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5: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消防安全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1控制人为因素。一方面就要加强相关的消防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消防意识,从而来正确地指导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要组织和开展油库消防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或者是讲座,对消防知识进行广泛地宣传和传播,强化消防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安全第一,消防第一”的理念贯彻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就是要有效地控制消防人员的行为规范。这就需要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措施,对不遵守规定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和批评,纠正不规范的行为。
1.2控制油品状态。首先要科学地设计油罐,因为如果设计不合理会使油气容易在油罐内部聚集,然后引发油罐的爆炸。因此,就要在油罐压力允许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油气的发散和收集。其次要做好防静电的措施,如果出现静电的聚集,那么就会很容易成为火灾或者是爆炸的源头,另外还要做好防雷、防腐蚀等工作,保证油罐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储放,尽可能地减少不安全因素。
2增强区域范围内的军警民联合
在过去,一般发生火灾主要是消防队员的责任,警察和民众更多的是“旁观者”,这样一来,消防灭火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因此,务必要联合军警民三者的消防力量,提高消防的效果。具体来讲,首先由于消防部门自身消防设备和设施的不足,使得救灾灭火工作不能及时地处理,那么如果联合了警民这两方的力量,就可以获得公安消防和厂区消防中的专业消防队伍的支援,从而解决油库消防人员、设备不足的问题。通过军警民三方力量的联合,增强了之间的联系,可以邀请消防部门过来参观油库,同时给油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减少不安全的因素。
3结合先进的油库消防安全管理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方式也使多种多样。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计算机的应用,我们知道计算机已经在很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地运用,在油库消防安全管理找工作中也逐渐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相关的油库消防部门可以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网络管理系统,通过这种系统来处理各种各样的火灾数据和资料,给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还能预测火灾发生的趋势等等,另外还能连接计算机来管理和控制自动化报警系统,甚至是自动灭火系统,减少安全隐患,但是这种计算机在油库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1.1经营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渔家乐”作为新渔村建设的一种新形式,为当地渔民开辟了一条致富的新途径。但是渔民总体的消防安全意识十分淡薄,只重视旅游带来的收入,但是对消防设施的投入却是十分节俭,从调查的象山县37家“渔家乐”的情况来看,配置有灭火器的有5家,为调查总数的13.5%;对“渔家乐”经营业主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提问,正确率为41.9%。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经营业主重利益、轻安全的理念十分普遍。
1.2经营场所规划布局不合理目前,大多数“渔家乐”都是设置在渔民自己的住宅中,在没有经过当地政府审批下随意建造,在自家土地上对原有的房子随意进行改建;有些“渔家乐”为了渲染渔村气氛,节约成本,大多采用木质、竹制等易燃材料进行装修。在“渔家乐”旅游村中,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往往用“大干快上”的方法进行扩建,原本村内的消防车道被绿化带占用,建筑与建筑之间原有的防火间距被违章搭建占用等现象屡见不鲜,破坏了村内原本的消防布局。这些不仅造成了消防安全的先天患,更是给后期消除隐患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1.3消防设施建设仍十分落后享有“亚洲第一钓场”美誉的渔山列岛,距石浦镇东南27海里,岛上有大大小小的“渔家乐”50余家,岛上由于地理位置所限消防车不能通行,很难依靠石浦镇消防队的灭火救援力量,同时岛上自身建设也十分落后。①未组织义务消防队,未配齐手抬机动泵、消防水带、水枪等基本灭火设备。②未设置固定消防取水口,一旦发生火灾,很有可能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③由于建设地域有限,建筑密集度很高,无法保证标准的防火间距,且建筑耐火等级低,一旦发生火灾,十分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使火灾范围得不到有效地控制。
1.4消防审批和监管情况困难重重根据此次调查,37家渔家乐无一办理消防审批。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渔家乐”经营业主故意避开审批,违法占地。在开办“渔家乐”旅游带来的利益驱使下,一些经营业主在向村集体经济组织租赁、承包和村民合作联营的方式取得土地后[3],擅自进行违章搭建扩大经营场所面积。但是却说“渔家乐”的土地使用性质是宅基地。这些“渔家乐”大多因没有项目立项和规划,按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根本无法进行审批。②因国家没有正式出台针对“渔家乐”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造成消防部门单打独斗,其他部门袖手旁观的局面,无法取得联合执法所能取得的成效。③大部分“渔家乐”经营场所分布在海岛、岸边,平时检查不仅要长途驱车,甚至还要坐船,这也给监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解决“渔家乐”消防安全隐患的途径及对策
针对象山县“渔家乐”的消防安全现状,笔者认为通过以下途径及对策进行解决:
2.1严把源头关,建立和完善“渔家乐”的证照行政审批机制各行政审批主管部门应将“渔家乐”的消防安全审批作为前置条件,在开业前都应要求经营业主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方能开业。对未经审批擅自营业的“渔家乐”应要求经营业主立即补办相关手续,确保经营场所的合法性。同时,公安消防机构也应与公安治安部门、旅游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联合执法,确保“渔家乐”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2.2加强“渔家乐”旅游村的消防设施建设从此次调查情况来看,“渔家乐”旅游村内消防设施的建设普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当地政府应根据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与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渔家乐”旅游村建设标准,并明确消防设施建设的具体指标。例如:设置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车、手抬机动泵、水枪、水带、灭火器、破拆工具等灭火设备,设置火灾报警电话等等。消防设施的建设,可以有效提升“渔家乐”的自防自救能力,一旦发生火灾,也可以将其控制在初起阶段,以免造成火烧连营的惨剧。
