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意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5: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意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态意识论文

篇1

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未来,关注祖国的下一代,着力于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注重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1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必然要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和谐推进的坚实保障。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主要还是靠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整个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起点。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营造节约环保氛围,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乎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使之得以不断地延续和传承,就必需从娃娃抓起,着眼于发展的未来。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一代,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代。

1.2不断加强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尤为重要,其一是启发性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二是德育、体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灵和优雅的情操。

在启发性教育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等一些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小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从节水、节电等一些细节做起,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素质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教育,必将成为加强和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2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1课堂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渠道

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不要试图引导他们理解很多大道理,记忆往往对他们帮助更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教师可以适时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环保事件,让他们记住这些有趣的故事,知道其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数学应用题的案例编制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环保的要素,如对不节约的生活习惯造成水、电浪费的量化等。

2.2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课外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才能与特长。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其一要求活动主题明确,其二要求活动形式丰富新颖。例如,新华社曾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江苏扬州开展‘生态文明你我同行’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节能减排‘金点子’。扬州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争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卫士。”通过类似主题鲜明的课外活动,使他们懂得生活中要环保、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环保。

2.3家庭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延伸

当前,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5+2=0”现象,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5天的系统教育,当小学生回到家后由于教育的不连续或滞后,经过周末两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所以,在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教育过程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与协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可以尝试以“绿色家庭日”为主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绿色环保活动。通过这样的平台,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3关于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思考

3.1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篇2

二、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原因分析

医患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社会联系之中。表面上看,医患关系紧张是发生在医与患之间的,但其背后有广泛的社会背景,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1.制度原因是根本。“看病难,看病贵”,制度成根源。由于当前的医保制度,患者看病绝大部分报销比例较少,自付比例较高,患者把就医行为理解为消费行为,导致认识上的错误。现行的政策对于大型的综合医院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但医疗体制的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补偿机制尚未理顺,补偿严重不足;同时大部分的医院包括基层的医疗机构都需要院方自己解决职工工资、福利等成本,以致“以药养医”和医疗服务的价格服务偏高的情况仍然存在,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加深了社会舆论以及老百姓对医疗行业的不满和误解。同时,医疗服务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现象并存。

2.院方责任意识渐淡薄。医方出于生存,同时也在利益的驱动下,将医患关系物化,“开大处方”,甚至“收红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责任意识淡薄。同时针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医院未采取有利措施,对医生也疏于管理,对医护人员的医术、伦理教育欠缺。同时医院缺乏人性化施医的理念。资源出现短缺,优秀人才比例少,全科医生缺乏,医学法学复合型人才稀有,以及医疗设备的稀缺等医疗资源也成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瓶颈。

3.医务工作者忽视了人文关怀。作为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不能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不能谨记人文主义的精神,在利益的驱动下,个别医务工作者甚至触犯法律;个别医务人员工作态度冷漠,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不能做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更加深了医患双方的误解和鸿沟;现行医疗服务行业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几乎没有沟通,医生为躲避责任,保护自己,采取“小病大检查”,开不必要的检查单,加深患者对医生的失望;医生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医生凭借自身在医学知识技能的优势,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此外,由于医患双方的立场不同,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沟通,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现有的服务模式也无法得到正常沟通。

4.患方医学常识需加强。患者方面由于在医患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一直倍受同情,在提到医患矛盾时,大家的矛头首先指向了医方。所以现实中,由于患者的期望值过高,对医学的局限性不了解等将医生神化、医术神化,认为医术万能与现实产生落差,因此,产生失望等消极情绪。根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部的调查统计,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占93.8%,希望少付医疗费用的占51.5%,无理取闹的占49.5%,对治疗不满意的占37.6%。另外,随着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维权意识增强,更加重了医疗纠纷发生的频率。此外,现有的关于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仍有漏洞,立法不健全;社会民生问题多,高房价、难就业、收入不公平等现象,加深了矛盾激发的可能;社会新闻媒体为博取眼球,追求效益,故意挑事端,进行不实报道,以点概面,对医患紧张关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普遍存在不理解现象等原因也成为了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三、从生态文明视角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

中国将严肃查处医疗卫生领域乱收费,、以医谋私、收受红包、开单提成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严肃行业纪律。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一直是一个热议话题,如何建立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政府、医院、医生、患者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很多,因此,缓解的途径也有多方面的。从生态文明视角来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主要有三点。

1.政府应加快相关制度建设。政府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制度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要求,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的战略任务与重要支撑。这就要求政府对医院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保证医保制度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扩大社保基金筹资渠道,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增强了公共医院的竞争力和运行资本。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鼓励社会办医。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有的放矢的办法缓解医患矛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看病难问题。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迎难而上,扭转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上不适用公益性目标的现状,加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积极推动医疗信息生态建设。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患者个人的就诊信息也能全面反映出来,有利于更准确、全面的诊断,也免去了患者各种不必要的检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医患矛盾,增进了医患互信,政府应该负起责任,尽快调动各相关机构、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信息生态建设。政府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找到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狠下决心,共建和谐医患关系。要畅通群众请求渠道,广开言路;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法医风;设立投诉中心,医学法律咨询中心,让患者有地方可说话;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可效仿电信公司进行打分制,督促医方的责任的担负;改变原有的评价模式,将生态环境建设、文明环境建设纳入到考核模式,调整医院的办医目标。政府要加大生态文明道理的宣传以及和谐社会目标的宣传,积极通过舆论化解医患矛盾,鼓励换位思考;引导媒体宣传医患之间美好的情感,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提高其职业荣耀感。

篇3

由于近海离岸深水海区的环境状况完全不同于近岸水域,其污损生物群落的演替变化过程和结局可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另外,在沿海近岸水域,人类各种活动极为频繁,而且海洋环境状况也易受到径流和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近岸水域开展污损生物群落形成发展规律研究,更易遭受各种突发的人为或自然因素干扰和影响。

然而,在近海离岸深水海区,各种环境因子相对较为稳定,不易遭受偶发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具有沿岸海域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开展污损生物生态学研究,则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观察生物群落的演替变化过程,排除多种偶发人为因素和环境因子的干扰和影响,找到更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海洋污损生物群落演替发展规律。因此,近海离岸深水海区不仅是开展生态研究的最佳地点,而且也是探讨海洋恢复生态学相关理论和假说最为理想的对象和模型。

我国海洋污损生物调查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经济开发活动从近岸向近海发展,污损生物生态的研究也由沿海主要港口和海湾向近海离岸深水海区延伸,而调查研究对象也从船舶、码头、浮筏、航标、水产养殖网箱等设施扩展到近海油气平台,然而,迄今为止,多数工作仅着重于种类组成、数量大小、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等方面的探讨,尚未见有关多变量分析在污损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另外,国内以往所有在近海离岸深水海域开展的污损生物研究(包括浮标挂板调查和对大型固定式海洋设施的原位采样分析),均从工程角度出发,仅侧重于对污损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大小、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等方面的内容,从未运用过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探讨各海区污损生物群落的结构格局、多样性特点、区系划分等方面内容,更不要说深入研究污损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状况及其与海洋设施类型、布设时间、离岸距离、地理位置、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制约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海污损生物生态研究是综合叉前沿领域,相关成果一方面可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促进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的深入。然而,作为新兴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有关研究理念和分析手段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篇4

所谓生态环境意识是人类对自己所生存的生活和活动环境的自觉保护及使其美化的意识,即人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适应和追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维吾尔人是生活在中亚和新疆这个干旱地区塔里木——吐鲁番盆地上的绿洲上的古老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从追逐水草、土地和环境的游牧阶段逐渐地进入了稳定居住的农业——园艺经济阶段。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适应自己生存条件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意识。维吾尔族的传统的生态环境意识在他们在原始时代的崇拜自然和万物有灵论的观点基础上形成并逐渐发展,与他们原始时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密切相关,在他们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深深地生根发芽,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同时它在他们的生命意识、民间文化、道德观念和日常生活习俗中生动地表现出来。

维吾尔人从远古时代起就认为客观世界和生命由水、空气(风)、土地、火等四个因素构成的,并且对这些客观物质对人类生命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他们不仅把自己关于客观世界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科学和人文性的观念,在自己创造出来的语言、文学、生活习惯道德和审美观点上具体地再现出来.而且把这种传统意识代代相传;与此同时把生存环境看作是对生命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对其时刻予以维护。

