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4: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职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武术文化中,首先武术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健身性的文化,能够修养身心,同时使我们获得快乐。武术动作的产生、变化发展都是围绕其武术技术展开的;其次,武术作为一种健身项目,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可以调节身心,使我们的身心都得到放松;最后,武术,也可以作为一种娱乐项目,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有效地调剂我们的生活,武术表演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武术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和赞美。
1.2武术文化的教育意义。
武术文化在我国的素质教育开展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第一,武术文化的教学内容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学生通过在课堂武术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练习武术动作,从而使得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能够提高四肢的力量,锻炼身体的柔韧度等,同时通过武术文化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地加深对武术的了解,在武术运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一方面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调节身心,使得整个身心都得到放松;第二,武术文化的理论教学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武术文化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塑造自身的道德素质等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第三,武术文化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对武术文化的学习,能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
2.1武术文化教学是武术自身发展和创造的需要。
文化需要传承,同时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地更新发展,武术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样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壮大,但是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武术发展进入了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虽然我国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竞技武术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性的武术项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缺失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因此,不能够真正地表现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系统的武术文化教育,一方面能够正确的引导我国人民加强对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向着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和前进。为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另辟蹊径。
2.2武术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2.1武术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武术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确保其他工作的开展,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基本上每天工作都需要花费10个小时以上,那么就这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校学生武术文化教学开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增强武术以及武术文化教学,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2.2高职院校教学中开展武术文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
武术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只是作为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在武术锻炼过程中,能够我们的思想道德,所谓学武先学德说的就是这个道路,传统武术学习过程中:第一就是把武德放在第一位,这就更加表明我国武术学习的本质。在我国高职院校武术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武术文化的教学内容开展,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武术品德,从而在不断地素质教育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2.2.3高职院校教学中开展武术文化教学可以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核心内容,在历史上频繁地出现为国捐躯,精忠报国的英雄,但是在当代这些话语都好像变成了一句空话,那么通过武术及其武术文化教学内容的开展,能够使得学生重新找回丢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得我国武术文化源远流长。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网络法律规范不甚了解。有不少高职学生表示遭遇过网络侵权行为,比如,个人隐私被随意披露,遭受过网络诈骗等,但同时又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承认通过微博等方式披露过他人的隐私。
(二)高职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差
由于网络信息五花八门,相比本科生来说,高职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更欠缺一些。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高职学生难以适从,对网络交流平台中的各种观点不能理性的分析评论,逐渐形成麻木盲从、人云亦云的心态和方式,从而成为信息的奴隶。
二、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主要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积极影响
1.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
网络文化具有前沿性,能够将最新知识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网上的许多虚拟图书馆、各种在线参考材料、电子书籍等资料都唾手可得,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调查显示,有30%的高职学生上网是为了看新闻,查学习资料,极大地开拓了学生视野。
2.缓解压力,平衡心理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高职学生可以与自己相识或者不相识的有着共同兴趣的人交流畅谈,可以“毫无顾忌”地吐露自己的真心话。特别是有的比较内向甚至孤僻但内心又渴望能与人交往的学生,在网上这样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里,也会变得幽默、开朗。
(二)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
1.学习成绩下降
网络挤占了高职学生的大量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调查显示,一有空就上网的高职学生占35%,每天上网时间在2-5个小时的占45%,上网时间在5-8个小时的占10%,利用上课时间上网的占27%,有95%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高职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听课质量,厌学、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也导致部分高职学生自己不思考课后作业,习惯从网上寻找答案。
2.道德信仰偏差
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道德信仰也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在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价值观的碰撞和学生之间的网络模仿,导致部分高职学生的信仰的扭曲。另外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通过网络传播,导致学生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而不顾道德底线。
3.网络性心理障碍
由于高职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有的学生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持续聊天、打游戏,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有少数学生甚至是连续几天通宵达旦地上网,而出现身体衰竭和死亡。
三、应对措施
(一)从社会的角度,加强网络管理
1.网络技术安全防范
由于网络信息的五花八门让学生难以辨别。公安机关可以会同相关网络信息部门联合开展依法打击网络有害信息的专项整治活动,过滤有害信息。同时国家应该鼓励和扶持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有益的网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于1987年开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网络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还是存在立法滞后等问题,而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我国网络法规不了解。所以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梳理网络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网络立法,并进行全民学习。对于网络犯罪的应采取严厉措施,并进行有效的反面宣传教育。
(二)从学校的角度,加强学生的网络教育
1.进行专业建设,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专业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从而建立校园文化阵地。对专业前沿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学校可以指导性地在校园BBS上开展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减少学生无节制的上网聊天游戏行为。同时通过这些网络平台,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关注的话题,不仅可与学生打成一片,还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
2.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提升网络素养
由于高职学生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缺乏了解。高职院校应加强网络道德行为的宣传教育,请网警或者是网络律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开展网络文明知识主题班会等,增加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
如前所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dwardSapir)(1884-1939)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和文化之间这种密不可分、唇齿相依的关系,表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在实际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相应语言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等。
