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6: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骨科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作为医院外科的重要科室,骨科住院病房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不足、操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等。,这制约了患者的康复,甚至加重了病情的严重程度,造成护患矛盾。因此,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从源头上规避安全隐患非常必要[1]。通过分析骨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我院课题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骨科住院的13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34:31。年龄从20岁到85岁不等,其中平均年龄56.519.7岁。研究组的男女比例为36:29。年龄从22岁到83岁不等,平均年龄57.5岁218.3岁。不同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安全危害分析和人性化护理。安全隐患包括:部分护士只把完成护理任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工作,对患者及其家属缺乏耐心,无法实现有效的细节护理,随意减少护理程序。大多数护士因工作繁忙而忽视与患者的沟通和沟通,只看到患者的表面情况,这可能会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或者只是简单地回答,而不积极解释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2]。护士在实际护理过程中不注意对患者的保护,跑步时不注意改变骨折患者的,可能导致患者继发伤。绷带或冰敷患者的药物未及时更换,交接班时仅对患者进行了简要介绍。人性化护理: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制定规范的护理流程,护士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交接班时详细解释患者的具体情况。骨科病人有很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容易焦虑和抑郁。护士应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列举成功案例,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心理咨询使患者对疾病持乐观态度,并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饮食更加科学规范。护士应做好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病情,进行康复治疗详细计划、疾病保健指导和行为需求,以使患者关注疾病。告诉患者避免辛辣食物,并在病情稳定后指导相关活动。指导患者家属适当陪伴和鼓励患者,也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术后严格监测患者的身体指标,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患者的不良反应,积极治疗,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科学划分病区功能。为避免发生事故或烫伤,请将保温瓶和电源远离患者,并限制电源以避免潜在的火灾危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病房,走廊、卫生间安装防滑装置。
1.3评价标准
在出院前对不同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获得的相关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处理,计数数据单位及其检验通过(%)和x2进行。两组间比较的统计学意义用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探索护理工作的潜在安全隐患,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而且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也有很大帮助[6,7]。
的研究表明,实施安全风险分析和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基础护理的对照组(P教育、行为和饮食规范对他的病情迅速恢复极为有益。综上所述,骨科临床护理中经常会出现安全隐患,应通过对其原因的合理分析和归纳,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的安全隐患。
引用
[1]张琳,徐凯。骨科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安全隐患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19(85):288+297.
[2]朱金波。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方法[J]。《中国健康标准管理》,2017,8(27):197-198.
[3]郭玲,周荔倩。骨科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安全隐患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年,4(41):59+79.
[4]张伟。骨科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安全隐患探讨[J]。临床医学文献杂项记录(电子版),2017,4(11):2117.
[5]罗虹。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探讨[J]。中国社区医生,2017,33(4):155-156。
[6]包维维。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探讨[J]。《人人健康:学术版》,2015,9(20):217.
[7]魏琳,陈雅婧。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人性化护理研究[J]。膳食保健,2019年,6(29):241.
