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5: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

篇1

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普及,化疗患者的健康宣教在医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重新认识了健康教育在癌症化疗患者的地位。对癌症化疗患者进行适宜的健康宣教,可使患者了解化疗的必要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调整与稳定各自的情绪,提高饮食质量,全面提高生活质量[1],以预防或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充分发挥化疗的药理作用。我们从2003年7月~2005年5月对我院外科收治住院的127例癌症化疗患者或家属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的随机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组调查对象127例,男68例,女59例,年龄42~82岁。

1.2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表结合本科临床具体情况自行设计,分特别需要、需要、不需要、无所谓4个等级,做出评定,内容包括:(1)入院时患者的健康需求:需要了解环境、住院规章制度、认识病区医护人员、了解病情、注重接受健康教育的形式(口头、书面、图片等);(2)住院期患者的健康需求(特别是化疗期):需要了解化疗的作用、化疗不良反应、保护血管方法、静脉输液注意事项、营养、休息、心理状况对化疗的影响;(3)出院时患者的健康需求:了解用药指导、下一次化疗的时间、保健指导;(4)化疗患者家属的需求:需要了解化疗患者所需要的健康需求、如何调配饮食、如何帮助患者渡过化疗期等。

2结果

各时期患者及家属的健康需求等级评定,见表1~4。表1入院时患者的健康需求等级评定(略)表2住院期(化疗期)患者健康需求等级评定(略)表3出院患者的健康需求等级评定(略)表4化疗患者家属的需求等级评定(略)

从表1~4可以看出:不管是化疗患者在入院时、化疗期,还是出院时,不仅他们对疾病的健康需求很高,而且他们的家属对健康的需求同样很高(特别需要与需要两者相加绝大部分>90%,只有需要了解住院规章制度的<80%)。

3讨论

3.1热情接待患者,满足健康需求护士应积极热情地接待患者,耐心介绍病区环境,使化疗患者尽快适应病区环境。针对患者入院需求的特点,应适时适度地做好住院规章制度、主管医生和护士等的介绍,如对医院规章制度的介绍,应采取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介绍;而喋喋不休地介绍,不但效果不佳,而且还可引起患者的反感。只有选择适当的时机或待患者稳定后再做详细介绍,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从而满足化疗患者的健康需求。

3.2调整好化疗患者的心态心理状态的好坏在治疗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护士应充分了解化疗患者的心理、疾病因素,耐心地解释化疗患者提出的各类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多与患者沟通,去了解患者的心理行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以积极的心理状态迎接化疗。

3.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对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护士应与之建立指导合作型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详细解释化疗或术后化疗的目的与意义,使他们明确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特别应强调化疗必须足量、按期、有规律地进行[2],不能半途而废;应提高患者的自身防护意识,告诉患者应用化疗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作用如恶心、呕吐、胃口不佳等胃肠道反应,告知相关的护理知识,从而减轻对毒副作用的担心和恐惧。对多次接受化疗的患者,在治疗中护患之间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护士应与之建立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由于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对自身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有一定的认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治疗效果。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等不宜过分强调,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应强调饮食、卫生、休息的重要性,部分患者或家属对饮食休息作用等不够重视,应耐心解释它们在化疗中的作用,帮助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卫生和休息习惯,提高免疫力,减少并发症[2]。

3.4突出教育的多样化、个体化根据患者对化疗知识的知晓程度,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通过讲座、宣教手册等形式,来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帮助患者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强调个体化教育,做到教育内容因人而异,因化疗方案而异。如同一种化疗方案,一方面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化疗反应会有所不同,有的剧烈恶心、呕吐;有的反应轻甚至无反应。另一方面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应对化疗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害怕化疗的不良反应产生心理拒绝,而出现意想不到的严重反应;有的甚至因害怕恶心、呕吐而拒绝进食等。因此,化疗知识的宣教应贯穿于整个化疗过程,依照教育的个体,注重方式,体现个性,加大力度,积极引导,针对性、指导性地解决问题,满足个体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3.5强调教育的持久性与延续性,保证化疗的疗效癌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体现出化疗患者教育的持久性与延续性。不仅在入院与化疗期患者有教育需求,而且在出院期同样有教育需求。出院指导应切实可行,做到详细、具体,做好用药、下一次化疗的时间、保健等指导,让患者在康复期间能充分调整好身心,积极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应对疾病,增加信心,完成整个化疗过程,保证疗效。

3.6重视教育范围的延伸,提供支持化疗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家庭成员的支持与帮助,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到患者。假如有一个细微的动作,患者与家属、家属与家属的交谈若表现出不耐烦、不关心等,都会影响到患者,使之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随之带来配合不积极,甚至拒绝治疗等后果。因此,家庭成员的教育应列入重点对象,帮助他们提高对疾病及化疗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患者与家属的每一位成员都抱有积极的态度配合化疗,共同去应对问题,使之发挥最大的功效。

篇2

古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与辛勤劳作从茶叶生长、制作、饮用中得到启发,使其从最初解渴药用的物质功能上升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精神表征,形成了蕴藏传统审美意蕴的茶文化。传统文人将茶与自然、宇宙、人生融于一体,既体现了儒家中庸和谐、君子品德以及积极人生观思想,又彰显了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超越心态,还表达出佛家空灵、顿悟之文化内涵。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汲取儒道佛三家思想和文化精华,展现了“真善美”的完美结合以及中国人精神风貌和修养境界,[1])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任凭社会的变迁、审美文化更迭,茶文化依旧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茶文化与学校教育研究成为热点,笔者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主要集中于:一是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如耿密的《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胡芬芬《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分析》等注重茶文化在高校教育的作用分析;二是茶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影响,如华东师范大学周亚东的硕士论文《学校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实效性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分析探索茶文化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课程教育策略研究[2]。关于茶文化与学前教育相关研究比较少,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中强调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儿童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尤其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茶文化精神,让幼儿学习、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对于幼儿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有着重要意义。

1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必要性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意境深远,汲取儒佛道之思想精髓,构成独特的茶文化内容,也形成了茶文化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茶艺表演以饮茶为主要内容,融合传统音乐、舞蹈艺术、造型艺术为一体的多元化艺术形式;如以采茶、制茶等为内容的采茶歌、采茶舞,彰显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如历朝历代的茶诗歌,蕴藏着古代文人审美情趣与高雅的内在修养。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第一站,其对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发展作用不言而喻,将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中,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也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精神品格、审美修养,丰富幼儿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为今后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语文学习。

1.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内在要求

儿童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的、具体的、直接的图形或事物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尤其视听结合的形式对于儿童更具有吸引力。茶艺表演艺术形式作为茶文化精神载体之载体,其在优美的环境氛围中生活化地、艺术化地展现茶叶泡饮过程,尤其是舞台上茶艺表演,融合了传统的音乐、舞蹈、服饰文化元素。[3]幼儿园老师可以将茶艺表演引入日常教学中,这种形象性、动态性、具体性又具有趣味性的视听结合的表演方式,与儿童思维特征与认知习惯相契合,让儿童优美的表演中,领悟中国以茶待客、交友的传统习俗,体味中国本土音乐、舞蹈等艺术审美文化,感悟茶文化的独特形式与精神意境。学前教育引入茶文化教学,从小处说对于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提高幼儿的审美文化,丰富儿童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从大处着眼,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当今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各国的竞争已从政治、经济等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1.2学习茶文化为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需要学生从小开始积累语文知识,由于我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处于断裂、脱节状态,小学教育正规、严肃,各科都有明确教学要求,比如语文要学会拼音、掌握多少生字词;而幼儿园教育以娱乐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听说读等基本能力,但无明确的要求,这就使得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因此,幼小衔接教育,尤其是幼小衔接语文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人文修养,帮助幼儿积累语文知识,为今后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传统文学形式丰富多彩,唐诗宋词可谓是传统文化之精粹,其中不乏描写种茶、制茶、饮茶等诗词歌赋。如范景文的五言诗《蕉雨轩尝水》:“便泼洞山芽,雪花泛冰蕊。泉味与茶香,相和有妙理。细嚼润枯喉,泉脉湿灵肺,”结构简单、语言通俗易懂,而又不缺诗词的意境之美,作者勾勒了一幅清冷空灵的品茶图,细致刻画了泉水与茶香身心感受。钱选的:“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陆龟蒙的“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等等诗句,传达文人悠然闲适的雅兴,以自然山水、林泉、松竹等为友的审美情怀,他们通过品茗的感官体验,展开心灵对话,从品味茶性中思考人格与精神,达到茶我统一的“和”美境界,因此,茶品及人品之说。[4]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在配上音乐与图画用形象而直接的方式让幼儿感受饮茶文化中幽香雅韵精神意境,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锻炼幼儿的由表即里的认知规律,帮助其积累语文知识。笔者只是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但实践教学中仍需要老师根据幼儿的认知与兴趣合理选择茶文化教学内容,如小班幼儿对童话故事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老师们可以选择茶文化相关的传说故事,民俗节日,让幼儿扮演角色置身其中,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茶文化。大班幼儿的学习可以适当引入茶诗词歌赋的内容,在老师的讲解与引导之下,体会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文化意境,丰富幼儿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

