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4: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管理信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管理信息论文

篇1

现代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各种工具软件被应用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尤其是PowerBuilder开发工具中的数据窗口的应用,具有快速、可视图形截面、性能优异、功能强大等优点,从整体上来说,该开发工具是一种面向对象的交互开发工具,具有非常大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利用PowerBuilder开发工具的内部查询机制,能够将数据窗口作为媒介,主要功能包括两种,即查询条件的输入以及查询结果的输出,进而实现自由组合的查询,该种任意组合的方式,能够满足查询显示实际需求。

(2)动态查询功能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设计过程中,用户在开发之前并不确定查询需求,需要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对所有的数据项进行组合,以此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动态查询。通过利用PowerBuilder编程方式,能够创建数据窗口,在创建数据窗口的过程中,需要动态地构造SQL语句,为现在的数据窗口控制创建一个新的数据窗口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SQL语句的构造,SQL是计算机关系型数据库处理语言的一种,具有强大的功能,在进行SQL动态语句创造的过程中,应该根据SQL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建的SQL语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两个列名,分别为ORDERBY与GROUPBY;条件表达式;基本视图或者表;目标列四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用户通过选项方式录入查询内容,计算机系统将录入的文字信息转化成相应的代码,并连接查询条件,为了提高查询的准确性,应该在显示产讯结果数据窗口中,提前进行函数模拟,将代码转换成相应的汉字,满足不同用户的查询需求。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1)专业人才较少、素质相对较低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并且为了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水平,应该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由专业人才神话对计算机领域的研究与钻研,进一步促进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目前企业的缺乏专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并且箱单一部分准也人才的素质相对较低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2)应用范围相对较小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是全球化的,可以说21世纪是计算机的时代,但是我国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其应用范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非常狭窄,尤其是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计算机数量相对较少,影响农民对新技术的应用,并且多数企业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仅仅局限于信息查询、交流等,并没有充分的发挥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作用。

(3)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严重的影响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同时,由于相关人员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并且自身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我国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水平与价值,亟待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水平。

(4)ERP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不高

ERP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结合对企业运营管理中产生的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工具及有力手段。但ERP技术的推广应用仅仅在大企业有一点的覆盖,而一般中小企业仅仅限于在财务做账中使用小型软件,更没有体现出现代财务管理,结合中小企业对管理的要求不高,加之靠人来管理人的的成本低,更没有使用ERP软件系统的动力,ERP软件系统的植入思想很难在中小企业中应用。

三应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现状的有效措施

(1)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更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想要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水平,首先应该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企业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增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计算机院校也应该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技术水平以及综合技能的培养,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力量,同行业之间也应该增进协作与交流,为研究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人才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自身领域中充分的发挥作用。

(2)扩大应用范围

企业应该尽可能的扩大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在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中,通过创建基于因特网、局域网的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络办公系统,能够提高企业信息管理、信息传递等的网络化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一件产品的销售涉及到众多部门,例如质检处、计控处、财务处等,由销售部签订合同并秤单,客户凭借秤单到仓库提货,质监部门通过计算机开具的出库凭证打印质保书,整个流程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以及数据非常多,为了保证数据信息的实时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该进行跨部门集成,形成一个清楚、自由流通的信息网络,以此提高管理的合理性与高效性。

(3)强化技术研究

企业应该不断的强化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尽可能的利用国家以及相关机构给予的优惠政策,或者设定一定的奖项,充分的调动相关人员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水平。同时,企业应该投入专业资金用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工作,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便利的条件,各研究人员应该强化与其他研究人员的交流,或者到先进的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能够为自身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此外,应该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筛选、决策制定、决策实施三个控制过程相关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

篇2

系统决策指的是依据储存的患者信息,从许多种医疗方案当中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一种方案。这种科学的决策方案有助于医生做出科学的诊断方案。在决策系统中包括较为全面的医学知识与临床基本数据库。通过数据库能够调用若干诊断方案,实现科学治疗。a在决策系统中根据医学知识对于一般的病情能够调用出一般的用药取值范围,进而达到提醒医生的目的。例如,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经常发生尿频、尿急等症状,决策系统此时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提醒医生应当首先排除患者是否有糖尿病。b决策系统当中有科学的医疗数据库,可以链接多个医疗方案,帮助医生解决复杂的诊断问题。特别是在临床医学当中需要医生具备多样的医学知识与信息辅助决策。c决策系统能够及时将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的联系反馈给医生,帮助医生更好的录入医嘱。

1.2医学信息资源的检索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的不断进步,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能够快速的提高检索效率。目前国内外与地区均建立可医疗数据库,实现了多年代多病历的大数据储存。由于数据与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了视频、文字、图片等,所以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交互。