。所有患者按coin阳性和阴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的手术室护理配合,骨科切口感染和生活质量。
髋部骨折主要指股骨颈与老年人股骨粗隆之间的骨折。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肌力的下降,它已成为高发人群髋部骨折的原因。骨科手术在临床上非常常见。重建和修复手术是主要类型。骨科手术期间需要使用植入材料。因此,手术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手术切口感染[1],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可能诱发各种并发症,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和感染的发生[2]。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以102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coin阳性和阴性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实验组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实验组男25例,女26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9.643岁。52)年。其中肢体手术15例,颈椎手术17例,胸腰椎内固定1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21~59岁,平均40.283.97岁。其中四肢16例,颈椎18例,胸腰椎内固定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科疾病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手术室护理为主,包括术前宣教、手术配合、术后护理。
实验组患者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术前: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应尽量等待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术后恢复。尤其是没有高血糖。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有明显皮肤感染或感冒的员工在治愈前不得参与手术。骨科医生必须以标准化的方式着装,将他们所有的头发放在手术帽内,不暴露,不留长指甲,并严格遵守手术洗手流程。加强对实习生、仪器技术员和进修人员的培训和评估,特别是在无菌技术和外科的洗手培训。只有通过评估,他们才能在舞台上合作。手术前,用消毒剂擦拭手术室内所有物体表面。术中:凡有预防性药物手术指征者,应在切皮前30~2小时或手术前静脉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则应在手术期间增加剂量。应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套穿孔率高的作业应戴双手套。他们应该在行动中采取主动加热并保持患者的正常体温。需要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为了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无菌台干燥,用干纱布擦拭血液。当准备好使用时,使用3 L浆糊收集冲洗液。手术后:接触切口或切口敷料必须用手清洁,以确保卫生。换药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比较分析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手术生活质量评分主要根据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表进行判断。总分是100分。该评分与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正比。评分越高,术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计算102名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和切口率以(x?S)和(%)表示。T组与x2检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实验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表1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切口情况[x?s.N(%)]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默契,减少护理人员与生活的语言交流,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心理影响。手术室使用的所有物品均应在手术前做好准备,消毒[3]。此外,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给予口头鼓励,以提高患者的合作度,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信心。在本研究中,对于术后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切口感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
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管理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如护理管理部分定期检查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反馈进行整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管理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计划:健全相关制度,规范护理行为。完善护理质量检查及考核标准,做到量化、细化、实用、方便,有利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三级网络,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士),成立压疮监控、护理风险防范及静脉治疗等三级管理小组。制定每周、每月的工作及学习计划;②实施。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细化每个岗位、班次及程序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切实把好护理质量关。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病区基础护理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正确执行医嘱,为患者提供护理专业技术服务,保障患者安全。按照卫生部最新护理文件写作规范要求,加强和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提升护理文书书写水平,确保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加强急救药品及器材的管理,做到定数量、定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每日核对,班班清点,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注重年轻护士培养,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建立日有提问、周有查房、月有讲座、季有考试的长效机制;③检查。根据护理质量管理目标,采用随机检查、定期检查和自查相结合,寻找护理质量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④处理。对于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限期整改,并落实整改效果,彻底纠正。
