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4: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企业科技 思想政治 研究分析
科技人员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创新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科技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教育、提高科技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是企业各级党工团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引导科技人员自觉承担企业发展的重任,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企业科技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应当从实际难点出发,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持续改进,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和保障作用。
一、企业科技人员思想政治工作难点
(一)科技人员具有独特个性特征
科技人员一般具有良好的知识背景和较高个人素质,劳动成果多以技术发明、工作创意等形式出现,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不确定性,这使得科技人员容易具有怀疑精神,不盲从,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不少企业忽视科技人员的个性特征,思想政治工作采用统一模式或者简单的理论宣传和说教为主,难以得到科技人员的认同。
(二)科技人员研发工作压力大
科技人员对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先进性承担直接责任,普遍面临较大研发压力。为满足企业持续创新,解决技术难题,多出成果的需求,科技人员往往耗费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时企业的思政工作如果没有注重创新和贴近科技人员实际需求,很多时候变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影响思政工作的预期效果。
(三)企业对科技人员成果导向的评价模式
现代企业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领导者更容易倡导科技人员工作中的竞争,更关注科技人员的工作成果和为企业所创造的效益,往往选择成果导向的评价模式,对科技人员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重视不够,有时甚至会出现冲突的情况,这使得思政工作较难深入开展。
二、企业科技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建议
(一)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对企业科技人员开展思政工作,应注重对工作内容的创新和丰富。1.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上,不局限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引导,可以共同的价值观塑造为核心,通过对企业的忠诚度、研发工作中的品牌意识、积极主动技术交流等更贴近企业实际的内容着手,让自觉工作意识强的科技人员把理想信念、企业文化融入到个人价值观之中。2.思想道德教育中,应摒弃简单的道德批判,注重引入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比如从对研发压力的疏导,特别是对研发失败的心理疏导、科技人员获得成就感、责任感和认同感的精神诉求等方面,真正落实尊重人性,以人为本。3.廉政和法纪教育中,注重企业科技人员对技术泄密等相关专题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避免因埋头科研或疏忽大意产生的违纪违规现象,引导科技人员参与廉政机制建设,预防科研腐败,技术寻租等现象产生。
(二)转变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企业科技人员长期从事创造性工作,一般思维严密,自信有主见,因此,开展思政工作时应特别注重方式方法,注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有机结合:1.避免纯理论说教,更忌强制性命令,多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工作方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动科技人员的自主意识。2.强化情感体验式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典型事例的示范作用、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多提供适合科技人员的研究式、讨论式、启发式等小型灵活的组织活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入景入情。3.要坚持正面引导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科技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结合起来、多做深化、内化的工作,使科技人员在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推动下与企业共同进步。4.要尝试将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的评价融入到科技人员的成果考核评价机制中,制定符合科技人员特点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队伍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企业在建立专业思想政治队伍的同时,基于科技人员群体的鲜明个性特征,从科技部门内部产生的兼职思政工作人员更熟悉群体个性。可在科技部门建立一支群众性的思想政治队伍,做到专群结合,以专带群,将思政工作开展得更深入细致。其次,科技部门的思政工作人员自身应具有更良好专业素质,并在实际工作中,注重为民办实事,靠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带动科技人员,成为科技人员值得信赖的朋友。最后,思政队伍建设出成效,离不开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企业领导要在舆论和政策上关心政工人员,为政工人员顺利开展工作,特别在解决矛盾,缓和化解冲突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牛萍,曹凯.关于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若干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3.5.
[2] 张军,龚建立.科技人员成长的阶段性激励[J].科技管理研究,2002.5.
一、思路的创新
河北路桥集团及其各公司已经完全处在国际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是完全的企业性质,平等的竞争和发展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从历史的传统的旧思维、旧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事求是,清醒的认识当前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具体问题,深入查找自身观念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能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小圈子里,做井底之蛙,勇于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重新定位自己,从工作定位上勇于超越自我,不断学习和创新,使自己的工作行为更加符合时代和实践的要求。更新观念,由传统的精神传达,寻求信息的反馈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得工作能够达到闭环管理,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力,而不是流于一种工作形式,从而达到引导企业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企业职工心态的调整,强化竞意识、成本意识、创新意识,使得个体行为符合组织团队行为要求,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运行和发展中稳定大局,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组织的创新。
施工企业共同的特点多数是以项目为导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从专业素养到在整个组织结构中的地位都相对靠后,工作实施难度相对较大,这也就制约了施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也无法最好的发挥。河北路桥集团在改革中积极推动了组织结构的创新。1.河北路桥集团在改革中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并在薪酬福利上给予相应的提高。极大的改变了施工企业工程至上的局面,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拓宽了职工的职业发展渠道,吸引更多业务突出,政治思想过硬的人员加入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2.河北路桥集团每年通过召开思想政治工作总结会议和思想政治工作学术论文评比等活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突出个人和优秀工作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并推荐与各企业进行交流,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提供了发现自身问题,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3.随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的顺利开展,使企业职工切身感受到提高自身政治素养的重要性,从而带动职工积极加入到思想政治学习中来,极大的提高了组织的战斗力。4.因为组织整体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自身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注重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推进整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良性发展。
三、工作方法的创新
施工企业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团队,流动性强,团队变动大,员工离家时间相对长等特点,日常工作生活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共性,更有个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症用药。1.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基层。只有下到基层,才能收集到第一手的信息,准确了解职工思想动态,找到更好的解决手段。河北路桥集团,每年各级领导下到基层,与员工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并邀请相关领导进行专题报道,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使职工情绪正常化,把不稳定因素第一时间消除,使思想政治工作进到职工心中。2.注重个性问题的解决。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怕麻烦和工作量的增加,需要有热心,有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教育和生活背景,对不同个体发挥不同的作用,即要以理服人、教育人,也需要以切实解决问题来感动人、激励人。3.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网络工具。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职工开展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河北路桥集团适时推出企业网络办公平台,专设职工电子邮箱,第一时间传达企业精神,同时获取职工思想动态,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机制的创新。
机制的创新能更好的保障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有可遵循的原则,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做到既守原则,又积极进取,企业和职工和谐共融,共同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机制;信息反馈灵敏、真实有交的调控机制;标准明确、公平合理 、操作性强的评估激励机制;领导有力、队伍精干、法规健全、充满活力的保障机制。机制创新不能单独条文化,需要各级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做到组织层级之间目标明确、沟通顺畅、关系协调,开成强大的合力,以机制带动根本任务的完成。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发展经济、建设和谐企业的生命线。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油建党委结合自身特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使企业的党建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油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
(一)艰苦行业特性决定了油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
油建是油田内部的大型施工企业,主要从事油田地面工程建设和长输管道工程建设,且大部分是野外施工。针对员工存在“三苦”(即自然环境苦、远离亲人苦、精神寂寞苦)的实际,更需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应是油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利用的优势。但与此同时,80年代后的员工正逐步成长为油建施工主力军,表现出的思想多元化,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态度与60年代、70年代相比有很大差异,且年轻党员、群众的信仰和追求尚未完全定型,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再造性,一旦贪图安逸、重眼前利益的思想占了主流,要想教育过来难度就很大。因此,油建艰苦行业的特性以及施工群体的理性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
(二)施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油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导性和创造性
承建的工程不一样,施工现场环境、外部环境、施工方法随之改变,经常面临新的挑战和意想不到的困难,这就需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树立信心,让领导、党员担起中坚力量,激发员工群众的能动性,战胜施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特点决定了油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导性和创造性。
(三)持续队伍结构调整决定了油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面对市场开发日益艰难、人工人本居高不下、工程预算执行价格偏低等严峻形势,油建实施了调整“三大结构”(调整业务、队伍、技术三大结构)的战略。队伍结构调整以来,员工由2007年的1454人减少为2011年的740人,随着老员工转岗和部分技能型市场化员工地流失,员工整体素质与新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近两年,上产任务异常繁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发挥现有人员的潜能、保障上产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对留住人才、激励员工学技术学理论和推动公司长远发展更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意义。
(四)基层领导的影响力决定了油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基层领导是执行油建决策的中坚力量。从其地位和属性看,他们不仅承担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的重任,而且肩负着打造团队、培养人才的使命。由于他们与一线员工朝夕相处,艰苦环境中同甘共苦,其思想、品德、作风和人格比较容易为员工所熟悉,自觉或不自觉地熏陶、影响员工群众。油建从事的是艰苦行业,对基层领导要求较高,除拥有过硬的工作能力外,还具有雷厉风行、果断决策、善于沟通、扎根一线的特征,相对于其他战线上的领导而言,具有更为鲜明的领导责任和示范性。
二、油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实践
(一)在融入中心工作上下功夫
