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5: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管理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管理心理学论文

篇1

(一)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体系

现如今,教育教学新观念不断深入推进,现代化教育是集学科教学和管理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在新的时展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摒弃固有的老旧思想,转变管理观念,健全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将心理学内容贯穿于其中,并强调管理的积极作用,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成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与人的思想内涵有关的教育内容,心理学使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外化为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在学生的行动、技术等各个方面。有些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利用的过程中却无法使其有效的发挥。因此,各大高校一定要加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切实应用到管理中来,构建符合新时代的管理形式,逐步转变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坚持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完善学校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力度。

(三)完善师资建设,加强研究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一定要以科学合理的研究为基础,以完善的师资力量作保证。因此,学校一定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数量,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设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找到其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以正确的思想完善学校管理,增强学校管理能力。

篇2

二、运用目标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目标管理,是一种有名的管理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管理上的激励技术,也是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之一。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论述“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时认为,一个总目标的实现,必须有计划周密、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他提出,让每个职工根据总目标的要求,自己制定个人目标,并努力达到个人目标,就能使总目标的实现更有把握,每个职工因此就为组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达到这个目的,他还主张,在目标管理的实施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应做到充分信任职工,实行权力下放和民主协商,使职工进行自我管理,独立自主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此外,成果的考核、评价和奖励也必须严格按照每个职工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和实际成果大小来进行,以进一步激励每个职工的工作热情,发挥每个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目标管理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在高校管理中,就能提高行政效率。其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实行目标管理。让每个职工既了解组织的总目标,又掌握团体和个人的分目标,形成目标的一致性。第二,实行参与制。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有与职位相应的权利,明确责任。实行民主式的管理,在组织和制度上保证职工有参与管理的机会。使每个人都明确在实现总目标中自己应负的责任,让他们在工作中实行自我管理,独立自主地实现个人目标。第三,加强领导和管理,主要是指加强与下级的意见交流以及进行必要的指导,领导者布置工作时,只对下级交代任务,明确要求;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法,由下级考虑拟定,这样就能极大地发挥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目标的全面实现。第四,目标的实施者必须严格按照“目标实施计划表”上的要求来进行工作。目的是为了在整个目标实施阶段,使得每一个工作岗位都能有条不紊地、忙而不乱地开展工作,从而保证完成预期的各项目标值。实践证明,“目标实施计划表”编制得越细,保证措施越具体、明确,工作的主动性就越强,实施的过程就越顺利,取得的目标效果也就越好。第五,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使个人获得“合理程度”的满足,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使职工具有组织优越感和个人成就感。第六,信息及时反馈。让每个职工及时了解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个人的工作成果。建立良好的意见沟通渠道。

篇3

我们把这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称为“试纳”。这时期,学生的内动力特别强,积极向上的心理占上风,思想活跃,容易兴奋,注意力比较集中。这种心理状态一般可维持一学期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与学生心理相应的作文教学要在大纲规定的任务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加强口述作文训练。教师临堂命题,学生堂上即兴演讲,互评优劣,教师再从中选择典型重点评述。电化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录音,录相,并在辅导课上播放。

由于录音、录相中插有教师的评述,学生既学范文,又明白优劣之理,收效自然会好。之所以要在这一阶段加强口述作文,是因为处在兴奋期的学生语言更富于激情,也最能直抒胸臆,从而更具感染力、说服力,而这些恰恰是写好文章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二步是以片断为主的小作文训练。基本原则是多体、多点、多角度,快速写小文章。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全面摸底,全面了解学生,又利于有的放矢,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指导。要做到一练一讲,多练多讲,这就是所谓“硬任务”教学。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当外物刺激兴奋期人的大脑时记忆效果最佳。

这一阶段的作文批改也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有些教师喜欢在接一新班课时把作文分压得低低的,在作文批改中大刀阔斧地删削,以求按自己的风格定式。其实大可不必。这些学生从各自母校来到新班级,带有各自的长处,应让他们自由发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这样说过:“在初春的时候,植物还很幼小娇嫩,那时太阳并不灼烤它们,它只给它们温暖,逐渐地使它们变茂盛,不到它们完全长大结果,不把它的全辐热力放射出来。园丁也用同样的原则,不把修枝的剪子用到没有成熟的植物上去。”我们认为“修枝”是必要的,“爱”应是出发点,“给予温暖”是最基本原则。

二、“高原”阶段的突破及“软任务”强化

在通常情况下,初一和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学生就会出现两极分化,进入初二、高二后分化的速度加快。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一个人在追求成功的同时,都有一种害怕失败的心理,两种相反的心理构成矛盾,形成一种“趋避冲突”。学生在第一阶段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追求成功。但当初那种美好的憧憬经过一段学习实践,种种困难和挫折使他们理想的圆月出现了缺口,逐步认识到世上的事物并不都是人们可以心想事成的。加上青少年各人的品质结构不同,有的能斩关夺隘,有的则畏缩不前。在学习上的表现是,意志坚定者,短暂的停顿后便又举步向前,意志薄弱者起初进步的速度越来越慢,心情开始焦虑,渐渐出现停滞状态,这种情形有时相当持久,相当顽固,这就是所谓“高原”阶段。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中有些人在起始阶段文章写得还可以,写了一段时间便出现了八股调,既很少离题,也不见有长进。还有些学生本来文学属上乘,越学越觉平平。

这不是他们退步了,只是别人进步了,相形之下显得“逆水行舟”罢了。

“高原”现象虽是学习过程中常有的现象,但课任教师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指望它自然消失,正确的态度是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克服。

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重在个别指导,而面批是最好的办法。它不仅有利于多方面指导,更利于抓住症结点批。老师在与学生的问答中把握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结合进行心理指导。面批的一般要求是琢文析理,精细诱导,既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又让学生心悦诚服。特别是对那些作文痼疾,更要深入分析,晓以利害。

有的学生会被批得面红耳赤,头上冒汗,这正是收效的时侯。这一阶段的作文布置,不宜全班一题,而应分类进行。如对议论文差的就多作议论文,记叙文弱的就多练记叙文,还可根据情况分得细一点。也就是说,作文的重点要放在矫正篇上。这种暂时的不统一是为了下一步的统一。作文指导要加大思想教育的分量,教育他们在困难面前端正写作态度,鼓起勇气。要重新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有了这个前提再进行技巧指导。我们常会把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指导看成软任务,其实,它是“硬任务”教学得以深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个特定阶段就更需要强化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在同一阶段出现“高原”现象,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高原”阶段,这里只是就常有现象和多数学生说的。有的学生即使经历了“高原”阶段,由于时间短暂而不自觉。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教师重视并及时突破僵持局面,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有明显提高。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三、定势的调节及作文整、散训练