1.2评价方法
入组后第6个月,评价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主要包括病区管理合格率、一级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合格率、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常用护理表格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达标率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达标率。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对照组病区管理合格率90.23%、一级护理合格率95.12%、急救物品合格率97.00%、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99.00%、常用护理表格合格率90.24%、护理技术操作达标率90.78%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达标率90.36%。观察组患者病区管理合格率98.97%、一级护理合格率98.26%、急救物品合格率100.00%、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100.00%、常用护理表格合格率98.95%、护理技术操作达标率98.92%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达标率98.00%。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考核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8.90、6.03、5.15、11.84、9.72、8.78,P<0.05)。3讨论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护患对服务供需的矛盾加剧,而护理质量在护理服务中就成为弱化矛盾最关键的因素。PDCA循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工作的循环过程,能使护理人员科学地安排工作内容,加强护理效率和提高工作质量,也有利于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成。随着中国医疗体制和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研究将PDCA管理循环模式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结果显示病区管理合格率、一级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合格率、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常用护理表格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达标率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达标率等均得到不同的提高。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使骨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控制中有的放矢、有始有终、目标明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对患者的诉求、护理中的差错事件、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以及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护理经验的总结具有连续性、系统性,能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PDCA循环能够使小组成员间主动承担管理任务和解决问题,培养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PDCA循环虽然分为4个阶段,但是存在一定的交叉和渗透,紧密衔接,不是截然的分开,体现了护理质量管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目前,许多护理管理者还将PDCA与其他多种相关管理模式相结合,如牟宝华等在品管圈实践活动中结合应用PDCA,每月按既定计划对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查找问题及原因,使护理管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2方法与推进
2.1转变认知,统一思想:
责任制护理作为一项新的临床护理制度,要想改变传统的、很多年来根深蒂固的护理方法,首先要从思想上给护士渗透其先进理念及优势。开展责任制护理之前,安排护士参加医院各种关于责任制护理模式的讲座,并派护士长外出学习先进运行及管理模式,通过PPT课件,形象而生动的为护士传播北京、天津等大医院成功运行实例、先进理念,结合当下护理发展的需要,逐步统一思想。
2.2改变排班方法:
减少交接班次数,简化交接流程,实行双班制。推行APN连续排班模式,改原来四班交接,为三班交接,将上班时间改为A班08:00-17:30,P班17:00-23:30,N班23:30-08:00,各班均有半h重复时间,以利于发现问题,改变匆忙交接而导致的交接不清,对病房情况了解不透彻的情况;实行双班制,保证每班至少2名护士以上,尤其是夜间护士双班,满足了我科夜间急诊病人多,工作量大的护理需求,避免了护理工作隐患的发生;并且根据科室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鼓励各班次、各时间段的护士互相配合,查漏补缺,根据工作量、病人数、病人病情轻重等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上班,不但节省了护士工作量,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保证了高峰时间段的人力,保证了护理工作顺畅进行,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2.3责任护士,工作包干:
病区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两级扁平式、包干式管理模式,责任护士直接管理病人,每个责任护士分管责任病房,护士长根据护士能力、护士休班人数、病房病人数、病人病情轻重等情况负责必要的调整,但相对来说责任病房固定,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持续性,统一性。
2.4工作内容重新分配: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后的,工作内容改为以病人为中心,责任护士从病人入院开始不但要完成医嘱内的工作,还要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如健康教育等,护士在病房的工作始终围绕着患者,加强病房巡视,减少呼叫铃响次数,使护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护士还给病人。
2.5简化护理文书:
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要求,取消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人护理记录二的文件书写,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采用表格式护理文书,即使重症护理、一级护理,能在体温单上体现的客观数据,不必重复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把时间还给护士。
2.6重视细节管理:
在实施责任制护理过程中,护士长分析了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不规范的环节,出现的具体问题,给予具体分析,设计了很多细节上的规范,如为了让病人记住责任护士的名字,除了护士多次查房交流外,在入院时,责任护士把一张写上责任护士、主管医生名字的“护患沟通卡”交予患者,还在床头贴上护士的名字,加上责任护士经常巡视病房,病人能很轻松的记住责任护士;针对薄弱环节-健康教育,护士长将不同疾病的健康教育的材料制作成标准化健康教育宣传页,材料生动使用,语言简洁易懂,有的还附有功能锻炼图例,由护士结合该病人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指导,还可交予患者阅读。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2.7监督与反馈:
护士长在下班前对各责任护士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落实到位,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监督,科护士长、护理部进行定期随机抽查,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2.8效果评价:
分析并比较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医生满意率、健康教育知晓率等。
2.9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P<0.01)。3.2患者健康教育情况及医生人员满意度比较: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提高了医护人员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P<0.01)。
4讨论
4.1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后,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与责任心,护士通过为病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满足了病人的心理及病情需要,让病人感到了温暖,增进了护患感情,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使病人身心恢复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目标。
4.2提高了工作效率:
APN排班、文件书写的简化、工作内容的合理分配,改进了护理工作流程,使各个工作环节紧密衔接,做到连续、无缝隙,减少了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保障医疗护理质量。
4.3激发了护理的潜力和能动性:
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护士的服务态度,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均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首先必须掌握疾病的各种知识,督促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在制健康教育宣传页的过程中,为了让病人易于理解和记忆,护士也各抒己见,形成了护士主动学习,积极要求进步的良好氛围。
4.4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推行责任制护理后,全体护士对护理质量有了新的认识并更加重视,在护理部每月质量检查中,有了持续的改进,如病人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护士-患者相互的知晓度,病人指甲长等问题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真正提高责任制护理的内涵质量。
4.5存在的问题
4.5.1护理人员编制不够:
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要求,每名责任护士所管病人不能超过8个,在我科工作中,按要求至少需要5名责任制护士,而我科仅有4名责任护士管理,一旦有护士请假,便觉得工作吃力。
4.5.2护士专业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
表现在护士对疾病的临床专业知识、康复锻炼方法等方面掌握不够。在康复锻炼方法上,应结合病人损伤程度,年龄,耐受程度等实施个体化指导,要经常和医生沟通,更好的为病人提供正确的治疗,在这方面存在着护士不敢指导或指导力度不够,或指导不符合要求等,整体来说不够理想。
骨科护理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护理措施不能良好落实的直接因素。一些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护理操作,往往会擅自处理或隐瞒护理中的一些失误和问题。医院管理不到位:医院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自我约束较为缺乏,法律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不强。如果管理监督力度不够,会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外对于护理人员的编配、管理存在不足,影响骨科护理的水平。硬件设施的缺陷:护理硬件设施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护理质量,比如病房中的床栏不稳固、地板未采取有效的防滑处理及明显的防滑标志、电器设备、开关等使用不当、医疗设备老化等。
1.2护理人员方面
护理人员是具体护理操作的实施者,所以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护理水平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护理效果。目前,骨科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在这些问题。护理技能不熟练:一些护理人员走上护理岗位时间较短,往往只有一般性的护理技能和能力,基础性护理操作较好。但是,相对专业、复杂的骨科护理而言,其护理技能存在不足,临床实践经验较少,应变能力和判断力较差。专业知识较缺乏:一些护龄较短的护理人员缺乏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工作之余未能及时的强化学习,未能掌握一定的护理服务和心理护理基础知识,不能及时有效的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不强:骨科护理操作大多数是由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较为繁多,且患者较多,容易造成护理人员不足,使得护理人员出于异常繁忙的状态,导致护理人员身心较为疲乏,情绪变化大,对患者失去耐心,工作责任心不强,易引起护理问题,甚至产生纠纷。另外,大多数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较为缺乏,没有重视证据的管理,在出现医疗纠纷时不能及时拿出有效的证据。
1.3患者自身方面
骨科伤具有突发性,患者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和情绪反应,对自身状况过于担忧,往往会产生恐惧、痛苦、焦虑等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另外,患者对骨科伤的认识不到位。特别是高龄患者,骨折会造成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降低,需长期卧床易产生并发症及高昂的治疗费用,会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加重,影响治疗和护理。