发展是第一要务,扭亏解困是第一步,面对部分员工只强调自己利益而不关心公司整体利益,党员在推动发展工作中作用不突出等问题,公司党委将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放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加强党性锻炼上。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重温油建历史、坚定发展信心”活动等方式,引导全体干部员工树立“油建发展我发展”、“靠能力赢得岗位 凭贡献取得报酬”的等五种观念。通过最佳党日活动方案征集、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领导讲党课等方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性修养。面对油田上产的严峻形势,通过开展形势任务目标责任教育、“感恩企业 感恩吐哈”演讲比赛等方式,在全体干部员工中进行了“有作为才有地位,千方百计为油田上产做贡献”的深入动员,引导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工期提前一天,就是为油田上产做贡献”的思想。思想的改变转化为自觉行动,各单位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有力推动了公司扭亏解困、振兴发展,2008年公司经营收入达到4.63亿元,2009年经营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达到6.8亿元,创公司历史新高,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连续6年全面完成油田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
(二)在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上下功夫
党支部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干部,配齐、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和支部书记,打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严格落实班子议事、党务队务公开制度,促进基层单位党政融合,形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确保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有效发挥,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注入动力。加强业务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班组长、技师等骨干队伍的培养和教育,加大“双向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力度,落实周四晚学习制度、青年小讲堂等措施,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奠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依据基层建设考核办法,每季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在年底进行兑现,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保证。
(三)在融入群众工作上下功夫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职工群众工作。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中,职工群众是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工作的落脚点。油建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贴近员工群众,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女工、团组织的作用,形成了党群共建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听(听意见)、解(解疑问)、帮(帮困难)、促(促和谐)”活动成为各支部的日常性工作,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金榜题名送祝福、结婚送祝贺、生日送祝福成为工会的一项长效工作机制,20户困难家庭、12名遗孀定期得到慰问,退养职工有专门人员管理,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食堂菜品花样不断更新,“保持阳光心态、常怀感恩之心”心理知识讲座、“油建杯”员工运动会等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夺油上产 青年明星”评选、青工技术比武、青年突击队等成为油建招牌性活动,有效激发了全体团员青年热爱本职、钻研技术、创新管理、提高效益的工作热情。
(四)在四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
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功夫下在平时,紧紧抓住“知、答、聚、研”四个环节,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一是知员工情,把握思想脉搏。每季度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研,畅通渠道,准确掌握各群体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既积极应对又有的放矢。二是答员工疑,消除思想困惑。针对公司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实施各项新举措规带给员工思想上困惑,各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引导员工坚定信心、理解改革,稳定心理预期,保持旺盛斗志,使思想政治工作既解疑释惑又凝心聚力。三是聚员工力,融汇发展合力。通过知情、答疑、解惑,并为员工搭建技能鉴定、青工比武、劳动竞赛等成长平台、干事舞台,把广大员工关心公司成长的热切期盼汇集在一起,使思想政治工作既观念引领又行为助推。四是研讨交流,共同进步提高。每年开展政研论文评比活动,召开支部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上水平。在2011年油田首届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公司荣获油田“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安装公司党支部荣获油田“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选送的政研论文有9篇荣获局级荣誉。
三、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思考
面对当前严峻的增储上产形势,作为油田建设主力军,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统一思念,凝心聚力,激励员工群众建功立业,为建设“新疆大庆”做贡献,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领导班子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建设一个有凝聚力的领导班子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保障。一个不团结的班子就说明思想政治工作在自身就存在问题,无法正常发挥班子的集体力量和表率作用,不会令员工信服,更谈不上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发展。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建设一个团结一心、思想统一、行动一致、风清气正的领导班子。只有班子成员从自身建设中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发挥集体领导力量的关键,抓住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生命线”这一关键,坚持不懈的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生产经营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其次,班子成员要重“带”,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要以“行”带人,以“带”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信,干部带着员工干,干部做给员工看,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再次,班子成员要加强学习,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领导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用自身业务素质、人格力量和良好的形象影响周围员工。
(二)融入中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企业的经营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提高与中心任务结合的“含金量”。作为油田建设主力军,中心任务就是保上产、强安全、抓质量、创效益,因而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建设“新疆大庆”的高度出发,按照“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的工作方法,结合生产经营工作实际,以“思想、班子、人才、发挥作用”为着力点,主动为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服务,主动围绕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开展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加速机”,加强组织建设的“助推器”、融洽党群关系的“催化剂”,使上产工程成为员工群众的主战场,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资源、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三)结合实际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思想是随着人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的情况下不断变化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工作。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不同群体、不同岗位的人员思想都在发生着细微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群众、体察民情,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思想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说空话、套话,要以事实为依据,实实在在才能使人心服口服;要切实为员工解难题,设身处地为他们办实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
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面前,很多企业忽视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关注甚至是忽略企业文化的发展,那么企业文化自然会出现很大的空白与缺口,可以这样说,没有企业文化,企业便得不到长期稳定的发展。那么,有效的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将十分有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
(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
上文中提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同时,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强有力的一部分,企业的长久的发展就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就业问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企业积极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了就业的问题,避免了不安定的因素,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不仅如此,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培养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的利益观,让广大群众能够有效的调节各种利益关系或矛盾。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企业的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不能否认的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思想政治意识淡薄
员工思想政治意识淡薄主要是因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遇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被许多社会中存在的消极因素给抵消调了,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少数领导干部的行为等等,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正是这些消极因素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苦口婆心的教育前功尽弃。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不象物质奖励那样直接、现实、功效快,它具有间接性、潜在性、积累性等特点,所以通常会让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产生错觉,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用处不大。 因此,出现了思想政治意识淡薄的现象。
(二)思想政治工作表现形式空洞无力
我们发现,一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过于简单,内容比较单调,通常情况下,企业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都是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得不到员工们的响应,导致的结果就是上面念,下边听,吸烟,瞌睡现象比比皆是。如此缺乏针对性的座谈讨论和谈心沟通,开展工作流于形式,那么工作成效自然就不明显,甚至是反其道而行。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和技能,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不好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表率作用不突出,说服力不强,很难让员工信服。
(三)思想政治工作考评总结不到位
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考评总结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落实考核不到位,思想政治工作纵然有条条框框的规定,但是针对这些规定我们执行的怎样呢,落实的如何呢,道不出个所以然来。尤其是个别企业负责人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劳动,收入低、奖金少、待遇差。政工经费不落实,甚至没有会计科目这一项。二是思想闪光点总结不到位,不善于发现和总结先进人物的思想闪光点,往往选拔的先进人物只看经济效益,工作业绩,忽视了思想觉悟,很难让广大群众信服。
(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老化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老化问题是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的。因长期得不到相关培训,使一些企业政工干部知识老化,素质弱化,导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缺乏内在动力。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单单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是懂政治,懂经济、懂市场、懂科学、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转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
(一)制定措施,不断增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意识
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员工的思想政治意识很重要。历史责任和现实任务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和会议中止步不前是不行的,而是必须要真正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并抓出实效。要求广大群众要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增强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多样化
建议企业选用优秀的、工作表现突出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可开展座谈讨论或谈心活动等,务必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员工的实际工作、实际生活中去。把那些党性强、知识层次高且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岗位,改变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岗位人员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的状况。在选拔任用上把对群众有感情、善于做群众工作作为一条重要标准。
(三)坚持长效管理机制
