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6: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苏州园林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苏州园林论文

篇1

作为文人、官吏修身养性的的私家园林,苏州园林的布局体现在思想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全部思想。苏州园林在布局上的特点是依水造景,将小桥、楼阁、亭台轩榭、花草树木、假山等融为一体,相映成趣,美丽如画,从而使佳景层出不穷。游园者无论站在苏州园林的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画面。整体上主要可以总结为“动静相生”“虚实相生”“曲直相对”“旷奥相兼”,这些看似矛盾的词语,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观念,美学家李泽厚所说过:“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因此苏州园林中的这些布局形式,强调的是内在精神的表现,即“天人合一”。这些“天人合一”的的艺术效果从心理学上来讲,是“和谐美”的宜人原则与生态原则的典型的体现。宜人的设计艺术成果满足人们被动性和主动性的双重需要,一方面给人提供充分的便利,另一方面尽量发挥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力。生态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建立良性和谐的关系,使设计体现环保思想,与环境相协调,与自然相融合,这些就要求我们从设计方法到材料的选择再到施工技术方面都要提前有一定的规划,在这些规划的过程我们就要把生态的因素考虑进去。“美在和谐”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中既是一种审美观念,又是造园者这发现、欣赏自然环境,并将其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方法。但苏州园林崇尚自然,本身也即使自然,但它又不是对自然景观的模仿与因袭,它强调以自然为本体,通过设计达到改造自然,创造和谐的景观环境的目的。

2.建筑与自然景观

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榭这些主体建筑都是虚实相生的典型表现。建筑的主题构成了能够给人存在感的实体,而建筑所围合的空间则构成了使人得以心旷神怡的虚体。比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拙政园中的这幅对联巧妙地点出了在这里可观赏到的四季之景,说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置身亭中,仿佛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忘记了肉体的疼痛与不适。除了大型建筑之外,苏州园林中的门窗、山石等建筑小品,也十分注重意境的追求。比如沧浪亭的108窗式,漏窗通阴阳之气,漏天地之秘。甚至是苏州园林中的石头也多用有“瘦漏透皱”之称的太湖石,这些看似坑洼的山石,追求的正是空灵通达之美。苏州园林通常以文人画为蓝本,对留白和虚实的运用已臻化境。它将建筑和山石、水融为一体,厅台、楼阁、轩榭、廊、旱船等与瘦透漏皱的太湖石和温和静美的苏州水构成人与自然的和谐。

3.人文景观

用“文人写意山水图”来形容苏州园林,我认为是最恰当不过了。古代造园者都有极高的艺术修养,造园者通过理水叠山,加入文化元素,创造出具有人文元素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景观。通过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作为点睛之笔,表达园林主人的理想与追求,使游园者既能舒展身心,又能受到文化熏陶。其中书法艺术是使苏州园林整体空间意象和内涵得到升华的精彩之处,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和民族特色。

二、当代环境设计的现状及不足

今天的环境设计不单是满足功能、创造环境而且还需要表达文化,虽然现代的一些建筑及景观设计也都在强调“尊崇自然”,但很多设计仅仅限于对自然的拼凑与生硬的模仿。作者仅仅将自然中的山水花草树木机械的移植到设计中,没有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设计构思。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样的作品与人的心灵是不相符的。这也是很多建筑在当时看起来很流行,但随之就过时了,没有“看点”的原因。所以如何利用自然,结合地域特色,尊重人的审美观念,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将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篇2

2改换句子。

有意改换句子,并与原文进行比较。议论文中的改换,可让学生体会议论文语言的逻辑性;说明文中的改换,可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叙述、抒情性文字的改换,可让学生体会其语言的生动性,等等。如有一首写“蜜蜂”的诗:“纤腰一扭/甜歌一路/吻过笑靥万千/带回温馨两篓。”改成“到处飞翔/嗡嗡作响/采花千万朵/年产蜂蜜一两。”启发学生对两者句子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确,虽然前者写虚后者写实,但这样一改意境全无,语言的感染力度差多了,不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又如1995年11月4日,武汉六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在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社组织的“特级教师教学艺术演示报告会”上,讲“语感教学演示课”《荷花淀》时,将文中“女人没有说话……我回来谢你”的人物对话作了如下改写:

①……“你走,我不拦你。小华,你带去;爹,你也带去。”“那咋成呢?”“那咋不成?”“我也不是走亲戚。”“你也不替我想想,上有老,下有小,我这是何苦啊!”———这不是水生嫂,觉悟低。

②……“你走,我不拦你,咱们一块儿走。”“我们去打鬼子,你一个娘们去干什么呀?不成。”“那咋不成,你打鬼子,我可以帮你们做饭、洗衣……”“不成。我不同意,队上也不答应。”“唔,不嘛!”———这也不是水生嫂,娇里娇气的,想软化水生。

这两种经过改写的对话,显现了水生嫂性格迥然不同的两种妇女形象。再如《陋室铭》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调”前加“慢”或“轻”,并且去掉两个“之”字行吗?学生读后明确,不行,这样就破坏了语言节奏在上下文中的和谐感。“孔子云:何陋之有?”改换成“故而吾以为,陋室不陋矣。”行吗?学生明确,不行,改后句式固然较整齐,但远没有原文干脆有力,且有拖泥带水之嫌。如是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语言的运用要符合上下文的情境,要从文章的整体上把握。这样一比较,学生自然能更深刻地感受语言的丰富内涵。以此引导学生推敲语句培养语感。

3改换标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也能为我们创设一种思维环境,通过其特有的功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例如《刘胡兰慷慨就义》中有这样的对话:“阎军又问:‘你真的愿意死?’英勇坚强的刘胡兰,从容地躺到铡刀下面,大声地说:‘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17岁,也是这个样子。’”启发学生:将其中反问句末的“!”改换成“?”好不好?学生在比较中明确,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强烈,这里用“!”,表明语气更强烈,有力地表现出刘胡兰回答的斩钉截铁,对死亡对敌人的藐视,比用“?”更能揭示人物性格。又如《论雷峰塔的倒掉》最后一段“活该”后面的句号改换成“!”行吗?学生明确,不行,因为用句号显示出冷嘲热讽的轻蔑口吻,可以指导朗读,“!”则往往将朗读语气误导得过于强烈。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先生读书,……“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启发学生,将其中“”符号去掉好不好?学生比较后明确,这个符号不仅是拖音的描述,而且可以让读者联想到老先生读书入迷时的陶醉情境,去掉之后这种情境感全无。以此引导学生借助标点符号培养语感。

篇3

一、关于说明文

1.说明文的重要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要让学生阅读一定量的科技作品,注意让学生体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在写作指导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会写简单的说明文,在介绍说明对象时要做到明白清楚。各地中考对阅读说明文都各有要求,笔者查阅了最近几年的中考说明文试题,归纳出说明文阅读一般从以下方面来考查:(1)试题要求学生能够指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要求学生能够说出说明方法,更要能够理解该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3)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4)让学生能够体味重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更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由此可见,说明文教学在整个初中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

