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新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3: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检测新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检测新技术论文

篇1

二、通信检测的硬件系统结构

电力通信系统采用网络计算机应用模式,采用拓扑结构分布,实现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传输,其有效的传输速率达到千兆。其主要的设备有数据存储器、数据服务分析其、设局检测通信展等等。电力通信管理机房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有效采集和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数据类型,分类,对数据结构进行响应,对复合预警的信号返回警告信号信息。中心站设备负责处理数据信息内容,通过数据网路将检测数据上传至监控设备中。监控器需要安装在中心设备的机房内部,用于存储基础数据信息。电力通信检测系统通过模拟客户服务管理环节,采用网络交换TCP/IP协议,对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传递,实现有效存储、处理和服务应用的效果。监控设备采用特殊图形报警,报警设置放置于值班室内,从而方便患者的操作和处理。将访问数据接口进行连接,建立良好的局域网互联效果,实现网络数据信息的实时。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和传输,实现对通信检测技术设备的有效采集。通过一台主要设备控制多台分质设备,从而有效的提高设备的综合集中化配置过程,对设备的信息终端进行设置,实现远端设备的连接管理,确保不同协议监控管理下,对不同设备之间数据的有效监测管理。另外,加强信息内容的有效反馈,实现工作站的对应显示传递效果。针对不同的协议,需要采用不同的主站转换过程。通过信息反馈确定网元数据,从而实现对不用电平信号的有效测定。

三、测定软件的应用

1.数据库的管理。系统测定软件主要应用数据库、应用平台和相关的应用程序软件进行组织简称管理。通过对实际管理数据的相关数据库管理水平,建立良好地数据库设备实用性管理,确保设备的有效离线数据统计应用,完善通信网络系统的有效数据同步管理。

2.软件应用。根据实际数据和通信实时系统进行管理,及时处理数据库中的相关梳理问题,调整数据平台的测试运行标准,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查询记录,采用逐层分析的方法,自动推送语音、文字信息。在短时间内确定计算机网络可能产生的问题。在短时间内追捕数据信息,确定计算机网络时间的逐步降低,从而有效的提升软件应用效率,确保网络正常管理,及时对网络故障问题进行处理,保证网络畅通合理。

四、通信电力检测技术的优势

电力通信检测网络因为是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播的,因此每一个都是具有独立的传播通道。通过软件技术,改善服务器上的服务变化类型,通过信息交换对信息媒体进行处理,从而方便通信设备的传输和维护监控,实现网络数据的有效安全信息互换。电力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较为独立的配套设备。每一个服务器在管理上都有较为方便的后续维护内容。通过扩网络交换控制通信检测技术分析,提升电力网络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在综合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完善信息数据的监控管理。

1.通信图像的检测。检测通信中心的相关调度人员,通过对通信网络电站中的每一个传输设备进行操控,确定固定的摄像图像和摄像时间。给定一定特定的摄像周期,逐步收录设定周期范围内的相关查询过程,确定实际的通信图像测定效果。

2.控制远程遥控控制功能。在变电站内,对需要采取监控测试的工作人员进行远程遥控控制。例如,对没有电站值班的地域进行监控,一到发现有不法分子进入,需要通过自动报警测试系统快速的通知工作管理人员。接到通知的工作管理人员会迅速开启照明设备,记录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

篇2

(2)跨段监测和跨段故障扫描。通过对无源光器件或在光缆跨接处跳纤,就能够实现监测多段连续的光纤线路的远距离在线或者空闲纤芯的工作,针对不同的监测方式,则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检测的方法进行重新的设计,以实现跨段监测,在线监测只能测试一段业务信号,不能实现跨段监测,只能实现跨段故障扫描,当使用在线检测模式的时候,由于OTDR故障检测信号和业务信号共用纤芯,跨段设计需要在跨段点上增加两套无源的波分复用设备(FCM),使测试信号可以旁路。上面介绍的所有的测试方法,空闲芯检测方法不影响相关光纤的正常工作,也不会对相关的传输信号造成干扰,系统的稳定性高,且构造比较简单,性价比高,且空闲芯检测支持跨段监测和跨段故障扫描,能够扩大监测的范围,因此,当前这种方法应用得最多。

2光缆通信监测系统的硬件平台

光缆通信检测系统式整个电力通信网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为了确保电力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应该有一个个系统能够对大规模的光纤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且应该支持多级管理和维护,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一级监控中心。一级监控中心主要负责大区域的监测,去监测多级多层的光缆网络,并且要有一个与检测规模相对应的监测中心,数据通信网可以将各级的监控中心有效的连接起来,并且将他们各自监测到数据传送到总的监测中心,然后对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并生成统计报表。

(2)二级监控中心是一级监控中心下面的一个子系统,它主要负责一定区域内的光纤通信监测系统,对这个区域之内的光缆网络进行自动的监测、进行故障定位、数据管理等,并且接收来自相关监测站点的告警信号和相关的数据,对发生的故障进行有效的统计和处理,并且生成报表。

(3)远方监测单元。远方监测单元主要是实现对相关纤芯的监测,并对监测的数据进行采集,然后根据采集的数据绘制出数据曲线,然后进行初级的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光缆线路进行远程的控制等工作,通过DCN与上一级别的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的通信,支持上级监测中心对本监测站的光缆和RTU设备实施监测和管理功能。主控单元:主控制单元主要指的是远方监测单元的主控制板,或者是负责远方监测单元监测控制和数据通信的一个服务中心,它具有网络接口,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数据的交换,进行远程测试等工作;光切换单元: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机械式光路切管开关和电磁式光路切管开关,机械式光路切管开关稳定性好,且抗干扰,但是它的精度比较低,电磁式光路切管开关精度高、体积小、抗震性好,且不耗电不发热,对于降低整个远方监测单元的发热有帮助。

(4)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的最大监测距离计算。实际上,光缆自动检测系统的最大监测距离就是OTRD的极限有效检测距离,因为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光缆熔接头损耗、传输衰耗等因素,所以它的最大有效传输距离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5)波分复用模块。波分复用模块主要是由光合波器和光滤波器等这些光纤被动元件组成的,针对和纤在线测试方式,FCM可以将OTDR故障扫描信号波与业务信号波耦合在一起注入到受测光纤中。通过在远端光缆交叉点上设置FCM,可以实现跨段在线故障扫描。

