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5: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学生时间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及其特征。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是大学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一项教育活动系统工程,旨在提高大学生时间管理素养,促进良好行为习惯。例如,面向大学生开设有关时间管理智慧、时间管理的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有关识时、惜时、守时与合理、高效地运用时间伦理学引导与管理学规范性指导;营造大学校园有关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等时间管理的培育氛围,等等。其特征如下:
1.青春关键性。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时期往往只有几步。大学阶段毫无疑问是人生最为关键、重要的阶段。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的黄金时间,是青春最美的光阴。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地度过大学时光,而应该激情燃烧岁月,勤奋雕刻青春。因此,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极为重要。
2.双主体性。在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是管理、教育、引导、规范主体,学生是接受高校时间管理教育的主体和自我教育主体;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时间管理方面又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关系。
3.多样性。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开设时间管理教育课程或讲座;通过校园网、新媒体营造大学校园时间管理教育的氛围;通过学工、团委开展与时间管理相关的比赛与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规范训练与引导教育,等等。
4.全方位性。最前沿的时间管理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各个领域。比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心理习惯、运动习惯、人际关系习惯等各个人生层面。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教育与管理空间,包括学习时间管理教育、工作时间管理教育,以及消费时间管理教育、休闲时间管理教育、锻炼时间管理教育、睡眠时间管理教育等等。此外,时间管理还具有引导性与规范性等特征。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的内容。时间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大学生时间重要性理念管理。比如,惜时如金、要事优先、时间大于金钱、学会专注与执着、学会放弃与择优、学会平衡、学会有计划地使用时间等。第二,大学生纵向时间管理。比如,大学生人生大目标—中目标—小目标与时间管理。第三,大学生横向时间管理。比如,大学生事业—爱情、家庭—健身—音乐—休息等其他兴趣方面的时间管理。第四,大学生科学管理时间氛围培育。比如,构建大学生时间管理网络、大学生时间管理比赛、经验交流、评价机制等等。第五,大学生时间管理原则。比如,80/20管理时间原则;四象限原则;时间碎片化管理原则;生物钟匹配管理原则;兴趣管理原则、预留时间管理原则等。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的几个认识误区
(一)“水到渠成论”。有些高校时间管理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不重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有人认为,大学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完善教育与专业理论与能力培育。大学生时间管理,随着大学生阅人阅事的丰富,在一定的管理环境中,就会自然形成。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因为“水到渠成论”的观点,模糊了时间管理的本然规律、应然规律和实然路径。本然规律在这里是指时间管理本身存在的客观规律性。比如,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法、四象限原则、生物钟原则、莫法特休息法等。应然规律在这里是指时间管理没有生而知之,高校应当与时俱进地开展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引导、规范他们的时间管理。实然路径在这里是指,只有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教育,大学生才能懂得科学时间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只有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引导与规范,才能培育其时间管理的能力与习惯。
(二)“以偏概全论”。“以偏概全论”的基本观点是,时间管理教育即珍惜时间教育。然而,时间管理教育不仅仅是珍惜时间教育,它具有丰富内涵与体系。诸如人生目标与时间管理、理论学习中的时间管理习惯、节假日期间的时间管理习惯、生活中时间管理习惯等。
(三)“补充论”。一般人认为,时间管理教育始于幼年时期的家长、幼儿园老师,经历中学,时间管理习惯已基本形成,高校的时间管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补充以前各阶段时间管理教育的不足。然而,时间管理教育在我国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层次性、系统性教育。因此,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不仅要弥补以前的不足,而且要构建系统性、动态上升性和有效性的时间管理教育平台。
目前,高校以各种纪念日、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结果看,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但受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冲击和自身社会阅历及知识结构的影响,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认识和动机上普遍存在一定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加社会实践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对参加何种社会实践,为何参加社会实践不太明确;二是忽视前期准备,实践过程中抓不住重点,找不到关键,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与社会实践的成效差距较大;三是不能正视社会实践与知识学习、素质提升的关系,造成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脱节,不能有效地将社会实践转化为完善自身素质,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高校普遍重视,管理存在缺位
目前,高校已普遍认识到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越发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制度建设、人员安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有力推进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发展也要求不断创新大学社会实践内涵和形式,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高校普遍地存在管理缺位现象,如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未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管理体系;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走样,监管失范,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缺少前期调研,经费预算与社会实践需求不匹配,忽视学生需求。
(三)政策环境优化,合力尚未形成
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社会实践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指导,还需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家庭及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缺乏认同,难以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合力推进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仍不健全,合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提升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准确把握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才能更加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成效。