2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重要性

2.1强化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情感教学是当前幼儿教育中重要方式,其对幼儿行为发展、思想认识等方面影响不容忽视,“社会个体的年龄越小,情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并且情感发展对社会个体的个性与人格的形成产生着决定性的作用。”[5]中国茶文化中蕴藏着儒道佛思想的审美情感与文化基因,儒家中和之美在煎茶烹饮中突出了恰到好处的精致雅趣,与中华民族温和、内敛的民族性情有密切关系;道家崇尚道法自然,追求生命的超脱与茶性的俭而清和、自然淳朴相契合,于是古代文人大多寄情于山水,进而有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澹然无极而众美”的人生境界,也就成为历代茶人追求的生活目标;禅宗思想丰富了茶文化的超脱精神,通过喝茶来达到超越实体达到悟的境界,由此可见茶文化对于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儒佛道思想形成的不同的茶道精神,如庄晚芳的廉美和敬、陆羽的精行俭德等都有助于幼儿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强化幼儿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2.2提升幼儿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存在,无论处在何种阶段,每个人都要学会与人相处,幼儿由于自身特点,在与同龄人、老师与父母的相处中时常出现问题,尤其当代的幼儿,家庭条件好又是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较为普遍,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幼儿文雅、尊师、友善、谦逊等的良好品德,提升幼儿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以茶会友等风俗历史悠久,茶文化思想中体现传统待人接客、为人处事之道,也表达“以德服人”、“德治教化”等价值观,这些无不体现在茶艺表演、茶诗、茶歌、采茶舞茶文化艺术形式之中,使得茶文化历经千古依旧成为当代社会交际的重要方式。学前教育中引入茶文化学习,可以熏陶幼儿的性格与品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道德思想的同时,也让幼儿们了解自已与他人相处中,应该多点宽容、忍让,懂得与人分享,让他们明白“以茶雅志,八方来客,一壶茶笑谈天下事”的社交方式,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实施文化战略强国的时代要求中,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必要。但通过怎样的科学策略将茶文化引入学前教育,是当前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由于幼儿思维特征、身心发展等的特点,对于茶文化的学习与接受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一方面国家与社会应该予以关注,可以将茶艺表演、采茶歌、采茶舞等改编成动画卡通的形式,用幼儿喜欢的方式让他们接触茶文化;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中老师应该钻研茶文化教学形式,通过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茶文化。此外,家庭教育中,父母也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茶文化。通过这些方式在学前教育阶段扩大幼儿对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更为传承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魏登云,冉光彩.论中国传统茶文化精神内涵[J].兰台世界,2014(36):86-87.

[2]周亚军.学校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实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秦笑笑,张琳.背景音乐在现代茶艺表演中的渗透与熏陶[J].福建茶叶,2016,38(6):36.

篇3

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内涵,使其在当代仍然散发活力,与其他文化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体系。茶文化以物质文化为支撑,代表着民族的信仰和观念,也展示出茶文化和茶思维的强大生命力。这种特色文化与语文文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联,面对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内在乏力,外在创新度不足的情况,引入我国特色茶文化,促进语文教学内容的创新变革,可提升学生好的人文底蕴,并实现自我意识的提升。而如何有效融合茶文化与语文知识,推动语文教学的全面优化,是新时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1茶文化思维方式与内涵

我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具有物质元素和文化精神的文化体系,而茶思维作为文化之上对个体有着价值引导力的内容,极具艺术和文化价值。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不但需要对文化精髓进行传播,还需要借助茶思维来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发挥茶文化体系更为深刻的作用。从育人的角度来看,茶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茶思维蕴含积极进取的精神,茶文化有着物质层面的内涵,因为茶叶生产与农业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不断的发展中,汲取各类文化内涵,形成文化交融的形态。早在两千多年前,茶文化就融合当时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儒家思想,为茶文化赋予新的内涵。其中影响茶文化最多的就是“修身”这一理念,要求饮茶者在文化氛围中沉淀自我,注重自我的方式和提升,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二是茶思维蕴含中庸的价值追求,茶文化内涵中的“和”强调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应如同茶叶生长一般,学会尊重规律并顺从规律。强调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一言一行感染人并改变人,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保持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的稳定。

2茶思维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创新的价值所在

2.1丰富语文人文底蕴,增强学生知识贮备量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为通过文学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并形成认知观念,为学生奠定认知世界的基础。针对这一目标实施的教学内容,大多以古文学和现代文学为主,其中古文学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表明茶文化与语文这类人文学科有着密切关联。以此为突破口,立足茶思维将更多茶相关的理念和文学理论,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增加语文人文底蕴,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增加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茶文化在长久的发展中,与艺术和其他文化的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茶艺、茶经、茶诗、茶歌等,其中最具特色的诗词歌赋,可成为特色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全方位认知。而贴近学生生活的茶文化,更能够降低传统文化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借助书籍等载体开展阅读活动,可使学生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的历程。使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形成对文化的认同感,并逐渐生成文化自信,不但使我国本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得到传承和传播,还利于奠定茶文化重要的地位,促进茶文化以及茶思维的推广与发展。

2.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优化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育改革深入的背景下,初中语文强调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改变以往教学模式过于关注学生成绩的问题,使教学重心落实到思想引导和道德素质扩展上,凸显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学科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文化知识,并能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茶文化经过几年的积淀和传承,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有着丰富的文学载体,蕴含着大量的道德思想,并在发展中完成品质的传承。从茶文化发展的角度作出分析,茶文化与饮茶的行为和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各民族群众在饮茶中注入的精神力量,使茶文化形成特色的哲学体系。在人们饮茶和感受茶文化营造氛围时,能够展示出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茶叶自身所具有的保健功能,以及浓厚的文化气息,更是对饮茶者进行熏陶,增加自我管理和修身养性的意识,促进思想品质和素养的提升。例如借助茶相关的阅读材料,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以此为案例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内容,使学生会从不同角度了解哲学含义,激发茶文化的教育功能,全面优化中学生的素养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能够有着崇高的理想,有着对文学等较高的审美观念和情趣,自觉抵制负面和不良的文化,实现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2.3促进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

初中阶段的学习作为学生确立学业目标,形成较强文学基础的关键期,只有学生有着对学习正确的态度,并形成对我国文化的认知能力,才能提升我国青年学生的素质水平,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的建设提供后备力量。然而,由于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使成长在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受着多元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思想观念的多元取向。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对我国文化的不认可,不但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播,还降低语文教学的成效。为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并借助创新的方法和内容,减少学生学习的抵触感。利用特色茶文化,引导学生树立茶思维,了解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修身养性的必要性。在无形的渗透中,改变着学生对传统文化刻板的印象。使初中学生在思想发展的关键期,受到茶文化的浸润,激发内心的强大能力,并受到其影响,表现在语文学习中,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对于文化的传承,也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最具有希望的青年群体,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也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理想。

3浅谈茶思维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创新路径探索

3.1深入挖掘优秀茶思维教学素材,丰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体系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创新中,深入挖掘优秀茶思维教学素材,不仅有利于丰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体系,实现语文教育教学整体创新,还可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营造浓厚茶思维教育氛围,为培养学生良好茶思维能力,激发起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语文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多途径深挖茶思维教学素材,围绕教学目标,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体系,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创新。由于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在编写初中语文教材题型时,缺乏对茶思维内容的融入,而导致整个语文教学计划中缺少相关内容的体现。所以,就需要围绕茶思维,重新修订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一些茶方面的教育内容。有助于促进茶思维与语文教育教学相融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具有一定帮助。首先,在编写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时,可以单独将有关茶思维的历史名篇定为一章节,在其中编写一些关于茶的发展历史、诗歌、文章及发展历程。也可将茶思维相关内容打散编写进教材内的各个章节中,实现对茶思维的完全渗透,以保证对茶思维的培养更加持续,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更加深刻。其次,初中语文专业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互联网平台中广泛搜索有关茶思维的教学素材,整合语文教材内容,构建线上语文教育资源库,作为语文教材内容的拓展。以此来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做支撑。此外,如果教材内容编写周期较长,那么语文教师也可通过自定义一些茶思维相关教材,在与内容相适配的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普及一些关于茶思维的知识与内容,对于促使学生形成更为立体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3.2基于茶思维渗透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教育教学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有效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引导其全身心投入到知识学习当中,有效集中课堂注意力,实现高质量学习与教学课堂。因此,茶思维下的初中语文专业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模式,应以渗透茶思维为主,根据目前初中阶段学生个性特点、个体差异情况、发展需求等。秉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育人理念,建立在尊重学生课堂话语权与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成效。首先,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趣味性与文化性,语文专业教师应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线课堂、情景创设、案例导入等先进教学模式。围绕茶思维渗透目标,对语文课堂教进行创新。对于营造浓厚茶思维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茶思维的学习与掌握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相关内容时,语文专业教师可事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制作语文教学内容、茶思维内容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视频,时长为5~10分钟左右。之后在课堂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在一边直观地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相关知识,一边受茶思维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茶思维。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为学生表演一些功夫茶,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功夫茶全过程,并邀请学生上台学习表演与品茶。在这种直观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便会更好的集中,对茶方面的知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掌握,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地和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并学习茶思维。