篇3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84

Abstract 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ongoing process there will be a lot of problem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constantly,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awaren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measures,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Keywords informatization; college; library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research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深入发展。信息化管理是当今时展对图书馆管理的要求,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当中的应用推广,不仅能够提升高校图书管理效率,还能够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水平,促进高校图书管理的不断发展。

1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价值

信息化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具有重要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因为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而改变,信息化建设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而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的集中地,其信息化建设水平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发展,因而在高校中推进信息化建设应该作为学校建设的重点。当前,从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虽然每年都会进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阶段。

2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领导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高校管理当中,领导层对图书管理信息化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层认为图书管理只需要进行日常的分门别类管理就可以,不需要进行信息化覆盖,将图书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脱离开来,或是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不够,仅仅为学校图书馆引入相关的计算机设备或是机器,而没有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整合信息化建设资源,导致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上不去。

2.2 缺乏成熟的信息化建设队伍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人员缺少必要的信息化系统专业知识,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只能做到一知半解,不能够对整个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升级,在信息系统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进行处理。缺少专门的信息化人才,使得图书馆在网络构建和系统搭建上缺少一定的技术和经验,这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系统在图书馆中的推广应用,导致信息化系统逐渐落后于现代化发展,数据共享的功能无法被充分发挥出来,最后只能沦为被淘汰的地步。由此可见,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另外,由于现在图书馆中的计算机配置并不是很高,因而就有大量的日常维护升级工作需要信息中心人员来完成,这就占据了信息中心人员大量的时间,使得信息建设人员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进一步的信息化建设,影响了图书馆信息化建O的脚步。

2.3 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

各所高校关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是不同的,不同高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公办院校、重点院校中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明显较高,而民办和普通院校中由于缺乏专门的信息化人才、经验不足和资金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其图书馆建设和图书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而重点和公办院校在学校建设经费、领导管理水平和技术发展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具有更大的优势,这就使得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之间图书管理信息化程度出现很大差距。

2.4 图书管理信息化机制建设不全

信息化管理机制是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但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库因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库建设水平一直较低,图书馆内的各个数据库之间又缺乏相应的信息沟通和共享,使得高校图书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很难实现。在进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对馆内资源数字化处理的不彻底的情况,导致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性被破坏,使得在建设图书馆信息机制时缺少完整的信息数据,这就会影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3 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 加强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图书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是越来越明显。在外部多变的环境下,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发展情况和处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策略。成立信息化建设小组,从整个图书馆的发展高度上对信息化建设策略进行研究,实施长远规划,形成相应的发展制度,协调各部门发展。再者,对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筹划,严密组织相应的信息化建设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相应的建设活动,将信息化建设活动分工到各组和个人,实施责任制度。最后建立成熟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机制,吸引有能力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在图书馆内建立一支成熟的、高素质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辅助规划作用,从而不断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脚步。

3.2 加强图书馆中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硬件设备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包括电脑终端、服务器终端、网线布置等等,因而要提升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就需要从硬件方面着手。当前,绝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已经配备了计算机,也基本上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来方便学生通过电脑来进行资料查询,其中电子阅览室的发展程度是衡量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关键。但部分高校对硬件设施的重视程度不足,而部分学校在电子阅览室上的投入过少,设备没有及时更新,使得电脑的反应较慢,查询资料或是阅览的速度较慢,这就无法吸引学生来电子阅览室中进行信息查阅。为了有效提升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应该从硬件设施建设上入手,不断更新电子阅览室中的计算机设备,改善电子阅览室的环境,提高阅览室的局域网传输速度,在整个图书馆内分布校内无线网络,方便学生能够在无线网络覆盖的范围内进行资料查询,实现信息共享。

3.3 加强对图书管理部门人员的培训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意识和重视程度是直接挂钩的,但当前高校图书馆对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还不能满足信息化的建设需求。因而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意识的培养,同时针对当前图书馆管理部门人员素质问题,高校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教授给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3.4 优化图书馆的网络管理体制

网络建设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部分,通过网络建设能够实现校内网络资源的共享,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图书馆当中的海量资源,也能够吸引学生多多进行图书和资料阅览。因而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高效完善的网络支持,所以实现图书网络资源的联合和共享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高校应该加强对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将图书馆内的资源转化为网络资源,并对电子图书馆中的内容进行建设,加强校内网络建设,整合校内网络资源,将校内图书馆系统和高校其他系统资源整合到一起,并可根据学生的专业或是年级进行划分,从而提升图书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生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进行中,信息化管理在D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因而需要高校领导层加强重视,不断整合信息化建设资源,推动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黎.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5).

[2] 张洪.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及优化路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8).

[3] 陈建香.关于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J].决策与信息,2016(8).

篇4

现今,公共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培养读者信息素养的物质基础。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迅速、文献信息数量激增的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应持续提高馆藏质量、优化文献资源建设,与时俱进地跟上信息时展的步伐,做好信息资源的配置工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及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对这些问题解决也是为现阶段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信息保障。这些问题同时也是现阶段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因此,为了让现阶段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进步,解决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问题是当今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任务。

一、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存在的意义

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品提高,人们以从物质生活的需求逐步转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因为人们在只有精神生活上获得满足后才能算真正的满足。于是,公共图书馆便成为了广大人们获得精神生活上满足主要的地方。

或许有的人会说:“现如今信息化迅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大部分青年人主要的信息来源,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可有可无的。”然而,根据现实生活需求来看,对有些信息的利用电脑却永远不如图书馆好。

例如: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商家开始从物质基础、设备、技术进入图书馆领域,传统的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由于服务对象、重点不一样,对图书馆的影响不是很大 ,而现在现代化信息服务机构不一样,可以说是全面进入了图书馆领域,商家开始与图书馆争夺读者(客户)资源,图书馆成为商家的中间桥梁,他们希望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传统图书馆业务为基础来拓展自己的业务空间,吸引更多的客户。他们不仅开展传统图书馆业务中对文献信息的加工整理,还进行传统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转换、大型数字化资源的引进、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和组织、信息资源的整合。他们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来提高信息利用率,缩短用户的响应时间,便利快捷的信息利用方式节约用户时间。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图书馆在信息量,以及运用方式等方面,比图书馆要好得多。可是,商业等方面没有图书馆是不行的。