2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2.1建立并完善护理制度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因此,对于骨科护理应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规范骨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从根本上确保护理质量。骨科科室还应建立系统的护理质量监管机制,明确职责。护士长或组长应每天检查患者的情况,对于护理中常出现的问题,应建立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处理办法;护士长应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问题严重的护理人员进行实质性、有效的沟通。另外,还应完善医疗设施管理制度,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2.2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措施包括:(1)强化专业技能培训,要成立专门的护理质量监管部门,让临床经验丰富和护理技术高的护理人员或负责人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和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促进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并要进行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辅导,以此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沟通的质量;(2)强化法律意识培养,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质量管理知识,让经验丰富的学者来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提供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加强监管规范操作,强化护理监管,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护理安全与质量的会议,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
2.3积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和情绪变化大时,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认真听取患者的感受和想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做好心理工作。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骨科伤的相关的健康知识,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积极面对生活。另外,还应多陪护手术后的骨科患者,加强巡视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要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该120例骨科患者中,包括骨折患者,颅骨牵引,颈椎术,骨髓炎,脊椎术等多种情况,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8~65岁。其中,试验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34~75岁,平均年龄为(46.2±10.9)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为36~72岁,平均年龄为(45.8±11.2)岁。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效果,如术后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等。
1.2.1对照组
谨遵医嘱,进行常规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
1.2.2试验组
在常规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后,采取舒适护理,方法如下。⑴心理护理:患者常常表现出焦虑与无助,情绪波动较大,依赖性强。由于行动不便,社交活动减少,生活单调乏味,渐渐对治疗失去信心,拒绝与人倾诉,甚至有抑郁自杀的倾向。针对上述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很有必要。①对患者因疼痛或不适而发出的哭泣、、抱怨等,需给予细心的安慰。了解各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有计划的对骨科疾病的病因,发展,治疗,恢复过程进行讲解,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观念,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适时用保证、指导、鼓励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支柱,使消极心理得到改善,树立信心。②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通过双方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督促家属给与物质支持和精神激励。⑵饮食舒适护理:对于骨科患者,往往行动不便,缺乏锻炼,常有便秘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应该帮助或者督促患者定期排便,因此科学的饮食护理是避免上述并发症发生的关键。首先,在饮食上增加饮水量,多食用流体食物;其次,增加膳食纤维食物的食用;同时配合适量的水果,提高维生素的摄入量,保持营养均衡。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每天进行定量的腹部按摩活动,以便促进胃肠蠕动,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尽量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⑶日常舒适护理:在舒缓期,患者疼痛感较轻,可以每天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展开简单的康复训练。通过伸张、散步,有效的缓解关节压力,保持其灵活性,不仅能减轻疼痛,防止麻木,还能舒缓患者心情,释放压力。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应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可以在午后进行40min左右的日光浴,增强免疫力;对于行动方便的患者,可增加有氧运动,促进呼吸系统更新,增加肺活量。
1.3评价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疼痛标准:采用等级评定法进行疼痛程度的比较分析。0级:无疼痛,I级:轻微疼痛,II级:中度疼痛,III级:重度疼痛,IV级:极度疼痛。满意度评价:3个等级分别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n,%)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感比较采取舒适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诊治的1240例骨科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84例患者中,266例为男性,218例为女性;年龄在15~97岁之间,平均为(46.3±2.6)岁;骨折类型:210例为上肢骨折,154例为下肢骨折,78例为脊柱骨折,42例为其他;观察组的756例患者中,402例为男性,354例为女性;年龄在17~98例之间,平均为(46.3±2.8)岁;骨折类型:342例为上肢骨折,240例为下肢骨折,108例为脊柱骨折,66例为其他;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常规手术护理、治疗护理、常规康复指导等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包括:(1)入院护理。患者进入医院后及时对病情继续拧了解,正确评估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制定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2)评价患者的安全隐患。年龄超过70岁的患者可能出现跌倒及坠床的危险,因而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跌倒几率进行评分,对于高危人群应该增加窗栏,同时嘱咐患者家属不可私自将床栏取下,不可自行翻山,以免因血压波动导致摔倒。(3)并发症护理。①皮肤护理;②预防静脉血栓;③预防肺部并发症。
