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4: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

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技素质;现状;教育改革

一、科技素质的含义

科技素质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在科技事业上取得成就并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科学知识和热爱科学、敢为科学献身的科技道德品质。科技素质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也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智慧、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发明与创造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还包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科技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科技素质现状

科学知识与科技素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不能混淆,也不能互相代替。科技素质教育要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知识教育、科技技能教育、科学思想品质教育。客观地说,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科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就目前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科技素质现状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严重缺乏科技素质教育的内容

课程设置如同大海中的航标,它为大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由于目前人们仍把科学知识教育等同于科技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陈旧的教育观念。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各高校各专业都设置五花八门的课程,这无疑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却无法弥补学生科技素质的缺陷。因为在其课程设置中很少看到“科技发明技巧”、“科技写作学”、“科技发展史”、“创造学”、“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科技实践”等意在培养学生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课程。理工科本来还有一些实验和实习的时间可为学生提供科技技能的体验,但由于实验设备陈旧、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只好将实习和实验的时间一缩再缩,只剩下少许的技能体验,再加上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将这些少许的技能体验的机会看成可有可无,马虎应付了事,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培养根本无法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地。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安排本来可以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时间一般在12~16周,这是大学生培养科技技能的一次好机会,但由于学生缺少有效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的理论指导,再加上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使科技实践成为一种盲目的、毫无把握的实践。在大学生看来,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为了顺利毕业,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因而对此不予重视。对指导教师来说,选题时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多。而应用型的较少,他们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路仍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科技技能,同时有些教师把指导毕业设计看成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途径,要求不严格,使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难以发挥其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功能,也很难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科技素质基础。

(二)校园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在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很多,但是,很难找到科学研究社团开展的科技活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仍以“德、智、体”评定学生的在校表现,但其“智育”却被“智育”代替了。在“智育”评定中,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其“智育”就为优秀。采用奖金数额可观的办法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科技成绩的奖项却很少出现,大学生科技技能的锻炼和科学思想品质的培养很少采取激励的措施。同时学生的科技素质缺乏统一的指导、规划和培养,学校缺乏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指引和导向,校园也就自然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三)大学生缺少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发现科技领域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欲望,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联想、动手操作、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动手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决心。但多年来,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定位在“了解国情和社情民意”上,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此类活动就成为“参观访问式”的实践活动,而科研技能只有在科技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中才能得到认识、锻炼、巩固和提高,可惜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致使一些学生在进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设计灵感经常会因为没有经费、场地和专人指导等因素,而将这些学生从事科技实践的积极性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大学生缺乏科学研究的兴趣

笔者曾作过一次300人的问卷调查,在“每学期参加过多少次科技活动”的栏目中,选择“无”的占97%;在“业余兴趣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参加科技活动”的占2%;在“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为了自己的科研兴趣”的占1.7%。学生很少参与学校科技活动,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对科技活动感觉陌生外,科技兴趣的淡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五)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一个以掌握一定的科技基础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为基础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科研后备力量,然而,面对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的选择,有些学生事先打听的却是哪位老师题目简单、工作量小、管理松懈、容易通过:面对毕业分配,相当一部分学生事先考虑的却是工作是否轻松、待遇是否好的问题,即使是读生产应用型专业的大学生也不愿意选择生产第一线单位。于是出现了许多学非所用的怪现象,如读电子专业的争着去税务部门工作,读化学专业的争取去银行工作,读汽车维修专业的也一心一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采取毕业分配双向选择的措施后,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更加突出。即使毕业分配时无奈选择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挖空心思跳槽。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现象。造成大学生不愿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思路

科技素质——兴国富邦之必要,时代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科技素质。不重视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后果是严重的,作为高等院校,要设法使受过教育的学生既能掌握科技知识,又具有科技技能和科学品质。要做好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的思路。

(一)从树立科技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评价停留在每年能培养多少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上,这种以数量为标准的办学质量评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陷入办学实践的误区。 而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以“学历”和“文凭”为依据,这种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能力”的评价标准,妨碍了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科学的舆论导向。必须顺应科教兴国的新时代要求予以重构。如果仍以旧的标准评价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必将产生扭曲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严重后果。高等教育的生产功能如同工厂的生产功能,具有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功能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功能。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生产多少的问题不能体现其固有的生产功能。能够反映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教育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调动学校人的办学积极性,让教师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灵深处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通过优化学风、教风、校风的途径,通过设置科学的办学目标,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又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来实现,所体现的应是教育质量从本质上得以提高。

(二)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出发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

客观地说,不少高等院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大学生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还不能体现出科教兴国的模式州。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使他们扎实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大学生的科学道德品质,要下大力气增加大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体现科教兴国的特色,增加科技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科技实践提供扎实的知识准备。

(三)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为目的重新构建大学生科技实践的内涵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科技实践环节。针对毕业设计的状况,要采取措施扭转这一局面。其一,要求大学生都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所规定的任务:其二,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其三,制定严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答辩制度,答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重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参加下年度的毕业答辩。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答辩过程的监督,各个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执行答辩的各项要求和规章制度,绝对不可草率了事。使学生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更加重视科技素质培养和锻炼的效果。

其次,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设置大学生科技实践课或实践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开展科技实践。对于学生在实习工厂的实习,除了配备足够的设备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实习的目的、内容、时间和要求,做到讲授和实践相结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

再次,要组织力量重新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做到科学而周密地统筹规划和布置。其中,应把对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创造能力和科技发明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放在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规划中的突出位置上加以重点安排,保证对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定期的检查、督促和总结。

(四)以深化大学生科技道德品质和科技实践为目标重新构建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激励机制

第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客观上要求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气氛,学校应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大学生提高科技素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中营造“提高科技素质光荣”的强大舆论,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结合重大学术科技事件,进行科普宣传,举办科技报告。只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才能激发广大的教师和同学积极地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中来:才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涌现;才能有助于更多的同学锻炼成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大学生只有在科技活动中才能感受到提高科技素质的活力。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定期统一组织一些学科知识、科技作品竞赛等大型的科技活动,如科技发明竞赛、科技论文写作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素质全能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等,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科技服务、科技下乡等活动。

