战略的起步年。网络强国离不开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支持,只有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前沿技术和科技水平的赶超,才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真正自主可控,才能实现从战略层面、实施层面全局而振的长策。当前,信息网络应用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网络、物联网、智能化、三网融合等一系列信息化应用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给信息安全行业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国际上网络安全技术事件和政治博弈越来越激烈和复杂,“工业4.0”时代对网络安全的冲击来势汹涌。我们需要全民树立建设网络强国的新理念,并切实提升国家第五空间的战略地位和执行力。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科技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基础”。

二、征文内容

1. 关于提升国家第五空间的战略地位和执行力的研究

2. 云计算与云安全

3. 大数据及其应用中的安全

4. 移动网络及其信息安全

5. 物联网安全

6. 智能化应用安全

7. 网络监测与监管技术

8. 面对新形势的等级保护管理与技术研究

9.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体系

10. 可信计算

11. 网络可信体系建设研究

12. 工业控制系统及基础设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

13. 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内容安全

14. 预防和打击计算机犯罪

15. 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制建设的研究

16. 重大安全事件的分析报告与对策建议

17. 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与诉求

18. 其他有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学术成果

凡属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各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成果介绍均可投稿。

三、征文要求

1.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论据充分、联系实际、反映信息安全最新研究成果,未曾发表,篇幅控制在5000字左右。

2. 提倡学术民主。鼓励新观点、新概念、新成果、新发现的发表和争鸣。

3. 提倡端正学风、反对抄袭,将对投稿的文章进行相似性比对检查。

4. 文责自负。单位和人员投稿应先由所在单位进行保密审查,通过后方可投稿。

5. 作者须按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统一发出的论文模版格式排版并如实填写投稿表,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电子版的论文与投稿表。

6、论文模版和投稿表请到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网站下载,网址是:.cn。

联系人:田芳,郝文江

电话:010-88513291,88513292

篇3

近期,“南宁东盟人才活动月”在广西南宁市全面展开,作为“南宁东盟人才活动月”一部分的“广西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和“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讨会”由广西南宁市委、市政府分别在邕举办。9月26日,“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在南宁市启动。该届年会由南宁市委、市政府主办,南宁市科协和南宁市气象局承办。广西科协副主席方芳、南宁市政府副市长眭国华出席了开幕式。广西南宁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气象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水利局、市环保局等单位领导以及市属各学会、协会会员,教师,科研院所科技人员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广西南宁市政府副市长眭国华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说:在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人才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学术交流是重要环节,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的举办,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组织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努力造就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她希望,能以本次年会的召开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聚科技资源,广交科技英才,把促进学科繁荣、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实力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使更多先进的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南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的胜利召开。

广西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开幕式邀请了来自马来西亚的东盟工程科技院院士黄汉腾、温国亮和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研究员苗世光,广西区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苏志等专家学者做特邀报告,与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与成功经验,交流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

本次学术年会分设5个分会场,共有100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经南宁市论文评审领导小组审核,择优推荐到各分会场参加交流的学术论文共38篇,论文分别围绕学科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城市气象与水利”、“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城市气象与人体健康”、“气象科技创新与综合风险管理”、“气象预报与农业生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论文集中关注当前社会环境保护和人类身体健康,以及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前沿高新技术的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宁市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实力和科技创新热情。

广西南宁市科协在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还汇集出版了《气候变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论文集,邀请了香港和澳门两地的工程师协会的理事会成员来邕相互探讨创新科技知识和国际学术交流等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篇4

生物经济与网络经济比较,具有资源依赖性强、技术通用性强、市场垄断程度低等特点,为广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总量丰富,生物产品市场潜力大的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生物经济,是我国解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面临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重大问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必然选择。

我国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有10多年了,但是直到2004年我国GDP占世界的4%,钢铁、水泥、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量却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40%,传统的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新技术,难以培育新的产业,调整经济结构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要实现经济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发展新经济。比较而言,信息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从根本上解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能源压力、保障生物安全等重大问题,生物技术则更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我国资源浪费严重,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但生物经济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缺乏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生物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生物技术则是我国需求最迫切、影响范围最广、技术差距最小的领域,《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把生物技术作为我国未来高科技迎头赶上的重点。我国生物技术、生物经济的发展已经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经济发展、人民健康、社会和谐不但对发展生物经济有迫切的需求,而且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生物资源丰富、优秀人才辈出、企业初具规模、市场潜力巨大等发展生物经济的优势,只要我国采取像抓两弹一星、神舟载人飞船那样的重大措施,我国完全可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生物产业大国。为此,建议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抓好六项措施。

1、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建议像当年抓“两弹一星”那样抓“生物经济”,把“生物经济强国战略”作为当前和今后20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战略重点来抓。“生物经济强国”的具体目标是:实现生物技术强国,生物产业大国的目标,使我国在生物经济时代再创辉煌,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基本设想分“三步走”: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2010年前完成;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2015年前后完成;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从2020年开始持续快速发展,力争到2020年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0-30000亿元,占当时GDP的7%-8%,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把“招揽尖子人才回国行动”作为重点,加速造就一支世界一流的生物技术研发队伍。据专家统计,全球生物技术领域高水平学术论文中有40%%以上是华人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华人已经成为世界生物科学领域最活跃力量之一。我国约有8万留学人员在海外从事生物技术相关研究,其中约2000人已经学有所成,进入国际生物技术最前沿的领域,这些人才已经形成了“生物技术海外兵团”。初步估算,拿出修20公里高速公路的经费,就能吸引高水平的2000名优秀人才回国工作,造就一支世界一流的生物技术队伍,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大大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把招揽尖子人才回国,作为生物技术、生物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科技部、北京市等有关部门共同创办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在招聘尖子人才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3、把“加速生物技术自主创新,推动新科技革命”作为未来科技工作的重点,加速我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生物产业大国。我国生物技术总体上还处在技术积累阶段,要按照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切实改变重论文轻开发产品、重学术水平轻市场前景、重科研院所力量轻企业研发力量、重项目支持轻基地建设、重单项技术突破轻系统技术组装等问题,瞄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技术的重大需求,集中力量,切实解决一批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问题。立足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立足于大幅度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我国生物技术由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由重论文向论文、专利、产品协同发展转变,由技术积累阶段向产业崛起阶段转变。建议在国家科学与技术中长期规划和“十一五”科技计划中把生物技术作为重中之重,在经费、人才、基地、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篇5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50-02

2012年底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做为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智力资源的研究生教育部门,其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与方向将对我们“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科技强国的本质在于其具有无与伦比的后续优质智力资源,而高等教育是提供优质智力资源的核心与关键。如果可以对科技强国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之间进行比价,深挖两者的不同,对不同的优劣进行评估,并将该信息用于指导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必将对我国研究生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本文,笔者对中英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尤其是对英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和中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各自特点进行了多方位的比较,同时对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提出了建议,期望对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所启示。

一、创新型研究生的内涵

从清朝末年的开始,在“洋为中用”的发展思路下,围绕“富国强兵”的战略,中国已经开始了近代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地实现了低端制造业的国际化:在低附加值产品制造领域,中国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从裤子到餐具处处表识“Made in China”,一时间,到处充满着中国制造。但是我们要清醒的知道:“中国制造”不是“中国创造”,我们只是一个低端产品的制造大国,而不是一个生产高端产品的“创造大国”,如何实现由“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是中国整个科研届与产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实现中国创造的主力与后备军――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正是在以上背景下,高等教育提出了通过实现“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来为中国科研队伍提供具有“创造性”的创新型科研人才,进而实现“中国创造”的“中国梦”。创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探索未知领域和获得创造性成果[1,2]。美国《创新杂志》中指出创新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3]。基于这两个概念,我们不难梳理出“创新型研究生”的内涵,即其至少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1.具有广泛的学科背景知识,并且具有融合学科知识的能力。没有基础的创新是无源之泉,因此,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讲,就需要具有广泛的学科背景知识,只有在具有广泛学科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创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只有掌握知识的人具有融合知识的能力方可创新。