突破“高原”阶段后,学生如同走过了艰难的羊肠小道步入坦途。很多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会更多地考虑志愿定向、职业选择。他们的行为特点是情绪稳定、学习刻苦。对生活、人际、社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看法。由于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学习上逐步走出自己的路子,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形成心理和行为的定势。

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出现定势后,必须及时分析和调节,以保证向着有利于教学方向发展。

篇4

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最佳环境。初中学生特别喜欢实验,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绪言课,可通过简单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利用学生对新异内容的敏感,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以精彩的化学实验把学生带入绚丽多姿的“神话”世界,培养学生的求新意识。我设计了“白纸显红花绿叶”的趣味实验:先在白纸上用玻璃棒蘸稀硫酸绘花,再蘸氢氧化钠溶液画叶,然后将白纸挂在黑板上,用喷雾器把石蕊试液向上喷洒。立时学生便发出惊讶的啧啧声。我还用较短时间表演了“魔棒生烟”、“清水变牛奶”等,实验中呈现魔术般的变化,学生自然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从而激发了他们追求新知的欲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把握化学教材,掌握实验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尝试改进化学实验和设计化学实验的能力。实验技术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实验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需要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和重新设计。在指导学生学氧化碳性质时,我让学生完成如下实验:取一个空雪碧瓶,使其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注入一半水,再迅速旋紧瓶盖振荡。学生便观察到瓶子很快瘪了下去,他们亲身体验到二氧化碳的可溶性。然后从瓶中倒出一些液体进行与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其他性质实验。实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成功欲望和求知动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锻炼。

二、开展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初中学生适于形式生动活泼,内容浅显易懂,所需时间较短的课外实验。我们可以把对化学有特殊爱好的同学组织起来,建立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活动时,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实验的改进创新和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上,引导学生发现课本实验的不足之处,大胆设想,改进方案,重新实验,使实验得到完善并有所突破和创新。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后,我将制取氧气的几种装置图用投影片展示出来,同时提问: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同学们分析比较后,选出了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好方法:它不仅具有以上特点,还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在定好方案后,我将学生分组,互相配合,组装仪器,选用药品,进行实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学习了氢气的性质和制取后,我充分利用学生爱动手的习惯的优势,结合教材后面的家庭小实验,让全体学生各自选取合适的材料,制作一套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带到班上参加展览、讨论并进行实验。有的同学是随便找些易找到的材料,不管能否使用。在装药初试时,不是漏气,就是无法导气。而认真的同学情况就好得多。我便让这两类同学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认真的同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些成功的创新举措也成为他人的“创新点”,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篇5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威格斯特认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发育和体态产生一种自我认可。自我欣赏的心理,并称这一过程为“悦纳”期。其实,就是在学习方面,也同样存在这种心理。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每逢新学年开始,初二和高一两个起始年级纪律好、学风好。这是因为新的目标,新的环境,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同学的勉励,父母的嘱咐,老师的教诲以及成人感、使命感促使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教育心理学认为成人感是中学生自我意识的主体,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自己成功,喜欢表现自己的才能。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不甘示弱,决心通过努力赶超先进,原先基础好的学生更加满怀信心保持优势。

我们把这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称为“试纳”。这时期,学生的内动力特别强,积极向上的心理占上风,思想活跃,容易兴奋,注意力比较集中。这种心理状态一般可维持一学期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与学生心理相应的作文教学要在大纲规定的任务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加强口述作文训练。教师临堂命题,学生堂上即兴演讲,互评优劣,教师再从中选择典型重点评述。电化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录音,录相,并在辅导课上播放。

由于录音、录相中插有教师的评述,学生既学范文,又明白优劣之理,收效自然会好。之所以要在这一阶段加强口述作文,是因为处在兴奋期的学生语言更富于激情,也最能直抒胸臆,从而更具感染力、说服力,而这些恰恰是写好文章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二步是以片断为主的小作文训练。基本原则是多体、多点、多角度,快速写小文章。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全面摸底,全面了解学生,又利于有的放矢,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指导。要做到一练一讲,多练多讲,这就是所谓“硬任务”教学。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当外物刺激兴奋期人的大脑时记忆效果最佳。

这一阶段的作文批改也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有些教师喜欢在接一新班课时把作文分压得低低的,在作文批改中大刀阔斧地删削,以求按自己的风格定式。其实大可不必。这些学生从各自母校来到新班级,带有各自的长处,应让他们自由发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这样说过:“在初春的时候,植物还很幼小娇嫩,那时太阳并不灼烤它们,它只给它们温暖,逐渐地使它们变茂盛,不到它们完全长大结果,不把它的全辐热力放射出来。园丁也用同样的原则,不把修枝的剪子用到没有成熟的植物上去。”我们认为“修枝”是必要的,“爱”应是出发点,“给予温暖”是最基本原则。

二、“高原”阶段的突破及“软任务”强化

在通常情况下,初一和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学生就会出现两极分化,进入初二、高二后分化的速度加快。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一个人在追求成功的同时,都有一种害怕失败的心理,两种相反的心理构成矛盾,形成一种“趋避冲突”。学生在第一阶段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追求成功。但当初那种美好的憧憬经过一段学习实践,种种困难和挫折使他们理想的圆月出现了缺口,逐步认识到世上的事物并不都是人们可以心想事成的。加上青少年各人的品质结构不同,有的能斩关夺隘,有的则畏缩不前。在学习上的表现是,意志坚定者,短暂的停顿后便又举步向前,意志薄弱者起初进步的速度越来越慢,心情开始焦虑,渐渐出现停滞状态,这种情形有时相当持久,相当顽固,这就是所谓“高原”阶段。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中有些人在起始阶段文章写得还可以,写了一段时间便出现了八股调,既很少离题,也不见有长进。还有些学生本来文学属上乘,越学越觉平平。

这不是他们退步了,只是别人进步了,相形之下显得“逆水行舟”罢了。

“高原”现象虽是学习过程中常有的现象,但课任教师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指望它自然消失,正确的态度是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克服。

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重在个别指导,而面批是最好的办法。它不仅有利于多方面指导,更利于抓住症结点批。老师在与学生的问答中把握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结合进行心理指导。面批的一般要求是琢文析理,精细诱导,既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又让学生心悦诚服。特别是对那些作文痼疾,更要深入分析,晓以利害。

