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5: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校德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德育论文

篇1

传统的德育工作理念强调的是德育主客体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这种关系强化的是教育主体的教师对教育客体的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更加强调教育主体(教师)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它实质上是一种以教育主体(教师)为权威,以教育客体(学生)为教育受众的一种单一状态。而当代在以微媒介为载体所进行的德育文化传播与养成活动是以每一位参与德育活动者平等参与德育活动过程为核心,以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交流为主要手段的一种交集状态。它所强调的是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而且应该能够借助微技术平台所展现出的自主学习与自觉接受教育的情形。它事实上使得德育工作成为每一位参与者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在这一平台上已经淡化了明确的德育角色的主客体分工,每一位参与者都平等地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并且通过互帮互助和互通资讯来提升自身的德育综合能力与素养。

(二)从德育工作方法上说,已经开始由过去“主动教”与“被动学”的单向育人模式向以即时通讯平台为主的新媒介互动模式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德育模式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往往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造成单向化德育、填鸭式灌输和德育效果差等问题,这也是传统德育模式的主要诟病。而微媒介及其德育方法的介入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它淡化了施教主体(教师)的教化功能而更加强调充分调动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动学习和互相影响的作用。它使得教育的过程不再呈现出过去单一的“教与学”的简单重复,而更呈现出一种发散性与交流性合成在一起的教育模式来。

(三)从德育工作形式上论,已经开始由传统单一化、程式化的德育模式向以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介为平台的“微德育”模式转变

在过去,传统高校的德育形式主要是以课堂德育教育和课外德育辅助活动(如班主任工作、社团活动等)为主要形式,这些德育工作的形式往往缺少针对性,从而使得这种“普教”式的德育对于每一位“个性鲜明”的德育对象未必都能够适用。而伴随着“微技术”平台的产生与不断更新,我们可以越来越多地接触、掌握和运用这些新的“微德育”工作形式,如微电影、微视频、微课、微公益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生事物,这既提升了德育对象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德育手段和德育方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德育的实际效力。

(四)从德育工作关系上谈,已经开始由传统意义上师生的教育与受教育关系向平等参与微平台活动的对等关系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师生和教育观念也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而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在使用微技术和进行微平台的活动中,谁能够最先最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些微技术平台资源,谁能够最快最好地知晓和领悟由这些平台所传递出来的资讯和内容,谁就能够成为“众人之师”。可以说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尽乎颠覆性的变化,在平等参与微活动的过程中间“众人平等”,“人人为师”将成为可能和常态。既然在微时代条件下的高校德育形势发生了这么显著的变化,那么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当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理念呢?

二、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原则

(一)强调协同创新原则

微时代的到来,微技术的诞生以及微服务平台的出现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它是人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创新的结果。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和环境的需要,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应该顺着这条创新思路继续向前,要将更多的微技术手段和微技术条件引入到我们的德育活动的整个环节过程之中,同时注意做好校内德育工作创新、校际间德育工作创新、校内与校外德育工作创新以及虚拟网络环境与现实德育工作的协同创新工作。

(二)强化高效服务原则

与传统德育工作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一样,微技术手段在高校德育活动中的应用和微平台建设的初衷也是本着能够更好,更快,更加有效地服务学生以及教育活动的目的。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运用微技术平台和微技术手段的时候也要更加强化服务意识,并且是一种令各方满意的高效服务。

(三)主张常态化、生活化原则

由于有微技术条件和微服务平台的广泛支撑,因此在高校中“微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也要求我们的高校德育活动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和要求,将我们的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与交往活动中去,要将我们的德育工作看成是常规化,碎片化,生活化的活动,要时刻通过微服务平台与广大的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德育工作的动态数据以确保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

(四)彰显多点互动原则

微技术手段和平台的广泛运用,也将促使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微德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问题。它将促使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广大师生、学生家庭、相关德育部门和主管单位、社会用人单位等诸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并将各方都纳入到德育教育体系中来,充分运用多方资源,实施多点互动、联动以推动高校德育能够满足多方的实际需求,达到更宽泛的社会作用和影响。面对着微时代给高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高校又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呢?