第三,增加投入,扩大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覆盖面。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增加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投入,要积极引导更多的学生来参加科技活动,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参加项目研究,增强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要通过政策手段加强对学生参与的应用型项目和社会科学项目的引导和扶持,要逐步转变“重基础、轻应用”的局面,使学生在实用新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设立各个级别的大赛奖,加重各奖的含金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更好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氛围,借此激励大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和加快提高科技素质的步伐。在重视奖励学生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指导教师的重奖。学生的各个大赛往往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因此,对指导教师进行重奖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各个大赛也不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即使坚持下来,恐怕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结束语

篇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学生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共青团应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如何创新和发展高校的团学工作,宣传和实践科教兴国国策,开展创新教育,也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新的定位和新的要求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论文参考,高校。团中央、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加强高校团的思想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思想建设作为高校团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把自己锻造成团结和凝聚大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核心。所有这些重要论述,都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提供了保证并指明了方向。

2、信息网络时代对新时期高校团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逐步延伸,被称为第四媒体的计算机网络在许多方面正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冲击。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提高大学生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价值观,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网络阵地体现先进性、发挥战斗力,掌握网上育人的主动权,成为新时期团的思想工作面临挑战。

3、工作对象日益复杂化也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新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较之以往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呈现出很多新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特征的变化使高校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团干部的号召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就要求高等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成长成材提供服务。

二、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有了新变化。

1、学会学习。这里的学习强调的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方法,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里.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和学会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分的,但后者强调如何教会学生实践他所学的知识,强调从知识、技能到能力的转变。这种能力不仅是实际动手技能,而且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

3、学会关心。强调关心即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对世界的责任。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人离开他人将无法生存。同时,未来杜会的人必须学会关心,即要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环境;关心他人,关心家庭,关心朋友,关心自己;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三、根据以上这些新的要求和变化,高校共青团工作也要相应的进行发展和创新。论文参考,高校。论文参考,高校。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种主导的、科学的、高雅的文化,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有利于学生建立台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抓好社团建设。论文参考,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形式。学生社团活动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使更多的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它突出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要注意的是,共青团在组织和指导社团活动时,要大力扶持学术科技型社团,努力引导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支持社会服务型社团,监督和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重点要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使学生社团成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

3、积极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性思维具有显著的作用。共青团组织要建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导向机制,建立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申报、立项、资助、开发、评审、奖励的激励机制。

(1)科技普及类活动。可以以展览或讲座等形式为主要载体,其内容非常广泛,从现代技术观到现代人生观,从生活中科技常识到人化自然的技术原理,从技术人才的成长到科学家的伟大成就,从小发明的方法到现代生活工艺与流程,从自行车的力学原理到核潜艇和航天飞机,从技术发明故事到自然辩证法,从技术发明方法到技术创新理论等等。

(2)技术实践和竞赛类活动。包含学具、教具和玩具制作,车船模型、航空航天模型、建筑模型的制作。电子技术制作,电化教育媒体制作、摄影技术制作,实验器材的制作,以及有关比赛、展览的活动等等。

(3)技术性乃至学术性的小组或团队活动。包括实验钻研小组、小发明协会、学生科协、假日科研沙龙,等等。创新教育活动的形式和途径非常丰富,应依据具体条件和阶段目标,因地制宜地进行系列化活动构建。论文参考,高校。

篇3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0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032-03

理工科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科技建设的储备人才,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未来将直接影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因此,着重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造发明能力,是当工科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关键。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传统教育方式、教学评估的片面性制约

理工科大学生从高中开始就习惯应试教育,多数学生很难从标准答案的定势中突破自己,不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导致了理工科电子类专业大学生通常都思维逻辑较强,但是缺乏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因而,这些工科电子类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都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工程师,却很少能够成为具有发明创造性的科学家。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教学评估、学习评价太过于着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复现,并将此作为评价标准,而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全面解析,使学生缺乏创新实践的勇气,丧失挑战权威的能力。

(二)教学实践环节相对匮乏的约束

从实践中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造发明能力的关键性环节。在工科高校中主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工程训练实习等。这些教学实践大多是验证性的,缺乏设计性实验。并且由于一些学校自身的实验条件的限制,导致在验证性实验中,还是少部分学生动手做实验,多数学生袖手旁观并没有参与其中。同样,在工厂或者科研院所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不是积极参与进来,而演变成了参观性学习,不敢动手实践,实习训练的效果往往也达不到期望值。

(三)大学生评价和考核量化标准单一的约束

高校对大学生的考核和评估标准更是只看重共性却忽略了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其评测标准脱离了社会对人才创造发明能力的综合素质要求,其考核方式也较单一。大学老师为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量,为教而教,忙于“挣课时”,大学生为顺利毕业而被动接受,忙于“刷绩点”,这样周而复始便导致学生局限于书本,难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兴趣,这种评价体系却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随着教育的大众化和多元化,各方面的因素都要综合考虑到,对大学生创造发明能力的考核体系和教学管理评估的考核方式进行不断完善,构建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师自己首先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切实关注和落实大学生创新发明能力、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电子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

通过调研,提出基于科学研究的理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如下:

(一)开设创新性实验课程

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项环节,理工科高校现开设的实验有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等。这类实验中除了课程设计外,大部分实验都只是验证性的,而课程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性实验,但这种设计性的实验被安排在课堂中,也就有了一定的约束条件,比如实验条件、课程安排时间等,通常情况下取得的效果也达不到期望值。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抑制了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

开设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原则上可以弥补过去实验教学中的缺陷。开设创新性实验课程就是为了倡议高校创新性实验的重大变革,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及发明创造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性实验主张学生首先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进行查阅资料,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然后自主设计并完成总体方案,明确设计中关键技术和技术路线,最终搭建实验设备和平台,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在整个实验的完成过程中,始终是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老师只需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核,并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最后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作出评测。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资料并汲取新知识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运用科学严谨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发明性,加强了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开放科研实验室

全面开放科研实验室,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地,借此契机筹备并整合资源,建立起面向学生的科技创新科研实验室开放平台,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开放性的实验课题和实验项目,使科技创新活动更加普及。既有利于高端人才的培养,又有利于形成一种科技创新的氛围。

工科电子类高校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优势整合资源,实时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科研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将课业之外仍有精力、有能力的本科生和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团队中,开展学科前沿的研究工作。同时鼓励这些已加入到科研团队中的同学自己申请国家、省和学校的一些有回馈的开放课题、创新性小项目和科研小制作等。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由老师指导怎么做科学研究实验,到自己独立动手完成设计,再自己申报课题,申请各种发明专利,独立完成科研论文的一系列科研活动中,全方位地得到培养和锻炼。开放科研实验室,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开拓眼界,能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将理论和实际进行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教师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得到加强,凝练学科方向,以科研带动教学,行之有效的使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