2.说明文教学的现状

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发现初中教师对于说明文教学不够重视,具体原因如下:一方面由于说明文本身的特点,是对事物的性质、状态、事情的进程以及事物之间关系进行介绍,因此,为了准确无误地介绍,说明文语言一般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老师和学生一般对于这样一类的文体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基本功比赛以及上课比赛的活动,一般情况下,公开课和比赛课是不选择说明文的,因此,老师对于说明文的研究就比较少,课堂教学就没有能够精打细磨,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流程的实践比较粗糙。但是,我们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不能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就忽视说明文教学,因为说到底我们还要围绕中考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来认真对待说明文教学。

3.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就是题目,例如《苏州园林》《奇妙的克隆》等,也有些将说明对象放在文章的开头一段,还有极少数说明对象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归纳提取,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出现;有的在文章开头几段揭示什么对象的特征;有的说明对象的特征分散在各段中,要求学生抓住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的词语进行归纳提取。

二、指出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说明方法有哪些

阅读说明文,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必须让学生能够找出对所学习的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一般在学生初学说明文时,要明确让学生知道有哪些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作引用等。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在中考试卷中,让学生找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这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中考试题中往往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只知道说明方法,还要求学生掌握文章所选择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来规范化地答题以及了解答题的一些技巧。

比如,“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答题规范的格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的特征。例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本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比较,突出强调了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打比方”答题格式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例如《苏州园林》中“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运用打比方的什么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征,使说明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举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特征,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与可信度。总之,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一定要紧扣说明对象的特征,注意答题的规范与技巧。

三、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篇4

在进行课堂教学前,进行精心的准备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掌握教学的进度,并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内容。例如:

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时候,根据鲁迅为文中主人公取名的角度出发,让同学们思考孔乙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接着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生句,掌握重点的字词句,并让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再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文章中出现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实质和作用,同时,还要理解并回答孔乙己当时是处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为什么孔乙己出场之后才能笑几声以及造成孔乙己这个人物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问题,最后老师再以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课本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体现出教师的引导性,而且还能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会教与学生会学,在课堂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有效的疑问和情境

好奇心并非单单针对小学生,对初中生同样如此。因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一旦学生开始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某个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之后,那么其对外界的信息、事物等方面就会产生一定的敏感性。这将有助于激发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1]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该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展现自我的个性与能力;进而易于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产生灵魂的交融,切身体会在文本内容中作者的喜怒哀乐,并与其进行情感的交流。例如:

在教学《苏州园林》这一文时,首先教师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的疑问:“常听说这么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苏州的美主要是在于园林,桂林的美主要是在于山和水。那么,请问园林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它的美又在何处呢?”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同学们快速地通读全文,接着借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现实的苏州园林和桂林的山水美景,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跟着作者的步伐,走进苏州园林,一同去感受苏州园林的形、象、声、景的完美结合,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和掌握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这将充分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创造力只能是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自由的条件之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其实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正如上面教学《苏州园林》一课的时候,笔者若是发现有的学生出现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就故意让该名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此时的回答肯定是答非所问,我便微笑着对该名同学说到:“请坐下,你刚才肯定是被文章中苏州园林的美景吸引住了吧,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欣赏,以致于连老师问你什么问题都还没有弄清楚”。话音刚落,其他的同学哄然大笑,该名同学也会不好意思地笑一下,此时我会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待坐下之后该生即会将注意力转移至该堂学习中去。此时,另有一些不专心的学生也会将注意力转移至学习中来。所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而且还能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面对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要从根本做起。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学生的学要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目的,通过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最终实现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5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室内设计专业培养适合时展的、真正解决问题的多元设计人才。而现今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问题,学生动手能力弱,室内空间传统元素的运用与总体风格不统一。因此提高室内设计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合格的室内设计人才,是当前高校室内设计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文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实践,力求探索适合高校的室内设计教学方法。

一、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加大实践式教学

现代化的教学不是闭门造车,尤其是室内设计这种很具实践性的学科。以往的实践课程大多局限于校园内部的教学资源,单一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产生理想主义的作品,存在可操作性薄弱和对设计作品的材料、工艺及实施分析等问题的忽略。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由于在校期间没有真刀真枪的参与实践,专业知识面较窄,缺乏专业内和跨专业知识集成锻炼、缺乏社会的实践技能,缺乏超越专业的眼界和能力,毕业后很难适应复杂的就业市场。

针对上述情况,调整加大实践式教学的比例已迫在眉睫。室内设计专业加大实践式教学,充分利用丰富社会资源进行教学,让专业教学走出教室,走入社会实践,才有利于专业教学,达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

二、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

2006年、2007年、2008年的室内设计年会都连续提及知名的室内设计大师在谈到未来室内设计的新趋势时,都不会忘记提我们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我们中国设计的“根”。当今社会的设计趋势是多变的、多元化的,但是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在总结这几年及未来室内设计发展趋势时都提及“东方风格”或者诠释为一种全新的“新东方风格”。要形成一个国家或民族不同时代新的艺术风格,总是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然而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接受现代流行的个性化设计很快,也很喜欢西化的设计,比如具有明快色彩与流畅线条的北欧设计风格,而对设计中渗透了传统文化的设计并不是很喜欢。甚至对较深色彩的传统木家具表现出明显的不喜欢,而对同样是以原木制作的北欧风格的亮色家具却接受的很自然;赞美欧美传统的室内装饰的豪华,却排斥明清家具的精美雕刻……造成学生对传统的冷漠的原因一是自身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大学之前的教育很少有传统这方面的内容,文化素养很低。另一个原因是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很多有品位的传统建筑、手工艺品、地方性产品等在人为的摧毁下逐渐消失。反之,外来文化的入侵则气势汹汹,我们祖先几千年的传统文明正在被外来所谓的现代文明吞噬。他们还在吞噬古老的东方哲学(孔子、老子、庄子……)、文学、礼仪、建筑学、甚至我们的语言文明……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是在几千年灿烂文明的熏陶中成长的,我们的生活需要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设计。室内设计更需要本土文化,要从传统中挖掘文化的精华运用于设计,离开了传统的土壤,设计就没了灵魂,成了无本之木。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其作品中国香山饭店,运用江南水乡的青砖灰瓦白墙,融现代建筑风格于中华文化情怀于一体。这些大师自身中华文化功底深厚,将中华文化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和蔚然陶醉的感觉。

三、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引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展示的“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神妙境界,将空间设计的艺术推至令人望尘莫及的地步。室内设计,可以说是这种空间设计艺术的一部分,能够从中借鉴的东西很多。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建筑构件、家具陈设、园林小品、古典园林色彩等等,都是室内设计可以借鉴的瑰宝。室内设计教学,引进古典园林艺术,既能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更能给学生带来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