事实上,公共图书馆服务更多的是儿童、和中老年人。为了其身心的健康,公共图书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了让公共图书馆更好的服务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建设是当今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当代图书馆面临的形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对于书本纸张上的信息的优劣和过时且不谈,我们必须承认:对于网页浏览、百度、搜狐、SOSO、电子书的推出……,已经成为社会大部分人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相对于书本纸张作为主要信息载体的公共图书馆,不管是在获得信息的速度上,还是获得的信息量上都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方便快捷”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然而,公共图书馆与电脑相比,一个是“隔空取物”,而一个形如“大海捞针”虽说“大海捞针”一说法或许有些夸张。然而,却更能从另一个发面来反映二者获得的信息的速度相差很多。由此,可见当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同时这也是当代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信息量”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获得的信息量的多少,关系到个人的多方面的发展问题。例如:某公司应聘,为了做好充分应聘准备,应聘者应该对该公司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这便关乎到信息量的问题了,对即将应聘的公司了解的彻不彻底将会与应聘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对一个公司的了解的多少与其相关的信息量有很大关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纸张上的信息量却永远的都不急电脑。由此可见,图书馆的信息量是当代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二。

通过对这两点的分析,让我们更为客观的看清当今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三、为了应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公共图书馆的改进对策

公共图书馆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以积极有为的姿态,迎接挑战,争取发展的主动权,开创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新局面。

综观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投入问题是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图书馆的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政府作为公益事业的建设者,其投入取向主要看某一公益事业的投资价值,即社会需求的广泛度、强烈度、长远效益。因此,要求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图书馆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又要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思想 ,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塑造崭新的服务形象,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近几年来,一些城市把图书馆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来抓,领导直接参与图书馆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其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全国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互联网络建设,推动我国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方面高校图书馆系统走在前面,公共图书馆较为滞后。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跃上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举措,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最后,加紧素质提升。面对公共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型,面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数字图书馆建设等新课题,加紧提高新时期图书馆领导和图书馆员的素质,刻不容缓。新时期,图书馆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直接决定图书馆的办馆水平与办馆效益,是新时期图书馆应对挑战,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关键因素。

四、总结

篇5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是食品工业的灵魂。食品添加剂课程立足于应用,让学生掌握各类添加剂的性质及使用策略毕业论文,适当引入食品添加剂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食品科学技术和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思维、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出现,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营养、功能更加关注,这些都对食品添加剂的发展,以及食品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我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食品添加剂的课程教学做了研究与探索,提出了相关革新倡议。

1.教学内容的革新

随着高新技术在食品生产上的应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在不断更新和增加。理论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但 论文格式范文一成不变的,应随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在此基础上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革新。

理论教学上,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增加和完善理论教学内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已经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由于多起滥用、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添加剂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有些人谈"添"色变,对食品添加剂没有正确的认识。我在食品添加剂概述中增加了有关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方面的内容,补充了有关食品添加剂利弊的权衡不足,让学生对添加剂的安全性有上一个正确认识;并及时补充和更新食品添加剂的有关新标准,使学生强化法制观念,强化对标准的认识,强化职业道德,为日后从事食品行业打好基础。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我结合食品加工工艺对各种食品添加剂介绍,如果冻加工过程中增稠剂和香精香料的使用,火腿肠加工过程中亚硝酸盐的使用,冰淇淋生产过程中增稠剂、乳化剂等的使用,等等,使枯燥的添加剂特性和作用的介绍形象起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添加剂的作用原理和正确的使用策略毕业论文。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对食品企业、食品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利用到食品企业实习的机会,向技术人员了解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了解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使用量、适用范围等。并针对调研结果组织讨论,讨论该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该种食品添加剂,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食品市场进行调查,通过查看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在众多食品中的应用,对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和使用量有具体的了解。通过企业调查和市场调查,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到了实际,不仅增加了对本门课的感性认识及兴趣,而且提高了浅析硕士论文不足分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2.教学策略毕业论文的革新

在食品添加剂课程内容不断调整的同时,相应的教学策略毕业论文和手段也要不断改善,这样才能满足新世纪对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的需要,才能推动论文范文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教学革新过程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首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内容丰富,形式形象生动、直观易懂,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教学中过程中播放电视、影像资料的短片,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综合频道的《焦点访谈》等栏目中有众多的与食品添加剂有关的精彩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加大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要求学生对影视资料中提到的热点不足进行网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加深对热点不足的了解,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学效果很好。上网查资料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而且是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一种手段。其次,由于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每一个内容都与应用息息相关。因此,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强化基本知识的教学效果,也是推进学以致用、增进对食品添加剂直观印象的一种手段,还可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案例教学法是以真实案例为引导的教学策略毕业论文,其核心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即通过具体案例浅析硕士论文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丰富课堂内涵,激发教、学双方的活力和效率。

3.考查形式的革新

成绩考查是教学过程的 重要环节,运用得好,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达到教学要求。优化考核内容比例可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内容包括平时成绩、食品调查、课程论文、期终考试等。

结合考勤和课堂表现考查平时成绩。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等考查学生的平时表现,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组织学生进行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的市场调查,并完成市场调查报告,增强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并锻炼学生发现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能力,为撰写课程论准备,食品调查报告占总成绩的10%。

在讲授完食品添加剂理论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撰写课程综述文章。通过撰写论文,学生不仅更加主动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了食品添加剂知识,还锻炼了查阅、阅读文献和写作的能力。课程论文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本门课程在内容全部讲完之后进行期终考试,考试不是论文格式范文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考试教师可以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借以改善教学策略毕业论文。期终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总之,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革新与实践,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国华.食品添加剂应用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郝利平,夏延斌.食品添加剂[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进入了飞跃式发展时期,国家一度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材料规格,生产标准甚至是价格都有了一定的规定,在短暂的一段时期内,促进了整个建筑资料市场的规范化,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到世界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市场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化,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各大建筑企业为了增强本企业的竞争力,使用各种方法降低成本,此刻,便开始出现了建筑材料的假冒伪劣,由于价格低廉,虽然明知道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但依然有许多追求暴利的企业不断使用各种劣质材料,使得建筑资料市场变得更加混乱,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存在着巨大的材料安全隐患,各大部门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从建筑材料的本身和管理方面,进行质量检测,并采取各种手段保证质量的可靠性,有力的促进了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规范,但依旧需要诸多改进。

