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4: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乡镇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乡镇文化建设中存在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虽然一些乡镇使用了拉赞助或者采用乡镇补助等方式来增加群众文化的活跃系数,但仍然缺少固定的经费用于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没有足够的经费用于乡镇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站一些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甚至有一些乡镇的财政支出中文化建设支出的比例极小,从而使得文化设备出现萎缩现象。
(2)文化建设设备简陋。
文化设备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缺少基本的文化设备就不会使得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受到乡镇环境条件的制约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使得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平衡。外加领导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一些文化建设没有被列入到财政预算的范围内,导致其工程建设难以正常开展。部分乡镇虽然具有基础文化设施,但是由于设备不够健全,过于简陋导致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3)文化工作队伍存在缺陷。
现阶段的乡镇群众文化工作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文化程度低、专业素质欠缺、从事文化行业的时间相对较少。此外,乡镇的文化队伍中从事群众文化的专业人员年龄偏大,一些乡镇虽然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组建了一支文化队伍,但是队伍中缺少专业文化人员和专职文体人员,通常情况下都是专干身兼多职的现象。大多数乡镇群众文化人员对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即使一些人员对某一类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在从事乡镇群众文化以来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使得他们的文化发展步伐滞缓。乡镇群众文化的工作是基层工作,工作条件受到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设备和经费等各个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一些文化工作人员面对杂乱的工作和艰苦的工作环境最终会选择转行,从而导致乡镇群众文化的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国家对乡镇群众文化的重视力度不够,没有给予他们技术职称评判的机会,使得一些坚守岗位多年的工作人员最后还是初级职称的位置,不利于他们长期的发展。
2加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促进文化发展
(1)打造特色乡镇群众文化。
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道路,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才能促进文化的创新,才能赋予文化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所以,对乡镇文化的创新就需要从乡镇的具体发展情况出发,根据其历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的发展。还应该结合乡镇环境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文化发展的激励制度,积极鼓励乡镇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群众文化的认同感,提高群众文化的参与度就会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乡镇文化组织人员应该大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对乡镇的文化资源不断地进行挖掘,树立乡镇的品牌文化,从而促进乡镇文化的繁荣,使乡镇文化成为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加强乡镇文化内容的创新。
文化内容是文化的灵魂,对乡镇文化进行创新首先应该从内容上进行创新。进行文化创新的思想应该标新立异。针对一些民族文化氛围浓烈的地区,应该注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将民族风土人情融入文化的内容中,使文化更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人民群众打造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例如,在一些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可以利用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创设文化内容。发展本民族文化,将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长久的保留和传承下去,从而使得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创新乡镇文化内容对于增进人民的团结和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3)加大群众文化模式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开始发生较大的转变,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群众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文化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现代文化发展的方向,需要不断地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群众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是必不可少的铺路石,所以应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机制,使群众文化的发展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群众文化的创新是没有具体的规定的,所以需要让人们对文化发展的道路不断进行探索,促进群众文化逐渐走向繁荣和昌盛。文化的产生来源于人们的互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应该也脱离不了这个特殊的群体,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人们应该在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积累更多的文化发展经验,将其不断地进行汇总,使用在群众文化的建设中,促进群众文化更快更好的发展。
(4)加大对群众文化的资金投入力度。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的创新同样如此,所以在乡镇群众文化的创新过程中应该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对文化演出的场所和设施进行更新,开展文化知识共享工程项目,形成新型的乡镇文化网络体系,为人们的文化活动提供一定的场所,满足人们实施文化活动的需求。此外,还应该聘请一些专业的群众文化研究人员对乡镇从事群众文化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讲解和培训,增加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鼓励群众自发组建文化演出团队,给予他们一定的演出经费,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乡镇的文化队伍和专业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使得他们的文化知识能够快速的提高。
(5)建设系统的文化网络。
随着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的活动形式开始由过去的单一化形式变得多样化,出现了广场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所以需要建立系统的文化网络对乡镇文化进行引导。文化网络系统中可以将一些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传播,促进群众文化有规则、有组织的发展,也能够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做好群众文化的引导和控制工作,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促进群众文化的全面发展,使群众文化活动向着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形成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一)地方性基础文化设施长期缺乏
文化站掌管一切乡镇群众文化交接事务,但是由于地域性经济实力不足,相关设备以及管理经验难以及时更新,不能全面渗透核心引导理念,这便引起当地信息闭塞隐患,群众之间难以建立标准文化渲染格局危机。此类现象长久延续下去,就会滋生一定规模的腐败风气,导致后期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泛滥成灾,最终将制约文化事业的多元发展实效。
(二)文化投入力度不足
文化建设事业需要结合健全经济结构进行同步衔接,这是目前创新生产技术对于乡镇群众文化格局改造的科学设定指标,因为生产技术才是决定当地异质化行业全面复苏的最大支持动力。可实际状况中,乡镇文化管理系统始终不够先进,有关企业在高端设备引进上缺乏资金支持,即便是一些群众已经掌握必要生产技术要诀,但是始终无法直接贯彻文化生产资料要求,这对于民众自我精神生活改造动力将是严重打击。
二、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布置策略分析
为了进一步摒弃乡镇文化站综合建设的瓶颈限制危机,其最好利用文化传播媒介进行人文交流实效价值宣传,有效完善文化修缮机构体系,积极推进小康社会的跟进力度。
(一)适当完善地方性文化设施结构
文化设施是无限拓展综合群众文化的必要载体工具,但是目前地方性设施是最能够引起乡镇群众关注的细节因素,现如今此类地域各类文化设施形态极为匮乏,涉及先进知识传递实效严重堵塞。为了充分调试这类隐患效应,有关管制人员必须结合各类宣传标识以及文化俱乐部等地点进行理念弘扬,尤其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首要任务就是稳固文化集散性规模活动,各类组织成员集合在一起,完成前所未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宣传讲解任务。文化设施建设并非一味挪用先进资源,而是学会因地制宜,为各类政党理念以及先进科技应用知识宣传广泛奠定深刻适应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其必须兼备身心素质基础,秉承文化基础效应高度渲染理念,全面促成创新文化设施的建设成果,积极参与各类宣传性活动项目。