一、维吾尔人对绿色植被的关爱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在广阔的田野中自由生活。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作为自然界的资源的森林和植物不仅给人类提供物质能源和生活资料,还认识到它们在生态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把森林和苔藓看成生命的重要标记之一。维吾尔人的这种环境意识在他们的古代文学艺术遗产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的传说》中,叙述了作品的主人公乌古斯可汗某一天在一个神秘的湖中的一棵树孔中看见了神性美女,并娶她为妻的情节,其中森林风景的描述特别值得一提。《牟羽可汗的传说》叙述了盖世英雄布谷出生于非常神秘的两棵树之间的土丘和他长大后与他的同胞弟兄们向这两棵树顶礼膜拜的情节。维吾尔人对树木和苔藓植物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经济阶段中表现突出。在维吾尔人的古代族源和图腾神话中,存在着有关崇拜树木的神话。如回鹘可汗被认为是从神树诞生的。据(元)募集道园学古录》卷二十四《赤都护高昌王世勋碑》记载,多桑蒙古史》(伊朗)志费尼所着世界征服者史》引证:维吾尔人祖先居住的土拉河与色楞格河交汇的地方,并排长着两颗大树。一天,树中冒出一个土丘,一道亮光从天而降,照在土丘上。从此,土丘慢慢长大了。维吾尔人怀着敬畏虔诚的心情走进时,听到一种象唱歌一样美妙悦耳的声音,而且总有一道天光照射在土丘周围。后来,土丘裂开了,中间有5个帐篷似的内室,每间室内都坐着一个孩子。部落首领们以为他们是神,都来顶礼膜拜:当风吹拂到孩子身上,他们变得强壮起来开始走动。终于,他们走出了石室,被交给乳母照管,同时,人们举行种种崇拜的典礼。他们断了奶,能够说话,马上就询问他们的父母,人们把这两棵树指给他们看,他们走进树中像孝子对待父母一样跪拜,对生长这两棵树的土地,也表示恭敬和尊敬。这时,两颗树突然出声:“品德高贵的孩子们,常来此走动,克尽为子道。愿你们长命百岁,名垂千古!”

高昌汗国时期古维吾尔语诗歌中对树木和绿色环境的描述也十分突出。维吾尔人对绿色环境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为了改良自己耕种的沙滩地和盐碱地并减少污染土地的物质,维吾尔族农民习惯于村庄和田堤上栽种胡杨、红柳、梧桐、垂柳、沙枣等树木。他们通过实践认识到这种树木有改良土壤.分解土壤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并减少其危害等作用。

历史上生活于典型的内陆地区的维吾尔人在古代时用柏树、香树、骆驼蓬等树木点火或者点香,利用其香味给人治病或者表示对诸神的崇拜。这方面的一部分内容除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详尽的表现外,在维吾尔民间故事中也有所呈示。上个世纪8O年代我国考古学家们从新疆孔雀河一带挖掘出的“具有4千年历史古尸《楼兰美女》旁曾发现一捆麻黄和其他东西”,这说明古代维吾尔人的先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到一些树木和植物具有净化环境和杀灭病菌的作用,因此把其看成是神圣树木并已知道多方面使用这些树木和植物的方法。由于维吾尔人历史上靠农业园艺业和畜牧业生活,他们便自觉地认识到树木和植物具有防风治沙,美化、净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他们养成在村庄和路边植树造林的习惯。他们无论在何处建房居住,都要在住房庭院内修造果园,种植葡萄瓜菜大搞绿化,还在农田周边种植桑、沙枣等果树,他们把这一作法看成是行善积德。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地区,各地人们特别重视果木园甚至有些乡村的名称也与果园有关系。例如:多来提巴格(幸福之园)、夏马力巴格(空气好的园地)、比依稀巴格(象天堂一样的园地)等。另外,维吾尔人的美化自然环境和绿化意识还突出表现在他们的传统服装和住房装修习惯上。如:维吾尔人的传统服装布料图案有的就采用了一些农作物和果树的图案(尤以在他们戴的帽衣图案表现得特别突出)。

维吾尔人古代时期特别崇拜自然。如萨满教就认为蓝色象征神理,崇拜蓝天和蓝色,同时还把绿色看成是兴旺和从政的标志。这种原始信仰和概念在他们创造的神话传说中表现得很明显。因此该民族农民至今十分倚重村庄,注重庭院的绿化,出现损害树木和植物的现象.就会受到谴责。

二、维吾尔人的土地意识

土地至高无尚是古代维吾尔人的主要信仰之一。这一信条在他们传统风俗习惯和多种原始宗教信仰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同时,伊斯兰教认为“人来自于土地,其生命与给养也跟土地息息相关”。他们对土地推崇的在萨满教流行的时期创作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可见一斑。如在《艾司玛女神》神话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内容:据说天上的天使之皇长得比所有的天使都漂亮,她住在七重天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都是由这个天使的情绪变化中产生的。天使睁开眼睛,太阳光便普照大地;天使睡觉整个世界变得一片漆黑,天使哭了就会下雨,笑丁就下雪.天使呼吸便会刮风.天使张嘴便会狂风大作,天使翻眼皮天气就变坏.天使发火便会发生地震.天使皱眉头,天空便会出现彩虹。

维吾尔人对水和土地的这种推祟意识在鄂尔浑时期产生的碑铭上也有所表现。例如《阔特勤碑铭》上有“腾格勒(天),乌迈女神,土水神保佑我们”的字样。维吾尔人把人类和大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而推崇大自然、爱护土地的意识,在伊斯兰教传人后出现的《福乐智慧》《先知者传》《君子神往》《世事记》等文学遗产中也有突出的表现,甚至认为这种精神是做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维吾尔人中自古以来就有类似“土地伟大,人也伟大”“土地吃不饱,人也不会吃饱”的谚语。古代维吾尔人还在发生旱灾时公众集中在某一地举行求雨活动。在历史上维吾尔族农民就是再穷也从不挖甘草、麻黄等这些保护土壤的植物去卖钱。就是到现在维吾尔人为死者送葬时将死者尸体放人墓穴并盖上后,就开始诵读《古兰经》,这时送葬的人,每人都抓一把土放在手里,当诵经完毕后,所有人手中土都被集中起来,向墓投去,表示人们向死者亡灵祝福,这些土被称为“崇敬土”。维吾尔族手工业经营者往往把刚开业赚到的钱扔到地上,让钱沾上地上的土后,然后再装进口袋。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当前在解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减少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之间的矛盾处于严峻形势的情况下,保护好土地和自然环境,这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

三、维吾尔人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就认为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从原始社会阶段起,他们就把水看成是神圣的东西并将它神化,还把它看作幸福、兴旺的象征。他们把自己的城市和居民区建在河边。在古代夏季发生旱灾的地区他们搞求雨活动;冬季他们搞降雪庆祝活动,打雪仗。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维吾尔人推崇水的信仰观点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一观点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传》中有突出的表现.史诗叙述了英雄乌古斯汗娶一个从湖中树上出现的女子为妻,还叙述了乌古斯汗,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海”(dengiz)的情节。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会破开的山》则叙述了一个受虐待的孤女的妹妹因喝了“神秘的水”而变成了鹿,而孤女本人在“水神”的帮助下摆脱了敌人的控制的故事。这种故事情节明显地彰显着古代维吾尔人对水的原始信仰。

历来把水看成无比神圣的先辈们在给子女们取名字时往往使用“阔力”(维文意:湖)这个词构成“阔尔特勤”“阔尔毕伽…‘阔尔塔尔汗”(koltarhan)等名字。维吾尔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数是干旱地区,因此他们先民们特别崇尚水,保护水域和水源已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并认为可与人道主义精神联系起来。维吾尔人历来就有诸如“水伟大,人也伟大”“水是土地的血液”“一口水应得到四十年的敬意”等谚语或传统习惯。维吾尔人不仅禁止在沟渠湖边洗衣服梳头和带牧畜进渠堂饮水,而且还严禁向水中乱倒脏水、垃圾、炉灰等肮脏的东西,甚至把这种行为看成是罪孽,对少年儿童从小就进行上述教育。维吾尔人的英雄史诗《英雄勤钦木尔》中的主人公马合图木苏拉不听其哥哥劝阻去河边梳头.被卡力玛克人首领抓走及后来他的悲残生活遭遇就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现今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所经常遇到的世界性的大问题,我们为先辈们为保护水资源而作出努力的这种环境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四、维吾尔人对住房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追求美、爱护美和再创美是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方式。维吾尔人特别重视住房建筑设计和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盖房前考虑房屋的位置、阳光、空气等环境。维吾尔人在古代就认为空气是构成世界和生命的重要因素。过去他们的传统居住环境主要是“露天、自在的环境”或“半野外环境”。农民在建房前要充分考虑建房环境,房前要修建前廊,庭院内要栽种果树和花卉。任何~处住房的门窗都要认真、周密地设计,以确保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维吾尔人中有“新鲜空气治百病”和“清洁环境使人健康聪明”的谚语箴言。因此在维吾尔人中早晨起床后立即开门窗换气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他们甚至在冬季的白天开窗换气。他们认为“在清新的空气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成聪明的人”“在清新的空气中生活的人是健康的人”。着名学者麻赫穆德·喀什葛里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提供一部分维吾尔人居住的古代城市的信息时,对这些城市的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作了详尽的论述。维吾尔人一般除了院落外还特别重视房内装饰和室内卫生,他们用图案、雕刻和各种饰物将住房装饰得很漂亮。历史上维吾尔人不仅重视美化自己的住房环境,而且还特别注重清真寺或大礼拜堂的装饰。维吾尔人中还有“不看女人的眉毛而看她的碗边”的谚语。这里的“眉毛”是指女人的外表美,而“碗”的引申义则是指女人所拥有的住房及家具的卫生和质量。平时维族妇女每天很早就起床,先把房内和院子收拾好了以后,再做其他事情。他们在传统的日常生活中禁止周边随地倒污水和垃圾的行为。

