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5: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增产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增产技术论文

篇1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及高产、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支柱粮饲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因而通过改革栽培技术,增加科技投入,依靠提高单产保总产,是玉米生产的迫切要求。试验研究证明,夏玉米无土育苗移栽增产效果显著,是玉米栽培上的一次革命。育苗移栽播期可提早15~20d,成熟期提早7~9d,千粒重提高55~60g,增产13%~15%;育苗移栽可使植株基部节间缩短,次生根增多,较直播玉米株高矮32.4~65.0cm,穗位降低25.6~60.0cm,单株叶面积较小,抗倒伏能力增强,利于密植夺高产;育苗移栽可避免6月下旬多雨年份“芽涝”,抵抗玉米生育后期的风灾,也可在6月严重干旱年份保证玉米适期播种,正常成熟,获得好收成。实践证明,夏玉米育苗移栽既是实现正常年份高产优质的措施和特殊年份提高抗灾应变能力的科学手段,也是保护地区季节设施栽培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1无土育苗方法

在靠近大田的空闲地上作畦,畦宽1.5~2.0m、畦深6cm,畦四周筑埂,畦底铲平踏实,畦一头开一排水沟,畦长视苗量而定,畦内放6cm厚腐熟好的土杂肥,踏实,铺平,把浸好的玉米种均匀播种在育苗基质上,在种子上再盖一薄层烂草末。为防地下害虫,播前或播后在育苗基质上喷浇250倍的敌百虫或1000倍久效磷药液,播后浇足水,播后第2天、第3天下午各喷浇1次水,直至出苗,齐苗后一般不再浇水。

苗床播种密度,应视计划的移栽苗龄而定,苗龄长的播种密度宜稀,短的宜密。五叶期移栽,据试验以播410粒/m2左右为宜,1hm2需秧畦净面积180m2,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50。此播量在畦内按6cm行距、4cm株距摆播为好。育苗基质厚度以6~7cm为宜。

2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用中晚熟品种,育苗移栽可早播,有利于充分发挥中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

2.2培育壮苗

壮苗是高产的基础。培育壮苗,一是播前精选种子,尽可能使用饱满而大小一致的种子,可分级播种;二是育苗基质要较肥沃,一定要用腐熟好的烂草末;三是用锌肥和磷肥浸种。

2.3移栽苗龄

育苗移栽的苗龄,据笔者用登海1号所做的5因素(移栽苗龄、前期追肥苗龄、后期追肥苗龄、移栽密度和不同氮肥施用量)5水平(苗龄3~7叶、前期追肥苗龄5~9叶、后期追肥苗龄10~14叶、密度5.25~8.25万株/hm2和纯N150~300kg/hm2纯氮)的旋转回归设计试验结果,3~7叶移栽,各种水平间的产量差异都达不到显著水平。直观分析,3叶移栽的(4个小区)平均产量9057.0kg/hm2,4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7105.5kg/hm2。5叶移栽的(14个小区)平均产量7030.5kg/hm2,6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8590.5kg/hm2,7叶移栽的(6个小区)产量6376.5kg/hm2。综上所述,3~6叶移栽,苗龄对产量影响不大,苗龄达7叶,产量开始下降。据试验,3.72叶移栽的平均产量9504.0kg/hm2,7.5叶苗龄移栽的平均产量5038.5kg/hm2,大苗比小苗减产46.9%。

篇2

一、新种质的发掘利用引领新发展方向

获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代表性成果4项。

1、水稻雌性不育突变体的发现及应用研究

“对水稻雌性不育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在杂交水稻育种和种子生产技术上具有创新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样评价。雌性不育的利用将可能带来杂交水稻技术新突破。创建水稻FS+MS杂交稻育种新模式的实践意义: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制种,简化制种程序提高制种产量和纯度。

完成了该雌性核不育突变体基因FST的克隆、验证、表达及功能分析,深入全面剖析雌配子育性基因的分子和生物学功能及其条件型启动子基因诱导表达调控/操作路径。

同时,已成功创建了FS(雌性不育)+ MS(雄性不育)杂交水稻技术创新体系(FM-line),构建了相关的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的模式和技术,目前正在试验示范。