(二)全面开创先进文化团队气势
乡镇文化工作人员作为整个群众文化传播的首发队伍,将主导乡镇文化站验证工作核心,其构成理念在于吸纳多元文化体系要素,全程秉承健康的规范准则。按照极高文化素质角度思考,为了尽量提升这类人群的思想建设与素养完善效果,有关部门必须适当投入一定数目的资金,引进各类先进技术经验,为当地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做出适应调整贡献。这样他们才能有精力处理自身文化素养完善事务,为群众文化交流灌输更多适应性活力,促成标准秩序的有机树立。
(三)科学丰富乡镇群众文化活动
网络格式乡镇文化站是乡镇各区域各种文化的集结点,是乡镇文化的核心,以合适的集结方式把广大群众的各种文化活动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大众文化活动群体。完备地组建结合点是完善乡镇文化网的重要措施。为此,乡镇文化站要积极吸收各种专业文化艺术团体和业余文艺团队,增强乡镇文化的实力,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多元化建设;融合各种文化艺术团体的组成力量,促成以大托小、以强扶弱的发展策略,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多元化建设。
(一)乡镇文化站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
文化站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对广大人民做好宣传、组织、示范和引导,为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世界正处在一个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农村的主要文化传播单位,乡镇文化站成为了政府向农民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基地。
(二)乡镇文化站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基地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学习、遵守,在对农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时,乡镇文化站将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基地,乡镇文化站通过开展各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学习先进文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在他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中得到启发,在活动中加强广大农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法制和坚持社会主义思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农民讲科学、讲文化、讲道德、讲法律的新思想。
(三)乡镇文化站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主力军
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重要的文化传播单位,其宗旨就是为广大农民提供文化服务,它以文化工作为基础,面相广大的基层群众,以各种文化服务设施和各种文化服务活动为方法,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农民文化素养,推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各种各样的文化场所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人们自主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效率。
二、当前乡镇文化站面临的困难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虽然国家相当重视,但是很多地方的基层领导的重视程度却普遍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乡镇文化站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二是,在对基层领导的政绩考核中,乡镇文化站工作并没有列入考核范围。
(二)文化设施建设落后
当前,虽然国家对乡镇文化站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但是任然有相当一部分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文化传播形式过于单调,缺乏创新。当前,很多地方乡镇文化站的活动形式任然沿用以往的唱歌、跳舞、秧歌队、鼓乐队的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参与者大多是都是老年人、尤其以中老年妇女为主。这种单调的活动形式,面相群体的狭隘,都严重影响了文化站文化传播的效率。
(三)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文化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基地,乡镇文化站是广大农民朋友的精神食粮供应点,作为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往往要担当多重角色:既是传授文化知识的老师,又是文化活动的组织者,还是文化服务的服务员。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自身必须要有过硬的工作能力,必须具备各项从事文化业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不说是面面俱到,至少也要样样都懂,专精一门。但是,当前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队伍中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素养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乡镇文化站的应对策略
(一)领导要重视
乡镇文化站工作要想搞好,领导的真正重视是关键。要然领导真正重视乡镇文化站建设,首先必须要让领导充分了解,建设好乡镇文化站的积极作用,让领导明白,办好乡镇文化站有利于培养农民的文化素养,可以为经济讲述搭桥铺路。其次,要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上级要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情况列如对基层领导政绩考核的范围,要将之作为基层领导的考核、提拔的标准之一。以此来增强基层领导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重视。
(二)要加大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想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乡镇文化站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本身并没有经济效益存在,要想做好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开展好各种文化活动,就必须由各级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各乡镇领导需要将文化站活动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文化站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优化队伍结构
由于文化站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特殊,一般的培训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要想解决文化站内人员欠缺的问题,我们就必须从源头出发,优化队伍结构,杜绝随意占用编制和挪用编制的现象发生,通过各种招聘平台,吸引在文艺方面有特长的人才。
(四)提高人员素质
(一)不少基层领导对乡镇公共文化的作用缺乏认识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与现行的考核机制有关。GDP的地位压倒一切,这一指挥棒引领基层领导拼命抓经济建设,而忽略其他。二是错误地认为乡镇公共文化是消费品。普遍存在“公共文化不能塑政绩,不能当饭吃”思想,认为只投资不赚钱,是费力不见成效的事情,所以对之只是应付而已。
(二)活动场所小,设施设备陈旧落后
一是活动场所小。目前,乡镇公共文化场所多为综合文化站和农村书屋。不少乡镇文化建设这一块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没有纳入重点,有的很久才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场所面积很小,有的已经挪作他用,比如堆放杂物,门上只有一个标签而已。二是设施设备陈旧落后。目前,各乡镇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设施设备有的来源于县城一些单位的淘汰产品,有的因为购置年代长已经陈旧,不能使用或者用起来效果很差,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素质差,业务能力弱
一是他们素质普遍较差。不少乡镇公共文化的定位是闲职,基层领导舍不得在这个岗位上配备高素质人才,一般把没有什么真实本领的人派到这个岗位充数。二是他们业务能力弱。大都占着编制干自己的私事,乐得清闲。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上面要来检查时打扫一下卫生,做做样子。
(四)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转化不够
一是本土人文、历史资源发掘整理和宣传力度不够。石柱始建于唐武德二年,拥有近14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其间历经600多年土司制,有巾帼英雄秦良玉的英雄事迹。历史跨度大,传说故事多。石柱是土家族的聚居地,有特别的风俗。全县幅员3012.51km2,54万人口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2%,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特征,比如石柱有“哭嫁”的风俗,是其他地方没有的。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可以做。二是没有将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转化。石柱背靠武陵山区,处于浩浩长江、渝鄂边塞、巴楚文化结合部,承山继水,山地文化与江河文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是值得各位公共文化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五)乡镇公共文化发展经费投入不足
有的乡镇会象征性地拨一点可怜的经费,但杯水车薪,基本派不上什么用场。而有的乡镇更恼火,釜底抽薪,十分有限的一点文化事业经费被挪作他用,这项工作也就陷于瘫痪之中。
二、石柱县乡镇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需要和谐发展,要想实现乡镇文化建设的繁荣兴旺,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在认识上打个翻身仗,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
