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3: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低碳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发展转型阶段中形成的新模式,并没有深入实践当中。受农村区域信息获取速度、知识普及度的影响,人们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了解甚少。另外,由于低碳经济投入度高、经济收益获取周期时间长,人们对其接受度也比较低。因为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人们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习惯于依赖化肥、农药等加快农作物生长,长此以往,造成农田土壤可耕种质量严重下滑,直接影响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
(二)科技创新性差且没有科学技术作指导
在低碳农业经济模式发展转变阶段,受科学技术支持度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影响,缺乏核心性科技发展元素,很难将其转化为生态经济模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诸如:农村耕地质量问题、农田水利设施问题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等都是阻碍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的影响因素。所以,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发展作为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含量,创新技术手段,才可以有效的加快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速度。
(三)当前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我国在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总量的同时,造成的农业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农业环境被污染,不仅会阻碍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会降低农民收益。若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改善,将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同时,调查资料显示,造成农业污染的因素很多,如:养殖业污染、农业种植污染以及农业废弃物污染等。其中,农业种植业污染最严重,主要有:化肥、农药污染、秸秆污染等;养殖业污染主要为:水污染和水资源富营养化。在国际贸易农产品出口过程中,鱼药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造成的水产品污染已成为影响出口关键因素。
(四)农村从业人员的整体劳动素质不高
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整体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受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农业生产不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作重要支撑,学生在专业填写的时候很少选择农业,然而实际为,农业部门需要大量的对口人才加入。尤其是在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急需转变的背景下,需要大量的专业性农业专家参与。但当前参与农业生产的人大部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整体农业从业队伍人员素质偏下,这种情况,对于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一)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环境压力的驱动因素分析
1.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认识度的提高。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危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被破坏,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据美国气象局调查资料显示,在相同气候条件因素下,不同行业所受到的影响程度最为严重的是农业。而农业生产所释放以CO2为主温室气体约占全球人为因素所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农业生产所用的有机化肥数量过多、农业废弃物燃烧过于严重;一方面是农业耕地致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所致。而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前者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后者加快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为确保低碳经济理念下,实现农业生产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协调性,必须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2.我国对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度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发展由高碳经济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全球低碳经济建设理念的发展趋势下,我国愈加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间发展的协调性。参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的相关规定,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开展以防治水土污染为重点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依法调整部分污染严重难以投入农业生产活动的耕地,提高水产养殖业污染治理水平,做好农作物秸秆焚烧利用工作,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用水,有效解决农村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脏、乱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对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
(二)现代农业科技因素的驱动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低碳理念的引导下,国家大力研发各类与农业生产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农村沼气工程,它以秸秆、生活类垃圾等为原料,在减少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又能够减少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量;秸秆还田技术,它既能够培育地力,改善土质的酸碱平衡,又能够作为动物饲料、肥料等使用。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既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低碳式发展,又能够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农业协调发展的推动因素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农业产生过程中的各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农业生产总值,不惜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在低碳经济发展视角下,为确保现代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则需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经济主体,按照各自生产机制的特点,将各组成部分联系在一起,促使它们协调运转。
(四)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类激励机制推动因素分析
1.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参照农业经济生产总值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采取的推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需遵低能耗、低碳化及低污染的原则,借助市场与行政调控手段,再结合农业生态保护成本及其服务价值,来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2.制约机制。第一,建立以农业废弃物排放为主的税收制度,加大政府财政生态补偿力度,采取“以能代赈”的措施,大力研发风能、沼气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支撑;第二,征收农业碳排放税。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期目标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短期目标是增加低碳类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筹集更多的环保资金。
三、提高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措施
(一)深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革新农业经济生产机制
