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5: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流与角色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诵读英文诗歌,排练英文短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戌林海.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
一、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一)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
1、追求自然美。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美学思想主要受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自然为万物之本”、“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崇尚自然、追求虚静、逃避现实,向往原始自然状态生活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理想和审美情趣。
2、追求含蓄美。中国园林形成含蓄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中国诗画的影响,诗贵含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另一方面是与追求自然、追求意境这两大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国园林在“天人合一”的理念指导下,在尊重、崇尚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规划造园,创造和谐的园林特色;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
3、追求意境美。中国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家和艺匠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深悟山水的形象特征和内涵,并把对自然山水的认知,带到园林艺术创作中,这种融汇了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的艺术意境,一直是中国园林刻意追求的境界。给景物以艺术的比拟和象征,想象上的“人格化”,使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如选石,强调山石的“透、瘦、漏、皱、清、丑、顽、拙”,梅花表示风骨清高,松柏喻示坚贞,在中国园林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山水花木等,完全成了审美主体抒发主观情绪意趣的载体。
(二)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代表西方园林风格的是l7世纪下半叶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强调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因此形成的基本特点是: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形的组织营造,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规矩方圆,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中去,一切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人工美。
二、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总体风格的差异
由于中国园林追求的是意境美,追求“境生于象外”的艺术境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主张酷爱自然,提倡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强调自然、自由、自我的思想, 反对一切清规戒律,要在自然的无限空间中得以自我心灵的抒发和满足,所表达的是“物与神游,思与境谐”的审美意识。因此,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以和谐一致、参差不齐、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影影绰绰以及含蓄回味的特点,从而做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鉴赏力。西方从柏拉图到法国浪漫派都是以建筑的几何法则和审美思想来规划园林,他们把园林看作是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形成了几何式的园林风格,布局上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全国, 讲求绝对的对称,园林中的景物设计都有精确的比例和严整的几何图案,道路笔直而又平坦宽广,园林中的水体和花坛也都是规则的几何形,甚至连树都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总之,一切都被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中去,以及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 表露“人是万物之灵长”的思想和人的自由意志。
从总体风格上看,中国的园林缺少人工造作的物质力量以显示与自然对抗或对自然的征服,相反,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从属于自然,服从于自然,与自然相一致的境界。中国文人的乡居生活与西方中世纪的碉堡里的庄园主颇不相同,更多的是与自然山水的亲近,更多表现出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风雨归舟的特定的诗情画意,而西方的园林风格展现了人类享受自然,拥有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观念。
2、历史渊源的差异
中国园林发源于商、周时期,最早的形式是囿,囿是将一定的天然地域加以圈围,并在其中放养动物,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之用的场所,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审美与实用结合在一起。西方园林作规则式布置,最初大都出于农事耕作实用的需要,如法国的花园就是起源于果园菜地,在一块长方形的平地上,由灌溉水渠划成的方格,果树、蔬菜、花卉、药草整整齐齐地种在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在此基础上,种上灌木和绿篱,形成简单朴素的花园,便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雏形。
3、政治形态和美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园林从原始状态脱胎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园林,园林从生产生活走向艺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阶级对抗尖锐,政局复杂多变,使得一些文人士大夫阶级的自信心遭到崩溃,理想幻灭,并逐渐确立了以自然、适意、淡泊为特征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情趣,追求的是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朴实无华的气质。许多文人雅士避凡尘,脱世俗,寄情于山水,有的甚至隐身于山林,复归大自然。正是此种崇尚自然的社会风尚,使艺术家产生了表现大自然优美的情感动力,势必在文艺作品上打上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到园林艺术的创作。在西方, 17世纪的法国逐渐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颂扬至高无上的君主,赞美绝对君权和专制政体,随之成为时代文化的新趋向和艺术创作的新主题,推崇唯理主义,以几何和数学为基础的理性判断完全代替直接的感性审美经验,不信任眼睛的审美能力,代之以两脚规和数字来计算美,力图从中找出最美的线型比例。此种数学的或说几何的审美思想,一直顽固地统治着欧洲的文化艺术界,不仅左右着建筑、雕刻、绘画,同时深刻地影响到园林,西方几何形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4、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封建时代,世界各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基本上均由宗教观念统治着,欧洲有基督教,中国有佛教,尽管宗教和园林艺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两者并无直接关系,但宗教的传播和发展要借助包括园林在内的文学艺术形式和力量,而园林艺术也或多或少地反映人们的宗教生活。宗教对我国园林影响最大的是佛教,由于传播佛教的需要,各地建寺成风,并形成一种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园林类型―寺庙园林。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只有教会和僧侣掌握着经济命脉和知识宝库,因此寺院十分发达,园林在寺院中发展,并形成寺院式园林。在不同的宗教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宗教园林类型。园林艺术对宗教的传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寺庙、教堂等宗教建筑及附属园林不仅为宗教活动提供物质场所,也为宗教创造了一个神秘的氛围,达到从心理上征服人的目的。
三、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的意义
深入研究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可以透过园林特点这一表面现象,使我们能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和西方园林的造园史、园林艺术的本质特征,并充分感受到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审美意趣,人类文明的多元和多彩。在各种文化、文明互相交融冲击的今天,有利于我们在造园、景观设计时除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外,还能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作品,使整个人类的园林文化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结论:
终上所述,中西方园林艺术在风格、历史、政治形态、宗教等很多方面都有不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造就出了风格迥异的两种园林形式,也为后人的研究带来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朱建宁,郦芷若。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基础出版社,2002
[3]、林箐。法国勒诺特式园林的艺术成就及其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M]。北京林业大学,2005
[4]、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二、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双语教学模式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其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对很多文化现象有了深刻认识,如,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的文化传统,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学生通过客观平实的剖析,从文化背景、民族精神、文化心理以及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等诸多层面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再解决“中西之争”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问题。英文的使用使得老师、学生都要去查阅原版资料,同时要用另一种语言的思维习惯来进行对比,更彻底使用对比的方式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另外,现在有很多院校都与国外有着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交流,或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这为教师带来了进修或考察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也为双语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这些条件,可明显提高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三、双语教学的现状
双语教学理念的实施受许多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第一,教材缺乏。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较好的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双语教材,老师只能查阅各种单语版本的教材与参考书,然后经过教师的组织与加工,变成双语授课材料。这样的讲义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自然比不上很多单语教材,而且理论深度也不够,在指导学生深度比较方面就捉襟见肘。第二,学生英语水平制约。学生的英文水平,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使得双语教学理念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无法准确、流畅地叙述完某个文化现象,更无法用恰当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老师上课英文讲得多,学生就会听不懂,进而听得不耐烦,思想就不能集中,老师必须又用中文赘述一遍,影响了教学进度。第三,师资匮乏。合格的双语教师是双语课能否很好实行的关键。而目前全国各大院校的双语教师均较匮乏,很多高校都是用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担任双语教师。英语教师英语水平高,而专业知识薄弱,专业课老师专业基础扎实但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第四,双语课和双语教学理念不统一。至今学术界对双语教学及双语教学实施的意见仍不一致。即使是在较早实行双语教学的北美一些国家,对于双语教学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在此种情况下,双语理念的实施更是举步维艰。