乡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一是要充分认识到乡镇公共文化事业是振兴群众精气神的有力武器。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文化生活,它是其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如果不在精气神上提振他们,他们没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他们就不可能彻底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二是先进文化不去占领阵地,腐朽落后的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它。要端正认识,抓文化也就是抓发展、抓未来,如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乡村这个广阔的天地,腐朽落后的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它。而一旦后者得逞,就会给社会和谐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各位基层领导及各位乡镇公共文化工作者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二)保障经费投入和乡镇文化用地,更新设施设备
一是完善经费投入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政策,结合地方实际,在乡镇文化金融、税收等方面进一步研究落实文化优惠政策。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乡镇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常态性保障力度和落实文化专项资金补贴。多渠道吸引外来资本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乡镇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探索乡镇文化发展的新模式,确保每年度对乡镇文化事业的投入不少于财政预算支出的5%,保障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经费所需。二是把乡镇公共文化建设管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考核目标。三是保障乡镇文化用地和更新设施设备。要将公共文化场所及设施纳入城镇建设规划之中,充分考虑当地民众文化生活的需要,留足活动场所。利用专项资金每年添置一些设施设备。
(三)打造乡镇文化品牌,保护传承地方优秀文化
一是打造乡镇文化品牌。优秀土家文化是不可复制的无形资产,是土家百姓的根基和灵魂。巾帼英雄秦良玉的太保祠名震石柱;“玉带河之夜”是石柱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在群众中已经扎下了根;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已经唱响大江南北。这些文化品牌要继续传承下去,在各乡镇也要汇集力量打造文化品牌,把这个作为乡镇文化工作人员的主攻方向。比如,黄水镇、冷水镇的“苦文化”,悦来镇以辣椒产业为代表的“辣文化”等,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都可以打造成乡镇公共文化品牌。二是保护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开发利用优秀文化遗产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要做好长期和短期规划,在宏观上进行掌控,制定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确保地方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处理好城镇化与优秀文化遗产的关系,避免旧城镇改造建设中破坏优秀地方文化遗产的不良现象。
第一点,明确乡镇财政收入的相关的各项管理方面的制度,主要包括财政执行的具体程序,完成一个审批的工作日时限,财政支出的记录与跟组,财政与地税局的合作,财政人员的岗位职责,财管人员的定期业务培训和业务考核等等。第二点,细化并且严格执行财政预算流程,并且设有相关的监督职能部门,对财政的预算进行规范化能够有效避免财政预算与财政执行结果相差悬殊的问题。设置财政监督部门,让政府工作人员在法律、同僚和热门的监督下完成工作,能够有效地对其监督,能够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透明度。第三点,优化乡镇财政部门的工作流程,地方性的职能部门因为乡土人情的原因经常工作上走“人情”路线,使得很多流程简化,甚至很多对地方经济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的项目都无法执行,因此造成了资金上分配的不合理。所以,要优化现有的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一切按照制度办事,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第四点,建立资金申报细则,为了避免资金申报项目不明确而导致的资金充入日常财政支出费用,最终导致了无法做到专款专用的现象,要完善资金申请审批的资料,细致到资金申请的具体项目,负责人,项目的制定情况以及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等等。第五点,落实财政部门信息化,将财政数据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享,相关性的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这样能够节约异地工作的时间,同时提高工作的效率,进而提升整个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
2.强干部队伍建设
第一点,加强乡镇财政干部作风建设。要认真制订行为规范,增强组织纪律行为准则,树立政治上坚定、纪律上严明的良好乡镇财政干部形象。第二点,抓好乡镇财政文明建设工作。在乡镇财政所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建议县农村财政管理局每年评选表彰一次,条件成熟的可向市、省推荐,营造积极向上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法制型的乡镇财政机关。第三点,加强乡镇财政人员专业培训。对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实行分类指导、分级负责。乡镇财政所长每两年由市以上农村财政管理部门负责培训一次;其他干部每年由县农村财政管理局负责培训一次。第四点,实行乡镇财政干部竞争激励。要严把乡镇财政进人关,确需进人的必须统一纳入县财政局人员录用计划,并保证所进人员专业对口,有大学以上学历和较高政治思想品德;县级财政部门在配备财政所内部人员时要鼓励竞争,特别是选拔所长、副所长职位时要实行竞争上岗,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3.量化目标绩效考核
第一点,严肃重大事项报告。实现年度目标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年初即要根据县局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部署,立足所情,确定当年的重点工作,细化重点工作目标,确定主要工作途径和措施,并形成报告送县局和乡镇党委政府,以确保财政所各项重点工作获得县局和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予以监督执行和考核考评。第二点,完善层级岗位责任。有岗就有责,权责对等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遵守的原则。第三点,建立完善配套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AB岗工作制、限时办结制、业务台账制、岗位轮换制,保证乡镇财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实现制度管事、制度管权、制度管人的目标。
1.2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简析近年我国城镇化发展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3年的53.7%,年均每年增加1%左右。简新华(2010)认为这种较快发展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今后将会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继续推进,并在2020年达到60%左右。按城镇化率同比增加值的大小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978年~1995年),这一时期除1979年(1.1%)和1984年(1.4%)外,城镇化率同比增长均低于一个百分点,属于初始发展阶段;第2阶段(1996年~2005年),前8年内,城镇化率增长值保持在1.5%和1.4%之间,较为稳定,2004年和2005年则有所放缓,分别为1.3%和1.2%,但总体处于较高的增长阶段;第3阶段(2006年~至今),城镇化率增长处于波动较大的状态,2010年同比增加3.1%,创历年最高。我国城镇化的较快发展是由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共同推进的。人口城镇化是显性的动力,土地城镇化则起辅作用。土地城镇化推动着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间接性地体现在城镇化率波动中。陈凤桂(2010)通过对城镇化率的分解,分析得出在2002年以后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大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并在2007年土地城镇化指数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7],这种超前的土地城镇化并不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有悖于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宗旨。但随着我国对城镇化发展质量要求的提升,内涵、高效、绿色的城镇化必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
2关于土地城镇化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归结为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而土地是客体,同时土地与人又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之前,以往的城镇化建设主要以土地城镇化为主,即以城市扩张、农民进城为主要特征,强调的是量,追求是的高城镇化率.属于粗放型城镇化发展。在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村庄被整体规划、农户集体迁居新住所,有些地方出现“千城一面”、“规划混乱”、“好大喜功”、“伪造古董”等四大怪现状[8],即所谓的“统一规划”局面。不同地区、民族通过城镇化最终走向了大一统,却失去了象征区域特点的精神文脉。土地城镇化的推进不应是简单地造城运动,城镇化不仅要有具体形态,还要有文化内涵。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民族风情等打造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特色城镇品牌。尤其是古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要在充分保留乡土文化载体的基础上进行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嵌入旅游、商业化的思想。但商业化的深度要吻合地区文化的真实性,避免过度地商业化而导致乡土文化传承走向相反的方向。总之,土地城镇化要秉承“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原则,有保留的推进村庄整治,用科学的文化观指引新型城镇化建设。