农村之所以不断推广低碳经济发展究其原因为,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体制过于落后于时展步伐。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大低碳经济发展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低碳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用意,确保低碳经济发展思想深入人心。另外,改革农业经济生产体制,需要在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发展机制,制定有效措施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促进低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减缓农业经济生产环境污染问题
缓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深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明确我国所追求的GDP增长应当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持续化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低污染、低能耗、低投入、高效益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其次,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引领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发挥其引领作用,做到收入产出的最大化,加快经济产业的转变步伐。
(三)选择综合化农业发展道路,逐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作为农业经济生产发展大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急需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科技化、机械化、低碳化、循环化的综合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依照资源化、持续化、减量化的原则,选择正确的生产技术,全方位、多层次的增加农业经济生产收入,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效益的整合利用。
(四)加大农业劳动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力度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生产发展的整体水平差,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农业劳动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偏低,人作为主导其它事物发展的主观因素,影响事物发展的各方面,只有作为劳动主体人的素质提升了,才可以从根源上革新农业生产发展模式。所以,我国若想成为农业经济生产大国,就必须造就一批有知识、有素质、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业化团队。另外,还需不断开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资金的投入额度,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适当培训,调动其农业生产积极性。
(五)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
促进低碳区域农业资源整合的有效办法是建立完善的低碳农产品市场。借助区域政府间的行政调控手段,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建立起有序的低碳农产品市场机制,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认证标准、低碳产品检测标准及农业生产标准等,在确保各方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其具体措施为:第一,建立低碳农产品品牌市场,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低碳农产品;第二,政府加大农产品企业扶持力度,紧抓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提高农产品市场增值的同时,实现农业经济的节能减排;第三,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公开推广低碳农产品信息;第四,不断完善农业劳动生产制度体系,确保低碳农业经济生产的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农业生产发展的科学角度来重新审视农业经济生产的相关制度,争取为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制度,谁污染谁治理,鼓励农村企业发展低碳融资。
(六)不断革新农业生产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逐步改善传统形式的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科学合理的使用施药数量,降低对农业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料,如:动物粪便、生物肥以及又复合有机肥等,加快生物型农药研究力度,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降低害虫灾害,可选择抗病植株的方式降低农药使用频率。另外,大力发展可循环性农业经济模式,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
(七)建立低碳农业生产技术试点基地
当前,我国正处在低碳农业技术的探索发展阶段,建立低碳农产品技术试点基地能够有效整合各区域间的农业技术资源,共同研发低碳农业技术,逐步建立起以农村低碳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链,依照市场发展需求,合理配置技术资源,组组建区域技术创新团队,通过由点及面的方式逐步辐射带动提高区域内的低碳农产品生产水平。
二、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
1.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营结构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实践方式,是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发展和经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经营结构,对农业的经营体系做出更好的改革,建立相关的制度措施对合作体系做出更好的规定,规范农业的经营体系,聘请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经营方式做调整,加快农业内的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农业专业性人才,定期举办培训会,使农业内的成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得以提升。
2.发展农业的特色农业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是土地经营者的经营集合,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方式,农业产品的产出也要有自己的特色生产方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发展经济效益高,更加优质额作物。提高生产模式和农业的生产水平,打造产品的产业品牌,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农作物进行深加工处理,通过自身的加工和包装转换成具有产品优势的产业,成为特色的农业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建立现代农业技术信息网络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所带来的是农业经济信息的快速流动、共享,从而加速了农业经济内部和外部的竞争,建立良好的竞争体系,树立竞争意识,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体系的建设步伐,,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信息市场,逐步形成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经营。同时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播放、村内电话、调频广播等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资源高效配置。现代农业发展着力点就在于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创新组织经营形式,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业人员科学素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体系建设。
1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有所改善,在农村建立起正规的中小学,推广义务教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使得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上得起学,在初等教育上跟得上,打下文化基础,为农村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不会因为没钱上学而错过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对于农民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统筹城乡发展,落实扶持政策切实落实
“三农”政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新技术、新人才,把经济建设作为核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拓宽销售渠道,打通城乡合作,积极帮助农村居民早日步入小康行列。
3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保障结合
科技的发展,将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改变农村现状,用科技实现高产,在良种培育、防虫防害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机械自动化等节省了劳动力,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引入新技术,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如此才能稳定、可循环,保证经济发展不占用下一代生活资源,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在发展中要重视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5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农村经济发展之初,没有完善的农业机制,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多渠道的信息资源,销售渠道少等问题难以解决,需要政府等部门的支持,加大农业投入,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完善生产机制。