任和实现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思维方式 中西方 文化差异 跨文化传播
思维方式因人而异,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民族和群体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而论,各种文化群体既有人类所共有的思维规律,也有在各自文化氛围中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方法,如果凝聚到中西文化分析比较的层面,这也就包含有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一、思维方式与文化的联系
思维方式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特征对思维方式的制约,也表现为思维方式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制约,决定了由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文化孕育出的不同思维传统,既有共同性的一面,又有特殊性的一面;思维方式对文化的影响,则决定了不同文化在文化心理乃至观念系统等方面的深层的结构性差异。而基于这一理解,有的学者则把西方文化概括为:以逻辑思维为基本认识工具,以探求现象的因果关系和规律为目的的科学精神和文化。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因而是模糊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理性的、逻辑的,因而是清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是气的宇宙观,气的世界一开始就是模糊的。这种思维方式使得我们不能对事物进行严格的定义,不能进行逻辑的推理,更不能检验对错。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一开始就具有明晰的特征。古希腊第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就指出:“水”是万物的始基。是如此的确定,以至于再前进一步就得否定它,这正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否定中前进,具有着一定的理性分析思维。
(二)整体优先与细节分析
在对思维的基本的智力操作上,中国人偏向于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而西方则偏向于细节分析的思维模式。对于西方人而言,要弄清楚一件事物,必须要首先把事物进行分割和拆开,才能弄清内部的结构。中国人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不是就事论事,把事物进行拆分、解析,而是把事物当成一个整体看待,充分注重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并把以往对待其他事物的经验移植到这里,进行类比式的判断和猜测。
(三)伦理思维与科学思维
中国是一个伦理的国度,伦理思维模式已经深入到了民族骨髓,而西方人则更注重科学思维。中国人注重人事、习惯人治并通过人治来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思维方式。与古代中国人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更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西方人面对世界,通过理念或逻辑结构,使之变成一种可以交流的东西,以便所有人都能够依据公认的统一尺度决定对它的取舍。
(四)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中西文化都注意到了事物的矛盾对立,然而中国文化更加强调的却是“统一”,注重求同的思维方式,强调天、地、人为万物一体、和谐共生。而在西方文化中,更加强调的是“对立”,即求异,强调矛盾的斗争性的思维方式则是普遍的,西方人追求个体生存的意义,在面对群体和整体时,认为那是一种异己的、压抑自我的力量,个人应该随时抗拒这种异己的力量对自我的吞噬。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文化根源
思维不仅是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最主要的是根源于文化因素。
(一)文化发展特点不同
中国的文化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国家文化。其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经济。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形成一种封闭式和内向式的上层建筑的制度形式。中国传统的居住形式以家族聚居为主,这种安居乐业的居住模式容易促使静态文化模式的发展,尊老和祭祖现象必在这种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这种静态文化模式促成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总得来说,中国文化是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了流动性较强的文化。古代欧洲人利用海洋优势,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等商品经济。在这种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传承,由此产生的竞争意识、斗争文化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在这种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西方文化,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特点。
(二)宗教文化影响不同
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主张天人合一,即寻求人与周围环境、自然界的协调。这种注重天人合一、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的宝贵资源,而且在解决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恶化、战场冲突等全球性问题上也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
而西方人则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肯定了上帝的绝对和永恒的存在。基督教追求人人自由平等的观念,“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义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由此看来,西方宗教精神是完全对立于世俗世界,它所关注的是人如何超越这个充满罪恶的现实世界。
四、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言语方式
思维方式的差异首先造成的就是言语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文风上,中英文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对于记叙文,英语读者习惯于一种以直线式展开占主导地位的思维过程,而那种含蓄委婉、曲径通幽式的文风则只有中国人才会欣赏;对于议论文来说,中国人往往用具体的物象来表达深奥、抽象的道理,这种“取象类比”的方法寓义于喻,使人在获得丰富的联想的同时深刻领悟到某种道理。而西方人对议论文所采取的是冷静的逻辑论证,语言朴实、层层推进、结构清晰严谨,而且多用长句子。中国的表达和言语方式往往是诗意的,而西方的表达和言语方式则往往是冷静的、逻辑性强的。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西方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最明显的不同就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在中国人的社会氛围中,祥和、安宁、合作、顺从始终占主导地位,每个人既依赖和顺从于集体,同时又从集体中获得安全与关照。西方人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对立和不协调,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存在,个人的价值和自我的实现,在逻辑上认为他人是自我实现的障碍。在西方人看来,个人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别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有可能被认为是对自己自由的干涉。从这一点出发,西方人的自卫心理和危机意识比较强,他们的冷漠可能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而中国人的热情却有可能被看作是对其权利和自尊的侵犯。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导致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差异。英语中的“我”不论在任何语法结构中始终是大写的“I”,而中国人对别人往往自称“在下”、“不才”、“敝人”等,这样的说法会令西方人认为你非常不自信,而西方那种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也同样会让中国人觉得不舒服。中国人人际交往时往往不分你我,工作一起干,吃饭付费谁付都是一样的,而且往往是抢着付钱,而西方人则是明确地分清是非和你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先小人,后君子”,彼此之间保密隐私并不认为是不信任,而且,像中国人那样随便打听别人的收入、年龄和私生活,反而会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结语:
任何一个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都是发展变化的,了解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使思维方式相互融合,帮助不同文化的人们理性、客观地剖析和校正民族传统,实现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超越,促进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播发展与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中村元.中国人之思维方式[M].徐复观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
[2]谢亚平.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思维表达方式[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2):84~85.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室内风格的演化发展离不开以经济为支撑的物质基础。传统中国的农耕经济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并且在以后的二千多年间一直保守不前。这种早熟且停滞的经济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农耕文化使得传统中国的室内空间形式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一直变化不大,整体风格基本上就是一个独立封闭的体系,随着时迁境移而最终固定继承了下来。
另一方面,对室内设计西式古典风格的研究,在学术界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认为,广义的西式古典风格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前西欧建筑的室内风格,这些室内设计以立面形式为主要的设计出发点;而狭义的西式古典风格则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以柱式设计为主要出发点的建筑室内风格。若无特殊情况,文中提到的西式古典风格,均为广义的概念,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不再赘述。
论文将站在室内设计的角度从空间构造、材料装修、家具装饰和文化思想四个方面来比较这两种风格的差异。
空间与构造
中式传统风格是砖木结构体系,以木材为主,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木柱、斗拱、梁枋、椽桁等独具东方魅力的卯榫木框架结构。空间多封闭内向,曲折蜿蜒,含蓄雅致;屋内讲究借景入室,常在房屋四周设有廊道,强调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融合,围合而成的院落天井和廊檐下的半室内空间更是人们日常休闲、沟通交流的好场所。
西式古典风格则是混凝土石砖结构体系,以石料为主,经过不断的演化和发展,形成了柱式、穹顶、拱券、飞扶壁等富有特色的建筑结构,室内空间常以高大壮阔示人,尺度恢弘大气,摄人心魂,比例和谐恰当,讲求形式美感。总之,在空间感的总体印象上,西式古典以单体室内空间的体量见长,中式传统则以整体建筑群落的空间交融和数量取胜。
界面材料与装修
中式传统风格的室内地面主要是以砖墁地面做法为主,常用方砖细墁地面,砖面平整光洁,尺寸整齐统一,砖缝间隙很小,用油灰勾填,皇家做法则更为讲究,使用金砖墁地。在墙体方面,中式传统风格的内墙体多是一种围护结构,不做承重之用,材料常见有土、石和砖,外观形象丰富,特别是砖墙,有很多花式砌法。另外,根据墙置的不同,墙饰面做法也有区别,主要可分为:抹灰、粉刷,清水墙饰面,彩画饰面和镶嵌砖雕图案。中式传统风格的天花常用木料做平棋方格结构,彩画饰面,等级高的皇家建筑室内天花则装修有藻井结构,使空间更显高阔和华丽。
相较而言,西式古典风格在室内界面材料的选择上拥有更多的选择,装修工艺也更加丰富,石材、瓷砖、陶砖、木料、金属都是各界面经常使用的装修材料,在古罗马时期的卡拉卡拉大浴场,其室内地面遗址至今还能清楚地看到使用马赛克拼贴的巨型图案。西式古典风格的墙面装修一般分为三段:墙裙、镶板和壁龛或者侧窗,由于要承担重量,墙体尺寸一般较厚,基层使用火山灰制作的混凝土技术砌体,面层除了前面提到的常见材料做法外,木质墙裙搭配油漆或壁纸的装修做法也比较普遍。在顶面装修上,西式古典风格的顶面造型形式各异,平顶、穹顶,简拱顶、十字拱顶、坡顶等的经典应用多得不胜枚举。此外,除了直接体现结构美的造型顶面,使用精美绝伦的石膏造型和线条制作的吊顶造型也经常被使用。
家具与装饰
中式传统家具的代表当属明清时期的家具,从席地而坐的矮榻一直发展到垂足而坐的椅凳,明清家具真正进入了传统家具制作的成熟期,特别是明代时期的家具,更是达到了中式家具造型艺术的巅峰,在世界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和样式。和同时期的西式家具相比,明清家具更显简洁雅致,稳重大方,强调家具本身的结构之美,尽管也有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华贵做法,但总体的视觉意象还是继承发扬了崇尚自然,克制含蓄的中国文人式的审美趣味。
与中式传统家具千百年来的一脉相承不同,西方古典家具更具有时代性,受各自时期建筑风格的影响,不同时期的西方古典家具往往风格迥异,比如哥特时期的家具就和洛可可时期的家具就很不一样,前者强调家具垂直的线条感以表达向上升腾的宗教意义,后者则喜欢用柔美的曲线和漩涡来体现贵族的优雅情调。其实,纵观中西传统家具式样,基本都是由各自的建筑形式演变而来的,这是造成中西传统家具形式大相径庭的一个重要原因。