1.3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4.2%,对照组为12.4%,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6%,对照组为88.4%,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在与患者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并制定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临床护理路;(2)制定住院护理路径,做好患者的住院指导工作,详细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目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并安排护理人员陪同,明确科室的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进行;(3)术前护理路径,向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日常饮食应该注意的问题。讲解手术的大致过程、术前准备和注意事项,并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减少患者不良情绪;(4)术后护理路径,帮助患者调整正确的,观察患者石膏固定、牵引固定术关节处姿势情况,以防降低关节固定效果,告知患者禁食,注意晚间休息对创口的影响,视病情恢复情况安排适当的康复训练;(5)出院护理路径,告知患者坚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康复锻炼,定期到医院复查。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以及文明行医的满意度。满意度调查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中,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39例,满意21例,总满意度88.23%;对照组中,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29例,满意20例,总满意度72.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文明行医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中,对护理人员文明行医非常满意45例,满意19例,总满意度94.12%;对照组中,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36例,总满意17例,满意度77.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传统交班方法以往的传统交班方法是,在夜班护士每天向全科报告交接班记录后,由值班医生补充相关交接内容,交班结束。未进行床旁交接班。
1.2.2新式交班方法
(1)交班流程:新式的交班方法参与人员主要包括在班护士、接班护士、交班护士、护士长,交接班护士进病房的先后顺序为交班护士、接班护士、护士长、其他护士。进入病房后,由接班护士与护士长对患者进行问候,贯彻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护士在交班时要保证语言描述清晰明了,理清患者床头的记录资料,实时掌握病区每一位患者的动态,了解分清骨科危重症患者、新入院患者,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要明确其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保证护理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检查、管理、点评工作,交班人员要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患者的病情发展、治疗情况、护理方法、用药状况、治疗效果等方面。
(2)交接班内容:全体在班护士都必须参与交接班工作内容报告,与值班医生共同完成交班工作。要求交班内容具有重点性、针对性,口头阐述要简洁扼要,交接时间控制在15min以内。交接内容如下:骨科病区内所有患者的调动情况,重症患者与新入院患者的资料更新情况,患者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病情发展等方面。对于一般的骨科患者,主要的交接班内容包括患者的皮肤情况、精神状态、输液情况等方面。接班护士必须要认真、仔细地听取交班内容,若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要及时向交班护士反应。护士长根据当天的交班内容予以点评,点评内容主要为护理记录是否书写完整、基础护理的完成情况、专科护理的完成情况、床边交接内容是否完善等方面,而且要提出存在的不足与因素,通过讨论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并在当天落实到位。
(3)交接内容点评:全体在班护士都必须参与交接班工作内容点评,由责任护士简洁明了的阐述病区患者的病况与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全体护士都必须认真听取护士长的点评内容,若对护理内容产生质疑且存在模糊地方时,可以向护士长提出,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2结果
采用传统交班方法后,骨科病区患者的满意度为72%,骨科医师的满意度为80%。采用新式交班方法后,骨科病区患者的满意度为94%,骨科医师的满意度为95%。由此可见,新式交班方法的落实效果更显著,适合用于骨科病区的交接班管理工作中。
3讨论
3.1提高安全质量教育力度以评价考核的方式来提高护士的法律知识、风险意识、责任心,通过总结夜班护士的工作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保证骨科病区患者的护理质量。定期向病区患者开展安全质量教育活动,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随机抽取我科住院患儿120例,男83例,女37例;年龄2岁~16岁,平均7岁;肱骨髁上骨折48例,胫腓骨骨折20例,颈椎半脱位7例,股骨干骨折10例,外科骨折20例,锁骨骨折5例,跟骨骨折1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样本纳入标准:①有基本交流能力且入院至少1d;②无精神疾病及认知缺陷;③意识清楚;④非危重症患儿。
2.方法
2.1对照组
按骨科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做好入院宣教,责任护士做自我介绍后带领家属和患儿熟悉科室环境。介绍床位医生并说明入院后的治疗过程,在进行治疗前由护士对其进行鼓励并简单说明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要求其配合治疗。
2.2干预组
在进行常规治疗前,由责任护士带患儿到本科游戏室(不能下床患儿可在床边进行),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治疗性游戏的内容及意义,取得配合后开展以下游戏。
2.2.1教育性游戏
护士应用教育性游戏为某项操作准备或者帮助儿童理解他(她)的疾病。如对于一些术后需留导尿管的患儿,术前责任护士可以给其提供一根清洁导尿管,允许孩子往其中灌水,以模拟尿液流出时的情形,也可以提供膀胱一尿道模型,让其将导尿管插入,同时允许往气囊中打气或放气,有助于患儿理解导尿的过程。对于呼吸道疾病的患儿,护士可先向患儿演示超声雾化器、雾化面罩的使用方法,当雾气喷出时,护理人员还可以先使用面罩,然后再教会患儿玩氧气面罩可以减少吸氧的恐惧。再者患儿最为恐惧的注射器(去除针头)、听诊器、皮牵引器具、骨牵引器具,护士可以给患儿看这些牵引用具,使用这些物品进行的教育性游戏,都可以减轻患儿治疗护理中的恐惧。
2.2.2戏剧扮演性游戏
戏剧扮演性游戏给了儿童通过游戏表达恐惧的机会,包括护士可以给患儿讲述“医院里的故事”,做“医生和护士”的游戏等等。模拟医疗护理程序的游戏找来“小医生”玩具箱,让患儿演医生或护士角色,给躺在病床上的洋娃娃做治疗(打针、喂液),让他们自己感知医疗护理的环境,戏剧扮演过程中扮演医生或护士的患儿就有可能把他们住院期间最恐惧、最不情愿进行的治疗或护理全部表现在扮演患儿的玩具身上,而护理人员也可以参与其中,加以引导,使患儿尽可能的表达出他们在住院过程中的侵入和创伤性经历,以有效地缓解患儿的恐惧心理。由于儿童总是不能够说出他(她)的恐惧,游戏可能在这方面有所帮助。注意如果他(她)没有心理准备,不能强迫他(她)去做。因此护士的评估能力对进行这样的游戏非常重要。
