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5: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增产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增产技术论文

篇1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及高产、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支柱粮饲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因而通过改革栽培技术,增加科技投入,依靠提高单产保总产,是玉米生产的迫切要求。试验研究证明,夏玉米无土育苗移栽增产效果显著,是玉米栽培上的一次革命。育苗移栽播期可提早15~20d,成熟期提早7~9d,千粒重提高55~60g,增产13%~15%;育苗移栽可使植株基部节间缩短,次生根增多,较直播玉米株高矮32.4~65.0cm,穗位降低25.6~60.0cm,单株叶面积较小,抗倒伏能力增强,利于密植夺高产;育苗移栽可避免6月下旬多雨年份“芽涝”,抵抗玉米生育后期的风灾,也可在6月严重干旱年份保证玉米适期播种,正常成熟,获得好收成。实践证明,夏玉米育苗移栽既是实现正常年份高产优质的措施和特殊年份提高抗灾应变能力的科学手段,也是保护地区季节设施栽培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1无土育苗方法

在靠近大田的空闲地上作畦,畦宽1.5~2.0m、畦深6cm,畦四周筑埂,畦底铲平踏实,畦一头开一排水沟,畦长视苗量而定,畦内放6cm厚腐熟好的土杂肥,踏实,铺平,把浸好的玉米种均匀播种在育苗基质上,在种子上再盖一薄层烂草末。为防地下害虫,播前或播后在育苗基质上喷浇250倍的敌百虫或1000倍久效磷药液,播后浇足水,播后第2天、第3天下午各喷浇1次水,直至出苗,齐苗后一般不再浇水。

苗床播种密度,应视计划的移栽苗龄而定,苗龄长的播种密度宜稀,短的宜密。五叶期移栽,据试验以播410粒/m2左右为宜,1hm2需秧畦净面积180m2,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50。此播量在畦内按6cm行距、4cm株距摆播为好。育苗基质厚度以6~7cm为宜。

2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用中晚熟品种,育苗移栽可早播,有利于充分发挥中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

2.2培育壮苗

壮苗是高产的基础。培育壮苗,一是播前精选种子,尽可能使用饱满而大小一致的种子,可分级播种;二是育苗基质要较肥沃,一定要用腐熟好的烂草末;三是用锌肥和磷肥浸种。

2.3移栽苗龄

育苗移栽的苗龄,据笔者用登海1号所做的5因素(移栽苗龄、前期追肥苗龄、后期追肥苗龄、移栽密度和不同氮肥施用量)5水平(苗龄3~7叶、前期追肥苗龄5~9叶、后期追肥苗龄10~14叶、密度5.25~8.25万株/hm2和纯N150~300kg/hm2纯氮)的旋转回归设计试验结果,3~7叶移栽,各种水平间的产量差异都达不到显著水平。直观分析,3叶移栽的(4个小区)平均产量9057.0kg/hm2,4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7105.5kg/hm2。5叶移栽的(14个小区)平均产量7030.5kg/hm2,6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8590.5kg/hm2,7叶移栽的(6个小区)产量6376.5kg/hm2。综上所述,3~6叶移栽,苗龄对产量影响不大,苗龄达7叶,产量开始下降。据试验,3.72叶移栽的平均产量9504.0kg/hm2,7.5叶苗龄移栽的平均产量5038.5kg/hm2,大苗比小苗减产46.9%。

篇2

一、新种质的发掘利用引领新发展方向

获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代表性成果4项。

1、水稻雌性不育突变体的发现及应用研究

“对水稻雌性不育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在杂交水稻育种和种子生产技术上具有创新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样评价。雌性不育的利用将可能带来杂交水稻技术新突破。创建水稻FS+MS杂交稻育种新模式的实践意义: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制种,简化制种程序提高制种产量和纯度。

完成了该雌性核不育突变体基因FST的克隆、验证、表达及功能分析,深入全面剖析雌配子育性基因的分子和生物学功能及其条件型启动子基因诱导表达调控/操作路径。

同时,已成功创建了FS(雌性不育)+ MS(雄性不育)杂交水稻技术创新体系(FM-line),构建了相关的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的模式和技术,目前正在试验示范。

该雌性核不育基因功能与调控路径的阐明,将极有可能在水稻及单子叶植物雌配子与种子分子生殖发育学的理论上取得新突破并推动雌性不育性在杂交水稻育种上的利用。

2、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基因用于培育多年生水稻

两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长雄野生稻地下茎遗传,组装成约347M的长雄野生稻基因组,明确长雄野生稻和水稻进化分歧大约在19万年前。

像种果树一样种水稻

长雄野生稻起源于西非,拥有发达的地下茎,有较强的病虫害抗性,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陶大云与云南大学农学院研究员胡凤益,利用幼胚挽救的方式成功配置,并获得了RD23/长雄野生稻杂交种F1代,选育很多后代群体。同时,利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的多年生性状,培育了一系列多年生品种。多年生水稻可以越冬,而大多数再生稻不能越冬。

目前,多年生水稻已商业化推广5000亩,在普洱、孟连、景洪、勐海等地试验种植,有些品种多年生性强,一次播种可收割四五年;具有很好越冬能力,产量表现稳定。去年早稻亩产449.5千克,晚稻亩产450.2千克。

在西双版纳等双季稻地方,这种多年生水稻一年可收割两次,而在单季稻地方,一年只能收割一次。今年将在昆明、玉溪等地推广种植,看看多年生水稻是否也适合这些地方。

3、利用野生稻育成了新品种并通过审定

合系35与元江普通野生稻杂交,F0代种子在实验室进行胚挽救成F1代苗,经回交2次,自交若干次,进行单株和系谱选择育成的粳、籼型常规水稻品种。

云资粳41号:累计推广20.4万亩,亩增产40kg,新增产值2392.6万元。

云资籼42号:累计推广15.5万亩,亩增产65kg,新增产值3022.5万元。

4、完成野生稻测序为发掘新基因打下基础

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稻属7个AA基因组物种的精细图谱,奠定了云南科学家在稻种资源与基因组学领域的世界领军地位,为高效发掘与利用野生稻丰富的基因资源提供了强大的平台。

同源多倍体水稻的多倍化与DNA 甲基化关系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二、四倍体水稻的大部分基因表达水平没有差异,四倍体水稻没有因为基因拷贝数目的倍增而表现出剂量效应,转座子 DNA 甲基化水平在基因组范围内表现出广泛的差异,四倍体水稻 DNA 转座子的 CHG 和 CHH 甲基化水平普遍升高,同时伴随着 siRNAs 丰度的增加。DNA 转座子甲基化水平的升高抑制转座子邻近基因的表达,使得尽管四倍体水稻基因的拷贝数目增加但大部分基因表达量维持在与二倍体相当的水平,表现出剂量补偿效应。

克隆了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基因――架起了种间基因交流的桥梁:精细定位了杂种不育基因S21、S37(t)、S38(t)、S39(t);克隆了S21、S39(t)基因;明确了S1、S19、S20、S37(t)、S38(t)、S39(t)在克服种间杂种不育的作用。

水稻陆生适应性研究获得新进展:发现水稻和陆稻适应旱地生长的理论,为耐旱水稻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二、新品种选育应用亮点纷呈

建设省级水稻创新团队和全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10+20),十二五以来育成水稻品种58个、陆稻5个,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17项,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9项,发表研究论文92篇,示范推广4500万亩,新增稻谷10亿kg,社会经济效益达30亿元。形成以下五个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1、常规粳稻品种选育成绩卓著

云粳29号粳稻优质香软米品种:2015年省主推品种,云南省首批粳稻香软米品种,稻米食味品质优异,第十三届全国粳稻米大会、第二届全国优质食味米峰会评为“优质食味粳米”,是获得该称号的首个高原粳稻优质米品种。年最大推广面积40多万亩,平均亩产650kg左右,比当地主栽品种亩增产40多kg。

楚粳28号超级稻:百亩方平均亩产1002.1kg,创粳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累计推广1039.6万亩,平均亩产 716.2kg,新增稻谷7.6亿kg,新增产值23.4亿元 ,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国标一级优质米。