坚持有效管理机制,一要对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用科学发展观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部分予以废止,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进行完善,针对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及时对制度体系进行修订完善。特别是随着企业改制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也要适时创新,要达到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二要坚持党群一体化考评制度,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四)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在新世纪,要想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有效工作,达到凝聚企业员工人心,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从而保证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目的,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以适应新的形势。同时要求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识上成为“有真本事”的“复合型”人才,即懂政治,懂经济、懂市场、懂科学、懂管理。坚持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专题理论学习、党校集中培训、党课教育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等。
xx矿业公司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理论教育工作有所创新;形势任务教育扎实有效;日常宣传教育积极主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持续活跃;新闻报道工作成绩显着;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宣传队伍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主要抓了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加强,发挥了阵地和凝聚作用
按照公司党委的工作部署,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针对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认真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为各项工作顺利进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政治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公司党委修订完善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了学习计划,明确了学习的内容、时间、形式和考核办法,使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各单位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了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制度,保证了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学习内容不断充实。各级党政把学习党建理论、企业管理知识和上级的文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拓宽了学习的知识面,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三是学习方法形式多样。各级党政把集中学习、外出培训、个人自学、知识竞赛和形势任务教育结合起来,使学习更加贴近干部职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统一了思想,促进了工作。
在全体党员和职工中深入开展了“献计献策”活动和“管理质量达标年”活动;开展了“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选树了集团公司文明单位包头运销公司、韩家湾煤矿和劳动模范冯刚等先进典型,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培育了广大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坚定性、品德纯洁性和行为先进性,为今后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注重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和发挥板报、橱窗、标语、《xx矿业》和互联网等阵地的作用,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思想观念引导和形势任务教育,深入宣传了党的xx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党员答题竞赛、先进典型宣传等系列活动;组建了公司门户网站,充分发挥互联网络作用,扎实推进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为公司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矿区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
利用《xx矿业》这一宣传阵地,大力推广各单位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的新鲜经验和好的做法,宣传重点工程和先进典型。对外宣传也取得了显着成效,代表集团公司参展了在榆林举办的第三届榆林国际煤炭暨能源产业博览会,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通报表彰;并在《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榆林日报》等平面媒体对公司三个文明建设进行了大力宣传,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
进一步健全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网络,下发了政研课题,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并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中心工作之中,先后组织开展了纪念“五一口号”发表60周年暨改革开放3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开展了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等活动,共收到研究论文17篇,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组织编撰《xx矿业公司志》一书,目前,正在征集各方面的意见,作进一步的修订。
(二)日常宣传教育得到了加强,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日常宣传教育始终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抓好党的政策学习、集团公司文件精神传达,公司重要会议贯彻落实和社会宣传等工作,多方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积极宣传企业形象,增强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制度建设上,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了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和通讯员队伍建设等有关制度,注重新闻宣传队伍建设,保证了公司重大事项、重大决策、中心工作及各类会议的宣传报道工作。各单位成立了新闻宣传报道小组,组建了通讯员队伍,制定了管理制度,完善了激励机制,明确了目标任务,并努力改善通讯员的学习、工作环境,激发了宣传干部的积极性、事业心和成就感。
在工作创新上,公司对《xx矿业》报进行了改版,增强了新闻宣传的时效性,突出了知识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并在版面设计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增设了《安全漫画连载》、《读书》、《工作研究》、《亲情底片》、《艺海拾贝》、《爱心榜》等十多个栏目。同时,我们对公司三个文明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进行专版宣传,彰显了以人为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栏目组稿上,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公司安全、生产、经营工作中心这一主题,突出指导工作、交流经验、鼓舞士气、营造氛围这一职责,及时根据企业发展状况、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和职工思想动态进行针对性组稿,并狠抓稿件质量的提高和报纸版面的美化,有力地配合了公司党政工作。
在服务生产上,开展了以“美化生态环境、岗位建功立业、构建和谐矿区”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青年节能减排”活动、“百日安全”活动等;在《xx矿业》上开辟了《安全漫画连载》、《工作研究》等栏目,连续刊登安全生产知识,发挥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安全生产的作用,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了浓厚的安全宣传教育氛围,使“安全高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影响一切、安全重于一切”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队伍和阵地建设得到了加强,营造了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队伍建设上,首先是狠抓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公司党群部利用各种时机为通讯员提供学习资料,解决生活工作困难,面对面耐心辅导,交流采编心得,及时为通讯员传授新闻写作知识,激发了通讯员的写稿热情,培育了一支新闻宣传队伍。其次是发挥了《xx矿业》内外宣传和通讯员培养双重作用,加强了队伍建设,提高了报纸质量。
今年1-10月,《xx矿业》共出版20期,刊稿500多篇。其中,韩家湾矿采用稿件117篇、大哈拉矿采用稿件50篇、包头运销公司采用稿件73篇、神木运销公司采用稿件30篇,全部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上稿任务。对外宣传报道(平面纸质媒体)刊用27篇,其中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刊稿25篇,树立了公司良好的外部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对外宣传工作在XX年实现了新的突破,即在《陕西日报》和《陕西工人报》等报刊外发稿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在《陕西日报》对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专版重点宣传,有力地宣传和展示了公司形象。
(四)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加强,加快了和谐矿区的创建
一年来,公司从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出发,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为抓手,着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公司投资1万多元为包头运销公司新建了图书室,为职工进一步学习创造了条件。包头运销公司在抓好职工自学的基础上,聘请了铁路管理人员给职工讲解铁路运输知识。韩家湾矿每季度组织全矿职工培训集中培训一次,区队每月组织集中培训一次,班组在每个班前会组织学习岗位应知应会,培养了职工的文明习惯,提高了安全生产技能。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公司以文明单位创建为动力,把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加强基础建设结合起来,对重点部位进行绿化美化,基本做到环境卫生整洁化、日常管理牌板化、各项工作标准化,进一步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荣誉感。韩家湾矿结合矿井产业升级,对生产、生活主要设施进行了改造,矿区面貌焕然一新。包头运销公司对办公楼进行了修缮,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进一步改善了职工的办公和生活环境。今年上半年,包头运销公司、韩家湾矿被评为集团公司文明单位,包头运销公司经理冯刚同志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包头运销公司对征集的理念进行了整理,并设置了宣传牌板、刷新了警示标语。大哈拉矿在办公区设置了安全警示牌板,在生产区悬挂了安全理念横幅。韩家湾矿在产业升级中不忘企业文化硬件投入,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在路灯上设置了宣传牌板,在区队开展了班前安全礼仪活动。
XX年10月20日至27日,公司组织部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二级单位党委(支部)书记一行8人,先后赴黄陵、蒲白、澄河、韩城等单位考察学习企业文化建设情况,通过座谈、观看专题宣传片、实地查看,切实感受到了兄弟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和文化的魅力;10月29日上午,邀请西安交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思锋教授来公司为公司机关和二级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举办《核心竞争力及其培植--论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题讲座。10月29日下午至11月2日,由公司党群部和西安交大公共管理学院组成的6人调研小组深入公司机关及各二级单位开展调研活动,为下一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看,xx矿业公司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与集团公司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不够,办法不多,步子不快;基层单位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XX年重点工作设想
“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党的xx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担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重大使命。”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XX年元月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xx矿业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xx矿业公司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工作。
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迫切需要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为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着力巩固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把党的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继续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点。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党的xx大提出的重点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xx大精神上来。制定公司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安排意见和具体措施,安排部署好全年的理论学习,着力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好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这一主要形式,使领导干部自觉成为学习宣传xx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提高用发展着的指导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能力。同时,要认真抓好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宣讲科学发展观、举办轮训班、撰写心得体会等不同形式,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学习热潮,努力使党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走进生活,切近群众,推动企业发展。