三、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认准趋势,理顺思路,形成科学明确的“微德育”价值观

既然微时代已经到来,各种微技术手段和微服务平台业已在高校校园内广泛传播和扩散开来,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踌躇不前,当然我们更不能固步自封,横加阻拦,而是应当与各方一道为树立科学的德育“微价值”观而努力。首先,作为高校“微德育”的管理方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决策观和引导观。要将微技术在校园内的推广普及与微服务平台的打造与升级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高度重视和长效管理;要为微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开展有效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与制度规章的保证;要为积极促进和提升本校的微平台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尽可能多地给予关心和帮助;要合理安排专项的资金和设备、场地等基础性投入来打造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校园微技术平台和设施,要为相关微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便利与保障。其次,作为高校“微德育”的实施方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学观和实践观。要至始至终地站在掌握和使用微技术手段的前沿,自觉提升熟练使用微技术的本领和能力,从而为更好地服务高校的德育育人工作而努力;要始终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身份和姿态融入到日常的微技术平台的育人活动中去,并通过微技术手段和平台更好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动态,服务和帮助学生。再次,作为高校“微德育”的受教方的广大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学习观和应用观。要把微技术和微平台看作是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获取有益资讯的窗口,要能够自觉区分、主动辨别所获信息的优劣,坚决抵制各种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情绪的侵袭,要让微技术手段和微技术平台成为自身学习的有效工具和有益助手。

(二)科学决策,狠抓落实,寻求适合自身特色的德育“微模式”

针对不同的高校,我们也主张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和性质开展各种各样的“微模式”的有效尝试。对于普通本科及研究型科研院所来说应当在对“微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微技术平台”的开发与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方面多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自身理论研究的优势为高校的微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微技术平台的转型升级多作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要力争让更多的微技术产品和服务平台早日问世好为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能力的支持。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各高职院校来讲则应当多在如何更好地提升“微德育”的实效性方面下点功夫。要广泛地开展各种微技术使用竞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微技术手段,更多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微服务平台的活动;要充分运用微型教学、微课教学、微公益活动等微教育实践形式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与教育过程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与觉悟。

(三)更新理念,积极探索,谋求在微时代下自身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首先,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们要正确对待微时代新媒介和新服务平台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和作用。要综合考量微时代各种新兴微技术媒介给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要学会因势利导,合理运用好各种新技术手段来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服务。而不要过分盲目渲染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造成的冲击,而要看到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要以一种开放的胸怀和乐于接受的心态来欢迎而不是抵触的情绪来迎接微时代新技术革命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的福祉。其次,我们在德育工作的具体环节方面要更多地尝试“微活动”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微技术手段和服务平台将各种“微元素”引进校园,引上德育课堂,引入日常的德育管理与工作中。我们要至始至终地运用微技术条件将“线上德育”与“线下德育”,课内德育教育与课外德育实践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以真正做到微技术在校园德育工作中的全覆盖与“无缝对接”。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尝试多种德育网络课程与网络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广泛传播,要将本校在“微德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时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平台对外公布,以吸引更多的微媒介参与者都来为我们的高校微德育工作献计献策,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微技术在所有高校的发展与传播。

篇2

二、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1.表率示范作用。

教育者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最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具有行为示范的作用,它能使教育者成为最可信服的行为榜样。建国以来年来涌现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格特点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当代大学生不仅仅关注先进人物,更注意从身边的人身上寻找榜样的力量。因此作为学生周围的德育工作者更要身正为范,把高尚的人格力量转化为成为无声的命令,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实现教育实践的目的。

2.情感沟通作用。

情感沟通,能够使人们互相交换彼此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分担挫折,分享快乐,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2]。实践证明,情感沟通能够进一步激发人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能够感染学生的精神和热情,强化学生自觉改造思想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1.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仅支配一个人对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正确选择,还是培养高尚道德品质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人生追求的内在动力[3]。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无论在任何复杂多变的时期,都要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高校的德育工作,关系到培养党的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问题,因此,只有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人才能承担起这样艰巨的重要任务。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较好地解决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用于开拓的精神。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切实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正确把握形势,分析自我价值的基础上,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摸索出新方法、新举措。

2.要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人格力量指一个人在性格、能力、气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强的吸引人的力量[4]。为人师表者的责任,决不仅仅是知识灌输,而在于人格的培养。乌申斯基说,教师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因此,德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格力量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要有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用坚持不懈的精神诠释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质。要有良好的性格气质和情感态度,言行有度,仪态有方,愿意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善于和学生交流,以一种内外兼修、和谐统一的人格形象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热情。

篇3

社区管理是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发挥着为促进社区的宏观发展及和谐繁荣,对社区正常秩序的维持和创新起着管理协调作用。联合国在1955年发表的《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上对社区管理模式的定义进行了论述,是指在一个地域里,组织和教育群众从社区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社区内的居民与机构共同参与,以自身的努力和政府联合一致,合理地利用社区的资源和外来援助,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社区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围绕社区居民日常的物质和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有效地利用社区内的有限资料,使各种资源发挥其最佳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社区管理全方位,居民的民主自由程度不断加强,最终实现民主自由最大化,真正体现社区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