楚粳39号优质软米:稻米食味品质优异,示范平均亩产720.1kg,比当地主栽品种亩增52.1kg,增产7.8%,累计推广1039.6万亩,平均亩产 716.2kg,新增稻谷7.6亿kg,新增产值23.4亿元。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楚粳37号:产量高,百亩方亩产974.1kg,最高1038.3kg。累计推广8万亩,平均亩产720.1kg,比当地主栽品种亩增74.5kg,新增稻谷596.3万kg,新增产值1848.6万元。是国标二级优质米。

云粳39号长粒型香米:国标二级优质米,高产优质相互结合。平均亩产716kg,最高亩产990kg。已推广面积10万亩,使用前景广阔

云粳26号早熟耐干旱: 2012年农业部主推品种。云南和四川审定,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品种区试对照种,是国标三级优质米,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增产稻谷1000多万kg。早熟优质,产值高,适宜机插秧和熟制安排。

凤稻23号:2015年省主推品种。云南省高海拔粳稻区试对照品种,年推广面积31万亩,比原主栽品种均亩增产67.0kg,新增产值6432万元。

凤稻29号: 2015年省主推品种.省区试比对照合系41号亩增产158.2kg,增32.9%,年推广1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650.0kg。

2、杂交粳稻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

滇禾优34优质高产:国标三级优质米。 在云南、贵州、湖南、四川、河南、陕西等粳稻区累计推广50万亩以上,增产稻谷1300多万kg。

米质优,稻谷平均价格比对照品种每公斤多0.5-1.0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3、常规籼稻品种选育成效显著

文稻11号:国标三级优质米,2015年云南省主推品种。2013-2015年累计推广51.7万亩,平均单产563.8kg,比对照亩增10.9%,增产2853.8万kg,新增产值1.28亿元。

文稻16号:国标二级优质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12.5kg,比对照红优7号增产7.2%,综合表现好。

文稻13号:2年区试平均亩产609kg,比对照增产10.2%,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临籼23 :国标三级优质米。2011-2015年累计推广20万亩,单产550-700kg,较对照临优1458亩增30-50kg。

临籼24 :国标三级优质米。2011-2015年累计推广30万亩,单产600-700kg,产量接近杂交稻。

4、高寒稻区品种选育取得重要进展

丽粳系列品种在海拔2200米以上稻区表现出较好的耐寒性和丰产性。十二五期间,示范推广59.1万亩,平均亩产460.5kg,比主栽品种亩增产25.9kg,新增稻谷1530.8万kg,新增产值4592.4万元。

丽粳9号:2013年在海拔2670米的“水稻世界屋脊”的宁蒗永宁种植示范,创造亩产447.72kg的当地高产纪录。2014年百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367.82 kg,较当地平均亩增产高达50.9%,创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寒稻作区水稻新品种百亩连片产量最高纪录。

5、陆稻品种选育取得新进展

增加了山区粮食的多样性、饲草多样性,提高复合产量;增加了与主要经济作物的轮作模式,解决了山区农作物单一,粮、畜争地,粮、烟争地等矛盾。

三、节肥控水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获科技成果奖 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3项;获发明专利2项;发表研究论文15篇;示范推广1440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稻谷72.2kg,新增产值30亿多元。取得以下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1、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建立了云南立体生态稻区的水稻叶龄模式图;明确了我省800kg/亩以上水稻百公斤籽粒需纯氮量粳稻为1.9±0.1kg,籼稻为1.7±0.1kg;提出适宜我省水稻高产的水稻均衡施氮法,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1:1:1:1;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

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创造了百亩连片亩产1067.5kg的新纪录(2015年);创造1亩单产1287kg的高产记录(2006年) ;创造了万亩连片平均亩产量800kg的高产纪录(2009年)。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效果显著:十二五期间累计推广1440.1万亩,平均单产658.3kg,比常规栽培技术亩增产72.2kg,增12.3%。此外,每亩节省化肥20%, 节约成本30-60元。

2、种子包衣加工取得新突破

筛选出一批适于云南水稻生产使用的种子保健处理的高效、安全的药剂,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

3、机械化生产技术迅速扩大

机械化、工厂化育苗技术推广迅速扩大,在禄丰、版纳、芒市获得成功。

四、杂交稻繁育及特色稻米生产技术更上一层楼

两系核不育系繁种产量创世界纪录,滇型杂交稻繁殖制种技术全国领先,获省级科技成果奖 2 项,获发明专利 4 项, 15 篇。

1、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创世界纪录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Y58S繁殖高产田块亩产量达743.8公斤,创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的世界最高亩产纪录。

2、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滇型杂交粳稻育种技术体系

杂交粳稻繁殖制种技术达到全国领先,规模化不育系繁殖产量220kg/亩以上,规模化杂交稻制种产量230kg/亩以上。

3、特色稻米选育取得新进展

云粳37号 :粳稻香软米新品系,稻米食味品质特别优异,是众多大米企业作为优质米开发的首选品种。云粳37号同时还在缅甸规模化生产。

云光109 天然配方米:贵州省区试比对照增产13.04%,“十二五”累计推广121.3万亩。

4、六大名米打造特色稻米品牌

遮放贡米、八宝贡米、卧龙谷香软米、墨江紫米、梯田红米、勐海香米。

五、云南稻作成果辐射周边国家和省区

杂交稻品种在省外国外推广应用,常规粳稻品种辐射到周边省份。

1、杂交稻品种在省外开花结果

云光17号:优质软米。云南省审定,贵州省认定,2010-2012连续3年农业部推荐为主导品种。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国外推广主要品种

1、金瑞良种 香飘一带一路

云光14号通过越南审定,在越南注册商标。两系杂交稻在越南、老挝、缅甸、印尼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100万亩。在当地建立了育种试验站。

2、常规品种在省外广泛应用

2009年,云粳26号通过四川省审定;2011年云光109通过贵州省审定;2013年楚粳28号通过四川省审定。

云南粳稻品种在四川省凉山州和贵州省毕节市等地种植面积占当地种植面积的50%以上。

链接:

数读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

云南稻作研究工作获得包括973计划、863计划等支持项目30项。

发表科技论文近200篇(SCI收录24篇);

篇3

2、外业形成量大。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不同,它不是在车间厂房里作业,而是在田间作业,既使农业科学研究,也有大量的工作是在室外进行。这种情况决定了农业科技档案外业形成量大这样一个特点。即大量的农业科技档案是在野外、田间形成的。这一特点带来了农业科技档案形成、积累、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在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中应十分注意这个问题。

3、地域性强。农业生产离不开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水文、土壤、阳光、气候等。农业生产的布局、品种、栽培技术等,都因地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才有粮作区、畜牧区、林果区、水产区之分。粮作区也有水稻、旱作区的区别,水稻区也有因地域条件的差别而选用不同的品种,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伴生物的农业科技档案,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即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农业科技档案的种类、内容、成份都有很大差异,在形成、管理上也相应带有自己的特点。研究把握这个特点,是做好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产生效益