该雌性核不育基因功能与调控路径的阐明,将极有可能在水稻及单子叶植物雌配子与种子分子生殖发育学的理论上取得新突破并推动雌性不育性在杂交水稻育种上的利用。

2、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基因用于培育多年生水稻

两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长雄野生稻地下茎遗传,组装成约347M的长雄野生稻基因组,明确长雄野生稻和水稻进化分歧大约在19万年前。

像种果树一样种水稻

长雄野生稻起源于西非,拥有发达的地下茎,有较强的病虫害抗性,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陶大云与云南大学农学院研究员胡凤益,利用幼胚挽救的方式成功配置,并获得了RD23/长雄野生稻杂交种F1代,选育很多后代群体。同时,利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的多年生性状,培育了一系列多年生品种。多年生水稻可以越冬,而大多数再生稻不能越冬。

目前,多年生水稻已商业化推广5000亩,在普洱、孟连、景洪、勐海等地试验种植,有些品种多年生性强,一次播种可收割四五年;具有很好越冬能力,产量表现稳定。去年早稻亩产449.5千克,晚稻亩产450.2千克。

在西双版纳等双季稻地方,这种多年生水稻一年可收割两次,而在单季稻地方,一年只能收割一次。今年将在昆明、玉溪等地推广种植,看看多年生水稻是否也适合这些地方。

3、利用野生稻育成了新品种并通过审定

合系35与元江普通野生稻杂交,F0代种子在实验室进行胚挽救成F1代苗,经回交2次,自交若干次,进行单株和系谱选择育成的粳、籼型常规水稻品种。

云资粳41号:累计推广20.4万亩,亩增产40kg,新增产值2392.6万元。

云资籼42号:累计推广15.5万亩,亩增产65kg,新增产值3022.5万元。

4、完成野生稻测序为发掘新基因打下基础

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稻属7个AA基因组物种的精细图谱,奠定了云南科学家在稻种资源与基因组学领域的世界领军地位,为高效发掘与利用野生稻丰富的基因资源提供了强大的平台。

同源多倍体水稻的多倍化与DNA 甲基化关系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二、四倍体水稻的大部分基因表达水平没有差异,四倍体水稻没有因为基因拷贝数目的倍增而表现出剂量效应,转座子 DNA 甲基化水平在基因组范围内表现出广泛的差异,四倍体水稻 DNA 转座子的 CHG 和 CHH 甲基化水平普遍升高,同时伴随着 siRNAs 丰度的增加。DNA 转座子甲基化水平的升高抑制转座子邻近基因的表达,使得尽管四倍体水稻基因的拷贝数目增加但大部分基因表达量维持在与二倍体相当的水平,表现出剂量补偿效应。

克隆了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基因――架起了种间基因交流的桥梁:精细定位了杂种不育基因S21、S37(t)、S38(t)、S39(t);克隆了S21、S39(t)基因;明确了S1、S19、S20、S37(t)、S38(t)、S39(t)在克服种间杂种不育的作用。

水稻陆生适应性研究获得新进展:发现水稻和陆稻适应旱地生长的理论,为耐旱水稻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二、新品种选育应用亮点纷呈

建设省级水稻创新团队和全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10+20),十二五以来育成水稻品种58个、陆稻5个,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17项,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9项,发表研究论文92篇,示范推广4500万亩,新增稻谷10亿kg,社会经济效益达30亿元。形成以下五个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1、常规粳稻品种选育成绩卓著

云粳29号粳稻优质香软米品种:2015年省主推品种,云南省首批粳稻香软米品种,稻米食味品质优异,第十三届全国粳稻米大会、第二届全国优质食味米峰会评为“优质食味粳米”,是获得该称号的首个高原粳稻优质米品种。年最大推广面积40多万亩,平均亩产650kg左右,比当地主栽品种亩增产40多kg。

楚粳28号超级稻:百亩方平均亩产1002.1kg,创粳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累计推广1039.6万亩,平均亩产 716.2kg,新增稻谷7.6亿kg,新增产值23.4亿元 ,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国标一级优质米。