2.3加强消防安全宣传严密宣传网,提高“渔家乐”经营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结合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的有关要求,并根据“渔家乐”消防安全现状的特点,应定期依托“渔家乐”旅游村消防工作站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完善“渔家乐”旅游网点的台账资料,定期组织“渔家乐”经营业主进行消防常识学习,建立“渔家乐”消防安全建设示范点,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渔家乐”经营业主进行参考,以实体化的标准强化“渔家乐”经营业主消防安全意识。
2当前烟草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2011年4月1日实施颁布了《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明确了消防管理工作的地位,但是由于在实践管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
2.1烟草企业的消防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虽然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企业安全监督部门等加强了对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检查力度,企业也加大了对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烟草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烟草企业的消防设施建设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滞后性,比如烟草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烟草企业的仓库存储量不断地增加,仓库的烟叶存放量已经超过仓库防火区的面积,不仅违反了《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而且也会为消防安全埋下隐患。
2.2消防管理制度不能满足烟草企业发展的要求。烟草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一是烟草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虽然我国及时颁布与实施了《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等制度,但是由于烟草企业的不重视等导致烟草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改;二是消防管理制度没有得以彻底的贯彻执行。为了前面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相应的法规明确了各部门、各人员的职责,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相应岗位职责划分不科学导致很多制度在企业中没有得以执行。
2.3消防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一是消防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消防管理中缺乏较强的责任心,他们在检查企业的消防工作时,存在敷衍了事的心态,将工作重点放在表面工作,比如只是查看灭火器是否过期,而不看灭火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等具有实质性的工作;二是消防安全管理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安全保卫部门与企业的其他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实处,影响消防管理工作的效率。比如技改部门只是负责对消防设施的技术改造,而不会考虑消防设备的使用性能,而安全保卫部门在技改工作实施过程中也不会主动地参与,导致技改后的消防技术缺乏高效的实用性。
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烟草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对策
3.1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是保障各项消防安全预防制度落实到实处的有效保障。烟草企业生产产品的易燃性,要求烟草企业必须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是积极将国家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与企业的生产相结合,将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岗位中;二是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一定要本着从企业实际生产的现状出发,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三是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建立以厂长为责任主体、副厂长为主抓、保卫科长具体执行的消防管理制度,并且要建立义务消防队。
(1)高校的建筑结构比较复杂
比如河南中医药大学的教学楼是亚洲第一长楼。这些漂亮的建筑使一些不熟悉建筑结构的人员在遇到火灾时很难找到安全通道。尤其是晚上,学生在“迷宫”的宿舍休息,一旦遇到过火灾学生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顺利的逃生?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45%的学生不熟悉所在学校建筑物的构造,这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2)高校建筑消防设施不健全
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开足马力的扩招,而老校区的建筑又很难承受如此之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各高校纷纷的将新招的部分或全部学生转移到刚建成的校区。然而,经过实地的观察一些高校建筑,其有的建筑没有消防设施,有些建筑消防设施处于“瘫痪”状态。这些高大威武的建筑给我们带来了安逸的环境,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消防安全隐患。
2消防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1)高校学生安全用电和用火意识薄弱