有的学生会被批得面红耳赤,头上冒汗,这正是收效的时侯。这一阶段的作文布置,不宜全班一题,而应分类进行。如对议论文差的就多作议论文,记叙文弱的就多练记叙文,还可根据情况分得细一点。也就是说,作文的重点要放在矫正篇上。这种暂时的不统一是为了下一步的统一。作文指导要加大思想教育的分量,教育他们在困难面前端正写作态度,鼓起勇气。要重新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有了这个前提再进行技巧指导。我们常会把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指导看成软任务,其实,它是“硬任务”教学得以深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个特定阶段就更需要强化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在同一阶段出现“高原”现象,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高原”阶段,这里只是就常有现象和多数学生说的。有的学生即使经历了“高原”阶段,由于时间短暂而不自觉。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教师重视并及时突破僵持局面,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有明显提高。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三、定势的调节及作文整、散训练

突破“高原”阶段后,学生如同走过了艰难的羊肠小道步入坦途。很多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会更多地考虑志愿定向、职业选择。他们的行为特点是情绪稳定、学习刻苦。对生活、人际、社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看法。由于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学习上逐步走出自己的路子,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形成心理和行为的定势。

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出现定势后,必须及时分析和调节,以保证向着有利于教学方向发展。

篇6

关于“感性”的含义,据《现代汉语词典》,“感性”一词是“指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该词来自日本语,是明治时代的思想家西周在介绍欧洲哲学时所造的一系列用语之一,如“哲学”“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等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日本,有两个外来词被翻译为“感性”,其一,英文Sensibilty,它是一个心理学用语,原意为感觉力;感受性;感情;敏感性和鉴赏力,西周将此译为“感性”;其二,德文Sinnlichkeit,它是一个哲学用语,原意为官感,感性;实体,现实感,感性事物;,性感。天野贞祐在1921年翻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时将此译为“感性”。新村出编《広辞苑》对“感性”一词解释为:感觉能力;直观力和感受性,是人感受事物的能力,即基于人类身体的感觉而产生的情感冲动和欲求。

近年来,“感性”一词在日本出现的频率极高,其内涵包含着多层意义,它既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静态的“感性”是指人的感情,获得的某种印象;动态的“感性”是指人的认识心理活动,是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对未知的、多义的、不明确的信息从直觉到判断的过程。在信息化时代,这种“感性”能力尤为重要,除了感受信息也包含交换信息的能力,即从复杂的外界剌激中,抽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和将自己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准确传递给他人的能力。如“从民众的感性出发撰写广告语”、“按年轻人的感性制造MP3”等。感性的含义具有了更为积极的理解,由此可见,感性能力已成为信息化时展的一种能力。

二、感性工学的诞生

感性工学是感性与工学相结合的技术,主要通过分析人的感性来设计产品,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它属于工学的一个新分支。

“感性工学”的英文表述为KanseiEngineering,Kansei是日本语“感性”即カンセィ的音译。如上所述,感性一词在日文中的内涵丰富,其含义具有积极的理解,与Sensibilty有了较多的差异,在英文中没有与日文感性完全一致的语言。由于文化和语言的不同,各国对感性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加上感性工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技术标准和规范还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各国对其命名亦会有多样的可能,但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不会有根本的区别,在国际交流中日本学者以KanseiEngineering命名。作为一个特定的用语,感性工学的感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时代、时尚、潮流和个体、个性时时发生变化,似乎难于把握,更难量化。但作为基本的感知过程通过现代技术则是完全可以测定、量化和分析的,其规律也是可以掌握的。

最早将感性分析导入工学研究领域的是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的研究人员。1970年,以在住宅设计中开始全面考虑居住者的情绪和欲求为开端,研究如何将居住者的感性在住宅设计中具体化为工学技术,这一新技术最初被称为“情绪工学”。当时工学部34岁的副教授长町三生参与了这一研究,之后,他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察觉到了日本的产业模式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那种为满足消费者普遍需要而大量生产的方式正在逐渐消退,他敏锐地感到了一个表现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感性的时代”即将到来。经过近20年的研究,从1989年开始,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感性工学的论文和著作,成为日本著名的感性工学研究专家。

长町三生1936年生于神户,1958年广岛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1963年获广岛大学文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工学部研究人间工学和安全工学。曾获得过美国人类工程学学会“优秀外国人奖”和国际安全人类工效学学会“安全人类工效学奖”。1970年开始研究感性工学,1995年任广岛大学地域共同研究中心主任。长町三生撰写了《汽车的感性工学》(汽车研究,11(1),2-6,1989)、《感性工学与新产品开发》(日本经营工学会誌,41(413),66-71,1990)、《感性工学及其方法》(经营システム,2(2),97-105,1992)等重要论文;著作有《感性工学》(1989,海文堂出版)、《快适科学》(1992,海文堂出版)、《感性商品学——感性工学的基础和应用》(1993,海文堂出版)等。设计在线.中国

首先将感性工学实用化,生产出第一批“感性商品”是从汽车产业开始的,当时日产、马自达、三菱将感性工学引入汽车的开发研究中,一改过去“高级”、“豪华”的设计定位,转为“方便”、“简捷”、“快乐”使用的设计定位。其中,日产汽车分析消费者心理,把突破造型外部形式作为研发中心;三菱汽车特别重视感性化的驾驶台的设计;位于广岛的马自达汽车则开发出具有个性化的车内装饰,将过去狭窄的车内空间,在不改变物理性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使用者心理的宽敞感和舒适感,从而获得了成功,据研究者介绍,“感性工学”这一名称的确定,来自马自达株式会社山本建一社长的建议。而正式确立“感性工学”名称,则是在1988年第十届国际人机工学会议上。

二十世纪90年代,日本的产业界全面导入感性工学技术和理念,住宅、服装、汽车、家电产品、体育用品、女性护理用品、劳保用品、以及陶瓷、漆器、装饰品等领域都将感性工学技术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其中,纤维产业的应用与学术研究超过了汽车产业,处于领先地位。1993年,日本文部省开始研究感性工学发展的可能性,由政府投入财力支持学术界展开调研。1995年,日本学术会议举行首届“感性工学研讨会”,二年后,“日本感性工学学会”成立。

在欧洲,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人类工效学研究室是欧洲较早研究感性工学的机构,德国的波尔舍汽车公司和意大利的菲亚特汽车公司都热衷于感性工学的应用研究;在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也运用感性工学技术研制出新型的家用轿车;在亚洲,日本的邻国韩国,一直在关注感性工学的发展,韩国政府决定在二十一世纪在产业界全面导入“感性工学技术”,现代汽车和三星电子已有了相当深入的感性工学的研究。

我国近年来也有关于感性工学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发表了相关论文和中日合作的相关研讨,台湾省的成功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和交通大学也正在进行为期4年的感性工学应用于产品开发的合作研究。

在全球范围内,感性工学研究方兴未艾,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教育研究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感性工学的教育

作为一门诞生在大学中的“感性和工学相结合的技术”,是在什么时候被列入教育,又是如何展开教学的呢?