楚粳39号优质软米:稻米食味品质优异,示范平均亩产720.1kg,比当地主栽品种亩增52.1kg,增产7.8%,累计推广1039.6万亩,平均亩产 716.2kg,新增稻谷7.6亿kg,新增产值23.4亿元。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楚粳37号:产量高,百亩方亩产974.1kg,最高1038.3kg。累计推广8万亩,平均亩产720.1kg,比当地主栽品种亩增74.5kg,新增稻谷596.3万kg,新增产值1848.6万元。是国标二级优质米。

云粳39号长粒型香米:国标二级优质米,高产优质相互结合。平均亩产716kg,最高亩产990kg。已推广面积10万亩,使用前景广阔

云粳26号早熟耐干旱: 2012年农业部主推品种。云南和四川审定,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品种区试对照种,是国标三级优质米,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增产稻谷1000多万kg。早熟优质,产值高,适宜机插秧和熟制安排。

凤稻23号:2015年省主推品种。云南省高海拔粳稻区试对照品种,年推广面积31万亩,比原主栽品种均亩增产67.0kg,新增产值6432万元。

凤稻29号: 2015年省主推品种.省区试比对照合系41号亩增产158.2kg,增32.9%,年推广1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650.0kg。

2、杂交粳稻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

滇禾优34优质高产:国标三级优质米。 在云南、贵州、湖南、四川、河南、陕西等粳稻区累计推广50万亩以上,增产稻谷1300多万kg。

米质优,稻谷平均价格比对照品种每公斤多0.5-1.0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3、常规籼稻品种选育成效显著

文稻11号:国标三级优质米,2015年云南省主推品种。2013-2015年累计推广51.7万亩,平均单产563.8kg,比对照亩增10.9%,增产2853.8万kg,新增产值1.28亿元。

文稻16号:国标二级优质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12.5kg,比对照红优7号增产7.2%,综合表现好。

文稻13号:2年区试平均亩产609kg,比对照增产10.2%,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临籼23 :国标三级优质米。2011-2015年累计推广20万亩,单产550-700kg,较对照临优1458亩增30-50kg。

临籼24 :国标三级优质米。2011-2015年累计推广30万亩,单产600-700kg,产量接近杂交稻。

4、高寒稻区品种选育取得重要进展

丽粳系列品种在海拔2200米以上稻区表现出较好的耐寒性和丰产性。十二五期间,示范推广59.1万亩,平均亩产460.5kg,比主栽品种亩增产25.9kg,新增稻谷1530.8万kg,新增产值4592.4万元。

丽粳9号:2013年在海拔2670米的“水稻世界屋脊”的宁蒗永宁种植示范,创造亩产447.72kg的当地高产纪录。2014年百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367.82 kg,较当地平均亩增产高达50.9%,创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寒稻作区水稻新品种百亩连片产量最高纪录。

5、陆稻品种选育取得新进展

增加了山区粮食的多样性、饲草多样性,提高复合产量;增加了与主要经济作物的轮作模式,解决了山区农作物单一,粮、畜争地,粮、烟争地等矛盾。

三、节肥控水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获科技成果奖 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3项;获发明专利2项;发表研究论文15篇;示范推广1440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稻谷72.2kg,新增产值30亿多元。取得以下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1、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建立了云南立体生态稻区的水稻叶龄模式图;明确了我省800kg/亩以上水稻百公斤籽粒需纯氮量粳稻为1.9±0.1kg,籼稻为1.7±0.1kg;提出适宜我省水稻高产的水稻均衡施氮法,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1:1:1:1;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

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创造了百亩连片亩产1067.5kg的新纪录(2015年);创造1亩单产1287kg的高产记录(2006年) ;创造了万亩连片平均亩产量800kg的高产纪录(2009年)。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效果显著:十二五期间累计推广1440.1万亩,平均单产658.3kg,比常规栽培技术亩增产72.2kg,增12.3%。此外,每亩节省化肥20%, 节约成本30-60元。

2、种子包衣加工取得新突破

筛选出一批适于云南水稻生产使用的种子保健处理的高效、安全的药剂,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

