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4: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医学服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选取自2012年6月起,我市进行全科医学试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实施全科医学医疗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和乡镇卫生所4个作为全科医学组,同期选取未行全科医学医疗模式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对照组,每组随机选取30例社区医生及100名就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全科医生问卷调查
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社区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全科医生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社区医生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学历、是否执业医师等;岗位适应情况,包括工作环境适应能力、人际关系沟通协调能力、诊疗技术能力、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能力4项,每项下设定多个条目,被调查者依据自身情况进行填写,并将条目定量化转为得分值,统计同一项下的各个条目得分值,计算各项总评分。
1.2.2就诊居民问卷调查
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就诊居民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如就诊居民的性别、年龄等;卫生需求度调查,如期望接受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疾病咨询、慢性病防治等等;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如服务质量满意度、服务价格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工作技能满意度等等。就诊居民根据自身需求及感受认真填写,后将条目定量化转为得分值,统计同一项下的各个条目得分值,计算总分。
1.2.3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的发放由经培训的专业调查人员于实施全科医学医疗模式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及时解答被调查者的疑问,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改。两组全科医生问卷分别发放30份,回收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两组就诊居民医生问卷分别发放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分析全科医学组和对照组社区医生的临床技能及能力素质评分及就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社区医生临床技能及能力素质评价
通过开展全科医学医疗模式,全科医学组社区医生的临床技能及能力素质各项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具体见表1。
2.1就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评价比较
全科医学组就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评价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如表2所示。
3讨论
(一)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学医学专业的特点,为医院患者或者社区群众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和卫生诊疗服务等,从而提高学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以便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更多的服务。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主要为围绕医学知识宣讲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开展。
(二)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的模式
1.参观教育模式。学校组织医学生到一些大型的医院中进行参观,主要包括医生的诊治过程、手术过程等观察,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广大医学生的敬业精神。
2.服务奉献模式。组织广大医学生深入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儿童聋哑学校等社会福利组织中,为这些人群开展各项医疗和卫生服务工作,从而帮助他们切身感受到这些特殊人群生活的疾苦,不断提高医学生的道德素养。
3.专题调研模式。在导师的带领下,将医学生划分成若干专题研究小组,主要进行对医学的研讨和社会调查活动等等,主要是为了培养广大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1]。4.其他模式。医学类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模式还包括送药、送医以及送卫生知识下乡等。
二、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单一
当前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相对单一,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个别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二是个别医学院还不能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并缺乏针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考核体系,不能在医学生中产生较大的教育意义。
(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脱离实际
从当前个别医学院开展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来看,很多都是根据教学课程安排的需要,缺乏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跟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专业性不强
个别医学院的组织者在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过程中不能有效将活动内容跟学生的专业、社会热点的话题充分结合起来。
三、提高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区的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
作为医学院,要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加强对医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从而帮助社会及时了解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进一步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创造良好的氛围。另外,医学院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校园网、宣传栏、广播等宣传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表现突出的团体和个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丰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模式
由于低年级的医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有限,业余时间少,学校在组织这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时应该进一步创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模式,在充分整合社会和校园的各方资源的基础上,为其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医学生实践基地,并建立起具有医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特色的创新机制,充分培养医学生的组织、协调以及沟通能力[2]。
(三)加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组织广大医学类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不但可以帮其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因此医学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建设,争取从动员——申报立项——时间团队资料审批——实践团长安全教育整个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提高医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效果。
1.1实施药学服务的前提
人类疾病普遍化及人们对提高生命质量的期望是实施药学服务的前提。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患者不仅自我保健、自我药疗的意识逐渐增加,还对药物不良反应、使用注意事项等用药知识越来越关注〔3-5〕。因此,药师在保障药品供应后还需要提供咨询服务,解决患者用药问题,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用药。药学主动服务意识的建立,不仅增加了患者和医生的关系,同时还促使药房工作人员保持学习的心态,学习新知识,了解药学新动态。
1.2实施药学服务的基础
社会公众对药学服务的迫切需求是实施药学服务的基础。药学服务是贯穿整个疾病治疗全过程的主动服务,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6,7〕。药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而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目标。只有大力开展药学服务,才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3实施药学服务的制度保障