3.3依据茶思维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知行合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茶思维,可通过将茶思维中的知行合一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首先,可通过将茶思维与初中语文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事先设定以“三个一”为核心的能力目标,即“一笔兼有文质的文章”“一口流畅的口语表达”“一种合乎情理的思维模式”。之后在积极组织开展以茶思维为主题的朗诵、辩论、演讲、模拟情景小舞台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尝试采取一种合乎情理、开放谦虚的思考形式,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培育学生正确茶思维与三观的目的。其次,应结合生活实际,强调实践活动开展的连续性与层次性。在具体实践中,可根据不同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合理分配相应实践学习任务,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针对性。比如,有的学生写作能力良好,可鼓励其撰写能够体现茶思维的小剧本、主办报刊等,发挥学生写作优势,突出学生闪光点;比较容易羞怯自卑、不善言辞,则可尽量鼓励其多参与一些与茶思维有关的演讲、朗诵及课本剧的语文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整体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还可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设计不同实践学习活动,有利于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理念。比如,针对低年级的初中生,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演讲、朗诵、课本剧的活动,强调解除他们的心理束缚,增强学习自信心;针对高年级阶段的初中生,鼓励引导他们定期参与社会调研、热点分析、基地实践等活动,鼓励他们走出校园,到社会上、茶企业中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有利于促使学生充分展现自身知行合一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定期在学校内组织饮茶文化内容演讲为主题的竞赛或茶文化知识问卷比赛等活动,围绕学生日常所学理论知识设置相应学习问题与任务。有利于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茶思维的知行合一思想,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将自身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3.4促进语文诗词与茶思维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通过以茶思维为载体,加大对茶诗的学习,教授识茶、泡茶、品茶等技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品味茶汤的魅力。对于促使学生进一步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受茶文化的不断熏陶,逐渐形成良好茶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学坡《水调歌头》:“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征战,建溪春色占先魁”等等。此词详细记述了采茶、制茶、点茶的情境和品茶的口感与体验,并将之描述得极为生动传神。因此,在学习此首诗词时,需要教师先教导学生学会怎样采茶、制茶、点茶等专业识茶知识。之后在诗人品茶感受的引导下,亲自感受茶叶的滋味与口感,使学生形成一种仿佛品了甘露一般舒畅的感觉。其次,还可通过在校内建设茶艺室,带领学生亲自到茶艺室进行自主泡茶、品茶与点茶,细细品味茶的甘甜、有神,从而便能深刻体会孙东坡先生的真情实感,认识到孙东坡先生为何独爱饮茶的真正原因。最后,在通过将诗词与茶思维相结合,生成特色创新校本课程,实现流动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浓厚茶思维渗透氛围。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不但要认识到学科素养的重要性,还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改变当前青年学生发展动力不足,学习被动的局面。然而,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学体制的影响,教师往往会过于重视教材内容的讲解,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以及丰富教学资源的应用,使学生接触到人文知识过于片面,自身的素养和道德品质得不到发展。面对新的挑战和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主动转变观念,以茶文化为特色,将相关的文学知识带入到课堂中,并在阅读、写作等教学环节中,渗透茶思维和茶文化,增加语文的人文底蕴,丰富语文教学的层次感,有效带动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中,不但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激发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促进茶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也实现语文育人效果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心忠.核心素养下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学术论坛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249-255.

[2]闫立兵.多媒体互动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策略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张永琪.茶文化视角下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福建茶叶,2021(04):198-199.

[4]刘玉兰.基于茶文化的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福建茶叶,2020(12):222-223.

篇4

茶与咖啡、可可并列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受世人欢迎的健康饮料。茶自古就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的饮料之一。作为茶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与诗、禅等等文化现象相结合,自古就有“品茗赋诗”的高雅之趣。中国的茶文化外延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日本的茶文化,被称之为“茶道”,作为后起之秀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将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做一个比较,研究他们的渊源与差异,发现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在中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茶在产生之初作为一种药材被人们所使用,从唐代开始茶才被人们作为饮料,中国人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茶文化开始发展和发扬。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品茗赋诗、饮茶赏景”等高雅的情趣,茶文化在中国博大精神、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先秦时代是我国发现和利用茶的初始阶段,秦代以后开始人工栽培茶树,但这仅在巴蜀地区发展。之后中国的茶树分布开始向东转移,茶叶开始商品化,饮茶的风俗开始在南方盛行。这时,中国的文人墨客开始与茶结缘,饮茶在高层人士中盛行,中国茶文化也开始孕育发展起来。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取得空前辉煌成绩的时代,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随着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茶叶的生产与贸易也越来越兴盛起来,茶文化也随着进人发展的繁盛阶段,唐代的茶文化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的茶文化从萌生之初,就带有东方文化的神韵和诗性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诞生于中国的唐朝。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一个里程碑,他所创造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对我国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受到世界茶学界的推崇,美国《茶叶全书》称赞他:“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由此陆羽被后世尊为“茶圣”、“茶仙”和“茶神”。《茶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基本框架的构建完成。在这一时期,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大量的日本留学生和僧人来到中国学习禅宗佛理和先进文化,将中国饮茶的风俗带回了日本,自此茶文化传入日本,在日本的高僧、贵族之间扬起了饮茶、喜茶之风。

宋元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史书上记载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在这一时期,“斗茶”之风盛行,“茶会”、“茶宴”等饮茶形式已经非常普遍,市民茶文化开始兴起。

明代是我国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为现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代废止了一些制茶的弊制,极大了促进了我国制茶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在清代时期进入闭关锁国的状态,经济发展变慢,这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与其时代相对应,制茶、烹茶等茶事又趋于繁琐,茶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大量的茶馆茶庄的出现又使得饮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

进入近现代以后,茶亦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用茶来接待客人也是很多地方的待客之道。中国茶的种类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采茶、制茶的技艺也越来越高。至此,中国的茶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有了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并向世界传播受到广泛的欢迎,与咖啡和可可并列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受到世人的认可,被誉为“茶的故乡”。

二、日本茶道的产生与发展

公元805年日本人最澄将茶籽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茶开始传入日本,奈良时代是日本人饮茶的开始。据文献记载,弘仁六年(公元8巧),磋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磋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一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后来由于政治上政策的改变,中日茶文化交流曾一度中止。然而日本茶道从“唐风茶礼”变为“侨风茶汤”,即形成具有和式风味的茶道,却是数个世纪后的室叮时代的事了。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来中国天台山学习禅理,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将茶籽带回日本推广了新的制茶和饮茶的方法,此时饮茶之风在上层社会普及,本着念古咏新的理念日本茶文化在汲取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开始创新形成新的流派,“抹茶道”初见雏形。

“斗茶”之风在后土御门天皇文明五年(1472年明宪宗成化九年,为日本足利幕府时期),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退居银阁别墅(银阁寺)时,对斗茶产生浓厚兴趣。当时斗茶名家珠光(田村珠光,1423~1502)经能阿弥(义政待臣)引到身边,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产生了――珠光虽为日本“茶道”之正祖,但他的禅法却是承继一休宗纯禅师,而珠光的“茶道”精神,也是以一休借赵州一句“吃茶去”得开悟,并接过一休所赠宋僧圆悟克勤墨迹为衣钵,成为日本“茶道”的真正开山之祖。

伟大的日本茶道艺术家千利休(公元1522一1592年)在继承了村田珠光和武野绍鸥的基础上,真正把日本茶道由喝茶提高到艺术境界。他使日本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从茶禅一味的宗教氛围还原到淡泊寻常的茶道本来面目,并确立了日本茶道中重要的“四规七则”,所谓“茶道四规”即和、敬、清、寂。所谓“七则”即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时代持续了260多年。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在此期间,千利休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形成了许多的流派,其中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分别是千利休的后代,他们各自继承了千利休的茶风,人称三千家。几百年来,三千家一直保持着日本茶道正宗的地位。三千家相互合作扶持,为日本茶道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至此源自中国的日本茶道,在日本进一步被发扬光大了。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人现代时期,日本茶道自此开始稳定的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第100次访问中国时,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以此同时,北京大学的滕军博士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博士学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

三、中日茶文化之比较

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亚洲汉字文化圈,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风俗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又因为民族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也有很多差异。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既有共性也有不同,这里我们对中日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中国人喜欢饮茶,品茶,品茗赋诗是文人雅士的乐趣。而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日本茶道可谓将茶的泡制、品尝等功夫研究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着茶文化的精深。

中日茶文化的不同之处:

1.从茶文化的起点来说,茶在中国的使用首先经历了由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可以说这是一种从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的过程。而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中国传入日本其发展模式是从精神起步的。因为最初传入日本的茶叶数量十分有限,所以日本高僧是把茶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它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的宗教色彩。

2.从两国茶文化的参与者讲,日本遵循严格的世袭制,等级制度格外森严,当茶初传到日本时只在上层社会之间盛行,这与贵族及僧侣热衷于欣赏唐物的风气是分不开的。在日本茶道形成的初期,只有天皇、贵族、级别高的僧侣才有机会接触茶。在中国茶的栽培、销售、饮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3.从民族性格来讲,两国的民族性格特点存在鲜明差异,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开朗友善,把茶文化越来越多的融入生活。而日本人生性严谨内敛,尊重传统,所以日本的茶道精神及茶道技艺秉承传统、流传至今。

总的来说,具体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茶文化”在中国是由“茶之道”大全式的文化外延;在日本“茶道”,是以“茶之道”为载体而形成的单一文化现象。(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很早就有宗教介入茶文化,或者说茶文化介入宗教,但未能形成专门化的宗教主题文化;在日本,由于茶与宗教同时传入,茶文化与宗教文化很快就合而为一,形成了专门的禅宗主题文化。(3)中国“茶文化”是普世文化――从一开始便自上而下地享受之;日本“茶道”是禅宗文化――只存在上层社会,古代与民众关系不大。(4)中国“茶文化”在早期即为中国精英文化之附庸;日本“茶道”始终为日本精英文化。(5)中国茶文化始终未离茶的实体,真正的是以茶为载体的文化,其归结在“热闹”;日本“茶道”其实就是禅宗文化的全部体现,到了最高境界完全形成禅修行为而可以无茶,其归结在“冷静”。(6)中国“茶文化”以其外延性,博大却难精深;日本“茶道”以其内证性,精深却难博大。

四、小结

通过对中日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考察以及他们之间的比较研究,我们对茶的历史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茶文化的比较研究,我们对于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有了相应的了解,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中日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变化。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共同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茶最初由中国传入世界各地,其清香的口味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英国于17世纪最初开始接触“茶”饮品,而这种茶饮品迅速得到了英国人民的青睐。起初茶仅作为英国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后来发展成为全民都可以消费的平民饮品,而这种茶文化的发展,也就促使英国茶文化能够融入到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学等多个领域,不同的时期其茶文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文学作品也都不同,尤其是英国文学作品中对于茶文化的体现更是淋漓尽致,两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