3、机械化生产技术迅速扩大

机械化、工厂化育苗技术推广迅速扩大,在禄丰、版纳、芒市获得成功。

四、杂交稻繁育及特色稻米生产技术更上一层楼

两系核不育系繁种产量创世界纪录,滇型杂交稻繁殖制种技术全国领先,获省级科技成果奖 2 项,获发明专利 4 项, 15 篇。

1、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创世界纪录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Y58S繁殖高产田块亩产量达743.8公斤,创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的世界最高亩产纪录。

2、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滇型杂交粳稻育种技术体系

杂交粳稻繁殖制种技术达到全国领先,规模化不育系繁殖产量220kg/亩以上,规模化杂交稻制种产量230kg/亩以上。

3、特色稻米选育取得新进展

云粳37号 :粳稻香软米新品系,稻米食味品质特别优异,是众多大米企业作为优质米开发的首选品种。云粳37号同时还在缅甸规模化生产。

云光109 天然配方米:贵州省区试比对照增产13.04%,“十二五”累计推广121.3万亩。

4、六大名米打造特色稻米品牌

遮放贡米、八宝贡米、卧龙谷香软米、墨江紫米、梯田红米、勐海香米。

五、云南稻作成果辐射周边国家和省区

杂交稻品种在省外国外推广应用,常规粳稻品种辐射到周边省份。

1、杂交稻品种在省外开花结果

云光17号:优质软米。云南省审定,贵州省认定,2010-2012连续3年农业部推荐为主导品种。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国外推广主要品种

1、金瑞良种 香飘一带一路

云光14号通过越南审定,在越南注册商标。两系杂交稻在越南、老挝、缅甸、印尼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100万亩。在当地建立了育种试验站。

2、常规品种在省外广泛应用

2009年,云粳26号通过四川省审定;2011年云光109通过贵州省审定;2013年楚粳28号通过四川省审定。

云南粳稻品种在四川省凉山州和贵州省毕节市等地种植面积占当地种植面积的50%以上。

链接:

数读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

云南稻作研究工作获得包括973计划、863计划等支持项目30项。

发表科技论文近200篇(SCI收录24篇);

篇3

2、外业形成量大。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不同,它不是在车间厂房里作业,而是在田间作业,既使农业科学研究,也有大量的工作是在室外进行。这种情况决定了农业科技档案外业形成量大这样一个特点。即大量的农业科技档案是在野外、田间形成的。这一特点带来了农业科技档案形成、积累、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在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中应十分注意这个问题。

3、地域性强。农业生产离不开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水文、土壤、阳光、气候等。农业生产的布局、品种、栽培技术等,都因地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才有粮作区、畜牧区、林果区、水产区之分。粮作区也有水稻、旱作区的区别,水稻区也有因地域条件的差别而选用不同的品种,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伴生物的农业科技档案,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即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农业科技档案的种类、内容、成份都有很大差异,在形成、管理上也相应带有自己的特点。研究把握这个特点,是做好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产生效益