3关于人口城镇化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城镇化。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由农村走向城市。2013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955和8896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9.7%和12.4%,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不断推进。在2030年之前,我国城镇化率将要达到70%,再次增加2亿农村人口的转移,实现更多的农民市民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存在不可逆转的趋势,但被市民化的人口是否真正融入到市民群体中,市民化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存在“伪城市化”等问题都值得商榷。人的城市化本质就是文化重构,长期形成的价值观、财富观、职业观和生产、生活方式,往往使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更大的阻力与障碍[2],尤其是少数民族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受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农民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后可能会面临本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一方面这种冲突会带来生活上的不适与心理上的落差,阻碍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引发民族或城乡冲突。这会使城镇化的质量大打折扣。即使乡土文化能够融入到现代文化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脱离农村土壤的乡土文化仍然面临着被主流文化同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消失等危机。因此,在乡土文化融入到现代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搭建两种文化融合的平台,促进农民市民化角色的转换;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乡土文化特有的载体,使二者既有交叉又各具特色,避免彼重此轻。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现状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所谓乡村文化,是源于乡土并依存于乡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在地性和乡土性,具体而言是存活于乡村田间地头,以活态形式存在于乡村民众日常生活之中,体现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意识的文化。
(二)乡村文化的现状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照抄城市小区的模式建设新农村,导致乡土特色和乡土文化的流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同样使得乡村文化以惊人的速度衰落,当代媒体的渗透和经济二元结构的变化,使得原本以乡村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以及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保护乡村文化刻不容缓。
二、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差距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导致乡村文化流失严重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人口就被分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城乡分割,城镇人口居民在医疗、卫生、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就比农村人口拥有更多的权利,城镇居民比起农村人口有着更加优越的基本生活条件,精神文化也相对丰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要求还不适应.在新农村建设、乡一体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进一步发生了巨变,乡村文化进一步受到了冲击。
(二)地方政府对乡村文化的重视不够
1、政策制度制定中对乡村文化的安排不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体现了高度的传统文化自觉,但是这些描述只是倡导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入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并没有在保护乡村文化,乃至农村文化建设上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措施,没有制定一些规划性的政策。
2、决策咨询中缺少人文学科学者的参与。从中央层面到地方各级政府召集的有关新型城镇化的决策咨询、规划设计或者研讨会议上,能够进入决策者视野的大多是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很少看到人文学科学者的身影。
3、政府对乡村文化的财政投入较少。资金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只有建立一个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才能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没有资金的支持,乡村文化就难以得到保护与传承。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村民的社会价值观改变
1、农村基层文化队伍薄弱,人员短缺,素质偏低。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工作人员中拥有高级、中级职称的人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只有初级职称。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懂乡村文化,民俗音乐知识的公务人员也较少,导致在乡村文化保护过程中难以提出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乡村文化活动也难以展开,使乡村村民更是对乡村文化失去兴趣。
2、乡村村民保护当地乡村文化的意识淡薄。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性原则被利益性原则取代,进一步加深了农村传统风俗的危机,许多民俗仪式,如各类手工制作(脸谱,木版年画,剪纸等)乡间技艺绝活,山曲民歌等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也找不到传承的对象那些在老一辈村民眼中视为珍宝的文化遗址,民间风俗,手工技艺,被新一代年轻人看成对封建愚昧的附庸。乡村世俗化动摇了传统乡村共同体的价值基础,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在价值观念上面临着巨大威胁。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乡村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乡村文化流失的一个其中原因就是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导致乡村村民进城务工。各级政府要通过一定的产权保护和制度激励,保护乡村文化,为市场,社会力量提供乡村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可以提供资助补贴、减免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各种非盈利组织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使更多的乡村精英能留在乡村,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谋划策。
(二)建立和健全政府保护乡村文化的措施
1、多领域学者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保护乡村文化。首先,政府应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进度,规划者要改变政绩观,不能一味追求农村城镇化的速度,而忽视乡村文化的保护。其次,要制定好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加大人文科学学者的参与程度。最后,加快进行乡村建筑遗产的全面调查和评估“乡村建筑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经验的真实写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城镇建设拆迁前及时做好调查,测绘,评估和保护规划工作,对具有较高价值的村落应实行紧急保护,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2、地方政府要引导农民就地市民化,留住乡村文化的根基。首先,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居住环境改造中不仅要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的原则,也要立足区域文化特点,使农耕文化底脉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现实合理衔接。其次,农民市民化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农民文化素养的提高“真正的市民化农民应该具备相对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提升农民素质不能靠简单地压制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而应该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造。
3、建立支持乡村文化健康发展的财政税收及金融政策体系。首先,政府应当通过财政政策,加大对乡村文化产品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其次,完善针对乡村文化的税收机制,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传承传统文化。最后,政府还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贴息等金融手段,促进金融资金支持乡村文化的发展,开发各类优势文化资源,传承有意义有价值的乡村文化。