在课堂上,通过对经典设计的详细介绍,配合各种图片,让学生先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然后再播放介绍代表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拙政园的影像、各种精致的园林细节处的摄影图片,让学生犹如亲身游历了园林。着重介绍形式优美的亭台楼阁,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和造型优美的木结构,漏窗借景的巧妙和不经意,小桥流水、峰峦叠翠的山水田园意境,环境经营的合理。小空间中蕴藏着无穷的宇宙空间排列奥妙,精心选择的树木花草象征四季的轮回等。学生看到了实例设计中理论和形式结合的美妙,心里自然由衷感慨民族文化的精妙内涵,对古典园林设计者的崇拜情油然而生。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生对古典园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古典园林的精髓,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园林装饰元素同现代室内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山饭店,就是将传统的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运用于建筑室内外,他的设计就是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文人造园艺术的意境处理手法,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苏州园林山水画般的美轮美奂。整座建筑简素端庄,和香山的环境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香山饭店虽然是采用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来设计,但设计师领会了园林的意境体现,设计元素并不是照搬园林,而是吸收造园艺术的精华和有代表性的元素再创造的结果。

四、结语

对于室内教学的过程来说,是一个具体、细致的真枪实弹地面对设计中碰到的任何问题的真实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大实践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索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对于丰富室内设计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教学互动就是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的一种人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现今教育背景下,推进和践行新课程改革之中非常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交流,突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式教学是新课程语文课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出现交互作用、交互影响,这日益引起语文教育教学的广泛关注。

一、进行情境导入,这是互动生成的基本前提

一堂课的开头,是整堂课至为关键的部分。在课堂教学之中,课堂前几分钟将会决定整个课堂的氛围,如果课堂在开头部分做得好,那么整个课堂的气氛都将会变得与众不同。因此,教师定要把握好课堂前五分钟这一关键时段,做好这个时段的课堂情境导入,为师生进行互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如,教师在上《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可以在课前播放一段几分钟的视频,在网上下载一段越剧电视剧《孔乙己》的片段,这个短片讲述的是孔乙己在酒馆的迂腐可笑行为以及短衣帮对他的耻笑,这样一段内容比较精彩搞笑,学生观看之后会兴致盎然,议论纷纷,这样的课前搞笑的气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看完这段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这片段里面的孔乙己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孔乙己》,在学习课文之前,通过这个片段的描述,在你眼里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可以发表看法,讲述自己眼中的孔乙己,教师可以等发言之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引导学生学习和阅读课文。这样的方式,很容易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这就为整节课开好了头,使接下来的课堂更加活跃。

二、加强互动,学会语文自主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进行互动式的语文课堂教学,通过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合作以及相互作用,可以实现语文能力方面的提高。在课堂学习之中,学生要发挥自身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不能坐等教师来安排一切。比如,我们在讲八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这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一遍课文之后,就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行讨论:孔乙己是一个非常典型但是却非常矛盾的角色。然而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不对这个人物进行点评,而是要学生自行讨论和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现今社会这样的人有没有?请举例。”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课堂之中就会表现得更活跃了,整个课堂教学也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把多媒体技术带入语文教学课堂,改变传统和单调的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实际教学的内容,为课堂提供足够的资料,增加整个课堂的容量。构建语文学习高效、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让语文教学形式逐渐多元化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激情和自主性。对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创设互动学习的氛围。这在课堂教学之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现代语文教学是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课堂教学。让多媒体进入课堂,运用其图文并茂、声情并举的特点,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给实际的教学创设了互动的教学情境,这就有效地实现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

我们以《苏州园林》为例。这样的说明文的学习相对枯燥,学生大多不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去过也没有条件去苏州园林,对于苏州园林的美景也没有实际感性的认识。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之前告诉学生:“有一句谚语‘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苏州园林,我们一起领略它的美景。”然后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苏州园林风光图片,学生可能边看边发出一阵阵惊呼:“真美啊!”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他们以“苏州园林很美,在你眼里它美在哪里”来说感受,让学生踊跃发言,给后面的授课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实现小组合作互动,实现语文学习的高效

小组有效的合作互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是现今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方式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最终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实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合作学习模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形式丰富多彩,教师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际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进行灵活组织。

比如,在讲《背影》时,分组讨论文章感动人的原因。学生可以在组内发表见解,在巡视中可发现大多数小组都能找到一点原因,那就是父亲爬月台的形象“吃力而努力”,这是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看看作者一开始有没有理解父亲,父亲的一些行为漂不漂亮,大家可以进行热烈讨论。在语文课堂之中,体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生在课堂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五、调节气氛,鼓励学生发言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型的师生关系也不断提出。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比起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做到将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和自,重视他们的思想交流,才能建立适合学生发言,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课堂。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责任由教授更多地偏向于引导。因此,学会活跃气氛,巧设情境,就成了教师教学预设方案中的主体。

比如,讲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幼时记趣》时,在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上,学生纷纷感受到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其实他们小时候也经历过。之后可以讲述自己的童年经历,一些妙趣横生的事情让学生哈哈大笑,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极为活跃。之后在我的积极引导下,不少学生也讲述了自己童年时期的趣事,甚至是玩的游戏。整堂课下来,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讲述自己的童年经历,但是却因此对沈复的《幼时记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这篇文言文也变得通俗易懂。课堂教学有时候需要以实际的经验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生活的记忆和感受。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活跃他们的思维,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已经越来越趋于平等。只有在教学活动中让每个人都得到个性上的解放、潜能上的发挥,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人格、情感、意志共同成长的教学宗旨。在这种理念下,互动式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已经成为当下及未来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

篇7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6-0510(2008)09019-02

一、植物造景定义及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苏州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

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

二、种类的选择

苏州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可用于造园的种类很多,温带常见的树木、花卉和藤本在此均有种植,当地大型园林的植物都在百种之上,中小型园林植物种类少的有二三十种,多的有六七十种。植物主要选用当地传统的观赏种类,一则可提高其成活率,二则体现地方特色。

按观赏植物学特性分类如下:

1. 观花类,花是植物中变化最多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色艳而芬芳,是园中主要观赏对象,常绿和半常绿的有山茶、桂花、广玉兰、杜鹃、栀子、金丝桃、六月雪、瓶兰、含笑等;落叶的有牡丹、芍药、月季、白玉兰、紫玉兰、梅、桃、杏、李、海棠、紫薇、丁香、木槿、木芙蓉、蜡梅、紫荆、绣球、迎春、连翘、珍珠梅、棣棠等。其中牡丹有花王之称,花大色艳,是园中花台上主要品种;海棠、紫薇姿态花色都美,山上、水滨、庭院都可种植;山茶和桂花常绿且耐荫,茶花色艳花期长,桂花芬芳,种植也多;蜡梅、梅花傲雪开放,是冬季观赏的主要品种。另外,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迎合着"玉兰春富贵"之吉祥意义,更被广泛应用。