高校的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自由,一些学生在宿舍用电比较自由,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46%的学生在宿舍用大功率电器;有70%的学生在宿舍吸烟。事实也证明,在一些高校发生的火灾就是因为学生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违规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或在宿舍内吸烟从而引起火灾,造成不同程度的严重后果。如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的602女生寝室发生失火,失火原因是该宿舍一名女生将未拔电源的热得快放在床上,引燃床单,导致4人死亡的悲剧。
(2)高校学生不关注消防通道
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90%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教学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36.2%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实验室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75%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宿舍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36.2%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餐厅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27.5%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图书馆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仅仅16%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所有建筑的消防通道的位置。
(3)高校学生对于发生火灾时的逃生路线关注过少
在学校中,只有更多的关注所在建筑物的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才能更好的逃生。然而,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30%的学生规划过一条所住宿舍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5%的学生规划过多条所住宿舍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多达65%的学生从来没有规划过所住宿舍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一旦发生火灾对没有规划过逃生路线的同学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3消防知识与技能比较欠缺
(1)高校学生了解、知道的消防安全知识较少
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把教学工作重心放在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以及人际关系等素质的培养方面,对消防教育重视不够。一部分大学的一些主管领导对安全教育尤其是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更多的是形式。一些学生对学习消防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消防安全知识选修课,但是选择上课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即使一些选课的学生也存在逃课和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30%的同学在小学学习过消防知识;对初中学生学习过消防知识的有40%;高中阶段学习过消防知识的学生有68%;37.1%的同学在大学学习过消防知识;仅仅有12%的同学从小学到大学都学习过消防知识。因此,对于高校的消防知识教育工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高校学生消防技能欠缺
消防技能是在遇到初起火灾时能在第一时间用一切可以扑灭火灾的工具消灭火灾。消防器材的使用、利用绳子或者床单从高层建筑中逃生、在火灾现场对受伤的人员在送往医院简单的处理这些消防技能要在消防演练中得到提高。然而,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66%的同学进行过消防演练;仅仅有22%的同学使用过灭火器。
4学校管理相对滞后
(1)高校有关消防宣传较少
高校的消防安全是属于学校管理的重要一方面。同时,高校也应对一些实用性强的消防知识经常进行宣传教育。但是在实际的调查问卷中得出78%同学认为所在学校偶尔或极少进行过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传;8%同学认为所在学校从不进行过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传;14%同学认为所在学校经常进行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传。学校在消防知识的教育、宣传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欠缺。
(2)高校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大学虽然建立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但是很难落实。在高校的发生火灾的概率相对不高,所以一些高校的负责消防安全责任的领导,对高校的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相关消防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
(3)学校消防通道经常关闭
学校为了更好的约束学生,时常关闭部分消防安全通道仅仅开个别出口作为日常进出的通道;还有个别院校将学生宿舍的窗户安装上防盗窗,一旦遇到火灾,给学生的逃生和专业人员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某些院校因受学校条件所限,男、女在同一栋宿舍楼住,为防止男女乱窜宿舍,在楼道中间加门或者分隔装置,这些对于人员密集的宿舍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河南警察学院的宿舍,每两栋宿舍楼是相连的,每栋宿舍楼有六层,每层宿舍楼有29个宿舍,每个宿舍住4个人。如果两栋宿舍楼住满有1392个人。平常宿舍只开一个门作为日常学生出入。再比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部分宿舍每栋宿舍楼有六层,每层楼有49个宿舍,每个宿舍有6名学生,如果一栋宿舍楼住满学生有1764个人,平常宿舍也只开一个门作为日常学生出入。假如晚上一旦发生火灾对于这个人员密集的场所,学生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离开宿舍楼,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4)高校有关消防的监督检查较少
消防安全不仅在于制定规章制度,更在于监督检查。如果监督不到位,就会产生发生火灾的隐患。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49%的同学认为学校经常进行大功率电器的检查;35.3%的同学认为学校偶尔或极少进行大功率电器的检查;15.7%的同学认为学校从不进行大功率电器的检查;学校的监督有利于从源头控制火源。
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1合理规划