2.社区的德育功能。

社区就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小社会,浓缩着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功能逐步健全,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各类基本服务。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情感交流却日益减少,物质条件的充裕并未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信仰危机、诚信危机、任性自私、思想偏颇、公德缺失等在社区生活中以更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社区是个人在家庭、学校、单位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人格教育载体。社区德育的发展影响着社区风气、社区人际交往氛围以及社区的和谐环境。将德育纳入社区社会管理之中,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人伦理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实现社区居民伦理价值的认同感,促进社区居民邻里间的和谐相处。大学生作为社区居民一员,同样也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尤其是其中包含着的社区群体普遍的爱好、习惯、要求、行为等许多约定俗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对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并未延伸进现有的社区管理中。现有的社区管理中更多地关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需求,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增长,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机会的增多,德育内容的贫乏性、方法的单一性、与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很不协调,这与国家制定的德育理想目标,产生的社会效应有了一定差距。

二、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路径在社区中的选择

1.大学生德育生活化选择理论基础。

一直以来,大学校园成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针对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这一问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被教育者忽略或者不太关注的社会公共生活实际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德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共同需要,离开了社会生活的共同需要,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和必要。倡导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应植根于生活当中。在杜威看来,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单纯依靠学校的教学变得日益困难,而是应该强调发挥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德育大环境,这将是新时期德育所要面临的主要任务。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活化就是强调道德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积极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代生活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的道德教育。

2.德育生活化路径选择与高校德育的契合性。

高校德育生活化需要选择适当的实现路径,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结合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生活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式生活化。社区能够有效地实现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现场环境的有机结合,真正体现优势互补。再则,社会能为办学主体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这种人力资源不仅能够弥补学校人才培养力量的不足,同时更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社区将大学生主体纳入社区创新管理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到很多学校、课堂、书本无法学到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获取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从而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学生毕业后缩短过渡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奠定基础。德育生活化提倡要积极拓宽德育领域,使学校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真实的现实生活当中。

三、社区管理中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路径的建设

1.社区德育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利用。

德育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仅要重视教育理念,更要采取多种途径,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教育内容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的生动教育资源,让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德育的有效环节。通过整合使社区中的各项教育资源互相沟通、互相渗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不同的社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资源,根据社区特色开展社区服务,将大学生纳入其中,在大学生为社区服务的同时,也接受相应的教育。我们的社区服务,可以从开展犯罪预防的讲座入手,让大学生去帮助犯罪人员的家庭成员中增强个人法律意识;可以以培育社区精神为核心,吸引社区居民加入社区公益性活动、互帮互助,增强大学生的“社区意识”;结合当地的民风和习俗,进行尊老爱幼、孝亲敬长、互相帮助、团结和睦等传统美德教育;以社区特色文化为纽带,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2.建立由社区管理者与高校教师组成的导师队伍。

目前,在社区中德育的工作力量还达不到高校德育建设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开展德育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发展,社区所涉及的工作覆盖面越来越广,高校可以与社区管理者共同组织一支导师队伍,针对社区在开展德育活动时不断细化和调整,增设教育内容,依托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来保障和推进大学生道德建设。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的服务性学习课程就是由社区导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该课程有三分之一的课程在社区中完成,由学校导师和社区导师共同制定授课内容,在社区的课程中由社区工作人员完成实践授课,社区导师根据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相关的建议。同学会深入贫困家庭帮助他们的孩子辅导作业,帮助这些家庭申请政府补助,甚至有的同学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长进行职业训练等。学校专业教师在社区课程结束后,会更深层次地与学生一起挖掘导致贫困的原因,从社会福利谈到社会治理,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3.将大学生德育纳入社区管理制度化。

社区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主要窗口。把大学生作为社区群体中的一员,将其纳入到社区德育的建设活动中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能更快速有效地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为社区建设提供软实力。目前社区对于大学生的需求多为单向性的,虽然不少社区与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关系的成立基本是当社区有需求要开展一些活动时,由大学生自愿者做出的相关支持。实质上,随着社区工作覆盖面的增加,社区需求的单向性应向多向性互动转变,社区活动的多元性、丰富性也需要高校多方面的支持,需要大学生的介入来注入活力。社区教育是大学生的第三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将大学生德育纳入社区发展管理的目标中去,依托社区,由社区搭设平台,使社区内各社会团体达成共识,作为平等主体共同承担社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形成社区各方共同参与的大教育格局,并建立起有效的日常工作机制;促使大学生学会参与思考、决定和计划社区内的各项事务;参与增加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社区与社会的整合,促进社会经济与社区同步发展。