装饰方面,作为表述各自风格的视觉符号,中西方传统风格的装饰元素都非常丰富,中式装饰有木雕、砖雕、石雕、陶瓷、漆器、字画等,还有鎏金、彩画等技术工艺对室内的结构细节进行雕梁画栋的修饰;西式装饰也不弱于人,挂毯、雕塑、壁画、壁纸、石膏、油漆、镜子、玻璃、从建筑细部借鉴而来的线脚造型,可用的装饰元素也是应有尽有,还有专为装饰而设的壁龛壁炉和拱门拱窗。在装饰纹样的题材上,二者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几何纹、动植物、人物造像、神话传说、宗教故事等,但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方的传统纹样在样式还是有天壤之别的。相对来讲,中式的装饰元素往往得“意”而忘形,强调装饰物背后的寓意,西式的装饰元素则更偏重写实一些,喜欢制造视感的真实性和对美好现实的描摹再现。
设计思想和文化心理,
作为一个曾经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传统中国的农耕文化及其哲学思想一直在努力调和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认为人在自然世界里生存就应当尊重自然秩序,遵循自然法则,这其实是一种教人在面对世间万事万物之时如何抉择的生存智慧,凡为“我”所用之物、与“我”相关之事皆应顺从自然规律,这种以顺天应命为前提形成的认识论和自然观用最具中国特色风水和五行思想来解释世界,制定人的行为依据。中式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观和审美意象就深受这种文化观念的影响,在讲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同时又融入儒家的礼制、佛家的教义和道家的出世思想,其文化心理整个就体现一个“合”(和)字,强调合乎礼教之制,合乎人伦之法,合乎自然之规。具体从室内空间布局、结构样式和用色配饰上就可窥见一斑。
与传统中国的农耕文化不同,西方传统文化是在狩猎和捕鱼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狩猎文化强调只有与自然抗争才能生存,它的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是一种对立的、管理与被管理,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与其同源的室内设计思想也希望通过坚固、实用和美观的设计来抵抗自然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其审美思想也是以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为主的理性主义,强调人为控制一切细节,从空间结构到装饰纹样都十分讲求比例和谐,整齐有序,喜欢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之美。
比较发现,中式传统风格更喜欢浑然天成,清水芙蓉,善于营造亲近自然、悠得自在、寄情山水隐于市的空间意境,体现了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选择;而西式古典风格则倾向于“人为而治”, 整体透露出一股庄重典雅、肃穆理性、气势雄伟的空间格调。
结论
不管是中式传统风格还是西式古典风格,其实都是人们对自身所处的室内环境的认识和构建,只是它们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如今,作为当下室内设计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室内文明的内涵和形式,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西方的室内传统风格必将更加频繁地被比较,被提及;各自领域的室内设计师将会从这些比较、借鉴中学会相互启发,相互欣赏,从而开拓彼此的视野;而中西方室内的经典也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文化背景下各自得以延续,和先进的工艺、材料嫁接在一起,激发创造出更强的生命力,开出更新的花朵,结出更重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王其钧.中国建筑图解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于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现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本文拟从语言教学、真实语境、交际实践三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教育。
一、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份强调语音、语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语言中体现的西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现象的传授,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不强。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也是为了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二、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
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是由文化的差异引起的,在教学中,要使学习者关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之处,把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的洞察力和跨文化意识。
(一)词汇的文化差异
1、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字面差异
龙在汉语中为图腾与吉利的象征,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罪恶、邪恶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中作为智慧的象征的owl与汉语中视为坏兆头的猫头鹰。汉语中农民无贬义,而Peasant则是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的人。红在汉语中常与喜庆相关,red则有多样化含义。red letter day 为“喜庆日子或纪念日”,To see red 为“使人生气”,wave a red flag为“做惹别人生气的事”,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为“红光满面”。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则为汉语中的“对牛弹琴”。
2、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联想意义
涉及到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人物或事件的词汇,意义深远,要越过字面意义去了解联想意义。英语中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角色,意为惟利是图、心肠歹毒的小人。童话中灰姑娘Cinderella指贫穷、善良的最终获得幸福的女孩子。willow是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奥菲莉、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成为悲伤命运的象征,“杨柳”形容离别与女子情感以及妓院等。林黛玉代表指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
(二)语用上的文化差异
语言总是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习惯以询问别人到哪里去作为寒喧语,西方则是对于天气的评论和预测。年龄、婚姻、收入等是西方禁忌的话题,属个人隐私,美国人对于称赞语一般坦然接受并回以“Thankyou!”,中国人则谦虚地加以否定。再如对某个场所的表达。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的房间,即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并非汉语中的“休息室”。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
利用教材、多媒体、原版材料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方位感受语言,达到语言与文化的整合。
(一)挖掘教材、充分使用多媒体
以教材为核心,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和故事传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视觉、听力的真实语言场景,把教学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主动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探询,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达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选择原版材料进行补充
选择适量能反映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的视听材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的运用情况,加深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积累相关的材料。如体现了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介绍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的节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选择部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更是展现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这些材料既煅炼了阅读与听力能力,又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设中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用媒介语或英语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以某个西方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展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选择教材中故事性较强、情景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等;扩展交际空间,与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创造机会参与涉外工作的翻译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一、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份强调语音、语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语言中体现的西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现象的传授,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不强。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也是为了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二、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
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是由文化的差异引起的,在教学中,要使学习者关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之处,把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的洞察力和跨文化意识。
(一)词汇的文化差异
1、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字面差异
龙在汉语中为图腾与吉利的象征,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罪恶、邪恶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中作为智慧的象征的owl与汉语中视为坏兆头的猫头鹰。汉语中农民无贬义,而peasant则是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的人。红在汉语中常与喜庆相关,red则有多样化含义。red letter day 为“喜庆日子或纪念日”,to see red 为“使人生气”,wave a red flag为“做惹别人生气的事”,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为“红光满面”。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则为汉语中的“对牛弹琴”。
2、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联想意义
涉及到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人物或事件的词汇,意义深远,要越过字面意义去了解联想意义。英语中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角色,意为惟利是图、心肠歹毒的小人。童话中灰姑娘cinderella指贫穷、善良的最终获得幸福的女孩子。willow是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奥菲莉、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成为悲伤命运的象征,“杨柳”形容离别与女子情感以及妓院等。林黛玉代表指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
(二)语用上的文化差异
语言总是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习惯以询问别人到哪里去作为寒喧语,西方则是对于天气的评论和预测。年龄、婚姻、收入等是西方禁忌的话题,属个人隐私,美国人对于称赞语一般坦然接受并回以“thankyou!”,中国人则谦虚地加以否定。再如对某个场所的表达。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的房间,即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并非汉语中的“休息室”。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
利用教材、多媒体、原版材料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方位感受语言,达到语言与文化的整合。
(一)挖掘教材、充分使用多媒体