五、维吾尔人的动物保护意识

动物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永远的朋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动物界的作用。维吾尔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教育以及他们保护动物和鸟类的传统美德和风俗习惯在民间文学作品里表现突出。维族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绝大多数都是与动物有关的标题,他们都以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作为主题。例如维吾尔文学早期出现的《狼的图腾神话》中.描述了一只母狼将一个古代部落中遇难的十几岁的男孩救了出来,后来这个男孩与这只狼结成伴侣后.狼生了九个男孩.使维吾尔人不但没有绝种.反而继续得到发展的情节。《属相的传说》中则描述了传统的属相年鉴中的12种动物的名称及称呼的原因。在维吾尔民间文学中关于动物的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传说中的凤凰等救出,后来这些它们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也是较多的。当今维吾尔族传统乡镇居民除了养殖牛羊外还有用鸡、兔、狗、猫等与人作伴的习惯。认为大自然与人类生活同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宠儿——动物和鸟类就成为维吾尔人的传统美德和生活习惯。维吾尔人不管在佛教、摩尼教或是伊斯兰教文化的环境下.都没有为满足消费和谋利的需要而随意猎杀捕捉部分飞禽走兽的习惯(边远地区例外)例如在古代西域除了《投身饲饿》《舍头施人》《挑眼施人》《割肉贸鸽》等故事外,还广泛流传《金光明经》等佛教文学作品宣扬佛教禁杀生的教义。伊斯兰教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巨作《先知者传》也具体表现出爱护动物和鸟类的人文思想。维吾尔人给已去世的亲人扫墓时,为了鸟类的食用或出于行善积德的用心,往往在墓前撒上麦粒、玉米粒或大米等谷物。另~方面他们认为墓前撒上的麦粒、玉米粒对死者来说起到减少罪孽的作用。在维吾尔人居住的农村普遍禁止捕杀猫、兔、狗等家养小畜,也不得捕捉各种鸟类尤其是燕子、麻雀等。维吾尔人认为无故的虐杀动物是一种造孽行为。在维吾尔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凤凰、山鹰救出,后来这些动物飞禽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很多。维吾尔人保护树木、将土地视为至高无上、崇拜和保护水资源、保护动物和鸟类等古代民俗习惯起源于他们祖先原始时代的万物有灵论和萨满教的影响。现代科学更进一步证明动物和鸟类在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从哲学观点来看,社会存在物决定于人的社会意识。因维吾尔人历史上生活在典型干旱地区,而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具有与悠久的民族传统,长期以来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他们所创造的民间文学遗产、生活习俗中,而且这种意识在历史上他们所创造的有文字记载的文献上也表现得较突出。例如根据关于在塔里木河流建立的楼兰王国去卢文文献看,大约2千年前维吾尔等民族中曾有正式的保护森林法和关于管理水利的规章制度。

篇5

温泉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

篇6

工业革命以来,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身在宇宙空间的定位,生态文明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作为综合了声音、语言符号、文字符号、静态图画和动态图像等多种视听和互动表现形式的艺术形式,电影(尤其是动漫电影)在表达生态危机和关切人类生存状态方面有着其他艺术品种不可比拟的优势。

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喜羊羊与灰太郎》(以下简称《喜羊羊》)系列贺岁电影可谓缔造了中国动漫电影史上的“神话”:五年时间(2009―2013)里,不仅基本保持了热销的势头,还赢得了官方及业界同行的高度认可。①《喜羊羊》系列动漫电影的成功,固然与其性格鲜明的卡通形象、轻松幽默的对白、精准独到的受众群定位密不可分。然而,与宫崎骏动漫电影相类似,生态视野的渗入使《喜羊羊》系列贺岁动画电影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深挚的人文关怀:尽管环境保护不是《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的惟一主题,但在《喜羊羊》系列贺岁电影中,导演用镜头不仅呈现了青青草原优美的风景、和谐的伦理关系,也生动刻画了机器破坏自然后引起的灾害,让人们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下引发对环境的关注与思考,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所谓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需要具备的健康合理的意识。其内蕴具体包括:生态整体观、尊重自然及敬畏生命。②本文拟围绕以上三个方面探讨电影版《喜羊羊》系列动画片中的生态文明意识。

一、生态整体观

所谓生态整体观,是指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万事万物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整体,要求人以平等态度对待一切生命体,每一事物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存在主次等级之分。从生态整体角度上来理解生态文明,改变了人与其他物种间主导与被主导、征服与被征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从而凸显出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群体意识。

《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无论从故事情节、角色性格还是场景设置等诸多细节,都彰显出鲜明的生态整体观。电影《喜羊羊与灰太郎之开心闯龙年》中一开始就描绘了龙、狼、羊的祖先其乐融融共同生活的画面;《喜羊羊与灰太郎之虎虎生威》中所有动物本是一家的设计,都显现了一种“整体化”的生命史: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高低之分,每种动物都有它的内在价值,在生态系统中都发挥不同作用……这种对万物生命内在价值的承认不仅使《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大胆颠覆了“狼”吃掉“羊”的认知窠臼,而且使影片中的不同物种更乐于摒弃前嫌,精诚合作,共同对抗来自生命的威胁:《喜羊羊与灰太郎之牛气冲天》(2009)中,喜羊羊带领着白细菌,跟灰太狼带领的黑细菌在蜗牛的体内展开了斗争,但当力量强大的黄细菌出现,喜羊羊与灰太狼合作,共同对付黄细菌;《喜羊羊与灰太郎之虎虎生威》(2010)中,喜羊羊和灰太狼在沙漠里相互扶持和帮助,找到了图腾,用智力和武力共同打败了虎威太岁;《喜羊羊与灰太郎之兔年顶呱呱》(2011)也是灰太狼和喜羊羊合作,历经各种挑战,找到了甜甜树,打败了苦瓜大王;《喜羊羊与灰太郎之开心闯龙年》(2012)中,灰太狼与众羊们被大黑龙抓走,他们不得不并肩作战,勇闯龙世界,拯救青青草原;《喜羊羊与灰太郎之开心过蛇年》(2013)中,面对天气们毁灭性的打击,各种动物团结起来与末日天气做斗争,狼羊合作,共启诺亚神舟……敌人之间有合作,朋友之间相互宽容与谅解,这就是《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对各种生命形态相互关系的期盼,是对生存状态的一种美好想象。

《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中,大自然各种生命形态都自得其乐地生活在青青草原上,哪怕是千方百计想抓住羊的灰太狼和常常处于担惊受怕中的羊。而且对于青青草原上的所有动物,影片并未预设价值判断取向,每种动物各司其职,共同维护“青青草原”这个大社会的运行。如“泰哥”老虎强悍威猛,它挥舞着道德的大棒以维护青青草原的安宁;“包包大人”大象孔武有力,依照着《草原法典》维护着青青草原的正义与公平;看似渺小的蟑螂与老鼠,抱团的力量却势不可挡……故事的主角“灰太狼”一家和羊族之间也不是水火不容的:蕉太狼与暖羊羊是患难之交,小灰灰在羊村里一样受到羊儿们的呵护。弱者有了智慧和勇气,强者有了责任和道义,羊儿们遇到危险和困难也能化解和克服,青青草原保持了平静祥和。③

可见,《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不仅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贵和尚中”的思想,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的生态文明意识。儒家思想认为,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天地人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和谐”即融洽调和,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中国伦理文化中最突出的精神。庄子也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与人都处于这个自然生态的统一体中,人也应该以天人合一的态度来对待自然。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与现代生态整体观念不谋而合。现代生态学要重新确立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生态中心主义的众生平等原则,承认大自然各种生命都具有自身的内在的目的,而且从生态系统而言都是同等重要的。《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正是从生态整体观的角度呼唤大自然各物种间彼此和谐、平等相处。

二、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指人类应充分尊重自然,不能无视自然生态系统规律而肆意妄为,也就是要充分反省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负面意义,遵守自然为人类划下的边界和内在逻辑,否则人类将受到自然无情的惩罚。

《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原生态之美。所有故事都被放置在“青青草原”(“绿草青青”)这个生态系统中展开,绿色显而易见构成《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的主色调,也成为作品着力表现的对象――湛蓝的天空、广阔的草原、茂密的树木、清澈的河流……绿色体现其特有的人文关怀,一种对生命、对自然、对环境、对人的深切关爱。