2.具有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利用已经拥有的交叉知识,创造性地进行新的发现或者发明。实现创新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作为创新的主体要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而这种思维需要导师的导,需要导师的鼓励方可获得。

二、中英研究生教育培养差异

英国作为世界上的科技强国之一,其成功建立的符合本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对实现、维系其科技强国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本部分,本文将对英国与中国不同层系研究生教育的差异进行多方位的比较与剖析。

1.硕士教育体制的差异。在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硕士教育学制为一年,在这一年里研究生不仅要完成所有的硕士课程,而且还要进入实验室学习实验的基本技能与知识,并完成自己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与中国硕士论文“需要自己的实验数据与创新点”不同,英国的硕士论文多为综述性论文。硕士学位申请者(硕士研究生)主要通过对其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大量的文献调查,然后写出报告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文献调研,获得了广泛的学科知识,为其以后从事相应的科研提供了学科知识背景。而导师可通过学生在实验与综述写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来评估学生的科研洞察能力,从而筛选、推荐出优秀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而对于资质平庸的学生,则顺利毕业进入工作岗位。该培养体系不仅可以筛选出真正适合做研究的优秀学生使其顺利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同时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使不适合做研究的学生快速的进入工作阶段,而不必浪费两年的时间去学习自己将来大部分不会用到的知识与技能。反观我们国内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目前国内研究生的培养大部分是三年制,硕士研究生既需要疲于应付照本宣科式的课堂学习,又要完成“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使得学生只能将自己的视野仅仅集中在与自己论文相关的知识点上,只是通过重复的工作获得科研数据,根本无法实现广泛知识背景的涉猎。造成我国硕士研究生与国外研究生相比,知识背景与科研事业相对狭小,科研思路相对禁锢。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刚刚进入科研队伍的学生来讲,使一个硕士研究生掌握实验技能,获得广泛的学科交叉知识,学会发现科学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就已经足够了。对于硕士研究生讲创新,会不会有拔苗助长的负面影响是值得商榷的。

2.博士教育体制的差异。在英国博士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在这三年里,研究生针对某一方向进行研究,只要掌握研究与发现问题的方法,并在某一领域有所发现,经过导师的认可就可以毕业,并没有SCI文章的硬性规定。在该体系下,研究生在导师的课题范围内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开展研究,因为研究生只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就可以了,没有SCI文章的压力,因此他们有很多原创性的研究,通过不同年级博士生之间的接力研究实现了科研的原创性创新,这也是造就英国高校在科研领域领先的原因之一。反观中国,对博士研究生毕业最明显的标准就是SCI的数量,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博士研究生不敢去做一些真正的前沿研究,而是通过阅读文献来拼凑出为应付毕业需要的SCI论文。其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研究生毕业了,中国SCI论文数量排名靠前了,但是高质量的、原创性的、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报道与成果数量仍处于低水平。同时以追求SCI论文数量为目的的博士教育培养使得这些准科研工作者失去了踏踏实实沉下心去做科研的耐心与习惯,使得科研体系在一种浮躁的氛围下进行,对整个科研届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大大减少应有了的原创性的科研。

3.培养经费的差异。在英国,一个全额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的生活费奖学金为1200英镑/月,这足够一个博士研究生很轻松的生活。充足的奖学金使其可以专心自己的课题研究。而在中国,大部分“211”学校的博士研究生其奖学金在1000元/月,而对于那些非“211”的大部分高校,其奖学金为500元左右/月的不在少数。较低的奖学金使这些博士研究生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不少博士研究生仍为生计代课甚至从事与其科研根本不相关的工作,这大大影响了博士教育的效果与质量,根本无法谈创新与创造。

三、我国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

通过比较我国与英国研究生教育的差别,针对我国研究生现今的培养模式,笔者呼吁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应该从学制设置,毕业导向与经费投入三个方面三管齐下:首先在研究生的培养经费方面加大投入,保证研究生可以“吃得饱,穿得暖”。研究生作为一个半读半工作的群体,不应该仅仅把他们当学生来看待,而应该以“创新型人才”的视角来对待他们,提高研究生的待遇,使其真正实现“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根基。其次,要在学制上和创新要求上加以改变。毕竟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博士与科研领域的不到十分之一,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基本科研素养的培养阶段与筛选阶段,设置1~2年就足够了,没有必要3年学制,并且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有创新。最后,以“创新”作为衡量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尺度。在博士生阶段不要一味地以追求SCI论文数量与IF(影响因子)为唯一目标,而是要求论文只要有创新即可,这样可以保证博士生真正进入科研的前沿去探索科学。

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整体来讲是好的,但是仍需要调整、改革。不改革,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只是一种低廉的科技劳动力工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研究生”;不改革,中国的科研主流将仍会是为发SCI文章而做低水平重复的科研;不改革,“中国只是成为SCI大国,而不会成为强国”的尴尬局面仍不会改变。

参考文献:

[1]吴淑娟,陈畅,张亮.加强研究生教学内涵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初探[J].成功,2013,(4).

篇6

从十年间各国(地区)发表的论文总数看,美国、日本、德国、英格兰、中国占据榜单前五位。其中,美国在过去10年共发表SCI论文297.4万篇,是日本论文总数的3倍多,中国10年发表了65万篇SCI论文,与上期排名一样列第五。

比较各国(地区)论文的总引用次数,前四位仍旧是美、德、英(英格兰)、日,中国被论文总数排名第六的法国挤出前五,且落后于加拿大、意大利和荷兰,居第九。不过,中国的这一成绩较上期排名上升了一位,也算小有进步。

若以论文的影响力(即单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评判各国(地区)科研实力,榜单上的位次则被彻底打乱。瑞士以每篇论文被引15.73次的高引用率,取代了美国的“冠军”地位,美国以15.02次/篇的引用率屈居亚军,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丹麦、荷兰和苏格兰,英格兰、瑞典、芬兰、比利时和加拿大分列第六至第十名。

中国论文的影响力究竟如何?记者查阅到的平均引用次数为5.24次/篇,引用频次仅为瑞士的1/3。虽说中国论文的关注度略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5.08次/篇),比邻国俄罗斯(4.39次/篇)表现稍好,可国内科学界怎么也“笑不起来”。因为,即便是上榜的“最低门槛”也高达10.52次/篇。亚洲近邻日本和韩国的单篇论文引用频次分别为9.64和6.38。

一个国家科学论文的影响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该国的整体科研水平。论文大国无缘论文影响力榜单的现实表明,中国距离科研强国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许多圈内专家表示,“唯论文是才”的科研评价标准若不改变,中国科研的影响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出现质的飞跃。

篇7

那么目前,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条件如何,中国距离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强国还有多远?7月13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

报 告中称,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具备非常优越的条件,然而要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强国,中国还任重道远。中国在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上都排在世界第 一,但中国在人才总量,以及杰出人才占比偏低。在产业上,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排在全球第二,不过,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到了全球的60%,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国家。

报 告指出,中国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优化科研环境,培养和吸引顶尖的人才,在人工智能的新基础领域实现突破,保证人工智能发展的根基稳固。同时,要大力鼓励产 学研合作,让企业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主导力量。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机制的构建中,在人工智能未来的技术发展、风险防范、道理伦理规范制定等领域发 挥中国独特的作用。

这份报告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文献中心、北京赛时科技有限公司、科睿唯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

论文总量世界第一,杰出人才占比偏低

报告中称,在论文产出上,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论文的全球占比从1997年4.26%增长至2017年的27.68%,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高校是人工智能论文产出的绝对主力,在全球论文产出百强机构中,87家为高校。中国顶尖高校的人工智能论文产出在全球范围内都表现十分出众。

不仅如此,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在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但在全球企业论文产出排行中,中国只有国家电网公司的排名进入全球20。