2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2.1简化工作流程,方便病人就医

医院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医疗工作的效率,此系统当中包括患者在医院的所有流程,从而使得整体工作规范化,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就诊时间,体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2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工作质量

在医院信息系统当中能够满足在医疗护理、结算过程中的各种流程。其中主要包含了记账、划价、结算、药房取药医疗费用等,实现了统一的管理。一旦经过主管部门的确认或者医生签字后,就成为不可以更改的有效文件进行电子保存。不但能够确保医疗管理流程的顺利进行,还起到了医护之间相互监督、约束的积极作用,避免不同部门由于沟通不及时而出现脱节现象。提高了医疗管理水平。

2.3加强经费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医院的医疗经费与物资管理系统可以涉及到多方面的医院经济管理,实现了不同部门与人员的交流,能够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在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模式下,可实现医疗经费、物资的有效管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从而获得物资和经费的最大使用效益。

3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领域未来发展

3.1生物芯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生物芯片已经能够实现,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利用与临床会诊、新药研发等各个领域内。现阶段,基因芯片、DNA芯片等生物芯片均被投入使用,但是生物芯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2远程医学

远程手术技术主要基于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利用计算机三维可视化软件及机器人技术完成整个手术过程。相对于人工手术来说,远程手术操控更加的准确,能够有效避免人为因素的医疗事故,有效提升医疗质量。

篇3

2、研究假设

(1)组织环境。

本文中的组织环境侧重于企业中的政策制度、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主要指所有潜在影响信息安全管理活动的因素或力量,在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中起导向性的作用,具体包括企业的安全政策方针、安全文化氛围和业务符合性等。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成功的实现离不开组织环境的支持,良好的组织环境对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有助于企业各项安全政策、安全策略的实施。组织的安全政策是组织实施信息安全活动的战略导向。完备的安全政策、方针可以为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提供基本的行为准则、指南,使得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各项活动都有章可循,促进信息安全管理进程的实施。齐晓云(2011)通过实证验证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失败与缺乏相应的制度与机制保障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制度与机制保障对信息系统成功有正向的影响作用。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等人文环境是组织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的管理思想。相关研究表明,环境对人的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人文环境的影响尤为明显。VanNiekerk(2010)指出,导致信息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企业信息安全文化氛围的减少。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单能避免由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所产生的风险,更能促进全体员工参与到保障组织信息安全的行动中来,最大程度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Herath(2009)通过问卷调研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惩罚力度是企业员工的安全行为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说明企业的政策制度对人力资源安全有着正向的影响。

(2)人力资源安全。

人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活动中不仅是主体,也是客体。主体是指许多信息安全控制措施实施的实现是由“人”来完成的;客体是指“人”也是信息安全管理中所要管理的对象。据有关统计表明,在所有的信息安全事故中,约有52%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人力资源安全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在企业中,高层领导轻视信息安全是导致企业信息安全文化欠缺和员工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因素。中层管理者是衔接企业高层与基层的桥梁,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的效果直接取决于中层管理者对上级决策的执行力度。Ashenden(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度不足会造成高层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对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理解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对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产生不利影响。普通员工对信息安全管理的参与配合不够会导致各项安全政策、方针不能准确落实,继而影响到信息安全管理的其他方面。

二、研究过程

1、研究设计与样本

(1)研究设计。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程序,设计预测试问卷。问卷采用Likert5点量表对各个项目加以度量,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根据答题者对每一项目的打分来判断企业对某一现象表述的态度或看法,若分数越高,认同度越高。

(2)调查样本。

本文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形成样本,面向长三角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其中150份通过电子邮件发放,50份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完成),最终收回155份,有效问卷率为69.5%。调查企业均为中小型企业。

2、测量工具及其信度和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本研究首先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信度检验采用了学术界普遍使用的Cronbach''''sα系数来衡量数据的内在一致性信度。一般情况下,若Cronbach''''sα系数小于0.35为低信度,在0.35到0.5之间勉强可信,0.5到0.7之间信度较好,大于0.7则属于高信度。本文通过对6个维度进行信度检验,发现6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最小值是0.669,其余都大于0.7,量表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未0.897,表明此量表的可靠性较高,量表选项设计是合理有效的。

(2)效度检验。

首先采用了KMO度量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对量表的内容效度进行检验。各维度的KMO度量介于0.638到0.907之间,总体样本KMO度量达到0.833,所有的显著性系数均趋近于0,低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p<0.01),表明量表的内容效度较高。从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看,信息安全管理量表的每一项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5,大于前人所建议的社会科学量表因子载荷0.55的临界值。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看,除GFI和NFI没有通过检验外,其他统计检验量全部通过检验,整体通过率为77.7%,见表4,因此可以判定量表与数据之间具有不错的拟合性,量表整体结构效度较好。