(三)搭建科研训练平台

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理工科高校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学生开展了科技创新课外活动。学校定期举办各种校园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各学科的国家级竞赛和省级竞赛,如“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各级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机器人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等等。

高校参照“集中资源,优化配置,调整改革”的方针,统筹利用高校的科研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等,开放创新实验项目基地,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给学生安排固定的实验室,这样提供了学生进行自主研发创新的基本条件。实验室实行全天开放工作制,每天从9:00-20:00时间段完全开放,学生可通过“实验教学与实验设备管理系统”来提前预约。与此同时,学校安排组织指导老师和各学科专家对电子设计大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设计创新类实践活动进行程序化和常规化的专业培训。另外,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心还积极联合了校外优秀企业,设立了两个“产学研”实践培训基地和6个联合培养实验室,进一步促M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通过搭建科研训练平台,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了科研实践项目的基本步骤,大致可分为选题、论证、申报以及等,系统性地培养了学生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毕业设计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相结合

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是高校检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将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种手段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而毕业论文的设计过程对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也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许多电子类专业大学生在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时,基本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在一些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时,学生能真正参与进来的只是项目前期的基础工作研究,很多内容并没有深入了解。因此,指导老师希望能够继续指导那些参加过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深入研究原来的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这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研究基础,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此基础上也就较易有所成果。在整个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中,必然会随之带来各种问题,但若学生通过自己的钻研或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必定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浓厚兴趣。当学生同时需要应聘工作和完成毕业设计时,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就能够协调解决。另外对于那些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指导教师更应注重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其在今后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4

关键词: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分层;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课程教学

知识是基础,是载体;能力是知识的综合体现;素质是知识与能力的升华。知识、能力、素质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只有将三者的教育与培养结合在一起,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高等教育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升华其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布卢姆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以适当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1]。其实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智慧能力的欠缺并不是主导因素,未能提供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才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最大原因。因此,笔者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采取知识分层的方法,将课程知识划分为不同层次,预定目标,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学员实现获得“知识、能力、创新”不同层次知识的目的[2-4]。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知识分层的教学设计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主要介绍各类建筑材料的成分、生产过程、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应用等基本知识。材料种类繁多,内容繁杂,各章自成体系,而且概念多、术语杂;经验性的东西多,逻辑推理性内容少;文字叙述多,公式计算少。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对知识的理解并不难,难的是抓不住重点,感觉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不能将繁杂的内容梳理出条理清晰的层次,以致学生感到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效率不高。 依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知识来源及其特点,将该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教材知识、拓展知识、科学知识三个层次[5]。(1)教材知识:即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水泥、混凝土、钢材、防水等材料的化学成分、生产工艺、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材料的基本性能试验等;(2)拓展知识:指教员对课本知识的分析和拓展,主要内容是教员在科研、工程等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课本以外的专业知识等[6];(3)科学知识:与土木工程有关联的一切材料知识与实践,重点介绍材料科学发展的最前沿知识,及其在防护工程中的应用,如泡沫铝、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相变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等新材料的功能开发和应用研究,主要作用是激发学员的创造力。针对不同层次的知识,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不同类型的评价方法,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7]。通过任务—问题,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实现学员获得“知识、能力、创新”三位一体课程知识的目的,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知识分层的教学实践

为了深入贯彻理工大学精英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引导学员全面成长,更好地对学员因材施教,拓宽学员视野,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2009年开始,笔者尝试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中将导师制与课堂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衔接、互补,并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逐步形成了“知识分层”的教学思想,在探索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前预习以教材和学习指导书为载体,引导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自学,时间以10分钟至30分钟为限。课前自学能使学员对概念性知识有初步认识,对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或各类疑问带到课堂上反馈给教员。本过程以让学员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为目标。

(二)课堂教学教员对学员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获得学员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或各类疑问,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必须掌握的重点、难点,确保学员能够掌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掌握的知识。本过程以让学员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为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员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介绍真实的工程案例或事故,重点是军事工程。本过程以让学员了解和掌握拓展知识为目标。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1)大型工程涉及的材料:包括国内外各类典型工程及本地区的重点工程,如青藏铁路、水立方、鸟巢、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永兴岛建设等工程中涉及的各类材料,体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的紧密联系。(2)工程事故:包括各类媒体介绍的工程事故及环境污染实例,如重庆彩虹桥垮塌事件、家庭装修带来的“装修病”等,以此作为切入点介绍材料性能对工程结构质量和使用性能影响的重要性。(3)特种材料及技术:如“耐高温—高寒混凝土”“耐海水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抢修加固材料”“再生混凝土”“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员针对工程实践特点,根据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材料创新设计。

(三)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作为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更具直观性,更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8-9]。1.基本实验按照《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要求,完成六个验证性实验。本过程以让学员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为目标。2.自主实验即开放式“三性”试验,实行自主选题、自行设计、自主操作。采取“本科生导师制”[10],引导学生组成兴趣小组或科研团队自行选择试验内容,合理利用实验室已有设备制定试验方案,并得出实验结论。遵循“引导—自学—辅导—实践”四个环节,激发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热情,把综合理论知识和技术融入到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研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为培养优秀学员创造条件。本过程以让学员了解科学知识为目标。在自主实验的基础上,教员根据学员的选题提供研究思路,以国防工程新材料研制俱乐部为平台,带领学员进行各类实践活动,如面向学生的科研立项、开展学科竞赛、参与教员的科研项目等。主要成果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论文类、发明类、竞赛类。(1)论文类,包括科普类论文和学术类论文。从材料角度对大型工程进行材料设计,或从工程事故分析报告等角度撰写论文,要求正式发表,包括会议论文。如论文《‘美国911事件’中钢材对火灾产生、蔓延的影响》《建筑环境污染事件中材料的决定因素》等;也可以根据国家战略或国防战略选题,如《设计南海、西南高寒地区所需要的特种建筑材料》等。(2)发明类:以土木工程建设、国防工程建设或军事需求进行选题,包括材料发明、材料结构设计等,通过试验进行发明创造,并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3)竞赛类:以材料的创造发明或论文形式,参加校内外各类学科竞赛。如每年一次的理工大学“卓越杯”科技创新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混凝土设计比赛”“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甚至可以参加相关学科的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混凝土结构大赛”等。

