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3: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把物理研究性学习分为“质疑——研究——结题——反思”四个阶段来操作,并辅以不同的调控策略,从中不仅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的收获,也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调控策略一:质疑选题是关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探索,研究性课程显然比普通物理课更具“自由发挥”的特点,但这种“自由发挥”决不能“自由发散、漫无目的”。教师在确定研究内容的过程中应随时做到“心中有数”。
一个学生提出地球的磁场是哪来的,对人体的影响是什么?另一个学生提出为什么在高压输电线下植物生长会受到影响?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怎样去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选题探根寻源成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学生是研究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生疑,指导学生定疑,鼓励学生探疑……,合理而正确的指导能帮助学生迅速进入研究主题,教师的全程支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研究学习的平台。
作为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选好适合学生研究的小专题,有利于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选择小课题的过程本身也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提出有质量问题,并转化为一个有质量的课题,是从“学会”物理走向“会学”物理的开端,这已经是学习成功的一半。
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在学习过程中强调思考、分析、质疑和提问,收集信息,验证、归纳整理,最后得出合理的结论。研究物理问题可以由“小”见“大”,由“浅”入“深”,切忌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例如:在加油站有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
这个现象引起了一位同学的疑惑,但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是防止塑料与汽油起化学反应,于是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实质上生活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即使塑料与汽油有化学反应,也不会引燃汽油发生危险。那么严禁塑料桶装运汽油肯定是有其它原因。排除了学生心中的唯一答案,学生开始调动自己现有的知识经验思考提出的问题:什么能引燃汽油?一颗小火星!小火星哪来?这需要同学开展一系列知识信息的搜集,课题由此产生:探寻“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的缘由。
通过收集信息,学生们找到了标语缘由在于:塑料能聚集电荷,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放电现象,产生的静电便成为引起汽油燃烧甚至爆炸的那颗小火星。
通过对缘由的探究,学生进一步发现生产生活中与这个问题有关的现象,比如,油罐车在行驶过程中要在马路上拖一铁链条;工厂空气中的粉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爆炸;厨房煤气漏气不能开关电器等。指导学生选择研究这样的小课题作为静电现象学习的切入点,学生就很有兴趣地将研究性学习进行下去。
这样类似的可研究问题如:水的密度比沙的密度小,但海洋上的风带走的水珠较少,而沙漠中同样的风却能刮起大量的风沙,这是为什么?你认为解决北京地区的沙尘暴的方法是什么?
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由简单的问题入手,确定合适的选题。学生通过研究、检验能自主得出结论,他们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和成就感被有效激发,为下一步较复杂问题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调控策略二:研究合作是依托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这种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要在研究性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我们在学生确定研究的小课题后要利用合作为依托,对研究进行调控:让学生学习合作、明确分工,确立学生是研究的主体,将教师定位在指导者而不是正确答案的化身。合作研究的常见形式通常有:小组分工学习式;竞争式;小组讨论或辩论式;角色扮演式等。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相互分工合作、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克服困难协助合作……例如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技术的应用这个课题研究中,把课题细化为:同位素的主要来源;在示踪技术、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在辐射技术的应用(射线照相法、化学药品合成、木材塑化加工、引发种子变异等)等。由学生分工完成其中一部分内容的研究学习,然后互相交流,讨论,互相合作,最终完成课题的研究。这种小组分工合作式是较常用的研究方式。
在学生进入研究问题的实施过程里,我们应加强两点指导:一是指导学生讨论。教师要帮助学生因“题”制宜,确定讨论的方法:①补充式。②连锁式。二是指导学生交流。就如何清楚明白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进行综合、归纳同学的意见等环节,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耐心辅导。或深入小组点拨指导,或面向全体示范表述,或针对个体单独传授。如前述同位素,在开展研究前同学们认识有限,对其应用也不清楚。小组分工后,随着课题的细化,既有整体框架结构,又有个体研究目标,开展小组讨论时各抒已见,又互相弥补不足,教师及时肯定在研究中的这种合作与交流,确保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顺利推进。
研究性课题的选题,无论是由学生自己确定,还是由教师选定,都表现为从提出问题到确立课题、从发散思维到归纳整理的整个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要做好以下工作:
1、收集资料(社会调查、媒体、图书馆、网络、报纸等,特别是网络信息)
2、处理信息(分析、比较,去伪存真,记录数据资料等)
3、实践检验(尽可能实验、验证)
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在开展研究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已有知识能力,从学生提出的各种选题中,筛选了一些专题让学生进行研究,例如,《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技术的应用研究》;《探索神奇的纳米技术》;《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无所不在的万有引力》。
这些专题本身缺乏直接的信息源,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工设计调查问卷、图书阅读、网络搜寻,收集了各种音像多媒体资料,在相互交流信息,分析比较中逐渐认识同位素、纳米和万有引力。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由此得到激发,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增强了自主研究学习的合作意识。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应在学生选题完成后,教师针对学生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信息支持、方法支持、情感支持,参与到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中去。
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调查分析,体验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分享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成果。即使某些问题未必能能拿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研究性学习的参与和体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索、大胆猜想的能力。例如北京沙尘暴的预防,上海苏州河水的治理,学生合作提出的方案不一定合理可行,但只要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创新和实践的意义,我们就可以认为达到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调控策略三:结题评价是导向
当已经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手中已有较详细的资料、数据,就可以让学生合作,撰写一份结题报告了。
写报告要中心突出、简洁明了。如何把自己所做的工作表述清楚,如社会调查的目的、方法、时间、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和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问题的结论等等。应该让人明了你对研究的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步骤是怎样的,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你的数据分析说明了什么,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在结题阶段,如何对学生所写的报告进行多元评价,对整个研究性学习方式具有导向作用。
评价有阶段评价和结题评价。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多元评价,定性评价多于定量评价,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通过评价,有助于促进人人参与,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学习、研究效率。我们可以紧扣这一环节,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控:一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来汇报交流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二是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三是要指导学生将课题研究养成的学习习惯内化为学习品质,强化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知识的应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在评价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打开自己的“窗户”,让彼此的学习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同时要反映每一个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贡献的力量。
调控策略四:问题反思是财富