一、英国茶文化的内容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直至17世纪才传入英国,并受到了英国人的喜爱,始初茶作为一种药物保健品推广,并风靡于英国的上层社会,至19世纪,随着英国殖民地的不断扩张,进口关税的降低,才使得英国的中下层阶级能够普遍饮用,之后茶饮品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民性的饮品,成为英国人生活中的主要饮品之一,也代表着英国人对时尚和健康的追求。

(一)英式早茶

英式早茶主要是指英国人在清晨饮用的茶。“一日之计在于晨”英国人对于清晨的时间看的十分重要,因此英国人都会在清晨准备一杯“早茶”,迎接美好一天的来临。英式早茶的原材料主要是红茶,例如阿萨姆红茶、肯尼亚红茶等。红茶的色泽亮丽、口感纯正,能够起到提神、醒目的作用,而英式早茶也成为英国茶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

(二)英式上午茶

在英国茶文化中,英式上午茶是必不可少的。上午茶主要是在工作时间饮用的茶,对于英国人来说,工作和休闲是联系在一起的,忙碌了一上午的工作,需要饮用一杯清爽的茶,缓解工作的紧张状态。一般英式上午茶的时间在11点左右,饮茶之后会休息片刻,紧接着继续下午的紧张工作。而这种工作方式和习惯,也是英国工薪阶层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三)英式下午茶

英式下午茶主要是英国人打发下午时间的生活习惯。英式下午茶起源于上层社会的贵妇,这些贵妇选择下午四点左右的休闲时光进行聚会,一起饮茶,享受下午的温暖时光,延续至今,英式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人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

(四)英式晚茶

英式晚茶主要是指下午6点之后的饮茶时间,英国人在晚饭前后都会饮茶,由于英国人的饮食习惯较为甜腻,为了保证健康英国人都会饮用一杯清茶。通常情况下晚茶都会加一些牛奶,以促进睡眠。

可见看出,茶已经成为英国人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饮品,而饮茶也成为英国人的主要生活习惯之一。

二、英国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体现

由于茶文化的发展是由上层社会逐渐发展到平民阶层,因此英国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尤其是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也成为英国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茶与诗歌

诗歌是英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在诗歌创作中也是众多英国诗人的主要创作源泉之一。茶可以作为诗歌的素材,也可以作为诗歌的创作主题,丰富诗歌内容。早在17世纪中期,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勒就以茶为素材创作了《论茶》,也是英国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出现茶的内容,自此之后,茶在诗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英国人也经常以茶来形容诗人,以体现诗人的优雅品质和高尚涵养。茶元素在诗歌载体中的引用,与茶自身的本质有着直接的联系,茶叶以清新的绿色为主,是和平、安宁的象征,能够意寓吉祥与安康,而诗歌中茶的引用,不仅是对诗歌素材的增加,而且也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在诗歌盛行的时代,茶作为英国贵族的专属饮品,也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诗歌中所描述的贵族生活,也体现了茶在英国的发展史。

(二)茶与散文

散文中引用茶的作品也较多。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抒情的写作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品,因此,英国的散文作家将茶作为散文素材,对茶进行详细的论述,通过对茶特征、性质、作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作者对茶的热爱;通过描写当时不同社会阶层对茶的追捧,展现当时英国各个社会阶层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高尚追求;通过描述制茶、泡茶的方法,体现一种制茶、品茶的亲身感受,展现英国人热爱生活的态度等。这些都是茶文化在散文作品中的主要体现,具体到英国的散文作品中,20世纪的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泡一杯好茶》详细的记录了如何制茶、泡茶的方法和过程,并将作者的泡茶感受传达给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将饮茶推广到基层民众的生活和工作中,而这一散文作品的发表也推动了英国饮茶热潮的掀起,让更多的人懂茶、饮茶。

(三)茶与小说

小说作为英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热爱程度不亚于诗歌和散文。小说创作中以主人公的生活为故事情节,能够顺其自然的将茶融入到创作中,在小说故事中可以将饮茶贯穿于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进而体现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追求。例如英国小说家夏洛特・勃朗特在《维莱特》中,就合理的将贵族妇女的下午茶引入其中,展现了小说中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和高贵身份,促使小说情节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小说中茶文化的引用主要是体现故事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或者是展现一种社会形态,一方面可以丰富小说创作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小说创作更加切合实际,体现小说所要传达的内在涵义。

三、英语文学作品对英国茶文化的作用

在众多的英国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以茶为素材和主题,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影响也是极为突出的,茶文化不仅影响了英国文学创作者的创新,还贯穿了英国整个文学历史的发展。同样英国文学作品也促进了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对英国茶文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自17世纪茶传入英国以来,英国的文学创作者就将茶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从最初的诗歌素材发展到英国的小说题材,很多文学作品都引用了茶。以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泡一杯好茶》为例,在散文作品中详细描述了制茶、泡茶的过程,分享作者制茶、品茶的感受,这一文学作品的发表,对于茶文化在社会各个阶层的推广影响重大,尤其是对于社会底层的茶文化传播,推动了茶文化的广泛发展。

(二)体现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茶最初流行于英国的上层社会,是英国贵族阶层宴请、赠送的佳品,体现的是一种高尚的生活品质。因此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也都用饮茶作为代表上层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进而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在不同的时期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盛行的社会阶层不同,例如小说《维莱特》中,只有上层贵族阶层才可以饮茶,并作为一种奢侈品和保健品风靡于英国的上层社会,而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中则多次展现了茶已经成为一种平民饮品,并风靡于英国整个社会。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能够充分的体现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对于记录英国茶文化发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充分展现茶文化魅力

文学作品中对茶文化的描写不仅能够体现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还能够展现茶文化独特的魅力,例如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在描写主人公的浪漫爱情和各种英国聚会时,都会将茶会的详细情景进行描述,以烘托情景氛围,突出英国当时的阶层文化,同时书中描述了对不同人物饮茶后的感受,展现了中西文化相互融合过程中茶文化的重要作用,展现了茶文化在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中的文化魅力,也使得小说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英国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已经成为英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茶文化发展史中,英国的文学作品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英国的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体现十分突出,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创作素材,激发了众多文学创作者的创作灵感和写作热情。论文通过对英国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解读,论述了英国独特的茶文化内容以及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体现,深入的分析了英国文学作品对茶文化的作用。无论哪种文学作品形式都合理的将茶运用到创作中,一方面提高了茶文化的知名度,让更多的英国人热爱茶、饮用茶;另外一方面文学作品中茶文化所反映的社会形态,也记录了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达,岳艳峰,李锲.英国文学艺术中的茶文化研究[J].福建茶叶.2016(05)

[2] 王宏燕.茶的多维意义及中西茶文化比较分析[J].福建茶叶.2016(04)

[3] 孙淼.中日两国茶文化的比较[J].环球人文地理.2014(24)

篇6

0 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然而,现代文化产业由于起步晚、发展不均衡等原因,存在着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较为滞后等问题。为此,国家于2009年颁布了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然而我国食品行业却由于缺乏监管、利益驱动等原因,出现了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国人对食品安全渐渐失去信心的情况下,食品行业和文化领域的融合能否打开一片市场呢,其又将如何打开这片市场呢。

1 当前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食品行业由于保护传承不成体系、产业链不完整、产业开发无特色、产业文化内涵不深挖、产业促销不积极、市场占有份额低、健康资源导向不足、市场引领性差等问题,在国人心中定位不强。

1.1 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了解程度低

当前,中国食品的加工多呈现出单打独斗、散兵游勇的状态,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消费者存在对食品用法单一、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由于缺乏必要导购知识,消费者消费水平低、消费能力差。如消费者对保健品的消费,多是基于送礼的角度考虑。

此外,许多消费者对中国食品文化内涵不了解、健康价值不清楚,在认识上存在众多误区;产品本身缺乏统一的标准,特别是针对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食品的评价体系的匮乏,导致当前我国食品市场引领性差、在国人心中地位^低、消费水平低、消费能力差等。这些都致使我国当前的食品行业面临极大的市场挑战。

1.2 研究者对食品资源的关注程度分散

研究者对我国食品总体上呈现越来越重视的状态,从现有的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分析,国内对食品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本身的理化分析层面,侧重于食品的营养元素构成、营养成分比例等;对传统食品的科学解读评价、产业化生产、标准化要求、特色化包装、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产业战略推进、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国际市场推进等方面研究,其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有不少研究者限于专业领域而偏于理化分析;而有的学者虽然在探索中国食品和文化产业的交合点,但也因限于多重因素,始终未能实现两者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的有效组合;更有少量的学者甚至否定对传统食品的保护与传承。恰当处理特色化与标准化、产业化与秘方权,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又一重大课题,但其在对此进行的研究时的重视程度亦远远不够。对食品综合评价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也存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无交融的现状,跨专业研究固然有难度,但更难的是寻找到二者的结合点。

2 食品行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

2.1 二者融合的典型事例――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早在上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发现了茶叶并开始饮茶,而且随着饮茶习惯的代代相传,中国也积淀了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在大量的历史文献中,可以找到许多记载茶叶及其文化的文字。在《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神农为尝百草,一天之内遇到十二毒,后来无意间发现茶叶而解毒”。由此文献记载可知,中国人用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上古时期,但是那个时期的茶主要是作为药物来使用的。

后来,饮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甚至是礼仪的一种代表。比如,在招待客人时,为其沏一杯上好的茶就表现了对来客极大的尊重;甚至在古时候的宫廷里,不同阶层等级的人员所能饮用的茶叶的等级也是一一对应的。