二,我国的建筑材料检测及其管理控制现状

1. 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偏低。

对建筑材料实施质量检测和控制,不仅仅需要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需要对相关的检测设备进行正确熟练的操作,减少操作失误,严格客观的记录检测数据,这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学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相关建筑材料质量标准认识不清,缺乏一定的工程业务能力,不仅仅在对质量检测设备上操作不熟练,更因为一些人为因素失去了在质量质量检测工作中的责任心和最基本的工作道德,因而,对整个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产生了及其消极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建筑材料很多检测标准难以贯彻落实,使得建筑材料检测不规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质量标准难以规范明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各种品牌的建筑材料,各种类型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由于建筑材料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对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比较松垮,同时,由于种类太多,品牌混乱,造成了即使是同样的建筑材料,但在生产中对质量的核定标准也不尽相同,各个建筑材料生产厂家,供应厂家,都有着自己本企业的质量标准,造成了整个市场统一的规范难以贯彻实施,形同虚设,质量检测实施困难。

3. 我国各地的质量检测方法标准各异。

实施科学严谨的监测方法,统一的检测设备,这是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标准,但我国目前的建筑材料检测市场上,每个区域,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质量检测工作程序,有着各自的质量评判标准,而且,每个地方研究使用的质量检测的设备机械和相应的质量检测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虽然国家有统一的标准规定,但更多时候,执行的确实各地各区域,小范围的质量检测标准。标准的不统一,对整个质量检测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

4. 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者缺乏质量判别能力。

国内很多建筑材料的使用者对自己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好坏缺乏一定的专业判别能力,千万种建筑材料日益更新,变化多端,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缺乏很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更多的时候是听取材料供应商或者生产商的引导,很容易被误导,当被误导且建筑材料出现了质量问题后,却选择忍气吞声,维权意识较差,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建筑材料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5.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落后。

虽然我国在建筑材料市场上采取了很多质量管理措施,但从整体而言,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程度很低,质量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传统而简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采用,但很多区域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构依然是人工操作,手工填写表格,工序缺乏严密性,且繁琐,失误较大,甚至是人为的修改数据,使得各种数据统计资料缺乏一定的客观性。

6. 建筑材料的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不科学。

目前,各种工程建筑的施工单位是建筑材料最大的消费主体,但很多建筑企业在材料采购的标准不够严格,从材料购买,缺乏一定的专业辨别能力。同时,在各种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区后,对不同的材料缺乏统一的分类和统一的分区堆放,造成很多材料之间互相侵蚀,材料生锈变质情况严重,严重的造成了建筑材料质量的变化,使得原本合格的材料失去了质量保障。

三.我国实施建材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1.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

建筑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高品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减少施工的中的失误,更可以延长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可以正常发挥出正常功能,有助于保证和维护使用者的合法权利。

2.这是促进我国建材市场规范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发展尚不够成熟,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建筑材料市场上,比如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措施难以得到落实,市场竞争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促进我国整个经济市场的规范化合理化,必须从各个小市场开始促进规范化,建筑材料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市场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对建材的管理监测,有助于保证整个建材市场的质量,有助于贯彻落实各种质量法规,有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规范化。

四,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案和措施

1.严格材料进入标准。

材料进场前应检查其规格、型号、产地、外观、性能指标、数量等参数是否与采购合同要求及样品一致。若不一致,应要求退回。而对于一些重要材料,还应该委派专人到现场进行监督,如商用混凝土就必须在生产现场检查水泥、砂石质量、配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就以建筑材料中钢筋的检测标准和为例,如图可知:

钢筋进入施工单位之前,要对其规格,型号等一系列基本的质量标准作出抽样检测并做好记录,通过图一图二可以分析可以得出,钢筋如果受到冷却发生弯曲,则需要核对相关的参数,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2.做好质量的抽样检测,客观记录。

材料进场后应该按照检测规范进行见证抽样送检。见证抽样送检应严格遵守《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取样必须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督下进行,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对其真实性负责,检测报告中应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

3.采用正确的方法保管建筑材料。

进场的建筑材料应按照平面布局堆放并设立标识,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由于大部分建筑材料在受潮之后都会变质,所以还要做好防水工作,防止水泥受潮、钢筋锈蚀等。在材料保存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取用时应先检测再使用。如水泥一般存放时间不超过3个月,若存放超过3个月需要取用时必须经过反复检测合格之后才能使用。

五,结束语

质量是一个工程建筑的生命和灵魂,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管理,鼓励研发新的质量检测技术和设备,严格执行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规范化操作,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程建筑材料基本常识,更要本着公正,严格的原则,科学客观做好各种检测数据的记录保存,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工作的道德水平,严格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并采取合适措施,促进整个质量检测市场的规范化,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融 浅谈建材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9期

[2]杜善伟 韩业强 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3]郎广 浅谈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 [期刊论文] 《技术与市场》 -2012年4期

[4]江陆 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控制 [期刊论文]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11年1期

[5]刘国强 于桂华 浅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7期

篇7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进入了飞跃式发展时期,国家一度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材料规格,生产标准甚至是价格都有了一定的规定,在短暂的一段时期内,促进了整个建筑资料市场的规范化,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到世界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市场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化,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各大建筑企业为了增强本企业的竞争力,使用各种方法降低成本,此刻,便开始出现了建筑材料的假冒伪劣,由于价格低廉,虽然明知道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但依然有许多追求暴利的企业不断使用各种劣质材料,使得建筑资料市场变得更加混乱,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存在着巨大的材料安全隐患,各大部门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从建筑材料的本身和管理方面,进行质量检测,并采取各种手段保证质量的可靠性,有力的促进了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规范,但依旧需要诸多改进。

二,我国的建筑材料检测及其管理控制现状

1. 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偏低。

对建筑材料实施质量检测和控制,不仅仅需要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需要对相关的检测设备进行正确熟练的操作,减少操作失误,严格客观的记录检测数据,这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学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相关建筑材料质量标准认识不清,缺乏一定的工程业务能力,不仅仅在对质量检测设备上操作不熟练,更因为一些人为因素失去了在质量质量检测工作中的责任心和最基本的工作道德,因而,对整个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产生了及其消极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建筑材料很多检测标准难以贯彻落实,使得建筑材料检测不规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质量标准难以规范明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各种品牌的建筑材料,各种类型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由于建筑材料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对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比较松垮,同时,由于种类太多,品牌混乱,造成了即使是同样的建筑材料,但在生产中对质量的核定标准也不尽相同,各个建筑材料生产厂家,供应厂家,都有着自己本企业的质量标准,造成了整个市场统一的规范难以贯彻实施,形同虚设,质量检测实施困难。