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始终不渝地将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贯彻同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影响和制约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等突出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澄清各种错误思想认识的有力武器,成为谋划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思路,成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实效。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继续组织好形势任务和理想信念教育。明年是xx矿业公司建局20周年,也是实现跨越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充分运用各种媒体、以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公司发生的巨大变化,宣传公司改革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坚定广大干部职工做强做大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将紧密结合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和干部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疑点问题,摸准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搞好公司的热情和信心转化为加快发展、创建和谐矿区的强大力量,切实达到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职工队伍、提高劳动技能的目的,着力增强主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教育活动。用广大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其更多地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公司“强一进一”战略目标,创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动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推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认真做好公司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把服务公司中心工作、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重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鼓动和解疑释惑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积极引导职工支持和参与改革,树立与公司快速发展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
加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探索。要重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紧密结合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和重大举措,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着力增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将适时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矿区进行理论研讨。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努力构建公司快速发展的的良好舆论环境
认真组织开展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着眼于以思想大解放、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公司科学发展为目的,积极开展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力强化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争先意识,为切实加快公司科学发展破除思想障碍,为做强做大xx矿业公司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全面深入地宣传公司改革发展成果。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载体,大力宣传报道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方面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宣传公司近年来所取得新进展新成就,着力塑造xx矿业公司良好的外部形象。XX年,矿井产业升级即将结束,安山井田就要开工,公司新项目开发将全面铺开。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宣传报道活动,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和谐矿区创建
深入开展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重点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将其融入干部职工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用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xxxx”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干部群众,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推动公司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紧紧抓住xx矿业公司建局20周年的有利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庆祝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为企业实现做强做大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创建的内容,大力推进和谐公司创建活动。继续组织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示范岗等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公司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文明素质和公司文明水平。
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严格按照公司即将推行的企业文化实施纲要的总体部署,扎实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塑造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公司适时举办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推介会,总结推广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3-0018-02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多元文化、多样化的生活追求和大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给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课题,也对高校学生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走专业化的建设道路是适应这种变化的客观要求。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的困惑
1.非专业化存在(先职业后专业)的困惑
我国高校中目前尚未有一个专门培养适应高校辅导员岗位群的专业。高校学生辅导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这一岗位对于从业者的要求之高,就连目前大家认为最为接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也很难完全胜任这一角色。而目前我国各高校辅导员队伍绝大多数都是从本校毕业的高才生或其他高校引进的一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中聘任,也有极少数是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的,虽大多数经过了上岗前的培训,严格意义上来说,仍处于一种先有职业后才专业的非专业化存在状态,在一些人心目中高校辅导员成了一个“人人均可得而从之”的职业。而高校的辅导员工作直接服务于学生,从业后也很难真正意义上脱产进修,这样就使得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陷入了一种两难的选择。
2.杂与专的困惑
高校辅导员直接与大学生打交道,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乃至交友、爱情等都是他们要关心和关注的,要为他们进行科学的引导,除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主要包括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如果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必须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及发展的趋势,那么,高校的辅导员则必须掌握众多领域的相关知识,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杂家。杂家如何才能成为专家这是高职辅导员面临的第二个困惑。
3.职业与事业的困惑
据在2005年4-5月连续举办的三期“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的学员调查资料显示,高校辅导员存在着严重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年龄结构方面,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状况是平均年龄为30.1岁,最大年龄为54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年龄段在41-50岁以上的占8%,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92%,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62.1%。在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占8.3%,中级职称占34.6%,初级职称占57.1%。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从业者相当部分人只是把从事辅导工作当作是一个跳板,而把它真正当作事业来经营的人数量太少。在强调“学科或专业为龙头”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依然难有专业或学术上的认同,这是辅导员在职业选择上面临的困惑。
二、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认识
辅导员目前只是一个热门的职业,尚无完整的学科专业,因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就必须突破定势思维,不能以纯“学科专业”的概念看待辅导员的专业,而应按“综合专业”的方向抓好专业化建设。也就是说要先博后专,专向发展。辅导员要在所有方面均成为行家里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在掌握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知识,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之后重点在某一(或某些)方面作出较深入的研究,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则是现实可行的。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重点是要抓好以下三点:
第一,抓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建设。为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的“用非所学”的矛盾,必须重视辅导员的岗前培训、职后培训,实现原有知识与能力与所需知识能力的有效糅合与链接,形成新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学习是人进步的阶梯,辅导员虽然每天面对的都是学生,但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有着各自的情况与特点,辅导员思想僵化,必然导致工作缺乏创新,时间久了,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造成自身上进心的缺失。
第二,引导辅导员要学会地开展研究工作。辅导员要每天面对学生大量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要学会排除干扰静心研究学生工作,找出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共性,把握规律,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研究工作,能促使辅导员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是辅导员提高专业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
第三,建立辅导员职业队伍。辅导员是教师,也是干部,从辅导员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高校管理人才队伍有利于发挥人才的优势,提高高校的管理工作水平。如果辅导员把从事辅导员工作仅当作是工作中的一个跳板,一有机会都转岗,那么辅导员队伍就不可能稳定。人心不稳,就谈不上专业化建设。要积极引导辅导员终身从事辅导员工作,既要建立相关的政策,引导辅导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提高业务能力与素质,按时进行职称评聘,用事业留人。也要进一步落实辅导员的相关政策待遇和激励机制,用待遇留人。要使辅导员认识和体验到辅导员工作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出路的思考
为加快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央及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强对辅导员的岗位培训、评聘辅导员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三六九”政治待遇(即连续从事学生工作三年的辅导员可享受副科级待遇,六年可享受正科级待遇,九年可享受副处级待遇)等等,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作者认为,要想真正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唯有用课题研究来推动才是治本之策。课题研究对加快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促使辅导员加强业务专业理论的学习;二有利于促使辅导员的工作成绩向成果转化,加快职称评聘,享受到应有经济和政治待遇,为职业化提供物质保障。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里从事同一性质工作人数最多的一个团队之一,是许多其他专业学科团队无法相比的。辅导员所学专业各不相同,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有得于形成成员之间的互补优势。同时,辅导员直接工作于学生工作第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当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目前辅导员队伍还存在着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等不利因素。我们应注重在辅导员队伍中选择和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组建课题研究团队,集思广益,发挥团队的智慧与力量集体攻关,达到以研究推动辅导员学习,专向发展的目的。
各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研究工作的引导,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难点、热点和盲点提出研究课题,要提供研究经费与政策支持,对年轻的辅导员要确定专门的课题带头人引路,逐步形成学术研究的氛围,要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以交流促提高。目前许多高校都有每年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会议的好传统,认真总结一年的研究成果,将研究论文结集成书,成为反映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水平和实际工作成果的标志,对推动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瑞法.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化:一个必须突破的理论与实践双重背逆问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2-97
量身订制学习内容