1991年,日本信州大学白石教授向文部省提出成立“感性工学科”的申请,二年后,“感性工学”被列入文部省学科分类目录,广岛大学、筑波大学和千叶大学都是较早将感性工学列为教学内容的学校,但正式建立感性工学学科,作为一门学科系统地实施教学则是在1995年,该年4月,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感性工学学科,该学科聚集了工学、理学、医学、文学和艺术学等专门领域的专家15人,以清水義雄教授(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为首确立了“知晓心灵意图、掌握心形信息、创造心意物品”的感性工学研究、教育理念。设立了感觉分子生理学、感性信息学、感性造形学三大讲座课程,建立起感性工学学科的基本结构,由此开始了感性工学的专门教育。

笔者曾在1997年于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听过来访的日本信州大学清水義雄教授关于“感性工学学科的构成”的演讲,并得到由清水義雄主编的《感性工学への招待——感性から暮らしを考える》一书。该书是根据信州大学纤维学部感性工学学科编写的教材汇编而成,全书13章。从中可了解最初的感性工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感性与感性工学;第二章、感性的哲学;第三章、计测感性;第四章、感觉与感性;第五章、脑的构筑与感觉情报处理;第六章、感性与心理学;第七章、感性与传达;第八章、感性与制品;第九章、感性与媒介;第十章、工业设计与感性;第十一章、时尚与感性;第十二章、艺术中的感性;第十三章、文学中的感性.

“感性工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问,为使“感性工学”这一新学科让普通市民了解,获得相关知识,信州大学纤维学部决定将《感性工学への招待》一书的内容制作成通俗的广播节目形式,作为公开讲座将全书十三章分为十三讲,从1996年8月开始,通过信越、山梨等广播电台向普通民众播放,由此开始了感性工学的普及教育。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除了信州大学建立了相关的教育机构组织,许多工科院校也设置了相关课程,特别是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和一些艺术设计院校也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了相关课目,如日本筑波大学、千叶大学、东北工业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东京工艺大学、九洲艺术工科大学等学校和我国台湾省的交通大学、成功大学、云林科技大学等学校。那么,其课程教学如何展开?笔者手头有一份台湾交通大学的感性工学教学大纲,从中可窥见一些具体的教学过程,下面是台湾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硕士生感性工学研究课程大纲:设计在线.中国

(一)、课程目的:

感性工学是一种关于“心理感受”与“实体对象”关系的人因工程研究,其不仅能帮助设计者了解使用者的感受和需求,对于设计元素的掌握与运用,也有指针性的作用。因此本课程对于此类问题上的解决及方法除了说明外也例举相关应用实例以助了解。

(二)、课程内容:

1、课程介绍:感性工学概论;2、感性工学的基础概念;3、感性与设计;4、感性意象的解析(多元尺度分析);5、感性意象的解析;6、感性意象的解析(因素分析);7、实体产品的解析;8、实体产品的解析(数量化一类分析);9、关联模式的建构;10、关联模式的建构(复回归分析);11、感性应用系统的建构;12、研究论文研读Ⅰ;13、研究论文研读Ⅱ;14、专案进度报告;15、感性工学在产品开发的运用——手机;16、感性工学在产品开发的运用——吸尘器;17、感性工学在产品开发的运用——门面装饰;18、期末专案展现与报告。

(三)、课业要求:

学生在课程中必须完成,包括数个作业练习以及执行一个完整的研究项目

(四)、考试和评分标准:

出席状况5%;上课的参与15%;平时作业与报告40%;期末项目报告40%

四、感性工学的构成

从信州大学清水義雄确立的感性工学研究、教育理念及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可以大体了解感性工学的构成情况。以下为清水義雄所画的学科结构图:

按图表所述,感性工学的学科结构及基本的研究领域为:

1、感觉分子生理学。

主要研究人类感性的源头,脑的构造和机能。从人脑的构筑、机能分布、神经细胞和神经传达、脑的感觉处理,到视觉与感性、听觉与感性、嗅觉与感性、触觉与感性等方面的联系,偏重生理角度的研究。并通过感性的计测检验,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实验手段,对人类的感性进行评估。

评估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检测法,是对人的感觉器官作检测,对照受测者的感受变量和“辨别阈”、“剌激阈”的细微变化,作生理与心理的快适性评估;二是SD法,是利用语言表述官感,然后对之进行统计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可获得受验者的感受量曲线。

2、感性信息学。

主要对人类感性心理的各种复杂多样的信息作系统处理,包括收集和处理输入数据,以计算机为基础建立人类感性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变换、运算和分析,将其转换为决策者所需的信息,并建立信息输出的完整机制,然后进行感性量和物理量之间的转译,再以适当的形式传输、,提供给设计者和制造者。

另按长町三生的研究,其方法有三种:

(1)顺向性感性工学:感性信息——信息处理系统——设计要素

(2)逆向性感性工学:感性诊断——信息处理系统——设计提案

(3)双向混成系统:将顺向性与逆向性两种感性工学信息处理转译系统整合,形成一个可双向转译的混成系统。

3、感性创造工学。

主要是为达到符合使用者欲求的产品而作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研究。从简便、快适、无公害、个性化、趣味性等方面研究感性与形态、感性与材料、感性与色彩、感性与工艺、感性与设计方法、感性与制造学之间的关系。

其中,针对特定产品的使用目的,分别对以不同感性为主的应用工具进行介面、有效性、使用性、运算性与推广性的评估,以实验设计方式满足产品的感性化诉求。

由此可见,感性工学的研究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模式,汲及领域广泛,是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它起始于整体基础上的个别要素的分解,对具体的一个个感性要素作出判断和处理,从暧昧的、不确定的、模糊的感性表现中寻求、归纳出重要的真正符合使用者欲求的感性要素,通过计算机技术使之构成清晰的可操作的东西,在产品设计制造中应用实施。五、未来的设计:感性化设计

过去的产品是设计者站在制造方的立场,通过预测市场商品的流行趋势,落实定位目的和设计意图,从材料、技术、设备、性能、成本和流通经费等方面,考虑实施生产的可能性,由此来策划设计方案,这是生产者利益优先的方式。