药学学科的发展为药学服务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为药学服务奠定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近年来,以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为代表的多学科融合在药学学科中取得了突跃性的发展,药学学科迅速向多元化发展。药房中的药品是保证供应患者药物需求的根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药品的管理是根据药品的性质及用途来决定的〔8-10〕。如药品效期管理,对于近效期药品,遵循近效期先出、陈货未尽、新货不出的原则,从源头上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药品定期盘点管理,建立药品实时消耗动态库存数据库,不仅能及时发现变质、破损等药品,确保患者用药的质量安全,同时还能及时准确掌握药品库存信息,提高药品保障供应能力;针对麻醉、精神类药品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严格管理,麻醉类药品应按照专用处方、专用账册及专用登记册、专人保管等管理模式,并且每日交班时要严格清点,做到账实相符。
1.4实施药学服务的技术保障
药师素质的提高与队伍的壮大为实施药学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药房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影响药房工作展开,更是影响药学服务质量的关键。因此,提高药师的素质尤为重要,作为药房工作人员,应掌握专业知识,熟悉药品性能,时常关注药学发展前沿,不断创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11,12〕。此外,近年来各个高等医科类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药学服务人员,壮大了药学工作队伍。最后药房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药房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2开展药学服务的关键
开展药学服务的关键是信息沟通能力。药学服务是药师利用专业的药学知识向社会公众提供与药物有关的服务,达到安全用药,经济用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目的〔13,14〕。因此,药师调配药品后,还要提供咨询,通过药师科学、专业、严谨、耐心的回答,指导患者用药。所以,提供药学服务的人员除了具有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以及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外,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技巧,以及一定的投诉应对能力和技巧。有经验的临床药师分享,药师与患者的沟通有以下技巧:①认真聆听: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患者的诉求,再对症下药,有目的地解决患者的需求,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用药。②注意语言的表达:与患者交谈中,要保持热情的心态,耐心的指导,以提出问题代替批评或命令;保留对方的颜面,有相反意见时,尽量不要当场指责。③注意非语言的运用:在与患者沟通中,尽量保持眼神的交流,一个关心的眼神,能够缓解患者焦急的心理。④注意掌握时间:在适当的时机与场合中进行沟通。当患者有需要指导用药时,再指导用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⑤关注特殊人群:对于老人、特殊体质、有慢性疾病、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等特殊人群,有针对性的引导,可以快捷的达到指导科学用药的目的。
3建立药学服务意识的意义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国家药品监督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药师的职责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医疗机构的药学人员,由以前的处方调配为主的工作,逐步转为向病人提供用药指导的药学服务。药师认识到药学服务,建立起主动服务患者的意识,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能让患者感受到药房工作人员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素养,同时让患者享受优质专业的服务,并增加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进而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及治疗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药师主动服务意识的建立,使药房工作人员可以零距离的服务患者,进而使医患关系更加密切〔15〕。同时药师建立主动服务患者的意识后,药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为树立医院良好形象起到重要作用。此外药师建立起主动服务患者的意识对确保合理用药和收集用药信息,也提供了巨大便利。
2定位中医院药学服务的具体内容
2.1审方
中药师应在调剂前对中药处方的格式、内容等逐一校对。根据医疗需要,进一步审核药品产地、炮制方法、调剂及煎煮方法等,还需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对用药的适宜性、合理性进行审核。例如,柴胡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常见的炮制方法有醋制、鳖血制,而不同的炮制方法有不同的疗效,如果医师在处方上只写柴胡就欠准确。这时中药师需要和医师及时沟通,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柴胡生品升散作用强,适于解表退热,如果强调疏肝解郁就写醋制柴胡,如果用于骨蒸劳热及疟疾就写鳖血柴胡。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决定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切不可小视。
2.2调配
中药师应该严格按照中药饮片调剂规程及《处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掌握剂量、别名、药名及炮制品等,查看有无配伍、妊娠禁忌等不合理用药,对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交代清楚。如先煎、后下、吞服、冲服、烊化等,按照医嘱单包,并注明煎服方法。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不得超过二日剂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并签字,再交由复核药师复核,对外用药物在发药时要特别交代。
2.3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对药物误用、滥用和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动态监控并寻找原因,可以及时发现药物研究时未能预测的、严重的、罕见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通过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把分散的不良反应病例资料汇集起来,定期上报给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4中医院药学信息服务
建立中药信息的计算机应用平台,信息内容包括饮片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价格,完善中成药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规格、价格、用药禁忌等,建立药品供应目录,以备医师、护士和患者随时查寻。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档案,编写本院《药讯》,调查用药趋势及本医院或本地区用药情况等。
2.5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要求药师向临床推介新药,及时解答医护人员提出的有关药物治疗、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3开展用药咨询服务
中医院药学人员应利用专业知识指导患者用药,最大程度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中药房窗口应张贴咨询服务标志,设立咨询台,配备相关药学、医学参考资料和书籍以及引导患者合理用药的科普宣传单。宣传内容应涵盖药品名称、适应证、用药方法、用药剂量、药品不良反应、替代药物、药品鉴定辨识、贮存、有效期、价格及报销情况。对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另煎等按照医嘱单包,并耐心说明煎服方法,将咨询内容详细记录在案,以备查考。
4加强中药房质量管理
中药房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中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质量。在具体工作中,要始终贯彻“公正、公开、透明”原则,切实做到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中药房整体工作呈现团结、严谨、有条不紊、蓬勃向上的局面。笔者根据多年中药房管理工作经验以及中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形势变化,提出提高中药房工作质量的一些建议。
4.1理顺中药房工作机制
协调好临床各科室与药剂科、中医与中药、西药与中药之间的关系,转变“重医轻药、重西轻中”的观念,提高中药房在医院工作中的地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药不再是中医的专利,其在医院的使用应该是全方位的。
4.2强化依法管药
在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指标和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目标管理。
(1)对药品质量实行合格验收制度。由一名主管中药师专门负责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杜绝假劣药品流入医院。
(2)科学贮存中药饮片。严格按照中药饮片的养护规程正确养护中药饮片,不定期抽查,在霉雨季节加大抽查力度,确保药品质量。
(3)每天对配方人员进行工作抽查,将其配好的3~5贴中药严格按照处方规定要求进行检查,对其总量和分量的差异各按照±5%的标准做好合格率登记,每月进行评比,并根据评比结果奖优罚劣。
(4)中药煎药室所煎药汁浓度、药汁量、药渣煎透情况及包装卫生、室内外卫生等均纳入考核。
4.3重视中医院药学人才培养
明确各级中医院药学人员的工作职责,满足中医院药学人员的需求,做好做细“走出去参加培训,请进来举办讲座”工作,制度化地开展“师带徒”工作,是提高中药房工作质量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