(四)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包括教学不同阶段的全过程评价,既考核结果,也考核过程。一是考核学员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70%,具体包括预习单、作业本、实验报告、考试成绩等。二是考核学员对拓展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20%,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创新选题等。三是考核学员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10%,是课程成绩评定为优的重要依据。主要以课外创新作品的呈现程度来进行评价,如撰写论文5分,如果了(或有录用通知)就10分;发明创造有作品的5分,申请了专利的10分;正式参加了比赛的5分,已经获奖的10分。

三、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知识分层教学成效

在“土木工程材料知识分层”教学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先后获得学院“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本科精英教育的探索———课外实践导师制”“基于建筑材料课程的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等教学科研项目的支持,获得一些教学改革成果。在课程考核方面,近几年学生通过率都达到100%。优秀率从5%左右提高到10%以上。在撰写论文方面,学员团队在教员的指导下撰写了《泡沫铝的特性及其在防护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室内电磁辐射污染分析与评估》《基于金属热工艺“四火”原理实现铸强兵之“剑”》等多篇学术论文。在创造发明方面,在教员的指导下,学员自主开展“寒区单兵多用途自热包”“一种高强陶粒混凝土的研制”“K-15快速高强抢修加固材料”等材料研究,并申请了专利。在参加竞赛方面,学员连续四年组队参加理工大学“‘卓越杯’科技创新竞赛”“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大赛”,多人次获奖;参与“本科生导师制”课外创新学习的学员,有多名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

四、结语

在理工大学实行“一导五法”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员和学员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学员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到了校院多级政策支持,“本科生导师制”也在各学院深入推进。今后应将全国或兄弟院校的更多有价值的学科竞赛引入学校,并将参赛的组织模式固定下来。此外应进一步加大学员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成效与学分、评优、保研等评价体系的联系,为学员的成长创造更加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玲,熊健杰,韩玉梅.西方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构建我国教师素质标准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6):65-69.

[2]王泽文,徐定华,乐励华,刘唐伟.大学数学教学规范及其知识体系与课程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3):95-97.

[3]李爱平,郝英.论分层教学在计算机课中的应用[J].高教视窗,2009(3):183-184.

[4]方岚.高等院校本科生综合素养的培育途径[J].当代经济,2009(6):116-117.

[5]徐家良,陈晓峰.分类分层次的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56-59.

[6]杨湘.应用处方式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10(10):89-90.

[7]吴红耘.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现代心理学基础[J].教学与管理,2010(10):8-9.

[8]邹斌.教师知识与教师专业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8.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82-03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又可归结为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最根本的因素,因此创新人才就成了竞争取胜的关键。这是因为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创新战略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因此成了各国关注和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1]。进入21世纪,人类迈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经济发展诸要素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创新成果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国民创新素质的高低。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但是,学生培养计划中,实验实习课时相对较少,十几个周的毕业设计也显得时间太短。在十几周的时间内,要完成一项像样的设计是很难的。特别是要让学生参加像“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这样的活动,仅靠毕业设计是不够的。因此,该课题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和激励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养成一种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进取的优秀品质为目标,利用课外时间,引导他们参与一些小产品的设计、制作及试验或建模、仿真研究等科研活动。在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模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思路与措施

1.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高校大三、大四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积累,在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和人文修养方面已经具备了参与科研实践的基本素质,吸收这部分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研究和开发工作中来,通过参与一些具体的科研工作,激发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同时,在参与科研工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对待科研工作的严谨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这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养成一种严谨务实、积极进取的学习和工作作风[3]。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同学都能体会到,科技创新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任何科技成果都来之不易。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具备坚韧不拨的意志品质、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因此,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首先从时间上比其他同学就要付出很多。但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及早地了解行业和社会,迎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与挑战,只能现在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工作之后舒服一点,就需要现在多付出一点;如果现在舒服一点,工作之后肯定会难受一点。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创新思维环境。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师生之间不能平等地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平等地探讨科学问题。反之,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与老师一起制订方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一起进行试验验证和分析研究,直到问题的解决,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必然会活跃气氛。在创新活动中,倡导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来改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爱好、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现代大学生总是能表现出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不否认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存在共性,但更要看到他们思维的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必须要有鼓励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全局观,善于发现和掌握每个学生已有的思维发展水平,尊重他们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帮助和鼓励他们的个性发展[2]。在学生参与创新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参与的项目类别,如设计制作类、研究分析类等等。然后,针对学生的个性做相应的指导,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多个角度、多种思路,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4.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培养创新性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让学生从头到尾独立完成整个项目,即确定研究题目拟定设计方案设计计算与校核绘制图样样机制作撰写论文[4]。整个过程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以启发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就是引导学生拟定总体设计方案。这时,教师除提出设计思路外,还要反复、细致地引导和启发。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必须以主人翁的态度,充分发挥创造力。教师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师生共同进行讨论与探索,这样做既不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设计有极大的促进作用[5]。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最重要的环节,要尽可能帮助、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践证明,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们完全能够独立拟定出比较合理的总体设计方案。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新活动教会了学生创造性、探索性地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才能进行主动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吸引学生的学习内容。因此,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新”的题目,所谓“新”就是该题目的答案是未知的。本课题组所提供给学生参与的课题有:“鞋底敷层切纸机的研制”、“锤式大块状物料破碎机的设计”等等,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正是因为突出了这个“新”字,本课题组指导的学生以“轴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的设计、分析与制作”这一课题,参加首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指导的学生以“5HY型远红外蔬菜脱水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这一课题,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另外,近几年指导的学生完成了“鞋底敷层切纸机三维设计”、“ATV沙滩摩托车传动系的建模及仿真”、“蔬菜脱水机落料装置的改进设计与试验”等9项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课题。

2.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素质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便不能运用发散性思维获得“猜想”,创新活动便无从谈起。因此,应更多地教给学生“为什么”和“怎么办”。每逢遇到问题时,要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要活跃大家的思维方法,从多个侧面、各种角度审视问题,发挥联想,训练学生把不同对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能力。教会大家解决问题时,重视的不是“唯一”,而是乐意把握“所有”[6]。一谈到发明、创造,对于刚参与课题的学生来说会感到高不可攀、深奥莫测。但参与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发明创造就在自己身边,就在所参与的课题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实际上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提前尝试发明创造的机会,更是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掘自身发明创造潜质的舞台。只要勤于思考、注重实践、刻苦钻研、持之以恒,在所参与的课题中,就会创造出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来。到目前为止,课题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所指导的本科生共有37人次获得国家专利。