发展到现在,茶文化依然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并且没有减轻的迹象。茶叶代表着礼仪、尊重、君子之交,也是节日佳节、走亲访友的好礼物。

2.2 紫在堂文化――酒产业的转型升级

紫在堂文化是由作为桑文化研发中心的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的金良食品有限公司,以及作为桑文化传播中心的山东省潍坊市鸿福企划有限公司所组成。金良食品有限公司致力于将以桑产品为主的食品与硒元素结合起来,以研制出一系列具有防癌、抗癌功效的优良产品;鸿福企划作为桑文化传播中心,致力于品牌文化的推广宣传。两者合作,旨在以紫椹酒和桑果茶为主,将一系列桑产品以文化产业的形式推广,让桑产品被大众所熟知并造福于大众。

对酒产品进行宣传和推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紫在堂文化在明白这一点的基础上,在探讨和研究的过程中,尝试对酒和文化进行融合与创新,希望在销售的同时把桑文化、硒文化、防癌抗癌等健康知识普及大众;并在产品的外包装上秉持自然质朴的风格。无论是随酒附送的《致全国人民的一封信》,还是始终如一的牛皮纸包装,紫在堂都将自己所想要追求的文化和内涵诉诸其中。在食品安全不断牵动着国人内心的当今社会,紫在堂坚持将桑饮品的食用与桑文化、硒文化相结合,在酒文化的研发中不断努力着。

3 食品行业的文化创新

以酒产品为例,如何将食品行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从而开拓市场是一个较大的难题。从微观实体来看,积极推动新兴技术与工艺的引入,通过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积极推动食品行业设备的更新换代,确保食品行业设备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下进行生产,融入现代生产文化理念,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食品行业的生产现状。随着现今3D打印机等新兴设备的不断出现和完善,其也将在传统的食品行业的文化思维上进行有效革新,逐渐分化食品行业单一的生产模式,从而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当然,积极鼓励自主设计与研发,针对食品的外包以及内涵进行文化创新也是食品行业转型必经之路。通过文化理念的融入,实现文化元素的有序引入,并巧妙结合,打造出具有创新文化理念的食品。

而在宏观的文化思维上,利用当下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食品行业也应积极拓展开辟新的市场领域,结合网络文化思维。如引入当下流行的网络元素,选取批量生产或量产的方式加以展现。

当今时代,低碳环保是现代化产品的一大主题,也是时展的主流。结合低碳环保文化发展特点,更新食品行业发展方向,促使其生产低碳环保的绿色食品,从而实现食品行业的转型升级,优化食品行业发展结构。通过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有效措施,对食品行业的文化创新进行有效调控,形成由文化元素有效结合或文化理念创新,到文化理念指导食品生产的文化创新的良性、有序的循环。

4 结语

食品和文化不可分割,且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甚至可以作为一个标签去代表一类文化,如中国的8大菜系、中国的养生饮食文化等等。饮食是文化的一种载体,虽然食品行业的发展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但食品的发展势必会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用文化思维指导食品行业来实现食品产业转型,尽管不是解决食品行业发展问题的唯一途径,但文化创新在食品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将愈发重要,并成为其升级转型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曹允泓.浅谈食品文化产业及其发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

[2] 胡付照.我国食品企业文化营销的创新路径探究[J].中国酿造,2010.

[3] 张炳文.中国传统食品的科学评价与文化解读[A].食文化发展大会[C]. 2015.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41-02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学团队2010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南省省级教学团队。在湖南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茶学教学团队成员共同努力,通过4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经济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了良好的成果。

一、建设内容

茶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一个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农工贸结合紧密的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茶学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很有特色的专业。我国茶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连续多年茶叶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国内茶叶消费持续升温,热点不断,饮茶有利于社会和谐和个人的身心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征服了新生代的消费者,出口和内销成为驱动茶产业发展的双重动力。然而,传统茶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茶的应用领域的延伸对茶学专业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蓬勃发展中的中国茶产业迫切需要有更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素质和能力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茶学农工贸复合型人才。本次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石,以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构建与国内外茶产业发展需要相吻合的新的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和教学基地为保证,以培养农工贸文复合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全面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

1.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对青年教师通过实行“导师制”、学位提升、随堂听课、逐章试讲、整体合成、分散备课、集中交流、外出交流与培训等途经,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整体水平。

2.扩大接受国内外教师来茶学专业进修。以国家科技部国际合司、湖南省科技厅支持的“茶叶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国际培训班”为契机,加大与泰国、越南、朝鲜、老挝、蒙古、菲律宾、肯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学术交流,积极接受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茶叶工作者来专业学习与深造,拓展视野,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3.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建立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具有产业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教学工作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实行绩效考核,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成一支始终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

4.不断深化改革茶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茶学专业农、工、贸、文复合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践性教学的方式,突出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5.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与我国茶产业发展需要相吻合的课程体系。以“湖南农业大学课程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强课程规划,建立富有产业特色、紧跟学科前沿、反映产业发展趋势的新的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本校茶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条件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6.加强新教材建设,规范教材选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体现产业发展趋势的茶学专业教材体系。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按照编著与选用并重的原则,抓好教材规划,实施精品战略,努力编写出高水平的全国统编教材和引进国外先进教材。

7.提高实践性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装备水平,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建成类茶植物功能成分提取分离及生化分析实验室和茶叶深加工中试实验室,实验茶厂和长安教学实习基地设备设施全面配套。

8.完善质量标准,加强教学监控,确保教学质量。通过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首次开课试讲制、教师任课资质制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建立质量监督体系,通过实施学生评教、督导组督教、院领导听课等措施,把控教学动态与教学质量。通过不间断地举办教学观摩、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与教案评比、老教师随堂听课、定期听取授课学生的反馈意见等措施,不断促进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1.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引进、自我培养、送出培养相结合办法培养教师。通过4年建设,教学团队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团队师资队伍由原20人增加到27人。茶学教学团队现有教师27人,其中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4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3人。教学团队梯队合理。团队成员中,获博士学位的13人,博士后3人,获硕士学位10人。团队成员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以茶学团队为主要力量的园艺植物功能成分优异资源高效利用团队被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团队2012年入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茶学教学团队实力处全国同类专业先进水平。

2.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进一步深化。以质量为根本、以特色为导向,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茶学专业教学与改革。4年来,茶学教学团队主持获各种教育教学改革课题8项,主编出版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专著,发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28篇,主编教材7部,副主编教材11部,参编教材6部。2012年茶学教学团队承担的《植物资源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湖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朱海燕老师制作的《茶文化》课件2010年获教育部高教文科组三等奖。刘仲华和朱海燕老师主讲的《中国茶道》2013年获教育部公开视频精品课程。

3.科研平台上台阶,科学研究提质。茶学学科原建有省部级科学研究平台3个,4年来专业学科新建国家级的《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课题40余项。为本科人才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4年中,团队成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以及一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励,科研条件、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在全国茶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4.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坚持以思想教育导学风,制度措施保学风,规范管理促学风,校园文化育学风,使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茶学专业每年招生本科生50~60人,每年考研率在25%~30%左右,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在98%以上。社会用人单位对茶学学生反馈意见好。本学科连续举办了4届《国际茶叶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培训班》和3届《国际植物功能成分提制理论与技术班》,为10多个国家培养了200多名学员,加强了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提高了茶学教学团队的国际影响力。4年来为8县100余个茶叶企业培养1年制或2年制茶学专业240人,为茶叶行业培养茶艺师、评茶员(师)2500多人.我校茶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全国首届茶艺技能大赛中包揽团体一等奖、二等奖;获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茶学教学团队特色

茶学教学团队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1.以茶产业和茶学学科发展需求为根本,不断探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茶学教学团队于1982年开始在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率先单独设立了《茶学实验课》,统筹专业实践教学,尔后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建立了湖南农业大学实验茶厂和湖南农业大学长安教学实习基地,与企业建立了30余个校外教学基地。茶学专业率先倡导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实施“农、工、贸、文相结合,培养复合型茶学专门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根据茶产业的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农工贸一体化人才作为茶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从事茶树栽培、育种、茶叶生产、加工、茶叶品质审评与检验、茶业经营管理、茶叶贸易、茶叶深加工、茶文化推广以及类茶植物开发利用的农、工、贸、文复合型茶学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知识结构定位特色:培养基础宽厚、专业面广、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综合掌握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叶贸易、茶文化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融农、工、贸、文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办学模式特色:实施学、研、产一体化,国内国际相接轨。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国际培训领域,加大社会企业紧需人才培养力度。实现学校、企业的教学、科研、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国内国际紧密联合。

2.把引领茶产业的发展作为科学研究的根本目标。茶学教学团队的科学研究始终坚持以服务茶产业为根本目标,以基础研究为突破口,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为途径,形成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全面提升茶产业整体水平。如湖南省重点攻关项目《茶叶提取物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研究,从资源、品种、栽培技术入手,到茶叶提制技术的系统研究,到各种系列产品的开发,引领茶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如湖南省重大攻关项目《黑茶保健功能发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也是从资源、品种、栽培技术入手,到黑茶加工技术的系统革新研究,到各种系列产品的开发,引领黑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师资队伍培养上,坚持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茶学教学团队每个成员都在一个教学小组、在一个科研小组和一个社会服务小组工作。每个成员以自己的专长为基础,融入团队之中,一起探讨教学改革,一起进行科学研究攻关,一起进行社会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老带青,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提高团队整体实力。具体以湖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以课堂教学、“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和科技副县长为载体形式,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三位一体”队伍建设。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充分利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以及暑假社会实践等工作,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实践活动,培养、锻炼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一批中青年老师也在实践中迅速成长,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以提升。