利用感性工学技术制造的感性产品是设计者站在使用者的立场,考虑上述各因素,并从使用者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使用环境、废弃处理等方面入手,以产品使用者的意识、个性、审美、多样、快乐、舒适为重点,以综合的功能性、合理性替代过去狭窄的功能性和合理性,这是生活者利益优先的方式。

感性化设计是未来设计的方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乎使用者生活方式的设计。

未来的设计是符合使用者个性生活方式的设计,感性化设计针对使用者的生活方式,从生理、心理、物理三个方面建立起新的设计模式:对使用产品时人的肌肉活动、皮肤温度变化、冷、热、出汗以及疲劳等现象作客观的生理反映测定;由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语言、表情、瞳孔变化、脑波变动等现象作人的心理反映测定;对材料的刚柔、表面凹凸、光反射、热传导等材料学的特性作人的生理、心理反映的评估。由此统合一起,按新的设计模式,立足于健康意识,在各种设计、各类产品中表现使用者的个性,符合其独特的生活方式。

2、使用者与生产者对话的设计方式

为满足使用者的自我表现欲望和创造个性,让使用者参与设计,将自己的欲求通过对话的方式传递到生产者,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对话的方式是全方位的,使用者与售货员、使用者与送货人、使用者与设计师、使用者与制造商之间传递、对话,最终按使用者的意图达成一致。在当前的设计活动中,认识到与个人对话式的设计生产方式的企业还很少,感性设计提倡这样的设计方式,这也是未来设计的方式。

3、作为设计活动基础的信息及产品信息标准化

互联网、可视电话、数码电视等行为方式越来越发达,人们的信息沟通十分便利,这些基本设施将成为设计活动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互动的对话式设计活动的展开。但由于国家、民族、文化、教育的差异,加上产品均有特有的性能,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必需建立产品信息的标准化,通过信息标准化的建立才能使各类信息有效地、准确地传递到所需方。目前信息标准化的建立有很多困难,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4、感性化设计创造生活

感性设计合乎人的个性,开展全方位对话型的设计方式,将促进人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从普通的购买产品到参与产品的设计,逐步改变着产品的面貌,使产品中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从而创造出人类新的生活。设计在线.中国

参考文献:

[1][日]长町三生.感性工学[M].日本:海文堂出版社,1989.

[2][日]长町三生.感性工学のおはなし[M].东京:日本规格协会社,1995.

[3][日]筱原昭、清水義雄、坂本博编.感性工学への招待—感性から暮らしを考える[M].东京:森北出版社.1995.

[4]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国际设计管理论坛专家论文集[C].2002.

[5]李砚祖.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J].新美术,2003,(4):20-25.

篇7

新课的导入虽仅占几分钟或几句话,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阶段,它正如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起着新旧课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讲好每节课的开场白是十分重要的。

1.设问引入法

读书需要思维,思维始于问题。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导向。用设问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2.悬念激趣法

在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高二的原电池的知识时,引言可这样设计:“一天满载着精选铜矿砂的‘阿那吉纳号’货轮正向日本海岸行驶。突然,货轮上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船员们惊呼:漏水了。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突然会漏水呢?是货轮跟其它船只相撞还是触及了水底的暗礁?都不是,是钢制船体因锈蚀而穿孔漏水了吗?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这究竟是何原因?原因是船上的货物:精铜矿砂。为什么精铜矿砂可使钢板出现漏洞呢?!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就可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这节课就讲关于原电池的知识。”这样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溢了。

3.开门见山法

这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

强调重要性也是一种开门见山的引入方法。有些化学知识十分重要,且抽象难学,在上新课前先强调学好这些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从而努力学好这些知识是大有帮助的。如,在讲解摩尔知识前,先给学生强调这部分十分重要,它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只有学好它才能学好化学。

4.激情引入法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联想,自然地导入新课。

根据教材内容,教师还可用激情的语言,讲述一点化学史料,借以唤起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碱金属部分知识时,可先告诉学生金属钠是由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的。戴维用电解法电解钾后,将分解得到的生成物倒入盛有清水的大玻璃杯中时,“轰”的一声发生了猛烈的燃烧和爆炸,戴维从此失去了一支眼睛,但这些丝毫没有动摇戴维酷爱科学,勇于攀高峰的决心,他十分风趣地说:“幸好只瞎了一只眼睛,还有一只眼睛,还可以继续为化学事业工作。”后来戴维更加努力工作,成功地用电解法制得了钾和钠,还成功地制得了钡、钙、锶、镁等金属,此外还制取了非金属硼和氢气(N2O)等。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学生,要好好向戴维学习,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5.化学魔术引入法

用化学魔术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把新课推向。

比如,在讲解氨的结构和性质一节时,可先给学生做“空瓶生烟”的小魔术,然后指出:氨气除了具有与氯化氢作用生成氯化铵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呢?我们这节课就详细讨论氨气的结构和性质。

6.类比引入法

有些化学概念,表面看来很相近,但实际是有区别的,有的学生易把它们混淆起来。在上新课时,采用类比引入,便于学生把新旧概念区分开来。

例如,讲电解时,可先让同学回忆电脑的知识,然后再提出电解与电脑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它们又有何区别与联系?我们学习了电解的知识,这个问题就不难解答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电解的有关知识。

7.以旧拓新法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向高级这一客观规律的,学生学习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这是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讲摩尔浓度的知识时,可先复习溶液的概念,溶液的浓度,百分比浓度的概念,然后告诉学生,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时,用的是质量,但实际上量取液体时一般多用体积,因此引入了新的表示浓度的方法:摩尔浓度。这样引入新课显得自然流畅,且把百分比浓度与摩尔浓度作了对比,以防止学生混淆。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有经验的教师,常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能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在学习之始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这样的导入,教师要摸清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

8.实验引入法

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好奇、好看,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始,教师可演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大量色、嗅、态、声、光、电诸方面的刺激,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通过实验巧疑布阵、设置悬念。

9.设问引疑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之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联想,或渗透本课的学习目标。

10.借助事例法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

例如,“醇类”的教学,用宣读新闻导入。

一上课,教师拿出一份1987年的剪报,向学生宣读:“4商贩非法用工业酒精制售白酒,贵阳发生千人饮酒中毒事件。”刺激、醒目的标题,立即吸引全班学生急切了解报道的详情。接着读:“贵阳目前因饮用含高浓度甲醇的白酒引起严重中毒事件。据悉,自25日发现第一例中毒者到29日晚,已有上千人中毒。双目失明者3人,死亡20人。”学生听罢都震惊了,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例如,为什么饮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会中毒?为什么会双目失明?甲醇有何性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顿时被激发起来了。此刻转入醇的分类和甲醇等内容的学习,随后继续读报:“经化验,这些白酒,每100毫升竟含甲醇31.5克,超过国家规定卫生标准774倍。超量甲醇进入人体,首先侵害视神经,损害肝肾,而后酸中毒而死亡。”