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中长久存在的制约问题,农业经济管理都提出了相应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于农村实际需求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要采取积极的管理手段,确实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制度的保证、提供理论的引导、解决其制约问题,令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了制度保证
在农业经济管理下,结合农村现有条件和经济情况,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制度,产生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制度的保证。规范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行为,使得农业的发展满足农村经济的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行为得到良好科学的规范,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效果。优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使得农业的发展具有合理的制度保证,采用优化的制度才能最大化的发展经济,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使得农业的发展得到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农业经济的管理下,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高水平的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应用方面,农业经济管理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有了明确的引导,农村经济有目的性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农业经济管理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地位,明确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组成成分的农村经济,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重点发展,明确经济地位,更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制约问题
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制约问题,然而农业经济管理为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缓解了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了农村发展方案的合理规划,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发展资源的有效性,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人力物力,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快速。
伴随着城乡统筹试点的逐步展开,我国农业经济又将实现跨越式发展。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不难发现:由长期剪刀差抑制农业经济的发展;演变到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来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直到现在将农业经济发展纳入到城市经济发展的体系内。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须明确这样一个事实:受到我国各区域之间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在展开城乡统筹实践过程中,还应根据本区域的特性小论文,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农业经济发展途径。
综上所述,本着以上农业经济发展原则,笔者将就商丘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探讨。
一、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如上文指出的,城乡统筹的目的在于:改变以往将城市与农村经济隔离发展的态势,通过将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中,在城市与农村经济能量的耦合过程中,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中,农村经济又主要以农业经济的形态存在着。
由此可见,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阐述如下:
(一)农业经济产业化的要求
农业经济产业化可以被理解为:(1)农业生产企业化;(2)农业生产规模化;(3)农业生产与城市需求形成有效的供应链。其中,农业生产企业化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仍然缺乏。将过去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转变为企业生产模式小论文,才能通过分工、协作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考察农产品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可知:农业产品生产由技术因素所决定,其最小有效规模偏大。为此,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方能在技术层面趋于最优经济效益目标。对于第三个方面,则是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
(二)农业经济与城市经济互补性的要求
本文并不强调,农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类型之间的严格分工。因为,这种严格分工将使农业经济发展类型,被锁定在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上。最终,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城乡之间一定的经济互补性,可以通过一种耦合联动,推进各自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小论文,在整体上增进了经济福利水平。
二、基于内在要求探究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
上文已从普适性层面阐述了“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将目光转移到河南省商丘市的农业经济发展上,还须进一步探究其目标导向。最终,为商丘农业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的够建提供思路。
(一)培育河南东部经济增长极
河南省的经济若要实现腾飞,则需要省域各经济增长极所建构的节点,在此基础上完成各节点间的线型经济覆盖,最后在线型交叉中形成网状结构经济覆盖,方能实现全省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商丘市处于河南省东部边缘,通过联动本市农业经济发展,将够建出河南东部经济增长极,成为推动河南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建立沟通周遍省份的枢纽
河南地处中原,缺少区位优势。从资源禀赋条件来看小论文,其农业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面食加工行业中,河南省也处于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比较优势面前,河南省须通过商丘市的区位优势,在该区域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来开展与周边省份的经贸活动。
三、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
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阐述,有关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如下:
(一)建立外向型农业加工生产基地
建立外向型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1)满足河南省对农产品的需求。这一需求,在本省经济发展体系内,完成商丘农业经济能量的积累。(2)建立与外省市及国外的农产品供给联系。伴随着商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效率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已无法被河南省所完全吸纳。为此,须通过商丘市政府的农产品对外公关活动小论文,实现过剩产能的外部消化。最终,获得农业发展资金。
(二)完善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体系
城乡统筹实则促进了,城市与农村在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价值联系。其物化的外在表现则是:供应链体系。在加速资本周转的内在要求下,惟有完善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体系,才能实现。在物流体系的构建中,须把握这样几个技术要点:(1)不改变原有城市与农村的物流体系架构;(2)着重构建连接城市与农村物流体系间的节点;(3)由于农村物流体系承担着农用物资下放,及农产品上收的双重任务。因此,与城市物流体系连接的节点应设计为两个。
参考文献:
[1]赵奕凌.西部县域工业发展资金缺损的机制分析与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2]安永学.红古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1(6).