2. 观果类,这类植物主要作为夏秋观赏用,或作为冬季点缀。常绿的有枇杷、桔子、南天竹、构骨、火棘;落叶的有石榴、花红、柿、无花果、构杞、枣等,其中枇杷、桔子果实金黄,味美,园中常作为专类园布置;南天竹、构骨、火棘红果经冬不衰,是冬季的重要观赏树种。

3. 观叶类,主要分为秋色叶类、彩色叶类和特色叶类树种。观秋色叶的有枫香、乌桕、银杏、槭等,观彩色叶的有红叶李、山麻杆、洒金桃叶珊瑚、南天竹、红枫等,观特色叶的有八角金盘、棕榈、丝兰、瓜子黄杨等。其中槭树种类很多,叶色姿态均不尽相同,独植或群植都很适宜。

4. 林木、荫木类,是构成园中山林与绿荫的主要树种,常绿的有罗汉松、白皮松、黑松、马尾松、桧柏、柳杉、香樟等,落叶的有梧桐、银杏、榆、榔榆、朴、榉、槐、枫杨、楝、臭椿、合欢、梓、黄连木、皂荚等。其中枫杨生长较快、冠大荫浓,园中应用很多。

5. 藤蔓类,是园中依附于山石、墙壁、花架上的主要植物,因其习性攀缘,有填补空白、增加园中生气的效果。常用的有蔷薇、木香、薜荔、络石、常春藤、金银花、铺地柏、紫藤、凌霄、葡萄等,其中紫藤还可修剪成各种形态,木香花清香秀丽,园中较多运用。

6. 竹类,四季常绿、姿态挺秀、不择阴阳,池畔宅旁皆可种植,苏轼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与松、梅同喻为"岁寒三友",在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占有重要地位。常用的有象竹、慈孝竹、紫竹、方竹、斑竹、罗汉竹、金镶碧玉竹、箬竹等。其中象竹大且直,多成片种植,紫竹、方竹竿叶纤细,多植于墙角,箬竹低矮成丛,多植于山上、石间,增添山林野趣。

7. 草本及水生植物,草本常用的有芭蕉、芍药、、萱草、书带草、诸葛菜、鸢尾、玉簪、紫萼、秋海棠、紫茉莉、凤仙花、鸡冠花、蜀葵、虎耳草等,常植于花台;水生植物常用的有荷花、睡莲、芦苇等。

三、配植方式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植师法自然,讲究入画,主要配置方式有孤植、点种、丛植或群植等。

孤植,此种配置方式能充分发挥个体的色香姿特点,所选植物一般为姿态优美或有独特个性的植株,常用于桥头、路口、水池转折处,尤其适合小空间的近距离观赏,常作为庭院植物的主题,如拙政园玉兰堂前的玉兰与桂花,网师园射鸭廊前的红叶李,小山丛桂轩侧的槭树等。孤植作为树群的点缀也很多,主要作用是打破同一树种单调,丰富观赏内容,如留园东北部象竹林前的广玉兰,西部枫林前的银杏。

对于稍大的庭院空间,孤植的树难以庇荫整个空间,为此还须以点种的方法在院内点种几株乔木,才能与环境协调。厅堂前的庭院若植树两株,宜一大一小,忌完全对称,如拙政园玉兰堂庭院,共有乔木两株,一大一小,大者为玉兰,是院内主要观赏对象,小者为桂花,起烘托陪衬作用。点种宜疏密有间并保持均衡,忌排成一直线或呈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此外,还须配置灌木花草,作为点种树的陪衬。

随着庭院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仅点缀数株乔木依然不能使浓荫匝地,这时就须点种与从植相结合,乔灌草相搭配,才能形成枝繁叶茂的气氛。点种与丛植本身就包含有疏与密的对比,而乔木与灌木也自然有主从差异,因而只要配置适宜,便可自成天然之趣。

群植适用于面积大的空间,如山林等,大面积的群植,可形成郁郁葱葱的树林,只是布置方式也不宜整齐划一,形体重复,而应做到大小、前后、左右相互呼应,错落有致。如怡园的梅林等,就是效果较好的实例。

四、具体植物配植详解

与建筑配合成景:建筑周边的绿化多起陪衬作用,选择树种应配合建筑的风格、形式,使其立面效果丰富,构图美观。建筑前面布置花木,宜选色香姿兼备者,并应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影响通风与采光;临水的房屋,临池一面多不植灌木丛,大树也以不遮挡视线为宜,以方便欣赏水景;向外眺望的窗前多栽植枝叶扶疏的花木;走廊、过厅或花厅等处的空窗或漏窗是为了沟通内外,扩大空间,窗外花木限于小枝横斜,一叶芭蕉或几竿修竹,若隐若现,富于画意。

与山石配合成景:对于土多石少的假山,多半以较高的落叶树和较矮的常绿树错综配植,其下再配以低矮的灌木丛和草花。整个山林从远处看去,莽莽苍苍、青翠欲滴,山林内枝叶相接,浓荫蔽日。对于以石为主的假山,主要针对于湖石假山,为了显示山石峭拔,一般树下少植灌木丛,树木数量和层次亦少,一般选择姿态古朴的个体。与石峰石笋的配植力求自然、入画,以南天竹、迎春、芭蕉、竹子、红枫为多。

与水体配合成景:水池旁的植物配植,对丰富水面构图起着重要作用。池两岸配置的植物,形体、色调往往互相变换,产生有节奏的对比。池岸路边的花木配植以稀疏为宜,常间植几株乔木或少许灌木,丰富景面的同时又不遮挡视线。水面倒影也是园内的一个重要景观,荷花睡莲栽植都应控制其过度扩展,山下、桥下与临水亭榭附近,一般不宜栽植荷花。

五、结束语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不言而喻。其在植物造景上也是精益求精,匠心独运。这些对今日园林设计与民族特色园林创作仍然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敦桢. 苏州古典园林[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1.

[2] 吴小巧. 苏州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1990,5.