公司在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上,除了坚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外,还有针对性地把市场经济、科技文化等知识作为学习内容,以丰富头脑开阔视野,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公司坚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入到理论学习与调研之中,使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如:公司在“十二五”发展规划制订上,于2010底和2011年初分别组织领导干部学习把握中央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科学判断行业发展形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准企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最终提出了“4321”发展战略。2011年二季度,公司面对铁路建设市场出现的一些微妙变化,率先提出铁路建设市场可能发生新变化的课题,在会上展开激烈讨论,最后形成了初步共识和应对变化可以采取的措施,避免了后期铁路建设市场急速换挡、减速造成的经济动荡。
纵深推进理论学习
一是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在集中学习上,公司坚持“封闭式”学习环境、“开放式”学习氛围、“多媒体式”学习形式,实现了精力集中、学风民主、手段现代的学习目标。公司还针对工学矛盾相对突出的实际,要求中心组成员在参加集中学习前开展自学,并对自学行为作出规范,对自学时间、内容、思考题目、学习体会、笔记字数均作出明确要求,增大了学习的含金量,缓解了工学矛盾。
二是坚持撰写学习心得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公司党委要求领导干部在理论学习上要结合理论撰写学习心得、调研文章、经验总结等,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路,总结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极大地提高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实践性。2011年,公司领导撰写的《乘势而上谋发展 八个坚持促跨越》《把脉开方谋新篇》《廉生威而颓于废》等5篇调研论文分别发表于《企业文明》及《探讨与交流》等媒体杂志,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启迪作用。
三是坚持中心组学习与项目领导班子理论学习相结合。公司党委在抓好中心组成员学习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项目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资料、研讨课题等都要适时发放到项目党工委,作为项目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公司还将项目理论学习和课题调研纳入精神文明年度考核范畴。今年,公司还特别将项目上报理论调研文章数量纳入项目文化建设和宣传报道目标责任,单独列项进行考核。
四是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公司一方面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讲座,提高学习层次。今年工作会期间,公司邀请了重庆市检察院领导对参会的全公司170多名中层以上人员进行了预防职务犯罪理论学习辅导。另一方面,公司还不定期地组织领导干部到知名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其先进思想和经验。
科学调研谋求发展
为充分发挥政研会的组织功能,公司审时度势,定期组织开展大型理论调研成果展示会,极大地推动了全公司理论调研工作。
开展党建政研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有两次重大转折。在1997年铁路建设进入低潮时,公司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公司党委一班人审时度势,在1998年初召开的党建政研会上迅速掀起了以学(报告)、拓(思路)、思(改革)、求(发展)的“二次创业”大讨论活动,确定了实现二次创业的基本思路,即主业精、线下强,并于当年首次进入株六复线线下工程施工,2000年初又趁势进入我国首条客运专线秦沈铁路箱梁预制架设领域,实现了线下、制梁零的突破。2001年初,为谋求公司更大发展,公司党委又迅速发起第二次“学、拓、思、求”大讨论活动,提出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的“五大创新”手段,为谋求公司再次振兴指明了方向。近十年的实践证明,“五大创新”为公司实现长足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扩大理论调研范畴,推升公司发展竞争力。在政研会活动持续开展中,公司逐步认识到要想使活动得到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就必须为政研会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生机。为此,从2008年起,每当政研会开展党建政研活动,都主动将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等课题纳入到活动中来,在下发调研课题时,将企业管理的热难点问题、经济技术发展创新、QC课题攻关等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调研课题一并下发;按党建思想政治类、企业管理类、技术创新类等分别展开论文征集、课题研究和攻关,使过去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展示发展为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企业管理经验研究成果、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三位一体”的集中展示活动。
加强理论调研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课题调研上公司坚持针对企业存在的思想、管理、技术等问题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展开调研。针对公司同一区域、同一板块、不同项目在管理上存在的争人力、争设备、争资源的现状,公司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区域内同板块统一管理思路,先后成立了上海、广东、重庆等分公司,统一协调解决在该区域的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针对广东分公司在责任成本方面取得的较好效益,公司组织专门力量深入项目,对分公司开展“两精”管理模式展开调研,撰写出了《精细管理上水平 精益管理创效益》调研文章在公司范围内进行交流。针对兰新项目部在加强物资管控方面跳出思维定势、突破传统模式、多措并举大打成本控制牌的经验,公司及时进行总结梳理,撰写了《突破传统模式下的责任成本拐点》,并在今年公司物资管理现场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成果转化助推发展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中明确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近年来,无论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还是广大一线辅导员自身,都对高校专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江苏省作为高等教育大省也就高校专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作了很多努力,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一、江苏高校专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已有成果
1.建立政策保障体系,构建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新格局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只有得到必要的职业保障,辅导员队伍才会稳定,广大辅导员才会有献身事业的激情和动力。江苏省教育厅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从多方面着手建立政策保障体系,构建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新格局。为鼓励一部分有志于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优秀辅导员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成为辅导员队伍骨干,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辅导员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岗位配备,到选聘、考核、职业发展,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省教育厅和高等学校还根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要求,制定辅导员职称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实行指标单列、序列单列、评聘单列。在评聘中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在重视辅导员的理论素养、科研能力的同时,主要考核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绩,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2.建立培训培养体系,拓展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新空间
自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出台以来,省教育厅设立高校辅导员培养培训专项经费,制定辅导员培训规划,对全省高校辅导员骨干进行专业化培训培养。依托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三个辅导员培训基地(2011年又增设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四个辅导员培训基地),承担全省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骨干培训、专题培训,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了职前培养体系、职后培训体系、在职研修体系,拓展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新空间。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并有计划地安排辅导员进行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修,选拔优秀辅导员定向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江苏各高校也制定了辅导员专业化培训规划,整合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培养。比如南京医科大学开设了辅导员“菜单式”课程选学,实施辅导员培训“三年规划”,在全体辅导员坚持学习马列课、专业课以及心理学课的基础上,针对各自的学科背景,开展辅导员课程选学,优化辅导员学科知识结构。苏州大学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学习培训平台、交流提高平台、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平台,以及工作引导“四大平台”,坚持精育原则,积极实施专业化培养。[1]
3.建立理论研究体系,开创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工作职责决定了辅导员工作必须走管理实践和教学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传统的仅仅靠经验开展工作的作法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时代要求高校辅导员既是管理行家,更要具有科研能力并及时总结研究工作经验,努力使之升华为相应的理论成果,进而更好地来指导工作实践。[2]多年来,江苏省教育厅着力建立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研究体系,专门安排一定的科研项目和基金,并在省级课题评审和经费上给与支持,省教育厅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每年列出专项支持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同时要求学校积极支持、鼓励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科学研究,承担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创了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二、江苏高校专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1.专业化培养的知识体系尚未形成,影响了专业化培养质量
目前江苏省已建设了省级辅导员的专门培训基地6个,对新辅导员进行上岗培训和在职辅导员的短期集中专业培训,但由于专业知识体系建设的滞后,使得辅导员仅仅能对本职工作有个简单初步地了解,而对其所需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管理科学、职业规划等专业知识要么浅尝辄止,要么零零碎碎不成体系。专业知识体系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坚实基础。由于江苏乃至全国还没有建立针对辅导员工作领域的一套专门的知识体系,从而影响了高校专职辅导员专业化培养质量。辅导员专业化专业知识体系应包括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部分,基础性部分包括理论、政治学、社会学、心理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知识,应用性部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服务、学生事务管理等技能。[3]
2.辅导员的职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制约了专业化发展进程
所谓“专业化”,是指某项工作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专门从事并且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辅导员的专业化是指经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的人员走上辅导员岗位,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要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就要建立职业标准体系,即要求辅导员工作是一个独立的、自成体系的职业领域,从业者要树立不同于其他职能岗位,体现辅导员职责和使命的职业意识;要有明确的辅导员职能定位、岗位职责以及行为规范准则;还要建立高标准、严要求的辅导员职业准入机制、资格认证体系、考核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辅导员的职业标准体系。目前,江苏省还没有建立辅导员的职业标准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江苏高校专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3.辅导员工作学科化建设尚未明确,限制了专业化建设步伐
辅导员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要求其应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较牢固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学识水平。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辅导员工作虽然包含了很多学科,但目前很多人认为辅导员工作不是一门专业。实际上辅导员工作涉及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方面,应该说其中任何一门都是一项专业的学科,辅导员工作包含这么多学科而不能成为科学的专业学科,这是因为辅导员工作虽然包含很多学科但它却只是各个学科的单纯罗列叠加。[4]要让它成为一门科学的专业学科,既要有学科的支撑更主要的还应有科学的内部机理而不只是简单的各门学科的罗列叠加。这就需要更多研究辅导员工作的专家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更多的深入研究,推进辅导员工作学科化建设,建立起辅导员工作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当前,江苏省尚未建立明确辅导员工作学科化建设目标,限制了高校专职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步伐。只有把辅导员工作成为一门科学的专业学科来建设,辅导员工作才会在理论上得到承认,也只有当辅导员工作成为一门科学的专业学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实现才会有根本的保障和理论依据。
三、江苏高校专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1.加快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提升专业化培养水平
高校专职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专业化的培养,这是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根本。江苏作为教育大省,要通过系统的专业化教育,培养出一批专门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硕士、博士,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解决辅导员的来源、学历与素质问题,实现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专业化教育必须配套专业化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在安排系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要根据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需要,设置不同的研究方向,认真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融合创新,以加强全省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强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结合辅导员一线的工作实际,提升学科地位,创新学科内涵,使学习者在专业的基础上达到精益求精,学有所长,真正打造一支专家型的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