2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互联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和效果,这是其他技术所无法替代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互联网与农业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扩大了农业的信息化建设,也使互联网技术得到不断提高,不仅满足了农业发展需要,同时也加快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能够加快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多年来,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一个闭塞的信息环境当中,无论是技术还供求信息都相对匮乏,而互联网+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不仅能够促进农业市场信息互通,使交易双方能够直接实现联系,及时获取信息资料,并根据市场信息及时有效地进行企业经营决策。这样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市场风险,同时也提升了企业获利机会,使农业资源得到有效的优化配置,为企业带来了更丰富的经济利润。其次,互联网+能够提高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互联网+作为一新兴的技术手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例如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中,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供求信息,信息渠道增多,农产品也有了更广阔的销路,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的经济收益。由此可见,互联网+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最后,互联网+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互联网+是一种先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转变。互联网包含的内容较丰富,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与效果,通过互联网+的应用,能够实现农业信息传播,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对农业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等。总之,互联网+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推动农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3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3.1农业信息平台整体建设缺乏
虽然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互联网+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时间不长,所以基础服务设施还较为薄弱,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例如信息不全面,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无法满足农业人员的信息需求,一些农业难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不利于农业信息平台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农业经济活动的开展,阻碍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农业信息平台整体建设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网站缺乏专业人才
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时间不长,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无法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因此也给农业信息化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也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真正提高人员专业水和素质,才能有效地普及和应用农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从当前我国的农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来看,无论是专业知识水平还是整体素质都相对较低,对于新兴事物的理解力和接受程度也较慢,无法有效地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影响。
3.3互联网发展缺少资金支持
互联网是一项庞大的信息系统工程,对于技术、人才、物力、资金都有很高的要求。资金是互联网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持。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城乡贫富差距较大,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受此影响很大,在软硬件发展、信息采集和网络平台运行等方面都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这也直接影响了互联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进程。
4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4.1加强农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農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农业部门要不断完善互联网信息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网络环境、减少运行限制,使互联网平台更加开阔,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其中,加强网络宣传力度,同时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使更多的农业从业人员参与网络平台建设,获得更及时准确的农业相关信息,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4.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应加强农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生产、建设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另外,要不断加强我的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研究探索新的生产技术和应用设备,为农业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4.3培养互联网+专业人才
互联网技术对人才的需求较大,但是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专业人才缺口仍然很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此,高校要加强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开设更多相关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在实际教学中,高校要向学生展示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成果,培养学生努力学习互联网技术,并应用到农业经济发展当中,通过培养专业人才,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技术储备。此外,还应当培养更多互联网农业技术人才,通过对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养,使他们了解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加快当地的农业发展进程。
1.1.1全市经济总量增长较快。
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0亿元,比上年增长7.1%,是“十一五”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农业产值366.6亿元,增长7.9%;牧业产值364.2亿元,增长6.5%;林业、渔业和服务业产值为23.0亿元、15.7亿元和15.5亿元,分别增长4.6%、4.8%和6.3%。
1.1.2粮食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从“十一五”时期的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连续三年突破100亿公斤,2010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25.9亿公斤,比2005年增长35.4%。
1.1.3畜牧业生产增势加快。
全市大牲畜、生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203.4万头、397.7万头、5914.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1%、7.7%、6.2%,分别高于“十一五”。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75.0万吨、34.5万吨、143.1万吨,奶类低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1.1.4县域经济贡献率提高。
我市10县(市)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4.7亿元,10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2.9%,比“十五”末期提高0.7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3%,比“十五”末期提高4.6个百分点。
1.1.5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较快。
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达到8020元,同比增长18.4%,增幅高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1.1.6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及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
