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3: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施工技术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施工技术管理论文

篇1

在公路施工中,施工技术部分来制定该工程中相应的方针政策,主要涉及技术、安全、生产、设备、环保等方面。关于企业本身的生产、安全、设备、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条例,以及在施工过程中进度情况和施工协调性问题都需要技术部分的即使解决。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核心部门,技术部分不但需要负责施工技术上的学习及交流,还要负责完善公司技术管理的工作。正因如此,施工单位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该体系应该以技术部门为核心,其他部门协调其工作。该管理体系要根据各个部门的特点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分期分部门对其进行考核,以督促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建立专门的技术管理体系对于公路施工单位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高效地组织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合理的技术管理体系为支撑基础,还需要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约束作为保证。一个好的技术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也可以作为施工完成质量的评定标准。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必须明确,这样才能有效地监督工程进行的质量,才能更好的实施管理措施。

1.2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施工准备工作的正常进行是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充分了解工程的特点、工期情况、甲方要求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然后才能编制该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进行技术审核工作。施工的准备阶段也需要单位各部门的配合,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各级技术负责制度。主要是以总工为主,对各个人的任务由上到下进行合理分配,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任务,并要及时协调其他部门的工作。

(2)建立图纸方面的制度。将各个人的工作任务分配好之后,进入图纸审核阶段。该阶段针对施工图纸的合法完整性及技术设备、材料采购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工程顺利竣工的情况下降低工程成本。此外,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有交叉性的,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所以在审核阶段要对有施工阶段冲突的地方重点提出并找出解决方法。最后要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规范上进行明确的规定,方便之后的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3)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和工程验收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材料及特殊技术不明确的地方,设计方应该对施工方有一个交代即为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图纸中的所设计的技术问题进行咨询,明确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数量等问题。工程验收是整个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应该制定合理的制度保证工程质量。

1.3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现场技术管理就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需要施工技术人员从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协调,严格依据施工准备阶段所编制的方案进行施工。对于工程监理部门,要及时检查施工的进度及质量情况并记录,确保按合同工期交工。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虽说要按照相应的准则进行,但也不能太刻板。施工单位管理层要经常去现场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工作上的调节,同时提出技术管理工作上的创新,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及降低施工成本来工作。

篇2

引言

路基边坡的防护型式根据气候、水文、地形、环境保护和美化绿化等方面考虑,为了使运营环境舒适、美观,尽量近于自然环境,现在越来越多的施工项目边坡防护采用喷植混凝土植草型式。采用喷植混凝土又叫客土喷播植草,是一种全新的生物边坡防护措施,它的特点是在岩石上能为植物创造生长条件,恢复了因工程施工而破坏的生态系统,制造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培育出稳固边坡和与周边环境和谐的植物,有效恢复生态,并形成可粗放管理的优美植物群落。突破了以往植物防护必须以土质边坡为前提的概念,充分体现了现代环保意识,于环境、自然、工程等各方面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防护手段。

1采用喷植混凝土防护岩石边坡的机理

常用的边坡防护大致可分为工程和植物两种方法。工程防护方法包括圬工护坡、骨架、挡墙栅栏、锚索、喷混凝土等传统工程防护方式;植物防护方法是在边坡较为稳固的基础上采用植树种草的办法作为防止雨水冲刷,控制表土流失的措施。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并尽可能多的使用植物防护已是大势所趋。

岩石边坡一般是稳定的,经过工程加固的边坡其稳定性更有保障,但的岩石不仅影响景观,破坏了环境,而且长时间的会导致风化严重甚至边坡失稳。喷植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是针对以往岩石坡而无法绿化的状况而研制开发的,原理是用高次团粒剂使客土形成密实结构,植物纤维在其中起到类似植物根茎的网络作用,造就具有耐降雨冲刷、牢固且透气、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喷植混凝土主要用于岩石坡面和硬质喷植土地等绿化困难的地带,使其得以恢复自然生态保护环境和景观美化为目的的绿化成为可能。岩石坡而施以锚杆挂网的工程措施后,辅以喷植混凝土将起到较为理想防护目的,是岩石边坡较为完美的防护方法。

2岩石路堑边坡防护设计

岩石路堑主要为极严重风化的粉砂岩,堑坡最深达21m,路堑下部为浆砌片石挡土墙,上部为锚杆挂网和喷植混凝土。

锚杆采用螺纹钢筋,直径为16mm,外端设长5cm的直弯头,锚杆间距为1×lm,正方形排列,锚杆锚固深度一般为lm。两侧铁丝网边缘加设封闭锚杆,封闭锚杆的间距和深度为0.5m。锚杆采用砂浆锚固,铁丝网采用镀锌铁丝,其直径不小于2.6cm,网眼为8×13cm。铁丝网与锚杆在端头部紧紧连接,铁丝网一般距坡面2.5cm呈张紧绷平状态。将喷植混凝土的原料(植生混合料)用喷浆机喷布在边坡网面上形成喷植混凝土。养护工作应于喷植完成后即日开始,为期六个月。养护期间应随时注意植物生长和天气情况,做必要的加水湿润和养份追加。原则上每两个月施肥一次,使用复合肥料,六个月后植被的覆盖率应达到90%以上。

3喷植混凝土基材原料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

喷植混凝土基材的主要成份有活性黏性种植土,有机肥料、木质纤维、锯木屑、粗颗粒河砂、水泥和高分子外加剂等。

3.1种植土和有机肥

它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和养料,是植物生长的基础物质,天然、无菌、绿色、通气、排水、保水,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蚀酸及营养成份,可作为长效缓释肥材质。

3.2木质纤维

它是绿化基材与坡面铁丝网前期连接物质,待草本植物的根系扎入岩石缝隙后,其连接作用失效。可选用造纸厂的纸浆为木纤维的代用材料时,注意可能有以下弊病:纸浆中可能含有对草种萌芽有害的物质,如PH值过大;纤维过于纤细,易造成喷播层交织性不好,并会产生板结现象;吸水包水性能变差,且在发干后产生“结壳”现象;另外纸浆因含水率大,给供应、包装、运输和施工带来诸多麻烦。

3.3锯木屑

它在基材中可保水,减轻基材的单位重量,增大基材的内摩擦角,从而减小坡面基材的下滑力。与木质纤维共同作用,使绿化基材稳定在岩石坡面上,它和木质纤维腐蚀后又是良好的肥料。

3.4粗颗粒河砂

它在绿化基材中是一种疏松剂,能有效阻止绿化基材板结,使喷植混凝土牢固、透气、有利于植物生长。

3.5高分子外加剂

为使绿化基材在岩石坡面上保持水土,降低水份的蒸发量,在拌制和喷射基材时还要加入适量的高分子外加剂。它是一种高分子有机聚合物,粉末状,它不仅吸水率大,而且在溶水后会变成极光滑且粘稠的物质。它与其他基材材料混合后形成非常均匀的糊状稠化物,有利于喷播施工。喷播后会在岩石坡面形成性能良好的保水、牢固透气、松软的“混凝土”,高分子外加剂掺量的多少取决于岩石边坡的坡度,坡度越大,用量相应增大。