3、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软件AMOS7.0构建了初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根据运行结果,GFI值(0.884)、NFI值(0.736)、CFI值(0.899)小于0.9的参考值,PNFI值(0.448)小于0.5的参考值,未能通过检验,说明结构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处于不可接受的状态,因此需要对初始模型进行一定的修正。另外,运行结果表明,组织环境对资产设备安全和应急响应机制的影响路径系数未达显著性水平,因此在修正时将这两条路径删除。修正后的指数均达到模型可以接受的标准,即修正后的结构模型与实际数据可以适配。

4、研究结果

将AMOS输出的路径系数进行整理,其中,直接效应是指潜在自变量到结果变量的直接影响,用潜在自变量到结果变量的路径系数来衡量直接效应的大小。间接效应是指潜在自变量通过影响一个或多个中介变量,而对结果变量的间接影响。在本研究中,组织环境是潜在自变量,它对其余五个结果变量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同时,组织环境通过影响人力资源安全,从而对其余四个结果变量产生间接影响,因此人力资源安全是模型的中介变量。上述实证结果表明,组织环境主要通过人力资源安全间接影响资产设备安全和应急响应机制。间接效应系数均为正,分别为0.121和0.27,研究结果对假设H4、假设H5呈现弱支持。总的来说,组织环境对信息安全管理的各个要素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也验证了组织环境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对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应该首要考虑如何完善这一要素。人力资源安全对其余四个要素的作用均为正,且四条路径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假设H6-H9得到了支持。在这四条路径中,人力资源安全是组织环境和其余四个要素的中介变量,通过该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组织环境对四个潜在变量的总效应系数明显增大。可见,人力资源安全在信息安全管理中发挥中介作用,组织环境通过人力资源安全部分中介作用于信息安全管理其他要素,对其他因素产生关联性影响。因此,企业在信息安全管理活动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安全的中介作用,使各项安全政策、规章制度的实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

优良的质量管理体系一定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并遵循业界以及国内外关于质量管理的标准,依靠现代项目管理方法论的实践而形成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对每一个项目或软件制定开发及实施计划,通过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并达到高标准的客户满意程度。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由软件公司承担,但很多质量管理工作需要用户方参与,如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评审、软件运行记录等工作都需要用户方给予积极的配合。以质量方针为指导,构筑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完整的质量体系文件,制订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这些都是构筑质量管理体系的必备要素。质量管理计划(SQA)是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SQA计划中必须明确定义在项目的各个阶段是如何进行质量保证活动的。它通常包含:质量目标;定义每个开发阶段的开始和结束边界;详细策划要进行的质量保证活动;明确质量活动的职责;SQA组的职责和权限;SQA组的资源需求,包括人员、工具和设施;定义由SQA组执行的评估;定义由SQA组负责组织的评审;SQA组进行评审和检查时所参见的项目标准和过程;需由SQA组产生的文档。项目整合管理就是为满足各方需求而进行协调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它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工作,主要内容是在相互冲突的目标或可选择的目标中权衡得失。整合管理主要包括:项目计划开发、项目计划实施、项目综合变更控制这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彼此相互影响,同时与其它领域中的过程也互相影响。

2.项目实施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管理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是受公司法定代表人委托对所承担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是公司法人代表在应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上的代表人。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他对项目的成败负完全责任,他的工作就是掌管公司参与本项目的各部门和人员,确保实现项目所有的目标。项目经理是项目实施全过程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是项目管理的总责任者,是项目动态管理的体现者,是项目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的组织者。项目经理是项目目标的全面体现者,既要对项目的成果性目标负责,又要对公司的效率性目标负责。

项目经理是协调公司与客户以及其它各方面关系,使之互相紧密协作与配合的桥梁和纽带。他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承担着全部责任,即承担合同责任、履行合同义务、执行合同条款、处理合同纠纷,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公司项目经理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控制,是各种信息的集散中心。自下、自外而来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项目经理的手中;项目经理又通过指令、计划和办法,对下、对外信息,通过信息的集散达到控制的目的,使项目管理取得成功。目标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项目控制的目标就是项目管理规划的决策目标,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通过控制予以实现。项目管理控制的目标包括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控制目标。

项目的目标控制是指在实现行为对象目标的过程中,行为主体按预定的计划实施,在实施过程会遇到许多干扰,行为主体通过检查,收集到实施状态的信息,将它与原计划(标准)比较,发现偏差,采取措施纠正这些偏差,从而保证计划的正常实施,达到预定目标的全部活动过程。对于本项目的总体设计与建设,正确、高效的项目组织和管理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至关重要。由于本项目规模大、时间紧,因此,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是项目按期、保质完成的重要因素。