3. 我国各地的质量检测方法标准各异。

实施科学严谨的监测方法,统一的检测设备,这是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标准,但我国目前的建筑材料检测市场上,每个区域,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质量检测工作程序,有着各自的质量评判标准,而且,每个地方研究使用的质量检测的设备机械和相应的质量检测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虽然国家有统一的标准规定,但更多时候,执行的确实各地各区域,小范围的质量检测标准。标准的不统一,对整个质量检测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

4. 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者缺乏质量判别能力。

国内很多建筑材料的使用者对自己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好坏缺乏一定的专业判别能力,千万种建筑材料日益更新,变化多端,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缺乏很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更多的时候是听取材料供应商或者生产商的引导,很容易被误导,当被误导且建筑材料出现了质量问题后,却选择忍气吞声,维权意识较差,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建筑材料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5.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落后。

虽然我国在建筑材料市场上采取了很多质量管理措施,但从整体而言,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程度很低,质量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传统而简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采用,但很多区域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构依然是人工操作,手工填写表格,工序缺乏严密性,且繁琐,失误较大,甚至是人为的修改数据,使得各种数据统计资料缺乏一定的客观性。

6. 建筑材料的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不科学。

目前,各种工程建筑的施工单位是建筑材料最大的消费主体,但很多建筑企业在材料采购的标准不够严格,从材料购买,缺乏一定的专业辨别能力。同时,在各种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区后,对不同的材料缺乏统一的分类和统一的分区堆放,造成很多材料之间互相侵蚀,材料生锈变质情况严重,严重的造成了建筑材料质量的变化,使得原本合格的材料失去了质量保障。

三.我国实施建材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1.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

建筑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高品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减少施工的中的失误,更可以延长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可以正常发挥出正常功能,有助于保证和维护使用者的合法权利。

2.这是促进我国建材市场规范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发展尚不够成熟,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建筑材料市场上,比如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措施难以得到落实,市场竞争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促进我国整个经济市场的规范化合理化,必须从各个小市场开始促进规范化,建筑材料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市场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对建材的管理监测,有助于保证整个建材市场的质量,有助于贯彻落实各种质量法规,有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规范化。

四,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案和措施

1.严格材料进入标准。

材料进场前应检查其规格、型号、产地、外观、性能指标、数量等参数是否与采购合同要求及样品一致。若不一致,应要求退回。而对于一些重要材料,还应该委派专人到现场进行监督,如商用混凝土就必须在生产现场检查水泥、砂石质量、配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就以建筑材料中钢筋的检测标准和为例,如图可知:

钢筋进入施工单位之前,要对其规格,型号等一系列基本的质量标准作出抽样检测并做好记录,通过图一图二可以分析可以得出,钢筋如果受到冷却发生弯曲,则需要核对相关的参数,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2.做好质量的抽样检测,客观记录。

材料进场后应该按照检测规范进行见证抽样送检。见证抽样送检应严格遵守《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取样必须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督下进行,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对其真实性负责,检测报告中应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

3.采用正确的方法保管建筑材料。

进场的建筑材料应按照平面布局堆放并设立标识,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由于大部分建筑材料在受潮之后都会变质,所以还要做好防水工作,防止水泥受潮、钢筋锈蚀等。在材料保存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取用时应先检测再使用。如水泥一般存放时间不超过3个月,若存放超过3个月需要取用时必须经过反复检测合格之后才能使用。

五,结束语

质量是一个工程建筑的生命和灵魂,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管理,鼓励研发新的质量检测技术和设备,严格执行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规范化操作,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程建筑材料基本常识,更要本着公正,严格的原则,科学客观做好各种检测数据的记录保存,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工作的道德水平,严格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并采取合适措施,促进整个质量检测市场的规范化,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融 浅谈建材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9期

[2]杜善伟 韩业强 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3]郎广 浅谈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 [期刊论文] 《技术与市场》 -2012年4期

[4]江陆 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控制 [期刊论文]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11年1期

[5]刘国强 于桂华 浅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7期

篇8

作为世界上名贵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山羊绒历来被人们称誉为“纤维钻石”、“软黄金”。中国是绒山羊的故乡,羊绒产量占全球75%以上,其中优质山羊绒占全球90%以上,出口量占全球的80%以上,且中国山羊绒纤维细、白度好,品质最为上乘。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羊绒制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产品出口规模也逐年扩大。然而,由于山羊绒纤维鉴别的特殊性,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形成对山羊绒制品含量检测的通用标准,从而导致在对外贸易中常出现山羊绒纤维误判问题,由此带来的贸易摩擦逐年显现,也不利于山羊绒行业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现状,鄂尔多斯集团发起组织了国际山羊绒检测技术研讨会,请世界山羊绒制品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的企业及检测机构专家一起来商讨规范山羊绒制品品质问题的对策。

主题:检测技术需要共识

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彭燕丽在讲话中认为:“此次研讨会就中国山羊绒品质问题、山羊绒及其制品在国内外容易产生争议的测试技术问题,以及所涉及的相关国际标准、各国标准的采用问题等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为中国羊绒检测技术标准早日走向世界,提高中国羊绒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创造了条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纺织材料学专家姚穆指出:“自第三届研讨会以来,全球山羊绒生产、使用、检测和研究单位的专家们沿着大家的共识继续前进,集成各学科的创新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取得了又一层次的进步,提升了山羊绒的检测技术。”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执行总裁张志在致辞中谈道:“20多年来,科学先进的检测技术为中国山羊绒产业的科技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保护山羊绒这种珍贵的稀有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全球面临‘环境友好’的新形势,人们将更加珍惜这种天然的高贵资源,用更新的科学手段去探求它的奥秘,从而使山羊绒产业获得新的繁荣。”

困扰:多样化的异纤

多样化的异纤是隐藏在羊绒衫里的“秘密”。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羊绒制品需求的增长、世界有限的羊绒资源以及羊绒制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导致了羊绒制品的品质不断下降,主要表现在羊绒制品的掺杂使假现象,使用不真实的羊绒含量标识来欺诈消费者。由于掺杂纤维的种类较多,而且新类型纤维的不断出现使得检测工作变得尤为复杂。牦牛绒、表面改性的绵羊毛、非绒山羊纤维、分梳绵羊毛等混入山羊绒制品中,以及产自不同国家的羊绒本身的多样性也给检测带来了困难。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各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的检测结果不同的现象在不断增加,这种检测结果的差异在国际上会导致贸易摩擦,同时也可能破坏纤维检测体系的可信度。