3.科技创新活动为科技写作提供了第一手素材。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对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从该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其现状,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特点及其设计计算,到试验数据及试验结果分析等可以说了如指掌,这正是撰写科技论文所必须的第一手素材。因此,当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鼓励学生积极地撰写科技论文。参与本课题组的同学撰写的科技论文,经修改后已公开发表29篇,其中核心期刊9篇。

三、对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作用

1.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是一个艰苦而枯燥的过程,有些同学就是因为长时间枯燥的学习,而渐渐的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了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参与研究工作时,自己在某些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从而有力地激发了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也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高涨的学习动力,近几年课题组所指导的学生有28人次获得了奖学金,23人次被评为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2.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技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这不仅为做好毕业设计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几年所指导的学生,有10位同学的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学生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当然这个“学习”指的是广义上的学习,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技术技能的锻炼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培养等等。让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既能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又能激发对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一种严谨务实、积极进取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可谓一举多得。因此,让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是一条把学生塑造成为一名优秀大学生的有效途径,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通往成功的彼岸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施章清.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3):50-53.

[2]刘红磊.创新思维培养初探[J].决策&信息.2008,42(6):160.

[3]陈晓文.基于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27-130.

[4]张敏,秦霞.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168-170.

篇6

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果,经审核认定取得的学分。认定范围具体包括:

参加经学校认可的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作为正式代表受邀参加国内外科技活动、学术交流活动;

正式发表学术论文;

发明创造获得专利;

参加科研项目已结题;

自主创业或合伙创业;

经学校认定的其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二、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计算标准

(一)竞赛

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级竞赛获个人或集体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6、5、4个学分/项;参加省级竞赛获个人或集体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5、4、3个学分/项;参加市级竞赛活动获得个人或集体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4、3、2个创新创业学分/项。

相同项目按获奖最高项获得学分,不重复计算。

(二)科技活动

参加科学研究获得的专利,获得发明专利,每人计6个学分;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每人计3学分;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每人计2个学分。

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院级的课题主持人,分别授予6、5、4、3、2学分,排在第一位、第二位的课题主要成员,根据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院级,分别授予5、4、3、2、1学分,其余成员不认定学分。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可获得3个学分,其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可获得1个学分,参与研究学生取其排名的前三位,授予相同学分。

代表学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每人计3个学分/项;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每人计3个学分/项;参加全省性学术交流活动,每人计2个学分/项;参加全市性学术交流活动,每人计1个学分/项。同一项目按最高项获得学分,不重复计算。

代表学校参加国际性大学生科技活动(含设计、发明创造等)中获奖者或研究成果(发明创造成果)得到实际应用,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经学校审批,可获得1-3个学分。同一项目按最高项获得学分,不重复计算。

(三)创业实践

学生自主创业注册公司,正常运营达6个月,给予4个学分,其他合伙人给予2个学分。

参加政府部门或学校组织的创业培训,有合格证书或成绩证明者,每满18学时计1个学分。

参与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的项目,排在第一位、第二位的团队主要成员,每人给予1个学分。相同项目参与不同成果展不重复奖励。

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给予6个学分;获得省级荣誉称号,给予4个学分;获得市级荣誉称号,给予2个学分。

三、学分认定依据

学分认定的必备材料包括取得证书、获奖文件或奖励证书等材料;论文正式发表出版的,提交正式发表出版物原件;创业实践活动要求有经营业绩和相关证明材料;其他各项活动必须具备支撑取得学分的相关证明、证书材料等。

四、学分认定管理

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公室,由招生就业处(创业学院)、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人员组成。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后,应在教务处备案。

每学期末前,符合条件的学生填写《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复印件,交所在二级学院进行初审。初审完毕后,二级学院将材料汇总提交管理办公室相关部门复审。复审后,统一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经院领导审批,将学生获得学分计入成绩档案。

篇7

关键词: 高校教师;大学生科研指导

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能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创造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学生科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相关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比赛,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研究,以及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专利申请。完善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科研指导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全校师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在对大学生的科研指导中,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以及有效的科研指导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形成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对大学生的科研指导也是教育科研应关注的领域之一。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

一、 结合专业课的教育进行科研指导

大学生科研主要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不是独立的科研科研活动,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科研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因为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特点,学生有大量的时间与专业课教师接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阵地,传播科学知识与科研精神,帮助学生确定选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专业课教学的被动局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二、在师生合作研究中进行科研指导

大学生科研的主要目的不是进行创造发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种探索活动,因此,师生合作进行科研很有必要。因为学生科研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有意识地精心安排课题,有赖于教师因材施教地进行科学训练指导。教师所承担科研任务的前期工作也可以让学生去做,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掌握文献检索、查阅、整理、分析的基本方法,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较大课题的研究中,吸取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一方面能发挥他们在科研中的作用,充当科研助手,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研精神,科研态度;另一方面,合作科研有利于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因为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承担科研任务,因其水平有限,科研成果很难得到承认,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合社会实践进行科研指导

大学生是一个涉世不深的群体,学习的多是理论知识,对社会的需求知之甚少,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他们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纯基础理论研究很难受学生的喜欢,学生也没有这个实力,所以结合实践搞科研比较实际。在实践中,容易发现问题,大量接触业内人士,对学生科研十分有利。因此,各种参观,调查和实习都是进行科研指导的有利时机。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带领学生与一些企业合作或单独建立产学研基地、科技园区,并指导学生以勤工助学、兼职等方式,从事科研工作,使之加深对科技的认识,掌握科技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和科研能力。

四、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

学年论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综合应用一门或数门课程的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比较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毕业论文是在学生掌握了本专业要求的全部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是学生从事独立科研工作的起点,是学生从学校学习过渡到实际独立工作的关键性环节。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进行训练。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选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制定写作计划,拟定论文大纲,把握研究进度,修订论文成稿等。