4护坡基材与岩石坡结合机理

4.1坡面铁丝网

稳定的岩石地坡铁丝网靠锚杆固定在坡面上,不稳定的岩石边坡靠锚杆〈或锚索〉稳定坡面后再与坡面铁丝连为一个整体,坡面铁丝网是喷植混凝土绿化基材与岩石边坡前期相结合的不可缺少的材料。采用18号铁丝编制呈网眼为8—13cm的菱形。网眼过大会增加铁丝网单位面积的负荷,使铁丝网变形,对距铁丝网较远的基材起不到固定作用,在基材重力作用下还会产生局部溜塌;网眼过小,其基材在喷射时不易穿透铁丝网,基材与岩石边坡不能有效地密贴在一起,形成一个空面,不利于植被生长和边坡地稳定。

4.2基材地稳定机理

基材中地黏土和木质纤维是基材在边坡上稳定的主要材料。当基材喷射到坡面上,其木质纤维一头绞在坡面铁丝网上,另一头粘在基材中;黏土则粘在岩石和铁丝网上。当木质纤维在基材中腐烂时,完成了自身在基材中的连接筋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根系发达的草本植物的根系网,它将坡面上绿色的草、后层基材和岩石表层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5混合草种

在喷植混凝土护坡地基材中主要选用适应温度变化地混合草种,具备较强地生命力,能在不同季节繁殖且根系发达、叶茎低矮。主要有狗牙根、白喜草、高羊毛等。(1)草种的用量:掺入每平方米草种2—3kg;(2)草种的预处理:草种直接混入基材,发芽极其困难。为提高其发芽率,采用化学药物催芽方法预处理。具体方法为:配置0.5%的氢氧化钠溶液,将草种放到已配置好的溶液中浸泡24h。浸泡过程中常用木棍拌和,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再用清水浸泡6—8h,捞出略晒干即可拌入绿化基材。(3)草种发芽生长的前期养护:当拌有混合草种的基材喷射到岩石坡面上,就要注意草种发芽生长的前期养护工作,养护的主要工具是高压喷雾器,它使养护水雾化后均匀地湿润在坡面基材上。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喷头与坡面地距离和移动速度,保证无高压射流水冲击坡面形成径流,冲走绿化基材及草种。前期养护每天早晚各喷一次,以后逐渐减少,养护时间为六个月。如果喷射植被护坡是在夏秋之交施工,天气热、太阳大、雨水少,为了保证草种的成活,采用覆盖无纺布,主要起到防雨水冲刷,旱季及冬季保温保湿、隔热防晒,透气通风之功能。当拌有混合草种的基材喷射到坡面上,立即覆盖无纺布,无纺布与坡面的距离控制在0.1—0.5m,接头处重叠15cm,并按程序加强养护。

6工艺流程

篇3

施工界面管理是机电施工技术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是指机电设备在建筑工程当中的表面工程,以机电设备安装和机电工程施工等内容为主。随着机电设备功能性越来越强,所以其安装难度与界面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机电子系统和机电设备及智能系统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其工程界面也非常之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机电子系统建设负责人来进行会议研讨,建立起报告制度和施工界面管理协调措施,并用书面形式将其记录备案。

1.2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直接影响着机电工程的施工完成时间,并且会对机电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做好施工进度管理对于机电施工质量及施工技术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在进行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其管理内容较为广泛,例如施工人员的组织、设备的选择、土建工程以及弱电工程等。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上述内容的有效管理,使其能够顺利完成为施工进度的加快提供支持,必须要分别建立起施工进度表,对其施工行为及进度控制进行检查与管理。在进行施工进度表表的设置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施工顺序来进行进度定制,这样才能保证进度表的科学、有效。就拿弱电工程来说,其进度表的内容及顺序应该以如下顺序进行:弱电工程进度表:设计安装图→管线施工→材料、设备验收→安装设备→设备调试。

2机电施工技术管理

2.1弱电系统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当中的机电功率会根据不同的用电需求而有所调整,在这种情况下≤220V/50Hz的电力都被称之为“弱电系统”。弱电系统是建筑工程机电系统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负责建筑工程当中载有数据、图像、语音信息的用电传递,例如电话、计算机、影碟机等。除此之外,其还负责国家规定的低电压电能设备的供电,此类设备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楼道应急照明灯、门禁系统等。在进行弱电系统安装过程中,机电施工企业必须要先对建筑工程有一个全面、系统、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为合适的弱电系统来进行安装。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过程中,弱电系统设备具有昂贵、施工工期短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安装过程中,为了按时保质的完成弱电设备的安装,必须要实现做好管槽的安装,除此之外的设备则都应在施工后期进行安装。另外,对于施工方法、线缆选择、设备间距设置等内容都必须要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不同弱电设备的电线要进行分类标识,施工完成后还必须要做好各方面的测试,保证其安装施工质量。

2.2电气系统施工技术管理

电气系统也是机电设备安装当中的重要部分,电气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内容十分广泛,例如施工图纸、场地、人力资源、机械设备的选择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由于电气系统的安装十分复杂,所以在进行安装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对各个环节的管理,保证每个细节的施工及安装行为都是科学、可靠的。除了要保证好电缆质量的基础上,对于电缆的预埋工作也必须要细致进行,通过电缆型号的统一划分与整理,实现对电缆清晰、正确的管理,避免电缆分类混乱,任意叠加情况的出现,影响其功能性。在施工过程中,如若发现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处,那么必须要作好记录并与设计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做好对电气设备的合理变更。在对桥架、母线进行安装时、必须要先做好支架的安装,支架必须要使用专门的支架,线槽的支架可以使用角铁支架,而线管支架直接安装在墙上或楼上即可。在安装支架时,一定要保证支架的牢固性,各固定点之间的距离要匀称,保证其受力的均匀性,线管拐弯处的曲径要大于管外径的6倍。电缆管曲径则要大于管外曲径的10倍,并将管外缘做出喇叭形状。

篇4

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建筑施工的各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监管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实施的核心内容,其管理效果会直接影响施工建设相关技术工作的开展。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一定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技术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实施,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要求。需要注意要保证施工基础的坚实,管理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符合规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进程和质量。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既要全面又要重点控制,还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具体落实,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以更好的服务于工程施工工作。

1.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施工建设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详细来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其一,能够帮助施工人员采取更适当的施工方法,保障工程质量;其二,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其三,能够整合建筑施工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产生更好的效益。利用适当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与此同时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管理手段,又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等方面,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有利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的提升建筑施工的生产效率和效益。