篇8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文化与旅游互动融合而衍生出的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会明显加强;与旅游产品结合,会使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首先要认清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旅游就是从温饱步入富足阶段的一种文化消费,若将文化与旅游割裂开来,文化将成为无本之木,旅游也只能画地为牢,在低层次徘徊不前。贵州省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探究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

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首先要认清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从文化产业角度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内容,任何旅游活动过程及内容无一不以文化为内容,并与文化密切联系和接触,以至于有旅游就必然有文化,文化消费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从旅游产业角度看,旅游活动是一种流动的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过程,随着旅游者的流动就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及民族文化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旅游发展过程就是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频繁交流的过程。[1]

二.贵州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必要性

(一)发展背景

贵州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贵州省的贫困人口在全国未脱贫人口中占的比重较大,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另一方面,贵州尚未脱贫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具有民族文化独特、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的特点,迄今仍然保留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要使这些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二)现实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好贵州的资源优势,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不仅能使贫困地区沉默千年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成为对世人的吸引物,更能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的就是文化对自然的辉映和升华,文化赋予自然以生机和灵气。对于贵州省依托丰富的、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遗产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实现文化与旅游的互动融合发展,可以从根本上将多数乡村从贫困状态下解救出来。文化产业以其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品牌影响力、永续更新性等特点为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增值点,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品深度化、多元化结构调整,为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改传统旅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稟赋型发展模式,开拓了旅游产业向创意化、知识化发展的新视野。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路径

文化旅游历来相生相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贵州省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风光秀美旖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文化底蕴深厚绵长,然而目前贵州旅游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旅游产品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缺乏文化含量。因此开发和保护好这些资源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在旅游精品中彰显文化魅力,通过旅游产业实现文化价值,当我们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作为一个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构想时,不仅文化产业建设是具体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充满了生机活力,二者共同发展形成贵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利用优势资源,让旅游植根于文化而繁荣发展

贵州古朴醇厚、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映衬,多层面地呈现出原始文化色彩斑斓的神秘基因。走进贵州民族村寨,人们常常会发现,古老的生活习俗汉晋遗风、盛唐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在许多苗乡侗寨、布依石寨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除了这些物质遗产,还有更多的非物质遗产,不同民族村寨里的节日种类繁多、别具特色、精彩纷呈,如松桃花鼓艺术节、龙里苗族草原跳月、布依族三月三活动、大方县彝族文化节、台江苗族姊妹节、天柱黔湘四十八寨歌会等等。此外,各种健身、美食、采茶、赏花等活动,包括黔东南越野跑国际挑战赛、赤水独竹漂漂流大赛、百里杜鹃花节、黄果树瀑布节、乌江美食文化旅游节等也别具特色。贵州还是国酒之乡,民间酒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风土人情似乎浸泡了千年的佳酿。贵州还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在贵州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大量光辉业绩,留下的宝贵资源成为贵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贵州旅游产品的一大卖点,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文化和历史遗存以其独有的美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的青睐。

贵州的这些历史特色、山水特色和民族特色(如贵州的夜郎文化、洞穴文化、服饰文化、蜡染文化、节日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傩文化等)都是贵州的优势旅游资源,可以满足不同层面游客回归自然、寻踪探秘、休闲度假等多种心理需求。贵州的旅游正是因为深深植根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中,才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利用优势资源,让旅游根植于文化,能够让贵州旅游更上一个层次,同时也能让贵州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及更好传承下去。

(二)深挖民族文化,发展支柱产业,创新旅游产品

要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就应该依托贵州多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贵州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即将贵州打造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多彩贵州”的文化旅游品牌近几年已经深入人心,但要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仍需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做大做强以贵州的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动漫等文化品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同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创新旅游商品,旅游商品从某种意义上是创意文化产业,目前80后、90后占旅游消费者的大多数,因此旅游服务、旅游商品都要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将贵州的地方文化、地方特色、旅游魅力以文化创意体现在旅游商品中,使旅游商品在具有观赏性、实用性和便捷性的同时,更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和纪念性。

(三)抓项目,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全方位营销模式

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多民族文化产业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贵州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新形势,贵州省应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努力搭建政策和服务平台,为推动贵州旅游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必须有若干具体项目来支撑,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把重点放在互动项目的策划、优选和开发建设方面。[2]据统计,2008年以来,贵州省通过财政拨款、财税减免、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等措施,每年都在1亿元以上。2011年,贵州省财政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由2010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全年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投入近2亿元。在对外营销方面,“多彩贵州风”自2005年公演以来,已赴28个大中城市巡演,出访了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法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演出2000余场,观众逾180万人次,2011年演出收入3000余万元。贵州省杂技团转制后开发精品剧目,在日本演出取得成功,又远赴加拿大开展商演。贵州出版集团公司结合转企改制,引进四川文轩共同组建新华文轩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了贵州最大的书城。贵州省还出台了《文艺作品高端平台展示奖励办法》,极大地激发了文艺创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目前已有《幸存日》、《邓恩铭》、《绝地逢生》、《雄关漫道》、《水凤凰》、《奢香夫人》等20多部影视剧在央视和多家省级卫视播出,“贵州制造”不断闪耀在全国大小荧屏,尤其是《奢香夫人》在央视热播后反响强烈,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再如近几年来,通过组织举办多彩贵州文化系列活动、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以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展”等公益性活动,打造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一大批旅游工艺精品和民族民间工艺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多彩贵州”商标已实现全面注册,广泛运用到演艺、博览、网站、动漫、主题公园、酒店等十余个产业。

贵州省要将文化与旅游更好地互动和融合,就必须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挖掘资源潜力,强化和丰富贵州四季旅游产品“春赏花、夏避暑、秋风情、冬温泉”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批休闲体验、探险科普、体育健身、避暑疗养、健康美食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让“醉美多彩贵州”形象更加深入市场、深入人心。

四.结语

作为一个产业来说,文化不是孤立的,其效益的体现往往与旅游业紧密相连,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常常是旅游热点之地。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们对外部世界好奇的探索、审美、求知、休闲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其追求的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观光,而且是对文化的享受和民族风情的体验。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实现1429.48亿元,在全国位居14位,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旅游总收入已占全省GDP的7%,旅游产业即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2011年贵州省文化产业总收入达394亿元,增加值140.23亿元,占GDP比重2.46%,收入和增加值分别比上一年增长22.49%、24.97%。在此基础上强调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对于进一步提升贵州旅游产业品质、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全省整体开发水平的提高,都是立足现实的最佳选择。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广泛融合中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应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发展文化旅游经济的战略构想的根本出发点。只有突出文化特质,才能吸引广大旅游者,带动旅游消费和经济活动,从而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必须尽快改变仅仅依靠自然资源打天下的局面,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优势,精炼文化内涵,注入文化引资,盘活沉睡资源,用文化来提升旅游发展档次,打造旅游特色品牌,实现贵州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

参考文献:

[1]罗明义.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9(9):1-5.

[2]刘建华.形神兼备共融互进:关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思考[J].旅游研究.2005,1(1):3-7.

篇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10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Local Vocational College

School System Mechanism Innovation

——Take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XIA Qian, LIAO Xiaodong, ZENG Xin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bin, Sichuan 644003)

Abstract In the school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Regar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nicipal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social culture, corporate culture, the role of the campus culture in the municipal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statu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o play and so on, to explore places how to optimize the municip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heir own way,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ideas and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innovation and municipal vocation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ystem mechanism innovation; cul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1 地市级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文化环境现状

1.1 地市级高职院校的社会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对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但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当代青年很少接触我国以及地方社会文化,他们更热衷于流行歌曲、西式快餐以及网络世界。高职生受到生源层次水平的影响,在文化素养上处于明显劣势,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文化素养,对传统社会文化的认知度比较低。学院作为地方政府公办的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时间短,基础建设任务重,办学体制比较单一、管理机制不够灵活,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社会文化融入到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淀不够,氛围不浓。

1.2 地市级高职院校的企业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的文化环境建设要融入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养,必须突出职业特色文化,融合企业文化的色彩。学院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联合名企建专业”,实现区域产业发展与学院人才培养相衔接。根据宜宾市酒类食品、机械制造、化工轻纺、综合能源等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趋势及宜宾市“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需要。

设置专业,与五粮液、丝丽雅、天原等地方大中型企业紧密合作,逐渐形成了以酿酒、制造、物流、化工为主体,符合区域产业布局和社会需求的专业结构。但学院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重视与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转化,忽视了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利用企业文化培育学生职业素养还做得不够深入。

1.3 地市级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等为核心,具有特色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共同参与的各类文化活 2.2 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高职院校应始终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规章制度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创新。制度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以其导向、塑造、激励、凝聚功能在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中发挥作用。制度文化环境一旦形成,有形管理成为无形管理,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完善。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大多从事团队工作,在组织纪律性、操作规范性、技术稳定性、劳动效率性上有高要求。由此,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并实施一套完整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形成严格的高效管理体系来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3 地市级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文化环境优化对策

地市级高职院校文化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将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融为一体,融入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过程中,通过校园新风建设、职教文化建设、文明氛围营造等载体来实现,以期形成具有浓郁职教氛围的文化环境。

3.1 提高对社会文化的理性认识,突出区域品牌特色

十报告中提到:“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社会文化教育,培养出既能够适应现代高技术快速发展,又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社会文化可以教化社会成员、规范人们行为、保护社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生动教材,要充分发挥其功能,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宜宾市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白酒之都”的称号,是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勤劳的宜宾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独具特色以“五粮液”为核心的宜宾白酒文化、大江文化、哪咤文化、三国文化、茶文化、食文化,李庄抗战文化等,形成了宜宾文化特色体系。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因此,作为地市级高职院校,学院立足于实际,理性提高认识,办学专业覆盖地市主要行业和产业,依托五粮液股份公司、普什集团、安吉物流公司、天原集团等知名企业建设重点专业,确保培养的人才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3.2 加强育人硬件环境建设,突显地方文化特色