(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社会实践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目的认识较模糊,盲目参加社会实践,不能根据自身成长成才现实需要有选择地参加社会实践,直接影响社会实践成效,甚至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同时,受市场经济冲击和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被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功利化思想所影响,看待和处理问题时不以是非曲直为标准,而以是否对己有利为标准,表现为将评优获奖作为参与社会实践的直接动力,社会实践计划被随意更改,实践时间被随意压缩,打“提前”战,走过场,实践过程体验被忽视,社会实践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发展的主要瓶颈。从体制方面看,一是组织领导有待加强。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工作领导机构,涉及部门过多,架构复杂,造成职责不明,有功大家抢,无功大家闪,领导和指导职能尚未有效发挥。二是应对举措稍显不足。社会进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疏于调查研究,应对问题的举措不多,制订的政策和举措与现实匹配度不高。三是实践与教学联系不够。表现为社会实践游常离于教学工作之外,未能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从机制层面看,一是指导不到位。社会实践有效指导偏少,实践导师局限在少数教师身上,绝大多数专业教师并未纳入实践导师行列,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指导力量严重不足。二是实践与专业联系不紧密。部分高校并未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使实践活动设计和学校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脱节,无法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课程教学相得益彰,形成人才培养的倍增效应。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制度不健全,现有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遇到新的阻力。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支撑不配套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支撑不配套,亟需提升社会支撑。一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存在认识误区,尚未对大学社会实践重要性达成共识,如机关部门认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走过场,造声势,意义不大;企业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给企业带来麻烦;家长认为大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参与实践会影响学业。二是政策执行不力。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未能结合实际,制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实施方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投入偏少。三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社会单位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负担,不会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即便提供实践岗位,在实施过程中对待大学生也是态度生硬,疏于指导;实践单位往往不愿意花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培养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大学生得不到系统培训,能力素质很难得到提升。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发展对策建议
(一)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意识
1.加强教育引导,明确社会实践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文件,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互联网等渠道,了解社会实践发展趋势、现有经验、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加深对社会实践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借助QQ、人人网、微博等新媒体工具,拓展大学生交流平台,通过身边的社会实践参与者带动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增强对社会实践的认同感,帮助大学生自觉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2.明确目标导向,注重技能素质提升。大学生要明确社会实践的目标导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明确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参与。其次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始终坚持社会实践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动摇,二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要坚持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与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并重发展。再次,大学生要着眼长远,以全面发展要求、就业创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丰富学习生活需求的同时,着力完善自我、增长才干。
(二)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
1.强化社会实践组织领导。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直接管理者,应切实加强对社会实践组织领导和协调。建立指挥有力、统筹协调、分工明确、密切协同的内部组织领导体系,整合资源,提升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和领导能力;通过聘请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与指导、协调社会实践工作,共同研究发展规划,探索构建并完善校地联合的新型组织领导体系,实现组织指导体系的社会化、网络化,强化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保障。
2.健全社会实践导师制。高校健全社会实践导师制是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效的关键。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健全社会实践导师制:一是在制度安排上消除专业教师顾虑,把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纳入工作量计算,并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从而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导师评价机制,对优秀的社会实践导师进行表彰;三是建立导师队伍培训制度,学校或院系结合导师队伍现状开展各种培训,提高导师队伍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3.实践与专业教学对接。社会实践既是专业教学的延伸,又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第二课堂。高校应把社会实践纳入整体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主要参考指标。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过程中应增加专业见习、实习及实践环节,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积极构建社会实践协同管理机制,提升社会实践成效。一是建立团队和个体实践兼顾机制。高校亟需改变长期偏重团队实践而忽略个体实践的现状,针对团队实践和个体实践的不同功能和特点,建立团队实践和个体实践兼顾发展的有效机制。二是建立校内和校外统筹协调机制。高校应本着“合作共赢”理念,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建好、管好、用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搭建大学生长期有效的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各界也应大力配合高校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形成高校主导、社会支持、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5.完善社会实践考核机制。完善社会实践联动考核机制是社会实践提升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过程监管机制。明确实践队长、导师、考评小组的职责,通过电话跟踪、实地走访、考评检查等手段,发挥监督、指导功能。二是建立成果交流制度。社会实践结束后,高校应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总结会、经验交流和表彰会,通过实践心得、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汇报交流,深化情感体验,激发再次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激励更多的大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实践。三是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考评细则》等相关制度,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出具体规定。