此外,高校应加强学生科研工作的措施及保障,第一,学生科研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需要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师资队伍、学生工作等多方面协作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学校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并建立健全的工作机构,确定学生科研工作的直接领导机构,负责全校学生科研工作的政策制定和督促落实等工作。第二,学校应制定相应政策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一支科研水平高、创新意识强、实践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生科研指导教师队伍,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及时、全程、专业的指导。成立学校学生科研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依托各学院成立相关学科竞赛指导小组并逐步形成学生科研指导教师培训机制。第三,学校应整合校内资源,完善校、院两级协调统一、系统完整、功能多样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平台并构建校、院两级的学生科研人才选拔与培育机制,开设学生科研指导选修课,实行竞赛指导课程制,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学生科研指导课程学习与培训。第四,学校需要建立完善学生科研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学生科研基金资助总额并加大对学生科研活动的奖励和培养力度。第五,学校需要建立完善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考核和奖励力度,把指导学生科研列入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评聘条件并提高对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奖励标准。第六,学校需要完善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在各类评奖评优中加强对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激励力度,深入推进大学生科研创新学分认定工作,设立以科研助手为内容的勤工助学岗位并改革毕业论文的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培育科研创新成果,突出优秀学生科研成果在学生学业考核中的作用。

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科研氛围。高校教师需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同时对学生要悉心引导,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从而真正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后备人才。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164-02

高等教育教学一直以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应用型人才需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高校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平台,实践教学环节自然就成了最好的平台。同时,实践及创新能力需要不断地提升,能力提升要以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支撑,发挥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1 实习的实践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实习是帮助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对应届毕业生的最新要求。实习也是一个机会,学生可通过实习查漏补缺,了解自身学习方面的不足[1]。

从教学场所来看,高等教育的实习可以分为三大类,主要包括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和校内外结合实习。校内实习主要以校内各学科实习基地为依托,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技能,主要方式为在完成正常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对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进行专门性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校外实习使学生更贴近工作岗位,可由学校集体组织或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校外实习不仅考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校内外结合实习主要包括调研类实习和采风类实习,主要方式为学生到校外进行调研或者收集研究素材,回到校内完成相关的研究内容。

从教学性质来看,高等教育的实习分为技能实习、专业基础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技能实习主要服务于专业,旨在训练相关专业学生的基础实践技能。专业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的目标是学以致用,每个专业都有必须被学生所掌握的实习内容,这些内容均可在专业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中体现。毕业实习是综合性实习,毕业论文为毕业实习的成果。

从组织方式来看,高等教育的实习分为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三种形式[2]。集中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地点。分散实习则相对给予学生较充足的空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师的课题,教师更多的是给予学生指导,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与调研,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既包括集中实习又包括分散实习。

2 实验的实践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实验课程主要分为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基础性实验主要依托于课程内容,将课本知识融合到实验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步骤完成实验,从而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从另一方面达到巩固课本知识的效果。因此,基础性实验主要安排在较早的学期。综合性实验需要学生在专业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因此,综合性实验主要安排在后几个学期。综合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起指导作用,大多以小组形式进行。从实验设计到实验完成,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通常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是完成实验必不可少的支撑。通过综合性实验,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会有综合性提升。

3 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课程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一般安排在本专业某项重要课程以及主要专业课程完成后进行。不论是针对某项课程的课程设计,还是主要专业课程完成以后进行的课程设计,开展的方式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课题提交成果。课程设计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软件等掌握程度的主要环节,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在该环节中,从各个方面训练学生项目设计、项目分析、知识应用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4 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完成整个大学课程后所需完成的综合性作业,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既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整个大学期间所学习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还要求学生具有缜密的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每个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依托于学生的毕业实习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学生导师所研究课题的部分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需要经过撰写开题报告、立题审核、设计(论文)撰写、中期检查、设计(论文)答辩等过程。在开题之前,学生就需要定好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方向,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专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点。针对研究内容,学生需要确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要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克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困难。整个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很大提升。

5 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科技发明创造兴趣、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合作能力的有效且可行的途径之一。通过科研创新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多学科综合、创新合作、团队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升学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学生将在扩大视野,发掘潜力,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分析、动手及创新能力,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竞争意识是帮助学生奋斗的基础[3]。不管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还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兴趣与竞争意识都是帮助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每年暑假学校都会组织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竞赛。学生可以以个人身份或者小组形式参加到四大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及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等各种赛事中。

6 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实践教学形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创新计划是指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形式,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大学生创新计划旨在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大学生创新计划主要分为重点科研平台大学生创新计划、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市级大学生创新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

重点科研平台大学生创新计划是基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点科研平台的,促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研反哺教学,促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科研能力,以拔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创项目。立项由重点科研平台项目指南后,学生导师双向选择实施。

市级大学生创新计划,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成果、社会影响或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较大的项目进行立项,可直接立项或经由已立项校级项目升级。

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以激发学生科研和创新兴趣为主,可以是解决某社会问题、进行小发明与小创造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项目或者调研项目。

国家级项目是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计划中择优选拔。

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开展流程为:召开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启动会组织开题答辩签署项目合同书提交相关材料立项中期检查(项目升级)结题。

7 结论

篇9

1.引言

创新人才培养是在保证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基础上,通过更新实验手段、改善实验条件,增设科学技能训练、开展综合性实验。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为了长期实施和开展新型实验,对建立其保障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工作思路,使得大学生新型实验成为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行实验教学体系的补充、延伸与发展,并且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要使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久实施、开展下去,高校就必须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并且明确各机构的职能和工作内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运行及管理办法。2010年,全校上下就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为大力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立了由校团委、学生部、科研处和教务处组成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机构。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决定在原有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成立新的由主管校长、主管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由教务处牵头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新的领导小组扩大了成员的组成范围,增加了资产处、人事处、财务处、各院系、国家级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各部门和单位之间职责分明、分工明确、通力合作。

3.建立新型实验保障机制

3.1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在主管校长的协调下,我校财务每年在预算教学经费时预留专款资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设立专门的账号,以保证专款专用。目前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费分配原则是:学校设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专项经费每年20万元左右,资助标准为300―2000元/项。其中文科类项目资助标准为300―1000元/项,理工类项目资助标准为500―1200元/项,重点项目不超过2000元/项,院(系)可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配套经费。凡立项的横向课题不给予经费资助,结题验收合格,核算教师工作量,赋予学生学分。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了各种层次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顺利开展,解决了学生有新的点子、有好的想法、有创新的欲望但因为缺乏资金而实现不了的后顾之忧。