(二)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因此,语言之间有共性,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比如:英语中的“heart”和汉语中的“心”,试比较:loseone’sheartto(倾心;爱上;迷恋),taketoheart(关心),loseheart(灰心),breakone’sheart(伤心)。其次,还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方式,如:inthesameboat(同舟共济);wolfinsheep’s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Talltreescatchmorewind.(树大招风);breaktherecord(打破记录);fishforpraise(沽名钓誉);seeingisbelieving(眼见为实);strikewhiletheironishot(趁热打铁)等等。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以及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独特的传统习惯、思维习惯等,因而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与传说。因为文化差异的关系,所以,往往一些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每个单词都认识,却无法理解某一短语或句子意思。如有人把你称作“aluckydog”,你千万不要感觉这是不好的言辞。其实,对方在说:你可真幸运啊!看来,语言中的文化知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跟本族人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地理历史等等是脱不开干系的。比如说:在美国的政治选举中,有时会听到类似这样的句子:“Thecandidatesthatwinareusuallytheoneswhohavegreenpowerbackingthem.”获胜的候选人通常都是一些有“绿色力量”支撑他们的人?这样是翻译不通的。看到“greenpower”这个词组,如果不能很快联想到美国钞票的颜色,对本词的理解就会是一头雾水。原来,“greenpower”代替的是“钱”,因为美国的钞票都是绿色的!所以本句话的含义是:获胜的候选人通常都是有财团支持的人士。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要多注意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并系统地讲给学生听,这对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营造文化传播氛围
1.词汇的传播,加强对关键词汇文化意识的传播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只有理解了它们的文化意义,才能恰当地运用这些词汇。例如,红色(red)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喜庆、吉祥、热闹,所以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节日里,往往以“红色”点缀。但在英语国家“red”则表示愤怒、气愤的意思。2.语法、句法的传播,加强对重点句子文化背景的讲解汉语句子注重意合,注重上下句间的“行云流水”;而英语句子重形合,比较注重句子结构上的完整和逻辑上的合理。
(二)加强英语文化教学内容
如何加强高职护生的护德教育,进而增强她们的医护人文精神,一直以来都是高职护理专业的难点和重点。中国传统文化无疑为高职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人文资源。首先,从“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传统医德理念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了德与术的高度统一,注重人文关怀,更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取之不竭的人文资源[4]。其次,中国传统护德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倡导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更符合我国文化、价值取向,更有利于民众接受认可。
1.2高职德育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发展的基石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时期对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行为道德规范标准,学习和借鉴古代医家的高尚医德,不可囿于其具体的言行和标准,一成不变地效仿只会导致复古和倒退。作为高职德育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弘扬和发展与时代相符的观点,择其善而为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梳理,提炼出与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内容;另一方面,吸收采纳西方医学伦理学中有价值的内容,使之更符合当今时代和医护发展的需要[5]。因此,高职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必定会促进中国传统医德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又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创造条件。
2凝练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对高职护生开展德育渗透
高职护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和定型期[6]。卫生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未来优秀护理工作者的基地,对提高道德教育方面,并将中华传统文化渗入到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中,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1以“仁”、“爱”构建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标准
国际护理学会1973年修订的《国际护士守则》中,规定护理人员的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这一职责既体现了护理的本质,也反应了护理职业道德的实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与“爱”理应成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永恒主题[7]。“仁”就是医者仁心,仁义济世,儒家思想认为人是“仁”的存在本体,而仁者必须有爱人的意识和情怀,要求护理人员具有人道主义情感和同情心。“爱”是贯穿全程的基本道德品质,即要求护士应具有对生命的热爱、对患者健康的热爱、对护理事业的热爱。患者受疾病困扰,极容易产生焦虑感、恐惧感,迫切需要护士的关爱和帮助,其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护士必须对患者有着特殊的情感要求,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专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回馈社会[8]。
2.2以“精”、“诚”树立学生高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精”特指精专治患,精益求精。护士具有精湛的技术,才能在操作中做到准确、快捷、高效。护理工作容不得半点粗心,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差错、事故,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或延误诊断治疗,甚至危及生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确保各项抢救手段及护理措施准确、及时、有效,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慎独善思的良好心理品质以及高度的责任感。“诚”就是诚善服务,以诚相待,这也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之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础,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诚信的职业态度,使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做到与病人以诚相待、以信相处,将“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落到实处,密切维护护患关系,帮助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9]。
3以中华传统文化对高职护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举措
3.1构建校园文化环境
教育环境在卫生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创造良好的育人条件。在洋溢着浓厚文化气息的环境下学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培养她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以我校为例,我们紧密围绕“具有护理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环境。例如,凝练出“仁、爱、精、诚”的专业精神,做成宣传画放置在校园中;积极在校园内打造绿化景观区“药苑”,选择性的栽种一些可以入药的植物,并做好标注,是学生在欣赏植物的同时对其药性有一个了解;通过树立李时珍等中医药名家的雕塑表达出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尊重;在校园内竖立“理念碑”、张贴宣传画,向同学们宣传中医药文化的名言古句,例如“人命至重,贵逾千金”、“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等等,以此构建具有浓郁医护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
3.2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进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对德育教育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和制约性作用。校园精神不是硬性灌输、不是纪律约束,而是一种无形的文化约束。我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的德育教育功能,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制定学校理念。例如,制定了“厚德崇真、博学强能”的校风,“慎思笃行、敏学笃学”的学风,“仁、爱、精、诚”的专业精神。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晨会等形式,将具有护理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入日常德育教育中。例如,结合时事新闻,运用正面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感受到医护人员正直博爱的情感、谦虚谨慎的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忠于医业的道德,激发学生内心的道德追求;运用反面案例让学生对那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医护人员产生反感厌恶,以此督促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1.课程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方向,也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和微观细化,清晰明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目标无疑是课程设置的前提。但是许多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要么盲目效仿本科专业模式,要么较随意地按照流行的新软件、新名称课程马上就开设,不管师资力量是否充足、社会是否真正有需求。笔者认识的一家高职院校,在平面广告设计专业中开设了数门最新的多媒体视频处理软件课程,弄得教师苦不堪言,学生一片茫然。还有些院校“因人设课”,从教师出发,而不是从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结构去设置课程。追溯原因,是缺乏对高职类专技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和对行业市场需求、职业岗位群的细致调研。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相连,是为产业、行业、企业输送适用人才,而文化创意产业范畴广泛,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方向甚多,如果不仔细分析,确定好现实、明确、细致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主观臆断或者盲目跟风,必然造成学生“蜻蜓点水”,最终限于迷茫和肤浅,既不“多能”也不专。
2.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作为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实践性应是其突出的特点。但是实际中,多数院校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如前所述,照搬本科院校的学科教育模式,进行课程压缩与删减,而真正需要实践操作锻炼的课程大多上成了理论课。以艺术设计为例,像人体工学、材料与工艺、印刷技术等原本需要实景学习、实际案例参与和操作的课程,课堂上经过理论讲解、经典案例赏析就结束了,好一点的也只是模拟性质的案例学习,根本谈不上深入掌握实践操作要领。实际上,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在课程上应当注重实践的比例,增加实景实战的训练与经验累积,处理好部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明确“必需”与“够用”的标准,让学生做到既对专业背景知识了解,又能精于实际创意构思、设计应用。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创意、技能类课程并不能紧跟行业、市场的变化和流行趋势。如,广告行业的CI系统早已经突破了以往单纯的平面、静态传播方式,因此在应用中也频繁出现了卡通吉祥物、立体标识、交互动态、视频媒体等,但是绝大多数院校的CI课程仍然是平面化作业,老旧案例学习、模板套用,结果学生拿出的作品与企业、行业的差距可想而知。