篇5

学生成绩管理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教师必须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成绩管理水平。学习成绩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映,另一方面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手段、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成绩管理水平。例如,考试结束后,教师可以借助MicrosoftExcel软件将学生成绩以统计表的形式展现在师生面前。Excel具有精确的统计功能,可以准确地把学生的平均分和总分数统计出来,在提高评级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成绩管理水平。

2、对学生综合测评进行管理

对学生综合测评进行理是现代化学院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综合测评主要涉及德育和学习两方面,测评的最终成绩将作为学生总成绩的评定标准之一。因此,为提高学生综合测评管理水平,教师可以综合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例如,利用计算机MicrosoftExcel软件制作表格和统计数据等功能对学生综合评测进行管理,为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班级学生学籍进行管理

传统学籍管理的主要办法是班主任借助电脑的存储功能完成学生学籍收集和存储工作。传统学籍管理的方法不仅会耗费班主任大量时间,还会产生不必要的纰漏,导致学生学籍管理出现各种问题。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要求班主任在入学前期将学生信息录入电脑,在后期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在后期学习中需要查询自己的学籍内容,直接通过电脑便可以将学籍内容打印出来,这种做法不仅会提高班主任的办事效率,还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4、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学生家教及家教学生信息

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还能对学生家教及家教学生信息进行管理。目前,学生家教人数逐年增加,为了对家教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班主任可以综合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家教和家教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利用Excel软件将收集的信息做成表格,将打印后的纸质版表格交由各个专业教师,同时收集学生家教的基本信息,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

5、利用计算机对毕业班学生就业进行管理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渐激化,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各企业越来越注重学生就业管理在教学中的作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毕业班学生就业进行管理要求教师综合使用多媒体手段,例如,将毕业生信息制成表格,在开展招聘活动过程中将毕业学生基本信息打印出来。最后,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还包括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利用网站辅助班级开展工作以及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等,为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篇6

2管理方式的转变

2.1图书馆资源获取方式发生变化

以前图书馆获取资源是“采购”的形式,而下载资源获取形式变为“下载”,现在图书馆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改变,在网络时代下,文献资料不再是传统的加工和存储处理,被在网络数据库、网络查询系统上搜索、下载或订购等方式所取代。网络环境给图书馆资源共享带来了便利,使网上资源传递和使用成为可能。

2.2图书馆加工对象发生变化

图书馆的加工对象,传统上以文献为主,然而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图书馆的加工对象已转变为以多媒体为主,加工手段也相应发生变化。在传统图书馆的工作中,需要对文献进行著录、标引等工作,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重组,生产出符合图书馆需要的书目资源。而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技术的发展革新了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图书馆也从传统的身份定位转变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关节点,从为用户提供文献转变为提供信息,工作内容在加工文献生产书目资源的基础上扩展为加工、保管各种图像、影像等多媒体资源,信息加工的范围更大,加工深度更高,这种围绕信息和知识单元的加工模式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而有效的服务。

2.3图书馆的馆藏揭示报道方式发生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馆藏揭示报道方式依赖于手工检索工具,近几十年来的知识爆炸大大增加了图书馆馆藏信息量,传统的手工方式便捷性差,人工成本过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图书馆工作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等现代图书馆拥有极为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信息检索方式十分简单快捷,且准确高效,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主页的搜索页借助关键词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资源,进而完成资源的下载和利用,大大提高了搜索、查阅资料的效率,极大地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也降低了图书馆的成本和管理负担。

2.4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发生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主要是线性的管理结构,其组织结构多是根据文献类别或处理工序建立的,例如采访、典藏、阅览等组织部门。然而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组织机构设立方式和管理机制已无法满足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要求,图书馆必须改革管理体制,加速摆脱封闭、僵化的旧有体制,与时俱进,努力建立一个适应信息社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图书馆管理、运行的科学、高效,紧紧围绕读者为中心,构建现代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个性化程度。

3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

3.1图书馆服务对象的转变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对象受地域限制,而在网络环境下,现代图书馆是信息网络中的关节点,每个信息网络中的个人或单位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图书馆查取文献信息资源。因此,可以说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实现了传统的区域化到网络环境下的社会化的转变。

3.2图书馆馆员角色的转变

传统图书馆的馆员角色,是一种“前台”的身份和工作内容,然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比重不断下降,工作重心转变为广泛的提供丰富全面的信息,从最传统的文献加工、保存变为信息加工与利用,因此馆员身份也从“前台”变为“后台”人员,更重视向导作用和咨询服务以及系统管理维护。