1、借阅(借出和室内查阅)、复制工作产生效益

几年来,总站档案室为有关人员查阅写总结、论文、调查报告、汇报、规划、报奖、填报资料、项目申报等查阅利用2000多人次。共有20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以技术档案为依据,一是2008年落实了省级重点农业新技术项目15项3748.75万亩次,总增产116700.74万公斤,总增收221125.136万元。其中:(1)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442万亩、亩产173.4公斤、亩增产20.4公斤;(2)大豆垄三栽培技术383万亩、亩产169.6公斤、亩增产16.6公斤;(3)重迎茬大豆综合栽培技术94万亩、亩产164.6公斤、亩增产11.6公斤(4)大豆45㎝双条密植栽培技术44.6万亩、亩产189公斤、亩增产38.7公斤(5)强筋小麦保优节本栽培技术0.5万亩、亩产238公斤、亩增产36公斤(6)优质小麦栽培技术0.5万亩、亩产238公斤、亩增产36公斤(7)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59.5万亩、亩产618.6公斤(8)专用玉米栽培技术369万亩、亩产633.1公斤、亩增产34.1公斤(9)水稻大中棚超稀植栽培技术300.2万亩、亩产591.2公斤、亩增产47.2公斤(10)水稻节水增效配套技术250万亩、亩产572.6公斤、亩增产27.2公斤(11)优质稻谷综合配套栽培技术200万亩、亩产561.3公斤、亩增产6.8公斤(12)水稻温室-大棚两段育苗高产栽培技术20.2万亩、亩产695.8公斤、亩增产121.9公斤(13)大豆、小麦、玉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1382万亩(大豆生产技术规程401.5万亩、亩产166公斤、亩增产13公斤;小麦生产技术规程0.5万亩、亩产238公斤、亩增产36公斤;玉米生产技术规程730万亩、亩产626.3公斤、亩增产27.3公斤;水稻生产技术规程250万亩、亩产594.6公斤、亩增产59.2公斤),(14)大豆、小麦、玉米、水稻高效栽培技术97.5万亩(大豆套种经济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5.6万亩;玉米间种经济作物或杂豆69万亩;水稻育秧大棚综合利用260万亩;小麦后茬复种、复栽秋菜0.5万亩)(15)高效可持续农业——科学轮作体系的示范与推广105.75万亩(北部、东部地区建立玉米—豆—经等轮作方式大豆11万亩;中西部、中南部以玉米—大豆—经济作物方式玉米91.75万亩;山区以玉米—大豆—杂粮—经济作物方式玉米3万亩)。二是落实了市本级重点农业新技术12项,涵盖了粮食作物、瓜菜作物及其施肥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计划推广5195.5万亩次、完成5448.6万亩。为全市的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主动提供利用产生效益

篇4

 

在大豆生产中应确定适宜的播期、种植密度和应用叶面肥、种衣剂,来提高产量构成中的关键因素单株英数、株粒数、百粒重。进而达到高产、高油的目的。在大豆的生产实践中,应选择优良的高油大豆品种,并采取科学的栽培措施是实现高油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的技术关键。

1.改进整地方式,精细整地

整地要以深松为主,翻、耙、旋相结合,整平、耙细、秋起垄。一般深松25~30cm为宜,可结合起垄深松,播种深松,苗前垄沟深松或苗期垄沟深松等。

改春整地为秋整地是实现科学整地的关键技术之一,2~3年进行一次全方位深松作业,是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保墒与排涝能力,改善土壤通透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不能深松的地块以秋季灭茬为主,灭茬深度达到15cm左右,漏耕率不超过2%。低洼、易涝、秋季不能作业的地块,在春季土壤化冻5cm左右时进行灭茬作业,并及时进行顶浆打垄,提供实行换垄三犁川技术,以提高土壤理化性状,确保墒情,提高地温。

2.种子精选与处理

品种选择成熟期适宜,保证霜前充分成熟,含油量在21%以上,生态类型适宜、产量高、稳定性强的抗病虫的品种,良种率100%,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5%,含水量低于14%,播前种子全部用采用包衣或药剂拌种。免费论文。

3.拌种包衣

大豆在播种前拌种包衣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免费论文。方法是:用适量(按说明书要求)大豆种子包衣剂与种子拌匀后置阴凉处,稍干后再拌上少量磷、钾肥,或添加少量钼、硼、锰等微量元素肥料,然后立即播种。在缺钼、硼和石灰性土壤上,可分别用钼酸铵、硼砂和硫酸锰拌种,增产效果明显。

4.适期播种,确保全苗

播科期直接影响大豆的发育与成熟,播期过早大豆易受低温影响,播期拖迟大豆不能正常成熟,含油量下降,对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影响,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尤为重要。从大豆的生育和生育阶段看出,早播出苗较慢,晚播出苗较快,且品种间同一播期出苗快慢也有差异。播期虽然依次相差10天,相差30天,但总生育日数却相差不到12天。熟期越晚,相差越小。晚播从出苗到开花的时间缩短,而生殖生长阶段受影响较小。晚播缩短了营养生长时间严重不足,从而影响大豆产量。同时,不同播期对大豆的株高、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均有一定影响,其中,植株高度以正常播期为最高,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规律不明显。

因品种、因地制宜适期播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生产实践及科学试验结果均表明,播期与产量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最佳播期比其它播期增产幅度为3.47%~47.8%。因此,应本着因品种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最佳的播期。

5.平衡施肥

增施底肥,以农家肥做底肥,一般每公顷施用农家肥15~20t。合理施用化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每公顷施用纯氮18~27Kg,五氧化二磷46~69Kg,氧化钾20~30Kg,并进行分层施肥,第一层施在6~8cm,施用总肥量的30~40%,第二层施在种下8~15cm,施用肥量的60~70%,追肥主要是叶面追肥,在大豆盛花期结荚期进行,主要施肥有钼酸铵、尿素、硝铵和磷酸二氢钾等。

6.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铲趟

小苗长出两叶一心时,即第一片复叶尚未展开前,进行人工间苗。间苗要根据确定的密度,间掉弱苗和病虫危害苗,留苗要基本均匀。小苗刚拱土,子叶尚未展开时,要普遍进行铲前深趟一犁,回犁土10cm以上。在大豆幼苗第一片复叶展开时,头遍地铲趟。铲趟要做到细铲深趟少培土,以增强土壤通透性和地温,促进根系发育。要做到三铲三趟,并在鼓粒期拔除田间大草。

大田化学除草,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根据土壤质地、墒情、施药时间、杂草群落和密度,选择合适的除草剂,避免药剂残留时间过长对下茬作物造成大幅度减产;苗后茎叶处理,可选用20.8%虎威等二元复配剂,于大豆复叶展开后,禾本科杂草3~5叶期施用,选晴天下午喷雾处理。如果田中无阔叶杂草可选用5%禾草立净或15%精稳杀得等单剂,根据不同种类药剂和田间杂草密度施药;如果中无禾本科杂草选用48%苯达松单剂喷雾。

在大豆生育中后期,如有脱肥现象,施用尿素15kg/ha、磷酸二氢钾1.5kg/ha,对水400~500kg叶面喷施,使大豆壮杆防倒,促进早熟增产。在盛花期到结荚期喷施“云大120”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增产,改进品质。大豆长势好,雨水调和,可在植株90cm左右时采用化控技术防治倒伏,即叶面喷施多效唑300g/ha。

7.精细管理、适时防虫

精细管理做好防虫是促进全苗、壮苗、创造群体均匀分布,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要改过去的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不注意防虫为适时防虫,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及时防治大豆病虫害是关系到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推广工作中,选用了抗病虫品种,实行轮作倒茬,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可防治大豆的早期蚜虫,在大豆蚜虫初发期用40%的乐果乳油750 ml/hm2拌150kg毒土撒在危害处,在全田发生时用50%的抗蚜威150~225 g/hm2对水450~750 kg喷雾。在大豆食心虫产卵高峰期,放赤眼蜂30万~45万头/hm2,放蜂两次或在8月中旬,把在虫药乳液中浸泡后的玉米芯药棒50根均匀插于田间,熏杀大豆食心虫的成虫,可提高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免费论文。

8.及时灌溉、适时收获脱粒

大豆花荚鼓粒期遇干旱气象条件应及时灌水已达到增产的目的,有条件的地方首选喷灌,也可选用小白龙灌溉或沟灌。

在摇动大豆植株出现响声、豆粒已经归圆、植株尚有10%左右的叶片未落时进行收获,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收获后晾干并及时脱粒,脱粒时间过迟则易发生炸荚,造成损失。脱粒时豆荚不要过于干燥,否则容易出现较多破碎豆瓣,影响大豆品位及商品等级。

9.结语

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迅猛增长,每年大豆需求量还大于大豆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必须快速发展大豆生产的优质率,通过有效加强生产技术措施,全面提高大豆的生产质量,是提高我国大豆产品品质、产量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新静,阴俊杰.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黑河科技,2003,(3).

[2]孙贵荒.高油大豆栽培技术要点[J].新农业,2003,(1).

[3]刘树朋,黄丽,王永柱,刘景艳,刘艳岩,徐敏,赵杰.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杂粮作物,2005,(3).