建设具有特色的硬件环境,可更好的发挥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学院在校园环境打造上以“鼎承大同,钵传天工”的 校训为基本思路,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体现宜宾地方文化特色为主要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各种文化元素,实现建设“人文校园、绿色校园”的目标。建设中十分重视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与职业教育结合,与学院的实际结合,通过十多年的建设,逐步建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景观区:工业文明博览中心、生命之源、中华源流石刻浮雕,大榕树景观区,川南石刻文化青石围墙等,并针对学院古树较多、绿化基础较好的特点,正逐步形成宜宾石刻园和三江生态园等特色美丽校园。通过上述育人硬件环境建设,对学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了明显作用。

3.3 创新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在文化环境建设的有效联动

高职院校要使学生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就必须开拓出新的路子来丰富文化环境的内涵,努力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合理融合。通过企业优秀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以此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有效联动,为学院营造多样化的企业文化环境。学院高度重视与行业、企业的广泛合作,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学时的校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全真的企业环境中参与生产实践,让学生充分吸收企业文化元素。同时,利用职业教育集团的有利资源,把宜宾市各种行业、各类企业的核心理念引入校园,打造实习工厂、车间基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教学室,考工考级场所等,让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就能接触到企业文化。

3.4 搭建平台,提升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氛围

一是搭建素质积分管理平台,实现全员育人的学生管理制度文化。学院以学生在“素质课程、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环境建设”中的表现为积分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积分。构建四大观测体系,确定十大因子:言行文明、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守纪守法、热爱劳动、组织才能、团结协作、身心健康、生活朴实、情趣健康。积分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形成我院学生的素质教育特色,即“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学习勤奋、文明向上、特色见长”,全院形成浓厚的教书育人、全员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

二是进行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构建基于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课程。学院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活动课程化和素质教育课程活动化改革,着力推进“思政课程”、“专项课程”和“特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全面融入,使“素质教育系统化课程”成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特长课程中纳入了五粮液企业文化、五粮液酒文化、文明礼仪修养、书法创作、文学写作实践等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素质课程,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打造学生技能大赛、师生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三大文化特色品牌活动。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理念,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培育浓郁的职教文化。每年定期举办的师生运动会,科学设置项目,重在团体项目,广泛提高师生参与面。每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月系列活动,重在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创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特长。通过多年的实践,现已形成了我院三大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参考文献

[1] 陈定樑.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现代高职院校文化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1(2):79-80.

[2] 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3]2号.

[3] 林广梅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研究.北京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9(2). 动和文化设施为表征的。当前,高职院校普遍还比较年轻,其文化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大问题,比如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只注重物质投入;与企业文化衔接不紧密;管理模式以招生、教学、就业为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

篇10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1-0062-06

引言

知识的传播是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远程教育的产生,到网络教育的兴起,知识的传播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辐射范围,也在不断地为其“自由、开放、共享”的本质属性寻找拓展的空间。世界各国顺应知识的本质规律,不断推陈出新,探求知识传播的新模式。中国在近半个世纪的远程教育探索中,正经历着与之相似的过程。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家精品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建设,为知识后续的传播与重组积累了丰富的资源。2011-2012年的视频公开课,是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次激烈碰撞,轰轰烈烈的“淘课运动”将中国的开放教育推向历史的高峰。

一、开放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开放教育的前身——远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中叶,在邮政技术的推动下,欧洲与美国诞生了远程教育,缩短了传统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1874年,美国卫斯理大学首次颁发了与传统教育相当的远程教育学士与硕士学位。此后,远程教育在全世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20世纪80-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远程教育得以进一步发展。

中国远程教育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黑白电视刚刚出现在一些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等电视大学的建立,开创了国际上应用电视媒体开展远程高等教育的一代先河。

2.开放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共享课件、课程”的口号。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发起了一个名为开放课程计划的项目(OpenCourse Ware,OCW),成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象征性标志。2008年,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成立,全球25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入了这个行列。到目前,MIT公开了所有33个系别超过2000门课程的材料,而OCWC也开放了超过1-3万门课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际开放教育运动已经渗透到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图1)。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纷纷加入OCWC的同时,亦在本国本地区创设了相应的开放教育组织或项目。包括有以独立开发实施开放课程的中国国家精品课程、英国开放大学的Open Learn项目;以开放课程协作联盟形式的日本的开放课程同盟(JOCW,Japan OpenCourseware Alliance)、巴黎高科OCW项目(Paris TechOCW)及以翻译推广形式的国际大学联盟(Universal)、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hina Open Resources forEducation)等。

3.中国开放教育的发展

2003年,中国正式启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项目,成为中国开放教育建设的历史新起点。经过一轮的建设,目前共完成3693门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开放共享。

2004年,中国开放教育协会成立,该协会吸收了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开放课件,同时将中国高校的优秀课件与文化精品推向世界。到目前为止,该组织收录了包括国家精品课程在内的世界范围内36个国家和地区803所大学开放课程链接地址。

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大学的开放历程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开放教育”的理念还需深化。概览全球开放教育事业,已有100多所大学与机构加入了MIT倡导的“开放课程课件”的潮流中,30所中国的大学亦在其中。但是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只有上海交通大学加入了OCWC课程分享计划。

二、中国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

1.建设历程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历经十余年的时间。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提出对重点建设的高校必修课程的多媒体应用百分率要求,课程信息化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项目,提出150门的指标。2005年,教育部1号文件提出“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并“大力推进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2007年,教育部1号文件提出“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到2010年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告一段落,成功遴选出了一大批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取得了教育信息化的丰硕成果。从量上来看,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最新首页显示,从2003-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已收集各级各类精品课程20265门,在其课程库中收录本科课程14345门,高职课程5920门。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显示,从2003-2010年,共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693门,其中本科专业2514门,专科专业1019门,网络教育160门,这一数据超出了教育部07年提出的建设3000门精品课程的目标。我们可以从表1中看到历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数据和蓬勃发展的趋势。

2.国家级精品课程学科分类体系覆盖状况统计

通过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课程列表,对所有本科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所涉及学科分类体系进行分类统计,得到表2的数据。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514门国家精品课程中,工学799门,占总数的32%,理学411门,占16.3%,医学291门,占12%,分别位列一二三名。课程数最少的是哲学28门,占总数的1.1%,历史学34门,占1.35%,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数也低于193门的平均水平。因此,从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注重以专业性建设为主,受众为高校学生,这与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提出的“适应社会大众的科学素质教育”,在课程内容重心和受众上,都与之有着一定的互补性。

从精品课程的学科分类覆盖面上,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全面的本科分类学科国家精品课程体系,涵盖了工学、文学、理学、法学、医学、农学、哲学等13个大类。在不考虑网络障碍、网络技术、内容更新率等问题的前提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已经成功地打开大学象牙塔之门,把国内最先进的一批教学资源推向网络,推向了广大的高校学生,也推向了更广大的社会受众。

三、中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发展状况

2010年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告一段落,正值此际,世界各大名校视频公开课陆续登陆国内知名门户网站,作为网络学习新模式的视频公开课成为一大热点。在这一背景下,2011年,教育部启动第二轮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并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目标。同年,教育部确定了103个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2011年11月9日,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通过爱课程网、网易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同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目前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网站上能看到60门课程354集视频公开课,其中社会科学占57%,其他科学占43%。内容主题弱化知识的精深度,强化科普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以满足“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这一宗旨。

2012的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内容延续2011年课程主题特点——融知识于生活、艺术与基础科学之中,共选出368个主题,分两步建设完成。在确定的选题中,社会科学占58%左右,其他占42%,选取比例与2011年基本持平。

两年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为其今后的发展定下了一定的基调。从目前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可以发现,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某些异同点,这些异同点既是对国家精品课程模式的改进,同时也是中国开放课程建设的突破口。

四、国家精品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异同点

1.二者共同点

二者都是由教育部组织发起的,自上而下的高校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纳入国家教育发展中长期纲要。这既是一个优点,同时也是一个缺点。优点在于课程建设的资金有保障,课程建设的资源有保障。缺点在于行政化的干预,往往使学术游离于表面,并最终走向于形式,这也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认真吸取的一个教训。

2.二者不同点

(1)课程受众不同。教育部文件定义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其建设的受众是在校大学生。在“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中,定位“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精品视频公开课意在“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一受众的定位,打破了中国大学的学术樊篱,使得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真正流向社会。

(2)建设内容侧重点不同。我们从图2国家级精品课程各学科历年课程建设数量比例图(本科专业)可以直观地看出,目前在网络共享的国家精品课程中,工学、理学、医学三者占2/3的江山,文史哲比率在10%左右徘徊。以上课程的比例主要是由高校传统的专业重点所决定的。

统计去年和今年的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学科分类(表3),我们大致得到如图3课程学科分类比例的直观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管法学占50%以上比例,这与国家精品课程中以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为主的课程建设存在很大的差异。

(3)课程命名思路不同。国家精品课程命名往往以课程本身专业名称命名,比如浙大教授徐瑞钧老师的《化工原理》这门实体课,其评上的国家精品课程亦叫《化工原理》。

在上线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专题命名突破传统,追求新意,并力求传递出课程知识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意图。经统计,上线的60门课中,有19门课的名称与教育部公布文件中的有出入。这些课的名称经过修改后,降低了原有名称所体现出来的专业性,更具有文学性、趣味性,更贴近生活,拉近了知识和大众的距离,从而也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譬如:上海交通大学范先群教授的《眼科学》(公布文件中名称),经修改后变成《眼病的预防和治疗》;华东师范大学郑寅达等教授的《世界现代史》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等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改为《诗意人生五典型》等等,都是将原本体现知识专业性、系统性的名称改成更具有文学性、趣味性,更贴近生活,从而可以从一开始就吸引学习者眼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4)内容呈现形式不同。在内容呈现形式上,国家精品课程以网站形式,将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视频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