[3] 徐德嘉.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6

篇8

二、有效的疑问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好奇心并非针对小学生,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每当学生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某个问题产生强列的好奇心之后,那么对外界的信息、事物等就会产生敏感性,有助于激发同学们的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学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相联系的[2]。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创设与之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该环境中充分的展现自我的能动性;并且还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切身体会文本内容的喜怒哀乐,进行情感的交流。因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内容创设情境,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这一文时,首先教师为学生设置疑问:“常听说这么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苏州的美主要是在于园林,桂林的美主要是在于山和水;那么,请问园林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它的美又在何处呢?”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同学们快速的通读全文,接着借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现实的苏州园林和桂林的山水美景,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形、象、声、景的完美结合中具有目的性的学习,充分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和谐的、民主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创造力只能是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自由的条件之下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表现和发展的机会[3]。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的使用较为委婉的语言以及自身的严格要求等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求实、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及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正如上面教学《苏州园林》一课的时候,若是发现有的学生出现心不在焉的样子,就故意让改名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此时的回答肯定是答非所问,我便说到:“你现在是否已经被苏州园林的美景吸引住了,想要迫不及待的欣赏欣赏?”话音刚落,其他的同学哄然大笑,该名同学也会不好意思的脸笑一下,待坐下之后即可会将注意力转移至该堂学习中去,此时,另有一些不专心的学生也会将注意力转移至学习中来。所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而且还能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教师自如的教,学生轻松的学。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统一情境、知识、过程

篇9

语文教材中充满了大量美好的情感内容,如自然美、心灵美、人情美、语言文字美等。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必然要进行情感教育。

写进语文教材中的自然景物,实际上是情化的自然,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复合体。情化的自然充满着感情,因而最容易以情动人,引起读者强烈的美感,当我们随着茅盾去感受大西北白杨树的伟岸身姿,和朱自清一道体会荷塘月色之美时,怎能不与作者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里,感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呢!

教材中有许多具有美好心灵的光辉形象。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常常看到不同侧面的美好心灵,或舍已为人,或威武不屈,或无私奉献。我们读《过零丁洋》能感受到文天祥身上的浩然正气;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体现到保尔身上所具有的钢铁般的意志……

人们常说,“文学即人学”。教材中的一些文学作品描写出了大千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这种人情美常常表现在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个笑容上,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在惨淡、凄凉的情境中,父亲那斜身吃力攀援,为儿子买橘子的细节,刻画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疼爱父亲的情意,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作者抒发感情、刻画人物、描绘形象、阐发观点、说明事物、议论事理都必须借助语言这一载体,特别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富有美感的。朱自清在《荷塘月夜》中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一“泻”字,看似平常,但由于和“流水”般的月光相配,也就绘声绘色地描摹出月光的清幽。在一些说明文议论文中也不乏极富情感和表现力的句子;如在《苏州园林》中,“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中的标本。”中的“标本”一词,精确地概括出了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

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自己能体验教材的情感外,更要善于表达,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引导学生一起进入教材中的情感世界,共同感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与作品中的情感共鸣,实现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充分挖掘出美的因素,引导学生理解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对人情美的追求,使学生成为一个追求心灵美,具有人情味的人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创设情境入手。师生共同理解情感美,教师从上课一开始,就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兴趣骤生。在课堂上,教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教师应先“情动于已”,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作者同喜、同悲、同褒、同贬,释放自己的情感,然后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产生感情共鸣。

2、从分析语言入手。文学作品总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从语言入手,动之以情。教师在教学时要抓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理解作品中词语的含义及感彩。教师要揭示自己在备课时被深深感动的最贴切生动、富有感人力量的词语,并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作品中所表达的与形象密切相关的感情,使学生与作品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进入作品的境界中。如《石壕吏》的结局。“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个“独”字把当时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造成的“妻离子散”的悲惨景象深刻地提示出来了。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这个“独”字,就可以使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震动,沉浸于深切的悲愤之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渲染气氛,或恬静或紧张;描绘场景,或开阔或幽僻;抒发议论,或慷慨或委婉。使学生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表达中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当然,中学教材中的说明文,议论文大都语言准确、鲜明而且不乏生动形象、富有感情。教师可用具有感召力的语言去点燃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奥秘和铸造灵魂的烈焰。

3、从朗读教材入手。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需要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其蕴含的情感。一方面,通过朗读来理解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准确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多读、多诵、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作品中的感情交流、共鸣。

教材中的古代诗文需要高声朗诵,读出李白《将进酒》中黄河东流的浩荡气势,读出苏轼《含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宏大气魄。现代作品中的许多文章同样要读出声来,才能领悟文中的情感。

篇10

2. 各种类型的古建筑单体或组群,如:宫殿、陵墓、寺观、塔幢、园林、宅第、石窟、祠庙等;

3. 建筑材料及加工和结构技术。如:土工、木工、砖石工;基础、沟渠、城垣、高台等构筑技术;防火、防洪、防雷、防鼠、防蚁等技术;

4. 室内设计、装饰、陈设、帘幕、家俱、照明灯具、音响、通风等;

5. 各种装饰工艺如雕刻(木雕刻、砖雕刻、石雕刻)、采画、裱贴、鎏金、镶嵌、油漆粉刷、泥塑等技术;

6. 著名匠师和建筑文献典籍;

7. 社会文化背景如宗教、家族观念、伦理制度、审美观、风水思想、封建等级制度、社会习俗对建筑的影响;

8. 风格特色,即地区特色,民族特色,中国和外国建筑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我们说的古代,是指1840年以前的氏族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而以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作为研究的重点,又分为:

1. 战国(475B.C-221B.C)至秦汉时期(221B.C-220A.D)。有人主张自周代开始(1027B.C)到三国时代(220A.D-265A.D)为止。

2.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265A.D -907A.D)0有人主张三国时期列入此期。

3. 五代、宋、辽、金、元时期(907A.D-1368A.D)

4.明清时期(1368A.D-1840A.D)

1840年以后,中国进人近代时期,但古建筑体系的活动仍有延续。

1949年以前,在中国从事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的,除了个别的业余受好者外,唯一的专门组织,便是正式成立於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人和社长是朱启钤,社中主要人物是法式组主任梁思成和文献组主任刘敦桢。学社的历史不长,前在北方诸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作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力量於大木结构方法,特别是围绕宋〈营造法式〉的研究。战争时期在西南的云南、四川两省调査和研究。大约至1945年基本停止活动。学社取得十分重要的成绩:为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奠定的基础,积累了经验,建立了体系,培养了骨干。1949年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可以说直接间接继承了学社的传统。

1949年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调査和研究,无论范围,类型,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营造学社时期。不仅有专业机构,也有不少业余爱好者,不仅有中国人,也有不少外国人参加了研究。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就研究的专业队伍和相关学科而言,可分为四方面系统:

1. 文物部门:中央有国家文物局,其下设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和古建筑专家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列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古建筑(单体或组群)作全面测绘记录,逐年重点拨款维修。省文物局(或文化局)除管理保护本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还负责调查、记录、保护、维修省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下还有市级、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保护单位中,古建筑占有很大比重。北京故宫博物院下设古建部,专门测绘、研究、保护故宫建筑群。国家文物局又多次举办不同层次的古建筑培训班,培养各省地方古建筑调查和保护工作的人员。他们比较侧重古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

2. 考古部门:中央有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国内重点地区如隋唐长安城址,洛阳汉魏故城址设考古站,专门从事地下发掘。一些文物集中的省,如陕西、河南,则於省文物局(文化局)设考古工作队,从事本省考古发掘。他们发掘的遗址如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馀姚河姆渡遗址,四川广元三星堆遗址;古城址如湖北盘龙城、河南西毫和陵都、汉长安、汉魏洛阳、邺城、隋唐长安等;古墓葬如安阳商代妇好墓、中山王墓、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唐乾陵拊葬墓、明定陵等。这些资料,也是古建筑研究的重要内容。