11.故事引入法

篇8

二战后美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跟美国大学的创新也有密切的关系。美国大学在开创初期原本是承袭英国殖民地大学的传统,组织结构简单,规模不大。但是,在美国大学发展史上,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1862年的《莫里尔赠地法案》,使得美国公立大学体系正式形成,并且极大地促进美国大学的发展,尤其在课程创新、社会服务创新等方面获得大力发展。“这些赠地学院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注入高校的办学思想与实践之中,形成了美国高校独特的风格,……康乃尔大学提出“适于所有目的”的课程思想,开出众多的学科课程。威斯康星大学则建立了推广教学中心、实验室社会服务,成了“州的智囊”,大学成为政治、社会和工业立法以及科学与高等教育民主化的试验站”。

美国大学规模、学生人数、课程等不断增加,美国大学的复杂性和创新性也在不断增强。20世纪60年代美国“巨型大学”的产生,更加促使大学复杂性和创新性的发展。这种大学是通过联合、合并的形成产生的,规模非常巨大。这种巨型大学的产生使得美国大学的复杂性日益增强,甚至有些大学校长都明显感觉到管理的难度。1963年哈佛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就谈到了这一困境“大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巨型大学,校长的特性随之发生变化。……在任何巨型的大学中,创新和权力的途径多种多样,学校存在一种‘无法状态’,而且校长的任务就是将这种‘无法状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另外美国大学复杂性和创新性还体现在组织结构的创新方面,具体表现为在大学里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机构、研究中心等,而且大学的类型也非常多,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还有远程教育、留学生教育等等。巨型大学的产生也使得大学的创新范畴和创新力度得到进一步拓展。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充满创新的组织,对这种组织的管理我们应该要用创新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对大学的管理是过分保守的,过度行政化导致大学管理体制僵化,使得大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二、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大学管理创新

创新的概念是熊彼特在1912年提出的,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指开发一种新的产品、实施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以及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后来,沿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逐渐形成了两大研究分支和研究取向,一种倾向于技术变革领域的技术创新研究;一种倾向于制度形成和制度变革的制度创新研究,也有学者称之为管理创新研究。大学管理如何创新?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对策。从复杂性理论的角度来看,创新一般发生在系统的混沌边缘,创新需要远离平衡条件,创新需要一个创新的奇异吸引子的激发等。基于复杂性理论视角的思考,我们认为大学管理的创新主要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管理创新与系统的混沌边缘

复杂系统理论认为创新常常发生在系统的混沌边缘,这种边缘往往具有非常大的创新可能性和创新能力,这种边缘状态容易产生创新的空间。那么,混沌边缘到底是怎样一个空间领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混沌边缘又如何形成?复杂性理论引入了影子系统和合法系统两个概念,认为在组织中影子系统就是受隐性符号系统驱动,这些隐性符号系统由组织中一些个体所拥有的模式获得,并不是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显性规则或者共享范式。隐性系统所表现的是潜在的行动,未外露的想法和创意等。而合法系统是组织中的一种很明显的控制系统,通常效率非常高,处理问题也比较有效,通常起到维持组织的秩序和平衡状态的作用,并消除组织的不稳定性和冲突机制。影子系统和合法系统常常发生互动作用,有些时候出现相互冲突,甚至起到破坏的作用。影子系统常常渴望创新,渴望表现出个性,而合法系统却用共同形成的外在规则进行压制。这种相互牵制往往就产生创造性空间,这种空间就是在混沌的边缘。

大学管理系统中同样存在着影子系统和合法系统,合法系统就是大学明文规定的一些制度和规定,以及明文成立的机构等,这些制度和规定就是为了大学的稳定发展而制定的,维持稳定是它们的基本目的。而影子系统则是存在教师中间和学生中间充满个性的潜在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这些影子系统渴望突破体制但又受到阻碍。从复杂性理论的角度来看,要促使大学管理的创新,我们不能过分打压影子系统,不要一发现与众不同的看法和建议,就强摁下去,听不进不同的声音和建议。恰恰相反,这些影子系统是大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创造性的源泉。在影子系统与合法系统发生碰撞的时候,创新的空间才会慢慢显露出来。如果单纯的只有合法系统,整个大学管理系统将过分稳定,没有创新的空间,最后可能合法系统也难以继续存在下去。以课程管理创新为例,首先应该既要加强显性课程的建设,也要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使大学里面这两种课程相互影响和相互碰撞。其次就是要促使课程与学科的交叉性,使得他们在交叉处出现混沌的边缘,这种边缘就是充满创造性的领域。现代新兴的学科和新兴的创新发明就是多种学科交叉的融合,美国圣菲研究所所研究的复杂性问题,就是生命科学、计算机、数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最后,从课程制度层面来看,要保持宽容的心态,对于新兴的不太成熟的课程应采取鼓励和积极推动的态度。

(二)大学管理创新与系统的涨落

涨落是复杂性理论里面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复杂性理论看来,涨落是使系统远离平衡态,达到新的平衡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在这种有序与无序之间,就是创新的重要领域和空间。有序是倾向于维持稳定,稳定有它的价值,系统通常趋向于稳定,如果没有外在的干扰或内在的刺激,系统基本上是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的。但是,过分稳定却是创新的阻碍,因为过分稳定意味着保守,系统甚至会走向崩溃。无序虽然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要走向更高级别的有序,必须要经过无序的阶段。当然,无序也是有一个临界值的,有一个度的范围,如果涨落小于临界值,系统将继续保持稳定性,如果超过临界值,系统可能整体就要取代原有状态,形成新的有序状态。所以我们说,远离平衡条件的建立是创新的前提。对于组织来说,要学会利用发展过程中的涨落信息,来促使组织系统的创新。