4、重塑乡村村民的社会价值体系,提升村民与村干部的文化自觉。重塑村民的社会价值观,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乡村文化宣传与发展的资金投入。当地政府要多方吸引人才,大力培养构建乡村文化方面的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政体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乡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要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首先,要加强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再次,注重创新乡村文化繁荣。最后,以城乡互动为重要途径,积极建立城乡文化互补机制。乡村文化要在能够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城市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在乡村和城市文化的互动过程中,乡村文化也能汲取乡村文化的民俗气质,削减自身文化的糟粕。
结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曾说过:“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善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其中就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按照市场运行机制搞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培养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乡村文化的深度产业化发展,同时,提升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资源的关联度,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随着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深度发展,乡村文化重构已经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二、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有效措施
1.加强投入的力度
乡镇文化站陷入困境的主要的原因是资金和人员投入的力度不足,只有努力的加强领导,不断的提高认识,将乡镇文化站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努力的解决相应的资金问题,这样就能够促进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建设乡镇文化站之后,应该注重其管理的力度,在出现资金问题的时候,相应的政府应该加强其扶持的力度,确保乡镇文化站能够正常的投入使用。
2.提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素质
乡镇文化站发挥作用的效果主要的取决于其工作人员的素质的高低,优化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做好乡镇文化站工作的重要保障。首先应该为乡镇文化站配备具有高政治素质以及文化素质的专业的人员,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提供优秀的管理人才,保障乡镇文化站能够有效的发挥出其作用。其次应该对乡镇文化站的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让其了解到最新的知识,以此来适应当前工作是需求,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多方面的学习,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使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水平以及业务的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三应该努力的提升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的环境以及工作的待遇,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其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才能,为乡镇文化站工作做贡献,保障乡镇文化站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
3.加强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
首先是成本核算不够精准,对于目前管理费用分摊需进一步考虑,由于管理费用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与收支节余和净资产紧密相关,而目前会计制度按照人员构成进行分配显然不能体现出成本控制的效果。其次,各医院成本项目没有统一的标准,成本费用核算缺少规范化,这样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也使得同行业会计信息失去比较的意义。再次,由于会计人员习惯了使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对电算化操作尚不熟悉,乡镇医院对电算化的应用主要停留在财务处理的层面上,财务管理整体较为混乱。
(二)资金审批不严格,成本监管不到位
虽然乡镇医院的利润在逐年增长,但是在现实的运营过程中仍有数额不菲的开销,医院所需采购的物资在形式上和价位上都有较大差别,从几块钱的纱布到数十万的高端医疗设备都包含在内,在物资采购上缺少科学合理化的流程,对资金审批的管理不严,都会对成本监管造成影响。由于没有形成规范的资金审批流程,在资金的使用上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成效。比如在投资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在医疗设备的引进时没有结合医院自身的财务现状及实际使用需求,对使用人员的培训没有及时跟进,导致设备长期被闲置,逐渐失去使用价值。
(三)会计信息的输入和审核缺少有效监督,电算化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由计算机代替了人工而进行经济业务处理,由于缺少严格的监督管理和审批制度,个别人可能会同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导出操作,减少了其中审批流程,将极大提高问题及舞弊行为出现的概率。同时,计算机中输入的原始数据是需要经过人工审核通过的,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比较薄弱,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后,相关部门减少了对人工审核审批的基础环节,不能确保原始资料的录入是否正确。另外,大多数乡镇医院会计人员在电算化操作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对他们的电算化操作培训却相对滞后,财务软件未能得到切实的利用。
(四)财务内控基础薄弱,财务监督机制乏力
目前很多乡镇医院财务内控基础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管理层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没有充分的重视,各职能部门权责不清,未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之乡镇医院优秀的财务人才较为缺乏,在财务控制工作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而是习惯于听从领导安排,工作方法上没有创新也影响了财务内控的发展。三是内控机制下的信息化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引进了财务管理系统,但是对其应用程度只停留在表面。另外,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的没有树立起权威性,导致审计部门的权力受限,监督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实行阶段由于缺少可行性强的、完善的评价监督机制,并且多是事后处理,无法避免地出现违规行为。
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乡镇医院财务内控机制优化策略
会计电算化是乡镇医院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市场竞争下的必然要求,它的应用将会大大提高乡镇医院内控机制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由此提出以下几点优化策略。
(一)增强会计核算管理,完善财务内控制度
对过程管理加强控制,实行成本核算是乡镇医院应对当前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成本核算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环节的配合,通过核算管理可以对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部门的成本信息得以全面的掌握,分析趋势变化用以指导下一步的管理工作,减少工作的盲目性。要制定严格且行之有效的科室核算管理制度,构建成本评价体系,从而实现规范化管理。乡镇医院的内部控制建设可以类似于企业建立层级式管理结构,管理者要担任起领导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在岗位设置上,使各岗位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在重大财务决策时要充分尊重职工的意见,有利于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实际性。另外,要重视风险控制,尤其加大对未知风险的评估和检测,比如乡镇医院的发展部署等,根据医院的现状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监测体系。
(二)强化成本预算,严控成本支出
成本预算是乡镇医院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要不断完善成本预算体系,严控成本支出。首先要树立合理的成本预算控制目标,要结合乡镇医院的运营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做到统筹兼顾。其次,成本预算要得以全面展开,需要各个部门要给予积极的配合,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全过程。因此无论是临床病房还是行政管理部门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预算计划,采用综合式的预算管理程序,形成层级式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各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而且在参与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也使得他们意识到哪些是可以缩减的成本,有利于形成成本预算的全员化。另外,通过会计电算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预算编制效率和准确性,并且加强对其的监督管理,以便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迅速调整。