3.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课程体系上最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协调好各门专业课程的比例、时间、位置、关系,评估它们各自的效果、相互的衔接与影响。然而部分院校的课程体系随意变化,课程门类想改就改,甚至同一门课程,每一届的内容都不一样;有些院校课程内容重复,课程之间相互套叠,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室内设计原理》《家居陈设设计》《商业空间设计》与主干课的内容重叠,范围互相包含,这是教学资源的浪费;还有些院校偏重软件、工艺一类的操作,为了尽早让学生掌握而急功近利,那些引领学生入行业门的课程居然放在了软件课之后,学生学了半天,不知道学了以后用来做什么,或者简单地认为学习创意、设计仅仅是熟练软件就够了,形成了所谓的“唯技术化”心态。其实,作为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创意才是核心,只有操作,没有创意,充其量是个工匠,不是设计师和创意人员。这些现象都是因为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造成的。
4.课程缺少总结与反馈。虽然许多院校在文化创意设计的课程上有联系企业、政府等实际项目,做到了工学结合,学生受益匪浅,但是往往是以完成项目、成果汇报展为结束,忽略了对这些经历的总结反思及企业、用人单位、受众的反馈,经常是重复同样的模式,缺乏变通与改进,使得课程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实际上,对课程的总结与反馈既可以帮助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反思,也便于我们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同时,由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是服务型的行业,这就需要对结合实践项目的教学进行受众反馈,可以是企业的意见、消费对象的意见,也可以是参与课程的师生的感受。它既可以帮助师生思考创意、设计有无继续提升的空间,也能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进行提供经验。
三、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1.课程设置统分结合,要针对细分方向与新兴方向。课程设置不仅要注意大的专业方向,也要有细的小方向、特定方向的课程内容,做到统分结合。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海报招贴、企业形象CI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都是主干课程,但是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广告企业,有的专注于样本、宣传册等平面设计,有的专注于动态和视频广告,有的侧重于品牌形象策划与设计。同样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的企业侧重做家装,有的则专注于景观设计。所以,我们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在课程设置中既涉及大的专业面,同时必须有专攻。可以先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然后部分专业课根据教师的不同专长,进行师生互选。另外,文化创意设计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横向性和交叉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必须与时俱进、关注流行趋势、新兴方向、新需求等。如,广告专业及时开设网络广告的设计课,品牌策划设计及时增添卡通形象、品牌吉祥物设计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会展类课程和方向等。
2.课程体系要强调专业的系统全面能力、整合精炼。现在大多数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仍在使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即按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递进。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各门课程追求各自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课程间缺乏沟通与连贯性;二是如上文提及的,课程内容交叉重叠、浪费教学资源、学生能力得不到有效深入和提升。因此,有必要以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的系统全面能力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为标准,整合相关课程,按照难度将它们有序地分散到每一学期,逐渐深入,每一学年自成体系。可以在“大的专业课”中以多个课题的形式整合原来零散和容易重叠的课程内容,力争做到“少而精”,同时,让文化课、选修课在合适的位置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仅仅成为学生漫无目的、“混学分”的课程,要真正起到对专业素养底蕴的熏陶。如,可以将传统文化赏析、地方人文历史一类的文化课、选修课置于涉及这些内容的专业课之前,以便学生明确目的,产生兴趣,更好地完成专业课中与此有关的创意设计课题。
3.专业课程三个主要方面要合理设置、紧密衔接。专业课要注重三个主要方面:创意类课程、设计总结与理论类课程、实践与操作类课程,它们是构成学生文化创意设计核心技能与思维的关键,需要统筹协调,不可偏废,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以往很多院校都比较重视实践与操作类课程,如软件课、材料课、模型制作课等,认为操作熟练、技术应用方面经验多是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创意与文化、总结与理论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毕竟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提供的是知识服务,创造的是知识经济,行业的特性告诉我们,不能因为是高职教育就简单地把应用人才划归到操作工的地位。这里,创意类课程要着重训练学生挖掘文化元素、人文资源的敏锐目光以及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和设计概念的思维能力;设计总结与理论类课程着重进行理论教学、创意设计经验的总结与思考;实践与操作类课程主要强调将创意与概念等转化为实际应用产品、作品并能适应市场推广的能力;另外,三方面课程需要贯通、融合与衔接。可以对创意、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以同一专题项目或课题范围进行联系与衔接,将课题深入、完善、做好做精,避免课题内容的低层次重复、浅尝辄止。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网络法律规范不甚了解。有不少高职学生表示遭遇过网络侵权行为,比如,个人隐私被随意披露,遭受过网络诈骗等,但同时又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承认通过微博等方式披露过他人的隐私。
(二)高职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差
由于网络信息五花八门,相比本科生来说,高职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更欠缺一些。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高职学生难以适从,对网络交流平台中的各种观点不能理性的分析评论,逐渐形成麻木盲从、人云亦云的心态和方式,从而成为信息的奴隶。
二、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主要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积极影响
1.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
网络文化具有前沿性,能够将最新知识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网上的许多虚拟图书馆、各种在线参考材料、电子书籍等资料都唾手可得,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调查显示,有30%的高职学生上网是为了看新闻,查学习资料,极大地开拓了学生视野。
2.缓解压力,平衡心理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高职学生可以与自己相识或者不相识的有着共同兴趣的人交流畅谈,可以“毫无顾忌”地吐露自己的真心话。特别是有的比较内向甚至孤僻但内心又渴望能与人交往的学生,在网上这样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里,也会变得幽默、开朗。
(二)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
1.学习成绩下降
网络挤占了高职学生的大量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调查显示,一有空就上网的高职学生占35%,每天上网时间在2-5个小时的占45%,上网时间在5-8个小时的占10%,利用上课时间上网的占27%,有95%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高职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听课质量,厌学、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也导致部分高职学生自己不思考课后作业,习惯从网上寻找答案。
2.道德信仰偏差
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道德信仰也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在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价值观的碰撞和学生之间的网络模仿,导致部分高职学生的信仰的扭曲。另外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通过网络传播,导致学生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而不顾道德底线。
3.网络性心理障碍
由于高职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有的学生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持续聊天、打游戏,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有少数学生甚至是连续几天通宵达旦地上网,而出现身体衰竭和死亡。
三、应对措施
(一)从社会的角度,加强网络管理
1.网络技术安全防范
由于网络信息的五花八门让学生难以辨别。公安机关可以会同相关网络信息部门联合开展依法打击网络有害信息的专项整治活动,过滤有害信息。同时国家应该鼓励和扶持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有益的网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于1987年开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网络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还是存在立法滞后等问题,而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我国网络法规不了解。所以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梳理网络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网络立法,并进行全民学习。对于网络犯罪的应采取严厉措施,并进行有效的反面宣传教育。
(二)从学校的角度,加强学生的网络教育
1.进行专业建设,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专业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从而建立校园文化阵地。对专业前沿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学校可以指导性地在校园BBS上开展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减少学生无节制的上网聊天游戏行为。同时通过这些网络平台,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关注的话题,不仅可与学生打成一片,还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
2.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提升网络素养
由于高职学生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缺乏了解。高职院校应加强网络道德行为的宣传教育,请网警或者是网络律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开展网络文明知识主题班会等,增加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
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曾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语言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不可分割且相互渗透的。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风俗人情的总和。在教学中,我们常把文化分为两个层面:即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通常交际文化要比知识文化更直接地影响跨文化交际和言语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对文化所包含的这两个层面的熟悉、掌握、运用程度,就是我们要探讨的社会文化能力。