那么,怎么才能促使系统出现涨落情况?或者说如果我们想让组织通过涨落保持创造性,一般应经历怎样的路径?一般情况下,涨落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的扰动,这些扰动使得组织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带动组织的变革和创新;二是内部系统或者构成要素的随机运动,使得组织产生内部变革。如何能够保持环境对组织产生涨落的影响?首先要保持组织对环境的开放性,保持信息的交换;其次组织本身也应该有较强的敏锐性,保持对环境发生变化的识别能力。对于组织内部随机运动导致组织创新性的问题,关键是要有宽松的环境,自由的生存状态,组织内部的要素或者构成部分能够自主的活动,这些自主性活动是促使系统内在涨落的重要动力。从大学面临的环境和发展路径来看,大学管理和战略发展要保持创造性,大学必须要对社会保持开放性,不断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系统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通过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来促使大学保持适当的涨落范围,通过涨落达到大学发展更高的有序状态。大学内部管理也是促使管理创新的重要来源,关键是要提倡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策略,通过各个院系等系统组成部分或者教师学生等的创造性来推动整个大学的创造性发展。

(三)大学管理创新与系统开放

复杂性理论认为,开放是系统演化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一个系统过于封闭,不与外界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那么这个封闭的系统就会自动走向熵增,最后可能就会趋于混乱甚至崩溃。一个系统只有保持开放的状态,并且与外界环境不断的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这个系统才可以从无序走向有序,才可以不断地朝着更高级的有序层面发展。大学也是这样,大学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大学的是更大范围的开放的社会系统,大学的内部看上去和外部没有发生多少关系,实际上它也时时都在与社会的政治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等保持开放的姿态。也只有这种开放,保持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畅通交换,大学才能保持活力。

大学是社会复杂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可以说,社会的变化对大学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经济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现在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其需要的规格和素质对大学培养目标产生重要的影响。还有科技发展对大学的影响,计算机技术不仅改变了大学教育手段和方式,而且根本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出现了现代网络教育等新型的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更不要说政权的更替、社会变迁对大学的影响,那几乎是脱胎换骨的改变。大学从一诞生开始就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当前,大学的地位日益凸显,已经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为什么大学能够走向社会的中心?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的:一是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是现代高等教育走向“社会的中心”的主要原因;二是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相联系,是促使现代高等教育走向“社会的中心”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因素;三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现代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促使现代高等教育走向“社会的中心”的一个因素。高等教育地位的提升对社会发展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大学为社会提供大量的高等人才,大学所创造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也为社会技术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大学组织文化也反作用于社会文化,高校不仅是社会经济再生产的工具,也是文化再生产的手段。

篇9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小学语文学习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初冬》时在大雾蒙蒙的清早带领学生出去观察雾中、雾后的美景,使学生对课文里的语句“象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太阳射出光芒来”等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充满浓厚趣味性的同时,也自然地、感性地融入学生对本课思想内容的更深一层感悟,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并背诵课文就易如反掌。

二、培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狼和小羊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灰狼的凶恶、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顺。这样学生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真正的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的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三、指导学生设疑、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如我在《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精神。

篇10

因此,一个人右脑球发达与否,同其创造力的高低紧密相关。可以说,没有右脑的参与,许多高级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和完成的。

然而受传统的左脑优势观念的影响,目前社会是一个“左脑世界”。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大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状况是“重左轻右”。强调左脑功能,鼓励左脑的行为,多数活动都围绕着发展左脑功能,致使学生左脑用得多,右脑用得少,大脑两半球得不到和谐的发展和合理的利用,妨碍了儿童智力的全面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注意右脑的开发和训练,使他们在大脑左半球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大脑右半球也得以充分发展。

那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是否可以进行右脑的开展发和训练呢?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高林生认为:当今语文教学陷入理性化的误区,要走出这一误区,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以诵读、意会、直觉、顿悟等非理性的方法为主要手段。看来,语文学科不但可以进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的训练,而且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根据实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右脑的开发和训练。

一、转变教学思想

教师在培养和评价学生智力时要从只注重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集中思维、分析性思维、严密的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向在创造性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右脑功能的创造性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转变。根据教材特点,在阅读、识字、看图作文等教学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想象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把印在课本上的文字符号──字、词、句、段、篇转化为学生头脑中活生生的形象,并把这些形象在头脑中清晰地保存积累起来。

如学习“颤抖”一词,在学生理解词语后,还可让学生想象再现“颤抖”的形象,以训练右脑。又如学习《翠鸟》一文时,表现翠鸟身上羽毛颜色的有三个词语──“淡绿色”、“深绿色”、“翠绿色”。学生从文字上并不能认识这三种颜色的特征,老师先拿来这三种颜色的羽毛,告诉学生什么是淡绿色,什么是深绿色,什么是翠绿色;再拿出翠鸟的标本让学生辨认羽毛的颜色。学生亲眼看到了真实的形象,在头脑中把这三种鲜明的形象积累起来,深深地印在了脑中。

二、确定合理的教学要求

脑科学研究表明,右脑功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其接受、加工的信息,获得的知识经验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平常体验到的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在教学中,老师在进行“说”(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同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对有些词语只需“意会”即可,无需花许多宝贵的时间硬背解释,如:“高山峻岭”、“瘫痪”、“畚箕”、“大汗淋漓”、“废墟”等词语,只要学生知道这些词表示的是什么,怎样的情形,就可以了,不需要学生去死记书面的解释,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不但有碍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右脑的发展。

三、改进教学方法

右脑是加工形象信息、鉴别图形、处理非言语材料的中枢。因些,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让大脑两半球共同活动来完成任务。

1.借助电教媒体。

阅读教学首先要注意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充实学生的感知,丰富学生头脑中表象的积累,提供再造想象的基础。

根据右脑以形象思维为主,主管人们的视知觉,形象记忆的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借助直观、形象的电教媒体进行教学。

如《桂林山水》一课,就可以借助录像再现桂林山水“静、清、绿”,“奇、秀、险”的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视、听觉、形象记忆,能非常清晰而深刻地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便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丰富了学生的表象,为学生进一步产生联想和想象打下基础。

2.启发联想、想象。

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语言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读者可以通过作者提供的语言符号,调动已有表象──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运用再造想象,创造性想象,想象相关形象,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想象文章描写的场面,想象文章描写人物的性格、心情,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和周围环境的情景等一些再现性和创造性想象。

如学习《西门豹》一课时,让学生想象西门豹去送新娘时假装的一副非常相信的神情;官绅、巫婆吓得面如土色的神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模仿人物的神态有表情地读读课文。然后再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你现在就是当时在场观看的老百姓之一,当你开始看到西门豹来“送新娘”时你怎么想?有怎样的表情?当看到西门豹将巫婆投入水中时呢?最后呢?