篇4

关于网络文化的定义,业界学者看法各一。西尔弗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集合,包括存在与互联网或可能由互联网创造的文化和文化产品。”[1]而沈杰认为“:网络文化是人们在互联网中工作、学习、沟通、休闲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总和。”[2]高校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在高校校园的一种表现,其起源和发展与高校校园网络的起源和发展紧密联系。高校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文化形态,是学生及教职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使用它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高校网络文化是在传统校园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创新和延伸。通过其网络技术的优势,使得传统的受时间或地点限制的教育方式得到突破,为学生或教职工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教育方式。高校网络文化的内容反映的主要是高校的信息,具有鲜明的特色,更高的文化层次,是高校重要的精神领地和道德堡垒。高校网络文化反映了当下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思想和价值观,并且在网络环境中,不同传播者和受众还能自由地发表观点,平等地交流,这必将促进话语权的个人化、民主化发展。同时,这种文化更接地气,师生有了各自的尊严,信息和思想的交流出现了平民化的现象,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文化。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主要表现

高校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时下高校德育的重要环节,因而把握好高校网络文化的教育阵地,有利于其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首先,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高校网络文化不仅扩宽了德育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由于网络文化中的信息量剧增,且其更新频率也非常迅速,这就为大学生接触新思想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开辟了新空间。虚拟的网络空间能够为大学生的压力、负面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和转移的机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高校也可以依托于网络的建设,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网络心理咨询中心,更有利于缓解其心理压力。其次,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高校德育的社会化发展。借助于各种信息技术,网络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相比传统教育手段拥有更强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在网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因而德育信息传播到哪里,那么德育功能也便在哪里发挥。也即是说,高校网络文化拆掉了阻隔在学校和社会二者之间的围墙,使原来的德育空间更加开放,更加便于使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有利资源形成合力,有效增强德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第三,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改进高校德育的内容。传统德育缺乏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者掌握的信息量有限,而且其内容没有新意,缺乏感召力。而网络文化,由于其信息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时新,更能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迅速、丰富,相比传统媒体有着极大优势,提高了德育效率和效果。

二、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功能发挥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发展较为迅猛,取得的效果也较为明显,但是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高校网络文化德育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育意识还不明确。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对高校网络文化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利用这一新载体的理念还不够明确,甚至一些高校根本没有利用高校网络文化这一阵地,认为高校网络文化的德育效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显现,因而在德育工作中还是倾向于原有的、传统的方式。这种观念上的不到位,使得一些即使有建设高校网络文化的学校,也是流于形式,缺乏精神内核。第二,德育主题不突出。在高校网络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更喜欢在网页上浏览各类信息,难免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其思想状况更加复杂。然而德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和主流控制较为薄弱,再加上一些德育参与者缺乏发挥网络文化德育的意识,网络文化中的不利影响不能及时得到排解。加之许多高校对网络文化的重视和投入不足,使得高校德育相关网页内容单一、陈旧,没有吸引力,进而使得高校德育主题被淡化,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明显。第三,德育管理不健全。当前,一些学校将网络文化德育简单地理解为网络建设,忽视了网络文化德育的内核,同时一些学校因为网络文化中涌现的大量垃圾信息而重“堵”不重“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文化德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其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第四,德育队伍不精良。一是教育者对网络文化德育功能的认识不够,在思想上准备不够,难以较快适应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缺乏对网络文化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的深入研究,也没有思想上的紧迫性,更不能明确自身在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工作中的责任。二是德育队伍建设有些滞后。由于我国网络的普及和技术还不够成熟,德育工作者对网络文化的认识和技术上的利用还不足,缺少能够熟练将高校德育和网络文化有效结合并实践的高素质人才。

三、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功能的对策

(一)健全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功能的工作机制

良好的工作机制是实现德育目的的桥梁,因而要想利用好网络文化的积极面,同时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负面信息和思想的传播,需要高校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和领导体系,明确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责任。同时,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高校网络文化的运行机制。例如建立日常工作制度,使思政网页上信息的采集、审核、和更新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另外,要强化对网络德育的监控管理。由于网络信息杂乱、良莠不齐,更加需要德育工作者积极、科学地引导和宣传那些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益的内容,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必要的技术和手段进行封堵和拦截,净化高校网络文化。

(二)提高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面对发展迅速的高校网络文化,提高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是切实保障德育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教师要想把握高校网络文化德育的主动权,需要其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密切关注高校网络文化的最新动态,主动研究当下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工作所发现的问题,并寻求正确的、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要自觉将网络技术运用于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一些集时效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网络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增强高校网络文化德育的正面形象和感召力。

(三)创新高校网络文化德育的形式和方法

要想全面做好高校德育工作,不仅需要德育工作者的尽职尽责,还需要适当考虑学生的自治需要。德育工作者应加强与学生会这一自治组织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亲自参与并体验德育工作的机会,一方面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其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同时还能够提高对高校网络文化德育手段的认识。另外,适当利用校园BBS、电子邮箱、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时刻关注并搜集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努力发现大学生的诉求,也只有通过不断深入的调研,并及时倾听大学生不同的声音,才能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才会接地气,提高实用性,进而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