然而,《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一方面以田园牧歌般的笔调展现了大自然原本的和谐之美,另一方面又冷峻指出――正是由于动物们对自然肆意改造,破坏了自然的整体性,结果造成自然对动物们的疏离与惩罚。影片《喜羊羊与灰太郎之虎虎生威》大篇幅呈现了生态环境遭受空前威胁的镜头和状态:一是土地被胡乱征用、开采,绿地被开发成游乐场,土地沙漠化;二是为了找到“绿宝宝”能源,地下能源遭受过度开采;三是垃圾食品普遍存在,垃圾被制成罐头食品,慢羊羊因食用而中毒;四是进化的变异、环境的破坏使壁虎军师的体型侏儒化;五是对流感病毒的恐惧,等等。④这些细节不是随意编造的,而是我们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是当下人类生活状态的客观镜像,从而深刻启发观众反思造成“青青草原”生态危机的原因。

首先,《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通过真实刻画青青草原横遭所谓“现代科技”破坏后满目疮痍、令人欲哭无泪的惨境,以隐喻的手法严肃批判了人类对科技的滥用。

《喜羊羊》系列中的“灰太狼”就影射了这样的一类人:他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和科技,使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方遭到败坏,从而造成整个生态系统失衡的局面,而人类也最终遭致自然的惩罚。《喜羊羊与灰太郎之虎虎生威》中科技这把匕首,破坏了生态平衡,给青青草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动物们的家被强拆,建成了一座巨型游乐场,原本青山绿水的草原成了一片沙漠,动物们被逼迫着做高强度的工作,并且吃的是垃圾制成的食品;《喜羊羊与灰太郎之开心闯龙年》中一开始就讲到龙世界的灭顶之灾,云朵坠地,飓风骤降,这就让我们联想到几亿年前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恐龙的灭亡,而威力巨大的机械龙也象征着科技带来的破坏;《喜羊羊与灰太郎之开心过蛇年》中,影片一开始就描写了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慢羊羊发明的超级防御系统的揭幕仪式,而灰太狼也带着它发明的天气控制仪来到了羊村,狼羊之间展开了科技的较量。当草原还处于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时,电影很快“笔锋一转”,青青草原天相骤变,明媚的阳光瞬间被雷电所吞噬,电影呈现着不受控的风、雨、雷、电肆意狂吼的画面,暴怒的天气毫不留情地摧毁着一切可视之物,电闪雷鸣,大地裂开,森林着火,洪水泛滥,动物们四散而逃……

现代文明的最大担忧是它日益把人与大自然完全隔绝,《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让观众看到,人类所谓的自以为是的现代文明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是渺小的,没有自然的庇护,人类必然会灭亡。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家园,作为受惠者,人类应尊重生命,重视自然的价值和意义,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破坏这个人类生存之地。⑤

其次,《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深刻批判了人类日益膨胀的欲望。

《喜羊羊与灰太郎之虎虎生威》中,虎威太岁为了经常能够在游乐场玩、为了赚钱,壁虎军师为了重建远古时代;《喜羊羊与灰太郎之开心过蛇年》中,灰太狼为了战胜喜羊羊吃到羊肉而发明天气控制仪……这些欲望,尤其是对物质资料的无限欲望,是在摧毁大自然的丰饶和自在的前提之下产生的。事实上,如果回顾人类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急剧提高,同时人类的谋求一切的贪婪和欲望也急剧膨胀。但谁也没有预先想到的是,人类一路高歌猛进的发展不可避免使其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几乎无法修复的破坏。今天的人类在满足自身欲壑难填的消费黑洞的同时,也在无可奈何地吞噬着自酿的苦果!⑥

三、敬畏生命

生命是地球生态系统进化的完美结果,物种多样性和各种生命的繁盛本身就具有充分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不能固守人类中心主义歧视其他生命物种,应该承认各种生命的内在价值,呵护生命、敬畏生命,而不是奴役生命或将生命形态“工具化”。

《喜羊羊》系列电影中的生态意识不但表现在呈现并批判生态危机上,还表现在对动物形象的塑造上。以往的文学作品及动漫作品多是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描写动物的,动物都是拟人化的,都影射着一类人。而该系列电影则完全摆脱了拟人型动物形象,尽可能地探测动物的全貌,并在宏阔的生态意识空间中重新反思人性。

《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描写了一系列动物形象,如狼、羊、龙、兔、虎等。在电影中,这些动物已经摆脱了人武断赋予它们的惯常形象,狼不再仅仅是贪婪之相,羊也有反抗的一面,他们都是生态系统中生机盎然的生命。它们与人一样,觅食、争斗、创造发明、生儿育女、衰老,按照自身方式体验着宇宙空间赋予它们的生命。如果说它们与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它们是自然的精灵,没有人类繁复的文化纠缠,也没有人性的反复多变,它们的野性自然自在,天真无邪。红太狼虽然每次对灰太狼都是拍打和斥吼,但当灰太狼遇到困难时,总是担心、难过,红太郎对灰太狼说:“你最好抓到一万只,可是我最希望的是你平安回来。”在月球上时,红太狼哭着哀求道:“我宁愿留在月球,也不要你冒险,我以后不吃糖不吃羊了。”红太狼的一番话把身边的“人”都感动得痛哭流涕;而灰太狼也是不顾生命危险去救被困的红太狼和小灰灰,它用炸弹威胁苦瓜大王放了小灰灰和红太狼,灰太狼曾说“英雄不是靠一股蛮劲,还要照顾身边的人”。从这里我们看到狼性的真实,处处都体现着对生命的呵护。作为狼的敌对方羊,在遇到困难时,也能出手相救,共同维护生命的安全。《喜羊羊与灰太郎之兔年顶呱呱》中,红太狼和羊儿们被关在牢房里,美羊羊祈求苦瓜士兵请医护人员过来照看怀孕的红太狼;当红太狼受到西瓜的袭击时,小灰灰和美羊羊它们组成人肉墙,保护红太狼。特别是喜羊羊和灰太狼之间,斗争中总有相互救助的一面。喜羊羊和灰太狼被飞船抛向太空时,喜羊羊毫不犹豫地拉住被甩向外太空的灰太狼;在获取甜甜树的实验室里,灰太狼拉住差点掉入火海的喜羊羊。由此可见,不管是狼性之间的生命呵护还是狼羊之间的相互保护的书写,电影版《喜羊羊》系列动画片都明显带有乌托邦的色彩,这种“色彩”影响到观众的生态价值判断,将对动物的生命关注建立在现实生态世界的底座上,用真诚的情感和态度去打动观众,从而彰显出其深挚博大的人文关怀。

的确,如果说灰太狼与喜羊羊不顾自身安危去解救青青草原尽显野性生命的桀骜不驯与崇高尊严,那么红太狼对小灰灰的保护、丽羊羊对喜羊羊的谆谆教诲都显现了母爱的坚韧和伟大。《喜羊羊与灰太郎之兔年顶呱呱》中,红太狼哪怕身体不舒服,在儿子小灰灰受到欺负时,也强打起精神吼道:“烂西瓜,不准打我儿子屁股。”特别是在《喜羊羊与灰太郎之虎虎生威》中,红太狼哭着求慢羊羊带小灰灰逃走的场景更是把野性生命的伟大彰显到了极致,红太狼哀求着大家:“你们不要误会,我自己并没有打算要离开,只是不想儿子留在这里受苦,他还小,心地特别善良,从来没想过要伤害别人。”红太狼跪在大家面前:“求求你们,做妈妈的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其他的我都不奢望了。”红太狼对小灰灰大而无私的爱,在困境中的牺牲精神,都显示了母性生命的伟大,令人敬畏。

《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颠覆了人对这些野性生命的先入之见后,营造了更为丰盈、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电影所持的无疑是生态自然观,大自然是有生命的有机整体,没有等级之分,人只有把自己纳入到这种宇宙整体的生命之流中才能体悟到生命的终极意义,也只有对万物生命内在价值的承认才能积聚起深广的生态同情。《喜羊羊》系列电影中,哪怕是一花一草都是有生命的,《喜羊羊与灰太郎之虎虎生威》中,美羊羊捧起地上枯萎的花朵流下了痛惜的眼泪,这种对生命的同情,对生命的重视,就是一种生态同情。

四、结 语

一部成功、经典的动画片不仅要有高度的观赏性(如妙趣横生的故事、血肉丰满的动画人物),还要将深切的现实关怀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融入其中。系列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一方面以当下社会热门的生态意识为视角,将环境破坏、疾病等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融入电影作品中,描写了人类引以为傲的现代科技文明给生态带来的破坏。影片中“青青草原”与人类现实社会构成的强烈反差赋予了影片犀利、冷峻的生态批判力:前者是洁净的、祥和的、种群是多类别的;而后者是污浊的、忙乱的、是以机械工业化复制为基本特征的,形象地体现了现代科技文明对农耕社会的颠覆,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生命本真的异化……另一方面又在动画作品中宣扬友好平等的人际关系,对生态环境、生命存在、生存状态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开阔了动画电影介入现实生活的形式,从而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注释:

① 2009年,《喜羊羊与灰太郎》的首部电影《牛气冲天》以600万元的制作成本赢得了8 000万的票房佳绩,并荣获2009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动画片奖等多个奖项;2010年的《虎虎生威》的票房轻松过亿,在中国刮起了一阵“喜羊羊”风;2011年的《兔年顶呱呱》、2012年的《开心闯龙年》、2013年的《喜气羊羊过蛇年》票房表现都很强劲。

② 汪树东:《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7页。

③ xy76:《从中国文化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红火》,http:///laiba/CommMsgs?cmm=21410&tid=2712045698 087842956。

④⑥ 周均东:《动画系列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文化伦理追求》,《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⑤ 丁建国:《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电影文学》,2011年第12期。

[参考文献]

[1] 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篇7

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和城市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道路污染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如何防治这样严重的污染?除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无铅汽油、安装净化装置等,还可以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两侧建立生态墙,形成“绿色屏障”,利用植物吸尘、杀菌、吸收有毒气体,减少噪声,提高空气湿度和降低气温等功能来综合防治道路污染,从而改善市民生存环境。

生态墙是从生态学和植物生态习性原理出发,以植物为建墙主体,使围墙在功能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环保功能。

一、生态墙的种类

根据道路功能性质、景观空间构成、立地条件、市政公用及其他设施关系,将生态墙分为以下4种。

1.观赏型生态墙

在城市道路两侧建造观赏型生态墙,把乔木、花灌木、藤本植物、地被合理搭配种植,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耐阴、喜阳等生态习性以及抗污染、杀菌、滞尘、降温、隔声等能力,形成既有生态效益,又有景观效果的绿色风景线。

2.防护型生态墙

在长距离无人区,为了加强防卫功能,起到减弱风力,降低噪音、遮挡灰尘的作用,同时还将路边不好的地形地物进行隐蔽,起到净化空气,绿化美化作用。在郊区道路和高速公路两侧种植防护型生态墙,利用一些带刺的植物,一方面直接起到防护功能,另一方面增加了绿化量,同时增加了抗污染、防尘、降噪的功能。

3.经济型生态墙

在收费站、加油站、住宅等地的墙体附近建造经济型生态墙,即在墙旁土地上种植具有吸盘的藤本植物,使墙面披上绿色外衣,不仅美化墙面,还有防止风雨侵蚀、日光暴晒的作用。在收费站附近道路两侧,则可利用花、果、叶、根等均可入药的植物,形成整形的绿篱,既可创造经济收入,又富有季相变化。二、生态墙的技术措施

1.植物的选择

(1)观赏型生态墙通常选用易成活、生长快、寿命长、根系深、萌发力强,并且适应性强、抗污染、耐干旱、抗风和抗病虫害的常绿树种,如侧柏、桧柏。同时采用耐修剪、枝叶密、病虫害少、发芽早、耐旱,耐寒,寿命较长的小乔木与灌木?如黄杨、女贞等和花卉配置,形成层次感。也有采用色彩、质感对比较大的花灌木或花卉片植成图案,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直线几何形的图案显得严谨大方;曲线纹理式的图案则显得流畅富有动感。还可选用一些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紫藤、凌霄、藤本月季、蔷薇等植物作绿墙,花朵盛开时能够形成独特的景观。

(2)防护型生态墙栽种的植物具有耐旱、耐贫瘠,易栽植成活,生长健壮,养护管理粗放,病虫害少的特点,选用一些带刺的植物如火棘、马甲刺、枸橘、藤本月季、蔷薇等植物作绿墙,增强防护作用。

(3)经济型生态墙用爬山虎、五叶地锦、常春藤、牵牛花、凌霄等藤本植物进行墙面绿化,不仅能形成绿色花纹图案,而且富有季相变化。在收费站附近种植枸杞、沙棘、麦冬等药材植物,不仅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还能创造经济收入。

2.生态墙绿化实施的保证措施

(1)为保证在1年内达到基本上看不见土石,需加大种植密度。(2)花木种植时,要施足底肥,注意浇水。(3)土壤肥力差的地段,应加换客土。(4)种植后3个月内,应追施以氮、磷为主的肥料,并定期喷施叶面肥。(5)大苗应用三脚架固定。(6)种植时间宜在冬末春初进行。(7)为确保苗木供应到位,应提前培育或预购。

三、生态墙的效益

生态墙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建成后不用连续投入却能持续产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篇8

我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区域都的地形地势地貌有不尽相同,在设计园林时,完全可以利用地形的优势,将生态美充分的表现出来。我国有些区域的地形本身就是一道景观,在设计园林时如果能够将这道景观有效的融合进去,其生态美体现得就非常明显。设计人员在园林设计时,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利用一些认为手段,根据地形营造出一种生态与美相结合的环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对地形进行艺术化处理时,可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一切以自然为前提,另一是人工打造意境原则,但是无论使用哪种原则,都不能破坏当地的生态链。一般城市居民都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感受到自然,但是又不希望有太多的认为因素,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将这两个原则有效的融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地形优势。

2、植物的生态美设计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不能缺少的元素,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设计人员往往忽视了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最终的价值。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既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改善周围的空气质量,不同的植物类型组合在一起就具有一定的生态美,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这种美,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效率与质量都能得到保证。每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的风格,而设计人员的责任就是将这些风格不同的植物融为一体,通过季节的变换来体现其生态美,给人们常去常新的感觉,这样人们也就不会产生厌烦心理。人们在园林中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有些地区植物非常有特色,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在园林设计中,既能发挥该地区植物的生态价值,也能够体现出该地区园林设计的特色,对传播乡土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时,设计人员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将选择重点放在当地,这样既能节省植物运输的成本,充分的显示出该地的风土民情。

3、水景的生态美设计

水体在园林中是最为活跃的构景要素。在现代江南园林理水中,秉承传统的理水观,对水体进行艺术上和自然形态上的塑造与加工,力图符合天然水景的形成机理和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地貌形态,使水体与环境相协调,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塑造出一个概括、精炼、典雅而又不失其自然形态的山水环境;还需结合现代景观元素,塑造出具有时代特征,梵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满足功能需要,符合环境生态安全并且节约资源、经济适用的作品。在水体景观设计中最终追求的是风景质量、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完美结合,除了追求景观意境美、形式美和自然美以外,还需以追求生态美为目标。

4、园路的生态美设计

园路,是指园林绿地中的道路以及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是园林重要的构成元素。它像人体的脉络一样,贯穿着整个园林的交通网络,是联系各个景区和景点的纽带和风景线,是组成园林风景的造景要素。它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它不仅引导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园路的规划设计,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把道路的功能作用和生态美艺术性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减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使道路运输系统真正融入自然环境之中,从而建设“生态园路”。

5、园林建筑的生态美设计

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体。作为艺术的建筑,综合了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的某些特性和功能,取得了特有的形式表现力。园林建筑是创造一个能够欣赏大自然、远离喧嚣的避难所,通过流水、树荫和其他一些材料把房屋的空间组织起来,并赋予其安全感,这样就把自然与建筑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室外空间部分作为室内空间向外延伸的内容,如果建造得成功,它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不仅仅是建筑的一部分,它可以时刻提醒人们同自然界其他生物之间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同自然界之间的联系能够唤醒人们最原始的记忆,因此带给人们的就是健康向上的情绪。它们可以把所有生物最真实的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作为人类,我们只是生物界中的一部分。

篇9

1.适应性策略———分类融合。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幼儿教育目标,针对生态式教育的理念,结合幼儿生活和认知水平及能力,我们将其中涉及到幼儿礼仪养成的目标进行分类、排队,筛选出了最基本、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三项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即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强调的是幼儿与周围环境,包括人、事、物的交互作用,通过各种教育因子的融合对幼儿产生作用。制定目标,是为了使目标指向幼儿内部发展的良好生态。礼仪教育目标的确立不仅仅是让幼儿获得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进一步获得较丰富的礼仪情感体验和礼仪心理品质,而这些知识、体验、品质的形成是离不开幼儿生活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人、事的。

2.序列性策略———循序渐进。养成教育的资深研究专家关鸿羽教授提出,养成教育要体现层次性、序列化。因为任何一个孩子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人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这个“层”、“序”就会妨碍孩子的成长。幼儿礼仪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幼儿园要有计划地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和成长阶段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阶梯推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促成幼儿礼仪养成。为了使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能有的放矢地得到落实,我园提出了“分段分解分要求”为模式的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目标,根据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征,从其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对目标进行分解,由大化小,由小化细,尽量使活动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横向上,把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内容分解为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三个方面。纵向上,对其进行分解,标明细则,梯度分明,循序渐进。各班教师依据本班幼儿年龄及礼仪行为特点在此基础上自行细化,制定本班目标。