3.3图书馆服务内容发生转变

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从简单的文献传递变成了知识的传递,传统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形式是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其中包含检索服务、咨询参考、书刊外借、阅读指导服务等,而如今网络背景下读者的服务内容变得极其丰富多彩,联机数据库与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以及文献的数据化使读者所需服务的内容不仅仅是是传统的印刷馆藏,而逐步发展为具有多元化和电子化的信息服务。

3.4图书馆服务方式发生转变

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由传统的以图书馆收藏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在网络背景下,服务方式的转变,充分说明图书馆从封闭的形式变成了开放的形式,这种被动变主动、静态变动态、单一变多元的服务转变,势必为当今图书馆运行带来新的生命。网络数据库等技术强化了图书馆的服务和信息开发意识,促进图书馆对自身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和使用,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与技术设备革新。

篇7

1.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危害。

在危及信息系统安全的诸多因素中,计算机病毒一直排在首要的防范对象之列,日益增加的无孔不入的计算机网络病毒,就对网络计算机安全运行构成了最为常见、最为广泛的每日每时、无处不在的头号威胁。计算机病毒发作轻则在硬盘删除文件、破坏盘上数据、造成系统瘫痪、造成无法估量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教学管理,校内信息等难以弥补的延续后果。

2.人为的无意失误。

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随意将自己的帐号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信息系统安全带来威胁。

3.人为的恶意攻击。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黑客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属于这一类。这类攻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重要数据信息的完整;另一种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情况的攻击都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露。

4.操作系统及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当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然而这些漏洞的缺陷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另外,软件的"后门"都是软件公司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己方便而设置的,一般不为外人所知,但一旦"后门"洞开,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安全措施

针对学校里使用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要构建完善的校园系统安全体系,网络安全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应用防病毒技术,建立全面的网络防病毒体系;应用防火墙技术,控制访问权限、实现网络安全集中管理,必要时采用内网与外部网络的物理隔离,根本上杜绝来自internet的黑客入侵;应用入侵检测技术保护主机资源,防止内部输入端口入侵;应用安全漏洞扫描技术主动探测网络安全漏洞,进行定期网络安全评估与安全加固;应用网络安全紧急响应体系,做好日常数据备份、防范紧急突发事件。

1.建立网络防病毒体系。

在校园网络中要做好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首先要在校园系统内部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网络管理人员和系统管理员的防范意识,使用正版的计算机防毒软件,并经常对计算机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2.建立防火墙体系。

防火墙是一个用以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某个机构网络的屏障,也可称之为控制进/出两个方向通信的门槛。在网络边界上通过建立起来的相应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以阻挡来自外部网络的侵入,使内部网络的安全有了很大的提高。

3.建立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是近年出现的新型网络安全技术,目的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记录证据用于跟踪和恢复、断开网络连接等。实时入侵检测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对付来自内外网络的攻击。其次是因为它能够缩短黑客入侵的时间。在需要保护的主机网段上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视各种对主机的访问请求,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台,这样全网任何一台主机受到攻击时系统都可以及时发现。网络系统安装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后,可以有效的解决来自网络安全多个层面上的非法攻击问题。它的使用既可以避免来自外部网络的恶意攻击,同时也可以加强内部网络的安全管理,保证主机资源不受来自内部网络的安全威胁,防范住了防火墙后面的安全漏洞。

4.建立安全扫描系统。

安全扫描技术是又一类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安全扫描技术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对网络的扫描,网络管理员可以了解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客观评估网络风险等级。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扫描的结果更正网络安全漏洞和系统中的错误配置,在黑客攻击前进行防范。如果说防火墙和网络监控系统是被动的防御手段,那么安全扫描就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黑客攻击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

5.建立计算机灾难恢复系统。

灾难恢复系统是为了保障计算机系统和业务在发生灾难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得以恢复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系统。它包括备份中心、计算机备份运行系统、可根据需要重置路由的数据通讯线路、电源以及数据备份等。此外灾难恢复系统还应当包括对该系统的测试和对人员的培训,这将有助于参与灾难恢复系统的系统管理员能够更好地对灾难的发生做出合理的响应。

篇8

现阶段,我国的供电企业内网网络结构不够健全,未能达成建立在供电企业内部网络信息化的理想状态。中部市、县级供电公司因为条件有限,信息安全工作相对投入较少,安全隐患较大,各种安全保障措施较为薄弱,未能建立一个健全的内网网络系统。但随着各类信息系统不断上线投运,财务、营销、生产各专业都有相关的信息系统投入应用,相对薄弱的网络系统必将成为整个信息管理模式的最短板。