精品视频公开课抛开了网站体系,课程形式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内容表现以主题式讲课为主。视频公开课讲究视频质量,亦不同于国家精品课程中以记录课堂实录形式的全程课程录像。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启动文件中有明确的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包括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等基本技术规范。强调申报样片的影像、声音、环境、构图、PPT插入等等环节,从而获得一个高质量的视频课程。

(5)课程建设经费支持方式不同。在国家精品课程项目中。教育部高教司采取1:1经费配套支持政策,用于该门精品课程的具体建设,注重实体课程的建设和激励,对于映射的网络课程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其高质量的知识体系的建设和后续的更新工作。精品视频公开课相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同一门课建设周期不长,因此,其更易建易评。目前,教育部采取先建、再评、最后根据网络点击率酌情支持的方式,以评促建,来保证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质量。我们从爱课程网看到,网站首页有一个课程人气榜,将每周、每月、总人气的前10名进行展示,同时,辅以课程评论模块,以保障热门课程的含金量。这些将是考量视频公开课后期经费投入的重要因素。

五、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思路

国际名校视频公开课的发展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因此,视频公开课并不是新兴产物,其发展必然已形成其内在的规律,中国推行精品视频公开课必然需要在遵循其必然的内在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推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同时应考虑如何保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至于成为昙花一现。基于此,中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准确把握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受众定位,避免受众定位过于宽泛化

OCWC在2011年11月针对开放课程支持者的社会角色、年龄、学习目的作过一个调查统计,样本是70个国家501位OCWC支持者。在反馈者中,42%是高中及大学学生,21%是自学者,21%是白领。这三类人群占反馈者总数的84%,是关注OCW的主要人群。从年龄结构统计显示,68%反馈者集中在19~39岁之间。从学习OCW的目的来看,帮助自身学习的占46%,增加新的专业知识与技巧的占50%,个人爱好的占59%(多项选择题)。非功利性学习成为OCW受众的主要目标。

华中师范大学在2012年2月对国内新兴的“淘课”一族群体特征作了一个调查研究。调查发现,视频公开课的受众群体大部分是大学生(含硕士、博士)和白领,并且绝大多数的学习者处于21~30岁这一年龄阶段,其比例高达96.15%。而在参与学习视频公开课的受众中,63%的人出于个人爱好,出于升职压力和学习压力的比例明显偏少仅占12%和18%。

从以上两个调查显示,公开课程资源的学习群体是极具有活力的年轻群体,其中在OCW调查中19~39岁是主力群体,占68%;在华中师范大学调查中,96.15%的受众集中在21~30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对新鲜事物都有敏锐的嗅觉,最易接受新的事物,这个年龄段又是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最强的时期,批判性思维也更突显,同时,由于其非功利性学习的特点,这个群体的学习倾向性非常强,实用性、启发性、趣味性强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受到偏爱。

因此,在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之前,准确把握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受众定位,避免受众定位过于宽泛,要紧紧抓住主体受众的年轻、活跃的思维、拥有专业知识同时又出于兴趣爱好的特点,让建设的精品课程能散发出年轻的生命力。这并不是官方给一个建设定位,或是让课程内容趋向于生活性就能做到的。

2.重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加强教学互动,注重思辨性教学,避免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

当公开课抛开公开课程资源中的电子教案、参考资料、测试、在线讨论等一系列教学支架,开始用视频载体独步起舞的时候,教学内容的设计成为一门公开课成败的关键。有人对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的24节《公正》公开课视频进行数据统计,在这24节公开课中,教师控制行为平均占85%,学生控制行为平均占15%。平均每节课教师表扬或鼓励4秒,占视频时间比例0.3%、接受或使用学生的主张29秒占1.8%、提问85秒,占5.3%、讲解1203秒,占76.2%、交互(教师和学生在同时说话)23秒,占1.4%:学生被动发言(如回答教师提问)192秒,占12.2%、学生主动发言34秒,占2.2%、沉默或混乱9秒,占0.6%。

整个课程采取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师生积极互动的传统教学模式。数据的统计虽然说明教师讲解所占的时间较多,但从视频上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在讲授课程。更多时间是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巧妙地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再通过师生间思辨性的讨论,引出新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讲授内容,这样的一个苏格拉底“产婆式”教学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交流融洽,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甚至通过与教师的争论来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开放而思辨的教学方式”既是国外名校公开课风靡中国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精品视频公开课与国外公开课之间的巨大差距之所在。我们通过观看爱课程网周人气榜首的《茶文化与茶健康》,可见其差距之一斑。在视频2327秒时间内,前1940秒,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教师的滔滔不绝,与学生的鸦雀无声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无法提出问题,学生也无法进行思辨性的思考。教师是教师、学生是学生、知识依然还是知识,三者缺乏必要性的联系。即使预留了387秒的学生提问环节,仍然只是另一种变向式的灌输,没有思辨,没有学生的思维火花,看不到知识的内化过程。整个课堂缺乏思维的火花碰撞,缺乏教学应有的生气和灵动性。相对于生机盎然的国外公开课,刻板沉寂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无疑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因此,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应重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加强教学互动,注重思辨性教学,避免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再现。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学习者的思考。如何促发学习者的思考,却需要传授者机巧算尽,布满暗地铺陈和峰回路转。传授者要做的不是让学习者去接受他的观点,而是向他展现某个领域的知识,启迪他去思考,自行判断什么是合理的。

3.发挥教师个性特色,加强课程教学灵动性,避免千人一面的授课场景

耶鲁大学教授谢利·卡根教授的《哲学:死亡》课程,授课场面有着很强的冲击感。面容瘦削的卡根教授总是穿着格子衫、牛仔裤、帆布鞋,盘腿坐在讲桌上,身旁只放置一盏台灯。卡根教授从头到尾侃侃而谈,说起话来动作不停:时而双手飞舞,时而挪动肢体以寻找最舒适的姿势,时而跳下讲桌,时而又一屁股坐回去。这些都是卡根的标签,他将自己融入到知识的情景中,同时也将学生引入到了知识的情景中。谢利·卡根是最个性鲜明的一个,《幸福》、《聆听音乐》、《心理学导论》等课程同样闪现着教师独特的光辉。国内精品视频公开课无论是周人气冠军《茶文化与茶健康》还是总人气冠军《现代礼仪》。教师都处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没有思辨性的互动教学,学生没有思考的学习,教授只是以灌输的方式讲解教学内容,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传递给受众的只是课程场景、人物、内容的不同,授课方式、过程、师生互动等等核心环节的处理都如出一辙,这一状况使得国内的视频公开课流于枯燥乏味,缺乏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就缺乏了课程的吸引力。

因此,如何发挥教师个性特色,加强课程教学灵动性,避免千人一面的授课场景,是我们精品视频公开课推广普及进程中必须要面对和克服的议题,如若不然,中国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终将成为国际开放教育资源中的沧海一粟,淹没在成千上万的视频课程之中。

4.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同时,不能放弃相应公开课程网站的建设。

来自关于OCW中最有用的工具统计反馈显示,课程视频的确在知识的传播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占20.2%比重,但是并没有形成一枝独秀的状况,作业、大纲、讲稿,分别占11.8%、18%、11%比重,尤其是在线交互,占20.4%比重,甚至超过视频比重0.2%。这些都是知识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架。同时,在MIT网站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开课的课程网站,最热的《公正》和《哲学:死亡》课程都有相应的网站支持。

在国内,目前的精品视频公开课都以独立制作完成的视频讲座形式面世,之前没有独立的课程,之后也没有相关的资源链接,更像是一些专题讲座,不同于《公正》课这样有着30年开课历史的课程。因此,这些如同空中楼阁的精品视频公开课要防止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需要建立其相应的公开课程网站,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相互影响,相互支撑,这既是中国开放教育运动发展的思路延续,同时也能避免巨大的人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5.酌情定位媒体拍摄技术,记录课堂真实场景。

在国内,为保证视频质量,媒体拍摄技术作为重中之重看抓。在文件中,有详细的拍摄技术标准,包括场地、灯光、机位、构图、图像质量等等,在样片的评审中又有详细的评审规格。这样的建设模式保证了优秀的视频质量,同时也形成一个导向性错误:过于强调视频的质量,强调视频的拍摄技巧,强调画面的构图,使得各建设学校在课程拍摄的过程中,更注重画面的拍摄效果,弱化了课程纪实过程,强化了课程的外在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公正》课视频中的Sanders剧场宏伟场面,《死亡》里朴实无华的课堂场景,两者都别具一格。尤其是《公正》课,配备有优良的视频拍摄技术团队以及专业的后期制作员,为课程的推广锦上添花。但真正吸引“淘课者”的是课程所散发出来的学术气氛、课堂活跃的师生互动以及教授思辨的教学方式。与之相比的国内人气课程《茶文化与茶健康》及《现代礼仪》,虽然视频质量大大地提升了,但是课堂的气氛、学生的活跃度、教授的教学方式等等,却无法相提并论。巨大的背景幕布前面,是滔滔不绝的教授,是正襟危坐的学生。如何打破这一格局,回归学术的轻松自然、严谨思辨是让精品视频公开课真正得以发挥出其预想效果的关键所在。

因此,媒体的拍摄技术对于公开课的推行,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功效。过差的视频质量,录播式的课程视频会让我们走回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建设的老路。但是过于强调视频质量,却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

六、小结

篇11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

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

[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篇12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

[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