据中国毛纺织协会统计,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山羊绒总量已远远超过了中国和蒙古生产山羊绒总和。也就是说,最终售出到终端用户手中的羊绒制品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纯绒或者含绒量中有一部分是用了价格较低的动物纤维。这一事实还可以通过德国羊毛研究所DWI检测过的羊绒制品错误标注的羊绒制品的数量加以证实。

26年来,德国羊毛研究所DWI检验的羊绒制品错误标示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大概40%~60%)。然而,各个检测实验室在对羊绒服装进行含量分析时,由于检测水平的较大差异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神秘和复杂。甚至知名的实验室也存在对同一个样品却出具不相同的检测结果的问题。

关注:德国羊毛研究所DWI和美国CCMI

研讨会上,作为国际知名检测机构的德国羊毛研究所DWI和自称为“羊绒警察”的美国CCMI始终是众位代表关注的焦点。

德国DWI:推进显微镜技术的标准化,建立纤维属类的“外形指纹”。到目前为止,商业上对山羊绒进行分析得到认可的只有显微镜技术,包括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实现这些技术的标准化需要操作人员具有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原因是这种技术多依靠检测人员主观判断,结果的差异性受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因此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相当重要。另外,为每一属类的纤维建立“外形指纹”将会有效地辨别出其真实身份,这也是分析角蛋白纤维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目标,对纤维进行识别及鉴别将一定能够实现。

美国CCMI:加强全球信息共享,持续新方法的研究。美国羊绒和驼绒制造商协会CCMI,是处理和协调国内及国外奢华纤维的权威机构。主席Karl Spilhaus先生建议,为解决以上问题,全球羊绒检测实验室之间的信息共享不论是对保护实验室自身的利益还是对整个山羊绒行业的利益都至关重要。另外,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羊绒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CCMI于2008年成立了一个标准委员会,主要目的是将实验室间检测结果不一致程度降到最低。为此,标委会正在努力创建标准样品库,届时将与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合作,共同创建这一标准样品库,样品库将收集各类羊绒样品,包括纯羊绒纤维、变异羊绒纤维和疑似羊绒的异纤。

其他与会代表也对山羊绒鉴别方法作了演讲或提出建议。来自美国AATCC纤维分析测试方法-RA24的主席Adam Varley先生介绍了使用鳞片厚度测量法进行纤维鉴别。国内的科研机构及企业专家代表也纷纷献计献策,并提出了一些山羊绒检测技术研究新进展,如近红外技术、计算机图像技术等。其他新技术的应用在此次会议上也有探讨,如DNA分析技术、蛋白质分析等,但这些技术目前处在研究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很不成熟,代表们希望今后在新技术上继续研究和深入,以期早日应用到羊绒的检测工作中来。

链接:

举办国际山羊绒检测技术研讨会的起因和四届研讨会的内容 杨桂芬

1999至2000年,中国爆发了第三次羊绒大战,国外客商及客商指定的检测机构(包括香港和进口国家的检测机构)风闻中国羊绒市场的混乱状况,对中国的羊绒及其制品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2001年,羊绒大战造成的恶果开始显现,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生产的100%羊绒纤维制品,由这些检测机构给出的检测报告有时测出只有80%多的羊绒含量。同时,企业的进出口公司频繁地收到来自客商关于羊绒含量达不到要求的反馈。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尚且如此,其他出口生产企业情况就更差了。鉴于这种情况,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总裁王林祥提出举办国际山羊绒检测技术研讨会的想法。

2001年(适逢鄂尔多斯羊绒集团20周年大庆之际)召开了第一届山羊绒检测技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参会代表多数是邀请来的客商,也有中外检测机构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论文由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和德国羊毛研究所提出,主题是如何在显微镜下鉴别山羊绒与绵羊毛。通过这一次研讨会,无论是客商还是检测机构对羊绒检测都有了新的认识,上述含量问题得到了缓解。

2003年召开了第二届羊绒检测技术研讨会。主要对中国山羊绒的品质问题、山羊绒及其制品在国内外易产生争议的测试技术及所涉及的相关标准的采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研究,在山羊绒纤维直径的划分和羊绒制品起毛起球检测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2005年召开了第三届羊绒检测技术研讨会,得到了国内外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的大力支持,吸引了大批研究人员撰写论文,共收到学术论文23篇,其中国外13篇,国内10篇,内容涉及山羊绒行业从原料到成品各个环节的检测技术,包括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如山羊绒和羊毛纤维直径外形频谱分析及鳞片间距的确定。用红外光谱与热分析法对山羊绒及其他动物纤维的分析等。使世界各国的羊绒研究人员进一步开阔了眼界。

篇9

1、根据中心行政业务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要求,全科同志积极参加中心的各项政治和业务学习,同时结合实际定期组织相关学习,使大家熟知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程序文件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等内容,恪守素质、质量、技术等是生存之本之理念。根据实验室认可相关要求按时完成了质量管理体系相关工作,如设备期间核查计划、标准物质采购计划以及新增设备作业指导书等。

2、全科同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主人翁的精神对待每份工作。在不中断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依托技术实力承担了全省食品安全抽检任务,以及工商委托样品,此两项工作,对我所来说,检品数量大,项目多,检测周期短,但大家无任何抱怨,相互协作,克服现有人员、设备的不足问题,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检测任务,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努力,总计完成各类样品检测7000余件,涉及参数200余个;种类包含有乳制品、肉制品、调味品、保健食品、冷冻食品、水质及涉水产品、化妆品、生物材料、空气监测等。此外,在本身工作任务繁重情况下,还抽调人员参与了食品安全和甲流的采样工作。

3、科研及论文是衡量一个单位发展和水平的标志,作为市级重点学科,科研一直受到重视,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进行省卫生厅2项课题的研究;申报了省卫生厅科技项目一项、市科技局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2篇,另有2篇论文外投。