以教材为核心,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和故事传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视觉、听力的真实语言场景,把教学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主动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探询,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达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选择原版材料进行补充
选择适量能反映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的视听材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的运用情况,加深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积累相关的材料。如体现了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介绍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的节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选择部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更是展现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这些材料既煅炼了阅读与听力能力,又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设中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用媒介语或英语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以某个西方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展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选择教材中故事性较强、情景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等;扩展交际空间,与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创造机会参与涉外工作的翻译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一、引言
文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已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层面。一般来讲,语言与文化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反映着某种文化,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毫无疑问,如果学习外语的学生只机械记忆一大堆词汇和语法规则,而对所学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不了解,同时也缺乏一种跨文化意识,那么他是无法正确理解和得体地运用这种语言的。
二、跨文化意识的概念
根据语言学家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通常分为如下几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识;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显著文化特征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这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本领。所谓“移情”就是设身处地的考虑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入”对方的心境,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文化融入”是在部分认识异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当他或她接触异文化时,应根据所具备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调动自己对异文化的敏感性,也就是语言学习者必须注意要理解和运用目标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其文化内涵,这样才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
虽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特别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上尤为突出。
近年来,虽然不少教材在编排上融进了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即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也灌注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意图。但是在“外语教学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和“必须以跨文化意识组织外语教学”这两个问题上,还远远未形成共识。甚至到目前仍有一种极端的说法:“语言课只能讲语言知识,外国文化是文化课的任务”。全然不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对外国语言中所包含的异民族性、世界观等深层文化缺乏认识。
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言输入多、文化输入少,课堂知识输入多、课外知识输入少,抽象理论分析多、具体感悟少,对语言能力重视多、对实际交际能力重视少。大学英语的教学成了英语应试教育的练兵场,为了四、六级的过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导致学生把语法学习和词汇学习当作学习英语语言的全部。由于应试教育是为考试展开教学活动的,它注重强化的是训练式教学,因此,分数便成了衡量学生外语水平的标准,这个理念限制了教学手段,使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外语教学受制于应试教育。学生的语言使用不得体,这是跨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了解文化差异出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仅仅是表层结构的错误,而文化错误则意味着交际出现障碍。
四、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途径
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手段,积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Seelye,H.N_(1989)在其著作“TeachingCulture”一书中提出了几个实际教学原则:通过所教的语言了解文化;使文化行为成为每课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让学生获得取得相应社会经济地位的能力;
让学生对自身文化及目标文化均有所了解;要认识到并非所有文化教学都要改变学生自身的文化行为,而是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们的行为是受其文化影响的,并应对其表示理解。国内的庄智象先生和束定芳先生也都相应地提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即适应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交际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导入的文化内容与英语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应突出语言的生动性,情景的真实性,材料的生活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了解自己的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也给予理解和尊重,从而促使其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阶段性原则是指文化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教育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文化内容的本质。交际性原则是指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交际教学法,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这样文化通过语言的交流得到传递和沟通,语言通过文化的渗透得到合理的交流发展。渗透性原则强调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不仅是简单的教学灌输,而应该在语言的交流、情感的表达中体现出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当代流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不再是一个知识面单一的孤立个体,而是将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教材。这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文化的因素。课文内容往往涉及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建筑、地理、工业、农业等,并且课文信息量大,能生动地再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可读性强。教师在备课时和上课时若具有强烈的人文思想和文化知识,那大学英语课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交流,就会变成具有很高欣赏品位的艺术赏析课。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高学生在教育观、文学修养、价值观、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除了教师利用教材之外,课堂教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交际的模拟舞台,学生将带着从英语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走向社会,投人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去。具体而言,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下方法:
1.对比法:可将英美文化中的形象和标志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名人、建筑、风俗习惯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如南京的长江大桥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
2.实物讲授法:教师可搜集一些能代表中西文化的实物,如笛子和小提琴、旗袍和西服、中药和西药等,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目的语文化。
3.任务教学法:教师在讲授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好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合作完成。例如涉及family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陈述中西方家庭类型及家庭关系,并列出familytree.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分组查阅资料,了解中西方的家庭类型:Extendedfamily(大家庭)、Nu.clearfamily(核心家庭)、Single—parentfamily(单亲家庭),并且在课堂上讨论中西方家庭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从中则可了解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异同。
4.讨论法:定期就课文涉及的内容和新近发生的中西文化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自由言论。比如通过活动来讨论两种文化的寒暄方式、时问观念、购物习惯等。进一步强调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三)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我国高校的外语课堂教学,无论在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检测手段、教学所需时间、空间和学生交际范围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仅凭有限的课堂时间,很难达到从深层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目的。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开设英语角、英语沙龙等,举办英语文化周,英语文化节,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
(四)加强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蕴。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Jesperson就曾说过“学习他国文化是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了解与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纳为教学目标,学生不了解英美文化习俗。文化意识缺失,宛如折了翅膀,他们就不可能掌握运用英语能力进行成功的交际,也就无法展翅飞翔。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融人文化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交际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一、从视觉信息设计入手,展示文化层面