3.层次性策略———三级九档。我园尝试把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这一个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采用“三级九档”法。所谓“三级九档”就是依据幼儿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将礼仪养成要求全面落实在小、中、大三个阶段的序列中,此为“三级”。每个阶段又根据幼儿层次分为“1、2、3”档。1档是该阶段每个幼儿都必须做到的基本礼仪要求,可以称为“基础档”;2档是在做好1档的基础上,对大部分有能力提高的幼儿提出的礼仪要求,可称为“提高档”;3档是在能做好1档、2档的幼儿中对小部分表现突出的幼儿提出的拔高要求,可称为“优秀档”。此统称为“九档”。大、中、小阶段各有侧重点,逐步提高。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承认每个幼儿所拥有的个体生态系统都不相同,发展也不相同,不应用划一的标准去要求幼儿,“三级九档”的目标体系可以使幼儿都同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

4.关链性策略———差异互补。幼儿生活的环境是相互关联的,其所获的感性经验也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种经验的不断丰富、改造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在环境中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礼仪经验,进而将获得的经验进行重组、提升,在各种经验信息多向交流、环境的互动中,使幼儿的正确礼仪行为、礼仪思维得到肯定与强化,错误的礼仪认识得到否定与摒弃,使其礼仪认知结构逐步走向有序,正确结论得到巩固深化。

二、实施途径策略

从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本质去探索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联系性、和谐性、均衡性等特点,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以下四个实施策略。

1.系统性策略———模块推进。基于生态式教育的视野,我园在礼仪教育的形式上进行了改进、创新,手段上体现了多管齐下,把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内容的开展设计成了几个有机联系的组块,形成了模块,进行了“我是礼仪小天使”系列活动。这一活动改变了以往礼仪教育活动开展零散、单一、低水平徘徊的现状,使我园的生态式礼仪养成教育活动体现出全面性、联贯性、推进性、持久性。主要内容有:(1)评礼仪星级小天使。各班根据园方制定每月细则,每月评比,公布在班内的“星级评比栏”中。每月园方两次抽查,以确保“评星级”活动的切实执行。(2)站礼仪小天使门岗。凡是班内二星级以上的“礼仪小天使”都有机会参加园内的“我是礼仪小天使”之“站礼仪门岗”的活动。(3)戴礼仪小天使奖章。我园将礼仪评比这一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制作了一批“礼仪小天使”奖章。每月月底,各班教师在班内若干“五星小天使”中评选出“六星小天使”一至二人,在下月初的升旗仪式上进行授奖仪式。(4)办礼仪小天使亮相台。我园还在宣传窗中专门辟出一块版面进行“我是礼仪小天使”的展示活动,对每班的“六星礼仪小天使”进行专门介绍。(5)请礼仪小标兵监督员。在中大班孩子中选取8名礼仪小标兵担任“礼仪监督员”,旨在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成为礼仪学习的主人。

2.动态性策略———成长追踪。在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中,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它既关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又关注幼儿在礼仪养成教育中的变化,既有预设又有生成,一切都以幼儿为本,关注个性、突出发展。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其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在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中,顺其自然就是要遵循幼儿礼仪养成发展的规律,即不过度开发,过度深挖,也不过度限制,过度放任,让幼儿的礼仪养成过程成为自然有序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园主要采用了个案追踪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个案追踪是利用幼儿成长档案对幼儿的礼仪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与我园制定的幼儿礼仪发展目标相比对,着重分析其在具体情境中的礼仪行为体现,这主要是针对个体而言的。而案例分析则具有普适性,通过对幼儿在某一具体情境中的礼仪行为表现的分析,为全体教师提供解决的范本,提供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指导策略。

3.互动性策略———家庭介入。“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离不开家庭这一重要的因子。幼儿园开展了“家长礼仪行为标兵”的评选活动,将那些自身行为素质好、孩子礼仪行为棒的家长推选出来,在幼儿园的宣传窗中进行展示,同时通过家宣栏、家长学校、家教读本、亲子活动等方式的宣传和家教指导,使家长了解并理解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及其指导思想,礼仪教育与幼儿成长的关系,最终赢得家长的支持。另一方面孩子接受了礼仪教育也反过来影响家长的行为,亲子互动同讲礼仪。特别是开展家庭亲子礼仪活动,让家长亲历活动,体验家教方法,通过活动,在无形中给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亲子活动使孩子、家长都深受教育。

4.融合性策略———环境渗透。生态学的核心是强调和谐,和谐的环境是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开展的基础。我园围绕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进行了相应的环境创设,将生态学中的和谐理念贯穿整个幼儿园环境中。首先,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幼儿园物质环境,为幼儿园实践文明礼仪教育提供环境支撑。如在幼儿园大门口张贴“成为家长礼仪标兵的十条评选细则”、“竹幼教职工礼仪标兵评选细则”、“各年龄段幼儿星级礼仪行为标兵评选条件”,在班级门口张贴本班本月礼仪评比标准,设置星级标兵台,张贴一至五星标兵的照片等。第二,在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布置中也加入了礼仪成份,如一楼大厅的礼仪花球、二楼大厅的礼仪彩圈等。二楼大厅以“竹幼宝宝的礼仪之旅”为主题,将交通礼仪、超市礼仪、家庭礼仪等串联在一起。充分体现了礼仪养成教育与环境因子的和谐统一。

三、指导方法策略

教师、幼儿、环境构成了教学生态三要素,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我们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将其渗透于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中。

1.联系性策略———结合生活。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Creming)认为,教学生态学强调联系,就是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以及与维持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加以审视。在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中,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象要采用不同的处理办法,这也符合生态式教育理念中的顺其自然、贴合个性。

2.整合性策略———双线主题。在生态式教育看来,知识不是孤立的,各学科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我园将礼仪融入到课程中,采用了“双线主题”的策略,即在正常的主题教学中,除了原有既定的主题,再根据幼儿年龄及班级礼仪现状,加入一个贴近幼儿生活、兴趣和知识经验、适宜的礼仪主题。

3.协调性策略———非指示式。我园开展了以制度为保障,规范教职工的礼仪行为的活动。在园内开展“教师礼仪之星”的评选的评选活动,并与评比,考核(有自评,组评和园评)挂钩。这一系列措施,实施保证了教师礼仪规范的扎实开展,也使这项工作落到了实处。

4.和谐性策略———礼待幼儿。平等的师幼关系、活泼幼幼关系是和谐的重要因素。在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与幼儿同处于一个水平线上,所有要求幼儿做到的礼仪,教师首先要做到,由于教师是成人,对于礼仪方面的要求甚至要高于幼儿。

四、评价跟进策略

评价是了解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实施的必要手段,结合教育生态学的要素,我们提出了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评价策略。

1.“消除位差效应”评价策略。“消除位差效应”旨在消除不同人的心理落差,提倡平等的人格。在礼仪养成教育中,没有上位与下位的差别,教师、家长与幼儿只是生态中的因子而已,教师、家长应淡化心理定势,使双方的隶属关系转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

2.“把握发展需求”评价策略。针对幼儿而言:首先,评价关注幼儿的心理需要,满足幼儿的需求;其次,关注幼儿的情绪体验,激发幼儿内在发展动力;第三,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调动幼儿学习礼仪的兴趣;第四,关注幼儿的个体特征,符合个性化、层次化的特点;第五,关注幼儿的合作交流,促进了幼儿与他人、与环境的交流。针对教师而言:首先,评价教师对礼仪养成教育环境的创设是否具有生态性;其次,评价教师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法的运用是否具有有效性;第三,评价教师的礼仪养成教育目标的把握是否具有整合性。

篇10

1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同志多次强调,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提高高校党委引领和控制意识形态的能力,正确引领意识形态发展的方向。为此,一要坚持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领导,包括政治、组织、思想等领导;二要提高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领导能力,加强执政党建设,保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掌握意识形态教育主导权。

2发挥共青团的职能作用

共青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者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防卫者,因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它的支持。其一,开辟共青团网上教育基地。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其二,树立为青年服务的理念。共青团在解决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问题的同时,要着眼于解决大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3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的中坚作用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队伍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这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成效,因而要加强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其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主体。我国必须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选拔、培训及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既懂意识形态又懂信息技术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专业队伍。其二,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作用。调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网上网下的问题,积极探索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规律,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的合作,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4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导作用

没有绝对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中,大学生一方面是受教育者,接受主体的引导,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安全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大学生自己接受,才能真正起作用,因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其一,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观念,认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重要性;其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大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充实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教育内容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由于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虚拟网络社会而产生的意识形态新样式,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在考虑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个体需求的同时,将网络社会的特殊性纳入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充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1网络法制教育

