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5: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健全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原则
统计信息管理机制需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数据服务机制,统一是指以“三统一”标准(指标定义统一、指标口径统一、实现逻辑统一)为核心,规范是以数据归口管理为手段,高效则是以“统计信息管理平台”为依托,使企业的统计信息应用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全面提升企业的统计信息内部服务支持能力,为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统一高效的信息服务。
3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定位
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可以满足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需要,各部门可根据自身管理需要确定统计指标和统计报表,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能力,相对稳定并具有延续性的统计报表可为有效的管理提供服务,统一的统计指标,为公司管理的稳定性、高效性提供支持。为了高效管理企业庞大的数据需求,建立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定位如下:①以服务决策参考为核心,以支持经营管理为着力点。建立统计信息管理机制以提高公司管理效能为目标,为各级高级管理者提供快捷准确的决策参考信息,便于管理者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提升公司应对市场能力并做出决策。②以宏观数据为主流,以明细数据为辅助。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主要针对企业的宏观数据,主要展示企业汇总的、整合的数据,并以各层面的明细数据为补充。分散的微观层面的清单信息不纳入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统计范围内。③以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指标为主体,以使用频率较低的重点指标为补充。统计信息管理机制以提高数据和报表的使用效率为根本原则,因此统计报表应以各职能部门常用的指标为主,设置使用频率为月/季比较合适,个别使用频率为半年、年度的指标可视其重点程度纳入到统计指标体系中。④以前端运营系统为基础,尽量避免手工统计。统计信息管理机制应以统计信息系统为信息化载体,可在企业建立统一的统计信息管理平台,以平台为依托,为取数平台,数据来源应为企业的前端运营系统,由平台从前端运营系统采集、收集数据,全过程为自动化,杜绝手工参与,确保数据准确性。⑤以总公司为核心,以分支机构为扩展。对于大型企业,设有较多的分支机构,可先以总部机构为起点和核心,满足企业总体层面的宏观管理需求和对全系统的整体掌控,便于在短期内形成一批企业内系统通用的、有代表性的报表体系,和统一的指标体系。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统计信息管理机制较为完善、稳定时,可将统计信息管理机制推广至分支机构,推广标准指标体系和订制报表格式。
4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4.1建立企业的唯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三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这是健全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基础,指标选择、规范定义和未来的可扩展性是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关键因素。统一指标名称、统一指标定义,并统一指标的实现逻辑是“三统一”原则的核心内容。“三统一”有利于企业对指标的标准化管理,有利于统计指标和数据的稳定性,也是统计数据数据质量和统计效率的重要保障。
4.2建立企业的常规统计报表体系,对报表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常规统计报表体系可按照层级进行分类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级:①KPI报表:服务于决策层面,分类别展示企业经营管理各层面重要信息,供最高管理层使用。②公司级常规报表:服务于决策层面和管理层面,分类别、按维度和分支机构展示企业经营管理层面的重要信息,供企业最高管理层和部门管理者(按需)使用。③部门级常规报表:服务于管理层面和事务层面,按需求部门展示企业的某一经营管理层面的详细信息,供各个部门具体使用。
4.3搭建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是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物理化、电子化载体,统计信息管理机制以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是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物理基础,对统计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分析、查询的决策支持系统,可实现企业内部统计数据报送、统计报表查询、智能报表生成、指标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并可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进行功能扩展。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依托于企业的各个运营系统,以保险企业为例,保险企业的核心业务处理系统、财务系统等前段运营系统都是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前端数据源。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应在数据加工过程中尽量杜绝手工加工和手工填报。
4.4建立归口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各项统计内容进行规范化管理。确立统计信息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在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报表管理、使用、开发、维护等工作中的职责,规范归口管理工作的各项流程,使统计信息管理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2.1系统策划系统策划的实施步骤,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和编制系统文件6个步骤。第1步:企业战略规划。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是做什么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何将企业的要目标、方针、策略和行动信号构成一个协调的体结构和总体行动方案第2步:企业信息化规划。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的优势、弱点、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信息化水平所处的层次。开展企业信息化瓶颈分析,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现状,找到阻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点,增加决策的准确性,决策者根据企业信息化现状和瓶颈分析来确定适合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第3步: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其内容包括确定信息化管理系统适用范围、确定方针、目标设定与分解、所需资源分析等。根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确定系统适用范围,以指导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确定系统方针,以它作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推进原则;设定系统目标,以明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总的目标,明确各个阶段每个部门的目标,以保证企业总的信息化目标的实现。第4步: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参照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的方法,对识别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进行分层归类,建立3层结构,分别为系统层、过程层和活动层。第5步:编制系统文件。根据建立的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文件也分为3层,其内容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记录的编制。系统文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有利于规范员工的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并为员工学习和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教材。第6步:系统文件的评审。由企业系统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文件进行评审,然后正式。
2.2系统运行在系统文件完成评审和后,系统运行的步骤,包括宣传、培训、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4个步骤。宣传、培训和培训主要针对的是部门领导和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骨干人员。其主要内容包括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各种理念、技术和方法。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中制定的企业业务模型以及信息系统规划中对组织、资源配置的需求,对组织进行相应的调整,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以解决企业旧体制对信息化工作的阻碍。
2.3系统评价该阶段主要是对系统运行过程的监控,主要内容包括内部审核、过程测量和监控、信息化效益评价、应急准备和反应。通过对运行过程的评审和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使企业决策层清楚地知道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需要改善之处。
2.4系统改进根据系统评价的输出成果,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系统运行过程提出过程改进意见,促使企业信息化水平螺旋上升,业务流程越来越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从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现状来看,中小企业自办采购、销售物流严重,第三方物流比例较低,物流结算手续复杂,物流库存管理落后,物流运输效率较低,物流作业表现较差,物流成本费用较高,自办物流设施设备老化陈旧,导致中小企业难以适应社会分工要求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满足不了现代市场多批量、小批次、多品种、紧急性的市场需求和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要求。
本论文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简要介绍了物流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理论。主要完成对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并由此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和应用程序,实现了分布式环境下适合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项目背景、研究意义、物流系统的发展线装和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第二章对中小型制造业物流系统的用户环境、系统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提出系统的模型构建方案。
第三章对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体系结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和数据库设计。
第四章描述了系统的软件架构和开发工具,并对系统界面进行了介绍。
第五章总结与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字:物流管理系统,企业物流,物流系统设计
目录
1我国中小型制造业物流系统的发展现状...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
1.2物流系统的发展现状...2
1.3物流系统...2
2中小型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的分析...3
2.1用户环境分析...3
2.1.1对物流管理的重视度不够...3
2.1.2中小企业物流环节脱节...3
2.1.3信息技术水平落后...4
2.1.4物流社会化程度低...4
2.1.5订货信息不准...4
2.2业务流程分析...4