4、技术提高与创新是不断进步的源泉,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复评审中,理化科承担了6个项目的现场实验, 3月份参加了由全国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组织的“盐碘和尿碘”网络质控考核,8月份参加了由国家认可委组织的果蔬汁中“甜蜜素、柠檬黄、日落黄”与虾粉中“镉、铅、砷、汞”7个项目的能力验证, 10月份参加了由省疾控组织的水中“锰、铁”技能竞赛,并在内部参加了质管科组织的“甲醛、苯系物、pH、浊度、总碱度”等11个参数的考核工作,均取得满意结果,充分显示了我科是一支“能吃得苦,专业技术过得硬”的高素质检验队伍。此外,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完成绩效考核目标,全科同志通过自学、反复摸索,开展了18项新项目的检测工作.。

5、按照目标要求,为了提升县区疾控机构检测能力,进一步规范检测工作,举办了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理化检测新技术”培训班,为了加强与各地市疾控机构以及与其它同行的交流,举办了一期全省的“原子吸收分析技术高级培训班”和一期省继续医学教育学术讲座“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县区进行了硝酸盐氮盲样考核。

6、实验室搬迁工作也是理化科今年的重点、难点工作,不仅涉及到大型精密仪器的拆迁、搬运、安装调试,还涉及到大量的化学危险品和玻璃器皿的搬迁、整理,工作量非常大,但全科同志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实验室就基本整理到位,开始投入使用。

二、明年工作思路及拟开展主要工作

1、完成各类样品的检测工作;

2、举办各层次的培训班或学术讲座、演练和技能竞赛;

3、完成各类质控考核工作;

篇10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的轨道交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也被使用到轨道交通中,其中站台屏蔽门作为一种先进技术的典型被普遍的应用到我国的轨道交通中,屏蔽门是将机电设备监控、通讯信号以及机械构造融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屏蔽门系统的安装可以大大减少乘客跳下轨道的危险,同时,屏蔽门系统还可以减少轨道和站台因为气温不同造成的气流交换,有效的降低了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

1 屏蔽门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屏蔽门系统总的来说由电气和机械两部分构成,电气部分包括控制系统、监视系统以及电源系统,机械部分包括门机驱动系统和门体系统。在我国屏蔽门使用较多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半高安全门、全高安全门以及屏蔽门,其中屏蔽门是完全封闭的,全高安全门的门体结构要超过人体的高度,半高安全门的门体结构不超过人体高度。下面介绍一下屏蔽门的优点。

1.1屏蔽门可以有效的将站台区与轨道区隔离开来,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气体交换,大大降低了通风空调系统运营带来的能耗。

1.2减少了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站台上候车乘客的影响,提高了候车环境。

1.3可以更有序的管理乘客,只有列车到站停好后屏蔽门才会打开,避免了乘客拥挤造成混乱。

1.4因为屏蔽门将轨道和站台分开,可以降低乘客或物品掉入轨道的几率,提高了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能。

2 日常检测及常见故障

一旦屏蔽门发生了故障,应该立即关闭屏蔽门,从而确保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对于日常的巡检,包括运营前以及运营中的巡检,其中运营前的巡检主要是检查屏蔽门是否处在关闭的状态,还要在PSL上进行多次开关门测试,确保屏蔽门可以正常运行,最后还要检查PSA是否有报警信息。对于运营中的检测主要是维修人员通过检测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提前解决故障。其中常见的便是屏蔽门系统和信号接口故障,屏蔽门是通过自身的单元控制器将其开关状态反馈到信号系统中,之后由信号系统反映到监控平台,一旦屏蔽门系统和信号系统之间的接口发生故障,就会使得中央信号系统只能接受屏蔽门单一信号,使得屏蔽门一直处于关闭或者开门状态。

3 故障诊断分析

为了更好的处理故障,及时对屏蔽门进行维护,应该制定系统性的故障分析方法,下面总结几条作为借鉴。

3.1使用有效的监控软件

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故障的发生,可以使用有效的监控软件对屏蔽门进行高效监控及检测,在这里以易控软件为例进行分析。作为一款监控软件,易控配备了高速驱动,可以使通信速度达到100ms以上,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大量的参数进行准确的采集,并通过仿真模块,将采集来的数据按照检测人员需要的速度进行回放,使检测人员在短时间内检测大量的数据。

3.2掌握故障分布和发生的规律

当同时发生了多个门单元故障时,应该注意它们发生的共性,借此找到公共的故障点。在站台上PSL的开/关信号跟系统级PEDC的开/关信号产生的回路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具有相同的辅助回路,这就使得对所有门单元的控制结果相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判断故障发生在PSL回路、公共辅助回路、PEDC回路还是门机控制回路。

3.3了解系统控制原理

屏蔽门系统是通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的门机单元阵列,经过系统级和站台级的两级电气回路控制,最终实现了屏蔽门的开关控制。从结构功能来看的话,系统级和站台级控制回路是用来执行外部的操作,所以,检修人员应该熟练的掌握这部分回路中各个器件的性能、各个信号的功能以及信号形成的逻辑,这样才能熟练的分析故障以及处理紧急故障。

3.4利用PSA诊断功能

在每侧的屏蔽门的监控盘PSA都配有系统诊断软件,PSA的各级窗口会实时记录故障信息以及反映系统的运行状况,这些数据就是故障历史文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故障历史文件快速的找出典型故障发生位置,因此,熟练地掌握PSA的诊断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维修速度。

轨道交通中屏蔽门系统是一个将机械、建筑、计算机、电子和自动控制融合在一起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涉及到通信、车辆、行车组织以及自动化集成等多个相关领域,它在我国的轨道交通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屏蔽门系统的构成、日常检测以及故障处理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故障发生几率并且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提高整个轨道交通运营的服务水平。相信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必定能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韬,邓协和. 论屏蔽门的最大动能测试和结构测试――对标准CJ/T236-2006的商榷意见[期刊论文]. 机械制造,2010,48.

[2] 郑燕. 屏蔽门系统媒体墙设置的研究[期刊论文].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0(3).

[3] 田霞. 地铁站台智能化屏蔽门控制系统的PTE设计[期刊论文]. 软件导刊,2010,09(4).