3.2建立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参与制。

对于立项项目,各院(系)应主动给予研究条件(如图书资料、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上的支持。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范围、深度、参与人数、成果水平等将作为学校对各院(系)进行检查和评估时的重要依据,建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有效结合机制。有科研课题的教师将子题目交与学生完成,学生完成的子题目中有阶段性成果和创新突破成果经院(系)和指导老师同意,按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进行修改,修改完善后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向相关答辩委员会提交答辩,按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计入成绩档案。成绩优秀的优先考虑推荐为学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4.构建新型实验交流平台

4.1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

立项项目由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校团委)和各院(系)共同负责追踪项目进展情况。每年年底,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校团委)对学生在研项目进行中期检查,要求各项目组提交中期审查申请和其它相关材料,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部分项目组进行抽查,由学生将本组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等进行讲解并回答相关提问。中期检查合格后科研活动方可继续进行。

4.2分级搭建科技竞赛平台,鼓励学生创新。

为了扩大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受益面和影响度,竞赛平台分院系级和校级,院系级竞赛平台主要集中于本单位本科专业所涉及的科技创新,突出学科主题。校级竞赛平台按照学科分为发明制作类、社科调研类及创业类等三类,为最高水平的大学生创新实验成果及作品提供同台竞技的舞台。目前,我校开展了“大学生电子技能创新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等十几种院系级竞赛,还将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成果大赛”、“失败是成功的起点”等多种校级比赛,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建立新型实验评价与发展机制

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课内部分主要新增创新性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并且将其与其他层次的实验整合成一个内在完整的有机体系,是现行实验教学内容的延伸与发展,是对现行实验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在课内必须落实在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上,对学生的要求体现在学分上,学生修足规定的创新课程学分才能毕业。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开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和个性化,鼓励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授课方式,以及采取一课多人、专题研讨的授课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热情,教授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尽早掌握课题研究的步骤、程序和技巧。

6.结语

为了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的优势,就大学生新型实验保障而言,目前我校已完成了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及交流平台中的竞赛平台的构建工作,其他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我校大学生新型实验计划的实施已步入正轨,并且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该计划实施以来,我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我校学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活动,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以团体总分150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并列全国第21位;参加全国第六届“周培源”力学竞赛获一等奖1项;参加第二届水利创新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加全国第三届机械创新大赛获二等奖2项……仅2009年,全校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就达3886人次,教师参与指导200余人次,有500余名学生130个项目(团队)获省级一、二、三等奖,286名学生50个项目(团队)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近100名教师获省级、国家级表彰。

参考文献:

[1]冯林,张崴.“质量工程”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6):27-29.

篇10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经济管理这种应用型专业更是如此。老师们在教学中也采取了多种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案例讨论、课程论文等,但是这些方法多数局限于课内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例如,广泛采用的案例教学,老师在课堂上穿插大量的案例,介绍的多,讨论的少(大多数受课时所限);另外,案例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因此学生觉得听时津津有味,但收获不大,容易变成“讲故事”。课程小论文,由于受经费、时间等条件限制,学生以查阅资料为主,算不上真正的创新。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受益的学生不多,由于专业知识以及时间安排的限制,老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更愿意找研究生帮忙。找实习单位实习,大多数是做一些跑腿、打杂的事,很少能得到专业技能的训练。因此,大部分学生仍然认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大学学习的薄弱环节。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怎样搭建课外实践平台使课内课外教学实现双向互动?近几年高校纷纷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实践活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着重理论与实践相互检验的环节,打造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课外平台。其中,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学生参与的时间长,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教委和各高校近几年也纷纷加大经费投入,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创新项目研究活动。自2007年起,上海市教委推行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该计划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为实施原则,旨在通过支持部分优秀学生开展科研、实验发明等创新活动,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和科学研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

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项目研究,是教学活动的延续和深入,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助于高效推进教学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人才的培养。通过项目的实施,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培养科研素质,启发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活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发挥其对培养人才的作用。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活动的意义

1.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有提高作用

大学生创新项目在申报和实施阶段,对大学生的基础知识、科研素质、动手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这促使大学生努力培养自身的学习和动手能力。因此,随着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施与发展,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科研水平都得到较大提高。

2.对培养创新人才有重大意义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大学生创新项目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创新氛围、科研机会、科研设施和经费支持,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锻炼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是促使大学向各行业创新领域进军的重要途径。创新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发挥高校在研究领域的潜力,也使大学生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3.对社会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

高校实施创新项目,可以孕育一系列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的科技产品,因此而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另外,高校和企业增大了合作空间,弥补了企业在科技人才方面的不足,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活动的措施

(一)对于学生

1.调动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对参加和获奖的学生实行加分政策,激发了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热情。可以将创新实践活动作为独立项纳入到学生的学习考核中,在奖学金评定、研究生推免中有加分,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2.给予学生具体指导

很多同学有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但是觉得无从下手,或是仅仅有一个idea而不知道如何开展,需要老师给以具体指导。学校应该每年开设一次创新实践活动的辅导讲座,让学生了解创新实践活动的大致过程和方法。可以开设“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的选题与申报”讲座,介绍项目申报的选题、申报书撰写、资料查询、研究方法线路,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再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题讲座,解读评奖标准和得奖作品来指导学生。

3.加强项目的验收检查

创新项目必须有实在的成果(设计、作品、论文)考核,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和开展研究的水平,避免抄资料应付了事。学校和学院成立专门的科创评审考核小组,国家级项目由学校组织结题汇报,市级的项目由学院组织验收,院级项目由各专业组织验收。

(二)对于老师

1.通过考核手段,动员老师参与指导创新活动

在每个老师的岗位责任中明确规定必须指导学生创新活动,在年终考核中计算一定的工作量,使更多的老师参与指导创新活动。

2.强化激励措施

指导创新活动需要老师不少精力的投入,参照其他高校的做法,可以通过考核手段改革激励老师,例如获得“挑战杯”奖项的指导老师等同于发表不同级别的论文,计入科研工作量。学生的创新项目获市奖国家奖,指导老师有相应的奖励。

3.把指导创新活动与老师的个人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对于老师来说,指导创新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的创新项目得了奖,或是指导的学生发表了论文,在老师的社会工作量考核里有所体现,能让老师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学校可以把参与指导创新活动作为评选先进、考核推优的指标。

参考文献:

[1]万战争,郭会丽,飞.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版),2007(1).