(2)存在于网络信息化机构漏洞较多。

目前在我国供电企业中,网络信息化管理并未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供电网络的各类系统对于关键流程流转、数据存储等都非常的重要,不能出现丝毫的问题,但是所承载网络平台的可靠性却不高,安全管理漏洞也较多,使得信息管理发展极不平衡。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未能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执行和管理。网络信息安全作为我国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今我国供电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来看,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造成的关键保密数据外泄是目前最具威胁性的网络安全隐患。各种计算机准入技术,可移动存储介质加密技术的应用,给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带来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目前供电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操作系统正版化程度严重不足。随着在企业内被广泛使用的XP操作系统停止更新,针对操作系统的攻击将变得更加频繁。一旦有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出现,就会对企业内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传播,给目前相对公开化的网络一个有机可乘的机会,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恶意破坏,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不法分力趁机窃取国家供电企业的相关文件,篡改供电系统相关数据,对国家供电系统进行毁灭性的攻击,甚至致使整个供电系统出现大面积瘫痪。

(3)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不够。

想要保证我国网络信息的安全,就必须要提高供电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内供电企业职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为年轻职员,实际操作的能力较低,缺少应对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知识的积累。且多数老龄职工难以对网络信息完全掌握,跟不上信息化更新状态,与新型网络技术相脱轨。

2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

造成供电企业的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供电企业本身设备上的信息安全威胁,另一方面就是外界网络恶意的攻击其中以外界攻击的方式存在的较多。现阶段我国供电企业的相关部门都在使用计算机对网络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难以保证所有计算机完全处在安全状态。一般情况下某台计算机泄露重要文件或者遭到黑客的恶意攻击都是很难察觉的,这就需要加强我国供电企业进行安全的管理,建立病毒防护体系,及时更新网络防病毒软件,针对性地引进远程协助设备,提高警报设备的水平。供电企业的信息系统一个较为庞大且繁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信息安全风险也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存在的风险,对经历的风险进行剖析,制定针对性的风险评估政策,确立供电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是以制定针对性风险评估政策为前提的,根据信息安全工作的紧迫需求做好全面的风险评估至关重要。“掌握核心技术”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词语,还是国家和各个企业都应该一直贯彻落实的方针政策。为了避免外界对我国供电企业信息技术的操控,国家相关部门就必须实行自主研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地运用高科技网络技术促使安全策略、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的相结合,大力开发信息网络,促进科技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以保证我国供电信息管理的安全。

篇9

计算机与软件不兼容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很多软件与计算机系统配置不兼容,导致无法安装,或者安装后不能正常使用。比如某些适用于旧版本系统的应用软件,无法同样适用于新版本的计算机系统。

1.2错误操作引起的系统问题

计算机软件具有易修改性和不可见性[2]。一些不当操作很容易使计算机内复杂的程序遭到破坏,常见的情况包括计算机注册表丢失或损坏,导致电脑无法开机等。计算机系统文件都是英文标注,而且复杂繁多,对其不了解的用户如果进行自行清理,很可能使系统文件被删除或是替换,就会引发系统故障。

1.3恶意软件的破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不少计算机人才,他们在编程、软件制作、入侵电脑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十分惊人。其中一些被称为黑客的人,经常设计一些病毒程序侵入并破坏他人的电脑程序,造成网络瘫痪。很多计算机程序刚刚诞生时,几乎都会出现漏洞,这就让黑客有机可乘。黑客设计的恶意软件会连同用户下载的某些来源不明的数据一起进入电脑,趁机寻找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漏洞,不断复制病毒,破坏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发生故障。

1.4网络的不安全性

计算机用户交流信息离不开网络,一些不法人士往往利用网络的安全漏洞植入病毒,偷盗受害者的金钱,破坏受害者的电脑系统,从中窃取需要信息。这是网络本身存在的危险,普通计算机用户无力改变,便只能设法预防。

2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和管理办法

2.1信息维护和管理软件的设计目的

信息维护和管理开发平台需要有效的、准确的、快速的处理信息,该软件设计的目的在于对平台进行全面监控,实时防护[3]。信息维护和管理软件可以在信息维护和管理的过程中建立数据库,将计算机中所有的运行信息都储存起来,帮助工作人员了解计算机系统相关信息,更好地维护计算机信息。

2.2计算机软件常用维护方法

系统漏洞是计算机软件常见的问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对软件进行一系列测试,能够发现一部分引起系统故障的错误,并对这些错误及时修改,这种维护方式被称为正性维护。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运行环境变化等因素不断影响着软件的运行,软件需要在运行的过程中对这些因素不断适应,进行适应性维护。软件在被应用时,运行效果只有使用者才能最深切的感受,因此很多软件开发商会收集客户意见,根据客户的反馈对软件进行改进,这种维护方式被称作完善性维护。还有一种方法是预防性维护。软件管理人员在软件运行前,就做好了一系列维护措施,以便加强软件的安全性,确保软件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可以正常运行。