全市农业经济总量占全省份额的1/3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多居全省前列。2010年我市肉类、奶类产量居全省十三地(市)和农垦之首,粮食产量、禽蛋产量位居农垦之后。在有资料的14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粮食产量、牛奶产量始终居首位,牧业中肉类总产量位于长春、成都和沈阳之后排在第4位,禽蛋产量位于沈阳、长春和济南之后排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高于西安和长春排在第12位。
1.2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2.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10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两改”工程,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上半年,县域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7亿元,同比增长7.9%,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3%,拉动县域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
1.2.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各县(市)抢抓“强县”发展机遇,不断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县域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6.1亿元,同比增长19.6%,高于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5.6个百分点,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0%,拉动县域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1.2.3服务业持续稳定发展。
今年以来,各县(市)加快实施民生工程,以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县域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9.7亿元,同比增长10.8%,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7%,拉动县域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1.2.4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上半年,我市县域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124.2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市固定资产总额的23.5%。投资额超10亿元的县(市)有六个,分别为宾县、五常、尚志、双城、巴彦、通河,其中宾县、五常投资额超20亿元。
1.2.5消费市场繁荣兴旺。
全市消费品市场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及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拉动,全市县域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83.1亿元,同比增长17.1%。从绝对值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前三位的是尚志、双城和五常,分别实现零售额33.3亿元、31亿元、29.6亿元。从增速看,零售额增速高于县域平均水平的分别是依兰、五常和尚志,增速分别为20.6%、18.8%、18.7%。
2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从水利基础设施情况看,我市属于缺水较重城市,全市水资源中3/4以上为地表水且多为过境水。二是土地流转规模不大,形式单一,流转规模是以中小型为主,流转的土地主要集中在种植业。
2.2畜牧业生产规模不高
一是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我市畜牧业规模化程度逐年提高,但与省外部分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缺少牵动力较强龙头企业。
2.3农业产业化规模小,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辐射牵动作用不够。二是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多以粗加工为主,产业链短,精、深加工品种少,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率低。三是利益联结不够紧密。
2.4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偏弱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二是结构调整滞后。三是强县地位弱化。
3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意见
3.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水利发展为契机,加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围绕5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加快建设高标准良田、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机装备和深松整地补贴力度,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3.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加强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引进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培育扶持本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打造“哈尔滨食品”大品牌。
农田使用和承包制度应当不断的改革创新,从最初的以单一农户为基础,不断的转换成以承包管理的模式,通过市场经济对农田使用进行导向和转变。提高农田使用的组织效率,提升农业生产集中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农业经济应当逐渐转变理念,以获取经济效益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利用先进的工业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来进行农业生产管理,提升农业经济的工业化程度。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管理,可以充分的释放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变农民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农业经济。农村也需要进行重新定位,不断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利用农村逐渐走向城镇化的方法,实现工业逐渐引导农业的发展。将农村城镇化为基础,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实现农民的多方面发展,促进农民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改进农业经济的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可以更好的促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随着农村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逐渐增多,数据显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发展到2020年,农业经济中将会出现大约一亿左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型,从农业经济转移到非农业经济,需要重点研究解决。首先国家的政策能够实现导向作用,引导农民从事其他行业,保证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后,具有同等的医疗、教育等权利,尽快实现农村和城市养老保险的衔接。对于在城市工作时间长,工作稳定的农民工,城市要不断地放宽落户的条件,特别是中小城市更应该放宽落户条件。这样农民的传统定义将会逐渐的淡化,农民具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对于农业做得好的农民,可以通过承包的方式,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管理。而进入城市中的农民工,可以和城市居民具有相同的权利,更好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职业教育不断地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逐渐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人才,积极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将先进的技术逐渐转换成生产力。努力增加农村科技发展的投资量,种植先进的农作物,饲养经济效益高的猪、牛等动物品种。积极进行农作物和牲畜的病虫害的学习,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应当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积极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发挥农业的环境和生态效益。禁止乱采乱挖,严格资源开发项目的审批,考虑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充分考虑城市和农村利益的协调,共同促进农村和城市的共同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组织网络机构健全。成立有机食品发展领导小组,组建有机食品办公室,列入政府职能序列。县人大、政协定期审议、调研有机农业工作情况。相关部门和各镇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形成了县、镇、部门联动的组织网络。规划和标准体系较为完善。2003年,宝应率先在全国编制、评审和实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运西、东荡、中部三大有机产业园区。同时,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制定出有机稻米、有机藕、有机蟹、有机鸭和有机专用肥五大省级标准。