2.2.3生理促进性游戏
生理促进游戏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生理健康。对于不愿配合相应锻炼的患儿可以采取此种方法。如:对需长期卧床的骨科患儿,为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生理促进游戏包括呼吸游戏,如吹泡泡和纸风车来促进肺的扩张。疼痛是骨科患儿的常见症状之一,为了应对疼痛,游戏还可包括放松技巧和娱乐游戏。可以给患儿听音乐,节奏缓慢(每分钟60次~80次)且音调和音量比较小的音乐是促进放松和降低压力的最好选择,但是,儿童的喜好也应受到尊重。儿童可以选择音乐,这使他(她)控制了事情,并且提供熟悉的环境和娱乐。功能锻炼对促进骨科患儿康复及预防并发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需要增大活动范围和增强肌肉力量的儿童可受益于指导性的活动,包括把玩具放在儿童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外等等。游戏期间护理人员必须在旁监督和指导。
2.3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儿对治疗的积极配合程度为观察指标,分为强烈反抗:需2名护士协助并约束;反抗、安慰后配合:需1名护士协助和约束;主动配合:无需协助。
2.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1.5版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讨论
游戏是住院儿童的一项基本福利,在促进患儿身心发展与疾病转归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单纯的语言沟通很难引起儿童的共鸣,而游戏对儿童是一种全球性语言,不但可以激发患儿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护士与患儿的沟通与交流。
1.治疗性游戏可以减轻患儿的焦虑、恐惧治疗性
游戏不仅对心理行为障碍儿童有治疗性,且使其郁积已久的紧张、恐惧、不满等消极情绪得到充分的表达,使他们的情感发生根本的改变,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合作,治疗依从性得以提高。
2.治疗性游戏有助于建立和维系良好的护患关系
治疗性游戏加强了护士与患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利用游戏与患儿沟通,通过患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初步了解评估患儿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开展。鼓励患儿亲人加入游戏,在游戏中与患儿、护理人员三方共同接触,营造了良好的医疗氛围。
3.治疗性游戏有助于发现患儿的潜能
正如英国国家医院游戏指导师协会所指出的那样:为住院儿童提供游戏服务的目的不仅仅是“在愉快氛围中打发时间”或“减轻无聊和厌倦”。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患儿在游戏中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计划、探索、发现、建构、模仿和想象等能力。治疗性游戏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客观需求,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使患儿家属和我们看到患儿不一样的一面。
2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采取不同的扫描方法进行临床确诊,其具体确诊情况比较详见表1。由上表可知,两组患者通过采取不同的扫描方法,其影像学确诊率也有所不同,其中观察组的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13.28,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2012年?2014年我院骨科行手术的患者98例,男59例,女39例,年龄I9?71岁,平均(49.8士11.3)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12例,中学水平61例,专科及以上2S例,手术类型分为:锁骨骨折10例、肱骨骨折9例、尺骨骨折8例、尺桡骨骨折14例、掌骨骨折5例、指骨骨折3例、股骨干骨折12例、髌骨骨折2例、胫骨骨折13例、股骨颈骨折4例、脛腓骨骨折18例。对9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对照钽常规骨科护理。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患者的呼吸畅通,及时的对伤口部位进行消毒处理。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其具体内容如下。
1.2.1护患关系病患是护理人员工作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心理护理有序开展的基础,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要尊重病人,公平公正的看待每一位病人,从而增强患者的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感。同时,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学会运用得体的语言、得体的动作,善于微小,同时还要有礼貌的、友好的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细致的像患者介绍病情,减轻患者因为对病情不了解而产生的悲观、不安等消极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
1.2.2护理人员的行为举止护理人员的情绪可以反映在其行动上,而患者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对象,护理人员工作的不良情绪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如懒散、懈怠等工作态度会让患者感觉到厌烦和厌恶;而轻佻等态度常容易让患者感觉到不安全,而慌张、冒失等工作态度容易加剧患者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动作的沉稳、镇定,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1.2.3神情神情属于非语言交流中的一种,但是神情对患者的心理的影响作用也不可小觑。因此,护理人员要善于隐藏自己的消极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善于微小,并以此感染患者,帮助患者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2.4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患者因为处于医院的陌生环境,往往会感觉到害怕、恐惧,从而形成一些恐惧、不安等消极情绪,而患者家属的安慰能够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家属及进行沟通,向其宣传一些保护性医疗知识,让患者家属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会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从而让患者家属保持沉着冷清,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I.2.5护理宣传人院宣传对患者的行为和生理状态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除了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神态等方面的内容外,还要加强护理宣传。
