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证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5: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幼师证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幼师证毕业论文

篇1

1.页眉:宋体5号,居中;奇数页按照“第1章绪论”的形式书写章号和章题目,章号和章题目间需空一格;偶数页毕业设计的学生书写“XXX大学XXX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的学生书写“XXX大学XXX学院课程设计”、项目制开发的学生书写“XXX大学XXX学院项目制开发”

2.大标题:黑体小3号,居中;段前30磅、段后30磅、行距固定值20磅,章号和章题目间需空一格

3.一级节标题:黑体4号;段前18磅、段后18磅、行距固定值20磅

4.二级节标题:黑体小4号;段前12磅、段后12磅、行距固定值20磅

5.三级节标题:黑体小4号;行距固定值23磅

6.正文部分:中文采用宋体小4号、英文采用TimesNewRoman小4号;段前6磅,行距固定值20磅,首行缩进2字符;一章结束后必须换页重新写下一章

7.页脚:阿拉伯数字

8.图:

1)图的标码须在图的正下方居中;宋体5号;段前6磅、段后6磅、行距固定值20磅

2)数据来源需写在图的左下方,宋体5号

9.表:

1)表的标码须在图的正上方居中;宋体5号;段前6磅、段后6磅、行距固定值20磅

2)数据来源需写在图的左下方,宋体5号

篇2

免费男幼师生须在中考前参加招生培养学校统一组织的面试。面试合格者方可填报免费男幼师生志愿。毕业时拿的依然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专科毕业证书。在就业方面,为免费男幼师生制定宽松的就业政策。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只要是取得毕业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免费男幼师生,均可自由选择就业出路。包括参加教师公开招聘,到生源所在省辖市公办幼儿园任教,也可通过双向选择到民办幼儿园任教。经公开招聘、双向选择依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还可由省辖市教育部门负责协调,安排到农村公办幼儿园任教。经协调安排到农村公办幼儿园工作的男幼儿免费师范生,应承诺在农村公办幼儿园工作不少于5年。各地则负责确保,到公办幼儿园工作的男幼儿免费师范生有编有岗。”由于就业有保障,学生报考热情高涨,录取分数线均达到了当地四星级高中的水平。目前共有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苏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州幼儿师范学校、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宿迁高等师范学校、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八所学校承担培养任务。

二 加强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由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过渡,规范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其培养方式,应当成为免费男幼师生培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幼师男生未来承担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任务,所以他们自身的素质一定要过硬,教育科研能力不仅是他们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入职后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必备条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师范生的培养和培训做出了详细的规划,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视角来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免费男幼师生必须在职前教育阶段就要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兴趣,让他们参与科研活动,激发探索精神,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目前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意识淡薄

在2012年、2013年、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三次免费男幼师生汇报会上,充分彰显了男幼师生培养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人文精神、教育实践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男幼师生们进行了体育类、美术类、互动实践课、文艺类展演,赢得一片喝彩。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展示了男幼师生们的蓬勃朝气、阳光帅气;儿童水墨画、蜡笔画,则展现了他们的刚柔并济、内外兼修。这些技能、技艺,素质、素养,品德、品格,已经在4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锤炼,形成常态。但是汇报会上却没有关于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展示,首届300名学生已经五年级了,2015年7月即将毕业。经过笔者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统计:参与到老师各项课题研究的学生仅约10%,在正式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约为1%,参加假期社会实践的仅约20%,课后阅读教育科研类期刊的仅约10%。应当承认,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意识较为淡薄,很多学生只把专业技能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作为主要目标,没有探讨学术问题的意识,参与调查研究的经历较少。

2.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掌握甚少

通过对八所培养学校免费男幼师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只有三所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其他五所学校只是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为公共任选类课程来开设。调查表明,只有约5%的同学参加了公共任选课的学习,还有个别学校因公共任选课学生报名人数较少,取消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仅约10%的学生了解教育类研究论文的相关写作要求,只有极少数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及课题选择、调查问卷设计等知识。学生主动去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展状况的几乎没有。

3.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实践能力有限

在访谈中,大部分免费男幼师生都认为工作之前参与教育科研实践不重要,认为工作后有了教育教学实践基础才能搞好教育科研工作。仅有个别学校提供给学生可选择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也都是涉及寒假、暑假期间社会实践调查类的。没有学生主动申报研究课题,只有极少数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做一些数据调查、记录、统计等方面辅助工作。调查表明,有80%的学生能通过图书馆文献索引查找文献资料,但都是查找其他材料的,查找教育科研方面的只有10%。

四 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素质较低,究其原因,不仅有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与学校对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