1、借阅(借出和室内查阅)、复制工作产生效益

几年来,总站档案室为有关人员查阅写总结、论文、调查报告、汇报、规划、报奖、填报资料、项目申报等查阅利用2000多人次。共有20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以技术档案为依据,一是2008年落实了省级重点农业新技术项目15项3748.75万亩次,总增产116700.74万公斤,总增收221125.136万元。其中:(1)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442万亩、亩产173.4公斤、亩增产20.4公斤;(2)大豆垄三栽培技术383万亩、亩产169.6公斤、亩增产16.6公斤;(3)重迎茬大豆综合栽培技术94万亩、亩产164.6公斤、亩增产11.6公斤(4)大豆45㎝双条密植栽培技术44.6万亩、亩产189公斤、亩增产38.7公斤(5)强筋小麦保优节本栽培技术0.5万亩、亩产238公斤、亩增产36公斤(6)优质小麦栽培技术0.5万亩、亩产238公斤、亩增产36公斤(7)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59.5万亩、亩产618.6公斤(8)专用玉米栽培技术369万亩、亩产633.1公斤、亩增产34.1公斤(9)水稻大中棚超稀植栽培技术300.2万亩、亩产591.2公斤、亩增产47.2公斤(10)水稻节水增效配套技术250万亩、亩产572.6公斤、亩增产27.2公斤(11)优质稻谷综合配套栽培技术200万亩、亩产561.3公斤、亩增产6.8公斤(12)水稻温室-大棚两段育苗高产栽培技术20.2万亩、亩产695.8公斤、亩增产121.9公斤(13)大豆、小麦、玉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1382万亩(大豆生产技术规程401.5万亩、亩产166公斤、亩增产13公斤;小麦生产技术规程0.5万亩、亩产238公斤、亩增产36公斤;玉米生产技术规程730万亩、亩产626.3公斤、亩增产27.3公斤;水稻生产技术规程250万亩、亩产594.6公斤、亩增产59.2公斤),(14)大豆、小麦、玉米、水稻高效栽培技术97.5万亩(大豆套种经济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5.6万亩;玉米间种经济作物或杂豆69万亩;水稻育秧大棚综合利用260万亩;小麦后茬复种、复栽秋菜0.5万亩)(15)高效可持续农业——科学轮作体系的示范与推广105.75万亩(北部、东部地区建立玉米—豆—经等轮作方式大豆11万亩;中西部、中南部以玉米—大豆—经济作物方式玉米91.75万亩;山区以玉米—大豆—杂粮—经济作物方式玉米3万亩)。二是落实了市本级重点农业新技术12项,涵盖了粮食作物、瓜菜作物及其施肥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计划推广5195.5万亩次、完成5448.6万亩。为全市的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主动提供利用产生效益

篇4

 

在大豆生产中应确定适宜的播期、种植密度和应用叶面肥、种衣剂,来提高产量构成中的关键因素单株英数、株粒数、百粒重。进而达到高产、高油的目的。在大豆的生产实践中,应选择优良的高油大豆品种,并采取科学的栽培措施是实现高油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的技术关键。

1.改进整地方式,精细整地

整地要以深松为主,翻、耙、旋相结合,整平、耙细、秋起垄。一般深松25~30cm为宜,可结合起垄深松,播种深松,苗前垄沟深松或苗期垄沟深松等。

改春整地为秋整地是实现科学整地的关键技术之一,2~3年进行一次全方位深松作业,是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保墒与排涝能力,改善土壤通透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不能深松的地块以秋季灭茬为主,灭茬深度达到15cm左右,漏耕率不超过2%。低洼、易涝、秋季不能作业的地块,在春季土壤化冻5cm左右时进行灭茬作业,并及时进行顶浆打垄,提供实行换垄三犁川技术,以提高土壤理化性状,确保墒情,提高地温。

2.种子精选与处理

品种选择成熟期适宜,保证霜前充分成熟,含油量在21%以上,生态类型适宜、产量高、稳定性强的抗病虫的品种,良种率100%,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5%,含水量低于14%,播前种子全部用采用包衣或药剂拌种。免费论文。

3.拌种包衣

大豆在播种前拌种包衣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免费论文。方法是:用适量(按说明书要求)大豆种子包衣剂与种子拌匀后置阴凉处,稍干后再拌上少量磷、钾肥,或添加少量钼、硼、锰等微量元素肥料,然后立即播种。在缺钼、硼和石灰性土壤上,可分别用钼酸铵、硼砂和硫酸锰拌种,增产效果明显。

4.适期播种,确保全苗

播科期直接影响大豆的发育与成熟,播期过早大豆易受低温影响,播期拖迟大豆不能正常成熟,含油量下降,对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影响,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尤为重要。从大豆的生育和生育阶段看出,早播出苗较慢,晚播出苗较快,且品种间同一播期出苗快慢也有差异。播期虽然依次相差10天,相差30天,但总生育日数却相差不到12天。熟期越晚,相差越小。晚播从出苗到开花的时间缩短,而生殖生长阶段受影响较小。晚播缩短了营养生长时间严重不足,从而影响大豆产量。同时,不同播期对大豆的株高、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均有一定影响,其中,植株高度以正常播期为最高,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规律不明显。