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对涉外人才的培养数量和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各行各业对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愈益迫切。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日益受到重视。但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1)高职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阅读、听说能力也比较差。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只能进行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2)高职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不是原来中专学校或中学里过来的,就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教学方法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事倍功半。(3)在英语教学中,人们普遍忽视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认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没有把文化渗透和学生的语用能力相结合。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修订的《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1]新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下特点:(1)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突出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2)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3)为适应改革开放对涉外业务交际能力的需求,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以及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外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进行涉外交际,高职英语教学应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应用能力不但泛指应用语言的一般能力,更是指把语言运用到实际涉外交际环境中的能力。后者也可称为“社会文化能力”。应用能力是社会文化能力的基础,社会文化能力则是应用能力的最终表现。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以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的。
实际上,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上都可以进行,它存在于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
首先,作为高职英语教学引领者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海姆斯(Hymes)曾说过,外语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从这个意义上看,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其他文化;从教师教学角度来看,教授一门语言同时也是在传授一种文化。教师不能只顾教授语言知识,也不能教语音的只管教语音、教语法的只管教语法。英语教学“只有考虑到文化因素,我们才能全面地理解语言行为”(Crane,1981),才能更有效地交际。由此可见,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把教学指导思想从“语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宗旨。
其次,教学模式也要作实质性的改革,具体描述如下:
以大纲为依据外语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予以取舍,而必须按大纲要求去做。要在仔细研究大纲,研究学习主体的入学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个性差异等的基础上准确施教。立足本校实际,加强集体备课,商定每一单元文化导入的内容、要求、重点、难点等。日常教学中适时融入介绍、告别、聚会、访问等文化因素的讲解,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领会“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还要重视语言运用的恰当性”,使其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同步提高。
课程设置及教材选择课程设置应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既可以请外籍教师开设口语课、语言文化系列知识讲座,也可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尝试开设一些辅修课,如“文化与交际”、“涉外礼仪”、“外企文化”等。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领悟力和接受程度。另外,教材不合适也会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应选择富含英美人实际交际中的“真实语料”的教材,在方便教师教语言的同时又能结合文化内涵展开教学活动。当然,教材内容应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其中的乐趣,同时也要使学生觉得“易学”和“好用”。另外,高职外语教学中读、写、译的学习重点应是涉外应用文,所以教学素材的选择在着眼于典型性的同时,也应注重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职业文化的培养。
课堂教学英语课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运用多种方式增加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如role-play,groupdiscussion,pair-work,热点话题辩论,实用文写作等。要克服班级规模偏大、人数偏多的困难,实施教师为场外指导,学生为场上队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另外,针对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比如口语训练中,让学生学会句式表达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该语言适合的语境、包含的文化因素等,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错误。因为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语用方面的错误,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听者或许会认为是粗鲁和恶意伤害的自然流露,从而导致交际失败。[2]又如阅读课中应加强风俗、文化、宗教等的介绍,因为现今教材的阅读材料多取自英美国家,只有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其中的含义,增强语言功底。此外,在词汇教学中也应注重文化介绍,因为词汇中同样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有些词语因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综合起来的文化意识不同而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如blue一词,在英美人的眼里,除了颜色,还可代表心情忧郁;在中国,称赞人家小孩的时候往往用“胖乎乎”这个词,但英美人受社会文化影响认为“fat”是个贬义词,因而不用“fat”而用“cute”。类似的例子很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文化差异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跨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考试项目的调整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该语言进行成功的涉外交际。如果对学生语言学习的测试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考查上,那么最终导致学生只会用纸笔交流,掌握的只是用规则硬套的哑巴英语。因此,我们应提供多种测试途径(听、说、读、写),设置不同的语言环境,考查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和应对变化的灵活性,使语言学习真正为语言交际服务。
英语教师培训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高职英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方法的墨守成规和师资队伍的年轻化是两个最大的问题。许多英语教师自身就缺乏对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广泛了解。因此,一方面教师本人应及时“充电”,进修专业知识、提高学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为英语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让教师走出国门,感受英美国家的语言及文化环境。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时起到指导作用。
第二课堂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课堂上进行,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渠道。例如,课余利用英语广播电台播放原汁原味的英语新闻、英语歌曲,或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一些原版的影碟,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可让学生对异国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有直观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请一些外籍人士与学生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或以讲座形式向学生介绍国外的社会生活风貌等。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更容易让学生领会、掌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再次,要明确语言教学与文化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当然,高职英语教学中不能因重视文化教学而忽视语言教学。我们应权衡学生水平、人才培养目标及教材内容等方面因素,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第一,文化教学是为了加强而不是削弱语言教学,是为补充语言教学的不足,而不是取代语言教学。第二,要明确语言教学的范畴。就一个国家文化而言,有主次之分。全盘讲授,一难于做到,二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最终不利于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故应有所选择地讲授。第三,语言和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所以在文化教学中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严格遵守文化规约,这也意味着教师要与时俱进。21世纪,社会发展必将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交流愈加频繁。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际的涉外交际能力是最终目的。我们应在打稳、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从而促进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和谐交流与沟通。
1.校园创意文化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从音乐教育体系来讲,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素质音乐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高职院校本身在师资力量、音乐设备、教学观念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校园音乐文化氛围营造上表现出很多不足,使得学生难以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最终使得音乐教育质量和效率处于低下水平。对于这样的情况,虽然很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文化建设工作,但是最终的结果都不如人意。校园创意文化是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的标志,如果校园创意文化成为高职院校文化主流的话,势必会成为扭转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文化氛围缺失的局面。具体来讲,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校园创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音乐等艺术活动,形成良好音乐素养,这恰好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二,校园创意文化的推行,有利于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提高,尤其在艺术文化方面的能力将在此过程中得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不断锻炼;其三,校园创意文化的执行,有利于教学内容、课程和考核体系的调整和进步,随着校园创意文化的发展,将把传统音乐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中的缺陷暴露出来,并且校园创意文化会成为解决这种困境的重要途径;其四,校园创新文化的进行,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长期处于校园创意文化的压力下,教师为了保证自身教学的有效性,势必会积极接触创意文化,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随着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全面培养;其五,校园创意文化的推动。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使得其朝着社会化、职业化方向不断发展。也就是说,校园创意文化势必与外界市场需求产生广泛的联系,在校园创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接触也就越来越多,由此促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职业化发展。