2.3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型构建...5
3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6
3.1系统的体系结构...6
3.2系统模块设计...7
3.3数据字典设计...9
4系统的实现...9
4.1系统的软件架构和开发工具...9
4.2系统界面...10
4.2.1计划管理...10
4.2.2采购管理...10
4.2.3验收管理...11
二、构建国有企业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及特点
国有企业部署应用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总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提升工作效率,实现后勤精益化管理。国有企业为社会用户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决定了其需要快速、高效的后勤保障,传统纸质化、手工表格式的后勤管理已经难于满足要求,后勤工作依靠信息系统支撑,向无纸化管理转变,提升工作效率是大势所趋。二是强化服务管控,实现后勤用户更加满意。当前服务业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许多社会服务已经完全实现“掌上可得”。企业职工对内部后勤服务的审视和要求,已经较以往更高。通过信息系统对服务过程的严格管控,有助于缩短服务等待时间,监督服务效果,确保服务落实,提升用户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绿色节能后勤。传统手工报表式后勤管理容易出现管理死角,发生资源浪费。通过信息系统的辅助,有利于强化后勤资源全寿命管理,盘活存量资源,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对资源消耗的完整记录,有利于开展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实现节能降耗。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信息系统的特征。一是面向多层级和巨量用户。系统既要满足本层级内部后勤管理的需要,还好满足上层级对本级、下级管理的需要。不仅面向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人员,还面向全体被服务人员,理论上企业有多少职工,系统就有多少用户。不仅面向个体服务需求,还面向群体服务需求。这个特点决定了系统需要应用更加可靠、稳定、满足巨量用户并发访问的软硬件环境。二是集成多种信息系统。构建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之前,可能已经有车辆管理系统、员工医疗健康系统、餐饮管理系统等在运作,需要考虑与原有系统的集成,建立相应的接口,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三是具有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特征。系统既要满足对后勤资源管理的需要,又要实现面向众多职工用户的服务,既要构建管理工作流程,还要构建服务工作流程,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四是具有通用性和个性特征。既要实现对后勤工作本质特征的反映,可以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应用移植,还要能满足具体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实现个性化、本地化的业务和流程管控配置。
三、国有企业后勤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模型探讨
通过前面分析,国有企业后勤管理信息系统总体应是一个多层级、多用户的信息系统,纵向实现管理贯通,横向实现服务贯通;通过建立各种接口,实现与现有各种信息系统的集成;如果职工规模大、用户多,不同层级、不同地域后勤工作存在差异,还应考虑使用多级部署为宜。根据后勤工作“管理资源、服务需求”的实质,可以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后勤资源模型构建,应用面向需求的方法进行后勤服务流程构建。横向同一层级的总体功能,大体可分为后勤资源管理、服务需求管理、服务流程控制三大方面。纵向不同层级之间,重点要实现管理流程控制、后勤资源抽取、资源统计分析等功能。其总体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在本层级内,后勤资源管理、服务需求管理、服务流程控制三大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一种后勤服务都可以应用这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形成相应的服务应用模块。有多少种后勤服务就可以构建出多少种服务应用模块。后勤资源既可以在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创建,也可以通过系统接口抽取应用其他专用服务信息系统的资源。后勤管理者日常应用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对相应后勤资源进行管理维护,做到与实际情况实时相符。后勤服务的最终对象是作为企业职工的人,因此后勤服务需求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体服务需求,如对职工个人的办公物品配置、餐饮服务等,二是群体服务需求,例如举办一场大型会议所需的后勤服务保障。服务需求与后勤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还可以是多对多的关系,如一场重大活动中众多被服务者同时提出的多种服务需求。对人的模型构建是最基本的服务需求构建,其基本属性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员工ID、单位、部门、级别、职务、党群关系等。人的不同属性就隐含了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的服务模型。连接服务需求和后勤资源之间的是服务流程控制。根据各种服务需求构建各种用户服务接口。被服务对象通过用户接口启动服务需求流程,后勤管理者通过服务流程的跟踪和管控,满足被服务对象提出的需求。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还可以根据需要开发个人终端后勤服务APP,员工使用个人终端提出服务需求,如野外作业人员送餐预订。上层级单位对下层级后勤管理的重点是后勤资源管控。一是对后勤资源立项、建设、购置、报废等涉及到资源增减环节的过程管控,由此需要构建贯通上下级之间的后勤资源管控流程;二是对下级后勤资源的数据提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统计分析、展示和资产全寿命监管,统计分析和监管的成果可应用于对下级单位后勤资源建设的立项审批决策。
四、后勤资源及服务需求建模举例
以新员工入职“一站式”服务,为其配置工作所需的办公资源,如办公坐席、电脑、电话、就餐卡、门禁卡等为例,讨论后勤资源和服务需求建模。
1.办公物品资源模型。重点要引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首先每件办公资产要根据分类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识别号,其次要对其建立使用、库存、维护、报废等相应状态,再次要为其建立与使用人及办公场所的联系。建立办公资产与办公场所的联系很容易被设计者所忽略。现实办公环境中,许多办公资产并没有和具体的使用人发生联系,如会议室内的桌椅、橱柜。
2.办公房产资源模型。一栋房产包含许多楼层,一个楼层包含许多区域(办公室、会议室和公共区域等),一个区域可以包含许多座席和相关办公物品,一个座席还关联办公物品。对办公房产资源的建模,既要对房产所属各层级资源分别进行建模,分别描述其特性,还要描述其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构建办公区域、座席与使用人的联系,以及构建办公区域、座席与办公物品的联系。一旦把一个座席或一个房间分配给一个使用人时,就同时建立了其所包含办公物品与使用人的联系,不用再逐一配置。
3.一卡通资源模型。企业的许多服务,如身份识别、门禁开启、车辆通行、餐饮计费、医疗服务等,可以集成在一张IC卡上实现。构建一卡通资源,除了要建立与被服务对象的联系之外,关键要建立与其他服务信息系统的接口,并尽量集成在一个服务模块界面上,实现在线配置和修改。
4.后勤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接到人力资源部门的发出新员工入职通知书,在后勤管理系统中的服务对象数据库中创建该员工基本信息,并开通该员工在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账号。信息可以手工输入,或者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接口导入(如有建立接口)。
5.该员工或者所在部门综合管理员通过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员工配置服务界面提出入职服务配置申请,通过选择项等方式描述所需的配置需求。
6.后勤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根据新员工情况,对照服务标准,审核批准服务需求。
7.房产管理员根据新员工职级、部门等信息,对照标准为该员工配置办公区域(坐席或办公室)。该办公区域已配置的办公物品也间接配置给了该员工,并登记在其名下。
8.办公资产管理员根据该员工的其他办公物品需求,如配置一台笔记本电脑,为其分配其他的办公物品。
9.一卡通管理员根据申请事项,为其开通相应的服务和权限。
10.新员工确认所有的服务已经满足,对服务做出评价,并结束服务流程。
合同生效后,履约行为通常由经办部门来执行。银货两讫型的合同,履约行为较简单;而分段执行的合同甚或是跨年执行的合同,履约行为就相对复杂一些。合同的实际履约状况一般由经办部门掌握,如果部门规模大、专业分类细、经办合同多、涉及人员多,经办部门的领导也未必能掌握合同的实际履约状况,必须找到具体经办人才能真正了解相关信息。如此,企业内部监督部门对于合同实际履约状况的监督也是比较繁琐的,往往要到经办部门实地了解,还要到财务部门去核实资金记录,费时费力。
1.2合同信息查询分析不便
合同管理工作中还经常需要追溯相关信息或进行统计和分析,例如:在接受外审的过程中,外审人员经常会根据财务付款记录调阅关联的合同,核查付款是否符合合同约定。若合同管理的基础工作较扎实,合同编号有明确规定、具有唯一性,财务付款凭证上标有合同编号,合同管理部门也设有标注合同编号的管理台账。当外审人员报出某个合同编号时,合同管理人员能够利用合同编号的唯一性,追溯查询到相关信息。再如:企业需统计年度合同的总体发生情,若要快速统计,必须在平时建立数据较翔实的基础台账。企业若是合同管理基础薄弱的,上述两例几乎无实现的可能,即使合同管理基础较好,实现上述两例也属不易。
2合同管理信息化的实践
目前,很多企业的基础管理都在大量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行并运用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ERP)。通过ERP的推行和运用,企业很多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已实现信息化,一些与合同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在ERP内也留有记录并积累。笔者长期从事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近年来,在企业ERP构建较为成熟的基础之上,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合同管理作为ERP中的一个子模块,纳入了整个ERP的运行,利用ERP中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数据的联通和共享,对进一步提升合同管理水平做了一些尝试。
2.1做好合同管理ERP模块开发的前期调研
在前期调研中,首先对企业发生的合同进行梳理,如以资金流向来分类,可分为资金流入型和资金流出型;以业务方式来分类,可分为物资采购类、工程采购类、服务采购类和销售类等;其次,确定以资金流向和数量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来开发合同管理ERP模块。由合同管理部门牵头,会同信息化开发人员分别到采购、销售和设备等合同发生频次较高的部门进行调研,针对现行流程实现信息化所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多次研讨,合同管理部门主要关注合法合规性,业务部门主要关注实际可操作性,信息化开发人员主要关注术上的可实现性。调研发现,合同管理信息化实现的前提是较为完善和有效的合同管理基础工作,大致包括:合同管理工作中有串联所有相关信息的有效索引,即合同编号,合同编号有明确规则,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合同编号由合同管理部门统一确定;合同生效前,需经流转审核,由财务和法务等部门参与;合同履约由经办部门负责,实际收付款时在财务凭证上标注合同编号;内部监督部门着重从资金角度监督合同的实际履约状况;合同管理部门建立合同管理基础台账,以满足企业对于查询、统计和分析方面的需求。
2.2做好合同管理ERP模块首期上线后的调试
ERP模块的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将合同管理ERP模块首期上线的目标定为:将现有合同管理流程全部推上信息化,实现无纸化办公。首期上线后,以企业合同信息化审核流程举例,大致流程为:由合同具体经办人在合同管理ERP模块中发起审核——流转至部门领导审核——流转至财务部门审核——流转至法务部门审核——经办部门在完成审核后办理签字盖章手续。在各审核环节均可以打回至原始经办人。
2.3满足相关部门的个性化差异管理
合同管理ERP模块首期上线之后,在实际运行中,还根据销售部门的工作特性,实行差异化管理。通过差异化管理,既加强了对销售合同的管控力度,又满足销售部门对合同管理的个性化需求。
2.4做好系统首期上线之后的持续优化
系统首期上线运行一段时间后,业务部门对于操作界面和一些细节提出不少优化建议,将这些建议汇总,进行甄别和梳理,既考虑业务部门需求,又兼顾合法合规性,持续开展优化工作。