视觉信息不仅生动形象.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和对知识点的长时记忆。而且视觉信息本身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外研社出版的英语新教材中穿插大量图片,包括动植物和人物图片、标志性建筑物、自然风光图、电影剧照、故事插图、民俗舞蹈图等,赏心悦目,扣人心弦,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传递了大量的非文字文化信息。教师可利用这些插图很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英语国家的文化世界里。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和丰富的影视资源,让学生通过“视”“听”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例如,在教外研社出版的新教材英语第一册Unit9AroundtheWodd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上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新西兰的电视教学片。了解新西兰的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国土疆域、气候条件、著名城市、风土人情等。激起学生对该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自然地导入新课教学。视觉信息提高了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鉴赏力以及热爱世界的情感态度.使文化渗透更为形象直观。
二、以丰富的语体和语料为载体,感悟文化内涵
在语体和语料的选择上,新教材涵盖了英语国家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接触了大量不同的语体,如:情境对话、书信、邮件、人物传记、通知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PronunciationExercise的版块,收集了大量的谚语、名人名言、幽默笑话等,短小精悍,是英美人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精华,也是课文素材的营养品和调味剂。如:“Iltreescatchmuchwind.”“East.west,homeisthebest.”。语体的多样化和丰富的内容一方面促成了大容量、全方位的文化信息的输入。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语体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提高其对文化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定型,创造更多的情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异国文化。
(一)结合课文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帮助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和阅读的速度。教师可利用英语教科书与教师用书中的文化注解,让学生了解不同社会的文化背景的人物和事件,充实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此外,教师还可运用综合讲解法和系统介绍法,结合课文教学,讲解、介绍英语国家的常用成语、俗语及其文化内涵等。例如。在形容雨下得很大时,英语中有Itwasrainingcatsanddogs.学生对此不理解,我就讲解其文化知识。帮助他们理解。raincatsanddogs源自古代北欧日尔曼民族的神话传说。传说中猫和狗都是风雨神的侍从,它们一出洞,常引起狂风暴雨.这样猫和狗就成了狂风暴雨的象征。所以,raincatsanddogs相当于rainveryheavily。
(二)注重跨文化对比,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对比是文化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政治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不同,其文化特征也不一样。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本国文化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文化教学可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比:
1.体态语对比。体态语是文化的一个窗口,对比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民喜怒哀乐的手势与表情、交谈时的体距差异以及体态的表意异同,以便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做到尊重他国文化。入乡随俗。
2.中外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的差异。在中国可以用“老师”“局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大姐”“大妈”之类。而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称呼与我国的习惯差别极大,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士等外,一般都直呼其名,甚至对家中的长辈如婆婆也直呼其名,表示亲切,这在中国人看来是有悖于情理、不礼貌。在中国,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常用“你上哪里啊?”“你吃过了么?”或明明看到别人在做什么就问什么。如“去上班吗?”等。而英美人打招呼一般用“Goodmonring/aftemoorr/evening.”“Howdoyoudo?Nicetomeetoyu.或Hello/Hi”问候。见到外国人问“你去哪里?”会令他不快,“干吗干涉我的私生活?”,问“吃了吗?”会以为你要请他吃饭,引起误解。
3.中国人与英美人对恭维与称赞的不同反应。恭维与赞美要使用得当。例如,Smiht教授演讲结束后你称赞说“DrSmith,you’vegivenawondefrullecture.”这句恭维话就使用不恰当。西方人一般认为,学术报告是求实的,不会“wonderful”。因此,这句恭维话容易使听者以为说话人是在吹捧,甚至觉得说话人虚伪。正确的说法应是“Ireallyappreciateyourlecture,DrSmith.”西方人直率,对于称赞、祝贺等一般用“Thankyou”欣然接受。而中国人往往比较内敛谦虚,“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4.英、汉语表示相同概念的词语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lnad.1ord一词,在大多数中国教材中,多被译为“地主”,总让人联想到剥削阶级。而在西方,lnadlord一词多表示“房东”之意。又如bat“蝙蝠”,中国的传统年画中常出现,有“五福临门”之意。而在西方,蝙蝠往往是“ugly,evil”丑陋,邪恶的象征。类似的还有draDn等词。
5.中外思维以价值观的对比。文化的差异也会造成价值观的不同。比如,不同名族在非自由题(如禁忌语)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询问别人的年龄、收人情况、婚姻等在西方国家都是禁忌。如尊老爱幼是中华名族的美德,而西方老人并不认同这种尊老方式,在公交车上你看到一位外国老太太给她让座,若说:P1easeitdown,Granny.You’reold.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冒犯。若看到某女士的衣服很好看说:Youlookbeautifulonit,很好。但若追问Wheredidyoubuyit?Howmuchdiditcost?则被认为是无礼干预他人的私事。
6.英美人士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人的异同。如:英美人士对于不合适的礼物就会礼貌地拒绝。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正常的,而被拒绝的中国人往往觉得没面子
7.英美国家与中国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差异如英美人士吃饭时一般不吐骨头、剌类的。所以他们对食材的处理和我们不同。
中西方节日的不同。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结合外研社英语第一册Uuitl0Aroundtheworld的教授时,我对中西方传统的节日进行了概括、介绍和对比。除NewYear’SDay是大家共同的节日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DragonBoartFestival,MidAutumnFestival,LanternFestival,QingmingFestival,英语国家有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Mother’sDay(母亲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irstmas(圣诞节)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不相同,如:中国人在元宵节吃汤圆、挂灯笼:在中秋节合家团圆边吃月饼边赏月,其乐融融:在春节吃年夜饭,全家一起守岁祈福,等候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去给先辈亲友拜年,小孩还可以得到压岁红包等。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英语文化素养,同时.也加深了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以创新的任务设计实践活动,加深文化底蕴
文化教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只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加强实践,才能扩大学生对中外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一)听与动听与动的活动是基于全身反应法的理论
在该活动中文化信息转换为一套指令,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情景中听教师的指令做各种动作。比如,待人接物;给长辈鞠躬行礼;在餐馆里的用餐.包括坐下、点菜、吃、付帐、离开等一连串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要求理解准确、动作得体,符合外国人的礼节。
(二)说与演创设情境进行对话是学习英语会话重要途径
被广泛应用于文化教学之中。要使语言表达得体,体现出异国文化的不同内涵,教师可以以课本对话为依托,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参与角色表演,积极开展课堂交际活动。如外研社英语第二册Unit9对话中以求职失败一幕为例,通过表演,学生自觉地揣摩剧情中应采用的表情、动作、语调等,从而强化了本单元主题——技能证书的重要性
(三)讨论与辩论讨论、辩论、对比与分析等一系列有意识的活动
近些年,外语教师开始关注和重视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他们发现外语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教些语音、语法和词汇,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我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胡文仲教授堪称鼻祖。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意R到文化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在随后三十多年的研究中,他颇为重视和文化有关的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先后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全面介绍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研究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的关系及如何开展跨文化交际研究。他还主编、编选了数本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著作和文集,如《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超越文化的屏障》、《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学选读》等。此外,先生还撰写了《英美文化辞典》。这些论文和书籍为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与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将对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十年的研究进行梳理,粗略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将选取三个阶段中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综述。
胡文仲先生1935年生于天津,1951年初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1954年本科毕业后留校在翻译班及师资班进修。自1957年起先生开始在英语系任教,1979年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修,1981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之后在英语系继续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外国文学》主编。
胡文仲教授早期就认识到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跨文化交际教学是文化教学沿革”的观点,认为在“文化真空”中进行英语教学是不可能的。据笔者统计,80年代初至今,先生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外语期刊上发表和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文章共计23篇,现按时间顺序由近及远列表如下:
1. 80年代的研究
80年代先生发表了以《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为代表的5篇论文。在《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这篇文章中,胡先生通过例证法提出“学习英语不能不同时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这一观点。然而,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大家对中西文化差异重视不足造成在英语写作或口语中经常犯“语言形式表达无误,而不合乎西方文化情理”的错误。此外,权威机构编撰的英语教材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只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社会意义,即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中的运用。英语学习者对下列几组“对话”似乎都不陌生: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Li Hong.
-How old are you? -I’m twenty.
-Where do you come from? -I come from Nanjing...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the library...