从学科分布看,计算机科学、工程和自动控制系统是人工智能论文分布最多的学科。国际合作对人工智能论文产出的影响十分明显,高水平论文中国通过国际合作而发表的占比高达42.64%。

专利申请上中国专利数量略微领先美国和日本。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数量略微领先于美国和日本,三国占全球总体专利公开数量的74%。

全球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人、以及机器学习等细分方向。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持有数量前30名的机构中,科研院所与大学和企业的表现相当,技术发明数量分别占比52%和48%。

企业中的主要专利权人表现差异巨大,但中国国家电网近五年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在国内布局专利技术量远高于其他专利权人,而且在全球企业排名中位列第四。

中国的专利技术领域集中在数据处理系统和数字信息传输等,其中图像处理分析的相关专利占总发明件数的16%。电力工程也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布局的重要领域。

虽然在论文总量和高被引用论文数量上中国排名领先,但在人才投入上,中国表现并不突出。

根据该报告,截至2017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拥有量达到18232人,占世界总量8.9%,仅次于美国(13.9%)。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载体,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系统成为全球国际人工智能人才投入量最大的机构。

然而,按高H因子衡量的中国杰出人才只有977人,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排名世界第六。企业人才投入量相对较少,高强度人才投入的企业集中在美国,中国仅有华为">华为一家企业进入全球前20。

中国人工智能人才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但个别西部城市如西安和成都也表现十分突出。国际人工智能人才集中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等领域,而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研究领域比较分散。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全球第二,但投融资规模最大

报告称,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从2012年开始迅速增长,截至2018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达到1011家,位列世界第二,但与美国的差距还非常明显(2028家)。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在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多的20个城市中,北京以395家企业位列第一,上海、深圳和杭州也名列其中。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应用技术分布主要集中在语音、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这三个技术,而基础硬件的占比很小。

风险投资上,从2013到2018年第一季,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到全球的60%,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国家。但从投融资笔数来看,美国仍是人工智能领域创投最为活跃的国家。

在国内,北京的融资金额和融资笔数都遥遥领先其他地区,上海和广东的人工智能投资也很活跃。从2014年开始,国内人工智能投融资活动的早期投资的占比逐渐下降,投资活动日趋理性,但A轮融资还是占主导地位。

篇8

经贸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的专家领导等出席了会议,曾进康,作为攀枝花市攀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处宣传部长、中华国际英才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院和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质量管理协会高级会员撰写的全面《推进质量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论文应邀到会宣读论文,获得了发表成果优秀论文奖。他撰写的《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迎接二十一世纪》论文应邀参加了国际质量大会交流经验,其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振兴大型企业集团》荣获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企业发展》论文特邀参加中国二十一世纪科技战略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学术论文。同时,在四川省“世纪之交质量经营战略”学术年会上,他撰写的《推进质量战略迎接新的世纪》、《推进质量整体优化向管理科学迈进》和《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迎接质量世纪的到来》论文分别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二000年十月十八日,他作为攀钢(集团) 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部副经理,又应中国质量管理协会邀请,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参加2000年中国企业质量高层论坛交流,并荣获高层质量论坛优秀论文奖。2001年荣获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他负责公司贯标工作,公司于2002年6月通过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此,2002年12月18日公司特为技术质量部记集体一等功。

上篇:情系质量

1985年7月,他毕业分配到了攀钢设计院冶炼室。同年12月他主动要求调到炼钢厂基层锻炼。先后在提钒车间、铸锭车间、整模车间历经锻炼的他深深地感受到必须要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才能减少损失。于是,他向车间和厂里建议成立了《提高军工钢炼成率》、《提高重轨炼成率》、《提高转炉钢水质量》和《减少非计划钢》等4项质量管理课题,得到了厂和公司质量管理处的批准认可。从此,曾进康开始在炼钢检查站和车间技术组、生产现场收集第一手材料,分析研究有关数据资料,并与技术组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一年多时间里完成了这项质量管理成果,创价值200多万元,受到公司奖励。他实干勤奋的工作作风也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和肯定。

公司第一次炼钢技术状元考试,炼钢厂培训科和技术科将出题的任务交给了身为炼钢技术员的曾进康。他知道,出的技术状元考题既要考出理论水平,又要考出实际操作水平。经过几天的努力,交出了一式三套炼钢技术状元试题及参考答案,得到了厂主管专家的充分肯定。1987年,他参加完炼钢厂举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班后,又参加了全国首次《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统考,取得了98分的好成绩,为单位赢得了荣誉。

1987年11月,曾进康调到公司质量管理处质量管理科工作。第一天,科长周学信就交给他《质量管理》、(著名质量专家朱兰博士著)、《质量管理技术咨询讲义》和《钢铁企业质量管理》三本书,并明确要求必须“吃透”。同时,将烧结、炼铁、炼钢、轨梁、氧气厂、耐火厂、密地机修厂、金江机修厂等单位质量管理的协调、监督、管理重担交给了他。不久,他又担起了工序控制组的任务,负责建立攀钢的工序控制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工作能力, 曾进康于1989年8月考上全国首届大专起点的本科班四川师范大学政教系经济管理专业,1991年毕业。随后又参加了中央党校政法专业本科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为了不辜负母亲的嘱咐,他苦苦探索,不断地追求,在工作中取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支持。原攀钢经济研究所编辑部主任,现攀宏公司党委书记贾渊说: “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还是因为‘勤奋・热爱・执著’”。1992年10月他带着撰写的《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经验成果和研究论文参加了在深圳召开的中国质量管理大会交流经验。并被1992年第12期《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刊载,为攀钢赢得了荣誉。

中篇:心系质量

1993年1月,攀钢集团公司机关改革,企管处质管科又再度成建制划到质管处。 处领导要他负责公司国际标准贯彻的试点工作和综合管理工作。他写的《加强质量管理增强竞争能力》论文受到洪及鄙常务总经理的肯定和赞誉。攀钢(集团)公司第一次参加了中国质量高层论坛交流经验。并编入《质量兴国与名牌战略》学术专著。他执笔完成的《要走质量兴国的企业振兴之路》发表在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外管理》杂志上。

人的一生机遇很多,他抓住了它,这是幸运的。

早在1993年他就负责主研《大型企业集团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科研课题。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他到各厂(矿)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现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在战略上还必须加大力度,以跟踪世界各国大企业和跨国公司质量发展动向,制定策略,振兴大型企业这一问题。查阅了1980年以来攀钢生产、科技、质量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发现不少企业有“注重当前利益,忽视长期效益;注重生产管理,忽视质量控制;注重现场控制,忽视战略管理”等偏颇认识和管理问题。这样下去,不仅造成产品质量难以提高,而且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曾进康把这些问题向领导作了汇报,很快得到了认可。在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中,他勤垦务实地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信任。

功夫不负苦心人,曾进康负责主研的《大型企业集团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科研成果,在课题组全体人员的齐心努力下,经过18个月时间攻下了这个课题,创直接经济价值1960万元。并于1994年12月在成都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1995年获四川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荣获中国“八・五”优秀科学技术成果。

下篇: 生系质量

几度春秋时光飞逝。曾进康撰写的《抓质量促管理创名牌是企业振兴之路》等48篇论文分别刊登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及中国科学院等主办的十几种国家级杂志上,为公司赢得了良好信誉,并受到全国企业界、管理界专家人士的广泛关注; 8项管理成果和研究论文分别获四川省质量管理协会、四川省企业管理协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企业文化学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及优秀论文(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强化质量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和《贯彻国际管理标准迎接质量体系认证》等多篇论文收录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库》、《跨越世纪的通行证━━中国企业成功实施ISO9000认证范例》(曾进康担任该书编委)、《世纪文典》 和《奔向2000年━━中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荟萃》等专著中。其中他撰写的《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迎接二十一世纪》论文应邀参加了世界质量大会交流,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攀钢公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在公司有关处室和攀钢集团公司质管处党政工领导的热心指导和大力相助下,同时编著了《兴旺之路》、《崛起之路》和《振兴之路》三本专著。