2.4.1 实现海量数据和信息的共享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大令人瞩目的特点,就是实现海量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点,将是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合同管理ERP模块作为企业ERP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与企业ERP中已有的功能模块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有效共享,是持续优化的关键。
2.4.2 合理减少重复劳动的工作量
为实现合同管理的某些要求,合同管理ERP模块在开发初期可能会要求操作人就某一内容在企业ERP的多个模块中进行录入,有重复操作之嫌。信息化本应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手段,如果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实质上增加了重复劳动的工作量,这就有违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初衷。因此,如何利用好企业ERP中现有模块的数据和信息,提高效率,也是持续优化的目标之一。
2.4.3 加强对合同的实际管控力度
在合同管理ERP模块首期上线之后,逐步将过程监督的要求融入其中,加强对合同的实际管控力度。前文已述及,该模块首期目标主要是原合同管理流程的无纸化,在这个阶段性目标完成之后,需要逐步过渡到合同管理的理想目标。因此,以加强合同管控力度为目标,结合该模块的实际运行状况,适时地增加一些补丁。举两个这方面持续优化工作的实例。第一,通过优化,将销售合同与生产定单建立关联,要求业务员在开具生产定单时必须输入合同编号,以合同编号为索引,可以调取企业ERP其他模块中的数据和信息,如生产管理模块中关于生产定单运行的相关数据。这样做既没有太多地增加业务员的工作量,也为加强过程监管提供了便利。第二,通过优化,增加了合同履约信息的录入功能。主要是针对资采购合同,在合同正式生效后,由合同经办人根据合同履约的实际情况,在该模块中录入资金支付的信息,以反映合同的实际履约状况,且与财务部门的实际资金结算节奏保持一致,在通过财务部门的审核之后生效。如果该合同的资金支付记录在企业ERP其他模块中已存在,则直接调取。这样做能够使合同的实际履约状况通过资金支付这一关键信息在该模块中予以体现,便于过程监管。通过上述四方面工作,合同管理ERP模块基本实现了三个目标:合同审核无纸化、合同履约信息化、数据使用快捷化。
3合同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在合同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合同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主要有三点。
3.1提高流转审核效率
合同管理信息化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减轻经办人的工作强度,缩短相关材料流转以及相关人员的审核和签字的等待时间,经办人还能够随时查询合同审核进度,缩减审核周期、提高审核效率。
3.2加强过程管控能力
合同管理信息化可以将资金流向、数量和时间为具体内容反映合同的实际履约状况,为企业内部监督部门开展过程监管、同步监管提供了有利条件。
1转变传统财务管理观念势在必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改革的深化、各方面监督体系的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方式手段都在发生变化,正从单一部门的专业管理、传统意义中的报帐记帐算帐向为企业决策参谋转变这是因为传统的财务管理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以无形资产为中心地位的资本结构的形成改变了企业资产的结构,使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财务管理从传统的财务资本管理转向对知识资本的管理。传统的财务管理与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经营显得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事后算帐、轻事前预测。即偏重于事后的因素分析、盈亏比较,这种管理方式对于评价单位经营效果及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固然有效,但较之事前预测防患于未然,其不足之处显而易见。
(2)重专业管理、轻整体优化。财务管理本是涉及多专业多部门的基础性工作,但传统管理重条条管理、轻沟通协调,这不仅不利于企业整体效益优化,而且容易发生财经违法乱纪问题。
(3)重资金管理、轻资本运营。即偏重于帐不错钱不差,缺乏通过资本运作、资产重组提高效益的思路,在新形势下其弊端不言而喻。
(4)重指标完成、轻管理创新。即只要指标完成就皆大欢喜,侧重于指标检查,忽略过程监督由此造成基层单位缺乏对财务管理方式、财务管理手段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重帐面平衡、轻动态分析。即以帐平为好,缺乏精细化管理,但这种重视帐面静态平衡、轻视对财务状况的动态分析的管理,不利于推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
2.1手段先进化
知识经济时代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进一步信息化和数字化,使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到财务管理中。如MIS(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应用使财务管理趋于严密,排除了大部分人为干扰因素,减少了管理的随意性,同时也可以为非常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财务管理的优化和简化;还有诸如系统模型与模拟、战略信息系统等技术也可以应用到财务管理之中,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高效益、柔性化、智能化的财务管理。
2.2目标多元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利用知识势力和知识劳动的高效益等创造财富;此外,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还把“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纳人财务管理目标中;同时,对于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集团如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潜在的投资者、政府、战略伙伴等等,满足这些集团的利益需要,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强化企业和获得高效益。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必然走向多元化。
2.3管理交叉化
传统经济时代财务管理一直强调的是权、责、利分明,为一种直线式管理。而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同时知识具有共享性,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相关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其财务管理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即企业财务管理已不是专属某个企业部门,更不是以简单的财务部门为单位,而是要以企业整体为单位,这种整体构成是横向职能部门的财务组合与纵向职能部门的财务组合互相交叉,并与其他各部门的管理互相渗透交叉。财务管理交叉化不但能充分挖掘企业的财务潜能,同时也能充分利用与自己相关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优势。
3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3.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超利润目标管理”等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原有资本结构的变化也决定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仅属于物质资本的拥有者股东,而应归属于其“相关利益主体”;另外,企业要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理应维护契约的公平陛和有效性,使“集合体”中的各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因此,“知识最大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追求的目标和财务管理的核心。
3.2企业投资融资活动的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为此,企业投资应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出发,以是否给企业带来知识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企业创新和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动力为投资效益评价标准。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推进融资管理的创新,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因为知识资本正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
3.3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
由于知识信息等要素在产品成本构成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对知识价值的确认以及量化需要有更科学合理的方法。为此: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需要创新,要通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知识转化为高智力,再使高智力转化为独特策略、构思,进而形成各种新设计、新工艺、新产品。这种规模个性化生产要求企业成本管理的重心逐渐从生产制造成本转移到产品研制成本,以及充分利用信息反馈系统、作业流程电脑化、灵活制造及网络经营等一系列新技术,使企业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增加盈利。这就要求企业成本的控制方法应由传统的制造成本管理向作业成本管理转化。
3.4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创新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是企业增强财务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无形资本、知识资本等的合理动态组合,是企业财务状况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合理确定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通过对资本结构的调整,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与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资本结构最优化。
3.5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创新
针对知识资本化的难以确定性、知识资本管理的风险性、知识资本的时效可变性,企业应该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将知识资产的培育和智力、信息等知识的资本化及知识资本的日常管理、处置等纳入科学的风险管理中。企业应采取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的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对于非专利技术、商业信息、管理技术等知识资本,由于其有效价值的不确定性、资产生命周期的可变性更加明显,企业应该采用风险回避和风险分摊的策略进行风险管理.
3.6企业财务分析内容的创新
历史上一些工会企事业单位的文本合同在签订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有些单位的合同签订缺乏充分的市场论证,有的单位从自身小团体利益出发,忽略了工会的全局利益和工会资产的综合效益。由于合同管理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监管和审批流程,造成合同管理无序,执行的效率较低,甚至有些不规范、不公平的合同被延续数年也无法更正。
(二)无法对合同实施有效动态管理。
传统的纸质合同,主管工会只能通过备案的形式进行监控,容易造成疏漏,也无法实现动态监管。另外,由于采用手工管理,不同单位的数据格式也不统一,合同采集的及时性也有所欠缺,主管工会无法准确、及时、有效地进入监管状态,对于领导的及时准确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合同执行进度缺少有效监管。
历史上由于工会企事业缺少系统规范的合同监管流程,合同的类别和参与人员多,合同履行进度的控制基本靠一对一的登记管理,极易造成管控脱节,也很难满足单位发展需要,主管工会想要全局或全程了解合同情况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便或偏差,财务的收付款依据及进度也无法及时反馈到合同监管部门,增加了单位的财务风险。另外,传统的合同管理缺少对合同进度、结款等关键节点的预警,不能准确地预测近期应出现的收支项目,不能帮助单位进行财务规划,掌控现金流,不利于帮助企事业单位更好地进行资金运作。
二、推行工会企事业单位的合同信息化建设
基于传统的合同管理存在的诸多不足,北京市总工会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引进了NC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其能够实现的合同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合同信息管理、合同会签管理、合同变更管理、合同附件管理、合同收付款管理、合同进度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客商管理、合同预警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合同管理信息化的优势日益显现:
(一)规范了合同审批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NC综合管理平台可以根据具体业务设置规范化的合同审批流程,同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合同审批能及时灵活的调整流程,实现标准化管理和个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审批流程中能详细记录各个环节对合同文本提出的修改意见,便于合同提交单位对合同进行修改,更便于主管工会适时提出指导意见。通过NC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合同网上会签,不仅时效性强,而且对审批情况能够实时跟踪和督促。此外,除了单位内部的合同审批,对于需要提交上级单位审批的合同也可以直接通过信息系统在线审批,节约了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实现了合同的全面跟踪和动态监管。
合同管理应是一个动态的进程,NC综合管理平台需要录入合同的基本信息、合同变更信息以及相关附件等,采用集中的数据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变工会企事业单位合同信息分布比较散乱的现状。合同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合同为主题的相关数据的存储和关联,同时,系统提供自定义字段功能,能够为业务部门和监管部门提供方便高效的数据检索功能,实现合同执行的全程跟踪和动态监管,为企事业单位实现完整、规范的数据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支撑。此外,合同报表管理的灵活定义,也为管理部门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健全了合同的预警机制。
NC综合管理平台的合同管理预警包括合同生效日期的预警与收付款预警。我们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通过合同管理模块与财务总账相关联的方式,健全了合同的收付款预警机制。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份合同,在收付款到期日之前,系统会有自动提示,到期日后,对未如期履约的项目,系统会有预警,并提示及时进行干预和管控,相对于文本形式的合同管理方式而言,它具有很大的便捷、及时和督导优势,预警平台协助合同管理人员更轻松地应对日常管理事务,大大降低了合同执行的风险,实现了合同对业务的监督控制,保证了企事业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
1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由来与含义
1979年,计算机应会计工作在我国拉开了序幕,当时人们的认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学术界并没有提出一个权威性的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不同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来的。
2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2.1 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
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可见,电算化和信息化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电算化较少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化则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电算化几乎没有用到感测技术,信息化则会随着其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测技术。
2.2系统地位层次的区
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2.3 系统目标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差异概念。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2.4信息输入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2.5数据处理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2.6信息输出的区别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输出主要有显示、打印、磁盘等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需求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取。随着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深入研究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大型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rnet上公布其财务信息。
3 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3.1 有利于澄清教学中的模糊概念
目前,计算机会计教材比比皆是,名称不一,有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诸多称谓,笔者不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但教学过程的授者是教师,受者是学生,名称和概念过多会导致授受双方无所适从,会使教学缺乏说服力,也会使学术研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思想,这可能是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参差不齐、内容相左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的思想,吻合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计算机会计教材名称的首选。
3.2 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
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79年我国开始搞计算机会计的试点,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直至1990年国内才推出第一批品牌的会计软件,可以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硬件,找到合适的会计软件已属不易,不存在网络大规模的应用和遍地开花,而且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企业的计算机会计确实是只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徘徊,软件生产厂商开发的会计软件业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上,即能够用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工作,阿尼塔。S.霍兰德所谓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手工会计的翻版“即是这个意思。20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大中型、分布式数据库逐步应用于国内信息处理领域;随着F/S(文件/服务器)逐步向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ERP产品推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实力、有能力取得上述技术与服务以后,计算机会计脱离了“信息孤岛“时代,进入了集成财务、生产制造、供应链、人力资源、经营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孤立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再单独地服务于部门需求,会计信息会随着更准确的输入、更深层次的加工、更实时的处理以及满足了更多样的需求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C/S、ERP,所有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正确定位,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的硬件架构和所选用的软件层次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一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可见,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已是趋势使然。
从国内外的现实情况来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优势日益凸现,以CIO为目标的该专业人才有其特有的专业优势,将比单纯计算机技术的人才更适合于从事信息管理工作。纵观各高校关于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知,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在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管理理论的学习与充分的实践锻炼,以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特有的专业手段和专业工具,成为企业管理与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之间沟通的桥梁。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更能符合社会时展的潮流,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于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信管专业来说,目前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以中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主,即毕业生在信息管理、网络应用与信息系统建设等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基础扎实,同时也具备较全面的经营管理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能够在各种企业中起到业务骨干作用。在条件成熟之后,学院应该考虑着手培养能够从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以培植企业战略竞争优势为出发点对信息系统(信息技术)进行战略规划和建设的高级人才。
1 管理学院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院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后,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信息管理本身是一个涉及信息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系统论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边缘学科,包括信息内容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的人员管理等诸多内容,跨越技术、经济、人文三个层面,如此一个内容庞杂的本科专业,其具体的教育实施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跟市场需要和专业背景之间尚存在差距,课程设置上的针对性也较差。培养目标是靠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计作为支撑点的。
通过以前对学生的调查,信管专业的课程由不同学科中的课程组成,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内容方面,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表现为什么课程都学,而结果是什么课程都没有学会。二是就业竞争力方面,学生无一技之长,专业特色不明显,表现为经济理论与管理能力上不如经济管理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计算机实力上不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具体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
1.1 课程繁杂,有“拼盘”之嫌,且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为了兼顾教育部关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采用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课程设置,但这些课程并没有被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是多门不同专业课程的简单堆砌,课程之间的知识缺少融合性。目前我校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有一些不合理之处,部分课程交叉重复,如市场信息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有重复,有的课程偏向于理论性太强,如信息组织。还有部分课程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开设,比如与ERP相关的课程,而这些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培养的能力正是企业所看重和急需的。