1.对教育见习、实习进行改革,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

学校与邻边的幼儿园共同建立免费男幼师生教育培养实验区,免费男幼师生在幼儿园见习、实习,建立免费男幼师生见习、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注重免费男幼师生见习、实习培养过程管理。把教育见习时间安排为从第二学期至第九学期,共8次,每 次为期一周,把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到第六学期、第八学期和第十学期,共3次,每次两个月。每次都安排教师指导学生撰写见习、实习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继而去解决问题。学校给每一个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教师每人必须至少在指导免费男幼师生幼儿园见习、实习中设立一个课题,同时这一课题组中必须有5~10位同学参与。不仅增加了学生见习、实习的时间,而且加强指导教师的职责,在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加强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考核,构建新的评价体制

教育部在《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师范院校特别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坚持科研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提高师范生教育学术水平,高度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高师院校要提高认识,从思想上和实践上加强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查,免费男幼师生培养学校中只有我校建立了学生毕业撰写毕业论文的制度,把学生毕业与撰写教育类论文或课题研究相挂钩。学校明确科研处牵头,制定考核标准,对学生科研活动实施统一的协调管理,特别是对在校期间完成科研项目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学校从制度层面使培养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并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及每个人身上。

3.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建设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精品课程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推进精品课程建设,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运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免费男幼师生专业课程主要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以前这些课程的考核都以考试为主,现在部分课程用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提高对学生的科研要求。精品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教育研究选题与研究方案设计、收集与分析研究资料、教育调查、行动研究、课堂观察等专题,运用案例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幼儿园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科研对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3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与释义

1987年,Ewing等人在《美国生物学教师》发表研究报告时,使用了生物科学素养(biology literacy)这一概念。此后,又陆续有人发表了关于生物学素养的文章,虽然都使用了生物学素养,但这些文章都是从不同侧面来讨论生物学素养的,而没有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目的来论述。

1993年,美国BSCS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BSCS还具体的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的具体特点:他应该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正确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我国的《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生物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及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幼师生应该掌握的生物学素养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大纲》提出,要使学生“获得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在能力方面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仪器和用具,初步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设计自然角的能力”,“自制玩教具的能力”,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还提出要求“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养成不断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合作精神”,“初步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和幼儿教育实际”。从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特点的分析可知,幼儿师范生学习生物学课程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运用语言智能、数理智能与内省智能,还非常需要拥有运用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的能力。

总之,五年制幼师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中应该具备的生物学素养是学生在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能够拥有必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初步的教学能力。

三、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的不良现状

(一)幼师学生“重文轻理”和性别比例失衡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

五年制幼儿师范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就表现出“重文轻理”的特点,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幼师学生主要是学习音乐、美术、幼教等专业知识,对生物学学习的热情和重视程度自然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我国幼儿师范学校招收的多为无法顺利升入高中或高考无望的初中生,这些学生的分数往往远低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学习能力及自主性较差,又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科学素养的难度很大。此外,幼儿园在招聘幼教老师时,容易倾向艺术表现能力强、幼教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的毕业生,而对求职者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素养不太重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后果是幼师生为了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会重视艺术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几乎不会把多余的时间花费在生物学的学习上,据了解,很多学生在钢琴、舞蹈、活动设计等技能技巧课程上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显然这一现象对幼师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十分严重。

其次,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学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往往一个班一个男生都没有或有一两个,至多也不会超过四分之一,男性对理科知识的掌握一般较之女性有优势,这种男少女多的招生模式势必大大影响我国幼师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幼师学校生物学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

以某幼儿师范学校为例,按教学大纲要求原本应该一周开设三课时的生物课,减至一周两课时,这样势必带来教师在教学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生物实验教材也很难得到补充和更新;实验经费更是难以落实。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不全,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匮乏,更不要说学生能锻炼出开展生物科学活动的能力。笔者对五年制专科毕业生进行的访谈中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没有掌握足量的、实用的生物学知识,这一点从300份问卷调查和历年学生测评成绩中也得到了证实。

由于缺乏重视,最终导致大多数毕业生对从事幼儿科学教育工作信心不足,在幼儿园教学实习中,实习学生一般会避免开展以生物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活动课和探索活动;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中,也大多是以语言表达、艺术教育、幼儿心理等为研究课题,鲜少有学生敢于涉及生物学与幼儿科学教育方面的研究,究其原因,与幼师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的薄弱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四、幼儿师范学生生物学素养对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幼儿教师的生物学素养调查分析