曾进康先后多年在单位荣立一等功并获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由于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和进步,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和中华国际英才研究院审定聘为高级会员、特邀研究员和兼职研究员,同时,在质量科研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受到省政府表彰。

谈到自己的进步,他说:“如果没有各级组织的关心、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帮助, 我是不会成功的,更谈不上出什么成果”。

1997年7月8日,曾进康被任命为攀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处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深感自己身上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

质量攻关工作犹如一座高山,上去,将会有另外一片天。

1998年5月21日,历经三年在18名质量管理和科技管理人员与有关专家共同努力, 特别是在处领导的主持和指导下,曾进康负责主研的《攀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国际化战略研究与实践》科研课题通过公司技术鉴定,创直接经济效益6196万元,攀钢(集团)公司马家源副总经理和罗泽中总经理在鉴定会上指出:像这样的研究成果,在攀钢还是第一次见到。 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以参加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肯定了质管处负责的这项科研成果,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为此,他按照专家和领导的鉴定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经过一年的运行实施, 于1999年5月通过了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鉴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荣获四川省冶金科技进步奖。

1998年,曾进康主持宣传部工作,在处党政工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质量管理处宣传工作、法制建设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企业文化建设)分别荣获公司先进单位。曾进康策划的“抓质量、促管理、创名牌、拓市场、争效益”的质量方案,现正在组织实施,以报刊台全面推进,在企业营造一个抓质量的氛围,形成宣传声势,以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产品质量。

为了在这个新起点上更好地开展工作,他又积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撰写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企业不断发展》研究成果和经验论文,荣获公司优秀论文。同时,研究完成的《推进质量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迎接二十一世纪》成果分别荣获攀枝花市、四川省及全国优秀学术论文、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几年来,曾进康撰写了多篇研究论文和经验文章,并陆续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进一步塑造了攀钢(集团)公司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企业的信誉。因他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2000年被攀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处荣记特等功一次。

曾进康于2001年7月制定了《关于2000版贯标认证工作实施安排意见》,并全面负责组织实施。攀钢集团公司总经理、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罗泽中在2001年公司现场办公会上要求,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要加强贯标实施工作,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为此,历时两年,先后按1994版修订完成了A版和B版质量体系文件,并于2001年11月按2000版标准完成了C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和《作业文件》等质量体系文件。全公司认真实施,从严考核,贯标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攀钢集团公司本部第一家通过ISO9001:2000质量认证的企业。

从2002年、2003年直到2004年处,曾进康先后三次跟公司领导进行“关于开展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的专题汇报,2004年元月8日,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现任总经理龙远才审时度势、果断作出决策:公司要全面贯彻实施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一体化体系,推进企业管理整体优化,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历经一年的艰辛努力,特别是在公司总经理龙远才和党委书记谢茂兵的大力支持下,曾进康与总工程师胡世红反复研究、积极推进,总经理亲自检查、指导工作,公司于2004年12月15日顺利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现场审核,成为攀枝花市第一家、国内同行领先通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认证的企业,成为世界级合格供应商。标志着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水平已经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曾进康作为企业发展部副经理(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推进办主任)与技术质量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设备计量能源管理部门及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各有关职能部室和分公司负责人多次进行协商并负责主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修订完成《管理标准》《产品标准》《工作(作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等作业文件。几年来,曾进康潜心学习、研究,自己买了几千元的书,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牺牲了许许多多的周末休息时间。国内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整合认证的企业,几乎都有权威并独立的企管部、推进办、体系部等主管部门,并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我们公司,虽然,党政工领导高度重视,但却存在不少难题。推进办的同志克服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他们忍辱负重,艰辛努力,开拓奋进,终于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今天的成效。然而,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和偏颇认识,由于这些“思想不统一,认识不一致”的观念,导致体系推进工作的许多障碍。为此,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推进办专门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并提出了《关于冶材公司一体化管理认证方案的报告》。2004年8月16日公司总经理龙远才明确批示:按第一方案组织实施,公司营造良好氛围,创造条件,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工作进程,确保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体系有效运行,尽快通过国家审核认证,以提高企业信誉,增强竞争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进一体化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推进办于2004年2月16日专门给公司决策层提出了《关于管理绩效考核标准的建议》,并在2004年4月5日起草了“关于征求《绩效管理控制程序》意见的请示”。2004年4月9日给总经理作了《关于公司一体化体系有效运行涉及关键问题的专题汇报》。同时,公司为了全面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大体系管理,确保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完成,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运作,提高管理水平,迎接国家认证,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曾进康专门起草了《攀钢冶材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一体化质量责任制》管理规定,并广泛征求各单位和公司领导的意见,得到大家认可,达成了共识。同时,为了加强一体化的研究和推进实施工作,公司于2004年5月21日印发了“关于征求一体化论文的通知”,公司总经理龙远才明确批示:这是检验,请组织好!曾进康带头撰写并在《冶金标准化与质量》、《世界标准化与质量》、《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高科技与产业化》等国家权威杂志上,其中《优化管理 强化创新 追求卓越》《优化管理、追求卓越、再铸辉煌》和《知难而上 求真务实 敢于创新》分别被由中央党校主办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管理科学》〈〈高科技与产业化》权威杂志刊登和转载,受到国内企业界、管理界、科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誉。针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首先必须认清时代形势,增强质量紧迫感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其次,加强系统管理,促进一体化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第三,观念更新,激活发展动力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第四,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第五,实现管理创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第六,依靠机制创新,培育创新精神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公司总经理龙远才在攀钢冶材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实施运行大会上强调:冶材公司A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运行记录》的颁布实施,是我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同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标志,是公司加强经营管,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件大事,它表明公司管理科学的新机制已正式步入实施阶段。

同时,对全体干部职工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贯标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转变观念,明确任务,增增强推行一体化管理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曾进康大胆探索、努力创新,连创攀钢集团八个第一,取得了卓越成效:

1)、撰写高水平的质量究论文和经验文章之多系攀钢第一;

2)、开展大型企业质量发展战略和管理创新攻关在全国领先系攀钢第一;

3)、获得省部级、国家级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之多系攀钢第一;

4)、在四川省和全国推行质量管理二十周年大会上宣读论文和经验文章系攀钢第一;

5)、在2000年中国质量高层论坛上宣读学术论文系攀钢第一;

6)、撰写高水平的究论文被中国质协选送参加了了世界质量大会交流经验系攀钢第一;

篇9

中图分类号: G2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3-0072-08

1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下,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加快,配置更加合理,科学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科向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相当多的科研难题必须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得以解决;同时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交通领域的不断进步,也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创造了技术条件[1]。因此,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成为各国政府和跨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特别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为世界科技发展史做出不朽的贡献,但由于一些近现代历史原因,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各学科领域发展迅速。英国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哺育出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并奠定了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坚实的基础,为世界科学技术众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直至今天,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强国之一。由此可见,中英两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可谓各有优势,同时,两国间的交流渊源已久,早在17世纪,中国的茶和茶文化传播到英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国茶文化,对英国的社会的生活方式、精神生活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英国传教士Robert Morrison是迄今所知最早将唐诗英译的汉学家[3];而20世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则被誉为“架起中英文化交流之桥”,他倾毕生精力撰著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中国科技史及西方中国学的研究树立了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丰碑[4]。而近30年来,中国政府和各领域学者充分意识到国际间学术交流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与其他各国学者间的合作,英国学者也不例外,中英在各领域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教育等领域尤为突出。