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等容易滋生网络犯罪,网络安全离不开法律的维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其一,澄清认识,提高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转变大学生的观念,使大学生意识到网络不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要在法律范围内用网。其二,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在建立一批有吸引力的法律类网站的同时,将教育内容与日常网络生活结合,形成润物无声的网络法制教育方式。其三,开设专门的网络法制课程。将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大学生法制教育课堂中,在法律基础课中增加网络知法、守法、维权等内容。

2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意识

形态安全的维护不仅需要法律硬约束,还离不开道德软支撑。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中内容。其一,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其二,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教育。这是最直接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网络文明观念。其三,加强自律教育。培育网络自律意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落脚点,这样才能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落在实处。

3网络安全技术

教育网络技术是网络意识形态产生的物质前提,只有掌握网络安全技术,才能真正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技术教育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题中之义。一方面,开设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将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纳入课堂,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提高大学生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

三拓宽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阵地

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要在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同时,扩大社会实践阵地,开辟网络新阵地,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1优化理论课主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形态,亦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实践性和现实性,一方面,通过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帮助学生厘清网上各种意识形态的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扩大社会实践阵地

“是从实践中来并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掌握,也只有真正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用好”,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一方面,扩大社会实践的范围,有针对性地建立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践基地,深化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的认同;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受到“网络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的侵蚀,需要加以思想引导,增强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的辨别力。

3开辟网络新阵地

网络成为西方争夺大学生的新阵地,并且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网络社会而产生的,因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网络阵地的支撑。我们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加强对网络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如果不去占领,各种非甚至反的东西就会去占领,因此我们必须抢占网络宣传的制高点,唱响网上主旋律;另一方面,加强网络阵地的管理,发挥网络阵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作用,保证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四创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

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也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但与网络的特性、人在虚拟社会中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等不相符,因此,我们在借鉴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的同时,必须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

1上下联动

上下联动主要是指联系大学生网上网下生活,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其一,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网上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以网络为工具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网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要指面对面的现实教育。二者具有互补性,因此,我们要在发挥传统课堂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其二,把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讲,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对的仍然是现实的人,因而教育者要把握大学生网民的思想实质,解决好大学生网民思想情绪中反映的实际问题,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生活化和人本化。

2软硬并举软硬并举的方法

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和硬件建设相结合、软性疏导和硬性堵截相结合。其一,软件开发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因此我们在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硬件的同时,积极开发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相关软件。利用集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软件,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其二,软性疏导与硬性堵截相结合。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决定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必须软硬兼施。在抵制各种有害思想侵袭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疏导,真正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入脑、入心。

篇11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产生、定义与分歧

新闻专业主义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①,在美国政党报刊瓦解后,报业媒体越来越关注经济利益,以普利策与赫斯特之间的黄色新闻大战为代表,报刊越来越低俗化、商业化。与此同时,要求新闻公平客观独立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新闻专业主义作为煽情主义与商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各自的博弈中逐步确立。慢慢的,客观报道的技巧变成了一种信念、标准、一种价值观,也成为一种程式②。上世纪90年代后,新闻专业主义已成为西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想的新闻理念,是新闻从业者在采写新闻报道、传播新闻信息过程中向受众呈现出最贴近新闻事实的职业要求。该理念涉及到媒体社会角色,新闻工作的基本性质,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和身份认同,新闻实践的行业规范和评判标准等方面的理念。③在坚持媒体及从业者独立自由的前提下要求其对新闻事件做客观公正的报道,服务公众利益,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阿特休尔在《权利的媒介》中说:“新闻专业主义就是指,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来自政府、广告商甚至公众的干涉;新闻媒介为实现‘公众的知晓权’服务;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应真理;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④

在新闻实践操作层面上,新闻专业主义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理念与实践的分裂这一深层矛盾。新闻专业主义自身具有难以摆脱的理论困境:新闻专业主义赋予新闻自由过于宽泛的界定,尤其是对其绝对性和相对性、合理空间和必要界限、主体道德自律和外界必要制约等几组对立的命题都尚未有完善的理论加以科学界定。⑤因为新闻专业主义强调绝对的客观、中立报道,而现实操作层面只能实现相对的客观,新闻从业者在力求客观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甚至是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形成的固有的框架设置等都是影响客观报道的因素。无论是在政党控制下的报业还是适应商品社会产生的报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限制,新闻媒体不可能实现绝对意义上的自由独立。

二、新媒介环境下媒体传播特征及表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集互联网、电视、手机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媒体、互动性传播对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极大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在新的媒介环境变迁下,媒体的信息传播表现出新的特征。

在当今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新媒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单对多传播模式,形成了多对多,单对单的传播模式;由原来的点到面的传播发展为点对点、面对面的传播,在丰富了传播内容的同时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在全国两会报道中,受众见证了微博的力量,它以短小、迅速、及时、广泛、互动传播优势将受众、媒体、两会代表紧密联系起来。这种社会媒体(social media)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更多的新闻线索,利于进行深度报道;新闻当事人、评论家等的观点评论也为传统媒体广泛引用,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但也对新闻专业主义造成了严峻的挑战。传播渠道及信息接收渠道的多样化使受众接触海量化的信息,海量信息的存在增加了信息真实性判断的不确定性,对媒体及从业者坚持新闻专业主义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海量的网络信息加剧了新闻真实性甄别的难度,这是对新闻记者专业素养的考验。在海量的信息中,有价值的信息极易被“埋没”,而虚假信息也极易盛行,对信息真假的甄别加大了对新闻记者专业技能的要求。

三、新闻专业主义遭遇的现实困境及思考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于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要求媒介及从业者对公众服务并负责,坚持自律与他律,但新闻领域的自律与他律和独立自由本身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客观性是指依据事物的是非曲直如实报道现实;客观化是依据人为的意识形态宣传来对现实进行虚构。⑥因此,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客观报道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报道并非片面地强调绝对的客观,因为这是不可能达到的一种反应事实的状态,而是反映现实的一个过程,我们能追求的只能是相对的客观。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困境直接导致了新闻从业者的实践困境,其标准不是绝对化的要求,而是从事实践的过程中力求达到的相对的标准。

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中我们了解到,整个大的社会结构是由相对独立自主的小社会构成的,每个小的社会都有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但又受其大的社会结构的制约。“新闻界是一个小的独立的小世界,有着自身的法则,但同时又为它在整个世界所处的位置所限定,受到其他小世界的牵制与推动。说新闻界是独立的,具有自身的法则,那是指人们不可能直接从外部因素去了解新闻界内部发生的一切。”⑦新闻界受到了来自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受众方面、以及来自新闻界内部的制约,这些因素相互抗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新闻人所需面对的复杂的媒介环境。来自政治的压力,对经济的过度依赖,受众的期待,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得新闻工作者追求新闻专业主义成为了一种理想,现实的困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该理念产生质疑。 转贴于

政治领域对新闻界的控制体现在多方面,即便是在提倡独立自由媒介环境的西方国家,官方也是通过各种渠道控制影响媒体。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发言人制度、新闻检查制度等控制消息来源或者控制舆论引导。我国的新闻管理体制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该体制是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而做出的调整。事业单位的性质使得政府可以统一媒体舆论导向,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是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做出的适应性调整,它折射出了政治及资本对媒体的控制。

资本对媒体的控制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以媒体是社会第四权力自居的西方社会,近几十年来,市场导向新闻学(market-driven journalism)正在盛行。市场导向新闻学是指新闻机构的市场取向,建基于找出或者制造出一种消费者的渴求,而新闻传媒的任务是独一无二地满足传媒消费者的需要,新闻最终成为彻头彻尾的商品。⑧在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各大媒体为占领市场份额,迎合受众的需求,新闻越来越低俗化、娱乐化、庸俗化。策划新闻事件大行其道,越来越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宗旨。资本的渗入还体现在广告的介入,广告是媒体尤其是报刊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无形中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越来越多的软广告见诸于媒体,足见资本对新闻界的控制。

在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媒体组织内部严格的操作流程及受众的阅读期待构成了影响新闻采写客观中立的隐形因素。新闻产品的正常生产得益于媒介组织内部严密的采写、编辑、发行流程,媒体机构内部的等级体系划分使得新闻记者各司其职。记者不可能采写不在视线范围以内的事件,也不会采写超越自己领域的事件,这是媒体组织内部对新闻从业者的束缚。另外,在争夺眼球效益的竞争中,为应对同类媒体的竞争,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已发生改变,最大限度的迎合受众使新闻媒体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庸俗化、低俗化、虚假化,这与新闻从业者应坚持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背道而驰,从业者在面对大的社会环境时,也只能适应性地妥协,这便是新闻专业主义很难走出的困境。