2.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为校园创意文化的发展提供契机
通过对大量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情况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其校园创意文化的氛围更加浓厚,发展更加快,产生的影响力更加广泛和深刻。校园创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仅需要文化素养高的学生、教师,还需要音乐教育质量和效益比较理想的高职院校。从这个角度来讲,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将成为校园创意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良好契机。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其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势必使得学生的音乐理论体系不断健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进行音乐创意的时候,就有更加夯实的基础开展各项工作,并且最终成为促进校园创意文化发展的一份子。其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构建专业化的教师教学团队和学生社团,在这样组织化的引导下,将使得校园创意文化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其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学生势必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创意文化活动中,也将成为校园创意文化不断发展的不接动力和源泉。其四,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在完善的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制度的背景下,校园创意文化活动的开展将更加顺利,对于促进创意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校园创意文化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融合过程中的缺陷
提出将校园创意文化纳入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体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很多的高职院校也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虽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依然难以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融合的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音乐创意人才培养意识淡薄,受到传统音乐教学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对于校园创意文化和音乐教育之间关系认识不清所造成的结果;其二,音乐创意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很多情况下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在音乐人才培养方面的认识不一致,音乐培养目标不清晰,难以实现专业化音乐人才的培养,也使得校园创意文化发展处于滞后的状态;其三,音乐课程设计存在失衡的情况,随意性、变动性大的情况下,使得课程结构中创意文化主体课程和产业服务课程比重过轻,难以为校园创意文化的发展提供契机;其四,音乐创意型师资力量存在不足的情况,无论是从教师数量、教师质量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音乐创意教师成长途径来看,创意教师师资力量都出现了严重缺乏的情况;其五,音乐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很多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发展滞后,忽视了音乐的实践性,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单调排烟模式,从而导致校园创意文化氛围死气沉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质量不断下降。四、正确处理校园创意文化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
1.改变观念,树立高职创意人才培养目标
现阶段我国整个音乐教育体系还没有关于培养创意人才明确的分工和规划。对此,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应该切实抓住这样的机遇,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改变人才培养观念,以培养应用型、创意型音乐复合人才为高职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才培养的目标界定在创意工作者上。其二,强化对于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将创意人才的培养目标纳入教师培训体系,使教师意识到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其三,积极开展教师之间的创意人才交流会、研讨会,针对目前自己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切实开展关于创意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为后期建立培养音乐创意人才的教学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注重师资,打造专业化的创意型师资队伍
作为校园创意文化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倡导者、引导者,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成为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中坚力量。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探析:其一,制定切实的创意人才培养教师的准入机制,对于创意文化理解不深刻,自身教学能力有限的教师,不得将其纳入音乐创意教学体系。其二,积极开展大量的培训工作,将校园创意文化和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纳入其中,使得教师在深刻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其三,积极将教师创意文化倡导工作的效果纳入绩效考核,以此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实际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以实现创意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社会大环境的熏染下,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尽快地做出成效,也一味地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公共文化课程的学习,过分追求专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提高,公共课程边缘化甚至取缔,导致了学生所具有的综合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的错位。
一、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解读
对人文素质的含义有很多种说法,但大多认为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体现在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气质、品质等。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科学的教育,它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当前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心理和个性得以提炼,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就业奠定基础,最终高质量地实现自身价值。教育部的16号文件,其中较大的篇幅在阐述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和信品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以及怎样做一个人才。
高职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学会认识事物的能力,在人文气息的接受中能具备在一定社会条件与环境下的工作与生存的能力,包括动手能力与人际关系能力,同时还学会协调参与及其合作的能力。作为培养高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人文素质的缺乏,就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社会的需要。所以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学生双核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在专业课程中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得通过公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熏陶。
二、高职公共文化课现状
我国较多的高职院校都是从中职升格而成,建校时间不长,历史文化积淀不深、浓厚的人文环境较为去缺乏,有些学院甚至完全忽略了人文教育。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相应的增加了公共文化课程的课时,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就业的双核能力还没有等同重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偏差
对课程认识的偏差,是导致人文素质类公共文化课边缘化的重要原因。由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环境导致市场的功利性,一些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过多的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就是硬能力的培养,有些方案甚至完全不具有前瞻性。在课程的安排上任意削减公共文化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减少文化素质课的科目与课时数,例如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文化课程时候,大多开设的是《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基础》或者《学生礼仪》等课程,却删去了重文化素质训练的《大学语文》。忽视了对人文素质类公共文化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研究。这种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误解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使高职教育与社会上的短期培训机构抑或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相混淆,同时也带来社会对高职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以及人为高职毕业生文化底蕴差,基础不牢的负面影响。
(二)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教学中,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师资队伍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据笔者的调查,发现较多的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程教师队伍构建相当不合理。比如在师资的引进、专职教师的培训、内部师资调整等多方面存在着不合理性,很多公共课教师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同时由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长期处于边缘化,学校对资金、设备的投入和分配又较少的倾向于公共课程,所以教师缺乏内动力,缺少教学创新的动力,不愿意去进行教改和科研能力的薄弱。接受的新事物较少,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这些都导致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三)教学模式的落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多的来自于教师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恰当选择,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的问题。不少教师认为公共文化课内容多、课时少,所以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唱独角戏、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些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授方法。完全不适宜新时代的教学观念、抹杀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难以发挥公共文化课程所蕴含的人文底蕴的功能。最终导致学生对本来就枯燥的公共文化课的学习更加不感兴趣,更加不重视公共文化课程。