技术服务和政策配套体系基本形成。组建县生态办、部门、镇和基地四级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成立有机种植、有机畜禽养殖、有机水产养殖、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灌排水系和生产资料供应等六个服务小组,编印《有机食品生产指南》,指导基地有机食品生产。出台《关于加快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建设、打造“生态宝应”的工作意见》,设立50万元生态基金和200万元有机食品基地建设风险基金,完善土地流转、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有机农业发展初具规模。延伸有机产业链条,打造有机生产、加工、检测、集散和观光五大基地。建成有机农业园区22个,总面积10.8万亩,拥有有机食品品牌35个,涵盖稻米、荷藕、畜禽、瓜果、水产5大类12个品种;建成江苏省首个有机农业开发区———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并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国家级有机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合作筹建“中国有机产品交易中心”;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通过国家认监委组织的评审。有机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宝应农业的产业升级,也带动了旅游、观光、休闲等三产的发展,通过发展湿地生态观光和有机农业休闲旅游,2011年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有机农业成为招商引资载体。编制30多个有机招商项目,在县网站上。以中国宝应荷藕节和国内相关经贸洽谈活动为平台,开展对外推介,寻求对外合作,先后有国内外多批客商来宝考察洽谈,宝泰米业、兴泰农牧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
2农业机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1农业机械是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农业机械在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比如,一台中型农业机械每天可以进行农田作业的面积在5.3万m2,生产成本在12元/667m2,如果是人工进行作业,每667m2需要1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需要120元。农业机械作业价格在40元/667m2,每667m2将会节约80元,同时还能抢抓农时,不误节令。这不但能够节约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为剩余劳动力从事其他产业给予了很多时间,使人们能够利用第二产业为自己创收收入。还吸引了剩余劳动力从事一些和农业有关的工作,比如农机维修、农机运输和农机作业等,扩展了人们的就业空间,大大促进农民增收。
2.2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
农业机械作为现代的生产工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它在无形中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农业现代化方式和传统方式有很大区别,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使农业生产处于集体化和规范化;二、农业市场化。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广泛应用使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市场化;三、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不管是资源的有效利用还是环境保护一定程度上需要农业机械来保障。首先,农业集体化和规模化就预示着有很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中去,这就使少数农民得到了规模效益,就需要以农业机械代替人工生产来提高效益。规模化和标准化只能靠机械作业。农业产业要合理利用资源来满足农业市场需求,使农业商品化,让农产品立足于市场走向国际,在国际市场中提高我国农业产品影响力,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非常重要,质量和加工依然需要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来保证。农业机械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很好的保护了环境,做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比如农业机械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使资源能够得到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工业化的环境污染;小麦收割之后剩余的麦秆会被焚烧,严重增加了环境的健康指数,农业机械进行收割之后会把秸秆粉碎之后进行还田,这不但给土壤增加了养分,而且大大降低了由于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如果没有农业机械,农业依然不能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在其中的地位相当高。很多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虽然道路不相同,但是都是实现了机械化之后随之进行现代化。
在循环经济理念中,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use)是三个核心概念,也被称为3R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3R理论有了延伸与拓展,变成了5R理论,在三个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增加了再思考(rethink)与再修复(repair),这使得循环经济理论更加完善,并且建立起了修复生态系统的新发展观,也就是说,要不断地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了的自然生态系统,人们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既创造财富又达到生产的目的。将循环经济理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便形成了农业循环经济理念,相比于传统农业的线性经济,也就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而言,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系统内部之间通过互相联系的方式进行物质以及能量的转化与利用,形成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之下,在农业生产中以生物的自然再生产作为基础,客观而科学地安排不同的生物质的农业系统内部进行循环,并实现利用的最大化以及循环利用,从而使得农业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农业生产环境,同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个更多的、优质的产品。这里指的生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及其之中的生物质能,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生物质能是十分重要的组成成分,农业循环经济系统是由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的。
2.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以及原则。
总书记在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要结合各地三农问题的实际情况,按照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use)为原则,引导当地循环农业的发展。以贵州为例,要充分利用贵州农业资源的优势,建立种、养、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生产体系,从而实现资源的多极化利用,不断减少资源消耗,并积极推行农业无害化清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贵州当地要通过调整农业发展结构来改善与维持当地的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不断生产高品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遵循农业自然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use)为原则的原则,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消耗;遵循生产、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要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尊选因地制宜原则,发挥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依靠科技的力量建立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区等,不断调整农业结构。
二、低碳农业经济理论与发展战略
1.低碳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背景下兴起的,低碳农业经济理论将二氧化碳当量作为基本度量指标,构建由低碳农产品为主导、以碳汇产品为支柱架构的低碳农业生产体系与产品结构,具有二氧化碳低排放与高固化的显著特征,低碳农业经济理论旨在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改善农业小气候环境、最终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低碳农业具有发展全球性、外部性和长期性的“三性”特征,具有综合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大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三化”特征,具有可衡量、可报告、可检测的“三可”特征。
2.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战略。