这类对话是英语学习的开端,它们都是“中文思想+英文形式”式的表达,语法自然正确,却忽略了是否适合交际场合这一现实。除了在医院、移民局这类地方外,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会碰到“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do you come from?”这类私人性的问题。然而,若干年来一直使用的英语教材基本不会注意到这些文化、心理上的差异,学生又喜欢机械模仿,缺乏对语言学习中文化的意识。
如何让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注意并重视这个问题呢?胡先生在文章结尾处提出“以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指导教学”的合理性建议:(1)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外语院系除了设置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课程外,还应该增设社会学、人类学这类课程;(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的外语教材,在自编的教材中多用一些“真实材料”(authentic material);(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时多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4)在课堂上,教师不仅应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还应该重视语言运用是否得当;(5)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媒介;(6)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和讲这种语言的本族人接触十分重要,在一定意义上,这种接触是其他方式所无法取代的;(7)开展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先生80年代提出的这些建议很具前瞻性,甚至对现在的英语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文化差异种种》[1]这篇文章中,胡先生列举了几个较为突出的文化差异的表现,比如中西方在“打招呼,致谢,表示谦虚,礼物的赠予和接受,身势语,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英语教育者在教学中如何做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呢?胡教授提供了一些好的方法。首先是学生的态度问题。英语学习者应该努力尝试理解外国文化,不能认为异于我国文化的都是荒唐可笑的。其次是英语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照片介绍外国的艺术、雕刻、建筑、风俗习惯;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工具,比如报纸、杂志、电视节目、广告等,选择与文化有关的一些材料让学生读,然后组织讨论;还可以放映介绍外国文化的短片及一般的外国影片;可以组织学生演剧、为某些外国影片配音,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外国文化的细微之处;可以请国外客人来校与学生接触,或做报告,或举行讨论,使学生有比较直观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做翻译练习,引导学生注意那些包含丰富文化内容的词语(culturally-loaded words);引导学生阅读专门论述文化和语言关系的书籍等,小说、剧本及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的书籍。小说和剧本虽然不是为介绍文化而写,却有许多反映文化的生动例证。
在这个时期胡先生发表的其他与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论文,有谈及论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有谈交际与语言的关系。总体来看,先生在这个阶段发表的文章主要是讨论教师如何将文化差异贯穿于课堂、学生在学习中如何提高文化敏感度。笔者认为,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应该把先生提出的那些建议铭记在心,并将之贯穿于语言教学和学习之中。
2. 90年代的研究
和其他时期相比较,胡先生90年表的文章数量较多。纵观这些文章,先生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浅谈文化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重要这个微观层面,他的研究视角开始转向跨文化交际这个更宏观的层面,比如在此期间发表的论文《跨文化交际研究如何起步》[2]、《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3]、《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4]。同时,先生开始参与以跨文化交际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关注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国际发展动态并发表《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5]等相关论文。除此之外,胡先生开始着手文化辞典的编撰,在90年代期间发表了论文《关于编写文化辞典的探讨》[6]。因此,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开始进入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视野,各大高校也陆续使用了相关教材。他在此期间对一些教材进行了推介和比较,相关文章有《迎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局面――评介最近出版的三本跨文化交际学著作》[7]、《介绍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交际英语教材》[8]和《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评〈欧洲文化入门〉》[9]。可以说,90年代先生研究视域的拓展及对一些文化教材的引荐为国内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英语学习的引导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 20世纪后的研究
搜索中国知网,先生20世纪后在国内较重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6篇:《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10]、《趋势与特点:跨文化交际研究评述》[11]、《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12]、《评介英国出版的一部跨文化交际著作》[13]、《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现状和未来》[14]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15]。从文章名称可以发现,胡先生这个时期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焦点继续关注在国际层面并进一步向实证方面延伸。在《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现状和未来》一文中,先生把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讨论并总结了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长期以来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研究偏重于外语教学,研究范围不够宽泛,研究视野不够广阔,其他学科的参与较为单一;提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科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学科研究基地建设需要加大投入等。这些问题确实是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值得大家关注并加强的方面。对于一门新兴的学科,胡教授的这些观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4.结语
本文对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三个阶段进行了综述,发现三个阶段虽然有相对明显的特征,但前一阶段后期的特征已显示出后一阶段主要特征的萌芽,正可谓承前启后,衔接无p,这恐怕也是历史发展的常态,任何历史分期似乎都难逃“人为干预”之宿命。论从史出,以史为鉴,由于“文化”与“交际”无处不在、无所不包之特征,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30年来的一大局限是:凡是涉及语言与文化差异比较研究成果几乎都可“扔进”跨文化交际研究这一领域,这一表面风光景象提醒我们注意学科边界,因为当一个研究领域无所不包时,势必影响我们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深度。笔者认为,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对象的未来应更加注重学科相关概念的探讨,更加注意文化与交际的相关性研究,同时促成诸如跨文化商务交际一类分支学科的繁荣发展。此外,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成为眼下外语专业学科建设的航向标。小而论之,英语专业中英语报刊选读课程最需要跨文化批评,孙有中主表的《跨文化视角》和《跨文化研究前沿》所选辑的大量论文就是明证;大而论之,英语专业任何一门课程几乎都与跨文化(交际)批评相关,有待全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合力攻关。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差异种种[J].教学研究,1985(3):1-6.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研究如何起步[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1):2.
[3]胡文仲.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1):2-5+10.
[4]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3-9+80.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J].外语研究,1994(1):4.
[6]胡文仲.关于编写文化辞典的探讨[J].外语界,1995(4):2.
[7]胡文仲.迎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局面――评介最近出版的三本跨文化交际学著作[J].外国语,1998(4):3.
[8]胡文仲.介绍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交际英语教材[J].外语界,1991(3):3.
[9]胡文仲.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评《欧洲文化入门》[J].外语界,1991(3):58-59+60.
[10]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11]胡文仲.趋势与特点:跨文化交际研究评述[J].中国外语,2006(3):4-5.
[1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J].中国外语,2006(4):4-8+37.
【基金项目】本文是基金项目(GY-S11041和GY-S1004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97-03
引言
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因素如宇宙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习俗和等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表层结构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言语行为。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因此,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截然不同;中西文化差异是中国人习得英语困难的根源,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知识,深刻理解不同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异同,才能减少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作用,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会和尴尬,实现有效交际。
1.文化的内涵及中西文化差异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B Tylor, 1871)在他的著作《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中给文化下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韦氏新国际词典》(Merriam-Webster, 2000)把文化定义为人类行为及其产品的总和,表现为思想、言论、行动及制成物品。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其中宇宙观、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迥异是导致其他文化现象产生差异的源动力。
1.1 文化的内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学术界主要探讨广义的文化,上述的两种文化定义正是广义的文化内涵。从上述定义可知,文化并不是抽象的,而是人类所感知的一切,人类以自己的情感、技能和智慧创造、更新、丰富了自己的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活动的多样性和观念的多元化使其文化内容和形式出现多样性。学界对文化的定义和层次分类可谓百家争鸣(胡文仲,1988;浦小君,1991;戚雨村,1992;裘克安,1993),笔者倾向于将文化的精髓归为外在文化(行为——语言、手势、习俗等;产品——文学、艺术、音乐、人工制品、建筑等)和内核文化(观念——信仰、价值观、道德观等)。张占一(1990)指出,文化可按功能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当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文化因素,而交际文化是指当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文化因素。
1.2 东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具有共性和个性,首先,文化具有人性趋同、参透性、可融性、传承性等共性特征,文化的共性特征使跨文化交际成为可能;同时,文化也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带有各自历史发展的痕迹。英汉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其语言中沉积的文化内涵也不相同。文化对思维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思维系统和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直接造成言语行为的差异。文化的个性特征体现文化差异,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和误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核心内容是宇宙观相反、价值观各异以及思维方式不同。