2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怎样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一直是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综合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手段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2.1落实技术管理制度,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切实做好工程施工技术的标准、规范、规程等相关文件的制定工作。完善责任归属制度,将技术责任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确定相关的岗位技术负责人,防止和杜绝施工中出现责任不清或无人负责现象。此外,通过对其实施能够激发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更加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图纸会审的工作实施要组成相应的团队进行,推举相关的负责人进行管理和监督,会审通不过的施工图纸不能够批准使用。可以分级别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分开审核各个层面,让审核制度更加公平完善,避免盲目施工。对于重点工程、重点部位、特殊工程、"四新"技术应用工程更需要做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相关建设资料和管理技术档案要由专人进行整理,并在工程结束后交由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存档。做好建筑施工建设中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够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并达到更好的建筑效果。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等。建立较为完善的建筑技术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归属,有利于各级的技术人员开展建设工作,让管理更为严格。工程建设单位要加大对于各个岗位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让技术人员参与到相关管理准则规范的学习中。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其作业方式,按照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进行技术操作,遇到突发的事件和问题能够迅速的反应,并能够用更好的方法进行处理,降低工程建设中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且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此外,还要不断的进行先进技术的推广工作,鼓励技术人员革新、创新,发扬技术民主,解决技术瓶颈,让企业发展的更好,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2.2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的开展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影响很大,作为企业技术管理的根本,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正确贯彻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健全相关的技术管理制度,让施工建设按规定有序进行;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技术水平,让企业在行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不断的提高经济效益。

2.3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图纸审查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技术复核制度、施工日记制度等管理制度。在完善图纸审查制度的时候,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全面综合的进行分析和安排,相关的技术核查人员要认真的核算设计图纸,如发现有矛盾或难以实施之处,要详细记录,并对其整改或纠正。在完善技术交底制度方面,应详细规定施工对象的设计情况、建筑特点、技术要求,以便规范建筑施工行为。在完善技术复核制度方面时,需要先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制定定位轴线、标高、尺寸等相关技术参数的准确性。在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时,则需要详细的考察施工场地进行,并结合考察撰写可实施的施工方案细则。在完善施工日记制度方面,要本着规范、严谨、客观的原则进行,使得到数据更具有施工指导意义。

2.4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专用软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信息全球化的当前社会,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技术的革新、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运用极大的促进了相关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极大的提高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促进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的实施。常用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有工程管理软件、施工现场设专人使用和维护软件等,为了更好的应用这些专业的软件系统,施工单位需要不断的加大对于相关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术管理水平,使其能够熟练的运用电子计算机操作这些专业软件系统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篇5

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政府、承包商和施工企业的声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完善的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工程质量管理的细化和全面规定,能够有效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但是由于我国很多公路施工企业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公路施工体系建设的不完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不协调等问题,经常出现工程塌陷和返工等现象。

2.资源配置不合理

公路建设施工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设备和资源等,但是在具体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合理的均衡配置,以致出现偷工减料、赶超工期等诸多问题。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承包商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施工前缺少详细的施工计划安排,导致施工过程中,缺少正确的施工指导而出现工程亏损。

3.监理程序不正确

目前,我国公路监督管理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各项工程的开工和验收都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批复后方可实施。但是,这仅是法理上的程序规定,在实际操作时,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往往赶超工期。对一些在建项目和相关批复部门协商完成相关手续,虽然各项手续和文件样样合格,但是由于没有按照程序履行职责,导致建设项目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正确的手续交接办理为以后的工程质量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监管的松散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使得公路施工的安全性和制度性仅仅停留在文件的规定上。

4.养护不到位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不是一项静态的工程过程,最后任务的完成并不是工程的简单完工,而应该体现在公路使用寿命的结束。所以,当公路工程建设完工后,应该由专业的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定期的养护与维护。但就我国目前情况看,我国建成公路工程的最大问题就是归属权模糊,导致后期维护保养工作的相互推诿,以致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二、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1.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

一个工程质量的好坏主要是由人员因素、材料因素和机械因素所决定,只有将这三方面进行良好严密配合才能最终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就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人,引进新的生产施工工艺,大力开发新技术,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作为管理者,应该遵守自身的职业道德,加强对主要原材料进货渠道的监管,保证工程使用材料质量的合格。

2.成立监管小组

严格明确监督小组各成员的任务,使其形成不同层次的监管,最终使监管责任化。合理的监管能够有效避免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在管理机制上,我国需要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公路施工管理的具体监管策略进行更新。

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我国公路施工监管本身存在着漏洞,因而才会存在批复手续不按照流程顺序走的情况。作为国家或者相关企业部门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对管理人员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使每位管理人员都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以主人翁的意识自觉的维护管理人员的职业形象和利益。

4.严格监管程序

相关部门应该按照程序,承包商企业先申请,由相关政府部门派专员进行检查,最后进行手续批复,施工单位和相关的政府部门应严格遵守批复程序。对于公路施工管理一方面要保证工程的质量,一方面要保证其所采用的各种措施的科学性,这样才能充分协调各方利益。在施工中,繁琐的程序将会影响到工期建设,因此,作为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批复手续程序,这样能够使其在监管下完成施工建设。

篇6

导流隧洞进口1#堰外引渠ф115mm预裂孔57个,爆破孔245个,设计孔深17.6m;2#堰外引渠ф115mm预裂孔35个,爆破孔288个,设计孔深17.6m。设计总钻孔深度为11000米,其中回填土中钻孔深度约为5375米,水下岩石钻孔深度约为5625米。从2004年1月21日至2004年2月14日进行导流隧洞进口围堰堰外引渠预裂孔钻孔及爆破施工;2004年2月15日至2004年3月23日进行导流隧洞进口围堰堰外引渠主爆区钻孔及爆破施工,施工强度达到268m/天。

2爆破方案选择

因进口堰外引渠爆破开挖纵深较长,达到26~35m,一次起爆药量较大,为保证围堰、预留岩埂及进水塔建筑物的安全,考虑了两种方案:

方案概述

优点

缺点

每条洞堰外引渠爆破区分两区爆破

1、有效减少一次起爆药量;

2、爆破网络连接相对简单;

3、可提供后区爆破有效及准确的临空面;

4、对周围建筑物安全影响较小。

1、前区爆破对后区爆破孔破坏防护困难,有可能造成后区爆破区前几排爆破孔无法装药;

2、施工工期长,很难保证在枯水期施工完成,对导流隧洞分流影响巨大。

每条洞堰外引渠爆破区一次爆破

1、不存在前后区爆破影响问题;

2、爆破孔网参数相对一致、简单,钻孔易于控制;

3、可通过爆破网络连接、起爆顺序及后冲方向减少对周围建筑物安全影响;

4、施工工期相对较短,满足施工工期要求,为导流隧洞分流提供有效保证。

1、一次起爆药量较大;

2、爆破网络连接复杂,网络防护困难;

3、需通过造孔记录推断爆破临空面位置;