3. 高等院校:1953年,华东建筑公司委托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刘敦桢教授创办中国建筑研究室,主要从事民居、园林和长江以南古建筑的调查研究。该室有许多重要发现和收获。例如闽西客家土楼住宅、徽州明代住宅和祠堂、河南窑洞民居、馀姚保国寺大殿、福州华林寺大殿、秦宁甘露寺大殿等,1956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苏州的园林〉及若干调查报告。1956年,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则受中国科学院委托,在清华大学创设建筑历史研究室。梁先生自己另有一个小组专门从事〈宋营造法式〉的研究诠释和图解。

其他一些大学的建筑系,设有中国建筑史课,教师也从事调査研究,依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条件许可而各有重点。如天津大学长期调査清东西陵和北京、承德的范围,清华大学长期研究颐和园和北京的古建筑(包含故宫)以及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南京工学院长期调查测绘曲阜孔庙孔府等建筑,同济大学多在苏州、杭州、杨州一带调查民居和园林,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则长期调查研究四川地区的古建筑和民居,华南工学院则重点在岭南地区。

4. 建设部门。1958年,中央建筑工程部曾於所属建筑科学研究院下设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后来改为研究所,有人员一百余人,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研究机构。但时间不久,至1977年重新组建为中国建筑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人员20人左右,已不再充当主力。而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则积极展开当地的古建筑特别是民居和少数民族建筑的调查研究,规模愈来愈大,成绩可观。

以上几个方面虽然各有职责范围因而各有重点和特长,但也曾各尽己能、通力合作,进行编写中国建筑史的工作。1962年,由建筑工程部长亲自召集组成了包括上述四方面人员共35人的中国建筑史编辑委员会,讨论大纲,分工撰稿,於1964年编写完成〈中国古代建筑史>,1979年出版。是到当时为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1977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主持,由几方面人士40个单位80多人参加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又总结了新的研究成果、开阔新的领域,有较大突破。最近,由高校和研究部门合作的《中国建筑通史多卷集〉和《建筑民族志〉仍在进行写作,尚未竣工。

近年来,各种中国古建筑领域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风起云涌,出版很多专门著作、图集和学术刊物,举办专题研讨会,大大促进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交流。例如中国建筑学会所属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所属古建筑园林学会,中国传统民居研讨会,古建筑保护技术研究会,圆明园学会,长城学会,古都学会,历史名城研究会等,均在活跃发展。相信会有更丰富多采,更高水平的成果出现。

此外,在外国也有一些对中国文化、中国古建筑感兴趣的人士,他们也进行考察,撰写专著或论文,并进行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许多成果。对此,我们深表欢迎和感谢。

现在,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成果,按几个大项加以概括叙述。

1.中国古代遗址、城址及陵墓:主要由进行发掘的考古部门整理研究,出版专著或於〈考古〉、〈文物〉杂志。古代城市的研究,除考古界人士(如宿白、马得志、徐萍芳、王仲殊等)之外,还有以历史地理学家如侯仁之、谭其骧为代表的古都学会的研究。建筑学家的研究,则有同济大学董褴泓主编的〈中国城市建设史>,贺业钜的〈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此外,还有日本学者村田治郎的〈中国四帝都〉和美国学者NancyShatzmanSteinhardt的〈ChineseImperialCityPlanning〉(中国都城规划)。清华大学吴良镛的〈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则是由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旧城相结合改造的实践和总结,具有典型指导意义,该工程获联合国1993年世界人居奖。

陵墓和墓葬除考古部门的发现和研究之外,东南大学调查测绘的河南巩县宋代陵墓,天津大学调査测绘的清代东陵(河北遵化)和西陵(河北易县),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和渖阳博物馆合作调査研究的清代辽宁三陵均为重要成果。陈明达的〈四川汉阙〉则是对四川汉墓墓阙形制的研究。英国巴拉丹夫人(MrsAnnPaludan)所著的(TheMingTombs〉(明十二陵)和〈TheChineseSpiritRoad〉(中国陵墓神道)则是她根据自己的调查而研究的成果。

2. 古建筑技术:中国古建筑技术以木结构建筑占主要地位。宋代元代以前的古建筑,绝大部分在山西境内,其中宋以前的有106座,包括唐代4座,五代3座,宋辽金99座。山西省文物局的古建筑研究所多年来调查、研究、保护,多数已测绘记录存档。其中有不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陈明达的〈应县木塔〉一书,其他古建筑尚少专著介绍,只有单体个别的分析论文,尚无全面的分析研究。

关於〈宋营造法式〉的研究,原是中国营造学社在成立时即定为重点研究的历史名著,可以认为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核心之一。梁思成领导下的小组,於梁去世后整理出版了〈宋营造法式注释〉上册,至大木制度为止。以后部分预计在下册发表,但迄今已十余年,尚无消息。陈明达的〈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则详细分析了材分制度统一关键问题。傅熹年材分制度推广於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并又推广於研究日本的古建筑中去。张十庆亦有类似论文。

在长期调査研究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古建筑特别是北方大木结构的年代判断上已相当准确。古建筑断代是研究和评价的基础。祁英涛的<怎样褴定古建筑〉是集多方面经验之大成的著作。砖石建筑以佛塔为代表,则有罗哲文和张驭寰的著作。石窟研究方面较突出的有萧默的〈敦煌石窟建筑〉。

3. 民居,或称乡土建筑,主要指各地区的住宅和地方特殊风格。最早的民居研究是中国营造学社於1940年前后在云南、四川的调查。刘致平据此写了〈昆明一颗印〉,并据长期积累的资料,写〈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1990年出版)。刘敦桢主持的中国建筑研究室,以调查民居为重点,於1957年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和(徽州明代住宅〉。1959年,中国建筑科学院以浙江为重点开展调査研究,以后形成专著{浙江民居〉。嗣后各地陆续出版了〈吉林民居>(1985)、<云南民居>(1986)、〈福建民居>(1987)、〈丽江纳西族民居>(1988)、〈窑洞民居〉(1989)、《广东民居>(1990)、〈桂北民间建筑>(1990)等。全国性的民居研讨会,已召开过6次年会和一次国际讨论会,出版了会议论文集。

此外,还有香港大学龙炳颐(DavidLung)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ChineseTraditionalVernacularArchitecture,1991)、同济大学陈从周等的〈中国民居>(1993)。中国广大乡镇的地方性民居建筑是十分丰富的宝库,民居研究方兴未艾。

4. 园林:在中国,最早研究园林的童雋於1937年即写成〈江南园林志〉,至1962年才正式出版。刘敦桢於1953年开始收集苏州园林资料,1956年发表〈苏州的园林〉。同年,陈从周也出版了专著〈苏州园林〉。一时园林引起广泛兴趣,谈论园林的文章接踵而来,形成热点。刘敦桢继续深入研究,彻底调查,重写了〈苏州古典园林>,这是园林研究的典范之作。