1.2.1 宇宙观相反
西方文化呈线性,强调人与自然、凡与神均一分为二,界线分明,凸显二元的并存与对立;一分为二的线性宇宙观有利于发展科学探索自然。西方人普遍认为人类是在与天斗的过程中求生存。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有句名言:只要给我一个稳固的立足点,我就能够移动地球(Give me but one firm spot on which to stand, and I will move the earth, Archemedes said)。阿基米德的这一豪情壮语道出西方人敢于与天斗的豪迈和勇气。
中国文化呈环性,表明人与自然、凡与神均合二为一,环抱涵容,注重二元的依存和统一;合二为一的环性宇宙观有利于发展伦理改革社会,坚持人类是在天人和谐中求生存。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易经》的最基本思想就是阴阳之道,反复强调的就是阴阳并存、天人和谐之道,在中国人看来,阴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一个东西的两种成分,两者缺一不可。《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1.2.2 价值观各异
西方文化的主线是个体本位和权利本位。西方文化以个体主义为导向,以权利为基准,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的的实现以及个人利益的追求;西方线性价值观对于倡导自强自立,克服因循守旧心理,树立个人进取精神有着积极意义。由于重个体本位,西方人特别在乎个人“隐私权”;关注个人声誉,原则性强,不讲情面;凡事界线分明,彼此独立,即便是夫妻,也实行AA制。西方人信奉“人之初,性本恶”,所以他们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要求事事服从严格周密的律令,依靠强大的法律力量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人权利。一句话,西方的“罪感”(guilt)文化是以法制人,关注如何限制人们学坏(林大津,2002:263-266)。
中国文化的主线是群体本位和义务本位。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导向,以义务为基准,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率和群体利益的维护;中国环性价值观对于倡导顾全大局,克服自我中心观念,发挥群体优势,树立团队协作精神有着积极意义。由于重团体本位,中国人常把个人之事视作大家之事,比如,关心某个人的个人问题;做事爱面子,比如,朋友熟人之间借钱可以不立字据,以免伤和气;倾向戒骄戒躁,乐意贬抑自己以突出他人或团体;中国文化信奉“人之初,性本善”,重视榜样的力量,相信公众舆论能使人抑恶扬善,培养出犯规可耻的纯洁心灵。中国的“廉耻”(shame)文化是以情感人,重在教人学好(ibid)。
1.2.3 思维方式不同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呈直线型,如同直线切划,细分明析。西方人注重抽象思维,喜欢化动为静,为此,英语名词经常翻译成汉语动词;擅长逻辑思维,推崇清晰精确,有利于理论建构;注重求异(逆向)思维, 使之更具创造性。西方人的个人本位和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的家庭观念:一个家庭由丈夫和妻子组成,夫妻意见不和就可以分开,所以西方人结婚不易,离婚容易。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呈螺旋型,犹如圆环内封,纵观合察,寻求直觉顿悟。中国人善于形象思维和情感论述;讲求模糊含蓄,有助于体察真谛;辩证思维时,注重宏观与整体,具有从众心理。中国人的人伦本位和合二为一的思维方式认为,一个家庭必须要有丈夫和妻子,夫妻两人分开了,家就不成家了,所以中国人结婚容易,离婚相对较难。
2.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表达的影响
西方人的直线型思维催生了形合语言。线性思维和形合语言的特点使英语表达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篇章衔接的形合手段丰富而缜密。英语的线性特点表现为句子结构以直线枝形铺排,由主到次,递相迭加,犹如枝繁叶茂的大树;英语段落也呈直线展开,主题明了,理据罗列逻辑清楚。中国人的螺旋型思维具有立体感和间接性,环性思维造就了意合语言(汉语);汉语语言表达含蓄委婉;文章衔接以意驭形,形散意合。汉语的环性特点体现为句子结构像竹节那样,相对独立,但意义又相互关联;语段以环状波式流动,像波涛滚滚的大江。
2.1 句子结构
英语是形合语言,注重时态和词形变化,句子之间还需用连接词语进行显性连接,以理清逻辑关系。而汉语是意合语言,主要靠词序变化、上下文语境及言外事实逻辑来明晰思路。
2.1.1 句序与时序
英语借助时态及连接词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因而无需按照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陈述。例如:完成了毕业论文,我就去度假。可英译为:
After I had finished my dissertation, I went on holiday.
Or:I went on holiday after I had finished my dissertation.
而汉语是按照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陈述,时间顺序与句子顺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她一直在实验室做实验,所以昨天我们遇见她时,她显得很憔悴(先实验,后憔悴)。
但是其英译句子的句序却相反:She looked exhausted when we met her yesterday because she had been doing experiments in the lab.
2.1.2 句序与距离
英语在时间和空间距离描述上是由近及远,而汉语句子在时空描述上是由远而近。例如:
He had flown ④ in just the day before from Georgia where he had spent ③ his vacation basking in the Caucasian sun after the completion ② of the construction job he had been engaged in ① in the south. (他原来在南方参加①一项建筑工程,任务完成②之后,上乔治亚州/格鲁吉亚去度假③,享受高加索的阳光,前一天才坐飞机回来④。)
上述英语句子中的四个行为动作的时间顺序④③②①译成汉语变成①②③④,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觉得句子语序与事理逻辑相吻合。
又如:There is a very beautiful garden on campus. As you enter the garden through the university gate, you will find an elegant pavilion standing right in the center. At the back of the pavilion are some white stone benches. 该句子的空间描写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的。
2.1.3 句序与从小
英语叙述和说明事物时,习惯于从小到大,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汉语的顺序则与此相反。例如:
It happened in February about twelve years ago. (这是发生在12年前的二月份。)
Shanghai is one of the biggest cities in the world. (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1.4 头轻与脚轻
英语句子从左到右顺线延伸,使句尾呈开放式,句首呈收缩式,显得头轻脚重;汉语句子则是从右到左逆向延伸,使句尾呈收缩式,而句首呈开放式,显得头重脚轻。例如:
He lent me the book.
He lent me the book which was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He lent me the book which was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that never opens on weekends.
他借给我那本书。
他借给我那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
他借给我那本从那个周末从不开放的图书馆借来的书。
2.1.5 急性子与慢性子
英语族人“急性子”,英语常常是从未知到已知;汉语族人“慢性子”,汉语句子则从已知到未知。例如:Where are you going? (你去哪儿?)
英语句式总是先表态后叙事,先结论后分析,先假设后前提,先果后因,与汉语的句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I feel highly honored to be asked to make a speech here. (让我在这里做报告,我感到万分荣幸。)
2.2 语篇结构
东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差异直接导致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的迥异。英语语篇结构呈直线性,汉语的话语结构则呈螺旋性。英语的线性语言结构严谨,重形式上的连接,有利于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汉语的环性语言结构自由,重意义上的隐性连贯,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
2.2.1 直线性和螺旋性
英语段落呈直线展开,先有主题句,后加以论证说明,最后收尾,其间不附加任何与主题没有直接联系的内容。汉语语篇的螺旋型是指作者不直接论证主题,而是从各种间接角度做好铺垫,然后慢慢进入正题,这种在主题团团转的谋篇布局风格让英语族人困惑不解。
2.2.2 形合法与意合法
英语篇章结构的展开使用形合法,而汉语的语篇展开使用意合法。英语篇章主题浅显明了,结构稳定不变;语篇呈直线展开,充分利用关联词语来说明句子内容、句子之间、乃至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汉语篇章主题突出,但是结构灵活,以神统形;少用连接词语,缺乏形态变化,体现隐性连贯;语篇展开犹如环弧状的浪花,此起彼伏,似连似分,高低无序,但沿着一定的语义方向流动。
2.2.3 简洁明了与华而不实
从语言风格来看,英语文章简洁明了,偏重于“实在”信息的传送,不引经据典,也无需华丽的辞藻;而汉语文章既有“实在”信息的传递,又引用典故、习语等,从不同角度重述论点,利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增加信息的情感因子。这在英语族人眼里,就显得华而不实。
3.启示
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英汉语言的影响,我们得知:英汉思维模式不同不仅导致英汉语言行为差异,而且产生英汉句子表达和篇章结构的差别。此外,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和历史典故是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正确理解和诠释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和历史典故,就必须对该语言所反映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
3.1 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启示
要学好英语,仅仅背诵英语单词和英语语法规则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对比英汉语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仅仅从文字表达差异是难以全面解释含义的差别的,为此,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应该立足于两种文化的对比;不了解一种语言所属的文化,难免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语言表达。比如:英美人听到赞扬,回答“谢谢”,而中国人回答“哪里哪里,还差得远”,这是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又如:He went to Beijing by air.( 他坐飞机去北京),例句中英汉语的语序编排不同,这种约定俗成的编排是受思维模式影响的。
3.2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不仅要了解相关国家的语言,还必须了解他们的文化,做到二者同步发展。众所周知,思维方式不同足以造成跨文化交际不顺畅,乃至彻底失败,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才能避免误会和尴尬,从而实现有效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个词语,心里联想到的词语含义却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词语的字面意义,而应该研究词语的“心理意义”。比如“狗”(dog)在英美人眼里是“宠物”,所以You are a lucky dog意指“你是个幸运儿”;中国人对“狗”往往产生“恶畜”的联想,于是就有很多与狗相关的贬义词,如:走狗、哈巴狗、狗汉奸、狗急跳墙、狐朋狗友、狗嘴吐不出象牙……
3.3 文化差异对习语理解的启示
习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产物,许多英汉习语源于历史典故,因此习语除了传递话语信息外,更重要的是传递文化。要正确理解习语的内涵,必须了解习语的文化背景,领悟习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例如,汉语习语“说曹操,曹操到”,曹操是中国的历史人物,英美人不知他为何人,所以必须套用意思相似的英语习语:“Talk of the devil, and he’s sure to appear.” 英语习语“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相当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外,各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不仅影响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且使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语义联想。比如,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的生活与海、水息息相关;而中国在亚洲大陆,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4.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的文化内容,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语言忠实地反映它所属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对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异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又会出现一些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这样,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语言。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总之,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林大津.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3]浦小君.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技能[J].外语界,1991(2):25-30.