篇5

势。

2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

改春整地为秋整地,秋整地能将秋季雨水贮存在土壤中,保墒保苗,且能延长土壤熟化时间,提高土壤肥力,既解决了春整地大豆缺苗断垄问题,又提高了产量。经调查,在相同条件下,秋整地大豆保苗率达98%以上,而春整地保苗率只在70%左右。由于整地时间不同,产量也不一样,秋整地比春整地增产12.5%左右。改年年耕、深翻为浅翻、深松(据有关专家测定,深松的深度每增加1cm,可增加蓄水量600t/hm2),可增加作物产量

15%~20%,是一项很好的增产措施。

3秸秆还田

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不仅避免了因腐烂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以地养地;而且为大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夯实了地力基础。逊克县目前有耕地面积10.56万公顷,有90%以上耕地种植大豆,从1998年开始就进行秸秆还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截至2008年全县应用小型混轮脱粒机和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获还田,面积已达5.33万公顷,有机质连续提高1.0%~1.5%,通过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农田保水蓄水能力,从而达到了保墒节水目的,减少了黑土层流失。经调查,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可增收450元/hm2。

4进行种子包衣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病虫害加重,逊克县大豆种植区90%以上发生根腐病,不少乡镇大豆孢囊线虫病危害严重,并且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要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就要杜绝白籽下地,用适乐时、生物表面活化剂进行种子包衣。经调查,使用种衣剂加适乐时进行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增产112.50kg/hm2,增加收入310元/hm2,提高产量10%~15%。

5改垄三栽培为45cm窄行密植

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近几年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是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增加密度实现增产的一项新技术,行距由65~70cm缩小至45cm,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比常规的垄三栽培技术增产幅度达13.2%。45cm双条密植增产原因:一是增加了保苗株数,扩大了绿色面积;二是植株分布均匀合理,在加大密度的条件下,由于行距缩小,加大株距,缩垄增行,增加绿色面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协调比较好,从而达到增产。经调查车陆乡10户农民应用大豆45cm双条密植技术,在2009年历史罕见的大旱之年,平均产量1271.93kg/hm2,比逊克县大豆平均产量增产15%,比常规大豆栽培增效益564.00元/hm2。

6施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

为改善微生物环境,可施用有机肥15t/hm2以上,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为解决大豆重迎茬养分消耗单一问题,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广泛应用喷浆造粒工艺生产的复合肥,增施土壤磷素活化剂,既能分解土壤中的磷、钾,又能起到固氮作用。根据土壤养分的丰缺来确定氮、磷、钾的比例和用量,既能节本,又能增效,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目的。经过3年的测土配方工程实施,大豆平均增产幅度为8%,逊克县节省化肥投入800万元,节本增效达1800万元。

7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进行田间管理,苗期浅趟深松,中耕除草。一定要使用既不抑制大豆生长,又能杀灭田间杂草的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生育调控,进行追肥,使用既能促进大豆生长,又能防止前茬农药残留的生长调节剂——奈安叶面肥,防治病虫害,保障大豆植株健壮,以获得高产。

参考文献

[1]张凤泉,李成财.重迎茬大豆减产原因及控制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4):159,161.

篇6

中图分类号:U473.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有一套40万吨/年RFCC装置和一套50万吨/年DCC装置,汽油总量在30万吨/年左右,DCC装置汽油烯烃含量高达42φ%,芳烃含量28.5φ%,苯含量1.6%,为满足汽油新标准的要求,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在DCC提升管进行了汽油回炼的工业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降烯烃效果。为了增产丙烯,还进行了C4进提升管回炼的工业试验,丙烯产率增加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汽油质量现状

我公司的汽油组分的构成及质量情况如表1:

表1汽油组分的构成及质量情况

注:FCCU、DCC装置由于掺用了CDC重油催化剂,因此汽油烯烃含量下降。

2. 轻汽油回炼方案

2.1方案一、FCC轻汽油+DCC轻汽油回炼

轻汽油中C4含量占20%~30%,其余为C5-C6,密度仅为0.65,烯烃含量高达50%~60%。

FCC汽油经分离出36%的轻汽油,即3.78万吨/年,DCC汽油经分离出40%左右的轻汽油7万吨/年,二者加起来共有13.475吨/时的轻汽油,可以考虑进DCC提升管下部进行回炼。根据荆门石化C5轻汽油回炼工业应用数据表明:干气产率下降0.75%,LPG产率下降2.02%,汽油+柴油产率增加2.74%,焦炭产率降低0.25%,LPG中丙烯浓度增加2.24ω%,汽油烯烃(荧光法φ%)下降25%,芳烃增加5.38%,辛烷值(RON)下降0.9;总液收增加0.79%。[1]

2. 2方案二DCC轻汽油回炼

针对FCC汽油烯烃较低的情况,考虑DCC轻汽油从装置稳定塔适当位置抽出,循环流量10~12吨/时,温度110~120℃,以液相进装置汽油喷嘴回炼。

2.3、方案三、全馏分汽油回炼

粗汽油方案:FCC和DCC粗汽油比重为0.73~0.76,从分馏塔抽出循环使用,该汽油作为吸收塔的吸收剂,由于≥10% C5从塔顶气液分离罐进入富气,故该汽油偏重。

稳定汽油方案:FCC和DCC稳定汽油比重为0.72~0.73,从稳定塔抽出循环使用,脱硫醇后作为精制汽油调和组分。

根据我厂的实际情况和荆门石化全馏分汽油回炼工业应用数据,采用稳定汽油方案比粗汽油方案好,烯烃降低10%左右,辛烷值增加了1.2个单位。苯含量略有增加。

应用效果预测:

实施该过程主要操作参数变化:反应温度下降2~3℃,提升管中部温度上升约10 ℃。

降低烯烃效果:我厂汽油组分中,FCC汽油烯烃35%,DCC汽油烯烃42%,经采用轻汽油或稳定汽油回炼后,汽油烯烃最低能降到35%以下,苯含量≤2.5%;加之,在辛烷值允许的情况下,调入5%的石脑油,烯烃指标会降得更低。能够满足国标93#汽油标准。

丙烯增产效果 :LPG中丙烯浓度增加2.24ω%,但丙烯产率变化不大。

轻汽油回炼降烯烃效果,比较明显,但轻汽油中部分轻组分聚合生成汽柴油,LPG产率下降,增产丙烯受影响,同时对提升管及分馏塔处理能力影响很大。

全馏分汽油,特别是稳定汽油回炼,不但降烯烃能达到指标,而且辛烷值提高,同时增产丙烯,产品分布改善,可作为主要方案使用。

表2轻汽油回炼应用结果对比

表3全馏分汽油回炼降烯烃效果

3.C4组分回炼

我公司C4组分中烯烃含量占50ω%以上(DCC装置MTBE未反碳四烯烃含量占60ω%),拥有MTBE 副产品未反C46.48万吨/年。C4组分中的烯烃催化裂化后,烯烃转化为包括丙烯在内的的小分子烃类(LPG),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同时烯烃转化生成丙烯提高了装置丙烯产率。

C4组分回炼位置,在提升管最下部,提升管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50~700℃,催化剂活性70~75(裂解剂活性指数),剂油比50~120,具备“高温,高活性,高剂油比”三高条件。[2]由于C4组分属于裂化难度最大的小分子,放在提升管的最下部,此处催化剂活性,温度和剂油比最高,加热气相进料,避免相变对底部流化的影响,应改造气分装置引入C4组分流程和气化所需换热流程。

3.1 回炼方案

一是将未反碳四从DCC装置MTBE直接引出进DCC提升管或FCC提升管回炼;二是将未反碳四经丁烯提浓装置萃取后得到50ω%收率的正丁烯,即3.24万吨/年,(4~5吨/时),然后进提升管回炼。

方案一:可使汽油烯烃降低2~3个单位,荆门石化丙烯产率增加1.05%(对原料),安庆石化增加2.16% 。应用结果表明:C4组分高温裂解,可以明显提高丙烯产率,我公司按提高丙烯产率2%计,每年增产丙烯:50万吨/年*2%=1万吨/年.效益十分可观。