笔者在幼儿园教学实习中发现,无论是刚刚走向教学岗位的实习教师,还是已经有多年幼儿园教学经验的幼教老师,在开设对外公开课和评优课时,都很少选择涉及大量生物学知识的科学素养课,其根源就是对自己生物学素养的不自信。同时笔者在旁听幼儿园教师授课过程中,多次发现一些教师出现了明显的生物学常识错误,如“小溪里游过来一条大鲨鱼”、“柳絮就是柳树开花”等,课后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时,也常常提供错误的答案或者用模糊的概念搪塞幼儿,事后也很少去查阅资料寻求正确的解答,如在美术课上,教师指导幼儿完成青蛙简笔画时,幼儿提出的问题“青蛙的前后肢有几个指(趾)头”,教师的回答是随意而不准确的。在室外观察课上,教师对眼前的植物除了名称之外几乎一无所知,却有声有色地引导着孩子们进行观察和探索。有的幼儿园教师在访谈中承认,在准备科学活动时,一般只要把教材熟悉一下就可以了,教材都是按照步骤来,即使孩子提出的问题他回答不出,也不会傻在那儿,仍然知道如何进行下一环节;不管是否真正明白这个科学原理,只要按照教材去讲,一步一步的,就可以掌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节奏。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幼教老师对教材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不求甚解,自然也不会投入时间精力来提升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是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却又缺乏经验的幼儿,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还必须具有高于一般公民的生物学素养,而这些事实说明,目前幼儿教师在对待生物学本质、生物学严谨的实验精神认识上存在缺陷,而这对我国要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下一代是不利的。因此,探究幼儿教师的生物学素养,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也是迫切的。

(二)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1、生物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师范是幼儿教师的母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幼儿园科学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提高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对幼儿科学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2、幼儿园保教工作中除了科学课以外,其它学科教学、环节几乎都离不开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位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

3、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任何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1997年9月18日在杭州浙江大学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工程的发展,跟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历程相比,不仅花费较少,而且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计算。”杨振宁教授大声疾呼:“所以,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人应该组织起来,不惜成本,走入生命工程的第一线,走向世界科技的最前沿”。生命科学要发展,需要较高生物科学素养的人才。因此,培养具有较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幼师学生是生物教育逼在眉捷的任务。

五、提升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对策

(一)重视生物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科学学习的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师学生的“重文轻理”造成了自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从而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唤起兴趣是幼师学生有效学习生物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入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为此,要注意知识学习的基本性与基础性,有效激活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生长点,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的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要多样化,尽可能运用多媒体和实践操作方法等,开展多种生物兴趣小组和生物知识竞赛,改变因中学阶段过高的学习压力导致的对生物学的枯燥看法和态度,逐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生物学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

篇4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88-02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与释义

1987年,Ewing等人在《美国生物学教师》发表研究报告时,使用了生物科学素养(biology literacy)这一概念。此后,又陆续有人发表了关于生物学素养的文章,虽然都使用了生物学素养,但这些文章都是从不同侧面来讨论生物学素养的,而没有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目的来论述。

1993年,美国BSCS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BSCS还具体的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的具体特点:他应该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正确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我国的《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生物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及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幼师生应该掌握的生物学素养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大纲》提出,要使学生“获得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在能力方面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仪器和用具,初步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设计自然角的能力”,“自制玩教具的能力”,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还提出要求“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养成不断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合作精神”,“初步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和幼儿教育实际”。从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特点的分析可知,幼儿师范生学习生物学课程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运用语言智能、数理智能与内省智能,还非常需要拥有运用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的能力。

总之,五年制幼师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中应该具备的生物学素养是学生在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能够拥有必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初步的教学能力。

三、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的不良现状

(一)幼师学生“重文轻理”和性别比例失衡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

五年制幼儿师范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就表现出“重文轻理”的特点,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幼师学生主要是学习音乐、美术、幼教等专业知识,对生物学学习的热情和重视程度自然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我国幼儿师范学校招收的多为无法顺利升入高中或高考无望的初中生,这些学生的分数往往远低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学习能力及自主性较差,又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科学素养的难度很大。此外,幼儿园在招聘幼教老师时,容易倾向艺术表现能力强、幼教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的毕业生,而对求职者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素养不太重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后果是幼师生为了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会重视艺术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几乎不会把多余的时间花费在生物学的学习上,据了解,很多学生在钢琴、舞蹈、活动设计等技能技巧课程上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显然这一现象对幼师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十分严重。

其次,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学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往往一个班一个男生都没有或有一两个,至多也不会超过四分之一,男性对理科知识的掌握一般较之女性有优势,这种男少女多的招生模式势必大大影响我国幼师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幼师学校生物学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