2.明确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理念和导向,提高专业化发展速度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冯刚认为:辅导员的专业化不是指全体辅导员的专业化,而是指专业化培养的队伍建设理念和导向。从时间上讲,是指辅导员在从事相应工作阶段的专业化;从对象上讲,是指骨干队伍的专业化。因此,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通过制定政策,选拔、鼓励一批优秀人才长期从事或终生从事辅导员工作,专职辅导员承担辅导员工作要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来接受培养、培训,并且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来完成工作。要完成这一任务,务必尽快明确辅导员专业化培养理念和导向。笔者认为,高校专职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专门的工作领域。这体现了工作职能的专业化,如果辅导员不能把自己的工作内容、领域和其它工作分开,那么就无法证明自己的工作是专业化的工作。二是要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辅导员工作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否则就不可能形成专业。辅导员的技能包括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学业指导、生活辅导、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活动。三是要形成专门的服务理念和职业伦理。辅导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职业道德等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要求,这是专业化的职业素养。四是要建立过硬的专业团队。要以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为纽带,建立辅导员专业团队,促进辅导员业务工作的研究、培训、培养、交流,加快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速度。
3.设立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提供专业化建设保障
在我国高校设立辅导员专业,是解决我国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条件的一个有效途径。据了解,我国高校还没有专门的辅导员专业。和辅导员专业最相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虽然具备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多层次的培养能力,但由于没有明确是为高校学生工作培养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没有突出该职业的特征和要求。江苏省应以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性质和特点,在高等学校设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培养专门的辅导员工作人才。同志在2000年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都要努力认识和掌握它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应像高等教育中的其它学科和专业一样,设置相关专业,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制定自己的专业标准,按照专业要求培养学生。[5]只有建立相应的学科点,加强对辅导员工作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对辅导员工作规律的认识,从而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辅导员工作新型理论框架和工作模式,才能有效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为江苏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付佳.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以江苏省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2] 魏小鹏.着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9-0193-02
职业疲劳源于职业压力,高校辅导员是职业疲劳的高发人群,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的压力来源,从社会发展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着眼,立足于辅导员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探索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的有效措施和途径。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职业疲劳是指社会从业人员因长期处于持续性的紧张状态,从而出现的一种情绪性衰竭的症状,是一种消极的从业体验。这种消极的从业体验会导致个体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极度疲劳,并很容易诱发其它心理问题,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而言,这种情绪和行为的烦躁会影响其个人的心理健康、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不良的情绪状况下,辅导员极易与学生产生敌对情绪,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对来自河北省14所本专科院校的不同院系,年龄在24岁到38岁的35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35份问卷,回收34份,有效问卷34份,其中男性18名,女性16名。其中85%带学生,最少的带22人,最多的达到780人,平均带学生的人数是277人。15%只负责学生就业,学生活动等不带学生。
1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的表现
1.1心理疲劳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56%的人认为辅导员这个职业未来前景茫然,12%的人认为前景无所谓,还有32%的对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91%的人认为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整体工作中所占地位重要,只有9%的人认为不重要;80%的人认为辅导员在高校教师队伍中较低,11%的人认为地位较高,还有9%的人认为一般。82%的人认为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一般,4%的人认为低,只有14%的人认为获得的成就感高。所以辅导员在认知方面自我评价低,感觉前途黯淡,没有希望,在学校处于最底层,做的工作比较琐碎,又容易出问题,不如专业教师和机关人员,很难在工作中获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1.2生理疲劳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82%的人在工作中感到疲劳。这种疲劳在生理方面表现为精力缺乏、身体虚弱,对疾病抵抗力减弱,经常感冒或有各种生理上的小毛病,甚至出现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胃肠不适、失眠、幻听、幻觉等身心疾病,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1.3情绪疲劳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65%的人认为工作压力很大,35%的人认为工作压力一般,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在情感上会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不稳定、有时会对学生失去耐心,出现工作误解时会对领导产生抵触情绪,常常会感到无助、焦虑和压抑,,容易小题大做。
1.4行为疲劳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85%的人所在的学校要求24小时开机;74%的人所在学校要求进学生公寓值夜班;62%的人对进学生公寓值班的做法不满意,18%的人觉得无所谓,20%的人表现为满意。由于长期地处在紧张的工作状态当中,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厌倦工作,靠“惯性”工作,可能会对工作投入不足,对学生活动不热情,缺乏创新的动力;不愿与同事交往和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工作方式简单甚至粗暴。
2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的原因
2.1职责不明,工作压力大负担重,成就感低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97%的人认为辅导员工作中存在职责不明的情况,高校辅导员的所有工作可以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两类不同性质的工作类型。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地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性和不可测性”的特征,而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和不可测性的特点,辅导员永远不会“成功地完成了工作”。学校几乎各类与学生有关的烦琐事务统统压在了辅导员身上。辅导员的“婆婆”多,哪个部门都能指挥辅导员。比如财务处通知要发放助学金、保卫处通知要办理毕业生户口迁移、图书馆通知要办理借阅证、教务处通知要组织学生补考、学生处通知要办理毕业派遣、勤工助学中心通知要协助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团委通知要组织学生献血、宣传部通知要上报学生党员材料、后勤处通知要组织学生消灭老鼠蟑螂……事无巨细,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情都得去抓去管。从招生到分配,从上传下达到个别谈心……一个人面对几百人,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由于经常处在繁多而具体的工作中,辅导员做得多,思考得少,部分辅导员理论水平不高,科研成果较少。相对专业教师积累起来的学术论文、学术成果而言,辅导员的成果只能说是带过了几届学生而已,社会认可度不高,辅导员在事业上难有成就感。
2.2工作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88%的人认为工作收入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44%的人认为收入较低,50%的人认为一般,只有6%的人认为较高。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的安全稳定是我国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学校、院(系)领导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而辅导员则是直接责任人。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危机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各类危机具有突发性、人为性及群体互动性,辅导员始终在高度关注、密切注意。辅导员每天精神都要崩根弦,工作投入之大是与收入不成正比的。
2.3社会期望与个人成就动机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65%的人认为辅导员这个职业社会期望值一般,9%的人认为低,26%的人认为高。82%的人认为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一般,4%的人认为低,只有14%的人认为获得的成就感高。事实上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承担者,他们承受着社会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期望。这种低定位,长期的工作压力造成了辅导员的低成就感。对于辅导员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果,而往往是工作失误对自身的影响比工作成绩对自身的影响要来的更为重要,大部分辅导员便慢慢养成了“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工作心态,致使辅导员看不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所以,辅导员要在不断的“坎坷工作中寻找自身的价值”,成就职业的期望。
2.4高校的管理体制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76%的人对辅导员的职称评定不满意。辅导员是高校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队伍,其工作的对象、范围、性质、评价方式等均有特殊性,而正是这些特殊性导致的辅导员角色模糊、工作超负荷、绩效非显性等与职业疲劳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3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的影响
3.1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良影响
就学校而言,长期的疲劳感会使辅导员对工作失去兴趣,不思进取,甚至产生离职的念头,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加剧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阻碍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程。并且会直接危害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到国家建设后继人才的培养质量。不要让学生成为教师的牺牲品。
3.2对自身的健康和事业发展不利
对辅导员个人而言,会发生头晕、失眠、食欲不振、疲倦等亚健康状态,甚至严重的心理或生理疾病,对其本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同时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对个人事业的发展会有阻碍作用。
4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的对策
4.1自我调节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
辅导员要淡泊名利、完善人格,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适度调节自己的喜怒哀乐,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不自我为难和拒绝,要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要敢于解剖自己、不畏难。处理问题要保持冷静,认真思考,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关心,对工作做到热心、细心、耐心和精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
4.2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树立辅导员的职业形象
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社会地位,要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深化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营造一个人人关心、重视辅导员成长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高校的全体教职工都是育人队伍中的一员,要“教书育人”,无论教师、管理干部、科研人员都应从自身做起,担负起育人重任,真正以学生为本,同时要支持辅导员的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此外,要加辅导员的内部交流,做到相互支持,互相鼓励,排忧解难,构建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
4.3 对高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明确岗位职责
高校要注重对辅导员考核程序的公平性、考核量化的可行性、分配的公平性。因此在加强队伍建设、畅通出口的前提下,对高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保证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考核评估,可促使辅导员及时进行自我总结,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可为其晋级、调动、奖惩等提供了可靠依据。给予辅导员工作比较公正的认可,能够对辅导员起到鼓励、鞭策、督促等作用,有利于降低工作疲劳感。
参考文献
[1] 罗涤,姚木远.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7,(6).
[2] 周平,朱国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7,3(11).