4、对周围建筑物安全影响较大。

根据综合考虑,最后确定每条洞堰外引渠爆破区一次爆破,既能保证工期,又能通过爆破网络减少对周围建筑物安全影响,满足工程需要。

3预裂爆破震动前期监测

预裂孔施工采用英格索兰MZ-200及阿特拉斯PC460、HF460三台多功能钻机进行炮孔钻孔施工,人工装药爆破。根据测量放出的炮孔位置固定好地质钻机,调整钻机钻杆角度,使其满足设计要求。在回填石渣内钻孔时为防止塌孔,钻机需跟管钻进,钻孔结束后,通过钢管套管往孔内插入一根硬质PVC塑料管,将硬质塑料管引出施工平台以上30cm左右,管口采用彩条布包裹,防止石渣及杂物进入管内,引起炮孔堵塞,拔出钢管套管。PVC塑料管接口部位采用硬质接头,以防止相邻孔钻进时石渣挤压引起接口错位,影响爆破装药。炸药通过PVC塑料管进行装填,按设计爆破参数要求将炸药绑在竹条上,使药包能放置在炮孔底部。预裂孔布孔及装药参数如下:孔径ф115mm,孔距80cm,所有炮孔均超深1.5m;预裂孔装ф32mm药卷,线装药密度为0.364kg/m。1#堰外引渠ф115mm预裂孔57个,设计孔深17.6m;2#堰外引渠ф115mm预裂孔35个,设计孔深17.6m。

进口围堰外引渠开挖后,围堰仍需渡过一个汛期,因此,为保证围堰及预留岩埂安全渡汛,堰外预留8.0米岩埂区不清除(与围堰同时拆除),沿预留开挖线打预裂孔,预裂孔坡向江心取1:0.1角度,用以有效减少爆破质点震动对预留岩埂及防渗区的破坏,进而保证岩埂的完整性和防渗性,同时进行爆破震动安全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利用爆破振动一元回归公式可求得岩石爆破水平径向、垂直向、水平切向的K值及α值,用于堰外引渠主爆区及围堰拆除时单响药量控制计算。

为缩短工期和减少预裂孔爆破对爆破孔影响,进口堰外先进行1#引渠预裂孔施工,在1#引渠预裂孔装药爆破同时进行2#引渠预裂孔钻孔施工

两次预裂爆破观测测点布置图见下图:

1)1#引渠预裂孔测点布置图

其中7~10#测点为预埋测点,测2个方向;其它均测3个方向

2)2#引渠预裂孔测点布置图

其中5#测点为预埋测点,测2个方向。其它测3个方向。

通过监测数据显示1#引渠爆破振动沿水平距离衰减趋势:水平径向10.5cm/s(堰后底,20m)~1.2cm/s(中墩底,36m);垂直向6.1cm/s~1.9cm/s;水平切向8.6cm/s~2.3cm/s;2#引渠爆破振动沿水平距离衰减趋势:水平径向14cm/s(灌浆区地表,距离8.3m)~2.2cm/s(中墩底,距离33m);垂直向7.48cm/s~3.15cm/s;水平切向8.56cm/s~2.32cm/s。

根据以上数据进行的爆破振动一元回归公式:水平径向(拟用于围堰振动控制)K=54.9,α=1.47、垂直向(拟用于中墩振动控制)K=15.6,α=0.78、水平切向(拟用于中墩振动控制)K=18.7,α=0.87。

4主爆破爆破技术

4.1爆破区钻孔及装药

主爆破区钻孔及装药方法与预裂爆破方法相同,为减小一次起爆药量,尽量减少爆破对预留岩体的破坏,采用孔内延时,孔外微差爆破网络,爆破自江边向围堰方向,一次钻爆到设计高程,采用乳化炸药、防水导爆索等防水爆破材料,且每个炮孔装四发MS15段雷管,确保一次爆破成功。为使回填石渣内大块孤石亦得到解炮,爆破孔装药需做调整,在完整岩石炮孔内连续装ф80mm药卷,回填石渣炮孔内连续装ф50mm药卷,两种炸药间采用中砂堵塞80cm,以保证岩石内炸药暴力完全作用于岩石,为解决爆破孔内两种炸药不能同时起爆,致使后爆炸药被先爆炸药压实,产生拒爆现象,在爆破孔内两种炸药装药区段绑扎一根导爆索,将爆破孔内两部分炸药联为一体。

4.2爆破区爆破孔网参数

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及预裂爆破震动监测数据进行的爆破振动一元回归公式得出的岩石参数,爆破布孔参数如下:爆破孔孔径ф115mm,孔距180cm,排距180cm,所有炮孔均超深1.5m。1#堰外引渠ф115mm预裂孔57个,爆破孔245个,设计孔深17.6m;2#堰外引渠ф115mm预裂孔35个,爆破孔288个,设计孔深17.6m。设计总钻孔深度为11000米,其中回填土中钻孔深度约为5375米,水下岩石钻孔深度约为5625米,当最外一排炮孔位置岩石面距底板开挖988m高程大于1~1.5m时,炮孔仍需向江心方向继续延伸,直至岩石面距底板开挖面985m高程在1~1.5m时不再增设下一排相对应的炮孔。爆破网络采用孔内外微差毫秒延期复式爆破网络,为使爆破一次成功,加大起爆网络可靠性,孔外爆破网络雷管均采用双雷管,爆破孔内布置四发MS15段非电起爆雷管,以保证完全起爆。为防止孔外起爆网络雷管爆炸时飞起的石子打断起爆网络,在雷管外部用硬质塑料管包裹,尽量减少石子飞起几率。爆破装药参数:爆破孔岩石部位连续装ф80mm药卷,爆破单耗为1.76kg/m3,堆渣体部位连续装ф50mm药卷,爆破单耗为0.67kg/m3,单孔装药量为12~94kg,根据预裂爆破震动质点数据采用一元回归公式反推可求得岩石爆破水平径向、垂直向、

水平切向的K值及α值,通过计算确定最大单响药量控制在100kg以内时,周围建筑物的爆破振动质点速度满足规范要求。为尽量将预留岩埂及围堰处的爆破质点震动速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距预留岩埂及围堰15m范围内的爆破孔均采用一孔一响,其余爆破孔为两孔一响。本次爆破单响最大药量控制在100kg以内,1#引渠爆破装药量约为11401kg,2#引渠爆破装药量约为18610kg。2#堰外引渠一次爆破纵深较深,且一次起爆药量较大,为尽量减少爆破对围堰及预留岩埂防渗帷幕灌浆区破坏,将爆破反冲方向调整为冲向上游侧山体上。爆破网络见下图:

4.3主爆区爆破振动监测

主爆区爆破时需要监测的重点建(构)筑物包括:围堰堰体、围堰防渗体、进水塔中墩边墩。

监测目的:监测爆破在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基础或“身体”产生的质点振动速度,作为评估爆破对其产生影响程度的依据;同时,获得爆破振动沿导流洞中心线方向的传播规律,为后期的围堰拆除积累资料。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在1#和2#围堰堰体防渗体各布置2个内部测点,监测爆破在防渗体内部产生的质点振动速度;在1#导流洞进水塔中墩的基础和顶部各布置1个测点;在2#导流洞围堰内侧基础部位布置1个测点;在2#导流洞进水塔中墩基础部位布置一个测点;沿2#导流洞中心线方向在地板布置2个测点。同时设置摄录机对整个爆破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作为爆破效果分析一项参考资料。

1)测点布置见下图:

其中7#~10#测点为预埋测点,测2个方向;其它均测3个方向。

2)爆破振动监测成果

导流洞引水渠开挖爆破振动监测数据

部位

测点

编号

高程

仪器

编号

水平距离(m)

水平径向

垂直向

水平切向

峰值速度

(cm/s)

峰值频率

(Hz)

峰值速度

(cm/s)

峰值频率

(Hz)

峰值速度

(cm/s)

峰值频率

(Hz)

2#洞

堰后

1

EL.1105

BE8778

19.5

15

39.4

27

82

11.7

30.1

中墩底

2

EL.995

BE7483

30

2.48

68

3.76

59

3.07

76

中墩底

3

EL.995

BE8776

46

2.27

114

3.42

82

2.96

62

中墩底

4

EL.995

BE8777

61

2.31

76

2.72

79

2.3

57

1#洞

中墩底

5

EL.995

BE7485

39

3.26

82

3.87

29.7

1.92

37.2

中墩顶

6

EL.1015

BE7482

37

8.52

28.4

8.41

23.5

3.56

19.7

2#堰前预埋

灌浆区

7

EL.992

Exp-049

9.8

46.52

500

28.55

112

灌浆区

8

EL.991

Exp-048

9.8

40.4

250

40.84

250

1#堰前预埋

灌浆区

9

EL.991

Exp-046

9.8

55

125

80

63

灌浆区

10

EL.993

Exp-043

9.8

37.53

208

50

125

注:1#~6#为地表传感器测点,7#~10#为灌浆区内预埋传感器测点;距离为测点到爆区边沿的最近距离。

3)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分析

灌浆区预埋测点:爆破在灌浆区产生的质点振动速度约为28.55~50cm/s。Ⅱ区振速略大于Ⅰ区振速,估计与Ⅱ区爆破规模大,爆破排数多,起爆约束大有关。

围堰底部测点:垂直向振动速度略大于25.4cm/s,大于水平径向(15cm/s)及水平切向(11.7cm/s)振动,可见预裂缝明显起到阻隔水平向振动的作用,但对经孔底作用的垂直向振动减振效应较小。质点振动速度高于大体积砼抗振标准,估计与测点位于堰后深基坑边缘相关。

隔墩底部测点:1#洞、2#洞隔墩底部测点各向振速最大值3.87cm/s,且以垂直向振速较大,与围堰底部测点振动特征一致。顶部与底部振速相比有放大效应,频率相应较低,符合相应结构体一般传播规律。

隔墩顶部测点:最大振速为水平径向8.52cm/s,1#洞中墩顶部测点振动有较大放大效应,放大倍数约2.6,且水平径向放大效应明显,这与中墩自身结构有关。该值仅可参考为胸墙砼附近的相对速度,不能与新浇砼基岩处的安全振速控制要求进行比较。

2#洞围堰后部各测点衰减趋势:水平径向15~2.48~2.27~2.31cm/s,水平切向11.7~3.07~2.96~2.3cm/s,垂直向27~3.76~3.42~2.72cm/s,频率30~114Hz。

各测点的爆破振动时间历程反映1#洞围堰爆区存在后部孔先爆现象并引起较大振动峰值,与录相过程一致,估计孔内雷管段别偏大同时延时误差较大是原因之一。爆破振动时间历程后部的峰值较均匀。

帷幕灌浆内部预埋测点:最大振动速度约50cm/s。各测点最大振速时刻约与围堰后部地表测点一致,同时表现为爆破近区振动波形特征,频率约在100~500Hz范围。可见由于帷幕区全部为基岩灌浆且上部围堰的较大压重,其抗震能力较强,较大振动下的破坏影响不致达到严重渗水的恶劣程度。

3)宏观调查及爆破效果

根据现场巡视及录相分析,爆破飞石主要来源于孔内φ80装药卡塞至孔口的部分孔,飞石主要在爆区附近20m范围内,以爆区侧向相连栈桥顶部居多,最大块度约20cm。未有孔口堵塞沙砾及水的喷射污染现象,爆后可见大部分孔口堵塞完好。

爆堆中部最大隆起高度约3m,无大面积凹陷,认为炮孔岩石段破碎效应明显。

堰体无明显破坏,施工分缝及缺陷修补表层抹面仅有局部脱皮,分缝及断层裂缝的爆破前后宽度无变化,爆后未见堰后底部基岩出现渗水浸湿点。

新浇胸墙砼(约3天龄期)抹面未见裂纹。

周围边坡喷层未见宏观破坏现象。

5结束语

篇7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2.1材料设备管理中的问题

材料是建筑的基础,现代化高层建筑用途不同,所用的材料也千差万别,加上各种新型材料日新月异,种类繁多,管理十分复杂。如果购置时质检把关不严、储存方式不合理,很容易出现材料不能及时供应等情况,或导致材料性能下降,或与工程技术要求不相符。各项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也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由于制度不健全、监督不严,存在着违规操作等不规范行为,对工程质量极为不利。

2.2安全管理不足

安全是建筑行业首先应考虑的因素,如果安全没有保障,一切工作都很难开展,而且后果无法估计。除了安全意识薄弱,技术管理不当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高层建筑有很多高空作业,自身就带有一定的危险,必须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然而实际施工时高空坠物的情况频频发生,对地上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没有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其他如脚手架搭设不合理、消防器材起不到实际作用等,都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而且在施工现场违规使用电器、私拉乱接电线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2.3监督力度较弱,规范化程度低

技术管理有一定的标准,要想保持在这个标准之上,必须加大监督力度。但显然,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往往是监督不力,如监督不够全面、监督机制不严等。以至于很多错误的技术操作都没能及时发现,也就无法纠正,最终发生安全事故。各种技术要想更好地应用于施工,充分发挥原有的效用,必须保证其规范化。但不少施工人员都没有经历过培训,在实际操作中动作不规范,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又多流于形式,极易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

2.4施工人员的问题

施工人员是技术的具体实施者,施工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越来越多的现代化高科技应用其中。而许多施工人员主要依靠经验行事,难以接受新技术,加上自身能力有限,不能尽快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对新设备的性能也不熟悉。另外,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比较匮乏。

3实际案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共36层,高115m,采用框剪结构,是一幢高档住宅楼。主楼设置有两部电梯,另外还有3层地下室,做杂物间和停车场用。该工程是新城规划区的第二批项目,位于黄金地段,建设方对其质量有着严格要求。因施工复杂,工程采用了许多高新技术,与传统施工技术相结合,所以技术管理人员责任重大,必须令全体员工都树立起质量安全意识。同时,还要确保技术与工程要求相符,协调好质量、进度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4高层建筑施工中加强技术管理的措施

4.1确保材料设备质量合格原材料的质量的控制是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对于选购材料环节,要制定严格的规范,保证原材料的选购对象是那些产品合格的单位。要在原材料进入施工工地的时候进行材料的选样抽查的工作。对于如果发现产品不合格的情况的话,就要严格的控制产品不能进入施工工地。并且要注意在原料的保存的过程中的保护工作,以免出现质量问题。