方案二:正丁烯直接进DCC提升管或FCC提升管回炼; 正丁烯在550℃、620℃的转化结果如表4:

表4正丁烯在550℃、620℃的转化结果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石科院

3.24万吨/年的正丁烯经回炼后,在550℃ 的条件下,可转化:丙烯3.24*48.77%=1.58万吨/年;乙烯3.24*10.45%=0.339万吨/年:在620℃ 的条件下,可转化:丙烯3.24*52.01%=1.685万吨/年;乙烯3.24*13%=0.42万吨/年。

4. 结论

4.1、采用碳四组分高温裂解增产丙烯技术,干气和焦炭选择性相当,液化气中丙烯浓度明显增加,干气组成、汽油性质、柴油性质及油浆性质相当。分馏系统取热略有增加,吸收稳定系统负荷增加较大。

4.2采用汽油提升管回炼的方式FCC稳定汽油烯烃含量35%以下,解决了汽油烯烃高的问题,能够满足国标93#汽油标准。[3]

参考文献

篇7

 

BB肥,即掺混肥料,是将2种或2种以上粒状高养份的原料,根据需要掺混而成,没有填充剂(如陶土)。由于其配方易于调整,故特别适用于土地面积大,土壤类型复杂,作物种类繁多的地区。所以BB肥又称干混肥料,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是以单元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机械混合制成,在混合过程中无化学反应。随着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BB肥市场前景所好。

1.从平衡施肥需求方面分析

掺混肥可以降低化肥分配、销售费用,是平衡施肥的最佳选择。BB肥是把颗粒化的不同类型的单质肥料(如尿素、二铵、大粒氯化钾等)按需求比例,进行物理混配。根据平衡施肥原理,按照当地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作物种类、产量指标、不同土质,可配制成系列专用肥料,如小麦专用肥、水稻专用肥、花生、土豆专用肥等,是首选的优质肥料。BB肥的特点:  养分全面。BB肥的主要成分是作物所必须的三要素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避免了施用单质肥料造成养分不平衡的弊端,从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农业论文,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养分比例协调,配方针对性强。BB肥养分配方是按某种作物需肥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土壤养分状况而制成的,针对性强,为某一特定区域或田块生产的专用肥。建立在土壤测试基础上的推荐施肥,要比对土壤肥力一无所知的习惯施肥,在肥料利用率、农业增产和环境保护方面都要有效得多。随着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高产种植带来的高投入施肥,使土壤区域养分变异性增大。而BB肥,多是针对小区域种植、土壤情况,配方优化,使肥料利用率提高,发挥了多元素养分增产的综合效应。

BB肥配制灵活。国产复合(混)肥配方比例一定不变,养分配比不合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而BB肥可以生产数吨一个配方,真正做到一地、一作物、一配方、一方一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养分浓度随意调整,克服了复混肥氮素不能配得过高的缺点。近年来,农业部正在全国范围内正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作为测土配方施肥最好的物质载体,BB肥的因土壤、气候、作物需要随时调整氮、磷、钾比例的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其作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国内大颗粒氮肥、磷肥和钾肥造粒技术的提高,也给BB肥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单质肥料。与此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氮肥的施用量已经超过土壤实际需要,磷肥从90年代以后投入量也超过了土壤吸收量,农田土壤养分的不平衡性正在加剧,这些都给以测土配方为前提的BB肥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发展较快。这些特色农作物对土壤要求不同,其需肥结构各异,在施肥上吃“小灶”有利于发挥它们优质高产特性。可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提供的土壤资料和特色农作物的需肥特点,可生产专用BB肥,如烤烟BB肥、药材BB肥、西瓜BB肥、蔬菜BB肥、麻类BB肥等,并且立足本地,主动出击,与专业村或生产基地签订需购合同,发展订单肥料。

2.从节能减排需求方面分析

化肥生产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面对当前国家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对节能减排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与复合(混)肥生产相比,BB肥生产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生产成本低;在加工生产中基本没有“三废”排放。

近两年来,随着市场对高浓度复混肥料要求的升级农业论文,以造粒工艺生产如此高的高浓度复混肥料(45%、50%、55%)势必会出现造粒和烘干工艺新的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势必会导致生产的高能耗,低效率,高成本,这因而会使其在高浓度肥料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趋于劣势。而BB肥的生产却恰恰相反,同低浓度复混肥料的生产相比,高浓度BB肥的生产加工成本不但不会增高,反而会相应降低,因而在复混肥料市场竞争中必然占有一定优势。不难看出,高浓度复混肥料的这种要求上升趋势,为BB肥的生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篇8

海盐县地处杭嘉湖平原,是一个粮、棉、油、畜等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农业县。全县单季晚稻面积约1.69万公顷,水稻直播轻型栽培技术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了县乡(镇)农技推广部门的共同努力,已超额完成了农业丰收项目计划指标,全县直播稻面积约1.47万公顷,其中免耕直播8020hm2,翻耕直播6673.33hm2,项目达标面积7686.67hm2,比计划指标超了1020hm2,平均省工节本增产增效1566.9元/hm2,推广直播轻型栽培技术,全县共增收1204.42万元,超额完成了项目计划指标。

1单季晚稻直播技术实施概况

1.1气象与苗情

直播单晚生育期(6月1日至10月底)积温3937.2℃,比2006年多107℃,日照时数1006.3h,比2006年多46.8h,雨量468.5mm,比2006年多46.8mm,雨日47d,比2006年多1d,直播单晚大部分田块出苗较好,苗数充足,虽受台风影响,单晚仍获得丰收。据县苗情点10块田调查,最高苗峰出现在7月20日左右,最高苗峰834万丛/hm2,比2006年高217.5万丛/hm2,叶龄8.9张与2006年相同。

1.2起发快,分蘖早,根系活力强

据苗情点定点调查,单晚免耕直播在播后20d,平均叶龄为5.38张,苗数505.5万丛/hm2,平均单株带蘖2.1个,比翻耕直播稻多1.8个;播后30d,平均叶龄为8.05张,苗数873万丛/hm2,单株带蘖4.6个,比翻耕直播多0.9个。成熟期根系考查,免耕直播白根数比翻耕直播高1.8个百分点,黑根系数比例则比翻耕直播少3.4个百分点,平均单株根数比翻耕直播多13.8根,增幅27.4%,平均根系增加0.6cm,增幅3.2%,平均单株根系鲜重增0.21g,增幅22.2%。

1.3经济性状表现好

据全县8个乡镇、40块田6.14hm2调查汇总,平均播种量51kg/hm2,播期6月14~20日,始穗期9月3~9日,齐穗期9月6~11日,最高苗峰784.5万丛/hm2,有效穗数396万穗/hm2,株高89.24cm,穗总粒数113.5粒,穗实粒数99.7粒,结实率87.8%,千粒重23.6g,理论产量9318kg/hm2,实际产量8520kg/hm2。根据16块田调查汇总情况看,直播稻平均产量8505kg/hm2,比移栽稻的8310kg/hm2增加195kg/hm2,增幅2.4%。直播稻增产主要靠增穗增产,同时可以适当控制最高苗,提高成穗率。

1.4涌现了一批中心示范方和高产攻关田

我县根据省级项目积极开展优质高产示范竞赛活动,各乡镇建立了一批直播高产示范方和高产攻关田。中心示范方中如西塘桥青莲寺村7.07hm2直播秀水110,平均产量8430kg/hm2,比常规水稻高705kg/hm2,增幅9.1%;县级百亩示范方武原镇金星村泾塘10组7.012hm2直播稻,平均产量8265kg/hm2,比常规水稻高540kg/hm2,增幅7.0%。高产攻关田如秦山镇长川坝村万建生1133.34m2免耕直播秀水03,产量8580kg/hm2;百步镇万胜村严德方1200m2秀水110直播稻,平均产量8400kg/hm2;沈荡镇沈荡村二组陈福忠1400m2直播秀水09,产量8730kg/hm2。

1.5省工节本增产增效

水稻直播栽培法,达到了省工、省种、省秧田、省成本和增产的目的。据8个乡镇调查汇总,全县7686.67hm2直播晚稻达到了项目计划指标,省工节本增产增效1566.9元/hm2,推广直播轻型栽培技术共增产增收1204.42万元,超额完成了项目计划指标。