以某幼儿师范学校为例,按教学大纲要求原本应该一周开设三课时的生物课,减至一周两课时,这样势必带来教师在教学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生物实验教材也很难得到补充和更新;实验经费更是难以落实。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不全,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匮乏,更不要说学生能锻炼出开展生物科学活动的能力。笔者对五年制专科毕业生进行的访谈中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没有掌握足量的、实用的生物学知识,这一点从300份问卷调查和历年学生测评成绩中也得到了证实。

由于缺乏重视,最终导致大多数毕业生对从事幼儿科学教育工作信心不足,在幼儿园教学实习中,实习学生一般会避免开展以生物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活动课和探索活动;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中,也大多是以语言表达、艺术教育、幼儿心理等为研究课题,鲜少有学生敢于涉及生物学与幼儿科学教育方面的研究,究其原因,与幼师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的薄弱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四、幼儿师范学生生物学素养对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幼儿教师的生物学素养调查分析

笔者在幼儿园教学实习中发现,无论是刚刚走向教学岗位的实习教师,还是已经有多年幼儿园教学经验的幼教老师,在开设对外公开课和评优课时,都很少选择涉及大量生物学知识的科学素养课,其根源就是对自己生物学素养的不自信。同时笔者在旁听幼儿园教师授课过程中,多次发现一些教师出现了明显的生物学常识错误,如“小溪里游过来一条大鲨鱼”、“柳絮就是柳树开花”等,课后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时,也常常提供错误的答案或者用模糊的概念搪塞幼儿,事后也很少去查阅资料寻求正确的解答,如在美术课上,教师指导幼儿完成青蛙简笔画时,幼儿提出的问题“青蛙的前后肢有几个指(趾)头”,教师的回答是随意而不准确的。在室外观察课上,教师对眼前的植物除了名称之外几乎一无所知,却有声有色地引导着孩子们进行观察和探索。有的幼儿园教师在访谈中承认,在准备科学活动时,一般只要把教材熟悉一下就可以了,教材都是按照步骤来,即使孩子提出的问题他回答不出,也不会傻在那儿,仍然知道如何进行下一环节;不管是否真正明白这个科学原理,只要按照教材去讲,一步一步的,就可以掌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节奏。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幼教老师对教材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不求甚解,自然也不会投入时间精力来提升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是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却又缺乏经验的幼儿,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还必须具有高于一般公民的生物学素养,而这些事实说明,目前幼儿教师在对待生物学本质、生物学严谨的实验精神认识上存在缺陷,而这对我国要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下一代是不利的。因此,探究幼儿教师的生物学素养,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也是迫切的。

(二)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1、生物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师范是幼儿教师的母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幼儿园科学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提高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对幼儿科学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2、幼儿园保教工作中除了科学课以外,其它学科教学、环节几乎都离不开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位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

3、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任何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1997年9月18日在杭州浙江大学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工程的发展,跟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历程相比,不仅花费较少,而且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计算。”杨振宁教授大声疾呼:“所以,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人应该组织起来,不惜成本,走入生命工程的第一线,走向世界科技的最前沿”。生命科学要发展,需要较高生物科学素养的人才。因此,培养具有较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幼师学生是生物教育逼在眉捷的任务。

五、提升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对策

(一)重视生物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科学学习的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师学生的“重文轻理”造成了自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从而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唤起兴趣是幼师学生有效学习生物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入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为此,要注意知识学习的基本性与基础性,有效激活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生长点,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的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要多样化,尽可能运用多媒体和实践操作方法等,开展多种生物兴趣小组和生物知识竞赛,改变因中学阶段过高的学习压力导致的对生物学的枯燥看法和态度,逐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生物学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

在现代教育观下,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已经从传授科学知识、经验转向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态度及科学探究能力、思考能力。重视现代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对于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幼儿未来的科学素养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并且对幼儿未来进行科学研究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培养幼儿师范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时候,应注重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的培养。比如在生物课程设置和成绩考核上都可以做出相应调整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生物学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如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课时比例,增加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教学实习活动等。

(三)幼师学校要加大对生物学课程的设置,建立系统的生物科学教育体系

课程建设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也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物学素养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水平,就应该建构系统的的生物科学课程体系,保证足够的课时量,加强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完善实验室的配置,经常开设生物学科普讲座、进行科技竞赛,指导学生选修与生物技术应用有关的选修课等;同时还可以把生物学教育内容渗透于人文社会课程中,另一方面,从人文学科中挖掘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从而构建系统、有效的生物科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