篇11

将自己所做的各种研究,予以真实的、客观的作一总结和评价。但不应同于一 般的工作总结。撰写时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文字通顺、条理清楚、用词得当、 数据可靠。一般论著不超过3000字(含图、表及参考文献),短篇和个案500~1000字 ,综述亦勿超过5000字为宜。

题目:立题应简明确切。通常20个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6个字为宜。应能准确的 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一般论著不超过5人;综述1人,审校不应超过2人。

摘要:250字左右,并按结构式摘要撰写,即:

(1)目的:本项检测或研究的出发点。

(2)方法:所观察或检测的指标,如病人及对照组的数目、性别、年龄、病种,使 用的仪器、探头频率以及采用的方法等。

(3)结果:检测或实验方法得出的具体效果或指标,对比数据,最后结果,以及对 上述各项的附加解释。

(4)结论:本项目的观察、研究或检测后的总结性的定论。

关键词:凡有摘要的论文皆应标引关键词。关键词主要自文题中选取,不足时可 自摘要或正文中选用。选自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对象和涉及的新技术等。

(1)定义:可直接表达论文要点、中心内容和特征的词。

(2)用途:提供检索窗口。

(3)数量:3~10个,一般3个。

(4)词性: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而代词、介词、冠词、连词、情态动 词等皆不能作为关键词。

(5)方式:按顺序排列成关键词索引。

(6)要求:用规范化检索语言,即主题词。应查阅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 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dicalSubjectHeadingsAnnolatedAlp habeticList.MeSHAAL)。当所用词未查及时,可用同义词、近意词或关联词,并可 配用有关的副主题词,亦应查阅《MeSHAAL》副主题词字顺表〔1〕。

转贴于 引言:应在250字之内。应概括简明的叙述立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与基础,国

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指出本研究的目标。

材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此部分是论文的基础和关键。评价论文主要看材料

和方法的可信度和确定结果的标准。应写明病人、对照组、所用仪器种类、探头频

率、检测的方法、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剂量等。

结果:此段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和检测的最终目的,即所获得的结果。此部

分可分别用文字、图表表示。可强调或摘要叙述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结果应有充分的数据及对比性研究,最后结果应是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而不是

作者自行判断或推断的。例如:应用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30例分析。在此文章中,

仅有诊断多少例的所见及数据,而无最后的分娩证实,这样的文章则欠科学性。

讨论: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反映文章水平高低的主要部分。应重点突出自己

的新发现、新概念、新学说、新规律,及所作出的结论和观点。对研究中所发现之

不足处亦应说明,此外,可以提出设想或建议。

在书写讨论段时,应注意撰写技巧,要简明扼要、语言顺畅、抓住重点、条理分

明的表达出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使读者易懂,看后有收益,但要避免口语化。

(1)讨论之重点是应有自己的某些独到观点和见解,并将之讲深讲透,切勿仅重

复他人的或众所周知的内容。如:超声检查法对人体无痛、无损伤、价格低廉……

(2)讨论段与其他段相关联,特别是结果段中的某些数据及最后的结果,用以进

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并不是结果中的数据又全盘搬到讨论中,造成重复。

(3)讨论中切勿引用他人文献过多,更不要写成:本研究结果与×××和×××

的结果一致或符合×××的结论。一来是将论著写成了综述,二来是仅说明自己是

重复他人所作。

(4)通常讨论是文章中较长的一段,应突出重点,不要洋洋数百字,冗长的内容反

而使该说明的问题模糊不清。此外,不要对某一问题尚未解释清楚时,又另讨论其他

内容,使读者费解不得要领。

(5)用语尽量勿重复,如在前言或结果中已用过的语言,讨论中最好不用或少用

,更勿过多的使用“国内外未见报道、笔者、我们”等。

参考文献应引用作者近年来所阅读的正式发表的期刊或书籍内容,勿引用内部

刊物或资料,并应遵原著立意不得改动。基础、临床及实验研究引用不超过10篇,综

述以不超过20篇为宜。同时应按各期刊对参考文献的要求撰写。

参考文献

篇12

题目:立题应简明确切。通常20个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6个字为宜。应能准确的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一般论著不超过5人;综述1人,审校不应超过2人。

摘要:250字左右,并按结构式摘要撰写,即:

(1)目的:本项检测或研究的出发点。

(2)方法:所观察或检测的指标,如病人及对照组的数目、性别、年龄、病种,使用的仪器、探头频率以及采用的方法等。

(3)结果:检测或实验方法得出的具体效果或指标,对比数据,最后结果,以及对上述各项的附加解释。

(4)结论:本项目的观察、研究或检测后的总结性的定论。

关键词:凡有摘要的论文皆应标引关键词。关键词主要自文题中选取,不足时可自摘要或正文中选用。选自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对象和涉及的新技术等。

(1)定义:可直接表达论文要点、中心内容和特征的词。

(2)用途:提供检索窗口。

(3)数量:3~10个,一般3个。

(4)词性: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而代词、介词、冠词、连词、情态动词等皆不能作为关键词。

(5)方式:按顺序排列成关键词索引。

(6)要求:用规范化检索语言,即主题词。应查阅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Annolated Alphabetic List.Me SHAAL)。当所用词未查及时,可用同义词、近意词或关联词,并可配用有关的副主题词,亦应查阅《Me SHAAL》副主题词字顺表〔1〕。

引言:应在250字之内。应概括简明的叙述立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与基础,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指出本研究的目标。

材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此部分是论文的基础和关键。评价论文主要看材料和方法的可信度和确定结果的标准。应写明病人、对照组、所用仪器种类、探头频率、检测的方法、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剂量等。

结果:此段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和检测的最终目的,即所获得的结果。此部分可分别用文字、图表表示。可强调或摘要叙述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结果应有充分的数据及对比性研究,最后结果应是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而不是作者自行判断或推断的。例如:应用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30例分析。在此文章中,仅有诊断多少例的所见及数据,而无最后的分娩证实,这样的文章则欠科学性。

讨论: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反映文章水平高低的主要部分。应重点突出自己的新发现、新概念、新学说、新规律,及所作出的结论和观点。对研究中所发现之不足处亦应说明,此外,可以提出设想或建议。

在书写讨论段时,应注意撰写技巧,要简明扼要、语言顺畅、抓住重点、条理分明的表达出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使读者易懂,看后有收益,但要避免口语化。

(1)讨论之重点是应有自己的某些独到观点和见解,并将之讲深讲透,切勿仅重复他人的或众所周知的内容。如:超声检查法对人体无痛、无损伤、价格低廉……。

(2)讨论段与其他段相关联,特别是结果段中的某些数据及最后的结果,用以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并不是结果中的数据又全盘搬到讨论中,造成重复。

(3)讨论中切勿引用他人文献过多,更不要写成:本研究结果与×××和×××的结果一致或符合×××的结论。一来是将论著写成了综述,二来是仅说明自己是重复他人所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