(三)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提高电算化操作水平
乡镇医院要结合有关部门的要求,建立符合自身现状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机制,以职位隔离和内部牵制为基本原则实行科学的岗位设置和职能分工,明确各方的岗位职责,尽量避免出现舞弊的问题。乡镇医院要加强对计算机的维护管理,对软件和数据信息实行严格的保密,对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严格控制,通过系统加密和访问受限等方式实现安全管理,并且不允许无关人员使用。同时还要进行网络安全维护工作,防治病毒或者黑客对软件的侵入而篡改信息,最好随时存有数据备份,保证会计数据资料的安全。提高会计人员电算化操作水平是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关键。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操作除了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还有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乡镇医院除了要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外,还要在平时工作中积极总结,提高自身操作水平。
(四)强化会计基础,健全会计监督管理机制
会计电算化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前提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除了程序要保证稳定,录入正确的信息才能保证电算化的有效性。因此要重视基础工作,设置合理的会计科目。乡镇医院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要品类齐全,查询简单明了。高质量的会计核算工作和高效率的电算化管理乡镇医院财务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前提,而审计监督管理则是其重要保障。在现代化、信息化的会计环境中,对审计监督的工作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审计部门要按照相关政策的规定直接审查会计资料外,审计部门还要对乡镇医院的内控机制综合的审查,尤其要对电算化数据处理的主要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批,同时要监管审计单位快速解决出现问题的会计信息。另外,要授权审计人员进入信息管理系统检查内部控制的实行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尽量避免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出现舞弊的情况。
二、城镇化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的促进效应
(一)提升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诉求意识
伴随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呼声愈发高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亦在不断扩展和深化,农民对于享受国民待遇的诉求亦变得日益清晰。相比农村而言,城市化生活往往预示着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物质条件、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价廉质优的公共物品、更多的就业机会等,这些都吸引着众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以期待获得更加良好的生活品质。198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以民工潮为主流的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流动,且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的流动规模、流动速度以及流动频率都在发生着变化。如中国2000年流动人口规模仅为1.21亿人,2013年则增至2.45亿人,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6;若按照户籍统计,流动人口数量则更多,2012年人户分离人数就已达2.76亿人,跨区工作、学习、生活已成为许多人的一种现代生活常态。但在中国现有户籍管理制度下,大部分区域性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获得仍与户籍挂钩,致使流动人口在改善生活水平诉求的实现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阻碍。而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入并非是单纯地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而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市民化身份的转变,是人口城镇化向户籍城镇化的演进,意味着村民和市民身份差异的逐渐融合及消除、所享基本公共服务数量与质量的趋同,从而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需求意识的差距,激发全体公民公平享受国民待遇的积极性,提升人们对社会保障的认识程度、接受能力和主动诉求意愿,以致将养老保险发展成为一种全民公共必需品,从而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城乡居民投身于社会养老保险之中,促进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实际全覆盖的实现。
(二)降低城乡居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成本
城镇化道路的选择进一步缩小了城乡间的制度差距,平抑了中国人口城镇化、户籍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不同步所带来的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有效缓解了城乡间的公平问题,降低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带来的众多负面影响,也必将促成城乡均衡乃至“城乡一体化”的真正实现。针对养老保险制度而言,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还未实施之前,“职保”、“新农保”和“城居保”之间存在制度衔接断裂问题,许多人员基于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作出的生活或者工作迁移选择,却引致原有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被迫中止或取消,造成参保人一定的经济和精神损失,不仅阻碍了部分人员的正常流动需求,还严重打击了流动人口对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积极性,对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形成不良情绪。而当前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将更加有助于全体居民享受差异性逐渐缩小的养老保险服务,并有利于各区域间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的高效推行,减少因人口流动而造成参保人养老保险金的损失,降低城乡居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成本,调动流动人口的参保积极性,为各种流动人口提供更加自由的养老渠道选择,解决人口流动的后顾之忧,从而有助于实现劳动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的无阻碍流动,以此优化中国各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实现良性循环。
(三)倒逼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就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而言,无论是“新农保”、“城居保”,以及合并后的“城乡居保”,虽然与“职保”相同,也设定了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但资金来源却与“职保”由企业与个人主要承担不同,其资金主要来自于个人缴费及政府补贴。而地方财政不仅担负着最低缴费档次的财政补贴责任、困难群体养老金部分或全部的代缴责任,为了配合中央要求,鼓励参保人选择更高缴费档次,还承担着奖励性财政补贴资金的支持责任。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最为基本的公共服务,对于城乡所有居民而言,政府均具有无法推卸的提供义务与责任。但在中国财政分权及社会养老保险还未实现全国统筹的背景下,由于各地区之间的财力存在显著差异,地方政府所承担的具体财政补贴份额有所不同,一方面,根据Tiebout的“用脚投票原理”,作为“经济人”的参保人会从利己角度衡量比较各种参保地区、参保方式、参保档次以及参保时间的利弊得失,从优选择更利于自身未来发展的参保模式和地区;另一方面,从区域治理的角度,本地区适度的人口规模增加,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各项制度的推行和运营成本,还可降低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均供给成本,发挥规模经济作用。再加上中国实行属地税收管辖权,会导致税源随着人口的迁徙而相应发生流动,造成地区间税收竞争和人力资本结构性的掠夺。这些都迫使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模式将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型,倒逼地方政府走持续、高效、健康发展地区经济的道路,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避免因城镇化过程中各种优质生产要素的流出,以稳定地方财政收入,缓解以致消除地方财政支出压力,缩小地区间社会福利差距。从长远看,伴随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将会逐步缩小,而“城乡居保”的合并实施以及地区间、制度间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障碍的消除,都预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必将实现全国统筹。而“城乡居保”作为社会基础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一部分,其个人效益也会慢慢体现,进一步激励和带动更多居民投身于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之中,从而实现全国整体参保率的提高。
三、城镇化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的阻滞效应