2.3计算机信息常用维护方法

2.3.1使用有网络保护的硬盘在计算机上使用有网络保护的硬盘,将两台电脑分别作为接收端和发射端,信息从安装软件的发射端发出,保证这些软件不能再安装其它软件,使计算机上的数据能够完整的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并且在信息接收完成后,主动保护数据,十分便捷。

2.3.2数据备份使用Ghost软件进行数据备份。现在有很多一键Ghost软件,使用方法十分便捷。安装这种软件的计算机,如果系统受到损坏,便能够使用Ghost软件恢复系统,并且恢复备份后的数据,方便软件信息的维护和管理。这种软件使用简单,下载方便,因此受到一些非专业计算机用户的喜爱。

2.3.3使用杀毒软件在计算机中安装杀毒软件,可对网络上传输过来的病毒及时进行拦截查杀。此外,还需要深入了解计算机基本使用方法,避免错误操作带来的计算机故障。并且不要轻易删除或者更改系统文件,以免引起电脑无法开机运行的状况。

3计算机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软件的应用

3.1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的应用

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的作用主要是对信息流的统计,对软件的安全性进行预测预防,建立数据库,管理数据信息并方便查询,与信息软件相辅相成。实际上,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运作的原理就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对计算机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门别类,为管理人员进行软件维护提供一定的根据。

篇10

2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方法与工具

2.1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的方法对于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包括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等。下面就以结构化方法为例,对系统开发进行详细的介绍。结构化系统的开发是现阶段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式,是将工程化系统开发技术、自上而下结构化方式、生命周期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开发方法。具体的系统开发步骤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的规划阶段。在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项目确定前,根据开发具体的要求,对其进行初步的调查,制定明确的开发设计任务,并系统研究进行可行性评价。(2)系统分析阶段。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需要对现行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逻辑方案。在整个系统分析阶段,具体的工作包括系统调查、数据功能分析、开发系统定义等。(3)系统设计阶段。需要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制定的可行性的逻辑方案转变为实际的物理模型。具体就是根据系统功能,结合开发资金、规模、系统开发的复杂程度等,进行具体的设计。这一阶段,主要的设计内容包括模块、代码、输入输出、数据库、可靠性等方面的设计。(4)系统实现阶段。这一阶段是系统实践的阶段,就是将转换成功的物理模型用专用的硬件设备进行相关功能的测试。这一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程序设计、硬件设备转杯、数据收集、开发人员培训、系统开发升级。(5)系统维护阶段。在系统开发完成后,就需要投入具体的运行,从而也就进入了系统的维护阶段。在这一个阶段,系统维护根本目的就是保证系统能够始终保持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同时也需要就是的对系统相关数据进行调整与修改,或者是添加数据,满足系统更新的需求。

2.2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的工具在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过程中,应用的开发工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语言编程工具。常见的语言编程工具包括BASIC语言、C语言、C++语言、Prolog语言、PL/I语言、COBOL语言等。这类编程语言针对性很强,能够提供程序设计中相关命令的集合,并且适用范围也很广,在系统功能模块编写中具有很强的应用能力。(2)数据库工具。数据库是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开发中必要的工具,承担着整个系统数据交换、传输的重任,是数据交换与传输的枢纽。现阶段,提供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数据库工具主要有XBase系统以及大型数据库系统。(3)程序生成工具;(4)面向对象工具。这类工具主要是与OOP开发对应的编程工具,主要包括smalltalk、C++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OOP方式相互配合使用。

3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该系统主要包括长途客运管理信息系统、出租汽车管理信息系统、货运管理信息系统、汽车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及违章处理系统。它们是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基石和核心。基本功能如下:(1)车辆户籍管理功能。户籍管理数据包括:客运、货运和汽车维修业户的户籍。从业户的户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通讯方式、经济性质、许可证号、主管单位、经营范围、车辆数、工商执照号、法人代表、车牌号、缴费情况、发动机号等系数字段信息建库,建立起业户基本情况登记台账,完成对业户开业、户籍变更、歇业、业户经营许可证、户籍信息查询、营运证打印等功能。还有营运线路、总客座数、各运输企业的详细资料等。(2)税费改革管理功能。可以动态地记录税费征收情况,应缴税费,应罚金额,实缴税费,实罚金额,交费时间,滞纳金的收取,顺延情况,票据打印,以及用IC卡减免。实现监控交费情况,随时调整市场管理力度。(3)稽查管理功能。随时将违章信息记录入库,计算机可以迅速做出分类、处理。它能反映出结案率,违章处理力度,以及市场秩序等。(4)报表业务功能。通过日报表、月报表和年终报表,及时准确地把握各个环节的信息,及时调整行业发展中的薄弱点。既规范了市场,又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且数据非常可靠。(5)系统的优点。为合理利用资源,本系统可采用电话定点拨号来传输数据的方式。另外它的安全性能优越,服务器装有两块硬盘,一块有故障马上跳到另一块硬盘上,人们通过主机就能明白硬盘的运行状态,及时纠正硬件故障。