如可设计《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及成绩记入证书,作为评价学生依据。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保障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国情、民情,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借助广播电台、电视节目、各大报纸及互联网等媒体资源,重点围绕国家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针政策举措开展广泛宣传,使社会实践实施主体能准确领会政策导向,坚持正确工作方向。还要开辟社会实践专题网站,印制专刊和简报,开辟BBS专区等,充分挖掘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重点宣传特色、亮点和涌现出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1994年,清华大学朱令投毒案,高校刑事案件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之后不断有数起大学生刑事案件发生。2004年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让大学生刑事案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11月,吉林农业大学学生郭力维因琐事用尖刀扎死同寝同学赵研。后郭力维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于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后药家鑫被判处死刑,。2013年3月31日,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将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并注入饮水机槽,同寝室的黄洋在饮用后引发身体不适而死亡。后林森浩被判处死刑,。
(二)大学生刑事犯罪案件的特征
这几起颇受关注的大学生刑事犯罪案件的特征是:
1.犯罪主体方面:
呈现高学历层次。犯罪人员的层次除了普通本专科学生,重点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犯罪行为也日益突出。
2.犯罪动机方面:
以人际关系不和导致的报复性犯罪见多。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吉林农业大学学生郭力维案、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案,无一不是因为日常人际关系的触礁、思维方式上的偏激而引发的报复杀人行为。报复性杀人这一动机似乎成了这几起大学生犯罪案件的致命因素。
3.犯罪心理方面:
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差,易选择冲突和对抗的消极应对方式去解决问题;缺乏对自身及他人的正确认知和评价;极度自我和个人主义,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防御技巧,在情绪失衡之时,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调节和渲泄;法律意识的缺失和法律知识的匮乏,让他们不顾后果地轻易剥夺他人生命和健康的权利,走上犯罪的不归之路。
二、大学生刑事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
大学生刑事犯罪案件背后,隐藏着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深层原因。
(一)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缺失
1.性格和心理缺陷。
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当代大学生,习惯于沉迷个人心理世界,心理承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在嫉妒、自负、失落、压抑、自卑等负性情绪影响下容易采取极端措施。部分大学生由于性格和心理原因,在面对人际冲突时,不能够相互包容和妥协,不懂得与他人交流和寻求帮助,而轻易选择成本最高的对抗方式。
2.道德素养缺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缺失现象、消极腐败行为的影响之下,容易出现是非、道德、情感等问题的认知矛盾和评价标准的模糊,从而造成道德素养的薄弱和缺乏。
3.责任感淡薄。
作为独生子女居多的群体,当代大学生从小就备受关爱,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只注重自身利益,不懂得换位思考,缺乏使命感、责任感和对家庭对社会的感恩之心,一旦发生事情选择逃避责任。
4.价值观偏颇。
西方的价值观念、多元的文化及开放的生活方式,与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下多元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共同影响,让处于成长期的部分大学生消极低迷,丧失理想信念,学习动力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颇或模糊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5.法律意识缺乏。
长期以来,非体系化的普法教育实效性不高。2006年高校“思政课”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程,改革后的教材,有关法制教育的内容只占到整部教材的1/4,且涉及法理性的内容居多,抽象、不易理解,实体法的内容较少,课堂教学中直接用于法律教学的课时可能不足8个学时。再加上“思政课”教师非法律专业出身,理论功底有限,法律知识的讲授容易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一般,大学生对法律的权威和作用无法产生深刻认识,更谈不上法律信仰以及对法律的敬畏,故法律意识薄弱和法律知识的缺乏成为常态。
(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不力
1.传统教育的盲点。
国内应试教育体制下,过分注重成绩至上的衡量标准,考一个好的学校、培养一名大学生成了教育的主要目标。多年的考试技能训练把学生规范成了考试的“机器”,教育忽视了学生诚信、荣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德育培养,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等情商和逆商的综合培养。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无力。
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沉闷,脱离学生思想实际,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距离,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学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刻板单一,缺乏创新,使高校“思政课”成为逃课率最高、学生热情度最低的课程,也使大学生对来自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较强烈的排斥心理。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陷。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生源收入或出于保护学校声誉等因素的考虑,学校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过度“包容”,令部分学生漠视校规校纪,甚至违纪与违法的基本界线不清。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高校仍然停留于传统僵化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上,注重学生成绩、考级、拿证、技能的培育和日常管理,忽略了学生的真正想法和需求。
4.家庭教育的不济。
国内传统“家长式”的教育模式下,多数家长忽视了跟子女的情感交流,忽略了对子女个人修养方面和情商及逆商的教育和培养,忽视了家长自身行为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普遍的家庭溺爱让子女从小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进入大学后,面对复杂的集体生活,遇到问题和挫折时,一旦找不到处理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情绪容易走偏甚至失去理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性格缺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为大学生犯罪埋下危险的种子。
5.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
当下,“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现实主义”的社会风气,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偏颇或模糊,对人对事物的看法越来越功利化和现实化。在这种缺乏积极乐观、公益、公信的社会氛围之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教育几乎是苍白无力的。
三、降低和减少大学生刑事犯罪案件的对策
(一)创新德育理念和方式
1.改变传统理论灌输的方法,强化启发式教学理念方式。