2直播晚稻技术试验研究结果

为了进一步研究直播技术,更好地指导生产,我县进行了单晚直播粳稻不同播种量、不同播期试验。不同播量试验,品种为秀水110,4个处理分别为播种量15kg/hm2、45kg/hm2、75kg/hm2、105kg/hm2,随机排列,重复3次,共12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播量为45kg/hm2产量最高,播量15kg/hm2由于苗数不足,产量为最低,播量75kg/hm2、105kg/hm2由于苗数过足,但成穗率不高而导致产量不高,所以播量45kg/hm2群体比较适中,成穗率、产量都较理想。不同播期试验:品种为秀水03,3个处理播期分别为5月30日、6月10日、6月20日,3次重复,共9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早播比迟播的在经济性状上表现千粒重高、产量高。前茬为冬闲田的田块可以适当早播,其他茬口的田块能早播的尽早播种。我县的直播稻播种期定在6月10日左右为宜。

3直播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3.1选用矮秆抗倒的优质高产良种

我县推广应用的适合直播单晚品种有秀水03、秀水09、嘉花1号、秀水110等。

3.2精细整地

大田整地做到“四要”:一要早翻耕,使杂草、桩头等腐

烂;二要田面平整,不留水渍害;三要畦面软硬适中;四要沟渠配套。

3.3适期播种,精量匀播

常规粳稻用种量在45~60kg/hm2,杂交粳稻18.75~22.50kg/hm2。播种期因品种而异,一般以5月底至6月上旬为宜,最迟不超过6月20日。播前种子要经晒种、浸种、催芽,后期做好疏密补稀的工作。

3.4合理运筹肥料,促进平衡生长

采用氮、磷、钾配套,用腐熟有机肥7.50~11.25t/hm2结合基肥施入。分蘖肥用尿素112.5kg/hm2,钾肥112.5~150.0kg/hm2,长粗肥用尿素112.5kg/hm2,穗肥在8月10日前后,施尿素45~90kg/hm2,后期苗色明显落黄的田块,可酌情补施尿素30~45kg/hm2。

3.5水浆管理

篇9

1产量表现

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宜优673平均产量7 100.85 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10%,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6 987.1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3%,2年平均产量7 044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1%。2006年春在“海南863杂交水稻展示”擂台中,实收10.2t/hm2,比CK1增产6.5%,比CK2增产3.85%,居219个参展组合第11位。将乐县2005引进试种,在黄潭镇西湖村试种0.1hm2,实收折算产量8 04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13%;在高唐镇高唐村中稻试种0.14hm2,折算产量8 74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37%;在万安镇寺许村烟后试种0.12hm2,折算产量8 475kg/hm2,比对照谷优527增产6.62%。2006~2008年对各乡镇种植农户随机调查,一般产量7 500~8 250 kg/hm2,高产的9 000kg/hm2以上。

2特征特性

2.1主要农艺性状

该组合群体整齐,株型适中,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剑叶长直,叶色淡绿,后期转色好,不早衰。株高109~121cm,有效穗240~270万穗/hm2,穗长24.2~25.8cm,每穗133~157粒,结实率81%~85%,千粒重31g左右。

2.2生育期

宜优673在将乐县种植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属基本营养型组合,中稻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全生育期143d左右;做烟后或晚稻种植,在6月10日左右播种,全生育期127d左右。

2.3抗瘟性

据2004~2005年福建省区试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感(S~MR),穗颈瘟表现中抗(MR~MR),苗期室内人工接菌鉴定表现中抗(MR~MR)。在将乐县种植3年均未发现叶瘟、穗颈瘟,特别是2008年金两优33全面发病的情况下,也未发现。

2.4稻米品质

宜优673米质优,适口性好,米饭有清香味。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1.7%、精米率75.3%、整精米率64.9%、粒长7.4mm、长宽比3.1、垩白率20%、垩白度4.6%、透明度1级、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含量17.2%、蛋白质含量10.4%,其中7项指标达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3项指标达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

3主要栽培技术

3.1适时稀播种,培育带蘖壮秧

中稻播种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烟后稻及晚稻6月10日左右播种,要求稀播种,播种量150kg/hm2。秧田施复合肥225~300kg/hm2作基肥,施尿素150kg/hm2作断乳肥。断乳肥施后3~4d,秧田水采用干湿间歇交替模式管理(即畦面排干水一昼夜,畦沟保持1/3~1/2畦高的水,第2天复水上畦面一昼夜,如此往复),以利培育根系发达的矮壮多蘖秧。在移栽前5~7d秧田覆水后不再断水,施送嫁肥尿素75kg/hm2。并注意防治黑尾叶蝉、螟虫等病虫害。

3.2适时早移栽,插足基本苗

中稻秧龄控制在30~35d内,烟后稻及晚稻秧龄25d以内为宜,最长不超过30d,特别是烟后稻及晚稻的秧龄如果太长,大田期又碰到连续高温天气,极易引起主穗早孕早穗,从而影响产量。插足基本苗是奠定高产的基础,插植规格20cm×20cm,丛插2粒谷,插足基本苗24万根/hm2左右。

3.3科学肥水管理,提供高产保障

施肥策略上采用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酌施穗粒肥的原则。大田施用复合肥450kg/hm2作基肥;插秧后3~7d内施尿素150kg/hm2,氯化钾150kg/hm2,过磷酸钙225kg/hm2作促蘖肥,促进早生快发;在幼穗分化III期前,看苗酌施穗肥,长势旺的田块只施氯化钾150kg/hm2,长势一般的田块除施氯化钾150kg/hm2外,另加施尿素45~75kg/hm2,以促进大穗粒多;而粒肥以根外追肥为主,在抽穗扬花期结合病虫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爱苗等微肥,以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水分管理上,采用薄水插秧,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烤田,保水孕穗,干湿壮籽的原则。田间够苗时,必须及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烤田要因田因苗而异,对地力肥、长势旺的田块要早烤,对烂泥田要重烤。后期断水不能过早,以免植株早衰,影响籽粒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影响产量,应在收割前7d断水为宜。 转贴于

3.4综合防治病虫害

病虫防治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及植保部门的测报,及时对症下药防治,要重点做好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类以及叶蝉等病虫的防治。

篇10

1 油田泥页岩勘探开发现状

油田页岩气主要是指油田主于高碳泥页岩或者暗色泥页岩当中,以游离或者吸附状态聚集在天然气当中。根据页岩气可开采以及可采资源底数的潜力,成为了非常重要等的第三能源。对于油田页岩气,目前已经实现经济开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裂缝的发育程度。并且因为我国页岩气的地质条件和国外具有相似之处,因此页岩气聚集地质的条件非常优越。对于天然气需要的快速增加以及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页岩气压裂增产工艺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页岩气压裂增产工艺技术逐渐步入了正规阶段,从而使油田天然气等的产量比例也不断增高,这也为我国油田企业在市场上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压裂增产改造工艺技术

因为页岩气储层具有低渗透特点,因此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增产技术,才能实现油田企业的开发。绝大多数页岩气都就有层厚、范围广、普遍含气等特点,从而使页岩气能够以稳定速率产气。页岩气压裂需要采取特殊的钻井、完井以及增产措施,才能有效开发油田页岩气。其中页岩气压裂增产改造技术主要包括重复压裂技术、清水压裂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等,正是因为这些技术才能不断提高油田页岩气井的产量。

2.1 重复压裂技术

重复压裂技术是指第一次对某一层段进行压裂之后,对该层段再一次进行压裂,甚至是更多次的进行压裂。只有重复压裂,才能在压裂之后产生导流能力更好的支撑剂裂缝,才能有效实现比重复压裂之前更好的连通净裂缝。另外,决定油田页岩气重复压裂技术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裂缝的转向。在页岩气重复压裂过程中,通过对远近应力场的研究表明,重复压裂裂缝是沿着原来的裂缝方向进行延伸,并且在延伸很短一段距离之后裂缝开始发生转向。但是因为某些油田的页岩层的均质程度比较小,在发生裂缝转向并形成新缝网是可行的,但是不是每次重复压裂都能使裂缝发生转向。因此只有通过对裂缝转向以及新缝网的进一步研究认识才能用精密的传感器在油田中进行探测,从而根据探测数据处理分析有关油田勘探信息。