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战略包括三点:第一:以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产业链互动模式。它首先要实现生产源头的低碳化,其次是实现生产过程的低碳高效,接着要实现农产品加工、深加工和运输阶段的低碳升级,最后还要做到合理处置农业废弃物,实现垃圾资源化。第二:以碳捕获为方向的碳汇农业模式。它首先要恢复并且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其次要做好碳森林建设规划,实现森林碳汇效应的最大化,最后发展森林旅游,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第三:以碳中和为要求的立体农业模式。它分为两步,一是实现动植物种养结合,实现农业生态圈重建,二是加强间种、套种,实现农业生产的空间立体化。
三、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长效机制为重点,强化现代农业政策支撑。
政府应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投入,增加农业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要不断完善农业投入法律法规,对农业投入强化约束,改变以往的农业投资方式,整合投资;要完善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使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得到保障;要不断提高政策实施机制,提高落实水平,真正实现强农惠农。
2.以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建设为重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要不断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的攻关,致力于培养优质、无公害、高产的农作物产品,提高对耕地的利用,有效进行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等;要建立一套富有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科研机构要逐步实现自主经营,服务类的农业科研机构要逐渐实现企业化管理;要不断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渠道,丰富推广形式。
3.以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建设为重点,强化农业物质支撑。
政府应当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并节水改造,优化灌溉技术,节约用水;要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大力落实耕地保护制度,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加快建设高产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要加强农业技术装备,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信息化,加快农机装备技术的研发,拓宽农机的作业服务领域,要加快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进行信息示范,构建农村经济信息系统。
4.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强化农业人才支撑。
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培训,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农业经营管理能力;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一步充实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机制;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能力。3.5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为重点,强化农业服务支撑政府应当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服务;要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保证市场竞争的健康性与有序性。
农民失业是指农村劳动力得不到就业岗位或不能和其他生产要素实现有效结合,包括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两种形式。我国传统观念认为,由于农民拥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土地,在我国不存在农民失业问题。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年来,农民面临的就业压力和失业风险与日俱增,失业农民开始大量涌现,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失业对农民来说意味着失去生活保障。因此,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农民失业问题,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农民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大量的隐蔽性失业显性化
所谓隐蔽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作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均存在着大量的隐蔽性失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隐蔽性失业不断显性化。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隐蔽性失业公开化
建国后,鉴于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而牺牲农业的发展战略。国家投资结构过多地向重工业部门倾斜,国家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展农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国家当时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1952-1978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这样,农业在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承担着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到改革前夕,农业部门已累积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农村严重的隐蔽失业。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2.,使城市隐蔽失业显性化
在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低工资高就业、国家包分配的劳动就业政策,形成了企业人浮于事、大量冗员存在、劳动效率低下的状况。这种就业政策,将当时的公开失业转化为隐蔽失业,使企业的劳动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用工制度也缺乏激励机制,阻碍了经济快速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企业迫切期望减少“隐蔽失业”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例如股份制改造进程中分离富裕人员,以及企业减员增效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时,政府也在尽可能想办法解决企业负担,减少企业的社会职能,以促进经济持续而稳步的增长。在这种趋势下,过去的隐蔽失业逐步显性化。
(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大量的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失业现象。当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劳动力由于自身的素质及就业观念适应不了这种变化,就出现了结构性失业。当前,结构性失业在我国比较突出。众所周知,在体制转轨阶段,由于全国统一市场尚不发达,再分配机制的地方利益分配关系安排不够合理,国家产业政策应有的约束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导致重复建设和地方产业布局同构化现象严重。从八十年代中期的一般家电生产为代表的结构趋同,直至近年以汽车、化工等支柱产业为代表的结构趋同均充分反映了这一事实。这种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我国“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化单体企业形态。这样,不但生产要素得不到优化配置,资源大量浪费;而且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市场竞争能力差,产品结构单一,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这从根本上阻碍了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在市场供求形势总体上已经由过去的短缺经济、卖方市场初步进入买方市场阶段时,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必然。
(三)总需求不足,造成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又是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称周期性失业。目前,国内需求不旺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造成国内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就在于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从消费需求方向来看:由于市场改革的加速,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大批下岗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等,导致人们对收入预期心理下降,未来消费支出预期上升,造成储蓄倾向增加而消费倾向减少,消费需求不振。在农村,农业继续徘徊,农产品市场结构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陷入困境,进一步约束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得农村消费不旺。从投资需求来看:首先消费不足制约了投资需求。从根本上讲,投资是为消费服务的,没有消费的增加,投资不可能无限制的循环下去。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消费仍然出现继续滑坡,使得投资的乘数效应大大降低。
二、 解决农民失业问题的途径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解决就业的根本途径。因此,增加就业必然以发展经济为条件。