(一)“职保”对“城乡居保”的示范性负效应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一直存在包袱重、投资渠道狭窄、投资效率低下、基金缺口日渐加大等问题。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的所有养老保险制度均已改革为以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资金筹措方式,并努力做实个人账户,但由于历史缺口、养老金的运营管理以及退休人口规模的增加和新增缴费人数增幅的放缓等原因,养老金的未来缺口问题仍旧影响着参保人参保与否的决策。再者,中国当前还未实现养老金的全国统筹,虽然基于整个国家的层面,养老金的收入和支出不存在当期缺口问题,但若将各个省份分开来看,当期缺口与当期结余却同时存在。此外,城镇化的推进还加速了公众对于制度设计公平更高层次和深度的追求。如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养老金替代率的设定,以及财政对养老金的分担可能造成的隐性债务问题,这些都在加重“描绘”养老金缺口的可能性,甚至造成诸多参保人员对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而产生质疑,进而影响参保人员对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信心。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信息化社会的推进,农民和市民的身份界限越发模糊,公众所掌握的信息也越发全面。对于“城乡居保”的参保人而言,来自于“城居保”的参保人由于其参保时间较短,且参保行为具有显著的从众特征,其抵御压力的能力较弱;而来自于“新农保”的参保人基于对“老农保”实施几近流产的“不良记忆”,和对于“新农保”先天的信心不足,面对收益率和完善程度更高的“职保”,城镇职工的退保现象进一步放大了农民对“新农保”和城镇非就业居民对“城居保”的不信任,再加上“城乡居保”过低的保障水平,参保人投保后再“弃保”的风险依然存在,“城乡居保”的实际全覆盖问题仍旧难以解决。
(二)城镇化建设对养老保险补贴的“挤出效应”
现行财政分权制度造成中国地方财政主体收入逐渐缩水的趋势,随着“营改增”范围的扩大,地方财力愈发紧张,再加上中国以GDP为导向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使得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本地经济的冲动与其财政利益高度吻合。而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理念又要求交通运输、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逐步实现和整体供给水平的提高,这都依赖于地方财政资金的全方位支持。但短期内城镇化率的迅速提高,可能会造成现有城镇内公共服务的拥挤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快速增长,如住房问题、子女就学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留守老人儿童问题等,造成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下降或者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的加剧。在地方财力有限的前提下,地方政府需对各种投资项目进行筛选,短期效益较为明显的项目往往成为地方政府优先选择的目标,基本养老保险这种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显著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则很难得到青睐。“城乡居保”中地方财政承担的奖励性档次补贴可能会因为本地区的财政压力而选择消减甚至取消,影响参保人的积极性。再者,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初期,往往具有征缴扩面的“运动式”特点。但“城乡居保”过低的养老金替代率虽然体现了国家对公众提供的社会福利和一定的社会救助特性,却缺少了社会保障的社会保险功能,制度设计本身缺乏足够吸引力。而社会保险制度一旦步入常态后,包括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培训经费等在内的各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广经费,由于缺乏健全的后期保障机制,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处于较大财政压力的地方政府难以有效保证“城乡居保”后续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由此也就难以保障长期实际全覆盖的实现。
四、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不仅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还整体上有助于中国“城乡居保”养老保险实际全覆盖的有效实现,是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的最佳途径。但由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地区经济增长、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结构格局、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各个因素间相互交叉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调控地区的产业结构格局,转变原有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城镇交通运输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引导和配合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统筹、资源节约、发展均衡的城镇化,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城镇化对养老保险的促进效应。
(二)消除公众对养老金缺口的认识误区
改革和改进“运动式”征缴扩面的养老保险推进工作模式,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宣传工作常态化。引导公众正确、理性解读中国当前养老保险基金的历史缺口、当期缺口以及未来缺口问题,缓解公众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质疑及担忧,避免公众对中国养老保险政策的不当解读而引发的悲观预期和对政府不信任的负面情绪的进一步膨胀,增强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心。总之,通过及时、有效、透明的信息传递和政策解读,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改革拖延以及改革成本的堆砌提高。既全力推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持续发展,又要全力促进中国养老保险实际全覆盖的实现,从而降低制度运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养老保险金的使用效率,达到公众与政府的“双赢”结果。
(三)多方位增强地方财力
地方政府的收入水平真实反映了地方政府长期可用资源的丰裕程度,预示着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城乡居保”养老保险的能力和可持续性。为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解决部分地区的“吃饭财政”问题,应把握财税制度改革契机,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一方面加快房产税的推出节奏,调整消费税的归属和增值税的分享比例,适时开征遗产和赠与税,构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体税种,明晰各级财政的收入划分,充裕地方财力;另一方面,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挂钩机制,依据养老保险缴费信息,通过纵向转移支付的方式,由省级自上而下合理分担比例,采取一般转移支付的形式划拨到地方进行基础建设,调动地方对流入人口的接纳积极性,形成公共福利与经济增长的互惠互利。
(一)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可以促进城乡同步发展党的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城乡发展的均衡性、同步性和协调性。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乡的联系,拉大了城乡间的差距。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破解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民增收途径单一等问题。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更多的经营活动,从而多途径地获得收益,提高农民收入。
(二)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可以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投资、出口、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前,外部市场需求不畅,投资受到多方因素制约和影响,唯有拉动内需是最具潜力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通过统筹谋划、高标准规划,可以使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环境上,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进一步拉动各类投资向农村聚焦,扭转过去那种投资过于集中在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项目,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可以进一步释放农村的生产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传统作业模式和习惯的影响,农村活力不足、作业方式粗放、稳粮增产的压力比较大。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按照城乡一体的思路,统筹城乡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服务和社会管理等,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产业为基础,以产业推进城镇化,可以使广大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使农村的经济模式更加多元,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农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供选择,也进一步扩大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有利于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的趋势。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个世界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城镇化也开始破题起步,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步伐更快,积累了丰富的城镇化发展经验。但整体而言,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人口多、农村基础薄弱,吃饭问题与城镇化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多是自主城镇化我国城乡的区分最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土地性质的不同,城市的土地属于国有土地,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村镇的土地多属于集体土地,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已经使得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沿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的许多村镇,发展成为在居住、生活、生产等方面与城市相似的人口聚集的社区,已经消除了城乡差距,实现了自主城镇化,这种现象在南方发达地区非常普遍,在这些地区已经很难区分城市与乡村。然而这种城镇化并非以先行将土地征为国有为前提,而是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的城镇化,这种发展明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局限性很大,潜在的问题也很多。