21世纪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及自然灾害问题。21世纪也是空间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既是一门基础科学,又是一门在现代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的科学。以地球及其远近空间为研究对象,所取得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是全人类共同点财富。现代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研究,不仅在航天、资源堪察、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防御等传统领域中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核爆监测、重大和生命线工程的选址与抗震设计、地球环境监视与预测、数字地球等新领域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今天,地球与空间科学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其发展将对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太空环境的充分利用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成为决定未来世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为样本,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反映两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及合作情况,以期为中国该领域学科规划发展决策提供客观的分析数据支撑,同时也为中英两国该领域未来更有序的合作交流提供保障,真正使中国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说明

为充分了解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情况,以及在该领域两国的国际间合作交流情况,我们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平台,根据Web of Science的学科分类,选取了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并将相近领域进行归类,来分析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状况,从而增进两国对各自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研究状况的了解,通过加强两国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研究领域未来进一步的发展。这些研究领域包括:astronomy astrophysics(天文学及天体物理学)、engineering aerospace(航天工程)、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ical(工程学及工程地质)、engineering petroleum(石油工程)、geochemistry geophysics(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geography & geography physical(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地球科学综合学科)、meteorology atmospheric sciences(气象学和大气科学)、mineralogy & mining mineral processing(矿物学及矿业选矿矿物加工)、oceanography(海洋学)、paleontology(古生物学)、remote sensing(遥测技术)和urban studies(城市发展研究)。

本文的数据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99~2011年共13年的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现相关数据,具体数据包括从SCI-EXPANDED、SSCI、A&HCI(下文简称引文索引)和CPCI-S、CPCI-SSH(下文简称会议索引)中检索中英两国学者历年的发文数量和被引数量,中国分别与英、美、德、法、日这五个国家学者历年合作数量与合作论文被引数量,并就中英两国间在该领域的合作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3 对比分析

通过检索我们得到如下数据,1999~2011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论文(包括13个子领域类)1,016,218篇,其中中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96,656篇,占总量的9.51%,其中与国际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有28,166篇,占中国总发文量的29.14%,合作的国家/地区达到134个,中国发文的累计总被引次数为518,308次。英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144,956篇,占总量的14.26%,其中与国际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有76,869篇,占英国总发文量的53.03%,合作的国家/地区达到187个,英国发文累计总被引次数为1,915,772次。

由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无论是发文量还是被引频次,英国都远高于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英国学者也更加积极,有超过一半的论文是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如果从篇均被引频次上来看,英国达13.16次/篇,而中国不足英国的一半,仅为5.35次/篇;这一差距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子领域均同样存在。因此就总体而言,中国该领域学者不仅要在论文的数量上,更要在论文的质量上得以提高;而英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研究比中国成熟,发表的论文得到更多学者的引用和借鉴,学术影响力更大。

3.1 中英两国发文量统计及被引分析

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中国学者被Web of Science 收录的文章不及英国,英国发文总量为中国的1.5倍(详细统计数据参见表1),说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英国发文量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1999~2011年,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中国的发文量除2007年外,其余年份均低于英国。中国早期发文量较少,远不及英国,但发展速度快,与英国发文量差距日益减小,特别是在2007年,发文量到达顶峰,且反超英国;反观英国的情况,在1999~2011年13年间发文量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9000~13000篇之间(两国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趋势和比较见图1)。

众所周知,中国在古代和近代就对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不少领域都有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并涌现出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明代科学家万户、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近代地质学家李四光等都为我国乃至世界该学科领域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可见中国学者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近代一些历史原因导致中国没有紧跟国际科学发展的步伐,在该学科领域停滞不前,同时中国学者普遍英语水平不高,制约了在该学科领域世界顶级期刊上的。虽然初期较少,但近年来发文数量有明显的提高,与英国差距也越来越小。而英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有显著地成就,其中不少子领域都有望达到世界最高水平[6]。通过对数据进行细化分析发现,近五年来中国在该领域数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这得益于中国学者和政府部门对该领域引起足够的重视,举办了大量的学术会议,方便中国该领域学者与世界其他国家学者间的交流,了解领域先进知识,发表了大量论文;此外,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也是发文量增长的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在航天工程领域的发展举世瞩目,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使得该领域的发文量也自2006年开始有了明显变化,相信随着最近神舟九号飞船的升空,中国在该领域发文量会进一步提高。而反观英国,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在科学技术各领域均有长足的发展,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学科发展较为成熟,近十几年来发文量变化幅度不大。

引文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显示出科学研究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反映出知识流动方向和渗透关系。论文被引次数的高低则反映了文章在该领域的研究影响,继而反映出该国整体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根据项目和协议,我们对1999~2011年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所发表的文章同样在1999~2011年间的历年被引作了统计(详细数据见表2)。

由表2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英国论文的被引总量是中国论文的被引总量的3.70倍,远高于中国,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论文总量不及英国,尤其在2007年以前中国的发文量与英国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在2007年后中英两国发文量差别不大,但由于论文从出版到被引用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同时,文献的被引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造成了中英两国发文被引量的巨大差距。通过表1和表2我们也计算出发文的篇均被引量,该指标可以反映出两国论文的影响度差异。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为5.36次/篇,英国为13.22次/篇。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英国的篇均被引要远高于中国,说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引用影响更大,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当然,随着近几年中国发文量的增加,未来阶段论文被引量势必有所提高,篇均被引也将有望得到提升。

从中英两国之间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的年度被引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图(见图2)可以看出,1999~2011年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发文被引量的差距逐年拉大,英国学者所的被引频次始终领先于中国学者,剪刀差已经形成。正如前所说,文献的被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且论文从出版到被引需要一段时间,而近几年中国在该领域论文的高产将会带来更多的被引机会,影响也将会进一步提升。此外,中国学者利用在本国近几年频繁举办学术会议的机会大量发表学术论文的同时,更应重视发文的质量,得到更多国家学者的认可,从而不断提高该领域中国学者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进行国际间学术的合作与交流,无疑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推动中英两国学者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科发展,从而使研究成果能够更好的造福两国人民乃至整个人类社会。

通过统计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下13个子领域1999~2011年的总发文量,发文总被引量以及计算篇均被引量我们可以更清晰的比较出两国在各分支领域的发展情况(详细统计数据如见表3)。

由表3数据我们可以对比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13个子领域中的发文总量、总被引量及篇均被引量,数据显示中国虽然在一些子领域(例如工程地质&地质学、石油工程、遥测技术矿物学&矿业选矿矿物加工)的发文量要明显高于英国,但所有子领域的被引总量和篇均被引量均不及英国。我们发现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在这些学科领域举办的大量的学术会议引起会议论文数量的增加,从而使得发文总量提高,但这些会议可能由于其论文评审周期短、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收录论文质量不高,因此被引量很低。这给予我们中国学者以启示:通过举办会议论文的方式促进学科交流发展,这一出发点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会议举办方应规范会议论文评审制度,我国领域学者也必须提高论文写作质量,避免造成发文泛滥的情况。英国学者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目前英国在该领域发展成熟,中国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深化合作交流必将对中英两国均具有积极影响。

3.2 中、英与国际间的合作发文量统计及被引分析

随着信息科技越来越发达,整个世界也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从而为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各国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局限于本国,更多的会走出国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学科领域也同样如此。表4为中英两国与国际间合作的发文量以及占对应年份论文数量的比例。

从表中数据我们发现,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中国学者的国际间合作度明显不及英国。中国在13年间共合作发文28,166篇,占全部发文的29.14%,而英国国际间合作发文总量高达78,669篇,占全部发文量的53.03%;比较中英两国历年国际合作发文比例,英国从1999~2011年比例由39.66%逐年增至64.13%,而中国该比例则变化不大;若比较中英两国合作国家/地区数量则发现,与中国存在合作关系的国家/地球达134个,而与英国合作的国家/地球多达187个,由此可见,英国学者更注重且越来越善于和世界各国的领域学者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这一点同样可以从中英两国在13个子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情况中展现(见表5),除在地理&自然地理学、古生物学中国国际间合作发文占学科总发文的比例高于英国外,其他学科国际合作比例中国均不及英国,在这13个子学科领域中英国有7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发文数量超过学科总发文量的一半,由此可见在地球与空间科学绝大部分子领域英国学者比中国学者树立了更强的国际合作意识。