1.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过时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而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最薄弱的部门,农业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关键。因此,应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多种经济和多种经营,是多渠道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方法。政府,一方面应继续加大力度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农村经济发展加以正确规划和引导。
2.调整农业空间布局,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从源头解决失业问题。
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生产力多元化,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从东向西,从城市到农村呈逐步降低的序列,这种生产率的差异决定了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因此,在中西部地区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应该吧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具有很大市场潜力的产业从东向西,从城市向农村转移。这即可节省资金,盘活资产,使东部地区的技术,管理经验与中西部便宜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带动中西部及农村的发展,同时为东部及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国民经济才能持续而稳定的增长,创造出更多的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时报[N].2004-04-09.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
农业的机械化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抗旱抗涝、翻整土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农业机械化用先进的设备替代畜力和人力,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复种指数,从一年一熟升级为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播种、喷洒药剂和施肥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间接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科技化提供了基础,有利于高科技技术手段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其次,表现为农业机械化能够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效益,进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单位生产的机械作业量,把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农业机械化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农业生产机械化,将先进的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将可以有效的改变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模式发展,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从而降低单位生产的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和农业规模化生产相辅相成,农业生产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需要采用农业机械化,而农业的机械化的发展优化了配置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要素,从而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从而获得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最后,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把农村生产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减小了对农村土地的依赖程度,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机会从事其他行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由于脱离了农业土地生产,农村劳动力可以从事农业附加值更高的非种植农业活动和养殖业,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闲置的农村劳动力也可以到城市工作,这既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又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而且还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思想和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知识,这样就变相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二、通过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
首先,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农业机械更好的融合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更大程度地调动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充分结合农业机械化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鼓励农业机械化从业创新体系人员,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研究开发与宣传推广工作,从而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作用。要坚持农业机械化的自主研发创新与引进技术协调发展,不仅要实现农机生产企业与相关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及共同研发,更要适时引进和吸收国外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推进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整体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加大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大规模实现农业机械化。如果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广大的农村地区都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村地区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和土地的生产能力,从而促进整体农村的经济发展。政府应当对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出台一些倾斜政策,可以成立农业机械化推广专项基金,给农业机械化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广大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民给予补贴,提供稳妥可行有效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也要从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同区域格局和不同生产特色出发,结合当地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情况,下大力气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最终提升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各地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最后,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引发了农村社会的技术水平、社会发展态势劳动力等方面的变化,并提高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广泛推广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活动中占的比重,这样才能通过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因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导致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因此要考虑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力输出机制,防止农业机械化引发的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后,能够在原有的农业生产基础上,增加农民的收入。管理和规范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推广过程,建立规章制度,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管理的混乱状态问题,从而提高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的对于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操作能力和机械化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民的知识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机械化知识的培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从而提高农民的农业机械的操作水平和认识程度。
作者:李小卫单位:滨州市滨城区沙河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