这些设计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3.让学生绘图(画)。

对于一些课文,我们可以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根据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让学生绘图(画)。

如《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中有一段描写小村庄从前的美丽景色。教师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后,让学生将这幅美丽的图画创造性地画下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思维活跃,有的用蓝色的波纹线加上快活的小鱼表现水的清澈,有的用几只戏水的小鸭子表现水的清澈,有的用鲜艳的美丽的花朵和花丛中的蝴蝶表现空气清新,还有的用密密的树木和林间的小鸟表现空气清新……

又如在教学《台湾蝴蝶甲天下》一文时,对于“皇蛾阴阳蝶”,课文中只用了一句话介绍,“再如‘皇蛾阴阳蝶’,它双翅的形状、色彩,不像普通的蝴蝶一样对称,大小也不一。”教师在学生理解这一蝴蝶的特点(两翅形状、色彩不对称、大小不一)后,让学生自由画画你脑中的“皇蛾阴阳蝶”。

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文章的印象,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审美能力,训练了右脑,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发大脑,发挥其潜力,提高儿童创造力的方法和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以现代脑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弄清了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与特点,认识到两者特别是右半球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作用,就能结合具体问题、具体情况,制订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更能在实践中获取应有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①Blakeslee,T.R.(1980).TheRightBrain:anewunderstandingoftheunconscionmindanditscreativepowers.TheMacmillanpressLTD.

篇11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转变”,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简而言之呢,就是一个“转变-探究-创新”的过程。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创设情境,利用新教材,激发创新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导致教学行为发生变化。

旧教材注重知识传授,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倾向,强调知识的学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繁、难、旧。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结论而轻过程,重学会而轻会学,重知识的积累和认知能力的增加而轻视知识构建和方法的掌握,重视问题的解决而轻视问题的发现。教师只需要将知识进行讲解,实验进行演示甚至讲解,学生也只需记忆、模仿。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权利,其培养出来的所谓好学生也只不过是些应试高手,他们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这种方式已无法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与旧教材相比较,新教材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编排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新大纲教学目标的维度增加,要求更为全面和人文化,突破了学科本位,注重社会、学生发展的需求,教给学生在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时应有的观察视野,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开放和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以辨证的观点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强调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获取知识,体现化学实验是获取知识和学习探究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关注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从教材表面看,新教材的内容总量减少,难度降低了。但在课程的实际操作中正好相反,对教材进行加工、整理,使之变成学生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感兴趣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学生跟着教师走”变“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现象,讨论形成知识体系。

先进的教学观念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的,同时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必须是在教学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为能切实用好化学新教材,实现化学教学的创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探究式学习的培养,应努力做到:

2.优化教学情景,诱发探究动机为创新做好准备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如此。在教学情景中,一定要有推动个人去达到认识目的的动机,也就是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动机。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只能够让学生死板的接受知识,无法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并且还会使学生感到知识灌输的乏味,产生厌学情绪。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能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化学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将会诱发学生的探索研究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还要深入班级,和学生座谈讨论,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还不只是在于结果。能得出一个颇有价值的结论固然很好,但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更重要的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关注现实、发展个性、培养能力。重视“过程”的亲历和体会,让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艰苦和成功的欢乐,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无论探究的结果怎样,过程本身就已经使学生受益颇丰!有这个参与的过程和没有这个过程,绝对是不一样的。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主动地、如饥似渴地阅读参考书、查找资料、搜集数据信息,获取新知识,甚至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度过节假日,对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通过活动还能够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通过研究过程的表述与展示过程,获得锻炼自我能力的机会,使学生更具有现代综合型人才的特质。

3.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超越创新,感悟创新苦乐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与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要认为学生的方案设计与教师所想象的不同就是不合理的、错误的,不要把学生在尝试中的失败看得一无是处而全盘否定。相反,如果要求学生完全照搬教师,一味的模仿教师,结果只能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因此,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的超越创新。教师要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不要强求学生完全按照教材、资料或教师预定的方案进行研究和学习,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行设计、自主研究、自由创造。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学生在独立设计的研究探索中尝试失败,使他们感受科学道路的艰辛,并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调整方法,最终取得成功。例如,在学习了酸雨的有关知识后,学生提出了“酸雨的形成及危害模拟实验”的研究课题。在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性,也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或错误的想法和设计,走了许多弯路。但是,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失败,才使学生能够及时的调整方法、改进方案,最终一步步走向成功。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中学生的探索活动仅仅属于一种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发现,一种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形成;而科学家发现和解决的却常常是人类从来没有发现或未曾解决的新问题、新事物。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仅仅是要像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那样来进行学习,其本质是对科学研究的模仿或模拟,是“像”而不是“就是”科学研究活动。真正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求发展,在自主探索中求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4.渗透科学方法,全面提高素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很好地渗透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探索中体会科学探索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手段。学生会明白:其实,好多事情只要自己动手做一做,都不是所想象的那么困难,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篇12

作为校长,在管理的观念上应做到“三心二意”,即忠心、诚心、事业心和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创新过程中的任务——就是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创新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带头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引导和要求广大教师明确自己在教育创新背景下的角色定位,积极实践教育教学创新,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制度为保障,将学校的核心功能定位于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的服务。真正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我校一贯以严谨治学、教学质量高、德育工作扎实著称,几年来,我在学校里始终倡导“自信、合作、坚韧”的精神,突破狭隘的办学思想,走出知识本位的条条框框,“三心二意”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渗透在教学中、课程中和活动中,以创新的气息满足每个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新管理方法——“冷思考”,融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于一体

在以往的管理中,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班级及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管理难度相当大,用传统的行政指挥式管理已无法适应适应较大规模的学校管理,作为校长,应围绕近年来学校发展的有关制度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冷静思考,深刻反省对校长职位的认识,研究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适应学校的管理。

(一)实行“单元式”管理,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层次都在思考”

哈佛杰出的管理学教授克里斯坦森告诫我们:“规范的管理是导致企业衰败的原因。”越是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规范管理,越是无法实现企业的突破性发展,作为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因而在管理模式上应实行“单元式”的分层次管理模式,即把学校分为多个板块,分别实行管理,单元式管理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让管理趋向扁平化,最终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比如:将小学划分为一二年级级部、三四年级级部、五六年级级部和艺体级部四个级部,每个级部有3个管理核心,由级部主任和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主任担任,学科主任对本学科管理负主要责任,级部主任对班主任工作管理负主要责任。级部可自行组织本级部的教学指导工作,有相对独立的经费支配权和人事权。

通过实践证明,“单元式”管理是适应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管理的有效管理模式。管理重心下移到级部,可以很好地处理调代课的问题、增强管理的人文性,并能促进管理者队伍的迅速成长。

(二)“以人为本”,成为学校文化管理的行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