因品种、因地制宜适期播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生产实践及科学试验结果均表明,播期与产量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最佳播期比其它播期增产幅度为3.47%~47.8%。因此,应本着因品种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最佳的播期。

5.平衡施肥

增施底肥,以农家肥做底肥,一般每公顷施用农家肥15~20t。合理施用化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每公顷施用纯氮18~27Kg,五氧化二磷46~69Kg,氧化钾20~30Kg,并进行分层施肥,第一层施在6~8cm,施用总肥量的30~40%,第二层施在种下8~15cm,施用肥量的60~70%,追肥主要是叶面追肥,在大豆盛花期结荚期进行,主要施肥有钼酸铵、尿素、硝铵和磷酸二氢钾等。

6.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铲趟

小苗长出两叶一心时,即第一片复叶尚未展开前,进行人工间苗。间苗要根据确定的密度,间掉弱苗和病虫危害苗,留苗要基本均匀。小苗刚拱土,子叶尚未展开时,要普遍进行铲前深趟一犁,回犁土10cm以上。在大豆幼苗第一片复叶展开时,头遍地铲趟。铲趟要做到细铲深趟少培土,以增强土壤通透性和地温,促进根系发育。要做到三铲三趟,并在鼓粒期拔除田间大草。

大田化学除草,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根据土壤质地、墒情、施药时间、杂草群落和密度,选择合适的除草剂,避免药剂残留时间过长对下茬作物造成大幅度减产;苗后茎叶处理,可选用20.8%虎威等二元复配剂,于大豆复叶展开后,禾本科杂草3~5叶期施用,选晴天下午喷雾处理。如果田中无阔叶杂草可选用5%禾草立净或15%精稳杀得等单剂,根据不同种类药剂和田间杂草密度施药;如果中无禾本科杂草选用48%苯达松单剂喷雾。

在大豆生育中后期,如有脱肥现象,施用尿素15kg/ha、磷酸二氢钾1.5kg/ha,对水400~500kg叶面喷施,使大豆壮杆防倒,促进早熟增产。在盛花期到结荚期喷施“云大120”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增产,改进品质。大豆长势好,雨水调和,可在植株90cm左右时采用化控技术防治倒伏,即叶面喷施多效唑300g/ha。

7.精细管理、适时防虫

精细管理做好防虫是促进全苗、壮苗、创造群体均匀分布,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要改过去的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不注意防虫为适时防虫,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及时防治大豆病虫害是关系到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推广工作中,选用了抗病虫品种,实行轮作倒茬,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可防治大豆的早期蚜虫,在大豆蚜虫初发期用40%的乐果乳油750 ml/hm2拌150kg毒土撒在危害处,在全田发生时用50%的抗蚜威150~225 g/hm2对水450~750 kg喷雾。在大豆食心虫产卵高峰期,放赤眼蜂30万~45万头/hm2,放蜂两次或在8月中旬,把在虫药乳液中浸泡后的玉米芯药棒50根均匀插于田间,熏杀大豆食心虫的成虫,可提高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免费论文。

8.及时灌溉、适时收获脱粒

大豆花荚鼓粒期遇干旱气象条件应及时灌水已达到增产的目的,有条件的地方首选喷灌,也可选用小白龙灌溉或沟灌。

在摇动大豆植株出现响声、豆粒已经归圆、植株尚有10%左右的叶片未落时进行收获,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收获后晾干并及时脱粒,脱粒时间过迟则易发生炸荚,造成损失。脱粒时豆荚不要过于干燥,否则容易出现较多破碎豆瓣,影响大豆品位及商品等级。

9.结语

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迅猛增长,每年大豆需求量还大于大豆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必须快速发展大豆生产的优质率,通过有效加强生产技术措施,全面提高大豆的生产质量,是提高我国大豆产品品质、产量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新静,阴俊杰.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黑河科技,2003,(3).

[2]孙贵荒.高油大豆栽培技术要点[J].新农业,2003,(1).

[3]刘树朋,黄丽,王永柱,刘景艳,刘艳岩,徐敏,赵杰.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杂粮作物,2005,(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