(四)考试方式单一
很多公共文化课程在期末时都属于考查课程,平时也没有较规范的教材,期末的时候大都只是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一部分学生所具有的功利思想,认为平时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与期末考试内容无关,所以上课也就不太认真。这就也是导致公共文化课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之一。
三、高职公共文化课程的改革措施
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得知,从某种程度上看,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比专业技能更重要。由此我们不得不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聚焦高职的公共文化课程的改革。通过课堂,拓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由“能力本位”升格到“人格本位”。最终实现高职学生人文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教师人文素质的提升
在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同时,还得注重教师的人文素质的提升。使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融入人文教育、渗透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所以高职院校还得强化公共课程的师资水平,加强其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例如可以通过内部师资人才的整合、让教师参加进修或者相关的培训,重构公共文化课教师队伍,加强队伍建设;同时多形式、多渠道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明确区分高职教育、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目的的不同,明确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的应用性、针对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公专业课与共文化课与以及与学生培养目标的内在联系,教师应自觉开展课程改革;学校也应该制订合理分配方案,将资金设备的投入较多的倾向于公共课程,同时还应该建立公正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目的是唤起教师的热情,激发他们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最终具有较强的职业归属感。
(二)人文素质作为终极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的改革不能抛弃人文素养,在改革中必须始终渗透人为素质,这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基所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很多,如通过课堂知识传授和校园环境的熏陶,课堂知识的传授最终内敛为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气质修养的形成,同时再将学生内敛形成的素质通过社会实践的浇注。最终形成学生内在品质修养与外在精神气质的统一。所以高职公共文化课程应将人为素质作为终极培养目标。
(三)人文教育与公共课程内容的整合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如何挖掘公共文化课其人文因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结合专业教学加以选择,内容要少而精,并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摒弃学生传统的偏重记忆,同时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具有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增加动手实践、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主动研究新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适当的开设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的双核能力得到有机的融合,使公共文化课程的内容,绽放人文教育的风采。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获得必要的人文知识教育和熏陶。
(四)教学手段的更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不断的改变教学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对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应结合教学内容,探索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法。如可以通过讨论法、案例法、模拟演练法、自学法等, 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由此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应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增强课程的直观性。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网上教学等手段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加大授课内容的信息量,方便快捷地了解前沿动态,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打开学生的视域。
(五)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实践。
任何一种语言的功能都主要是用于交际。英语对我们来说是外语,了解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是进行正确交际的关键。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更加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教授对象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它的表现形式要受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的现象。如用How muchmoneycanyoueam a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又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areoverprais—ing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ni 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insheep’s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thesarfle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twicebeforeyouact”;“蓝图”,英语为“blue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English learners在目的语(target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
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isa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同步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教词汇“pro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isaprofessional”和“Sheisa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isperhapsabox—er.”和“Sheislikelyaprostitute.”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高教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办学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不能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了阐释。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又是一个新生事物,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又有其特殊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几乎是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翻版”,忽视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特征,从而也就失去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文化特色。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以校园人(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为主体不断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总称。它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精神境界、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包括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园风貌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及一定的物质形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下位概念,它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教育类型,由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校园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总称[1]。
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校园文化不能直观的以物质形态表现高职校园的综合实力,但是它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的成长、发展产生规范性和激励性的作用。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体学生、教师、管理者和员工,当个体言行、思想与校园文化所主导的目标、价值观念产生差异时,就会受到校园文化主体的有形或无形压力而受到约束,从而修正个人的言行,加强思想修养,自觉融入到群体之中。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精神,会激发每个师生员工在内心产生一种激昂的情绪、积极进取的心态,这种心态可能转变为学生的个性品质而影响其一生[2]。同时,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在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理论熏陶和文化滋养,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在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发展通过培养合格的人才赢得社会信誉和支持,具有先进特征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必定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不仅表现在校园之内,还会表现在校友与学院、校友与校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学校与企业之间紧密联系上,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从规模扩张转为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将是今后高职院校竞争的焦点。学校特色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积淀才能形成,因此只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意将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历史传统、发展状况、专业特点和服务面向等紧密结合,才能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创造出真正的“特色”。