(二)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较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起步晚,走的弯路较多,特别是由于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分治的政策,导致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层次。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比世界发达国家滞后了近半个世纪。
(三)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早在改革开放早期就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明显的是工业得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制约城镇化的瓶颈问题有待解决城镇化不是简单地让农民上楼,简单地把农民户籍变为城镇户籍,城镇化要解决的问题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和农村的公共服务,打破城乡间的固有障碍,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化,让从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生存有保障、挣钱有门路、生活有面子,使进城农民能够与城市市民一样都能够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享受到“市民化”待遇,逐步消除因农业户籍与城镇户籍不同而存在的公共服务差距。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中央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镇化也不同于城镇建设,是一种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既包括城镇建设,也包含以改善农村民生。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站在更高层次上的城镇化,可以使农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实现城市文明、生态文明、乡村文明相融合的城镇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准确把握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原则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找准方向,走对路子,才能不造成历史的遗憾,留下历史的包袱。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正确的方向就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等方面四个方面,这就是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人民想过好日子、能过好日子的愿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主要任务,扩大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真正使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乡镇文化工作现状
(一)乡镇文化投入资金不够基础设施很薄弱。
在现阶段中很多乡镇文化设施跟不上时代要求,大都停留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所留用的建筑基本都已经成为了危房。很多不够发达的乡镇里的电影放映设施和放映场所都非常落后,露天放映依然在这些地方存在着。村民的图书阅读量更是少之又少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属于乡镇的独立的图书馆。乡镇的业余活动设施一般都存在容量规模满足不了需要的现状。这些问题和经费投入不够有很大关系。
(二)组织乡镇文化的人员不足。
现阶段乡镇文化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机构很不健全,参与组织的相关人员更是跟不上实际需求,致使乡镇群众文化的具体组织实施无法实现。人员的不足导致文化活动无法大力开展。
(三)乡镇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
现阶段乡镇文化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为放映电影、乒乓球比赛以及歌舞之类。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资费短缺资源有限,再则具体的活动开展不力群众不能积极参与,第三是由于组织人员不够大规模活动无法展开。
二、如何开展乡镇群众文化工作
(一)首先要将乡镇文化工作的目的明确下来。
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额是服务基层农民,因为只有重视农民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应的能使农民参与其中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乡镇群众文化活动有其实际的意义。在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使农民树立主人翁精神,了解国家的经济态势,并对相关的政府服务和惠农政策有所了解。这样,农民受到优秀文化的影响,其自身素养和精神生活就会得到提高,因此,乡镇群众文化要明确工作目的,明确工作对象,以优质的文化活动服务农民。
(二)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工农群众是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主体,乡镇文化活动的展开首先要明确其工作所面对的主体,工农群众是各文化水平比较低的群体,在工作的进行中要充分考虑其主体的接受能力,要使工作和其主体能够相互配合相互融合,使工农群众能够更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参与到文化工作中来。同时要将被动的文化传输转换成互动或者以工农群众为主角的工作形式,这样可以将文化培养和娱乐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节省资源也可以节省时间,同时群众的积极性和接受程度也会大幅提高。同时,工农群众的工作生产时间在文化活动举办时要充分考虑,尽量不占用他们的生产时间,另外,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要有多样性和小规模的原则,这样既可以节约乡镇文化活动的开支也可以吸引更过的群众参加。
(三)要实现乡镇的带头作用就要加大乡镇群众文化基地建设。
中国乡镇文化的建设,从国家财政投资拨款。所以,对于国家的每一份投资都要充分珍惜,有限的投资要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首先要建立农村群众文化基地,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实现农村群众文化基地为中心,辐射到周边乡镇群众文化的效果。乡镇本身要有效利用现有群众文化硬件资源,实现务实的坚实的基础,群众文化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质量。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建立了一个健全的农村群众文化干部,提高工作人员的数量,提高员工待遇,要尽量将乡镇文化丰富起来,使其成为一个群众性的文化中心。
(四)将农村特色文化融入到乡镇群众文化中来。
举办乡镇文化活动要注意活动的多样性,同时考虑工农群众的实际情况,贴近其生活,用其可懂的简易风趣的形式进行文化工作的开展。农村的文化尤其独特的特色,这种文化时农村安土重迁的几代人积累传承的的农村文化,这种文化在农村中存活几代人之中,深受农村群众的喜爱,因此,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中,要充分注意到农村传统特有文化的特色,要将其融入文化活动中。
(五)在乡镇群众文化工作中,应用现代化的科技传媒手段。
目前,农村信息化在中国的大规模蔓延,群众文化工作应与时俱进,在具体情况下,利用机遇,加快本身信息化建设。大众文化可以共享的农村信息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群众文化工作也应该拓宽思路,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媒体手段,提高群众的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工作,有效地促进农村文化工作质量的提升的整体素质。国家惠农政策的基础上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群众文化工作可以开展更多的科学和技术,传媒手段,以促进活动。
三、开展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是要起着宣传国家政策,丰富乡镇文化的作用,同时它属于一种基层的文化工作。在乡镇文化具体的施行中,要充分注意到文化的真实和扎实性,要真正做到提高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文化工作的举办中要充分注意到群众的主体性,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当地地方文化的特色。要让工人群众在文化活动中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文化工作的效率,开展乡镇群众文化工作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极其必要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