2.2 清水压裂技术

清水压裂技术主要指应用在清水中加入活性剂、降阻剂以及防澎湃剂等作为工作液进行的压裂。清水压裂技术具有伤害低、成本低以及能够深度解决堵塞等特点。早期清水压裂技术指是在注入高浓度压裂支撑剂遇到困难时,来限制支撑剂的平均浓度。又因为岩石当中的天然气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程度,因此在闭合之后仍能保持一定缝隙,从而形成低渗透油田的导流能力。另外,一般情况下,清水压裂技术不需要清理,基本上也不会存在残渣上海裂缝的问题,甚至还可以提供更长的裂缝,并把裂缝支撑剂运用到裂缝网络上。总之,清水压裂技术已经成为油田增产的重要工艺技术之一。

2.3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油田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因为水平井可以增加油层与井筒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油气的最终采收率以及产量。通过近几年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实践表明,从水平井当中获得的最终采收率是直井采收率的三倍,但是费用只有直井费用的两倍,因此水平分段压裂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作业者使用。但是因为油田页岩气储层的渗透率比较低,再加上气流阻力比传统天然气大,因此必须对水平井进行压裂增产改造工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水平井的产能(如图2所示)。

而分段压裂主要利用了封隔器的其他材料段塞,通过在水平井筒内逐段压裂之后,压开多条裂缝。然后,在数量不确定的压裂液泵入储层,并且之后的措施要比之前支撑剂浓度更高。分段压裂技术不仅可以运用在单一储层区域,还可以运用在几个不相连储层区域中。一般情况下,该压裂增产工艺技术应用在垂直堆叠的致密气地层的增产,从而在短时间内使油田企业实现经济和效益最大化。

3 结语

油田企业在国内很早的应用了压裂增产改造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也总结出了关于不同地质的工艺技术,基本上满足了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储层改造需要。但是,随着油田的不断深入,目前的压裂技术效果虽然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仍然不可以避免压裂措施的初期效果以及后效性逐渐变差的趋势。压裂技术已经伴随着整体的压裂技术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开发阶段,并且朝着总体优化压裂技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论文摘要 阐述单季稻强化栽培的好处,并介绍其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品种选择、育秧、大田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内容,从而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一种高产高效新技术,其核心内容是通过采取选择分蘖力强的大穗型品种、小苗移栽、单本(或少本)稀植、浅湿灌溉、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注重平衡施肥和穗肥的施用等技术措施,以强化稻株个体生长环境,充分挖掘(或强化)稻株个体生产潜能。

1单季稻强化栽培的好处

1.1高产稳产高效益

单季稻实行强化栽培能显著增产增效。如2006年我市示范单季稻强化栽培技术约33.3hm2,普遍获得了高产丰收。根据对寿昌镇刘家村、航头镇南八村、珏塘村5位农户的实割实收产量调查,16块强化栽培的单季稻田共2.06hm2,平均产量达到9 928.5kg/hm2,比采用传统种植技术的同一单季稻品种产量增加1 125kg/hm2左右,增产幅度达到13%左右,直接增收1 800元/hm2左右。其中寿昌镇刘家村施国才和航头镇珏塘村孙根土、孙水林等农户的产量都超过10.5t/hm2,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2007年全市示范种植强化栽培单季稻346hm2,普遍获得高产丰收,根据14个镇乡119户15.47hm2强化栽培的单季稻实产调查,平均产量9 168kg/hm2,比相邻农户常规栽培的单季稻增产1 471.5 kg/hm2,增产19.1%,平均增收2 648.7元/hm2。

1.2省种子

单季稻实行强化栽培,采用旱育秧短秧龄(10~15d)移栽,一般大田只需要种子6kg/hm2,比传统半旱育秧长秧龄(30d左右)移栽,大田要节约杂交种子3.75kg/hm2左右,可以节省种子款105~120元/hm2。采用半旱育秧短秧龄(12~18d)移栽,一般大田只需种子7.5kg/hm2,比传统半旱育秧长秧龄(30d左右)大田可节省种子2.25kg/hm2,可以节省种子款75元/hm2左右。

1.3省秧田,节省育秧和拔秧用工

单季稻实行强化栽培,采用旱育秧短秧龄(10~15d)移栽,大田只需要秧田90m2/hm2,与传统半旱育秧长秧龄(30d左右)移栽相比,要节省秧田900m2/hm2以上。因此,大大节省了秧田整理、播种、施肥、灌水和拔秧的用工,一般大田可以节省育秧和拔秧用工15d/hm2左右,节省费用600元/hm2以上。采用水育秧短秧龄(12~18d)移栽,大田只需要秧田300~450m2/hm2,与长秧龄(30d左右)半旱育秧相比,要节省秧田450~600m2/hm2。因此,大田可以节省秧田整理、播种、施肥、灌水和拔秧的用工7.5d/hm2左右,节省费用300元/hm2以上。

1.4节省插秧用工

单季稻实行强化栽培,采用旱育秧短秧龄移栽的,每个劳动日可以插秧933.8m2左右,采用半旱育短秧龄移栽的,每个劳动日也可以插秧733.7m2左右,与传统半旱育秧长秧龄移栽相比(每个劳动日插秧466.9m2左右),可以大大提高劳动工效,节省一半左右的插秧时间。大田至少可以节省插秧用工费用375元/hm2以上。同时,还可以减轻挑秧和插秧的劳动强度。

1.5节约稻田灌溉用水

单季稻实行强化栽培,大田水分管理以湿润灌溉为主,改变了长时间深水层灌溉的老习惯,可以大大节约稻田用水,能够节约提水用电和放水用工,达到节省灌水成本的目的。特别是在缺水地区,能大大缓解农田争水的矛盾和纠纷。

1.6方便防病治虫田间喷药

由于强化栽培要求做到挖沟起畦栽培,对防病治虫田间喷药等操作十分方便和有利。

2单季稻强化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择穗大粒多、分蘖能力强、后期转色好、增产潜力大、米质较优的品种,如中浙优1号、两优培九等,积极试验示范川香8号、内香优18等新品种。

2.2育秧

2.2.1旱育秧技术。①选好旱育秧田,施足基肥。选择菜园地、油菜田或临近单季稻大田的其他肥沃疏松的边角地,大田需要秧田90m2/hm2,苗床施三元复合肥(含量45%)750 g/m2加过磷酸钙750g/m2作基肥,施肥后细耙苗床畦面。②药剂浸种,适时播种。大田用种子6kg/hm2,采用2 000倍的“402”药剂浸种,浸后洗净,并催芽露白后,在5月20日前均匀地播种在苗床上,用木板压实,浇水后,覆盖焦泥灰或细土。天气下雨和阴天还可以覆盖一层小拱棚地膜,以起到防雀防鼠的作用。天晴时,小拱棚两头要及时通风,防止高温伤苗,晚上要盖好通风口,既保暖又防鼠。齐苗后,要及时揭膜通风炼苗,先日揭夜盖,拔秧前3d完全揭膜。③适时起苗,适龄移栽。强化栽培旱育秧适宜秧龄为10~12d,最长不超过15d。由于播种较密,秧龄太长(超过15d)将严重影响秧苗质量,最终影响单季稻产量的提高和增产潜力的发挥。

篇12

科技增收:带来农民欢笑

隆冬时节,温暖如春的盈江县旧城乡,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隋启君研究员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选育的冬季马铃薯专用品种“抗青9-1”已进入收获期。经盈江县农技中心田间测产,平均亩产1602.1千克。其中亩产商品薯1500.6千克,大薯率87.6%,按当地市场售价计算,平均亩产值达2044.5元,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可喜的收益。种植户板小红乐滋滋地告诉记者:“种植抗青9-1不仅上市早,卖价高,而且还可以再种一季西瓜,相对其它品种等于多拣了一季的收入。”