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高职院校扩招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得到了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重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作用初步显现。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重视办学条件的改善,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近几年,高职院校加大投入,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一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系统的研究,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是关注校园面积、校舍扩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办学效益,着眼于可见的实体文化,例如,修建气势宏伟的图书馆、耗资巨大的人工湖、宽敞明亮的教室、多功能的活动中心等等,而非物质的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却被忽视了。结果,校园里只是增加了物质化的大楼大厦,却缺乏了校园里能使人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国内名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经过历史苍桑,分别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文化理念,并且深入人心,体现了各自的校园文化特色,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精神,规范行为,指导办学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形成这样的校园文化需要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系统实施,整体推进[3]。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未能体现高职特色
高职院校生源来自高中毕业生、对口升学学生、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大都经过升学挫折存在自卑心理,部分学生生活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差、社交能力不强,害怕走向社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看重学生实际能力和团队意识,高职学生中存在的行为问题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难题。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行为品质,是学生择业难的主观因素之一。部分大学生不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职业道德有待加强。校园文体活动较多,专业社团活动和技能竞赛较少;教育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到位,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模糊,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未能体现高职特色。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不紧密
近年来,高职院校与企业联系比较密切,但主要强调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忽视了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所具备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培养“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的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不少学生还不习惯于这要求。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下,学生角色不能很快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导致毕业与就业的磨合期变长,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究其原因,是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和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4]。
(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联系不紧密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当地社会主流文化的互动尚不明显,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跟上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没能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是区域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区域文化联系不紧密,区域文化的精神实质还没有渗透到高职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有通过实实在在地、长期不懈地培育、积累才能“生根发芽”。
(一)准确定位、整体推进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同时也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同时体现这两个属性。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它的校园文建设起点要高,既要通俗,又要高雅。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又存在差别,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要紧紧围绕“高素质高技能”来做文章,将侧重点放在对实践技能的肯定、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道德弘扬上,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适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校园文化。目前,高职院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要,培养了一批人才,形成了一定的学校特色。因此,应充分发掘办学历史、发展背景、专业设置、社会服务、教学科研开展、制度建设、社团活动等各个要素的内涵,加以提炼,形成符合本校实际,促进发展,激励进取成才的和谐校园文化[5]。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需要每个部门参与,每一个师生员工都是校园文化的实践者、创造者和传播者,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要对校园文化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和协调。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融为一个整体,互相促进;将党团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组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各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方法和步骤,分解到每个部门,责任到人,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统一,协调发展。
(二)进一步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核心是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进行服务,需要一批综合素质高的管理者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当前,高职院校已由硬件建设转向内涵发展,生源开始出现“拐点”,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居安思危,改革创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同样,针对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管理者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建设能紧跟学校发展步伐。在各项工作中,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精神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从促进学校发展和广大师生的需要出发,努力实施细致、温馨、人性化的管理,通过善意的引导和刚性、有效的约束,促使学生以文明健康的方式生活并逐渐形成习惯。
(三)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第一,确立具有职业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时代要求,形成的对办学有着根本性指导作用的指导思想。只有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的所肩负的培养任务,兼顾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第二,培养具有职业特色的优良校风。校风主要包括教风和学风,通过校训、教风、校风等体现。作为高职院的校训,应该特别强调“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内涵,高职院校的教风和学风也应该体现“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社会责任、诚信”等内容,通过一定时间的积淀,逐步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第三,培养具有职业特色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还要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要求学生学好专业掌握技能、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诚信做人,爱岗敬业、踏实勤奋做好本职工作的价值观。
(四)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互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与企业文化融合互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文化侧重于经济价值,以经济效益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而校园文化侧重于精神价值,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尽早融入企业文化,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尽可能地融合企业文化特色,实现两种文化的良性对接。一方面,通过学生实习实训的方式,直接感受企业文化;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行业企业,深入基层,接触或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领略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三,通过“引企入校”、“校中厂”等方式,将企业文化直接引入学校,影响和熏陶学生。校内实训基地要完全按企业要求设置岗位,按企业模式进行运行。还要聘请优秀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带来了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让学生初步接受企业文化的洗礼,认知企业精神,使学生在浓厚的企业氛围中尽快成长为职业人[6]。
(五)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中加强与区域文化的联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高职教育的竞争力最终靠的是文化的竞争力。文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文化与经济的互促化和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要通过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创建符合区域文化发展方向与要求的特色文化,在文化上融入区域。创建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注重吸收区域文化的精神实质来渗透到高职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建设独特的校园制度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使之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灵魂,成为全体学校成员凝聚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曹忠琪.杨正周.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
[2]兰成琼.黄晓初.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7).