1.2 教学实验薄弱,社会实践不足
对于信管专业来说,实验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有些以工科为主的学校,学科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存在重理轻文的思想,对文科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投入不足。实验教学方面普遍存在实验学时较少,一些必要的教学软件配备不足,无法正常的完成实验项目,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教学效果和目的,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够。此外,学生只是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缺少社会实践的机会,社会实践能力非常欠缺。
1.3 学生就业困难
信管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学生大多没有掌握一技之长,普遍感觉自己竞争力不强,未能在某一领域做到精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凸显自己的特点,其结果表现为毕业的时候就业困难,就业率偏低。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认为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仅仅是表象的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我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于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教学实验、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专业培养缺乏特色,毕业生就业缺乏竞争力。信管专业的毕业生能力平平,无突出之处。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相比,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太过逊色,和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毕业生相比,在专业水平上也是望尘莫及,由此导致企业对信管专业的毕业生能力的怀疑和不信任。当然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信息化还未真正为中小企业所实践,大部分中小企业即便是有此意,也无此能力,这就造成了信管专业人才供大于求,而导致就业困难。
针对我校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在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时,不仅要考虑信管专业本身的问题,更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人才的特殊需要。我们要加强信管专业本身的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特殊技能――一技之长,以期增加其再就业时的竞争力。
管理学院信管专业的教师们,近两年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的研究,以开放的理念与眼光,面向未来、面向市场更新培养模式设计,在培养模式上引入了分支培养模式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付诸实施,将会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在本科生学习阶段又具有一方面专长的学生。
2 分支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信管专业人才分支培养模式指在信管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在专业中划专业或方向,在资深教授专家的规划引导下,由学生依个人兴趣选定自己的主攻方向,深入学习实践,最后形成专业内分组培养的模式,故称分支培养模式[2]。分支培养模式在我校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师资力量雄厚,知识结构合理
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专业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是一支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汇集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等多专业方向的不同人才,适应多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信管专业的教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方向相对较多,为实施分支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2.2 宽广的社会实践资源
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同洛阳市内外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多个固定的业务实习基地,如洛阳市内的中信重机集团、河柴集团、洛轴集团、中国一拖集团公司、洛玻集团、洛耐集团等,洛阳市外的河南天鹰集团公司、河南天宏集团公司、平顶山兴鹰公司、河南天使集团公司等。这些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业务实习等实践性环节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 分支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设想
不少院校和科研机构曾针对企事业用人单位进行过信管专业学生需求调查,得到很多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如: 要加强实践,多了解企业,走与企业联合培养的道路;要突出专业的特点,形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自己的“杀手锏”等等。由此可见,分支模式不仅适应了专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要求,而且迎合了社会需要,同时为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3.1 分支培养的方向的设置
按照不同的偏重点,可以划分为计算机技术类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类。在计算机技术大类下,可以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技术、编程(C++、java等)、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分支方向;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大类下,可以划分为ERP、SCM、CRM等分支学习方向。
也可以按相关的标准划分,设置分支方向。如按技术标准(划分为系统分析设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网络及通讯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等分支),或按功能职能标准(划分为财务信息系统类、人事信息系统类、生产制造信息系统类、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类、电子政务类、小型信息技术应用类等分支),或按项目进度层次标准(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维护和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利用等分支),或按其他标准进行划分。
分支培养方向的划分与设置,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水平,可以根据学院信管专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分支培养的方向,对信管专业的学生实施分支培养。
3.2 分支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需求
由于信管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教师要同时具备胜任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素质,全面掌握企业实践案例,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指导好学生。可通过校企联合方式,让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与企业接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教师一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同时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以此来带动各分支培养方向学生的相应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3.3 分支培养的课程设置
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要调整目前的课程体系,删减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性较强的课程,增加实验和实践性环节的学时,开设与ERP相关的课程,购买安装一些必要的管理软件用于教学。
在课程教学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多个方向的选修课来实现分支培养模式。在大三、大四阶段将课程进行分类,由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作为主攻方向,进行深入学习,精通该领域的主干课程。购买安装一些学习必要的软件,帮助学生对相关课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在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ERP软件或是SCM软件,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运作有一个整体的和立体的概念;在学习《系统工程》时,可以借助相应的系统仿真等软件,使学生掌握实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科研项目方面,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完成项目或者撰写论文,让学生有机会参与项目运行和实施的整个过程。
在实践环节设置方面,从课程角度多增加实验课时,以及与课程配套的课程设计,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
3.4 分支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实践和社会实践
分支培养并不是要把现有的课程体系打乱,而是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学生有选择的重点学习某些课程,并在课外对这些课程进行拓展学习,在这些方面形成自己的专长。
分支培养阶段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理论授课到项目实践,分组培养、协同交流。在实践上可进行分支协作组队,引入“项目小组”,依托老师的具体的科研项目让小组成员参与锻炼、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分支培养的时间可设定为一年或两年,以大三和大四两学年为宜。
在社会实践方面,采用校企联合,给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企业、接触社会的机会。信管专业的学生要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可以定期请企业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和企业的高级经理人作报告,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和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在整个实践环节中,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的同时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使自己在毕业后能很快的适应环境[4]。
4 总结
分支培养模式作为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可以在今后的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中尝试实施。它不仅适应了专业自身的建设,也迎合了社会的需求,我们期待在河南科技大学逐步推广实施,希望通过改革后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能够展现其专业特色,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峰,江雨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2009(4):30-33..