许多机构尝试创作新的建筑与传统园林相结合。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园林组,以桂林为试验点;广州的莫伯治则运用岭南园林手法於新建筑之中,如广州白云山庄、东方宾馆、白天鹅宾馆中的传统园林手法。自此,世界多处建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皇家苑囿的调查和研究则有天津大学对承德避暑山庄和故宫乾隆花园的调查研究,出版了〈承德古建筑〉;又有清华大学对北京颐和园的测绘与研究。园林方面综合性研究,则有清华大学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1990)和英国詹克斯夫人(Mrs.MaggieJencks)的〈ChineseGardens)(中国园林)。

中国的林业科学界也有研究传统园林者多人。北京林业大学汪菊渊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卷〉中的园林部分的编写,该校并承檐〈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的园林技术一章。南京林业大学陈植著有〈园冶注释〉。东南大学童离曾为外国读者用英文写作了〈东南园墅〉(AGlimpseofGardensinSontheasternChi¬na)0已由汪坦先生译成中文,将编入〈童离文集>。

5. 少数民族建筑。1958年,曾派许多工作组赴各地调查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如内蒙古蒙古族(张驭寰等),云南贵州少数民族(郭湖生等),新疆维吾尔族(刘致平等),青海藏族(陈耀东等)。中国民族有56个之多,各民族建筑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弓丨起多方面注意。但调查研究成果发表不多,仅出版了〈内蒙古古建筑>(张双寰)、〈丽江纳西族民居〉(朱良文)、〈中国伊斯兰建筑>(刘致平)、〈四川藏族住宅〉(叶其焱)。日本学者与贵州省设计院联合调查的黔东南侗族、苗族村寨建筑的论文以及日本浅川滋南写成的〈住圭V、(D匕乇乃周边〉一书,则於日本发表。同济大学主持的〈民族建筑志〉计划按省区分章,又按各省区的不同民族分别立志,规模庞大,尚在继续进行中。

篇11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9.01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9-036-02

收稿日期:2012-08-23

一、意境中的空间与造型

“空间”是所有造型艺术“气韵往来”的载体,几乎所有的可视性艺术尤其是园林景观这种综合性的构成艺术。其空间性一方面取决于生理意义上的眼睛所视的过程,只要所见实物机都具备瞬间的空间感;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心理感应的“感性空间”,是在客观实体的基础上,用“视”去“觉”去感,其间的精与粗、高与低、简与繁,雅与俗、虚与实,开与封,都是于“现实客观”的基础之上由自然美的空间形态——艺术美的空间形态——抽象美的空间形态的过程延续最终走向书法艺术的终极位置——“意境”。汉字的空间组构直接决定了书法的“空间性”传达,这一点与中国式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营造的终极目的是具渗透关系的系统性,更是中国文化上的同构。

二、平面构成反映空间“营造”形式

园林景观造景与书法的字形结构的空间布局是二者形式上同构的基础。从汉字的结构的构成规律来解读书法的结构形式,即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构成的丰富的字形空间。不论是中国的园林景观还是书法艺术都有其内在构成上的“重心”“轴线”。即结构上都是自由与规整、轴线与“围合”等具有节奏与韵律性的展示。书法的“正书”在结构上即有“凡正书皆有其字构轴线”。而“正书”之外行、草书逐渐演化为上层用于“非正式”的艺术形式,如张旭的《古诗四帖》其书中的轴线多是隐于“神”中,所谓“形散而神不散”。中国园林景观与书法艺术空间的相通性源于“一条著名的书法法则,即‘间架’”,所有的字形结构都是以“间架”为骨骼,以“轴线”为重心的四周扩展。中国古典皇家园林主要是以轴线式为主,自由院落式穿插其中,如北京故宫、颐和园等。私家园林则以自由院落式为主,轴线多隐形其中,如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等。

三、形式——协调融通的平面构成中的空间效果

形式是一切视觉艺术的表征,视觉艺术的概念在于“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形象。”而园林景观与书法艺术的时空观也是借助于“形式”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理性的视觉逻辑或视觉原理的空间,是书法空间美感的最重要的本质。”因此从园林景观与书法艺术的类别出发通过对其创作理念、空间营造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整体性把握来探索二者在形式上的同构原理。

四、书画艺术中的意境在园林景观的布置上的重要性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衡量园林艺术格调高低的尺度。中国文人画十分强调“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境界。概括说,意境是文艺创作中艺术追求的极致,在建筑领域中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苏州园林,以其飘逸潇洒、空灵婉约的气质让人沉醉,给人欢乐,而最具诗意的书法匾联又给“身临其境”的氛围作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文人墨客长期过着隐居生活,孤芳自赏,同花草树木、日月天地同宿同生,乐在其中,心静恬适,超然物外,自然就有了一种飘飘若仙的感觉。“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是道家所崇尚的。而纯净、内敛是苏州园林空间意境之一。园林建筑多为灰瓦白墙的冷色调,形成一幅幅“粉墙为纸,树为绘”的淡逸清新的水墨画。园林不论风雨晦阴、春夏秋冬,处处呈现出虚静的氛围。而水的安逸宁静、游鱼历历,又恰好与其融为一体,在静中溢“动”,形成奇妙的视听空间。

苏州园林之美,不仅在于亭台楼阁、树木花草,而整体空间的意在于它象和内涵,而书法匾联又恰如其分地“锦上添花”,共同形成鲜明的、具有强烈文化意味的民族特色。随着时代的变革发扬光大,创造出更适合现代人心理空间的园林艺术。

五、书法——园林景观的环境装饰

书法是在“汉字六书”的基础之上构成了它独特的个性与形式美感和中国画成为“珠联璧合”的点、线的艺术的东方艺术样式。中国古典园林中各类的落地罩、门窗、格扇、栏杆等常以书法的结构与形式表现特定内涵文化如结构复杂的“福、禄、寿、喜”,四合的“回”“工”“万”“亚”的具有中心对称轴的书法结构充分显示了在园林景观中书法艺术的装饰功能,并以此通过书法的“线条”装饰,在“此空间”与“彼空间”之间,运用“线”的“网格”所形成的通透,进而创造一种空灵的渗透空间与意境的营造。陈从周先生在《圆冶》中对此专程论述“栏杆信画而成,简便为雅。古之回文万字,一概屏去,少留凉床佛座之用,圆屋间一不可制也。予历数年,存式百状,有功而精,依次序变换,式之于左,变为摘用。以笔管式为始,近有将篆字制栏杆者,况理画不匀,意不联络。予斯式中,尚觉未尽,尽可粉饰。”书法以其结构的丰富性与高度的概括性纳入了创物活动中形成园林景观 “公用空间”的媒介。