[3]顾伟黎.科学发展观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4).
体育教学人文化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大力提倡体育教学人文化,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但是,其中更多的是形式方面的调整,内在的、实质的改革却不多。现代体育教学改革要侧重于体育教学的人文化,体育教学的人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要在物质设施与内容上进行改革,也要进行理论上的更新和制度的改革,最终确立人文在体育教学中的应有地位。惟有如此,体育教学才能真正走上人文化之路。
1.体育课教学人文化符合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的教育内涵是动态的、发展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加快了高职院校改革步伐。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培养面向21世纪的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所在,所说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及身体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点已经写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其中集体主义精神及顽强意志的培养,现代体育理念的形成,良好身体素质的奠定,现代专业技能的培养等,无不与体育教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人文化
2.1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观的人文化
现代体育教学观的人文内涵就是要求我们从“人”的角度去理解体育教学的真正含义,“人”永远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应以人为本,坚持人文化的取向。体育教学,健康第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身和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体育教学人文化的基本内涵。
作为高职院校几十年的体育教学,所走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在教学实践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学生个性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无人”现象,意味着体育教学人文化的迷失。
2.2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人文化
人文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首先表现在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组织上,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趣味性、情景性相结合,变“厌学”为“乐学”。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求“授之有趣”。综合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方法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的能力。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人文因素的缺失,具体表现在:
第一,教学目标单一化;运动异化为动作技能的不断重复和强化,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演化为枯燥呆板的身体练习。
第二,教学组织方式、方法简单化;长期以来,强调严密组织、严格纪律,重视教师主导者的地位与作用。教学中缺乏真正的互动、交往,教学过程极少涉及探究性的活动。
第三,教学内容教条化;突出地表现在教学中唯大纲、唯教材至上。体育教学大纲中部分项目与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差异较大,也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第四,教学评价机械化。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为中心进行考核,以运动技术技评与达标为主,以运动素质代替身心素质,基本上脱离了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人文化
3.1积极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为了尊重学生的生存权、生命权、发展权,“健康第一”作为教育指导思想理应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彻底地贯彻。为使“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学校和体育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对健康各方面的需要,尊重学生有关健康方面的合理要求。
3.2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课堂结构的安排都必须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虽然社会需要与学生需要常常是矛盾的,但人文教育思想通过满足个人需要来满足社会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思路。在体育教学中,从“让我学”、“让我练”转变成“我要学”、“我要练”正是人文教育思想贯彻的具体表现。
3.3加强探究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人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创造性,发挥人的潜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体育教师应制定探究的步骤、创设探究的环境,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方便,尽可能使学生达到自主的发现,从而使学生在简单层次上成为“科学家”。
3.4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
加强各种互动,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机会,会大大加强自我的理解,使个体更真实、更独立,以及增加对他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3.5加强体育课程内容结构中人文性的渗透
人文性不仅只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内容结构上也渗透着人文性。这就要求课程结构的安排除了考虑知识技能的逻辑结构外,还要更多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结构要求。把学生看成是有主动性的人、有创造力的人,学生与课程内容的距离就会缩小,体育课程内容结构的人文性就会体现出来。
4.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人文目标的弱化
4.1唯科学主义思想在教育中长期占主导地位
教育把科学放在最重要地位上的同时,严重忽视、淡化了教育中的人文价值。由于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中的主流,致使教育教学中重物不重人,把学生变成掌握科学知识的“工具人”,认为科学素质、知识水平是衡量学生主要的唯一的标准。为此,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理论被教育领域广泛接纳,课程内容关心知识的代表性和逻辑性,课程结构强调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很少注重课程内容的娱乐性、创新性、实用性、普及性。教育过程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尊重和学生的价值,其结果是书越来越厚,分越来越高,而学生却成了书呆子,其人文精神越来越匮乏。
4.2认知论成为我国体育教学的主要理论论据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无论是确定体育教学内容,还是选择教学方法、手段都主要以认知理论为依据就可见一斑。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认知理论已经成为体育教育过程的决定理论。学生似乎生来就是认知的工具或机器,别无选择。如: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水平、体育教学科学化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为提高教学传授知识、掌握技能的效率和提高学生认知、运动能力而进行的,而对现代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提倡的追求自我实现、完善人性、培养创造性等的理论研究还不多。
4.3我国传统体育教育观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长期以来增强体质、传授“三基”成了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于是以技术水平的高低来论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质的强弱成为评价学生身体状态的主要标准。如果为了掌握“三基”,学生选择权被剥夺,自主积极性被压抑,创造潜能得不到发挥,那么,学生厌倦、逃避体育课也就不足为奇了,并且此现象将会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