高校建筑对于高校计划在建的建筑,在规划之初应当把楼房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考虑,其次,再考虑楼房的美观。应当优先考虑配套相关的消防设施,尤其是对于有经济实力的学校可以在宿舍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在宿舍楼的建设时增加限压设备客观上阻止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同时,要优先考虑“简体”楼房,少见甚至不建“迷宫”楼房。对于已经建好的“迷宫”楼房应该增加相关的安全通道指示标志,使初次进入楼房的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了解楼层的基本构造。
2扩大宣传力度,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高校应当宣传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展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工作的方针、消防知识、消防工作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等内容。
(1)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法律是人们日常的行为准则。通过对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是广大师生了解消防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一旦违反应当承担的后果。逐步的养成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习惯,能够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去,能够把“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工作原则在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中体现出来。通过宣传提高学校师生的消防法律意识。
(2)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消防知识
产生火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掌握相关的消防常识和灭火技能,才能更好的与火灾相斗争。通过宣传使广大师生了解并并掌握基础的消防知识。比如燃烧的原理;电气线路与设备防火;静电的防火措施;雷电的防火措施;危险化学品的防火措施;火灾的现场如何正确的使用灭火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识。在宣传教育时,根据教育的对象的不同,宣传的内容也应该有所侧重。
(3)加强对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的学习、宣传
提高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对每年度消防工作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实际工作经历的总结,并加以宣传教育。同时组织学校的师生参观火灾现场,或者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解读发生火灾的原因,让活生生的例子在师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强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3加强大学生消防知识的教育,提高消防技能
(1)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
大学生来源的多样性,有来自偏远的农村,有的来自城市,他们有的学习过消防知识,有的没有学习过。《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学校应当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因此大学应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在开学初,放寒(暑)假前,对学生普遍开展专题消防安全教育。结合大学生的军训,对其进行有关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因此大学教育应当重视消防安全教育,并把消防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
(2)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消防技能
大学应当结合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关于消防安全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开展具体的消防训练。《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加强消防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技能。第十一条第三项规定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演练。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让每一个学生都练习如何使用灭火器。每个学期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消防逃生演练,尤其是宿舍的紧急疏散演练,让学生真正的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火灾现场逃生的技能。每个学校可以结合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邀请当地的公安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来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更专业的消防演练,使学生能够学习,掌握更专业的消防技能。
4学校创新管理模式,使消防管理日常化
(1)建立学生消防监督队
在学校成立学生消防队,队员主要对学校的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餐厅的防火设备系统进行检查,如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灯设施与安全出口标志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消防队员还要经常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的活动。学校有关部门要有针对的加强对消防队员的培训、演练,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
(2)落实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
《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大学的有关消防工作有详细的规定,需要各个高校的领导重视高校消防工作,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各个高校的结合法律规定与本校的实际情况,要经常开展对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的宣传教育的活动,开展相关的消防演练的活动,切实做好高校消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