这,只是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冬季农业开发和小春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集中展示的一个缩影。

2009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推动省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工作有效实施,支撑和引领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省农科院组织实施了旨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八百双倍增”工程。

围绕工程实施方案中的“八个一百”工作内容,省农科院充分结合学科优势和科研项目实际,通过派出科技核心成员、科技培训和支持企业发展,推进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百亩核心展示和推广应用等措施,有效地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充分发挥科技对增产、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如今,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已在云岭大地开花结果,造福一方百姓。

或许数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省农科院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提高服务“三农”能力上取得的成效和所作的努力:

2009年,省农科院全省累计示范推广优良品种191个,推广实用技术146项;建立各种作物新品种与实用技术百亩核心示范129个,增收490.9万元,示范推广112万亩,增收15856.6万元,带动辐射1003.8万亩,增收116644.3万元;完成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101个,项目区人均纯收入平均增收447.1元;支持77家农业企业发展,企业实现增收695.1万元;培训地方科技人员和农民68885人次、州市学科带头人631人次。

科技兴,产业富,农民笑。

据不完全统计,依托“八百双倍增”工程,省农科院2009年在全省各地仅是水稻就示范了43.38万亩,其中百亩样板19个,面积1900亩,带动面积430万亩;玉米新品种云瑞、珍禾系列在全省推广330万亩,遍布各个州市,玉米系列品种全省样板平均单产比主推品种增产80公斤以上,增产粮食41.96万公斤,带动面积达25.68万亩;在成果转化中,该院自主选育的“云大麦2号”最高单产720千克,百亩连片平均亩产629千克,刷新两项全国纪录;水稻新品系“云粳30号”在陆良高产创建中平均亩产806.1千克,较当地品种增产150千克;花油系列油菜品种在保山万亩示范平均单产超过200千克。此外,甘蔗种苗温水脱毒、水稻湿润浅旋节本增效耕作等一批技术也开始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丰收带来了农民的欢笑。弥勒县章保村农民武永祥道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田间地头指导我们种新品种,用新技术,我们才获得了丰收。科技是真佛,谁拜谁受益呀!”

推动创新,加速转化,农业科技正在云岭大地展现魅力。

攻坚克难:举全力推进

早在“八百双倍增”工程酝酿之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何兴泽就多次强调,有为才有位,农业科研人员取得的创新成果,不能仅只停留在评职称评奖项层面上,更重要的是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让研究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生产力,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造福于民,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面向‘三农’书写新的篇章,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把成果留给广大农村和农民”,何兴泽向全院农科人员吹响了打一场科技成果攻坚战的号角。

“八百双倍增工程是省农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等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服务‘三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省农科院院长黄兴奇对八百双倍增工程有着深入的思考。

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省农科院党委、行政领导班子统一认识,理顺发展思路,下了大决心,将2009年定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年,结合省科技增粮和科技推广计划的部署,启动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全方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力争在成果转化上取得重大突破。

从2009年起,省农科院每年派出100名高级研究人员为核心的科技服务队伍,示范和推广100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和100项先进实用技术,部署100个百亩连片核心示范区,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选定100个有代表性的自然村作为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重点支持100个农业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培训100名州市级农业科技学术技术带头人。通过工程实施,使核心示范区、试点村粮食单产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倍以上,充分发挥科技增粮、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八百双倍增”工程蕴含着丰富内容,也承载着省农科院大幅提高科技服务“三农”能力的迫切愿望和决心。

“攻坚克难”,省农科院副院长范源洪用简短的四个字来形容省农科院不负使命,促农增收的心态。

“八百双倍增工程点多面广,几乎涉及全省所有州市,涵盖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花卉、甘蔗、热果、蔬菜、间套作技术等多个农业研究领域,面临着工作经费缺乏,院内各所间工作推进不平衡,院内各所间、院内与地方之间协调、沟通和配合难度大等诸多困难”,范源洪表示:“不管困难有多大,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八百双倍增工程是农科院3项重点工作中的亮点工作,必须举全院之力全面推进。”

为此,省农科院成立“八百双倍增”工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属各研究所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由所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确保专项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各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人负责统筹本作物和相关作物的方案设计、技术保障措施、服务团队组织等工作。同时,该院还建立起科学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加强专项工作问责制和督办通报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创造经验 :走活成果转化一盘棋

“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经验之一在于全院品种、人才、技术资源实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整合,做到了统筹规划,科学实施,走活了全院科技成果转化一盘棋,”省农科院科技产业处副处长、“八百双倍增”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俊总结说。

省农科院下属15个研究所,有97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十五”以来承担完成国家和省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6项,其中二等奖以上奖项占全省农业高等级成果奖励的近40%。育成稻类、玉米、麦类、油料、豆类、薯类、甘蔗、蚕桑、花卉等各种作物新品种117个,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农业领域。然而,尽管有这么好的资源,但以往的项目实施主要是依托各个研究课题进行,单打独斗,并没有形成合力。

“八百双倍增工程实现了全院资源的高度集成,做到了全院上下齐心,全体总动员,这在全院前所未有。”张俊说,八百双倍增工程的实施,打破了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局面,项目、经费和人才得到全面整合。就拿实施经费来说吧,除了积极争取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与省粮食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玉米地膜、优势特色作物和冬季农业开发等项目和经费对接外,还将各个研究所、各研究课题项目经费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做到重拳出击,重点突出。同时,通过对全院人员、品种实行科学规划,统一调度,集中力量,有力地推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经验之二,着眼三年计划,实现整体统筹,分级有序推进。“八百双倍增”工程实施期为3年,分院、所两级分级负责实施。院层面出台“八百双倍增”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工程总体任务目标、工作内容,重点做好全院性的重点新品种新技术集中展示和16个州(市)学科带头人的集中培养培训;各研究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作物优势,结合科技研究项目,重点做好相应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种植核心示范和推广应用。在各项目点,省农科院创新性地建立起领导联系和专家分片负责制度,实行核心示范点点长制、增产、增产核心村村长制,下设科技骨干,各负其责。在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各科技核心专家、科技服务团队分乡镇、村和农户开展蹲点服务,把各项技术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位。

“去年实践下来效果很好,全院上下真正形成了一盘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这为今后工作拓展了思路,积累了经验。”范源洪表示,2009年是八百双倍增工程实施的第一年,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今后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长效机制,让农民从科技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躬耕田野 :为了大地丰收

“八百双倍增”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广大农科人员的辛勤付出。

卢义宣研究员是“八百双倍增”工程嵩明万亩水稻集中示范点的“点长”。这位在农科战线上勤奋耕耘多年的著名水稻专家最大的心愿就是竭尽所能,为农民多办点实事。“农村需要新的品种、新的技术,更需要科技人员下去。”为此,他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实验室和大田里。2009年卢义宣负责的云光109、云光101百亩水稻核心示范区大丰收,实测验收平均亩产达849.56公斤,获得了冷凉高海拔地区粳稻的高产。“老百姓反映米好吃,价钱也卖得高,只要对老百姓有利,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想方设法继续做下去”,卢义宣信心满怀。

在甘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甘蔗所病虫害防治专家黄应昆研究员像往常一样,马不停蹄地奔赴德宏、红河等甘蔗主产区,围绕当前甘蔗田间管理,结合机械大培土、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在田间一线指导农民。“边疆农民有土地,有资源,但没有技术”,为甘蔗这一甜蜜事业传经送宝,让更多农民品尝科技甜头,黄应昆觉得,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春天,就来这里教农民播种,夏天来察看陆稻长势,对农民进行中耕管理和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到了秋天更忙,要和农民们一起收谷子、测产和留种,1年里究竟来了多少次,我也记不清了。”长年累月奔波在田里,文山州砚山县盘龙乡凹龙科村1150亩“陆稻玉米间种”标准化样板负责人,粮作所陆稻专家徐鹏副研究员被晒得面色黝黑,卷起裤管下田,谁也认不出他是个农科专家。“户口在昆明,工作在州市”,徐鹏的幽默,道出了农科专家的辛劳,也浓缩着省农科院专家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恪尽职守、躬耕田野的情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