[2]徐建国,逄锦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07(10):74-77.
[3]张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计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0(11):1198.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61-01
企业的设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经营方针和目标,从设备的调查研究人手,对有关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大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相应地进行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由此可知,企业的设备管理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其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其基础理论涉及到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许多领域。企业的任何一项活动基本上都是依靠设备的力量进行操作和完成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运作的设备系统就很难保证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说,设备的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其企业经营的前提,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也是保证企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优美的重要条件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
一、实现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 实现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企业的资产管理更加有效和形成完整的体系
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在整体运作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对企业的设备管理实现信息化。通过对传统的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生产率,降低风险,优化资源配置。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及时、清楚的了解设备的运作情况,并在出现问题时做出正确的抉择,排除风险。
2 信息化的设备管理,对检修费用的控制更加规范
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现以项目管理为主的检修维护运营体系(如使用ERP或EAM等方式),以先进的管理手段、规范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管理思想,实现对检维修项目的费用、备品配件、进度的跟踪和控制,做到全过程管理,优化企业资产管理、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 信息化的设备管理,能够支持设备管理的持续改进与持续发展
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顺利和有序,提供企业效益。同时,能够为企业的各种设备的管理提供有利的借鉴,促进企业管理的改进保证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而同步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设备的良好运行和规范化操作,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分析,保证各种考核指标的及时、准确和有效性。
4 实现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从多个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员工素质为了让工作人员掌握信息化下的设备管理技术,需要对其进行培训,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为在企业中实现大范围的信息化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实现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企业也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发展和推行,但是应当看到,当前,我国企业设备管理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
1 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起步晚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比较晚,而且存在着发展水平不一,而且,企业对于设备管理的认识不足,相关的信息化问题不甚了解。
2 在现行的企业设备管理体系中没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式
由于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起步较晚,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运行中水平有限,而缺乏对企业设备管理特点与要求的了解与研究,难以真正提升企业设备管理的水平。
3 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系统过于落后
当前,我国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上所使用的系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运作的整体,在每一项工作中基本上都是独自运行,难以彼此协调,这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功能的发挥,同时,由于各管理系统缺少统一的设备编码体系、规范的数据结构,不同在多个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
三、构建和完善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在上面的内容中已经进行过充分的论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企业设备运作过程中对设备的基本情况及时的了解,并防止出现设备运转失灵,出现危险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针对已经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设备管理信息化使设备管理工作从静态走向动态,并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同其他信息化工作一样,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制定较详细的实施措施以保证其顺利建成。
1 改进企业管理的理念,重视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构建
在构建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管理理念进行改进,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管理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然后从思想的认识转变到行动上的改进,切实加强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总之,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力量上、措施上给予充分重视,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来实施。
2 在构建设备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建设必须同与管理创新和机制转变的相结合
设备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不是将过去由人所完成的工作交给系统完成,也不是通过计算机工作替代过去的人工作业,而是,在企业设备管理中实现一种理念与科技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提升设备管理质量的目的,这种理念就是实现管理创新和机制的转变。
3 整合各企业的设备管理软件,统一业内的各类编码标准
目前我国的各使用的设备管理软件和标准大都独立运行,不够统一。对此,可在企业设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在本行业内统一各类编码标准,如组织机构编码、设备编码、资产编码、物资编码等。
参考文献
[1]彭虎、孟凡建:《基于Intranet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得开发和研究》,载《设备管理与维修》,2002年第10期
[关键词]网络经济会计时空观会计假设缺陷会计系统变化
在我们跨入21世纪之际,由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由此,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改变了会计的时空观。
一、网络经济与会计
现代社会经历的信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随着20世纪40年代末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产生,经典理论中关于宇宙\"实体\"和能量要素的观念被物质、能、信息三要素理论所取代。从信息角度对事物客体加以新的描述,已成为现代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1]目前,微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生物工程、人工智能、CI设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倔起,形成了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商业)之后的第四产业,从而将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推进到\"信息文明\"。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全球的网络经济已具雏形,网络己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开创出一些全新的经济组织(如虚拟企业)和经营方式(如电子商务)。因特网给世界经济上足了发条:以往建立一个公司直到其上市,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可是今天的网络公司,从几个人的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为几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只需十个月;电子计算机从50年代开始发展,40多年间,从286到386……到奔腾,芯片的发展速度呈现出每18个月翻一番,同时保持成本基本不变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因特网驱赶着IT业一路狂奔,加紧工作,不断创新,因为18个月后\"不成功便成仁\"。可以说,因特网己渗透到整个世界的每一角落,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游戏规则\"。[2]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进步。就信息文明对会计学科的影响而言,它便会计发展史经历了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两次重大变革。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它的出现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一次\"革命\"。会计电算化的到来,把广大会计工作人员从那种日夜埋头于抄写、计算、整理、汇总、核对等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得以腾出精力,逐渐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整个管理规则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工会计系统的纸张、笔墨、算盘己被电子计算机所替代,但会计规则(如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并没有因使用计算机而改变。因此,有人将此时的电算化会计系统称之为\"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3]
近期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其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对此,一些有识之士,适时提出\"网络财务\"[4]或《网络会计\"的全新概念。
二、从网络经济角度重新审视会计的时空观
康德哲学认为,宇宙本体之下,最基本的范畴是时间和空间。经济学意义上的时空观意味着满足人类需求的衡量:农业文明,产品生产者就是自身产品的需求者,没有商品交换,没有产品的社会性,不需要也不可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去满足他人需要;工业文明,产品变成商品,扩大了人们的经济交往范围。商品生产者投人资本进行商品生产,资本是一种时间的等待,就是牺牲当前的消费,投资于长远的利益。此外,为实现商品价值,需要通过动力型的生产力,也就是蒸汽机来跨越商品生产者与商品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信息文明,由于因特网,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此刻,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又变小了。只要在线,发个E@M队IL,瞬间即可沟通信息,与地球另一边的企业距离变得很近。如不上网,与隔壁企业的距离却很远,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时空概念。因特网的本质就在于使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零,或近似于零,也就是便距离带来的磨擦系数降低,减少科斯所说的交易成本,加速度地实现商品流通。[5]目前,随着信息文明的到来,会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与工业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仍局限于工业文明的层次,这种过时的思维模式如同机器上的固定齿轮,僵化呆板而又缺乏大局观。如果从网络经济的角度重新审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片会计时空的新视野。
(一)网络会计的空间观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和广延性,一定的空间范围对物质运动的发展有制约和影响作用。传统会计的主体假设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范围,在这一假设基础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基本要素才有空间的归属。[6]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其外延不断变化,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1.模糊性。例如,已构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集团出现后,会计为之服务的主体已具有双重性;再如,基于网络的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VIRTUALFIRMS虚拟公司)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它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根据工作任务或市场变化的需要,可以迅速地进行分合、重组,即其\"主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甚至解散;[7]以及近期出现并快速发展的基金项目。如此,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况。对于会计主体的这种模糊性,需要重新认识和拓展会计主体假设的空间界限。