4.2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首先施工开始之前,管理人员一定要对设计的图纸进行审核工作,对于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要及时的进行沟通,对于图纸中那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要及时的与设计人员探讨,及时得出解决的方案。其次要做好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在工程的开始之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的实际文件以及方案等等,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在技术上要一定可行。在经过相关的专家审核通过之后才能进行实施工作,保证施工的质量。最后,要在施工的做好施工的组织工作。要针对施工的具体情况,针对施工的文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的组织计划。真是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的协调以及劳动组织、施工进度、材料的组织等等的问题进行提前良好的计划。

4.3加强安全控制管理

加强对安全保障措施的设置。要经常对安全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一定过得检查工作,确定安全设备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定期开展安全事故演练的工作,以确保发生了安全事故的时候可以正确的应对。

4.4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有先进的技术,必须有同样水准的利用水平,例如混凝土振捣,若采用以往的人工振捣方式,极易出现密实度不足的情况。所以有必要引进一些现代化技术,采用高抛免振捣施工方法,实现自动化振捣,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混凝土质量也更有保障。钢筋处理同样如此,也应借鉴一些现代化技术,代替人工的部分工作。另外,高层建筑有很多关键部位,技术较为复杂,此时应成立专门小组进行攻关,如主体框架、地基等,需确保其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篇8

现代城市高速的发展,使得城市建设对园林绿化要求越来越高。和西方一些发达的城市相对比,我国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还是较为落后的,无论是城市绿化了还是人均绿地面积以及绿化的覆盖率都较之国外低了很多,甚至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在质量上始终不尽如人意。随着城市的建设不断的发展,一直到现阶段的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园林的绿化逐渐的被人们认知,而现阶段广场以及道路还有居住绿化等等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

1园林绿化施工中技术管理的现状

园林绿化工程也就是建设风景园林绿地工程。绿化工程当中包含了例如园林的筑山、土方、铺地、理水以及建筑工程等;其是应用工程技术来表现园林艺术,使得工程的建筑物以及园林当中的景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园林绿化不单单为人提高了良好的休息环境,还提高了文化娱乐,并且能够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最大程度的在城市中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并且这也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使得城市生活的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园林施工的过程中,相应的技术管理对于工程来讲可以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技术管理就是园林公司承包工程之后是否可以获得利润的关键所在,甚至可以说没有一流的技术以及管理的水平,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2园林工程对苗木以及土壤的要求

园林工程对于苗木的选择,首先要充分的利用苗木供应的渠道,网络的信息还有相应的苗源基地,对于苗木较为优良的品种还有规模比较大的铲地进行全面的勘察。确保其不单单要符合招标文件对苗木的要求以及规格等,还要保障苗木处在青壮年期,保证其外形较为美观并且没有病虫害的存在。与此同时还必须要确定种植材料的基本要求,以及苗木的规格形态符合设计要求等。想要保障苗木的品种优良并且生长茂盛等,那么就近原则是必须要选择的。苗木的挖掘以及包装必须符合一般土球的大小,并且保持其为胸径的八倍左右,在包装的过程中,必须要适用草绳对根部的土球进行包扎,以免发生土球松散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要对苗木的叶片进行观察,要选择叶簇丰满并且颜色鲜艳的苗木。对于铺栽的草坪,其草卷以及草块在规格上必须保持一致,草快的边缘要平直,而且杂草不能超过5%,草快的土层厚度应该在五厘米迪,草卷的土层厚度要保持在三厘米左右。对于园林工程土壤有着很多的要求,首先必须是经过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相应的化验分析,并且要对土壤中的速效钾还有碱解氮和PH值等进行检测。根据最后检测的结果,有针对的选择解决措施,合理的对土壤的性质以及之地进行改良,进而使得苗木可以良好的生长。如果土壤显出低肥力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将种植土壤过筛三十厘米后没一百米掺加五米左右的草炭土,并且要充分的均匀搅拌后覆盖在土壤的表面,而如果需要大批量的栽植乔灌木,那么美五株乔灌木可以掺入一米的草炭土,进而增加土壤的肥力。

3园林工程苗木栽植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苗木进场的时间,坚决不能选择在白天的高温环境下进场,这会使得苗木自身水分大量的蒸发,所以大多数的苗木都会选择在夜间进场,之后在凌晨或者是清晨进行栽植,虽然说这样对工作的难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却可以避免白天的高温环境。对于苗木的栽植,在栽植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施工的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呈散陀及苗木的损伤。而在苗木进行起吊的过程中,也必须要适用专用的尼龙吊装带,利用树干以及土球双负重的吊装方式,尤其需要注意的事,捆吊带的地方一定要进行相关的保护,避免出现树皮掉落的情况。由于苗木的规格比较大,如果反季节施工,苗木栽植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种植穴还有土球的大小都会有所扩张。夏季或是雨季苗木栽植时,苗木进场之后不可以立刻就栽植,需要先行做好支撑,还需要用塑料膜将土坨包好避免被雨水淋湿。

4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

首先园林的施工放样人员对施工意图必须要有所了解。加强施工放样的技术,保障施工放样的准确性,例如土方放样所包含的自然地形放线以及平整场地的放线。对于种植穴进行挖掘之前,应该对相关的单位进行沟通,对于底下掩埋的管线等进行了解,除此之外种植穴也必须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位置要准确并且有着明显的标记,在树穴挖掘之前就要进行种植放样定位,如果有大规格的乔灌木就需要使用插杆来定点,小灌木则可以使用白粉来进行划线确认。行道树的定点如果遇到了障碍物对株距有影响时,就必须和设计单位联系,进行适当的调整。

5园林工程的养护管理技术

5.1苗木浇水以及修剪

苗木搞个进行栽植后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水,在之后的一个星期内,苗木的水分非常重要。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苗木的浇水,浇水的水压不能太大,进而利用水分下渗的过程,使得根部可以及时的吸收到水分并且回复生长,在过了一周之后就可以选用见湿见干的方法,对于围堰一定要即使的修补,有利于节水的同时还会减少用工。在浇水后如果发生土层下沉或者是李峰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的处理,有效的防止根部发生风化伤害。

5.2苗木施肥以及遮阴

当持续高温的夏季来临时,就需要对例如玉兰以及银杏进行遮阴防护,通常都是使用钢管搭设一个井字架,然后使用遮阴网覆盖在井字架上,而遮阴度必须控制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因为在遮阴的同时还要避免苗木无法正常光合作用,除此之外遮阴网和苗木之间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距离,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树叶打蔫的情况发生。当天气逐渐转凉之后,便可以将这些措施拆除掉。苗木的施肥,通常都是在整地以及穴底回填种植土时进行,之后根据生长的季节还有生长的速度确定使用化肥的量以及次数等。

5.3苗木病虫妨害

苗木栽植之后就需要防治病虫害,随时发现即使用药的原则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有针对性的使用农药。最佳的防治时期,可以用最少的药量达到最好的效果。七十最好的病虫害防治就是生物防治的方法,因为其不会污染环境,对于生态的平衡影响最小,所以积极的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利用天敌,或是使用绿色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如保幼剂或者是拒食剂等,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保护天敌,并且消除害虫,最大程度避免污染的发生。

6结束语

园林工程的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园林工程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科学的施工技术,那么将很难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以及绿化的效果。综合本文所述,园林施工攻城技术规范是全行业所面临的共同的任务以及目标,其发展更是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以及支持,并且随着现社会的不断发展越加的完善。

作者:李琦 单位:银川市海宝公园

参考文献

[1]杜金康.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2.