[3] 陈永森,邱海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消除[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曾经说过,凡是许多人在一起协同劳动的地方,都必须有管理,并且组织规模越大,人员越多,管理越复杂。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以及他创造的成果,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根本,一切以人为目的,使人的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使人的创业激情得以激发,使每个人都成为企业的主体,以积极的态度来开创企业和自身的美好前景。
一、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
知识经时代,知识的力量尤为突出和重要。作为知识的载体——人,则越发的表现出对企业发展巨大的影响力。怎样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成为增进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对企业的管理首先就是对人的管理,也是通过管理人来达到管理企业的目的。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深度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肯定人的才能,理解、尊重、用好每一个员工,满足其合理的需求,为其营造合理的工作环境,激发其工作热情,使企业的大部分人能够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功的管理者都深知人的重要性,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可以说,企业作为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员工都是这部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而管理者则是保证这部机器正常快速高效运行的操作者,只有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善于从员工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人性化管理手段,拧紧每一颗螺丝钉,就能推动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依靠人才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国际知名企业施耐德电气公司一贯奉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是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发掘潜能和长远发展,为员工创造宽松的文化环境和工作氛围,从员工福利到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上予以极大的支持,激励员工自觉地勤奋工作,建立了一支具有优秀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的员工队伍,优秀骨干层出不穷,推动企业飞速发展,成为国际同行业的领头者。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实现需要建立人性化的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物质与精神激励,成功沟通,才能实现公司快速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做好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茁壮成长的关键所在,是提高企业驾驭市场能力、增强企业活力与生机、促进企业蓬勃发展的法宝,同时也是广大员工企业主人翁地位的重要体现。传统的发展观以物化为主,即以物为中心论英雄、排名次;而科学的发展观则应当是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开展工作,把人放在第一位,作为“第一资源”,做到尊重人、关爱人、依靠人,真正把人做为衡量发展与否、发展快慢的核心要素。将其贯穿到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使人处于相对的自由状态,而不是像机械设备那样完全被控制,从而极大的激发员工的活力、使之迸发出巨大的潜能。管理工作的一个特殊任务,不仅是造成一个“生产统一体”,使这个“统一体”的生产力比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生产力的总和更大,还要更好地激励、指挥和组织生产“统一体”的员工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并能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
三、以人为本就要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是员工共同劳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以人为本强调了人应当处于管理的中心地位,关注人的自身需求。人性一方面是个抽象的概念,人的天性中既有真、善、美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并与环境紧密联系,产生不同的需求。这决定了人是一复合体,而非简单的“经济人”或“社会人”。马斯洛有关人的需求五层次的实质不会改变,但在不同的环境下,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不尽相同。另一方面,“人性”的东西决定了人的道德观念、意志、兴趣、创造性等这些事关企业命运的“个性品质”。另外,制度着重于人的理性,具有强制性、不可变通性,常会导致人们僵化的思维、保守的行为,人们习惯于墨守陈规,逃避现实,害怕变革,甚至自欺欺人。所以,企业必须在管理中对人性的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按照人性的原则来实施管理。
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一面,为企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对人性中不利的一面加以抑制,弱化其反面作用。在企业管理实施手段上采取“人性”的、灵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管理,不只是以组织意志、管理者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员工,应给员工更多的“个人空间”。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指导下,针对人的需求进行管理,在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的同时,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性化管理可以融入到每一个过程、每一项活动,可以体现在一项制度,一个举措,其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团队型参与管理模式是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现代管理理论提出7-13人为最佳管理幅度,通用电气却将管理幅度增至十人乃至上百人,使得每级管理人员不得不向下属授更多的权,让下级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基层人员的意见能很快反映到公司的决策层。
四、以人为本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点,企业文化之根基
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各种教育来指导企业员工的行为,以形成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其基本任务就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现代的知识教育人、以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来凝聚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宣传、教育、引导员工的工作,它在发挥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本身就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基点。
以人为本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在思想上、政治上鼓励企业员工,在为共同目标求得共性统一的同时,注重员工的精神需求,重视与保护员工的精神财富这一无形资产,照顾到每个员工的个性,既不失“个体精神的自由冲动”,又能为共同目标齐心协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调动员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及民主监督的自觉性,使员工对当家作主有深切的体会,这是挖掘人的潜力的最好的手段。
管理学者通常会将企业文化与以人为本联系在一起,原因在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企业的迅速崛起导致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日本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信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依靠,强调要发展人和服务人,因此才获得了发展与成功的永久动力。当今,美国企业竞相学习日本企业的信任感、亲密度和凝聚力,注重通过发挥人的潜能的来提高生产效率,这正是人本企业文化的魅力使然。
马克思说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充分肯定了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作用。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改革和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作为管理对象的整体系统中,人是其它所有构成要素的主宰。人的能动性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科技创新力度。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宗旨是抓住人、用活人,培养人,开发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
五、物质的激励与精神的激励是企业管理的保障
激励是管理企业的一项重要保障,一个人工作成绩的大小取决于它的能力与动机激发程度,能力越强,动机激发程度越高,工作取得的成绩也就越大,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多。激励包括对员工物质方面的激励和精神层次的激励。
(一)物质激励对员工激励的必然性
个人与企业作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体,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何平衡两者的利益,是每个管理者应该注重的问题。个人为公司工作,其根本出发点来自于对满足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公司作为一个盈利体更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样在个人与公司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对立。然而个人利益的实现又是以公司整体利润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司利润更是依靠个人的工作所创造的价值的积累,这必然又将两者的利益统一起来。作为个人需要深知公司利益对其的影响,而公司也应该充分尊重个人的合理利益获得,只有当两者协调统一,达到平衡时,才能实现两者共同的快速、长远发展。这就要求管理者灵活把握尺度,将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作为企业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充分重视个人利益的得失。
物质利益的获取同样也能体现个人的能力与价值,对个人来说是尤为看重的环节。物质的激励不是唯一激励个人的力量,但却是最现实的激励因素。当然,物质的激励必须能够在企业现有条件下反映出个人的工作成绩与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企业中建立公平的物质激励机制,使得企业与个人得到良性的发展。
(二)精神激励对员工激励的必要性
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有研究表明,个人在报酬引诱及社会压力下工作,其能力的发挥仅有60%,而其余的40%能力需要靠管理者在精神层次上将其激发。一个员工的工作目的除了简单的物质利益获取以外,还包括从工作中体验到自身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作为一名管理者,需要清晰地把握住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区别和关联,即物质利益是个体最根本的追求所在,而精神的满足则是最强有力的辅助管理的手段。一个企业,在满足员工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也不能忽略对员工的精神补偿。企业肯定员工的工作价值,使员工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满足感,给与员工精神上的满足,将会极大的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也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提高了员工对公司的向心力,进而将这股力量凝聚,反作用于公司的发展上,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反之,若是忽略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将会直接导致员工工作情绪低落、精神上疲惫,甚至对公司产生不信任感,纵然为公司继续工作,也只是单纯的物质追求,缺乏了工作的热情,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进而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活力,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即可印证这一点:作为一个商业物流公司,所属员工所面对的不只是工作上的压力,还包括来自周围环境的诸多压力。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员工极易在精神上产生疲惫,单纯的物质弥补不足以改善这种情况。若公司忽略了员工的精神状况,肯定会造成公司与员工间的巨大离心力,使公司陷入人才严重流失的困境。本公司针对员工精神需求的情况,积极给与员工多方面及时有效的精神补偿,通过在企业内部开展文化活动,充分认可合格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价值,营造合理工作环境,使其快乐工作,采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员工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公司的发展事业之中,使得公司获得稳定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密不可分的。物质激励是根本,而精神激励则是必要的辅助手段,两者缺一不可。
总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这种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所谓知识生产力是指企业利用其知识资源(即所有员工的聪明才智)创造财富的能力,是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管理方式,是建立企业中人与其它要素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李海玲.浅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J].新疆有色金属,2010,(04).
[2]李鲲.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试论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3]李鲲.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试论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J].新校园(理论版),2010,(9):15-16.
[4]何国栋.以人为本与现代企业管理[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5]石兴国,安文.以人为本的管理[M].北京:电子出版社,2005.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一直感到自身职业发展处境尴尬、前途渺茫。面对如此局面,高校辅导员一直以调离、转岗等方式解决自身职业发展问题。辅导员并非不爱岗敬业,只是他们对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无法在辅导员岗位上得到满足。如何满足其内在需求,使辅导员队伍持续稳定发展,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水平,笔者有以下三点思考。
一、对辅导员业务水平和自身所学专业的思考
我国目前仍然没有构建出清晰可行的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缺乏对辅导员所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和技能的探索。很多辅导员没有接受过辅导员专业培训,加上很多辅导员自身所学专业都与其工作本身联系不大,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第一,辅导员对工作业务不是很熟悉,其业务素质不高。常常在具体的学生工作中出现费力不讨好的结果,工作热情受到打击,随之报以消极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工作受到影响。第二,自身所学专业无用武之地。辅导员经常忙于处理繁琐日常事务,而这些工作往往与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无直接关联。上班时间结束后,辅导员还要继续为自己所管理的学生操心。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使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稳定的环境去继续深入研究自身专业领域的问题。
学习是一种对时间的持续性和环境的稳定性有一定要求的活动,不满足时间与环境条件,会对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有上进心的辅导员平时除了白天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外,还会利用休息时间提高自身素质。辅导员自身素质(包括对辅导员工作的业务素质和自身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最终对提升学校的学生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大有裨益。
二、关于辅导员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的思考
在高等学校中,我们可以看见很多教师都是一边上课一边搞科研,逐渐将课改教改、学术论文、课题研究慢慢积累起来形成工作成果,最终在职称等级评定上得到工作价值的肯定。学生工作相比起学术研究,社会认可度不高,但工作压力很大。一方面,在各种琐碎复杂的问题得到解决的背后,辅导员会与很多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难免会有各种人际关系的磨合和冲突。另一方面,负责的学生人数太多,辅导员工作就很难深入细致进行。从事十几年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的成果只能说是带过了几届学生,培养了大批学生干部,缺乏对辅导员工作业绩的有效评估,使辅导员对自己的身份缺乏认同感。
很多人认为辅导员工作是任何人都能够胜任的,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入的了解到辅导员这个岗位在学校的正常运行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辅导员除了参与对学生的各种日常管理工作以外,更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是,辅导员就像学生当中的剂和粘合剂一样,起着心灵鸡汤作用:以浅显的语言表达着人间真情;以至深的情感述说着五彩人生;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把真情的火炬点燃;让每一缕清香在学生间流传;让真情在心灵的碰撞中凝固成永恒。达到这样的工作成效必须对辅导员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有要求、有指导、有认同!
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的同时,如果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他就会发自内心的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这种感觉是很让人愉快和幸福的。同时,他就会不断进取,争取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虽然学生管理工作很琐碎,很不值得一提,但是不管事情有多小,多不起眼,它都体现着辅导员对每一个学生的关心和帮助,都体现着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态度,都体现着辅导员对自己工作的认可。
三、立足工作本身的自我发展
辅导员在学校中拥有双重身份,既是行政人员又属于教师队伍,并且辅导员是接触学生最多的基层岗位,拥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所以高校辅导员是一支有着很强战斗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那么这支队伍自身发展的道路应该怎样规划呢?