2.整合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资木流动的加剧,企业间不断进行分化、重组、兼并,跨地区、跨行业、强弱联合、强强联合,成立企业集团,乃至跨国集团公司,会计主体呈不断整合之势。以往由于受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集团型企业(总公司)对异地机构(子公司、分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技术难度和管理成本上都是高昂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本的流动和企业的整合。基于互联网的会计系统突破了这一空间局限,无需远行,通过远程报表、远程监控,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其管理能力能够轻易地延伸到全球的任何一个结点。从而,也使得\"大企业变小\"、\"复杂机构变得简单明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缩小了会计为之服务的空间范围。
(二)网络会计的时间观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时间,是指事物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时间是无限的,但具体事物运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确立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畴,前者设定会计主体是一个\"健康肌体\",后者的设定是为了便于对会计主体\"健康状况\"的定期诊断。网络会计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突破表现在:
1.即时性。持续经营假设设定了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不会发生解体清算的前提条件,这是进行资产计价和收入配比、费用分配的基础。但现代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随时都可能导致企业解体,比如,按照\"摩尔定律\"IT业企业的生命周朔只有18个月;而短期的基金项目、网络会计的虚拟公司是一种临时性组织,从事的多是一次易,完成后即告解散,生命周期极短,显示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因此而引发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否定,缩短了会计的时间界限。
2.实时性。会计分期假设为定期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损益提供了前提,同时,它也是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依据。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使手工处理信息高成本的障碍被扫除。如果说PC时代的会计系统主要解决工作量问题,那么网络会计将在此基础上重点突破速度问题。时间上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只要需要,无需顾及和等待会计期末,击点鼠标即可生成所需的会计信息,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价值。由此,可以满足期货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需求,满足广大投资者(股民)的投资需求,去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了\"因特网上的会计报告\"的文件。网络会计的实时性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
三、穿越网络时空隧道的会计反思
会计的时空观是构架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哲学。网络环境下,它的重大改变必将引起会计系统的一系列变化:
l.集成化。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其数据源于业务部门(如,人、财、物、供、产、销)。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企业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经销商等)相联结,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
2.简捷化。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系统由计算机来执行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技术环节,如平行登记、错帐更正、过帐、结帐、对帐、试算平衡等。[8]再者,计算机又承担起存货计价、成本计算和计提折旧等繁杂的核算工作。因此,相对于手工会计而言,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性及其复杂程度也大幅度降低,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多元化。即:(1)收集与提供信息多元化。在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会计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各个机构、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接收货币形态的信息,同时亦可接收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宽敞;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采用,电算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信息,也可提供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方图、折线图)以及语音化信息(如有声财务分析报告);(2)处理信息方法多元化。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系统在主体认定的计算方法(如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的同时,如果需要亦可选用其他备选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进行计算,比较差异。为加强管理与考核,甚至可以启用手工方式下所不得不放弃的核算方法,例如,零售企业的\"售价数量金额核算法\"、工业企业的\"作业成本法\"等全新的核算方法;此外,由于系统可以接收(或调用)大量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便于系统运用有关数学模型,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3)提供信息空间多元化。借助于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的结果,会计系统提供信息的空间非常广阔,根据需要,有货币形态的信息,亦有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如职工的招聘与下岗、社会公益事项),既有历史信息(历史成本),也有现在信息(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和未来信息(预定成本、目标利润),最终的会计信息将摆脱现有模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要,用户可以通过\"菜单\"或\"会计频道\",[9]选择搭配会计信息的\"套餐\"或\"节目\"。
4.电子化。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便会计手段由算盘到键盘,从账本到磁盘。而网络会计将便会计介质继续变化,迅速走向电子化,如各种发票、结算单据均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会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失去意义。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货币的\"质地\"也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纸币或硬币。网络会计环境是一个集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用户、银行等机构为一体的网络体系,巴不存在货款的直接交易,而代之以电子货币进行网上结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集中性、自动性,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近于消失,信息载体的改变及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手工系统以记账规则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失效。[10]对此,现代信息技术给企业的内部控制赋予了新的内涵:如口令控制、数据加密、职能权限管理、访问时间权限管理、操作日志管理等。
5.开放化。基于互联网的会计系统,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是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企业的生产部广]、人事部门等)直接采集。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各个机构、部门(如会计师事务所、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可根据授权,在线访问,通过Intemet进入企业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瞬间沟通便会计信息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数据的微观处理逐步登上宏观数据运作的殿堂。对此,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注意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回叫设备(C/L「一BM旺DEVIC磅)以及防火墙(FI旺WML)等技术,防止网上泄密和恶意攻击。[11]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增强,有效地避免会计处理的\"黑箱\"操作,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6.智能化。电算化会计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与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会计信息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仿真型\"或\"傻瓜型\"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面对已经来临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浪潮,会计工作加快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重心转移。由此,要求会计系统必须放大功能,而网络会计所表现出来的集成性、简捷性、开放性、多元性、实时性等技术特征,为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且,在这种战略性转移的过程中又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建立以会计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IP)\"[lz]、\"智能型会计专家系统\"等,从而,又推动会计职能向更深的层次延伸。
综上所述,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这种置换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改变,也不再是手工会计的简单模拟,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方法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冲击与反思,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潜能,将会引发又一场会计发展史上的大革命。
主要参考文献:
1(美)A沃尔勃特·信息经济学·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2石子强·改变游戏规则·北京晚报,北京:北京晚报社,2000年2月15日
3薛云奎·电算化会计的局限:仿真手工·财会世界,北京:中国财经报社,2000年2月24日
4王文京、胡迸平·网络财务时代扑面而来·会计研究,1999;10:37一41
5奇平;无需远行,无需久等·南方周末,广东:南方周末报社,1999年11月5日
6王世定·论会计假设·见:中国会计学会,1994年会计学论文选,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157一169
7雷光勇、黄斌·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1999;1:24一27
8刘志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影响的研究·见: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文集,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33一48
9薛云奎·管理集成与会计频道·会计研究,1999;11:30一36
一般认为,国外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丛林,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是初创、重建发展和繁荣三个不同阶段。二者的起止时间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却有很大差异。时间上,国内研究要比国外晚20-50年;内容上,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丰富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并带来管理方式新的变革,给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1]。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而许多新的领域已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出现时间、热点形成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
1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我国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解比较一致。它主要是指通过吸收、改造、转换其它学科如运筹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管理科学其它两个领域提供合适的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3]。
1.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本文首先通过因子分析[4]和其他有关资料,选定了有代表性的59种国外期刊;然后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统计了1990年-2000年这些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的全部论文[5]。