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正确区分社会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校正他们的偏激观点和不良情绪,防止他们由于认识的偏差而误入歧途。强调“思政课”教师直面大学生困惑的社会现实、敏感问题,全面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和真实的思想动态,通过问卷调查、主题讨论、网帖交流等,找准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以课堂为主阵地,用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启发力的针对性教育和问题解答,创造平等、自由、亲和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发讨论和辩论,启发大学生们主动思考、自愿体验并激发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树立牢固的道德信仰,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2.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
运用案例和榜样的力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大量选择具有典型性、示范性,或是争议性、探讨性、创新性较大的案例,启发他们能够结合社会的实际和切身的生活体验、社会阅历,对案例进行理性分析,在深度参与中不断学会辨别、理解、把握事物的实质,让学生能自觉主动运用所学过的理论进行反思、判断,作出选择,并最终影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
3.在“思政课”实践课教学中
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点,让大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发现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多样性,认识理论和实际的差距,通过验证理论、运用理论、认同理论,逐步达到内化理论的目的。高校应不遗余力地重视“思政课”实践课,在学校所在的城市及周边地区,选择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能引发大学生深刻体验和能量共鸣的地方。如:博物馆、纪念馆、福利院、养老院、监狱、贫困山区的学校等,建立丰富的实践教学基地,不让实践课流于形式,为学生实现知行的最大化统一提供必要条件。“思政课”教师应要求学生以社会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心得、主题讨论演讲等形式来实现总结和内化。
(二)加强法制教育力度,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
1.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的实际作用,把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深入课堂。
适当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部分的课时,并将这一部分知识体系作一定扩充和细化,减少抽象、难以理解的法理知识,增加实体法的具体内容,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大量结合案例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感受法律的威慑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2.高校应高度重视法制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治观念为重。
利用一切资源,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法制宣传、讲座、模拟法庭审判、微博、大学城空间等方式进行不间断的法制教育宣传,并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如出席庭审、参观监狱或劳教所、邀请司法部门来校进行法制教育宣传、建立校外法制教育基地等方式,帮助大学生们在知法、懂法的同时,自觉守法,不断提升法律观念和意识。
3.建立高校法制培训长效机制并扩充辅导人力。
除对“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进行法律知识的常规培训外,高校应多提供外出参观或培训的机会,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法律素养,优化他们的法制教育能力,发挥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一线作用。
(三)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健康心理的培育
1.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高危人群实现心理危机干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目前,各大高校基本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在专业人员的配备上比例很小,让很多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流于形式,力度和影响力较小,没有发挥广泛作用。这就需要高校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培养大学生寻求心理咨询的意识。作为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应注意学生信息搜集,关心性格内向或存在其它特殊情况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间的人际纠纷和冲突,及时沟通输导和调解。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降低心理危机发生的概率。
2.建立高校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减少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潜在的职业倦怠困扰,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专业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以及心理疏导和沟通的技巧,以健康饱满的情绪和工作热情投入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中,顺利应对大学生的负性事件,注重大学生情商和逆商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处理和减少心理隐患、培养健康心理。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一)设立专门机构,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独立学院要成立统一的大学生实践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构成涉及共青团、学工处、教务处等各部门的负责人,组长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副书记挂帅,有利于电动学院的各方力量,便于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规划与科学指导。在学院团委下设社会实践办公室,具体负责社会实践的制度建设、经费使用、安全教育、团队立项、评比考核、表彰评优、宣传总结、媒体宣传的全面落实和过程监督等工作,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规范有序的运行轨道。
(二)拨出专项经费,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
为保障和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独立学院每年都应拨出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投入。特别对于奔赴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实践的大学生,除补贴交通、生活费以外,还应联系保险公司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独立学院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社会实践纳入整体教育计划,制定实践制度规范和配套文件。对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大学生、团队、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在校园内宣传典型,举办社会实践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氛围。鼓励团队、个人申报国家级、省市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比,如人民网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活动、“圆梦中国—公益我先行”大学生微公益大赛、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等。
(三)加强社会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面向社会的重要活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独立学院应立足办学特色,整合和利用社会多方资源,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努力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使大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尤其是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稳定载体。此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学生自身权益,减少费用支出,达到双赢的效果。
(四)创新实践形式,推出一系列社会实践亮点活动
目前一些形式单一的实践活动己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只有把握社会热点,适应社会需求,结合大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长,创新思路,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有亮点的特色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