由于高校辅导员通常人数较多,如果都走行政路线,必然不现实。很多辅导员都希望成为一名专职教师,从而把辅导员这个职业当成一个跳板。然而,这就直接削弱了辅导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职业寿命。这样不利于整个学校学生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才。既然辅导员有着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而且每个辅导员对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特殊的管理方式,那我们可以把辅导员以后的发展道路逐渐职业化,分散化。虽然有些人会走行政路线,有些人会成为专职教师,那么我想更多的可以成为具有工作职责更明确,更具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师,如:负责学生就业咨询辅导的职业辅导师,负责学生学习辅导的学习辅导师和负责学生心里辅导的心里辅导师等。将来,我们还可以把这些针对性很强的职业辅导师组合起来建立一个专门的辅导平台。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辅导员不断思考和改善工作质量,提高业务水平,而且能够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和事业稳定性,为教师终身从事辅导员工作奠定了基础。当然,这需要学校鼓励辅导员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从社会上获得更多相关职业认可。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能够将各种激励机制,晋升机制,评估机制与辅导员内在需求相联系,辅导员不论是从业务水平和个人发展上,还是从工作热情和信心上都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各高等院校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切实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作用,将辅导员培养成为学生在政治、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指导者和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等方面的组织者。高职院校就应该对辅导员有一套系统、科学的培养工作机制。本文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培养工作机制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严格的选聘机制,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工作机制的基础。
1 高职院校辅导员选聘的原则、标准
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选拔辅导员时应坚持“严进”原则,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的质量,既要求担任辅导员的候选人是党员,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又要具有心理学、教育学或是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学科背景。在选聘过程中,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并同时考查是否具备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学生工作能力。以及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等,以期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
2 高职院校辅导员选聘的方式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选聘的方式,大多数采用传统的面试、笔试、心理测试等方式,虽然这些选聘方式具有一些优点,但是,要选聘出高质量、高素质、德才兼备、热爱学生工作、乐于奉献的辅导员,还有些欠缺。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王政书教授等所提倡的“能力模型选聘模式”。辅导员的能力模型包括服务及管理素质、服务及管理技能、自我发展三个方面。其中,服务及管理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服务意识和职业忠诚感:服务及管理技能包括: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自我发展则包括:持续学习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在构建出能力模型后就着手建立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辅导员选聘方案,大胆采用“文件筐测验”+“心理测验”+“面试”的组合方式,其中文件筐及心理测验采用的是集体施测方式,而面试则采用个体施测方式。文件筐测验着重测量应聘者的问题解决能力、计划组织能力、服务意识、持续学习动机、沟通(书面)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及专业素养;心理测验则偏重于情绪稳定性及调适能力;而在面试中则更多考查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情绪稳定性及自我控制能力、求职动机与辅导员岗位的匹配性、仪表举止等。在组合方式上,文件筐测验成绩占总分数的40%,面试成绩占60%,而心理测验结果则作为参考,不列入总分数。
二、全程的培育机制,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工作机制的保证。
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全程培育工作的机制,包括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育两个连续不间断的培育过程。通过实施对辅导员的全程培育,努力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工作。
1 岗前培训
辅导员岗前培训坚持“培育辅导员整体育人理念,帮助辅导员成长成才”的原则,充分调动学校各方力量,为辅导员走上工作岗位上好第一课。各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全方位的培训工作。岗前培训涉及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及教育、学生奖惩管理规定、学生资助制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程就业指导、网络思政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同时,各学校还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辅导员岗前素质拓展培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服务意识,促进感情交流。
2 岗位培育
高职院校要对辅导员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有考核、有奖励地开展岗位培育工作。岗位培育内容包括工作实务培训、工作案例交流、学生工作讲坛、辅导员沙龙和德育专题研究等,同时广泛进行心理学、教育学、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方法的培训。做到既有理论培训,又有操作技能培训,使辅导员成为懂教育、懂管理的人才。同时,社会考察培训是岗位培育的重要内容。社会考察培训包括暑期社会考察、校企交流和校校互访。各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辅导员与企业、与社会间的互动交流。社会考察注重对国情、民情的体验,“红色之旅”加强辅导员革命传统教育,校企交流帮助辅导员学习知名企业先进管理文化,校校互访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经验。
三、完善的考评机制,是辅导员培养工作机制的重点。
高职院校制定完善的考评机制,是促使辅导员工作进步的有效途径,更是辅导员培养工作的重点。高职院校完善的考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工作制度。
1 走访工作制
高职院校辅导员应深入走访学生的班级和宿舍,及时了解和反映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走访工作的细则。例如,可以规定辅导员每周到班不少某次,深入寝室每周不少于某次。并同时做好考核登记,作为津贴发放、评优评奖、晋升的标准之一。
2 班会工作制
高职院校辅导员应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定期组织主题班会。班会的内容有形势与政策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班级学习讨论会、班级工作安排和总结等。班会的开展形式可以根据班会的主题内容多种方法、途径进行。同时,还要形成定期的班团干部会议,以研究和部署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
3 记录工作制
记录工作制就是辅导员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如实、完整地记录下来。准确详实地做好辅导员各方面日常工作记录,包括撰写必要的工作日志,对学生进行的入学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就业教育等内容,每次班会情况,班团干部会议情况,听课记录,以及与学生个别谈心的记录。
4 听课工作制
高职院校辅导员应有计划地对所带班级进行随堂听课。辅导员随堂听课不仅促进了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而且对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引导提供了真实材料。同时,辅导员通过深入学生课堂,了解学生专业学习状况,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对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有重要作用。
5 谈心工作制
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定期与班级学生进行谈心。通过谈心可以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动态,通过谈心可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辅导员应该专门设立与学生的谈心时间,主动约学生谈心。做到与困难学生谈心,与班团干部谈心,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谈心,与发生突发事件的学生谈心,与单亲家庭的学生谈心,与违纪学生谈心,与少数民族学生谈心。同时在谈话过程中,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关心学生全面成长。
6 例会工作制
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定期参加由院、系组织的工作例会。各种工作例会有统一思想,总结、交流、研讨、布置工作的作用。例如,辅导员在工作例会上可以学习文件,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总结工作方法,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接受上级布置的工作。
7 联系工作制
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定期、不定期与班级教学教师、班级学生人住公寓的管理员和学生家长建立联系。辅导员应加强与班级教学教师的联系,了解班级学习状态。积极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加强与班级学生入住公寓的管理员联系,及时掌握班级学生在公寓内的学习、生活动态;在联系工作制中,重点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向家长通报学生获表彰情况、学生违规违纪情况、学生学习、生活等日常表现情况,同时积极听取家长意见,取得家长支持,发挥家长对学生教育的积极作用。
8 汇报工作制
汇报工作制就是辅导员定期将自己开展的工作向院系汇报,特别是及时向院系领导汇报学生的突发事件和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信息。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根据学校要求,定期向主管部门(领导)汇报班级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班团活动情况、班级学风建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及日常事务管理情况等。同时,更应及时汇报学生的突发事件和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信息,让主管部门(领导)在第一时间内知道并寻求领导的帮助。将不利于学生事件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9 科研工作制
科研工作制就是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搭建思政工作研究平台,鼓励辅导员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善于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理性思考,结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科学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新形势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的思政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使思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高职院校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每年召开理论研讨会,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奖,将优秀论文结集出版。
四、合理的激励机制,是辅导员培养工作机制的动力。
高职院校应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岗位津贴、工作奖励、办公条件、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在评职称、评优、考查、学习进修等方面为辅导员单列指标。特别应该允许、支持、帮助具备条件的辅导员申请专业技术资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起辅导员“双向晋升制度”,并在学校内外积极为他们今后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学校还应该把辅导员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和教学科研后备力量来培养,对工作成绩突出,愿意继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党政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应该将他们作为党政干部的后备力量加以重点培养,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建立起合理的激励机制,使辅导员工作有劲头,升迁有盼头,事业有成就。
总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严格的选聘机制、全程的培育机制、完善的考评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对系统、科学的辅导员培养工作机制的积极探索。
注释:
①王政书,苏文明,吴薇莉.高校辅导员选聘模式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8).
②林震,黄秋玲,农艳春.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参考文献:
[1]贾虹.试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聂彩林.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林震,黄秋玲,农艳春.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