六、启示与思考

苏州园林之美,不仅在于亭台楼阁、树木花草,而整体空间的意,在于它象和内涵,而书法匾联又恰如其分地“锦上添花”,共同形成鲜明的、具有强烈文化意味的民族特色。随着时代的变革发扬光大,怎样才能创造出更适合现代人心理空间的园林艺术。

七、总结

书法对环境艺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上述提及实质在于对造景、造园艺术在更高层次上的无形渗透,相互融合,是景观园林在环境中的“诗化”“心灵化”。“任何一种艺术,只有当它作用于形式,作为形式中所积淀的深层构架而存在时才有价值。”而空间之内涵的界定包括两个方面,即视觉空间与心理空间(心理文化结构)。书法与园林的直觉空间是一种“形”的把握,“心”的“操纵”,视觉美——形式美的把握——空间美。从空间意识上来讲,书家在挥毫书写中不只是注意“黑”的笔画(实得部分),更注意笔画的空白(留白),并将其作为书法字形的有机组成部分——“计白当黑”,此为书法艺术,甚至所有视觉艺术“虚实”相生之“空灵”的“公理”,是“气”的根源与“势”的血脉,故也就有文艺创作之“写实容易写虚难”之理。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这种“虚”与“实”表现为园林中的建筑(实的部分)与庭院(虚的部分)有机组合,即把庭院作为书法之“白”建筑作为书法之“黑”而在整体上构成相对的“虚实相生”之关系,“计白当黑”之间构。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性空间布局正如书法的章法结构,是园中建筑与建筑的架构,是建筑与院落的渗透称之为“经营位置,分行布白”。显然,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不是要求字形结构的、点画的精到,形式的优美,而是整体章法的完整,内在气韵的畅通。罗丹曾说过“意见真正趋于完美的艺术作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也就是系统论中的“整体性”的把握,即以亭台为点,楼阁为面,曲廊为线,把园林艺术书写在大自然里。园林环境中建筑、山石、水景,花木的全部结构元素的系统组合产生的秩序、节奏、和谐……的整体性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振濂.书法美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 胡传海. 法度,形式,观念.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3] 鲁道夫.艺术与视知觉.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 陈振濂.书法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篇12

高效课堂就是要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即要把学生从题海战中,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从以失去童年、少年快乐换取优异成绩的可怕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把教师从繁重的教案、作业任务中解放出来,让45分钟效益最大化。从而达到两个转变、两个减轻、两个提高的教学目的。真正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如何才能构建真正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呢?本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理念,积极构建“三为主”高效课堂模式

“三为主”高效课堂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从而形成围绕主题各显其能、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真正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做主人,变“让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主演为导演,在教学过程中既放心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又要灵活机动地驾驭课堂,得法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达到师生共识,生生共赏、共享、共进的最优化教学目的。从理论上能接受,但真正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放手于学生,教师需要一定的过程。

2.积极投身高效课堂实践,变“临渊羡鱼”为“退而结网”

在聆听专家讲座,网上观摩九大名校的真实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又在省教育厅的组织下到省城走进杜郎口教师的实地课堂,亲身感受到了高效课堂对学生智慧的激活与拓展,对学生心灵的解放,对学生互动与沟通能力地培养。亲眼看到了一个当地传统教育没有的课堂,即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问题研讨与解答展示,课堂不再是几个所谓好学生独霸的课堂,而是全体同学的课堂,特别是所谓差生也积极参与的课堂。再加上自己所在学校又是本地教育主管部门特定的高效课堂实验学校,现在积极参与,已责无旁贷,“临渊羡鱼”已如百爪挠心,“退而结网”亲身实践高效课堂才能快慰我心。

学习套用名校教学模式,创出自我的独特高效课堂。在全面学习国内高效课堂名校山东杜郎口“10+35”模式、昌乐二中“271”模式、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模式等的基础上,如何创出自我的独特高效课堂?

2.1 编好自己的导学案,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流程。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协调发展。教师要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编写导学案时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应该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一本好的导学案就是高效课堂的导航灯,那么如何编写好的导学案?有下面几个流程。

【温故知新,激趣导入】语文课要在每节课前既以问题的形式检测上节课已学知识,又结合课文内容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设计出既体现课文主旨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新颖的课前导语,引发学习的动机,引发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目标呈现,重点明示】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读一读,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及重点,以便在下面的学习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预习检测,问题导学】

(1)对本节课的字词、作者等知识点设计问题,让学生当堂检测预习情况。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错并取得当堂识记的效果。

(3)呈现本节课要解决的能体现课文重难点的问题,让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对于学生讨论不能得到解决的问题要精讲点拨。

【巩固小结,拓展延伸】

(1)梳理本节课内容重点,形成条理以便学生记忆及巩固。

(2)结合本节课学习内容设计问题适度拓展知识的宽度,升华感情的浓度。

【当堂练习,布置预习】

(1)几道练习题,检测当堂学习效果。

(2)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让学生的学习能做到环环相扣。

2.2 教师要在课堂上结合文学作品,凸显语文课特色,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上文学作品及时代特色,能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提升学习情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如陶渊明、苏轼、欧阳修、鲁迅、朱自清、老舍等古今大家的作品既有精炼的语言,又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学习这些课文能体现课文的语言美、音韵美、山水美、情操美的特色,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2.3 课堂上对学生积极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互助形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促进自身成长进步和帮助他人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困生,带动中等生学习,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所有学生共同发展,即“兵带兵”,“兵帮兵”,“兵教兵”,“兵练兵”。

在课堂上的点评, 以小组评价机制为平台,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实行小组评价机制就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捷径。

小组评优树先的办法就是以级部为单位按时评出优秀小组和先进个人,并进行物质和精神鼓励。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前,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文言文的背诵总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很多学生由于觉得难,就放弃了对课文的背诵,因此,当碰到默写类的题目时,他们就只能大眼瞪小眼了。可自从实行小组评价制度以来,很多学生出于对荣誉的向往,在同组学生的帮助和督促下开始背起来。如此几番之后,他们不但背过了所学的知识,还得到了应有的奖励。于是,也就觉得任何事只要努力就没有干不好的了。此外,以前,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都很沉默,从不主动与老师的授课配合,可小组评价制度实施以来,很多学生为了能给小组争到积分,在课堂上都不甘落后了。经常是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举手了。这样,课堂气氛就自然变得活跃了,老师的授课效果也更好了,课堂效率就自然就提高了。有了高效的课堂作后盾,还愁什么学习成绩不能提高?

事实再次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2.4 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高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课件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多媒体教学进入语文教学活动只是起辅助作用,应遵循“辅助”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时,结合文本内容,上网查找苏州园林的图片。课堂上,我们遨游在苏州园林的美景图中,不知不觉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美如西子的气息,真不愧为苏州园林的一次旅行。

总之,构建和谐、高效的初中语文“好课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合作探究,提高智能;和谐发展,提高效益。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