篇9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主要依靠于单机的电脑应用软件,使信息技术只使用于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图样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只能发挥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较快的作用,并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技术管理的各个环节仍然是独立的,信息技术不能完成施工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无法为施工技术管理提供信息的分析和决策作用。

1.2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不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不同,所以导致一些施工企业缺乏使用信息技术的管理人才。因此,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能力有限,导致了他们不具备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施工管理的能力,使得信息技术不能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发挥作用。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落后。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技术管理的信息化手段依然比较落后,拥有的信息技术管理软件也比较单一。针对不同的施工管理要求,同一种施工技术管理软件不能更好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

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2.1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只有让建筑施工企业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才能够使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购买信息技术设备上,促进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通过了解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企业就可以将信息技术投入到施工技术管理的各个环节来进行使用,从而实现施工技术的信息化管理。

2.2全面加深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为了使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应该全面加深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从而使企业进行信息技术的网络建设,实现施工技术管理信息的共享。在实现信息共享的情况下,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施工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可以优化施工时间,同时做好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从而帮助施工企业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3提升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素质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应该提升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素质,从而保证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首先,可以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作一个调查,对不同能力水平的管理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其次,可以设立网络沟通平台,促进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使用交流。再者,要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使用的考核,督促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从而提高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3.4积极开发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软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家和政府应该注重建筑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在施工技术软件的使用上有所选择,从而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所以,积极开发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软件,是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科技力量。

篇10

2强化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的策略

2.1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重视程度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便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此,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正视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价值。在此前提下,建筑施工企业才能加大对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积极购入相关设备,使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充分发挥价值,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建筑施工企业也可以更好地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控制,从而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

2.2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相关管理者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信息技术在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中充分发挥价值,通过信息技术的网络建设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逐步实现施工技术管理信息的共享。在此基础之上,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有效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使项目施工时间得以不断优化。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还可以据此更好地对施工技术的质量进行把关,使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更富成效[3]。

2.3强化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素质

为使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强化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素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4]。在自身素质和技能均得到显著提高后,相关人员可以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为强化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重视培训。通过培训可以使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为此,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对培训工作引起重视,可对企业中的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准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使不同层次、水准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相关技能都能得到显著提高[5]。(2)建设网络沟通平台。通过网络沟通平台的搭建,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其互相交流、探讨以及取长补短,从而使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3)严格考核制度。为使施工企业中的技术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培训,并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宜加强对其进行信息技术使用的考核,设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施工企业中的技术管理人员会更具积极性。长此以往,必然会使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4)加强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二十一世纪,人类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显著,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应重视和鼓励建筑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在此前提下,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应用中,也会有更多的选择,且能够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并有效保障建筑施工质量[6]。鉴于此,相关人员一定要致力于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科技支持。

篇11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也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前提,一般来说,市政施工要求比其他的施工要求都要高因此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对市政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市政建设的效率。

一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原则

要想保证市政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首先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全过程进行管理,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手段来进行管理工作。(2)其次还需要遵循标准性的原则,所谓标准性是指在市政建设必须要按照相关的准则和标准来执行,并参照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施工。(3)最后市政建设还需要遵循经济性的原则,经济性的原则是在市政建设的过程中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市政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工技术管理不规范

当前我国时市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施工管理不规范,这是阻碍我国市政建设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市政建设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市政建设在管理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同时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市政建设的管理不到位,在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不当,这样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很多质量方面的问题,加之市政建设工程本身施工困难、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更加加大了市政建设的难度。

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比较落后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也呈倍数的增长,在市政施工单位中由于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建立统一的市政施工标准,甚至还有些企业没有相应的施工资格,这样更保证不了市政施工的质量。这样市政工程在投入施工以后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市政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果施工人员还是墨守常规,不懂得使用新技术,积极进行技术的交流工作,那么我国的市政建设之路将停滞不前。

3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当前我国市政建设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加之我国的市政建设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当务之急我们首先需要更新管理制度,并且合理分配市政建设过程中的角色,使市政建设过程中每个人员权责明确。同时还应该加强安全管理的作用,安全管理里工作是市政建设的重点理应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目前的市政安全管理现状就是政府和相关的单位由于缺乏安全理念,没有给与市政安全管理足够的重视,因此我国的市政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

三提高市政工程各阶段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对策

1做好施工前技术管理工作

如何提高我国市政工程各阶段的施工技术我们需要参照几种方法来实现:首先是在市政施工之前就应该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计划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规划,在施工计划中还应该设计到施工材料,以及施工管理制度。然后是施工之前需要企业完善施工的管理制度,施工管理制度是施工的重点,在施工管理制度中应该充分体现出施工工作的重难点,深入分析施工实际中存在的管理问题,采用先进技术,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全责,确保施工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则,对施工的现场状况进行勘察,并对勘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记录,同时还需要微施工计划设置好变更制度,这样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突况,就就可以及时对施工计划进行变更,可以确保施工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加强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

我们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来进行在市政施工,施工的过程应该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定期进行沟通,施工人员和单位不能各自为政。无论施工工作中进行到任何步骤都需要严格参照施工流程来进行,随着施工工作的不断展开,对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当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避免会出现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相矛盾的地方,施工人员就需要参照施工的具体情况来修改图纸,完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工程高效进行。同时还需要记录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的记录工作,针对施工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准确记录,方便后期查看。对于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还需要定期检查,监督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出现的突况也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这样就为工程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3竣工阶段施工技术管理

市政工程竣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的情况进行检查工作,对工程施工中的各项治安比偶进行严格检查,尽量减少施工误差。等到检查完成之后还需要对整个施工情况进行总结,将施工中的详细情况和相关资料进行对比,总结施工中的不足,为以后的施工的工作提供依据。最后还需要完成施工的交档工作,将施工公告称的相关资料移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和备份工作。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市政建设具有规模大、周期长、资金量大等特点,而且市政建设也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就需要我们给与市政建设过程足够的重视,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章毅 单位: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工程承包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童鑫刚.深度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255-256.