I.2.6医院环境医院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能够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保持患者的身心愉悦,增进患者的健康。
I.2.7生活护理护理人员要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合理的安排患者的生活,让患者更好的适应医院的环境。同时,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缓解其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护理人员还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缓解患者过于紧张的情绪。
1.2.8心理疗法_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运用获得了较多护理人员的青睐,其指的是心理治疗的支持疗,。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合理的运用心理疗法啊’能够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支持、劝解、保证,从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课题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t对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统计学有差异。
2.结果
人院时,对照组SAS量表为(48.2士5.2)分,观察组为(打.6±5.6)分,两组患者的SAS量表分数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可比性,统计学无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量表为(37.2±4.5)分数,对照组的SAS量表为(50.6士6.5)分。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量表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习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SAS量表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可见,予以观察组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疗效观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包括统一安排术中个护理人员工作范围及职责,以及讲解术中需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力度,给予全面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主要包括:
①手术前1d,对患者进行访视以及整体病情评估。仔细阅读患者病历,对其病史、家族史以及各脏器功能等进行全面了解,并为其做相关术前饮食指导,例如术前8h禁食,术前2h禁水等。
②术前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教育。术前为患者普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其危害性,叮嘱其注意个人卫生。并为患者做心理指导,帮助其正视疾病及手术,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③手术以及操作流程均进一步规范化。通过讲座及交流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增强规范意识,统一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规范流程,对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术中操作进行特别强调,工作中需注意避免。制定严格工作制度,并通过日常监督及定期考核等形式实施。
④严格指导医护人员保持手卫生,需按照七步洗手法对手部进行仔细清洁。避免手术室内大量人员频繁走动,并保持手术室卫生,术中产生垃圾及时清理,室内定时通风消毒,确保空气新鲜。
⑤对患者手术位置及方式实施安全管理。术前对切口部位皮肤进行仔细准备,术中所需器材以及耗材等需规范化消毒,并加强对手术切口护理工作管理。
⑥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接受骨科手术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手术室内危险因素,并对其特别关注。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情况。
1.4感染标准:发热体温高于38℃;经血培养检查结果阳性数≥1,且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患者可能合并有低血压或者寒颤等症状;引流管所引出液体呈脓性,术后手术切口长期不愈合。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珋±s)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科骨科手术具有复杂性及侵袭性等特点,患者术中手术切口较大,失血量较多,在术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相对较高,这将使患者自身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不利于术后恢复,并加重患者医疗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导致其死亡,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管控,特别是强化手术室中的护理管理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国内外AliuO等人在此方面的报道较少,需采取何种措施降低骨科手术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深入思考。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来实施的相关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更好地服务骨科手术患者,避免其发生医院感染。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符合国外Togh-erL等人的报道结果。表明使用全面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有效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各类不规范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可能和如下因素有关:
①患者了解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会提升其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度,且使其在住院整个过程中,都有意识预防医院感染。患者个人卫生情况得到良好保持,会大大避免其因自身卫生因素导致的感染。同时,患者本身对疾病以及手术过程等进行详细了解,会减轻其心理恐惧、忧虑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其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及战胜疾病信心,利于术后恢复。
②加强医院感染危害等宣教,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确切认识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专业技能统一培训,可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各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自觉性及负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