篇11

作为一个女性,张继教授无疑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艰辛。为了能够进行天然产物和生物质废料的合理利用,张继教授一年中有6个月的时间在野外生活。野外的艰苦环境对于一个女性来说,能够坚持下来并非易事,况且张继教授还有一个17岁正在上学的孩子需要人照顾。她和丈夫都忙的时候,孩子必须托给别人。但是她面对这些问题时,却始终微笑着,脸上分明写满了自信和希望。

张继教授作为主研和参研人员已申请发明专利26项,其中授权4项,公开16项。

经过二十余年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张继教授执蓍于天然产物和生物高分子化学领域,坚持科研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进行了紫堇属、甘草属、乌头属、胡卢巴属、月见草属、蒿属植物等有效成分分析及开发利用研究。

张继教授曾主持国家科技部新药攻关项目1项、省科委科研项目3项,甘肃省教育厅、兰州市科委及横向科研项目10项,学校创新工程项目1项;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甘肃省科技厅、教育厅及省环保局科研项目10项。通过省级鉴定成果11项,主持的国家科技部新药攻关项目“甘肃省紫堇属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筛选及新药开发研究”、甘肃省教育厅项目“降脂灵”等4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西北师范大学在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目前科技成果“降脂灵”和“紫堇碱”已转让企业,实现了产业化,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又一项科研成果“番茄酱工业废渣的开发应用”通过了省级鉴定,目前正在进行辽宁省政府扶贫项目“野山杏的开发利用研究”,已完成了“野山杏仁制备新型功能食品的研究”,并已实现了产业化。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89-02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专利申报的重视,为实现专利倍增计划,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应政策。地方高校作为对方的人才小高地,是最有可能实现专利倍增的突破口。除了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专利实用化,也要将学生们的课外科技活动转化为实用新型专利。而目前大学生在申报专利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和不足。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专利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专利意识,对于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多有裨益。在过去的几年里,电气学院通过逐步的探索和改革,在培养学生专利素质方面总结出来一些很有借鉴性的经验和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专利意识氛围

专利素质教育的氛围营造,不应该是严肃地、紧张地,而应该是轻松地、愉快地、与时俱进地,这样才能够迎合当下90后的年轻人。因此加强大学生专利意识教育,必须要不断地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可行性强、易操作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邀请专利公司的专利人到课堂开展专题专利课程教育。针对学生在专利方面存在的疑问,重点解读、全面分析。教授学生如何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尊重他人的专利。为了更好地拓展专利素质教育,把专利知识教育纳入培养计划,从根本上解决专利素质教育的课程定位。从学校角度考虑,积极与地方知识产业局和专利事务所等组织联系合作,邀请其从实战角度指导大学生如何申请专利、如何使用和保护专利进行指导,提高大学生专利意识和专利申报的成功率。

2.使专利数字教育课程穿插于在学生的创新科技活动中。为了让专利数字教育课程更加生动、易学,专利素质教育相关课程需要穿插于在学生的创新科技活动中。使得学生在进行创新中思考,在创新中接受专利知识的普及和熏陶。日积月累,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专利意识就慢慢培养出来。

3.在专利素质教育过程中,专业的师资队伍尤其重要。组建既懂科技知识又有专利特长的专利教研室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专利教研室老师承担专利教育任务、专利申请事务、开展专利管理研究,他们属于文理交叉的知识结构的专利人才,只有既精通科技又熟悉法律的人才才有希望成为专利工作的专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其丰富的经验,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术研究、转化专利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参与专利申请过程。

4.通过参加相关的学术活动,指导学生学习专利知识。为了让学生可以和专利“亲密接触”,可以通过参观相关展览、观看专利事务所业务流程、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等途径,组织、引导学生学习专利相关知识,掌握专利法律法规。在小组内开展模拟申报专利活动,让学生熟悉专利申请的流程。举办模拟法庭审理专利权侵害案,组织学生旁听,学生可以在在唇枪舌剑的法庭辩论中,学习专利知识,认识侵犯专利权的危害性,从而增强遵守专利法律法规、依法保护专利的自觉性;同时学长们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分组辅导、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以老带新”体制,实现合作团队可继续发展。

二、创新高效的专利素质教育方法

通过营造专利氛围,可帮助学生建立专利意识,从而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创新发明的设计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创新教育方法。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其学习兴趣。

1.组织学生开展多各级科技创新活动。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在创新科技锻炼方面很有优势,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参加多种创新科技活动:如校级竞赛、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区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国家级竞赛、国家级项目立项等环节,这些竞赛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专利实现的平台,也是加强大学生专利意识教育的实践载体和手段。另外学校还组建了相应的创新基地,针对大学生进行一些创新项目的实施。通过各级科研活动的参与和创新基地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被发掘出来。在培养过程中,还可按照学生能力的强弱分类,分别参与各种级别的科研活动,拔尖水平的学生进入深层次的培养,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产学研项目,鼓励其发表高水平论文、申报专利。在申请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发明专利申报过程,对专利保护、专利使用也有更加深刻的概念。多年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好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创新中培养学生专利意识,非常有效。

2.邀请校外专家讲解实际专利申请成功案例,举例引导。学生可与专利实现距离接触,现场对专家提问,消除疑惑,促进创新思想的发育和成长。实践证明该方式可以高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3.建立学生专利促进激励机制。对成功申请专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和物质奖励,在综合测评、奖学金评比中都要有所倾斜。以鼓励学生发明创造,提高学生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4.设立大学生专利申请专项基金和专利申请指导部门。用于对申请专利的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和专利补贴。该举措可以解决学生在申请专利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保护学生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创新科技活动转换为专利能够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丰富全面的专利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专利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创新专利课程和发明创造类课程四年不间断教育,是当前大学发明创造培养方案的一个新亮点,该举措可以极大促进专利信息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研究电气信息类学生专利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见图1),在电气信息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培养过程中专利课程和发明创造类课程四年不断线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查找、收集、分析专利文献和专利信息的能力,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

在选择专利素质教育课程内容时,需本着“精简、必要”的原则。课程内容立足于学生当前申请专利的需要。在课堂上,专利教研室老师需要把专利的含义、专利的功能、专利制度与作用等基本知识讲清楚;这样学生就具备了基本的能力要求。其次为了扩展学生的专利实战水平,可将《专利法》、《著作权法》等内容纳入授课体系。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如何撰写申请专利文件时,如何应用《中国专利公报》、《世界专利索引》等专利检索工具考虑进来,提高学习效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