篇11

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其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环境污染等都会对其运行产生影响。除此以外,由于计算器所处环境往往都尚未设置防电磁干扰以及防火灾等措施,这样就造成计算机系统难以有效地防御自然灾害事故。

(2)用户操作失误。

由于一些计算机用户安全意识不强,其所设置的安全口令易于被人识破,安全性较低,这样就极易造成用户的账户与密码被篡改与泄漏,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网络黑客的恶意攻击或不法犯罪。

一些不法犯罪份子以及网络黑客会利用计算机软件自身存在的缺陷与漏洞对计算机实施恶意破坏。在侵入单位或个人计算机以后,会窃取情报和钱财,这样就会对人们的财产造成一定损失,不仅威胁到人们的利益,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其已经成为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大隐患。

(4)病毒入侵与垃圾邮件。

计算机病毒是存储在软件数据文件以及执行程序当中的潜在隐患,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难以被人察觉。而一旦时机成熟,其就会爆发出来,破坏计算机存储文件以及计算机的软硬件等,从而造成文件损毁或者信息丢失,严重者还会造成机器瘫痪。而垃圾邮件在没有经过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就被强行发送到用户的邮箱中,这也对人们的正常工作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2.1安装杀毒软件与防火墙

防火墙是可以有效加强网络间的访问控制,能够有效防止外部的网络用户通过非法的手段进入内部网络,从而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一种特殊网络互联设备。根据所采用的技术不同,可以将防火墙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主要包括监测型、包过滤型、型以及地址转换型。

2.2提高用户账号的安全性

由于用户账号会涉及很广阔的范围,如网上银行账号与系统登陆账号等应用账号,而黑客攻击网络系统比较常用的方式即为获取用户的合法密码与账号。因此,要加强用户账号的安全性。首先,要对系统登录账号设置比较复杂的密码;其次,要尽可能的不要设置相似或相同的账号,尽可能地采用特殊符号与数字字母相组合的方式设置密码账号,同时还要对密码进行定期的更换。

2.3入侵检测与网络监控技术

作为一种新型防范技术,入侵检测综合采用了人工技能统计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技术与方法,即可以有效监控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是否出现被滥用以及入侵的征兆。在方法上,可根据其采用的分析技术将其分成统计分析法以及签名分析法。所谓的统计分析法,即为以统计学作为理论基础,以系统在正常使用时所观察到的动作模式作为主要依据,以此判断某动作是否偏离正常轨道。而所谓的签名分析法主要是对系统的弱点进行攻击的行为进行监测。

2.4及时安装漏洞补丁程序

所谓的漏洞即为在攻击过程中存在的软硬件配置不当或程序缺点。为了纠正诸多漏洞,软件厂商需要补丁程序,而人们需要及时地下载与安装漏洞补丁程序,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漏洞程序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扫描漏洞的时候,可以用专门的漏洞扫描Via,例如泰戈尔软件等,除此以外也可以运用瑞星卡卡等防护软件。

篇12

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中,能够方便地协调项目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平台,可以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无距离沟通和交流,这种交流有着快速、准确、效率高的特点。所有部门在统一的平台上能够同时对项目进度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减少部门间的冗余工作。在工程管理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能够适应项目国际化的要求,赶上国际发展的步伐。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是一种国际化趋势,我们通过在工程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能够保障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能够促使我们在工程管理中不断地借用国际上新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降低工程管理的成本。同时,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还能够促进国内外在工程管理上的合作,使得合作无障碍进行。

2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⑴在项目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主要可以设定并监管项目的部署、实施进程。主要的管理人员是该项目的总负责人,可以通过这样的管理系统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掌控。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系统中,所有关于该项目的决策、汇报等工作都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来完成,因此更加及时有效。⑵在物资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对库存量、流入和流出等信息做全面的汇总和登记,方便管理人员的查询和整理。而且,通过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还能够对全球范围内的货物进行统计和归类,并对所有相关物资的价格和价值数据进行分析,这能给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良好的依据。同时,通过电子平台还能缩短买卖人员之间的空间距离,为他们之间的交易提供便利。⑶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管理者对工程的一切信息一目了然,包括完整的施工方案,施工人员的工作进展等方面,并能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预测,有效统计施工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