在实践“研究性学习”方式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遵循物理学科特点,发掘传统物理教育精华,加强形成性调控。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有问题时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反思调控。问题实质上也是一种财富,解决问题就是进步。“研究性学习”方式不是万能钥匙,并非处处皆宜,人人适用。在实践“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调控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科学组合不同学习方式,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通过物理研究性学习的课堂调控策略的研究,我们还发现指导学生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物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许多同学因缺乏研究方法和专业知识,在活动过程中觉得无从着手或打不开思路。特别是高中学生,接受了九年传统教育后,习惯于接受式学习方式,存在着思维定势。有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意义,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难以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2、受不得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愿意做耐心细致的调查、分析,不敢提出质疑、认为书上的定理、定律一定是正确的,能够背出来就算学好了。
3、在调查收集资料过程中过份依赖网络拷贝,甚至不加任何编辑,就打印出来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暴露出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是很明显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合作意识、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制意识等方面加强指导。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物理方法,如物理学习中的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等,还可进行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学习等,特别要注重引用资料的出处来源和同伴贡献的作用。
4、缺乏实验的支撑。实验验证是学习物理极为重要的一环,但限于实验条件的不足,更主要的是实验思想认识的不到位,使学生只停留在“笔上开花”,难以上升到物理研究性学习的理想境界。
此外,加强学生的科学表述能力也是教师应重视的一项工作。
我们只有反思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才能使“研究性学习”不断向纵深发展。
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偏重于求同思维、死套公式的固定模式计算,导致学生思维刻板、盲从书本和教师、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不敢大胆提问和科学批判。而研究性学习可以较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作为物理教师,本身更应该不断学习,更新理念,不断提高,才能适应今天的研究性教学指导。
物理研究性学习所研究的范围都与物理知识有关,但与物理基础知识系统教学不一样的是,对物理某一专题的研究性学习,跟社会热点问题挂钩、与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切入点,物理研究性学习有意识地选择相关的小课题,让学生从课题的实际性和趣味性角度去探寻物理学的一些概念和规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达到与物理基础性学习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全面开发和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内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落脚点都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
(一)注重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听说读写各种要素的综合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版面设计、制作个人网页和演示文稿”,而且要激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用于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同时,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注重听说读写各种要素的综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相互穿插、彼此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促进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是语文学科与跨学科内容的综合
语文的综合性“绝不是语文与文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等的相加式的总和,也绝不是语言文字与语言学、文字学、社会学、词汇学、修辞学、文章学、写作学、阅读学等等的配伍式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利用语文、科学、艺术以及脑科学、思维科学、心理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和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师生通过一系列言语活动和言语实践,共同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三)重视学生言语实践,是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内容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言语实践,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走访专家、实地考察等活动及时内化课堂学习中所学的语文知识及语文技能。通过“参观考察本地的山水风光、动植物资源、说出见闻和感受,调查方音、方言、谚语、俗语,调查和整理民俗风情、民间传说,调查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写出调查报告,给有关的报刊投稿”,使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是语文教学与做人教育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与写作,注重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优化思维品质、提升审美境界和人格品味。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注重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开发与培育。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在言语实践中培育学生的言语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潜在价值
(一)适应学生整合知识技能的内在需要,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的实质是概括化、系统化了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统整、科学智慧与艺术智慧的统整,注重语文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语文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积极构建以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的互补和交融。同时。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融会贯通,不仅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准确掌握和语文技能的娴熟运用。而且“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潜能,旨在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应突出自主、合作、探究之间的内在整合。在三者之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和核心,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是自主学习的两翼。自主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元认知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由学生自行设计主题和组织专题活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开发,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对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地阅读与写作。
(三)利用一切有益于语文教学的资源,提升学生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主要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整合。”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很少有纯语文学科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必须综合地运用文章学、文艺学、美学、哲学和教育学、生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知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软化”学科边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跨学科的、网络式的、平等对话的、流动鲜活的语文课程体系。
(四)倡导活学活用,旨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2.1指导学生确定选题课题的选择是否合适和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该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第一步重要的任务就是知道学生选取和设置适当的课题。这要求教师认真钻研和研究教材,深刻挖掘教材中的课题资源,联系学生的社会现实生活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掌握好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确立课题并进行研究。高职英语教学中课题的选择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大家密切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指导选题时遵循的原则是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按照学生自主意愿进行选题,这样学生才有就所选课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动力。
2.2进行必要的研究方法指导英语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虽然是探究的主体,但是他们的探究和研究能力并非天生,而需要教师在旁加以正确的引导,因此,在选取和确定问题之后,教师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对于学生所研究的问题在寻找资料、研究方法给予适当的指导。在资料收集方面,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广开思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可以自己亲身调查或采访,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文献,通过各种方式拓开信息来源渠道和资料搜集方法。另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对所选定的课题进行思索和分析,切忌对搜集的资料产生片面理解。对于研究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将一般性研究方法的指导和有针对性对具体问题展开特殊的研究方法指导结合起来,在学生的自主调查研究过程中给予他们一定自由度,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