篇12

施工技术方案管理是技术管理最为重要的职责,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1)带着问题踏勘现场。在技术方案研究和制定过程中,要从现场地形地貌、临建规划布置、实施手段及方法、安全及环保,甚至永久结构物设计布置等多个角度,由技术、机械设备和测量等不同专业技术人员带着不同的问题,反复多次踏勘现场,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现场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技术方案。

(2)提前开展技术方案研究。对N-J工程建设而言,在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等方面有很大的比例来自巴基斯坦国外,国外人员进场以及进口机械设备、物资材料周期长;实施阶段需补充地质勘探;私有化的土地征地工作困难等。受这些因素制约,对分项工程来说,必须提前开展施工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一般需提前1a左右时间。

(3)汲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N-J工程施工技术难度极大,其咨询公司(NJC)中层以上的技术、管理人员主要来自美国、挪威等西方发达国家,并有部分是学者或专家,他们有着丰富和先进的水电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为承包商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平台和机遇。一方面与工程师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如多参与双方的会议,积极主动与工程师沟通,遇到工程问题多请教,多倾听工程师的意见和看法等。另一方面在工作之余,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真心地把工程师当作自己的朋友看待,多参与双方的互动和交流,可以了解很多国际上先进的水电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如N-J工程的400m级深竖井施工采用移动式门机载物提升、引水洞TBM掘进段采用风险管理模式等,都是受到工程师的启发、为我所用的结果。

(4)技术方案的优化和调整。国际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要求更精细,尽可能地考虑到施工各个环节和细节,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要制定应对措施。承包商对施工技术方案优化工作责无旁贷,但应该是适度和合理的。一个成熟的施工技术方案,还应该从节约业主投资和降低承包商施工成本等角度,结合多方(包括工程师)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根据现场实际对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

(5)邀请工程师参与技术方案讨论和交底。对一些重要的技术方案讨论和交底,主动邀请工程师参与,可起到一举三得的效果:首先,让工程师看到承包商的言行一致,增进其对承包商的信任度;其次,对现场工程师而言,也是技术交底,更便于他们对施工现场实施监督和管理;再次,也可让承包商的现场施工人员及早了解到工程师对现场施工的要求和看法,预防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偏差。

(6)严格执行批准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一旦得到工程师的认可和批准,现场施工时就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如果确实需要进一步地优化或调整,必须事先与工程师沟通、协商,并以书面形式报工程师批准。

1.2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N-J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包括总进度计划、年度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和日进度计划4方面内容,承包商及工程师均配有专职技术人员从事进度计划的分析、制定和更新等管理工作。

(1)总进度计划管理。N-J工程合同文件规定总进度计划需每3个月更新1次,或按工程师的指令不定期更新。总进度计划历来受到业主、工程师及承包商极其高度地重视,它涉及到承包商的履约能力,以及业主能否从按期发电中受益。另外,承包商从更新的总进度计划中,可检查施工人员、设备等资源配置能否满足工程进展需求,及时按需补充;另外,利用总进度计划中的边界条件(如征地、资金、施工图供应等问题),为变更、索赔寻求突破口,如在2011年,承包商利用更新的总进度计划,成功地取得了N-J工程304d的工期索赔。

(2)其他进度计划管理。承包商要重视的不仅是总进度计划管理,而且还要重视年度、月和日进度计划管理。N-J工程的具体做法是:将工程师批准的总进度计划完工时间提前1~2个季度,制定出承包商的内控总进度计划,将内控总进度计划逐年分解成各年度施工进度计划,以此确保总进度计划的落实;年度进度计划再按月分解成月施工进度计划,每月28日项目部召开月进度计划会议,总结本月的施工完成情况和安排下月的施工计划,对本月未完成计划的项目,具体分析原因和找出解决办法,日常工作中,由总监办和工程部负责联合检查和督促月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各分项目部根据月进度计划,每日下午召开现场碰头会,检查当日完成情况,解决现场施工问题和安排下一日的施工任务。项目部形成“以日促月、以月保年、以年保总”的良好施工氛围,提高了承包商履约能力,以确保总进度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1.3施工图纸管理

(1)水电工程N-J工程由工程师提供施工图,承包商根据施工图细化和绘制车间图。提早、明确告知工程师各分项工程开工日期和供图计划非常必要,也为以后可能因工程师供图不及时导致的索赔提供依据。

(2)积极配合工程师做好详细设计前的补充勘探工作。工程师在分项工程详细设计之前,可能要作一些补充勘探工作,需要承包商积极配合,以有利于工程顺利开工。

(3)工程师来自世界多个国家,个人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流动性大,施工图设计工作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因此,工程师提供的施工图比较粗略,修改较多,甚至出现已开工部位停工待图现象。作为承包商对此必须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并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如及时主动与设计工程师沟通;要求现场工程师有一定的权限处理施工图局部修改问题;采用现场确认单形式解决施工图局部修改等。

(4)在施工图方面给工程师或业主的建议要做到慎密、周全。由于N-J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查工作不足,导致在工程建设初、中期设计变更项目多,而工程师会想方设法找理由将设计变更的责任推卸给承包商,以达到减少业主投资和降低风险的目的。为此,承包商在施工图方面的建议必须有理有据,思路清晰、慎密,结构严谨、周全,同时还要顾及各方利益,尤其是承包商的利益。

1.4变更、索赔管理

变更、索赔是技术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主要体现在相关技术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上,如施工图修改,施工程序、方法被动更改,工程量大幅增减及其复核计算等。这些是变更、索赔工作非常重要的基础资料,能够为变更、索赔提供充分的、强有力的支撑。在N-J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技术、商务和施工等专业的密切配合,多项变更、索赔取得了成功。

1.5及时跟踪现场,预防和纠正方案执行偏差

再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受现场实际条件及施工人员素质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局部偏差,需要技术人员及时跟踪施工现场,了解和掌握技术方案执行情况,预防和坚决纠正方案执行中的人为偏差。不管是现场实际条件导致的方案局部调整,还是施工人员素质造成的方案局部偏差,都需要及时与工程师沟通,尽量避免停工或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成本。

2水电工程科研管理

鉴于N-J工程规模和特殊地理位置,其多个项目的施工技术难度极大,而作为一个大型国际工程,也为科技研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以国际工程为依托,更容易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水电科技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汲取精华,为我所用。N-J工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主要得益于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科研机构、健全科研制度。早在2009年,项目部就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科研领导小组,2013年又任命了技术科技总监主抓项目科研工作,并相应成立了科研所,进一步完善了N-J项目的科研组织机构,科技研发涵盖了N-J项目的各个专业。同时,从科研职责、内容、程序、奖励、激励与约束、考核、保密等角度,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了科研管理规章制度。

2)遵循科研原则、制定科研预案。在科研管理方面,针对科研项目,一贯按“了解项目背景,确立科研课题;成立科研小组,发挥团队力量;联合国内机构,提升科研质量;借鉴国外经验,力争科研创新;总结科研成果,积累科技经验”的原则,并采取相应的科研措施和制定相应的科研预案,确保了项目科研工作能顺利、扎实、深入地开展。N-J工程在科研管理上正是因为组织完善、制度健全、原则合理、措施得力,才能在诸如小口径深孔勘探、不良地质洞段开挖、复杂地质条件下TBM掘进、大变形地下厂房施工、大断层上修筑拦河大坝、不利条件下超深竖井施工、碱活性骨料应用等领域攻克了一道道难题,并能取得多项重要的科研成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