学术交流与国际间开展合作在当今社会已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有力手段,各国都十分重视国际间交流。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国际间合作是否具有更大影响力?表6为中英两国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历年被引量统计,图3为根据表6数据所做的两国合作论文被引量的年度变化图。

由表6中的数据和图3的变化趋势我们看出由于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国际合作发文被引量之间差距悬殊,且该差距逐年增大,中国国际合作发文累积被引304,091次,而英国国际合作被引量是中国的4.28倍,高达1,301,769次,引起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国际合作发文量逐年均远高于中国,而论文被引是一个按年度累计的过程,因此英国学者发文带来了更多的被引机会。我们也计算了中英两国国际合作发文篇均被引频次,以此反映两国国际间合作发文的影响力,中国在该领域国际合作论文篇均被引10.80次/篇,而英国达16.94次/篇,通过该指标我们发现英国国际合作发文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引用,中国与英国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同时我们发现,中英两国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相比全部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均得以提升,且中国提升幅度更大。由此我们得出结论:通过国际合作发文可以获得更高的被引频次,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国际合作性论文具有更高的学术影响力。尤其对中国领域学者来说,通过国际合作交流可以缩小与领域强国之间的学术差距,通过百家争鸣,才是科学进步的重要保障。因此,中英两国都应该紧紧抓住合作的机遇,不断深化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以提升两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同时也可以促进世界科技水平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的造福人类社会。

3.3 中英两国之间合作分析

随着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人类活动已经开始对地球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许多地球科学问题的宏大空间尺度和漫长时间尺度要求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合作研究,最近50多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合作计划日益兴起,从50年代的国际地球物理年计划,到后来的国际岩石圈计划、国际减灾十年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大洋钻探计划和日地能量计划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借助他们现有的科学技术,可以加快实现中国的科技现代化的梦想,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和提升自身在本地区的影响力[7]。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主要的五个发达国家,他们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容小觑,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领域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而英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最一流的高等教育水平,特别是其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地球与空间科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顶尖水平[8]。

为此我们检索了1999~2011年中英、中美、中德、中法、中日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的合作发文量,以及历年发文的被引量(见表7-表11,中国存在合作关系的主要国家的数量及比例见图4)。

可以看出,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按合作发文数量统计,与中国合作的五个国家的排名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其中与美国合作数量最多,高达12514篇,占中国全部合作发文的份额的近一半,几乎与中国与其他四国合作数量的总和相持平,而中国与其他四国合作数量差别不大,保持在2000~4000篇的范围内,这说明中国学者尤其偏爱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进行学术交流,而中英在该领域合作数量虽然不多,仅高于中法合作发文数量,但被引总量名列第三,仅次于中美、中德合作发文被引量。这一点同样可以由表12看出,该表为我们清晰展现出中国与五国合作发文的篇均被引量。

在中国与五国的合作中,中美虽合作发文量最高,篇均被引量却最低,仅12.24次/篇,而中法合作发文量最低,但篇均被引最高,达16.57次/篇,可见美国虽然是科技大国,但在与中国的合作进程中发文质量不高,没有得到更多领域学者的认可,而中法合作论文少而精,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正如前所说,中英合作虽然数量较少,但被引情况有所好转,且篇均被引13.35次/篇,处于中游水平,且自1999年至2011年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发展势头良好,未来两国可以通过互派学者访问、举办学术会议等多样化的交流活动,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共同提升两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相信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合作无论从发文数量还是篇均被引量都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由地球与空间科学中13个子领域分别来比较和考量中英两国的合作情况(见表13)。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子领域中,中英合作发文量占中国国际合作发文的比例更高,这说明在国际合作发文量不及英国的情况下,对中国学者来说,英国该领域学者是他们很好的合作伙伴,而由于英国发文量较大,且与欧美合作更加频繁,因此中英合作发文在英国显得微不足道。在这13个子领域中,中国与英国在天文学及天体物理学、城市发展研究等领域比与其他四国往来更密切,合作更多,而在遥测技术领域, 中英两国合作发文量无论占该领域中国国际合作发文比例还是占该领域中国总发文量比例都是最低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开展合作研究,对两国该领域的发展均具有积极的影响,两国要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科合作的深度和全面性,对中国学者来说,英国成熟的学科技术值得借鉴,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对英国该领域学科来说是良好的“催化剂”。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与英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中国正逐步取得发展,且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中英两国需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提升学术影响力,结论与建议如下:

(1)1999~2011年这13年间,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发文总量与英国有明显差距,虽然中国古代及近代在该领域卓有成就,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及中国学者英语水平限制了其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论文数量偏少,起步较晚,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最近几年中国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举办了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促使发文量有明显的提高,并从2007年起发文量开始与英国齐头并进,这说明中国在该领域具有大量的研究人才和良好的发展潜力,而英国在该领域发展较为成熟,一直保持较高发文量。

(2)中国在该领域的被引次数与英国相比,同样具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发文量本身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也存在科研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作为崭露面孔的科研新生力量,若想在国际上取得更高的学术地位,需要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两手抓,不仅要注重论文的数量,更要注重提高论文的质量,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本国的学术影响力。

(3)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方面,英国比中国更加积极,无论是合作发文数量、合作发文国家/地区数量还是和五个国家合作发文的数量,英国都普遍高于中国,中国该领域学者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应更加注重学习和吸收各国的先进技术,充实自己的科学研究,这对提升中国在领域内的学术地位起着重要作用,而英国在不少子领域具备世界领先水平,必将成为中国学者合作交流的主要对象。

(4)通过国际间合作交流而发表的论文更能得到该领域学者的认可。数据显示,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与其他国家学者合作发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均高于全部发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因此,加强各国学者间的学术交流是提高学术影响力的有力措施。对于我们中国学者而言,加强合作,优势互补,缩小与技术领先国家的差距,才能真正在该领域获得更大突破;同时在进行学术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本国周边国家,更应该开拓视野,吸取各国的先进技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科研融合。对于英国方面而言,则应该抓住中国处于科研上升期的机遇,发挥中国具有最广大科研人才资源的优势,积极与中国开展这一领域的科研合作,进一步提升发文量和国际学术地位。

参考文献:

[1]单玉丽,苏美祥. 全球化视阈下的国家科技合作与我国对策[J].亚太经济,2011,(6):134-139.

[2]乐素娜. 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茶叶,2011,(37):121-122,126.

[3]江岚,罗时进. 早期英国汉学家对唐诗英译的贡献[J].文学研究,2009,(03):33-42.

[4]肖朗,施峥. 李约瑟与近代中英文化教育交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3):5-14.

[5]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EB/OL].[2012-09-05].http:///Index_xygk.asp.