[4]戚雨村. 语言·文化·对比[J].外语研究,1992(2):1-8.
[5]裘克安. 英语与美语文化[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6]张占一. 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14-16.
[7]Merriam-Webster. Webster's 3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韦氏第3版新国际英语词典》),Merriam-Webster, 2000.
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要求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其中旅游资料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宣传手段之一。旅游资料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跨文化的沟通,不仅要考虑书面文字的材料的表达,更要考虑不同文化间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文化上的差异,在旅游资料翻译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则是植根于文化的沃土之上,体现的应该是深刻的文化内涵。外国旅客来中国旅游,其目的是欣赏历史古迹,体验异域文化下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所以文化旅游翻译需要理性的态度,它是为了满足旅客了解中国文化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翻译。在旅游英语的翻译中,仅仅掌握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不能保证译者具有跨文化内核。作为旅游文化,不仅仅满足游客的视觉快乐,还应与文化对接,提升旅游的内在文化品味,传承历史文化。因此,在汉英两种语言的翻译中,译者要建立文化翻译观,既考虑语言又考虑文化,追求两种语言之间最贴切的对接,才能最大限度的传神达意。
一、文化翻译观
当代翻译界越来越重视从不同的视角对翻译理论进行研究,文化翻译观就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研究者不再将翻译看作是静止的,纯语言的机械转化,而是将其视为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文化的不断变化,对接和交流的过程。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尼巴内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元语与异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以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对当代社会需求和翻译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自觉的反思,提出了文化的翻译观。在她们看来翻译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语言行为,它深深地植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当中,文本也不是语言中静止不变的标本,而是译者理解作者意图,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种文化的语言表现,因而,翻译绝对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而是文化协调和对接。具体看来,文化翻译观的理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含义:(一)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语篇之上;(二)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种交流行为;(三)翻译部应该局限于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四)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在文化翻译观的理论中,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是把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是文化的等值和转换,这无疑突破了传统的翻译观念,顺应了当代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趋势。
二、旅游资料中的文化信息
文化是人们通过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他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物,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常常表现在语言文字这一载体中,更是无时无刻不表现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前来中国的旅客,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审美兴趣不同但他们都有一共同目的:欣赏中国的方方面面。当他们想对目的地有一个初步认识时,最重要的媒介就是旅游资料,因为旅游资料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要想把中文旅游资料里说表达的文化意蕴明明白白地告诉游客,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有必要找出旅游资料中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然后再考虑如何进行文化处理。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的人文景观往往就是一个凝固的历史,反应着某一时期发生的事件。在一些旅游资料中往往会出现古代的年号、人名及历史典故。而这些,中国人自己尚不能完全掌握,而对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游客来说,无疑如读天书。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它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独有的建筑、独有的生产生活工具,独有的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尤其是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让人领略到人类文化的色彩斑斓,是现代旅游者审美探奇的重要内容。但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图腾、禁忌、表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容,有的则是一个民族敏感的话题。例如猫头鹰在中古被视为不吉利的动物,而在西方则是智慧的象征。在译解旅游英语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我们花很大的工夫介绍的有关民俗,最后却招致客人的不愉快。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民族习俗的差异。再者中原饮食文化也博大精深,传承数千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华夏烹饪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外国人来中国游览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便是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翻译菜谱是如何进行处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红烧狮子头”,曾听说一外国客人看了“braised head of lion”被吓的跑出了餐厅,说是再也不敢吃中餐了。他感叹中国人连狮子的脑袋都敢吃,而在他们的国家,被保护的野生动物是觉对不能上餐桌的。但事实上,“红烧狮子头”并不是把真的狮子头红烧了,只是中文名字取得气派。这时,在翻译菜名的时候就应注意外国人的语言及其文化背景,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菜的材料和做法来翻译。就拿这红烧“狮子头”来说,只不过是两个肉团,所以翻译为“meatball”就不会闹笑话了。
三、文化因素导致的翻译障碍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然而恰恰是旅游资料中蕴含的文化因素给旅游英语带很大的困难,因为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要反映到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文化差异导致的旅游障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是由于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给词汇翻译带来的困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宗
教信仰、社会习俗,使两种语言的词汇出现非对应和非重合现象,他们之间没有语意共鸣,有的只是语义空缺或语义错位,也就是文化空缺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冲突,而这些词汇往往被称作为“文化负载词”。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语言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语言的特殊性,像“阴阳”“八卦”“五行”“气功”“太极拳”等词汇,严格来说,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像“饺子”“粽子”“元宵”等食品等也没有相应的词来解释,如果勉强将“饺子”译成“dumpling”,不仅后者意思要宽泛的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其乐融融的场面的联想。“粽子”可以解释成“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但是如果外国朋友不知道屈原这位伟大的楚国诗人,不知道龙舟节的来历,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那天吃粽子,粽子的内涵意义仍然没有被传递过去。“元宵”也可以译为“a rice glue ball”or“sweet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for lantern festival)”如果缺乏一定得背景知识,译文读者也体会不到元宵的象征意义。因此,许多专家主张以音译加注的方式来保留这些词的特殊文化联想意义,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断深入,这些词汇不需要加注解释也能被理解和接受。另一种现象是汉语中的某些词汇即使在英文中找到意义相同的词,其联想意义或隐含意义也不同。就拿植物的联想意义为例,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陈德彰教授专门以调查表的形式,分别向中文和英文为母语的人发出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英两种文化中,有些动物代表着类似的形象,如狐狸。有的代表完全不同的形象,如龙。有的不同很微妙,如猪。柳树,红豆,梅,兰,竹,菊等植物联想意义也是“表同质异”。此外颜色词在两种文化中也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克服的不仅仅有语言障碍,而且有文化障碍,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的“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确是两大片文化”
汉英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谋篇布局,修辞方法等行文习惯的差异,汉民族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强调客观融入主观,喜欢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书画,建筑,诗歌都讲究神似重于形似,简单空灵的风格,反映在语言上就有了汉语行文辞藻华丽,情感横溢,讲究声律对仗,音韵和美的特点。此外,受“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美学观念别强调平衡美,除了特别频繁使用对仗这一修辞,还大量使用四字词组,特别是前后两部分有并列关系的四字词组如天造地设,天涯海角,四通八达,德高望重等。在这些方面,西方民族则迥然不同,西方哲学强调分析型抽象性思维,在主观和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的注重模仿和再现,体现了“天人各一”的思想。“这种趋势反映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出现了英语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的特点,形成了其句式框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这些行文和修辞差异,也不可避免的表现在汉英旅游文体中。在行文用字,篇章布局,文体修辞等各方面各有讲究,美学标准和文体风格也大相径庭。
四、克服翻译障碍的方法
在翻译景点时,除了采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翻译方法之外,还要注意一些技巧,旅游资料除了本身的自然景观,还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时需要增添或删减原文内容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如: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名胜的具置等等,有助于外国游客的理解。对于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思维差异的状况,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对旅游资料进行改写,比如中国人是螺旋式思维,而西方人是直线型思维,为了能让游客们跟好的接受翻译的信息,我们不妨按着他们的思维方式改写旅游资料。当然译者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来把握翻译分寸,而不是随意的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