对于新闻人应坚持的专业主义的困惑与探讨伴随着它的产生而存在,它有其产生的社会地域文化背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与实践需结合我国不同的环境背景而加以本土化。需在考虑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前提下考虑不同媒体的定位、不同受众的需求,而非绝对的新闻专业主义教条化。新闻专业主义追求的客观中立并非绝对的客观中立,绝对的客观是做不到的,新闻人应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尽最大努力还原客观事实,做到相对的客观,这是秉持专业主义的新闻人应具备的品质。■

参考文献

①塔奇曼 著,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做新闻》[M].华夏出版社,P7

②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393

③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J].《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71)

④⑥J·赫伯特·阿特休尔 著,黄煜、裘志康 译:《权利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P282、148

篇12

鄂伦春族文学是鄂伦春人在自然环境中化合了的生命、自然、信仰与精神的生态审美符号,鄂伦春族文学未必真实,却真实地反映了鄂伦春人自觉的生态审美意识。鄂伦春族生态审美意识作为北方狩猎民族世界观的一部分,作为衡量民族精神品质的重要标志,对当下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日益重要的作用。鄂伦春族文学通过日常生活、道德、宗教和哲学等思想意识的反映和表达而获得意识形态性,尤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中,鄂伦春族文学中的生态审美意识作为人类与自然的调节方式超越了真善的审美价值,其审美的生命和生态文化的价值将化为本真、正义和永恒,“生态正义基于首先在美国得到运用的环境正义的国内标准,要求旨在抵抗环境恶化和环境危机的保护工作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无论其国籍、文化、种族、性别及经济状况如何。”[1](P.202)

王丙珍、关小云、关红英编著的《鄂伦春族文学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的科研成果,鄂伦春族文学中富含无限的生态审美文化因子,挖掘和阐释鄂伦春族文学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做出系统性的、网络状的、历时的、整体式的研究,论证其生态审美意识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使此项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指导价值。此书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呈现了鄂伦春族生态审美意识生成和演进的历史过程,涵盖了鄂伦春族文学中的传统习俗文化、文化、人生哲理、生态思维与审美意蕴及审美精神层面,从远古的神话时代开始,鄂伦春人就意识到自然界和生态环境才是他们永恒的家园,他们知道爱护生态就是爱护家园和生命本身,鄂伦春族文学展开于天空、森林、河水、神、人和动植物之间,是在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审美趣味之间的生态文化载体。鄂伦春族生态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复兴的核心是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淀与提升,鄂伦春族文学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是功利与无功利、理性与形象、认识与存在、价值与情感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由王丙珍、关小云、关红英编著,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的《鄂伦春族文学研究》是一部既有跨文化身份研究者的“他者见解”,又有鄂伦春族学者“自我观点”的好书,是一本学术理论分析与日常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的著作。《鄂伦春族文学》一书共分七章,包括鄂伦春族文学的口述与写作两大部分,研究目标意旨鄂伦春族的民族精神、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及对人类的贡献。

第一、二章由鄂伦春族学者关小云阐释了鄂伦春族文学中的民族精神及其传承与弘扬,包括勇敢精神、自由精神、无私精神和热爱自然的精神,系统地分析了鄂伦春民族精神的渊源在于特定的历史与地理环境、狩猎经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承此,鄂伦春民族精神和生态审美意识依托于猎杀的生产方式及生命再生与循环的“二律背反式”的基础,鄂伦春族这种在特定的生存条件与生态环境中衍生的生态文化正承受着全球化工业文明与生态危机的冲击,人们完全有必要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维系和发挥鄂伦春族文学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另外,作者还界定了当代鄂伦春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在于精忠报国和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无私无畏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舍小家和顾大局的民族大爱精神、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维护生态平衡的热爱大自然精神、淡泊名利和忘我工作的无私精神。

此书作者王丙珍承担了第三至第六章的写作,侧重研究了鄂伦春族口述文学中的萨满神话及现当代文学与狩猎文化的生态思维与美学意蕴,阐述了鄂伦春族文学的双重审美维度和审美品格,以日常生活与狩猎文化为维度,寻找鄂伦春族文学符号所承载的生态审美意义,“人类的生命体验是审美体验的本源,民族文化涵盖了每一个成员的审美本质,只有将生命与审美有机整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诗意栖居’的哲思境界。毫无疑问,这种哲思不仅是个体的、民族的,而且是全人类的。”[2](P.257)鄂伦春族文学包括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鄂伦春族文学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弥补了中国神话不足的缺憾;《英雄格帕欠》《波尔卡内莫日根》《鹿的传说》《双飞鸟的传说》《神箭手》《阿尔塔奈莫日根》《布格提哈莫日根》等“摩苏昆”的整理和发表丰富了中国文学史;同时,鄂伦春族作家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出现了敖长福、阿黛秀、孟淑珍、空特乐、孟代红、阿芳、白剑等著名作家,并且涌现了白剑武、曼嘎、关健、哲镜、候波、白玉龙等新一代作家。鄂伦春族文学体现了深层次的日常生活中的民族文化及生态审美的寻根之径,毕竟,“少数民族生态审美文化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历史性概念,它在原本的生态环境与日常生活的土壤中萌发着生命力。”[3]

鄂伦春族文学源自主体在生态环境之中面对自然的平等视角,构成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审美关系,将人、自然、真、善、爱和美完美结合起来;对生命及生命力的张扬确立了少数民族文学的一个突出审美特征,体现了鄂伦春族的生态伦理观,进而成为现代生态人的审美追求,“生态美学的基本标准不是约定和模式,而是对自然的保护,对自然需求的保护,对动态生态平衡的支持。生态美学的基本原则是和谐与实用。”[4](P.23)在鄂伦春人看来,生命是存在的基础,生命不仅仅是属于人类的,而且是万事万物的,“鄂伦春人以生命为美、以生命力顽强为美的观念是其审美意识的根源,由此,衍生了其他自然美的观念,如季节美、风景美、万物美、生态美等。[2](P.289)鄂伦春族文学文本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及其所展示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立足于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审美意识之维。鄂伦春族文学的生态审美内涵包括历史与现实之美及伦理道德之美,呈现出表现的大众狂欢与深层次的生态关怀的美学意蕴,表达了鄂伦春人民以真为美的审美理想、以生命为美的审美取向,更有勇敢、豁达、豪放、刚毅的美学风格。在人与生态环境的双向关系上,鄂伦春族文学探索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审美关系,具有浓厚的审美乌托邦色彩。

第七章由鄂伦春族学者关红英阐述了鄂伦春族文化的变迁及保护传承,论证了保护鄂伦春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探讨了鄂伦春族地方风物传说的本土性和生态性、历史性与趣味性、艺术性与劝谕性,将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定位于原始意识形态、原始萨满教文化与原始民俗文化所特有的审美个性及审美价值观念之中。鄂伦春族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在于对大自然的保护,他们不随意破坏生态平衡,狩猎的前提是保护野生动物的繁衍与生存,这样的生态责任是鄂伦春族得以生息的基础,因此,鄂伦春人都遵循着共同的狩猎禁忌与生态伦理,从生态危机的现实状态及生态平衡稳定、和谐发展的美学角度看,这些做法在当下仍显现了积极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从此层面可知,鄂伦春族文学当属于一种生态文学,“生态文学特别重视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急切地呼吁保护自然万物和维护生态平衡,热情地赞美为生态整体利益而作出的自我牺牲。”[5](P.29-30)正是这类生态文学告知我们:重建生态平衡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是人类得以长久生存在大地上的前提和条件。

在结论部分,作者展望了鄂伦春族文学的发展走向,为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开拓性和建设性的研究导向。作者论述了全球化视域中鄂伦春族文学的跨文化认同,从鄂伦春族口头文学的在场表演与鄂伦春族现当代文学的跨文化写作两个层面,将鄂伦春族文学作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跨文化的最为广阔、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对话,使不同文化身份的审美主体具有开放性、交融性和包容性,进而达成具有共同人性的主体的跨文化认同,“鉴于通常认为人性是神、社会和文化的产物,物种中心的立场却采取相反的观点:它认为神、社会、文化是早已存在的人性中的物种需求和潜力的产物、答案和体现。在认识了这个事实之后,如果我们愿意,可以继续探讨和理解文化的诸种差异。”[6](P.25)从现实的情况看,这个时代利于确立鄂伦春族生态文学的全球化视域,鄂伦春族文学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发展史,成为民族非物质文化财产的使命与基点。作者还深刻地分析了鄂伦春族文学的当代困境,即语言问题、传承人的问题和创新问题,也正是这些现实的问题极有可能导致鄂伦春族文学与其文化生态环境一样无声无息地、慢慢地消逝。

参考文献:

[1][英]罗兰・罗伯逊,扬・阿特・肖尔特主编.全球化百 科全书[Z].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王丙珍,关小云,关红英.鄂伦春族文学研究[M].哈 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

[3]王丙珍.全球化视域下少数民族生态审美文化的建 构――以鄂伦春族文学为个案[J].前沿,2013,(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