篇10

对亚洲、南美国家来说,中国、巴西、印度和韩国在科技论文能超越欧美和日本,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欧盟(EU)科研与创新部门的负责人提醒欧洲国家,应该在未来10年多和中国合作,否则10年后,欧盟国家将处于被动地位。

我的这篇文章,将讨论目前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在科技论文,科技政策方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必须承认科技文章的爆炸性增加,说明中国的科研正在突飞猛进。英国皇家学会觉得,除了数量之外,科技的水平和质量也相当高。中国对工程技术,尤其纳米(Nano)技术的投资很大,而巴西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则前景乐观,有大力发展的良好趋势。

第二,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近些年能发展成为科技论文的大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起飞起了推动作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强国,有了财力的依靠,故能在科研的创新和发展方面花大本钱用以投资,科研设备得以大大改善。

第三,亚洲在传统上重视教育,中国、印度都是文明古国,巴西也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这三个国家目前拥有庞大的科技队伍,在人数方面是惊人的。这些国家都着重数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不久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提出,如果美国要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竞争而维持领先地位,必须在中学加强数学、科学教育水平。奥巴马也不无遗憾地指出:目前美国只有三分之一初中生精通科学,高中毕业生精通科学的比例更降至五分之一。与美国对照,科学教育的相对成功,是亚洲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

第四,科技文章的另一个现实问题是,目前绝大部分的专业文章都在西方的学术刊物发表,科研成果也都刊登在这些西方刊物上,版权也属于这些西方的出版社。也就是说,目前科学出版方面,美国的《科学》(Science)和英国的《自然》(Nature)最具权威性。尽管有人呼吁,中国科技出版界,应该有勇气和能力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具有《科学》或《自然》档次的刊物;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比较头疼的,无论中国还是其它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得到一个有效和实际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值得这些国家深思的迫切问题。

篇11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制药工业,与全国人民健康紧密相连,并且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繁荣、国家安全,必须由大到强。到本世纪中叶,将制药大国建成制药强国也是我国制药工业全体职工的愿望和奋斗目标。

为此,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组织由制药大国建成制药强国的高层系列论坛,2005年11月在北京组织论坛的《政策篇》,2006年5月在天津组织论坛的《科技篇》,2006年11月组织论坛的《企业篇》。将制药大国建成制药强国,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企业的努力,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

怎样才是制药强国?具备什么条件才是制药强国?这是需要探讨和弄清楚的问题,希望引起业内的热烈讨论。

美国、欧盟的一些国家、日本是制药强国,其经验可供借鉴。当然,强是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到本世纪中叶,世界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将远远高于目前的水平,只能从当前的情况来分析当时制药强国的条件,在发展中再不断调整。

1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医药技术创新体系

1)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重大新药创制成绩显著,每年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数量居世界前三位。

2)企业科研开发投入占销售额的15%以上;制药工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在10%以下。

3)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三位。

4)医药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达80%。

5)形成国内和国际的医药技术市场,每年有重要医药技术出口,做到国际先进技术为我所用。

2 产品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1)产品结构合理。高水平地满足全国城乡人民防病、治病的需求,满足突发公共事件对药品的需求。

2)生命科技、信息科技等世界高新技术运用于医药生产,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有一批世界名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3)有一大批药物制剂在欧美国家注册和销售,有的在注册国生产。药品出口金额中制剂占70%以上。原料药出口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品种为主。

4)药品生产形成制药中间体、原料药、药物制剂、药用辅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相配套的工业体系。药用辅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均处于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5)制药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

3 有大型跨国制药集团居世界百强

1)制药企业形成大中小结合的合理格局,有若干个科工贸一体的跨国制药公司进入世界医药百强。

2)中小企业均为科技型企业,各具特色,产品特而精。

3)生产集中度提高,销售额前十名企业占全国销售额的50%以上。

4)所有制药生产企业都符合cGMP、ISO 14001、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EHS(环保-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各项管理规范均与世界接轨,国际间互相认可。

4 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要求

1)在制药工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节能、节水、节粮、节约原材料方面成绩显著,万元产值资源消耗和重点药品资源单耗均居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2)制药企业和产品全部实施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增长方式,万元产值和重点药品单位污染物排放量降至很低,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并得到有效治理。

3)制药工业彻底改变高消耗、重污染的状况,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先进行业。

5 有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1)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数居世界前三位。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人才质量明显提升,有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篇12

一、引言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继承传统、创造文明为宗旨,肩负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既是人才的摇篮,又是知识的源泉。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更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否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迫切需要[1]。早在1998年,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就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自此树立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中国大学也为这一战略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稳步提高,中国高校在世界上的排名和影响力也逐步提升。尽管如此,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尚有一定的差距。基于2011年1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笔者对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竞争力的排名和原始指标数据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对比分析,从定量化的角度找出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及原因,以期能够为中国大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参考意见和决策依据。

二、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分析

2011年1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了最新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进入本次评价的世界大学共有1 565所,我们将科研竞争力世界排名前5%的学校(即前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科研竞争力主要采用发文数量、论文被引量、专利拥有量、高被引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热门论文数等6个一级指标进行评价。其中,发文数量和专利拥有量代表着科研生产力,而论文被引量、高被引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占有率和热门论文数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科研影响力,也就是说在此评价结果中,科研竞争力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反映了某一国家或者某一高校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

在2011年评价对象中,共有1 565所高校,分布于77个国家和地区。以排名前600名的世界大学作为统计样本,可以发现国家科研竞争力前10名的国家: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中国(在国家或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国大陆地区、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是三个独立的评价对象,若无特别说明文中所提到的中国是指中国大陆地区)、法国、瑞典和荷兰,囊括了前100名中的85%,前200名中的81.5%,前300名中的79.7%,前400名的78%,前500名中的74.8%,前600名的72.2%。如图1所示,世界上优秀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多集中在这几个国家,它们拥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科研实力和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在世界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的实力和水平,笔者选取了科研竞争力前10强的国家(地区)进行比较分析,表1中列出了科研竞争力排名前10强国家的总排名以及各个国家的一级指标得分和分项排名。从表1可以看到,在科研竞争力方面,美国牢牢占据了榜首位置,各个指标的得分都位居首位,显示了绝对领先的科研水平,紧随其后的是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中国、法国、瑞典和荷兰。中国位于第7位。与2009年排名结果相比,中国大学的科研竞争力总排名由第12位上升至第7位,虽然进步比较明显,但与美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从各个具体指标看,中国高校的得分和专利得分较高,论文被引得分、高被引论文得分、高被引占有率得分和热门论文得分偏低。说明中国大学的科研生产力和科研影响力发展不均衡,科研生产力迅速提高,但科研影响力的进步不是特别显著。

在科研竞争力前10强中,美国代表着世界科研竞争力的最高水平,中国处于第7位,与世界最高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与前10强平均水平相比,中国在发文量、被引量等6个方面有强有弱。为了更加直观更加全面地对中国的科研竞争力进行量化和考察,我们利用本次世界大学评价过程中所采集到的原始指标数据,分别从发文量、被引量、专利数、高被引论文数、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热门论文数等6个方面,分别比较中国与世界最高水平(美国)和前10强平均水平的差别,以期能够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分析,找到中国与其他科研强国的差距。具体对比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平均水平的数值是指前10强国家数据归一化后的加平均值。

从图2可以看到,与前10强国家的最大值相比,中国各个指标都存在较大差距。与前10强国家的平均值相比,中国的专利得分高于平均值,发文得分略低于平均值,而论文被引得分、高被引论文得分、高被引占有率得分和热门论文得分与平均值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说明中国大学想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科研生产力还有待提高。同时,科研影响力必须与科研生产力均衡发展。

三、中国大学与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对比分析

如前文所述,在2011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将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划分标准,并结合对世界大学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高水平大学细分为3个档次: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按照这一划分标准,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占参评高校总量的2.3%。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即进入世界排名前100)1所,为北京大学(100/1 565,即本次评价共包含1 565所大学,北京大学排名第100名,下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6所(即进入世界排名前101-300),分别为:清华大学(109/1 565)、浙江大学(110/1 565)、上海交通大学(158/1 565)、复旦大学(214/1 565)、南京大学(242/1 565)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79/1 565)。

自2007年起,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已经连续了三次世界大学排行榜,前两次的排行榜中,中国大陆地区没有1所大学进入前100名,而在2011年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实现零的突破,有1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前100名,即北京大学,尽管目前北京大学暂居于前100名末位,但是对于中国高校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了更加清晰全面地展示出中国7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实力和水平,我们在表2中给出了这7所大学在各个一级指标之下的分项排名,并将他们在2011年的总排名与2009年的总排名进行对比,希望能够从定量化的角度考察中国一流大学在世界上的位置,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各个一级指标排名情况的比较分析找出中国大学的优势和劣势所在。