从总量来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等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少得多(见图1)。出现上述研究格局是因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如果得不到新的学科的支持和工具的改造,其研究力量则会逐渐变弱。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所有领域的论文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2年,论文数量增长最快,随后就进入一个平均量比较平稳的增长时期。论文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和运筹与管理。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仍将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图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1.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在考察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时,本文综合了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18种期刊;二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针对重要管理学术期刊进行的调查结果;三是2000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四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中文核心期刊。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44种专业性学术期刊。
本文通过关键词检索,对所有这44种期刊在1994年到2000年间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6]。
从总量来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其次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和复杂性研究则在20篇以下,尚未成为主流(见图2)。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系统论的产生在国外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虽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但在与管理问题相结合方面,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持续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产生;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等传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在解决新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时,得到了检验和新的发展。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评估技术增幅最大。最近三年,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组织理论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可以预见它们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研究领域。此外,大部分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都不是很平稳,落差比较大,可能是由于受到诸如政府政策、资助环境的影响太大,这对于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剔除掉这些影响,我们还发现,1996年和1999年分别是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的波峰期。由此在没有更长时间序列资料作为实证的情况下,推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周期大体上是3年。这也提醒我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资助机构,在制定资助计划时应该最少覆盖3年以上。
2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的比较分析
“研究热点”反映着某一个时段内,学术界对于一些特定问题或领域的关注程度。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一关注程度指标同样可以用这一领域内的情况或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反映。热点问题是随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变迁的。
根据热点问题形成的来源不同,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来源于实践的热点和理论发展自身形成的热点;根据热点持续的时间长短,热点问题可以分为持续的研究热点、前一段的研究热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根据热点问题的地域差异,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国外的热点问题、国内的热点问题和共同的热点问题。
图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2.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热点问题和研究的主流领域有惊人的同一性。通过对国外1990-2000年的研究论文分析,得出其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如表1。
表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 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 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 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 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 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 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 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
复杂性研究 混沌理论、量子理论和复杂策略的模仿
2.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的社会实践中来,并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起我国理论界与决策界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我国1994-2000年的重要研究论文和最近3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软科学》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热点见表2。
表2: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 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 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 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 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 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 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 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 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 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复杂性研究 灰色系统、集对分析、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非线性复杂经济系统
2.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通过分别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见表3)。
可以看出,管理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管理和运筹与管理是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内容。持续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是国外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预见,受国外的影响,国内未来3-5年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大量出现。
表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
国外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我国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决策与对策理论 信息技术与管理
组织理论 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 预测技术
信息技术与管理 评估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差异比较大,即使是共同的热点问题,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如线性规划,国外的重点是随机多目标优化问题[9],而国内的重点是传统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和应用;此外,在热点问题的形成来源来看,国外基本上来源于管理实践和其他学科的启示上,而国内则更多的是应用国外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来解决管理问题(见表4)。
表4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类型 问题 特征说明
国内外共同的热点问题 线性规划、优化理论、决策模型组织结构、组织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并行工程、电子商务[10]、数据挖掘 经典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在与实际管理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重视。
国外热点问题,国内尚未成为热点问题 复杂性研究[11]、供应链与价值链、知识管理、虚拟组织、绩效评估技术、复杂决策问题的博弈分析、风险管理 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国内要落后于国外。
国外非研究热点,国内为研究热点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敏捷制造、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评估指标体系 国外前些时候的研究热点,在国内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所以成为研究热点。
此外,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还包括:
(1)知识管理、复杂性研究[12]等国外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则引入的时间不长,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13]。
(2)对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和行为理论、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日益减少的领域,如果不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加以改造,将难以继续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
(3)国内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已基本了解了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所以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在国内不会成为热点,但其应用研究在国内还有前景。
(4)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等领域,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最小。
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比较的启示
(1) 研究的主流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或者说,这些新技术、新的时代特征给管理研究主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2) 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些研究领域要逐渐被淘汰,像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同时也会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如复杂性研究和电子商务等。这就要求国内研究主体要跟踪最新研究动向,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
(3) 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来自管理实践的需要,即问题导向,注重技术和可操作性。这要求国内研究主体更多地关注管理实践,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4) 国内的研究热点普遍地落后于国外,但也有自己领先的领域,如工业工程。
(5) 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6) 国内研究热点的形成,基本上有两个前提:一是国外已经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主体加以介绍和引入,结合国内实际,形成研究热点,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二是国内出于国家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大力推动而形成研究热点,如复杂性研究。
(7) 从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管理科学基本上处在借鉴应用的阶段,根据中国的管理实践提炼出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J].软科学研究,1997,(12).
[2] 管理科学学科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0年《项目指南》[D].2000,(4).
[3] 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1).
[4] 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5] WebofScience:wos.isiglobalnet.com,wos.isitrial.com[DB/OL].2001.
[6] 中国期刊网:cnki.net/[DB/OL].2001.
[7] ArenierMJ,HourryL,SweeneyMary.Sciencesoftheartifi cialandknowledgeproduction:thecrucialroleofinterventionresearchinmanagementsciences[J].DesignIssues,1999,15(2):16-55.
[8] SrinivasanA,SundaramD.Anobjectrelationalapproachforthedesignofdecisionsupportsystem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7(3):594-610.
[9] BruscoMJ,StahlS.AnInteractivemultiobjectiveprogram mingapproachtocombinatorialdataanalysis[J].Psychome trika,2001,66(1):5-24.
[10]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