从表2可以看出,与2011年排名相比,这7所

中国大学也进入了2009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前300名,只是排名顺序略有波动。北京大学仍然排名第1,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波动最大,分别上升2名和下降2名。从具体指标看,发文量排名和被引量排名被这7所大学牢牢占据。与国内其它大学相比,专利数排名、高被引论文排名、高被引论文占有率排名和热门论文排名存在较大波动。它们的最低排名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第33名,第42名,第86名和第37名。说明中国大学主要依靠发文数量提升科研水平,而论文质量则相对不高。

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代表着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科研竞争力的最高水平,虽然从排名位置看,这7所高校进入了世界大学排行榜前300名,按照分类标准可以划归为“世界一流大学”,但事实上,这些中国大学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级高校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虽然同为“世界一流大学”,但是在科研竞争力上依然相差悬殊,尤其是在一些表征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力的指标方面中国大学还远远达不到“世界一流”的标准。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我们选取2011年世界排名前7名的高校,与中国大陆地区的7所高校进行对比,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到,从专利排名看,除了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其它5所大学都领先于世界排名前7名的学校,其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差距最大,达到779名。从其它5个排名看,中国7所大学都落后于世界一流大学,其中排名差距最小,平均差距93名,斯坦福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差距最小,只有37名。高被引占有率排名差距最大,平均差距874名,牛津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差距最大,为1 418名。说明中国大学专利排名存在优势,但是在其它排名方面则存在较大劣势,也进一步暴露出中国大学科研影响力的劣势。增强科研影响力是拉近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四、世界一流大学对中国大学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校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稳步提高。但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发文量、被引量等多个指标全方位、多角度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质量和数量发展不均衡,即科研生产力快速提高,但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力却一直没有显著的进步。中国大学科研产出质与量的矛盾不仅是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差距所在,而且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大学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等院校曾经长期陷入“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误区,导致高校数量和规模及其科研产出数量快速增长,但是高校科研产出的质量和影响力却没有相应的提升。

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中国高校发展的现状看,这种质量与数量的不均衡是长期以来科研奖励制度、办学理念、教育模式、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尽管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质与量的不均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就中国高校的发展现状而言,这种不均衡性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高校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近年来,部分中国大学已经开始注重加强科研产出的质量,但是从整体看中国大学仍然呈现出质量发展远远落后于数量增长的现状。通过前文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对比分析,我们找到了中国高校的差距所在。依据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并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中国高校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提高自身的质量和影响力,尽可能地缩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一)建立科学的科研奖励制度

高校建立科研奖励制度,可以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科研生产力。中国高校建立的科研奖励制度主要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职称挂钩,试图通过职称对教师的吸引力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可取之处。然而,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公开发表的论文,职称的评定通常只对论文数量上有一个限定,并没有对论文质量提出过多要求,因此,教师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发表大量论文以满足职称评定要求,却容易忽视论文的质量。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科研奖励的阶段性[2]。从管理心理学的需要理论中知道,人在以实际行动实现期望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积极性。教师往往会在存在职称晋升的动机时,才会激发的动力,提高自身的科研积极性。晋升后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会在短时期内迅速降低,直到下一次晋升的到来。科研周期短、科研间隔长成为论文质量无法提高的双重原因。

因此,除了从物质层面激励教师科研积极性外,高校可以从精神层面满足教师的需要,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3]。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个人的需要主要包括5个层次,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这个人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高校教师的职称、年龄、个性等因素决定了他们处于不同的需求层次上。职称较高、年龄较大的科研人员往往会更加注重被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职称中等、中年的科研人员会注重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和被人尊重的需要。职称较低、年轻的科研人员会更加注重生存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因此,为了建立科学的科研奖励制度,科研管理者必须分析科研人员心理需求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对处于各个需求层次的科研人员实施合适的奖励方法。只有这样,科研人员才能长期、积极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个科学研究,写好每篇论文,从而提高高校的科研质量。

(二)构建创新型高等教育模式

中国高校的教育模式相对单一。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教育再到博士研究生教育,随着教育的深入,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越来越专越来越窄。这种教育模式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需要迅速发展的时候还比较适合。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崛起,培养“专才”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专才”的教育模式重知识积累轻创新研究。这种教育模式往往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科研论文往往是前辈们科研成果的积累、延伸,缺少独立的创造性,从而影响学生科研成果的质量。

耶鲁大学校长Richard C. Levin说,学校应该致力于学生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传达任何具体内容,而是发展特定的思维特质、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好奇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并提出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以持续不断的思考和缜密的思维支配世界,在需要情况下使用多个学科而不仅仅是某个学科的知识,达成新的具有创造性的答案”。 通识教育并不是强调取消专业限制,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中国高校需要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文科和理科适当融会贯通,采用校内跨学科联合教育模式,国内跨校联合教育模式和国际跨校联合教育模式等能够丰富学生知识背景,提高学生创造性的教育模式。高校学科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学科、知识的交叉教育往往会让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更加深入、精辟,为学生的创新灵感提供坚实的后盾。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学生通过对相近专业的了解,从而对本专业的整体情况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本专业准确的整体把握更加容易擦出智慧的火花。因此,必须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模式,并且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适合中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只有这样,学生的独立创造性才能被完全激发,科研生产力才能真正从量变到质变,中国高校在世界大学的竞争力才能稳步提高。

(三)树立鲜明的学校办学理念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与世界接轨,培养复合型人才,中国高校学习西方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高校合并。如1998年9月,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2000年8月,武汉大学、湖北医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等等[4]。高校的调整对高校的发展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中国的高校没有完全把西方的办学理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没有在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符合中国高校自身健康发展、个性化的办学理念。

有着个性鲜明办学理念的大学可能不是世界一流大学,但是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正是在这些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成就了一所所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正是在美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的环境下提出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提出了“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的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他们开创了基础研究、学院制、导师制等,培养了大批世界级大师人才[5]。办学理念对于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充分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宗旨。中国高校应该向世界一流大学那样,找出影响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将这些因素综合,在认真理解、消化国外先进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树立适合中国国情和本校特点的科学的办学理念。同时,学校应该让全校师生深刻理解、消化办学理念,使每位在校人员能够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共同为学校建设做出贡献。

(四)完善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知识老化现象愈发严重。产学研合作为高校和师生提供了一个平台。高校可以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准确把握人才需求方向,根据需求信息为广大师生提供对口的科研环境。高校师生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将所掌握的知识与科研项目结合,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无形中也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质量。

中国产学研合作机制还处于技术转让、委托开发的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6]。高校和企业合作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一方面,高校没有雄厚的资金用科研成果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企业不愿承担全部风险,出资将科研成果转换成价值。两者的博弈使得高校和企业很难深入合作。企业的望而却步消减了高校科研的动力,保量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高校教师的目标。另外,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也成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障碍。

为了完善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一方面,要完善产学研合作的风险投资体系。高校和企业可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将风险尽可能分摊给多个投资者,降低风险带来的伤害。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保护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发展,如资金担保、税收优惠等等。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制定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并监督产学研合作,使其形成良性循环。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完善势必会激发出高校师生的科研积极性。科研内容不再盲目,而是有的放矢,科研成果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知识创新,科研生产力不再仅仅是量上的突破,而是质的飞跃。

五、结语

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在2010年11月召开的第六届科学计量学与大学评价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中国已经迈入了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道路。从《规划纲要》的内容看,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必须依赖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特别是在国家之间科研竞争力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之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优秀杰出人才已经成为推动国家进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通过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恰恰体现在科研产出质量的落后。质量与数量的不均衡问题已经成为摆在中国高校面前的一道屏障,如何提高质量、提升影响力是中国高校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参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校的现实情况,中国高校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才能尽快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早日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网[EB/OL].moe.省略/edoas/website18//47/info13347.htm.

[2] 李滨江.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2004(7):111-112.

[3] 陈伟达,侯卫国.激励理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5):157-15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